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理喻范文

时间:2023-10-09 15:46:45

不可理喻篇1

1、如果人都失去理智,不可理喻,其行为就难以预测,无法控制,他们就既不配享有权利,也无力承担义务,更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

2、如果个人的行为背后有不可理喻的原因,比如仅仅因为自己拥有就认为某些东西非常宝贵,就可以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来检验那个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3、更令人不可理喻的是,批评界还出现了谁来叙述底层的莫名其妙的诘问,认为这些作家没有资格为工人农民代言,没有资格叙述底层。

4、人物所采取的主要动作都不是有理据的,因而也是无目的的,所传递的是一种一切都不可理喻的思想,是对于自然的无可名状的荒诞感。

5、这个人拗得很,不管怎样劝说都不听,真是不可理喻。

6、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纯文学的东西是十分可疑的,假如抽空了传统史学与哲学,单独谈中国文学,势必将变得支离破碎,不可理喻。

7、他们简直不可理喻,一定要进去,终于被我们的人赶出来了。

8、如果一个法律规范规定,行为人由于过失,甚至元过错的行为也可以定性为偷或者偷税的话,()那么在现实生活的习惯法则中则是不可理喻的。

9、当时的知识分子们虽然对此觉得厌烦和不可理喻,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小心谨慎,只敢腹诽,表面上还是毕恭毕敬,甚至还要完成一些官方指派的写颂诗的任务。

10、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许多中国人认为西方国家动物福利法的规定不可理喻,他们愿意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但绝对不会接受西方国家的动物福利制度设计。

11、双方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言背后的这些思想的历史,这种忽视使得双方很难清楚地阐明自己的立场或者达成共识,因为双方都经常认为对方所讲内容不可理喻。

12、更让人不可理喻的是一边竟相欠款,一边是许多政府官员拿着公款去各处著名挥霍,一掷千金,丝毫没有想到他们花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13、如果认为这一联想古怪或不可理喻的话,也不是笔者本人突发奇想的怪念头,而另有始作佣者,笔者只不过借花献佛,假以试用罢了。

不可理喻篇2

城市整改街道,我们居住了20年的旧房子被拆除了,由于一时还没买到合适的新房子,我们不得不去租房。为了儿子上学方便,我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在三楼的套房。这个套房装修得非常漂亮,我和丈夫以及儿子都很满意。可是,当我们搬进去之后,我们才明白房东为什么会舍弃装修得这么漂亮的房子不住了:四楼的人每天晚上都在跳舞。伴着天花板的“咚咚”声,我们难以入眠。

那帮人的精力也不知为何这么旺盛,每天晚上不闹到两三点钟绝不会停止。为此,我们常常忘记了起床。我和丈夫上班迟到,儿子则在课堂上呼呼大睡。

一到晚上,我们的心就悬了起来。丈夫愤愤地说:“再这样下去,我们非得精神病不可!”

但一时半会儿又搬不了,我只好去找房东。房东先是跟我道歉,然后说:“四楼住的是几个年轻人,我为此事不知跟他们理论了多少回,骂了他们多少回,但是,他们实在没有教养,根本不理你。我们无可奈何,只好搬走。”

我和丈夫在星期天回乡下探亲时,把这件事告诉了公公。

“带点礼物去拜访他们,但不要说他们的行为影响了你们的生活和休息。”公公说,“他们不是傻子,会明白你的意思的。刚好厨房里现在养着几条野生的鲤鱼,我昨天在河里捕的。就送给他们,野生的东西这年头受人稀罕。”

第二天中午,我提着那几条野生鲤鱼敲开了四楼的门。开门的年轻人对我的到访虽然感到突兀,但还是很友好地请我进去。

一进门,我就送上了鲤鱼。“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邻居,以后有什么事我们互相照应。”我故作开心地说,“你们是不是歌舞团的演员?最近忙着排练舞蹈,是不是要参加什么大型演出?如果是,一定要请我们哦,我们一家都会为你们加油!”

开门的年轻人和他的三个伙伴对我送他们野生鲤鱼感到很惊喜,他们非常感谢我的到访,并且不好意思地说他们不是歌舞团的,跳舞是他们的业余爱好。

走出四楼的家门,我对这一招是否奏效一点儿把握都没有。然而,从那天晚上开始,我们家的天花板再也不会“咚咚”响了。那四个年轻人把我们都当成了他们的家人,一直与我们友好地相处,还和我的儿子成了好朋友。

不可理喻篇3

关键词 概念转喻 认知理论 词典表征 五大英语学习词典

转喻与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自Lakoff & Johnson的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成为语言学界几十年来的研究热点。相比之下,学者们对转喻的关注度稍逊一筹,但也不乏创见。第一版《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最早将隐喻研究的成果引入学习词典的编纂实践,成为英语学习词典近年来的创新之一。词典用户通过查阅词典文本中的隐喻提示框(metaphor box)能够更好地习得英语中常见的隐喻及地道的隐喻表达方式,进而培养二语能力中重要的隐喻能力。目前将转喻的研究成果借鉴到词典学研究中的尚不多见,波兰学者Sylwia Wojciechowska的专著《概念转喻与词典表征》(Conceptual Metonymy and Lexicographic Representation)可谓填补了这项空白。该书以文本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调查了五大品牌英语学习词典转喻义项的表征情况,是概念转喻与词典编纂实践这一专题取得的最新进展。国内学界近年来呼吁教学词典学研究转向认知范式,发挥认知理论对教学词典实践的指导作用(如陈伟,张柏然 2007)。该书从转喻的理论阐述出发,落实到转喻信息在英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具体表征,或可作为国内相关研究的范例。

一、内容概述

《概念转喻与词典表征》一书以认知转喻理论为基本理论框架,调查了五大英语学习词典表征和处理转喻信息的现状,重点考察了义项划分、义项排列、释义以及名词可数性标识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该书作者依据认知理论框架为英语学习词典全面表征转喻信息提出了改善意见。全书共分为六部分,包括引言、结论以及主体部分的四个章节。

引言概述了该书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基本假设及各章安排,为转喻的重要性立言,同时强调转喻性思维对语言习得的影响。Wojciechowska还论证了认知语言学与词典学的联系,认为教学词典学应从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得到启发,使学习词典中转喻信息的表征更具理据性。

第一章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本章是与转喻相关的认知语言学理论综述,为二至四章的实证研究提供宏观理论支撑。Wojciechowska首先回顾了在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转喻认知理论观照下隐喻和转喻的定义和区别,以及Lakoff和Turner提出的转喻机制是域内映射的观点。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转喻观强调,转喻的主要功能是指代,它具有系统性和非任意性等特点。作者还列举了其他学者对转喻的定义。从这些定义使用的术语可以看出,学者们普遍关注两个关键词:域(domain)和映射(mapping)。Wojciechowska认为,转喻的定义之所以存在争议和不足,就在于域模糊的本质和映射的局限性。

对此,作者提出四种替补性理论以重新审视转喻的运作机制,即区域激活(zone activation),域的显化(domain highlighting),域的增减(domain expansion and domain reduction),以及语义阐释(semantic elaboration)。作者主张以语义阐释来解释转喻。依照这种观点,通过转喻,源义转移到目标义上,退居成背景,而目标义在一个包含了源义和新义的有机整体中获得了概念显性(conceptual prominence)。这就是说,转喻不只是一种替代,而是语义的扩展和丰富。比如,在“The bathtub is running over.”这个句子中,名词短语“the bathtub”通过转喻的语义阐释后,不是泛指“water”,而是指“the water in the bathtub”。语义阐释不涉及域和映射,同时还明确了转喻源义的地位,因而较其他理论更具优势。此外,转喻的分类也存在分歧。Wojciechowska比较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指出了这些分类方法的共性及可改进之处。本章的最后,作者分析了隐喻与转喻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可看作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

第二章 词典微观结构中的转喻义项。本章探讨的是转喻义项的义项划分和义项排列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需要在词典编纂初期加以详细考虑,并在词典体例中体现出来。本章由理论阐释和实证研究两部分组成。在理论部分,作者论证了英语学习词典文本提供源义和转喻义的必要性,并根据学习者认知和习得转喻的特点为转喻义项提供了理想的排序法。作者建议始终将源义置于转喻义前,便于词典用户体会词义的转喻演变过程,同时应兼顾隐喻义和多重转喻义的处理。例如,依据“TREEWOOD”这类转喻,cherry的源义“cherry tree”(樱桃树)应排在目标义“cherry wood”(樱桃木)之前。

为检验转喻义的义项收录和排列现状,Wojciechowska选取了五大英语学习词典的最新版本,依据七项标准选取了100个转喻义项作为研究对象,从这五部词典中分别抽样进行文本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五大英语学习词典对转喻义的表征不够系统,不仅词典与词典间的收录情况不一致,同一词典内也出现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还存在转喻义或源义的缺失现象,而这种缺失毫无理据可言。在义项排列上,有一小部分转喻义被置于源义之前,造成了本末倒置的情况;某些源义与转喻义被隐喻义和不相关的义项隔开。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作者建议使用样本词条(template entry)来规范转喻义项的选取和排序。在五部词典中,麦克米伦较好地表征了转喻过程,这要归功于该词典对修辞性语言的重视,同时也由于该词典用数字和字母区别主次义项的做法。作者希望麦克米伦能考虑为常见的转喻提供提示框。

第三章 转喻义的词典释义。本章关注的是英语学习词典中转喻义项的释义。作者首先从理论角度讨论了英语学习词典释义的原则、标准和策略,提出如果用语义阐释来理解转喻,最好的释义策略是传统的分析释义法和柯林斯系列学习词典提倡的整句释义法。同时,由于转喻描述的是相关义项之间的概念邻近性(conceptual similarity),在词典释义中应该明确指出转喻的源义,在具体的编纂实践中可以借助词目词、前指和控制词汇三种策略实现。

本章的实证研究部分同样结合了定性与定量研究。作者从已选定的100个转喻义项中筛选出50个义项作为样本,选择标准是每个转喻义在五部词典中都有释义。结果表明,五部词典对转喻义项的释义总体上比较令人满意,大部分义项都以源义为基础对转喻义进行阐释。在指代源义时,五部词典都结合了三种策略。尽管如此,Wojciechowska认为英语学习词典对转喻义项的释义依然存在改进的空间,建议词典编纂者统一指代转喻源义的策略,直观地说明源义和转喻义的关系,释义的措辞要显化转喻的过程,不能颠倒源义和转喻义的顺序。作者承认释义需要视词而定,某些情况下不需源义也能将转喻义解释清楚,不过根据转喻类型实现释义的系统性也是可行的。

第四章 转喻与名词可数性。本章评估了英语学习词典中源义和转喻义可数性标识方式的有效性。英语学习词典通常使用语法标签、例证和释义来标识名词的可数性。语法标签的作用是显性的,例证和释义则是隐性的标识方式。Wojciechowska赞同Panther的看法,认为转喻是表明用法的事件(usage event),解读转喻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语境。因此,从理论角度看,使用例证标识学习者词典转喻义项的可数性收效最大。

从已选定的100个转喻义项中,作者挑选出40个可数性发生变化的义项作为样本,分别考察其语法标签、例证和释义是否清楚说明了其可数性,以评估三种方式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除了部分遗漏情况,大多数已有的名词可数性标签都简明有效。其中,《剑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的效果较差,由于其释义里同时包含了源义和转喻义,词典使用了大量的[C/U]或[U/C]标签,这类标签容易造成词典用户的困惑。作者建议一义一标签,明确地传达名词的可数性信息。同样地,大部分词典都为转喻名词的源义和转喻义进行配例。但五部词典在转喻名词配例方面的处理不一致,一些对学习者有用的义项并没有配例说明。此外,也有一些例证未能表明名词的可数性。这种不确定性同样体现在释义上,如释义中使用“the+noun+of”的结构时,名词的可数性变得模棱两可。作者提出,在配例时应至少使用一个例证来说明语法功能,比如常用转喻义的可数性。

该书的结论部分回顾了整个研究的研究目的和重要性,总结了实证部分的主要调查结果,提出英语学习词典系统表征转喻义项的五个步骤,最后综合评价了五部英语学习词典。作者认为,牛津、朗文和麦克米伦是其中的佼佼者:牛津在义项划分和排列方面优势明显,麦克米伦最符合学习者认知转喻的特点,而朗文和牛津为转喻义项的配例数量最多。

二、简 评

《概念隐喻与词典表征》被收入Jacek Fisiak教授主编的《波兰学者英语语言与文学研究丛书》(Polish Studies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原是作者的博士论文,该书是其中的第34本,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作者Wojciechowska有创见性地选取了概念转喻在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表征作为研究课题,把认知语言学对转喻的研究成果与英语学习词典的编纂结合起来,为英语学习词典更系统、直观地表征转喻信息打开了思路,对教学词典学的修辞性语言研究有启发作用。在分析实证结果时,作者反复强调概念转喻理论对解决词典文本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作用,进而提出具有理据且可行的改善方案。

2)实证研究扎实严谨。该书的三个文本考察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统计为辅。从书中充足的词典实例和图表分析足以看出作者对语料观察的细致程度。读者可从该研究出发,考察其他类别的学习词典对转喻义项的表征情况,或考察双语学习词典对转喻义项的处理。该研究针对转喻义项的义项划分、义项排列、释义以及名词可数性标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按这些方案进行词典表征的效果也需要后续研究进行验证。不仅可开展实证研究,从理论角度进行思考也是必要的。

3)关注名词的语法信息表征。以往的研究重点在于动词的语法信息标注,对名词的语法信息表征研究比较欠缺。该书的第三个实证研究探讨了转喻类名词的语法信息标识方式,用实证数据验证了语法标签标识名词可数性的有效性,论证了给名词配例的重要作用,这对英语学习词典的具体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以概念隐喻为主题的研究方兴未艾,概念隐喻理论已成为外语教学和词典研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对于概念转喻的特殊性及其对英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对转喻的探讨虽然在隐喻研究的文章中有所涉猎,但不作为研究重点 (如杨蔚 2011)。对于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之于词典学编纂的应用价值探讨多集中于多义词义项处理(如陈玉珍 2006,章宜华 2005)。相对地,国内自主研编的双语学习型词典对转喻义项的表征也呈现出缺乏系统性和理据性的问题,这与理论探讨的深度不无关系。《概念转喻与词典表征》以转喻为切入点,论证了概念转喻理论与英语学习词典对接的可行性,书中提出的词典文本改善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对双语学习词典以转喻作为专题的延伸研究有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伟,张柏然. 教学功能突显与词典范式演变. 外语界,2007(6):35―44.

2.陈玉珍. 认知视野下多义词的词典表征方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0):19―23.

3.杨蔚. 试析原型及相关认知理论的词典效应. 外语教学,2011(1):29―32.

4.章宜华. 多义性形成的认知机制与词典义项的处理――兼谈多义词的语义理据及词典义项的解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16):13―18.

5.Wojciechowska S. Conceptual Metonymy and Lexicographic Representation.Frankfurt am Main:Peter Lang,2012.

不可理喻篇4

关键词: 修辞隐喻 分类 翻译 方法

1. 引言

西方最初的隐喻研究发源于Aristotle(1954:63),他认为:隐喻在于用属于其它事物的东西来命名一物;他提及四种转用方式:从物类到物种,物种到物类,或从甲物种到乙物种,或通过类比。Aristotle 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是隐喻的比较说(comparison theory)及替代论(the theory of substitution)。其代表人物分别为Black和 Quintiliant,前者认为说“甲是乙”等于说“甲像乙般什么什么”隐喻的意义是从相关事物相似的表意中得到的。根据取代说, 隐喻只是一种替代说法, 原意是“甲是丙”, 现用间接方法表达, 将意义完全相同的乙代替丙, 而说成“甲是乙”。Black(1962)认为“替代论”跟“比较论”很相近, 可谓“比较论”的一个特殊例子。这三种传统隐喻观的发展都认为隐喻是语言的非正常现象,使用隐喻的目的在于更深刻、简洁地描写心理过程、状态、概念、人、事物和属性,从而刺激读者产生兴趣,愉悦读者的感观。

2. 隐喻三要素

深刻理解英语隐喻是准确翻译英语隐喻的前提,英语隐喻理解的关键在于联系上下文透析隐喻的三大要素(喻体、本体及喻义)。喻体(image)即描述本体的项目;本体(object)是隐喻描述的对象;喻义(sense)即本体与喻体相似方面。安晓杰(2005)着重指出,喻体在比喻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喻体运用恰当,本体的特征和性质得以呈现和突出。本体与喻体相似的喻义通常不是单一的,一个比喻越早被人使用,其本体与喻体相似的喻义越是丰富。

3. 隐喻的分类及翻译方法

Newmark(1988:106)对隐喻的分法进行了探讨,将其分为“死隐喻”、“陈旧隐喻”、“常用隐喻”、“近期隐喻”和“初创隐喻”。作为修辞手段的隐喻,是极富诗意的一种语言形式,只有使读者领会了其中的韵味,才可以进一步领悟全文的精神,达到等效翻译的目的,因此,隐喻的理解翻译不容忽视。常用隐喻是最为活跃的,是本文讨论翻译策略的重点。

3.1 死隐喻

死隐喻是指隐喻义已成为词的基本义的一部分,或者说被词汇化了,通常情况下已看不出隐喻义。如leg of a table (桌腿), brainwash(洗脑),dead issues (无人提及的话题) 等。此类隐喻可以选择直译的方法;但由于民族心理和风俗习惯不同,对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同,一些普通词汇在一些文化语境下就保留一些特殊的意义。这种情形下不能直译,需要意译如:a lucky dog (幸运儿);She is a cat.(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3.2 陈旧隐喻

这类隐喻由于使用过多,使其生动性大大减低,但它仍可替代一些比较确定的想法,与死隐喻不同的是,陈旧隐喻还能看出比喻的痕迹。

3.3常用隐喻

常用隐喻是指已经确立的隐喻,它是一种有效、简洁的方式。常用隐喻即使反复使用,也会有特定的情感意义。这一类隐喻的翻译时需紧密联系语境抓住三要素,即本体、喻体和喻义。

3.3.1保留差异,等值再现。

在目的语中重现相同的喻体。这种方法在翻译单词隐喻时较为普遍,如:store of hope(希望之仓),beautiful symphony of brotherhood (兄弟情谊之美丽交响乐);对复杂隐喻和一些习语来说,这种方法用得较少。但如果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存在较多的文化重叠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如:(1)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可译成“笔墨胜刀剑 (=what someone writes can have more effect than violent action)” ,在此例中pen (笔),sword (剑),这些词不指具体实物,而是喻指力量、影响力。 又如:(2)She didn’t know whether Jack was a hawk or a dove. 译成:她不知道Jack是鹰派还是鸽派。这里的鹰派(hawk)是指主张使用武力或强硬手段的人,而鸽派(dove)则喻指主张和平的人。

3.3.2替换比喻,求异求同。

正如孙致礼(2000:359)所指,翻译中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当比喻形象在两种语言(源语和目的语)存在文化意象的空缺和错位,且当差异不利于理解时,而目的语里恰有相对应的固定比喻,可用目的语有的比喻来替换,这种方法,使翻译时可译进深层含义。虽然结果可能使译后源语和目的语的语体色彩发生变化,但从审美角度看,客体形式的改变,正是为了产生相同的审美效果。如:

(3)You can’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a fly in the ointment(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

3.3.3去叶留干,动态对等。

我们在对隐喻进行翻译时,倾向于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目的语,力争使它们在结构上和修辞作用上都十分相似。但如果隐喻在目的语和源语中的差异既不能保留,又没有合适的替换,就要像以Nida(1993)为代表的新翻译理论指出的那样:翻译的重点不应是语言的表达形式而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还应把这种反应和原作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对比。我们在翻译时需去叶留干,寻求动态的对等。把喻义直接翻译出来或把隐喻译成明喻。如:

(5)Passion was to go to sleep in the presence of Mrs. General and blood was to change to milk and water.( 译:在杰纳勒尔夫人跟前,一个人的激情会变得麻木不仁,热血也会变成掺了水的牛奶。)

这种译法,也从语境上帮助读者深层理解,使得源语原有的意义成分缺省或增加,如运用不当,就会使得隐喻的情感和语用效果减弱,但这种方法能将原文的可读性转到译文的理解性上来。

3.3.4直译与意译交相融合。

有些隐喻,本体隐而不露,故使得此类隐喻的理解较为困难,在翻译时译者必须根据语境领会隐喻传达的韵味,确切地表达隐喻所表现的感染力,才能达到等效翻译的目的。译者在此情形下需把隐喻直译,再加上喻义,即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综合了交际和语义翻译的方法。如:

(6)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可译为:俗话说,衣柜里面藏骷髅。(见不得人的事家家有。)

(7)Do not throw out the baby with the bath water. 别把婴儿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别在去其糟粕的同时丢掉了精华)

3.4 近期隐喻及原创隐喻

近期隐喻是带有比喻意义的杜撰的新词语,在目的语中发展得非常迅速。原创隐喻表达了作家的一些核心思想,也是目的语词汇丰富的一个重要渠道。由源语作者创造并使用的隐喻,如“纸老虎”“落水狗”等。在翻译原创隐喻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主要取决于译者想要强调喻体(image)还是喻义(sense)。

4.结语

意境的理解,喻意的挖掘,通常与语境要素密切相关,也离不开人脑的知识系统、概念系统和语言形象系统的相互作用。(徐莉娜,1999:21―23)因此,好的译文需再现隐喻产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否则就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文风,就不符合“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参考文献:

[1]孙致礼.文化与翻译[A].杨自俭主编.英汉语比较翻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安晓杰.动物比喻在英语修辞中的使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

[3]徐莉娜.隐喻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9,(4).

[4]Aristotle.The Rhetoric and the Poetics of Aristotle.Intro.and notes Friedrich Slomsen.[M]New York:Random House Modern Library,1954.

[5]Black,Max.Models and Metaphors.[M].Cornell: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2.

[6]Nida,Eugene A.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不可理喻篇5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视觉隐喻;视觉表征;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6-0016-04

知识可视化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和群体间知识传播的手段,相对于语言等其他表征手段而言具有减轻认知负荷、快捷高效的优势,知识可视化对于知识管理与知识传播的意义是优化层面上的,可见任何有利于优化知识管理和传播的因素都应为知识可视化的研究所关注。视觉隐喻作为知识可视化中个性化的视觉表征手段与其他视觉表征的图形组织手段比较,具有生动形象化、个性化和具体化等特点,正确合理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可视化中的视觉隐喻将有助于优化个人知识管理和群体间的知识传播。

一 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的已有认识

Eppler & Burkhard(2004)首次提出了知识可视化的概念,他们将知识可视化技术概括为6种类型:启发式草图、概念图表、视觉隐喻、知识动画、知识地图、科学图表,其中视觉隐喻被认为是映射抽象数据使其易于理解的手段,并进而将视觉隐喻分为四种映射类型:(1)映射为高山、冰川、河流、瀑布、火山等自然现象;(2)映射为天平、阶梯、道路、庙宇、桥梁等人造实体;(3)映射如登山、散步、驾驶、垂钓、狩猎等某一活动;(4)映射为战争、家庭、法律、和平、可持续性等易于理解的抽象概念。之后,国内的赵国庆和邱婷等沿用了视觉隐喻在知识可视化中具体形式的提法,邱婷试图通过图形性质展开探讨,以厘清可视化形式的分类,但在研究中图形性质的观点受原有可视化形式分类的思维限制,视觉隐喻作为知识可视化的具体形式和手段提出,其具体内容和使用方法却未见表述。赵慧臣关注知识可视化中视觉表征的内容、形式与意义的研究,以符号学对符号的分类为依据,将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内容划分为肖似类视觉表征、导引类视觉表征和象征类视觉表征,并认为象征类视觉表征是“通过多种意义的联结,通过联想来达成另一种新的象征意义,甚至进一步以比喻性象征手法产生意义,再由这些意义的联结,从而产生新的意义”。这里比喻性象征的提法实则属隐喻的运作机制。Zhong Da&Zhang Jianping在阐述知识可视化的具体形式时,认为视觉隐喻是通过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的元素移植,为理解新事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Ziemkiewicz&Kosara通过视觉隐喻的相关实验论证:认为一个可视化的理解过程实则是外部视觉隐喻与内在知识结构互相作用的结果。二对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的新视角

根据上述对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已有研究的梳理,可认为对视觉隐喻的认识,已从外在的具体可视化形式或手段逐渐转换为内在的隐喻性认知机制的层面。不同的视角为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考和启示,但片段的论述不足以对其涵义形成严密、系统的认识,为了进一步阐释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的本质内涵,还需以全新的视角从知识可视化与视觉表征的内在构成关系入手考察,以将视觉隐喻架构于合理的框架上进行具体深入的阐释,而不是笼统粗略的表示。

Eppler&Burkhard将知识传播分为四种不同层次:个体之间,个体到群体间,群体之间,群体和整个组织到团体之间。若以工具的使用者(主体)与受者(客体)之间的关系角度出发,可将上述四种层次整合为两种类型:一为使用者即是受者本人;二为使用者和受者是不同对象,在此基础上可将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手段归为两种类型的工具:第一类工具是作为个体自身知识管理和学习工具的可视化手段(包括个人知识储存与检索、知识抽象演绎等),使用者和受者均为个体自身,不需要考虑不同对象间转换和传播途径等因素;第二类工具是作为群体间知识传达的可视化手段,这里群体是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体(包含不同个体间,个体到群体间,群体之间,群体和整个组织到团体之间)。第二类知识可视化工具因涉及不同主客体间的转换成为知识可视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视觉表征对于两种类型的可视化工具有着不同的意义:首先,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和学习工具的视觉表征有助于促进个体知识的抽象化内隐化,强调了视觉表征作为个人思维辅助工具的意义,视觉表征既可作为信息向知识转化过程中的思维辅助手段,也可用于个人新旧知识更替的辅助演绎工具,辅助思维由抽象到新抽象进行推演:其次,作为群体间知识传达工具的视觉表征,是增强知识传播生动性的有效手段,主要用于减轻群体间知识传播的认知负荷,以实现高效沟通,突出视觉表征作为信息传播辅助工具的意义,实则是知识可视化中“外显知识生动化”的过程。

1 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的类型

视觉隐喻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有助于促进个体知识的抽象化和内隐化,视觉隐喻作为群体间知识传播工具支持使用者运用个性化视觉隐喻的手段生动形象的传播知识点,但需要考虑受者的隐喻性思维素养。根据隐喻学将隐喻分为被动与主动两种情况,可认为知识可视化的视觉隐喻也存在被动和主动两种类型。被动视觉隐喻是主客体在认知事物时,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难以用语言或其他表征形式表达,而不得不借助于同构的代表项来喻指的情况,如图1。在理解或阐述色彩三要素的知识点时,为了阐明“色相”、“明度”和“纯度”三要素概念之间的色立体关系,以解剖的橘子作为同构的代表项,横截面上的橘瓣代表“色相”,橘瓣向轴心的距离代表“纯度”,纵剖面的中轴代表“明度”变化,由此整个橘子代表了构成色立体的内在结构关系。色彩三要素色立体关系的知识点是难以用知识可视化的其他图形组织形式进行表征的,这里不得不借助具有同构意义的代表项——橘子进行喻指,以具体形象的阐述三要素间的关系。

王朝云认为,知识可视化的实质应该由内隐知识外显化和外显知识生动化两方面构成。与被动视觉隐喻相比,主动视觉隐喻则主要在群体间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倾向于传播学意义上的,主动视觉隐喻是以使用者掌握知识为前提,使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对受者进行表征,从而达到“外显知识的生动化”的传播效果,这是主动视觉隐喻核心价值所在。主动视觉隐喻的使用不仅需考虑不同受众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和传播方式,更需考虑代表项的恰当选用,从不同受众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同构的代表项,是主动视觉隐喻的关键。如图2主动视觉隐喻的“树状结构喻指图”具有直观形象的效果,代表项的特质属性被映射到指喻对象并作为知识点的附加意义,其中:代表项(大树)枝繁叶茂和粗枝细叉的特性被映射到喻指对象(认知区域),使认知区域的知识点呈现严密的逻辑层级关系。又如图3针对小学生阐述自然科学科学营养类知识点时,用宝塔的层级来喻指营养的级别,将代表项(宝塔)的层级递减的面积比例特征映射到喻指对象(营养成分)上,喻指营养的级别以及所占的数量,是符合这一年龄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

2 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的思维方式

首先,视觉隐喻作为思维方式的提出有着一定的认知基础。“隐喻”常见于语言学视角,是一种修辞语言现象,语言隐喻由预示同一性的语法结构产生。隐喻性话语之所以形象、生动富有说服力其主要原因在于: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互相作用,在这一互相作用过程中,其中某一领域(源领域)的结构关系和相关特征被映射到另一领域(目标领域),这一映射的结果是两个甚至是三个以上心理空间中概念之间的整合。隐喻性语言的运作机制是隐喻性思维的外在表征,由此隐喻的研究从语言学领域跨入认知科学领域合情合理。莱考夫和约翰逊强调“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是隐喻式的”,并将隐喻定义为“跨概念域的对应”,人们通过熟悉的概念体系来认识掌握新的知识。“视觉”作为一种感官感知现象与“隐喻”思维并论,可在阿恩海姆关于知觉与思维不可分割性的视知觉理论恰好为这一现象作了合理的阐释(阿恩海姆通过大量的事实论证,确立了知觉与思维之间的统一性)。尹定邦认为语言成为思维的工具,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视觉意象,语言为思维所做的就是稳定、保持这些意象,语言与图形在这里是紧密结合的。

其次,视觉隐喻作为思维方式的提出有着一定先行研究。高燕认为观念层次里的视觉隐喻是一套用于交流和表达的视觉形象,它诉诸图像、符号等一切视觉形象的心理机制和结构基础。吕晓宁从符号学角度考察视觉隐喻,认为视觉隐喻就是指两个符号之间的视觉所指的相关性。李湘在视知觉思维的基础上,结合隐喻的认知机制将视觉隐喻分为:物理相似性视觉隐喻和心理相似性视觉隐喻,作为本体的图像和作为喻体的概念之间存在物理相似性或心理相似性,物理相似性可以是形状上、外表上或功能上的一种相似;心理相似性是由于文化、传说或其他心理因素使得说话者或听话者认为某种事物之间存在某些方面的相似。不同学科以不同的视角对视觉隐喻的理解迥异,但视觉隐喻作为视知觉思维的认知心理机制却殊途同归,这为视觉隐喻进入知识可视化的研究视野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思维方式提出的意义应指向其对具体应用的指导,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作为思维方式的提出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

(1)视觉隐喻作为广义的知识可视化思维方式。这实质上是将知识可视化的各种视觉表征形式纳入到视觉隐喻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将帮助使用者厘清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区别与其他视觉表征手段的特殊性,为合理恰当的选择视觉隐喻手段进行表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Ziernldewicz&Kosara的观点显然是站在视觉隐喻的思维角度对知识可视化进行思考,并从宏观上把握了视觉隐喻的涵义。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视觉表征的各种图形组织器(如概念图、思维地图、流程图等)虽然形式迥异,但都是由具有一定意义的象征符号构成,隐喻和象征都是彼类事物的暗示下领会此类事物的文化活动,因此,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手段的运用在宏观上都是隐喻性的,但需甄别视觉隐喻代表项的使用与图形组织器象征性符号的运用:图形组织器的象征性符号寻求一般的含义,具有普适性的特点,而视觉隐喻除了需要针对具体知识点和受者因素考虑代表项和喻指对象的设计,追求特殊含义,支持个性化视觉表征之外;视觉隐喻还需要寻求张力(代表项与对象之间必须存在着对立性),使代表项与对象之间至少具有一定的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比喻就愈新奇。知识的传播往往依赖这种张力而显得“生动化”。理解视觉隐喻代表项与图形组织器象征性符号的区别,为合理地选择视觉隐喻手段进行表征提供参考依据。

(2)从狭义的视觉思维层面来看,知识可视化中视觉表征可兼从“具体形式”和“应用机制”两方面来理解。任何一种视觉表征作为具体工具(如概念图、思维地图、流程图等)在实际应用中都贯穿着该具体形式所对应的思维方式。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的两种工具类型在实际应用时分别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首先,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和学习工具,越抽象的哲学就越需要借助具象的隐喻进行思考,NoelCarrol形象的指出“一个视觉隐喻是一套激发洞察力的策略,是一种用于思考的工具。”对于个人知识管理和学>qI具而言,视觉隐喻对个人知识管理和学习工具的存在是通过辅助思维从抽象到抽象的演绎过程或迁移过程体现的,这种情况下指代物和喻指对象的选择依据个人的经验和喜好而异,以个人知识的增值为宜。其次,作为群体间知识传播工具,面向各种不同群体对象的视觉隐喻,需根据对象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考虑指代物和喻指对象的选择,是主体的个人知识按情理进行生动化的改造或加工的过程,以优化知识传播为目的,因此,主动状态的视觉隐喻在这里应受到重点关注。

三 结论与展望

1 对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的涵义理解。

知识可视化中的视觉隐喻是一种通过代表项和喻指对象相似性与关联性的发现或创造来进行视觉表征的图解手段。视觉隐喻的代表项并非是既定的普适性图形符号,要求针对具体知识阐述的需要进行特定代表项的设计,这是视觉隐喻区别于其他视觉表征手段的本质特征。知识可视化中的视觉隐喻有被动视觉隐喻和主动视觉隐喻两种类型,它们对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有着不同的意义,作为辅助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视觉隐喻,是通过辅助思维从抽象到抽象的演绎来进行;作为群体间知识传播的视觉隐喻,寻求主体能动创造性和个性化视觉表征形式,力求使外显知识生动化。

2 知识可视化中视觉隐喻的研究思路。

不可理喻篇6

关键词:逻辑 修辞 比喻 类比 对比

一、比喻辞格与类比辞格的异同

在修辞学中,既有比喻辞格,也有类比辞格。二者有哪些异同?比喻辞格是指不同类的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相似点,便用彼事物来描述所要表现的此事物。从比喻辞格的结构看,它是由本体、比喻词和喻体这三个“部件”构成的,但在这三个部件中,喻体非出现不可,否则便不是比喻,至于本体和比喻词,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三个“部件”全有的,叫明喻;只有本体和喻体的,叫暗喻;只有喻体的,叫借喻。而类比辞格是指甲、乙两事物不但有相似点,而且属于同类,便以乙事物来描绘评价甲事物。类比辞格由本体、类比词语和类体三部分构成,根据本体和类比词语的隐现,可以分为明类、暗类和借类三种。明类是指本体和类体同时出现,两者之间常以“象”“是”“似”“无异”“与……一样”等词语联结。暗类是指本体和类体同时出现,但隐去了类比词语。借类是指本体和类比词语都隐去,而以类体替代未出现的本体。比喻辞格和类比辞格,除了类比的主客体是同类、比喻辞格的主客体是异类之外,两者几乎完全相同。因此判断辞格的主客体是同类还是异类,这是类比辞格和比喻辞格的唯一区别。

修辞学有类比辞格,逻辑学有类比推理,这两处讲的“类比”概念含义不尽相同。前面谈到,修辞学讲的类比是指“甲、乙两事物不但有相似点,而且属于同类,便以乙事物来描绘评价甲事物。”逻辑学讲的类比是指“同类或相近的事物之间的比较”,“根据两个类似的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相同的结论。”显然逻辑学讲的类比,不仅包括同类事物,也包括相近的事物。所谓相近的事物,是指具有相似点、在本质上相接近的事物。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类比推理的本质属性,在创新思维活动中,更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创造功能。

二、类比推理与比喻修辞的异同

类比推理与比喻修辞有着紧密联系。比喻要使用类比,尽管进行比喻的时候往往看不出有什么推理过程,可是它里面的确隐含着类比推理。比喻在促进人们的认识和增强说服力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虽然它不是论证,只是说明,但隐含着类比推理的比喻,更能显示逻辑的力量。比如:同志把党委抓工作与弹钢琴作类比,把游击队分散作战与渔人捕鱼作类比,谁能说不是比喻呢?

类比推理与比喻修辞虽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二者也有着重要的区别。

(一)比喻修辞是用生动形象的事物来突出被比喻事物的特征或说明某种道理,俗称“打比方”,它是修辞学研究的范畴。而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的相同属性推出另外一种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它是逻辑学研究的范畴。换句话说,类比推理和比喻修辞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研究方法。

(二)类比推理是由已知情况去推出未知情况,而比喻仅是把被比喻的主体(事物)和比喻的客体(事物)中的某种相同属性进行比较,并不考虑它们能否推出其他情况。比如“打仗好比下象棋”,这是比喻,比喻的任务至此完成。如果担心人们不理解,还可以作一句说明,“它们都需要调动多方面力量。”如果说,“既然打仗像下棋,而下棋要多看几步才能取胜。那么,打仗也应该多看几步才能取胜。”这就是类比推理了。

(三)类比推理要求类比中的两类事物在本质上要有相同之处,就是说在推理过程中,作为前提的各个对象需要有共同的本质属性,这种共同的本质属性愈多,结论的可靠性就愈大。比喻则不同,喻体和本体之间的比喻点并不一定非本质属性不可,只要有一点相似就可以进行比喻说明。

(四)类比推理对两类事物之间的距离领域无任何限制,比喻则不同。用来作喻体的事物与本体所属的领域可以相距甚远,愈远,其效果就愈好。例如共产党的本质与太阳的本质是不同的,儿童与花朵也相去甚远,可是把共产党比作太阳,把儿童比作祖国的花朵,却是非常生动恰当的。

(五)类比推理的目的和结果是为一个新的判断的产生提供新的知识,虽然新的知识是或然的,有待实践证明的。而比喻的目的和结果并不在于一个新的判断的产生,而是在于对原有判断做出生动、具体、通俗的说明。例如,把马克思主义比作政治上与军事上的望远镜、把宗教比做麻醉人们的鸦片都属于比喻,目的在于使马克思主义和宗教这些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以便加深人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三、比喻推理与比喻修辞的异同

比喻推理与比喻修辞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运用“以彼物比此物”的手法,在作用上有相似之处,都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深奥复杂的道理浅显化。它们的不同点是:

(一)比喻修辞中的比喻,被比喻的对象是具体的事物,如“豆腐西施”杨二嫂。而比喻推理中的比喻,被比喻的对象是比较抽象的事理,如“精兵简政是克服物质困难的一项重要的政策。”

(二)比喻修辞中的比喻,用以比喻的是一个具体鲜明的形象,如“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而比喻推理中的比喻,用以比喻的却是一组具有内在必然联系的对象。如“气候变化了,衣服必须随着增减。”“孙行者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去,而把她战败。”“贵州的小老虎能吃掉庞然大物的驴子”。后两个例句虽然出自神话和寓言,但仍然揭示了生活的真理,它们本身的内在联系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它们都能起到一定的论证作用。

(三)比喻修辞中的比喻,喻体和本体之间不具有逻辑关系。而比喻推理中的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逻辑关系。例如,在鲁迅《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豆腐西施”杨二嫂,“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仃伶的圆规。”“杨二嫂”是具体事物,“细脚伶仃的圆规”是个具体的鲜明的形象,“细脚伶仃的圆规”和“杨二嫂”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这种修辞学上的比喻,目的在于增强艺术感染力,而不在于说明抽象的事理。

(四)比喻修辞中的比喻,比喻面狭窄且容量小,对事物加以形象化的说明,可以使人产生奇妙的想象和联想。比喻推理中的比喻,比喻面广且容量大,寓事理于形象之中,使人从比喻中悟出事物的道理。

(五)比喻修辞中的比喻,目的是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以便人们理解和接受。比喻推理中的比喻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修辞作用,但主要目的在于增强文章的逻辑说服力,人们读后感觉到的不是它的形象,而是它深入浅出说明的道理,使人对新论证的命题深信不疑。

(六)比喻修辞中的比喻,通常只是对概念加以修饰,使读者对某一概念产生形象化的感受,仅存在于比喻句中。比喻推理中的比喻,在形象化的表述中往往要贯穿于某一段落,甚至于全文中。

四、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异同

比喻论证是用与论点有着某种联系且通俗易懂的形象、故事、典故作为论据进行推论,从而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也就是通过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比喻者与被比喻者之间,类相异,理相同。只有类相异,才能作比喻,只有理相同,才能进行推理,才能起到论证的作用。在比喻论证中,论点是本体,是抽象的事理,论据是喻体,是与论点有某种关系的形象群(一个或数个形象)。喻体同本体之间有推出某种道理的关系。常言道:“以所知谕其所不知”“喻巧而理至”,都极准确地概括出了这一论证方法的特点。

鲁迅的《拿来主义》,通篇运用了比喻论证,用对待一所大宅子的态度,比喻应该如何对待外国的文化遗产问题。用“鱼翅”“鸦片”“姨太太”分别比喻外国“文化中有益的”“虽有害但可利用其有利因素的”和“全然有害的”三部分。用“昏蛋”“废物”“孱头”三种形象比喻三种人:对文化遗产“全盘否定”的左倾机会主义、“全盘吸收”的投降主义和胆小怕事的人。

运用比喻论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拿来作比的事物,应当是人们比较熟悉、容易理解的,否则就起不到帮助说明的作用。

(二)两种事物之间必须有某些相似点,而且必须是实质性的问题。在论证的时候,要揭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阐明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喻不可滥用,不伦不类的比喻将会适得其反。

类比论证是类比推理在论证中的应用。这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在许多属性上是相同的,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论证方法。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用妻私他,妾畏他,客欲有求于他,因而使他受了蒙蔽,证明了宫妇私王,朝臣有求于王,王也受了蒙蔽的道理。这里运用的就是类比论证。

采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尽量增加用以类比的相同属性的数量,相同属性愈多,结论愈可靠。

(二)尽量采用对象的本质属性进行类比,愈是采用本质属性进行类比,结论愈可靠。

(三)用以类比的对象的相同属性与结论的属性之间应有一定的联系,联系越密切,结论越可靠。

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都是利用事物之间的比较,以彼示此。比喻的双方不是平行并列,而是一主一次,以次示主。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类比论证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事物,或者是具有科学根据的,这样才能推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比喻论证的前提不一定是实有其事,可以是寓言、神话,也可以是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营构的。只要包含的道理为真即可。比如《愚公移山》的寓言比喻依靠群众,坚持不懈,必能取得成功。“农夫与蛇”比喻对敌人不能仁慈。引用这些比喻,都能增强论证的效果。

(二)类比论证(推理)中的事物(前提)应是同一类事物,它们的可靠性取决于二者本质上的相同点。本质上不同的事物是无法进行类比的。原则上讲,比喻论证可以在广泛的事物之间进行,只要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在某一点上确有相同之处,即可取这点来比喻。如:用“唇亡齿寒”喻示弱小国家利益相关,要一致对外;用“房子要经常打扫”喻示人的思想要经常自我检查等。

(三)类比论证是类比推理在论证中的应用,侧重于增强论证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而比喻论证侧重于使论证形象化,风趣化,易于被读者接受。

(四)类比论证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比喻论证只能帮助人们对已有的知识加深理解,不能推出新的知识。所以比喻论证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论证手段,是一种间接的论证,它和直接论证结合在一起,才能把论点说透。

五、对比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异同

对比论证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对比论证有“横比”和“纵比”两种。“横比”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者不好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的或者好的事物予以肯定。例如同志的《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强调各级党委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时,将项羽不爱听取别人意见,一人称霸,最后失败的史实同刘邦礼贤下士,广纳群言,最后胜利的史实进行了对比,就是这种“横比”论证的运用。“纵比”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揭示事物在不同阶段的属性。例如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八十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党员只有五十几个,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党已成为执政五十多年,拥有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政党。这个巨大变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

“纵比”和“横比”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只要使用得当,就能把抽象的、陌生的、不易理解的事物说得清楚易懂。

运用对比论证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只能在同类事物中进行对比,如果不是在同类事物中进行对比,就会犯无类比喻的错误。例如“尺”与“斤”不能相比,因为前者指长短,后者指重量,两者之间不是同一关系,不是同类,这样的比较是无意义的。

(二)对比的事物、事理要有针对性,从正反两方面对比,才能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三)对比并非是两种相反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要加以分析说明。

(四)事物常存在中间状态,故对比事物、事理的正反面时,不能绝对化。

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有其相同之处,因为二者都是通过比较,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过程也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已认识的一事物经过比较进而认识未知的、本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另一事物。但二者也是有区别的,其区别是:

(一)“比”的对象选择方法不同。类比论证选择“比”的对象很严格,它要求性质、环境和条件完全相同。而对比论证则要选择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不强调条件和环境。

(二)二者“比”的目的不同。对比论证“比”的目的是突出“异点”,通过对比或反衬,使观点更鲜明;而类比论证则是通过“比”找出相同点,借同类别事物所具有的共性,使论点得以成立。换句话说,对比论证是异类比较,比异显异,理在异中。类比论证是同类比较,比同求同,理在所求之同。

(三)类比论证能从已知推出未知,使人们获得新知识;而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一样,只能帮助人们加深已有的认识,不能推出新知识。

(四)类比论证是一种逻辑思维形式,而不是“逻辑的通道”。对比论证则是一种认识形式,或称之为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谭永祥.修辞精品六十格[J].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2]李先焜.论比喻推理[A].逻辑学文集[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

社,1979.

[3]何应灿,彭漪涟.普通逻辑自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1986.

不可理喻篇7

关键词:概念隐喻隐喻理论英语写作

Abstract:Metaphorisnotonlyarhetoricdevice,butamatterofthoughtandaction.ThepaperattemptstoapplytheconceptualmetaphortheorytotheteachingofEnglishwritingandfurtherproposesthatimportancebeattachedtodevelopingstudents’metaphoricalthinkinginEnglishwriting.

Keywords:conceptualmetaphor;metaphoricalthinking;Englishwriting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起始于Lakoff&Johnson的《MetaphorsWeLiveBy》一书。他们在书中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1]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domain)和靶域(target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靶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2]概念隐喻理论还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metaphor)和隐喻语言(metaphoricalexpression)的区别。前者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后者是概念隐喻的具体隐喻表达式,例如:

例1.Weareatacrossroad.

例2.Therelationshipisn’tgoinganywhere.

例3.Ourrelationshipisoffthetrack.

例4.Theirmarriageisontherocks.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这里只有一个隐喻:LOVEISAJOURNEY,上述这些例子都是该隐喻在语言上的具体表达式。

概念隐喻理论使我们重新认识了隐喻的本质,也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本文拟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隐喻在英语写作中遣词、造句、谋篇的功能,并指出隐喻思维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为写作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二、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念隐喻与词汇学习

在写作中,词汇居于核心地位。不管是句子层次的语言现象还是语篇层次的语言现象,都离不开词的理解和运用。传统词汇学习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词语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了对词语的认知和理解。词汇不仅有其所指意义,也有其转指意义,而且,词汇表层意义与其深层内涵都是语言认知的产物。由于大多数学习者不是从认知的角度来学习词汇,而是采用死记硬背方法,不能真正理解词汇的内涵。通过概念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词汇,不仅有利于词语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有效地利用该词语的隐喻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们借助方位隐喻来理解介词的学习。人们可以将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上——下,前——后,高——低,深——浅,中心——边缘”等具体空间概念投射于时间、情绪、身体状况、数量、质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在方位隐喻中,“up-down”概念的隐喻运用最为广泛。最初,“上”概念(up)和“下”概念(down)都是纯空间概念。Up的基本意义最“向上,由低往高”;down的基本意义为“向下,由高往低”。英汉语言经过反复的运用与发展,“up-down”都以原来的空间意义为核心,产生了“

HAPPINESSISUP,SADNESSISDOWN;MOREISUP,LESSISDOWN;HIGHSTATUSISUP,LOWSTATUSISDOWN”等方位隐喻来表达对社会地位和人的情绪的认识。在这些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可以拓展丰富的隐喻表达式,进一步深化对“up”概念和“down”概念的隐喻理解,如:“Iamfeelingup.”,“Pricesaregoingup”,“Thetemperaturehasgonedown.”,“Benicetopeopleonyourwayup,becauseyouwillmeetthemonyourwaydown.”等。由此可见,通过概念隐喻理论来理解介词,能掌握更丰富的词汇意义,增强学生隐喻能力,提高写作的多样性。

其次,由于隐喻是一种映射,其实质是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3]因此人们总是会参照他们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体现在词汇表达上,人们往往运用谈论一个概念的各个方面的词语来谈论另一个概念。例如:提到概念“argument”,我们有概念隐喻“

ARGUMENTISABUILDING;ARGUMENTISWAR”,“argument”为较抽象的概念,而“building”,“war”是人们较熟悉的概念。在讲“building”这个概念时,可以帮助学生联想和“建筑物”有关的词汇“solidbuilding,frameworkofabuilding,constructabuilding,collapse,thegroundwork”;而在谈到“war”这个概念时,又可以联想到跟“战争”有关的词汇“thefiercewar,attacktheenemy,winthewar,bedefeatedinthewar”。在这两个概念隐喻中,人们可以通过熟悉的概念来理解“argument”这个概念的内涵。用于谈论“building”,“war”的词汇大部分都可以用来谈论“argument”,因而可以创造出如下句子:

例5.We’vegottheframeworkforasolidargument.

例6.Ifyoudon’tsupportyourargumentwithsolidfacts,thewholethingwillcollapse.

例7.Withinthegroundworkyou’vegot,youcanconstructaprettystrongargument.

例8.Heattackedmyargumentfiercely.

例9.Joesparednopainstodefendhisargument.

例10.Joewontheargumentwithher.

例11.Joewasdefeatedintheargument.

又如:“IDEASAREFOOD”这一概念隐喻通过“food”来理解“ideas”,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ideas”的丰富内涵。如果想知道“food”和“ideas”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恐怕谁也拿不出一套完整的答案,但是关于“food”我们可以表达如下:

例12.Foodcanbedigested.

例13.Foodcanbeswallowedordevoured

例14.Foodcanbenourishing.

例15.Foodcanbespoon-fed.

然后,利用“food”这一概念所派生的词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下列的句子:

例16.Davidhasahardtimeswallowingnewideas.Hehastostewthemoverfordays.

例17.Wedon’tneedtospoon-feedourstudents.

例18.Hedevoursthebook.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通过概念映射原理,可以使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较为抽象概念方面的一系列词汇,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词汇框架,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更为准确自如地选词表意。

(二)概念隐喻与句式表达多样性

“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4]这句话说明了语言表达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句法运用多样性程度是需要训练的,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多维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写作是和思维同步进行的,学习写作就是学习思考。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恰恰是从思维的角度认知世界,以人的已知的具体经验去映射未知的抽象的领域,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如“视野是容器”(VISUALFIELDSARECONTAINERS)这一基本概念隐喻衍生出的隐喻式语言表达是多种多样的:Theshipiscomingintoview,Ihavehiminsight,he’soutofsightnow,that’sinthecenterofmyfieldofvision等。而在表达同一概念时的概念隐喻也是多样的,“idea”这一概念,就有如下概念隐喻:IDEASAREFOOD,IDEASAREPEOPLE,IDEASAREPLANTS,IDEASAREPRODUCTS,IDEASARECOMMODITIES,IDEASARERESOURCE,IDEASAREMONEY,IDEASAREFASHION,每一个概念隐喻都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隐喻表达式,这也为写作中语言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语言更生动、自然。

此外,概念隐喻为学生在写作时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有着重要的认知作用,它为我们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架起联想的桥梁,赋予我们一种灵敏的触觉,使我们感知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特征的联系。因而,根据创新度,在写作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隐喻式表达,例如:

例19.Joanknewthatsurgerywasaverydangerousoption.Thestakeswerehigh.Nevertheless,Joandecidedtotakeherchancesandhavetheoperation.

例20.Joanknewthatsurgerywasaverydangerousoption.Shecouldloseitall.Nevertheless,Joandecidedtoanteupandhavetheoperation.

例句19和20是基于“LIFEISAGAMBLINGGAME”所构建的隐喻表达。第一句是常规隐喻表达,常规隐喻是那些建构我们文化的普遍概念系统并反映在日常语言中的隐喻;第二句是新隐喻表达,新隐喻是对常规隐喻的扩展应用,很多新隐喻是人们创新思维的结果。因此,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我们既可采用常规隐喻表达,也可创新思维,采用新隐喻。

(三)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

语篇连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章在内容上的连贯(coherence),二是指表达上的连贯。一个连贯的语篇应该是让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时能够推导出语句的各种关系,重新构建说话人或作者的目的或意图。篇章连贯是在概念的层次上实现的,而概念隐喻本身也是一种概念,因此它可以帮助实现连贯。

概念隐喻在内容上的连贯既可以通过一个隐喻,也可以同时通过多个隐喻来实现。[5]在语言实践中,由一个概念隐喻帮助构建语篇连贯的情况经常出现。以一个隐喻贯穿语篇始终形成一个核心隐喻,支配若干由隐喻或由一个中心意象引申出若干相关的次要意象。从这个概念隐喻的角度看,整个语篇应该是连贯的。在写作中,如果能够把握语篇连贯的这个特点,对某些语段结构或语篇意义的构建就能事半功倍。如:

Tedgotontheridewhenhedecidedtocampaignformayorofhissmalltown.Afterflipping,rolling,andshakingforthepublicforeightweeks,hefinallyfeltlikehewasincontrol.ButashewatchedtheexitpollsreportedonTV,heplummeted.Hehadlostinalandslide.[6]

在以上的例子中,中心隐喻是“POLITICSISAFOLLER-COASTER”,其余的隐喻“ride,flipping,rolling,shaking,plummeted,landslide”等都是围绕其中心隐喻的,并且是互相关联的。

又如:Theprofessortoldmemyargumentwasshaky:asastudentofphysics,youhavetoconstructstrongerfoundationsforyourtheoreticalmodels.Usefactstosupportyourtheory.

上述例子的中心隐喻是“THEORIESAREBUIDINGS”,整个语段都共享了这个概念隐喻的隐喻内涵,使得这个语段具有连贯性。

语篇在表达上的连贯很大程度取决于文章衔接(cohesion)的处理,衔接是一种语篇现象,语篇的衔接主要是依靠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搭配等来实现。隐喻可以使得词汇的衔接在不同领域内得以实现,再加上语言上的手段如对照、省略等,说话人可以表达经验和人际方面的语义连贯。

三、结语

隐喻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运用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在写作教学中,隐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谋篇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因而,培养学生写作中的隐喻思维必不可少。为了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要求学生收集概念隐喻及隐喻表达式,并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隐喻认知理论,并鼓励其大胆使用;第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隐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隐喻性表达的跨文化多样性,减少在写作中出现汉式表达方式,从而改善他们的写作思维;第三,利用隐喻认知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2][3]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3,26,26

[4]文秋芳.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J].外语界,2001(4):28

[5]文旭,叶狂.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J].外语学刊,2003(3):5

不可理喻篇8

关键词: 概念隐喻 隐喻理论 英语写作

abstract: metaphor is not only a rhetoric device, but a matter of thought and action. the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and further proposes that importance be attached to developing students’ metaphorical thinking in english writing.

key 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 metaphorical thinking; english writing

一、 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起始于lakoff & johnson 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他们在书中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1]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靶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靶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2]概念隐喻理论还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和隐喻语言(metaphorical expression)的区别。前者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后者是概念隐喻的具体隐喻表达式,例如:

例1.we are at a crossroad.

例2. the relationship isn’t going anywhere.

例3.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

例4. their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这里只有一个隐喻:love is a journey,上述这些例子都是该隐喻在语言上的具体表达式。

概念隐喻理论使我们重新认识了隐喻的本质,也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本文拟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隐喻在英语写作中遣词、造句、谋篇的功能,并指出隐喻思维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为写作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二、 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念隐喻与词汇学习

在写作中,词汇居于核心地位。不管是句子层次的语言现象还是语篇层次的语言现象,都离不开词的理解和运用。传统词汇学习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词语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了对词语的认知和理解。词汇不仅有其所指意义,也有其转指意义,而且,词汇表层意义与其深层内涵都是语言认知的产物。由于大多数学习者不是从认知的角度来学习词汇,而是采用死记硬背方法,不能真正理解词汇的内涵。通过概念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词汇,不仅有利于词语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有效地利用该词语的隐喻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们借助方位隐喻来理解介词的学习。人们可以将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上——下,前——后,高——低,深——浅,中心——边缘”等具体空间概念投射于时间、情绪、身体状况、数量、质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在方位隐喻中,“up-down” 概念的隐喻运用最为广泛。最初,“上”概念(up)和“下”概念(down)都是纯空间概念。up的基本意义最“向上,由低往高”;down的基本意义为“向下,由高往低”。英汉语言经过反复的运用与发展,“up-down”都以原来的空间意义为核心,产生了“

happiness is up, sadness is down;more is up, less is down; high status is up, low status is down”等方位隐喻来表达对社会地位和人的情绪的认识。在这些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可以拓展丰富的隐喻表达式,进一步深化对“up”概念和“down”概念的隐喻理解,如:“i am feeling up.”,“prices are going up”,“the temperature has gone down.”,“be nice to people on your way up, because you will meet them on your way down. ”等。由此可见,通过概念隐喻理论来理解介词,能掌握更丰富的词汇意义,增强学生隐喻能力,提高写作的多样性。

其次,由于隐喻是一种映射,其实质是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3]因此人们总是会参照他们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体现在词汇表达上,人们往往运用谈论一个概念的各个方面的词语来谈论另一个概念。例如:提到概念“argument”,我们有概念隐喻“

argument is a building; argument is war”, “argument”为较抽象的概念,而“building”,“war”是人们较熟悉的概念。在讲“building”这个概念时,可以帮助学生联想和“建筑物”有关的词汇“solid building, framework of a building, construct a building, collapse, the groundwork”; 而在谈到“war”这个概念时,又可以联想到跟“战争”有关的词汇“the fierce war, attack the enemy, win the war, be defeated in the war”。在这两个概念隐喻中,人们可以通过熟悉的概念来理解“argument”这个概念的内涵。用于谈论“building”,“war”的词汇大部分都可以用来谈论“argument”,因而可以创造出如下句子:

例5. we’ve got the framework for a solid argument.

例6. if you don’t support your argument with solid facts, the whole th

ing will collapse.

例7. within the groundwork you’ve got, you can construct a pretty strong argument.

例8. he attacked my argument fiercely.

例9. joe spared no pains to defend his argument.

例10. joe won the argument with her.

例11. joe was defeated in the argument.

又如:“ideas are food”这一概念隐喻通过“food”来理解“ideas”,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 ideas”的丰富内涵。如果想知道“food”和“ ideas”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恐怕谁也拿不出一套完整的答案,但是关于“food”我们可以表达如下:

例12. food can be digested.

例13. food can be swallowed or devoured

例14. food can be nourishing.

例15. food can be spoon-fed.

然后,利用“food”这一概念所派生的词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下列的句子:

例16.david has a hard time swallowing new ideas. he has to stew them over for days.

例17. we don’t need to spoon-feed our students.

例18. he devours the book.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通过概念映射原理,可以使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较为抽象概念方面的一系列词汇,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词汇框架,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更为准确自如地选词表意。

(二)概念隐喻与句式表达多样性

“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4]这句话说明了语言表达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句法运用多样性程度是需要训练的,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多维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写作是和思维同步进行的,学习写作就是学习思考。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恰恰是从思维的角度认知世界,以人的已知的具体经验去映射未知的抽象的领域,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如“视野是容器”(visual fields are containers)这一基本概念隐喻衍生出的隐喻式语言表达是多种多样的:the ship is coming into view,i have him in sight, he’s out of sight now, that’s in the center of my field of vision等。而在表达同一概念时的概念隐喻也是多样的,“idea”这一概念,就有如下概念隐喻:ideas are food, ideas are people, ideas are plants, ideas are products, ideas are commodities, ideas are resource, ideas are money, ideas are fashion,每一个概念隐喻都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隐喻表达式,这也为写作中语言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语言更生动、自然。

此外,概念隐喻为学生在写作时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有着重要的认知作用,它为我们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架起联想的桥梁,赋予我们一种灵敏的触觉,使我们感知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特征的联系。因而,根据创新度,在写作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隐喻式表达,例如:

例19.joan knew that surgery was a very dangerous option. the stakes were high. nevertheless, joan decided to take her chances and have the operation.

例20.joan knew that surgery was a very dangerous option. she could lose it all. nevertheless, joan decided to ante up and have the operation.

例句19和20是基于“life is a gambling game”所构建的隐喻表达。第一句是常规隐喻表达,常规隐喻是那些建构我们文化的普遍概念系统并反映在日常语言中的隐喻;第二句是新隐喻表达,新隐喻是对常规隐喻的扩展应用,很多新隐喻是人们创新思维的结果。因此,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我们既可采用常规隐喻表达,也可创新思维,采用新隐喻。

(三)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

语篇连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章在内容上的连贯(coherence),二是指表达上的连贯。一个连贯的语篇应该是让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时能够推导出语句的各种关系,重新构建说话人或作者的目的或意图。篇章连贯是在概念的层次上实现的,而概念隐喻本身也是一种概念,因此它可以帮助实现连贯。

概念隐喻在内容上的连贯既可以通过一个隐喻,也可以同时通过多个隐喻来实现。[5]在语言实践中,由一个概念隐喻帮助构建语篇连贯的情况经常出现。以一个隐喻贯穿语篇始终形成一个核心隐喻,支配若干由隐喻或由一个中心意象引申出若干相关的次要意象。从这个概念隐喻的角度看,整个语篇应该是连贯的。在写作中,如果能够把握语篇连贯的这个特点,对某些语段结构或语篇意义的构建就能事半功倍。如:

ted got on the ride when he decided to campaign for mayor of his small town. after flipping, rolling, and shaking for the public for eight weeks, he finally felt like he was in control. but as he watched the exit polls reported on tv, he plummeted. he had lost in a landslide. [6]

在以上的例子中,中心隐喻是“politics is a foller-coaster”,其余的隐喻“ride, flipping, rolling, shaking, plummeted, landslide”等都是围绕其中心隐喻的,并且是互相关联的。

又如:the professor told me my argument was shaky: as a student of physics,

you have to construct stronger foundations for your theoretical models. use facts to support your theory.

上述例子的中心隐喻是“theories are buidings”,整个语段都共享了这个概念隐喻的隐喻内涵,使得这个语段具有连贯性。

语篇在表达上的连贯很大程度取决于文章衔接(cohesion)的处理,衔接是一种语篇现象,语篇的衔接主要是依靠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搭配等来实现。隐喻可以使得词汇的衔接在不同领域内得以实现,再加上语言上的手段如对照、省略等,说话人可以表达经验和人际方面的语义连贯。

三、 结语

隐喻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运用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在写作教学中,隐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谋篇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因而,培养学生写作中的隐喻思维必不可少。为了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要求学生收集概念隐喻及隐喻表达式,并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隐喻认知理论,并鼓励其大胆使用;第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隐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隐喻性表达的跨文化多样性,减少在写作中出现汉式表达方式,从而改善他们的写作思维;第三,利用隐喻认知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2][3]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26,26

[4]文秋芳. 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j]. 外语界, 2001(4):28

[5]文 旭,叶 狂.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j]. 外语学刊, 2003(3):5

[6]paul thibodeau & frank h. durgin. productive figurative communication: conventional metaphors facilitate the comprehension of related novel metaphors[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7(5):16

上一篇:一盔一带范文 下一篇:干部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