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赏析范文

时间:2023-11-29 14:43:35

蜀道难赏析篇1

一、 状蜀道之来历,叹蜀道之开辟难

“蚕丛及鱼凫”至“可以横绝峨眉颠”句,讲述了蜀国、蜀道的历史。李白列举两位蜀王的名字,说蜀国的开国史是多么久远。由于长期闭塞,四万八千年以来蜀地一直没和三秦人行旅往来,从太白到峨眉只有一条高俊险仄、唯有飞鸟能过的山道,衬托出此时无人行走,蜀道闭塞、荒芜,与世隔绝的形势。地理的阻隔割断了蜀国与外界的交往,似乎也割断了历史。“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句由历史讲到今日蜀道的来历,将民间传说中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生动凄美的神话传说使我们仿佛听到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无畏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中,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通人烟的崇山峻岭间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此句写出蜀道开路之艰难和不可逾越,强调其来之不易,也为其蒙上一层神秘梦幻般的色彩,开篇就引人入胜。

二、 状蜀道之高危,叹蜀道之行走难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句,极写山势之高俊。山高写得愈充分,愈可见路之难行。你仰观那高耸入云的高山,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你俯视那奔流嚎叫的激浪,冲刷着曲折回旋的河川。不同的诗歌在写景时,角度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从空间角度,一般有远近、高低、上下、内外、点面等,此种安排使景物参差错落、层次分明,此处就是从上到下的空间角度着笔,正面写山之高,侧面衬以川之险,唯其水险,更见山势的高俊。你看那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渡;你看那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此处运用拟人手法写出猿猴面对蜀道时的畏难情绪。诗歌当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还有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借代、双关等,不仅能准确再现事物的特征,更便于作者情感的抒发。此处用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之高峻难于攀援,山高水险,擅长飞翔与攀爬的黄鹤与猿猱都无能为力,更不用说是人了。以上是虚法层层映衬。接下来,诗人具体描写了青泥岭难行之状,捕捉了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步履维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行旅、惶悚的神情、畏惧的心理,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惊险之境如在眼前。至此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致。但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由空间转入时间的变换,从白天写到晚上,想象夜晚的蜀道场景,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画面是凄清的,色调是幽暗的,气氛是逼人的,看而生畏,听而胆寒,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充分调动人的主观感受使人更觉蜀道之难。诗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彩浓厚的自然景观,表现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想落天外,出人意表,有力地渲染了蜀道难行之状。

“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嗟而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极写山川之惊险。山险写得愈可畏,愈可见路之难行。由远及近,变换视角,由静到动,动静结合,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连绵的山峰直冲云霄,枯老的苍松倒挂绝壁,飞泻的瀑流争相吼叫,崖击石发出震撼千山万壑雷鸣般的声响。这里既有群峰屹立的雄伟壮阔景象,又有枯松倒挂的特写镜头,既有充满诗情画意的近景,又有令人触目惊心的动态。令人目不暇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内心受到强烈的震荡。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毛骨悚然,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望而却步。作者出于想象的精彩描写,夸张而不失真,将景物活化在读者眼前,典型地衬托了山路之险和山行之难。

三、 状蜀道之凶险,叹蜀道之居留难

“剑阁峥嵘而崔嵬”。文章末尾,作者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表现居留之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极写剑阁雄关的险要。蜀中要塞剑阁,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上,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作者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句话说,人们早晨要躲避猛虎的袭击,晚上要逃避大蛇的侵扰。这些“野兽”都在磨牙吮血,杀人太多了。这里写“猛虎”“长蛇”,用的是双关的手法,即用“猛虎”“长蛇”代“所守”,并把所守的凶残比之如野兽,活化了割据一方的军阀穷凶极恶、残害生灵的面目,从而强化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进一步突出环境之险恶。最后一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更是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使读者兴无穷之叹。

蜀道在李白如椽大笔之下,高位险峻似真似幻。这篇文章写于何时,为什么而写,是写实还是写虚,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是简单的送别友人之作,还是别有所指,历来众说纷纭。孟在《本世诗・高义篇》中说,李白刚从外地来到京师,住在宾馆里。当时很有名的大诗人贺知章去拜访他,李白把《蜀道难》拿出来给贺看,贺还没读完就不断称赞,把李白称为“谪仙”(“读未尽称叹数次,号为谪仙”),说李白才华卓绝、超群,似人间神仙,并与李白把酒言欢。这一来李白的声名就在京城传开了。我们知道李白出蜀,被召进京是在天宝元年(742),而贺知章告老还乡是在天宝三载(745)。这样看来,《蜀道难》的写作时间大致在天宝初年。

有人认为“文中的‘君’是指唐玄宗,理由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曾逃难到蜀地,李白写此诗是劝谏唐玄宗不要久留蜀地,而应心怀国家安危,回到长安。有人认为“该诗是为房、杜甫担忧。因此时房、杜均在剑南节度使严武手下办事,严武为人粗暴,是为劝说他们小心从事的”。两种说法时间不合,史实不符,故不能成立。也有人认为李白在长安期间,曾写过《剑阁赋》,在题下自注说“送友人王炎入蜀”,内容与《蜀道难》相似,故可推断《蜀道难》为王炎入蜀而作,是沿袭乐府古题的“即事成篇”之作。综观全诗,叙议结合,多扣诗题,看不出有什么言外之旨,且文中这些语句“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体现了对友人的关心担忧之情,但友人毕竟又向前走了,历经险境而抵达剑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更是一种忧虑,体现了作者对友人命运的关心:这是豺狼出没、蛇虎横行的地方,千万不能久留啊!于是诗人又发出深情的呼唤:“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再三叮咛和规劝中,饱含着一片深挚的友好情谊。明人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胡震亨《李诗通》中说“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风人之义远矣”,是纯粹的咏蜀。

当然今人也有种种寓意之说,联系诗人实际,知人论世,推断本诗绝非一首描写山川景物的诗,而是以山川艰险为比兴手段挥斥幽愤的诗作,是借“蜀道”叹“仕道”的寓意婉曲的诗作,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命途多舛的愤懑,表达了对社会政治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忧虑和关切。言微而旨远,也不无道理。

其实千百年来人们读《蜀道难》,更多地是关注诗歌中的摹景状物,并被诗歌中雄伟的形象、炽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所深深折服。与其说这是一首诗,还不如说是一幅古朴凄凉、离奇迷幻、生动斑斓的画卷,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蜀道的峥嵘崔嵬和阴森可怖的气氛,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诗中的景物描写角度灵活,特点鲜活,意境雄浑,手法多样,情感充沛,多方面突出蜀道之高危、惊险,难行。“笔阵纵横,如虬飞蠖,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清・沈德潜)全诗色泽光怪陆离,动人心魄,其结构回旋往复,又层次井然,主旨句三次出现,一唱三叹,带给人强烈的精神震撼。虽然诗歌竭力描绘蜀道的艰难险恶,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披文以入里,赏景以入情,感受到一种崇高雄伟的豪放美,这也正是豪放飘逸的太白诗的特点。

学法指导

蜀道难赏析篇2

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在亲身经历和目睹这样的诗歌教学现状之后,我结合近几年对诗歌教学方法的摸索尝试,积累了一些粗浅的体会,现提出“吟诵,体验,研习,改创”诗歌教学模式,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1.吟诵。吟诵是学习诗歌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策略。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诗歌的音乐美就体现在韵律和节奏上。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

在吟诵诗歌时,我要求学生分三步来进行。第一步,小声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句读;这是学习诗歌的最起码的一点,先解决语言上的障碍,使学生能够识字。第二步,大声读诗歌,读出诗的节奏和音韵,注意停顿和语气;教师可从声音的轻重,语调的缓急,停顿的长短等方面指导学生,这能使学生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第三步,吟诵诗歌。学生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诗歌已经有了整体的认识,对诗歌的感情也有了一定的把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来吟诵诗歌,这可以使学生自由自主地理解把握诗歌。我在教学《氓》《蜀道难》《登高》时,让学生先吟诵诗歌,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2.体验。长期以来,我们的诗歌教学无论是诗歌内容还是思想情感,我们都是愿意把现成的教参的答案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一直使学生处于接受的被动位置。学生的不参与直接导致了诗歌教学的失败。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对所学的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诗歌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作者的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诗歌中感人的意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体验是吟诵的升华,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体验诗歌时,一定要注意找准切入点。在教授《蜀道难》时,我让学生从找出诗中相互照应的句子以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并且使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味蜀道之高,蜀道之险,蜀道之危;在教授《登高》时,我让学生找准表示作者情感的词“悲”入手,体验诗人的悲伤情怀。

3.研习。诗歌的研习主要是学生在体验把握作者的感情之后,对诗歌进行的有效解读,包括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的赏析,语言的品评以及技巧手法的赏析。诗歌的研习应注意整体解读与特色解读相结合。诗歌的整体解读有时需要联系时代背景,有时需要知人论世,教师可以把相关的内容印发给学生,以便学生根据相关内容解读诗歌。

诗歌的特色解读一般是对本诗区别于其他诗歌的地方,或者是同一诗中本句区别于其他诗句的地方进行的有效解读。比如,《琵琶行》区别于其他诗歌的地方在于诗中对音乐部分的描写,那么我们就要重点赏析这一部分诗句,看诗人如何描写音乐。这就涉及到语言、手法、情感等内容。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蕴涵着丰富的意蕴情感,就很值得揣摩推敲,我们就要对其进行重点研读。

诗歌的研习在组织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为主,以教师的辅导为辅,把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读、品、研中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4.改创。诗歌学完后肯定有一部分学生感觉意犹未尽而“蠢蠢欲动”,提笔赋诗。当然我们不主张我们的学生全部会写诗作赋,但适当进行诗歌改创对学生理解把握诗歌有着积极的意义。

史建筑老师在诗歌教学时,常常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改创。他称之为“文本变奏”。他的学生将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改创为一首词《钗头凤》:“高堂口,明镜头,容颜永驻何时有?世事恶,人情薄,白发满眼,肝肠满愁。叹!叹!叹!朝青丝,暮白首,无奈饮尽杯中酒。韶光流,志难酬,吾欲从头,天时不留。过!过!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让学生用诗歌进行过改创,不过学生更喜欢用散文化的语言对诗歌进行改创。在学了《琵琶行》之后,学生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改写为:“傍晚,浔阳江头。漫山荻花随风起舞,吹散的白花斜躺在红枫叶中,红色中点缀的白那么醒目,那样凄凉。远处山无生机,近处江水悠悠。我的心情犹如这江,这山。”虽不是上乘佳作,但常练定会有更大收获。

“吟诵,体验,研习,改创”诗歌教学模式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一种尝试,更是一个挑战。在这种模式下,我力求让诗歌教学回归诗歌本位,因为一切肢解诗歌的做法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只有回归诗歌本身,诗歌教学才有生机。同时,诗歌教学也必须回归学生主体。让学生在吟诵中体验诗歌,在改创中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蜀道难赏析篇3

关键词:仇英;《剑阁图》;艺术风格;赏析

0 引言

明代的绘画艺术在中国绘画的发展历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其总体格局发展较为缓慢,但艺术的更新变革却是十分积极,艺术流派纷呈且理论交流活跃。明代绘画艺术的主要特点即是艺术画院的设立和画家画风的不断更替,在明代时期拥有三百余年的绘画史实,现存有大量的画作。这些绘画作品确立了明代绘画艺术在中国绘画艺术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一个链接点,发挥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甚至影响了其后四百余年的创作画风。“吴门画派”是明代绘画艺术发展中最强大、最繁杂、最典型的一个艺术流派,其主要继承了宋元以后文人画客的传统风格,在反对院体画风与浙派画风的过程中一举成为了画坛的主角。[1]据史料记载,“吴门画派”共有876位画家,这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绝后的。本文所介绍的《剑阁图》作者仇英与沈周、文徵明、唐寅这四人最为突出,精通诗文书画,被后代世人称为作“吴门四杰”,也称“天门四杰”。《剑阁图》是仇英先存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本文将结合仇英的绘画风格对这副作品进行赏析。

1 仇英及其艺术风格介绍

仇英,字实父,也称实甫,号十洲,又号十洲仙,生年不详(大约生于明弘治年间),卒于1552年,汉族人,祖籍为明朝太仓(现在属于江苏),随后移居至吴县(即为现在的江苏苏州)。

仇英早年出身于工匠,为传统的漆工,兼职为他人绘制房屋栋宇,后来转为作画。他在年轻得时时候因为善于作画而结识了当代的许多著名画家,其中文人文徵明、唐寅更是对其器重有加。后来仇英拜在周臣的门下学习绘画,苦心学习,是一位擅长人物、山水画的能手,并且其曾经在著名的鉴藏家周六观、项元汴家里见识了许多古代的名人画作,并临摹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作画的态度认真严谨一丝不苟,每幅作品都是周密谨慎细致入微。

仇英是明代极具代表性的一位著名画家,曾被文徵明称作是“异人”,后代世人将他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吴门四家”。其绘画风格与唐寅较为接近,但与其他三人不同的是仇英在他的画上,为了不破坏画面的美感,一般只是题名落款,并不佐以诗句题跋。也正因如此,后人评价他是位追求艺术的仙人。

仇英现存的作品较多,他的作品在继承了唐宋时期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传统民间艺术以及文人画技之长。仇英的青绿山水画主要师承南宋的赵伯驹及南宋时期的“院体”画。他尤其擅长青绿山水以及工笔人物的创作,形象精准,工细雅秀,色彩丰富,表达含蓄,色调清丽。[2]历史上对仇英的文字记载传承得较少,这也给后世对仇英的研究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仇英为后人留下的绘画艺术作品,可以使后人从他的作品里直接体会他的思想。

2 《剑阁图》简介与赏析

2.1 《剑阁图》概况

《剑阁图》,立轴,绢本设色,纵295.4厘米,横1.9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仇英晚年时期做客于收藏家项元汴家里模仿的历代名画,其落笔堪称以假乱真,他对中国古代绘画著作的领悟与临摹的本领,令世人叹为观止。

“剑阁”指的是现今四川剑阁县北大、小剑山间的栈道,也被叫做是剑门关。栈道是三国时期担任蜀国丞相的诸葛亮所修建的,这是一条由四川通向汉中的主要道路。“剑阁”是蜀道中的一处天险,有着“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比喻。

2.2 《剑阁图》艺术风格与价值赏析

仇英的《剑阁图》是一幅描绘青绿山水巨幅的作品,此图描绘了剑门栈道的奇美雪景与独异风情。作品以李白《蜀道难》为母本进行创作,用山体中心的栈道将整幅画面分为上下两个场景,上半部分绘险山冲向云霄,栈道盘旋在山体上若隐若现,险绝连山,陡峭的绝壁仿佛像刀削过一样,气势雄伟,行人与马骑沿着山腰而行,下半部分描绘的是山水溪石,或有人骑马伫立,或有人回头望顾盼,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或有人把手放在嘴边呵冻。每个细节的描绘都形象逼真,撼人心魄。正值冬季的剑阁被积雪覆盖,行人头戴笠帽身披斗篷,整幅作品山峦重叠,远处残雪覆盖的雪崖直入云天,近处是重彩描绘的山峦惊心动魄,崎岖的栈道旁长满留有残雪的树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场景。全图场面复杂宏大,布局精巧,气势雄伟,匠心独具,令人寻味,绘画得细密精巧,描绘的人物形态生动各异,继承了李唐与刘松年的绘画传统,从山石到树木都呈现出一副严谨缜密的风格,跳出了北派雪景以险峻浑厚的山水取胜的画风,将从容行旅与俊秀山势巧妙结合,展现了雪景山水的创新之美。[3]色彩基调以赭色为主,渲染出了冬季的凄凉之感。栈道上的人马很多,但是每个人的神态动作却不相同,这些精致的细节描写结合其丰满雄壮的场面,皆为了突出蜀道艰难这一主题。

仇英可以将《剑阁图》绘制得如此精妙绝伦,与他的高超绘画技法是不可分开的,他精研“六法”,作品不拘一家一派。当然,若是我们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这幅《剑阁图》,则会认为它颇有“匠气”。他的艺术风格,依照传统的说法应当划分为北宗之画或者是行家之画,我们细观他的《剑阁图》,则会发现仇英的作品透出华贵严谨之气派。这种与众不同的气派主要是由于仇英善于从传统绘画中广泛汲取艺术养分。

3 结语

《剑阁图》这幅作品是仇英山水画中的精品,是仇英继承了李唐之作。这幅作品像是让读者了解仇英的一扇窗,通过赏析《剑阁图》,可以使读者看出仇英的绘画作品,无论是技法抑或是意境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作画技法娴熟精艳而不古板,意境清丽恬雅而不艳俗。在悠久的历史的发展中,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就像那暗黑夜空中的繁星,虽然遥远但是却带给人们前进的力量,启迪着读者的心灵,指引着读者前进的方向。仇英凭借其独特的画风、精湛的技艺在绘画艺术的历史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李栋.试论“吴门画派”[D].中央民族大学,2005.

[2] 王雪歌.仇英青绿山水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蜀道难赏析篇4

关键词:蜀道;五丁;石牛道;蜀道诗

蜀道是连接长安与成都的驿道,是一个穿越秦巴山地的道路交通体系。长期以来,蜀道以艰险著称。关于这条穿越崇山峻岭的道路,民间流传着关于它的传说。

一、蜀道与五丁神话

蜀道南段的金牛道,又称石牛道,自汉中越七盘岭入四川境,经朝天驿过剑门关,被称之为“蜀之咽喉”。金牛道因为石牛和五丁的传说,具有一种奇幻的色彩。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蜀王本记》云:“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得道通,石牛力也。后遣丞相张x等随石牛道伐蜀。”

《太平御览》卷八八八亦引此:“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余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土地。秦当得蜀矣。秦王恐亡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王以为金便,乃令五丁拖牛成道,置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

扬雄《蜀王本记》有关石牛道的记载有赖于类书而保存下来。秦惠王欲征伐蜀,但是苦于没有路。于是秦惠王想到了一个办法:刻五头石牛,置金于石牛身后,贪财的蜀王以为石牛能便金。随即派了五名大力士前去拖牛,拖牛的过程中便开辟了蜀道。这个神话故事讲述了石牛道的得名。这五名大力士是何许人也?“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献山”(《艺文类聚》卷七引《蜀王本纪》)。

然而石牛之称,并非因为神话,而是源于地理。《太平寰宇记》卷一三三云:“旱山在(南郑)县西南二十里……《周地图记》云:山上有云即雨。故谚云:牛头戴,旱山晦,家中干谷莫相贷。旁有石牛十二头。”《水经注》卷二七云:“廉水又北注汉水。汉水右合池水,水出旱山,山下有祠,列石十二,不辨其由,盖社主之流,百姓四时祈祷焉。”由此可知,郦道元“不辨其由”的十二座石头,是按山形之数所列的山神、土地之类,所以百姓才会祭祀并且四时都祈祷于此。南郑县的旱山地理位置处于秦蜀交通要道褒谷之地,石牛的神话传说遂与秦、蜀要道的开通发生了关系,产生了“金牛”的神话传说。而这一神话传说又反过来影响了地理的命名[1]。无论怎样,所有与五丁相关的神话传说都反映了古代蜀地人民渴望移山开路这一美好的愿望。

二、五丁与蜀道诗

文人墨客们在入川的途中,亲身经历这险象绝境的时候,都会由五丁神话展开艺术想象。当他们跋涉在艰险蜀道中,这一经历便显得如此独特,“人在不同的时刻会碰到不同的人和事,这是人的经历;只有当人能够从这些经历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才能说是有了体验。”[2]文人们的体验结合五丁神话,便产生了超强的艺术想象力。

唐玄宗李隆基在平息安史之乱后从四川回长安时,行至剑门时写下了《幸蜀西至剑门》: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宋朝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载有该诗的本事:“帝幸蜀,西至剑门,题诗曰:……至德二年,普安郡守贾深勒石。”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二句写出剑阁天险,銮舆人主,铢两悉称。颔联二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互文见意。“屏”、“障”均指山峰,“翠”、“丹”形容山色之美。“千仞合”写道路险阻。皇舆经行,抬头看去,剑门七十二峰拥挤堆叠,壁立千仞,仿佛扇扇闭合的大门。“五丁开”写道路之险,引用五丁开路的传说。“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地势之高,如入仙境。尾联“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是就剑阁石壁所勒张载《剑阁铭》发议论。此诗格调庄严,引用五丁壮士开路来形容道路的艰难。

李白的《蜀道难》也讲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是从开辟之难来写道路的艰难。此外,在《读狄梁公传》这样的政论诗中,诗人张祜也引用五丁事迹来表彰狄仁杰在武后朝中匡教太子、保扶皇室的功绩:“失运庐陵厄,乘时武后尊。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上保储皇位,深然国老勋。圣朝虽百代,长合问王孙。”[3]

无论是天子,还是文人,他们对于蜀道,对于传说中开辟这条蜀道的五丁壮士,都寄托了深厚的感情。蜀道也因为它的奇险和壮美引发了文人墨客们无尽的情思。

参考文献:

[1] 李诚:《巴蜀神话传说刍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8页。

[2] 童庆炳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蜀道难赏析篇5

关键词: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 想像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应从阅读文本,二度创作;架设桥梁,达成共鸣;净化领悟,各抒己见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阅读文本,二度创作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地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达成共鸣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共鸣。

李白的《蜀道难》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什么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呢?如果不细想,不想像,恐怕学生很难理解的。这就要让学生明白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由秦入蜀,太白峰首当其冲,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民谚云:“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下面即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象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就是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三、净化领悟,各抒己见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尽情想象,然后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如讲授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充分掌握文本知识的基础上尽情的放飞思绪,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百家争鸣”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2版。

蜀道难赏析篇6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中的《失街亭》一文选自《三国演义》。本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课文从“失街亭”和“斩马谡”这两个情节中,通过对蜀、魏两国争夺街亭战役的描述,赞扬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严肃执法、勇于自责、赏罚分明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狂妄轻敌、脱离实际、刚愎自用、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

为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诸葛亮和马谡的性格特点,在学生熟练掌握故事内容、理清情节线索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刻画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什么?

本文刻画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人物语言、 动作、 神态描写的传神逼真。学生们在细读品味中,在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研读体会下,总结出用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是中国小说尤其是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传统手法。

2.马谡立军令状并失街亭,按法当斩,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关羽在赤壁大战中,也在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却在华容道上放走了曹操,为何一个被赦,一个被杀?

对诸葛亮斩马谡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要有一个合乎“人性”和“人情”的全面认识。有的从“情”的角度去分析;有的从“义”的方面去探讨;也有的从“天命”的角度去阐释,因诸葛亮夜观天象,曹魏气数未尽,故有意让关羽成就这件千古美事。但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诸葛亮都是一个感情丰富、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那种既能呼风唤雨又能料知身前身后事、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何尝不赏识马谡的忠贞骁勇呢?但军令如山,不可儿戏。这就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性格更加多元,让同学们真正走进智者诸葛亮的精神世界里,受到情和理的熏陶、感染。

对以上问题的把握,还只是停留在文章的浅层。为了突破本文的难点,还需挖掘出文章深层次的含义,可针对街亭失守的原因,思考以下问题:

1.刘备临终时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诸葛亮却为什么把守街亭的重任交给马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呢?

结合《三国演义》的有关情节,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①马谡乃蜀中良将马良之子,自幼熟读兵书,懂得行军布阵之法,诸葛亮赏识他的军事才能。②诸葛亮七擒孟获,威震西南,采用的是马谡“心战为上”的好建议;诸葛亮曾采用马谡的“离间计”,使曹魏君臣不和,诸葛亮趁此出祁山夺得陇西三郡。③“司马懿倍道而来”,强敌压境,形势危机。马谡主动请缨,替主分忧,并立军令状,英勇刚毅;街亭失守,毫没推卸,自缚受罚,不乏铮骨之气。可见,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诸葛亮的这一决策也有其合理的部分。

2.街亭失守,马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之责,但对手司马懿骁勇善战、精通韬略,非等闲之辈,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除此,你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吗?

结合三国时的社会现实,根据当时政治、经济、地理条件,可多方面、多角度地将各种知识整合,分析挖掘出文章的另一层面:①西蜀偏居西南一隅,无力和具有先进文化底蕴的中原强国抗衡。②西蜀伐魏,不仅路途遥远,且有秦岭大山的天然屏障,交通不便,粮草不济,无异于以卵击石。③诸葛亮用马谡的“离间计”,虽夺得陇西三郡,但客观上激化了蜀、魏矛盾,司马懿再次出山,亲率强兵猛将一路杀来,蜀军败在必然。④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实际执政者,重攻伐,轻农织,六出祁山,不功而回。

3.诸葛亮毕竟是一代贤相,旷世英才,是人们心中智慧的化身,那他为什么“知不可为而为之”?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文章的新意,就要大胆质疑,不迷信古人,尤其是对已成定论的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除了决心“兴复汉室”,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外,在魏国崛起、吴国虎视、偏居西南的蜀国处于风雨飘摇之时,为使先主创下的基业在后主手中延续下去,诸葛亮不得不采取“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其良苦用心,天地可鉴,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历史上的智者诸葛亮。

可见,街亭失守,直接责任在马谡,他没有按诸葛亮的谋略去布阵;而间接责任在诸葛亮,他草率从事,用人不当。但事实上,西蜀无力北伐中原,街亭失守是不可避免的。可以推断,其他蜀将如魏延、赵子龙者,最终同样守不住街亭,只不过坚守时间的长短不同罢了。因为历史前进的车轮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某些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是一滴能够折射太阳光辉的水珠,但那耀眼的光芒毕竟是一时的。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将文学真实和历史真实有机地统一起来,创作了不朽名篇《失街亭》。我们如果能够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的话,也同样能够挖掘出文章所留下的缺憾或即新意来。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文本表面,对教材新意的挖掘应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蜀道难赏析篇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傅宗龙,字仲纶,昆明人。除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入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天启元年,辽阳破,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一月余,得精卒五千。明年,安邦彦反,围贵阳,土寇蜂起。请发帑金济滇将士,开建昌,通由蜀入滇之路,别设偏沅巡抚,罢湖广退怯总兵薛来胤。帝多采纳之。四年正月,贵州巡抚王三善为降贼陈其愚所绐,败殁。其夏即起宗龙巡按其地,兼监军。宗龙直渡盘江,战且行,寇悉破。巡抚蔡复一倚信之,请敕宗龙专理军务,设中军旗鼓,裨将以下听赏罚,可之。复一卒,王瑊代,事悉倚办。宗龙乃渐剪水外逆党,将犬兴屯田。邦彦惧,谋沮之,大举渡河入寇。宗龙击破邦彦赵官屯,威名大著。用小故夺官矣。居久之,崇祯十年,流寇大入蜀,陷蜀三十余州县,帝拊髀而思宗龙曰:“使宗龙抚蜀,贼安至是哉!”趣即家起宗龙。帝愤中枢失职,杨嗣昌以权诡得主知。宗龙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帝颇然之,顾豤言不已,遂怫然曰:“卿当整理兵事尔。”既退,语嗣昌曰:“宗龙善策黔,而所言卑卑,皆他人唾余,何也?”自是所奏请,多中格。李自成犯开封。宗龙以川、陕兵二万出关,次新蔡,与保督杨文岳兵会。贺人龙、李国奇将秦兵,虎大威将保兵,共结浮桥,合兵趋项城。至孟家庄,人龙、大威曰:“马力乏矣,诘朝而战,止兵为营。”诸军弛马甲植戈錞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宗龙文岳合兵屯火烧店贼以步兵攻其营诸军鸣大炮,震死贼百余。日暮,贼引去。檄人龙、国奇还兵救,二帅不应。夜半,潜勒诸军突贼营,X千余人,溃围出。未至项城八里,贼追及之,执宗龙,呼于门曰:“秦督围随官丁也,请启门纳秦督。”宗龙大呼曰:“我秦督也,不幸堕贼手,左右皆贼耳。”贼唾宗龙。宗龙骂贼曰:“我大臣也,X则X耳,岂能为贼赚城以缓死哉!”贼抽刀击宗龙,中其脑而仆,死城下。复官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谥忠壮,荫子锦衣世百户,予祭葬。

(节选自《明史·傅宗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军弛马甲植/戈錞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宗龙/文岳合兵屯火烧店/贼以步兵攻其营/

B.诸军弛马甲/植戈錞/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宗龙/文岳合兵屯火烧店/贼以步兵攻其营/

C.诸军弛马甲/植戈錞/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宗龙/文岳合兵屯火烧店/贼以步兵攻其营/

D.诸军弛马甲植/戈錞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宗龙/文岳合兵屯火烧店/贼以步兵攻其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诸军解下马的护身甲,把矛戟插在地上,大家散行到村子里寻找马草。贼兵暗中发觉后,猛然间从林子里X了出来,伏兵都冲上来跟官兵搏斗。三位总兵的部队溃败逃散。宗龙、文岳联合起来驻扎在火烧店,贼兵用步兵过来攻打他们的营寨。“马甲”是“弛”的宾语,“植”是“戈錞”的谓语,应在“马甲”“戈錞”两个宾语后断开,排除AD;“之”是“觇”的宾语,“尘”是修饰“起”的,应在“之”后断开,排除C。故选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取,明清吏部铨选制度。指凡在外州县官内升,依规定年限,经保举可调京职。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又称“抚院”“抚台”。

C.檄,古代特指由皇帝发出的用来声讨、征召等的公文,类似还有“旨”“诏”“谕”“制”等。

D.荫,即庇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的一种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

“特指南皇帝发出的”表述不当。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多用于声讨和征伐。从文中语境“檄人龙、国奇还兵救,二帅不应”亦可推断,檄文的发出方是宗龙,而并非皇帝。故选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宗龙干练多谋,能够为君解难。皇帝下发募兵命令,宗龙请求前往,仅月余便征得五千精兵;寇贼群起,他提出拨国库金银、打通道路等诸多良策,大多被采纳。

B.傅宗龙巡按贵州,多次剪逆破敌。贵州巡抚王三善战败而死,傅宗龙被起用,大破寇贼;又逐步剪除逆党,打算兴办屯田,邦彦大举渡河入侵,被他成功击败。

C.傅宗龙心系百姓,不善假意奉承。他刚刚面见皇帝,就讲百姓困穷、财力虚竭之状,皇帝并不认同,认为这些是琐屑之事,从此他的奏请,大多被搁置。

D.傅宗龙忠烈有节,至死不屈于贼。他被敌军捉拿后,不肯为了活命而被敌军利用,大喊道出实情,最终被贼人砍中头颅,死于城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并不认同”表述错误,原文说“宗龙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帝颇然之……”,可以看出皇帝对宗龙民穷财尽的看法是认同的,只是后来宗龙不停地讲论,引起了皇帝的不悦。故选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请敕宗龙专理军务,设中军旗鼓,裨将以下听赏罚,可之。

(2)帝拊髀而思宗龙曰:“使宗龙抚蜀,贼安至是哉!”趣即家起宗龙。

【参考答案】(1)奏请朝廷下达诏令让宗龙专职管理军务,给他设置中军的旗鼓仪仗,副将以下的官员任他赏罚,朝廷许可了。

(2)皇帝拍着大腿想起了宗龙说:“假使宗龙巡抚四川,贼兵怎么能达到这种地步!”催促就在家中起用宗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本题得分点有:(1)“敕”,下达诏令;“裨将”,副将;“听”,听任。(2)“拊髀”,拍大腿;“安”,怎么;“趣”,同“促”,催促。

【参考译文】

傅宗龙,字仲纶,昆明人。被任命为铜梁知县,调任巴县,被地方长官推荐后调进京城,入朝当了户部主事。过了很久,授官御史。天启元年,辽阳失守,皇帝下了征募士兵的命令,宗龙请求前往。一个多月,招募到五千精兵。第二年,安邦彦造反,包围了贵阳,土匪寇贼蜂拥而起。宗龙上书请求朝廷拨出国库金银救济云南将士,开发建昌,打通由四川进入云南的道路,另外设置偏、沅巡抚,罢免湖广胆怯退避的总兵薛来胤。皇帝大都采纳了他的意见。天启四年正月,贵州巡抚王三善被降贼陈其愚欺骗,战败而死。这年夏天,朝廷就起用宗龙巡按那个地方,兼任监军。宗龙直渡盘江,边战边行,贼寇都被他打败了。巡抚蔡复一十分倚重信赖他,奏请朝廷下达诏令让宗龙专职管理军务,给他设置中军的旗鼓仪仗,副将以下的官员任他赏罚,朝廷许可了。复一死后,王瑊来代任,凡事都依靠宗龙办理。宗龙于是逐步剪除了水外的叛党,打算大力兴办屯田。邦彦畏惧,谋划阻止破坏,大举渡河入侵。宗龙在赵官屯打败了邦彦,威名大震。此后宗龙因为一些小的缘故被剥夺了官职。过了很久,崇祯十年,流寇大举进入四川,攻下四川的三十多个州县,皇帝拍着大腿想起了宗龙说:“假使宗龙巡抚四川,贼兵怎么能达到这种地步!”催促就在家中起用宗龙。皇上愤恨兵部长官不称职,杨嗣昌因为狡诈得到了皇上的欣赏。宗龙刚进见,就讲百姓困穷,财力虚竭。皇帝同意这点,只是宗龙不停地恳切讲论,皇帝于是不高兴地说:“你应当去整顿军事了!”宗龙退出以后,皇上对嗣昌说:“宗龙很会决策贵州事务,现在却只讲这些微不足道的事,都是他人唾余的事,什么原因?”从此宗龙有所奏请,大都被搁置了。李自成进犯开封。宗龙带领四川、陕西的两万部队开出潼关,驻扎在新蔡,与保总督杨文岳的部队会合。贺人龙、李国奇率领秦部队,虎大威带领保部队,一起架起浮桥,联合起来开赴项城。到了孟家庄,人龙、大威说:“马累了,明天交战,停止前进扎营休息吧。”诸军解下马的护身甲,把矛戟插在地上,大家散行到村子里寻找马草。贼兵暗中发觉后,猛然间从林子里X了出来,伏兵都冲上来跟官兵搏斗。三位总兵的部队溃败逃散。宗龙、文岳联合起来驻扎在火烧店,贼兵用步兵过来攻打他们的营寨。官军点燃大炮,震死了一百多贼兵。天黑下来,贼兵引退了。宗龙发布檄文,令人龙、国奇回兵来援救,二帅不加响应。半夜时分,宗龙率领部队偷袭贼营,X死贼兵一千多人,突围而出。他们走到不到项城八里的地方,贼兵追上来,活捉了宗龙,然后到城门前喊道:“我们是秦总督的护卫官兵,请打开城门让总督进去!”宗龙大声喊道:“我是秦总督,不幸落在贼兵手里,左右都是贼呀。”贼兵向宗龙唾口水。宗龙骂他们说:“我是朝廷大臣,要X就X,怎肯通过帮贼人打开城门来延缓生命!”贼兵抽出刀砍宗龙,宗龙被砍中头颅,倒下了,死在了城门之下。朝廷恢复他兵部尚书的官职,加官太子少保,谥忠壮,荫封儿子锦衣卫世袭百户,给予安葬的仪式。

傅宗龙,字仲纶,云南昆明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①,入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天启元年,辽阳破,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一月余,得精卒五千。明年,安邦彦反,围贵阳,土寇蜂起。请发帑金济滇将士,开建昌,通由蜀入滇之路,帝多采纳之。又上疏自请讨贼,帝大喜。会宗龙以疾归,不果行。

四年正月,贵州巡抚王三善为降贼陈其愚所绐②,败殁。其夏即家起宗龙巡按其地,兼监军。宗龙直渡盘江,战且行,寇悉破。擒斩其愚。宗龙乃条上屯守策,部议从之。诏加太仆少卿。忧归。崇祯三年起故官。用孙承宗荐,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未几,拜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用小故夺官矣。居久之,十年十月流寇大入蜀,陷蜀三十余州县,帝拊髀而思宗龙曰:“使宗龙抚蜀,贼安至是哉!”趣即家起宗龙。宗龙至蜀,代王维章与总兵罗尚文御却贼。十二年五月以杨嗣昌荐,召为兵部尚书,去蜀。八月至京,入见帝。宗龙为人伉直任气,不能从谀承意。帝愤中枢失职,宗龙朴忠,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帝颇然之,顾恳言不已,遂怫然曰:“卿当整理兵事尔。”既退,语嗣昌曰:“何哉?宗龙善策黔,而所言卑卑,皆他人唾余,何也?”自是所奏请,多中格③。

当是之时,李自成有众五十万,自陷河、洛,犯开封。帝命宗龙专办自成。议尽括关中兵饷以出,然属郡旱蝗,已不能应。十四年九月四日以川、陕兵二万出关。秦师食尽,宗龙X马骡以享军。明日,营中马骡尽,X贼取其尸分啖之。营中火药、铅子、矢并尽。夜半,潜勒诸军突贼营,X千余人,溃围出。宗龙徒步率诸军且战且走。十九日,日卓午,未至项城八里,贼追及之,执宗龙,呼于门曰:“秦督围随官丁也,请启门纳秦督。”宗龙大呼曰:“我秦督也,不幸堕贼手,左右皆贼耳。”贼唾宗龙。宗龙骂贼曰:“我大臣也,X则X耳,岂能为贼赚城以缓死哉!”贼抽刀击宗龙,中其脑而仆,斫其耳鼻死城下。事闻,帝曰:“若此,可谓朴忠矣。”复官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谥忠壮。

【注】①行取:明清时,地方官经举荐保举后调任京职。②绐:dài,古同“诒”,欺骗,欺诈。③中格:中途搁置

4.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地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趣即家起宗龙 趣:马上 B.请启门纳秦督 纳:交纳

C.陷蜀三十余州县 陷:攻陷 D.宗龙X马骡以享军 享:供应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傅宗龙心忧天下的一组是(3分)( )

①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 ②会宗龙以疾归,不果行

③宗龙直渡盘江,战且行 ④宗龙乃条上屯守策

⑤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 ⑥宗龙X马骡以享军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傅宗龙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可谓文武双全。虽然最后战败而死,却无损于他的声誉。

B.明代末年,社会动荡,到处起兵,国无宁日,纵使一代名将傅宗龙四处平叛,也难保大明江山。

C.傅宗龙率兵讨伐李自成,因兵力悬殊,寡不敌众,加上后勤供应不济,弹尽粮绝,兵败被俘,慷慨赴死,可谓壮哉!

D.傅宗龙为人刚直,不肯阿谀奉承,觐见皇上时,关心民心疾苦,恳切地说个不停,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宗龙乃条上屯守策,部议从之。(5分)

(2)潜勒诸军突贼营,X千余人,溃围出。(5分)

参考答案

4.B

5.C

6.D

7.(1)(5分)傅宗龙于是(向朝廷)分条呈上屯兵守卫的策略,兵部讨论后同意了他的意见。(条,1分,部议,1分,大意3分)

(2)(5分)宗龙暗中率领这些部队突袭贼兵军营,X死贼兵一千多人,突破包围而出。(潜,1分,勒,1分,溃,1分,大意2分)

【解析】

4.试题分析:纳:接纳。根据前句“呼于门曰”就可推断出。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考查的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即看这一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是否讲得通,是否合理。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分析:②是文龙生病不能前去讨贼。③是文龙灭贼的情况。⑥是文龙解决缺粮的做法。做文言文中信息筛选类试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浏览六个小选项,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直接排除。最后看四个大的选择项,利用排除法,从而选出正确答案。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6.试题分析:“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誉”错。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条”解释为分条,“部议”解释为兵部讨论;第二句时注意“潜”解释为暗中,“勒”解释为率领,“溃”解释为突破。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傅宗龙,字仲纶,昆明人。万历三十八年考中进士。授予铜梁知县,调任巴县知县,被推荐进京任户部主事。很久以后,任命为御史。天启元年,辽阳被攻破,皇帝下征募士兵之令,傅宗龙请求去征募士卒。一个多月,募得精兵五千人。第二年,安邦彦反叛,包围了贵阳,当地寇贼到处起兵反叛。傅宗龙请求朝廷发放国库的金银接济云南将士,开发建昌,打通由蜀入滇的道路,皇帝采纳了他的大多请求。又上书请求亲自带兵去讨伐贼寇,皇帝非常高兴。适逢傅宗龙因为生病回家,最终没有成行。

天启四年正月,贵州巡抚王三善被投降的贼寇陈其愚欺骗,战败而死。这年夏天就从家中起用傅宗龙巡行按察那个地方,兼任监军。傅宗龙直接渡过盘江,一边打仗一边前行,贼寇全被打败,擒获斩X陈其愚。傅宗龙于是分条上奏屯守之策,兵部商议采纳他的建议。皇帝下诏提升他为太仆少卿。亲丧归家。崇祯三年起用担任原职。因为孙承宗的推荐,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不久,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的军务。

因为细小的缘故被夺去官职,在家住了很久。崇祯十年十月流寇大规模进入蜀地,攻陷了蜀地三十多个州县,皇帝拍着大腿思念傅宗龙说:“让傅宗龙巡抚蜀地,盗贼哪里会到这种地步啊!”即刻就在家中起用傅宗龙。傅宗龙到了蜀地,取代王维章和总兵罗尚文抵御击退贼寇。崇祯十二年五月,因为杨嗣昌的推荐,召入京师任命为兵部尚书,离开蜀地。八月到了京师,入朝见皇帝。傅宗龙为人刚直任性,不肯阿谀奉承。皇帝恨兵部尚书失职。傅宗龙朴直忠正,刚入朝觐见皇上,就说百姓贫困,财物穷尽,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对。但见他只是恳切地说个不停,皇帝就生气地说:“你应当去整顿料理军队的事务。”退朝以后,皇帝对杨嗣昌说:“怎么回事儿啊?傅宗龙善于策划贵州的事务,但所说的话卑下,都是别人说过的无足轻重的意见,为什么呢?”从此以后傅宗龙上奏所请求的事,大多中途搁置。

蜀道难赏析篇8

[关键词]诗歌教学 反思 四读

2014高考已经结束一个月了,这一年的工作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词就是壮志难酬。壮志难酬是学生在做古代诗歌鉴赏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几乎每次鉴赏都有学生答壮志难酬。这让我很抑郁,和组上的老师交流了一下,他们的情况和我的大致相同。这让我产生一个疑问,莫非我们的学生就晓得壮志难酬,回回都是壮志难酬。去市里改了诊断性考试卷后发现,不只我们学生"壮志难酬",其他学校的学生也是”壮志难酬”。反思他们之所以"壮志难酬",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读不懂古诗词,不明白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那如何让学生读懂古诗词呢?在鉴赏古诗词题时不“壮志难酬”。我认为做到要“四读”。

一、读标题

诗歌的题目,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它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确定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蜀道难》说明诗的内容是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说明诗的内容是诗人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倾慕,赵执信《秋暮吟望》说明诗的内容是诗人赵执信吟望秋天傍晚的感慨。因此,通过对诗歌题目的揣摩玩味,便可感知诗人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的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等某种情感,或诗人对生命、生活、社会的某种见解,甚至是诗人所寄予的某种理想、抱负等。

二、读作者

所谓读作者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曾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个性和创作风格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家创作该作品时的社会状况。如此,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容易把握了。

三、读内容

古人云:诗言志,歌抒情。诗歌的主旨就是言志抒情。 诗歌的标题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诗歌的正文告诉我们诗歌主要内容。如何读诗歌的内容呢?

首先要理解诗歌大意,如何理解诗歌大意呢?古诗歌学生读不懂,但是优美的现代散文他们是读的懂得。所有要理解诗歌大意, 就是要求学生把古诗歌翻译成优美的现代散文。

其次掌握诗歌中出现的意象,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境。意象是客观物象和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融合,意境与意象一样。但意象是组成整体情景的个体,意境则是由若干个意象共同组成的整体情境和氛围。因此要揣摩诗歌的意境须从解析诗歌的意象着手。对诗歌意象的解析要注意分析意象本身的特点,挖掘意象背后的内蕴,要注意把握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体会诗人从中表达的感情。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捕捉意象。比如:送别类意象有杨柳、长亭、酒等。思乡类:月亮、鸿雁;愁苦类:梧桐、流水、猿猴、杜鹃鸟、斜阳;抒怀类:、梅花、松柏、竹、离黍;爱情类: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战争类:投笔、楼兰、长城、柳营、羌笛等等。背诵并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从整体上感知解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最后掌握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这些表达技巧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用法。

四、读注释

诗歌鉴赏题的每一个注释,它都不是平白无故的出现在试卷上,做摆设的。注释往往告诉我们答题的方向,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诗歌鉴赏题出现的注释很重要,学生也最容易忽视。在平时练习诗歌鉴赏,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注释的习惯。比如今年四川卷的诗歌鉴赏是清代赵执信

《秋暮吟望》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释):”一枝"语出”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这一注释不仅给我们解释了什么是老一枝,而且为我们解答第二道问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提供的方向。根据注释,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心境肯定就与终老山林分不开了。

总之,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鉴赏的方法,更重要的还要督促学生在平注意积累,多读课外书籍。了解最基本的文学常识和历史知识。这样,学生在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时,才不至于”壮志难酬”。

[参考文献]

罗建红.浅谈高中诗歌鉴赏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09,(2)

梁国顺

上一篇:公司年会方案范文 下一篇:教学设计模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