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游记范文

时间:2023-10-15 11:57:01

桂林旅游游记

桂林旅游游记篇1

“2012年3月1日起,《广西桂林漓江排筏航行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简称《办法》)、《桂林漓江旅游客船污染物监督管理规定(试行)》(简称《规定》)的正式实施,终于在根治排筏非法载客、实现漓江‘零排放’的问题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桂林海事局局长郭耀雄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时候,如是说。

漓江排筏 套上“紧箍咒”

桂林至阳朔的漓江航线是闻名遐迩的旅游“黄金水道”,根据桂林海事局的统计,此航段年发送旅游船舶10万多艘(次),中外旅客300多万人(次),旅游高峰期每天接待游客过万人(次)。

漓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游览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兴起于2002年的排筏游漓江,因其亲近自然且航线机动灵活,获得游客的青睐,排筏的数量随着漓江旅游市场的日益火爆而激增,也为沿江村民带来了增收就业的机会。

桂林海事局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漓江上用于载客的排筏大约有2000条,主要集中在草坪段、杨堤至兴坪段、阳朔县区段。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仅去年1~7月份,桂林漓江共发生排筏与旅游船舶碰撞或因排筏违反航行规定而引起的船舶碰撞事故8起。事故共造成21人落水,2人受轻伤。

为满足中外游客对漓江“亲水性”游览的需求,同时考虑部分沿江群众“靠水吃水”的生活需要,广西海事局和桂林市政府依据国家对内河管理的相关法律共同制定了《广西桂林漓江排筏航行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漓江上的排筏必须依法登记,在明显位置标明筏名、乘客定额等;排筏操作员应定期参加培训,考试合格后拿到《桂林漓江排筏操作员证书》方可驾驶排筏;排筏不得超乘客定额运输,排筏航行和停泊必须主动避让机动船舶,在九马画山滩等六处险滩水深不足0.75米时禁止与机动船舶会船,禁止在旅游船舶航行高峰时段、夜间等特殊时间航行。

对于《办法》的出台,郭耀雄说:“出台这个《办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桂林旅游良好形象,规范排筏公司管理行为、规范排筏操作人员的航行行为,扭转水上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现状,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保障中外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对于所有相关各方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也是漓江航线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的必然选择。”

漓江防污 游船则不旁贷

尽管漓江旅游业的繁荣为当地居民的就业创造了大量的机会,但是,也给漓江水域的清洁带来了巨大压力。据统计,漓江船舶日均产生生活污水约40立方米,船舶垃圾约8吨,年均产生的残油约20吨以及大量的含油污水。

在刚刚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在参加广西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保持漓江生态良好“兹事体大”,并指出,漓江水质绝不能破坏,漓江生态绝不能破坏。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监督管理规定》、《桂林漓江船舶安全和防染监督管理规定》分别在2006年、2007年相继颁布,对防治漓江船舶污染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漓江原有的防污制度明显落后于监管要求,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的备案认可、污染物后续监管还不够完善,尤其是旅游客船残油、含油污水的监管无具体的措施和规定,残油、含油污水未能纳入监管。

为了保持漓江的洁净,本次出台的《规定》严禁旅游船舶通过任何方式将污水排入漓江水域,旅游客船污染物排放管系将实行铅封,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周期,将含油污水、残油、生活污水交污染物接收单位处理。另外,旅游客船排放污染物应当在《船舶污染物排放记录薄》上如实记载,且记录薄必须在船上保存2年。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规定》还将船舶废气排放也纳入了管理范畴,这在内河尚属首次。

桂林旅游游记篇2

关键词:桂海碑林;石刻;保护;开发

一、桂海碑林石刻资源概况

桂海碑林博物馆坐落于桂林市七星公园公园内月牙山西南麓,其所辖龙隐岩龙隐洞摩崖石刻群,现有唐至民国时期石刻213件,其中唐代1件、宋代111件、元代1件、明代42件、清代26件、年代无考32件,是桂林石刻最集中的地方,著名的石刻有:唐《张浚刘崇龟杜鹃花唱和诗》、宋《元・党籍》(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整反映宋代“元・党争”的实物资料)、宋《石曼卿饯叶道卿题名》(现今所见石曼卿唯一书迹)、宋《狄青平蛮三将题名》、宋《米芾程节赠答诗》、宋《龙图梅公瘴说》等。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桂海碑林石刻的保护现状

1.表面溶蚀。据调查,桂海碑林所辖龙隐岩龙隐洞摩崖石刻群约 25% 以上石刻表面均存在此类病害,部分危害较为严重的石刻乃至仅存轮廓。在雨水、岩溶水和漓江洪水等的腐蚀和冲刷下,石刻内部的可溶性物质发生溶解,溶解后的物质随水流动被带离岩石表面,久而久之,在岩石内会产生溶孔和溶蚀裂隙,造成岩石结构松散,石刻文字模糊。

2.表层剥落。根据剥落物的形态,可以分为粒状剥落、鳞片状剥落以及片状剥落等形式。岩石本体存在的节理、裂隙是导致起甲和空鼓的内因,裂隙的存在又为可溶盐的渗入提供了渠道。对剥落石片的检测结果显示,在剥落区内部的无机盐含量高于其他部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可溶盐的不断重结晶以及水的冻融是造成剥落的主要外因。

3.岩溶覆盖。当含有石灰岩溶蚀物的水经岩石裂隙渗出时,在流淌过程中,随着水分的挥发和水源的减少,过饱和的碳酸钙会析出并沉积在岩体表面,覆盖石刻,影响石刻的艺术表现力。大面积的钙质沉淀物往往多见于石刻的上部、侧壁、出水口及向下的区域。

4.石刻商品研发经费不足,缺少专业研发人员。目前桂海碑林没有专门从事石刻商品研发的专业队伍,投放在石刻商品研发的资金很少,景区内从事的石刻讲解的导游和石刻旅游商品买卖工作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良莠不齐,对于石刻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

三、桂海碑林石刻文化保护开发的策略

(一)严格遵守相关法规

石刻是一种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资源,任何只利用不保护,或无节制的开发利用,都会加速石刻的损毁和消亡,从而也就使石刻文物利用、石刻山水旅游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桂海碑林石刻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使石刻在桂林山水旅游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必须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对桂林石刻进行合理的利用。在桂海碑林的保护范围内,严禁新建与保护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严禁在石刻碑面上乱刻乱划,未经批准严禁在风景名山新刻那些不伦不类的石刻及造像。其次,必须制定并实施桂海碑林石刻保护规划,采取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实施对桂海碑林石刻的总体保护。

(二)桂海碑林石刻开发遵循原则

1.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原则。石刻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高品位文物和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对石刻进行旅游产品化时,必须处理好桂海碑林石刻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现阶段,为使桂海碑林石刻发挥最大的作用,除了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法规外,可以考虑采取以下两个措施:一是区分石刻保护区和石刻旅游开发试验区。在石刻旅游资源比较集中的景区,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石刻旅游开发试验区。保护区内,限制游客接待量,暂时不进行任何与旅游相关的活动; 在试验区内,在对石刻周围的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石刻损毁承受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基础上,可以尝试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和新材料,对石刻进行相关的讲解、介绍、临摹、拓刻、翻新、装饰、复制工作,创新相关的石刻旅游纪念品。二是制订近期、中长期石刻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在已有的基础上,建议对桂林市的石刻资源调查进行一次更为全面的调查和摸底,并将其按保护的紧迫程度和旅游开发可行性的原则进行归类分档,并尽行相关的基础和专题研究,为石刻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设计专门的桂海碑林石刻文化旅游线路。在石刻资源开发中,应该促进行业和部门的协作,协调文物、文化、旅游等各相关部门及与政府的关系,加强行业和区域合作,策划推出“桂林石刻精华游”、“桂林石刻文化游”等精品旅游项目,统一经营,共同受益。此外,开发中还应注意连点成线,以形成规模,可从不同的需求出发设计多条旅游线路。例如,桂海碑林是全国宋代摩崖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可以结合这一优势,推出以宋代桂林人生活为主题的“石刻中的宋代桂林人生活游”。又如,桂林石刻中以山水游记居多,又可以设计以山水文化为主题的“石刻中的桂林山水游”。总之,要通过点、线结合的方式,尽量将石刻资源集中的景区、景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让游客了解桂海碑林石刻的概况和相关价值。

3.创新石刻宣传手段。应该结合桂海碑林石刻旅游资源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营销方式,如拍摄桂林石刻文化为专题介绍片、记录片; 发行专门介绍桂海碑林石刻文化的书籍和画册、明信片、挂历,制作石刻旅游标志,制作石刻旅游景区专门网页,在国内其他同类型的石刻旅游景区进行营销,在石刻资源集中的靖江王府景区、桂海碑林博物馆进行相关的学术活动、学术报告。总之,要设法扩大对外影响的载体,加深旅桂游客对桂海碑林石刻的印象,进而招徕游客。

参考文献:

[1]李薇娜:大足石刻旅游商品开发对策探析,科技资讯,2008(3)

桂林旅游游记篇3

[关键词] 桂林;旅游资源;社会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B

旅游在发展地方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形成共识,但在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也十分重要。因而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不应忽视,它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和依托。桂林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称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也应该在发挥旅游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和精神追求作用方面,推动和谐社会方面有良好的影响,因而对桂林旅游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的开发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

旅游功能是旅游活动或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长期以来学界对旅游的经济功能研究颇多,而旅游活动除了经济功能之外,还有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教育功能。旅游从本质上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旅游客体的能动活动,为实现自身某种需要而作的非定居的旅行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旅游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具有文化性,在跨文化活动中,旅游在打开人们的视野、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身体健康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而这些都体现了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包含的内容日益丰富,涉及的范围广泛,主要体现在旅游德育、旅游智育、旅游体育、旅游美育、旅游环境教育等方面。

1.旅游德育主要是通过旅游休闲活动,通过观赏风景让游客愉悦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完成社会教育的德育教育。公民旅游文明得到提升,形成文明的社会风气。旅游活动的参与性特点,能潜移默化的达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因而德育功能是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智育主要体现在通过旅游活动,旅游者可以认识各种知识,如历史文化知识、民族风情、风物特产、农业生产知识、工业流程知识、科技知识等等,增强旅游者的见识,增强旅游者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各种能力。智育功能是旅游的教育功能的基础和核心。

3.旅游体育是通过旅游活动达到锻炼身体和意志,增强旅游者的体质、缓解身心压力,实现自我满足,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旅游在这些方面积极发挥着社会体育的功能。

4.旅游美育是通过旅游活动进行的审美教育,也就是在旅游进程中产生、完成的美感教育。其目的、任务是培养、提高旅游主体——旅游者对现实世界(自然的;社会的)和艺术世界的美的感知、鉴赏、创造,陶冶人格修养,丰富生活趣味,促进身心健康,升华道德情操。由于旅游资源一般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所以,人们每将旅游客体分为自然与人文两大类别。对旅游主体进行美育的基础,是旅游客体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与人文美。旅游者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获取丰富的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印象和情感记忆。

5.旅游环境教育是社会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对旅游者和民众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一种方式,通过旅游活动以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增进人们的环境意识、普及环保知识、培养环境保护能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依托旅游环境教育的保障作用。

二、桂林旅游资源概况

“桂林山水甲天下”古已闻名,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桂林一直是我国旅游的缩影,是国内较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据《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对桂林旅游资源的调查统计,桂林旅游资源类型有低温景观类231处、生物景观类112处,水文景观类78处,历史遗产364处,现代人文与抽象人文景观类164处,旅游服务景观类150处。其中名山、奇石、洞穴是桂林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主体,如象鼻山、骆驼峰、芦笛岩;风景河段是桂林山水的主导型资源,如漓江、两江四湖;生物景观是桂林山水旅游资源的生态屏障,具有生态、科考的旅游意义,如活化石银杉、银杏、花坪自然保护区等;历史遗产类景观也是桂林旅游资源的重头戏,如灵渠、靖江王城等。另外桂林的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出现了一大批乡村旅游与南方民族风情结合的旅游产品,还有大型实景表演剧《印象·刘三姐》、梦幻漓江等文化旅游项目。按照国标的《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所规定的条款进行调查统计和分类,桂林的旅游资源共有8个主类资源,占全国标准数目的100%,涉及30个亚类资源,占全部31种亚类的96.77%,涵盖主类资源标准的全部类型,丰度相当高,亚类和基本类型丰度相当高,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多,类型多样。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世界级品牌地位。其中漓江风景区、乐满地、桂林靖江王城跻身国家5A景区,还有大批的4A景区,体现桂林旅游资源质量品级和品牌地位。

丰富的旅游资源使桂林在打造旅游产品时呈现丰富的姿态,在这些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中适当的开发旅游社会教育功能,可以使桂林的旅游更具魅力。

三、桂林旅游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分类

(一)旅游德育

红色旅游资源和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是进行旅游德育的重要基础。桂林有不少红色旅游资源,如桂林兴安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时留下的遗址遗迹:老山界、入矮岭、沿途的红军标语、红军洞、红军楼。另外还有叠彩山的成仁碑、蒋翊武纪念碑、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抗日期间《救亡日报》社旧址和印刷厂旧址、桂北人们武装斗争纪念碑等。结合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延长旅游线路,打造融参观教育、修学寻踪、户外体验等内容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让旅游者在瞻仰革命先烈遗迹中激起爱国激情,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接受优秀的革命传统教育。传统品德教育也可以在旅游活动利用旅游资源中进行,如桂林伏波山还珠洞的还珠故事就是桂林本土的品德教育,和中国传统的路不拾遗的美德一脉相承。

(二)旅游智育

桂林的喀斯特地貌使桂林不仅具有山水甲天下的美景,也使它成为天然的地质科学教育基地,分布在桂林的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试点和自然遗迹共八处。峰林、峰丛、石林地貌的漓江两岸风光,红色沙砾岩、砂岩构成的丹霞地貌的资江两岸风光,无山不洞,无洞不奇的七星岩、芦笛岩、银子岩、莲花洞等都是进行地质科学知识教育的好场所。桂林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物昌盛之地,是我国最早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物古迹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少。古人类遗址的甑皮岩、宝积岩遗址是游客了解南方古人类的起源发展变迁的窗口。兴安灵渠使人们了解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建造智慧。古南门、东镇门、明藩王府、靖江王陵向旅游者展示桂林古代的辉煌历史。另外桂林地处广西北部,颇具岭南少数民族风情,桂林龙脊的壮族、红瑶、龙胜的侗族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可以开拓旅游者的视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智慧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这些旅游资源对旅游者而言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教育意义。

(三)旅游体育

桂林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适合体育旅游,如攀岩、徒步、溯溪、速降、溜索、漂流、越野挑战、野外跑步、野外定向、自行车越野等多种户外运动门类,桂林均有条件开展。桂林的气候条件、海拔高度、生态环境也非常适合开展户外运动,与高海拔区相比,在桂林进行户外运动更具健康性和安全性,加上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资源,在运动的同时,还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因而桂林被公认为是户外运动的天堂,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打造旅游产品中就有打造户外运动旅游,依托漓江、资江、资源、阳朔、兴安、灌阳等地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推动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谋划桂林国际自行车大赛等体育赛事,加快发展漂流、攀岩、登山、外拓展等户外运动。体育旅游资源具有参与性与挑战性,体育活动的参与可使旅游者在同一旅游地获得不同的感受。体育的挑战性能激发人们向上的精神,满足旅游者追求战胜困难和展示自我的心理享受。人们在享用体育旅游资源过程中可进行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猎奇探险。

(四)旅游美育

对旅游主体进行美育的基础,是旅游客体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与人文美,产生美育作用的自然美是五彩缤纷的。桂林的自然旅游资源中包含形象美、色彩美、形态美、声音美、嗅觉美。在旅游审美中,桂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秀美山水;象鼻山、骆驼山等奇峰怪石的奇美形态;烟雨漓江的朦胧美、八月桂花飘香的幽美,将美的形式丰富的呈现在旅游者面前,吸引感染着旅游者。桂林漓江的流水、浮云、飘烟、飞鸟、游鱼、水牛形成了田园景观的动态美。产生旅游美育作用的人文美,有文物古迹之美、建筑景观之美、园林艺术之美、民俗风情之美、饮食之美、文学艺术与工艺美术之美。桂林有丰富文物古迹,如桂海碑林展示了古代书法之美、靖江王城和靖江王陵展示了古代建筑景观美、桂林世界名桥博览园展示了现代建筑美、雁山园展示了岭南园林之美、龙脊壮寨展示了民俗风情之美、愚自乐园展示了艺术美、桂林米粉展示了饮食之美等等。旅游美育就是凭借上述自然美、人文美来完成的,通过旅游进程中所经历的自然美、人文美来培养、提高旅游者的审美。

(五)旅游环境教育

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中提到努力把桂林建设成生态旅游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际生态城市最佳实践区。环境质量是桂林旅游的生命线,桂林一直以来都重视桂林漓江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处理问题,桂林市也不断的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2000年以来,结合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造,巨资建设了“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工程,为桂林山水锦上添花,优化了桂林市中心的环境,另外桂林还划定了多个自然生态保护区,桂林市周围山地分布着一些部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如龙胜花坪自然保护区、猫儿山自然保护区、龙胜部级森林公园、资源部级森林公园、青狮潭水源林保护区、海洋山水源林保护区等。这些保护区中有不少国家一类二类保护动物,还有银杉、银杏、古榕、红豆杉、杜鹃等稀有物种。桂林目前正在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对环境的保护,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视。桂林的生态旅游资源本身就具有环境教育功能。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让他们更真切的感受到优良的环境和优美的风景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生态之美、人与自然的融合的同时,进行旅游环境的教育。桂林的古东瀑布景区是个环保基地,游客可以在景区内欣赏原生态的森林、溪瀑、享受清新的空气,沐浴森林天然氧吧,并通过参与性的项目让游客在不经意间与自然进行默契的交流,潜移默化的完成了旅游环境教育。

四、小结

旅游资源功能的开发多以观光、娱乐、运动、修疗养等为主,对旅游的教育功能不够重视。以教育功能理论为视角,开发旅游的教育功能,其基本要求就是丰富旅游资源教育功能,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提供具有教育功能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的综合效益。桂林以山水美景闻名于世,其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异常丰富,具有世界知名度。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明确提出要使桂林成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引领作用。旅游社会教育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桂林在旅游社会教育方面也应创新领先,通过探讨桂林旅游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帮助开发出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的旅游产品,为实施桂林“品质旅游”战略,打造旅游精品和旅游品牌提供保障,实现桂林旅游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树立桂林文明旅游典范。

[参 考 文 献]

[1]邱德玉.中国旅游为好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04

[2]李先锋.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开发研究——以甘肃四个景区的调查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7

桂林旅游游记篇4

桂林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是其主要支柱产业,旅游业产值在其GDP中占有很大的比重。2009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将桂林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这意味着桂林将成为中国旅游业改革的“新特区”与前沿阵地,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担负着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的使命。在此背景下,桂林旅游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创新以网络平台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模式,不断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产品服务的升级,提升旅游竞争力,从而推动桂林旅游业快速发展。

1桂林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分析

桂林旅游发展虽然起步较早,但近年来在全国旅游市场中所占份额呈下降趋势,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运作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市场覆盖范围,降低了运作成本,提高了业务效率与服务质量。旅游电子商务还催生了很多新的价值链,融合了更多旅游服务部门,完善了旅游产业功能,改变了传统旅游业的生产服务方式。桂林要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必须发展旅游电子商务。

1.1桂林旅游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

旅游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是指电子商务允许某旅游企业为获取收入以维持经营而采用的新的开展业务的方式。

桂林旅游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主要有:

1.1.1虚拟景点模式

虚拟景点模式是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将虚拟的旅游景点展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只需在网上支付一定费用,即可游览相关旅游景点。虚拟导游详细介绍景点,游客可与之交谈,并通过网络购买旅游工艺品,实现“足不出户,可览天下”。如古蛙旅游网中“漓江景区语音导游”属这一模式。

1.1.2网上预订模式

可提供景点门票、旅游路线、酒店订房、租车、航空订座等网上预订服务,用户只需注册成为网站会员,然后在网站上预订好相应服务并进行支付,即可轻松上路旅行,而无需在旅途中为吃、住、行、游等烦恼。如桂林旅游预订网属此种模式。

1.1.3网上酒店模式

酒店通过建立网站地向全球展示自己的风貌、特色,并向全球游客提供网上预订服务。网上酒店提供的服务可包括即时上网、视频会议、网上订餐、订花、订书服务、出租电脑、信息等。例如,桂林榕湖饭店网、阳朔新西街酒店网属此种模式。

1.1.4网上旅行社模式

网上旅行社即旅行社的网络化经营与网上服务,可提供旅游线路查询与制定、散客组团、酒店机票预订、商务会议安排等旅游服务。游客只需在旅行社网站上注册、查询旅游线路,完成报名、支付交费即可完成参团手续。例如,桂林和顺旅行社利用互联网搭建了一个功能完善的旅行社服务平台。

1.1.5旅游电子商城模式

旅游电子商城是供各旅游企业进行供求信息交换与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其代表是由国家金旅工程创建的中国旅游网上的桂林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入驻商城的企业只要付出很少的租金就可以享受各种旅游电子商务服务。目前,桂林已有十余家旅行社陆续加盟商城。

1.1.6旅游资讯网模式

旅游资讯网能提供与旅游服务有关的各类信息,包括旅游景点信息、饭店、旅行社以及航班信息、旅游线路及旅游常识等。以桂林旅游网为例,它拥有桂林重要景点的丰富资讯,能为旅游者推介理想的出游时间及旅游路线。

1.2桂林旅游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

旅游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是指旅游企业为从事电子商务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整体的战略组合与经营企业的方式,不同发展规模的旅游企业所采用的运作模式也不尽相同。桂林旅游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主要有:

1.2.1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即依托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金旅工程”来开展旅游电子商务。桂林旅游局已构建了以桂林旅游网为载体的地方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桂林市的中小旅游企业如没有足够资金建立独立的电子商务网站,则可在此平台上供给信息、提供网上预订等。

1.2.2横向联盟模式

桂林旅游产业链中的旅行社、宾馆饭店、休闲娱乐企业、车船企业等多属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和实力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单独发展电子商务。为增强竞争力,中小型旅游企业间可建立战略联盟,整合共享旅游资源,共同分担电子商务运作成本。如桂林国内旅行社协会、桂林旅游饭店协会即可采用这一模式。

1.2.3“水泥+鼠标”模式

桂林大型旅游企业可以采用“水泥+鼠标”的模式来开展B2C业务,将电子商务作为传统旅游业务的辅助与补充。例如,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桂林旅游网,依托于丰富的传统旅游资源、庞大的客源以及自身强大的实力,建设了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网站。

1.2.4专业信息服务模式

这一模式要求旅游企业转变经营理念,不以传统预定业务为重点,而以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实时信息服务和专业旅游咨询为目标。由于大型旅游企业难以舍弃传统的旅游资源优势,而小型旅游企业不具备较高的资讯能力,因此该模式适合于中型旅游企业,如桂林阳朔咨询网即属此模式。

1.2.5买方主导市场模式

这一模式适宜由旅行社来运作,因为旅行社属于中介行业并处于产业链下游,它需要购买如吃、住、行、游、购、娱等上游相关旅游企业的产品,才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作为买家的旅行社可以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并选择符合条件的卖家进行合作,从而主导旅游市场。该模式需要旅行社拥有强大的信息化管理后台和信息整合能力,适合于实力较强的大型旅行社采用,如桂林中国旅行社即采用这一模式。

2桂林旅游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策略

2.1创新旅游企业自身的电子商务模式

2.1.1B2B2C旅游电子商务模式

B2B2C模式即企业-企业-消费者模式,是B2B与B2C两种传统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整合,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旅游产业的在线协同商务,旨在加强旅游产业链上各成员间的协作,实现旅游电子商务链整体的高效、敏捷。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企业向游客公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是一种旅游零售商的角色;游客可以从旅游电子综合服务平台了解信息和交易,也可以通过自己熟悉的企业网站直接交易。B2B2C模式可以实现游客定制旅游服务、游客自行组团、旅行路线与日程安排等旅游服务。

2.1.2BAB旅游电子商务模式

这是基于B2B的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致力于解决企业间的信任问题。所谓“A(Agent)”,是指业务机构,包括技术支持与服务平台、数字认证机构、网上银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及企业信誉评估机构等。BAB模式把网络技术手段和有信誉保证的Agent结合起来,把身份认证、信息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提供统一的、可靠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了各方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提供基础。

2.1.3B2G旅游电子商务模式

随着政府逐渐放开政府采购市场,采购中采用招投标等采购方法,B2G模式在旅游电子商务中有着广阔的前景。旅游电子商务中政府具有两种角色,既是电子商务的使用者,进行购买活动,又是电子商务的宏观管理者,起着扶持和规范的作用。旅游企业应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资源与商机,为自身电子商务的发展服务。

2.2依据自身发展规模、阶段,合理选择具体运作模式

旅游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在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较大的、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可以采取“鼠标+水泥”的经营模式,即利用互联网平台,主要面向营销环节和提供网上旅游服务,而其他业务则采用传统的服务方式。中小型旅游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所限,可以凭借特色服务吸引特定用户群,立足地方旅游信息、自然资源优势,作地方性商、中介商,成为大型旅游企业的终端、合作伙伴等。另一方面,旅游企业还应根据自身所处电子商务发展阶段来选择运作模式。根据电子商务在提供信息和交易过程中的作用,可将桂林旅游企业划分为四个从低到高的发展阶段:低介入阶段、信息服务阶段、网上交易阶段以及一体化电子商务阶段。在低介入阶段和信息服务阶段,旅游企业应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和横向联盟模式;在网上交易阶段可采取专业信息服务模式和“鼠标+水泥”模式;在一体化电子商务阶段可采用买方主导市场阶段(图1)。

2.3倡导地区旅游规模化经营模式,整合完善网站的电子商务功能

近年来,我国各类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数量猛增,旅游企业之间的网上竞争日益激烈。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桂林市虽建立了一批数量不小的旅游网站,但由于经济限制、硬件缺乏、信息落后等原因,普遍知名度较低、规模较小,缺乏竞争优势,容易被淘汰。桂林地区的旅游企业只有相互合作,组成地区旅游联盟,增强其品牌影响力,提高服务能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通过规模化经营,旅游网站的电子商务功能得到整合与完善,能具备信息、票务预订、酒店及相关服务预订、旅游线路设计与预订、旅游虚拟社区、在线交易与支付、个性化服务与推荐等电子商务功能,实现集线路预定、团队组合、网上交易、服务监控、投诉管理于一体的“一站式”网上旅游服务。桂林旅游企业还应利用网络整合资源方面的优势,推出更多“小而精”的特色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

2.4尝试发展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实现旅游服务创新

移动电子商务是指通过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因特网有机结合所进行的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在旅游业的应用,不仅能为旅游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也为旅行者提供个性化、快捷、周到的服务,具有普及面广、良好的身份认证以及基于位置进行服务等优点。桂林旅游企业应抓住移动电子商务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探索基于移动电子商务的旅游服务创新。在旅游前,旅游企业可通过移动电子商务提供旅游地景色、预订机票和酒店、设计行程等服务,旅游者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查询与预订。旅游途中,旅游企业可将飞机延误或取消、形成中断或改变、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用移动通信方式传达给旅游者,方便其快速处理,改善客户服务;还可基于旅游者移动设备提供安全救援、交通导航、移动导游、移动广告等服务;也可为部分旅游者提供旅游线路更改、旅游景点增加、增值信息、移动支付等服务。旅游结束后,旅游企业可以利用移动电子商务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表达关切友好之情以及对不满意客户进行补偿等服务。

3结束语

桂林旅游游记篇5

桂林旅游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为全国各地的旅游开发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在新形势下,桂林旅游教你怎样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各级领导和桂林旅游从业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莫书记提出桂林旅游发展要“整合资源配套成龙,错落分工差异经营,形成合力整体成长,创建国际旅游之都”,为桂林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其景区景点的数量和密集度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可供游客游览观光的100多处景区景点中,同类产品较多,规模小的较多,除漓江、象山景区、芦笛景区、七星景区年接待量过百万人次外,其他景区都在几万到几十万人次。从发展的角度看,唯有对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形成规模,创造具有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才能避免散小、重复的旅游产品恶性竞争造成桂林旅游整体利益流失;才能避免散小旅游企业唯利化经营对桂林旅游形象的损害;才能提升桂林旅游的品牌效应,达到搭建新的融资平台,吸引新的资本投入,做强做大桂林旅游产业的目的。我们认为,资源整合可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

整合市区核心旅游资源

城市改造基本完成后,市内形成了“三山两洞”、“两江四湖”和市区水上游三足鼎立局面。由于资源分割,“两江四湖”只有进行单一形式的夜游,容纳的游客数量有限,形成不了更大的规模;市区水上游经营的实际上是“三山”景点,与“三山”之间产生经营冲突和利益互损在所难免。三个本来相互联系的产品被人为分割、相互竞争,难以形成经营的合力和规模,游客体验不到桂林山水的整体美感,桂林的旅游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对市内核心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就是要打破资源和经营分割现状,通过资本的形式将“三山两洞”、“两江四湖”和市区水上游这三个产品有机组合起来,并将榕湖饭店纳入其中,引入景观地产,组建统一的大型经营公司,搭建新的招商引资平台。资源整合完成以后,“四湖”和漓江、桃花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贯通,乘车游览“三山两洞”和乘船游览“三山两洞”两种各具特色的游览方式并存成为可能;利用水上穿梭巴士将“三山两洞”和市内其他景点、宾馆、购物休闲场所连接在一起,真正打造出一个“东方威尼斯”品牌;傲浇四湖”单一的夜游方式将转换为全天候的游览方式,游客接待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榕湖饭店以其地理位置优势将成为市区旅游产品中的重要一环,成为吸引投资者的一个亮点;市区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桂林旅游的品牌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游览价位的提高将使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政府的收益得到较大的提高 SPAN lang=EN-US>

对市内核心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要解决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问题;要对收益分配进行调整,只有放弃既得小利益,才能完成大整合、羸得大利益。

二、

全面整合漓江旅游资源

漓江是我市重要的优势旅游资源,漓江的经营水平反映了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但是,就现在的经营状况看,漓江真正的资源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是漓江游览的航线太多太乱,利益上相互抵消,甚至导致一些游客没有真正体会到漓江的美丽,对桂林旅游产生宣传上的负面影响;二是经营漓江游览业务的企业多达20多家,品质参差不齐,但价位却一样,服务品质难以提高,优不胜劣不汰;三是现行的漓江经营模式缺乏市场经营主体,无法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经营者谁也不愿花费人力物力主动进行市场营销、拓展客源市场,只能是等客上门,造成漓江游览人数常年徘徊不前。四是沿江两岸景区景点开发散乱,核心旅游资源保护堪忧。

漓江旅游资源的整合,应该包括漓江两岩景点的整合、漓江游船及游船企业的整合、漓江游览方式的整合等。第一阶段,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对漓江现有的游船进行收购整合,形成漓江经营的市场化、公司化、股份化运作,通过经营公司这个市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搭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融资平台,引入新的资金。第二阶段,利用新的资本实力对漓江两岸的景点进行整合,形成更大的融资平台,从而使漓江从一个单一的水路游览品牌发展成为一个包含沿江两岸景区景点、内容丰富、充满生机的综合性大品牌,提高漓江游览的经济效益,充分体现漓江的真正价值。

对漓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要解决漓江资源可利用、可发展的观念问题,增强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和漓江经营意识,树立大漓江、大品牌、大发展观念;要着眼于桂林旅游的长远发展,打破各部门、流域内各行政区域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要制定漓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并严格执行。

三、

整合旅行社资源

旅行社是旅游资源的最大经销商。目前,桂林旅行社的数量不少,但上规模、有实力的不多。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国际社债务缠身,包袱沉重。

整合旅行社资源,必须彻底清理、解决旅行社历史遗留问题,轻装上阵。要鼓励旅行社兼并、重组,尤其要鼓励与外地乃至境外的大型品牌旅行社企业重组,建立营销网络和客源市场,促进旅行社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使以地接业务为主的旅行社成长为区域性的旅游(批发)商,使桂林成为旅游市场营销的区域中心。

对旅行社进行整合,要下决心清理遗留问题,支持旅行社的产权制度改革;在旅行社放开的大环境下,要建立起有效的地方性管理法规,对违规经营的旅行社坚决查处。

四、

整合酒店资源

我市的旅游酒店是开发最早、市场化运作最充分的行业。酒店的整合,主要是强化行业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形成联合,消除恶性竞争。

总之,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旅游产品的配套成龙,必须要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要对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严格控制,所有旅游产品的开发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坚决杜绝重复开发和低水平建设;对同类型旅游资源,经营上要实行相对垄断,消防贱卖旅游资源的低价竞争行为;要建立健全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管理制度,如旅游景区景点市场的准入制度和定价听证制度等,进一步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的经济秩序,优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环境。

要形成错落分工差异经营的旅游业发展局面,必须大力发展新型的、差异化的旅游产品。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要大力发展会展游、休闲游和体育健身游等产品,加快喀斯特景观园的建设,特别要抓好交通方便、容纳度大、本地人能够参与、与旅游密切结合的体育产品开发和体育设施建设,通过增加旅游品种、创新旅游形式、扩大旅游范畴等方式,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用差异性的产品吸引差异化的游客。

桂林旅游游记篇6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其景区景点的数量和密集度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可供游客游览观光的100多处景区景点中,同类产品较多,规模小的较多,除漓江、象山景区、芦笛景区、七星景区年接待量过百万人次外,其他景区都在几万到几十万人次。从发展的角度看,唯有对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形成规模,创造具有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才能避免散小、重复的旅游产品恶性竞争造成桂林旅游整体利益流失;才能避免散小旅游企业唯利化经营对桂林旅游形象的损害;才能提升桂林旅游的品牌效应,达到搭建新的融资平台,吸引新的资本投入,做强做大桂林旅游产业的目的。我们认为,资源整合可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整合市区核心旅游资源

城市改造基本完成后,市内形成了“三山两洞”、“两江四湖”和市区水上游三足鼎立局面。由于资源分割,“两江四湖”只有进行单一形式的夜游,容纳的游客数量有限,形成不了更大的规模;市区水上游经营的实际上是“三山”景点,与“三山”之间产生经营冲突和利益互损在所难免。三个本来相互联系的产品被人为分割、相互竞争,难以形成经营的合力和规模,游客体验不到桂林山水的整体美感,桂林的旅游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对市内核心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就是要打破资源和经营分割现状,通过资本的形式将“三山两洞”、“两江四湖”和市区水上游这三个产品有机组合起来,并将榕湖饭店纳入其中,引入景观地产,组建统一的大型经营公司,搭建新的招商引资平台。资源整合完成以后,“四湖”和漓江、桃花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贯通,乘车游览“三山两洞”和乘船游览“三山两洞”两种各具特色的游览方式并存成为可能;利用水上穿梭巴士将“三山两洞”和市内其他景点、宾馆、购物休闲场所连接在一起,真正打造出一个“东方威尼斯”品牌;对市内核心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要解决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问题;要对收益分配进行调整,只有放弃既得小利益,才能完成大整合、羸得大利益。

二、全面整合漓江旅游资源

漓江是我市重要的优势旅游资源,漓江的经营水映了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但是,就现在的经营状况看,漓江真正的资源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是漓江游览的航线太多太乱,利益上相互抵消,甚至导致一些游客没有真正体会到漓江的美丽,对桂林旅游产生宣传上的负面影响;二是经营漓江游览业务的企业多达20多家,品质参差不齐,但价位却一样,服务品质难以提高,优不胜劣不汰;三是现行的漓江经营模式缺乏市场经营主体,无法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经营者谁也不愿花费人力物力主动进行市场营销、拓展客源市场,只能是等客上门,造成漓江游览人数常年徘徊不前。四是沿江两岸景区景点开发散乱,核心旅游资源保护堪忧。

漓江旅游资源的整合,应该包括漓江两岩景点的整合、漓江游船及游船企业的整合、漓江游览方式的整合等。第一阶段,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对漓江现有的游船进行收购整合,形成漓江经营的市场化、公司化、股份化运作,通过经营公司这个市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搭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融资平台,引入新的资金。第二阶段,利用新的资本实力对漓江两岸的景点进行整合,形成更大的融资平台,从而使漓江从一个单一的水路游览品牌发展成为一个包含沿江两岸景区景点、内容丰富、充满生机的综合性大品牌,提高漓江游览的经济效益,充分体现漓江的真正价值。

对漓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要解决漓江资源可利用、可发展的观念问题,增强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和漓江经营意识,树立大漓江、大品牌、大发展观念;要着眼于桂林旅游的长远发展,打破各部门、流域内各行政区域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要制定漓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并严格执行。

三、整合旅行社资源

旅行社是旅游资源的最大经销商。目前,桂林旅行社的数量不少,但上规模、有实力的不多。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国际社债务缠身,包袱沉重。整合旅行社资源,必须彻底清理、解决旅行社历史遗留问题,轻装上阵。要鼓励旅行社兼并、重组,尤其要鼓励与外地乃至境外的大型品牌旅行社企业重组,建立营销网络和客源市场,促进旅行社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使以地接业务为主的旅行社成长为区域性的旅游(批发)商,使桂林成为旅游市场营销的区域中心。对旅行社进行整合,要下决心清理遗留问题,支持旅行社的产权制度改革;在旅行社放开的大环境下,要建立起有效的地方性管理法规,对违规经营的旅行社坚决查处。

四、整合酒店资源

我市的旅游酒店是开发最早、市场化运作最充分的行业。酒店的整合,主要是强化行业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形成联合,消除恶性竞争。

总之,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旅游产品的配套成龙,必须要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要对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严格控制,所有旅游产品的开发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坚决杜绝重复开发和低水平建设;对同类型旅游资源,经营上要实行相对垄断,消防贱卖旅游资源的低价竞争行为;要建立健全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管理制度,如旅游景区景点市场的准入制度和定价听证制度等,进一步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的经济秩序,优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环境。

桂林旅游游记篇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追求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当今的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被动接收的、走马观光的旅游方式,更注重追求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参与和体验主动去获得独特的感受,并结合自身的知识、能力、爱好等达到自我素质的提高。创意旅游的发展模式,正好吻合了当今旅游者的需求,因而创意旅游成为目前旅游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对创意旅游进行了界定:创意旅游是一种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具有原真性的、可直接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主要表现形式为学习当地的艺术、传统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象征性文化,并与当地居民相互交流,在生活中体验文化。从创意旅游的概念以及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其核心思想是:以文化为前提和基础,通过创意思维,促进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实现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参与性是其重要特征,通过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等多方人员的互动式学习和交流,形成根植于地方文化的个性化旅游产品,以使参与者自我身心得到满足和发展,以实现旅游对于目的地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文化的保护、传承。①具体来说,为了实现创意旅游的发展目标,就需要在旅游开发与建设中,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内涵,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式,拓展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形式,寻找和创造多元化的旅游元素,并有意识地创造、设置一些空间、环境、氛围等各种因素,吸引和激发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当地居民等自发地、创意性地参与到项目活动当中,让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将旅游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打造独特的记忆和感受,实现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和自我发展,达到地方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塑造和维持目的地的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达到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发展。

二、创意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文化旅游以悠久、深厚、多样化的文化为基础,一直以来在旅游市场中具有持续、强大的生命力,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在目前文化旅游的开发中,资源被商品化、产品被复制化等现象极为严重,对资源的原真性、文化价值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且传统的、静态观赏性的旅游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游客个性化、参与性、互动式的活动要求,文化旅游开发急需找到一种创新的、能给其带来新鲜活力和生命力的开发模式,以改变和打破其目前发展的困境。从创意旅游的内涵中可以看到,创意旅游与文化旅游都是以文化为依托,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引入创意旅游的理念,符合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和旅游者的需求。对于文化旅游资源而言,通过创意的手法,将资源转化为具有地方文化内涵、形式丰富、市场接受和认同的旅游产品,在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等的互动学习和交流中,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地方文化作为创意元素被用来开发时,需要依赖当地人的传统技能、创造力和当地特有的物质环境等因素,这就保持了地方文化的真实性,使地方文化旅游开发具有了垄断性的特点,避免了产品复制行为的发生,提升了地方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②

三、桂林王城资源及旅游概况

桂林王城(以下简称王城)位于桂林市中心的独秀峰下,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王府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A级旅游景区。王城最早的可考历史是1500多年前南朝时期,桂林所在地的太守颜延之常在独秀峰下今读书岩处读书咏诗,开桂林山水文化之风气,唐代在此建立桂林第一所州学府,宋元时期这里建有报恩寺,明代的1372年建靖江王府,1652年被毁,仅剩城墙、建筑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等,清代曾为定南王府,后建广西贡院,民国时期曾作为广西省政府所在地,先后还建立了第二师范学校、第三高级中学、模范小学、甲种工业学校等,解放后在此建广西军政大学,1953年,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与广西军政大学校区对调、在此建校并一直沿用至今。③④现在王城仍然是广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广西师大)三个校区之一的所在地,同时,从2003年起,这里又作为旅游景区对游人开放。王城保存的文物主要包括:明代遗存有王府城墙和四座城门、承运门、承运殿台基及王府花园遗址等,独秀峰下保留有唐代至民国时期的各类摩崖石刻百余件,清代贡院遗迹,1947年重建的广西省政府办公楼和1981年重建的中山纪念塔、仰止亭等。目前王城景区主要采用传统的文物旅游景点的游览方式,在导游的带领下,依次参观遗址、遗迹,登独秀峰观桂林全景,参与性的项目主要有模拟的贡院考试等,以静态的游览为主,互动性、参与性的活动项目少,游客对王城历史文化的了解肤浅、印象不深。虽然王城的历史文化价值极高,但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不强,很多到桂林的游客、甚至包括部分桂林市民都不知道在桂林市中心有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旅游景区,这对于王城景区、桂林旅游发展都是一大遗憾。

四、创意旅游视角下桂林王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桂林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文化旅游发展方面也有一些积极的努力,但直到目前,山水景观旅游产品仍占据桂林旅游的主导地位,而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并在目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中也提出,必须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因此,在桂林的旅游发展中,急需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以实现山水与文化旅游并驾齐驱,推动桂林旅游业全面发展。王城作为位于桂林市中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A级旅游景区,完全有基础、有实力打造成桂林文化旅游的品牌,在王城的旅游开发中,在对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引入创意旅游理念,既顺应了目前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也契合了时下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要求。在创意旅游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挖掘其自身独具的文化内涵,开发更多创意性的旅游新产品、新项目,为旅游者和市民打造一种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文化体验,提高王城景区、桂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发挥其文化价值和效益,提升桂林旅游总体形象和竞争力,打破目前桂林文化旅游开发困境,促进桂林旅游业发展。

五、创意旅游视角下桂林王城文化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建议

(一)基本思路

纵观王城的历史,有着两条非常清晰的发展脉络:一是作为桂林政治中心,二是作为桂林文化教育中心。⑤从目前遗存的资源以及使用、发展来看,王城作为地方政治中心的使命已经完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重生和恢复了,这部分资源作为历史的珍贵遗产,应以保护为主,在旅游开发中,目的是让游客能从历史的遗存中了解这里曾经作为地方政治中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而王城作为地方文化教育中心,从南朝时期的读书岩一直到今天的广西师大校园,有悠久的发展、延续的脉络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而文化教育是旅游的一个永恒主题,是今天文化旅游景区的主要功能之一,也符合当今人们在文化旅游中求知求学、自我发展的需求,具有时代意义。因此,基于创意旅游理念的王城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是:在对历史文化资源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以文化旅游为发展的主线,结合王城资源、周边环境条件,融合桂林、王城地方文化,融入现代的各种生活元素和活动项目,营造一种充满文化气息的体验氛围和环境,引导和激发游客、市民、旅游从业者等积极参与其中互动和交流,打造一系列基于个体差异的,具有王城乃至桂林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体验产品,使参与者得到自我发展,提升王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激活和创新发展古老王城的历史文化,将王城打造成桂林文化旅游的标志性品牌。

(二)王城内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议

在王城的旅游开发中,首先要科学、合理、严格地按照相关文物保护的原则保护文物,在修缮工作中以保证文物的真实性为原则,保护王城的基本格局及相关联的自然和人文整体景观环境。在游览路线、内容的选择上,主要节选参观能反映王城各个时期发展的代表遗存,让游客清晰地了解到王城的发展、变迁脉络和历史文化价值。在开发旅游项目时,注意选择有利于提升王城历史文化价值的项目,对于一些低俗的、纯经济利益驱动的项目,要严格制止。例如目前在王城太平岩隧道两侧雕刻的六十甲子图像,完全是为了推销旅游纪念品而人为设置的项目,与王城的文化不匹配。这种项目会给王城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和传播效应,对于这类项目的开发,必须予以制止。在旅游讲解中,注意提升导游人员的素质,提高导游词的文化性、知识性和专业性,对于现有导游词中一些过多的附会成分,如夫妻树、龙爪树等景点的讲解,应做适当的调整。注意加强导游讲解的生动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与游客的互动性,可以根据一些与王城相关的历史、人物等的事迹,设置一些互动性提问或者游戏环节,例如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与其在王城两次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有密切联系,通过提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分别是什么,引出孙中山与王城的历史渊源。通过一些导游与游客、游客与游客之间的游戏和互动,调动游客的参与性,活跃气氛,加深游客游览的印象,避免一味由导游单方面地讲解带来的单调性和枯燥感。王城城墙周长1784米,高约5.1米,城顶部宽5.06米。墙体内为夯土,墙面为青石条砌筑,目前城墙以及四个城门基本保持完好,但也需要对结构稳定性存在问题的城墙段或城门进行加固,清理紧靠城墙周边的各种建筑物,将城墙完整地展示出来。在修缮的基础上,建议将城墙顶部对公众开放,期间散点布置一些小型书吧,作为图书展示以及公众阅读交流的活动场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桂林,除了桂林市图书馆之外,极度缺乏这样的空间。通过与广西师大出版社、桂林图书馆、国内外作家,特别是桂林本土作家以及一些图书爱好者和收藏者的联系,在这里设置一些有关桂林地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健身、保健或者是作家的专题书库等多种主题和形式的书吧,让游客和市民通过简单的电子借阅程序,可以方便地获取和阅读,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交流的空间和环境。在这里,除了平时公众之间自发的现场交流外,可以定期邀请全国的作家、学者与读者进行现场互动交流,还可以借助现代的网络技术,建立一个王城的社交网络平台,让游客、市民和经营者将自己在现场的读书或者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想,及时到交流平台上,与大家分享和互动,这对于王城景区可以起到极佳的宣传效果,一段时间之后,还可以择优选出一些好的文章和图片结集成册,这也是对王城极好的旅游宣传。由于王城地处桂林市中心,加上城墙顶部的高度优势,在这里人们可以一边畅游在各种书籍、知识的海洋,一边放眼俯瞰王城、俯瞰桂林城市景观,犹如身处空中世外桃源,达到一种陶渊明式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超然心灵境界。

(三)王城内部广西师大校园的建设与旅游开发建议

目前社会各界对于广西师大是否搬出王城意见不一,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建议继续保留广西师大校园在王城。虽然广西师大曾经做出了一些对王城破坏性的建设,但是从客观上来说,广西师大作为学术研究机构,对于所在地王城谋求经济利益的想法和做法少,更多的是从学术研究、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考虑。如果王城从景区开发以来完全由商人经营,因经济利益的关系、市场的影响等,随着时间的延续,商业味会越来越浓,文化的真实性会淡化或者变成伪文化,失去或降低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因此,广西师大的存在对于王城而言,应该是一大幸事。另外,广西师大校园已经成为王城发展的一部分,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割裂两者的联系,否则将破坏王城历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继续保留广西师大校园在王城,顺应和延续了王城的发展轨迹,充分利用广西师大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为王城旅游发展的部分内容,也是延续王城作为桂林文化教育中心的最好方式之一,而且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永远是年轻的,他们在其中的生活和学习,将会给古老的王城注入一剂永久的、新鲜的活力。在保留广西师大校园的同时,对于广西师大校园的发展和建设也应严格遵从相关文物保护的要求,严格禁止任何破坏行为,限制新建建筑。考虑到王城内文物的保护、空间的承载力、学生活动空间需要等多种因素,应严格控制广西师大在王城校园的规模,适当压缩师生员工的人数,建议继续保留广西师大的历史、旅游等专业的部分学生在王城校区,既有利于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也有利于王城文物的保护和旅游发展。同时做好校园建筑内部设施设备的舒适性、安全性的管理,既让师生生活幸福,也让文物得到保护。在旅游开发方面,考虑到王城文物的保护、广西师大的教学、旅游活动的需要,建议适当开发一些旅游活动项目,关键起到一个让王城历史文化延续,广西师大的学术、教学优势展示的作用,将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广西师大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拥有众多明史、教育史、历史与文化、旅游学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⑥在校园旅游活动的开展中,可以以广西师大学生组织旅游协会为主体,聘请相关专业老师共同参与,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组织以中小学学生为主体的,以感受王城历史文化、体验大学生活为主题的修学游项目,让大学生领着孩子们在游览中,一边讲桂林、王城的历史,一边讲自己在这里的学习生活趣事,同时开放一些广西师大的实验室,例如历史文物研究与鉴定方面的实验室,让大学生带领孩子们一起根据王城文物的各种特征,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的参与,了解一些文物鉴定的基本方法,从文物鉴定的实证,更有力地说明王城历史的悠久与价值。让大学生提前感受作为老师、作为导游的工作内容和成就感,让孩子们对于大学课堂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体验,满足中小学生对历史文化、对大学校园、生活学习的好奇感。更重要的是,通过共同的参与,在王城这个古老的环境中,让大学生、孩子们都能够感受桂林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激励他们在自己今后的人生旅途中维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四)王城周边区域的整治与旅游开发建议

1.建设思路。对于文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文物本体,而且要保护文物赖以生存的周边人文与自然环境。因为文物一旦失去其存在的环境,将极大降低和削弱文物的价值和意义。作为王城文化旅游的保护性开发,不应仅局限在文物本体的保护,不应仅从一个景区的利益出发,应拓宽视野,从桂林历史文化的保护、桂林文化旅游建设的大角度出发,既要保护、管理好王城内部环境,也要保护、建设好王城的周边环境,以延续桂林传统文化、发展桂林时代文化为出发点,为桂林人、为游客打造一个鲜活的文化活动空间。目前王城的周边仍有较多建筑依墙而建,既破坏了王城的完整性,也威胁到文物的安全,特别是王城的东面和北面,城墙完全被建筑所遮挡,市民和游客从周边路过时,完全感觉不到城墙、王城就近在咫尺。对于王城周边环境的整治,牵涉的居民较多,需要广大市民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各级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既安置好居民的生活,又做好王城的保护和发展。在整治中,对于一些违章和危险的建筑,应给予拆除,对于一些确实无法拆除的现代建筑,应进行外立面装饰,以符合王城的整体建筑风格。通过整治,留出一定的视线空间,让人们在周边行走、停留时,能看到城墙,能感受到王城的存在和气息,通过时隐时现的城墙以及王城建筑一角的出现,改变周边的城市空间氛围,显示出桂林的历史、文化和王者的气息。在整治周边环境的基础上,改善服务设施,利用政策优惠、引导等方式,调整王城周边从业者的经营方向,吸引并鼓励桂林传统手工艺行业、现代的文化创意行业进驻,使传统艺人、现代平民艺术家、普通老百姓和游客都能参与到相关的创意活动中来,给古老的王城注入传统的、时代的各种生活元素,激活空间氛围,形成一个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文化创意环境。2.旅游开发建议。王城周边区域的发展与旅游开发,应根据历史与现状,分区、分片进行规划和建设。王城以南及以东部分区域的正阳东西巷地段,其保护性修缮整治项目已于2013年8月1日开工,目前项目建设正在进行当中,按照项目规划,这里原有的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风貌将得到整治或“建新如旧”,最大限度地还原老巷的历史原貌,并恢复历史上的谢和赓故居、岑春煊公馆以及熊同和药铺等老字号商铺,再现老桂林古街巷的生活场景。⑦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在地下新发现一些历史的遗迹,对于这些新的发现,应根据现场发掘的情况及时申请调整设计、施工方案,实施就地保护,通过保留这些不同时期建筑基础的结构,让人们看到历史的变迁,这是王城文化积淀的最好见证和最具说服力的实证。在修缮整治项目完成以后,在旅游活动开展方面,依据东西巷及其周边原来就是桂林民俗文化集中区域的历史,可以引导经营者和结合邀请一些桂林民间文人、艺人和手工艺等的传人来到这里,建立一系列的桂林特色民俗、手工艺等生产作坊和博物馆,如桂林的滑石雕、竹雕工艺,桂林特色小吃桂林米粉、辣椒酱、水糍粑、马蹄糕等,让传统艺人在现场展示工艺和技术,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知晓桂林传统文化。在现场,市民和游客除了观赏艺人们表演和生产,还提供更多的参与学习制作的机会,通过商家提供的原料或加工的半成品,在艺人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产品,并可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作为纪念品带走。例如,对于桂林滑石雕的雕刻项目,游客和市民可以跟随师傅完成从选料、构思、造型、初稿的绘制、雕刻、打磨成型的全过程,特别是在造型构思环节中,结合自己的喜好,可以创意更多的图案、形体、色彩等内容,形成一件件具有唯一性的手工作品,既可以作为个人收藏,也可以赠送亲朋好友,每当自己或亲朋好友看到此作品的时候,都会勾起对桂林的美好回忆,产生旧地重游或者心驰神往的念想和冲动。在王城的东面和北面,目前城墙完全是被一排建筑所遮挡,建议适当拆除一些违章的、简易棚户等建筑,露出城墙的一角,在其间设置一些与桂林传统建筑风格一致的、反映这里历史文化和事件的景观小品。在紧邻居民区的王城东面,设置一些桌椅等休息设施,放置一些报纸、杂志等,作为、阅读等居民活动的公共场所,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既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需求,也为游客提供一个参与市民生活、与市民互动的机会,这也正是很多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最希望达到的效果,成为城市的一员,而不是一个匆匆过客,全身心地融入和感受环境,体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在王城的西面和西南角,目前城墙虽已完全显露出来,但是近在咫尺的5层高楼完全笼罩了城墙,使城墙几乎失去了王者的威严,这种现象在后续周边的建设中一定要严格禁止。目前在城墙与高楼之间的10余米宽的空地上,几乎没有游人涉足,临时作为城市中心的停车场,这不仅破坏了王城周边的空间氛围,更严重的是,由于每天大量车辆的行驶和停放,更会对城墙及基础造成一定的破坏。应及时调整,禁止车辆在周边的行驶和停放,把这里作为游览的步行街,在建筑临近城墙的一面引导从业者开设一些与旅游商品相关联的店铺,逐步将市民和游客吸引过来。在王城的西南角,目前是一块约200平方米的空地,作为临时停车场,建议尽快取消停车场,建设成城市公共文化活动场所,通过设置一些造型精美的亭廊结构等建筑,既作为景观建筑,又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空间,调整、引导和吸引例如英语角、传统文化讲习、现代文化沙龙等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活动在这里举行,不定期举办一些如孔子学院等民间组织、社会团体自发组织的文化互动和交流活动,让这里逐步成为桂林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中心。目前桂林极度缺乏这样的空间,而这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标志,同时再次为游客了解和参与桂林文化活动提供机会。目前在王城的西南和西北角,分别保留有一小片紧邻城墙的传统庭院式民居,建筑格局基本完好,矮墙柴门小院,虽有点破旧,但干净整洁,很温馨。对于这两片建筑群,建议一定要保留,不要再做大手笔的整治与改建。桂林小街、小巷的记忆,已经只剩下这一些只言片语了。同时作为城市建设,需要做的就是对于建筑内外部的供电供水排水等生活服务设施设备的完善,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目前已有的一些怀旧风格的咖啡吧、茶庄等特色经营店铺的基础上,引导一些有创意的文化青年,开设一些与漓江山水、桂林本土文化等相关的艺术、文化创意空间,吸引市民和游客的参与,带动文化旅游与创意产业的发展。

总之,在王城及其周边的建设与旅游开发中,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王城、桂林的历史文化,引入更多的王城、桂林的文化元素,充分利用创意思维,能让市民和游客寻找到更多的老桂林的历史、文化、生活的气息,并亲身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在获得美好记忆和身心提升的同时,建立一种与王城的深厚情感,自觉地在实践行动中保护文物,并成为王城、桂林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一员,提升桂林城市的文化氛围,促进桂林文化旅游的发展。

桂林旅游游记篇8

关键词:国际旅游胜地 桂林三宝 品牌升级 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88-02

一、“桂林三宝”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比分析

“桂林三宝”指的是传统桂林土特产的代表,也是桂林久负盛名的名优特产品,包括桂林三花酒、桂林辣椒酱、桂林豆腐乳。2002年“桂林三宝”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审,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时也是广西首批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优、特产品,使得拥有悠久历史的“桂林三宝”进入了合法且受保护的时代,进一步推动了桂林三宝的发展,但由于桂林三宝是地域特产品牌,虽在桂林乃至广西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可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宣传与品牌的整合,以及后期的一系列质保工作并没有做好,品牌的保护措施明显实施力度不够,才会出现中国商报2004年4月20日“桂林土特产成为问题食品”这样的报道,这篇报道里被抹黑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桂林三宝”。同时,品牌错位与投机现象也较为严重,品牌形象不够明确。“桂林三宝”的品牌模糊状态一直未得到改观。

相比之下,卢正浩品牌在2003年开始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成为全国首个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产品质量保险的茶叶品牌,做到了迄今为止无投诉的记录。而桂林土特产从2001年截止到2003年10月前就有30多起投诉,而被投诉最多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桂林三宝”。

再者,同样是品牌产品,卢正浩品牌的市场辐射范围和市场占有率都比“桂林三宝”的要大,而品牌辐射时间却比“桂林三宝”的要短。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陆续开立了分店,而“桂林三宝”大部分分店都是在桂林及桂林周边地区,离桂林比较远的地方基本上没有。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不言而喻,就是“桂林三宝”品牌后期的一系列工作没有做到位,而卢正浩品牌的西湖龙井却由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为其投保,保证质量,为其品牌做好了后期的保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生产者不仅要塑造品牌,更要注重保护品牌,才能使品牌长盛不衰。本来塑造品牌就比较难,如果不注重品牌的维护,那么前面的工作就功亏一篑了。

因此,为了维护“桂林三宝”的品牌,桂林花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桂林腐乳厂和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官方指定的桂林三宝唯一生产商,可以借鉴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为其公司投保,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产品质量的方式来保证“桂林三宝”的质量。通过经营者、消费者之外的第三方来确保质量,这样做既传递了产品信息,又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才能打开其他地区的消费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

二、“桂林三宝”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者角度

从生产的源头上看,桂林三宝的生产企业在源头上对桂林三宝品牌树立的投入力度不够,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既然桂林三宝是一个组合,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必然是一个整体形象,而各个企业间没有有效利用这个强强联合的机遇对整个组合品牌进行整体宣传,利用桂林的旅游资源,开发桂林三宝的旅游产品,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因此,桂林三宝鱼龙混杂局面的形成企业也承担着一份不可推辞的责任。

1.价格较低且价差较大。桂林土特产产品定价不合理,单就“桂林三宝”这一产品来说,就有多种价格,在十几元到几十元之间不等,且每种价格的质量标准都不尽相同。由于大部分属于低端产品,无法满足市场上中高档游客的需求。

2.质量较差没有保障。除去一些正规厂家生产的土特产以外,其余的制作过程简陋,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劣质产品并没有严格统一的制作程序,厂商为了节约成本,追求短期利润,只是将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与包装。

3.包装信息传递不完整且材质粗糙。据笔者调查发现,市场上大多数土特产的包装图案都是简单的产品内容展示,甚至有些产品完全不带包装,直接裸装,或者所带包装与土特产本身完全不协调。同时还发现,有34%的游客认为桂林土特产的外包装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有39%的游客认为有可能会对他们购买产品造成影响。由于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外地游客,对于土特产的购买属于即兴消费,而包装的优劣又是影响即兴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桂林土特产的外包装在大部分游客看来却是相当简陋和粗糙的,无法满足其送礼和珍藏需求。因此,桂林的当地生产商应当注重包装设计。

(二)零售市场

1.管理水平与服务意识落后。零售商的管理与服务有以下三点问题:其一,进货渠道复杂,产品种类多样化没有具体的品牌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二,产品堆积散乱,店铺设计没有特色,降低了吸引消费者的程度。其三,消费者普遍觉得零售商服务水平较差,据调查显示,有56.4%的游客认为,销售服务人员态度一般;有12.8%的游客认为态度稍差;有4.2%的游客认为销售服务人员态度极差,出现强买强卖现象。

2.产品意识薄。部分商家抓住游客一次性消费的特点,在一些小厂家批发商品,然后挂上正宗品牌的牌子,以假冒伪劣的产品欺骗消费者。这些假冒伪劣的“长尾商品”由于成本低廉,加之如豆腐乳和辣椒酱的的制作程序简单,产品意识薄弱的商家抓住机遇,寻求短期利润的同时,缩短了商品的品牌寿命。

(三)消费市场

1.信息来源途径可信度低,一阶信息获取难度大。消费者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相对于生产商和零售商来说属于弱势群体,对于二阶信息了解甚少,购买桂林土特产的游客在购买桂林土特产时,搜集产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亲朋好友推荐;互联网、书籍和导游介绍。因为大多是外省游客,所以导游的介绍成了他们选购桂林特产的重要考虑因素,而购买桂林特产的本地人则是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来决定购买哪一种特产的。据调查,39%的游客可以搜集到关于桂林土特产的1~2条有用的相关信息,20%的游客可以搜集到关于桂林土特产的3~4条有用的相关信息,但是也存在28%的游客搜集不到任何关于土特产的有用的相关信息,消费者作为这个产业链的接受者,只能获取相关的二阶信息,但是二阶信息确实是市场所公认的,由此,桂林三宝产品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消费者处于较为弱势状态。

2.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政府监管不到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当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而消费者大部分为外地游客,侵权事件最后都不了了之,正因为如此,政府放松了监管,厂商和销售商的违法行为,才日渐猖獗,致使更多的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3.本地居民与外地消费者产品认知度差异明显。通过对桂林本地与外地游客消费者对桂林三宝的了解度调查,笔者发现本地与外地消费者的产品认知度分别表示出较大的差异,本地区对桂林三宝了解度高达64%,而外省消费者却低至12%,综其原因主要如下:

(1)由于桂林三宝属于地域性的土特产品,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本地居民对产品了解度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调查中发现有些居民对于桂林三宝品牌的品牌依旧处于一种半模糊状态,由于豆腐乳和辣椒酱的工序较为简单,一些桂林市民对豆腐乳和辣椒酱的消费选择进行自制,所以对一些品牌了解程度低,当然这部分人群占少数,多数居民还是对桂林三宝甚是了解;

(2)由于一些地域性的限制,外省游客对桂林三宝的了解还是少之又少,同时,消费者获取的信息比较繁杂,没有一个平衡的标准,很难区分哪些才是正品,而且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桂林三宝很少整体面向大众进行有力宣传,所以很难在众多消费者当中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对打造国际旅游城的背景下桂林三宝品牌升级的若干建议

(一)生产商方面

1.提高产品质量,注重产品内在价值。质量是产品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首要要素,只有过硬的质量才能够被消费者所接受。三宝生产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注重产品的内在价值,注重防伪,在产品质量上打败竞争对手,努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2.注册商标,企业间加强合作,打造共赢局面。三宝生产企业应积极树立商标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市场上侵权的假冒伪劣产品做斗争,同时,三宝企业间应加强合作,联合打造一个对外宣传和发展的平台,联合对外推广“桂林三宝”产品。

3.突出产品特征,明确产品定位,不断丰富土特产品牌文化内涵。如果产品缺乏明显特征,或者产品间特征彼此相似,消费者的随意性就强,无忠诚度。桂林三宝生产企业应该加以重视,突出产品特征。独树一帜的外观设计、科学详实的标签内容、鲜明易懂的商标款识,可以为“桂林三宝”产品增强吸引力,同时也会提高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应明确三宝产品的销售对象,做好产品定位,产品应多样化、层次化。三宝企业应以发展为契机,民族特色文化为优势,增加其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档次,发展产品文化内涵。同时,做好内在市场的品牌提升,提升桂林居民对产品的认知度,桂林市民的力量不可忽视,相对于其他的宣传方式来说,市民的宣传与推荐更具高效性。

4.明确开拓旅游市场的计划、宣传手段丰富化。三宝企业可开辟产品生产和品鉴特色旅游线路,将“桂林三宝”产品融入桂林旅游,在不同程度上把企业生产与桂林旅游相结合,拓宽销售渠道。

对于产品宣传的方面,既要融入本土文化,又要丰富其宣传手段,除了传统的报刊杂志、电视广告等,还应整合资源,开辟土特产官方网站、企业博客,以此来构建强有力的宣传网络,奠定良好受众基础。指定“桂林三宝”产品生产企业可以设立产品展厅,与旅行社合作,把参观“桂林三宝”产品生产开辟为一个旅游项目。同时,借助桂林的旅游市场把“桂林三宝”发展成为旅游产品。将“桂林三宝”产品融入桂林旅游,在不同程度上把企业生产与桂林旅游相结合,有利于将三宝产品和旅游产品对接,也可以促进产品宣传,拓宽销售渠道。

(二)零售商方面

1.加强产品意识,寻求长远发展。零售商作为产品的直接代言人,直接接触广大的消费者,应树立强硬的产品意识,做好产品的形象维护,以谋求长远发展。零售商应加强与厂商的合作,及时反馈产品以及销售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整体性的问题解决方案,为谋求产品的长期发展寻求长期路径。

2.产品销售方式与渠道的创新与规范化。产品销售方式多元化,实行网络销售与实体店销售相结合,品牌店加盟等方式。缩短销售渠道,减少零售环节,不断规范零售业的行业标准。

(三)相关职能部门

相关职能部门应成为市场的导向标,市场调节是无形的手,而相关职能部门则是航线的修正者,所以相关职能部门应做好“指路人”的重要角色。政府方面要加强对“桂林三宝”生产企业在地理标志方面的宣传,成立土特产品牌申报机构,解决土特产品牌产权归属不清的问题。卫生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类土特产的生产企业的许可证监管,保证特色产品的优良品质。工商部门限定零售商的资格,统一标准和进货渠道,建立内部管理、市场退出及质检服务和质量保证制度,使产品销售规范化。

四、总结

地方土特产企业要打开国内外市场必须要打造品牌,品牌是诚信、承诺、价值、质量的综合载体。土特产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着各个方面,具体体现为:品牌有无、品牌设计原则、品牌组合策略、品牌的归属、品牌延伸、品牌更新以及品牌保护的多个方面。因此,塑造土特产产品品牌,要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塑造品牌以及品牌后期的更新与维护。企业和政府应相互协作,以桂林打造国际旅游城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为加快“桂林三宝”的品牌塑造做出要各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苏悦娟,邓全道,常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提高“桂林三宝”品牌和经济效益的作用[J].2009(03)

[2] 阳颜,邬凤英.桂林土特产成了“问题食品”.中国商报,2004(04)20

[3] 陈晓丽.桂林土特产品的销售渠道分析[J].经济与法,2012(07)

[4] 姚远.桂林土特产品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1)

[5] 宁斌,孙倩.旅游城市土特产的营销对策探讨――以桂林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

[6] 王明霞.旅游目的地特产外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以桂林为例[J].经济论坛,2010(11)

[7] 刘阿丽,于春玉.浅析广西桂林土特产零售及经营对策[J].区域经济发展,2010(12)

[8] 方百寿,张芳芳,侯跃栓.土特产品旅游开发策略探讨[J].经济论坛,2010(01)

[9] 谌飞龙.论“土特产”品牌建设与区域特色经济振兴[J].安徽农业科学,2007(31)

上一篇:关于星空的资料范文 下一篇:圣诞菜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