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12 12:43:29

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

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篇1

【关键词】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中国特色

教育是人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符合人性,尊重人权,塑造人格,倡导人道。教育是人类的事业、明天的事业,应该树立全球意识、未来意识。笔者曾于1998年在上海市人大会议上提出议案《根据中国的文化特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性健康教育体系》;2000年,再次提交议案《在中小学设置性健康教育课程》,目的是希望我国的中小学能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这是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现状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需要。

1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内涵

“性”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指男女两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别,如性染色体不同,性腺不同,内、外生殖器官不同等等;指生物学意义上的天性、本能:“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生物学上的性也指性的重要功能生殖。性是生理现象,是个体生存和人类延续的必要条件。广义的性包含生物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心理学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情感、意志、需要、兴趣、性格、、、、性心理等等方面。如女性情感细腻丰富,而“十个男儿九粗心”。性角色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学上的差别,指社会生活中在某种文化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因性别不同而造成的角色差异,即社会对男女的行为模式、家庭和社会职责、社会贡献的不同期待。如,在社会分工中,传统观念主张“男人干事业,女人做家务”。性角色不同,其角色责任、角色行为和行为规范有异,社会的期望、评判标准也不一样。性角色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先天生物因素的制约,更受后天环境、教育、学习认知与情感体验的影响。

与广义的“性”的三个层面相呼应,性教育的内容也就博大精深,包含知识、观念(价值观)、态度、责任、技能、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具体而言,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包括:(1)青春期的性生理发育及保健:含性解剖、性发育、第二性征、保健、经期卫生、遗精知识、防治青春痘、性病和艾滋病预防、青春期保健等。(2)青春期的性心理发展和保健:包括初潮焦虑、遗精恐怖、性梦、问题、身体意象、异性吸引、两往、早恋、性角色自我同一性、社会压力等等。(3)性伦理道德教育:人类繁衍的伦理性和道德性,男女交往礼仪、保护妇女、儿童,对父母的感恩,性道德、性文明,抵制黄色书刊、影视和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等。(4)性法律教育:妇女的身体和隐私权,性犯罪及其处罚,对黄色网络和出版物的处罚规定等。(5)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指导。(6)人口理论与计划生育、优生优育。

由此,笔者认为可以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定义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通过宣传、教育、服务等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向青少年传授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道德、性法律和性审美等科学知识,帮助青少年科学地认识自己、了解异性,确立正确的性角色责任意识和行为规范,具有健康的性心理及性价值观,成长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男人和女人的教育。

2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

“人是社会的动物”,其成熟包含两个方面:生理成熟,能生儿育女。社会化过程,即接受教育,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能独立谋生;学习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接纳。素质教育旨在培养、提升人的素质,把自然的人转变为社会的人――教人做“人”。

素质教育作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仍将综合素质理解为数、理、化、生、文、史、政、外国语等学习成绩加艺术、体育特长或其他能力,忽略了青春期身心发育、发展导致的成长烦恼,忽略了生活技能的培训,忽略了培养健康、完善的男人和女人……。

具体而言,素质教育包括三方面内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它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教育培养人的合理的素质结构,即要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含性健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知识丰富、学有专长、开拓创新;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性德育、性智育、性体育和性美育。它与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一致,教育任务相同。性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一样,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身发展的规律中探索出来的精神文明和智慧结晶。性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都是终生教育,都是循序渐进的指导过程,都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任务,都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性”是科学,不能无师自通,必须“传道、授业、解惑”。

性德育传授性道德和法制知识,帮助青少年认识性心理与的社会性,树立规范意识,遵纪守法;明确的道德责任,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健康、愉悦而符合伦理;学习两性健康交往,既自尊自爱,又文明礼貌、团结互助;提高对形形的性信息、性现象的认识判断及处理能力;培养并且加强道德意志力。性德育是我国性健康教育的基础。

性智育传授性生理、性卫生保健、性心理、性道德和法制、恋爱、婚姻、人口理论、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防止性骚扰与性迫害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普及性科学,宣传性文明,促进建立科学、健康、进步的性观念。

性体育指导男女两性按照各自的生理特点进行锻炼训练,使之在身体上得到健康发展。如,教育女孩不要束胸;指导男女青少年选择适合于自己体型健美发展的体操和其他运动项目;帮助青少年养成各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性器官和的卫生)等等。

性美育重在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培养正确地欣赏美、热情地追求美和积极地创造美的能力;并根据两性各自的身心特点及个人的个性特征,塑造形体美与心灵美统一的、健康而有教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促进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规范、系统和发展。随着科技、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的意识、观念与时俱进,“性”不再秘不可宣,不再和色情混为一谈。在大城市的高校和不少中学,性健康教育已大大方方进学校,坦坦然然入课堂,由为个别人举办的讲座,发展到相关教材的教学;由凤毛麟角的演讲者,发展到一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正在成长的专门师资队伍;由寥寥数页的讲稿,发展到多家学说、系统论著……。性健康教育在中国方兴未艾。

3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公众瞩目的热点与令人棘手的难点。从全国看,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落后的地区,这项工作仍是学校未开垦的处女地。《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曾有报道,四川某镇一少女月经初潮,因缺乏相关的生理卫生知识而恐惧、焦虑,导致精神失常。国家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专家委员会专家徐莲芝在其《我国处于艾滋病快速增长期》一文中披露,“某些地区进入快速增长态势,感染呈簇状分布,主要在农村地区。”

在城市,各地区、各学校性健康教育情况参差不齐,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态:有的按兵不动,有的跃跃欲试,有的“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有的则已较为规范系统。总体而言,这项工作还需要花大力气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重庆市计划生育科研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人工流产总数为149.3万例,青少年约为40万例,占1/4强。2003年2月,重庆市计生医院建立了全国首家未成年人意外妊娠援助中心。“中心”成立以后,每月门诊援助手术约30~40例,大部分年龄集中在16、17岁,最小的仅12岁,20岁以下的人占手术总数的1/3。无独有偶,上海411医院开通了少女意外怀孕求助热线,电话开通11天,接到求助电话400多个,其中大部分为青少年学生求助。少女怀孕现象成为社会问题。家庭、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尽量减少非意愿怀孕的发生。青少年因无知和一时的意外“激情”,用青春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去性的欲望,这是教育的悲哀。

近年来,青少年性犯罪呈上升趋势。国门打开,国外各种信息、多元观念似潮水般涌入,鱼龙混杂;社会上商业性性文化产品铺天盖地、争先恐后地登台亮相。我国现阶段的性健康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不能满足青少年对性知识的渴求。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曾组织一次“有话大家说”节目,内容是关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话题。节目主持人向一位高一男生作调查:“请问你拥有的性知识主要是从哪里获得的?”回答:“大众传媒。如《大众医学》、《自我保健》、《家庭医生》等等。”主持人又问:“难道你的爸爸、妈妈没有对你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吗?”回答:“没有,他们还没有我懂得多。现在应该由我来教育他们。”主持人再问:“你的父母向你请教过这方面的问题吗?”回答:“没有,他们不好意思……。”家长性科学知识匮乏,学校缺少专业师资,没有系统教材,学校未将性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阅读性知识书籍受指责、被嘲讽,性健康教育滞后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社会挑战。缺乏性健康教育,青少年就难以形成科学的性意识,难以掌握正确的性道德和规范,难以培养良好的性修养。不能从正规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获取性科学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就会驱使他们私下秘密地自我探索,收集资料信息,或因年轻、缺少阅历辨不清良莠而困惑迷茫、惶恐焦虑;或由于情感缺失(缺少亲情或友情)情绪波动而轻信他人花言巧语上当受骗;或是缺少法纪意识和自控力而冲动行事,发生性越轨;个别人甚至受不良传媒文化的腐蚀而误入歧途,导致性犯罪。一位16岁的男生,假期因看黄色影碟受毒害,了邻居5岁的。上海的“东方110”曾报道三位少女的案例,其中最小的一位只有13岁。笔者认为,悲剧产生最主要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性无知、性愚昧。从性禁锢到性泛滥,极大的反差容易使青少年从性走向性误区,而性的不正当,或不正当的性积蓄与性宣泄,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性骚扰、犯、嫖娟、性传播疾病……,都足以使千百万人在变形的性活动中毁灭。

4 浦东新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缩影

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人的核心是健康,健康的核心是生殖健康,并提出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保健。2000年5月,浦东新区被列为开展“促进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国际合作项目上海试点区之一,侧重对校内青少年学生开展性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的培训。四年多来,在项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青春健康》国际项目已推广到全市各区。新区教育部门与计生协密切合作,宣传、教育、服务工作也由3所试点学校拓展到23所中学(包括普通中学与职业高中)和4个社区。同时,我们对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教材撰写、教案设计、方法选择和阵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积极而有成效的探索。

4.1明确目的,组建队伍

为使《青春健康》国际项目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浦东新区建立了由区计生协和区教育系统的领导、专家及试点学校教师组成的《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领导小组,下设项目_T作小组,并组织项目工作组全体成员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为:(1)国内外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动态和发展。(2)《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简况和上海项目实施方案的讲解。(3)PLA方法和主持人的施教技能。(4)青少年生活技能培训和演讲。(5)市级师资试讲和评论。

4.2培训师资,撰写教材

学校作为正规的专职教育机构,必须培训提升师资,建设一支合格的高质量的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师高弟子强”。为使项目的教育、服务质量得到保证,促进项目的推广、发展,我们组建了一支由教授、专家为主导,试点学校授课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举办了8期师训班,培训了300多名学校性健康教育持证上岗教师。培训内容为性科学理论知识,性健康教育信息经验,教学观摩与实践,社会考察和服务等。培训的参考教材为本区性健康教育专家撰写的《迈入的男孩、女孩――性与青少年》。培训原则为自学与面授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结合。师资培训受到教师们的广泛欢迎,一致反映学有所获,学大有用。一位教师颇有感慨:“我们的学生能把数、理、化公式倒背如流,难道对自身就不需要了解和认识了吗?难道我们的学校、家庭能剥夺学生对自身的知情权吗?”另一教师态度坚定:“我们要牢牢占领这块阵地,让学生获得更多他们渴望了解的科学的性知识,以杜绝不健康内容对他们的伤害。”

4.3教法活泼,形式多元

试点学校在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要,采用了PLA教学方式(参与式学习和行动),即通过平等、开放、群体参与、互动式的过程,帮助教师直接、深入、客观、准确地了解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师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授课教师还博采众长,创造性地将心理辅导技术引入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运用自由联想、图形讲解、卡通绘画、案例讨论、排序记分、情境教学、活动游戏、心理剧等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变“要我学”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我要学”。据统计,四年来,我区累计培训学牛29935人。学生们体会颇深:“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课使我们学到了不少平常其它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平时模糊的概念,使我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更了解了自己……,这是一把开启人生之门的钥匙。”“原以为会很尴尬的课没想到却充满了轻松的气氛……。通过课堂的学习,使我对‘性’由陌生到了解,同时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艾滋病)。”“以前我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感到不安与恐慌,对早恋也感到矛盾,不知自己是对还是错……。听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课后,了解了自己应该怎么做。相信这门课对我们的帮助不小。”

同时,学校通过大型活动、学生社团的定期活动、展览、校刊、工作坊、健康角、少女成长营、辩论会、同伴教育、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群策群力建立科学、健康、积极、文明的学校性文化氛围;有机地整合学校的一切有利资源,使性教育不再游离于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可贵,责任神圣,情感美妙”,学会“悦纳自己,尊重尽责,驾驭情感”,建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和异往。

4.4宣传家长,联合社区

性健康教育的起点在家庭。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其人格素质、性态度、道德责任意识、性科学知识水平、教养方式和家庭的性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人品及其性态度、婚恋观。父母是孩子的样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为指导家长正确为孩子的青春导航,学校与社区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家庭教育讲座和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性健康教育的培训、指导,帮助他们改变陈旧观念,确立科学态度,提升文化和文明素质。家长们深感受益匪浅,纷纷表示:“既然孩子需要,我们就不能回避,应该对他们加强正面引导……。”许多社区积极挖掘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组织专家志愿者、心理咨询师、咨询医生在各街道、小区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与服务工作,因地制宜对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区计生协印发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青春健康》宣传小册4万多册,组织了“青春健康展览”版面巡展,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与社会实践,千方百计扩大教育的辐射面。

4.5建设阵地,亲青服务

一些试点学校建立了设备先进的多功能学生活动中心,包括学生活动室、亲青服务咨询室和“心晴小屋”等,开展了网上咨询服务,悄悄话信箱和热线电话,阅览室还为青少年提供了大量的性健康教育科普读物和音像资料,深受学生欢迎。部分街道和镇把为青少年提供亲切、平等、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可接受的咨询服务纳入社区人口计生综合服务站的内容中,建立了“亲青服务室”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服务,开设了“青苹果”等青少年咨询热线电话。2003年12月1日前任国际计生联合会会长吉拉・戈梅兹到浦东花木镇视察社区咨询服务站,2004年9月国际计生联合会会长尼娜・普里视察了浦东洋泾中学,均对他们开展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工作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5 对当前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思考

青春期是生命的春天,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千金买骏马,何处买青春?”为帮助青少年克服成长的烦恼,提升青春的质量,拥抱明天的辉煌,全面改进与提高我国性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势在必行。在现阶段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中,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切磋。

5.1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笔者主张为性健康教育和性纯洁教育。

5.2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模式

笔者以为应结合当前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需要,思想和行为现状,社会的现实影响,选择人格教育与安全教育相结合之模式。

5.3青春期性教育师资队伍的组建

笔者认为家、校、社应密切联系配合;教育、计生、医学、公安、司法和民政等部门要充分的参与合作;男女教师比例相当,尤其是在中、小学,性教育的师资不应只是“娘子军”。

5.4性教育与色情的界别

性教育如履薄冰,尺度难以把握,这往往是人们从事性教育工作的心理障碍。如何界别性教育与色情,社会应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以利教育者掌握适时、适度原则。否则,“真理朝前跨一小步,就会变为谬误”。

5.5进一步争取领导的支持

笔者认为,推广性健康教育,必须争取领导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才能有效解决性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规划、制度、人、财、物等等,促进性健康教育切实实施,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目的明确、计划可行、系统科学、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使之名副其实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旨在为青少年的青春导航、护航,是“做人”的教育。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体系是利国利民、有益社会、功在当代、勋及千秋的重要事业,是中国全民与社会的天职。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篇2

一、统一思想,建立组织

在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中,各学校都成立了由校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正、副组长,政教处、妇女主任、校医、级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同时,将“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

二、手段多样,内容丰富

江海区结合实际,认为中学生青春健康教育主要是从5个方面进行:一是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二是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三是青春期正确的男女交往教育;四是艾滋病知识及艾滋病预防教育;五是禁毒教育。各中学围绕这5个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一是全校性的主题班会与专题报告会。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健康与身体发展问题、学校教育与生活问题、社会与道德问题、家庭与亲属关系问题、人格问题、休闲生活问题、职业问题等等。

二是以级为单位的“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由医学专家和妇女主任讲解中学生青春期的相关知识,中学生青春期应注意的一些生理、心理问题。针对各年级(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生殖与卫生”、“生殖与健康”、“生殖与性”、“青春期性心理”、“青春期疾病预防”、“ 艾滋病知识和怎样预防艾滋病”等专题报告或讲座,从生理方面,性知识方面、传染病方面,给学生讲解。

三是观看影视片、教育专题片和进行图片展览。教育片的内容集中在上面五个主题。学校政教和团委还从多种渠道收集一大批为关于“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和预防艾滋病”的图片,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处理,保存到学校信息库中,每次活动根据计划,调出相关内容,进行全校性图片展览,分批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效果非常突出。

四是通过校园文学社、板报、宣传栏、班级学习园等进行宣传活动。各学校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张贴青春发育期图画、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画和学生习作,使学生学习到青春保健知识,了解生殖健康知识和掌握艾滋病的预防等。使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禁毒等各种主题在全校里进行广泛宣传。

五是通过自编教材和“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各种比赛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为了使活动起到真正的宣传教育作用,每次开展大型的宣传活动后,学校还组织所有学生参与“手抄报”与作文形式的活动,然后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级、校比赛,并把优秀作品在校内公开展示。同时,结合大型宣传活动或“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等活动,学校广泛发动学生进行征文比赛。通过征文的写作与比赛,使这些教育内容真正地深入到学生心里。

六是定期举办教师青春期健康教育培训、课件比赛。定期举办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让教师不断学习到最新的青春期健康生理和心理知识,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2010年4月,江海区举办教师青春健康教育课件制作比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共6名,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

七是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开设“知心姐姐信箱”和心理辅导室。学生若有什么青春期困惑,可以通过学校热线电话、“知心姐姐信箱”和心理辅导室,向老师倾诉。对于每次的电访、和面谈,辅导员都会认真做好记录和跟踪。

三、及时总结,效果明显

几年来,江海区计生协和学校每年写好总结建立档案和召开江海区各中学校长座谈会、研讨会,畅谈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经验做法和体会。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这几年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校生非婚生育的现象没有了,对在校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师生、家长、社会均给予好评。

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篇3

[关键词]青春期 聋哑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52-03

聋哑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生理发育已接近成人,但由于自身缺陷的影响,心理成熟相对滞后。他们常常不能克制自己而被外界现象所干扰,从而产生各种烦恼,急需帮助及引导。因此,需要适时地给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青春期心理障碍,保证心理健康。

一、青春期聋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行为表现

(一)自我意识不够稳定,意志力薄弱

聋哑学生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同时他们的意志力仍很薄弱,不愿意事事处处受家长和教师的控制和约束,表现为冲动和逆反。如在学校里,教师批评一两句,他们就有可能离校出走,甚至放弃学业;在家里,父母一两句过重的话语,他们就会对父母不理不睬,甚至还可能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有的青春期聋哑学生不愿和健全人多接触,他们因听觉障碍而感到自卑,生怕被别人嘲笑,遇事畏缩,缺乏竞争的勇气。

(二)情绪起伏大、变化快

青春期聋哑学生情感体验深且丰富,但情绪不够稳定,容易意气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但不懂如何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有的聋哑学生对人际活动产生偏见和误解,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处境、心理感受,与别人关系疏远,常与别人发生冲突;有的聋哑学生情绪不稳定,性情暴躁,尤其是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极易激动,乱发脾气还不听劝告。

(三)早恋与性心理问题

聋哑学生到了青春期,性意识觉醒,但是对青春期的到来产生恐惧、好奇、神秘感。他们了解青春期知识的渠道少,对这方面的知识处于羞涩难于启口而又渴望了解的两难境地。有的聋哑青少年的对自己的性特征变化感到疑惑、害羞和焦虑不安,对异性的变化表示出好奇、关注等,喜欢接近异性,产生对异慕、追求的动机,若恋爱不成会因此而苦闷,自暴自弃。

(四)学习动机的缺失与倦怠

青少年时期是聋哑学生人生成长的阶段,学习依然是他们的主导活动,也是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石,然而他们此时的种种心理困扰,也大多由学习而来。多数聋哑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为学习而学习,缺乏对学习必要性和学习目标的认识,对学习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有的聋哑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自主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坐等教师抄给他们标准答案或干脆抄袭他人的作业;有的聋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自觉性不高,极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不良心理。有的聋哑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自尊心受到打击,容易造成思维迟钝、情绪躁动等学习心理倦怠现象。

(五)其他不良行为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受损,语言水平低,与健听人有着明显的沟通障碍。受身体缺陷的限制和自身文化及经验等各方面的束缚,他们的道德观念较为模糊,判断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家长的宠爱极易让他们形成骄横、任性的性格,在学校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逃学,甚至爬墙出校,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还有的学生出现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个别学生出现早恋现象,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严重地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青春期聋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自我因素

听觉障碍的自身缺陷使聋哑学生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被堵塞,缩小了他们直接接触客观世界的范围。感知活动贫乏、单调,听觉障碍带来的认知、思维等方面的与众不同,引发出聋哑学生活动受限、参与受限、沟通受限、职业受限等一系列问题。聋哑学生的认知、人际交往等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从而诱发了他们的自卑、孤僻、急躁、猜疑等不健康的心理。

(二)家庭根源

家庭是对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后天环境因素。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教育内容等家庭因素对聋哑学生的个体心理的形成、性格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教养方式对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危害最大。在家庭溺爱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往往会形成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稳定性差等特点;严厉粗暴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这会造成孩子青春期创伤性体验,形成有缺陷的个性。有的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现状,对聋哑孩子的教育不知所措,缺乏塑造培养意识;有的家长虽有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但由于不了解聋哑孩子的身心特点,或无法与聋哑孩子正确交流,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不当的教育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聋哑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使他们形成异常心理。

(三)学校方面

聋哑学生,尤其是寄宿的聋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育思想、学校的氛围、教师的素质、师生关系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等,都会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特殊的作用。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或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对学习成绩不好又常常违反纪律的聋哑学生,没有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而是进行简单、粗暴的训斥和挖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有的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的教师对批评和赞扬的度把握不好。此外,因聋哑学生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交往方式,他们之间的各种行为和习惯能够相互影响,如比吃穿、打闹、不讲究卫生、不尊敬教师,甚至打架、早恋、破坏学校内外公共秩序等,个别学生因对某种不良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盲目效从。

(四)社会影响

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使一些聋哑学生对于道德情感和美感有不正确的理解,这滋长了他们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习气。社会上成年聋哑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聋哑学生同样有着影响和诱惑作用。社会上至今仍一定程度存在着对聋哑人的歧视现象,缺乏聋哑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这些都影响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关爱青春期聋哑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公平、公正地对待聋哑学生,使他们拥有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教师应多关怀聋哑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聋哑学生,提高对他们的关注程度,避免他们产生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师要对聋哑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与真诚的沟通,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疏导和矫正,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教师要营造班级教室良好的心理氛围,依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排除他们心理上的苦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多用表扬、鼓励、肯定的语气,并且加强对聋哑学生的个别辅导,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展示自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使他们在学习问题上能保持心理平衡,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让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积极健康的集体氛围

开展各种班集体活动,使聋哑学生融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在班级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会等形式,经常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帮助聋哑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开展“我做班级小主人”、“老师,我想对您说”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勇敢地发言、讨论。教师应鼓励聋哑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对他们给予积极地肯定,在活动中形成融洽、民主的氛围。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引导学生参加篮球赛、书画比赛,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者组织聋哑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和健全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社会家庭中的一员,从而使聋哑学生在心理上有归属感,能在交往中不断克服自卑心理,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的思想情感。

(三)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聋哑学生同正常学生一样,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第二性征开始显现,男女体形明显分化。面对这些生理上的变化,聋哑学生会感到困惑甚至惊恐。也有聋哑学生在青春期思想变得活跃,开始关注异性,很容易出现早恋现象。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讲解有关青春期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可以利用集体授课,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如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讲授青春期健康心理知识,让学生们了解男、女同学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常的同学友谊,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指导男女学生正常交往,不要过早陷入感情问题,预防早恋等。也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如针对女生单独讲解经期卫生知识,教给她们青春期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青春期生理、心理问题相关的课外读物,教导他们养成正确、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多渠道开展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利用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给全体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教师应根据各班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以教师传授为主导进行教学,让聋哑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也可以采用专题讲座活动或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聋哑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在各种模拟情境中感悟生活,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到良好的心理行为。

2.建立青春期聋哑学生档案,加强个别心理辅导。学校要建立聋哑学生档案,关注他们的心理、生理的细微变化,开展心理辅导,使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及时矫正行为偏差。采取的方式可以有即时性心理辅导、咨询与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青春期聋哑学生进行个别的定期心理咨询和疏导。随时接受有心理异常学生的咨询,通过心理咨询与疏导使其排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开展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团体心理辅导能满足相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青春期聋哑学生都有着相似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也接近,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暖身活动、游戏体验、主题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在真诚、尊重、开放、轻松的团体氛围中学会团结,能勇敢地表达并展示个人形象,从而达到团体心理辅导的预期效果。辅导内容以个体在成长中可能面临的关键事件为主,如针对青春期的聋哑学生充满对异性的好奇,有强烈接近异性的欲望,开展主题为“好感不代表爱情”的团体辅导。针对青春期聋哑学生情绪、情感的起伏多变,可开展主题为“学会表达多变的情绪”、“学会跨越青春期的误区”以及“被人误解怎么办”等团体心理辅导。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每月定期举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选出的辅导内容安排专人专时辅导。

(五)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来完成是不够的,学校、家庭应该合力重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多与聋哑学生的家长加强沟通,利用家访、家长学校等途径,同家长共同探索聋哑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家长提供一些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等。告知家长不能只局限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防止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应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多关注孩子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改善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在家庭里,家长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选择民主的家教方式,营造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家庭气氛。处在青春期的聋哑学生,有时候交谈是心灵沟通的最佳方式。可以用书面交流的方式进行对话,这样既能避免面谈时的紧张不安,又能达到与亲人进行心灵交流的目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开展心理健康交流活动,家长们可以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和经验,便于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六)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

聋哑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为此,我们要定期对学生开展普法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学校还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避免聋哑学生结识社会上的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教师应给予及时引导。学校还应争取在政府的帮助下,加大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禁止聋哑学生进入。

总之,青春期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正确引导聋哑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矫正,并进行正确的教育,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正香.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现代特殊研究,2010(4):34-35.

[2] 周志英.聋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探讨[J].现代特殊教育,2007(12):19-21.

[3] 张凌燕, 蔡亚珍.聋哑学生青春期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0(7):25-28.

[4] 陈虹,郑小东.中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J].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5-86.

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篇4

充分认识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稳妥地对示婚青年进行性科学知识和性道德教育,既是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计生委颁布的《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纲要(1995—2000)》指出:“在中学的有关课程中,要进行人口、国情与青春期的教育”,“在中小学开展国情国策教育和青春期性知识教育,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性道德教育、性健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和生育观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计生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进行正当科学的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两性关系和恋爱婚姻问题,树立社会主义的性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有效地减少与性有关的疾病发生、减少未婚怀孕、未婚生育及性犯罪现象的发生。”同时,进行科学的青春期性教育,使未婚男女青年把握自我,理解性生理和性心里特征,培养自己对异性尊重的观念,确立以尊重人,尤其尊重异性为基础的性价值观,树立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观念。懂得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怎样实行计划生育,为婚后积极接受基础知识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建立文明幸福的家庭奠定思想基础。当前,这项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没有开展性知识教育的必要,大部分青少年对青春期知识极度缺乏,在缺少正常教育渠道的情况下,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阅读黄色报刊杂志,登陆不健康的互联网站,青春期发生、同居、怀孕、人工流产、早育,甚至染上性病和发生性犯罪的现象不断增多,这些恶果不仅对家庭和个人造成了影响、对社会造成了伤害,而且对计划生育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各级计生委一定要站在全局高度,切实加大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力度,引导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成长。

营造青春期性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的性教育在全国形成了氛围,全国已有80%以上的传媒开展了性教育专栏、节目,相当热闹。但我省还是薄弱环节,希望各宣传媒体要对性知识和性道德、婚姻家庭多作一些宣传报道。计生部门要把性健康教育作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加大投入力度,推动这项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开展青春期性教育,要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精神文明的要求,必须坚定正确的方向,要明确性知识教育、性道德教育内容,要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这是我们与西方的区别。

坚持正确的青春期性教育方向。积极稳步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一方面,青春期性教育需要把握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内容过少难以起到教育的作用,而内容过多也会分散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

各地要先办好试点。根据本地的实际,先试点,取得经验,然后再用以指导工作实践,在本地逐步推广。每个市应先在大专院校集中的地方办一个试点,青春期性教育的核心是要在大、中学校设置课程,这是关系到性教育顺利开展的关健。

加强协调与合作。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计生部门自身努力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社会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各级计生委要进一步加强与教委、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共同把这项造福于后代的事业办好。

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篇5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学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1 生理健康教育

人体的生长发育进入青春期以后,不再是单纯的长高、长大,而是有一些特殊的生理变化。男子喉结突起、肩宽与髋、肌肉发达有力、声音粗重;女子发育、臀部与大腿脂肪积聚,皮肤细腻等。这些都是第二性征表现,是青春期发育的一种标志,也是性成熟的主要标志。针对这一生理现象我校对男、女生进行了青春期保健教育。

1.1 女生青春期保健 女生青春期保健主要是注意保健和月经卫生两个方面。

1.1.1 保健 青春期的发育标志着少女开始成熟,隆起的也体现了女性成熟体形所特有的曲线美和健康美,并为日后哺乳后代准备了条件。因此,的保护与保健是女性青春期卫生的重要方面。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可能引起少女的困惑和不安。例如是否佩戴胸罩问题,发育不良、过小或过大、两侧不匀称、畸形以及肿块等。所以建议女生不应束胸、佩戴合适的胸罩、注意的卫生。

1.1.2 月经期保健 女生对首次阴道渗血往往会感到惊恐不安;当了解到是正常的月经初潮后,又可能对如何处理月经束手无策。因此,在少女初潮前有必要学习月经期的卫生知识。月经是女性子宫内膜剥脱,经血从阴道排出的过程。在月经期,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就形成了一个创面,阴道内正常的酸性环境也可能因经血渗出而冲淡。同时,子宫颈口微微张开,盆腔充血等致使生殖器官局部防御功能下降,如不注意卫生,细菌很容易上行侵入生殖器官。少女月经期,大脑兴奋性降低,全身抵抗力有所下降,机体容易疲劳,也容易受凉感冒或患其他病症。所以,应指导少女在月经期注意经期用品的卫生、保持外阴清洁、保持乐观和稳定的情绪、适当控制运动量、注意保暖、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营养、做好月经周期的记录。

1.2 男生青春期保健 男生青春期保健主要是正确对待遗精、包皮过长、包茎、隐睾和。

1.2.1 科学地对待遗精和 遗精,是指在无状态下发生的现象,常常发生在晚上做梦的时候,所以也称“梦遗”。在清醒时发生的遗精则称为“滑精”。两者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都属正常生理现象。遗精是调节的自然生理现象。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遗精和,并保持乐观与自信的良好情绪,建立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把集中在“性”问题上的注意力分散开去,遗精就会自然减少。

1.2.2 保健 指导孩子从儿童时期就养成经常把包皮翻上去清洗的习惯。如果青少年发生包皮头炎要尽早到医院就诊。另外,男生也要养成每晚洗下身的习惯,保持会的卫生。

2 性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很少正视学生性的发展和成长问题,采取的只是压制和回避,致使有些学生因缺乏成人的正确引导,心中有疑惑而不愿与家长、教师交谈。现在,对学生性知识、性道德的研究已提到了青春期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来,只要持之以恒,定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1 鼓励学生健康、宽松的交往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男女之间的交际在受到严厉压制的时候,男女相互间对异性的好奇心便会不正当强化,对任何异性都会着迷,一旦与异往,兴奋之余仍抱着若干的不安和罪恶感,而且经常对他人的异往投以强烈羡慕和妒忌的眼光。结果,在这种社会里的青年,一般都独自秘密阅读之类的读物,以追求性的满足”。要避免这种现象,就必须在班级内创造一种宽松的男女生自由交往的和谐环境。通过异往,消除男女生之间的神秘感。异往能起到个性的互补作用,从而有利于形成完善的人格。因此,班级必须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提供一个建立异性友谊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在交往中逐步认识男女同学友谊的意义,从而破除男女交往与友谊就意味着早恋的狭隘观念,从积极方面防御两往中异常心理的出现。

2.2 加强学生性文明行为的培养 给学生符合他们特点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性意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澄清西方国家“性开放”的错误观念,可列举一些事例,如西方国家和一些国家的性开放造成的艾滋病泛滥等社会问题,给文明社会带来的灾难。让学生懂得性问题决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大事。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把注意力转移到有兴趣有积极价值的对象上去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欢乐。

2.3 加强学生情感的熏陶 一个班级,学习风气浓厚,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男女同学和睦相处,他们旺盛的精力得到有益的释放,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学生们身心就能得到健康发展。一个学生,如果他的生活充实,成才意识强烈,兴趣广泛,性兴趣就自然而然地被分散或迁移到奋发向上的兴趣上去了。初恋的学生在他心灵深处虽有萌动,但不占有多少位置。初恋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规律,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指导。及时切准学生的内心世界,体谅学生的需要,用知识武装、榜样鞭策、理想鼓舞、自我教育、自我暗示等方法帮助学生做到情感稳定,保持心理上平衡,做情感的主人。在开放和信息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青春期教育,特别是性的科学知识、伦理道德教育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面对各种途径传到学校和学生中的不健康、甚至的东西,必须采取禁和堵的措施。但同时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懂得科学知识,能分辨美与丑、是与非,增强免疫力。

3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既要对已经发生的异常心理和行为进行鉴别和指导,更要面向全体。因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几年来,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3.1 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档案中记有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自我认识评价、个性特长、各种心理测试结果、个别辅导记录等,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提供了依据。

3.2 开设心理活动课 这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青春期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课上运用多种心理学方法,让学 生在愉悦、自信的心理体验中完成心理调适。调查显示:60%的学生通过心理课发现自己存在着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心理问题;66%的学生通过上心理课解决了心理困扰。

3.3 进行心理测试,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 采用价值取向问卷、父母养育态度问卷、中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表等国内通用的心理量表,对学生3000多人次进行了测试,还特别注重了跟踪测试。2003级学生入学后,学校对他们进行了人格障碍测试,发现20%左右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这个数字明显高于上一届新生。于是,学校开展了大量的心理干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特征;咨询室

高中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憧憬和遐想,心理正在从懵懂走向成熟,学生的逆反心理会比较严重。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些青春期的显著特征,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一、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高中时期的学生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自尊心强、独立性增强,而且从活泼好动转向内向含蓄,不再主动和他人交流,而且开始封闭自我。这种心理特征表明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而且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容易自卑和自负。而且渴望独立,对于父母的管制有抵触的心理,叛逆想法比较多。

二、加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1.建立心理咨询室

由于高中生的心理比较敏感,不愿意轻易向他人袒露心声,所以教师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而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心理教师要先将新生的心理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做好记录,建立系统、独立的学生档案,并和学生做好交流工作,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同时对于有心理障碍或者阴影的学生,教师要格外注意,加倍关注,并且进行耐心的疏导和沟通,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QQ、邮件等交流工具,尽量避免见面式的谈话,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2.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学校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做好调查,并记录在案,对于存在或者潜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教育讲座,并且邀请学生的家长共同聆听。开展讲座活动可以从侧面帮助学生纠正心理,也能够促进家庭的和睦。比如,学校可以在课余时间开展“青春期我懂你”的主题讲座,为学生讲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教育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成长,并且引入生活中真实的案例,也能使家长更加了解子女的心理状况,使家长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交流平台,为孩子做好生活中的榜样。

参考文献:

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篇7

针对聋儿的身心发育特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聋生的青春期教育,应从生理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五方面同时进行。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多角度开展教育,帮助聋生安全度过青春期。

一、进行青春期常识教育,正确对待生理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聋生青春期知识的贫乏,大部分家长又不具备的青春期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就从青春期常识教育入手。根据聋生生理和年龄的特点进行班级授课。结合聋生实际,采用较为直观的图片、模型、录像教具,科学系统地向聋生传授青春期常识,帮助聋生正确地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的性心理发展特点。同时,我们利用家长会时间,讲述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青春期常识、通报学校青春期教育的情况,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和支持。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进入青春期,聋儿的生理发育已接近成人,但由于自身缺陷的影响,心理成熟相对滞后。因此,适时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他们克服青春期心理障碍,保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间操:每日20分钟课间活动时间,全校学生集中操场做课间操,既能增强聋生的身体健康,又能展现了聋生自强不息的风采。

(2)手拉手:与普通学校学生一起开展手拉手活动,增进聋生与健全学生的交流和友谊,让聋生了解同龄人的情感生活,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

(3)春秋游:每学期初学校制定好计划,活动前,班主任老师按照学校要求,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提出心理品质的训练要求,并认真予以实施,让学生在每次活动中都有所得。

(4)我能行:通过一些简单的家政教育,让聋生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学烧菜等等,每当聋生学会一样本事以后,显得异常兴奋,增加聋生面对生活的自信心。

(5)展风采:学校创造让聋生有展现青春风采的机会,精心准备和组织校运动会、艺术节、艺术之星的评选等等。另外,校外只要有演出或比赛任务,学校就要精心组织安排,组队参加。,他们精彩的表演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而感到自信,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6)学交际: 学校积极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在广场、车站站义卖报纸。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克服了青春期那种害羞的心理状况,培养了良好的,大方、热情的心理素质。

三、进行审美教育,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意识

审美教育在聋生的青春期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及时地进行审美教育,能帮助聋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对聋生健康的成长,养成良好的性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利用课堂

在各科教学中穿行审美教育,教给他们正确分辨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这需要各科教师的协调配合,不是只靠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老师就能解决的。

(二)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进行审美教育

日常生活中,只要善于发现,美无处不在。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学生正确区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如:针对个别女生喜欢打扮,给她们分析社会上那些奇装异服、浓妆艳抹的人是否漂亮,指导她们明白:朴素大方、自然庄重才是真正的、能被多数人接受的美。再如,四季的变化、生活中的好人好事,都可以作为美德典范,来对她们进行美育教育。

四、青春期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生进入青春期,思想变得活跃,开始关注异性,关注社会上的事件。这一时期对聋生来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时期。所以,作为特校教师,我们很有必要及时地对她们进行道德行为规范化教育,使她们养成正确、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以后的人生铺好道路。

在这一时期,首先要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身体上的变化,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好的卫生习惯。其次还要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和睦相处。人的一生的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在这一关键时期养成的。

五、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对聋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聋人法制观念淡薄,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近年来,社会上有不少人针对聋哑孩子下手,诱骗她们走上偷盗等犯罪道路。为此,我多次利用主题班会向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同时,教育孩子们提高防范意识,以防止坏人对她们造成威胁。09年我班一个毕业学生,思想非常单纯,被社会上的聋人以找工作为由骗到陕西进行偷盗活动,因上学时我对学生加强过应对社会困难的自救教育,她便趁机向路人书写求救,及时得到当地公安机关的解救,顺利回家。这个真实的案例使我更加坚信对聋生进行青春期普法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篇8

关键词:智障孩子;青春期;不良行为;矫正

笔者担任培智班班主任多年,在工作实践中,最令笔者头痛的莫过于智障孩子青春期的不良行为问题――他们对的无知和原始性的性冲动。如何对他们的这些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和矫正,笔者一时找不到适合的教育对策,只能简单地批评教育。直到2012年3月,笔者所带的培智三班(七年级)来了一个叫小化的孩子,彻底打破了以往沉寂许久的“宁静”。他近乎“另类”的行为问题,让笔者意识到智障孩子青春期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名青春期智障学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持续研究调查,分析他在青春期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心理和行为方面对他加以辅导,及时防范或消除出现的不良行为,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一、成长背景及家庭背景

姓名:小化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7年7月

智障程度:中度

就读年级:培智七年级

学习情况: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好,语文成绩在班上属中等水平,字写得工整、漂亮,组词、造句做得很好,但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数字感特别差,20以内的加减法还未掌握。

二、问题行为的分析与策略

(一)问题行为分析

1.个案自身的因素

个案已经15、16岁了,语言发展和身体发育都较好,由于早年生病治疗时所吃的药物含有大量激素,他的青春期来得特别早,12岁以后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第二性特征,喜欢异性,尤其是喜欢成年的异性,已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个案缺乏基本的青春期相关知识,对自身身体变化产生好奇和不理解,缺乏自控和约束能力。

2.家庭环境因素

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他们怕失去唯一的亲人,所以会有恋母或恋父情结。个案从小在单亲家庭生活,缺少家庭温暖,尤其是母爱的缺失,强烈的不安全感使得他对女性教师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也造成了他对年长女性的过分依赖和渴望,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恋母情结”。个案从小到大都是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受女性角色影响较多,一直感受到的是奶奶女性细腻温柔的爱护,加上父亲平时生意忙,无暇顾及孩子,很少和他在一起待很长时间,更谈不上用自己的男性形象为孩子做榜样。对母爱的渴望和依赖使得小化更容易体现女性气息,这就是个案缺乏阳刚个性的原因之一。

3.教育环境因素

在我校,由于没有针对智障学生青春期教育的系统教材,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对智障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内容、方式、尺度的把握等方面也还存在疑惑。在教学中,也很少涉及有关青春期的知识,特别是性教育。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对于智障学生没必要进行青春期教育,讲多了他们也不理解,有时还会起反作用。所以,对个案表现出来的一些异常行为,之前也只是以简单的批评教育为主或干脆避而远之。可以说,学校对智障学生青春期教育非常薄弱,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二)教育策略

1.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积极开展适合的青春期教育。

2.鼓励个案参加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转移其注意力。

3.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强化其性别意识。

三、对问题行为纠正的效果和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疏导,虽然个案还没有完全度过青春期,但是不良行为已经逐渐减少。学校的教师和同学也越来越喜欢他,而他也意识到了这些转变带来的快乐。对个案这些不良行为的矫正,及时地消除他因此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使他树立了正确的性道德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当然,对个案这样的智障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矫正不良的行为问题,笔者觉得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情感交流

对于个案这样一个从小就缺失家庭温暖的青春期智障孩子,他的不良行为的表现就反映出对母爱的强烈渴望及对父爱榜样力量的需求。作为教师,只有走进他的心灵深处,才能洞悉他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行为表现;只有通过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真正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关心、耐心、细心,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智障孩子的内心世界。

2.强化正面引导

由于智障孩子对问题的理解不灵活,不善于从反面事例中吸取教训,还容易跟坏样子学,所以对他们应作正面的启发,积极引导。对智障孩子青春期所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及时指出,帮助他纠正。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其问题行为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如“你为什么喜欢女老师?”“你为什么要抱她、想亲她?”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对智障学生给予正面引导,告诉他“你知道吗,这是很不好的行为,老师会很不高兴的。”“爱老师就应该好好学习,但不可乱抱老师,也不可乱亲老师,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切忌采取简单粗暴的批评教育或采用“防、堵、禁”的教育方法。

3.增强法制观念

智障孩子青春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教育,很有可能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转化为违法行为,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实中,智障学生思维能力的缺陷、辨别是非能力的不足以及现阶段智障教育中法律知识教育的不到位,很多智障孩子还没有意识到什么行为是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严重的要受到法律制裁。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当前聋哑和培智学校最主要、最基本的德育内容。所以对智障孩子的不良行为,教师除了作正面的启发,积极引导,还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明辨是非,还可通过有奖问答和游戏互动等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从而知法、守法,远离违法犯罪。

参考文献:

[1]姚佩宽.青春期常识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

[2]银春铭.弱智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出版,1993-06.

[3]吕荣侃.青春期教育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

[4]张巧明,杨广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3.

上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作文范文 下一篇:写六一儿童节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