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

时间:2023-10-27 17:03:39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1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自我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5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年改革后增加的一门课程。目前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大都是教育战线上的“老兵”,但对于“纲要”课的教学来说都是“新手”,再加上“纲要”课是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特殊性,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和挑战性,笔者有幸在新方案实施之后担任了“纲要”课的教学工作,特此撰文,希望能与广大同仁进行切磋交流。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自我培养的必要性

由于在2005方案中,“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从内容体系上来看是历史课,但它又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而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专业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纲要”课的性质决定

“纲要”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极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1]。

“纲要”课不是全面系统的介绍基本历史史实,不能就历史讲历史,而是要突出政治性,即通过对史实的科学分析,着重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四个基本问题,从而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2]。因此,明确“纲要”课的性质,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的关系,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中国古代史知识、世界史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由时展的特点决定

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市场化、全球化等的发展,对“纲要”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很大挑战。

“纲要”课内容上要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落脚点是当代中国的现实,教师要了解社会发展动态、社会热点、学生疑惑、理论界的争论问题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和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由共产党理论的创新决定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教育学生,是“纲要”课教师必须面对和不容推脱的历史重任。

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成功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这就要求“纲要”教师全面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及时、完整和准确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总之,作为一名“纲要”课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内容、完善知识结构,把所讲授的内容与时代紧密相连,不断用崭新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才能充分发挥培育人、转变人和塑造人的作用。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自我培养的途径

1.完善知识结构

讲好“纲要”课,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在知识厚度和知识宽度上下功夫。

第一,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要认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不断地学习党的历史文献,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可以通过阅读党的理论类报纸、参加培训班等途径提高自己。

第二,要不断完善历史专业知识。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纲要”课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不仅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党的理论等多个领域,还涉及众多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典章制度、重要会议等内容。要拥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就要求“纲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阅读的行为习惯,有机会还要研修一些相关课程、参加学术会议。

第三,学习教育教学知识。要不断关注学科前沿的教育教学文章和科研成果,并把这些最新成果和自己的教学相结合。

最后,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了解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2.参加教学技能大赛

为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函[2008]5号)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育部社科司开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各省教育厅也都组织开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评选工作,笔者参加了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大赛,并有幸获得了“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的称号。

笔者觉得参加大赛,是鞭策自己不断学习的最有效方式,是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最快捷方式。不管是部级的还是省市级的大赛,在比赛的第一轮都需要参赛者先录制45分钟的实况教学视频。首先,精心研究讲课的内容,包括理论的讲解、视频的剪裁、案例的选择选择;其次,设计课程的导语、教学的模式、和学生的互动、课件的制作、甚至阅读文献等;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在录制过程中要尽量用精练、标准和生动的语言表达出要教师的授课内容,还要表现出对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掌控和驾驭能力。因此参加大赛,对每个参赛者的专业知识、制作课件水平、教学模式和方法、甚至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教态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如果说第一轮是自己的自主学习和研究,第二轮的现场教学,就可以使每个参赛者,甚至每个观摩者,获得全方位的学习机会,虽然每位选手只有8分钟的微课堂展示,但选手们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关注学术前沿,教学手段与时俱进,教学方式灵活生动,真是一场学习的盛宴。这样的大赛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鞭策和检验,又是交流和提高。

3.撰写论文和申报课题

“教学是基础,科研是提高, 两者之间如同“源”与“流”的关系,既能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教学的提高有赖于科研的创新,科研的发展则需要教学成果的支撑。”[3]

从教育教学实践中选题。例如:在学生对“纲要”课的意见和建议中[4],85%的同学会提议在课堂上放一些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恢复历史应有的趣味性,是影像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直接影响;丰富认识历史问题的视角,是影像教学发挥的潜在价值;为建立多元性的历史解释框架提供一种可能性,是影像教学最终的价值归宿”。①法国年鉴学派的创始人马克・布洛赫曾经警告说“不要让历史学失去诗意”。学生的提议说明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专家的观点肯定了视频资料在历史教学的积极作用,但作为一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提议和专家的观点认真进行研究,包括理论讲解和视频教学的内容衔接、时间分配、视频选取的原则、视频播放和问题讨论的结合等。

从学生的疑惑中选题。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有疑虑的问题,才能在讲课过程中有的放矢。首先要加强和学生的联系。虽然现在“纲要”课一般是合堂上课,学生人数多,联系和交流都不是很方便,但我们可以利用校园网、贴吧等网络资源,也可以建“纲要”课的班级QQ群等,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例如:学生普遍感到疑惑的是遵义会议中当选党中央总书记的是,为什么说确立了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纲要”课教师可以以此为选题,研究遵义会议时期的文献史料以及党史界最新研究成果,论述遵义会议后在中央一系列决策中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从党的创新理论在“纲要”课的“三进”中选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在《全力推进党的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中指出:“当前,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战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最为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深刻理解党的十的鲜明主题,深刻理解党的十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的基础之上,全力推进党的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精神的教学建议》一文的摘要中写道:“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根据中央关于推动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部署,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专科课程教材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以供 2013 年秋季使用。”可见新教材的编写工作已经启动,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任,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纲要”课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认真对此进行科学研究。

总之,作为“纲要”课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和科研结合在一起,要不断地让科研提升教学,教学促进科研,在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4.共建优秀课程及精品课程。

教育部从2003年开启了部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程,各省市甚至各高校也随之开展了相应的评建工作。先期入选部级“纲要”课程精品课的院系给兄弟院校树立了建设的榜样。在政策的指引之下,在榜样的示范之下,“纲要”课教师应该努力以课程的建设带动自己的培养。共建优秀课程及精品课程不是哪个教师能完成的,是一个团队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过程。通过教案的设计、课件的制作、视频的录制、实践成果的展示、网上评教的激励和空中课堂的建设等,在团队合作中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

5.发掘社会历史资源。

作为“纲要”课教师要主动走出去,去做历史文化调查,民风民俗调查,寻找“活着的历史”。 历史确实有可能是还“活着”的,它存在于健在的历史当事者身上,存在于保存下来的历史遗迹中,或者就存在于我们周遭的风雨经历之中[5]。纲要”课教师在发掘中,可能会聆听到一些亲历者讲述历史,感受历史的生动和岁月的痕迹;可能会游历一些红色革命圣地,接受精神的洗礼和教育;可能会见识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慨叹文明的传承和先人的才智。在发掘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不仅可以这些融入课堂教学中,也能开辟一些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文献:

[1]李婕,王顺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刘国军,张桂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85.

[3]佘斯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诠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91.

[4]耿化敏.历史影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J].教学与研究,2011,(1):87.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 创新思维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54-02

历史学科是出现最早的学科之一。展望未来,可以预言,这门学科将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历史学科之所以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使人类了解过去,看清现在,预知将来。基于这样的学科功能,中学历史教学不应只局限于狭隘的历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利用学科知识向智能开发、启发创造性教育转化。

一 实践历史学科中创新教学的现状

什么样的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才是创新性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性教育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创新性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学校的创新教育中,学科教育是培育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阵地。历史学科以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现由传授知识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转变是中学历史教师应着力探讨的问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科书。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中学历史教师应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当中。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产生的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以固定观念看待事物,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弱的教师如何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

当代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由于当代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各种电子媒体得到了普及,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了解外界各种事物的渠道。在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前,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中历史题材的各类节目(近年来电视中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节目相当多)。但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导致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应有的严肃性,学习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感到有强烈的兴趣,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难;更轻理解运用而重记忆。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很少意识到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而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在“读死书、死读书”的怪圈里死记硬背。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固地记住,但更多的时候教师应当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的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空间,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例子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运用创新思维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

笔者认为有这样几点值得注意:一是角度创新。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一般为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并启发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称之为“角度创新”。例如,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可先分析教科书上的评价: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为结束。然后,教师列举近年来关于对华盛顿会议评价的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不一样的新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第一种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他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二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教师应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三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型人才,通常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有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3

2012年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初中课标”),它是十年课程改革实践的成果。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叶小兵教授所说:“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并不是对课标实验稿的小修小补,而是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厘定”。笔者认为2011版初中课标新的厘定之一,是在注重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凸显了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强调了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一、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比较分析

(一)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

1.关于课程性质,2011版初中课标将初中历史课程明确定位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定位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二者的一致性在于:强调初高中历史课程都是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起重要作用。

2.关于课程基本理念,2011版初中课标的第一、第四点分别表述为:“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有以下的表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可见,二者都提出要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强调教师更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教学评价方式的更新。

3.关于课程目标,二者首先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分别叙述。2011版初中课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共有5条,其中第1、2条主要涉及知识目标,包括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第3、4、5条主要涉及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观察、想象、理解、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分两段分别叙述知识与能力目标。二者的具体内容相似,只是高中提出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也就是说,二者主要内容具有相似性,但由于学段不同,要求不同而已。2011版初中课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分为五条,其中前三条主要叙述过程目标,后两条主要叙述方法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仍然是分两段分别叙述过程目标与方法目标。从具体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些结论: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对现实进行反思的过程;初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虽有差异,但基本的方法和原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相同的;学习历史需要养成合作、探究的方法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2011版初中课标列出了六条,分别从民族观、认同感、国际视野、人生观四方面提出了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三段,从民族精神、人生态度、世界意识提出要求,二者的基本精神具有明显一致性。

4.关于实施建议,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第四部分均为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利用与开发互换位置)四部分构成。2011版初中课标的教学建议共有7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共5条,二者都有强调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倡导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等。2011版初中课标的评价建议除总述评价的目的、作用、依据、类型外,还分别从评价的设计、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三方面加以叙述,尤其详细地介绍了评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评价建议总述了评价的目的、作用、依据,重点介绍了几种评价的方法。二者的相同之处除目的、作用、依据外,主要都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提出了评价思路,介绍了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纸笔测验(考试)等共同的评价方法。2011版初中课标的教材编写建议共7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教材编写建议共5条,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教材的编写要以课标为依据,要有利学生阅读,要落实课程目标。2011版初中课标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一是提出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并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利用作了简要的说明;二是提出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先介绍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利用与开发的作用,再分别叙述了8种课程资源及开发建议。不难发现,二者都认为历史教科书、图书馆、历史遗存、互联网、历史影视音像资料、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属于课程资源,需要尽力去挖掘利用。

(二)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差异性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差异性首先体现在课程设计思路上。2011版初中课标最主要的设计思路是:“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即初中历史采取的是“板块+时序”的通史体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历史选修课分设六个模块。即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由此可见,高中“模块+专题”的设计思路是建立在初中“板块+时序”的通史体例基础上的。正因为此,在2011版初中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有了“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的表达。

初中与高中是基础教育的不同学段,课程内容除有包容外,具体要求上自然不同,初中课程内容是高中学习必备的基本内容。初高中课程标准设计思路、课程内容的差异性,充分说明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如果初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实现有效衔接,高中历史教学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体例和学习方法无法适应,学习内容也无法衔接。

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主要途径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将实现初中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凸显出来,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徐蓝教授所述“如何对初中、高中、大学的历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构建、并使不同时段的课程有机衔接,避免重复、断裂、脱节与错位,一直是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从教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2]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本人实际情况去探索、把握好与高中教学的衔接途径,才能使初中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困难少一些,衔接自然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依据以上的比较,笔者认为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主要途径如下。

(一)重视历史的时序性,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初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目标的一致性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差异性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初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知识的时序性。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时序性教学,让学生建立时序意识,构建科学的历史体系。如中国古代史部分,在时序的基础上,每一单元都是分别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叙述的。同时,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因此,教学时还要注意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联系起来。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要适度讲清每一件大事发生的国际背景。适度构建纵横联系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初中教学的目标,也是高中历史学习必要的知识储备。

(二)坚持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史习惯

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历史课程教学中尤为关注的内容。“2011年版初中课标”提出:“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等术语,充分表达出“2011年版初中课标”重视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形成。这也是初高中历史课程基本理念、实施建议一致性中所体现出的对初中教学的要求,与“授之于鱼”精髓相通。教学中除必须重视历史学科学习方法的传授外,还包括如何预习,如何掌握知识点,如何使知识系统化,如何复习,如何巩固性练习,等等。以此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判断和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

(三)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初高中历史课程都一致强调教学必须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尽管已经实施了十年有余的新课改,但不少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形式上还是固守唯一的讲述式教学。因此提倡初中教师进一步改变原有的讲授为主,特别是勾划重点以背代学的教学方式,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问题设计、引入丰富的历史资料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利用图片、影视、原始资料等各种资源(在网络上有很多历史资源可以利用和学习)再现“历史”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下通过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去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读懂历史,从而进一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并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适当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初高中历史在知识,理念上的衔接,为高中历史教学奠定基础。

(四)关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部分初中学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长期存在着学科不对口,缺少专业教师的问题。笔者曾在2009年召开的初中历史学科会议期间进行过调查,参加会议的初中历史教师共152人,所学专业(含进修)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历史或政史专业)教师共73人,其它中文、物理、数学、教育心理、法律、生物、计算机、会计学等专业共计有79人。这样的教师队伍严重制约了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这一现象短期无法得到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在岗的教师,加强学习,除学习课程理念、初中课标、初中教材外,阅读、熟悉高中教材,了解高中教学,关注每年的高考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更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更好的实现与高中教学的衔接。历史和现实是紧密联系的,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无论教学还是考试初中历史教师都要关注时政热点。

通过对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初略研读,让我深感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做了一些衔接途径的探讨。不过,如何才能真正把握初高中历史课标,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叶小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2012,(4):10.

[2]徐蓝.《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新思路与新变化[J].历史教学,2012,(9):3.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4

在学界,龚育之是公认的翘楚。他一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研究方面,在党的文献和领导人著作的编辑、党的历史的研究方面,在参与起草党中央的许多重要文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文件方面,到底做了多少工作,产生了多少成果,付出了怎样的心血,作出了如何的贡献,纸短话长,这篇小文难以尽表。这里只想特别说说他参与或主持的对党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参与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现代化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实现了历史转折。但是,对“”,对的历史功过,三中全会还没有也缺乏条件作出评价。全会认为这个工作“不必匆忙去做”,而需要“经过一个更长一点的时间”,在“适当的时候”总结。

什么是“适当的时候”?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迈开步伐,社会关系全面调整,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显得愈益迫切。1979年10月是建国30周年,中央决定由作一个讲话。龚育之参加了讲话稿的起草。讲话对建国30年的历史作了“初步的基本估价”,既肯定成就,又首次指出30年间的一些重大错误特别是“”的错误。讲话再次宣布:对这30年特别是“”十年的历史,应当在适当的时候,经过专门的会议,作出正式的总结。

1979年国庆之后不久,中央正式启动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组成起草小组。领导起草工作的是邓小平、,直接负责的是胡乔木,具体执笔的是起草小组。龚育之是主要执笔者之一。从这时起,到1981年6月27日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的起草历时1年零8个月,无疑是“集中了全党智慧”。而龚育之作为具体执笔的主力之一,呕心沥血,竭尽了全力。决议的通过,统一了思想,成为胜利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任务的一个标志。

说到历史决议,还应该提到一本辅导读物,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这本书是龚育之和几位参加决议稿执笔的同志主编的,同样花费了心血。历史决议通过之后,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和理解,龚育之等同志编写了这本注释本。这可不像那些内容干瘪、文字枯燥的辅导读物,决议涉及而又不可能展开的许多重大事件的背景、经过,它都详加介绍;而且材料丰富,说理周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建国以来的文献档案还没有公布多少,注释本因而极受读者特别是党史教学和研究人员欢迎。两度重版,数次印行,迄今仍为党史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读物。

第二件是参加撰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991年,为纪念建党70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根据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在加紧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稿的同时,准备编写一部中型本的中共通史,定名为《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同志写出初稿之后,主持这项工作的党史研究室主任胡绳,邀集时在工作的龚育之和其他几位同志到玉泉山修改定稿。龚育之负责修改1949年到1966年的两章稿子。与决议作历史结论不同,这是一本党史通史,需要大大展开丰富的历史内容。“”前17年的历史错综繁复、曲折多变,写好实在不易。龚育之改出的两章稿子,显示了他的功力和智慧。这两章,加上郑惠修改的“”十年的一章,得到高度评价。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胡乔木就是看了这三章稿子,判断这本书写得“可读、可信、可取”,给予肯定和赞赏的。在为《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写的题记里,胡乔木称赞稿子“既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本然,又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所以然,夹叙夹议,有质有文,陈言大去,新意迭见,很少沉闷之感”;说它是“一部明白晓畅而又严谨切实的历史,从中可以吸取营养,引发思考”,而不是“某种‘宣传品’”。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经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报送中央批准出版。这是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央党史部门编写的第一部党史通史,出版之后广受好评,发行近800万册,获得“吴玉章学术成果奖”和“郭沫若学术成果奖”。主编胡绳欣慰之至,特意作诗并书赠龚育之:“园深草长树成峦,叶茂荫浓顿觉寒。不是花时空斗艳,枝头新果累如丸。”《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确是党史研究的新成果,在党史研究的学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三件是主持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稿。

1991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即建国以前的党史)出版之后,编写建国以后的党史成为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的重点。1995年初,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龚育之又受胡绳邀请,参加这项工作。用龚育之自己的话说,是当“客卿”。

起初叫写下卷,时跨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龚育之建议,将原来设想的下卷,分为中、下两卷,中卷写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下卷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历史。胡绳完全赞同这个建议。以三中全会作为划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的标志,历史决议、十三大、十四大都有明确结论,邓小平早有论断,胡绳还发挥过这些结论和论断。但是在党史著述里,这样的划分还是第一次。这个划分,不仅合乎历史实际,而且合乎历史决议和十三大、十四大的基本结论,突出了三中全会历史转折的重要意义。按照这个划分,中央党史研究室安排少数人为编写下卷作准备,集中较多力量先编写中卷。

不久,龚育之兼任中央党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客卿”成了“主事”。在主任胡绳的领导下,龚育之倾注极大心血主持中卷稿的编写。编写的十条指导思想是他提出的,中卷稿的总体框架和篇章结构是他设计的,各编的基本思路和篇章之间历史与逻辑的关系是他阐明的,写出的稿子也是他逐编逐章主持讨论并逐句逐字亲自审改的。

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当代中国最为复杂的一段历史,争议又极多,编写起来难度特别大。龚育之始终强调,要站在党的立场写历史和站在科学立场写历史、按照历史原貌写历史和站在时代高度看历史。他要求坚持历史决议,又要深化和丰富历史决议的结论;遵循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又要尊重历史事实、追求历史真理;要从新的历史高度审视历史,又不能任意改写历史原貌。在他的指导下,中卷稿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基础上,就有了新的布局、新的思路、新的判断和新的叙述。前述把三中全会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划分的界标,就是一个创见。以“两个发展趋向”的思路,贯穿新中国成立以后29年的全部历史,刻画出历史发展时起时伏、此起彼伏、正误交织、成败交替的复杂情形和走向,又是一个创见。将新中国成立头3年,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单独划做一个阶段,以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立论,也是一个创见。他提出的要写党的历史,也要写人民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不要写成会议史、文件史;要用广角镜头写历史,也要用特写镜头写历史;要以叙述历史为主,又要适当评论历史;要联系当时的国际形势、对外关系和当时党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国际战略的决策来写历史;要吸取学术界的新成果、新概括写历史,等等要求,都在中卷稿里得到较好地体现。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5

一、历史阶段特征记忆法

许多历史知识看起来杂乱无章,头绪繁多,学生记忆起来十分头痛。但是,如果把同一历史阶段的知识整合起来,可以发现这些历史知识都能反映它所在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所以,首先记住历史阶段特征,再通过历史阶段特征来记忆众多看起来缺乏联系的历史知识,这就是历史阶段特征记忆法。例如,明清时期的历史知识就可以通过这一方法进行记忆。

明清的历史阶段特征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朝(废丞相、设三司、《大明律》、锦衣卫、东厂、西厂等),清朝(军机处);

经济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机房”等),

思想文化上: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产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文化专制(理学、心学、八股取士、文字狱),总结性的文化成果出现(四大科技巨著、《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反映市民文化生活需求古典文学(四大名著);

对外关系上:对外政策由开放转为闭关(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西方殖民者东来、广州十三行、西学东渐开始等)。

历史阶段特征记忆法把时代特征与具体的历史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记忆,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历史知识结构,不失为记忆单元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

二、归类记忆法

历史知识尽管千头万绪,但都有其内在的联系,许多历史知识具有相同的属性。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地整理、归类历史知识,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归类记忆法通过归类,帮助学生挖掘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通过归类,帮助学生整理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将历史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同时,归类记忆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专题,适应当前高考专题式考查的需要,对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历史专题复习中,可以大量采用归类记忆法。

三、定点串线记忆法

在学生记忆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困惑:历史时间总是记不住: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众多;历史上会议何其多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定点串线记忆法。所谓定点串线记忆法,是首先确定某一特定的历史事物,以此进行延伸,将众多的相关历史知识进行串线记忆。

例如以1861年为定点,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有辛酉、总理衙门的设立、“借师肋剿”、安庆内军械所成立等,世界史上有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爆发等。

以康有为为定点,与之相关的知识如:维新思想的特点与内容、《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中外纪闻》、《应诏统筹全局折》、“公车上书”、强学会、保国会、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戊戌等等。在此基础上,可将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发展历程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大专题:再将中外历史整合,将西方启蒙思想及其影响下的运动形成一个更大的专题。

以中国共产党的会议为定点,可以串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会议小专题,又细分为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纠正错误的会议、思想建设的会议等更小的专题。

定点串线记忆法既可以记忆一些细小具体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又可以记忆一些整合能力要求高的专题性历史知识。既可以用于新课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归纳,也可以用于复习教学中对知识的系统整合。通过定点串线法,不但训练学生记忆知识的基本能力,而且培养学生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可以这样说,定点串线法是一种方便灵活、培养能力的有效地历史学习记忆方法。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6

答: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我党历史上的光辉文献。制订这个决议是历史的要求,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这是正确地总结过去,分清历史是非,统一思想认识的需要。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三十二年的路程。三十二年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平坦的,交织着巨大的成就和严重的失误、成功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其间有一系列的政治事件、政治运动和政治批判,特别是有长达十年之久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想法和看法。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一再讲要齐心协力搞四化,但是,许多往事象梦魇一样还在纠缠着一些人的头脑,影响着人们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去干四化。为了对历史负责,:为了使我们的干部、群众摆脱历史旧账的纠缠,取得共同的认识,真正做到团结一致向前看,对以往的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的评价,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二)总结过去是为了指导今天和未来,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找到继续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我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是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探索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这里最要紧的,是从我们自己三十多年来的实践中加以总结,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的教训中加以总结。如果我们对过去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成功与挫折、经验与教训缺乏正确的认识,那么我们今天的实践就难免会重陷迷误。列宁说得好:“如果昨天的经验教训没有使我们看到旧方法的不正确,那末我们今天就决不能学会用新方法来解决自己的任务。”这次的《决议》,正是根据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出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 建设 的正 确道 路。

问:《决议》的要点是什么?

答:《决议》的要点有以下三条:

第一,要充分认识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思想对于我党工作的指导作用。同志的一生是同我们党和人民共和国的整个历史,同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及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评价同志和思想,这是一个全局性的政治问题。对同志的一生,对他的理论和实践,对他的功过,能否作出公正的、科学的评价,不仅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关注,而且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世界人民所关注;不仅关系到同志个人,而且关系到我们党、我们国家和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我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决议》明确指出,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决议》还指出,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决议》特别指出,因为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或者对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以为凡是同志说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愿实事求是地承认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并且还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这两种态度都是完全错误的。《决议》的这些分析和论断,表现了我们党对待同志的功过、对待思想的郑重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我们党对历史、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这是我们学习《决议》应当首先掌握的最核心的问题,第一位的问题。

第二,要正确分析建国三十二年的是非功过。建国三十二年来,总的看,我们党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党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封建遗毒广泛存在的国度里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的偏差,“”前就犯有错误。这些错误主要是政治领域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急躁冒进。后来,又发生了“”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这就使得我们没有取得本来应该取得的更大成就。忽视和掩盖这些错误是不允许的,这本身就是错误。但是,三十二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忽视或否认这些成就及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同样是严重的错误。对此,《决议》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三,要团结一致向前看,从历史实践的启示中学习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决议》,三十二年来的历史是非清楚了,功过分明了,我们就可以不再纠缠历史旧账,就可以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一心一意向前看,一心一意搞建设,一心一意研究、解决新问题。《决议》在“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一部分里,,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建设、生产关系、阶级斗争、高度民主、精神文明、民族关系、国防建设、对外关系、党的建设等十个方面,对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作了精辟的说明。我们要认真学习,沿着这条道路齐心协力向前进。

问:学习《决议》时应注意学习什么?

答:《决议》对建国三十二年来的历史实践作了基本总结。要正确领会这些结论,需要认真地阅读《决议》本身,特别要注意结合历史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7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历史地位

一、研究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四代领导集体。第一代是指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第二代是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第三代是指以为代表的领导集体,第四代是指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其思想脉络是一脉相承的,从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这表明了我党思想与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时期,领导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中,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功绩与贡献,以及对现实启示等一系列问题,对理解党的发展历史、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同时,研究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社会的礼会主义建设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在以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引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无论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还是在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党在当代领导全国人民所取得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党和人民的不断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事实证明,以为核心的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无论是在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还是在党的自身发展与建设等当面都进行了全方位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正是在这些积极探索和伟大成就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党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一脉相承的发展道路。可以说,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历史成绩,奠定了党其他几代领导集体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取之不竭的思想宝库。挖掘这些闪光的思想,可以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

二、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研究现状

(一)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研究的内容

1993年以来,学术界对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特点、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中国期刊网上的查询,共145篇,其中期刊论文136篇,硕士论文7篇,会议论文2篇。根据卓越亚马逊、当当网、京东图书网的查询结果,全书以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主题的专著共六部。而作为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研究成果数量庞大,根据卓越亚马逊、当当网、京东图书网的查询结果,以为主题的图书达到800多部,仅仅研究思想的也达到了200多部。

这些成果集中研究了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核心与成员、作用与特点以及历史贡献、总体评价等方面。通过认真的研究和总结,研究者在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作用与特点、历史贡献等诸多问题上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但同时,在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成员构成和总体评价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而当前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对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宝贵思想挖掘上,如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科技战略思想、外交战略、国防战略、三农建设、反腐倡廉思想等方面。可见,在关于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的集中在以上所述的微观层面,但宏观研究整个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果并不多见。而且,虽然关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研究领域愈来愈广泛,呈现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时代和形势在不断变化,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思想宝库永远不会衰竭,在当前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第四代领导集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历程,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光辉思想必将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而对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科学发展思想的挖掘也是当前研究的空白点。

(二)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的研究

在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方面,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遵义会议是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的起点。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定了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自遵义会议始,进入党和红军最高领导层,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形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经过六中全会后,第一代领导集体才正式形成。因为从1935年1月至1943年3月前的八年多时间里,担任中央总负责的是洛甫,一直不是形式上的最高领导人。“洛毛体制”,即洛甫主党,主军成了这一时期党中央最高领导机构的一大组织特征。目前,研究者普遍认同第一种观点。总结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遵义会议到,这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初步形成阶段”,其标志是遵义会议以后中国革命开始走上正确轨道;党的领袖人物、、、、刘少奇、任弼时等开始集体出现,特别是处在主要领导岗位上,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第二阶段从到新中国成立,以“七大”为标志,这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式形成阶段”。1943年,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对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式确立和稳固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七大选出了、、刘少奇、、任弼时组成的新的书记处,中央领导集体的地位得到全党的认可。第三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前,以“”为标志,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巩固阶段”。这一时期,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考验,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成熟,地位更加巩固,同时经过补充完善形成了一个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最后阶段,1966年到1976年十年,第一代领导集体全面走向误区并宣告终结。

(三)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及特点研究

在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与成员方面,毫无疑问,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但是其成员构成却在学术界却存在着一些争议。而其他成员的构成则发生了一些演变。1943年3月16日-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正是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担任中共中央主席,正式成为党的最高领袖和无可争议的领导核心。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刘少奇第一次担任中共中央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表明他在中国共产党内实际上已经上升为第二把手。这次会议充分肯定了的领袖地位,并将党的优秀领导人刘少奇选拔进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加强了党的领导力量。纵观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轨迹,始终是领导核心,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思想主要是以思想为指导和核心,因此,成为了研究第一代领导集体最重要人物。除此之外,刘少奇、、、邓小平等都是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在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特点方面,孔德生在《理论学刊》杂志的“对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总体评价”文章中归纳了以下几点:作风优良,民主团结、核心突出,独立自主,成员素质超凡,旗帜鲜明。另外,谭炳华分别总结了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的特点,如的统帅才能,刘少奇的理论才干和独当一面的本领,的杰出外交才华和处理事务的灵活周到,的军事才干,任弼时的处理日常事务的详备细致,陈云的精细理财能力,邓小平的务实和不时闪现的帅才光芒,等等。还有江泰然、毛志方也基本持这一观点。

(四)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历史功绩与过失研究

研究者对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历史功绩的挖掘和总结比较充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二,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一条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艰辛探索的积极成果,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起到了开拓性的积极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历史借鉴。

第四,党的自身成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才形成了第一代领导集体;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与稳固,又确保了党自身不断地发展壮大。

第五,思想的创立;以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第一次伟大革命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其理论成果就是思想。思想是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革命最大的理论贡献。

第六,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使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国际舞台,走向世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受任何外国势力的控制,为新中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根本性条件。

当前,研究者对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过失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等左倾错误。第一,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很长时间内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认识不清,依然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当做基本矛盾,从而导致“反右扩大化”以及“”的出现。第二,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犯了左倾冒进主义的错误。忽视了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没存在着很大争议。在以往关于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历史功绩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的集中在以上所述的宏观层面,而当前研究的热点,则集中在对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宝贵思想挖掘上,如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科技战略思想、外交战略、国防战略、三农建设、反腐倡廉思想等方面。而且,虽然关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研究领域愈来愈广泛,呈现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局面。时代和形势在不断变化,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思想宝库永远不会衰竭,在当前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第四代领导集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历程,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光辉思想必将给予我们更多灿烂的启示,而对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科学发展思想的挖掘也是当前研究的空白点。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8

关键词:大教材观与新课程资源观;中学历史教育;挑战与对策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实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新变化。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新课程理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以中学历史学科为例,当前新课程下的大教材观和新课程资源观,对中学历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大教材观与新课程资源观下中学历史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课程的大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指具有一定特定结构、可供学生和教师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发展的一种媒体。[1](22)它包括教科书(含电子教科书)、教学挂图、图册,以及与教科书配套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教学参考信息、教学辅导信息等。由此看来,“大教材”的外延已经远远超出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了。

新课程资源观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且直接的实施条件,它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及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2](43)就历史学科而言,新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例如: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师、学校图书馆、社区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资源。

这种大教材观和新课程资源观摆脱了传统教材观和课程资源观的束缚,使中学历史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给中学历史教育带来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历史课程资源的鉴别和利用问题

伴随着我国对外学术和文化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外历史书籍大量进入我国文化市场;国外原版历史书籍也越来越多地被摆上了国内图书馆的书架上,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历史信息的获取和交流打开了一条便捷通道,史学信息的来源渠道和途径也日益广泛。这一方面丰富了中学历史教学的资料来源,开阔了师生的历史视野;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这些教学资源中的史学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往往包含某些落后的、甚至消极的历史信息和错误的历史观。那么,在大教材观和新课程资源观下,中学历史教育就面临如何明辨国外史籍和互联网中的史料信息的真伪和正误的问题,这是大教材观和新课程资源观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新挑战。

在我国,历史教科书及其教辅资料的编写、出版和使用都要接受国家的严格审查,经过审查合格的教科书和教辅资料才能进入中学历史课堂。由于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历史观的差异,即使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不同国家的历史纪录和评价都可能有明显的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当国外史籍和互联网中对相同历史事件作出不同的表述和评价时,教师和学生有时就会不知道如何正确鉴别这些史学信息的真伪,历史教育由此也可能会出现“偏闻则信,兼闻则惑”的窘境。如何正确地鉴别和利用这些史学信息资源,如何抵制这些新资源中错误的历史信息对历史课堂和学生的渗透和影响,正是当前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二)中学历史课堂如何对待历史学术争议与分歧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史学界的学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其中的一些被用你课程资源也悄然走进了中学历史课堂和教科书。但是,应该注意到,某些史学成果本身在史学界还存在一些学术争议与分歧。根据历史新课程资源观的理论,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开发主体的使用,而不能只凭教材、教参上课。历史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及其最新的进展,及时吸收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改变历史教育与历史学术研究脱节的状况。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到底是应该积极宣扬历史学术研究的“新声音”,还是应当坚持历史教材中的“老”基调呢?这让一些教师在行动上甚感迷茫。如何正确对待历史学术争议与分歧已经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育亟待解决的又一个新问题。

(三)如何处理好培养学生求实创新意识与坚持正确历史观的问题

充分运用丰富的教材以及新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求实创新精神是历史新课程追求的目标,但在当前多元文化观和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形形色色的历史观纷纷出现。有学者作过统计,当前出现的新历史观有上百种之多,这些新历史观中哪些属于进步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哪些属于落后的甚至反动的历史观?许多人并不能正确地加以区分。这些形形色色的新历史观的泛滥,已经使得我国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主流的传统历史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甚至已造成了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偏见和曲解。这种历史观的混乱状况,也导致一些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在理解如何培养学生求实创新意识与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内涵上出现偏差。例如:某位中学教师在讲授《五四运动》一课时,当讲到爱国学生“火烧曹宅”这一历史事件时,当学生提出:“火烧曹宅对不对”的问题时,教师依据学生的疑问,将问题细化为三道思考题:“(1)在当时的法制环境下怎样看待火烧曹宅;(2)从现代法制观念怎样看火烧曹宅;(3)爱国行为要不要遵纪守法。[3](43)“火烧曹宅对不对”这个问题反映出学生政治常识的缺乏与历史思维的幼稚。对于这种历史观的错误,这位教师却未能抓住要害,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这位教师提出的三道思考题反映了教师本人历史观的混乱,这也导致他错失了对学生进行正确历史观教育的绝佳时机,误导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其结果是参加辩论的正反两方学生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学生越研究越糊涂。又如,教学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大生产运动”时,有学生认为开发南泥湾破坏生态环境,这是典型的用现代生态史观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如果教师对这样所谓的“创新”思维仅仅大加赞赏而未能正确引导的话,那就失却了历史教育的“本真”了,其后果也可想而知。以上两个例子虽然是历史创新教育中的个案,但也反映出在当前历史新课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正确历史观和主流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培养学生的求实创新精神与坚持正确的历史观的问题,值得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

二、提出几点应对之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同仁参考。

(一)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严谨的教学态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人生和学业的引导者,作为新世纪的历史教师应率先树立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反思,多问一个“为什么”。对其他史籍中不同于历史教科书的史实表述和历史评价,历史教师应当首先通过自身的努力筛选一些相对正确的新观点,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目和网站作为其研究性学习的参考,并在学生探究、论证的过程中随时为其提供条件和指导。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条件下,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分析与鉴别形成新知。这既是探究性教学的策略之一,本质上又是科学求实精神的弘扬。[4](26)同时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来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的代表,是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载体,也是社会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教师代表社会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符合社会根本利益的价值观教育。教师的课堂教学绝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教书育人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代表社会而不是自己(个人)表明某种社会立场、社会主张。[5](41)由此可见,坚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原则,对于课程资源鉴别与利用,对于正确处理学术争议与分歧等问题就有了正确的原则保证。

(二)新课程理论要在突出国情特色和学科特色中实现课程理论的“中国化”

从国外引进的新课程理论对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科目都具有“普适性”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我国历史课程改革必须突出两个特色:国情特色和学科特色。历史课程改革既要考虑“国际规则”(新的教育理论),又要体现“中国特色”(我国传统文化与现实国情)。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正在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国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属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历史教育应该体现出中国国情自身的特点,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地贯彻当前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因此,外国的课程理论只有与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有机结合,实现新课程理论的“中国化”,才能具有生命力。植物的移植尚且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温、土壤、水分等条件,教育理论更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现实条件才能“移植”。[6](3)历史新课程改革决不能照搬西方教育理论中所追求的教育“中立性”和“独立性”的那套做法。西方教育理论有其社会文化的土壤,而且从根本上讲西方教育理论

转贴于 的这种追求基本上没有实现;[5](53)同时历史教育改革不能简单地把新课程改革的宏观教育理论在中学历史学科中机械地生搬硬套,因为这会导致“削足适履”的状况。例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侧重点应该有明显的不同,语文学科应该偏重于情感目标上,而历史学科则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等目标的教育和引导,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特色。 (三)历史学术分歧与争议方面的课程资源的引入和利用要注意对“度”的把握

笔者认为,中学历史课程同历史学术分歧与争议是相排斥的。因为历史认识与历史结论通常受到社会民主、现实政治、历史观的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历史结论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新的史学理论的提出,新的史料的不断发现,以及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都会直接改变已有的历史认识和历史结论。因此,历史学术分歧与学术争议对历史学术研究来说不仅是正常的现象,而且是历史学科发展的推动力。但是中学历史课程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课程,中学历史教育不同于大学的“专业化”的历史教育,应该尽力避免中学历史教育的“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的倾向,这种“基础性”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不能引入太多的学术分歧与争议。过多、过滥的学术分歧与争议的引入对于历史素养尚不扎实,真伪鉴别能力还不强的中学生来说,有时不仅起不到开阔历史视野的作用,反而有可能造成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与茫然,有时甚至还会起到负面的教育效果。笔者这样说并不是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压制和禁锢学生个性化的历史思维,在课堂上,历史教师在面对明显带有学生个人倾向的观点时,应该以适当的方式给予个别性的引导,但教师不宜在课堂上以授课的方式宣扬学术分歧中尚未被主流意识所认同的学术观点。因为求实创新在历史学术研究领域和中学历史教育领域的内涵和自由度是有所不同的。中学历史教育领域“求实”“创新”的空间和自由度相对有限。在社会处于主动变革的阶段,教育所扮演的角色不应该是“排头兵”,而应该是谨慎的跟进,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出“保守”的特征。[5](42)中学历史教育改革更应该如此,培养求实创新精神与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是中学历史教育改革中必须兼顾的两个重要方面,顾此失彼就会影响到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健康推进。

(四)正确对待大教材观和新课程资源观下的历史课程的创新教育

中学历史教育要在历史学术研究“求真求实”的理论品质与教育的政治属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和结合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不能失“魂”落“魄”。这里的“魂”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里的“魄”就是中国特色,即我国的文化传统、现实政治、民族心理、教育法规、师德规范等因素。大教材观和新课程资源观下的历史创新教育应该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创新教育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关系

历史的事实只有一个,历史的观点可以有许多,历史的记录也就有多种多样。这就是一个历史观的问题。历史教育的难题不仅在于要辨别历史真相与历史记录之间的差异,而且还在于对历史记录的不同理解上。因此,历史观是历史教育最重要的问题。例如,备受和平与正义舆论谴责的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的错误不仅仅只表现在若干个具体问题上,其根本性的错误是它错误的历史观,因为它宣扬的是日本皇国史观,自诩日本的历史是“神国的历史”,站在“神国”的角度,把日本军国主义的行为描写成“正常的,是优秀的”,这是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本质。历史从来都是与现实政治紧密相连的,历史如果离开政治,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最大成就是提出了阶级史观。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结合当前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强化中学历史教师的正确历史观的教育,使历史教师对当前形形色色的历史观有正确的认识、理解和区分,同时中学历史课堂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不动摇,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这是历史教育的“灵魂”,这也是历史求实创新教育的前提。

2.创新教育与国家主流思想意识的关系

历史教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事业,它直指人的思想和心灵深处,直接影响学生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教育虽然不像政治课那样直接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政治观点,但它与现实政治“血肉相联”,历史教育同国家的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一样也具有舆论宣传作用,历史课堂也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之一。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历史教育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历史教师的特殊使命。中学历史课堂不应该变成“自由论坛”,不能背离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而变成随意推销个人片面的观点和看法的场所。2004年10月,在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委员、中央文献研究室张诚研究员提出,历史教材与教学不是单纯的学术行为,必须自觉体现国家意志,体现政府行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中学历史创新教育必须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防止借历史创新教育之名,导致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结论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质疑甚至否定,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自由主义思潮的重新泛滥。因此,历史创新教育必须准确地把握、转化和传递国家的主流思想和声音。我们只有把对历史创新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与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思想意识同步,才能完成新形势赋予历史教育的使命。

3.创新教育与史学研究新成果的关系

笔者认为,历史教育与历史学术研究是有明显区别的。历史学术研究应该具有开拓性与创新性,而历史教育应该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历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不都适合同步地转化成中学历史课程资源而引入中学历史课堂。特别是当教师把现代史和当代史的学术分歧作为课程资源时,应该紧紧追踪国家主流媒体中的相关提法和观点。中国现当代史的史学研究新成果往往直接反映在国家舆论宣传之中。2005年8月,在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涉及了关于抗日战争的许多新提法。如,“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另外,胡锦涛的报告中还涉及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评价的最新提法,如,“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等等。历史教师应该密切关注这些新“声音”,并及时把这些主流媒体中的新观点作为历史课堂中进行价值引导的最新素材,自觉地使历史课堂与国家的舆论宣传相一致,从而构建历史教育与史学研究新成果之间的良性联系。

参考文献:

[1]佐斌.论中学教材的功能定位[A].朱慕菊.全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

[2]吴刚平,樊莹.课程资源中的几个认识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34.

[3]徐彪,孙梅.“火烧曹宅对不对”──研究性学习案例[J].历史教学.2004,(9):43.

[4]高宁.让理性之光照耀中学历史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1):26.

[5]朱小蔓.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528(3).

上一篇:循环经济政策支持范文 下一篇:互联网传播规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