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强化免疫范文

时间:2023-10-18 21:41:05

麻疹强化免疫

麻疹强化免疫篇1

一、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疾病,无免疫力的人接触患者后90%以上会得麻疹。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麻疹可导致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当患病儿童伴有营养不良时,常常引起并发症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

二、免疫接种是预防麻疹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

我国自1965年开始广泛使用麻疹疫苗,近20年,麻疹发病率较疫苗使用前降低了98%以上。目前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程序是:8月龄接种第一剂次,18~24月龄接种第二剂次。麻疹疫苗接种需要家长的配合与知情同意,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儿童得到预防麻疹的机会。在麻疹疫苗接种前,家长应积极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儿童健康状况的询问与接种禁忌的筛查。如儿童有发热等身体不适、禁忌证等情况可缓种或不接种麻疹疫苗。

三、麻疹疫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处置

我国麻疹疫苗的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预期发生率范围之内。多次接种麻疹疫苗既不会增大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少数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发生发热、轻微皮疹、局部红肿、疼痛等轻微反应,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置。

发热在37.1~37.5℃(腋温)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当发热超过37.5℃,或37.5℃以下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对于红肿直径30毫米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极个别儿童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过敏性反应等,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医生咨询和报告。

四、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我国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时间为2010年9月11-20日。目标儿童为:北京、上海、河南、黑龙江和广西为8月龄~14岁(1995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吉林、海南、青海为8月龄~6岁(2003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其他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8月龄~4岁(2005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

 五、哪些儿童不能接种麻疹疫苗

预防接种前,家长务必如实提供儿童身体健康状况。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况,不能接种麻疹疫苗: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具体成分参照麻疹疫苗说明书);

 (2)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过敏性疾病;

 (3)正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4)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5)曾患或正患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病、癫痫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六、哪些儿童需要缓种麻疹疫苗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况,暂时不能接种麻疹疫苗,可在以后条件适宜时予以补种:

 (1)3个月内接种过免疫球蛋白;

 (2)近期注射过麻疹疫苗或其他减毒活疫苗,需间隔1个月后 补种;

(3)强化免疫期间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待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

麻疹强化免疫篇2

一、目标人群、时间、地点和工作指标

1、目标人群

强化免疫对象为所有8月龄—4岁(2009年10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上述人群无论既往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免疫史及患病史如何,凡无疫苗接种禁忌证者,均接种1剂次(0.5毫升)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腮疫苗)。

2、本次强化免疫实施时间统一为2013年9月11日—20日

3、接种地点:芦花社区卫生服务站:9月11日,勾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月12日—19日

3、工作指标

以街道为单位,8月龄—4岁目标人群麻腮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

二、组织领导与部门职责

为加强本次强化免疫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勾山街道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街道强化免疫活动组织、实施及协调。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责本次强化免疫活动的培训、接种工作,并负责资料汇总上报。

2、宣传部门开展社会宣传,扩大社会公众对强化免疫信息的知晓程度。

3、勾山中心幼儿园负责动员幼儿园内的适龄儿童到接种点接种,确保园内儿童全部完成免疫接种工作。

4、各社区做好辖区内目标儿童的摸底登记、宣传动员工作,负责做好通知发放工作。社区责任医生协助公共卫生联络员共同做好目标儿童的摸底调查。

5、各企事业单位负责动员本单位内的适龄儿童(包括流动儿童)到接种点接种。

三、人员培训与宣传动员

组织公共卫生管理员、联络员、社区责任医生及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和动员活动,向公众宣传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使公众了解麻疹的危害与防控知识,以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增强主动参与意识,为强化免疫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目标人群摸底调查

2013年9月1日—10日为本次强化免疫工作调查摸底阶段,期间各社区要做好辖区内目标人群的摸底调查工作,全面掌握目标儿童人数。摸底调查时应高度关注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对发现未建卡、未完成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应予以补建接种卡、接种证,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

摸底调查人员应采取入户通知为主,托幼机构为辅的方式给予目标儿童家长发放《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通知单》,告知接种的时间、地点、接种时应携带接种证等事项,负责填写《2013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摸底登记结果进行核查、汇总,根据摸底儿童数、接种点数,制定接种实施时间表,并将相关信息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现场接种实施

街道接种点设置勾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芦花社区卫生服务站预防接种门诊2个点,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人员开展接种。接种人员须经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资格认定并经培训合格后上岗。接种工作严格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操作。接种点均须配备接种反应紧急处理的临床专业人员和急救药品、设备。

强化免疫活动现场接种点应有负责组织、预检登记、接种、不良反应处置的工作人员,现场工作人员数量要根据接种对象数量进行适当调整,做到接种对象核实、接种前告知、健康状况询问、规范接种和登记等各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

预防接种要严格掌握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和其他暂缓接种的原则,本次强化免疫接种与最后一剂注射的减毒活疫苗间隔应在1个月以上。对于暂缓接种的儿童,应在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后,儿童自身条件适宜时机及时予以补种。

在接种期间要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发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并上报区疾控中心。

六、资料收集与报告

麻疹强化免疫篇3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实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的目标,根据博乐市政府《2010年博乐市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下,2010年9月11-16日在全市范围内对8个月龄-4岁的无麻疹禁忌症的儿童实施了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工作,现总结如下。

1 前期准备

1.1市党委,市政府对此次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工作十分重视,8月31日召开了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以及各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动员大会,制发了《2010年博乐市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1.2明确职责:全市城乡共分成10个接种片区,154个接种点,11个搜索点,共抽调502名工作人员参加本次活动,从各单位抽调的领导干部与市疾控中心抽派的业务人员成立11个督导组,分别负责协调和技术指导,明确了职责。

1.3宣传工作:从8月31日开始进行了各种方式的宣传。市有线电视台自8月31日开始每天四次以通告滚动式进行播放;联通公司和电信公司对所有用户以信息的方式麻疹疫苗接种通知信息72800条;农村充分利用广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各医疗单位,托幼机构门前悬挂横幅24条,乡镇场悬挂横幅6条,各接种点张贴标语,标识,为接种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1.4培训:2008年9月3日-9 月8日市疾控中心对参加本次活动的社区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和搜索人员193人分批进行了业务培训,9月6日各乡镇场对辖区内医务人员和摸底调查人员279人进行了培训。

2实施阶段

2.1督导检查:全市由10名副科级以上的领导与市疾控中心选派的9名业务人员组成督导组,各督导组分别下到包片点进行督导检查。各乡镇场卫生院派人分片包干,深入各村进行疫苗接种与督导。保证了各接种点工作有序进行,严格执行了接种技术规范操作。

2.2接种方式:为保证每名适龄儿童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接种,我们采用定点接种与入户摸底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接种工作。

3 数据统计

3.1本次活动应接种儿童摸底调查统计:由摸底登记人员挨家逐户进行拉网式摸底调查,摸底调查统计全市应接种儿童10832人。

3.2麻疹疫苗接种儿童统计:本次接种活动,应接种儿童10832人,实际接种10784人。

4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在强化免疫现场接种实施全过程中进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从9月11日-30日每天进行AEFI网络直报,共监测报告异常反应1例,一般反应5例。

5快速评估

麻疹强化免疫篇4

通讯作者:吴杰

【摘要】 目的 分析红古区201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探讨MV强化免疫活动的安全性及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措施。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红古区2010年MV强化免疫活动共报告13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2.29‰;男性多于女性,1岁及以下年龄组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低;接种后1天内出现反应的占92.31%;临床诊断以一般反应为主;预后良好。结论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低。应加强监测,提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水平。

【关键词】 麻疹减毒活疫苗; 强化免疫;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发生率

为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1],根据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在全省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通知》要求,红古区于2010年9月与全市同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麻疹疫苗强化活动。为了解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特征,提高对大型强化免疫活动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水平,现将监测数据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10年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过程中和强化后1个月内发生的,并已上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经区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专家诊断小组进行调查诊断。

1.2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2 结果

2.1 红古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总体情况 本次强化全区应种儿童5913人,其中常住儿童4674人,流动儿童1239人;全区实际接种儿童5685人,强化接种率达96.14%,其中常住儿童接种4535人,强化接种率为97.03%,流动儿童接种1150人,强化接种率为92.82%。

2.2 异常反应发生情况 本次强化免疫共报告疑似异常反应13例,发生率为2.29‰,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值[2]。红古区所辖的7个乡镇、街道只有窑街街道、花庄镇没有报告,报告发生率最高的是下窑街道(4.64‰),其次是海石湾镇(3.45‰)。未发生群体性异常反应,各乡镇、街道报告发生情况如表1。

2.3 异常反应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13例疑似异常反应病例中,最小月龄11月龄,最大4岁。其中8月龄~1岁2人(占15.38%);2岁组4人(占30.77%);3岁组4人(占30.77%);4岁组3人(占23.08%);男女性别比为12∶1。4个年龄组的疑似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17‰、2.91‰、3.07‰、2.31‰。8月龄~1岁的疑似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低。

表1 2010年红古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疑似

异常反应发生率

2.4 发生异常反应的时间 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疑似异常反应的最短时间为6 h,最长为2 d。13例异常反应中1 d内出现12例(占92.31%);2 d出现的1例(占7.69%)。

2.5 异常反应的临床诊断分类与转归 13例中一般反应11例,均为发热,占84.62%,发生率为1.93‰;过敏反应2例,占15.38%,发生率为0.35‰,其中过敏性皮疹及血管性水肿各1例,各占7.69%,发生率为0.18‰。13例病例均痊愈。见表2。

表2 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疑似异常反应临床分类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疫苗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对于大型的强化免疫来说,疫苗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红古区接种麻疹疫苗后发生的反应主要以一般反应为主,极少数儿童由于对麻疹疫苗中含有微量的鸡胚细胞、小牛血清和抗生素等过敏而引起过敏反应[3]。对于过敏反应的处理一定要及时,由于红古区对于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做好充足的准备,配备了急救药品设备,保证了一旦出现反应各接种点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由于措施到位,异常反应处理及时有效,确保了强化免疫的如期完成。

从各年龄组异常反应的发生情况看,1岁及以下年龄组的报告发生率较低,可能与儿童自身的免疫状况有一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异常反应发生率低,预后良好。在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时,应加强组织与管理工作,加强AEFI监测,及时妥善处理异常反应,是增进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和确保强化免疫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2006.

[2] 黄芳,刘刚.2009年深圳市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异常反应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2):81-83.

[3] 谢广中,刁连东,王树巧,等.预防接种的反应和处理.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34.

麻疹强化免疫篇5

【关键词】 麻疹强化免疫;异常反应;原因;分析

麻疹是临床上一种的常见的、多发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极强[1-2]。为了有效地控制麻疹病毒的传染,国家卫生部要求全国各省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通过大范围内对人群接种麻疹疫苗,麻疹的传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接种者在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的报道[3-4],引起了医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人就麻疹强化免疫过程中出现异常反应的原因进行了相关的临床分析与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本地区接受麻疹强化免疫治疗的儿童2890名,其中男性儿童1450名,最高年龄12岁,最低年龄6岁,平均年龄9±1.2岁;女性儿童1440名,最高年龄11岁,最低年龄6岁,平均年龄8±0.7岁。

1.2 方法

1.2.1 调查研究方法 在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后的两周内,对接种疫苗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随访观察,统计儿童出现的异常反应类型及人数。

1.2.2 临床评价指标 发热(强反应):体温≥38.6℃,发热(中反应):37.6℃-38.5℃,发热(低反应):37.1℃-37.5℃;局部红肿(强反应):红肿面积平均直径>5.0cm,局部红肿(中反应):2.6-5.0cm,局部红肿(弱反应):0.5-2.5cm。2 结 果

通过在接种后两周内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随访发现,96名儿童出现发热(13名为强反应,38名为中反应,45名为弱反应),58名儿童出现皮疹,76名儿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168名儿童出现局部红肿(23名为强反应,55名为中反应,90名为弱反应)。接种者异常反应的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接种者异常反应的详细结果汇总统计

发热

强反应 中反应 弱反应

皮疹上呼吸

道感染局部红肿

强反应 中反应 弱反应

患者数(例) 13 38 45 58 76 23 55 90

比例(%) 0.45 1.31 1.56 2.01 2.63 0.80 1.90 3.11

3 讨 论

麻疹疫苗属于生物大分子物质,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当接种麻疹疫苗后,由于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会对麻疹疫苗产生免疫防御行为,会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进而导致部分接种者出现异常反应。

目前,临床研究显示,麻疹强化免疫中的异常反应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①疫苗因素。麻疹疫苗属于麻疹病毒的减毒活体疫苗,如果麻疹疫苗的减毒程度不够,极易造成麻疹疫苗毒性较高,进而使患者出现发热、皮疹等异常反应;其次,由于接种人员在接种过程中禁忌症掌握不严,对一些存在禁忌症的患者也进行接种,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异常反应;再次,接种途径不当,由于医疗工作者日常的工作较为繁重,因而极易出现医疗工作人员将需皮下注射的麻疹疫苗以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患者进行接种,导致接种者出现发热等异常反应;疫苗的接种剂量,合理的疫苗接种剂量不但可以使机体产生对麻疹病毒的免疫力,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机体异常反应的发生。②患者体质因素。患者的健康状况是患者是否出现异常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疫苗往往具有一定的毒性,健康的人体自身免疫功能较强,因而很少出现异常反应,但是当患者患有一些疾病,其免疫功能下降,人体的免疫功能无法消除疫苗的毒性,从而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异常反应;过敏性体质,由于人体的免疫功能较为复杂,部分人属于过敏体质,当多敏体质的人受到同一种抗原的刺激时,会导致机体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③其他因素。接种疫苗的时间和气候也会造成机体出现异常反应。临床研究发现,疫苗在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低的季节进行接种,其异常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总之,开展麻疹强化免疫中出现异常反应的原因分析,对于避免接种麻疹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其原因作了一些探讨,希望同行们进一步进行临床总结。

参考文献

[1] 欧阳霖,尤佳恺,陈国强,等.上海市闵行区108例疑似麻疹病例IgM抗体测定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6):273-274.

[2] 费金花,黎桂福,倪春芳.上海市青浦区2001-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1,23(10):473-474.

[3] 凌罗亚,胡昱,陈思富,等.浙江省2010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17(4):357-361.

麻疹强化免疫篇6

春风绿枝头,杏林春满园。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季节,我们欢聚一堂,共谋全县卫生事业发展大计。我很高兴来参加今天的全县卫生工作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大会。刚才,彭局长代表卫生局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建中副县长又站在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就新形势下加强今年我县卫生工作作了重要发言,我完全赞成,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

20__年是卫生工作经受新考验,取得新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全县卫生系统上下一心,积极有效开展了冰冻灾害、手足口病、问题奶粉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治;扎实推进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充实了卫生人才队伍,大力优化了卫生行风;特别在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无偿献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妇幼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县委、县政府对医疗卫生工作是满意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卫生工作者艰辛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简要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卫生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坚定发展卫生事业的信心。当前,我县卫生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具备事业发展的有利形势和良好基础。一是具备发展卫生事业的政治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任务。总理指出:“要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强化政府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这都表明,党和国家已将卫生事业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多的希望。二是具备发展卫生事业的财力基础。国家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即将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将投入8500亿元。今年,中央和省新增卫生项目投资下达到怀化市就有12550余万元,涉及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1个。我们相信,国家,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还将随着财力的增强进一步加大,长期以来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三是具备发展卫生事业的社会基础。当前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健制度正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社会的关注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为卫生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具备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基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县委、县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卫生事业的文件。今年1月21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__—20__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这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出台,将有力促进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五是具备卫生事业发展的工作基础。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县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卫生工作获得了国家、省、市多次表彰。健康扶贫工作、妇幼卫生工作在全国会议上做典型发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结核病防治、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消灭脊髓灰质炎、卫生监测、抗非典等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乡镇卫生院分类管理制度被省卫生厅命名为“芷江模式”在全省推广。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无偿献血、白内障救治、妇幼卫生等工作被评为市级先进,这些都为进一步发展卫生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切实增强发展的信心,更好的把我县卫生事业推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前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个别医务人员服务观念淡薄,服务态度较差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级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到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抓住薄弱环节切实进行整改,把卫生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二、充分认识麻疹强化免疫工作的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强化免疫工作抓好抓实。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爆发流行,是免疫规划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为此,我国政府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在20__年消除麻疹(麻疹发病率小于100万分之一)。因此,这项工作能不能做好、圆满完成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国家声誉。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相关单位、特别是卫生系统一定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芷江的战略高度,把它作为当前的一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刚才,建中副县长对卫生、教育、公安、财政、广电

、妇联等单位的具体职责进行了明确,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我这里再强调一下乡镇的职责,各乡镇人民政府按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麻疹强化免疫工作的组织实施,配合卫生、教育部门作好强化免疫各阶段的工作,保障强化免疫工作所需的宣传、摸底调查登记等方面的人力、物力安排。除教育系统负责的在校(园)适龄儿童外,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村社、乡镇干部配合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其余应种儿童的摸底造册、告家长通知书的发放工作。组织卫生院、学校按卫生局安排统筹好本乡镇内的接种点布置工作。并负责因接种引起的疑似或异常反应或不稳定事件的调查处理。

县属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县里的要求,组织安排好有资质的医务人员在3月25- 4月10日 期间奔赴各自负责片区搞好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和异常反应的医疗救治工作。

此次麻疹强化免疫工作涉及全县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时间紧迫,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同志们务必高度重视,会后按照县政府所发的《关于做好我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工作的通知》迅速行动起来,扎实开展强化免疫活动。

三、充分认识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防范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风险意识。要充分认识抓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防范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风险意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医院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理念,坚持质量和安全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要构筑医疗安全生命防线,强化规范化培训和坚持改进医疗护理质量;要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要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制,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去年,卫生系统开展了诚信在卫生、满意在医院的活动,我认为搞得很好、很及时,今年要继续开展下去,而且要持续不断的开展下去。刚才彭峰局长讲了卫生系统今年还将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年、医务人员技术大比武、迎接建国六十周年卫生系统成就展暨行风建设文艺汇演、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活动。我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以及各医疗卫生单位平时的规范化培训,广大卫生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观念、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得到根本的转变。

最后,我在这里强调一下安全生产。大家知道最近我国发生了好几起安全事故,我县这两年的安全生产形势也不容乐观。安全生产事关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和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谐稳定大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既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检验。完全可以说,思想上的隐患是最大的隐患,细节上的疏忽是最大的疏忽。各级各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反复性和艰巨性,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从根本上和源头上克服盲目乐观、麻痹松懈的思想倾向,增强忧患意识,树立长期作战、常抓不懈的思想,认真吸取教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近期,县里将重点开展对道路交通安全,学校、娱乐场所、商场宾馆酒店等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进行排查和整治。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强化措施,齐心协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全县经济社会的稳步、安全、协调发展。

同志们,做好卫生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打造和平名城,构建和谐芷江”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知难而进,奋力拼搏,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芷江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麻疹强化免疫篇7

为贯彻落实《省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年)》、《-年省消除麻疹攻坚行动方案》、《-年市消除麻疹攻坚行动方案》,加速消除麻疹工作进程,努力实现年消除麻疹工作目标,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原则

消除麻疹工作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多部门密切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提高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监测,及时处理暴发疫情等策略和措施,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二)目标

年,力争全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通过实施消除麻疹工作,完善长效机制,巩固免疫屏障,促进我市免疫规划工作发展。

(三)工作指标

到年:

1、巩固和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办事处、开发区为单位适龄儿童常规免疫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到以上;岁以下流动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到以上;

2、托幼机构、学校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补种率达以上;

3、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以乡镇、办事处、开发区为单位达到以上;

4、麻疹暴发疫情调查率和血清学确诊率均达到;

5、麻疹监测病例中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以上,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合格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以上,所有确诊麻疹病例须经过实验室诊断;

6、市疾控中心、市医院、市第二中心医院要建立麻疹实验室,并达到WHO认证标准。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年,实行预防接种乡村一体化管理机制,夯实常规免疫基础,消除免疫空白。组织开展遏制麻疹流行“集中行动”,对5岁以下适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遏制麻疹疫情上升势头。

1、加强常规免疫工作,以乡镇、办事处、开发区为单位,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到以上。

2、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保证漏种儿童及时得到疫苗补种。

3、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完成疫苗运输车辆、冷库的更新装备。

4、在全市范围开展月龄-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5、完善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多部门协调机制和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从政策、经费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免疫服务保障制度。

6、全面推进预防接种一体化建设,确保预防接种工作体系完整。

7、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免疫规划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集中整顿,确保经费不挪用,确保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待遇,保持预防接种队伍稳定。

(二)年,组织开展常规免疫落实年活动,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水平。

1、继续加强常规免疫工作,以乡镇、办事处、开发区为单位,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以上。

2、完成乡级接种单位储存疫苗用冷链设备的更新装备。

3、对所有在校大中专学生免费接种麻疹疫苗。

4、按照“自愿、免费”原则,对准备怀孕的妇女接种麻风疫苗。

5、开展针对流动人口的查漏补种活动,以乡镇、办事处、开发区为单位,流动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以上。

(三)年,继续开展常规免疫落实年活动,巩固儿童免疫高接种率水平。

1、继续加强常规免疫工作,以乡镇、办事处、开发区为单位,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以上。

2、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月龄-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3、继续按照“自愿、免费”原则,对准备怀孕的妇女接种麻风疫苗。

三、策略和技术措施

(一)免疫预防

提高人群免疫力,减少麻疹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的关键,要实现消除麻疹目标,人群麻疹免疫力应达到并保持在的水平,提高人群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是基础,可以通过加强常规免疫服务和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等措施实现。

1、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确保高水平接种率

各乡镇、办事处、开发区要按照市预防接种乡村一体化管理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基层接种单位的免疫服务形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以上,努力提高及时接种率。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承担预防接种服务工作的单位,应定期对常规免疫接种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低接种率和免疫空白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接种率报告不及时、不准确的单位,应通过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改进。

2、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要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省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实施办法》规定,认真落实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漏种儿童补种原则》及时对漏种儿童进行补种,确保漏种儿童获得及时的免疫服务。

3、做好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工作

各乡镇、办事处、开发区应当根据当地麻疹发病情况,在发病率较高的村,适时开展针对重点人群的接种。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力度,制订相应的对策,采取多种预防接种服务形式,提高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对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要按照现居住地管理的原则,保证其与本地儿童享有同等的预防接种服务。加强对新入学大中专学生、农民工聚集区域的麻疹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评价,及时做好相应人群的预防接种,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

4、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适时组织开展全市范围月龄-岁儿童、在校大中专学生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按照“自愿、免费”原则,对准备怀孕的妇女接种麻风疫苗。

(二)监测管理

开展疫情监测,加强预测预警,及时发现疫情,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1、做好常规报告工作

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麻疹或疑似麻疹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规定进行报告。

2、加强流行病学监测

开展麻疹疑似病例监测,对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发生麻疹暴发时应重点做好疫情的监测。

3、建立和完善麻疹实验室网络

建立和完善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麻疹实验室网络,定期开展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和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评价人群免疫状况和免疫效果。

4、开展麻疹疫情的预测预警

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指定专人,对辖区内网络直报系统麻疹疫情进行实时监视和分析,及时发现暴发疫情。同时要组织有关专家,结合历年麻疹疫情资料、接种率及人群免疫状况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麻疹疫情发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三)暴发疫情控制

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多的麻疹病例。暴发是相对的,只要麻疹发病超过平常水平即认为是暴发,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为单位,在天内发现2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或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天内发现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时,应视为暴发疫情,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核实疫情,明确诊断

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核实疫情,开展相关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等进行初步诊断。采集现症病人的血清标本,及时开展麻疹实验室检测,明确诊断。

2、开展病例调查与搜索

当发生麻疹暴发时,对每1例麻疹病例都要开展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对当地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开展麻疹病例主动搜索。

3、及时开展应急接种

当发生麻疹暴发后,对患者居住地周围的易感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应急接种。

4、加强疫情监测

要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厂矿、大型施工工地等集体单位疫情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因病缺课、缺勤或医疗机构集中就诊情况,并进行相关流行病学分析,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5、做好疫点消毒及个人防护

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组织开展对疫源地(包括病家)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处理。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医疗救治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四)加强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麻疹病例进行在家或医院隔离,减少与他人接触,加强麻疹病例的护理和治疗工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对无含麻疹成份疫苗免疫史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接种麻疹疫苗。

(五)预防医院感染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具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收治麻疹患者的医院必须具备隔离条件,独立设区,病房内通风良好。认真落实消毒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发生院内感染。

(六)开展健康教育

要把麻疹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我市健康教育规划。利用预防接种日和其它公众聚会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公众宣传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使公众了解麻疹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鼓励其自觉接种疫苗。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保障经费投入。

消除麻疹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乡(镇、办事处、开发区)政府要高度重视消除麻疹工作,认真落实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对消除麻疹工作经费予以保障。在宣传、培训、应急处置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各乡镇、办事处、开发区要负责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期间辖区散居人群的摸底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宣传、教育和接种对象的摸底调查等工作,发现居住地新进流动儿童,应当及时向属地接种单位通报。

(二)建立协调机制,密切部门合作。

卫生、发改、教育、财政、药监等部门要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免疫规划长效、多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开展消除麻疹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对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要认真组织实施,加强技术指导与督导检查;做好物资准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做好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保证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疫苗的储存、运输要严格执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做好出入库记录。

财政部门要落实好我市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强化免疫、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等工作经费。

教育部门要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负责做好托幼机构、学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目标儿童的调查摸底和现场组织工作。

文广局要做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广播电视宣传工作。

公安、计生、社区办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摸清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的儿童底数,保障这些重点人群及时获得接种服务。

其它部门也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消除麻疹相关工作。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卫生行政部门应充实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制定培训计划,结合岗前培训和继续再教育等方式,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从事免疫规划及其相关工作的人员,逐级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知识更新和技能考核,提高免疫规划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防治能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麻疹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

(四)强化宣传动员,营造社会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传播媒体,广泛开展麻疹防治知识和消除麻疹措施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督导和评价

麻疹强化免疫篇8

[摘要] 目的:针对2007年初平顶山市麻疹流行与发病年龄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7年2月1日~6月30日所有到我院进行救治的麻疹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根据不同年龄发病情况、人群免疫状况进行了分析,着重对近年来麻疹发病年龄变化的原因、疫苗时代的初免月龄以及再免问题进行探讨。结果:麻疹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结论:提前初免,婚前再免,坚持原有再免方案,加强宣教及二次强化免疫,以降低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 麻疹;年龄;主动免疫

[中图分类号]R1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b)-112-01

麻疹是一种对人类危害大且持久的传染病,在广泛实施计划免疫的今天,其发病率已明显下降[1]。近十年来,我市虽然每年仍有个别病例出现(一般在5人以下),但没有出现过流行。2007年春节开始,全国小儿麻疹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我市也不例外,现将病例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介绍

2007年2月1日~6月30日我院感染科住院的麻疹患者共112例,男75例,女37例;年龄最大者29岁,最小者2个月;第2胎78例,占69.6%;心肌酶大于正常值2倍以上者106例;合并肺炎89例,合并喉炎35例(均为1岁以下儿童),其中,死亡1例,自动出院1例,其余全部治愈出院。

1.2 分组

根据我国计划免疫年龄分组,2~7个月47例,占麻疹患者总数的41.96%;8个月~2岁48例,占42.86%;3~7岁12例,占10.7%;7岁以上5例,占4.46%。

1.3 免疫情况

112例麻疹患者中有36例注射过麻疹疫苗,占32.14%,其中有一对双胞胎;二胎免疫者仅1例,接种率1.28%。注射过疫苗但不确定何种疫苗者11例。注射过麻疹疫苗的患者中年龄最小者10个月,最大者29岁;7岁以上者再免史不详。

1.4 免疫对象

我国麻疹接种对象为未患过麻疹且满8个月的小儿,采用麻疹疫苗0.20~0.25 ml皮下注射,血凝抑制抗体在接种后12 d出现,1个月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一般维持4~6年,7岁以后须复种,一次接种保护率可达到90%以上[2]。

1.5 接种原因

我国之所以选择8个月小儿接种麻疹疫苗,是因为过去的研究证实:成人大都已患过麻疹,体内有一定水平的麻疹抗体,这种抗体可以通过孕妇的胎盘传给胎儿,小儿要到半岁以后(有的要到8个月后)这种抗体才会消失[3]。有研究证明,8月龄的血清免疫效果明显优于6月龄[4]。

2 结果

从上述麻疹发病患者年龄来看,麻疹发病年龄明显提前,没有达到我国规定的免疫月龄就已经发病者已经不少。

3 讨论

3.1 麻疹发病年龄提前

目前25~40岁的成年人绝大多数没有患过麻疹,麻疹抗体是自幼接种过麻疹疫苗介导产生,此种疫苗抗体水平很低,传至胎儿的更为不足,导致近年来婴儿、新生儿发病数上升[3]。再者,育龄期妇女体内麻疹抗体为麻疹疫苗所介导,所生婴儿母传抗体消失提前,未及初免月龄已成为易感者[5],这是麻疹发病年龄提前的重要因素。

3.2 麻痹心理

近几年,我国麻疹发病数减少,社区、农村很少看到麻疹患儿,所以主动给孩子注射麻疹疫苗者下降,即是注射也只注射第一针,注射加强针者更少。计划免疫在农村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宣教,这也是发病数上升的主要原因。

3.3 对麻疹危险性认识不足

在麻疹流行前没有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再加上家长认识不够,抱孩子到出疹患儿家去串门,感染后在家避风,强制关闭门窗,被子严密包裹,造成患儿出汗多,体质下降,加上室内空气污浊,合并症多,病情较重。

4 建议

包括:①计划免疫应在儿童8个月或之后立即通过常规免疫向儿童接种第一剂麻疹疫苗。要求儿童1周岁前免疫达到90%以上,多胎更应加强免疫,以持续降低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②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均应向所有≥8个月龄的儿童提供麻疹免疫的“第二次机会”。确保没有获得前次麻疹疫苗接种的儿童以及虽然接种了疫苗但接种之后没有产生免疫力的儿童获得麻疹免疫。③我国计划免疫月龄为8个月,根据近几年发病数有提前现象,建议提前注射麻疹疫苗,加强针也相应提前。④加强育龄妇女及婴儿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如对育龄妇女采取麻疹疫苗注射,以提高所生婴儿的抗体水平,减少婴儿发病数,降低死亡率。⑤加强农村、社区麻疹等传染病知识宣教,强化计划免疫的实施,提高全民对麻疹的认识水平,同时确保疫苗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仕珠,张晋红,陈鹰军,等.西安某高校学生1999年麻疹暴发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8):750-753.

[2]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10.

[3]马亦林.传染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卢莉,王岩.6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效果及人体反应观察[J].中国计划免疫杂志,2001,7(2):63-65.

[5]张玮,杨卫路,狄飚,等.婴儿麻疹胎传抗体及初次接种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14(12):44-45.

上一篇:校园情人节范文 下一篇:中秋佳节皓月当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