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俗习惯范文

时间:2023-11-26 19:37:54

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习惯篇1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一)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倡科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风俗习惯,必须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去考虑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现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情况。把民族风俗习惯看作陈规陋习,是对少数民族的诬蔑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存在某些陈规陋习,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中同样有陈规陋习。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中都会有好的、一般的和不好的。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应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而应当进行

[1] [2] 

具体分析。总体上,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上较先进,大部分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先进并不意味一切都好,落后也并不意味一切皆坏。

    看待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用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而应以对民族团结、对经济文化发展、对国家统一、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是否有利为标准。凡是有助于民族团、有助于经济文化发展、有助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应当提倡和发扬。凡是有害于民族团结、阻碍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不科学的风俗习惯,应对本民族群众说明害处,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改革。改革某些风俗习惯,主要依靠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提倡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奉行健康、科学和文明的新习俗。

    (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部分,应当被合理的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在民族地区公平正义观上历练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调控作用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习惯法应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同意或默许来使其具有双重效力,使其权威性得到保障。在保持正义和秩序的基础上,国家可以做出适当的变通,实现少数民族内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

    运行国家法律是个复杂的过程,只靠法典是不能实现其功能和效率的,强行推行法律常常也只是适得其反。制定法有必要给少数民族习惯法留出一定空间,去吸收和认可一些有益的习惯法,使其融入制定法。

    也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制定法来代替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消极因素,而是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进行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等方式,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实践中,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效力的承认须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少数民族特殊事务上,可以对习惯法有选择性地优先适用。对那些既符合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又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习惯法,可以优先适用。

    结论:

认真看待民族风俗习惯,涉及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正确处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关系,重视和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秩序向着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民族风俗习惯篇2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一)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倡科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风俗习惯,必须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去考虑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现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情况。把民族风俗习惯看作陈规陋习,是对少数民族的诬蔑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存在某些陈规陋习,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中同样有陈规陋习。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中都会有好的、一般的和不好的。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应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而应当进

行具体分析。总体上,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上较先进,大部分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先进并不意味一切都好,落后也并不意味一切皆坏。

    看待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用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而应以对民族团结、对经济文化发展、对国家统一、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是否有利为标准。凡是有助于民族团、有助于经济文化发展、有助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应当提倡和发扬。凡是有害于民族团结、阻碍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不科学的风俗习惯,应对本民族群众说明害处,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改革。改革某些风俗习惯,主要依靠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提倡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奉行健康、科学和文明的新习俗。

    (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部分,应当被合理的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在民族地区公平正义观上历练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调控作用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习惯法应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同意或默许来使其具有双重效力,使其权威性得到保障。在保持正义和秩序的基础上,国家可以做出适当的变通,实现少数民族内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

    运行国家法律是个复杂的过程,只靠法典是不能实现其功能和效率的,强行推行法律常常也只是适得其反。制定法有必要给少数民族习惯法留出一定空间,去吸收和认可一些有益的习惯法,使其融入制定法。

    也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制定法来代替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消极因素,而是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进行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等方式,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实践中,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效力的承认须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少数民族特殊事务上,可以对习惯法有选择性地优先适用。对那些既符合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又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习惯法,可以优先适用。

    结论:

认真看待民族风俗习惯,涉及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正确处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关系,重视和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秩序向着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只有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小康社会才能真正得以实现。(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参考文献:[1] 宋才发、王红曼、熊坤新、彭谦著, 《中国民族法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 高其才著,《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3] 朱苏力著,中国当代法律中的习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民族风俗习惯篇3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一)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倡科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风俗习惯,必须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去考虑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现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情况。把民族风俗习惯看作陈规陋习,是对少数民族的诬蔑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存在某些陈规陋习,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中同样有陈规陋习。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中都会有好的、一般的和不好的。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应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而应当进行具体分析。总体上,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上较先进,大部分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先进并不意味一切都好,落后也并不意味一切皆坏。

    看待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用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而应以对民族团结、对经济文化发展、对国家统一、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是否有利为标准。凡是有助于民族团、有助于经济文化发展、有助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应当提倡和发扬。凡是有害于民族团结、阻碍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不科学的风俗习惯,应对本民族群众说明害处,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改革。改革某些风俗习惯,主要依靠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提倡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奉行健康、科学和文明的新习俗。

    (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部分,应当被合理的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在民族地区公平正义观上历练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调控作用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习惯法应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同意或默许来使其具有双重效力,使其权威性得到保障。在保持正义和秩序的基础上,国家可以做出适当的变通,实现少数民族内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

    运行国家法律是个复杂的过程,只靠法典是不能实现其功能和效率的,强行推行法律常常也只是适得其反。制定法有必要给少数民族习惯法留出一定空间,去吸收和认可一些有益的习惯法,使其融入制定法。

    也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制定法来代替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消极因素,而是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进行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等方式,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实践中,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效力的承认须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少数民族特殊事务上,可以对习惯法有选择性地优先适用。对那些既符合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又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习惯法,可以优先适用。

    结论:

认真看待民族风俗习惯,涉及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正确处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关系,重视和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秩序向着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民族风俗习惯篇4

关键词:尊重;民族学生;风俗习惯;民族院校

一、尊重民族学生风俗的意义

(一)对于学生本身来讲

对于学生本身来讲,涉及到学生本身的感受、心理体验,这是民族学生开始大学生活的第一步。

1、利于学生产生被认同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进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开始学习、生活甚至工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尤其是来自偏远山区、交通闭塞、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的民族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在文化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在节日庆典里、在平时的交往中能够被尊重,会产生的被认可感受,是重要一步的开始。

2、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来自他人的认可,来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吸收,如果民族学生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那么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交往都会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压抑到一定程度会集中到一个点来爆发,会对学校和其他学生产生不良的后果和不良的示范作用,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3、利于民族平等更好地实现。只有尊重才能平等,只有平等再能交流。学校的学生管理服务部门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才能与之交流,民族学生才能有一个安心的受教育的环境,才能安心的在校学习,如果生活在一个被歧视,生活在一个被另类眼光关注的环境里,学生会生活的很压抑,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二)对于保证民族学生发展来讲

民族学生是国家的财富,是今后国家发展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人才储备,他们通过刻苦的学习进入到高校,也希望通过高校的学习更好的回报社会,家乡和国家。

1、利于增强民族学生的平等和民利意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由此说明,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就意味着对民族平等权利和民利的践踏。我国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罪”,其实质就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利。

2、利于维护民族学生的团结。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作是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看作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任何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哪怕是出于开玩笑,都容易刺激以致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3、利于发挥民族学生文化建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来表现的。许多民族往往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学艺术,有很多是以唱山歌和讲故事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在群众中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有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常用具、衣饰、建筑、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民族风俗习惯上的千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彩多姿,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二、民族高校加强对民族学生风俗的尊重和认同路径创新

《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条是“人人生而平等,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富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管理的精神相对待,这就是尊重必须的价值基础。”人生而平等,对人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表示歧视。作为民族院校更应如此,做到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

(一)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对民族知识的普及,首先要知道民族的生活习俗,知道他们与汉族的区别知道他们的忌讳,尊重学生的生活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和习俗忌讳。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而伤害民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在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都要有所了解,同时也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安排少数民族的节日。

(二)营造和谐、尊重的校园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对民族学生尊重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宣传橱窗、校园网、广播台等途径进行民族政策、民俗风情的宣传,通过在楼道内悬挂标语、图画,利用教室内的板报等形式营造尊重民族的文化氛围,通过耳濡目染,增强全院师生对民族学生尊重重要性的认识。每逢传统佳节或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学生会或社团都会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在校园内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都能感觉到自己是56个民族中的一分子,应该形成一个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氛围做出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我们利用课堂、班会、团会做好尊重民族的渗透工作。通过思想政治课、历史课、语文课课堂和定期开展的民族班会、团会,宣传民族政策,加强尊重民族的教育。

(三)全员参与,倡导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民族院校的学生工作,不仅仅是学生工作人员,代课教师的责任,更应是全员参与的工作,尊重本来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古代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但那时是不平等的,只强调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而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倡导尊重是相互的,老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老师,不仅有尊重的意义,更有教师对民族学生的爱,也有民族学生对教师的爱。当然尊重是爱的前提。

(四)日常用语、肢体语言等细节性工作做到位。尊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细节的地方。尤其是在学生工作中,对学生在语言上、肢体动作上的不注意,会引起学生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激化学生的矛盾,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学生来说,民族学生更注重生活上、学习上的细节,对民族信仰的虔诚,对民族情感的炙热,一些语言,一些动作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五)尊重并不意味着容忍和放纵。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但并不是一味地容忍和放纵,尊重应该是相互的,“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首先应该在国家法律、学校规定的范围之内,不能因为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而把学校当成了宗教传播的场所,把学校当成了做祭祀礼拜的场所,把学校当成了宗教宣讲的场所。其次,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要摒弃不良的陋习,在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应如此,有一些不利于尊重,不利于团结、稳定、发展的事情或者生活习惯,需要学生管理部门不断的去发现和教导。最后,尊重是相互的,在民族学生之间也需要相互尊重,尊重不是单方面的事情。

在民族院校,应当把尊重民族学生放在第一位,体现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产生认可感,产生自信,摒弃自卑的心理,作为民族院校的学生管理部门,需要做的还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大。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构建.王守纪.杨兆山.教育理论与实践.沈阳.2010年第9期

[2] 论尊重与“尊重的教育”.王澍;柳海民 东北师大学报 吉林2009年第3期

[3] 尊严:自尊、受尊重与尊重.黄飞 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七期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观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郝时远 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民族风俗习惯篇5

关键词:民族地区; 和谐警民关系; 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079-01

一、 和谐警民关系

1.警民关系。警民关系是指警察在打击、预防犯罪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各种警务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在我国则主要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行职责和执行公务活动中,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通过一定的途径与相关团体或公众个人建立的权利、义务和人际关系。

2.和谐警民关系。“和谐”,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其一,指包含着多种元素的组合,而不是单纯的一种元素,即所谓“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其二,指相组合、相联系的各种元素保持着平衡状态;其三,认为“和”能促使新的事物产生、生长,即所谓“和实生物”。“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实质上反映的是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协调、完整和合乎规律的持续发展的存在状态。所谓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和谐警民关系就是指人民警察在实施打击、预防犯罪和服务群众等各种警务活动中,与人民群众形成的平等协作、互动互惠、共同发展的关系。

二、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应坚持几个原则

1.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具体表现为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生产以及待人接物诸方面的活动方式和禁忌、喜好等。各民族都十分珍视自己的风俗习惯,往往把别的民族对自己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或歧视看作是对自己民族的尊重或歧视。注意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须前提也是一把关键钥匙。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任何民族决不能因为本民族风俗习惯与其他民族不同,就轻视、歧视甚至侮辱其他民族,也不能以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要求其他民族去效仿,更不能要求别的民族尊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不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2.尊重少数民族。民族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不同的宗教又归属于不同的民族,同一宗教也会跨越数个民族,有些民族几乎是全民信仰某一宗教。所以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和民族性,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民族的生活与文化是多层面、多视角的。不仅支配着这个民族的思想感情,而且宗教组织、宗教礼俗还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婚姻家庭、人际交往和生老病死。

3.学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凝聚着人们长期实践所获得的知识。从语言上既可以看到该民族现在的社会、文化特点,又可以看到该民族历史上的某些特点。不同的民族往往具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则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特点。一个民族往往将自己的历史和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种种经验即文化都凝聚积淀在自己的语言中。

学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是作好边境群众工作的钥匙,是沟通少数民族的感情,建立信任感的工具和桥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民警如果不通地方民族语言或方言土语,就会给群众工作造成诸多不便,甚至难以开展工作。只有学会使用当地民族语言,做起群众工作来才得心应手,才能与群众沟通。因此学会使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应视为民警的基本功之一。

三、 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尝试

1.重视民族节日开展警民关系。民族节日是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内容,又是民族风俗习惯的集中表现。少数民族地区公安机关及民警要充分重视少数民族节日在公安群众工作中的作用,民族节日是开展公安群众工作的好时机。

同时,民族节日是了解民族特点和民族心理的活教材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特点和民族心理,是民警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必备知识,而民族节日较其它民族活动来说,更集中更多样和更突出地表现了民族特点和民族心理。一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其来源、历史、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宗教、崇尚、禁忌等,都可以从其传统节日中窥见一斑。节日期间,各地开展的歌舞、戏曲、文体活动以及其他文化艺术,体现了民族的习俗、传统、爱好,好似展示藏族民间文化。每当民族节日到来时,要积极主动去拜访、慰问、祝贺和参与。

2.处理因利益纠纷引发的应坚持心里疏导。当下,因为利益纠纷尤其是公共建设引发的时有发生,而这些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纠纷,这些纠纷的解决,从根本上要靠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但在具体解决的过程中,尤其是当由来参与解决时,一定要做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即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导向,克服影响民族团结的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平衡,培养积极健康的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心理素质。

在利益纠纷引起的中个体和群体都会受到自己熟人、朋友、族人狂热民族情绪的感染,以致失去理智使整个群体更加义愤填膺。对此情况不能热处理, 更不能用武力压服,只能耐心说服,在说服教育中疏导者临场说话的用字、语气至关重要。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在实现了心理沟通、情感共鸣之后,还应注重提高各族群众的理性认识,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武装群众,做到入情入理、情理交融。

3.立足自身岗位职责,切实规范各种非警务活动。当前.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参与非警务活动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不仅占用了有限的警力资源,而且也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成为影响警民关系的重要因素。

其实,在很多少数民族群众的心中,公安机关及民警就是他们心目之中的正义及为弱者伸张正义的力量。而一旦公安机关与民警参与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迁移安置等这些利益纠纷,少数民族群众就会对公安机关及民警产生比其他政府机关更大的怨气、抵触情绪,更可能把问题复杂化。因为他们认为本该主持、伸张正义的“正义之师”不但不帮助他们,而且要打击他们。所以在处理与少数民族相关事项,尤其是处理利益纠纷时,公安机关尽可能别参与进去。

为此,各级公安机关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向党委政府多汇报、多沟通,宣传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阐明利害关系。使党委政府慎用警力,减少非警务活动。要严格界定警务活动与非警务活动的界限,规范警力使用审批制度,严格警力调用程序。建立健全警力使用责任追究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警务活动的干预,切实傲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出警有据。对公安职责边缘的非警务活动,要坚持“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有利于提升公安形象、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的原则。慎重对待,依法处理,既不能一推了之,让群众抱怨,又要防止因处理不当而引起群众的误解和质疑。

参考文献:

[1] 张辉.民族风俗习惯与公安边防群众工作.武警学院学报,2004年8月第20卷第4期.

[2] 张辉.边境少数民族习惯法与维护边境社会秩序的关系.武警学院学报,2005年4月第21卷第2期.

民族风俗习惯篇6

关键词: 传承 保护 风俗文化 价值 重要性

一、阿育迈村情况

(一)阿育迈村的来历

阿育迈村是一个海波800米的阿卡族村寨,距离清莱市64公里,距离皇太后县城18公里。该村坐落在山脊的斜坡处,周围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红豆杉、柚木等天然林。土壤肥沃,可种植玉米、咖啡等。离阿育迈村4公里的地方,有中学、医疗站,村里通水电,有手机信号。

阿育迈村的阿卡族是属于黝倮阿卡支系,大部分村民信奉万物有灵,因此有许多风俗是源自于万物有灵的。从村子里的长者那里得知:本村建于1972年,最初有19户人家来到这里建寨,这里不仅交通便利,而且资源丰富。一开始来到这里,村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最玛”的人选,因为举行各种风俗仪式都需要“最玛”的领导,且以后对本村风俗习惯的管理需要“最玛”完成。所以,他们推选出地位和学识很高的一位巫医担任村子里的“最玛”。

之后,在1982年泰国政府进入村寨来普查时,正式将这个村子命名为阿育迈村,且属于清莱府皇太后县管理。第一任村长叫做阿惹・培米亚,从那时候开始这个村就有村长处理对外事务,现在的村长已经40多岁了。

阿卡族在建寨的时候,最玛的家是建在寨子的中心,这也是最玛的权利被村中的人认可的象征。在村子的中心还有个大操场,可以供小孩娱乐玩耍,也是商量各种大小事务的场所及老老少少聊天的好去处。

(二)社会生活

现在,阿育迈村已从最初的19户人家发展到现在的59户人家,共有289人。其中,男性131人,女性158人;21岁-50岁年龄段的男性有67人,女性有86人。一般家庭最多2个孩子,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控制着家庭成员数。

村民们主要种植旱稻、玉米及饲养家畜。种植旱稻不仅是大部分阿卡族的主要职业,而且是与他们的风俗仪式息息相关的;至于种植玉米,主要是用来饲养鸡、猪等家畜的,而这些家畜常常是用在各种风俗仪式和祭祖仪式中。除此之外,村民们也在离村子5、6公里的地方种些蔬菜供使用及饲养牲畜。因此,种植旱稻田是体现阿卡文化的一项事务,它与风俗仪式的产生相辅相成,丰富了阿卡社会内容。

自1989年政府实施引入电力、道路、水利、学校等公共事业的发展计划,这些事业的引入是村民增加就业机会和阿卡族信仰改变的原因。虽然如此,村民的主要职业还是种植和养殖业,上述的那些职业还不能成为村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一些消费的费用快速增长,无论是送孩子上学也好,还是盖房也好,费用都上涨;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如冰箱、录像机、摩托等一些电器的使用使得费用也增加,这就需要村民们增加收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卷心菜、茄子和咖啡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及最早一批商贩的产生,商贩也介入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例如:曾经种植玉米的一季能获得收入大约1万多元,但后来商贩们压低经济作物的买卖价格,不久之后村民们都不种地了,外出打工,村里的年轻人学业结束后就到曼谷、佛统府、清迈府等地方打工,只有少部分人还留在村子里种地。阿卡族的生活方式正遭到来自金钱和资本体系的挑战,村子里的很多家庭为了外出打工挣钱,都不能够像以前一样定期举行风俗仪式,因为现在举行仪式要花很多钱,为了支付日常生活费用和举行仪式的开销,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并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老一辈。

综上所述,种植旱稻和玉米不仅是阿育迈村民们的主要职业,而且是产生各种风俗仪式的主要职业。虽然几乎每家人都种地,但阿卡族的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因为仅种地的收入不足以支付日常生活开销,他们更愿意去大城市打工挣钱。

(三)教育情况

阿育迈村没有小学和中学,只有幼儿园和教成年人学习中小学知识的夜校,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就要去几公里外的学校上课。家境好点的家庭可以骑车送孩子上学,而家庭困难的则只能走路去,在雨季来临的时候,走路上学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现在,村里的孩子受过大学教育的只有2人,受过高中教育的有10人,受过初中教育的33人。可见,村里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都比较低。

(四)管理

在阿育迈村还存在传统的社会风俗,亲朋好友之间互相帮助扶持的体系,以及对最玛的推崇。最玛是村子里的各种风俗习惯得以实施的领导者,坚持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并继承阿卡先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阿卡族遵照“阿卡章”的规定幸福地生活着,如果产生与村子格格不入的家庭,头人就会让他们搬出村去。现在,阿卡村寨的管理存在两种形式:

第一种,通过选举产生村长及村委会成员,还有一些自愿为村子事务找政府官员接洽的人员,这些人管理着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第二种,风俗仪式的管理者“最玛”,以前的“最玛”还管理村子里的行政事务,而现在他只负责风俗仪式等方面的事务,任期是一辈子。

二、阿育迈村阿卡族传承和保护风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阿卡族的每个支系通过学习传承和保护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随着阿卡社会渐渐融入泰国这个信仰佛教文化的国度,阿卡族知道的很多生活方式不能融入现代生活中,使得他们的一些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正在消失。因此,抢救消失的风俗文化,使之能一直延续到阿卡族的子孙后代成为现在生活在泰国的阿卡族的重要工作。阿育迈村的阿卡族也同样意识到了保护风俗文化对后代的重要性,他们从阿卡青少年的观念意识、生活方式着手,为风俗习惯得以延续引导他们实施以下措施:

第一,自学。让年轻一代人认识大自然,总结自己的实际经验,同时学习一些阿卡的治病方法、草药知识等;学习辨别好与坏,并能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从家族成员那里学习老一辈具有的知识。例如:阿卡族少年可以从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及奶奶那里学到一些生活的经验、生活方式与手艺等。阿卡族的主要职业是种植和养殖家畜,通过老一辈的经验,他们可以不必走弯路,增产增收。另外,阿卡族的刺绣也是比较有特点的工艺品,这也是通过老一辈的教授。

第三,从各种风俗仪式中吸取知识。他们要参加每个月村寨里举行的各种风俗仪式,例如:春耕节仪式、耶苦扎节仪式、建寨仪式、婚嫁习俗中的各种仪式,等等。通过参加各种仪式,他们可以了解阿卡族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并能够学习到举行仪式的时间、地点及物品,这样有助于他们掌握整个风俗仪式的过程,为其得以延续提供保障。

为了使年轻一代能学以所用,老一辈对他们的所学都有检验办法,让他们背诵和反复地念。这样有助于他们记忆,记住了就能更好地理解并应用。

由于阿卡族的知识结构和认知与重要人士紧密相连,因此传承和保护阿卡族文化需要加入一些科技手段。以前,阿卡族没有文字可以用来记录发生的事情,所以人就成了重要的记录载体,各种风俗仪式都是通过人记住,一代传一代。现在,传承和保护出现的问题是阿卡青年一代不能够真正明白和理解风俗文化的意义,就不能明白价值在哪里,他们不懂得风俗文化的价值,也就不能很好地践行这些风俗文化仪式。老一辈们做了各种努力,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大都市的生活中,像耕种、养殖等传统农业已从原来的重要地位变成了现在的副业,而与这些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一些风俗习惯也随之消失,这意味着风俗文化的消失。风俗文化的消失使阿卡族没了本民族的特色,所以,了解阿卡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对青年一代有很大帮助。

三、阿卡族文化对阿卡青少年的价值和重要性

在阿育迈村,风俗文化对阿卡青少年的价值和重要性表现如下:

第一,在工作方面的价值的主要体现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是阿卡族的主要职业,也是风俗习惯产生的根源,更是阿卡社会文化产生之源。有了这些职业,随之而产生的风俗也会一直存在,有助于本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第二,语言方面,由于阿卡族先民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风俗习惯及仪式就成为记录阿卡族历史和传承阿卡族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后来有了自己的文字,他们才通过歌曲、故事、谚语等记录阿卡历史和文化,且依旧根据风俗习惯举行各式各样的仪式。由此可见,风俗文化无论是在有文字时期还是没文字时期都对阿卡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社会关系方面,阿卡社会通过风俗习惯管理人们的行为规范,例如:在耶苦扎节举行的第一天,男人是不用去“圣泉”舀水的,因为这是女人们的专属工作。一些风俗中的禁忌规定着在节日开始的时候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祖辈相传下来,因此年轻一代也照着这样做。由此可见,风俗习惯是人们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纽带,规范人民的日常行为,对阿卡族青年来说有重要价值。又如:人生礼仪中的一些风俗教会阿卡族尊重长辈,有孝心,有同情心,并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总之,风俗文化要传承,还需要众人的保护,特别是年轻一代。如果年轻的阿卡人不知道风俗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那么不能很好地作为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春潘・查穆尼第.青少年和现代艺术(泰语).曼谷:泰国商业发展出版社,1989.

[2]纳塔柑・斯桑.文化媒介体系(泰语).曼谷:班纳吉谢鼎出版社,1997.

[3]覃圣敏.东南亚民族.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

民族风俗习惯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民族特色;法律精神;现代化

一、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的现代化价值基础

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对地方稳定、区域发展以及民族关系融合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国家层面的法律文化具有显而易见的差别,在国家法制建设与少数民族社会追求自身法律文化品质的现代化道路上,我们应该看到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所蕴含的现代性基因,它并不仅仅拥有适用于少数民族特殊社会的法律功能,在当今中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民族社会高度呼唤平等、民主与秩序价值的法治视野下,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呈现出现代社会所必备的和谐价值观,它是少数民族民间法律保持优秀特质,冲突自身固有障碍,实现法律文化转型的基础所在。首先,“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是以习惯法为主体,法、伦理、宗教与禁忌并重的多维法律文化体系”,[1]尽管当代主流社会伦理与禁忌同样辅助着法律调控社会秩序,但少数民族将自身融入自然与鬼神的深厚信仰传统使得伦理道德、生活禁忌、宗法乡规成为民族社会运作的主流形态,它的缺陷明显,优势也同样突出,即凭借民族意识的神圣权威确认了一种“无讼是求,调处息争”的族群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与主流法律的差异在于它具有高度的继承性与民族性。中国现代法治需不需要民族性?西方法律现代化进程所强调的便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体现,“我国宪法、刑法、诉讼法都具有鲜明的民族属性”,[2]中国法律的现代化进程主要表现为对西方法的移植,但法的民族性与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现代法治建设如果埋没或隔断“亲亲相容隐”的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系统,将丧失中华民族法律文化的根性联系。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对少数民族民间法特色的合理利用可促使国家法制既紧跟时展的先进性面貌,又能有效反馈民族范畴内的具体制度框架,因此,基于法的民族性是法律文化的内在需要,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制度不可或缺的主体,体现国家民族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其次,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受风俗习惯影响深远,“主流社会中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是两个泾渭分明的概念”,[3]但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却是跨地区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往来的主要因素。少数民族家族、村寨、氏族共同维护的习惯法具有风俗习惯的本质特征,例如拉祜族、普米族禁食狗肉,傣族禁食羊肉是源自饮食习惯;摩梭人实行走婚制度是“抢婚”习俗的法律由来。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构成了民间法律的内容性质和表现形式,也使其成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不得不观照的对象。现代法律价值观所强调的民族平等团结具体表现为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以及保障民族文化权利,对此,少数民族民间法律具有保守与开发并存的二元文化体系,“保守在于法律意识的形成源自民族风俗习惯的域内移植,开放则来自民俗习惯天然具有民族关系互动的生成机制”,[4]可以不断地促进地方法律吸收外来文化。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看似是一种封闭的系统,实则蕴藏着无限生机,同时国家法律的现代化进程能够大量从少数民族习惯法中挖掘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个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由风俗习惯引发的民族关系越少,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越健康,而认可与发展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的积极因素是现代法律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需要做的是将优秀的民族风俗文化观念转化为一种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促进法治现代化与民族关系良性互动。综上可见,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与现代国家法治建设所倡导的法观念具有相通之处,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的现代转型之路要立足于民族性法制与民族关系和谐两个基本点,去调和民族风俗习惯与现代化的冲突,化解国家法律与习惯法体系的矛盾,正确认知少数民族法律思想的滞后与不科学、不健全之处。

二、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分析

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既具有高度的继承性与民族性,也同时具有排他性,这种排他性主要体现为薄法重教、乡土色彩浓郁以及对器物惩罚手段的依赖。少数民族民间法律“薄法重教”十分突出,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教,宗教教义、教规固化为外在制度形式的现象占绝大多数,是一种以禁忌性权威来代替法律的价值取向,处于宗教权威中的少数民族“排斥一切与宗教精神不相符合的思想行为习惯”,[5]当这种被排斥的思想行为习惯恰好被国家法律认同,或国家法律所认可的社会行为规范被少数民族宗教精神所不容便会产生严重的民族冲突。现代法治建设尊重少数民族,但不推崇以禁忌服从为中心的原始法律观,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决定个体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无条件的服从国家意志还是服从氏族、家族或村寨意志”。[6]因此,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亟待与现代法律体系接轨的并不是文化内容本身,现代法律文化的自由、平等、守法、自律思想以及个体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是属于每一个公民的,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中缺乏“公民”概念,才会导致法律主体指向与最高行动规则的边缘化,因此,推动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的现代转型,要“将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所容括的宗教认同、民族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7]才能促使民族群众的内心信仰对象与外在的守法、执法行为及其监督机制相互统一。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中浓郁的乡土色彩,乡土色彩本身并不是法律思想文化落后的表现,但乡土色彩往往是“村规民约”的产物,少数民族民间法律“寨规”、“村规”与禁忌、习惯法相类似,都是村民自治的表现方式,如果仅仅是一种村民自我约束的法律形态,我们不能将其摒弃,但事实上它恰好是“少数民族民间法律与国家制定法相互妥协的产物”,[8]直到今天,仍然有民族地区组织各户村民学习村长或乡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一些落后山区张榜公布的“寨规”、“村规”甚至可以每个月修改一次,少数民族村寨所形成的“熟人社会”促使人们可以依靠为数不多的人际交往来维护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村寨人群的社会分层并不明显,无论是距离还是社会地位都清晰可见,因此,其法律文化是“内发型”的,而现代法律模式却是“外发型”的,要让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国家制定法,有赖于民族经济交往机会的增多,民族融合现象有助于消解一部分封闭落后的法律观念,但同时也会让民族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使得一些有益于少数民族道德行为确立的习惯法退去、隐没或淡化,因此向少数民族村寨移植现代性法律文化需要协调内发型法制与外发型法制的混合法制文化类型出现。另外,少数民族民间法律对器物惩罚手段的依赖由来已久,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器物文化发达,相反是源于少数民族器物法律文化的不发达。由于少数民族地处偏僻地带居多,实施法律活动的工具相对有限,例如,苗族习惯法中对于打架斗殴等扰乱社会秩序者“罚打扫村寨十天”;[9]对偷摘他人农田玉米者“罚喊寨一百声”;[9]对破坏公物者“罚一周不得与同村人共同煮食”,[9]此类惩罚手段的原始性特征覆盖施法人员的服饰、审判地点、方式方法等各个领域,与我国法治现代化的整体发展不相适应,这涉及到如何合理地保留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的民族特色,即少数民族法律活动的器物性层面怎样与现代化接轨。现代法律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包括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权利,但其中有个关键因素被忽略了,那就是“国家与少数民族共同作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双重主体”,[10]这有利于我们区别哪些是有助于国家法实施的文化内容,哪些是无助于司法公正与人权保障的文化内容,贯彻民族文化自治的文化选择原则,不仅意味着保障少数民族文化选择的权利,还在于保障少数民族文化选择不损伤其他文化主体的权利,在民族性与法律理性之间寻找平衡点,既是当前国家法律保障民族文化权利的难题,也是少数民族法律现代化转型的内在要求。

三、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路径

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的转型基础是立足于民族性法制与民族关系和谐两个基本点,去调和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从民族性法制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化法治需要民族性,但法的民族性与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制度不可或缺的主体,体现国家民族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但对于少数民族民间法律薄法重教、村规民约以及器物文化层面的滞后要坚决地贯彻现代化法律体系的“公民”思想,“通过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实现经济与文化的互动”。[11]现代化的实质就是以经济的发展推动意识形态的变化,为什么人们会坚持选择落后的民族法律成俗?当一个家族、部落或村寨以产生纠纷为耻,以无争、无讼为序,以调和共融为德,一方面是因为群落所在的亚法律文化系统能够完全胜任与稳定封闭区域内较少的人际关系网络;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该族群失去了以市场竞争为核心的主体权利意识,从而使国家法律失去了功效。因此,现代化法律的飞速进步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的内在要求。要将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所容括的宗教认同、民族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树立少数民族的公民思想,最核心的手段是以民族地方经济的开放去引导少数民族的法律文化心理,当现代法治的全新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能对少数民族经济生活产生普遍影响的时候,少数民族的社会价值理念将发生巨大的变迁,一部分保守、落后、封闭的民间法律文化自然会面临着失灵。尽管破除旧有法律文化权威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人们同样可以在保持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连续性的基础上依托宗教权威与现代科技来进行普法教育和惠民宣传。从民族关系和谐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民间法律具有保守与开放并存的二元文化体系,看似是一种封闭的系统,实则蕴藏着无限生机,认可与发展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的积极因素,将优秀的民族风俗文化观念转化为一种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可促进法治现代化与民族关系的良性互动。对此,少数民族“熟人社会”所催生的“内发型”法律模式与国家法律的“外发型”法律模式相冲突,少数民族村寨移植现代性法律文化需要有协调内发型法制与外发型法制的混合型法制文化类型出现,简而言之,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不能从半封闭的“村规民约”跨越式进入现代法律系统,创造其间的文化连续性是少数民族法律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例如,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优秀法律文化、传承适用可行的法律制度、传承可保留作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器物等等,如布朗族村寨的村建规则是“由村庄族长和全体村民会议共同制定村风民俗、公共道德以及社会治安管理条例”,[12]其中的寨心、寨门建设必须按照“圈寨”仪式完成,村口连接佛寺的大道也不允许兴修公路,还制定了“机动车辆不准入寨”的地方制度,认为那样会触犯和玷污寨神。以上布朗族村寨的村建规则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布朗族原始宗教内容,是将原始宗教内容上升为村寨习惯法的表现,但它并没有威胁现代法治的公民权利,当地政府和其他民族公民都应宽容此类规则的存在,维系民族关系和谐。反之,利用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中的地方性知识能有效降低现代法律文化系统所导致的对抗性人际关系,例如,少数民族“赔命价”在早期民族社会起到了减少死亡、避免仇报的积极作用,而现代“赔命价”已经演变为一种“以资源交易方式去替代社会纠纷的法律解决手段”,[13]可见,少数民族从自身文化出发,也能实现矫正犯罪、追求有效补偿、规避破坏性复仇的现代刑法目的,归根到底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息讼宁人”的义务本位与国家法律以秩序为中心的责任本位是民族性法律文化权利实现的双重主体,把握好法律文化与法的民族性关系,便能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民间法律文化的现代化适应。

参考文献:

[1]陈金全.中国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价值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3,(6).

[2]刘惊海.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

[3]张战丽.传统知识保护的法律问题研[J].民族学刊,2011,(12).

[4]刘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价值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2).

[5]张国强.对甘青特有少数民族习俗与法治和谐的探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2).

[6]彭勃.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

[7]征汉年.浅析中国现行法律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冲突[J].民族研究,2015,(3).

[8]白洁.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刑法之间的博弈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8).

[9]秦永章.简论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现代化的冲突及其改革[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2,(3).

[10]曹诗权.传统文化的反思与中国民法法典化[J].法学研究,2011,(7).

[11]白兴发.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法规范与生态保护[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12]田艳.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13]寥小东.民族特色仪式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1,

民族风俗习惯篇8

【关键词】回族;婚姻习惯法;共性与特性;发展变化

一、区域间回族婚姻习惯法发展变化比较

回族习惯法既不属于伊斯兰教法的一部分,更不能等同于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教法是一整套宗教教义和法律制度,它规定了所有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伊斯兰教法要求所有穆斯林顺从的意志,奉行伊斯兰法律制度。在伊斯兰教中,宗教与法律是一对等量齐观的概念:宗教的法律化、法律的宗教化是伊斯兰教法的本质特征。但是,随着回民族的形成而产生的回族习惯法在我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即他不属于国家法的范畴,不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虽然,回族习惯法的主要渊源是《吉兰经》,是根据《古兰经》的精神实质而建立起来的,但是,回族习惯法是回族先民移居中国为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的同时保持原有文化特征的结果;因此,回族习惯法中不但有伊斯兰文化的因子,也有汉族文化的因子,抛开回族习惯法中汉族文化的因子,单纯强调伊斯兰教的因子,将回族习惯法归属为伊斯兰教法或等同于伊斯兰教法是不全面的。

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和河北大名县分处东西部,地域差异较大,回族婚姻习惯法在发展变化中也各有特点:

(一)两地间回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发展变化的共性。尽管两地分处东西部,但是在婚姻习惯法发展方面存在了很多相似之处”第一,回族婚姻习惯法中有关宗教的内容依然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尽管我们在河北大名县调查中发现,宗教的力量对回族婚姻习惯法影响已经减弱,但无法否认的是其依然是回族婚姻中不可回避的事实考量,在回族婚姻家庭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我在与河北大名县回族同学交谈中发现,回族青年尤其是女性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回族对象,一般不会接受和异族通婚”而且很多回族青年都表示自己的配偶应当是本民族的,而且结婚应当遵循回族的风俗。第二,两地回族婚姻观念趋于开放,在河北大名县,异族通婚已经成为了现实,许多青年崇尚自由恋爱,都可以按照自己意愿选择配偶,宗教家庭因素对他们的干扰相对减弱,而且很多父母在这一方面也不在有硬性的要求,当然,尽管在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回族家庭婚姻普遍受到和家庭长辈的干涉,但生活相对富裕!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则相对开放和包容,这些青年可以自由恋爱自由结合。

(二)两地间回族习惯法发展变化的特殊性。两地回族婚姻习惯法发的展变化存在共性,同时也各有特点”第一,宗教力量强弱差异明显,由于人口的聚集程度地域开放程度的影响,河北大名县回族婚姻习惯法中宗教色彩逐渐的淡化,回族风俗表现出与汉族的风俗趋于融合,形成了一个有机互动地整体,而青海大通的回族习惯法表现的更加独立,其宗教色彩还很明显,与汉族以及其他民族在风俗方面差异较大,如在服饰方面。第二,女性地位方面两地有很大不同,河北大名县回族处于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变革影响比较直接迅速,比较容易接受新观念新思想,在女性地位方面的改变也就比较明显,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影响甚微,女性地位与汉族女性基本没有区别,女性思想更加的开放,权利意识较强。

二、回族婚姻习惯法地域差异的原因分析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上,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落后,因此传统回族婚姻观念占据主导地位,河北大名县处在社会经济改革前沿的,回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基础教育持续的改善,随着文化素质的提升,回族开始放弃某些婚俗,逐渐导致婚俗习惯日益现代化,其次,在文化交流融合方面,由于河北大名县回族与汉族杂居生活,各方面联系比较紧密,回族婚姻习惯更多的受到汉族婚俗文化的文化影响;而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回族虽然也与汉等民族杂居共处,但更多的表现为小聚居特点,在一个封闭的文化圈内必然导致族群相互影响较少,回族婚姻习惯法也相对守旧,再次,在家庭和宗教方面,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回族由于历史原因,气氛浓厚宗教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主导作用,到现在,在调整婚姻关系上还发挥着主要的作用,青海大通回族对待家庭婚姻上比较看重宗教教义和父母家族之命;而河北大名县,尽管对比较的虔诚,但是在很多人的眼中,宗教教义并不是不能被打破的,是可以变通的,宗教力量在多元的社会文化冲击下不断减弱,尤其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回族青年更加的独立,家庭对他们的约束减少,回族婚姻自由选择更多家庭婚姻观念更加开放,传统婚姻习惯受到了挑战。

三、两地回族婚姻习惯法比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回族在我国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地域环境不同,回族婚姻习惯法的特点表现也不同,尤其近年来,各地法治建设进程不一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回族婚姻习惯法保留程度不同,回族婚姻习惯法地域性差异存在也是合乎情理的,符合历史发展变化规律,但是在考察对比两地回族婚姻习惯法差异性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共性,比如回族从形成到现在,始终反对禁欲,反对绝欲,反对终生独身等;又如,回族对婚姻条件看的很重,一般不与非穆斯林通婚,与非穆斯林婚配会先议条件,即使穆斯林内部通婚也会对教门、根基、贫富进行考察,这些婚姻观念和风俗习惯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积淀和地域考验仍然存在,说明了这是回族婚姻习惯法最为核心、最为本质东西,是回族婚姻习惯法中回族民族性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魏彦芳.论回族婚姻习惯法与栅姻法的冲突及调适――以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9).

[2] 李向玉,张阳阳.回族婚姻习惯法的变迁及社会功能研究[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2).

上一篇:启动仪式讲话稿范文 下一篇:美丽的大脚电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