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诗歌范文

时间:2023-10-26 08:45:25

青春励志诗歌

青春励志诗歌篇1

关键词:《长歌行》;汉乐府;赏析;惜时

中图分类号:I2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45-01

乐府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门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歌谣及文人诗与乐曲相配,以备朝廷祭祀和宴会时演奏。后来将乐府机关搜集、整理、保存的诗歌也这样称呼,“乐府”便又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新诗体。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常采用赋、比、兴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长歌”既继承“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和表达深沉的感情。汉乐府诗《长歌行》,这首不知作者姓名但被后世广为传诵的诗歌选自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词中的平调曲。它娓娓道来,描述中抒情,叹惋兼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韵无穷,堪为乐府诗的代表。这首情景交融、感悟人生的哲理诗采用一连串的比喻,通过描写季节的交替和生物的荣衰,感叹光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回,进而激发人们自励图强,莫要蹉跎岁月。诚如《文选》五臣注所说:“言当早崇树事业,无贻后时之叹。”

诗歌一、二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咏叹人生而以园中之葵起兴,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作者通过“青青”一词描写颜色,向人们展示春天花草树木的繁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园中葵能够充满生机活力,是晨露滋润和阳光照耀的结果。它道出了日光对园中葵的重要性,园中葵对日光雨露的依赖,它们彼此相依相伴的关系。接下来的三、四两句由小到大推而广之:“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不仅园中葵是这样,自然万物也同样是在阳春下生长繁茂,有了自己的光辉。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间万物都在春天焕发光彩。诗歌至此,作者笔锋陡转。第五、六句“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承接上文,写那些在春天鲜明润泽蓬勃茂盛的生命,秋天一到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败,走向萧条凋零。作者是从反方面写大自然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由少壮而老大的规律。自然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的生命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再老死,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但植物可以周而复始,而人的时光却不能倒流。“常恐秋节至”着力表现对青春稍纵即逝的惋惜,一个“恐”字道出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人类对自然伟力的无以抗拒。第七、八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世界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到头来总是要向东流归大海,永不再有掉转水头往西的时候。用百川东流入海再不西归为喻,把要从正面讲的道理委婉曲折地从侧面表达出来。这从手法上讲是蓄势,从构思上讲是深入浅出。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既生动形象又极具概括力。诗歌最后两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水到渠成,卒章显志。诗人从万物的盛衰推论到人生盛年难再,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从而告诫人们:要珍惜年华,及时努力,做一番事业,切勿蹉跎时光,一事无成,到年老体衰时悔之晚矣!一个“徒”字意味深长。一方面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同时又是在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留叹息,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有所作为。诗歌末两句调动人们思考:自然万物经历春华秋实的过程,圆满的人生包含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历程;自然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便能结实,人却需要有足够的自身努力才能成功;万物虽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故不足伤悲;人若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便是白来这世间走一遭!诗歌最后的警句深沉含蓄,浑朴有力,如洪钟长鸣,对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起着极大的鞭策鼓舞作用。自然界的时序不断转换,园中葵及万物经历春生夏长,到秋天成熟时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活力不再。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一如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亦如叶上的朝露,瞬间便被太阳晒干。这一深邃哲理作者只是点到为止,读者需要借助自身人生体验来洞察深意,从而与诗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调动读者思维而不将观点强加于读者,使诗歌避免了令人生厌的刻板说教,深刻的哲理也变得生动浅显,读者乐于接受且内心被深深震撼。

《长歌行》的思想基调不同于汉代其他文人的哀叹人生短促,鼓吹及时行乐。诗歌传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读者懂得人生苦短奋斗当及时道理的同时,获得拼搏进取的正能量。因此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这首诗为什么会对后世诗人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陶渊明的“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杜荀鹤的“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王贞白的“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句,无不从这首《长歌行》中汲取了精华,获得了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增林.古代诗文中的“葵”字解――兼谈“葵菽”即“葵藿”[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04).

[2]源流.比喻的妙用――谈乐府民歌《长歌行》的艺术特点[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3).

[3]无心.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J].体育博览,2005,(04).

[4]赵妍.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朝乐府诗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5]龚焱.《汉乐府・长歌行》与陶渊明《杂诗》对比阅读[J].新语文学习(初中版),2006,(09).

青春励志诗歌篇2

甲:雏燕吐新韵,青春曲如虹。

乙:壮语盈天际,沽上诗潮兴。

甲: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大家

甲乙合:下午好!

甲:中国诗歌文化,从《诗经》算起,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天津诗歌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乙: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赋予了文化建设新的内涵.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诗歌文化传统,就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前沿,为青年诗人的诗歌创作,集薪举力;为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出新人。

甲:去年,我们在团市委的倡导下,举办了高举团旗跟党走大型交响诗歌朗诵会;今天,由桃李源文化基金会、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青年宫、天津诗社、天津青年诗社共同主办的燃情五月,闪光青春迎五四青春诗歌朗诵会,在青年宫这个七彩缤纷的舞台中拉开了帷幕,绽放着青春的蓓蕾,律动着时代的脉搏.可以说分外耀眼。

乙:没错,谷雨时节,万物复苏,春回大地.每个人都有青春的梦想,每个人都有青春的回忆,此刻,就让我们沐浴在这片最美的海河春光中,用最圣洁的心灵、炽热的情感、庄严的仪式点燃五月激情;扮靓津沽大地。

甲:就让青春以诗歌的方式徜徉流金岁月;

甲乙合:奏响时代主旋!

第二部分:介绍嘉宾

乙:下面,介绍出席会议的嘉宾,他们是

(甲乙分别介绍嘉宾,另提供名单)

第三部分:青年诗社致感谢辞并朗诵

甲:青年强则事业兴,青年盛则发展旺.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培养和扶持下,天津青年诗社在短短两年间速度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乙:今天,他们满怀感恩之心,立下成长之志,秉承中国青年特有的自信、自立、自强描绘未来的蓝图.下面有请青年诗社代表为各位嘉宾奉献一份深情的厚礼.掌声欢迎。

(青年诗社代表致辞,然后集体朗诵《我们是青年》)

第四部分:朗诵环节

第一章:流金岁月

甲:刚才由青年诗人合诵的诗歌《我们是青年》,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人生中那花蕾绽放的缤纷岁月.青春,曾在我们脚下铺就了一条闪光的路,铺垫着六百年三岔河口的乡土,走出了改革发展的绝代风华,书写了天津精神的绚丽篇章。

乙:难忘青春,那一张张灿若朝霞的脸,九十年,笑出了超越一个世纪的风光。

甲:这份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眷恋;这份弥漫着无限芬芳的葱茏记忆、万般情愫,都已融入新青年生命的光华中

(无需主持人报,直接朗诵《五四记忆》、《追随》)

乙:刚才由孙阳、张鹏朗诵的李静诗作《五四记忆》,由童瑶、宋歌朗诵的李娜诗作《追随》,为我们翻开了历史厚重的印迹,也为青春烙下了永恒的符号接力使命,续写辉煌.下面有请郝娟、长军朗诵孙丽娜的诗作《树的表白青年的宣言》,掌声欢迎。

甲:祖国是泥土,青年是禾苗,泥土输出全部养分,呵护禾苗茁壮成长;当春天的号角,响彻在万紫千红的华夏大地上,禾苗就会长成参天大树.下面有请王锐、芬菲朗诵岳兵的诗作《祖国的泥土》。

乙:青春采集了大地所有绿色,生机盎然;提练了大海蓝天全部的蔚蓝,前景壮阔.青春是未来、是希望,最美的旋律是强国的梦想.下面有请赵巍、谈心朗诵王笃汪的诗作《中国梦青》。

甲:十春潮涌动;春日津城气象万千.下面有请萧剑为我们朗诵邢广悦的诗作《蝶恋花津门颂》。

乙: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诗词吟唱是一门绝学,它与古典诗词相伴而生,而今,会吟诵者少之又少,吟诵艺术也陷入了困境。

甲:可喜的是,我们天津便有这样一支专门吟唱诗词的团队天津升广诗社雅韵歌坊,今天,他们特意将这种传统文化,亮相于这场朝气蓬勃的青春诗会中,更好地鼓励青年人传承中华诗词文化、承担时代责任.下面请欣赏由汤国兴作曲、张宗索作曲的作品《青春火一样》,表演者张宗索。

第二章:血脉情深

甲:古代文人将情注入诗歌,使人由文知理,自情省德.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发出了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感慨,他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更是千古留长。

乙:是的,烟树芳草总关情.亲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自古便有重视血缘亲情的优良传统。

甲:当然,亲情有大有小,大到九百万疆土和五千年文明之上,可以跑马的是母亲的心胸;小到如一股涓涓细流、如一缕柔柔阳光,让冰冻的心悄悄溶化.下面请欣赏一组以亲情为主题的诗作.首先有请吴竞朗诵张彤的《母亲》,让我们感受一种大情所在。

乙:我们含辛茹苦的父辈,将生活的重担全部肩负在脊梁上,面朝黄土,背朝天,耗尽毕生精力拉响了一曲父爱如天的歌谣.下面有请刘涛朗诵胡庆军的诗作《父亲说盐是大海的图腾》。

甲:一曲《外婆的澎湖湾》曾红遍大江南北,记忆中,外婆给了我们母亲,再用比母亲更暖的手抚过我们的童年.下面有请佟森朗诵肖尚辰的诗作《外婆的脚步》。

乙:有请陈歌朗诵冯浩锋的诗作《第一个看见雪的人》。

甲: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故乡的水土对于游子总是最深沉.青年诗人一边怀揣对故土的思念,道一声:老乡你好;一边虔诚赶路,用断行的深情,醉淌一江春水.下面有请大卫朗诵阎培举的诗作《老乡你好》。

乙:有一种亲情,没有血缘胜似血缘;有一种大爱,以质朴的基调,升华人生,开垦出诗人的良心,赋予她生命的全部意义.请欣赏由胡月朗诵的常英华的诗作《叫我一声孩子》。

甲:这里是青想的乐园,是展示才华的舞台,新时代青年让青春跳动出无限遐想.下面有请天津职业大学的芊芊学子们表演一支动感十足的现代舞《change》,掌声有请孩子们!

第三章:春日花语

乙:长待春来沐春光,花开时节满渠崖.春天是一本美丽又仓促的书,却有着无尽的诗意与浓情。

甲:翻开这本书的扉页,是万千青年如火的热情.它让年轻的思想在土壤里蠕动,孕育花之语,酝酿百味情。

乙:当青春遇上诗歌,青春的句式便会升腾灼人的烈焰,澎湃的激情便会占山为王。

甲:下面请欣赏一组 春日花语.首先有请张鹏朗诵周进的诗作《霜天晓月春早》。

(无需主持人报,直接朗诵《来不及》)

乙:刚才的一首由孙阳朗诵的唐剑的诗作《来不及》,让我们领略到了如唐代羌笛、宋代芦管般悠扬的曲调.青春荡起的岁月是爱不完的,那么当我们老了,再回想起这段美妙的时光,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下面有请周滦朗诵蕙儿的诗作《如果我老了》。

甲:每个少年的梦里,都曾盛开着一朵芬芳的花儿;每朵花儿在青春的路途中,都是一部百读不厌的童话.下面有请张瑶朗诵凤鸣的诗作《花儿和少年》。

乙:感谢青春给了我们一份不灭的记忆,在那悠远的暮春里,我们遇到了盛开的你我他,朋友,为了这个美丽的瞬间,让我们相遇吧!有请叶静朗诵远在杭州的青年诗人舒羽的诗作《让我们相遇吧》。

(无须主持人报,直接表演古曲《将进酒》吟唱)

第五部分:众家寄厚望

甲:刚才的一曲由天津升广诗社雅韵歌坊为此次活动献上的李白作词、文沙怀作曲的《将进酒》,展示了对酒诗情,一泻千里的古风气魄。

乙:今天的诗歌朗诵会既有青春激昂的主题,又有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深刻寓意.用一句花概括:放飞青想,燃情流金岁月;承传诗歌文化,奏响时代主旋。

甲:这个主题实在太好了,老一辈诗人希望青年诗人用青春朝气的诗行活跃天津诗坛、助推诗歌创作、面向全国发展。

乙:下面我们就借这个机会一览众家的希望与祝福.天津青年诗社顾问、桃李源文化基金会理事长、原天津市人大秘书长、著名诗人乔富源十分关注青年诗人的诗歌创作,为天津青年诗社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今天,他特意为青年诗人题字以贺,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献给乔富源老师。

(工作人员展示)

甲:青年诗社顾问、原天津书画院院长、著名诗人白金老师一直是青年诗人的好朋友,白老师今天特意带来了书法力作对青年诗人以兹鼓励。

乙:青年诗社顾问、天津老年大学教授、著名诗人唐绍忠老师多年来一直关心培养青年诗人,多次为青年诗人的诗集出版及诗歌作品作跋写评,今天,他也特意为青年人献字一幅.有请白金、唐绍忠两位老师到台前表达心意。

(白金、唐绍忠献字,并朗诵字幅内容)

甲:有请天津诗社理事长、青年诗社顾问、著名作家冯景元老师发表感言。

乙:有请作协党组书记万镜明讲话。

第六部分:尾声

甲:捧起一把泥土,这是我们的祖国;掬起一朵浪花,这是我们的祖国;

乙:翻开渊源的《诗经》与《四库全书》,这是我们的文化;弹一曲壮阔的《高山流水》与《义勇军进行曲》,这是我们的诗情!

甲:90多年风雨兼程,我们历经沧桑;90多年斗转星移,我们志不改向.光辉的历程波澜跌宕,青春的彩翼临风翱翔!

乙:诗言志、诗言情、诗意人生;

甲:高起点、高定位、高风传承。

乙:亲爱的朋友们,再多的语言亦无法表达我们对当代青年人的热盼、热望与爱,青年诗社顾问、天津市工商局局长、著名诗人王海福题诗《满庭芳题五四青春诗会》以贺,表达了社会各界对青年诗人的共同希望,有请赵巍带我们一起徜徉在这首曲境幽美的诗词中,为朗诵会圆满落幕。

青春励志诗歌篇3

5.4青年节诗歌朗诵稿一、《唱响五四之歌》我静静地等待着

等待着有一个声音

唱响“五四”的歌

可是 没有 没有多少人想起八十三年前的那一刻

而今

春风如意,带来草长莺飞,翠堤柳浪

春风和煦,带来大地蓬勃,鲜花怒放

只为这一刻,我们心潮澎湃,心海荡漾

只为这一刻,我们思绪奔涌,激情飞扬

沿着一条历史的长廊

光辉的历程波澜跌宕

跨越一道岁月的时光

青春的彩翼临风翱翔

八十七年风雨兼程,我们历经沧桑

八十七年斗转星移,我们不改志向

我们年轻——

梦想永远背在肩上

我们年轻——

快乐永远装在行囊

因为那束精神的火炬穿云破雾,燃尽苍茫

因为那面思想的旗帜摧枯拉朽,迎风飘扬

每一年的这个节日

我们风流倜傥,无尚荣光

每一年的这个时刻

我们高歌壮丽,豪情万丈

歌声和笑语

光荣与梦想

像明媚的春光

洒落在我们的身上

“五四”的张扬与诉说

有谁记起了?

记起了那写满了勇气和进步的日子

那热血沸腾的青年之魂魄

那沾满了血腥和反抗的光辉岁月

远了呵,远了

“五四”

没有人 没有多少人想起你 可是

你本来就不需要谁来纪念呵

你在八十三年前绽放的花朵

并不奢望被相隔近一个世纪的人吟哦

我知道你深深爱着祖国

我知道你为民主、科学播洒下热血

我知道你倒下的青春

不仅仅 为了家与国

那是一种精神呵

不屈 自由 民主 科学 爱国

它们飞过长城、高山、大河

它们把历史、记忆、时间来穿越

我相信

总有人会记起

总有人不甘沉默

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后面

总有一些灵魂不会堕落

在那些耳环、长发的背后

总有一些清醒的声音

在轻轻唱歌

来吧,让我们唱歌

歌唱这美好的春天

歌唱繁荣昌盛的祖国

歌唱我们的青春和

奔突在血管里的热血

来吧,让我们唱歌

歌唱自在的莺啼

歌唱这光明似火

歌唱自由之精神独立之魂魄

近了呵,近了

“五四”将被我们铭刻

让我们接过那带着八十三年体温的炬火

把青春和热血

献给我们热爱的祖国

5.4青年节诗歌朗诵稿二、《五月的畅想——献给“五四青年节” 》春风如意,我带来草长莺飞,翠堤柳浪

春风和煦,我带来大地蓬勃,鲜花怒放

只为这一刻,我们心潮澎湃,心海荡漾

只为这一刻,我们思绪奔涌,激情飞扬

沿着一条历史的长廊

光辉的历程波澜跌宕

跨越一道岁月的时光

青春的彩翼临风翱翔

八十八年风雨兼程,我们历经沧桑

八十八年斗转星移,我们不改志向

我们年轻——

梦想永远背在肩上

我们年轻——

快乐永远装在行囊

因为那束精神的火炬穿云破雾,燃尽苍茫

因为那面思想的旗帜摧枯拉朽,迎风飘扬

每一年的这个节日

我们风流倜傥,无尚荣光

每一年的这个时刻

我们高歌壮丽,豪情万丈

歌声和笑语

光荣与梦想

像明媚的春光

洒落在我们的身上

这美丽的水位

在我们的心中升腾,升腾

激荡起温馨的涟漪,层层热浪

纪念“五四”五四青年节诗歌

一个朴素的真理

民族的解放需要深得民心的政党

纪念“五四”

一个神圣的宣言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让中国啸傲东方

此刻,春之声

响彻在我们的心房

响彻在中国万紫千红的大地上

迎着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

我们青年又划起开动大船的双桨

坚定与彷徨

快乐和忧伤

都一起坐在了梦幻的红莲上

让我们发扬“五四”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

励精图治,继往开来

雄姿英发,斗志昂扬

去谱写三个文明建设崭新的篇章

去迎接二十一世纪伟大民族复兴的曙光

5.4青年节诗歌朗诵稿三、《向五四青年节敬礼》青年,

朝气蓬勃的人;

青年,

我的中国.

我要用呐喊,

抖掉那附着在大好河山上的污泥腐瓦;

我要用热血,

融化那将要凝冻的江河湖川.

年青的中国,

奔流的中国,

我的中国.

爱国有罪吗?

可你们面对着卖国贼的屠刀;

爱国有功吗?

可你们很多没有享受到新中国的甜美,

啊!

中国的龙,

中国的长城,

中国的黄河,

中国的青年,

我年青的中国啊------

一九一九的青年已过,

青春不会再回,

年轮不会再回,

历史不会再回,

但她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丰功碑上,

青春励志诗歌篇4

>> 校报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长征精神对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五四精神及其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微信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浅析 “”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看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 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对策 论抗战时期党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的科学运用 高校共青团开展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分析 浅谈智慧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作用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解除学业困扰的作用 浅谈网络传媒对牧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高校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诗歌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诗歌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吕成云")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关于文学的教育作用,古今中外许多的教育家提出了有关于这方面的理论,而诗歌作为文学最高的语言艺术形式,它以精练的语言表达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更是一种值得我们好好利用的教育资源,尤其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效果。本文针对不同的诗歌类型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有效利用诗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提出建议。 【关键词】诗歌 思想政治 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01-03

文学的教育作用,在于它能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现实、揭露丑恶、歌颂善德。教育人们反抗丑恶,追寻善与美。中外许多的教育家都提出了关于文学教育功能的理论。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论述了文学在政治、审美、认识等方面的教育功能理论及实践;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申叔时在教育太子时所运用的方法与内容具有强烈的教育功能;另外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承载着道德教育的理念,如范仲淹的“先下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道德教育的写照。还有的文学作品中寄寓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能给人以强烈的启迪、感染和教育。如小说《红岩》中塑造刻画的许云峰、江姐、成然等可歌可泣的党的先烈形象,完全是一部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材,激励和感召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去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前进。亚里士多德也注意到文学对人感情的陶冶和净化,他在《诗学》中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借引起怜悯与恐惧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诗歌是文学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其独特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民族性与科学性发挥着独有的作用,尤其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 诗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

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是指一切可利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文字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诗歌在几方面都有所体现,诗歌是文字与音像资源,如图书、光碟;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体飞速发展,也为诗歌的传播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诗歌作为我国人民创造的一种文学形式,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体现了人民的心声,诗歌具有旋律节奏感,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诗歌具有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正是因为诗歌与思想政治课在感情上、内容上、形式上以及遵循青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的规律上都有相互贯通之处,所以在课本中选入了许多诗歌,如屈原的《国殇》是一首楚人悼念沙场上为国捐躯、魂撒遥远的原野战士的祭歌,从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百年来不变的坚毅、刚强。《诗经》中的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等,这些诗歌都是可作为教育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屈原的《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歌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还有一些感恩教育的诗,如:孟郊的《游子呤》,“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除课本中选用的这些诗歌之外,还有许多课外诗集都是很好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

诗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选材,是有其理论依据的。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有一句话含有真理,就是,教育首先必须是人类的,只是随后才是专业的。但是说这句话的人,常常把人类这个名词理解为仅仅指非常专门的阶级,即保存以往古典传统的学者阶级。他们忘记了教材须与人类的共同利益有联系才是人类化的教材。”上面所提及的诗歌都是经过精选、都是符合人类利益的。学生接受教育不是简单、呆板地读、写、算,不是简单的“谋生”,学生当前所缺乏的人文素养,可以通过诗歌进行弥补,让他们更关注、关心普通人类最深刻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五育”之首,其必然赋予它一种崇高的使命,那就是传播真善美、传承文明、传递社会责任感,诗歌本身所包含的美、德就是一种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可以加以利用。

二 不同类型的诗歌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的作用

1.爱国诗歌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崇高的理想

古往今来的爱国诗人都将他们的爱国理想融入他们的诗中。如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在他的《金错刀行》里的“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示儿》中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诗中诗人对祖国久久不能统一的深切挂念,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抗金名将岳飞在他的《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保家为国的雄心壮志。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种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豪言壮语,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韩愈的诗“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些诗歌都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使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

2.伦理道德诗歌能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现在的学生生活质量好,许多的学生比吃比穿,只关心自己,很少关注国家大事,更是不会去关心他人,有的学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知感恩,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觉得父母的付出都是应该的,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在诗歌中,有许多体现志士们胸怀国家安危、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发展而奋勇拼搏、饱含社会责任感的诗篇。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身处忧患中,仍然记挂着楚国的兴亡,“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思想的写照。范仲淹虽然数度被贬,可是依然坚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在将死去时依然惦记祖国的统一,写下了《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篇不仅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感,也反映他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利用这样的诗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知恩图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现今的许多中学生对于身边的人及父母的关爱早已习以为常了,认为别人就该为他们付出,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而诗歌中有许多感恩的篇章是很好的教育案例,如:孟郊的《游子呤》,“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仅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关心,更表达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山水田园诗歌具有审美教育的作用

教材中选了许多古典山水田园诗歌,都是名篇佳作,每篇都蕴含着作者高尚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作者通过美的语言、构思、技巧为我们塑造了出优美的画面,如白居易的《忆江南》里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楚江、碧水、青山、红日孤帆,构画出一幅优美的画面,给人以美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祖国大好河山产生喜爱之情。闻一多先生所说:“诗歌具有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通过诗歌的学习可以使中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去表达美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用心去感知大自然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所以说诗歌可以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此外,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容易调动中学生的知觉、联想,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作品所展现的情景中,仿佛身临其境与诗人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从而将情绪宣泄出来,因此,诗歌的朗诵具有良好的情感宣泄作用,现在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诗歌朗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排解和宣泄情绪,以保持良好的心情。

总之,不同类型的诗歌对青年学生起到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山水诗能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爱国诗歌、革命诗歌让学生明白现在的新生活来之不易,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奋斗的精神;伦理诗能让学生感受来自父母等不同人带来的温暖,培养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宣泄情绪的效果。另外,它用隐性教育形式,避免了过去那种空洞说教的教育形式对学生产生的逆反心理。诗歌的寓教于乐、知识性、潜隐性的特点,一唱三叹的旋律,节奏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对青年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受到诗歌作品的感染,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 利用诗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有效利用诗歌进行教学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将诗歌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中。例如:在讲述《实现人生的价值》时,可以运用的《沁园春・雪》来解释,诗中列举了历史上的五个英雄人物: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具有雄才大略,都能建功立业,他们对历史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总归是剥削阶级的代表,是为了他们那个阶级服务的,远远不能和今天的革命英雄相比,今天革命英雄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民,他们的价值是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的。这样分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对一个人价值大小的评价主要是看他对人民所做的贡献大小来决定的。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诗歌这一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也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振奋愉悦的情境中接受知识。除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我们也要在其他课堂教学中利用诗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外,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的诗集,如《唐诗三百首》《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中国当代诗歌十讲》等,还要观看教育频道中对诗歌的讲解,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和整理优秀的诗歌,学习它的内容。

2.创造诗意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中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学校的不同地点挂上不同类型的诗对学生会起到不同的教育作用。教学楼上、教室里可以挂上一些有关学习、做学问的诗句,如孔子的《论语》以及历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有关学习的诗句,很值得我们仔细地去学习和研究。有许多治学名言至今还历历在目,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写的“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宋代苏轼在他的《送安惊落第诗》中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可以给学生营造紧张的学习氛围;运动场所、赛场上挂一些描写战争方面的诗句,如辛弃疾的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还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使人振奋,使人有一种进入战场的感觉,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集体等良好的品行,最终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餐厅可以挂一些有关爱惜食物方面的诗句,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另外,学校应利用一切机会,举办诗歌朗诵赛,以特定的思想内容为主题,使学生在参加比赛的同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且还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举办诗歌创作大赛,设置有意义的主题,鼓励学生创作,设置奖项,并每年举办优秀诗歌展览。创造诗意的学校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

总之,诗歌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好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这种教育资源,通过不同的诗歌类型、开展不同的活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及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并激发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青春励志诗歌篇5

“最好的青春应该像诗歌一样,激情、浪漫、快乐、富裕幻想,并且充实。这样的青春很美好,令人向往。”汪国真说自己的青春并未如此鲜亮,而是有些灰色。但实际上,谁能一直活跃于聚光灯下,谁又能永远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今年,频频出现于电视、报纸、杂志、网络上关于汪国真的报道,将这18年前“轰动朝野”的著名诗人重新拉回人们的视野。又见汪国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惊讶。18年前,电视还不普及,人们印象中的汪国真就是《年轻的潮》那本诗集上的一张肖像,金丝眼镜,儒雅的笑容;而18年后,面前的汪国真,还是一样的金丝眼镜,一样的笑容儒雅,如果你不仔细看,你甚至很难发现他眼角的细小皱纹。

这18年,时代的沧桑巨变似乎将汪国真遗漏,发生在他身上的变化,让人疑惑时间是否凝固。如果追寻,你会发现,也许是因为青春的快乐和浪漫一直都在诗人身上活跃,这无意中抹掉了时间的痕迹。

“青年是属于诗歌,诗歌也属于青年,诗歌是浪漫的、激情的、幻想的,这些更多是属于年轻人,更多地属于青春年华。”诗人汪国真,他的青春年华也正像诗歌一样,演奏着抑扬顿挫的悠扬旋律。

扬:“汪国真年”

1991年被称为“汪国真年”。这一年,学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甫一出版,诗集引起的轰动几乎让所有的人惊呆。

“(那时),20多家出版社在组我的稿。《年轻的潮》再版了很多次,其中的一版就达到15万册,正版总共大约有60多万册,盗版是正版的三倍左右。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想也出乎喜爱我的读者的意料。”

很短的时间内,汪国真应邀去了40多所高校演讲,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

当时场面的狂热令汪国真都不敢相信。

“印象最深的是在北京医科大学,我第二天去演讲,而在头一天晚上,学生们就纷纷拿课本去占位子。还没到第二天,位子就全占满了。”

而在首都师范大学,由于演讲时学生人数太多,会场人员只好事先在门口摆张桌子,堵住大门,可到后来,学生们竟然把桌子给踩翻了。

那时比较普遍的情况是,汪国真每天安排两场演讲,演讲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冲上前去要签名,汪国真根本走不了,这样往往耽误了接下来的行程。学生会只好事先安排好学生,由他们手拉手围出一条通道,这样,汪国真才能慢慢挤出去。

在与学生们交流中,汪国真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那些动人的诗歌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为什么您的每一首诗都能够说出我们的心里话?”

“这些诗歌都是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的,是我对生活的所思所悟,借用了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因为人性是相通的,所以才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 面对学生们真诚的眼神,汪国真也真诚地回答。

读者的热情更是以大量的信件传递给汪国真。

“有一个女军官,给我来信,说她生日那天收到了8份同样的生日礼物――8本同样的《汪国真诗集》!”

而让他记忆深刻的来信还有一封是一个叫维玲的读者写的。

维玲是个高考落榜的学生,本来在班里学习成绩最好,但因高考失误却没考上大学。那时,她情绪极度低落。一天下午,维玲的母亲从外面回来,拿给她一封信,是同学们写给她的。大意是说:“维玲,我们还是特别想看到你的笑容,希望你还想以前那样开朗,在信的结尾我们送给你一首诗,是汪国真的《跨越自己》――

“……向上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有人悲哀/有人欣喜/当我们跨越一座高山/也就跨越的一个真实的自己”

看着这首诗,维玲的眼泪顿时涌出。她说,从那时开始,她知道了一个叫汪国真的诗人。“您是我们年轻人的朋友,永远的朋友。”在信的最后,维玲这样对汪国真说。后来,她真的振作起来了。

那时,上海《文汇读书周报》上有个栏目――《一句话书评》,其中的一期这样评价汪国真的诗:“与其说是读诗,不如说是读自己的心声。” 还有一句话写道:“众多年轻人的心事,都被这位极富才华的青年诗人一语道出。”以其诗歌的清新洒脱、豁达乐观,汪国真成了一代青年的青春偶像。

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这样解释了当年的“汪国真现象”。

“那个时候,大多数人还是关注政治斗争,都是‘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他的诗非常特别,述说个人的情感和心声,这在之前是没有的。就像邓丽君的歌,有一种很亲切很柔美的味道,所以风靡一时。”

抑:“热爱生命”

而在风靡一时的前两三年,汪国真的人生还处于迷茫状态。

1988年,汪国真已到了而立之年,是一家出版社的普通编辑。“当时,我的事业没有着落,虽然有工作,也只是一名普通编辑而已;感情也没有着落,还没有结婚。真的有一种一事无成的感觉。”

而那时,他的投稿仍然经常被退。从大学起,他就很爱写诗,写完觉得不错的,就给全国及各省市的刊物投稿。工作以后,他仍然坚持投稿,但因为常常被退,就出现一些风言风语,嘲讽他,讥笑他。

此时的汪国真开始不安,开始怀疑自己。“说不上是人生的低谷,但至少有一种一事无成的感觉。到了30岁还什么都没有立起来,有一种紧迫感,有一种压力,很失意,感觉自己怀才不遇,知音太少。”

无数个夜晚的踌躇之后,一首著名的诗《热爱生命》诞生了――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情/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

“这首诗是在有点困惑、有点迷茫、有点失落的情况下,写给自己的心声。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为了激励自己,给自己的人生困惑一个回答,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探索。”但没想到,这首写给自己的诗歌,后来却激励了好多人,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处于迷茫和困惑中的年轻人。

然而,这首诗的发表很不顺利。诗作完成后,汪国真自我感觉很好,就投给北京的一家文学刊物,结果被退稿。然后,他又寄给四川省一家文学刊物,依然没有音讯。就在汪国真已对发表不抱什么希望时,这首诗却在青年出版社的《追求》杂志上发表。很快,多家媒体转载。1988年第10期《读者文摘》以这首诗作为卷首语刊载,而几乎同时,另一本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杂志――《青年文摘》也转载了这首诗。

汪国真开始走红。向他邀约的稿件和专栏越来越多。

挫:人民说你是诗人你就是诗人

随着汪国真的走红,他所受的置疑也越来越多。当时有很多专业的文学刊物,以及许多教授学者,都指责汪国真的诗歌形式过于简单,内容过于直白,缺乏诗歌应有的意境。

10余年后,汪国真说起这些争议和指责时,只是淡然微笑。“这些争议都不会影响我的生活,也不会影响我的创作。我属于越挫越强的人,不容易向困难屈服,无论顺境逆境,我都会按自己的内心去选择。”

事实上,他也从来都不认同那些对他的批评和指责。

“有人批评我的诗歌没有意境,不够含蓄,他们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有意境。我承认,有的诗是需要意境。给大学生讲课时,我举了两个例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很有意境,这是好诗;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首诗有意境吗?没有!但它是一首好诗,没有任何人敢否认;它含蓄吗?它也不含蓄!那这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好诗不一定都要含蓄,都要有意境。含蓄和意境不是判定诗歌好坏的标准。”

而面对那些说他诗歌过于简单的批评,他也完全不以为意。

“事实不是这样,像谷建芬、徐沛东这样知名的老艺术家,也很喜欢我的诗歌。而我去演讲的场所主要是高校,对象是大学生,他们的知识和阅历也不能说‘简单’。即便是‘简单’,安徒生写童话,都是写给儿童的,但你就不能说他的童话不好,人家是世界级的文豪。评价文学作品好与不好,也不是按照读者的年龄来区分。”

似乎,他也确实有这样的理由自信。

10多年前,蔡国庆给他打电话,要他的地址,说要给他寄稿费。汪国真很惊奇,不明就里。原来,他有一首诗《挡不住的青春》已被知名作曲家徐沛东谱曲。这首歌作为辽宁电视艺术中心拍摄的电视剧《万岁高三(2)班》的主题歌风靡一时。

“当时我并没有请徐沛东谱曲,他只是在杂志上看到这首词,就谱了曲。我想,他应该是喜欢的。我也觉得很荣幸,毕竟他是我很欣赏的作曲家。”

而跟知名作曲家谷建芬的交往则更有趣。诗集出版以后,汪国真收到一封谷建芬的来信,向他索要电话和诗集。信的内容大概是这样:“汪国真同志,我在一家报纸上,知道了您的地址,现在给您写封信。您的诗写得很好,很清新,我想我们是能够合作的,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诗集。”

后来,他们成为朋友。一次,谷建芬跟他讲了件趣事:有一天他正津津有味地阅读《汪国真诗集》,边读边往里面夹纸条。爱人问他为何要夹,他说是为了将来谱曲用。爱人随即说,我看你每首都夹了纸条,干嘛还要夹?干脆别夹了!

说到这里,汪国真笑着。对那些批评他的言论,他更不屑了。

“如果我按照批评我的人的思路去写诗,结局就会像那些走不出来的诗人一样。你觉得那是含蓄的、深刻的,但读者不喜欢、不满意,市场不认可你。人民说你是诗人你就是诗人,你不能自封为诗人。”

“评价作品的艺术标准,一是读者,二是时间。没有读者的作品很难称为好作品,有读者但经受不住时间考验的作品,也不是好作品。”

让汪国真津津乐道的是,他的诗歌经受住了这两者的考验。有大量读者认可,同时时间跨度也足够长。

他一直保持收藏自己盗版书的习惯。“从1991年到2008年,每年的盗版书我都收藏了。不久前去外地,一下子买到2007年和2008年的盗版诗集。有的地方错得离谱……”说到这里,他语气里分明是兴奋。

而在2000年和2003年,汪国真的诗歌也相继被收入中学课本。“初一和初三的全国统编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他记得很清楚,“如果没有艺术魅力,这些诗歌10年之后早被人忘记了。而现在已经过了18年,却得到专家和成年人认可,这就说明它肯定具有一定艺术魅力的。”

“手抄本和盗版代表一种民间的认可,收入课本就意味着得到专家学者和官方的认可,而正式出版物则两者兼而有之。这说明我的诗得到方方面面的认可。”他高兴地总结。

顿:浮躁是青春的大忌

回首当年的青春岁月,汪国真总会提到15岁进工厂的日子。

15岁那年,汪国真没上高中,直接进了工厂。由于工厂要充分利用机床,员工常常得“三班倒”。“当时最头疼上夜班。15岁正是贪睡的年龄,但却要整晚睁着眼睛,不能睡,很痛苦。”但他还是觉得自己挺幸运,“我还有不少同学下乡插队,那里条件更艰苦。”

在工厂,汪国真一干就是7年。对于这段时光,他很感激。“到社会上历练了7年,有好处。思想和感情更成熟,对社会的认知少了许多学生气,更接近实际。”

在他看来,正是这7年,让他有了日后的辉煌。“在工厂的7年,我了解了普通人的想法。如果是从学校门到学校门,我的思维更多地带有学生气,跟大众会有距离,会妨碍我走向社会。如果没有这7年,我的诗歌不会有那么广泛的受众。”

如今,汪国真已不太写诗,也远离了当下的诗坛。他独处一隅,静心作曲,目前已有几首曲子入选中央音乐学院教材;而不久的之前,他还静心练了几年的书法,并得到中联部礼宾局的国礼聘书。在每个领域,他都取得一定造诣。

如今的汪国真,淡定如常。曾经的那个时代,青年的汪国真们过早地走入社会,体验到社会生活的艰辛,但无形中也锻炼了他们,磨炼出不屈的意志。“当下年轻人,也许他们不如当年刻苦,却更有活力,更有想法。同时,在众多的选择面前,也充满困惑。”

在汪国真看来,如果当下年轻人把他们的见多识广,和当年青年的刻苦努力结合起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青春励志诗歌篇6

关键词:诗歌教学 诵读 联想 想象 意象 意境 诗歌创作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在我四川省全面铺开,如何把新课程理念用在教学中,这对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有许多困难、困惑。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感受·鉴赏”的目标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要达成这一目标需做很多工作,而诗歌鉴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诗歌知识以及较强的分析、欣赏能力,而这些往往是目前多数学生所欠缺的。因而研究新课程下的诗歌教学就尤为必要。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程下的现当代诗歌教学谈点自己的拙见。

一、诗歌教学要注重诵读

在教学中,诵读是诗歌学习、鉴赏的切入点。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是诗歌鉴赏的开始。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其他文学样式更宜于朗读和背诵。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能将我们很快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指导朗读的技巧、明确诗歌的节奏和重音、掌握语速和语调,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再别康桥》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而略带一丝惆怅、惜别。朗读时节奏要轻柔、缓慢,语调要舒缓、低沉。

二、诗歌教学要抓住想象和联想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诗句间的跳跃性很大,这种跳跃性常表现为情感的断裂,因此教诗歌时,就应尽量调动学生,力求通过他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用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去演绎诗人的情感和诗歌体现的社会生活。这对发展学生想象力更为给力。例如:戴望舒的《雨巷》最适合想象和联想,在教读时,让学生闭上眼睛,趴在桌上,听优美的配乐朗诵,让学生展开联想去想象丁香般的姑娘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的美,去想象美丽而哀婉的相遇,从而体会全诗营造的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又如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师播放优美的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展开联想去想象蓝天白云、潺潺小溪、岸边垂柳、河上康桥。然后把自己当成诗人,置身康桥,想象故地重游、乍逢即别,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

三、诗歌教学要重视对意象和意境的解读

“意象”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意”指的是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按一般情况说,物是客观存在的,它原本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这便是所谓的客观表述。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因此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在现当代诗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并加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诗歌作出多义性的解读,从而进入诗人创造的意境。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用了“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清潭”等意象,这些意象既柔美轻盈,精致淡雅又深富意蕴,已形成一个色彩鲜明、匀称柔和的境界。

四、诗歌教学更要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诗可以言志,可以传情,也可以写人生。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品读诗歌,感悟人生”。当然有了感悟还不够,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每个青年都是诗人,学生时代更是青春勃发,诗情洋溢的时期。教师鼓励写诗是一个关键,教师的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可以让学生拿起笔,描绘生活,赞美青春,歌颂生命,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对理想的憧憬。所以,在学生学习诗歌热情高涨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把诗歌创作的要求提出来。按照要求,一部分同学能写出了一些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意向鲜明的诗歌。可以把其中的精品读给全体学生听,并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的墙上。甚至鼓励学生投稿,我校有《墨池》文学报,班上有个学生写了一首诗歌,我略加点拨后,发表在该报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印刷出来,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这更加激起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总之,诗歌教学,教师要舍得“情感投入”,要让学生了解触发诗人抒情的那些因素(社会关系、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所见所闻),看清诗人抒情凭借的对象(人、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领悟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艺术形象,与诗人的感情共鸣而逐步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领会诗人的思想及诗歌的主题、内涵,从中受到熏陶,融通诗意,触发创作之灵感。一句话,只有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地阅读、理解、创作诗歌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用书》(高中语文必修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

青春励志诗歌篇7

三位诗人决定马上赶去抚顺,但郭小川和贺敬之都因单位有事不能成行,柯岩参加第一批文艺工作者队伍,赶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去深入生活,到抚顺时还在下雪,她看到了雷锋写的全部日记和笔记,非常感动,回到北京就把看到的一切,她的感受,全部讲给贺敬之听,她讲得很激动,贺敬之听得也很激动,两个人都流了眼泪。柯岩写了诗,建议贺敬之也写一首长诗。贺敬之试着写了几段,没有把握,就念给柯岩听,她听了以后说:“太好了,比我写的那几首都好,而且不是好一点半点,是好很多!”贺敬之受到鼓励,一鼓作气写下去,以《雷锋之歌》为题,写了前面的四节。

那时,王震是国家农垦部的部长。1963年春天,他要组织上海青年到新疆去支边,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约郭、贺、柯三位诗人一起去动员上海青年下乡。郭小川、柯岩有事,贺敬之跟着王震先到了上海,住在锦江饭店,在那里写完《雷锋之歌》的最后两节。王震立刻要贺敬之把全诗朗诵给他听,他吩咐任何事情都不许来打扰,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全神贯注。当朗诵到“快摆开你们新的雁阵啊,把这大写的‘人’字——写向那万里长空”时,他一下子从沙发里站了起来,大声叫好。全诗朗诵完,他意犹未尽,把诗稿要过去,点出他最喜欢的几段,让贺敬之再念一遍,然后说:“好啊,真好!写得很有力量!你是怎么写出来的啊!”贺敬之说:“就是闹情绪,发牢骚呗!”王震一愣,贺敬之赶紧解释:“是闹的革命情绪,发帝修反的牢骚嘛。”王震大笑起来,说:“好,好!不过还要加上两句:扛红旗,立标杆!”

《雷锋之歌》当即在《中国青年报》发表,5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就出版了单行本。那是一个学习英雄歌唱英雄的时代,青年人满腔热血充满激情,“人,应该怎样生?路,应该怎样行?……”“你只有一百五十四厘米身高,二十二岁的年龄……但是,在你军衣的五个纽扣后面却有:七大洲的风雨、亿万人的斗争——在胸中包容!”这些诗句迅速流传开来。

郭小川随后也到了上海,当时他是《人民日报》记者,报社分派他写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报告文学。他笔头子快,很快就写好并在报纸上发表。这时他们参加了动员青年支边工作,听王震给青年做报告,也去跟青年和家长们座谈,帮助说服动员。这两位当时最受青年人欢迎的诗人,应邀到复旦大学朗诵,小川朗诵了《林区三唱》,贺敬之朗诵了《雷锋之歌》全文,得到上千名听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他们又随王震参观了崇明岛的国营农场,去苏南、浙北几个植桑养蚕基地考察,当时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想要发展养蚕,王震叫他们来取经。大约六月底七月初,贺敬之和柯岩,郭小川和杜惠,四个人在王震安排下,随上海青年第一批支边大队,乘火车奔赴新疆。临走前,王震跟他们讲,你们到了新疆,好好看一看,能写的话就写一点。

一路上,贺敬之和新疆兵团的老战士、上海的小青年交谈,有很多感受,火车上的几天几夜,他一直处在激动之中,思考了许多: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祖国的山河与革命斗争的风雨……后来他在《西去列车的窗口》里写到:“西去列车这几个不能成眠的夜晚呵,我已经听了很久,看了很久,想了很久……”他曾告诉笔者,“我不是像小川那样文思敏捷的人,当时并未很快成章。”

他们去了乌鲁木齐、石河子,在石河子看望了艾青夫妇,说王震同志叫我们来看你。艾青没有多说话,那个时候他也不宜说得很多,但情绪还不错,说兵团对他比较照顾,王震将军对他也很关照,一直叫他“艾青同志”。

他们从天山北麓转到天山南麓,到了霍尔果斯、昭苏等边远的地方,一直跑到喀喇昆仑的高山牧场,跑到中苏边境最前沿的边防站,骑马放枪,钻地窝子,进大沙漠,看了建设兵团的几个师,几个农场,访问了上海支边青年,还访问了359旅的老战士,和“南泥湾”时期及以后相继入伍的老战士叙旧,边塞风情和豪迈的生活,让诗人大大开阔了视野,时时处在感动和激动之中,不时吟诵起岑参等古代诗人的边塞诗。小川写了反映兵团新貌的报告文学,写了《雪满天山路》组诗,还为反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型纪录片《军垦战歌》写了解说词。贺敬之写了长篇歌词《塔里木之歌》,为《军垦战歌》写了一首主题歌词《兵团战士之歌》。半年后,小川、柯岩被叫回北京,贺敬之一个人留了下来,一直住到1964年春节后,他不想走,想把满腔激情就在新疆写出来,1963年年底写出《西去列车的窗口》,寄给柯岩,第二年1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贺敬之是在阿克苏看到报纸的。“在九曲黄河的上游,在西去列车的窗口,是大西北一个平静的夜,是高原上月在中天的时候……”这些饱含激情又朗朗上口的诗句立刻受到青年人的喜爱,纷纷抄写和朗诵,一些人直到今天还能背诵。有评论家说这首诗是“时代列车的窗口”。

贺敬之后来回忆:“这首长诗是在阿克苏写完的,那里是中苏边境。当时苏联已经对我们施加压力了,撤退专家,撕毁合同。那个时候我确实很激动,想要写一点什么。”

1964年春天,贺敬之调到《人民日报》,做文艺部副主任,不久参加了《东方红》大型歌舞的创作,他的任务不多,写了一个大合唱《伟大的祖国》,李焕之作曲。周扬审查歌词时改了两个字,原来写“红日出东海,大路向天开,我们伟大的祖国顶天立地站起来。”他改成“红日出东方,光芒照四海,……”他说这样比较通俗。开始彩排的时候有这首歌,后来大歌舞表现的时间跨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后边的抗美援朝、经济建设、少年儿童等内容都删掉了,《伟大的祖国》这个大合唱也就没有了。

青春励志诗歌篇8

关键词 古代诗歌 传统人文精神 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Humanistic Spirit Penetration

WANG Min

(Tieling Normal College, Tieling, Liaoning 112000)

Abstract Ancient poetry is 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is the spiritual home of the poet, embodie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s a carrier of humanism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t can cast their souls, enriching their hearts, optimize their quality structure. Today, we tak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personality complete as educational goals,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raditional humanistic spirit in poetic to make character education for students. For this purpose, penetration of traditional humanistic spirit in poetry teaching students the human spir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ncient poetry; traditional humanistic spirit; penetration

1 诗歌中所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内涵

1.1 爱国情怀

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爱国诗句是浩如烟海的诗歌中辉煌闪耀的一朵,正如璀璨星空中发出耀眼光芒的北极星,经历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沧桑,照亮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一提到爱国诗人,屈原首屈一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楚辞无不散发着浓浓的爱国情怀,无不倾注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忧国忧民的老杜在疾病缠身的境遇下,老泪纵横地吟唱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禁让人潸然泪下。还有那至老不忘报国的陆游、辛弃疾,精忠报国的岳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文天祥,他们的爱国诗句激励过多少青年志士,为国家的领土完整、繁荣富强而奔走呼号。

1.2 人伦情怀

孟子在《滕文公上》提出“教以人伦”的儒家人文教育,为此传承儒家思想的儒生们有着幽古深沉的人伦情怀,在唐诗宋词中,血浓于水的亲情、纯洁真挚的友情、忠贞不渝的爱情一直驰骋在诗人挥洒自如的笔海中,回荡在中国古典文学百花园的上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母慈子孝、血浓于水的亲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流露了赠答送别、纯洁真挚的友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化为连理枝”表达了缠绵悱恻、忠贞不渝的爱情。

1.3 人格精神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在遭受生活的困顿、精神的痛苦后,诗人并未走向毁灭,而是刚柔相济、卓然独立,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进退有度、宠辱不惊,始终怀有积极的态度。他们看清官场的腐朽,鄙弃流俗,狂放傲世的长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图强,自信满满的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宁静淡泊、独善其身,淡定从容地吟唱“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些时隔千百年的诗句,依旧照彻天宇,影响后人。

1.4 人生价值

中国古典诗歌中亦有诗人个体的自我意识的体现,追求人生价值,实现自我,完善自己。面对国破山河,诗人有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大无畏精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绝刚烈,强烈的爱国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是诗人社会价值观的体现。面对政治的黑暗腐朽,诗人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精神,“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不羁,超脱的精神,倔强不屈的反抗是诗人自我价值观的体现。“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诗歌在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上给予我们启迪,引导人们拥有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人们不断探索生命的意义。

2 诗歌教学中渗透传统人文精神的策略方法

2.1 树立科学“诗教”观,打造学者型教师

中国的诗教传统源远流长,可以说它是一种经世致用的文艺观,作为教师,有义务吸收传统“诗教”中的有益元素,赋予“诗教”以新时代的内涵,把其中的精华传递给学生,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作为教师要能够克服不良风气的影响,远离名利,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向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这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下转第91页)(上接第84页)是必须要承担的义务。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的群体,不应总是停留在原地,应该向“学者型”教师靠近,应该博古通今,应该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有这样,才能在诗歌教学中承担起渗透传统人文精神的重任。

2.2 运用科学教学法,重视人文价值熏陶

要想把古代诗歌课堂作为渗透人文精神的阵地,教师一定要多花心思、巧花心思,让课堂充满艺术性和诗意性。首先,要美化我们的教学语言,优美的富有诗意的教学语言能够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如在讲授《春江花月夜》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首诗在描述美景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诗歌中,营造了绝美的意境,并且用充满激情与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了出来,绽放出奇异的光彩。其次,背景音乐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再次,古代诗歌节奏韵律鲜明,或轻松欢快,或奔放昂扬,或低沉悲怆,或雄浑奔放。在教学的过程中,配合吟咏,学生就会被作品所感染,被感情所征服,这样,古代诗歌所特有的韵味就传达到位了。

2.3 剖析诗歌思想内容,挖掘诗歌艺术技巧

要想在古典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就要剖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学会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真正地读懂诗歌。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开头就是“凄凄惨惨戚戚”,如果不知道她是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写下这首词的,就难以理解这种“凄惨”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痛楚。另外,挖掘诗歌的艺术技巧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诗歌中的修辞、抒情方式、表达方式、艺术效果等都是诗词鉴赏的重点。如杜甫的《望岳》开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采用设问的方式,把齐鲁大地的青翠,泰山的高大巍峨表现了出来,表面上写的是景,实际上表达的是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2.4 整合课程资源,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古典诗词的积累少,文化积淀浅薄,如果没有古典诗歌的大量积累,是很难有所感悟的。怎样才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呢?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课程资源,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网络资源、家庭资源能都可以整合起来有效利用以增加学生古典诗词的积累量。如果课内教学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进行古典诗词背诵比赛,采用个别背、分组背、接龙背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广泛涉猎、提高感悟和鉴赏力,加深对诗歌意蕴的理解。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代又一代诗人生生不息的吟唱,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进行传统人文精神的渗透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文化资源,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人格教育的有效载体,将这种语文教育的内容变为塑造学生品格、净化学生心灵、创新学生思维的养料,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不仅仅是高职教师个人能力所及的,更需要自上而下的努力,惟其如此,我们的古代文化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2] 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5.

[3] 胡晓明.万川之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上一篇:经典一句话范文 下一篇:春联上下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