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来范文

时间:2023-11-23 09:36:20

生活中来

生活中来篇1

口语交际是一种生活交往活动。口语交际训练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凸现其生活化的课程理念,让生活感受与口语交际训练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口语交际活动。

2.在交际活动中渗透表达方法。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说通顺。

3.培养学生养成自然大方、文明得体的交际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课前,精心布置教室。教室里可挂些七彩球,在墙的四周张贴一些有关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对话的卡通画片,积极营造一种现实生活中交际的氛围)

1.播放录像,让学生有话想说

录像播放了外地插班生董艳琳、覃妮两位同学在三(1)班举行的欢迎会上自我介绍的真实情景。教师一边引导学生仔细看,认真听,一边自然地引出了交际话题――怎样来作自我介绍,激起学生参与到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来,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2.说说议议,自我介绍要做到的基本要求

结合录像,通过学生的发言,让学生了解懂得自我介绍时的基本要求。

(1)说得要具体,介绍清楚自己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是谁起的名字,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字及自己的兴趣爱好等。

(2)说得要清楚,声音不要太小,要让大家听明白你说了些什么。

(3)说话时态度要大方,有礼貌。

(给话题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吻合的交际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需要,易于把学生带进生活场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交互性。)

二、示范引路,互相练习自我介绍

1.教师示范表演

教师先作自我介绍,用真诚的感情,平等的态度,朴实幽默的语言,配合得体的肢体动作,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交际氛围,消除学生紧张心理。同时教师作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指导者、交际者,要授之以法,让学生感悟自我介绍的方法。

2.互相练习《自我介绍》

同桌学生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互换角色,在练说中达到心理的互动、情感的互动。

3.学生上台自我介绍,师生进行点评

在充分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进行自我介绍。介绍过程中,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低年级学生生活、阅读经验不足,口语交际训练要重视示范引导,通过教师的交际语言、态度、行为方式的示范,让学生真正成为口语交际的学习者,同时同桌的互动又让学生成为交际者、欣赏者。)

三、体验角色,学会自我介绍

1.创设多种交际的情境

课件出示:去同学家里,怎样向同学的爸爸作自我介绍呢?春游中,结识新朋友过程中怎样介绍自己?迷路时,怎样向警察叔叔介绍情况?竞聘班干部时的白我介绍……以四个学生为一组,请选择上面其中的一个场景进行合作交流。然后选出自己的代表在全班交流。

2.汇报展示,嘉宾点评

由五位嘉宾现场点评,各组代表上台作精彩表演。(课前,先邀请五位家长代表组成评委。)

3.举行颁奖仪式,激励学生主动交流的积极性。由评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口才奖、最佳配角奖和最佳潜能奖,并授予奖品。

(由于交际角色的多元化,当学生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不同的场合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其交际时语气语调的各不相同,从而拓展视野,发展交际能力。)

四、生活延伸,提高自我推荐能力

1.教师播放学校竞选标兵活动的录像,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生活中的口语交际。

2.课外作业:模拟竞聘班级文艺委员,学会推荐自己。要求:写一段话,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写好后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感兴趣的还可以召开一次家庭交流会。

生活中来篇2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走进生活;热爱生活;形成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47-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正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中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

1.来源生活,回归生活

课程目标是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和行为实践以及间接获得经验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不是简单的备教材,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生活的人。教学不应局限于教室,应扩展到家庭社会和其他生活空间。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2.创设情境,引感的共鸣

情境可以传递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情节,适当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我在教学《我在慢慢长大》这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准备自己从小到现在的生活照片。课堂上通过互相展示照片(同桌展示、小组展示、上台给全班展示等),让学生感受体验到自己在长大。当有一个同学展示出这么一张照片时:一位年轻妇女抱着一个小姑娘(明显看出是一对母女),小姑娘手里拿着蛋糕在吃,妈妈在微笑。我就问:"这是你和你的妈妈吗?"小姑娘点点头。于是我接着说:"妈妈抱着小时候的你,有时候胳膊都累酸了。从小到现在,妈妈疼你、爱你,有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总是留着给你吃,为了你的健康成长、幸福快乐,付出了很多艰辛,你应该对妈妈说句什么话呢?"通过我对她道德情感的引导,小姑娘很悟,接着说:“我应该对妈妈说声,妈妈!谢谢您,您辛苦了!”因此,教师要善于挽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3.创造性使用教材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是教师组织活动的主要依据。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儿童个性、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因此,与典型学科课程的教科书明显不同的是,教材为教师因地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和班级的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同时,教科书的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使它不在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而是成为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因此,在使用教材时,一定要改变以往"教材为中心"的教材观,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材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计划,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发展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或看图讲解。在保证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可对教育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儿童在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教育活动中各个方面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适宜当地的课程内容,本课程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儿童生活周围的人和物、家庭、学校、社区、自然、环境设施、人文景观以及儿童生活中的体验、经验、发现等等,各种节目、文化活动、重大事件、民俗活动等等均可视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也就是说从儿童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发掘出课程的宝贵资源。

我认为《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达到更加热爱生活的目的,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上的奠基石。

总之,要想真正教好《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教师就应该多想方法,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不断创新,在探索中求进步、促发展,真正让《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再把他们带到更美的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杨文娟.《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有效性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1.

[3] 徐莹晖、王文岭.《陶行知论生活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4

[4] 邢秀茶.学与教的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5] 宁仁梅.《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

作者简介:

生活中来篇3

一、贴近生活,感受学习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一)例题生活化,让学生体验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儿童亲身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例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根据学生经常会用到钱这一生活实际,然后问:我们去买东西需要用什么?这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钱”。这时我告诉学生:中国的钱叫“人民币”。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并说:“我们买东西就要用到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这样一来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到了虚拟的现实生活中去了。

(二)练习生活化,培养应用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应用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乘法应用题”时,我创设了一个买卖的情境,同组的同学互相扮演,一位学生扮演买笔的小朋友,另一位扮演卖笔的阿姨,其他同学算出买笔要用的钱数,同组同学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三)再现熟悉生活背景,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很有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内容和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找准每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就创设了一个实际情境――与学生一起做开汽车的游戏。老师当司机,做开汽车动作,老师后面(也就是汽车)有四个学生。汽车启动,老师问学生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4个),教师报站名,停车,又上来几个学生,汽车再启动,老师问上来几个同学(3个),再问汽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7个)。又到一站,停车,下去了2个学生,老师问现在汽车上还有几个同学(5个)。这样抽象出算式4+3-2=5。游戏如此反复轮流做几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和价值。

二、用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元、角、分》教学中,开展模拟购物活动,给你1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文具?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等。又如教学《估算》时,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你的体重大约是()千克?学校教学大楼大约高( )米?一个苹果大约重( )克?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三、操作实践,感悟数学形成过程

操作实践活动在直观与抽象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激发多种感官参与,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体验数学形成过程,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在教学空间与图形的相关内容时,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物、模型,教具演示,通过操作学具,进行实验等学习活动,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以及图形的变换规律,掌握其基本特征和基本性质,自主探求简单几何体的面积、体积等计算公式,同时注重把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并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学具、设计图案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四、借助生活经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教学时就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生活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和归宿。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让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的作用,惟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难道这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吗?

生活中来篇4

没有一个教材和教案能适合任何学生。教师设计一节课,就是一次创造性劳动,教师应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设置合理的预期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从临摹到创新,是一个坎。过不了这个坎,就可能永远停留在临摹阶段;过了这个坎,就会产生质变,就会脱胎换骨,就会有一种超脱感。

那么,怎样才算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呢,又应该如何撰写教学设计呢?

走进教材

走进教材就是要读教材,从“走马观花”到“下马看花”,读懂教材。在读教材之前,还需要对教材的性质有准确的定位。教材是什么呢?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体。读懂教材就是要把握教材的“序”,熟悉教材的“题”,吃准教材的“点”。教材的“序”包括教材册与册之间的序、整册内容的序、本节内容的序等。教材的“题”包括教材中的题目、教材中的案例或例题。教材中的题目大多承载着编写者的鲜明意图,尤其是以活动命名的章节;而对于每一个案例的内涵和关联的内容,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吃准教材的“点”就是要了解其重点、难点、本质,以及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其实,确定教材的重难点并不难,具有突出作用的内容就是教学的重点;大部分学生理解或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容易出现混淆的错误问题就是教学的难点。教学重点与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有关,教学难点与学生的认识有关。吃准重难点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和多读教参来解决。

大部分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是由近及远、由点及面的过程。把握教材可以通过对课标或指导纲要的学习来提升理念,通过多读资料来丰富认识。读懂教材的过程又像是一个知识积蓄的过程,建议教师不仅要读教材,还要博览群书,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在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中,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其顺序为“明确任务需求”、“建立表格”、“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呈现报告”等。而通过学情分析,这个顺序已经不再适合高一的学生,因为学生在初中时大多已经会建立表格和分析计算,而作为知识点之一,制作图表又十分容易。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呢?

走出教材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包括课后反思和课前反思。走进教材并且读懂教材后就应该走出教材了。走向哪儿去?当然是走向生活,因为知识来源于生活。这里首先要懂得反思一些基本问题 :我所教学科的价值是什么?这门学科要留给学生什么?留给学生永恒的东西又是什么?这才是教师要思考的本质问题或追求的目标。很多人往往容易被教材的知识点所困扰,把思考的重点放在了怎样寻找新颖的案例或例题上,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实际上,教材中的很多案例并非为教学量身定做,它本身也是来源于生活,进入教材后,才增加了一种所谓的“教学价值”。教师应该清楚的是,教材并不是我们教学的内容,它只是我们教学的载体。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隐藏在教材中,这说明教材的教学价值定位极具灵活性。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给教师们带来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空间。在浙江师范大学曾经听王基一教授说过,信息技术课不能只是给学生最前沿的东西,而是要教会给学生最基础的东西、永恒不变的东西,尤其不能只是停留在应用的层面上。是的,很多应用的东西甚至可以无师自通,或者通过学生以后的自学解决。而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才是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的。那么基础到底是什么呢?在用计算机扫描试卷时,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经过简短的培训,很快就掌握了扫描软件的使用。而很多数据的修改或查询却需要在SQL环境中进行,正是这个数据库支撑着扫描工作,我想这个数据库就是基础,就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

生活中来篇5

关键词:初中生物;创新;新课标;积极性;活跃

初中生物课堂充斥着多样的生物基础知识,从植物到动物,从生物到环境,从内在到表象都有所涉及。在新时代的课堂中,教学更要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由喜欢生物到学习生物,到了解生物,让生物课堂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的殿堂。而要实现这些就要注意几点。

一、多媒体教学,多样生物吸引兴趣

多媒体的教学特点是形象、生动,能够将我们平时无法看到的现象或物体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近距离”观察知识点,让学习更加具象、更加具体。虽然生物与我们息息相关,但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或者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了解也是片面的。这样一来,要想学习到真正的生物,就需要用多媒体将生物世界的五彩缤纷、环境的千变万化、万物的演变、内在基因的表示等等展示出来。这样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将生物多样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生物知识“活”起来;让大家充满兴趣地积极学习,动力十足,让生物课堂“活”起来。

二、游戏教学,轻松氛围提高积极性

游戏是人与生俱来放松自己的方式,而新时代的教育,将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度过45分钟。而且生物知识点有零散、需强记忆的特点,传统的教学只会让其“枯燥无味”的特点表露无遗,降低学生的兴趣,课堂也会“死气沉沉”。但是借用游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习过程快乐,知识点在放松中会有更加深刻的记忆。例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可以组织一个游戏,老师写几种植物,传给第一位学生,让他描述该植物的最大特点。然后传给第二个人,让他接着描述,第三个人要猜测一下,然后写下答案,并加以描述。以此类推,大约5、6个人之后,最后一名学生将答案公布出来。经过这样的游戏,学生会表现出自己比较薄弱的一面,经过纠正和别人的补充,能够加深自己对不熟悉知识的印象。

三、实践教学,深入生活

知识需要实践,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实践检验真理,这是贯穿古今的定律。生物课堂“活”起来,就要让生物知识“活”起来,学以致用,方能后劲十足。在平日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反映生物知识没有什么实践的价值,和物理、数学不同,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这是我们“传统教学”造成的错误心理,学生看不到生物的实践性自然没有学习动力,学习课堂也就沉闷无比。采用实践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组织一些活动,在实践中学习生物知识;或是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践活动,让生物知识融入他们的科学探索之中,了解生物,更要应用生物。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章节的时候,为了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可以让学生自己种植一株小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以及水分、光照、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中总结自己观察的结果和实验所得。如果想要缩短准备时间,可以让学生每天观察一种生物现象或是提出一个关于生物的问题,让知识从生活实践中总结而来,让学习动力由实践求知而出。实践教学也是实验教学,观察细胞、观察微生物等,都能够让书本上的文字知识以神奇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的课堂才是“活”的课堂。

总之,要想让生物课堂“活”起来,就要让知识“活”起来,让学生“活”起来,以教师的“活”、教学的“活”带动学习过程的“活”。

生活中来篇6

这里说的水之“源”和水之“流”的关系。我以为,用这样一种相互依存来阐释和解读文学和生活的关系,也是颇为适宜的。

作为一种文学常识,文学来源于生活的说法尽人皆知。但是,究竟文学是怎样源于生活的,却言人人殊,莫衷一是。其实,这里面至少有四种具体的关系对应。

首先,在我看来,文学所写的生活,不是一般的生活流,而是一种“有感情的生活”。

众所周知,人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大自然有风、雷、雨、电、阴、晴、圆、缺。这些都是现象,但现象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而大自然也是无风不起浪,无云不成雨。因此,表现了这些爱、恨、离、愁的现象,描绘那些风起云涌的景观,并揭示了其背后的情绪和意味,就是一种“有感情的生活”。比如,台湾作家陈启佑的小小说《永远的蝴蝶》。写一对恋人雨中伴行。女友出于对“我”的深情,主动到马路对面的邮筒寄信,结果却不幸遭遇车祸……故事并不新鲜,但,因为情感真挚,所以感人至深……还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中,“花溅泪”和“鸟惊心”都是拟人化表达,是诗人感情在“花”“鸟”这些物象上的投射。这种将大自然“感情化”的方式是典型的文学表达。

其次,文学写生活,写的实际上是“有感觉的生活”。“有感觉的生活”与“有感情的生活”还是有区别的。首先,“感觉”较之“感情”,广度上没有“感情”细腻、丰富,深度上,没有“感情”悠远、深沉。“感觉”往往是转瞬即逝的,它往往云淡风清,如丝如缕;没有“感情”持久、热烈,但是,它比“感情”锐敏、轻灵,细致把握“感觉”和“感情”的区分对文学创作必不可少。而在我看来,感觉的表述,除了用于人世的整体勾勒外,主要表现在一些写景的文章当中。比如上文所说的大自然的风、雷、雨、电、阴、晴、圆、缺等自然现象,这些景物在人的内心里总会引起一些“感觉”,或冷、或热、或轻松、或沉重、或喜悦、或伤感……当你写出了自然现象赋予的自我感觉,那么,至少在这一点上,文章就成功了。因为,你写的是“有感觉的生活”,而不是表象的生活。

再者,我以为,文学表现生活,写的实际上是“有趣味的生活”。

生活中来篇7

今天是周末,天气格外晴朗,走在鲜花蔟拥的上学路上,神清气爽。

然而,刚进教室,同桌陈云昊就给了我当头一棒,他无原无故骂我是笨蛋,让我整整一天心里都很难受。放学回家,我含泪把我的委屈告诉了妈妈,想让妈妈帮我去教训他!妈妈说:“同学之间的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你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不是笨蛋啊!”晚上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我回味着妈妈的话,我在一遍一遍地问自己,我是笨蛋吗?这时,遥远的天际有流星划过。我的脑子一亮,突然想到在上一学期全年级的口算比赛中,我得了二等奖,老师还给我发了奖状和奖品,同学们都很羡慕我,连陈云昊也很佩服我,这不就充分证明自己不是笨蛋吗?

我又想起了老师给我们讲的:“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原来道理就在生活中,明白了这个道理,心里豁然开朗,我更加想学习了,我要读更多的书,明白更多的道理,我要证明自己不是笨蛋!想着想着,我很快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朝窗外一看,哇,又是一个艳阳天!

陕西汉中市汉师附小三年级(4)班三年级:范一航

生活中来篇8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和看法。这些经验和看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片面的,也有的是错误的。而学习过程就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现行物理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生活实际,甚至手中的一杯水、一张纸,呼出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研究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易被接受。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料,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融入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努力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疑惑,进入新课的学习,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思考,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的知识融合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就会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会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而是一项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所以教学活动内容应扎根于现实生活,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因为学习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运用,方便生活。现实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归宿,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物理学科的特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知识与物理课本的密切联系,让学习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物理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远离现实生活,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新课改不再是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更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在物理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讨论、竞赛、小组活动、参观、调查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3:《电磁联系复习》教学片段。

……

师:同学们下面是“我来比划你来猜”比赛。这个活动按学习小组进行,一个同学猜,其他同学比划。看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小组猜出得最多。

这时屏幕上随机出现“法拉第”三个字。

生:(比划)一个科学家的名字,他首先发现了磁生电。

生:(猜)法拉第。

这时屏幕的字变为“电动机”。

生:(比划)三个字,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生:(猜)电动机。

……

案例4:在教学《速度》一节时,我就把学生带到运动场上,让学生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方法。

把学生分为三大组:一组是运动员;一组是裁判员;一组是观众。

让运动员举行跑步比赛,裁判员计时,观众加油。然后角色互换。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速度”的概念教学,自然比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上一篇:当爱有尽头范文 下一篇:安妮宝贝彼岸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