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范文

时间:2023-09-19 05:06:43

我的课篇1

亲爱的老师,您可能认为利用课间这几分钟把该讲的内容讲完了,认为讲了就实现了教学目标,都是为我们好。可您想过我们的感受吗?您知道您讲的内容我们听进去了多少吗?

想必作为老师的您在当学生时也受过拖堂之苦吧,可怎么身份一变,您就忘了当年自己的感受了?老师,还我们课间10分钟的自,也给辛苦的您一个难得的休息时间,好吗?

我和同学们商量好了,每当离下课还有10分钟时,就由我作为“报时员”报时:“离下课还有10分钟!”以此来提醒辛苦上课的您抓紧时间讲剩下的内容。在下课铃打响后的1分钟内,如果您仍然对课堂“满腔热情”,毫无下课的意思,就由班长喊:“全班起立,下课!”老师,这不是对您的不尊重,请您原谅我们的“鲁莽”,请您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让我们的课间由我们自己做主。

指导:孙伟

孙凡皓爸爸如是说:

或许很多老师都有过拖堂历史,作为家长,我们理解老师对孩子们孜孜不倦的一片苦心,然而,我又不得不说:“老师,请别再拖堂!”

记得上回皓皓放学回家,走路时两腿紧靠,满脸通红,特别别扭,我以为他上体育课时碰伤了腿。在我的再三追问下,他才告诉我,原来是因为下课了老师还一拖再拖,他终于憋不住,尿湿了裤子。回家后,我和皓皓进行了一次长谈。皓皓说:“课间10分钟对我是宝贵的:我要活动活动,给大脑补补氧;我要方便一下,让自己轻松轻松;我要和同学分享昨天看的一部好电影;我要帮下节课的老师拿教具……因为拖堂,这些事我都做不成了。”我听了半晌无语。

还有一次,那天下着大雨,我到学校接孩子,其他班的孩子都出来了,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我的孩子出来。经了解才知道是他们班还没下课,我们家长只好站在雨中等候,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第二天,很多家长都感冒了。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所以,我希望老师上课尽量不拖堂。

小编有话说:

我的课篇2

—— 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回顾与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强调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这对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挖掘教材,补充教材,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更为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诱思、引导与启发,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对教材的反思

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是对教材第七课第二框题的深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讨论的永恒话题,坚持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相协调,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在教学过程中以我国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调查内容设计情景,并设计和提出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使课堂具有内在的逻辑性,符合高一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认识和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的重要性,进一步懂得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使得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二、对学生的反思

高一学生比较关注社会现象,但对深层次的问题缺乏了解和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把我国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作为教学主线,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和提出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突破口,通过回顾历史,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进行辩论赛、表演情景剧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过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能够深入认识和理解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因此,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我没有按照常规教学方法教学:由教师主讲,学生配合。而是提出“我的课堂我做主”,给学生真正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设计了一堂综合探究活动课。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第一,反思教学方式的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

在课前,我提出两套方案供学生选择:第一套,常规教学方法:分组调查,由学生选派代表在课堂上汇报,然后引入新课,由教师主讲,学生配合;第二套,全班学生自愿组合分成六组,由学生当主持人,主持辩论赛,主持情景剧的表演等,最后由教师点评。

学生们一听这两套方案,立即表示要用第二套方案。并且很快就分好了组。我高兴,但也很担心:课堂放开了,调控不当,课堂容易呈现出一种“散乱的活跃”,看似热闹,其实漫无目的,那就失败了。但我又想,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课堂应该要以学生为主,必须由学生做主,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下定决心,选择第二套方案。在这节课中,我虽然由传统的“领衔主演”变成了一个“导演”,学生由过去的观众而成为了“领衔主演”,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得是那么自然、和谐、融洽,充满了民主、平等、愉快的气氛。“演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这使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学习和吃饭一样,是不能代替的;主动学习和被动接受所获得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创设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时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途径,“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端给学生现成的结论。

第二,反思教学思想的更新——高度信任学生的智慧。

教学过程应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但教学过程具有动态生成性,有些问题和形式是可以预设的,有些却是动态生成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即兴设计,及时调整、捕捉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感悟知识,同时把感悟的知识再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进行运用与升华。这样才能把“节外生枝”当成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提高课堂的生成效应。在这节综合探究课的教学过程中,经过辩论赛环节后,我本想点评,但学生又开始了既兴辩论,此时我审时度势,放开手让学生进行短时间的辩论,然后再点评。否则就会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泯灭他们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使得整个课堂生硬而不生动。

这说明,教师作为一个课堂上的优势群体,如果未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就很有可能用自己的思维来替代学生的思维,用自己的行为来替代学生的行为,忽略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受体,不应一味地将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看成是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而要把学生看成是有着独特的个性、鲜活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有着自己的成长情景。教师所要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地灌输知识,让学生原封不动地“克隆”出这些知识,而是从内部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引导学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最终获取知识,成为知识的真正占有者,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的课篇3

新学期,新气象,我也开始了新的学习。这学期,学校实施三四四五教学模式,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探究。

在新的课堂学习上,我们也培养了自我的团队精神,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例如:如果我有不懂的,不明白的,我小组的组长就会竭尽全力帮我解决问题,直到我懂了为止。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我们组的组长就过来问我,尽力替我解围,她耐心的讲解,给我的心灵以慰藉,让我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的温暖。就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就让我有所收获,我相信:在以后的合作学习中,我会收获更多的温暖。

当然,我在课堂上也收获了一种团队精神——那就是团结。在课堂上,老师提问问题后,我们小组在一起讨论,集思广益,使问题回答的更全面,更具体。在2008年的《开学第一课》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团结就是力量。我一直把这句话铭记在心,因为我知道,团结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会让我终身受益。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谨记这句话,与他人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新的学习方式,教会了我一些我不曾重视的道理,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谨记,让它时刻教导我,成为我的终生座右铭!

我的课篇4

我爱上语文课,也许是张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动作吸引我;也许是书本那浓浓的文学气息吸引了我。部总而言之,上语文课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上课啦!这堂是语文课。课文老师——张老师走了进来。张老师30出头,肚子里仿佛装着无穷无尽的知识,一笑就眯成一条线儿的眼睛和那光亮亮的脑门,显得那么平和可敬。张老师讲课如同说书一般,让我们在开怀大笑中轻松地学到了知识。不信?那就和我一起去体验一下吧!只见张老师打开课本,他首先把课文朗读了一遍。语调时儿高,时而缓,时儿低,时儿急,再看张老师的表情也同课文中的人物变化而变化。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也仿佛身临其境,看到在火车站上,朱自清父亲为朱自清买橘子的那个感人场面;看到在火车站上,朱自清父亲那种天下间父母共有的怜子之心。课文读完了,我的思绪也打断了,隐隐约约的懂得本文的含义。张老师开始讲解课文。当讲到“望父买橘”这一段时,张老师便模仿朱自清的父亲:两手向上攀着(张老师“攀”在黑板上),两脚向上向缩(张老师把一只脚抬到了上),身子微倾。同学们哈哈大笑,原来朱自清“父亲”趴在了黑板上了,那样真像被俘虏的士兵,挂着“油瓶”举着手投降啊,“皇军大大的,留下我这条狗命吧!”张老师又学朱自清父亲下月台,只见张老师挺着肚子,两手扣抱着一只大西似的,在西边垂着,一只腿慢慢放下讲台,拖着“肥胖”的身子走下月台(讲台),走路援慢摇摆,如同鸭子一般。令人发笑。但这一来,我们就更加能体会到朱自清父亲的爱子之心。对了,这篇课文不正是作者从“背影”这个独特的角度来写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深沉的感情吗?张老师在让我们欢笑的同时也能把知识深刻地留在脑海里,这真是用心良苦呀!伴着“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的朗读声,下课铃响了。“唉!这堂课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同学们都抱怨起来。

每次上语文课,我都非常认真地听,甚至把它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我爱上语文课。

我的课篇5

今天,坐在教室的我显得十分懒惰,我懒洋洋的趴在桌子上,夏季的到来总使人们懒洋洋的沉睡,教室里一个个没有以往般的兴奋,也没有在课堂上捣乱了,原想好好学习的我,眼皮也朦胧胧睡去,我时隐时现的看见了班主任,同桌慌忙的叫醒我,我也有些睡意未醒,打了个哈切,班主任走了,我们一个个又睡了,老师的话语好像吹眠曲般,加上我昨晚睡眠不足,我睡得更沉了。

哗啦哗啦的雨声,我们听闻雨洒在大地,如同洗礼,雨水同样洗清了原昏昏沉沉的我们,沉睡的学生又活了过来,个个仿佛充满了电,现在已是最后一节课了,大家龙腾虎跃,勃勃生机,有人提议一起放“礼炮”,“礼炮”是指用水瓶将中间扭纠,然后将瓶盖扭松一点,便可放炮了,那声音很像放炮竹的声音,起初,是有人在班上玩,后来就有人效仿,有时,上课就会有人玩结果一片混乱。

“10、9……3、2、1、”一起暗暗地倒计时!“嘭嘭。。。嘭嘭”后排的十几人一起齐放,那可谓是壮观,把在讲课的老师吓了一跳,而我们则是哄堂大笑!!!

广东广州水霖学校初二:张莉

我的课篇6

【关键词】课堂结构;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模式;学习效果;课堂转变

2011年4月,我们学校引进了中国教育报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资源,全县以我校为中心,教育局组织全县教师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动员大会,教育报主编为我们讲了关于新课改高效课堂的成功经验及具体实施方案,受益匪浅。经过这次学习和自己的实践,总结了一些具体的感悟。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会花掉很多时间和精力手把手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问题,教师拼命的找时间给学生讲,学生拼命的在家里背诵记忆,但最终的结果却大家都不能满意。

新课改之后,教师失去主角地位,变主动为辅助。只是适时的站立出来,因势利导。教师的责任不再是考虑如何能够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如何能引导着学生自己学会知识。教师的任务主要在课前设计好自己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及难点,包含对学习内容的方法指导,学习实践、点拨、拓展、总结及检测等内容。之后主要靠学生的自学,这样教师有效地起到了自己的主导作用,转变了以前的教学方法,让教师讲得轻轻松松。

此外,教师放下了所谓尊贵的姿态,走进了学生,用心与学生交流,用爱与学生沟通,真正和学生打成了一片,使得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二、学生角色的转变

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收知识的被动者,上课无精打采、摇头晃脑,没有一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简直就是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差生尤其明显。

新课改之后,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动脑、互帮互学、开展交流。学生主动参与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制定,参与导学案的设计。课堂之上,发现了疑难问题由小组内学习好的成员给讲解,如果探讨之后还不能明白,就求助于其他小组,几个小组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由教师点拨。例如:每小组都有6人组成,每2人构成一对子组,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开展独立学习活动,自行解决疑难问题,一帮一,各人都有个人的事干,自己当家作主,所有学生都洋溢在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之中,轻松、活跃、精力充沛,再也没有了以前的消极、沉迷、冷漠、无趣。如此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轻轻松松。

三、课堂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遵循“先讲后学”的原则,如今已变为“先学后讲”。所谓“先学后讲”,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学生对导学案的学习。导学案是上课之前教师们共同编写的学习引导方案。其主要起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去学去做,不能抄袭,弄虚作假。

下一个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课堂展示:各组成员先进行板书展示,将各组总结概括的学习方法及规律、疑难问题或相关链接,都展示在黑板之上,向全体同学讲解,全体同学在学习他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表明自己的理解,完善小组的展示内容,从而使导学案更加充实,以便今后复习使用。

最后教师课堂点拨。点拨时教师除了订正知识点以外,最重要的应当是对学生的欣赏、夸奖和鼓励。一定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让它生长,让它壮大。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探索新课堂教学方法,确立新课堂教学模式,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情况如此,情况有变则变。如果自己眼界比去年开阔了,学生基础比去年坚实了,学习积极性比去年高了,那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必须随之改变”。(《魏书生“六步教学法”》)

四、学习效果的转变

在高效课堂之上,学生学得好表现在由学会到会学、乐学、及创学。学生发展进步了,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扩展了思维、领悟了方法,体验了情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素质均得到有效的提高,真正体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的教育理念。

实践新课堂将近一年,效果应该是非常显著,不同级别的学生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教室从封闭走向了开放,教师从讲台走到了学生中间,学生从台下走上了台上,从不自信走向了积极主动,从沉默寡言走向了滔滔不绝。视野开阔了,情操陶冶了,能力锻炼了,这就是高效课堂。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相信教师改变了教学方式,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之后,真正能够做到“师教生”“生教师”师生平等参与,共同探讨,共体进步。我想,我们会实现的,我们正在路上,我们会为之继续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我的课篇7

数据库VF6.0的工作方式有交互式和程序式两种。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交互式命令处理“数据库”、“表”和其它基本数据,现在过渡到用程序来处理。再则结构化程序设计这部分内容是后续部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可以说结构化程序设计这部分内容在本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我们这节课教学的内容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的“选择结构”,教学目标分3个:

1个是知识目标:通过选择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其概念、格式、执行特点以及单条件选择和多条件选择结构的具体应用。

第2是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第3个是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程序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用设计程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就是掌握IF语句和多分支语句的格式及功能。

教学难点是IF语句和多分支语句的具体运用。

在教法设计方面,我把教学内容做成PPT,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室上课,采用投影仪播放课件,一边播放,一边讲解,并用丰富的实例来帮助对新课的理解,对于重要的内容或者难以理解的内容,我就马上让学生上机实验,我呢就用教学软件进行监看,一旦发现有代表性的问题,我可以转播全体同学并给予指出。另外就是重点内容我上课前把它板书在小黑板上,比如:“IF语句和多分支语句的格式及功能”。等到新课结束后进行总结的时候再挂出来,以弥补课件一晃而过的不足。同时注意学科间的联系,比如:数学和英语学科。

在这节课里我用到了教学用具有:PPT课件、网络多媒体教室(含学生机和服务器)、投影仪、小黑板、粉笔和刷子、大鹏电子教学软件、VF6.0等软件。

在课时安排上我就按照理论课和上机课间隔进行。理论课主要是我讲,上机课主要是学生练习我讲过的例子和一些我准备的程序实验。

在新课开始前,我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顺序结构的执行特点,就是按照语句书写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然后告诉同学们:编写顺序结构程序虽然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对事物做出一定的判断,并依据判断的结果采取不同的处理行为。最好举一个实例,比如:求圆的面积,对半径进行判断,是否大于0,如果是才能参加运算,否则不能运算,输出:“参数错误!”信息。这是一个不能用简单的顺序结构就能解决的问题。

从而过渡到新课。

播放PPT课件,首先介绍选择结构的概念:选择结构也叫分支结构,程序执行时,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执行不同的程序语句,用来解决有选择、有转移的问题。例如判断数的奇偶性、正负,求多分支函数的值等。这些都是同学们熟悉的数学知识。从而建立起同学们一种意识:那就是程序设计与数学学科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告诉同学们:选择结构程序中可能有些语句是不会执行的,它不同于顺序结构程序中所有语句都会执行。让同学们把新知识跟旧知识串联起来,对照比较,互为补充。

接下来,告诉同学们:选择结构包括IF语句和多分支语句。

然后出示IF语句的格式及功能。并强调IF必须跟EndIf搭配使用,缺一不可。可以告诉同学们:IF可以理解成“如果”,EndIf可以理解成“结束”,Else可以理解成“否则”,这样又让同学们联系上了英语学科。再告诉同学们:IF语句根据有无ELSE子句分为单分支结构和双分支结构。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单分支结构的格式及功能,随后出示其格式及功能,并链接一个流程图,最好是采用动画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同学们。然后适当进行讲解。再就是举例,比如:求一个数的绝对值。这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数学知识,让同学自己在VF环境下编写出这段程序,并进行验证。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这个时候可以提示同学们:要用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首先要确定判断条件。可以用键盘输入一个数存入一个变量,比如X,然后判断X是否小于0,如果小于0就把它反号,否则就不反号,再输出结果。通过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对单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编写程序从而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再让同学们看老师编写的这个程序并进行验证,当然这个时候学生有可能写出了不同的程序,但只要能达到目的,解决同样的问题,都是可以的,这也就鼓励了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样的问题。甚至有时候学生写的程序比老师写的更加简洁,我们就可以鼓励一下同学们,比如说:你们是多么多么的能干,都可以用单分支结构来编程了,而且比老师都厉害这样的话语。

完了之后,接下来学习双分支结构,同样展示出双分支结构的格式及功能,并与单分支结构进行一番比较,那就是中间多了一个Else子句,把原来的单分支结构中的一个语句段分成了两个并列的语句段。要求同学们务必注意这个“并列”二字。这个“并列”还具有“互相排斥”的意思,就是根据条件判断的结果,只选择执行其中一个语句段。这个时候同样链接一个流程图,最好是用动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同学们。看完动画之后,可以让一至二名同学主动当一下老师,根据动画以及自己的理解来讲解一下这个双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这样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接下来举一个例,比如:输入姓名,在XSQK.DBF(学生情况)表中查询该姓名对应的学号、身高及体重,若没有找到,则显示信息“查无此人!”。要求:用单分支结构以及双分支结构分别编写一个程序。

我的课篇8

关键词:效率;效果;效益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个新名词孕育而生,那就是“有效课堂”。我与所有的同行一样把有效课堂看作教学的生命,希望能使“效率、效果、效益”三效一体,希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取得最佳的效果,获得最大的效益。

一、低效课堂的本因

新教材在编写上改变了原有的知识体系,每课内容中增加了许多情景图片,提供了一些与知识有关的情境或素材,而正文的部分相对减少。教师若是再照本宣科,依教材讲教材,就会出现一堂课不下10分钟就上完,学生听后也仅是一片茫茫然,搞不清重点、难点,搞不清学了些什么的结果。而考试形式从闭卷到开卷,分值到50分,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也在一点一点地消失,一系列问题直接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就我的教学感受而言,我觉得导致低效课堂的原因如下:

低效课堂现象之一:教学设计模式化

低效课堂现象之二:情境创设形式化

低效课堂现象之三:课堂管理松懈化

低效课堂现象之四:教学评价简单化

低效课堂现象之五:课后作业机械化

二、有效课堂的良方

如何解决“教师埋头干,学生无进步”这一现状,真正改变课堂包装的浮躁性,让现有的课堂教学用最少的投入达成预定或更佳的目标,以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实现“三效一体”的有效课堂呢?

有效课堂对策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思想的改革,如果思想观念不改,单改怎么上一节课,怎样讲一课书,怎样留作业,怎样批作业,这样即使能奏效一时,也决不会持久。”

我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学习不再是一种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需求,课堂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同步进行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我既重视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和发现欲,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又注重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合作学习。

有效课堂教学对策二:有效实现课堂以生为本

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对象。教师必须时刻记住“学习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而“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看成有巨大潜力并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全面发展。

在我的“三效”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好手边的新教材,利用大量情境生动活泼的图片,并用真实的语言加以描述,关注学生主体意识,不再把学生认为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教学设计时,我首先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在导入环节中我巧妙地设置情境,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的题材,或概述故事情节,或渲染氛围,或创设情境……目的是让40分钟的开头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教学在激活学生思维状态下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时,先播放了视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结合视频、插图设问,由此引发讨论。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体会到思想品德学科的实用性,同时激发学生“我要学”“我愿学”的意愿,让学生课堂开头就很快融入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要转变。我的教材设计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在课堂上我不再是演员,而是导演。例如,在进行九年级第3课《勤奋学习 善于学习》的教学时,我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自己上讲台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三效教学中我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欲望。借助多媒体信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把静态枯燥的教材融入三维空间中,从而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牢牢吸引住学生的视线,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我的有效课堂上,每堂课都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或是PPT,或是Inspration……例如,在教学《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一课,先播放《鲨鱼和乌贼》的故事,以趣引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这Flash中唤起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自我保护。在课的最后又播放了《自我保护歌》,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巩固了学习内容,又延伸了学习内容。

我认为: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将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打造一个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探求知识过程的快乐,并在探求中生成新知识和新能力。

法国作家雷曼麦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三效”教学中,我一改一成不变的节奏和模式,注意语言艺术,巧用幽默与讽刺,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巧妙引用诗词、典故激发兴趣,做到寓教于乐,更强调教学的节奏有条不紊,富于新鲜变化。因为我觉得如果每本书、每节课都一样的教,我将永远看不到孩子们期待的目光,学生将永远厌烦枯燥的思想品德课程,不可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思想,而预定的“三效”目标也永远不可能实现。

有效课堂教学对策三:积极组织强化课堂管理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要想实现“三效”教学,那维护课堂秩序管理尤为重要。

我认为:维护课堂秩序最理想的是“恩威并重”“刚柔相济”。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获得学生的理解和宽容,做一名既让学生深爱,又能出实效的教师,首先说话要有亲和力。但在讲究亲和力的同时如果不讲原则,该严肃的不严肃,处理违纪学生软弱无力,学生就认为你没脾气,自然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也就可能出现喊破了嗓子,也镇不住学生的情形,所以课堂管理还要有威慑力。当然作为教师,更主要的还是讲课要有吸引力,绝不能让课堂中的琐碎小事影响了整节课的效果。

有效课堂教学对策四:激励合理教学评价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唤醒潜能、激发力量,促进学生走向成功,这是课堂评价激励机制的重要原则。

传统课程评价呆板、片面,学生也为考试的成绩背上了沉重的包y。现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各科都强调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我的有效课堂评价,除了加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特别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引导。评价形式也是多层次、多形式,不搞“一刀切,齐步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给予及时、中肯的评价,使其在自己原有的素质基础上得到发展,有所进步。而评价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配以形象、生动的评价鼓励,常会运用赞美的话语、亲切的微笑、鼓励性的手势、充满爱意的抚摩等。

其实,当我刚踏入工作岗位时,也曾有过机械的评价,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我的点评是很笼统的“很好”“恩,对的”,而不加以分析评价,布置作业的批阅也是简单的“阅”,学生根本不能收获答题准确的喜悦,现在的我,课堂教学中注重氛围的营造,评价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将课堂的评价、课后作业的评价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评价相结合,全方位地衡量是否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是否让学生获得效益。以免阻碍学生自主、生动、活泼地发展,导致学生望思想品德教学而生畏,帮助其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批判式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三效课堂中,应该有老师付出的努力,步入课堂前应该“心里有数”,踏出课堂时应让学生“有所收获”;三效课堂中,最基本的是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三效课堂中,最主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改革,如一缕春风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做法。思想品德课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今天的课堂,不再要低效和无效,我们不再唱独角戏。我们所追求的“三效统一,综合评价”的价值观是:教学效果要好,教学效率要高,要让学生收获最大的效益。我永远会记住:课堂是我们的,课堂也是孩子们的,我的课堂今后将与乏味、冗长作别,迎来更有效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孟东海.浅谈如何探究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2(28).

上一篇:云南方言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专业考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