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中少儿班范文

时间:2023-10-27 15:31:21

北京八中少儿班篇1

中国建国初期幼儿园作为福利制度,由国家或集体举办,但只覆盖少数部门的子女。自从中国步入市场化经济,企事业逐步剥离社会职能,也因国力羸弱,百废待新,幼儿教育领域几乎彻底推给市场解决。这是民营幼儿园经营环境最好时期,然而,由于资金匮乏,经营者的素质和专业先天不足,民营幼儿园并未真正形成对公立园的竞争压力。民营幼儿园呈现数量众多,硬件落后,质量不高,品牌薄弱的局面,各地仍以公立园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它们的市场份额不高,却在知名度,性价比,硬环境,教育质量方面拥有极高的美誉度。

民营幼儿园之所以没有成为初期市场化的主角,一个是老百姓钱袋还没有厚实起来,同时,教育标准和权威仍然掌握在国家教育部门手里,民营幼儿园并没有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在运动员兼裁判的双重身份下,公立幼儿园在市场竞争中显得从容不迫。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产阶级的大量涌现,结合独生子女的累积效应,几个成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从而提前推动中国进入幼儿教育的旺盛需求期。这是民营幼儿园的又一个黄金发展期。这也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市场转折点。

上海浦东新区拥有公立幼儿园十余所,收费低至三四百元。当地私立园只有两三所,收费却是10-20倍。这也将是中国未来10-30年绝大多数城市的缩影。纵观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也是必由之路。尽管中国目前还没有经济实力将幼儿教育全部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但也只是时间问题。因此,民营幼儿园分享市场盛宴时,更应看到未来发展的隐忧。快速规模化是赢利递增的重要保障,却无法确保市场的终极位置。试图通过连锁发展建立庞大帝国的设想,最终会以黯然出局作为收场。美国的教育行业,无论幼儿园,还是到大学,最富有影响力的均是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作为金字塔的塔基,以普及教育、义务教育为主,私立学校却占据塔尖位置,以贵族化、赢利化、品牌化为特征,教育品质是核心标志。今日的民营幼儿园如何市场定位,如何确定目标,这关系到未来市场成长和格局分配。目前众多民营幼儿园通过建立连锁品牌、资本介入、经营效率、统一标识、高档装修、西化教育、爱心教育等,积极塑造市场竞争优势,但是这些却远离真正的竞争焦点—教育领域。与名目繁多、徒有虚名、华而不实的民营幼儿园推行的幼儿教育模式相比,公立园建立在扎实的中国传统教育基础上的幼儿教育,虽然不好看,效果却客观实在。

这种窘境并非只存在于幼教领域,整个中国教育行业,民营学校都有类似困境,也就是在教育领域缺乏核心竞争优势。即使目前做得声名卓著的新东方也没有脱离这样的边缘处境。如果民营教育不改变只图赚钱,不图品质的经营方向,则随时可能成为市场过客。集中有效资源投入教研,经营者静下心关注教育,让教育家做教育,勇于创造教育改革试验田,等等,这才能逐步赢得教育领域的领先优势,从而逐步占据教育的主导位置。以美国哈佛作为基业常青的发展楷模,这是中国民营教育的最好选择和最终归属。

二、幼儿教育模式的发展

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学科设置和课程内容主要引自西方,此时,幼儿教育还无法成为关注领域。延续几千年的私塾教育一直是中国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建国初期的幼儿园严格说应是育婴所或托儿所,在教育研究和发展方面近于空白。以陈鹤琴和陶行知等少数代表的教育大家,他们各自提出对幼儿教育的主张和设想,并做了很多有益的实践尝试,但是比起同期的西方幼教专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等,无论在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都无法相提并论。随着思想的影响,中国幼儿教育客观上变成简化版的小学教育。

二十一世纪前后,西方幼教思想和教育模式逐步被中国民营幼儿园引入,这是教育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蒙台梭利、卡尔威特、约翰洛克、斯宾塞、瑞吉欧、华德福、七田真、井深大、塞德兹、卡曼、斯托夫人等,这些西方著名的幼教专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一股脑地涌入中国幼教市场。众花迷人眼,中国幼教模式精彩纷呈,然而,多数却是昙花一现。水土不服、张冠李戴、舍本逐木、物是人非、不符国情,这是西化教育的真实写照。虽然这也极大地促进国内幼儿教育研究的发展,本质上却没有改变中国幼教的落后局面。民营幼儿园也没有借此赢得幼教市场品质竞争的法码。

谈论中国幼教市场就无法忽视高考指挥棒的大环境影响,让幼教服务于高考竞争,这是当今多数家长的关注焦点。追求自由、纯真、快乐、健康、个性、内涵等教育目标,在很多家长眼里更多让位于知识教育。这些目标并不矛盾,也不是非此即彼,可以同时实现,相互促进。然而,中国幼教市场既无力实现服务高考竞争的市场需求,也无法摆脱这种市场压力,很多急功近利的做法却在破坏儿童的身心发展。这是整个中国幼教市场的困惑。任何教育理念、模式、过程、效果,最终都是要服务于个人的素质成长、竞争能力、幸福感受等目标,因此,回避、漠视、放弃市场真实需求的幼教也注定是虚伪的、无法获得发展的。

当前幼儿园可划分为:一、自由发展型,以北京李跃儿芭学园作为代表。她们完全放弃知识学习,给孩子极大的自由空间,追求培养易于生存和个性发展的孩子。二、传授知识型,这是多数幼儿园的核心工作内容。艺术培训、学科知识、社会活动等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远非幼师能胜任。三、思维发展型,这是少数幼儿园在尝试的教育新领域。传授知识虽然可以帮助婴幼儿发展,却很难形成绝对优势。学习能力是影响婴幼儿学习发展的重大因素,而思维能力则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标志。教师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婴幼儿的思维发展,这是传统教育模式发展到高级状态的必然趋势。少数成功案例均揭示一个现实,这须孩子自身悟性和优秀导师的参与。这两者都是稀缺资源,导致无法全面推广。四、主动发展型。这种新型教育有别于由外向内、教师主导的传统教育,主要依靠婴幼儿在特定时期对外界的敏感性和主动发展而创设的新型教育模式。

主动发展型的幼儿教育模式是当前幼儿教育的最新发展,它从理论上解决了传统教育所无法克服的自身悟性和优秀导师的两大难题,但能否全面超越传统教育的效果还有待于实践上的验证。日本千叶县有间著名的天才幼稚园,专门招收2岁幼儿,毕业孩子的智商均在140以上。这些孩子在入园时智商并非超常,而是经过专门培养后才达到超常水平。教育过程很平常,但因教育得法、环境适宜,教育效果显著。国内个别园也已取得如此教育成果。归纳该模式要素:1、教育关键期;2、混龄组合;3、自由空间;4、全面发展;5、无为而治。主动发展型的外在表现形式与自由发展型非常相似,但是后者的教育效果远逊色于传统教育,而前者却创造出传统教育从没有实现的教育高度。

三、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思想是中国幼儿教育界的主流思想,他们虽然也认为幼儿教育应该有别于小学教育,但是两者没有本质差别。幼儿园就是简化版小学。不可否认,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的规范性、实践性和效果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以河南为例,占据主导品牌地位的几乎都是隶属于学校的附属幼儿园,其中包含很多民办学校的幼儿园。他们具有资源优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区域,幼儿园的品牌影响和认可还取决于该园的历史渊源和特殊地位。传统教育模式里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是从属地位,优秀导师和学生悟性制约教育效果,这已经成为阻碍传统教育模式发展的无解难题。

(二)、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的全球影响力、教育理论的系统性与可操作性、教育效果的显著性,促使蒙台梭利成为对中国幼儿教育影响最大的西方幼教专家,她揭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幼儿世界。蒙氏教育法带有强烈的个人烙印,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杜威、克伯屈等大教育家的严厉批评。它的理论基石—形式训练理论—早在19世纪下半叶便被证明有缺陷。但同时,蒙氏教育法独特的教学效果又使得它大受父母的欢迎,它强调知觉发展、动手操作、注意力培养,是让儿童自由选择,促进优化的有效学习模式,但在语言发展、个性培养和想象力塑造方面则没有显著提升。因此,蒙氏教育“中国化”需要长期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早期教育

东方爱婴、金宝贝等早教中心,以西方早教专家的系统理论为依托,利用丰富多彩的早教形式,在中国开创了0-3岁全新的婴幼儿早教高端市场。特点:高利润、低成本;经营模式简单化和市场的高速发展;连锁经营促进规模化。他们资本雄厚,手握资源,成为幼儿园市场竞争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但是未来软肋恰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早教模式,早教理论和实践活动缺乏有效论证,教育形式过于商业化,教育过程过于取悦家长,教育效果无从考证。早期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均没有脱离传统范畴。如果不克服简单、浮躁、轻率的教育态度,他们注定会成为幼教市场的边缘角色。

(四)、双语教育

国人对英语的狂热和外教资源长期短缺将是双语教育高成本的根源。南京一家收费十万/年的贵族幼儿园打得就是外教牌,利用全天候外教、中外混合班、游戏化教学、大型表演剧等吸引高端市场的家庭。把握婴幼儿的语言敏感期,有效促进外语能力发展,这是具有旺盛市场需求的教育目标。虽然语言氛围是婴幼儿最优的成长模式,但是高昂的外教成本让它成为不可能的教育选择。如何摆脱成人学英语模式,建立适合婴幼儿外语语言发展的可行的低成本学习模式,这是幼儿教育界努力探索的教育课题。

(五)、天才教育

天才教育是美国立法实施的教育模式,也称天赋教育,精髓就是自我教育,它是利用学生的自身天赋结合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加速个体发展的教育思路。天赋教育没有强迫教育,也没有放任教育,是一种顺其天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它承认个体差异,主张平等和个性。教育平等是通过倡导用不平等的教育对待天资不同的学生而实现,个性化教育其实就是精英教育。日本千叶的天才幼儿园、北京八中少儿班、中科大少年班等与美国天赋班的教育模式极为相似。中国民营学校要想改变公立学校的主导地位,只有在教育领域掀起革命风暴,占据教育制高点,才有机会从根本上改变自身处境。

四、幼儿教育的发展机遇

西安交大少年班从初中生中招录预科-本科-硕士连读的少年大学生,目前这种学生素质还只能零散培养。北京八中少儿班是集体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特例,四年学完八年课程,一半学生考进北大清华,最次的均达一本线。这是传统教育无法企及的高度,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教育尝试。然而,这种教育模式为何没有大规模地推广?可能教育本身的推广难度远小于政治因素的阻力。这是中国民营学校获得发展助推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教育模式选择。

2010年北京市小学四年级有1700个优秀学生报名参加北京八中少儿班30个名额的竞争。可以说,北京八中少儿班是建立在特殊群体之上,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发展型教育模式,它们筛选学生标准:高智、独立、自学。高素质的学生群体、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卓越的教育成就、26年的品牌沉淀,这些都是民营学校无法轻易实现的教育资源。既然短期难以复制,我们不妨换个视角看问题,北京八中模式给民校的最大启迪:四年级的学生素质和未来高考成绩密切相关。

民营学校尤其努力做第二个北京八中少儿班,还不如尝试更有开创性的工作,就是以培养八中少儿班学生素质作为教育目标。北京八中少儿班的成功整个社会已经不再置疑,利用它们的历史成就和社会影响,提出崭新的教育培养目标,这就象站在巨人肩膀,会迅速被推升到聚光灯下。无论是营销炒作赚取眼球,还是教育目标的实际价值,这都是值得为之的工作。何况,小学四年级前教育环境宽松,家长心态平和,这种以培养高素质的主动学习型学生为目标的教育尝试和革新很容易获得社会和人们的热烈响应。

北京八中少儿班学生均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民校利用附属幼儿园增加教育革新时间,教育效果必将更加突出。但是很多人都不能正确理解幼教和小教的差别,从教育的角度看,这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教育越向源头延伸,婴幼儿潜力和可塑性越大,然而,传统幼儿教育模式已经将教育效果做到极至,目前仅个别家庭教育实现教育效果的飞跃。只有跳出传统教育思维,幼儿教育才能实现质的提升。日本千叶天才幼稚园及国内个别园均在教育效果上超越传统教育的极限,而它们基本上都是采用主动发展型的幼儿教育模式。

本文作者从事该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践研究很多年,鉴于最新幼儿教育模式的复杂性,这里不再阐述,欲了解另外补充。民营学校如果能够利用领先的教育模式而获得幼儿园市场经营方面的突破,幼教行业的庞大市场和高额利润必将催生一个高速发展的教育集团。幼儿园的后续教育也将自然跟进,随着连锁经营的扩张,这种系统性的教育公司将遍布全国各地。全国幼教行业实施连锁经营的幼儿园很少,类似于香港伟才幼儿园的加盟连锁机构更多只是在市场经营、品牌运作、人员培训、教具提供等浅层次的市场开展合作。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民营幼儿园至少拥有10-30年发展期。

北京八中少儿班篇2

他女儿叫薛桂芹,是个高小毕业生。高小毕业生在当今社会与文盲没有区别。可在那个过年时连写对子都很难找到人的村子里,无疑算个大知识分子了。所以薛桂芹一毕业就没干重活,先是当幼儿园阿姨(60年代初各村为提高男女出工率,都成立了幼儿园),后来当小队会计。

薛桂芹人虽然长得不算漂亮,由于没干过重活,又喝过几年墨水(体形不错,又不黑),所以在村子人眼中,还算是个美人。于是和坎上的一个小学民办教师私定了终身。那时侯在农村自己找婆家是件丢人的事,尤其男方家境并不好,收入也不高(每年只挣二千多个工分,每分约值几分钱)。于是薛老贱象被掘了祖坟一样大发雷霆,逼令女儿断了这个念头。恰好这时,从外地来投亲落户的一单身汉,由于有些结巴,说话很慢,姓田,人称北京田(其实此人并未到过北京,但村民坚信北京人一定是象他一样说话)。一有人问他叫啥,他都慢声细语地连说带比划:“三横三竖我老田——不赖”(这“不赖”纯属不表义的口头语)。由于能说出自己姓的笔划,于是村民坚决认为这是个识文断字的文化人(虽然北京田除了田字以外别的字都不会写)。

这位北京田带来八百元现金说媳妇(当地人管“娶”叫“说”,可能是需要通过说媒的缘故吧),由他娘舅花刘子(花,狡猾之意)亲自到薛老贱家说媒。八百元在一个鸡蛋几分钱,一个小学教师一个月二十几元的年代,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于是花刘、薛老贱一拍即合,当下定下这门亲事。为防止夜长梦多,不到一个月,薛、田就完婚了。当然,八百元的彩礼(聘金)全部落到薛老贱的腰包。王三鬼编道:“从南边来了个北京田,带来干钱八百元,薛老贱见了干钱就眼馋,把他女儿嫁给了北京田”。

婚后才发现,北京田是个好吃懒做的赌徒,带来点积蓄除勉强够压一间半土坯屋外,基本是家徒四壁。由于气不顺,男人又不遂心,家又穷,于是,薛桂芹白皙润红的脸很快变得枯黄。也是赌气,也是羞于见人,她终日足不出户,身体越来越差,不出几年,几乎变成一个老太婆了。虽然如此,她的繁殖功能还不差,一口气生了七八个孩子,男人不务正,又懒,三天两头被叫去办学习班(学习班相当于大队办的监狱),家更穷了,经常吊锅无米,几乎歇牙了。对此,也不能说薛老贱一点也不后悔,但谁也没听他对此事有所反省。当爹嘛,错也是对,这是千百年恒古不变的民间法则。其实,薛老贱有做木匠活的手艺,人口也轻,收入还算可以,但从没看他对女儿有所接济。当然,他们父女很少来往,似乎已断绝了关系。

北京八中少儿班篇3

女儿平静地睡觉了,我可睡不着了。干脆坐在客厅,看会电视。也不知道是中央哪个台,播放了一些八九十年代的老歌。这些老歌,把我带到了激情似火的青春岁月中。

(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这是著名词曲作家谷建芬1980年一挥而就,写出的成名曲,当年八月,由谷建芬的首个学生、歌唱家任雁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露天剧场演唱,而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一切我根本不知道,还是看了电视下面的滚动的字幕知道的。一会儿,屏幕切换出了当年任雁演唱时的画面,当年任雁那清新活泼的舞台形象,纯朴炽烈的演艺风格,在我的内心卷起一朵美丽的浪花。她的歌声唱出了一代人情怀,唱响了新时代的节拍,给人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她的歌也成为流行歌曲久唱不衰的金曲。给那一时代的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永恒记忆,也深深地打动了今天的我。我很难想象,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在在那个刚刚结束十年动乱的80年代的第一个夏天,听到了他们心中的歌,该是何等的疯狂!

还记得83年,我们刚进大学,班辅导员老师,就教我们唱这首歌,那时年轻,还没法理解这首歌的内涵,只是被优美的旋律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所吸引。毕业二十年后,当我们同班同学再聚首的时候,我们又和当年的辅导员老师唱起了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唱着唱着,我的喉头有些哽咽了。当年唱这首歌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不到20岁,可今天已经40出头了;唱这首歌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刚刚来到这个新的团体,无比激动,可今天场的时候,有几个已经和我们永别了。是的,过了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天也新,地也新,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可我们的记忆,依然留在那个难忘的八十年代。今天,乌发已经布满岁月的征尘,可我们的心,依然如八十年代一样,我们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我们朗朗的唐诗宋词在初升的太阳中穿梭回荡;我们平生第一次穿上滑冰鞋,第一次荡起双桨,青春是火,青春是歌!热情奔放,激情澎湃!任岁月的冷酷打磨,这颗心只会更加晶莹剔透。在岁月的歌里,我们永远年轻。

今晚,电视屏幕上再次播放这首歌,我也跟着轻轻的唱着我们的青春之歌,1980年,我还是少年,今天,我已经奔五的人了。当年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历经30多年的岁月沧桑,失去了当年的精干与青春,但我们奋发向上的勇气还一如八十年代的青年一样。今晚重温这首经典,我的内心已经是一片翻腾的大海。

(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这是当年天津的青年歌唱家于淑珍为八十年代初期一部宣传计划生育的影片《甜蜜的事业》演唱的主题曲。当年的于淑珍满头乌发,今天站在舞台上的郑绪岚,已经是银丝布满。三十年时间,真是残酷,三十年时间,让我们著名的歌唱家变成了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我很难想象,这三十年岁月,是怎么一天一天的改变人的容颜?三十年的岁月,是怎么忍心,把我们美丽的歌唱家摧残成一个老太婆!我一直觉得三十年时间,我会老的,你会老的,他会老的,唯有我心中的歌唱家,他们会像刘晓庆一样,他们的容颜如他们的歌声永远美丽,永远不会老去的。可他们还是老了。

不过,看看我们的歌唱家于淑珍女士,依然表情生动,歌声甜美,一如三十年前春晚中的自己。她没有像有些人用化学药水,让自己的头发永远乌黑发亮,而是坦然的本真的走向观众,与一袭白色的演出服搭配,更衬出这位歌唱家高雅迷人。我知道,这高雅,绝不是故作深沉;这迷人,也绝不是那种既卖艺又卖色的浅薄戏子的搔首弄姿。看着她的演唱,我一下子悟出了她迷人的真谛:这就是我心中的歌唱家,她的演唱,完全不是一种任务,而是心灵的表白。

岁月可以过去,但是只要你的生活充满阳光,那么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都会焕发出迷人的魅力!不只是歌唱家,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都有其迷人的魅力。

真是的青春可以被岁月的河流带走,但心灵的青春,将永远在岁月的河中流淌,只要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三)北京的桥

《北京的桥》是蔡国庆1990年北京台春晚,央视青歌赛演唱的歌曲,这是他的成名曲,也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京腔京味十足的流行歌曲,歌中通过描绘北京的各种各样、瑰丽多彩的桥十七孔桥、高粱桥、金水桥、安贞桥、卢沟桥、三元桥等,形象而艺术地歌颂了当年北京的新风新貌,祖国的美好景象。

也许是爱屋及乌吧,因为喜欢京剧,就喜欢了歌曲中的京味旋律,也就喜欢了这首歌,也就喜欢了蔡国庆的所有歌曲。可以说,蔡国庆的歌曲,几乎和蔡国庆的长相一个风格,柔美而有韵味。记着那个年代,蔡国庆,可是家喻户晓的美男子。曾经有一给小品就有这么一个情节,一个孕妇,面对着蔡国庆的照片,而不会面对自己的老公,是因为自己的老公长相困难点。自己多看看蔡国庆,腹中的儿子将来就会长的像蔡国庆一样美。可见,那个年代蔡国庆的那张脸,的确可以说是帅气的代名词了。

今天,45岁的蔡国庆一身戎装,站在舞台上,又唱起了这首难忘的歌,那张深情的面孔,一如二十多年前的北京春晚一样清纯帅气,青春永驻,好个蔡国庆,简直像吃了防腐剂一样,永远那么年轻,如他的歌声一样依然魅力动人。可前段时间,听说北京重整市容,蔡国庆唱的什么桥,已经成为永远的历史了。我真有些可惜。是的,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北京市肯定不例外。我们不能因为长袍旗袍能衬出中国男性的儒雅和女性的优雅,就永远不变衣着。但美好的东西,总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记。不管北京现在的桥怎么样的,可在我们心里,北京的桥永远是千姿百态,瑰丽多彩;北京的桥上可能没有了卖水的,但北京的桥永远是春风常在,风采依旧。北京的桥,不仅给北京增添了多少欢乐多少爱,也将这份爱连着四海,通向未来。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北京的桥。北京的桥如歌唱家蔡国庆一样永远年轻,因为它已经升华为我们这一代人美好的精神物质向往,永远站立在我们心灵最美好的位置。

还有阎维文的《说句心里话》,李春波的《小芳》,费翔的《故乡的云》,这些歌,总能激起我们美好的回忆。说句心里话,在故乡如诗如画的五彩祥云的陪衬下,那个梳着又粗又长的大辫子的小芳,这位村姑,其美丽,已经不是今天的野蛮女友 所能够比较的。纵然在今天的风流歌里,不管那些不知羞耻的女孩如何发情般地撕心裂肺地呐喊“我要给你生个小孩”,但这只能是情欲的发泄,给人的感觉是不要脸的挑逗,而不是美丽的情歌。须知:“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不管审美如何变化,我想村里那个叫小芳的姑娘,她的美丽的菱歌,永远是中国女子最具代表的经典美丽.这种美丽,由《诗经》中在蒹葭苍苍中思念情郎的姑娘,传承给南北朝民歌西州曲中的采莲女子,再传承给今天那么美丽的村姑小芳。这个美丽的形象,不仅在我们这代人的审美情调中永存,更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着最动人的光环。

岁月流逝,歌声永存,在这优美的旋律中,我的青春在荡漾。

北京八中少儿班篇4

就是那一次让座,让我喜欢上了那座小城。尽管那座城市里充满了呛人的海腥味,满眼没一辆不生锈的自行车。

线少车少还是什么原因,十六七岁时,我身后北京城里的人们正咬着牙跟公交车较劲,扒门、愣挤、硬冲。从不高于6层的楼里,从斗折蛇行的杂院,从同一个模子翻扣某厂的排排宿舍中,钻出一两个零星疾走的人头,流入胡同,汇集到一个个锈蚀的站牌下,伸长脖子等着。黑压压的阵势,犹如濒涸水洼中仰头吞水延命的鱼。车来,没等进站,人群开始移向门子,很多手从人缝儿中急切地探出来抓够,一旦攀住车身,人,兴许瞬间就腾了空。所以那时公交两门子之间挡风的橡胶封条永远都甭想齐整,里出外进狗啃的一般。上了车的盼着快开,没上车的扒门喊着号子往上拥――我上不去,谁也甭打算走。一趟车,因僵持而暂停个一刻钟半小时是常有的事儿。

上车成了天然的滤网,身强体壮的尚且打怵,老弱病残自被滤到车外――跟孕妇一同车下做着怨妇版的兴叹。

缺了让的对象,座儿让给谁去?

所以那时的北京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很多人宁可骑车穿城上下班也不乐意去跟公交搏命。国企没改制的时候,你经常可以看到爸爸骑着自制加了玻璃窗的侧拖斗的自行车,带着闺女儿子上下班。爸爸进车间,孩子进企业自办的幼儿园。

羊剪绒帽子、棉手套、离座儿微躬之身以及挂在胡茬儿上的白哈气,北风里定格成独属于那个时代的出行画面。

城犹如一个粗瓷大碗,上班一股浩荡洪流,下班一股浩荡洪流,中间是售票员含混不清报着站名的红白蓝白拖着大辫子不拖辫子的公交车。这浑浊,以上下班为高峰定时搅裹,逐渐分不清季节时令,变成一个找不到中心的大旋儿。原本安静地卧在燕山山麓臂弯内的那个大碗,亦被逐渐撼动,让大旋儿带着在华北平原这张大桌子上踉跄晃荡,变成了陀螺。

缓慢旋转的陀螺,吸纳着被时代甩出去的那些年轻人――我指的是回城的知青,以及逐渐长大加入就业大军唇上茸毛未硬的半大孩子。当时有一个专用名词称呼那些人:青工。青工是进入到就业高峰期没有预留设计好就业通道的社会对一个群体的独特称呼,那个群体被质押在一个相对狭小板结的空间内,青春的活力只能以在独属自己的群体内不停地制造冤仇消解摩擦来释放。而狭窄拥挤的公交车给他们提供了外在的客观条件。所以因为争抢一个座位而大打出手的事件每天都会上演。每条线路每辆公交上的这些事件,犹如春节雪夜中的爆竹――时不时炸一个,时不时炸一个,驱赶节日空旷的寂寥,引起些随炸随平的小骚乱。我的姨父,一个旗人,家住菜市口附近的胜利巷,工作单位在大山子,每日陪他上下班的居然是一把锯成短把儿的小铁锹。

破旧的公交,呼哧带喘追车,前挤后拥,无座可让,是那个时代给我的记忆。

公交车比北京城更早地进入到了充满竞争味道的商业社会,或者说公交车是北京城探入商业社会最早的几根触须之一。远离公交,人们相对安详与和气;一旦不得不选择公交出行,窘迫逼着众人去争去抢,蛮力等于空间,空间愈大安全感愈强。

成天在那样的环境里工作,给司售人员以良好的心理训练。6路车里,一个被打得满脸是血的年轻人趴在车里久久不动,售票员依旧卖她的票跟乘客戗嘴,司机说:“要是没死,起来别老趴着啦,时候长了冻上还得开水浇,多费事儿啊!”

见怪不怪生成冷漠的原因在于其多发,在于其常见。所以你就不难理解当时应景而生,富于引导意义,教育大伙儿爱岗敬业的相声演员们为何总爱拿售票员当反面教材抓哏了。要是您听过几回那时候北京售票员与初来北京外地人之间的对骂,恐怕不难产生与我重合些的判断:北京人优越感与排外思想的初发与北京的售票员脱不清干系。

由国家统管一切的圈养到打开笼门的散养,80年代北京人对社会变革的默默接受远没有旗人倒了铁杆老米树一般炸窝。商业社会犹如一团浓雾兜头罩下弥散开来,捶胸跺脚地咳嗽抢天呼地地咒骂――浓雾中也有,跟雾一样苍白且无处悬挂。浓雾很快散尽,矗立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陌生世界,这个世界新得有些令人不敢相信。不适感被瞅哪儿哪儿新鲜的好奇压着,暂时没能翻了塘。捏着手里忽然富裕出的一些钱,人们蜂拥着考本儿买车,从面包儿夏利一路顶到了广本。等走哪儿哪儿堵,哪儿停都有罚款条儿的细枪管儿瞄着,还别说汽油超猴儿价,更遑论掉雨点儿淹车捎带着死人……真腻烦!真腻烦!拍脑门子想起了公交,登车一看,说不清从啥时候起,北京公交一夜间变成了外地人的通勤专列。

奥运带给北京的福荫包括四通八达的公交建设――加站增线的幅度史无前例。这些福利属于居住在北京城的所有人――不分外地还是土著。部分独属于北京人的特权(比如月票制度)在慢慢摊薄的城市中逐渐解禁,侵蚀那些剩得不多北京人的优越感。你花4毛钱能从八王坟到公主坟,别人同样也能。钱,不但能通神,还能一卡通。

还有一个现象很值得注意,奥运之后,北京城里的老人忽然一下子多了起来,非高峰期,每辆公交车有20个乘客,白发老人能占12个以上的名额。那景象颇有点儿办完人生最后一桩大事儿殚精竭虑之后的大松心。大松心能令人年老,年老当然要有个证明。老年证能当钱使,而免费乘车大小都是个诱惑。

北京八中少儿班篇5

在河北张北三中考察8月28日,在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河北张北县第三中学考察,这是在张北三中八年级147班,看到同学们正在学习虎门销烟这段历史,向他们讲起林刷徐从虎门销烟到发配新疆伊犁、带领当地人民兴修水利的故事,并在黑板上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教育部正加紧修订《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教育部近日在其网站发文响应网友提问,称教育部正在加紧修订《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并将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作为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重点之一。

刘延东会见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周小燕、江苏南通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李吉林、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等10位辛劳耕耘在三尺讲坛上的优秀教师,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在参加完《美丽心灵》教师节晚会录制的第二天,10位教书育人楷模来到人民大会堂,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座谈。刘延东与他们亲切交流,表达教师节的诚挚问候和衷心祝福。

北京将建中小学教师境外研修培训基地 来自北市教委的消息,未来五年,北京将实施“首都教师国际化发展工程”,建立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境外研修和培训基地。据介绍,北京市财政本级收入每年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专项经费在6000万元以上。

广西向18万贫困大学生发放近10亿元助学贷款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入学,2011年加大了对贫困大学生的扶持力度,仅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额就迭近10亿元,惠及全区18万大学新生。

卫生部儿童跌倒干预指南要求学校每月检查从卫生部日前的《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获悉,跌倒已成为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作为儿童跌倒高发场所,学校应每月检查学校房屋和场地安全,并制定学校安全监督制度和运动及娱乐活动规则。

5年内乡村学校少年宫将覆盖西部30%乡镇今年是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的第一年。9月7日至8日,在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的支持下,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骨干人员培训在北川新县城举行。来自西部12个省区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少年宫项目建设骨干学校校长参加培训。经国务院批准,“十二五”期间,财政部将安排中央专项公益金25.5亿元,支持建设80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每年建设1600所,给予每所25万元的补助。资金主要支持乡村少年宫的装备修缮和运转补助,届时乡村少年宫将分别覆盖东、中、西部地区15%、20%、30%的乡镇。

北京八中少儿班篇6

“今天上人物素描课。”一位看似已届退休年龄的美术教师问道,“谁知道什么叫素描?”只见坐在最前面的郭虹张着小嘴儿呆呆地看着老师,其他孩子也是一脸茫然。老师显然知道这些幼小的学生不懂素描是什么,便接着讲:“你们将来想成为画家就必须学会画素描。”这位老师随即叫上一个学生作模特并告诫其他学生从现在开始不要再画儿童画了。他指着几幅专业画家的素描范画讲,要准确画出对象的形体、动态,不仅画出衣褶,还要画出里面的结构……从孩子开始东张西望和做起各种小动作不耐烦的样子可以看出,他们听不懂。这时,来“陪读”的郭虹的爸爸轻声自语道:“现在教孩子画素描是不是早了点儿?”这位家长转而对记者说,让孩子学画是为了培养她的爱好,并没想让她将来就一定成画家,可这种教法会使孩子越学越没兴趣。临下课,老师举起一幅学生的“素描”批评道:“这幅画的缺点是将衣服上的花朵画得太突出,太夸张了。”其实老师说的未必正确,因为儿童作画的特点主要是凭直觉,而直觉中有一个很可贵的因素就是“错觉”,这“错觉”里恰恰蕴含了超越客观尺度的艺术真实。毕加索曾说过,我要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这也是许多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为什么在我们的少儿美术教育中要扼杀它呢?

记者采访了近百个正在各类美术班学画的小学生,他们都上过或正在上石膏头像写生、人物素描、速写和国画写生。“你们喜欢上这些课吗?”“不喜欢”,“没意思”。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去过美术馆,也从未上过艺术欣赏课。老画家、美术教育家王琦先生对此颇多感慨:“我到过许多国家,在参观美术博物馆时,几乎都能看到由老师引领的一队队中小学生。美育就是要通过教孩子欣赏好的艺术作品而懂得什么是美。”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告诉记者,现在的美术统编教材,内容单一,与学生的兴趣脱节。另一位多年从事校外少儿美术辅导的老师也坦言,喜欢画画本来是孩子的天性,可现在少儿美术教学的确存在“重技轻美”现象,使学生感到枯燥,明知这样教法不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但也无奈。

硬向少年儿童灌注所谓专业知识,违背他们天真活泼的本性,强迫接受所谓的艺术技能,急于让他们成为“人才”,不但美术方面如此,在音乐、舞蹈、表演之类的教育中这也是通病。看看舞台上表演的孩子,举止常常拿腔拿调,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大概就是这种教育的后果。

家长抱有太多的功名心

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对记者谈起一件事。大连一位家长带着还未上学的孩子慕名找到他,求其为小孩拟出版的画集作序。王老婉拒,并坦诚地对他们讲,现在学画画的孩子很多,但将来能成为画家的仅是极少数。学画不是目的,是美育的过程。而对孩子过早胡吹乱捧会使其片面发展并助长功利之心。记者曾听几位家长聊起,“现在孩子们课业负担都很重,为什么还要让他们学画画?”“因为我那孩子打小就喜欢画画,想在这方面好好培养他,望子成龙啊!”“我看现在装饰装修很热门儿,这一行需要懂点美术,想让孩子将来也从事这类工作。”“现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都招收‘特长生’,让小孩学画是为以后升学做准备。”

我想起了丰子恺先生的一段话:“我教艺术科……不求学生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待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这正是艺术教育之于孩子最大的效用,可是如今由于升学率等功利性因素的影响,少儿美育一接触到实际便出现偏颇。

在一所重点中学校门前,记者看到刚刚张榜公布的初中录取艺术特长生专业测试后的入选名单,不时有家长匆匆赶来在榜上搜寻自己孩子的名字。据该校教导处一位老师介绍,今年虽仅录取四十五名特长生,却有近千人来应试。“您的孩子如果在哪次全国性少儿绘画比赛中得奖,在招考艺术特长生时还可优先考虑。”“六一”前后,记者在一些小学校、文化馆和少年宫看到又有不少有关少儿绘画比赛的通知。在各处报名点,许多家长纷纷打听参赛事宜,而最令他们关心的是参赛费和奖项。据闻,不少学生为尽快成名和其它目的而成了“参赛专业户”。

施教者不该唯利是图

据西南某省教育部门最近统计,十所小学的一千名小学生中业余从事艺术学习的占百分之九十五点三。另据北京市美术教育学会一位负责人介绍,该市现有近两万名小学生在校外美术班(不含少年宫、文化馆)学画。少儿艺术教育的火爆,使家长投入资金不菲,无疑也为一些人提供了创收的机会。记者对此做了一番调查。四年级小学生王娟现在一家区属文化馆美术辅导班学素描,共十六课次,每课次一个半小时,学费一百六十元,外加纸张画具费近五十元;她还学萨克斯管,十二课次共五百元。记者在某少年宫1998年下半年招生简章上看到,在儿童画、绘画、国画、书法等课目后面,学费自二百八十八元至五百七十六元不等,每项还须交杂费十元。家长们对此收费数额普遍认为“涨得够狠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术教师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教师若每月在一处教十六个课次,月收入就在千元以上,这还不包括向学生推销画具纸张的进项,而且一人还可能兼课多处。北京市美术教育学会一位负责人也证实,这不薄的收入吸引了一大批中小学包括部分大学的美术老师甚至还有非教师职业的美术工作者跻身此业。据介绍,过去北京市美术教育学会还组织在各校外美术辅导班任课的教师定期进行教学观摹和研讨,但近些年因缺少经费,管理有所放松。北京市教委的一位同志对此也不无忧虑,因为教委只对少年宫负责,所以社会上五花八门的各类美术辅导班便缺乏统一管理和规范,使教师优劣难辨,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

中国美协儿童艺术委员会主任杨永青近日也请记者在媒体上帮助呼吁,少弄些少儿类书画大赛。他认为社会上有些人借繁荣少儿美术之名,搞有偿竞赛以牟利。不久前的所谓“全国少儿艺术大奖赛”的骗局被揭穿就是一例。他还说,比赛搞多了,势必加重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也会干扰正常的艺术教学活动,还会诱使一些教师为争名次获奖项而对学生一味拔苗助长。

少儿教育,应当是启迪心智、培养爱心的教育,至于将来能否成才成家,那要看孩子日后的发展,由他们自己决>

北京八中少儿班篇7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一日,运营一个多世纪的清华园火车站停办客运业务,

这座北四环边栊T芭缘幕鸪嫡睛楣适露喽唷

民国大师在这站下车

老清华园站位于京包线上,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是詹天佑修筑的京张铁路上重要的一站。老清华园站并不在现在的清华园站的位置(即北三环与北四环之间),它原先坐落在现清华大学东门附近。

在那个年代,众多清华大学的师生都曾以火车作为进城与返校的交通工具。那时北京还有城墙,沿着城墙有一圈环城铁路,与现在地铁2号线的线路基本一致。从全国各地开往北平的火车大多数停靠在正阳门站(站址在今天安门广场东南侧,前门附近,老站房被改造成今天的中国铁路博物馆),从正阳门站乘坐环城列车,经崇文门、东便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到西直门站下车,再换乘延京张线的市政通勤列车,只需一站就到达清华园。

老清华园站的记忆满是民国大师的气息。他们初进清华和燕京大学(今天北大校园),一般从此下火车。而他们日常进城,也多由此坐火车。

还记得中学课文《背影》吗?当年朱自清先生在南京下关车站告别他的老父亲之后,乘坐津浦线列车一路北上,到达北京正阳门之后,就是坐着京张线市郊通勤列车到达清华园站,下车之后走不久就能看到荷塘月色。

燕京大学的不少师生也坐火车到清华园下车,之后再步行或乘坐黄包车去燕园。那时候能坐人力车通勤的,不是大少爷就是月薪上百块大洋的教授,普罗大众和穷学生还是依靠火车进城。

1930年代在清华求学的季羡林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于周末早晨从清华园火车站出发,揣着红薯和大饼,乘着慢悠悠的蒸汽机车行至宣武门,下车后快步走到琉璃厂,在旧书商摆出来的书摊当中“淘宝”,一淘就是一天。日落时分,则奢侈一把,叫一辆洋车,连人带书一起回到清华园。老舍笔下的祥子就曾拉着他的洋车,到清华园站“趴活”。

汽笛声响,人酥了

1947年,一位19岁的男生拎着两只大木头箱子在清华园站下车,来到清华电机系报到。这位男生名叫朱F基,是那一年的湖南省高考状元,五十年后他成为了共和国总理。

直到1950年代末,老清华园站对于北京高校区的学生们而言,还是一座重要的通勤车站。

1957年,清华大学校园东扩,为不使横穿校园的铁路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环境,铁道部决定将京张铁路向东平移,清华园火车站则向东南方向平移至现址,距离清华大学校园约有3公里,北航成了离清华园火车站最近的校园。北京修建四环路后,清华园火车站和清华校园之间则彻底被四环路隔开。

清华园站南距北京北站4公里,若是一路向西北,经青龙桥“人”字形展线,可到达延庆八达岭长城、宣化、张家口、呼和浩特、包头。然后经包兰铁路,更远还可到达银川、兰州。如果在昌平站向东拐弯,则可经京承线到达怀柔、密云、承德。经京通线,还可到达滦平、隆化、赤峰、通辽。经通让铁路,更远可到达齐齐哈尔等地。

1980年代,城市道路建设快速发展,学生们不再主要从清华园站搭乘火车去西直门,进出车站的人越来越少。只是寒假前,清华园站才又热闹起来,不是上车的人多,而是人们排队通宵购买回家的票,绝大部分是北航、北邮、北语和清华的学生。

虽然坐车的人少了,但是总有些人发现并享受来这里乘坐“专列”的妙处。2006年,朱林在北航本硕博连读,一念就是11年。他起初并不怎么坐火车,但由于北航离清华园火车站实在是太近,他闲着没事时喜欢到这座寂静的火车站溜达,渐渐对这座小站产生了独特的感情。

当时的清华园站每天只有两对列车停靠,(2003年,北京地铁13号线开通,在西直门-西二旗这一段与京包线完全重合,且中途设有大钟寺、知春路、五道口、上地等车站,发车间隔最密时可达3分钟一班,几乎完全取代京包线的近郊通勤职能。在2003年~2008年之间,清华园站曾一度每天只有两对短途列车停靠)其中一对就是北京北-沙城的7173/4次。早晨8点50分7173次普客列车在清华园站停靠1分钟,开往八达岭、沙城方向。傍晚17点50分7174次普客列车在清华园站停靠1分钟,17点57分到达终点站北京北。从清华园到北京北站全程4千米,票价5角,长期以来位居“全国最便宜火车票”之首。朱林特别喜欢傍晚下课之后冲向清华园站登上7174次列车前往北京北站,之后再转乘地铁2号线。

“开车汽笛声一响,我从头到脚全都酥了。傍晚时分,车窗外的夕阳洒进昏暗的绿皮车里,这列火车只有8节车厢,最少的一次全列只有两名列车员和包括我在内的7名乘客。我最喜欢伴随着车厢撞击铁轨的声音乘坐‘专列’进城, 这种感觉,比起下班高峰期拥挤的13号线,不知好到哪儿去了!”

读博士期间,朱林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交换了一年,他发现普林斯顿站与清华园站有许多相像之处。每逢周末早晨,总有大量学生乘坐被戏称为Dingy(普林斯顿学生给通勤慢车取的名字)的短途慢车,从普林斯顿站出发,前往位于东北主干线上的普林斯顿枢纽站,然后再换乘干线列车前往纽约。“这么走,最快50分钟就能从学校到达纽约市中心。这和我在清华园养成的习惯一样呀!比起那些开着车去曼哈顿,结果中途被堵在纽瓦克大桥上的学生,速度不知快到哪儿去了!”朱林哈哈大笑。

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读书的徐敏是清华园站的常客。他经常坐4450次列车从昌平北站到清华园站下车,到北航看女朋友,然后再坐地铁回去。或一起坐城铁S2线去八达岭站看长城脚下的落日,天黑后再坐晚班车回来。这是一种成本极低的浪漫约会方式,清华园往返八达岭的车票只需12元。清华园站和S2线成了他和女友情感维系的纽带。

沙河烧麦党和宣化涮肉党

后来,更多的学生们,品味出从清华园站出发的乐趣。

2008年入学的北大车迷程钦有个爱好:他喜欢在周日傍晚16:46在清华园站乘坐北京北开往隆化的4449次列车,17:12分到达沙河,下车后在一家小饭馆吃烧麦。后来,在北大、清华、北航的火车迷群体中慢慢出现了一个词:“沙河烧麦党”。于是清华园站就有了如下奇观:成群结队的大学生傍晚登上绿皮车4449去沙河吃烧麦,吃饱后再坐末班公交车回来。对于这种行为,清华园站售票员大叔起初表示不理解,后来慢慢觉得这帮学生们实在好笑又可爱。

每年1月,期末考试结束后,“沙河烧麦党”会升级为“宣化涮肉党”。车迷们常会在清晨相约,从清华园站坐S2线到南口,再转乘前往宣化的1455次列车。列车行驶将近3个小时到达宣化,车迷们下车后直奔“清远楼”涮羊肉,饱餐一顿后再去看看宣化古城,然后坐下午的1456次列车回到南口,从南口再坐S2回到清华园。

北京八中少儿班篇8

京味儿过年有讲究

在北京过年,除了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等等制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皮冻儿”。还有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能够每年坚持做这些传统吃食的人家已经不多了,我家便是亲戚朋友中唯一能够坚持下来的。每当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爸爸都会在已有86岁高龄的奶奶的指挥下做这些小吃。

另外,春节期间年糕也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品,因为与“年高”谐音,寓意吉祥,有年年高的意思,象征收入、职位或小孩子的知识和身高都一年比一年高。其实年糕早期是在年夜用来祭神及供奉祖先,其后渐渐成为一种春节食品。关于春节年糕的来历,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称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藏起来休眠了。“年”饿得不得已时,就下山伤害百姓,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用粮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年”来到后找不到人吃,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充腹,吃饱后再回到山上去。人们看怪兽走了,都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准备了。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了下来。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目的为了喂“年”度关,于就把“年”与“高”联在一起,称作为年糕(谐音)了。

我们家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每年春节都会花很多心思准备年夜饭,今年说好婆家娘家一起过年,为了照顾大家的口味,最终我还是决定赶回时髦,在京味儿十足的花家怡园里“搓一顿”。

京菜京味过大年

除夕那天不放假。下午三点,我和老公还在上班的时候,家人就去饭店等位子了。还好到得早,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个环境清幽的位子。这就不得不夸奖一下花家怡园的装修。据说,花家怡园目前已经成为拥有八爷府、花家怡园、簋街花都、簋街老菜馆4个品牌,共13家分店。每家店的装修都各有特色,而且京味儿浓郁,簋街总店本就是老北京的四合院改建的,其他分店也是融入了中式四合院的风格,随处可见红灯笼和大红漆柱。包间的环境高端大气、宽敞明亮,每间包间都有独立的上菜间、茶歇沙发,先到的客人可以点上一壶功夫茶聊聊天,慢慢等。散座虽没有绝对私密的空间,却也都自成一体。所以别看整个饭店里客人虽多,却一点也不显得嘈杂。

过年总是热闹的,人到齐了,一大家子人互相呼唤着,咋咋呼呼地纷纷落了座。我和老公精心挑选了花家比较有特色又好吃的几道菜,怡园霸王鸡、老北京芥末鸭掌、八爷烤鸭、老佛爷烧羊肉、花家白菜等,最后再来条川式干烧岩碟鱼,在北京,年夜饭上怎么能少了鱼?年年有余嘛,图个好意头。

花家怡园的菜口味并不重,有汁不多,有油不腻,有辣不呛,有麻提香。这些菜里我最爱八爷烤鸭。据说,八爷烤鸭是花家怡园董事长花雷的创意,因为他在家中排行老八,所以名为八爷烤鸭,后来经过花家怡园的大厨及技术人员多次研制,才形成了现在与传统烤鸭口味截然不同的口味。八爷烤鸭的佐料中没有葱,却多了菠萝、蜜瓜等水果,加上秘制的酱料和老北京的京糕条,咬上一口,果味十足,唇齿留香。

怡园霸王鸡的装盘就非常漂亮,裹着糖的圣女果亮晶晶地夺人眼球,嫩黄嫩黄的鸡肉软烂却不失嚼劲,浇上秘制麻酱汁,拌上雪梨、鲜菇、面条、黄瓜等配料,荤素搭配,口感丰富。

我和老公最爱吃花家的芥末鸭掌,他们用的芥末酱与日料的青芥不同,是那种黄色的,辣得够劲!鸭掌肉多、厚实,芥末给的量又足够多,一口咬下去,那叫一个“爽”。虽然“窜”得我们俩直流眼泪,仍然欲罢不能,停不了口。还有一道值得一提的菜品就是花家白菜,白菜鲜嫩,虽然简单而朴实,但却做出了家的味道。

席间,我们一家人吃得高兴,旁边花家怡园的服务员一直在用心地为我们提供服务,很多细节的地方,他们都做得很到位。比如随时会为我们添饮料,需要叫他们的时候,不用大呼小叫,有时一个对视他们就会主动上前询问。在走廊里相会时,他们也会点头问好。除夕的客流量很大,但是服务员们忙而有序的工作,增加了食客们就餐的好心情。酒足饭饱之后,长辈们亲热地交谈,闺女开始跑来跑去,看来她已经按耐不住,想赶紧回家放烟花了,我的心情也随之雀跃起来。

上一篇:近代文学作品范文 下一篇:二年级下册数学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