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盔一带范文

时间:2023-11-08 03:06:09

一盔一带篇1

“一盔一带”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净化道路交通秩序,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近日,我队以“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为抓手,在辖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查驾驶机动车未系安全带、驾驶两轮车未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不断提高交通参与者安全防护意识、文明出行意识,优化道路通行秩序,切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现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细化措施,大力推进。为确保整治取得实效,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组织召开整治动员部署会,把握交通管理工作要点,找准重心,明确整治职责,在辖区形成一波整治攻势,大力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并要求全体民辅警统一思想,按照检查力度不减、处罚力度不松的标准,全面加强对驾驶机动车未系安全带、驾驶两轮车未戴安全头盔的查纠力度,切实提高整治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重点查纠,强化实效。灵活调勤警力部署,在抓好辖区国省干道、乡镇要道、农村公路等重点路段的巡逻检查密度及安全管控的同时,把重点转移到城区两轮车出行密集路段,严格路面过往车辆安全检查,重点对驾驶机动车未系安全带、驾驶摩托车未带安全头盔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截止X月X日至X日,大队共计查处驾驶两轮车未戴安全头盔交通违法行为XX余起,驾驶机动车未系安全带XX余起。

三、广泛宣教,浓厚氛围。一是通过向广大驾乘人员发放宣传资料,结合阵地宣传,向驾驶人面对面宣传驾驶机动车不系安全带、驾驶两轮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进一步增强汽车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两轮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的意识,努力提高安全带使用率、安全头盔佩戴率,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坚持将“一盔一带”宣传融入到“七进”宣传中,通过交通安全座谈、课堂、组织观看视频、发放宣传册等形式,浓厚“一盔一带”宣传氛围,切实提升交通参与者的防护意识,引导其摈弃交通陋习,共同维护良好的出行环境。

一盔一带篇2

2、调试好头盔后,打开头盔上的束带,将头盔水平放置于头上,不可前仰或后翘。因为,头盔前仰会导致头盔无法保护前额的安全性;后翘会挡住视线,无法保障头的后部位置的安全性。

3、然后,再将调节器旋紧,上下左右摇摆头部,直到头盔不晃动并感觉舒适。

4、随后,再调节头盔两侧组带黑色分叉扣的度,使耳朵的位置位于前后两个组带中间。

5、最后,将下巴插口的位置,调整好长度并扣紧,在下颚处留出一指的空隙即可。

一盔一带篇3

平均约40人就有一辆。众所周知,摩托车交通

事故发生率高于汽车,骑乘摩托车的人身安全系数低于乘坐汽车。为此,国家规定:驾驶和乘坐双轮摩托车必须戴安全盔。

虽然很多人知道骑乘摩托车要戴头盔,但对头盔的选择和使用却很随便,结果同样达不到减轻事故危害的目的。

那么,什么样的头盔才是安全头盔呢?

头盔一般可分两种,即全盔和半盔。所谓全盔,是指盔体与缓冲层能覆盖保护区,对眼、面、下颌部起到保护作用,其盔体与保护下颌部件为一整体结构。半盔是指无保护下颌部件的头盔。还有一些头盔新品种,如电子调温头盔,可调节头盔内的温度,使驾驶员头部温度保持恒定,可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头盔一般应由壳体、缓冲层、舒适衬垫、佩戴装置、护目镜等部分组成,选择时要注意所用材料的安全性,以及结构是否完整。头盔壳体应使用质地坚韧、耐用,并能吸收冲击能量的材料制成;表面涂层颜色鲜明、光洁,不易沾污及脱落。缓冲层宜用能够较多地吸收碰撞能量,对人体无毒、无害的材料制成;形状、尺寸适宜,佩戴后不移位。衬垫用舒适、吸汗、透气,对皮肤无毒、无害的耐用材料制成,并且与缓冲层连接,不得使用对人体有毒或有腐蚀性的黏合剂,也不得使用针线缝制。护目镜应由透光性能和耐冲击性能好的材料制成。此外,选择头盔时,还应对头盔质量、视野、保护范围、佩戴装置强度性能、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耐穿透性能等进行具体了解。

选购安全头盔的一般原则是,应尽可能选择有一定生产规模、名气较大的名牌产品。一是质量相对稳定,安全有一定保证;二是规模生产成本较低,价格适中。千万不可图便宜,购买一些小厂生产的头盔,更不可购买和使用三无产品。这些头盔之所以便宜,是因为使用的是废旧材料,或者以次充好,降低成本,一旦发生事故,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购买者还应注意头盔是否有以下永久性标志: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和厂址、商标、产品种类、型号规格、生产日期、批号或编号、生产许可证编号、合格标志等。此外,产品包装内应附有中文说明书。选择头盔时要进行试戴,使头盔大小适合自己的头部。

戴头盔时,还必须系紧系带。据有关部门对北京、上海等地26起摩托车重大交通事故分析,有80%的人是因为没有系紧或者根本没系系带。佩戴头盔时,不可在其中垫入毛巾、帽子等物品,一旦这些物品从头盔中滑出,容易挡住视线,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正常情况下,头盔使用3~5年就要更换。这是由于头盔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加上材料的自然老化,超期使用会增加许多隐患。发生事故时戴过的头盔应停止使用或送工厂鉴定后,才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头盔在日常保管时,不要用有腐蚀性溶剂擦洗外表,不要撞击头盔。

一盔一带篇4

关键词:优雅岐脉跳小蜂;防治橡胶盔蚧

中图分类号:S4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012

云南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橡胶基地,橡胶已成为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到橡胶盔蚧的危害,橡胶产业受到严重威胁,面临严峻考验。2004年以前,云南省橡胶盔蚧呈多点零星发生,受害面积还不大。2004年该虫在西双版纳突然暴发,受害胶林面积超过4万hm2,当年全州因橡胶盔蚧危害减产干胶9000~10000t,经济损失约1.5亿元。继西双版纳2004年暴发危害之后,德宏地区2009年出现橡胶盔蚧危害的报道。盈江农场最先在岸坎7队发生橡胶盔蚧的危害,后又在平原片区蔓延泛滥。平原片区是盈江农场橡胶的主产区,橡胶盔蚧的危害使干胶产量遭受重大损失,部分胶树不得不停割。

1 橡胶盔蚧种属习性及危害状

橡胶盔蚧属半翅目蚧科副盔蚧属。又名乌黑副盔蚧,该虫分布于世界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各省,寄主植物多达100余种。橡胶盔蚧体型微小,习蔽,繁殖速度快,主要以若虫为害橡胶新抽的嫩稍和叶片,吸食嫩稍和叶片中的液汁。橡胶受害后,叶片变黄、脱落,枝条萎缩、干枯直至死亡。此外,该虫还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引发煤污病,使橡胶枝叶被一层黑色的物质所覆盖,阻碍橡胶树的光合作用,影响橡胶树生长,甚至引起橡胶树整株和连片死亡,危害极大。受害中幼林胶树生长迟缓,推迟投产开割时间,已投产开割的橡胶树受害后产量大幅下降,甚至被迫完全停割,损失严重。

2 试验时间与地点

时间是2014年10月―2015年6月。地点是盈江县盈江农场平原一队粪箕山。

3 材料和方法

3.1 试验材料

试管、玻璃瓶、塑料瓶、尼龙绳、放大镜、试验区竹梯、优雅岐脉跳小蜂成蜂(或蜂蛹)。

3.2 试验方法

根据省热作所的研究成果,在橡胶盔蚧的各类天敌中,以优雅岐脉跳小蜂为优。受云南省热作所委托,于2014年10月开始在盈江农场平原一队进行优雅岐脉跳小蜂防治橡胶盔蚧试验示范工作。具体试验方法是:在已发生橡胶盔蚧为害的成龄橡胶树林地中间地带,按东西南北方位各选择1个共4个试验点,每个试验点均搭竹架,竹架围绕橡胶树搭建,要求人站在竹架上能方便地观察到橡胶树的中上层枝条,以便固定枝条,清点虫口。在4个试验点中,3个作放蜂处理,每株树上绑缚1瓶优雅岐脉跳小蜂成蜂(雌蜂:雄蜂≈3:1),留下1个试验点作对照不做任何处理。于5周后统计各试验点枝条上被寄生的蚧虫数量,计算防治效果。

4 结果和成效

释放优雅岐脉跳小蜂5周后,3个试验点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24%、83.71%和83.81%,平均防效为82.25%。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又开始了优雅岐脉跳小蜂防治橡胶盔蚧的田间示范工作,选择橡胶盔蚧危害较为严重的平原片区20hm2胶林做示范区,在2014年10月―2015年6月底,先后2次在示范林地释放优雅岐脉跳小蜂约1万头。方法是:将优雅岐脉跳小蜂成蜂或蜂蛹(需放在释放器内)装在养虫瓶中,然后将养虫瓶绑缚在橡胶盔蚧为害重的成龄橡胶树主干上,打开瓶口,任成蜂跳出,主动去搜寻橡胶盔蚧寄生。

盈江农场与科研单位合作,依靠科研单位雄厚的科技实力,开展优雅岐脉跳小蜂田间防治橡胶盔蚧试验示范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从示范的结果看,基本控制了橡胶盔蚧的蔓延,大大减轻了橡胶盔蚧的危害。

这说明在盈江农场利用优雅岐脉跳小蜂防治橡胶盔蚧是可行的,是有发展前景的,找到了一条既能防治橡胶盔蚧又不污染间种茶园的路子;通过优雅岐脉跳小蜂防治橡胶盔蚧试验示范工作,减少了橡胶胶盔蚧害虫的危害程度,提高了防治技术水平,也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科技意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解决了农场橡胶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5 小结

一盔一带篇5

不过,长期以来,历史学家忽略了一个小小的因素,这就是,在秦军所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当中,有一种至今依然被陕西人所钟爱的叫作“锅盔”的干粮功不可没。

为什么说锅盔助秦灭六国呢?这要从我国古代人的饮食习惯谈起。在春秋战国以前,黄河流域居民的口粮以黄米、小米和豆类为主,吃法比现在的人要原始一些。当时有句俗话叫“在家喝粥,出外吃糗”。“糗”是把黄米、小米和豆类先炒熟、捣碎,然后加水揉搓成块,晒干后得到的,故称为干粮。古人在吃“糗”时,一般会配着卤汁吃。这卤汁是将盐和酱以及姜丝用醋调制而成的。在交通极为不发达的春秋战国时代,老百姓出远门,都喜欢携带易于保存的“糗”,还会携带些卤汁装在随身的小瓦壶里。这样,在长途跋涉的途中,人们就可以拿“糗”蘸卤汁吃,“糗”原本寡淡的味道也会变得鲜美一些,而卤汁则有代替菜肴之功效。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战火纷飞的时代,“糗”当仁不让地成为军用干粮。

万事有利就有弊。“糗”也有对人不利的一面。一方面“糗”不易消化,另一方面人们吃“糗”习惯配上卤汁,一旦遇到炎热的天气,或多或少会有些变质,吃后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毛病。西汉末,割据陇西的隗嚣在患病时吃了“糗”,随即一命呜呼。这样的例子在战场上发生的也很多。

到商周时代,小麦逐渐从西域传入中国,首先在今甘肃和陕西一带普遍种植。面粉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西北人民的饮食结构,他们用面粉做成各种饼吃,有汤饼、蒸饼、炉饼等,包括现在的面条、馒头、烤饼等。其中有一种大的发面烤饼,现在西北人叫锅盔,这种发面烤饼主要是以大麦、小麦、黑麦等烙制而成。而且做锅盔有一套比较严格的工序,比如烤制锅盔的面团需要发酵,然后再烤制。发面制成的锅盔松软且容易消化,吃了之后肚子不会胀。而且,锅盔外干内软,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还可以做得很大。另外吃锅盔时没什么讲究,吃的时候喝点水就可以了。特别是外出时,携带锅盔上路,非常方便。

这样一来,作为军粮,锅盔的优点明显多于“糗”。这一点在七雄并起的战国时代,表现得更明显一些。据史料记载,当时秦国主要以锅盔为军粮,而其他六国军队基本上还在吃“糗”,且不论其他重大因素,在这个小小的细节――军粮上,六国就略逊秦国一筹。

一盔一带篇6

之前,英国作战部队一直在使用一种“布丁碗”风格头盔,在作战中,士兵的面部、下巴和颈部往往伤情严重,这使得对头部和颈部增加保护成为头盔改革的先决条件。

全方位作战平台 新款机械抗弹头盔重约3斤,从头盔的照片上显示,头盔顶部的正中央装有可以进行夜战的夜视眼镜,右边配置了一个能长期使用的光源。左边装备有摄像头,能够将前线图片发送到后方,使指挥更加有效,头盔俨然成了一个作战平台。

耳朵部位的装备既能在爆炸时有效降低伤害噪音伤害,又能使人声音清晰可闻。相比其他头盔一击即破的防护眼罩,这款头盔的防护眼罩能防备5米内的枪击和沙尘暴。头盔的装备中还配备了防爆防沙防雾眼镜,轻便易携带,不使用时可以用手压扁折叠后放在口袋里。

这些眼镜还有自动互换镜头功能,白天可以免受太阳照射、晚上又能清晰看东西。另外,一般的头盔由于其大小问题可能使狙击手不能隐蔽身影,从而影响到射击的有效性,但该头盔上的下巴保护器能在必要时被分离,从而减小头盔大小,便于隐藏。报道称,这套设备经过4年的反复试验。

每个头盔超3万元 新款头盔在实用的同时,又有非常炫酷的外观。Revision Military副总裁霍伯称:“士兵们对装备非常讲究,他们希望装备是他们炫酷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把头盔设计成非常性感的装备。”2003年曾有报道称,超过一半的英国士兵自己掏腰包购买衣物等设备。其中包括购买靴子、军裤、夹克、睡袋、手电筒、头保护及负载设备等。

据悉,此次英国与Revision Military公司签订了约3000万英镑(折合2.85亿元人民币)的合约,购买9000件头盔来装备陆军和皇家海军陆战队,每个头盔价值折合超过3万元人民币。

未来战士装备将面世 美国Revision Military公司在成功推出机械抗弹头盔后,又利用现有技术,组合出一款未来战士装备,实现强强联合。

这套设备具备外骨骼动力系统和人体工程学护甲,内置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全防护头盔和广角夜视镜,并将众多设备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成功解决了过去普通重型一体化防弹衣十分笨重,不利于身体活动的缺点,将防护甲分解成数块独立的护甲,实现了防护能力与灵活性的统一。

一盔一带篇7

1、骑电动车也需要带头盔。6月1日起,处罚的范围限定为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不使用安全带的交通违法行为。

2、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开展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帮助群众配备安全头盔,提示有头盔的群众自觉佩戴头盔,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依法查纠的时间,并注重人性化执法、理性执法、柔性执法,注重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

(来源:文章屋网 )

一盔一带篇8

[关键词]消防员头盔 安全 新型材料

中图分类号:TS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284-01

引言

在消防工作日益严峻的今天,消防员如何在就救灾现场保障自身安全问题,降低受伤率和牺牲率是大家一直以来所关注的问题,但是现有的消防头盔已经无法满足防护需要了。新型的消防员头盔将从国内科技水平出发,分析现有的头盔的缺陷,从消防员在救灾过程中容易受伤的部位出发,提出解决的办法。新型消防头盔的研制成功,不仅能提高消防员抵御火灾现场及其他灾害现场或者突发事件对头部伤害的能力,而且有有利于其他装备效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抢险救灾方案的实施,提高抢险救灾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效率。

一、目前国内头盔的现状

我国使用的消防头盔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原用型、改进型和84-1型和RK-W1型。由于原用型和改进型头盔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消防工作的需要已经不被采用,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84-1型消防头盔。

84-1型头盔是在原有头盔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造的一种新产品。主要是从材质、外形和结构等方面有所突破,使之更加适应消防工作的需要。

84-1型头盔主要具有以下的特点:

(1)头盔帽壳是使用聚碳酸酯材料做成,具有不易燃烧和抗高温的特性;

(2)为了便于训练时可插入头盔内部,面罩采用内插式的设计方式;

(3)头盔体部与帽托采用的是插口式的连接方式,这样有利于拆卸;

(4)头盔颜色统一采用军绿色。

虽然从目前来看84-1型消防头盔具有外形较为美观,有比较合理的结构设计,结构和防护性能较之原始的头盔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在防水、抵抗风沙、防止辐射热和防止被尖锐物体刺穿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缺陷,根据消防员反应84-1型头盔存在重心偏高,导致易前倾,而表现出稳定性能差的特点;头盔表面仍存在死角,火灾现场中的一些尖锐跌落物易进入盔体死角,不容易滑落,从而造成救援过程中的隐形伤害;而且盔体颜色不够显眼,消防过程中烟雾较大,不容易寻找到队友;盔体内部设置有五条缓冲带,导致头部无法均匀受力;而且盔体的设置不够贴切,消防员在跑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大的问题;还存在与相关设备不能协调使用的问题,例如空气呼吸器以及相匹配的通讯设备。84-1型消防头盔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以后的研发过程中应该被重视,这样研制出的新型的头盔才能更好的被投入使用。

二、新型头盔的初步设计研究

2.1 新型头盔的作用

消防头盔是用于保护消防员头部、颈部安全的防护装备,对头部和颈部的保护除了保证能防热辐射、燃烧火焰、电击、侧面挤压外,最主要的是要防止坠落物穿透或冲击盔体,直接对头部造成伤害。所以,对新型头盔的探讨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以上的问题。在设计头盔的时候,应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救灾过程中物体砸穿盔体,直接对头部造成伤害,同时对外界的冲击应起到较好的缓冲和分散作用,将冲击力分散到头部较大的面积上,这样能也是减小头部伤害的措施之一。其次根据上面84-1型头盔存在的问题,在研发新型头盔的时候,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其防撞击的能力,有优良的抗高温性能,防护的部位应该更加全面性包括对耳部和后脑部位的防护,重心应该更加稳定,佩戴上应该更加舒适,能够与其他设备协调使用。

2.2 新型头盔的独特设计

目前头盔都能够起到基本的保护作用,对它的改造主要体现在外观的改变以及新型材料的采用等等上面。改造方面可以体现在有无帽檐上,现在头盔分成了有无帽檐的,在有帽檐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其内部结构,则能够更好的完善头盔。

国内目前使用聚碳酸酯作为帽壳材料,但是这种材料在阻燃性能方面有一定的缺陷,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但是如果其处理方式不正确,则会降低头盔的硬度,使用时候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这方面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国内关于头盔的附件,例如面罩、披肩、护颈等的设计也不是非常完善,加强这几个方面的设计可以提高头盔佩戴的舒适性、便捷性以及安全性能,但是针对目前国内技术还并不成熟的情况,建议采纳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计方式。

经过有些探索提出的嵌入式消防职能头盔,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此类头盔与高科技相结合,由嵌入式开发板、usb摄像头、服务器、wifi、局域网等组成。利用这些现代化的设备,使消防员们能够更好的及时的掌握火灾现场的情况,以便制定出救灾方案,同时通讯设备的使用也便于消防员之间的协作和交流,这种类型的消防头盔具有合理的结构,重量轻,佩戴会更加舒适,保护的性能更强。但是此类头盔研究需要投入的成本大,并且将头盔职能化也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结束语

新型头盔的研制将会极大改善国内的消防环境,并且保障消防员的人身安全,降低受伤率和牺牲率,让消防员有更好的装备在战场上奋斗,相信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 型的消防头盔也会被研发出来,即时被投入到使用当中。

参考文献

[1] 马皎皎.新型消防头盔的研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6―39

[2] 李博,王述洋.现代森林消防头盔的发展趋势和设计方向[J].林业劳动安全、2008(2):14-16

上一篇:微风细雨范文 下一篇:不可理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