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挑战范文

时间:2023-11-19 16:52:13

城市挑战

城市挑战篇1

>> “十二五”面临的十大挑战 当代会计面临的十大挑战 现代防空面临的十大挑战 低生育率时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挑战 中国红歌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思考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面临十大挑战 进入城市的牧犬 老年医学面临十大挑战 未来农村金融创新面临的十大挑战 机器人面临的十大紧迫挑战(下) 机器人面临的十大紧迫挑战(上) 中国十大艳遇白马王子的城市 中国十大私车城市 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出炉 浅析孔子“爱人”思想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 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警察执法权威在信息社会面临的挑战与重构 浅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挑战 从“暴力护牛”看印度多元社会面临的挑战 中国现代慈善理念面临十大转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Van Donkelaar A., Martin R. V., Brauer M., Kahn R., Levy R., Verduzco C., and Villeneuve P. J. Global estimates of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s from satellite-based aerosol optical dept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J].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0, 118(6): 847.

[8]Delvoie C, Plessis-Fraissar M. Waste Management in China: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J]. East Asia infrastructure Department World Bank, Urban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No.9.Washington, DC. 2005.

[9]Hammer S., Kamal-Chaoui L., Robert A., and Plouin M. Cities and Green Growth: A Conceptual Framework [J]. OECD Regional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s2011/08, OECD Publishing, 2011.

[10]Ewing B., Moore D., Goldfinger S., Oursler A., Reed A., and Wackernagel M. Ecological Footprint Atlas 2010 [M]. Oakland: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2010:29-53.

[11]魏后凯.论中国城市转型战略[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4,(1):1-19.

[12]智联招聘、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2012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R].2012.

[13]Regus. Regus survey identifies the seven deadly sins of commuting [R]. Regus press release, 2011.

[14]陈文府.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性别差异[J].统计研究,2011,28,(11):62-65.

[15]陆学艺.当前社会阶层分析与探讨[J].民主,2005,(10):9-11.

城市挑战篇2

[关键词]城市社区治理;挑战;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13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2

近年来,随着单位制的解体,相对传统的社会群体整合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城市社区成为基础性的治理单位。同时,在社会转型不断深入的现阶段,各种问题、矛盾集中于城市社区,传统的治理模式难以满足需求,社区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探究新型治理模式,以便在更好的解决城市社区问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的作用,推进社会稳步发展。

1 社区治理的基本内涵

社区治理是将社区作为载体,政府、居民共同管理社区事项的互动,是一种为不同主体提供各种服务,且各活动相互作用的管理模式。“社区治理通过对相应制度的合理安排,能满足适度开发、调试公共资源系统的需求。”因此,社区治理的实施能够有效弥补政府治理社会时能力不足的问题。

2 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

2.1 社区治理行政色彩浓厚

通常情况下,城市社区的建设是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的,所以社区除了自治以外,还承担了许多政府转移的职能,导致社区治理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城市社区治理权力多来自上级需求,社区各组织具有行政化的特征,比如,经济来源的行政化、工作模式的行政化等。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代表居民利益的自组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居民委员会多承担“政府代言人”的职责,通常根据政府的需求开展基础性公共服务,并未进行明确分工,未给居民谋取效益。居民选举也常常流于形式,加之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工作角色的错位,造成社区长期处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忙于行政性事务的状态,基本无暇顾及居民的需求、效益。

从另一方面来看,因行政色彩的浓厚,使社区治理出现角色错位、迷失的现象,表现为:从政策上看,国家主张城市社区自治,减少政府的过多干预,但实际的社区治理中,政府却又不可控的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因而在社区治理现实中,所产生的矛盾、问题和主要来源于社区权力、结构的冲突。

2.2 社区治理主体关系的困境

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物业公司、居民委员会等是最为关键的主体,主体之间存在工作职责不明确、角色混乱等情况,间接加大了社区治理的难度。居民委员会是一个集行政管理、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组织,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对优质的公共服务,但通常不会主动作为,回应社区居民的诉求。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住房逐渐趋向于商品化,物业公司开始进入城市社区。物业公司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机构,主要工作是为业主提供房屋保养、设施维修、保安等服务。物业公司作为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型组织机构,和业主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然而,由于经济效益的驱使、监管机制的缺乏,物业公司通常因权力的不对称而凌驾于居民、业主之上,导致利益纠纷事件频繁发生。而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社区治理各主体间权责不明确,最终造成角色定位处于混乱状态,主体之间缺乏信任,加大了社区治理的难度。

从另一方面来讲,居民委员会的行政化、业主委员会等机构力量薄弱,相应工作的实施均在物业公司的帮助下进行,而物业公司的经营目标又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成效,导致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情况严重时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还会升级。城市社区各主体不具备完善的监管机制、制衡机制,代表业力的委员会力量薄弱,无法制约物业公司,做不到真正维护业益,最终导致社区居民委员会忙于行政事务性工作,降低了服务效益;而市场化运营的物业公司,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不顾及业主的需求,降低该组织机构的服务质量。

2.3 社区居民参与度低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础组成单位,也是整合基层、城市生活的共同体,也应当是表达居民需求、反映居民生活状况的单位,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城市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基础之上的。由此可见,社区居民参与是保证社区问题有效治理的关键。居民作为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成员,通过监督作用的发挥、社区活动的参与,使社区治理成为社会基本单元。但从实际工作上看,因受传统组织参与形式的影响,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性、责任意识差,未对社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大部分居民处于被动参与社区活动的状态。同时,个别居民还认为是否参与社区活动,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无法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在社区重大决策中不主动行使发言权。目前,社区居民参与较多的社区活动主要是文体性的健身活动,如广场舞等,参与人群为老年人、妇女,大多数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缺乏真正的决策性参与,所具备的监督作用有限,造成社区治理长时间处于“失语”状态,阻碍了城市社区的发展。

3 城市社区治理路径创新

3.1 明确城市社区主体职权

政府需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完善治理流程,明确社区治理参与主体的职权、关系。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创新治理机制,最为主要的任务是政府转变对基层社区的治理理念,给予社区治理针对性的指导,将权力归还于社区居民。在城市社区的治理过程中,明确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主体关系、工作职权和角色,强化居民委员会对业主、物业公司的监管作用。同时,还需适当扶持居民自治组织,以便于充分发挥居民的作用。

3.2 加大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力度

目前,物业公司普遍存在不公开收支、居民上缴物业费未用到社区硬件维护方面等现象。并且,物业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不认真处理居民、社区反映的问题。比如:居民上缴物业费后,物业公司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常见的有社区卫生、治安l件差等,即便居民一再催促物业公司处理,也得不到物业公司的积极回应,总体服务质量低。针对这种情况,需加大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力度,对物业公司的服务、收费等程序实施公开、透明制度,强化社区居民的监管作用,便于在法律帮助下更好的维护居民权益。

3.3 构建社区参与平台,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

社区居民参与度是评估社区建设水平的关键。目前,城市社区居民主要从以下途径参与社区活动:在居民委员会引导下参与、在社区党支部引导下参与、通过社区网站或是微信公众号参与、通过社区民间组织参与、通过听证会的开展参与等。由此可见,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途径越来越多,并且在不断进行创新。但从城市社区的实际参与情况上看,居民参与性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城市社区活动缺乏针对性,并不是针对社区居民关心的问题而开展的活动。因此,除构建相对科学、合理、多样化的社区参与平台外,还要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重点是在参与内容上进行创新,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前提下,激发居民的兴趣,提高其参与自主性,并根据社区居民构成的特点开展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进而达到有效治理。例如,基于物业公司和业主矛盾较突出的问题,组织双方代表召开恳谈会,让物业公司明确了解居民的需求,让居民了解物业公司的实际困难,双方协调、共同解决问题;在卫生环境差的社区,多组织“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集体活动,动员居民广泛参与,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共同改善社区的居住环境;为老年人多组织休闲、娱乐性的活动;为小朋友多组织学习知识的活动等。

3.4 再造社区组织,提高运行效率

在全面发展城市社区组织的基础上,保证社区组织真正服务于居民、彻底治理社区问题是创新治理制度的又一主题。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提出的“政府再造”理论中的“再造”是对社会公共组织、公共体制的转变,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创新能力。并且,还可通过对组织目标的改变,权力结构、组织激励的变革来完成该转型。该理论同样适用于城市社区的组织再造。

从城市社区的组织再造上讲,其主导思想是将激励机制、管理制度纳入社区治理中,使以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为主要业务的组织机构更好的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增强组织发展能力。曾有学者基于社区再造的基础提出了构建企业化的社区,也有学者在再造理论基础上,提出程度不同的管理模式,如绩效导向模式、居民自治模式等,这对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治理内容的创新具有建设性的意义。而与此同时,社区居民的参与行为也可以进行再造,现在很多地方的社区对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行为尝试采取积分制或是银行储蓄制管理模式,这都是很有益的创新。

3.5 将社区社会资本管理进行公开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处于统一机构的人通过互动、接触,能建立期望、义务,形成信任关系,能动员社会关系,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而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是当前社区急需解决的问题,以预防社区发展、资本之间形成恶性循环。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要人员,而社区又是组织居民生活时所形成的主要场所,社区资本主要体现在居民对自身生活环境、社区服务人员工作状况的认可和相关活动的参与上。而将社区资本运作进行公开作为城市社区治理路径的创新,不但能有效解决社区问题,还能帮助社区治理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提高社区居民生活的质量。

4 结 语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细胞”,其治理效果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城市社区治理情况的分析,发现社区治理普遍存在主体关系不明确、行政化色彩浓厚等问题,影响着社区治理的效果。因此,相关人员需加大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力度,明确社区主体之间的关系、准确定位角色;居民委员会要认真处理行政权、自治权关系,加大物业公司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功能;重视居民委员会的管理方式、管理机构的改革力度,增强社区居民活动参与性等。此外,物业公司还应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构建相对合适的治理机构,将社区治理作为维护基层秩序的基础,并将社区的社会资本管理进行公开,在发挥居民作用的情况下,进一步治理社区,推动基层社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严志兰,邓伟志.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与路径创新探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4).

[2]李军.国家治理体系下城市社区治理的挑战与创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3]肖林.国家渗透能力建设:社区治理挑战下的国家应对策略[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4]冯敏良.隔离社区的兴盛与社区治理的迷思――中国式社区治理的范式危机[J].学术界,2014(3).

[5]王义保,李宁.社会资本视角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秩序困境与能力创新[J].思想战线,2016(1).

[6]佘湘.城市社区治理中的集体行动困境及其解决――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

[7]赵俊文.\析中国城乡社区治理的突破创新与发展趋势[J].神州,2014(9).

城市挑战篇3

在利率管制时期,商业银行能够稳定地获得利差收入,各家银行利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存贷款规模的大小,银行经营与竞争表现出明显的“规模效益型”导向。但是城商行大力发展非息收入不可能像大型商业银行一样面面俱到,应结合其自身特点,突出重点领域。本文将主要对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的机遇与挑战进行阐述,并提出加快推进市场利率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城商行;机遇;挑战

金融是现在经济成长中重要的推动力量,其中,银行利用存款等业务吸收社会中的游离资金,再贷放给企业,使之推动扩大投资或是技术升级等,换言之,银行扮演着资金配置的角色,让剩余或多余的资金能更有效率地被应用,然而银行为营利事业单位,获利来源除了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外,大部分则是来自于传统存贷业务中的利差,尤其是我国的银行,因许多银行业务仍未开放,金融商品也趋于单调,故可预见存贷业务对我国银行的获利有重要影响。总而言之,我国的银行获利多寡取决于存贷利差,而存贷款利差又取决于存款、贷款利率的高低,因此商业银行的获利与利率存在着互动关系[1]。

1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的机遇

利率市场化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了基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拥有较多的金融产品定价权,可以根据市场供需状况来确定资金的价格,使资金价格能有效地反映供求关系和资源的紧缺程度。同时,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金融体制为大一统格局,中国人民银行除了背负着中央银行的职权外,也同时负责专业银行的业务,除了金融体制上只有一家银行外,利率也因政府政策而被人为地压低,但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外资大量涌进,加上每年的巨额出超赚取了大量外汇,现有的金融体制无法应付改革后的经济需求,因此金融体制渐渐转变[2]。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以满足客户由于利率市场化而衍生出的新需求,加快结算、委托、、理财等中间业务的发展,增加非利息收入,实现收入结构的多元化。混业经济的发展为银行拓展其他盈利收入来源提供了新的渠道。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类混业经营和新兴业务对银行的边际贡献逐渐加大。随着混业经营的逐步放开,银行通过参股或控股信托、保险、证券、基金等形式实现混业经营,相应的保险收入、基金管理收入等将对非息收入形成较大的边际贡献。类混业经营模式还可以通过实现交叉销售合作模式吸引客户,对现有业务形成良性促进。另外,金融脱媒在发展对银行传统业务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发展财务顾问、债券承销、资金托管、金融租赁等城商行业务带来了较大的市场空间。金融脱媒使银行不能完全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直接融资占比将不断提升,也有利于银行通过创新投行业务来增加收入来源[3]。

2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自由化的概念相近,两者都主张利率交由市场资金的供需决定,但不同的是利率市场化却又多了宏观调控的概念,除了利率主要由市场资金供需决定外,政府也将视国家政策发展情势再做调整,其中,利用中央银行票据或是债券等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进而间接影响利率的涨跌。而与我国改革开放前实施利率管制相比较,利率市场化能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让资金能有更佳的配置[4]。然而,观察我国的金融体制,由于在改革开放前采取利率管制措施,银行业在制定利率的保护下通常有超额利润,即使因政策性因素出现亏损也会有政府财政资金,但在改革开放后金融体制出现变化,许多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同业开始互相竞争,加上利率市场化的结果,利率波动比以往更频繁,利率波动造成的利率风险使银行获利面临压力,而国有商业银行也在自负盈亏的原则下失去了政府的保护,变革对银行带来了营运风险,也对银行获利产生了冲击。在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将对我国银行业的营运方式出现重大变革,目前我国银行业主要业务仍为传统存贷业务,主要获利来源为存贷利差,而利差收入又与利率存在密切关系,利率的频繁波动,银行也必须随之调整存贷款的大小与持有期限,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利率风险缺口;另外,金融市场的开放,不同类型的银行由于专注的业务不同,所以可能有不同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而缺口调整速度也不尽相同。

3加快推进市场利率化的政策建议

3.1调整商业银行“规模效益型”的经营战略在原有经营战略下,银行在负债端单纯地做大存款规模,在资产端坚持低风险偏好,发展传统的大项目、大客户信贷业务。但在未来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后,银行的净息差将进一步缩小,单纯依赖扩大规模已无法确保利润的持续增长。为此,我国商业银行要从客户结构、业务创新和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着手调整经营战略。第一,优化调整客户结构,维持信贷业务一定的利差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大项目、大客户贷款需求将相对减少,且这部分贷款的收益水平会随着强势客户议价能力的提高而下降。为此,银行要在提高风险定价能力的基础上调整风险偏好,扩大小微企业和个人贷款比重,拓展“三农”领域和消费领域贷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保持信贷业务一定的利差水平[5]。第二,加强金融创新,提高非信贷业务收入比重。要降低银行对传统信贷业务的依赖,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高经济增加值的业务。一是加快存款替代型产品的创新,丰富财富管理业务品种,促进客户资金在银行体内循环;二是从“信用中介商”转变为“金融服务提供商”,通过资产管理、私人银行、投资银行等综合方式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在降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资本占用的同时,大力提高交易业务和手续费收入,抵御利息收入增长放缓对盈利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谋划全球业务布局,发展新兴市场业务。虽然汇丰、渣打等一批国际银行总部所在地的净息差不高,但由于其新兴市场的布局,整体的净息差反而高于国内的银行。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全球布局主要还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这虽然有利于提高我国银行国际业务的综合能力,但对增加利差收入并无裨益。我国商业银行要抓住国际银行业陷入危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通过兼并收购和绿地投资等方式,在分散各经济区域周期性风险的前提下,在利率水平较高的新兴国家开辟业务,从而弥补因国内利率市场化而损失的利差收入。

3.2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率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必定加剧银行之间的竞争,只有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率,才能对市场承诺更加优惠的利率水平,从而获取更多的盈利。目前我国银行内部经营效率仍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今后将优化运作机制,进行科学管理。就未来发展而言,银行将从专注于吸存转变为促进资金的成本控制和有效运用上来,把效率管理理念贯穿于日常经营当中[6]。

3.3建立同业定价协调机制从经营的角度来看,政策性银行有几项特点。首先是融资的数额决定于经济计划的指令,并不受市场法则的约束。其次是经营风险全由国家承担,本身无需自负盈亏。最后是业务仅受上级单位的监督,而不受银行法规的约束。至于其融资的对象则为:经济效益欠佳的产业,如基础产业;或是具有潜在长期经济效益的建设,如河川整治或灌溉设施。还有政策指定的业务,如西部建设及农牧产品的储购。近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建立并逐渐成熟后,经济的运行已经从过去的短缺经济转向剩余经济,政策性银行的传统经营方式因此出现改变,渐渐从政策性金融转为开发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与传统政策性金融的不同之处在于,开发性金融不是像过去是以保本微利为目标,以优惠的存贷款利率结合然后配合国家的社会发展政策,而是将国家信用和市场业绩相结合,资金的利用加入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概念,不再是创立初期的传统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市场、效益原则自主选择客户,同时也针对中小型企业和外贸导向型企业择优扶植,共同合作。另一方面也注意国家重点项目,参与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的资金供给,这强化了市场机制在资金配置中的作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市场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其次,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建立使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出现转变,过去银行由于为数不多,因此在信贷上为比较强势的一方,然而现在银行垄断的型态被打破,所以企业变成了银行争取的对象。

4结语

在利率管制时期,商业银行能够稳定地获得利差收入,各家银行利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存贷款规模的大小,银行经营与竞争表现出明显的“规模效益型”导向。在原有经营战略下,银行在负债端单纯地做大存款规模,在资产端坚持低风险偏好,发展传统的大项目、大客户信贷业务。但在未来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后,银行的净息差将进一步缩窄,单纯依赖做大规模已无法确保利润的持续增长。为此,我国城商行要从客户结构、业务创新和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着手调整经营战略。

参考文献

[1]李胜年.利率市场化视角下的中小城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

[2]魏涪雷.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城商行的应对策略——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5(05).

[3]张玉坤.聚焦二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发展的影响[J].中国银行业,2014(06).

[4]刘永生.城商行五策略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J].中国银行业,2014(06).

[5]翟敏,吴胜.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城商行利率风险度量及应对——以浙江省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15(04).

[6]慈亚平,贾瑞跃.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的影响:基于净利差率的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14(05).

城市挑战篇4

进入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情况和行业改革的新趋势,已把城市管理事业引领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随着我区城市人口的大量导入,城市管理与执法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如何有效缓解人口导入给城市管理负荷带来的压力,通过有力、有序、有效地管理,解决市容与繁荣、保护市容环境与加快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种种矛盾,最终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人口导入的和谐互融,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最优化,我局专门成立了课题调研小组,对全区外来人口对城市管理的影响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阐述如下:

一、人口导入对城市管理的影响

1、基本情况

我区流动人口现状大致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流动人口流入量逐年增多。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我区外来流动人口为11.22万人,截止到2004年12月,登记在册的外来流动人口已经达到42.67万人。外来人口数量正迅速接近本地常住人口数量。二是外来人员流动速度和比例相对较高。据区外管办统计,外来人员居住3-12个月的有167356人;2年以上的有83755人;3年以上的有25752人;4年以上的有23204人,一年以内的就占了整个外来人口的56%,可以说,流动非常频繁;三是外来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流动人口大多来自于不发达地区或贫困山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在小学和初中之间,其中文盲也占不少比例,由于文化素质和受教育不多的影响,法制意识较为淡薄,更无从谈起环境意识。

2、导入人口的来源

在日常的城市管理中,根据我们的粗略统计,现有我的导入人口主要分为三类人。一类是投资商,这几年到我来投资、办厂的人开始多了起来,但是,从数量来看,这些人并不是很多。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类人由于整体素质较高,因此,在城市管理中违章的很少,但是由于他们对城市管理的要求往往很高,所以对我们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压力。一类是企业、建筑工地的务工者,这批人数量较大,是我外来人口的主体。还有一类是流动人口。他们往往是跟随企业、建筑工地的务工者一起来到我“淘金”的。但是,由于找不到工作,因此,到处流动。当前严重影响我市容环境且公然抗拒行政执法的阻力主要在这类人群中,由于他们流动性大,没有固定工作,因此,经常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其中,尤以新疆、、三峡移民三类人员突出。据统计,在我城区从事无证经营活动的新疆人有六十多人。长期在我城区从事无证设摊、兜售自制药材、刀具、工艺品的人有二十多人。

3、产生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主要有三大现象。

(1)执法“老大难”难上加难。一是流动商贩多。仅城区就有2000余个,动态性较强,管理比较无序,导致违法事件多有反复和回潮、违法者与执法队员玩“猫捉老鼠”或“打游击”,很难标本兼治;二是特殊群体矛盾多。执法行动中发现新疆人、人和三峡移民中存在普遍的乱设摊和无证经营等现象,然而对特殊群体的政策保护被其中一部分人当作抗拒执法的保护伞,动辄以上访相威胁,藐视法纪、暴力抗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2)执法新问题层出不穷。外地个体小商小贩原本以独立经营为主,现在逐步与地方帮派结伙成行,形成相互支援、相互支持的局面以抗拒执法。

(3)执法环境时有反复。部分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缺乏理解和支持,法律意识和权益意识不强,对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在执法环境中经常会有所反复:一方面对违法行为带来的行路难、环境污染等问题颇为愤慨,但另一方面对受处罚的违法违章者又抱有同情“弱者”的心理,有的甚至是一边举报、一边起哄,影响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深层次分析,我们认为主要还是由于人口的大量导入导致城市管理成本的上升。我们的城市,原本是按照50万人口设计的,现在外来人口基本与当地人口相当,实际上“盘子”翻了一翻。相应的城市管理效能和承载量无法应对大量人口的负荷。再加上现行的法律法规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导入产生的新问题,才产生了前面提到的城市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

一是面对工作定位上的挑战。我区目前正面临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导入、城乡二元化结构的不断打破、市民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等新形势,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松懈。长期以来形成的市容、城管执法属于简单劳动的观念,使得整个行业的科技含量太低,缺少懂得现代城市管理的人才。在工作定位上,我们一定要把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信息化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工作措施、工作流程上去。同时,要积极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今后的城市管理要求我们要从具体的、直接的业务管理,到以规划、法规、科技、宣传等宏观的、间接的管理转变。

二是面对工作机制上的挑战。2004年7月,我区初步建立了综合执法机制,但是执法力量没有得到直接的改观。区属各镇市容中队在去年脱掉服装后无法正常行使管理职能,而新队伍迟迟未能组建到位,造成近一段时间以来事实上的执法真空,致使各地原本遏制住的一些马路菜场重新兴盛起来,后续管理难度很大。而在城区街道,长期在一线执法的城管队员不到40人,人手严重不足,面临欲管无力的尴尬局面。另外,由于没有把综合执法部门的人员归并在一起,导致目前还是“牌子挂了,执法各管各“的局面,执法权力分散、保障乏力。

三是面对工作方法上的挑战。由于工作定位、工作机制上的转变,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方法必须随之改变,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探索新的工作方式。目前看来,市容管理还未彻底摆脱被动局面,包括我区在内的市容管理还处于各种举报信、人民来访的穷追猛打之下。城市管理中的一些瓶颈顽症,如占道经营、黑色广告等城市“六乱”仍然屡治不止,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应该说,在变被动的事后执法为主动的事前管理方面,我们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工作深度、广度、力度还有待改进,要有根本性的措施和办法来摆脱目前这种局面。

三、相应建议

跳出系统看行业,跳出行业看全区,把市容管理、城管执法放到上海乃至全国的背景中,站在全局高度来认清形势,我们可以形成对新时期城市管理执法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是综合化是城市管理的新趋势。作为一项开放的、动态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城市发展不同的阶段,城市管理必然反映出不同特点。就当前的发展来讲,在实现社会整体转型的过程中,城市管理对象具有更多样、更复杂而且异质性强的特点,各经济和社会主体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利益要求,而城市发展目标的整体性决定了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利益必须是统一的。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要在全局、整体利益上统一起来,跨行业、跨地区,实现全社会覆盖、全方位管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包括市容管理在内的城市管理需要实现从过去单打一的方式到协调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合作的转变。

二是人本化是城市管理的新支点。城市的管理对象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人与城市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新时期我们大力倡导“人本原则”,更强调以人为中心实施管理。城市管理要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从关心、培养、引导的角度出发,为人们不断创造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在工作上,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支点,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环境脏乱差等。

三是体系化是城市管理的新特点。当前,行业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在城市管理方面,整体上,我们正力图构建行政管理体系、市场运行体系、社会参与体系“三大体系”;具体实施上,我们需要通过分级管理体系的建立使城市管理真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效力全覆盖。统一管理体系和分级负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我们从零碎的思考和做法转入整体的研究和部署,在事权下放、市场机制、统一监管等方面做深入探讨和实践。

四是统一化是城市管理的新格局。在城市市容管理方面,逐步实现管理和执法合一,建立“大市容、大环境、大卫生“的格局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但对城市管理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通过这种结合,某些矛盾在日常管理中就可以化解,而执法中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也可以通过日常管理予以逐步解决。

面对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和问题,在城市管理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以妥善处理五种关系为中心,积极推动城市的整体发展。一是妥善处理好市容与繁荣的关系,既要堵又要疏;二是妥善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三是妥善处理好创新与稳定的关系,既要讲稳定,又不能前怕狼后怕虎,固步自封;四是妥善处理好突击与长效的关系;五是妥善处理整合社会资源与挖掘自身潜力的关系。具体措施我们有如下思考:

(一)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现行体制

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当前要突出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权责一致的问题。城市管理必须责权相等、责权一致。责大权小、有责无权都会使城市管理机构有名无实,难以履行好职责;而有权无责、权大责小,则会造成权力虚设和执法随意性。两种状况都会影响城市管理的效率。权责不一致是很多城市都存在的问题。可喜的是,目前,以块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已经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公识。可以预见,城市管理发展的趋势必将是重心逐步下移,权责向区、街转移,市有关部门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重点把握好事关全局的原则性问题。

就我区下阶段的工作来看,有两个突破点:一是加强市容环境网格化管理。加快执法队伍组建步伐,尽快建立起各镇、街道、园区区域内的城管综合执法队伍,实现编制到位、车辆装备到位,在此基础上,划分管理区,确定重点管理点,全面进行网格化管理。二是加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落实。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管理机构、执法部门、作业部门、责任区单位”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通过创新“三静三动”的操作形式(“三静”是指责任单位日常自律、作业单位日常保洁、管理部门日常管理,“三动”是指责任单位动态监督、管理部门快速处置、重大活动集中整治),以责任区建设为抓手构筑长效管理机制。

二是重规划和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城市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物质基础和保证。从三者之间的关系看,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核心。没有科学的规划,良好的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就难以实施。规划靠建设来实施,而管理是建设的延续,没有严格高效的管理,再好的基础设施也不能实现规划目标。因此,加速城市发展,必须把城市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必要的投入,只有将城市管理负荷降下来,才能发挥效能。

三是部门之间的配合问题。城市管理中专业执法部门较多,有行政执法职能就要成立执法队伍,不仅政出多门,而且横向配合与衔接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管理的效能。按照城市管理内在统一性的要求,加强综合管理势在必然。从目前的法律依据和实践看,综合管理应着重强化综合管理机构的协调权威,同时不能放松各专业执法队伍的执法。我区城管大队的成立体现了这一要求,但是还远远不够。下一步,城管大队将继续坚持执法与管理互相渗透、互相融合,重点配合市容综合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进行市容环卫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争取遏制跨门营业和乱设摊等顽症在部分区域取得突破;有步骤地参与或推进拆违工作,控制新的违法建筑的出现。各部门之间也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协作,联合进行小范围的专项整治,争取扫除城市顽症。

(二)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市场化运行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继续加强政府行政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又要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把市场机制引入城市管理,更多多地用经济手段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如烟台等城市改革环卫管理机制,实行政企分开,拍卖道路保洁权,不仅节约了费用,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政府也省了心,可谓一举多得。广州市改革“门前三包”制度,成立专门的队伍,有偿服务,彻底解决了以往街道和居委会只收费不管理的弊端。事实证明,市场化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有效形式和发展方向。我们也要借鉴先进的改革经验,用市场的观点、产业的观点来推动和促进城市管理事业的发展,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初步完成市容环卫行业事转企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加强市容环卫体制改革力度,探索建立企业化的内部用工、人事、收入分配制度,明晰市场经济下市容环卫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和市场主体三者关系,重塑市容环卫行政管理框架。

(三)进一步严格依法行政

城市经济要活,但城市管理要严。城市“三分建、七分管”,一层意思是说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另一层意思就是说明城市管理的难度。因此,城市管理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严管重罚。严格管理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要严在制度上。要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要能够基本覆盖目前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从规章制度这个源头上堵塞各责任单位之间管理脱节的漏洞,减少扯皮,做到事有人管、职责明确、权责一致。

二要严在落实上。“徒法无以自行”,法律法规贵在落实,再好的法规不能落实到位也等于一纸空文。城市管理就是对正常有序行为的服务,对违章违法行为的惩处。管理的作用就是遵法、守法、护法,有章必循,有法必依,管理出秩序,管理出成果,管理出效益,管理长正气。要通过严格依法管理,坚决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政府的权威,为城市各项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要严在监督上。城市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由于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不同环节地存在一些执行中的具体问题,如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工作衔接,必须靠强化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切实解决各种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执法不到位、以罚代管和扯皮推诿的具体实施行为,保证管理的落实力度。

(四)不断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第一,要不断推进管理资源的社会化。通过不断扩大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度,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要加强协管员、志愿者队伍的指导和建设,发挥其协助管理的作用,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载体,培育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主动监督的环境意识。利用全市市容环卫行政框架的整合,条块结合,形成合力,实现集约化管理。总之,最终能够通过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改变他们惯有的意识模式,把他们融入到我,真正达到形成与我人融为一体的和谐社会的目的。

第二,要不断推进管理手段的科技化。今年,我们在固体废弃物处置方面,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全面启动西部垃圾填埋场建设工作,按照健康城区的要求,继续开展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特种垃圾收运处置等工作,抓好源头投放、中间回收、末端分拣三个阶段,发展废弃物循环经济,确保城区和农村垃圾分类管理目标于年底基本实现。在市容保洁方面,加强对环卫作业车辆密闭化手段的研究,有效杜绝二次污染现象;合理增加环保型生态厕所的数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要不断推进管理体系的信息化。2005年我们的突破点有:一是覆盖我局所有执法、渣土作业车辆的GPS管理系统,实现灵活调度,提高使用效率;二是完善现有的城区灯光集控中心和市容监控中心设施,推进二期工作,扩大日常管理覆盖面;三是由定点监控向流动监控转变,采取流动监控车进行24小时不间断自动巡查,进一步提高监控效果;四是进一步搭建城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办公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城市挑战篇5

>> 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与世界城市融合建设研究 对我国大城市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思考 推动体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体育中心城市建设 国际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效应对北京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借鉴意义 基于世界城市目标的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下) 基于世界城市目标的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研究(上) 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对城市更新的促进初探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及面临的挑战 悉尼国际体育中心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后台中心城市 西安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实证研究 关于建设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议 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律及对北京的启示 国际中心城市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 靖江体育中心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设计 互联网时代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面临挑战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巩固奥运成果加快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R].课题报告集.2009,10:9.

[3] 国际体育产业概况及发展趋势[EB/OL].

[4] 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巩固奥运成果加快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R].课题报告集.2009,10:9.

[5]鲍明晓.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2):9.

城市挑战篇6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差距,发展

        我国加入WTO已经5年,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逐渐开放,中国金融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一支生力军城市商业银行也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城市商业银行在自身规模、结构、效率、和竞争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提供金融产品、金融技术和金融服务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全面放开,国有大银行和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内部改革和创新步伐的加快,我国受地域及相关产品限制的中小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挑战,如何在内外夹击的夹缝中走出一条适合城市商业的发展之路,是摆在我国近120家城市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差距与外资银行和国内大银行相比,除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优势外,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首先,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地域性的限制,这种局限性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这种地域性限制,使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经营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从而也使业务和利润增长渠道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地方性、地域性的特点,也给诸多业务发展带来不便,虽然许多城市商业银行解决了跨地区、跨行支付的问题,但总不会象交通银行和四大国有银行跨地区支付那样方便,从而使业务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此外,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地域性特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也受着地方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从全国来看,东部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要比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好,省会中心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要比同一省内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状况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好的地区一般都是当地政府开明度、开放度高,对城市商业银行干预少,当地的经济活跃、地方财政收入多、中小企业发展很快,从而也给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相反,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和边远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经济环境以及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环境的制约,普遍都举步艰难,压力很大。

        其次,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还受自身条件的制约。从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情况来看,普遍的问题是增资扩股渠道不畅,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从而加大了潜在的经营风险。另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资金实力小即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人才匮乏,尤其是与国外发达国家银行相比差距更为明显。外资银行已经发展成为电子化银行、无纸化银行、手机银行、全能银行和真正具有现代金融综合性服务的金融超市,而我们的城市商业银行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化、无纸化或手机银行,即使最先进最有势力的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大连市商业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也是刚刚起步而远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现代高科技化的银行。要实现这一目标,路程还相当遥远。就资金、技术、人才情况制约,城市商业银行的路还很长。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理财人才等各类人才短缺,是城市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紧迫性难题。

        再次,城市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不强,也制约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及产品一般都是沿袭国有大银行的传统业务和传统服务,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东西似乎没有,即使有也没有从根本上脱离大银行的传统业务或服务框框。而不少城市商业银行至今在观念上还没有彻底转变,仍同大银行一样拼大项目、拼大企业、拼机构、拼网络、拼大客户,虽然嘴上都讲“立足地方,服务市民”的市场定位,但从骨子里却都是重大轻小、重对公轻个人。而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也同监管大银行一样监管城市商业银行,在标准上、内容上看不出地方性、差异性的特点,这也淡化了城市商业银行地方性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上还存在着许多差距。

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上看,我们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做的一般比较好,但不能说没有差距,不仅仅是解决站立服务、微笑服务、来去有声、有问有答的服务问题,而是如何从根本上让每位客户都感到宾至如归、享受温馨、方便快捷的现代金融服务,是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内涵的综合统一

[1] [2] 

。在这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差距还很大,不能满足于我重视服务了、我去抓服务了的肤浅认识上,必须从实实在在的内涵上抓起,真正实现人性化、亲情化、温馨化,使客户到你这里来是一种现代金融的享受。我们的银行中官衙门作风还大有人在,柜员冷冰冰、保安威凛凛,市场经济条件下究竟谁是“上帝”,有点弄不清了。

  城市商业银行如何面对挑战

        我国加入WTO 年,外资银行涌入我国步伐加快,国有大银行的改革也进一步加快,这对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从短期看,竞争、压力加大;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快转型和创新步伐。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在国内外银行竞争的夹缝中走出一条自身发展之路?

        第一,首先要解决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不应当放在一味的求大求规模上。从国外情况上来看,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都是大、小银行并存的局面,大银行与小银行互为补充,美国本土就有多家小银行。作为我们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发展战略应当放在做精做优做强上,小不等于不好,关键在于你精不精、强不强,在于你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只有把发展战略、经营战略立足于做精做强上,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从而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和快发展。加快发展规模必须立足于求精做强上,只有这样,再能真正实现快发展,否则则是欲速不达。从市场定位上看,要确实从自身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市场定位,科学确定市场战略、经营战略和产品战略,紧紧抓住“面向地方、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市民百姓”三个面向和“服务于中小企业、市民百姓”两个基本客户群体的市场定位,在做强局部地区优势、地域经济优势上下功夫,真正把自己办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地方银行、中小企业银行、社区银行和市民银行。

        第二,要从体制、制度和机制上入手,不断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年通过的股份制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控制权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城市商业银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的控制权、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和收益分配权为基础的权益结构,以及在现代公司框架下形成协调的内部各层次治理关系,即静态组织结构和强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及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动态运行结构。这个治理结构还包括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外部治理是有效的政府监督和指导,完善的金融法规和执法机制,完善的市场规则及规范的市场秩序等等;内部治理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以及在现代企业和制度下有效的管理。在这方面我们的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已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了,但真正具有实质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完善的公司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都需要加以认真解决的。重点要在解决产权结构单一,公司内部治理的各机构独立运作及有效制衡欠缺、经营不透明、委托效率低下等问题。

        第三,建立资本约束的经营管理机制,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办出特色,做精、做专、做优。从强化资本约束和强化自身经营管理入手,建立起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和有效的、科学的资本运营机制、成本管理机制,按照市场规律走商业化、多元化、市场化经营之路。同时,发挥自身“小、灵、快”、“一级法人”的优势,加快管理创新、流程再造、产品创新力度,大力发展非信贷业务和业务,拓宽收益渠道,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经营特色,从而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四,在创新服务和改进服务上下功夫。随着现代银行技术、业务、产品的差距缩短,今后的竞争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服务竞争。谁的服务好,谁的服务有特色,谁就也赢得了市场。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要下大力气研究现代金融服务、研究客户需求,在创新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探索混业经营、多元化经营、特色经营、社区经营新路,完善服务功能,形成适合中小企业、社区和市民百姓的特色金融服务。

城市挑战篇7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外延在逐渐扩张的同时,也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而教育问题成为作为一线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一个个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核心发展的关键,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管理班级工作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败。作为正处在城市化浪潮中的一所初级中学的班主任,笔者也在不断地思考,不断探索。

一、在城市化背景下我校的客观办学环境

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迈进,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苏州城市边缘的人口、工业、商业与住宅等要素不断向周围地区迁移,直接吞噬着城市附近的农业用地、农业自然村。结果,在城市周围出现了一个性质既不同于典型的城市,又异于农村的中间地带,出现了许多社区与街道基层组织。它具有独特的特征、结构与功能,是一个新的地域实体,该实体即为城乡结合部。这一地区成为在城市市区与郊区农村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城市化过程中受各方面影响最为激烈的特殊地域实体,许多失地农民成为了"苏州乡下人"。伴随着苏州周边许多的商业住宅楼盘的销售,又出现了许多购房的非苏州籍甚至非江苏籍的外地人,购房后,这些人就成为了"新苏州人"。他们的子女的就学问题亟待解决。又加上苏州地区旺盛的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量,每年总有数百万计的打工者涌入苏城及周边地区,寻找工作,过着租屋居住的生活。这类打工者带来的适龄儿童也面临着就近入学的问题。

越溪中学位于吴中经济开发区南部新校区,正处于苏州的城区与农村的结合地带。据我校教导处的不完全统计,这三年来每年的我校初一新生报到就读人员中,本地学区在读人数与外地户籍在读人员的比例已经逐渐接近各占百分之五十,甚至超过这个比例了。因此我们所招收的学生具有来源多样性、文化多元性、居民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大量流动人口聚居等突出特点。基于以上原因,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更是艰巨,面临着新挑战。

二、城市化背景下班主任工作遇到的新难题

目前我校生源群体主要是在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扩容过程中,逐渐失去土地,家庭经济收入由原来主要依靠农业收入转变为主要依靠非农业收入,生活环境逐渐市民化的社会群体的就读子女与外来务工子女所形成的学生源群体。由于时代、环境、经济、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学生在行为特征、心理状态、人格品质诸方面具有比较鲜明的群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1、零零后学生畸形人际交往现象非常严重

我们这里的学生行为按社会主流的素质标准来衡量呈两极分化的状态。少数学生在各方面表现得比较优秀,但所占比例非常低。

由于生源的复杂性,,过度疏远或者亲密的畸形人际交往状态,无形之中营造了不正常的班级氛围,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新课题。

2、暂住地环境的流动性、复杂性

城市化背景下来我校就读的打工者子女由于经济结构、人口居住、行政管理的独特性呈现出复杂性与流动性,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特征逐渐减退,城市化特征逐渐上升,城乡结合部的文化变得尤为复杂。

3、生源的差异性、繁杂性

我校学生生源主要由常住人口子女和外来务工子女构成,这些学生之间家庭背景差异较大,缺少交流、沟通和教育,处于感情真空,而社会监督力量的较弱,使不少孩子离校后的监督几成空白,各种失范行为的隐蔽性、自由性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到处闲逛,出入游戏厅、网吧,乃至和社会上的问题少年混在一起,染上不良恶习。学生间的差异性和繁杂性也同样让城市化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挑战。

三、城市化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新策略

处在特殊背景之下的复杂的"零零后"学生这个代表新生力量的群体,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教师的视野中,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的班主任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

笔者认为,城市化背景下的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应该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教育工作。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集体观念,利用我校特有的心理教学资源,定期为学生做心理学讲座,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特别关注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心理发展。

2、强化班风建设,发挥班风的熏陶育人作用

班风是班级内学生思想认识、情感、意志、舆论等方面的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情感教育论认为,良好的班风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给学生们带来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享受和催人发奋向上的情绪感觉,能使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受到积极的影响。利用班会课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增强班级学生的融合性,给与学生彼此了解的平台,增进学生间的友谊,形成团结向上的积极班风。

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管理的目标是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完善的管理机制应该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既具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人生观,又具有个人的风格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信息的主动获取者和加工者,是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的教,是学习的内因。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时,教学才能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4、要抓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配合衔接,形成合力。

①学校不是世外桃源,学生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他们受到社会风尚、习俗、舆论等的巨大影响,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头脑中无不打上社会和家庭的烙印,所谓"学校教育十年功,抵不上社会十分钟。"为避免"校内筑坝、校外毁堤"的现象,必须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完整的工作网络,形成一个协调良好的教育环境。

②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转变社会与家长意识,改进教育方法,把社区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使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比如现在施行的网络"家校路路通"就是一种很好的受到家长社会欢迎认可的学生管理平台模式。

③加强校际交流。学校间应加强联系,城区中心校与边缘地区要定期互通心理教育信息,加强经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方法互补,以缩小边缘地区学校与先进学校间的差距。定期组织学生联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增强心理素质。

城市挑战篇8

关键词: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分级预警;法治建设

特大型城市的综合管理关系千家万户,随着上海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对城市公共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城市公共安全责任重大,去年外滩踩踏事件及新近国外恐袭事件更是警醒我们要痛定思痛。如何应对时代的新变化、社会的新形态,做好特大型城市的安全管理和服务工作,上海需要着力“破题”。

一、系统化视角下的特大型城市安全管理机制

(一)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技术推进公共安全即时预警

上海正在加快建设智慧城市,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全国网速排行第一。此外,从当前大规模人流聚集时的特点看,手机携带率接近100%。因此,在重大节庆活动、大型会展场所、大规模文体与旅游活动等人流密集区域,应结合视频监控、通讯设备基站服务人群分析、基于地理位置的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实时监测人群集聚程度,根据人群集聚的阶段特征,设置对应的危险等级,用电子信息屏显示、手机即时推送、音响设备提醒等相结合的方式,对特定范围内的公众及早提醒、实时显示特定区域拥堵情况,即人群集聚区域的每个子区域内,都标注拥堵与危险等级。

(二)结合数据挖掘分析,以科学模型实现人流分级预警管控

建立重大节假日人流历史数据库,提前综合各种因素进行预判分析,确立各种管理方案的基础数据。启动公共安全预警等级专项研究,重点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回顾、分析相关事件,尤其是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事件本身、周边环境及其他各项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与充分挖掘,找出其中具有共性特征的规律性因素,运用现代研究手段建立客观的灾难性事件诱发机制与诱发模型,并据此科学确定各项因素的风险指数、公共安全检查的优先级和重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排查,并快速、科学地确定预警等级。同时,应对流动人员短时间聚集在某一区域,对人流密度进行量化分级,并在分级基础上进行相应操作。

(三)结合管理机制创新,以部门联动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建立整合所有部门、市区镇联动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结合当前政府职能转变和信息化技术手段,整合各个政府部门及下属机构、行业协会、事业机构的资源,并与相关的社会资源结合,把自身对公共安全的管理与服务功能充分整合、资源充分共享,集行业监管、宣传引导、统计分析、安全评估、事项咨询、人才服务、其他专业服务等于一体,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管理环节有效连接,提升综合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四)结合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防治懒政思维

随着对政府工作问责的增加,要防止出现“多做多错”的被动消极、得过且过的处事方式,防止形成放任自流的“懒政思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发生,和安保措施级别过低、力量配置不足有直接联系。应尽快梳理相关节假日安保措施的相关预案,形成节日安保措施和安保力量配置标准的地方性法规,避免人为地降低节日安保标准,确保安保力量的足额配置;应梳理城市管理中的封闭式管理瓶颈,城市人流集中区域的道路建筑设计必须体现开放性原则,以最大限度提升空间容量。

(五)结合公共安全预警等级,以常态化机制强化公众安全意识

把城市公共安全教育纳入政府日常管理考核之中,通过公益广告(比如防践踏拥挤类的、地铁逃生类的、火灾逃生类的等)、定期讲座、演练等,提高民众安全意识,强化日常安全教育。上海世博会期间,建立了一个较完备的应急医疗体系,不仅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还包括现代急诊医学理念、灾害医学理念、急诊医疗体系理念的培训。要借鉴世博会经验,形成应对大客流事件的定期培训机制,特别是在学生安全课程里配备相应的应急课程和安全教育。

二、法制化视野下的特大型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一)人防和技防的协同性与匹配性

上海去年外滩踩踏事件的发生,说明我们现有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的可靠性和法制化还存在问题。现有城市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分工负责制,但各个层级之间缺乏互动和有机衔接,表现为什么情况下由街道负责、什么情况下由区级负责、什么情况下由市级负责,缺乏指标引导体系和法定升级依据。“人防”和“技防”的协同性和匹配性存在缺陷。面对特定时段、特定区域出现的特殊情况,缺乏相匹配的安全保障力量和技术手段,而过于谨慎和严格的行政管理,又压抑了全社会参与节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生活娱乐资源的极度短缺和稀有,加大了人流聚集的不确定性和不均衡性。此外,我国现有义务教育体系中缺乏系统的风险防范和急救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课程,导致群体性的风险意识和救助能力的缺乏。

(二)监控和估测的可控性与均衡性

鉴于已经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城市基础设施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未来的极限需求,着力提高物理空间的设计容量,重点区域和地段的市政设施建设应采用开放式、可变化的空间布局。根据现有“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系,设立多级安保戒备等级。当单位区域客流总量和密集度达到设定的指标时,由值守者和监控仪器共同发出安保级别升级报告,及时启动相应的安保程序升级。节庆活动既是民众心理、文化、生活的客观需要,又是城市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应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节庆活动的良好氛围,形成经济、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多元化活动载体,增加节庆客流的确定性、可控性、均衡性。因此,还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建立客流密集度指数和安保级别相对应的“技防”监控体系,以及中心城区以街道为单位建立节假日人流估测报告制度,同时建立常态化防灾防险培训和演练制度。

三、战略性视野下的特大型城市安全防范策略

(一)全面开展排查,责任认定,打造服务型政府

要以开展人口普查的力度来进行排查,避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以2010年“世博会”经验为基础(世博会发放市民大礼包的基础就是实有人口排查,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以国际和国内的规范为指导,科学排查,实事求是。排查之后,就要有责任认定,权责明确,才能真正建立服务型政府形象。责任认领,有助于分清责任边界,也能看清楚盲点和空白在哪里,更有助于政府提高协调和服务能力。我们应该跨前一步而不是退缩。各级公务员应当有十分明确的岗位职责,而且要消除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人与人之间的“三不管”现象。

(二)开展全民教育,修订法规,实现管治常态化

上一篇:毕业赠言六年级范文 下一篇:男人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