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英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15 21:32:26

真心英雄作文

真心英雄作文篇1

几天来,我一直在观看残奥会的现场直播。我不忍看残疾人身体的残缺,但又不能不被他们身残志坚的品格深深吸引,令我欲罢不能。其中,在T(脑瘫)——37级100米比赛的跑道上,发生的那一幕情景令我久久无法忘怀——

“砰”,裁判的发令枪响了。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了起跑线。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正铆足了劲儿为运动员加油呢!突然, 令人揪心的事发生了。年仅16岁的佛山姑娘曹远航摔倒了!“哎呀,早不摔,晚不摔,偏偏这个时候摔,这么多年的辛苦全白费了!”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声。瞧她的两个膝盖,鲜血淋漓的,多疼啊!这要是我,怎么着也哭声满场飞了。我猜想她一准儿退出比赛了。正为她惋惜呢,不可思议的事出现在我眼前。只见她咬紧牙关,拖着瘦弱的身体,摇摇晃晃站了起来,拼了命地向终点奔去。10米,9米……近了,更近了……2米,1米,耶!她竟然带伤获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虽然她不是冠军,但观众们都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了她。这掌声饱含着人们对她的鼓励,满载着人们对她的赞许!就是她身上这股不气馁,不服输,不言败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观赛的每个人。

一位脑瘫运动员,居然能够凭借惊人的勇气跌倒了爬起来,重新投入比赛,最终取得佳绩。这是怎样的一股韧劲儿支撑着她啊!那一刻,我明白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那一刻,我脑海中再次浮现出台湾残疾歌手郑智化架着双拐,铿锵有力地唱响《水手》的情景:“……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是啊,残疾人在他们人生的风雨之路上无数次地跌倒过,但这点儿伤痛又算得了什么呢?与他们心中那渴望自由,渴望平等,渴望尊重,渴望像正常人一样自强不息生活的梦相比,肉体上的痛苦的确算不了什么!他们凭借自身顽强拼搏的精神,挑战极限的毅力,超越自我的信念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追寻人生梦想的跑道上,在实现生命价值的事业中……肉体上,他们是残疾人;精神上,他们和健全人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处一个世界中,追逐梦想,满怀希望。尽管上帝为他们关上了一扇健康的门,但他们用百倍于常人的刻苦,用千倍于常人的顽强,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实现梦想的窗!

残疾人——这个过去在我眼中需要格外同情,需要倍加关爱的弱势群体,如今,在奥运赛场上,用他们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改变了我,让我懂得:残疾人不需要怜悯,他们渴望认同;残疾人不需要同情,他们企盼尊重!

真心英雄作文篇2

回首中国革命走过的漫长历程,谁也不能否认是伟大的英雄。他在革命危急关头,力挽狂澜,指引中国革命走向光明,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如果没有这样的英雄,中国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久。之所以成为英雄,原因就在于他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博襟和高瞻远瞩的目光。历史上的“唐宗宋祖”,便“稍逊”;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是“只识弯弓射大雕”。

带领中国人民迈向富裕生活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更是全世界公认的英雄人物。一首《春天的故事》唱出了中华儿女对这位老人的无限深情和敬意。邓小平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原因也在于他有放眼世界的博襟,把中国这个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如果没有这样的英雄,中国人民又怎能走上富裕之路?

、邓小平这样的伟人,改变的是一个时代,他们拥有博大的胸襟,产生了博大的思想,而博大的思想又使他们成为真正的英雄。

一部《三国演义》记载了众多的历史人物,或许有人会说,那里面的许多人物都是英雄。曹操不是英雄吗?当然不是,曹操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奸雄,因为他为了一己之私“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惜发动战争,屠杀生灵。周瑜是英雄吗?也不是,因为他心胸狭窄,气量太小,不能容人。诸葛亮是英雄吗?也不是,因为他充其量只是智慧的化身。关羽是英雄吗?更不是,他只是一介武夫。其他历史人物也都不能称为英雄,他们与真英雄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想的做的只与他们那个集团利益的得与失有关,而不是普天之下人民利益的得与失。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博襟,从忧国忧民不为个人私利的角度来说,杜甫才是封建时代的真英雄。正如罗曼・罗兰在《〈名人传〉序》中所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总之,我认为:只有靠心灵伟大的人,才是真英雄。

(本文原始得分:93)

点评:

引述有关涉及国家大业材料的议论文,往往容易落入空套,甚至变成空洞的政治说教。本文的可贵之处,却正在于取材虽大,并不空泛,反而显现较为开阔的视野与大气,避免了枯燥的教条罗列,从而显出一定的文采与气势。作者紧扣住“博襟”这一论说点,集中表达了对“真英雄”的理解,也表露了他真实的思考与感受。

真心英雄作文篇3

片名:英雄如山

导演:崔真、孙兴宙

撰稿人:尹艺茂

集数:3

类型:纪录片

当我们在探讨文学的时候是基于我们的文学史,探讨美术的时候我们有共同的美术史,但我们在谈到纪录片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时代缺乏一个对纪录片发展的集体认识。在这个人人拿起手机、单反都可以拍作品的时代,荧屏真正需要需要传播的是什么?

在“依法治国”的主导思想下,“呼唤英雄”显得更加重要。当然,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英雄,必定是对于整个民族、国家有特别贡献的群体。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果敢、胆识,有着高山仰止的德行和操守,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抵御外辱、生生不息的重要能量和旗帜航标,更是文明传续中的化骨绵掌和护法金刚。但英雄不是一个符号,不是挂在墙上的壁画,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着七情六欲的平凡。纪录片《英雄如山》就是以真实记录的方式,描摹英雄,诠释新英雄主义。日前,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广播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3集高清电视纪录片《英雄如山》在北京举行开机新闻会。据悉,该片于2015年年底在济南电视台首播,2016年4月全国上映,向建党95周年献礼。

借力传统重塑英雄主义

《英雄如山》取材于济南市中心的英雄山,这里长眠着5000多位不同时期的英烈。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尊严,慷慨赴死;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血祭中华。遍布中华大地的一座座无形的“英雄山”,更是蕴上下五千年文明,佑纵横九万里家国。这一座座“英雄山”,如擎天柱支撑着中华文明,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荣辱不惊,基因永存。《英雄如山》以长眠于英雄山的先烈为核心,以先烈的生命轨迹为半径,用动情的人物故事,描摹“英雄”的定义和光彩,在于己、于民、于党、于国的故事化演绎中,构建大历史大叙事的宽广舞台,勾连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人物、事件、旧址、典籍、传说,甚或对当下的关照,导引国人对“英雄”的认同和对“英雄主义”的亲近,意图构建人人皆可成为英雄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真实记录 致敬英雄

真心英雄作文篇4

[关键词]电视剧;英雄话语;民间化

任何时代、不同民族对英雄的期盼、对英雄的敬仰有不同的精神内涵和表现方式。不同时代英雄话语的审美诉求直接体现为民族精神的直接选择。尤其在当下,伴随着社会消费文化的整体转型和西方后现代思潮的进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后现代文化语境。上世纪以来人们那种高昂的政治热情、崇高的文化理想、对人生意义的终极追求逐渐让位于世俗人生、日常实践和对物质/本能欲望的当下满足。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以往大体依据一定政治意识形态构建起来的“卡里斯马人物”无可避免地遭到颠覆与解构。人们逐渐厌倦了这些带有英雄光环的卡里斯马人物,导致这些人物失去了神圣的感召力和原创力,纷纷让位于一系列世俗文化、娱乐文化。此时人们面对的是一个欲望化、世俗化的娱乐世界,失去了人文精神的指向,也失去了民族精神的凝聚点。

近年来许多电视剧开始面向大众,屏幕上的英雄话语开始聚焦于世俗世界的平凡人生,契合世俗文化的审美属性。英雄的神话消失了,不再是过去高大全式的英雄,而是被降格为世俗凡人,是切实可感的常人生活中的英雄。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关键在于源自民间,却具有非常性的魅力和勇气。在他们身上,豪爽、侠义、重情的性格大都直接来自民间底层文化,而少有各种政治意识形态的痕迹。相对于以往充满光环的通体透明的英雄而言,他们首先只是一些世俗凡人,一些带有民族本土原创性的另类英雄形象。

一、英雄话语的个性意识

英雄的事业选择,不是简单的政治和道德化的工具,而是源自他们自身的个性需要,甚至来自他们身上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驱使。《历史的天空》中姜大牙的形象摆脱了“从奴隶到将军”的模式。姜大牙并不是苦大仇深的受压迫者,而是蓝桥埠一个带有流氓无产者气息的“人物”。剧中人物陈墨涵对他的评价:“这个人没正形,好起来像个大侠,坏起来像个强盗。可是退一步想,姜大牙也有姜大牙的长处,他豪爽仗义,为人无私且无畏,挣多少钱,花多少钱,真正的穷光蛋品格……”姜大牙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一是阴差阳错,二是别有所图。他和朱一刀在“跑反”之际,原想投奔国军,却遇上了八路军,在受到杨庭辉司令热情接待后仍然想逃走,认为只有国军才是正经的军队,有吃有穿,说不定还能当上什么团长司令。只是因为看到了漂亮的女八路东方闻音,被她英姿勃发的精神气质和灿烂一笑所打动,于是决定“这个八路咱先当着试试,合适了咱就当到底,不合适了再论”。姜大牙参加革命既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又有个人的功利目的,这是电视剧的独特发现,完全不同于常见的套路:英雄人物参加革命的动机不是以改造社会为己任,就是从自发反抗走向自觉革命。

如果说姜大牙是一个豪爽并充满江湖气的英雄个体,那么李云龙则是一个豪气加霸气,善良而又不时犯点小错误的个性形象。《亮剑》中的李云龙固然被作者赋予了过多的传奇色彩,但透过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气吞山河的英雄豪气,我们能够感受到他身上人性的光辉。在他身上,既有长期驰骋疆场的阳刚之气,又不乏社会生活中普通人的脉脉温情。这两种不同的性格特点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他善良的性格特征之中。善良是他性格的基调,也赋予了他特有的人格魅力。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军事指挥员,他往往在关键时刻无法约束自己。长征的时候,抢藏民的粮食;为了救出自己的妻子秀芹,动用一个团的兵力包围平安县城,这些都为军事纪律所不容。可恰恰是李云龙身上经常出现的这些小错误赋予了他更多的人性一面,也正是他身上不时闪烁的人性光辉,才使他最终在自我的个体生命和政治生命与人民的安宁与幸福之间选择了后者。为此,我们在看电视剧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作为生活中鲜活的生命个体之李云龙,其次才是作为英雄与将军的李云龙,但两者在李云龙的身上又紧密地统一在一起。

电视剧没有将姜大牙和李云龙的形象塑造停留在政治和道德层面,而是深入到人性深处,将他们的英雄行为体现为一种个体选择,而不是泛化的政治理念代言。透过这些个性鲜明的英雄个体,使当代观众感觉英雄离自己并不遥远,就生活在现实当中,从而在观众之间产生了一种时代亲和性,最终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提升受众的精神境界。当然,强烈的个体意识,也决定了这些英雄不约而同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石光荣追求褚琴的霸气,李云龙作战指挥上的擅自行动,姜大牙的满身江湖气,给他们的性格、形象带来了一系列的缺陷。正是这些缺陷,自动剥离了过去英雄身上的“高大全”面具,使英雄符合一定的历史客观事实,也使当下的英雄变得可爱真切,从而体现了当代英雄话语的丰富复杂性。

二、英雄的世俗化、平民化

当代电视剧中的英雄形象除了铮铮铁骨和粗犷豪迈的一面外,还具有世俗情感的欲望化一面。建国十七年和期间的文学、电影和戏剧中,英雄人物只有充满阳刚气的一面,很少描写他们柔情似水的另一面,爱情更是无法也不能涉及的。过去的英雄典型,大都淡化爱情方面的追求,甚至让爱人直接处于缺席状态。英雄被演变成政治的奴仆,阶级斗争的工具;英雄在被置于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时完全被概念化、模式化,抽空了人的内核和人性的真实内涵。沙家浜中的阿庆,从头到尾一直常年外出跑单帮,阿庆嫂没有爱情生活,没有情感的介入。红灯记更是祖孙三代都是单身的女性,男性直接缺席。相反,世俗人性的呼唤,表现在当下的电视剧中,英雄在处理爱情和时,不仅来了个大翻身,甚至依凭着来自人性本原的原始生命冲动,大胆地爱成为一种英雄行为本身。姜大牙的爱情追求是他性格中世俗化的一面,也是他独特个性和个人魅力的表现。姜大牙是在追求韩春云并遭到了拒绝,自尊心受到伤害后,使他鬼使神差地来到八路军的部队中。第一次看到了英姿飒爽的东方闻音,为其所动,特别是东方闻音的灿烂一笑。他参军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娶到东方闻音,这不仅是参加革命的动机不纯,连爱情追求也不怀好意。更有意思的是,姜大牙竟然和组织讨价还价,要东方闻音给他当副手,以利于他的追求。其后,姜大牙的豪爽直率、虚心好学、聪明机智和装疯卖傻、胡搅蛮缠,让东方闻音感到苦恼气愤的同时,又在内心萌生了一丝好感和情意,她最终接受了姜大牙的熏陶,习惯了姜大牙的风格,认可了姜大牙的品德,甚至从姜大牙的身上感悟出真正的战斗者的精神。姜大牙对爱情的追求是其性格的具体体现,他的直白、无赖气,对爱情的忠贞执着、矢志不移正是他内心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体现了一个英雄的世俗化和平民性。

同样,《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军人机密》中的贺子达、《亮剑》中的李云龙皆是草莽出身,性格粗鲁、固执,甚至刚愎自用。石光荣作为战场上的常胜将军,非褚琴不娶,显示了太多的霸气。他追随文工团是为了看到褚琴歌舞的身影,拉着褚琴大胆走入舞池,甚至暗中将情敌派遣入朝作战,都被赋予了世俗化的色彩。电视剧《亮剑》能把李云龙的英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与李云龙一起嬉笑怒骂,也是得益于该剧抓住了一些世俗的生活细节,来演绎李云龙身上的传奇性。他与搭档赵刚喝酒,一起喝醉摔酒碗和盆子,表现了李云龙的重情重意;当妻子秀芹被日军抓去作人质时,他不惜调动一个团的兵力一心去营救;当秀芹被日军押在城头,他再三犹豫是否开炮,体现了他对妻子的深爱;当他接受楚云飞的“鸿门宴”邀请时,他腰缠一圈的炸药,与敌军进行巧妙的周旋,表现了李云龙的足智多谋;当视为兄弟的魏大勇被土匪杀害时,他不顾军队的纪律,指挥部队围剿已经收编的土匪,并挥起大刀向土匪头上砍去。这些传奇性的经历,凸显了李云龙的英雄本色,也体现了我军指战员真实成长的心路历程。

三、民间本位意识

相对于过去几十年来那种高大完美的民族英雄形象,当下电视剧中的英雄话语大都立足于民间文化本位,契合了广大受众心中的“集体无意识”,给习惯了以往心理结构的人们一种新的民间审美冲击力。英雄身上所传承的侠客情怀和英雄之气扑面而来,大大扩展了当今军旅影视的表现广度和深度。这种民间本位意识,在姜大牙的身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是拔刀相助的侠客风度。姜大牙在米店当伙计时看到杨司令被人追捕,勇敢地把杨司令藏在条案下面,救其一命;韩春云在遭到日军时,姜大牙单枪匹马与敌人殊死搏斗;肃反期间遭到陷害,仍然表现出刚正不屈,坚决支持正义。这种侠客精神用姜大牙的表述就是:“谁软了咱就拉谁一把,谁横了咱就踢谁一脚。”这是民间文化中最为朴素的一种思维方式:不畏强权,不鄙视卑贱,扶持弱者。正如作者所说:“我写战争是为了写人,中国人,中国男人。这是一种英雄情结。我想写出这样一群压不倒,拖不垮,砸不烂的中国男人。”姜大牙站在人道和正义的基点上行侠仗义,才使得英雄站得更高。其次是重情重义的报恩思想。姜大牙冒着生命危险到蓝桥埠给朱二爷过六十大寿,在他眼中朱二爷过六十大寿是蓝桥埠最重要的事,因为朱二爷是他小时的收养恩人,受过民间文化熏陶的姜大牙自然不能错过这次报恩的机会。最后是英雄爱美女的爱情观。这一理念可以说在民间是一个公认的朴素真理。姜大牙追求韩春云受挫,燃起了姜大牙渴望成为英雄的梦想。他阴差阳错地当了八路军,但心有不甘,正是看到女八路军东方闻英才使他决心留下来,并成为他日后成长的关键因素。这种民间最为朴素的爱情观念不仅成就了姜大牙,同时也成就了整部电视剧,使该剧更具有人性化力量和浓郁的风情。

李云龙骁勇善战、霸气十足的优点和不听指挥、脾气暴躁的缺点在《亮剑》中都表现得十分突出, 尤其是李云龙亦正亦邪的农民式狡猾, 与以往四平八稳的英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是一个具有深刻的民间意识和很强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他每一次被降职,都会喝酒发牢骚。他和楚云飞的较量,可以说农民式的狡猾,给了他一种特有的战争指挥机智,每一次总能压制住对方的进攻。他不时会说一些粗话、甚至骂人的脏话,却丝毫不显其卑琐,反见其可爱。如果说李云龙的本质优点是这个人物的骨架,那么他的个性缺点就是这个人物的血肉,更是《亮剑》人物刻画的亮点。观众甚至就是来看李云龙怎么闯祸,怎么敢惹事, 事后又怎么勇敢地担负责任的。卓尔不群的个性魅力,使李云龙的形象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张力,从而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如果说过去的英雄形象体现了人们对英雄“不能至,心向往”的崇敬,那么《亮剑》则更多地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对英雄的真实喜爱。喜欢李云龙的不仅是男人、军人、军事发烧友, 还有许多穿梭于写字楼的白领精英,甚至还包括了很多年轻的女性观众。显然,受众已经把《亮剑》中的荧幕英雄看成了可爱的真实英雄。

民间的世俗文化不是一种理念化的产物,它允许一些落后的思维、粗陋的生活观念的存在。正是这些鲜活而具体的民间生存观念和文化因素进入英雄话语当中,使英雄立足于深厚的民间大地,大大增强了英雄话语本身的真实性,而不堕入理念化的泥淖。同时,也保证了当下电视剧中的英雄自然而然进入广大受众的视野,迎合他们的大众文化审美趣味。

本质上,当代新型的英雄话语的出现,正是当代大众文化审美期待的结果。当人们逐渐厌倦了过去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平面化英雄形象时,需要有一种扎根于民间深层土壤的精神意识加以取代。当市场经济下的人们世俗追求不断合法化时,人们的内心有一种无意识的精神选择,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失落。而对于整个民族和国家而言,更需要一种英雄的精神和气质来支撑和体现她的品位和魅力。没有这种精神和气质,一个民族就萎靡不振,就容易在经济政治全球化的时代迷失自我。自然,这些英雄话语应该首先尊重当下人们的心理需求,尊重个体的审美感受。英雄,首先是人,是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欲望的鲜活的生命个体,他应该是符合真实客观历史事实的人物形象,有着自身的优点和缺陷,在他身上反映了人性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唯有如此,人们才能真正地融入到英雄话语的体验和接受中去,做出自身的个性选择,从而全面提升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倩.潇洒行军,徐贵祥和他的战争文学[J].中国图书评论,2005,(8).

真心英雄作文篇5

【摘要】英雄历来被我们所崇拜和敬仰,任何时代我们都离不开英雄,但是不同时代对英雄形象的要求并不一致,这一点在我们新时期的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早期影视剧中出现的英雄人物大都是完美无缺的“神”,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自我意识的提高,英雄开始向人性回归,英雄也可以有缺点,于是各个阶层都出现了个性十足,血肉丰满、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英雄形象,同时也给我们广大影视创作者以启示,引导着他们沿着这一思路去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英雄形象。

    一、英雄的内涵

    我国历史悠久,在不同时代的舞台上生活着面目、形态各异的英雄。纵观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中,所塑造的英雄大都是“忠义”两全,以丧失人性为代价,满腔只有“男儿自当马革裹尸还”的壮志,悲凉之情滥于言表。

    那么,究竟何谓英雄呢?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金庸在《神雕》中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英雄就是侠之大者;古龙则说英雄并不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也包含了爱与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机智;何平导演带着个人的理解在《天地英雄》中粉碎了岳飞的神话,认为真英雄是能把握自己的信念,不惜违抗皇命而不杀妇孺的人;那么我们最终该遵从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无论英雄的表现如何,在本质上他都是一个“人”,因此英雄可以是怒发冲冠与玉石俱焚的蔺相如,可以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可以是独行万里求得真经的玄奖法师,可以是十年心酸著红楼的曹雪芹,更可以是笑着面对生命无常的桑兰。所以,要想成为英雄“立人”是关键,而“立人”的根本内涵是:个体、自由和精神的结合。可见真正的英雄应是“自立”的,需要生命之“兴”(兴:肯定生命的激情和欲求,追求特定人格与价值理想)的,需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哀吟中解放出来,因此首先要成为“个体”的英雄,怀有自尊,秉持着对生命的执着和向往,然后才能成为“集体”的英雄。

    二、影视作品中英雄模式的发展

    (1)“神化”般完美的英雄

    因为我们对“英雄”内涵的解读千差万别,所以影视剧中塑造的英雄形态各异,新

纵观这些影片,他们给我们塑造的是什么样的英雄呢?人物大都被简化为一种二元对立关系的模式,即正方:穷人—好人-革命者—正面形象;反方:富人—坏人—反革命—反面形象。人物特征也必定是敌方:愚蠢、怯儒、奸诈、勾心斗角等,我方:机智、勇敢、诚实、万众一心等。作品中的父权话语决定着对英雄人物的神化,它们作为正常人的情感和天性则被阉割了,他们大都是出身贫苦‘本质好,从小在生死线上受煎熬’,党的教育与培养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阶级仇,民族恨催化着他们在艰苦锻炼中锻炼成长。于是,他们在成熟之时立即承担起卡里斯马的角色重任,在舞台的中心闪耀着异常夺目的光彩。所以这种平面化的、概念化的、抽象化的、“高大全”式的不真实的“神化”般完美的英雄随处可见,成为一个时代电影创作中的标志。

(2)从“神”到“人”的英雄模式

真心英雄作文篇6

[关键词]电影 英雄 文化密码

中国文化密码中有句古话,叫做“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项羽上演的《霸王别姬》就是一个证明。“占了情场,乱了朝纲”的唐明皇与杨贵妃也注定是个悲剧。大凡“情场”得意者,“”、“战场”就难免要失宜,人们都这么说。所以,《三国演义》也好,《水浒传》也罢,那些英雄们基本上是没有爱情生活的,所以英雄就只剩下了“建功立业”,剩下了“男儿当马革裹尸还”的壮志,却没有了个人的情感生活。我们当然无法判断面对潘金莲的诱惑,武松是否真的无动于衷,但他的严词拒绝,恐怕主要不是因为不喜欢潘金莲,而是怕“乱了朝纲”。这就有点像传统的女人,宁可“饿死”也不可“失节”。生活也是这样,那些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都不太有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在古典小说中,惟有贾宝玉是个真正的“情种”,但在他身上,除了红学家们赐予他的所谓“反封建”的可贵品质之外,按现在的时髦的说法,基本上是个“顽主”。

这种文化密码传统影响到了现在的电影创作,影响到了电影中的英雄塑造,常常透露出不能全面实现自身价值的无可奈何的悲凉感,并使他们区别于别国(尤其是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因此悲凉构成了中国当代电影形象的基本审美品格。“”中及“”前的绝大部分影片中英雄基本上没有感情生活,这也能理解,因为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不容许这种个人情感的存在,但人又需要情感。于是,在《红色娘子军》中,当吴琼花和洪常青之间可能的感情戏被修剪的干干净净的时候,那为跟吴琼花一同投奔革命的红莲却不但在革命队伍中结了婚,而且生产了革命的下一代。

集体无意识是如此根深蒂固,不禁令人惊叹。于是我们看到,在《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牺牲后在口袋里的欠账单更多凸现了其为世俗英雄的悲凉感,最终没能被“追认”的勒开来更是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不是以前我们面对英雄时常感受到的敬仰。即便是在《红河谷》这样被认为是高扬了爱国主义、塑造了民族英雄的影片中,英雄身上也更多的体现一种“悲情”文化密码。这种“悲情”确实有其独到而深沉的感染力,颇能激起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奋发进取的精神。对于一个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并迈向现代化社会的古老民族来说。这种精神无疑是极为可贵的。

再看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第五代、第六代电影,第五代电影中的英雄都属于历史英雄,《黄土地》中搜集民歌的战士,《盗马贼》中的机智而蛮野的英雄,《猎场扎撒》中神奇的牧民,还有《阴阳界》、《欢乐英雄》、《边走边长》、《大阅兵》、《南京大屠杀》、《鼓书艺人》等等各类历史英雄,与第五代导演相比,第六代电影中的英雄,大都来自底层,是容易受到俯视的名不见经传小人物,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没有铁肩担道义的豪情,有的只是痛苦的挣扎、彷徨,是新时期的另类英雄。如《非常夏日》中达车的过客,《长大成人》中的中国“保尔”,《月蚀》里的出租车司机,《十七岁单车》里的郭连贵,《二弟》中沉默的二弟,还有《妈妈》、《过年回家》、《扁担一姑娘》、《卡拉是条狗》、《日日夜夜》、《头发乱了》、《租妻》、《爱情麻辣烫》、《洗澡》、《开往春天的地铁》、《孔雀》、《可可西里》等等转型期中的另类英雄。当然这些英雄颠覆了我们传统日常经验中关于英雄的想象,但他们是当下逼近现实的原生形态,无限接近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兄弟、邻居、战友、同学、亲人。

而在那些被称为“进口大片”的影片中,我们见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几乎所有美国电影都在渲染一种“美国精神”,《独立日》可说是登峰造极之作,它不但一厢情愿地让美国总统亲自驾驶飞船与外星人决斗,而且胜利的那一天正好是7月4日――美国的国庆。于是,美国的独立日被置换为世界人民翻身解放的日子。于是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被“缝合”在故事之中成功的灌输给全世界观众。而体现这种“美国精神”的文化密码,则是各色各样的英雄形象,有“力量型”的斯瓦辛格(《终结者》、《真实的谎言》、《毁灭者》)、史泰隆(《第一滴血》、《洛奇》系列、《绝领雄风》)、有“偶像型”的哈里森,福特(《亡命天涯》、《燃眉追击》)、凯文一科斯特纳(《保镖》、《水世界》)、梅尔・吉布森(《勇敢的心》、《赎金风暴》)、基奴里夫斯(《生死时速》、《黑客帝国》)、汤姆・克鲁斯(《碟中谍》系列),有“知识型”的达斯汀・霍夫曼(《恐怖地带》)、尼古拉一凯奇(《勇创夺命岛》),也有“世俗型”的达斯汀・霍夫曼(《无名英雄》),还有“弱智型”的“阿甘”(《阿甘正传》)。无论是那一类,都能翻云覆雨,建功立业,惩恶扬善,匡复正义,并顺手“英雄救美”,赢得美人芳心,用我们的话讲,叫做事业与爱情双丰收。

无论如何,这些影片起码给我们一个启示,无论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还是“情场”、“战场”一概得意,关键还是在于首先要拍的“好看”,要“以情动人”。须知,再深刻的思想,离开悦目悦耳的形式,其接受效果也要大打折扣的。如果能够在我们的银幕上看到中国作风、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血肉丰满的英雄,“斯瓦辛格”们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在中国的电影院、“家庭影院”中横行了。

英雄总是寄托着人类的一种理想的文化密码,“英雄、俊杰、楷模、典范是所有民族的文学不可或缺的,从远古的史诗到近代的电影莫不如此。这表明人的天性是要选择最好的,表明人有一种出于本能的进步要求,这是生理学而不是美学的要求。”变化是英雄的内涵,不变的是对英雄的期盼,在这样一个世俗化的世界里,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是英雄。但谁的内心没有对英雄的渴望和期盼?在这一点上,中国电影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关键是我们的创作者放低姿态、虚心接纳,融入我们庸常的日常生活,创新、创造、创意,依据我们的日常经验,从心出发,拍摄出真正代表我们集体经验中的“这一个”英雄《云水谣》、《天狗》、《落叶归根》、《仁枪》、《爱情呼叫转移》、《春花开》、《沉默的远山》、《茶马古道》、《左右》、《芳香之旅》、《三峡好人》、《泥鳅也是鱼》、《看上去很美》――当下这些电影所塑造的就是我们的时代英雄,他们被赋予了强烈的时代特色。

英雄观念的嬗变改变了英雄模式单一化的创作倾向,形成了新的电影英雄格局。但在这看起来丰富复杂的英雄画廊中还是存在惊人的相似性,无论其形如何变化多端,其质却同出一源。万变不离其中,变奏中回响的是同一种声音,很少有更具个性、更具人性深度的表现。在次,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与设想:在未来的英雄画廊里,谁将是真正的主人?

真心英雄作文篇7

一、 在演化中超级英雄电影的差异性

(一)初现端倪时期

在上个世纪中期,美国电影界开始反思电影类型,很多有能力、有水平的电影制片人以较低的成本开始制作电影,虽然电影没有大卖,但是也赢得了人们的一致认可,在这个时期内影片制作人开始注重影片内容的艺术张力、人文关怀,在电影中多处渗透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很多内涵丰富、技术高超的商业影片,这些商业影片的成功为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1978年,《超人》这部影片的产生,将超级英雄从漫画中搬到了银幕上,对整个电影界都起到了极大的震撼效果,英雄超人将人类所有优点汇集,对当时的美国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个时期内,还上映了很多其他超级英雄影片,可以说超级英雄电影的诞生,将漫画中的影响转移到银幕上,导演也在重新创设超级英雄形象,但这阶段内几乎没有女性超级英雄,只有男性超级英雄,即使有女性形象,也没有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

(二)锐意进取时期

超级英雄漫画对美国超级英雄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自从1985年后,超级英雄漫画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蝙蝠侠》为代表的超级英雄电影,呈现出一种病态化、黑暗化的超级英雄形象,但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在《超人》漫画中,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已深入人心,所以,电影中塑造的《蝙蝠侠》英雄形象和漫画里不同,在影片中的蝙蝠侠有一种强大、不可摧毁的力量。另外,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还刻意塑造了一个小丑形象,小丑杰克的光芒与影片主角对比而言,可谓是平分秋色。[1]所以,我们能够得到,在这部影片中,蝙蝠侠并不具有超人虚拟的能力,他所具有的超能力是有人性特征的,也正因为如此,让蝙蝠侠整个人物更加形象、饱满,在影片中揭示出只要不轻言放弃,就一定可以成功的道理。影片中,蝙蝠侠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无形之间拉近了与观看者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了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让观众有一种熟悉感。以《蝙蝠侠》为代表的一系列英雄类型电影的上映,代表着美国电影行业进入了新的境界、达到了巅峰,也正在这个阶段内,英雄电影人物导演开始思考如何在影片中加入反英雄人物角色,进而塑造出英雄人物更加高大的形象。

(三)飞黄腾达时期

在21世纪的今天,美国在“9?11”事件的严重影响下,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导致美国经济出现严重下滑,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促使了超级英雄电影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这个时期,以电影《蜘蛛侠》为代表的超级英雄电影类型再次走进了观众的视野,山姆?雷米导演借助于自身高超的拍摄技术、新颖的叙事风格和技巧,赋予了超级英雄电影全新的艺术张力,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喜剧特征。[2]蜘蛛侠和超人蝙蝠侠在叙事风格和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蜘蛛侠是一位普通家庭的男孩,在不经意之间被蜘蛛咬过后,基因发生了变异,就拥有了强大、无敌的超能力。虽然他拥有超能力,但是他也会有烦恼,在保护人们和地球时,自己也在很艰难地生活着,这部影片在告诉广大观众,任何时候、任何人都要努力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唯有勇于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才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超级英雄电影达到顶峰状态时,好莱坞推出了很多类型的电影,很多英雄漫画都被翻拍成超级英雄电影,如《绿巨人》《钢铁侠2》等。在这一时期内,还出现了很多其他类型的超级英雄电影,超级英雄类型的电影在这段时期内受到了广大受众的一致认可和追捧,女性超级英雄也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在这个阶段之内,超级英雄电影种类丰富、风格多样,其创作空间也向多元化形式发展。

(四)完善、平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超级英雄电影开始由个人英雄主义转化为团体整体英雄主义,体现出强大的团队力量。这一形式的转变,很大原因在于奥巴马上任后重视中东和平交往,结束了与其他国家的战争。在《复仇者联盟》这部影片中,其六大英雄人物的汇集、共同防御外敌,在充分彰显美国先进文化。在这个时期内超级英雄影片之中体现了多个主角叙事模式,这一模式锁定了更多观众,很多影片对超人形象重新定义,与美国移民文化相符,对超级英雄影片的自我完善和不断发展起到不断推进的作用,可见在这个阶段内,美国经济得到了复苏,电影事业重新得到了发展。

二、 超级英雄形象的嬗变

(一)超级英雄电影与多元化

在很多电影中,所塑造出的超级英雄形象代表着美国精神。众所周知,美国精神是融合的多种文化,与美国时代文化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在这里所讲的互动关系,也就是美国文化对超级英雄形象的变化起到影响的作用,这些在银幕上出现的超级英雄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变革又起到了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作用。在《孤独的人群》这部影片中,以理斯曼为代表的学者在美国人性格悄然无息中发生着转变,由“内在引导”转化成“外在引导”,也就是在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开始反思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可见,在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中,所塑造的英雄不但促进了美国社会的发展,也是美国新文化形象的代表。

在1979年,发生了“多元化”具体时代的转折,在一位白人学生被某学校录取事件里,有位法官提出建议,应构建起各民族统一、平等、公正的入学制度,这一建议提出之后,引起了当时美国社会很大的轰动,对整个教育体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政策形式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美国文化的发展,超级英雄电影也正是在这种多元化形势下发展起来的。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和变革影响了美国文化的发展,促使在美国文化中充分体现着超级英雄电影的变革,直接影响着美国多元文化的建构。文化变迁作为研究社会变迁的另一种形式,文化内容、文化结构的变动,都会引发出新文化和旧知识的矛盾。在新时代的几天内,超级英雄电影在美国电影文化占据着无人可比的位置,这种电影类型影响着美国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对引导人们反思社会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在昭示着美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改革。

(二)从个人发展到英雄联盟

在开创超级英雄电影阶段中,电影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以白人男性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国保守形态意识有关,女英雄或者其他种族的英雄人物基本没有。由此可见,中产阶级在美国社会文化中起到中坚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反映白人男性的价值观、世界观。在这个并不稳定的时代中,单个超级英雄很难满足美国受众对超级英雄电影类型的追求和热爱,也很难以让美国社会摆脱发展的困境。这时,超级英雄应运而生,甚至为了突出故事情节、塑造英雄人物伟大的精神,出现了英雄超级联盟。在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变革的各个阶段中,注重超级英雄个体能力和个人力量。[3]在后续阶段中,特别是在2002年后,超级英雄电影开始注重集体力量和集体能力。在《复仇者联盟》这部电影中,可以说这部电影的诞生是应美国文化需求而产生的,在美国所讨论和研究的个体多样性观点,在形成联邦国家这一过程中,就体现出了这一观点。“个体具有的多样性”,并不是在相互一致的基础上而形成,这一观点的提出受到了杰佛逊和林肯的质疑,联邦并不是由多个不同形式的州而组成的,而正是这些州的个性组建成为了联邦,对于超级英雄类型的电影,个体在有着相同目标的基础上,统一各方力量,使自身具有更加强大的力量,既强大了自身,也强大了整个团队。在《复仇者联盟》中这一观念充分体现。在超级英雄电影中,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观念所发生的转变,也正是美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另一种特征,在20世纪,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塑造出来的英雄任务,在肯定自身的同时,也在彰显出美国政府控制和管理各民族阶级的信念。但“9.11”事件直接冲击了这一信念,想要重新构建起这种强大的信念,需要将各方主体力量重新集合。美国电影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源自于平等、自由、法治的社会观念有关。虽然已经废除了不平等的奴隶制度,但是种族之间的歧视现象仍然存在,显然想要真正塑造出英雄人物,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美国必须要从根本上废除种族歧视制度,让各民族在和谐、公平、统一的环境下生活。

(三)反英雄人物的出现

在质疑叙事功能合法性的基础上,电影叙事风格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注重展示生活中的真实瞬间,“真实瞬间”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哲学家弗杰姆逊提出的,它将很多正在发生的故事描述出,显然一旦丧失主体,其社会生活精神主体逐渐被非中心化,显然“真实瞬间”就是对美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详细记录。随着时代的变迁,既需要英雄人物促进社会发展,也需要反英雄人物的出现引导着社会发展。在《守望者》中,这部电影与其他超级英雄电影的不同之处,在于体现了美国另一种文化历史以及价值观念。这是一部反英雄人物的电影,在电影里超级英雄很多时候都在善与恶之间纠结,打破了观众对英雄人物的看法和见解。导演将电影内容与现实生活相抽离,在无限放大这个抽离的社会。电影中将观众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信任解构,让观众对英雄人物的看法开始有所不同,迫使观众开始反思和修正自身对英雄人物的观念。在反英雄电影中,可以说《守望者》这部电影比任何一部反英雄人物电影都要成功,它的成功并不在于导演颠覆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看法,也不是用单一形态来塑造超级英雄,而是导演采用独特的制作手法,塑造出多个反英雄人物,他们运用自身独特的方法去拯救这个社会,他们敢于与社会邪恶力量抗衡、敢于超越各项禁令,他们将内心世界释然、藐视不公平的规则,其实也是在侧面反映出在“9.11”事件后,美国人民内心世界的脆弱,渴望有一位反英雄人物出现,敢于将民众心理诉求表达出,也正是由于超级英雄电影导演看到了民众内心的渴望,开始在电影中塑造反英雄人物,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影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

结语

真心英雄作文篇8

[关键词]英雄 英雄主义 雕塑艺术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69-01

被誉为近代雕塑史上三大支柱之一的法国雕塑家布德尔曾说道:“英雄主义,是人固有命运的高级象征”。英雄,其实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观念,即为国家、民族或某个群体的利益主动担任重大任务,并且在完成自己的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顽强的意志,自我牺牲的气概和行为。如今盛世太平,人们的生活变得安逸无忧,但不能够忽略给我们带来如今美好生活的那些英雄,他们为此奉献出自己一生的汗水和泪水,甚至有些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英雄时时刻刻都在指引着人们战胜困难险阻,鼓舞着人们向着胜利前进。而英雄主义艺术始终以“摒弃平庸,讴歌英雄的思想”抒写并鼓舞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一、题材上的英雄主义雕塑

在题材上,英雄主义雕塑是以历史英雄人物为创作题材。这些英雄往往顶天立地、不惧困难、不畏艰险,他们宅心仁厚,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他们气宇轩昂,胆量过人,胸襟开阔;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了历史与人们的心中。

在新疆以及内蒙古发现多座草原石人像。这些石人像是当时雄居于漠北草原的突厥人所为,是亚欧草原北方游牧先民留下的宝贵草原文物。其中,分布最多的是武士型石人。他们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的特点,头部雕刻出宽阔圆润的脸庞,有一双凸起的细长眼睛和高高的颧骨,上唇有俩八字胡须,其面部个性特征非常明显,完全一副古朴苍劲的英雄气概。腰部还雕刻有腰带的带扣,通常右手拿一只杯子举在自己的胸前,左手拿着一把长剑垂挂腰间。脚部又雕凿出一双靴子,他们仿佛在保卫并t望着大草原。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这些严肃威严的武士与墓地有关。他们或随葬于墓中,或守护在墓前,是为古代过世的英雄立起的墓碑。因为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信仰为萨满教,而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尽管人已经死去,但是他的灵魂不会死。所以,为了歌颂与纪念这些英雄墓主辉煌的一生,出现了这些草原石人像。他们就这样一直伫立在草原上,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面向那重新唤起生命与力量的地方。

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英雄主义雕塑

英雄主义雕塑应当呈现出独有的刚健线条,强悍粗犷的骨骼与肌理,简洁而不简单的造型,凝重的体积感,要抛弃那些琐碎的细节和转折,使形体的整体感更强,并给予作品英雄气概与精神。

内蒙古赤峰市出土的著名红山文化玉器中出现了令人震撼的玉鹰雕刻。这些玉鹰大多形体扁平,近似圆雕,造型概括而抽象。但是,作为重点部位的头部和翅膀刻画得细致传神。它用圆突的双眼和勾状的利喙来表现鹰的威严和凶猛,而两边略微张开的翅膀则用带有转折的凹凸棱线微妙恰当地雕刻出来,简约质朴的线条和含蓄的块面结合,呈现出一种神似。五千年前的红山先民以他们充满魅力的创造,用极为简练的线条和造型将鹰威武凶猛的神态以及展翅欲飞的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并折射出一种原始艺术独有的崇高感。为了玉鹰形体本质的和谐,完全把真实外形忽略掉,把形体本身的“神”发挥到了极致。其实无论通过任何方式只要能做到这种“神”,其他的都不重要,这种“神”是力量,是感动,是英雄。事实上,在原始社会中,很多氏族或部落将鹰作为图腾崇拜是非常常见的。在他们心中,翱翔天空的鹰是自由、勇敢和无穷力量的象征。其实,在他们眼中鹰就是他们崇拜的英雄。玉鹰的每一个细节,都迸发出一股巨大的力量,以超越本身的客观物体,成为精神崇拜标志的图腾,为世人充分展现了英雄主义精神和气概。

三、结语

英雄这个词的概念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有的时候它可能真的只是作为一种概念存在,而往往这种概念就是人们对未来未知事物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一份对别人、对自己、对事物最真诚的祝愿和向往。虽然历史英雄们已经离去,但是他们却长留心间,不断地激励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在当今浮躁且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时代,历史英雄们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是最值得学习与发扬的。艺术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中最生动、最积极、最坚强的内容。用雕塑艺术的感染力,让人们去发现,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歌颂与传承。他们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人生品格应当成为新一代人永恒的精神坐标。让这种英雄主义精神融入到雕塑每一寸刚劲的身躯中,再让它鼓舞人们勇敢向前、坚定自信。

【参考文献】

[1]布德尔(著),啸声(译).布德尔论艺术与生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张虽德.红山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演讲与口才读后感范文 下一篇:高中语文评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