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

时间:2023-03-05 18:58:39

家乡文化建议书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气息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教者枯燥,学者无味,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1 在回顾生活中学习语文

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忽视了的或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我们在课堂上就应努力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这些生活现象的每一点记忆,通过恰如其分地引导,利用语言、情景,让学生在回忆中挖掘以往的生活影子,与课文进行对比,加深理解。这样比干巴巴地说教要切实可行得多。例如:春节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好吃的,穿新的,玩过瘾的,但真正了解风俗习惯的同学却不多。如教《北京的春节》一文前,我布置了一道题:同学们,请回忆一下你是怎样欢度春节的?你们家乡的春节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让学生通过回顾,再现家乡春节民风民俗的情景。新课伊始,我让学生说说各自家乡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班上学生纷纷举手,兴趣盎然,说得津津有味,家乡春节的一些民风民俗的活动场面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此时,我进而提出:”同学们,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那么,北京的春节有哪些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呢?”经这么一点,激起了学生了解北京春节风俗习惯的强烈欲望,他们埋头看书,深入课文,去寻找答案。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幅幅北京春节民风民俗的画卷,他们不仅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也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还引发他们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在体验生活中学习语文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课堂上的偶况是相当复杂的,教师不可能都预料到或防止它的发生。在偶况下,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它,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它,并灵活机智地处理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甚至获得比原来预期还要好的效果,这是一种高智慧的艺术。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新课程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不是把别人的文字化为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借自己的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感受、理解,从而达到主动地吸收、自觉地获取、高能力地反馈。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问、好胜的特点,找准情感激发点,立足思维展开点,强化心灵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把学生认知,意志,情感和谐统一起来,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在运用生活中学习语文

有位学者这样告诫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语言文字训练”生活化”,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的生活有联系,因为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所以我在上语文课时,依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如当导游、推销员、解说员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如学习了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后,启发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让他们当一次导游,介绍家乡或游览过印象最深的某一景点,看谁说得好。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景物描绘得活灵活现,听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通过这样采用多种”生活化”方式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既学得有味,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

4 在拓展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必须依靠语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如学写”建议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一天早上,有位学生向我反映有些学生经常买零食,还随手丢弃包装袋,弄得地板上到处都是垃圾。这种不良习惯的确存在,一进教室,我就把这件事告诉学生,问学生该怎么办?于是很自然地引出写”建议书”能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写”建议书”的意义,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接下来就开始教学”建议书”的写法,让学生开始写建议书。这时的学生完全是出于为了有一个卫生整洁的校园环境,所以学得都很投入,写得也很认真。写完后,我挑选几篇较好的作品张贴于学校的宣传栏上。第二天,校长在全校师生集会上,公开表杨了同学们的建议得好,并倡议全校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向乱吃零食、随手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告别,争做一个讲文明、讲卫生的好学生。于是,我又展开了”倡议书”的教学。经过这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学会了知识,拓展生活,还让学生们学得有滋有味,收益匪浅。

总之,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应当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上有生活气息的语文课。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联系实际,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狄燕;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联系生活;能力培养;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66-01

在语文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培养运用能力,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因为语言来源于生活,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1.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教者枯燥,学者无味,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2.要引导学生在回顾生活中学习语文

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忽视了的或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我们在课堂上就应努力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这些生活现象的每一点记忆,通过恰如其分地引导,利用语言、情景,让学生在回忆中挖掘以往的生活影子,与课文进行对比,加深理解。这样比干巴巴地说教要切实可行得多。

如春节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吃好的,穿新的,玩过瘾的,但真正了解风俗习惯的同学却不多。教《北京的春节》一文前,我布置了一道题:同学们,请回忆一下你是怎样欢度春节的?你们家乡的春节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让学生通过回顾,再现家乡春节民风民俗的情景。新课伊始,我让学生说说各自家乡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学生纷纷举手,兴趣盎然,说得津津有味,家乡春节的一些民风民俗的活动场面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许多同学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之中。此时,我进一步提出:"同学们,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那么,北京的春节有哪些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呢?"经这么一点,激起了学生了解北京春节风俗习惯的强烈欲望。他们埋头看书,深入课文,去寻找答案。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幅幅北京春节民风民俗的画卷,他们不仅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也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还引发他们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3.要树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观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那么,有什么样的教师可能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素质与观念、能力同样会决定学生的素质、观念。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不断地与外界学习交流、合作,以达到更完美、更适合、更有效的意识。

在教学中要注意改变以往的语文教学观念,要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

4.要注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及进行知识探求的源动力。只有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习才不是一种负担,才是孩子们内在的一种享受。低年级的孩子思想单纯,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教学中的汉字用"幼圆"的形式来表现,这样他们可以有一种亲切感,汉字的学习就好像是他们在和汉字交朋友,这样他们的兴趣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语文教师要顺应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心理,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巧妙地设计各种情景,让孩子们对教学充满兴趣。

要引导学生在拓展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必须依靠语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如学写"建议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一天早上,有位学生向我反映有些学生经常买零食,还随手丢弃包装袋,弄得地板上到处都是垃圾。这种不良习惯的确存在,一进教室,我就把这件事告诉学生,问学生该怎么办?于是很自然地引出写"建议书"能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写"建议书"的意义,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接下来就开始教学"建议书"的写法,让学生开始写建议书。这时的学生完全是出于为了有一个卫生整洁的校园环境,所以学得都很投入,写得也很认真。写完后,我挑选几篇较好的作品张贴于学校的宣传栏上。第二天,校长在全校师生集会上公开表扬了同学们的建议很好,并倡议全校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向乱吃零食、随手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告别,争做一个讲文明、讲卫生的好学生。于是,我又展开了"倡议书"的教学。经过这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学会了知识,拓展了生活,还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收益匪浅。

总之,语文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应当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联系实际,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做生活的强者,成为时代的精英。

参考文献:

[1] 狄燕,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综合素养

一、强化课外专题性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的选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更多地考虑让学生联系现实社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以及教材的拘囿,开设专题性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自学自育的能力。

例如学生学完《用奇谋孔明借箭》后仍意犹未尽,我又以本篇课文为生发点让学生开展了有关《三国演义》的专题性阅读,设计并上了一堂语文综合活动课。

具体内容如下:

A.【辞海拾贝】1.重在让学生说出与三国有关的成语,如三顾茅庐、七擒孟获、桃园结义等。2.歇后语:出示歇后语的前半部分,让学生说出后半部分。如诸葛亮弹琴,诸葛亮的鹅毛扇……

B.【才华展示】通过讲故事、朗读、表演等形式各施其才。

C.【脑力冲浪】重在让学生写一写、评一评三国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刘备等),通过开展辩论,让学生学会全面评价人物。

D.【开心一刻】三国主题歌,诗词鉴赏(《七步诗》《赤壁怀古》)。

通过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创造潜能得到了发挥,互助合作精神得到了发扬。本节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趣,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乐学。通过课堂活动的实施,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表演能力、评判他人的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等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受到了我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此次综合性学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得到协调发展。

二、借助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者的生活问题。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办报纸、演课本剧、举办诗歌朗诵会、进行书法比赛等。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我们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参观访问;节假日,鼓励学生与家长外出旅游;组织学生作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等,这些综合性学习都有利于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依赖于语文这个工具。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天然教室,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并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到生活中去实际应用,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传播功能。比如让学生写广播稿、倡议书、借条、招领启事、办手抄报等,也可以让学生为旅游公司设计广告语、导游解说词。这样,综合性学习就能把生活与语文紧密相连,把学生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例如在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安排如下活动:

1.访谈。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建设工厂掩埋了多少条水渠和池塘以及水污染的情况。

2.调查。调查马路积水、小河浑浊的原因。了解地方管理机构对水资源的管理。

3.讨论。讨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对策。

4.写建议书。集体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写成建议书,张贴在社区,提高居民的认识水平和环保意识。

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走访”、“调查”,便是运用语言跟人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并且通过讨论形成共识,把水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写成建议书,这便是运用语文解决生活问题。如此,借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就达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中有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儿童的游戏,儿童的吃穿住行,儿童身边的环境、社区、事物……都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素材。利用周围的各种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各种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像蝴蝶般飞满了果园,飞满了校园和乡间小道。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细心的孩子总爱拣几片漂亮的叶子夹在书中做书签,此时此刻,发动学生采集各种树叶,召开一个色彩斑斓的赏叶会,那是多么令学生开心的事啊。在这个活动会上,学生可将采集来的树叶进行归类(有的按颜色归类,有的按形状归类,有的按药用价值归类),将自己的归类内容说给大家听。在介绍树叶名称和树叶归类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随机识字的能力,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说话、识字、审美、绘画、想象、创造、探究等能力会逐步提高,从而加强了语文学科与科学、艺术、数学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手段,以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时空范围,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在“我的家乡”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网上搜集、整理的有关“家乡的名胜”、“家乡美食”、“家乡的特产”方面的资料进行展示,实现资源共享,并让学生分小组成立小小旅行社,针对家乡旅游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再把这些意见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各旅游景点的负责人。这样学生不仅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且使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相碰撞交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4篇

——给环保局领导的建议书

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

您们好!

我是滨东小学六年级的一名热爱大自然的学生。我在我的家乡已经整整生活了13年了,家乡的一切变化都被我看在眼里。今天,我之所以冒昧地给您们写这封建议书,是因为我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

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严重的现象:近几年来,我们家乡附近山上的许多树木都被大量地砍伐了,过去一棵棵参天大树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丘。过去美丽的青山,现如今却成了荒山:的岩石,贫瘠的黄土,残留的树桩。过去我们走进山里,到处生机盎然,鸟语啾啾,流水潺潺。可如今,那里的小动物们都搬了家。每次雨后,大量的泥土就随着小溪流到山脚。大山再也不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园了。

是什么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了?是那些滥砍滥伐的人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是那些毁坏山林的人只砍树换钱,却没有种树育林;是人们日益增长的一次性用品的需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汤勺、一次性木碗……是人们胡乱挥霍,严重浪费资源的结果。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森林植被!

我们都知道,森林好比一堵天然的屏障,有了它,沙尘暴、龙卷风、干旱、洪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便不敢来侵犯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这些残酷的数据都在提醒我们:我国森林资源已经少得可怜,怎能再让我们任意挥霍呢?

放眼看看世界人民是怎么对待森林资源的吧!美国是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学生的课本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要至少用8个学生,平均使用寿命5年。我国课本的使用寿命却只有半年!我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2.2亿人,目前人手一册的课本若能连续使用5年,将能节约多少新书,将有多少森林可以幸免于难!

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求求你们救救那些树木吧!自然界里,如果没有了树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那时候,我们这个美丽的大家园——中国将不再美丽动人,到处黄沙漫天,水土流失,没有一点生机,进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为此,作为中国的一份子的我,对这种浪费资源、不顾子孙后代的做法感到十分焦虑。为此,我特别向你们提几点建议:

一、数据表明: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落实垃圾箱分类,向广大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派专人负责可回收垃圾,使可回收垃圾得到2次的运用。这样,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纸就能集中在一起,重新利用。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和别的生活垃圾共同处理。

二、教育人们节约资源,少用一次性用品,一张纸、一只筷子也不能浪费。

三、在公交车上、马路上等公共场所多做些环保广告,提醒市民们时刻注意节约资源。

四、采用奖励制,对节约资源者进行奖励。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采用强制的监督法,对浪费资源者进行批评、教育。

五、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建议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小学就开始进行环保意识的学习。

六、改变一次性用品的原材料,可效仿日本、韩国等国采用可食用的一次性用品,用完了还可吃下去,吃食环保两不误,何乐而不为了?

敬爱的叔叔阿姨们,我真心的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能生活在一个树木葱茏、绿草如茵的美丽家园里。珍惜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一切自然资源,使我们的家园年年春光灿烂……

此致

敬礼!

一名热爱大自然的小学生

2009年10月23日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5篇

校长的一封建议书,红领巾心向党,未来的机器人,给老小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期如

骄阳的两道光柱穿过房间,宛如两条透明的金带,内中闪耀着星星点点的尘埃。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期如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滴一串地掉在雨水汇成的水洼上面。春雨纷纷,染绿了山,;染绿了水,染绿了石板小路。星期天,我去排队买米。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男青年,他算不上胖,但也够健壮的了。圆圆的脸庞上,两道细眉,一双大眼睛,配上稍小了点的鼻子,也还算匀称。就是嘴唇厚了点,像非洲人似的。校,家乡的变化,感恩父母,我

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s光伤了自己的翅膀。大姨今年三十多岁,高高的个子,鸭蛋脸上有一个端正的鼻子。眼角上有一个端正的鼻子。眼角上爬上了隐约可见的几条鱼尾纹,但眼睛里还透露出一股灵秀的神采。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6篇

您们好!

我是*小学六年级的一名热爱大自然的学生,我在我的家乡已经整整生活了13年了,家乡的一切变化都被我看在眼里。今天,我之所以冒昧地给您们写这封建议书,是因为我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

不知您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严重的现象:近几年来,许多树木都被大量地砍伐了,那一棵棵参天大树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丘。

是什么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了?是那些昂贵的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汤勺、一次性木碗......这些一次性用品已经在各大餐馆里遍地开花,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森林植被!

我们都知道,森林好比一堵天然的屏障,有了它,沙尘暴、龙卷风、干旱、洪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便不敢来侵犯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求求你们救救那些树木吧!自然界里,如果没有了树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那时候,我们这个美丽的大家园——中国将不再美丽动人,到处黄沙漫天,水土流失,没有一点生机,进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为此,作为中国的一份子的我,对这种浪费资源、不顾子孙后代的做法感到十分焦虑。为此,我特别向你们提几点建议:

1.落实垃圾箱分类,有专人负责可回收垃圾,使可回收垃圾得到2次的运用。

2.教育人们节约资源,少用一次性用品,一张纸、一只筷子也不能浪费。

3.在公交车上、马路上等公共场所多做些环保广告,提醒市民们时刻注意节约资源。

4.采用奖励制,对节约资源者进行奖励。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采用强制的监督法,对浪费资源者进行批评、教育。

5.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建议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小学就开始进行环保意识的学习。

6.改变一次性用品的原材料,可效仿日本、韩国等国采用可食用的一次性用品,用完了还可吃下去,吃食环保两不误,何乐而不为了?

敬爱的叔叔阿姨们,我真心的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能生活在一个树木葱茏、绿草如茵的美丽家园里。不知道叔叔阿姨们能不能帮助我达成这个心愿呢?

此致

敬礼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7篇

有些人觉得生活就是柴米油盐,我说一句不客气话,这是猪的理想。如果每个人只想着柴米油盐,这个社会就完了。总理说人需要仰望星窄,我想我最不缺的就是仰望星空的能力。

对我来说,人生的成功就是推动公民参与立法。人人都像我这样思考,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个社会不需要你出人头地,不需要你承担风险,但需要你有是非感。现在很多人是非不分、善恶不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位卑未敢忘忧国

我觉得真正影响我这一生走向的不是父母,而是阅读。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他们和我走的道路完全不一样,就是过着有工作有家庭有小孩的人生,不像我,整天为国家的发展想很多事情。

我从小就爱看书,在阅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有四本书对我影响特别大:一本是《集邮和我的牛活道路》,一个外交官写的,讲述他外交官经历中了解的各国风俗人情和邮票掌故;其他二三本是成功者的传记,一本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一个企业家改革的故事,一本介绍克莱斯勒创始人的创业故事,还有就是徐悲鸿妻子写的《徐悲鸿的一生》。这三本书讲的都是如何创新、如何不断努力、如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终成就。番大事业,给我影响很大。

高中开始,我就想十一番事业。当时,我特别想挣很多钱,就能干很多事情,比如搞个行走全国的汽车队。大学毕业后,我在家乡的热电厂做工人,发着高烧还给工厂提合理化建议,一手打吊针,一手写字。但厂领导没有什么反应。

1996年,我给一位中央领导写了一封建议书,题目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提出如何打击拐卖儿童妇女的犯罪行为、三峡工程如何防止恐怖袭击、中纪委应该在全国设办事处等二十多条建议,有―万多字。我连续投递了四次,都没有回复。后来我寄了一封信给这位领导,表示再没有回应的话,就他。我认为给中央领导写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管他们是否采纳我的建议,收到信都应该给予回复。后来我收到’_封挂号信,说我的建议书已经转给相关部门。我当时的确有点幼稚,如果我知道每天有这么多人给中央领导写信,就能理解他们无暇给我答复。

我在热电厂的时候,自费订了20多种全国的法制类报刊。我对法律感兴趣,但并不想把法律作为职业方向,以此挣钱,我只是想做一些推动国家进步的事情。我只是希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能够被政府采纳。我朋友说过,全国13亿人可能只有你在做某一个事情。确实,有些事情除了我,是没有人做的。

以我的智慧做生意早成功了

当年,父母希望我回老家的热电厂做工人,原因很简单,热电厂的效益非常好。直到现在热电厂还是一家效益不错的企业。如果我没离开,应该和同事们一样,每天忙忙碌碌,娶妻生子,平淡地过一辈子――那就是另一个熊伟的人生了。

我肯定愿意选择做现在的熊伟。因为现在的我可以推动国家的立法,可以提出很多推动社会进步的设想,这是一个光荣的事情。我现在活得更加充实,更加有价值。我当然不是为了名利,如果为了名利,我早就去做生意了,以我的智慧做生意早成功了。

我从热电厂辞职,到武汉做媒体,工作之余,想到了与人大代表联系,通过他们转达我对法制建设的一些建议。我买了一本书,《各派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录》,按照书上公布的资料,一个个给他们写信。六十多个人大代表,只有两个给我回复。有一些媒体的朋友质疑我做无用功,我举了很多的例子回应他们,事情是一步步来的,如果有的事情要用5年时间去推,那么一切就从现在开始计时。他们的质疑从来没有让我怀疑自己的能力,我只是有时会怀疑自己在做的东西是否有价值。

1999年开始,每年开“两会”我都会去北京,把我的有关立法的建议书递给一些代表。我不光找湖北省的人大代表,还找别的省份的代表。有代表觉得我这个人很热心,提的建议有可行性,就帮我介绍其他代表。我一个个给他们打电话,慢慢地,和我合作提出议案的代表越来越多,本届起码有上百人。我相信大部分人大代表都是真心想帮人民说话的。

我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比如说跟哪个代表联系、有哪些提案,轻易不说。我有很多秘密,不会和任何人说。毕竟,推进立法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事情。

生存问题我绝对不会担心

我经济上最困难的时候是2002年,当时才到北京,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我自己却没有收入。经济窘迫的时候,父母、朋友都会支持我。朋友们每次给我几千元的支持,说不用还了。我肯定不好意思,以后有钱了,肯定要还给他们的。

我一直不在乎钱。才来北京时,《中国改革》(农村版)的领导问我是否愿意加入,我说只要你们真心为农民做事,我就愿意加入,钱多钱少不重要。我喜欢一群人在一起激情做事的感觉。记得有次做版搞了一个通宵,根本不觉得累,早上结束工作走出办公室,阳光很好,明亮地照在脸上。我想起了一句话:阳光打在你的脸上,照在我的心中。我当时和朋友说,我的下半辈子是要交给农民的。

生存问题,我绝对不会担心,我个人所需的生活费用是很低的。一个月生活费不到i000元,房租2000元左右,其他没有什么开销。我不会在北京买房子,只会租房住,但我对抑制大城市房价上涨有一系列看法。唯一让我想多挣点钱的动力,就是我想让父母生活得更加幸福。我想我可以去做一点文化的事情来挣钱,比如编书或者写作。

我至今单身,是没碰到合适的人吧,或者正好对谁有感觉的时候,我的事情太多了顾不过来。有时在外面跑一圈,回来就怎么都不想动了。和事业比起来,个人问题总是可以放一放的。养老问题?我不担心,我身体还行,不抽烟不喝酒,生活有规律又不打麻将。图什么?最在乎的肯定是国家的进步。我现在成立了一个NG0,可以申请经费。2006年开始,我基本上在做NG0的课题,世界银行给了4万多元,其他组织给了8万多元,差不多就这些。以后每年申请一个课题,有10万元,这一年经费就够了。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8篇

新课程积极倡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问题解决式探究则是语文学科中开展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主要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小组讨论),强调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如教师的引导与促进作用)。结合实际大胆开展开放式作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目标

1. 通过看、议、访等方式了解家乡(旧城)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习作,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 渗透热爱家乡、爱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贴近生活,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哪些旅游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游览过天星森林公园(位于旧城天蓬,部级森林公园)吗?请你谈谈旅游后的感受。

【学生的家就在旧城,提起旧城,又有谁会不熟悉呢?这样立足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现实问题,有利于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畅谈见闻,引出问题

教师:

1. 你对我们自己的家乡――旧城了解吗?

2. 看图片,说说近年来旧城的变化情况。

生1:旧城森林覆盖面广(森林覆盖率46.7%),但水土流失严重。

生2:听长辈们说,旧城曾经有著名的风景点。包括“龙凤(寺)对犀牛(山)”、“磨盘(山)对张口(石)”、“鸡心(山)对(山)”、“鱼跳龙溏头”。可见旧城风景名胜众多,但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而缺乏保护,因此好的旅游点不多。

生3:旧城旅游特产开发不够……

【通过看图及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与能力】

三、讨论交流,引发思考

你认为保持好旧城的水土有什么好处?应该怎样搞好旧城的森林资源旅游性开发?(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的探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后,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后加以讨论交流,可以获取更多的探究消息,为解决问题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四、制订计划,实践探究

教师:你们认为要开发旧城旅游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解决啊?

引导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制定计划并分小组进行探究实践(安排一周的时间)。

【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分解,考虑可以从哪些地方获取信息,以获得帮助,并围绕问题制定一份可行的探究计划。当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教师可提醒学生调整方式,或提供信息来源的渠道。如果学生对旧城文化的了解仅限于询问家长,造成信息来源单一,内容大同小异,语言过于成人化,并不能引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认识的粗浅,教师可建议他们与政府的相关人员取得联系,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采访一些老年人,了解旧城的民风民俗、神话传说。这样便可使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究学习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五、分析解决,习作成文

学生完成实践探究后,小组交流并汇报探究的信息和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评价信息来源可靠性,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完成问题研究的成果。如一份研究报告、一份建议书、一封信等。

【本节课的重点除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外,还在于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在学生完成探究实践之后,还应指导学生以书面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把探究的过程与结论恰当地叙述出来】

教后反思: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9篇

您们好!

我是滨东小学六年级的一名热爱大自然的学生。我在我的家乡已经整整生活了13年了,家乡的一切变化都被我看在眼里。今天,我之所以冒昧地给您们写这封建议书,是因为我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

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严重的现象:近几年来,我们家乡附近山上的许多树木都被大量地砍伐了,过去一棵棵参天大树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丘。过去美丽的青山,现如今却成了荒山:的岩石,贫瘠的黄土,残留的树桩。过去我们走进山里,到处生机盎然,鸟语啾啾,流水潺潺。可如今,那里的小动物们都搬了家。每次雨后,大量的泥土就随着小溪流到山脚。大山再也不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园了。

是什么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了?是那些滥砍滥伐的人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是那些毁坏山林的人只砍树换钱,却没有种树育林;是人们日益增长的一次性用品的需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汤勺、一次性木碗......是人们胡乱挥霍,严重浪费资源的结果。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森林植被!

我们都知道,森林好比一堵天然的屏障,有了它,沙尘暴、龙卷风、干旱、洪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便不敢来侵犯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这些残酷的数据都在提醒我们:我国森林资源已经少得可怜,怎能再让我们任意挥霍呢?

放眼看看世界人民是怎么对待森林资源的吧!美国是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学生的课本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要至少用8个学生,平均使用寿命5年。我国课本的使用寿命却只有半年!我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2.2亿人,目前人手一册的课本若能连续使用5年,将能节约多少新书,将有多少森林可以幸免于难!

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求求你们救救那些树木吧!自然界里,如果没有了树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那时候,我们这个美丽的大家园——中国将不再美丽动人,到处黄沙漫天,水土流失,没有一点生机,进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为此,作为中国的一份子的我,对这种浪费资源、不顾子孙后代的做法感到十分焦虑。为此,我特别向你们提几点建议:

一、数据表明: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落实垃圾箱分类,向广大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派专人负责可回收垃圾,使可回收垃圾得到2次的运用。这样,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纸就能集中在一起,重新利用。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和别的生活垃圾共同处理。

二、教育人们节约资源,少用一次性用品,一张纸、一只筷子也不能浪费。

三、在公交车上、马路上等公共场所多做些环保广告,提醒市民们时刻注意节约资源。

四、采用奖励制,对节约资源者进行奖励。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采用强制的监督法,对浪费资源者进行批评、教育。

五、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建议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小学就开始进行环保意识的学习。

六、改变一次性用品的原材料,可效仿日本、韩国等国采用可食用的一次性用品,用完了还可吃下去,吃食环保两不误,何乐而不为了?

敬爱的叔叔阿姨们,我真心的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能生活在一个树木葱茏、绿草如茵的美丽家园里。 珍惜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一切自然资源,使我们的家园年年春光灿烂……

此致

敬礼!

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第10篇

谢和赓足智多谋,曾长期担任白崇禧的秘书,直到政府败退台湾时,也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成为我党隐秘战线上的传奇人物之一。外界对谢和赓当年如何做地下工作的具体细节不甚了了。本人查找相关的史料,谨录轶事三则,以志纪念。

初见白崇禧

1934年秋,南宁。

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司令部。

时年41岁的“小诸葛”白崇禧,已有25年的从军经历,此时为二级陆军上将、广西绥靖公署副主任,官职仅次于比他年龄稍长的李宗仁,手下统领着三个军和数十万地方民团,正忙于围剿从苏区突围而出的红军。

一天上午,一个30岁模样的年轻人登门要求晋见白崇禧,自称是广西人氏欲回家乡施展抱负,并持有冯玉祥的亲笔介绍信,他就是谢和赓。

谢和赓出生在桂林一个书香门第。父亲谢顺慈为前清秀才、广西大学堂高材生,写得一手好字,当年孙中山北伐莅桂的临时总统府,那“孙中山先生行辕”的巨匾和“元首明哉”的彩门横额均出自他的手笔。谢和赓自小就受父辈熏陶,不光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还具有强烈的民主进步意识。二哥谢铁民为早期中共党员,初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后返回广西进行文化宣传等革命活动。谢和赓和姐姐振群在二哥的影响下,很早就接受马列主义学说,参加地下党组织的一些活动。大革命失败后,谢铁民和不少革命志士惨遭杀害。谢和赓背负着二哥和一代革命者的希望,就在这白色恐怖的革命低潮时期,走上了革命道路。

据说,白崇禧第一眼见到谢和赓仅仅交谈了几句,就对他充满了好感,满口答应予以安置。

谢和赓先回家见了父亲和姐姐,稍事休息,这一天,又来面见白崇禧。这回,他带来了厚厚一叠文稿,那是两篇论文:《论美国倾销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谈广西对外贸易》。他恭恭敬敬地将论文呈到白崇禧手里,并请他转呈李宗仁、黄旭初二位长官阅读,请他们赐教。当天,白崇禧就看完了文章,他令人叫来谢和赓,告诉他,自己对文章很感兴趣,“尤其第二篇,正切题”。其时,“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三雄正实行“三自”(自治、自卫、自给)、“三寓”(寓兵于围、寓将于学、寓征于募)政策,以图“重建广西,振兴中华”。当此之时,对谢和赓这样年轻有为的人才正求之不得。没过多久,谢和赓与同学马仲孚合写的《半殖民地的中国经济概观》一书出版了。马仲孚是白崇禧的内弟,书的序言又是白氏高参刘斐所作。谢和赓同样将书赠与白崇禧,请他赐教。白崇禧拿到这本书后,对谢和赓的亲近和赏识又增加了几分。

代管《万有书库》

“伴君如伴虎”,在白崇禧身边,谢和赓必须异常谨慎小心。他看到白崇禧虽然思想反动,可他不抽烟不喝酒,是个好学的军人。据说,白崇禧在任连长时,一次进军到百色,随身带的居然是成箱的书籍。白还反复看过《三国演义》,有强烈的求知欲。一次,谢和赓同白崇禧谈起读书,建议他向上海商务印书馆购置一部王云五先生主编的、与大英百科全书相类似的书――《万有文库》。白听后,甚为欣喜,当即要谢代他起草一份电报,致创一西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向上海购买此书。不久,《万有文库》运抵,白崇禧不仅让谢代为管理,由他替白崇禧查找,还要求谢每周根据自己的需要,至少选四、五本书放在他们夫妇卧室的床头柜上。白崇禧每看完一本书,就放在对面办公室的大书桌上,谢和赓再根据他的需要补充新挑选的书。

由于谢和赓的出色工作,赢得了白崇禧的信任。就在这一年年底,谢和赓被委任为广西工商局研究员和建设厅工商科一等科员。更出人意料的是,他还额外得到了一张五路军总部签发的“特别通行证”,可以随意出入李宗仁、白崇禧两位长官的住处,这可是少将以上官职的人才可享有的特权。

不久,白崇禧又亲自过问,由自己妻子马佩璋及妻弟马仲厚做媒,将他们的表妹许配给了谢和赓。

中共北方党在选派谢和赓回广西的时候,同时也派遣了宣古温(号侠父)转移广西,对地方实权派进行统战工作。他主要通过十九路军将领将自己引荐给白崇禧侄儿白维文这条途径,取得了白氏信任。宣古温这时也被委任为广西绥靖公署上校谘议。宣古温是黄埔军校学员,他在党内职务高于谢和赓,作为上下级关系,两人采取单线联系方式,直接约定在天津某饭店的北方党地下联络站用密信联络。

谢和赓和宣侠父两位我党优秀的秘密工作者常常在邑江畔临江花园接头,交换对时局的看法、商量应对之策,随后和党组织取得联系……

上万言书得赏识

1937年8月,白崇禧任国军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谢和赓随白崇禧到南京就任,第一件大事则是起草一份《全民理事总动员纲领与展开全国游击战争之方案》,这也是他执行党交给自己的第三个任务,即“秘密地不露形迹地进行有利于发动全国人民抗日的宣传工作和抗日文化运动”的具体步骤。他写出了内涵实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体实施办法的“建议”,约12000字,又称“万言书”。这份万言书后来在高层军政人员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第二天,谢和赓将这份材料呈给白崇禧。白崇禧接过一看,材料封皮上写着:《全民军事总动员纲领与展开全国游击战争之方案》。再看,封面右下角有一行小楷字:“白副参谋总长机要秘书并大本营秘书谢和赓呈何应钦参谋总长、白崇禧副参谋总长核呈统帅”。

之后,白崇禧翻看了部分内容,因为正文太长,他就先交给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次长刘斐中将过目。刘斐和谢和赓在广西时相识,而且混得很熟。刘斐在军委会颇得、何应钦的赏识重用,他很有才气,但却为人高傲。然而当刘斐看过“万言书”后,却对白崇禧说道:“谢和赓是学经济的,对敌我人力、物力、财力、军力等的对比分析和对抗战胜利的理由说得很清楚。关于组训全国游击战争的具体方案可以参考,只是全文太长,委座哪有时间去看,还不如改写成一个短方案呈蒋较为妥当。”

李宗仁也看了这份建议书,但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圈阅请白崇禧处理。

一天,白崇禧把谢和赓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你要赶紧起草一份报告,由我阅改后,连同建议书一并送委座。”谢和赓当即草拟了一份报告,在报告中将“万言书”里的理念和观点进行了综合,还特意加上了白崇禧常用的两句战略名言:“积小胜成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然后将报告呈送白崇禧修改,白崇禧告知谢和赓要以“大本营白副总长办公室”的名义,将报告和建议书一起呈递,还要求谢和赓再把“万言

书”印一百份,迅速发给有关人员,如各省主席、保安处长(或保安司令)、各军区、军政治部等一些重要部门。

谢和赓立即照办。但在方面分发时,他也没有忘记给自己的组织――共产党方面“送”一份。

那天下午,谢和赓独自来到梅园新村八路军办事处,找到李克农(负责统战)处长,将“万言书”交给了他,并且请他转呈给主席和总司令。谢和赓到南京不久,宣侠父也来到了南京,他们这时已秘密地和八路军办事处建立了联络,直接受等同志的领导。

翻阅完谢和赓的“万言书”后,喜上眉头,他紧紧地拥抱谢和赓说:“谢和赓同志,你真行!”

谢和赓的“万言书”在的上层也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天,白崇禧把谢和赓叫到办公室,他笑嘻嘻地看着他,说道:“和度,告诉你一件喜事,委员长看了你的建议书,虽没有提什么意见,却问起了你的军衔,关心你的职务啊。我们已决定,提升你为上校,你马上以我的名义,报军委会执行。此后,你可以和我一起参加国民政府每周的活动了。”

白崇禧对谢和赓的提拔,意味着谢和赓可以通过国民政府每周的活动接触到最上层,掌握更核心、更重要、更及时的情报,这将会更有利于统战工作和地下斗争的需要。

谢和赓还听说,对他的在湖南南岳衡山训练国军部队研究游击战争的主张也表示同意,并已做出了成立训练班的安排。

那以后,李宗仁见到谢和赓时,总是和颜悦色地相迎,还曾向白崇禧夸奖道:“和赓这小伙子,真行!”

请修改白崇禧的演讲稿

1938年3月初,白崇禧拟在武昌向军师长以上的军官训话,发表题为《军队政工与群众政工之关系》的演说。他指示谢和赓、程思远、黄启汉在一周内,各自拟好讲稿供自己选择备用。

谢和赓很清楚,这是一次非同小可的、不是考试的“考试”,必须考好才行。他接连两天“夜战”,一改再改,写了14000多字,自觉太长,心里没底。

谢和赓灵机一动,坐船去汉口日租界中街89号八路军办事处,将稿子交给李克农,请他转呈。李克农当即送校阅。只过一天,谢和赓便从李克农处拿回讲稿。原稿上,斥红笔划去了2000多字。

演讲的时间来到了。那天,白崇禧也不讲采用谁的稿子,却叫三个人都上车前往集训团,人员集合后,就见白岽禧将稿子叠放在桌子上,眼睛盯着台下,也不念稿子,开头便讲:“军队政治工作和群众政治工作,是目前提高抗日士气和动员群众与军队并肩作战,使全国军政一致,在统帅部指挥下,完成抗战大业的重要问题……”

听到这里谢和赓暗自喜悦,白崇禧完全采用了他的讲稿。之后,谢和赓再见到李克农,向他汇报这件事时,李克农也非常高兴,笑着说道:“是呀!有恩来做你的‘改文老师’,这恐怕是两党合作中的奇事,不但老蒋和白崇禧想不到,就是主席,他们也料想不到呀!小鬼同志!”

上一篇:保护空气建议书范文 下一篇:环境卫生管理建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