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0 11:26:21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篇1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必要性;策略

初中生终于思想活跃、行为叛逆的青春期,对于外界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能够接受一些新的事物和思想,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初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创建合适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以提高W生的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一、在初中教育阶段开设科学教学活动的必要性

在初中教育阶段开设科学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科学观念是对科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内在倾向,然而人们经常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把科学当成一种抽象、难以捉摸的概念,所以,在初中教育阶段开设科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科学知识具有严谨性和合理性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熏陶学生的性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因此,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初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科学、运用科学,促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格。另外,在科学教学中,初中教师可以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式实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和自主学习习惯,以实现最佳化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1.利用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开设科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一些事物发生、发展以及结果的原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现象,拉近科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初中学生已经拥有了较多的生活经验,在科学教学活动中,适当利用生活经验,讲解科学知识,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可以列举树在水中的倒影是斜向下弯曲、水杯中的筷子是弯曲的等例子,讲解折射问题,以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

2.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许多学生认为科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从而丧失了学习科学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课时,初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石墨与金刚石的区别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块金刚石,然后让学生从2B铅笔中磨出一点铅笔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了解石墨和金刚石的差别。

3.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

在学习科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在搬运物体时,可以戴上手套,减少摩擦或者利用滑轮节省体力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

4.拓宽知识范围,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会涉及到物理、生物以及地理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合理讲解科学知识,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讲解光线的直线传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光束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原因,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科学的乐趣,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讲解科学知识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物理、生物、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生物链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生物,演示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巩固学生的生物知识,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有效将科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讲解科学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玲玲.探究初中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亚太教育,2016,(07):39.

[2]郑利庆.提高初中科学教学效率的方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142.

[3]范行焰.刍议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科学情境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1,(04):144-146.

作者简介: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篇2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篇3

学生应用意识的薄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的观念和升学的压力。课改的推进与教材的改变,注重了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强调了科学知识的应用。但课程和教材的改变不可能像实际的社会生活那样的日新月异,也不可能让所有教师头脑中那些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发生动摇,而与课程相适应考试评价制度总是显得姗姗来迟,从而导致了科学教学的功利性和封闭性,削弱了科学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最终减弱了科学的学科价值。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以提高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的课程目标,希望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了解或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会或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并能用它们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以科学的知识和态度解决个人问题的意识。因此,科学教学应充分关注并发展科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帮助他们认识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认识“科学是有用的”,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应用意识既是一种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也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方法。初中学生的对科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二是当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是当面对新的科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生活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教学中要让科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从而激起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潮。

一、挖掘科学的生活素材

教师要认识到应用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目的地在生活和学习中搜集和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教材、媒体、生活、试题中都广泛存在我们所需要的教学素材。

1.挖掘教材。教材中的章图、插图、讨论、活动、思考、探究、练习等内容很多涉及了生产生活的科学问题,对增强科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6节的练习第4题:1千瓦时的电可供“PZ220-40”的灯泡用多少小时?题目本身旨在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倘若在学生计算后补充:正常工作时“220V 8W”的节能灯与“PZ220-40”灯泡的亮度相同,试通过计算说明“购节能灯具,享国家补贴”政策的意义。由此,让学生在解题中也能感受到鲜活的生活气息,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教材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会显得“落后”,但对于教学而言,其地位是其它教辅资料无法比拟也无法替代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就会有惊喜的发现。

2.提炼试题。各地每年的中考试题都贡献了很多很好的生活素材,它们充分演绎了科学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的实践途径,同时体现了对科学知识考查的创新性,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迁移作用。如2010年山东省德州地区中考中有这样一道围绕“旅行牙膏”的科学选择题:王静全家“五一”去旅游,在宾馆见到一支旅行用的牙膏(如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新买的整支牙膏受到的重力是0.03N

D.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

司空见惯的一支旅行牙膏竟然蕴含了力的作用、重力、影响摩擦、压强大小的因素等科学知识,可见这些不起眼的事物同样可以给我们强烈的精神刺激,令学生感慨乃至兴奋竟有如此的发现。通过这样的“素”材更能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并联系所学科学知识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3.走进生活。教师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让他们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进而导致认知冲突,真正吸引并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生活问题的研究、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来,从而有效消除科学课堂乏味、难懂的困境。

在学生对“电生磁”和电动机有了一定的了解前提下来学习“磁生电”,如果问:电可以生磁,磁能不能生电呢?这一问题实际上将学生置于被动学习的境地,笔者则借助电动玩具车走出了困境。

演示:打开玩具车的电源开关,玩具车运动起来,小灯泡发光。

提问:为什么车会动,灯会亮?(有电动机,有电(有干电池并通路))

演示:卸下电池,将玩具车在桌面上用力推了一下,灯泡居然也发光了。

提问:为什么灯会亮?

学生的兴趣立即被激发,思维瞬间被激活,整节课沿着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而逐步发现、推进和达成。

4.关注社会。照本宣科与信息时代格格不入,教师要善于借助当代便捷的通讯技术、丰富的媒体资源和技术服务于教学,要善于收集网络、电视、报纸等信息,及时记录、积累、归类,整理成自己特有的教学素材库,这样在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时就不再束手无策,搜索教学中的生活素材便成了探囊取物。

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日本地震核辐射,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都是鲜活的生活材料。要让素材适时适地才能将其功能发挥到极致,坚决杜绝素材展示课。如呈现“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后,介绍“三聚氰胺”及其化学式并进行相关计算,还可进一步思考:“三聚氰胺”如何提高蛋白质含量?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有“三聚氰胺”踪迹,对人体影响大吗?还可以更进一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对于“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你有什么想法?

二、实践生活的科学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培养学生科学应用意识的主渠道,因此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学生展示并思考科学与生活、生产、环境、资源等方面的联系,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处处有科学,促使学生自觉地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萌发应用意识。

1.由生活思考科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引入是课堂教学中的起点,是新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呆板、缺乏新意、针对性不强的引入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取材于生活中的素材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兴趣和动机,自动引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由于学生对磁现象有所了解,但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倘若直接抛出“指南针为什么会指方向”这一课题根本不会吸引学生,于是笔者尝试“一张图片、三个问题”引入课题:

呈现:“收废品的三轮车”图片(一辆普通三轮车下挂了一根横杆)

问①:学习科学,观察很重要,思考更重要。一辆普通的三轮车,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问②:这一横杆用什么材料做成?(可能是磁铁)有何作用?(学生议论纷纷)

问③:据说有了这装置让老伯的收获颇丰,经常能捡到小铁片、易拉罐、矿泉水瓶,有时还有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甚至还有“金戒指”啊!(学生当时充满疑惑)你们认为可信吗?如何去验证?(将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分发到各小组,学生的学习兴致非常高)

2.用生活类比科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应该是通过自身主动构建的,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当了解电流的概念和单位之后,笔者用生活中打点滴(静脉注射)的事例进行类比,用来解决电流的测量方法的及电流表的连接方式(串联),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方法的转换。教学中有效地提取生活背景与学习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主动寻求新知识的生活原型,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置身于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提高科学知识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用科学认识生活。简单的记忆不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学习“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后,学生对规律的记忆已经不成问题,如何让所学的知识能在真实环境中体现出来呢?于是笔者介绍了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有关背景并问:如果你是磁悬浮列车的设计师,你有什么办法让列车“浮”起来?请用简图来介绍。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大部分学生马上答出“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过一会儿也有个别学生提出了“异名磁极也可以”的想法,学生的注意力又马上集中起来并在纸上不断地画着……教学中设置开放性的生活问题,让学生经历自主“用科学”的过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促进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三、激励科学的生活实践

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体验过的知识能更深刻地理解,更熟练地运用。对于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而现实生活和媒体的海量信息充斥着学生的生活世界,如何在这纷杂的信息面前做到甄别真伪、看清本质,这需要面对新的情境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积极应用已学过的科学知识处理并得出结论。

教学中可以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经常将书面作业改为课外的实践性作业。如学习“杠杆”后布置作业:观察一种脚踩式垃圾桶,并简要画出其结构并分析杠杆的各要素及类型;学习“酸碱指示剂”后布置:自制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并写出简要的实验报告。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浓、积极性高,科学应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如一位学生对商场门口圣诞树上的小彩灯产生了兴趣,他仔细观察后发现彩灯的各个小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但是有几个小灯不亮而其它的小灯却依旧发光,这让他非常疑惑。于是他带着问题和同学、老师讨论,查了很多资料,不仅知道这种彩灯的接法,还了解到根据不同需要而采用的更多接法,还有LED灯带、广告牌上会“流动”的彩灯等。

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价值所在。在科学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能使学生更熟练、更透彻地掌握知识,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同时又使得应用科学知识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篇4

论文关键词: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养成

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通过数学学科内容知识和有效教学策略交互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知识。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知识的核心,是保持数学教师知识复合性、动态性的原动力,并能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和树立动态的课程观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

一、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性

1.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知识的核心。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在特定的时刻、特定的情景中利用可能的条件对数学知识的特殊整合,它是数学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数学学科教学知识走进数学教师知识之中,通过协调和整合,不仅实现了数学知识和教育性知识的衔接,还把数学教学活动中一切有利于数学教学的可能元素、知识纳入到教师的数学教学思维之中,为实现有效地数学教学创设了必要条件。

2.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保持数学教师知识复合性、动态性的原动力。数学教师知识的复合性是指数学知识结构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化;动态性是指数学教师自入职进入教学场域中后,教师知识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和提高。由于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就是从动态的角度建构,教师视教学情景、学生要求等变化形成学科教学知识,动态性的学科教学知识不断地为数学教师知识补充源头活水,使之始终处于运动之中,所以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正是保证数学教师知识这种复合性、动态性的原动力。

3.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数学教师都是着重发展三个方面的知识,即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类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这种知识结构不仅狭窄,而且之间也相互孤立,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遗漏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习的知识和教学情景的知识。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正弥补了这种缺陷,把学生的知识、学习的知识和教学情景的知识融合进来,这就实现了数学教师有效知识的不断增长和更新,扩充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二、数学教师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途径

1.重在积累——在教育叙事中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教育叙事一般是从教育生活中发现研究的主题,是一种对教育生活体验的“传记”,对教育生活的深度描写。在教学生涯中,当数学教师遇到不同的教材、学生,就经历着不同的故事;年复一年,当教师再回顾、思考这些教学事件,也就对教学、教材、学生有了新的认识。数学教师通过教育叙事的记录,可以对教育生活再度思考、诠释、评价,重新组织教育生活中各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升华对教学的认识,也创造了多重可能的意义,还创造了对旧有诠释再度思考的空问,并认识到教学中没有单一的路径或方案。

2.适时提升——在教学反思中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参照专业领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自己与学生联系最密切、最投入或最能体现教学意图的教学实践的观察和思考,是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所改进的理性认识。数学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可形成对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分解、知识与能力、知识与品德的新的认识,并获得一种新的认知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通过教学反思还能使数学教师积极建构动态的和灵活开放的教育思维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事实上,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教学反思过程是同步的、方式也是一致的,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这种同步和一致性中养成。

3.日久弥新——在动态的课程观中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动态的课程观是指课程对教师而言,不是给定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元素,而是与教师的人生阅历、独特教育理念、师生所处独特的教育情景直接相关联的可变更的教育元素;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动态建构者、课程的动态生成者,是课程的真正主体之一。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篇5

一、科普剧的基本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充足的课程资源,为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用信息。[1]而科普剧是一种以科学互动表演为主要教育形式的独特的、新兴的教育戏剧。注重舞台表演,以活动为载体的形式为教学活动提供课程资源。科普剧的使用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开展科普剧活动时,应综合考虑科普的基本要求以及开展教育戏剧的内在逻辑,确保一切活动均能以现象明显、原理简单的科学实验为基础。科普剧通过融入科普知识,并策划好相应剧情,使得观众在观看戏剧表演过程中,能够展现自身科学探究能力,实现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目标。

二、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运用科普剧的具体措施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运用科普剧主要是借助科普剧将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戏剧表演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2]不同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实验,也不同于一般性的将理论知识付诸实际行动的活动,科普剧是一项戏剧化的探究科学知识的活动。

一)加强课堂的严谨性以及趣味性

科普剧是一种将情境教学、体验教学以及过程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进行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获得认知能力。例如,在《水》一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幽默夸张的舞台表演形式,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了解到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元素之一,让学生认识到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从旁协助学生学习,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在整个科普剧的过程中,要求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演出、评价等过程,教师要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二)加强互动环节,实现课堂的多样化

科普剧具有其独特的舞台表演形式,因此,互动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开展科普剧表演活动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剧中的角色来扮演,加强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环节,比如游戏、对话、问答、喝彩、游戏、比赛等,从而吸引其他观众的注意力,能够有效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各个观众。科普剧的运用突破了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加强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合作关系,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以及校长在活动过程中可作为演员参加演出,也可作为观众观看表演,从而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比如,在教学《声音的变化》一文时,由表演者演示自然界各种声[www .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音,并要求观众参与回答环节。加强互动环节,可以实现课堂的多样化。还可适当融入诙谐幽默的语言,使表演更加活泼,引人入胜。

三)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

大众化教育可以借助科普剧来实现,教师通过将抽象难懂的科学原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时能够对知识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实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学校在编排科普剧时,应结合课本,并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经验,进行巧妙设计,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光》一单元的“资料库”知识时,教师分配给每一位学生一个玻璃三棱镜,并先演示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所呈现的色彩的实验,然后组织学生搜集素材,编排出一个具有童话色彩的科普剧,加深学生对太阳光以及各种色彩的印象,以便学生掌握有关色彩的知识。科普剧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打破书本知识的束缚,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科学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小学科学教育取得优良效果。科普剧遵循的是生活教育理念,让学生树立起在玩中学习的现代科普理念。[4]

四)重视科普剧的冲突性教育

科普剧和传统戏剧一样,具有一定的冲突性,通过展示一个个的冲突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科普剧情节的设计问题,做到合情合理的同时,还应引入适量的冲突,实现剧情上的突破。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并能激励表演者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在表演过程中适当加入情节冲突,能使表演者体验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冲突,打破学生在情景上的认知障碍。例如,根据教科版科学教材编排出的科普剧《沉和浮》中,通过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再加上演员的精彩演出,一些基础性的科学知识很好地在课堂上得以呈现。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通过自己“身体体积的大小的变化”等形成情节上的冲突,引起了观众的兴趣,使他们带着疑问快速地融入到接下来的演出中。整个观赏过程中,每一次冲突都能让学生印象深刻,锻炼了学生更加细心、严谨地去探究事物的变化的精神,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到这一知识,提高了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效率。

五)注重科学探究的情境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科学探究的情境性,通过设定有趣的情境,使得科普剧能够顺利完成。科学合理的情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无形中将自己的思维、情感融入到科普剧的表演[www .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中,实现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有效结合。表演者在这样的情境中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而观众也能更好地理解剧情,最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过程中巩固自身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育课堂中引入具有教育戏剧性质的科普剧,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科学课程取得良好的效果。科普剧具有独特新颖的科普形式,为小学科学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营造出活跃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生动形象、有趣的学习环 境中学习知识。科普剧通过利用多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科学课程资源,促进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充当着科学启蒙的角色,其广泛运用为学生们今后的科学课程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源.浅析科普剧——中国少儿科普教育的新思路[].科技资讯,201035).

[2]刘文利.学校科学教育需要科技馆积极支持[].中国教育学刊,20083).

[3]姚志明.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的探索[].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素养;主动发现问题

小学科学这是一门自然科学,小学科学这门课程中许多的科学知识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可以说小学科学中大部分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其实践性非常强。故而,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应认清这一点,通过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探究科学知识的主人,让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知科学知识的奥妙,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通过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作为教学基本原则之一的通过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故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生喜爱接触生活、乐于在生活中体验科学这一特点,通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从而提升学习科学这门学科的质量。由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纳入教学设计中,通过整合生活中的有关科学的课程资源,以此让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主动提出生活中关于科学的问题,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有效地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增强科学知识的实用性。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科学“天气和我们的生活”这一章节的教学中,从知识层面上看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是非常贴近的,故而教师在教学前就可以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例子,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天气情况,普及有关天气的知识,正式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举例说出来,并提出问题。如此一来,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了科学教学效率。

二、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起点。故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也只有让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才会相继产生参与教学的欲望,才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主动发现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展开探究性的科学学习。由此,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以加强科学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原则进行教学是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相适应的,故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增强科学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科学教学能够有效将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通过图文声像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这样一来,将枯燥无趣的课本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向学生讲授,为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的冲击,有效地激起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小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比如,在教学《周围的植物》中“常吃的蔬菜和水果”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青菜、苹果等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与水果,让学生在直观的影像中学习知识,从而准确地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

三、通过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下其环境一般是沉闷而无趣的,这样的教学学生很难会主动去发现问题。而多次实践研究表明,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更能让学生放松心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故而,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大脑活动起来,也唯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新看法,才会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以此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也只有在平等的师生条件下,学生才会勇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当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在科学的教学课堂中积极发言,学生发表自己对知识的见解能够有效地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我们身边的动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动物,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能够让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这就需要广大的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探究。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效率,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广福,张月华.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4).

[2]李卫平.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校长阅刊,2007(06).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篇7

【中图分类号】G6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建构主义的早期哲学家杜威曾提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境)中的体验”。这一观点在科学新课标中得到全面渗透。新课标明确了实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的目标,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这些要求的宗旨是呼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

一、体验学习的理论意义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尝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一比,后者肯定优于前者,因为后者是学生亲身感受到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他们的理解和同情,这种学习活动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所以这种学习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像。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中,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并且《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及多次使用了“体验”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因此,在初中新课程《科学》教学中我们将尝试这种“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

二、体验学习的实践探索

(一)课前关注贴近学生生活、值得学生体验的内容

认知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其实,当今社会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太多太多,学生之所以缺乏感性体验,只不过是许多学生熟视无睹,没有认真地观察和分析的结果。由于学生对生活的发现,对生活的感受是源于课程之前的积累,因而这些生活经验大多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形成的,他们还缺乏观察生活的习惯及发现意识,缺乏对生活探究的意识。这就需要我们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注重科学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提高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因此教师要突破惟教材的课程观,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与学生已有或正在进行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周围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为背景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获取知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价值,认识科学的本质。

(二)课堂上开放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要保持儿童的自然本性,并提出“我们最好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对于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接近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来组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能体验到各种生活实践的情境。

因此科学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初中科学学科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科学的用途。并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科学的畏惧感,这对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借助科学实验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验情境中体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特别强调探求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其中以科学实验为主,科学实验提倡开放性、探究性、体验性学习方式,不仅强调知识结果的表述,而且强调过程的呈现。因此教师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设计实验活动上。

2、通过游戏活动创设教学情境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可以把课本中的一些新授知识转化成游戏活动。

3、使用媒体工具创设模拟情境来促进学生体验学习。

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比较容易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种多媒体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能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模拟情境的有效工具来达到体验学习的目的。在体验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模拟情境的的创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化抽象为形象:一些抽象知识看似简单,却常常因为理解不透彻而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借助多媒体工具可以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使知识简单易懂。起到变抽象为具体、变乏味为生动的作用。

二是化静态为动态:在科学课程中,有许多知识本来就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如地理知识中的月相和生命活动中的泌尿系统的学习等受教材本身的局限,很多时候不得不把动态的过程通过几幅静态的画面来展示,从而给学生造成了一个不连续的错觉。现在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如FLASH动画来进行月相和各种生命活动的演示。

三是化微观为宏观:在科学中,不仅学习抽象的知识,也有很多微观世界的知识,如何将微观化为宏观,通过多媒体工具模拟情境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能把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三)课后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体验科学知识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能使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了解科学在现代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处处用科学,又让学生体验到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实施的:

1.利用科技小制作比赛使学生体验科学的实用性。

2.利用市科技节来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小发明和撰写科技小论文体验当小科学家。

三、体验学习的体会思考

1.走向学生,让课堂成为“体验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能有效创设实验教学情境。

3.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提高师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路培琦《自然教学改革探索》

[2]孙宏安编著《科学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篇8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学应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以学生为本,贴近生活。这充分说明了初中科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科学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让学生懂得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体验生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一、联系生活,增强教学效果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好多学生学不好科学,原因之一就是在我们的教学中确实存在“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的问题,缺少与现实生活结合,使科学教学缺少“绿色”生机。其实科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师如果能及时有意识地、巧妙地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渗透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之中,通过引入生活事件,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到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增强学好科学的信心。这样就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也使科学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同时学生也会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价值,从而增强科学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身体的防卫”这节内容中,教材尽管用一些图片和文字来讲解和说明,但该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还是显得比较抽象。笔者在备课时想到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甲型H1N1流感肆虐的案例”完全能够说明问题,而且效果很好,于是决定就以预防甲型H1N1流感为例,仅保留有教材原有的框架结构。

材料:2009年11月,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爆发,后来波及中国,温岭也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部分青少年学生也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来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宣传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关知识,积极采取措施,最终成功地控制住疫情。

笔者以此材料为背景,引入“身体的防卫”,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探究:

①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

②我们能抵御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进攻吗?我们人体有哪几道防线可以抵御?

③有些青少年学生为什么不能抵御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进攻,请说明。

④有没有更加有效的、特殊的防病措施?

⑤我校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肆虐时,每天都对教室和公共场所进行消毒,那么该怎样配置一定浓度的消毒液呢?

由于上述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笔者也适时加入到讨论的行列。这时,学生答案的完整与否已显得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已经认识到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科学对学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这样的案例教学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初中科学课程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效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回归生活,体验科学乐趣

科学新课程加入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更多地让学生回归生活,亲近自然,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内容,在实际生活体验中感知知识的乐趣和无穷的奥妙。科学教学就是要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科学知识应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学习科学的目的最终都要回归生活。因此,科学课堂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生活”的理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科学教学生活化道路,让科学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存在“大科学”,学好科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进一步对科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解“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和保护”内容时,笔者在教学中结合了温岭市箬横镇环境污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记录,学生因此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分小组对温岭市箬横镇办事处、箬横环保中队、相关企业、当地群众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还有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亲自作了环境污染状况实地考察,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并且还拍摄了照片,各小组将收集起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写成了调查报告。到上这节课时,各小组自主选择最为擅长的一种呈现方式,如口头讲解、文字表述、图文结合演示等形式,简要介绍本组的调查过程和调查收获。然后笔者请其他小组的代表对其进行评价,分别设立最佳组合、最有创意组合、最有魅力组合、分工明确组合等奖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提出了许多建议。学生在联系身边实际,综合分析探究各要素的过程中,不仅拉近了与科学知识的距离,还有效激发了探究欲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一篇: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离职申请范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