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起源范文

时间:2023-10-26 22:11:29

清明节起源

清明节起源篇1

清明时节,在江浙、福建甚至是台湾地区都盛行食用清明?(又称清明果、裹,也称清明团子)。在浙江地区,以艾草煮烂捣碎后,和入糯米粉后做皮子,再包入豆沙或者芝麻等甜咸可口馅料的节日食品。这种习俗至少传承了百年,且做工基本承袭。本文初步探求浙江地区的艾叶清明果的起源及发展。

一、清明果系寒食节食俗的渊源

清明果作为清明节的重要食俗与节日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清明果最初是寒食节的食俗,后因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发展,被赋予了清明节。因此,必然要先探究古代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发展演变关系。关于这一点,前人早已有所研究,这里只是略作综述。

清明一词,最早是在周代出现,但作为冬至日后第107日,公历4月5日前后的清明节气真正形成于汉代。因节气而定的清明,则正好在寒食节后的第三天,这就导致了两者之间时间上的密切关系。本文将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寒食节是百姓生活中祭祀先祖重要的大节日,而清明只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节气。但《后汉书·周举传》记载汉代的寒食节持续一个月,在晋代寒食节改为3天。本文认为,当时的人们很有可能在这么一个时间段内都可以祭祖,即时间上并不严格。所以在清明节气的日子去祭祖的也是有一定可能性。

第二阶段,寒食节与清明成为一个长假,以寒食节命名。在唐代,“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可见当时寒食扫墓之盛的现状,唐玄宗在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唐会要》记载,公元736年唐玄宗“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代宗时期,按大历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十二年(777年)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唐德宗到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很多学者认为这是寒食节与清明融合的表现。

第三阶段,唐宋之后,清明逐渐代替寒食成为百姓生活祭祖大日,两者地位发生转变。

在唐以前,寒食节人们的食物是粥。从先秦至汉三国,寒食节这天平民百姓皆吃粳米煮粥,粥煮得较稠,并放冷后吃,故名“冷粥”,但有钱人家可以吃酸酪加杏仁粥。大约从南北朝至唐宋这一时期,人们吃“麦粥”主要是以大麦磨粉煮的粥,有些地方则加糖拌食后放冷吃。唐白居易《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诗中云:“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这反映了唐代寒食吃“饧粥”的风俗。

反观宋代的清明节,据《梦梁录》记载:“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①可见在宋代清明节的祭祀功能逐渐凸显。

那两者地位转化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本人认为在宋之后,寒食节的节日习俗则被赋予在清明上,清明节正式脱离寒食节成为独立有文化意义、价值的节日。在宋代,唐代赐火、取火习俗依然存在,如《梦梁录》记载,每年清明节,“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宣赐臣僚巨烛,正所谓钻燧改火者,即此时也”。①但是范围较唐代宽,人数也更多。宋敏求说:“本朝因之,惟赐辅臣戚里、师臣、节察、三司使、知开封府、枢密直学士、中使,皆得厚赠,非常赐例也。”②在民间读书人在寒食节断火后,向邻家求新火点灯的习俗也依然存在,如王禹《寒食》诗云:“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尽管如此,宋及宋以后禁火、改火习俗却遭到了百姓与集权者的反对与禁止,于是逐渐不被人们所认知。普罗大众抵制禁火从上述宋代有些人已在密室中烹炮中可以佐证。探究原因,个人认为是与蒙古族的有关系。自汉之后,儒家正统确立,当汉民族成为统治阶级时必然会极力推崇儒教礼仪,其中周礼的赐火之制除非在现实条件极不允许的情况,当使者们或王公们或任何人来到他们那里时,不论是谁,都被强迫携带着他们带来的礼物在两堆火之间通过,以便加以净化,以免人们可能施行了巫术,或者带来了毒物或任何的有害的东西。与元代中央阶层的信仰冲突,必然是会遭到统治阶级的反对。

当中央与地方民众都认为需要不再行禁火、改火之制时,寒食节最根本的缘起意义便不存在。当一个节日最重要的核心价值都不再存在,那这个节日退出人们生活及历史舞台则是大势所趋,以至于到明清之后,人们已经只知清明,不知寒食了。当然,人们实际生活需要挂、飞纸钱到烧纸钱的民间祭祀习俗的变化,元统治者禁止禁火以及学界中另一种观点——参商两星信仰、调和春日游乐与衔背致哀矛盾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③顺应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发展规律。

至此,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发展渊源进行初步分析,可以得出:寒食节在唐宋之后不再存在,但是寒食节的习俗、食俗却被融入清明节之中被保留至今。清明果作为寒食节食俗也就慢慢成为清明节的一部分。当然,不排除因地区因素,某些地方依然有寒食节、清明节分立的或者寒食节依然存在至今的可能。本文只以家乡浙江地区的寒食与清明关系对清明果渊源进行探讨。

二、艾叶清明果起源

在浙江地区,每逢清明时期,家家做艾叶清明果。清明节这一天,将做好的清明果带往本家祖坟上祭奠,祭祀完毕后,小孩子总会围坐在坟场附近食用各种食品。最初,清明果在被称为青团,且不是用艾草作为原料。青团的历史记载仅以本人所见材料来看,可以追溯南朝梁代。说明其实青团最早应该是寒食节的冷食食品,是寒食节的食俗。可以看出,制作青团的原料可以有鼠曲草(黄花麦果通称,也是雀麦草(又称浆麦草)),也可以是艾叶。但因为地区之间的差异因素复杂,可能跟当地历史习惯有很大的联系。本文主要探究艾叶为何会被用来制作青团,即艾叶清明果的起源问题。

其实,无论是用鼠曲草还是艾叶、雀麦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青色。有的学者认为寒食节的起源是与青鸟的诞生有关联,所以食物以青色为主。但正如本文所论述到的寒食节是古代先人灭火、取火以及对火的祭祀崇拜而来更为科学,并且从文献资料记载来看,最初的寒食节食俗只是最普通的麦粥,后来才慢慢多样化,最早至南朝才有关于青团的记载。所以基本不认同此种说法。

本文认为,清明节气之始,万物开始从寒冬中复苏、生长,周围一片绿色的生机之感,所以古人取材极有可能也是最为普通、且能被用来食用的青色植物。而艾叶、鼠曲草会被用来作为原料,极有可能与其药用价值有很大关系,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引录《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为粉,谓之‘龙舌料’以压时气。土人采茎叶(鼠曲草) 和米粉, 捣作粑果食。”可见,最早以鼠曲草作为原料,并且做鼠曲?的目的是作为食疗,“以压时气”。古代南方尤其是今江浙沪闽沿海一带,气候湿热,生存条件比较艰苦。历史上东晋南朝人由北方迁徙而来的多数患有痢疾,下不止,可见是对南方的多植被、湿热气候的不适应。而艾叶的功效主要是理气血,逐寒湿,温经,主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可以帮人除湿,这就是对症下药。将有除湿功效的植物和入面粉作为食物,无疑是一个好方法。

在《咸淳临安志》中评价古时吴越地区的风俗时曰:“其俗信鬼神,好淫祀”。④其实,是因为南方的地然地理因素,导致当时的人们俗信鬼神。在端午节,通常有家门口插上艾叶驱邪的习俗。本文以为艾能祛湿、温经,或许是能治好当地人的某些病使人们认为艾能去除他们周围的一些不好的鬼怪,保佑他们,而赋予艾叶驱邪这样的节日意义。至于在清明节清明果中是否受端午艾叶驱邪的影响而把它加入食料中,本文尚未从材料中发现,这里只做一个猜想。

清明节起源篇2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600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起源】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课件下载 。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课件下载 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风俗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 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都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 台湾清明节】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一,所以清明节也因地而异,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台湾的漳 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清明节习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台湾还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后因台湾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多。

【25个民族过清明节】

清明节起源篇3

又是一年清明节,虽然知道清明节的时间,但今年清明节和复活节同一天,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清明节和复活节是同一天吗_清明节和复活节同一天的年份,希望你喜欢。

2021清明节和复活节是同一天吗2021清明时间是4月4日,恰巧这一天是西方的复活节,可以说是多年难得一遇的事情。因为清明节和复活节在公历中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日期。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是节日的节气,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时间在春分后15日,也就是每年的4月5日前后。而复活节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

清明节和复活节同一天的年份清明节和复活节在公历中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日期。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是节日的节气,据紫金山天文台天文历算部的专家所说,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反映在公历当中没有固定的日期。《历书》记载表明,春分后15日为清明,而2021年清明节对应的是公历4月4日。而复活节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所以2021年清明节和复活节同一天。

清明节和复活节的由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复活节(主复活日)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_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_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

节日起源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需从一个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所以会相差两天。

复活节

日期:每年春分过去,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复活节是纪念耶统复活的一个宗教节日。早年对复活节的日期曾经有过争议,引起一时混乱,直到公元325年,教士会议才决定整个教会统一在一天庆祝复活节。

复活节有不少传统的庆祝活动,蛋就是复活节最典型的象征。古时人们常把蛋视为多子多孙和复活的象征.因为它孕育着新的生命。后来教徒又赋予蛋以新的涵义,认为它是耶稣墓的象征,未来的生命就是从其中挣脱而出世。复活节人们常把蛋染成红色,代表耶稣受难时流的鲜血,同时也象征复活后的快乐。还有一种古老的习俗,是把煮熟的彩蛋送给街头的孩子们做游戏。他们把彩蛋从山坡上该下:谁的蛋最后破,谁就获得胜利。全部彩蛋都归他所有。美国白宫每年也玩这种游戏,只不过是把蛋放在草坪上滚动而已。

兔子也是复活节的象征。因为兔子繁殖力很强,所以人们也把它视为新生命的表现者。人们常常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复活节彩蛋是兔子下的,并把彩蛋放在花园里,让孩子们玩找蛋游戏。

现在每逢复活节.美国大小糖果店总要出售用巧克力制成的复活节小免和彩蛋。这些彩蛋小的和鸡蛋差不多,大的竞有甜瓜那么大,孩子们吃起来津津有味。送给亲戚朋友,也不失为上佳礼品。

2021清明节

清明节起源篇4

[关键词]踏青;清明节;寒食节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169-02

2008年我国开始施行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把清明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1天。清明节旅游随之而兴,这对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1 清明节的文化渊源

从文化渊源上来看,“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个日期接近的节日(气)彼此之间的习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互相渗透、重叠,渐渐地不再有明显的民俗活动区分,这就逐渐融合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

1.1 “清明”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淮南子》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有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同时,清明时处早春,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是人们乐于到户外郊游、嬉戏的好时光。

1.2 寒食节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寒食节的重要习俗是禁火、寒食。关于寒食节习俗的来历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周代的禁火之制,《周礼•秋官•司氏》中有记载:“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明烛,共明水。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和祭祀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东汉的《新论•离事》载:“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

1.3 上巳节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是指以二干支纪日历法中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一词最早见于汉代的文献,《后汉书•礼仪志》引《韩诗》云:“郑国之俗,三月上巳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说明最初的上巳节巫术气氛比较浓,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在水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同时,《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云“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说明这也是一个有关男女爱情的节日。魏晋之后上巳节逐渐演变为一个纯粹郊游宴饮的节日,突出了节日的娱乐性质。

2 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价值

清明节气、寒食节和上巳节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融合,构成了清明节丰富的文化价值。总体来看,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游春文化价值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传统文化中歌颂春天,其实是表达对生命的热爱。这种稳定的内隐文化外显在行为上,就是人们在自然界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清明节气踏青游春,走进自然、拥抱自然,使人心旷神怡,振奋精神,消除疲劳。《论语》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述的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大自然中郊野纵情游乐愉悦的景象。它既是人经历枯冬之后生命本能的冲动,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体现。游春的文化价值彰显的是对生命力量的热爱和认同,是对压力的心灵和禁忌的释放和突破,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春游不可同日而语。

2.2 强烈的血缘文化价值

在中国,祖先崇拜与血缘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血缘关系成为祖先崇拜的基础,祖先崇拜又是强化血缘关系的纽带。家族本位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家是中国人心中生活的宇宙,具有超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清明时节,中国人都会一把土在祖先的坟上,敬一炷香在祖宗的灵前。清明节成为他们对“认祖归宗”的怀旧情结、“叶落归根”般对家的认同的情感的寄托。

2.3 强烈的民族向心力文化价值

大而言之,中华民族统称为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血族集团。这种发端于上古,绵延数千年的炎黄观念,成为一种反映共同民族感情的联系纽带,体现和包容了华夏多民族形成一个统一体的自我意识。附会于介子推寒食节起源以及清明节为革命烈士扫墓折射出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慕。每个清明节,来自祖国大陆和港澳台海外的华人游客,熙熙攘攘毕恭毕敬的顶礼膜拜,反映了对我们整个民族祖先的认同。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向心力指引着我们整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团结奋进进取。

3 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传承导向

3.1 从发展战略上来讲,清明节旅游应坚持“政府为主导、民间为主体”的发展战略

政府具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功能,因此,在发展清明节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政府的一切优势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营造一个强势的外部环境。清明节旅游属于一种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旅游,清明节是人民大众自发创造、满足自己需求的一种生活文化。因此,在清明节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发展的主体应该是民间。因为由民间挖掘开发出的清明节旅游文化遗产,可以丰富清明节旅游的内容和强化清明节旅游的文化内涵;可以把注意力从有限的商业利益转移到无限的文化发展动机上来。

3.2 从文化内涵上来讲,清明节旅游应充分体现庄严肃穆、祭祀缅怀的苦文化和体现轻松欢快、休闲踏青的乐文化

缅怀祖先,难免伤感。杜牧的《清明》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都是针对苦文化的描写。因此,清明节旅游应充分体现庄严肃穆、祭祀缅怀的苦文化。清明祭祀坟墓的习俗普及民间,经历二千余年而不衰,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除了体现苦文化以外,还要充分发展其乐文化的内涵精华。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中说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就充分体现了清明节期间人们的欢乐之情。宋朝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也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在清明节郊游回来的繁荣景象。因此,清明节旅游发展应该充分体现轻松欢快休闲踏青的乐文化,一来可以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二来也可以借此机会从平时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3.3 从文化形式上来讲,清明节旅游应充分挖掘极具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清明节民俗文化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清明节旅游的开发就要充分的利用地方的民俗来开展民俗文化旅游活动,赋予清明节旅游以浪漫色彩,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充实清明节旅游内容。例如,中原地区有清明节戴柳插柳的习俗,“柳者,留也;”“鬼者,归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民间习俗开展柳文化旅游活动,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对大家吉祥如意的祝愿。此外,关于清明节还有放风筝、拔河、庙会、舞狮、踩高跷、参与农事活动等习俗,可以有组织的开发这些民间习俗,丰富清明节旅游项目,与旅游者形成共鸣。

3.4 从行业运作上来讲,清明节旅游应着力打造体现亲情、友情、爱情的短线旅游产品

尽管旅游市场上已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清明节旅游线路,但大部分产品仍是以踏青为主题的常规旅游产品,缺乏清明节的人文特色。因此,在行业运作上,必须考虑更多的注入清明节的文化元素,依据清明节的文化渊源,主要针对家庭、亲朋好友、恋人旅游市场,着力打造体现亲情、友情、爱情的旅游产品,全面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的清明节旅游产品。

4 结 论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俗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清明节也是如此。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清明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融入到旅游发展当中,把握好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传承导向,必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旅游产品的丰富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J].新华文摘,2005(3):115-117.

[2]张丑平.“清明”节气上巳、寒食、清明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4-10.

[3]高洪兴.中国鬼节与阴阳五行:从清明节和中元节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32-140.

[4]于汐,唐晋.春游还是游春[J].中华遗产,2008(2/3):35-37.

[5]张要民.中国寻根谒祖旅游开发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03:25-28.

清明节起源篇5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文化; 德育课程; 对接

思考来自于一学生的清明节日记:清明节到了,老师让了解清明节来历与习俗。问妈妈,妈妈不知道;问爸爸,爸爸不清楚;爷爷奶奶呢,能做的就是带全家去上坟。可上坟时看到的是香火弥漫,点香磕头的场面。既老套又不好玩,真是郁闷。(节选)

日记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纵里寻它千百度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对接的前提。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惟有源头活水来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今年是清明被列入法定国假日的第一年。可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怀念与悲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① 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② 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③ 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④ 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辩驳,铮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正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既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又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总把新桃换旧符

比较洋节日,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小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

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转贴于

利用特定的时间,开展“中国传统节日艺术节”和“西方传统节日艺术节”活动。中国传统艺术节,就在校园里挂起了大红灯笼和中国结,让学生穿唐装,舞龙灯、打腰鼓、扭秧歌、抖空竹、剪纸、捏面人,请小厨师在食堂制作艾窝窝、驴打滚、月饼等传统小吃,在教室里、过道边展示中国书画作品。学校也可以组织“唐人街”和“洋人街”,不同小组的学生尝试过不同的节日,进行东西方节日的擂台赛。

清明节起源篇6

中美节日 习俗 内涵

一、节日的概念和作用

节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除了传统的庆祝活动外,节日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如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作为文化的载体,节日的庆祝方式和内涵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悄悄变化,而世界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和交流,也因为节日而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

二、清明节和万圣节的起源、习俗及意义

1.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清明节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都在此时远离冬日的寒浊,迎来温暖的春日。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习俗非常的丰富有趣。在这一天,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扫墓,表达对祖先和已故亲人的缅怀之情。同时,因为清明节也被称为“寒食节”,所以这一天要禁火,为了减少寒食冷餐对身体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大家还要一起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清明节通过对祖先和亡人的追思和缅怀,教育人们要珍视和尊重生命,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同时又充满了踏青游玩的欢笑之声,强健体魄,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正是这特殊的形式和重要的意义,使得清明节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特色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2.万圣节

万圣夜,英文称之为“Halloween”,为“All Hallow Eve”的缩写,是指万圣节的前夜。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这节日提前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严酷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原因。

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由以前的逐鬼驱魔变得积极快乐。“死魂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以卡通形象出现,变得友善而滑稽。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在这一天则极尽所能地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让鬼节变得妙趣横生,而万圣节也成了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

三、清明节与万圣节的主要差异

1.习俗差异

清明节和万圣节在习俗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清明节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时至今日,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它更是重要的祭祀日。清明节当天,亲人们要结伴而行,携带纸钱、果品、酒食等到墓地,首先,为祖先的墓地“打扫”,如擦洗墓碑,拔除野草、添加新土;其次,陈设果品美食,点燃香烛为他们“送钱”“送食”,同时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健康。通过祭祖扫墓,人们主要表达的是对祖先及亲人的哀思。而且在举行扫墓仪式时,往往气氛严肃,步骤繁复。全程需双膝跪地,表达对祖先的敬畏。仪式结束后叩头行礼,并共同将剩余的酒食吃完,意为与祖先共同进餐,然后回家。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的万圣节仅保留了一部分原有的习俗,原有的祭祀仪式逐渐被人们所忘却,节日的宗教色彩也逐渐变淡,并不断向着奇特、怪诞和狂欢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天,小孩子们提着南瓜灯挨家挨户地要糖,成年人也举行各种各样的狂欢活动,戴着鬼神面具,成群结队,“装神弄鬼”相互恐吓,他们游行在大街小巷之中,在稍显恐怖的气氛中,尽情寻找和创造着欢乐。“鬼节”在美国成了一年之中仅次于圣诞节的第二大民俗节日,万圣节成了一年一度真正意义上的狂欢节。

2.内涵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手工劳动就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劳作方式和经济来源。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劳力的多少往往会决定一个家庭兴旺与否。而在祭祖扫墓之时,家人要全员参与,能增强人们的家族观念,同时提醒家人“人丁兴旺”的重要性,体现了封建社会浓厚的宗族血缘关系。

与拥有悠久历史和封建传统的中国不同,独立战争之前的美国深受欧洲资本主义推崇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以及14、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们相信,只要足够虔诚,就会与上帝建立联系。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等级之分,也无贵贱之别,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因此,在万圣节来临之时,几乎所有人都戴起面具加入狂欢,尽情释放,展现和张扬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其传统的祭祀仪式已难觅踪迹。

四、结语

通过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及美国的传统节日万圣节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中美两国在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他国的节日文化,并与本国的节日文化进行对比,使我们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弘扬本国节日文化,同时为吸纳他国节日文化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盖国梁.节趣.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2]陶德政.从中西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宋莉.中国风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清明节起源篇7

一、清明节的来源

关于清明的传说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寒食与清明节。寒食节在农历三月初三,寒食就是吃冷食。其二,介子推与清明节,清明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在清明节之前有寒食节,寒食节是祭祀鬼神的节日,它们原本是由于时间上比较接近,在民间将二者合而为一,于是就出现了清明有寒食、扫墓的风俗。这个节日起源于中国,后来传入越南。

二、清明节习俗

(一)时间的确定

清明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在立春之后45天到来。清明一般在农历的三月份,最迟在农历四月初。清明,意味着气清光明,是一年之中非常美好的时光。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越南的清明节(寒食节)为农历三月初三。

(二)清明节期间的祭祀仪式

1.节日习俗

从活动方面来看,同中国一样,越南人也借清明之际祭祖、扫墓和踏青。按照习俗,扫墓时,人们一般携带酒食果品、香、纸钱、鲜花、铁锹等物品到墓地,清除坟墓上的杂草,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焚香烧纸,献上鲜花,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有很多地方还有扫墓时燃放爆竹的习俗。由于拜祭祖先的民俗活动在春节时期已经举行过,因此在这一天人们并不一定要去扫墓, 而多数情况是外出踏青,感受新一年的开始。清明节正是春暖花开之际,春回大地,天气转暖,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因此,清明踏青和祭祖一样成为节日习俗。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清明节是一个大节,节日期间的习俗内容丰富。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缅怀祖先和亲人的祭拜思念之情,又有踏青游玩快乐生活的理念,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2.中越清明节祭祀方式的差异

清明节祭祖这种风俗源于寒食节,寒食节主要以祭祀为主,祭祖源于对祖先的崇拜,这种风俗被历代传承延续下来。但是,中越祖先祭拜的方式却不同。在中国清明祭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家里或者祠堂祭祀祖先;另一种是上坟扫墓。祭祖扫墓不仅仅表现在对于亲人的怀念和敬仰上,还可以拉近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加强团结,使得家族内部更加和谐。

祭祖是越南民间信仰文化中重要的一种形式。祭祖的固定时间为祖先忌日、节日(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新稻节、灶君节等)及每月的朔望之日等。在越南,祭祀祖先分家祭和族祭。族祭一般在宗族的祠堂里举行,家祭则在家中举行。祭祀祖先的供品必须清洁,并需专门操办,其他人不能随便接触。祭品准备好后必须先供祖先,供完后家人方可享用。祭品可繁可简,往往根据主人家境和祭祀场合而定,常包括槟榔、酒、水果、香、清水等。当遇到突发事件需祭祀祖先而来不及准备供品时,只需一杯清水及一炷香即可。而复杂的供品则往往包括糯米饭、茶、糕点、水果等。

3.清明节中越食俗的差异

中越两国清明节的饮食不同,但这些食俗都有着共同的纪念意义。清明节从来源而论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当代人更是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怀念,对烈士的敬仰,节日期间还能加深人们温馨的亲情和真挚的友情。

越南的寒食节一方面是要铭记中国古人介子推的忠义之心,另一方面又是越南人祭祀祖先的机会。不过越南人寒食节不禁烟,不吃冷食,也不需要头一天把各种食品做好。越南人寒食节会吃元宵和汤圆,越南人认为三月是元宵和汤圆的季节。越南的元宵和汤圆都是用糯米面做成的,但味道和吃法却不一样,同中国的元宵和汤圆也有所区别。越南元宵是以冰糖为馅,个儿比中国的元宵要小。元宵下到开水中几经沉浮,煮熟以后捞起来摆在小碟子里。越南的汤圆是以绿豆为馅的,绿豆煮熟,去皮,捣碎,然后作为馅包在汤圆里。汤圆在开水中煮熟后,盛进已倒好糖水的碗里,毕恭毕敬地供奉在神位和祖先牌位前,待他们尝过了自己方可食用。出于对神灵和祖先的尊敬,过去越南人三月初三之前是不吃元宵和汤圆的。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上供的食品,在没有上供前,自己不能先吃。现在,城市里过寒食节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三月份吃元宵和汤圆的习俗仍然在延续。

在中国,一般会做“子推馍”,“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猪、羊等动物,现在面花的内容更加丰富了,有些地方还会捏一些水果或蔬菜的造型。人们会用杜梨树枝或细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子推馍”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还用来馈赠亲友。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女儿送,称为“送寒食”。在江南水乡,清明时节会吃“青团子”,糯米粉拌艾叶汁,制成青色团子,豆沙馅;也吃“松花糍团”,即用糯米饭舂溶,包芝麻馅,搓成团,外裹松树花粉。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则多为枣泥或豆沙。放入蒸笼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热后色泽翠绿可爱,又带有芦叶的清香,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广西壮族清明节吃乌黑糯米饭。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物产不同,决定了清明节的食俗也会有所不同。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越两国人民清明节的节日习俗有传承也有发展,一些新的节日习俗应用而生,如网络祭祀、环保祭祀、天堂信箱等,节日活动也愈加丰富,强调文明祭祀和绿色祭祀。但不论哪种形式表达的都是人们对祖先和亲人的敬重和思念之情,体现了中越人民浓厚的家庭观念。

清明节起源篇8

清明节源于寒食节,原为纪念春秋晋国公介子推‘割股啖君’,‘孝母憾天’的历史典故。介子推跟随晋国公子重耳出国流亡19年,曾割股以啖君。重耳返晋被立为君(即晋文公)之后封赏功臣,介子推功不言禄回到夏县老家。公元前635年初春,介子推偕母来到介休(定阳县)小宋曲村姥姥家躲避。晋文公得知后让邻居解张带路到介休寻找,介子推拒受封赏,又背着老母亲隐住绵山岩洞中草衣寒食。晋文公迫使介子推出山以辅其政,带领众大臣来到绵山下,派人登山百般呼唤,不见介子推出林相见;这时,有的大臣向晋文公献计说:“介子推是位大孝子,如果三面点火留下一面,他一定会背着老母出来。”结果奸臣孤偃、赵衰四面举火,正值春季风很大火越烧越旺,火着了三天三夜,堵住了介子推携母出山。晋文公又派大臣再次登山寻找,有人从岩洞中找到半张破草席。晋文公接过草席子细看,只见上面写到:“割肉奉君尽忠心,但愿主公赏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照复清明。”看后,晋文公悲痛万分追悔莫及,为纪念这位忠孝双全的贤臣,晋文公下令改绵山为介山,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并把焚山这日定为“寒食节”,下令全国严禁在三天内生火煮饭,只吃冷食。这是历史上最先提出的寒食起源说,它已成为介休绵山独特的文化遗产。

第二年寒食节的次日,晋文公率领群臣登绵山祭奠,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他融景生情,想起介子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您做一个清明的国君!”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表达对介子推的思念之情,把此祭日(冬至后106日)定为“清明节”。寓意天清地明之意。

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清明节气,在冬至后105日,也就是寒食节的次日。因此清明节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二是指节日,节日包含着风俗和庆祝纪念及相应的仪式习俗。

清明节时严冬已过,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春游“踏青”登山的最佳时节,俗称踏青节;民间习惯于当天扫墓,所以又称思亲节、祭祀节,俗称鬼节,其最突出的习俗就是扫墓祭祖。除了扫墓,清明节最为流行的要数植树插柳了,所以清明节又称插柳节。大约到了唐代,寒食与清明节合而为一,清明变成寒食节的一部分,是寒食节重要的一天。于是人们将寒食清明统称为清明节,所以清明节是寒食节自然发展的结果。

寒食清明节源于介休绵山。绵山的文化底蕴,就是介子文化(寒食及忠孝文化)。因此,绵山是公认的介子推归隐地,是寒食文化和忠孝文化发源地,是神奇的灵山圣地。

介休市民营企业家,山西省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吉英先生,从1995年投巨资数亿元开发绵山风景区达25平方公里,修复了许多古建筑,新建了上山的盘山公路,重修了云峰寺,兴建了9.9米高的介子推携母塑像和旌介亭,新建了到介公岭(石窟介公祠)的1800多级登山石阶,在巨形石窟内修建了高12米的介子推、介母及解张三尊塑像。现已有14大游览区,360多个景点,宾馆床位2000多,餐位300多,达到5 日游的格局。其节日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在全省名列前茅。绵山也安排了4000多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景区所在地农民人均增收800多元,也带动了介休市的旅游,交通,建材等产业的发展,是山西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化的典型。现在的介休市已形成已绵山为龙头,以厚重的历史遗迹后土庙,祆神楼,洪山源神庙,张壁古堡村,秦柏及灵石王家大院,资寿寺为主要景点的大旅游格局。

阎吉英先生说:“介子推崇尚大道,惟诚惟信……以道德忠孝仁义教化天下,诚、正、修、齐、治、平为入世人道之学,与国家政策和社会进步相适应,”应该提倡。“科学为物质文明、道德为精神文明;科学以开拓知识,道德以苦己利人,并行则利国利民,执一则祸世”,不可偏废。他对绵山的开发和对清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被世人所肯定。

20世纪40年代,绵山被日本帝国主义大肆破坏,日寇一把火把绵山烧成荒山,几乎人迹罕至50年。

世纪之交的今天,阎吉英开发旅游的一把火,把绵山烧成名山,一时间车水马龙,高峰时一天4万游客云集绵山中,让我们在这里又看到了绵山秀丽奇特的风景和古老厚重的文化,看到三佳煤化公司开发绵山旅游业的壮举,看到一个煤焦企业逐步走向现代绿色企业的新气象。

上一篇:比喻的成语范文 下一篇:秋的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