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最差的二本范文

时间:2023-10-26 03:51:47

重庆最差的二本篇1

摘 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2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 经济协调 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学术界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两种可选模式,一是均衡发展模式,即要求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以及整个地区范围内的每个区域,实现均衡性增长;二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此模式己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

重庆市作为一个特大的复合型城市,探讨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差异情况,正确把握其经济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其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根据重庆9大主城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说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结合不同的地区类型,从区位与自然条件、吸引资金的能力等因素出发,分析重庆市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状,提出适合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推进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重庆市是我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及原有发展基础的差异等因素的作用,重庆市域内部存在着巨大差异。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以及调控对策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以下9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地区生产总值(万元)(X1):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反映这个地区经济活动的价值。

2.城镇化率(%)(X2):城镇化率=本地城镇人口/本地区的总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已经称为评估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国外研究指出:城镇化率的增加与GDP的增长是成正比关系的。

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X3):指各种各样的服务,零售等行业售予居民消费和政府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总量。销售额的提升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改变。

4.工业总产值(万元)(X4):一般以货币的形式表现,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量。

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万元)(X5):指在某一个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的金额,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个人储蓄。

6.公共产品的供给(个)(X6):是由政府不以盈利为目的,为本地区居民服务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设施及其他机构。该指标反映城市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7):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X8):职工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二、重庆主城区经济差异原因

(一)经济差异原因

区位条件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地理区位看,中心城区有利于吸引全市的资金、人才、物流,在区位条件上有绝对的优势;渝西地区与成都平原的经济联系紧密,与外界交往频繁,拥有广大的市场。这些区域以城市(镇)经济为主体,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形成了大工业大流通的格局,相对于其他区域有较优的发展条件。而渝东北地带由于处在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过渡带上,距离中心城区较远,加之这些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少人多,交通不便,极大地限制了与外界的资金流、物流、人流、信息流,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不够,其自身经济基础条件较差,自我发展能力很弱。三峡库区,长期受三峡工程争论的影响,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几乎没有什么投入,与巧6项重点项目无缘,三线建设为空白,80年代初开放开发迟缓,不仅与沿海差距拉大,而且与周围地区的差距也拉大了,一直处于相对封闭、落后状态。由于建国以来三峡工程水利枢纽工程的长期议而不决,国家对原万县、涪陵、黔江地区建设投资甚少,致使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形成长江流域的“经济断层”,至今仍保留成片的贫困地区。

(二)改善经济差异促进协调发展的建议

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重庆主城区无疑是重庆市最大的增长极,1997年重庆直辖的一个初衷,是试图以重庆这一特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发展,但目前看来,其扩散效应主要发生在主城区的部分区县,对广大渝东地区的带动作用不足,是在于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空间分布失衡。重庆市在特大城市与中等城市之间存在断层,并且城市的空间布局过分向西部倾斜,广大渝东地区缺乏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大城市,导致了重庆主城区作为最大的经济中心难以通过一个合理的城市体系发挥对渝东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要加快重庆落后地区中心城市的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是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重庆直辖市成立后,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8小时重庆”工程的实施,明显地改善了重庆各区县的交通条件,但应该看到,这种改善是在交通设施建设起点很低下的一种相对改善,目前的状况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庆市落后区县投资软环境条件较差,例如政府对企业干预严重,行政机构庞大,办事效率低等,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吸收外来资金,因此,应在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软环境条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周国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极其政策含义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l998.

[3]俞荣根.关于重庆市实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战略的几点思考.改革.2002(4).

[4]陆远权.重庆市的区域差异与发展思考.探索.2004(4).

[5]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卢中原.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经济研究.

重庆最差的二本篇2

论文关键词:重庆市;居民;收入分配;劳动价值理论

一、重庆市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重庆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1979—2003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由354.54元和150.18元,上升到了8093.67元和2214.55元,二者分别增加了21.8倍和l3.7倍,扣除物价因素,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4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47%。如表l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04年)》整理)

重庆市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1.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

随着城市改革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表2为重庆市城市不同收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1998年城市最高收入户的人均年收入为10149.03元,而最低收入户的人均年收入仅为2705.37元,前者是后者的3.75倍;2003年城市最高收入户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7349.35元,而最低收入户的人均年收入仅为3848.61元,前者已达到后者的4.5l倍。此外,从1998年到2003年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l1.32%和7.30%,二者相差4.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高收入户居民收入的增长明显高于低收入户居民收入的增长,社会财富越来越向高收入阶层集中。

2.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经济学中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工具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差距就越大。根据国际一般标准,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在0.4以上表示收入绝对不平均。图1表明,重庆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97年的0.2175上升到2003年的0.2903,中间年份的数值虽有波动,但呈上升趋势。据有关数据分析,1997年重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14.54%,2000元以上的占28.86%;到2003年重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占14%,3000元以上的占21.5%,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价值创造是前提,而价值分配又反作甩于价值创造。但是,二者所解决的问题又有所不同。价值创造最终说明的是价值的来源问题,同时也为价值分配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依据;而价值分配解决的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实现问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不是财富(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财富是各种要素共同创造的。在生产过程中,除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虽然只是将其旧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价值量不会增加,但是价值创造必须以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为前提,否则不可能生产出商品,价值也不可能形成。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分配,既要承认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又要肯定其它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地位,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平均主义分配管理体制,引入了竞争和激励机制。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按劳分配,区分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非熟练劳动与熟练劳动、非创造性劳动与创造性劳动,使不同能力的劳动者获得不同的劳动报酬,这势必加大收入分配差距。另一方面,因为生产要素是分配依据之一,所以要素贡献的差异以及拥有要素程度的差异也会成为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2002年到2003年,重庆市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率为13.16%,而同期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率为77.96%,这充分说明了居民拥有的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程度增大。由于居民个人的财富积累和金融资产的拥有程度不同,因此按资本要素投入所得的收入也会有很大差异,如果进一步将这些收入作为资本要素进行再投入,那么居民的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施

效率与公平是收入分配的一个经典命题,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政治行为追求的目标。效率与经济是否增长和增长速度这一“必要条件”密切相关,公平与社会绝大部分人群是否都有权利从经济增长中获益这一“充分条件”紧密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效率的提高可以为公平提供物质条件,公平的实现则成为效率提高的必然前提。效率之于公平的目的是基础的、首要的,而公平之于效率的意义是最终的、理想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和所有制结构的多层次性,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还一时难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从“先富起来”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都鲜明地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这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原则是一致的。

实践证明,从平均主义的公平观到效率优先的公平观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效率优先强调把不同生产率、不同能力作为收入分配的依据,通过收入增加的激励,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从而增大社会福利、保证社会公平。但是,效率优先的分配机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事实上的不平等,会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这就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不致于过分悬殊。根据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重庆目前正处于倒u形曲线的前期,还未达到拐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将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作用下继续扩大。

三、解决重庆市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若干对策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已成必然。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制订切实有效的政策,以调节全社会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格局。

1.保护合法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财富和储蓄积累的支持,分配的平均主义很难使经济增长达到“起飞”的临界点,而社会的高收入阶层是财富和储蓄增长的中坚力量。只要是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收入,就应该承认其价值,社会高收入阶层的扩大,也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和目的。另一方面,一部分人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获得的高收入与其贡献极不相称。因此政府既要强调高收入阶层社会功能,建立健全财产权保护制度,切实有效地保护各种合法收入;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重惩处非法暴富,取缔非法收入,促使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劳动者生活安定和社会稳定。政府应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把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全部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并对其进行再就业培训;逐步将城市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积极探求农村医疗、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有效途径,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妥善解决农转非人口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3.进一步完善相关财政制度

为弥补初次分配的不合理局面,政府应完善相关的财政制度,通过增加税收收入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的收入调节能力。为此,政府应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实行相对高额的累进税率;尽快实施个人实际收入申报制度和实际财产申报制度,以扩大所得税的征收来源;在税种方面,增收利息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用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3.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尤其是198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以后,重庆市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加大。从1985到2003年,重庆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12i4元提高到8093.67元,扣除物价因素,每年以5.36%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虽然从325.24元上升到22l4.55元,但其实际增速每年却只有3.15%,可见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无论在绝对数上还是在相对数上都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这使得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由1985年的2.50增加到了2003年的3.65(如图2所示)。

二、重庆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我们有必要用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重庆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既有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原因,又有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奖惩机制的建立和收入来源多样化等原因,但从发展了的劳动价值理论的角度来看,主要原因有:

1.劳动的多元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必须要坚持和发展以劳动作为价值创造唯一源泉的价值理论。同时,劳动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同马克思当时所考察的资本主义社会已有很大的不同,劳动过程所反映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l卷中研究了物质生产领域内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他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把马克思研究物质生产领域价值创造的科学分析方法应用到所有社会生产部门,生产物质产品、精神文化产品和劳动力商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都能创造价值,其贡献应该在收入上有所体现。

重庆最差的二本篇3

A.一本考生――分析位次

李强,男生,重庆巴蜀中学学生,普通工薪家庭,高考成绩高出重本线100分,数理化很好,个人期望成为一名工程师,父母希望小孩未来能有一个稳定、高薪的工作,不一定要回四川和重庆工作。小强期望成为一名工程师,因此首先应重点考虑传统工科专业,如机械、电气、采矿、动力、土建等。由于父母期望稳定、高薪,那么对行业的选择来说,应优先考虑特殊行业:电力行业,所以专业选择的优先顺序应为热能与动力工程、采矿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因此,根据当年各学校在重庆市的录取分数及学科评价与分数框定的排序结果为――

小强的冒险方案(高风险)为: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航空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土木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热动

保守方案(低风险)为:

重庆大学:电气、土木、建筑学

中南大学:采矿、冶金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土木

最后根据风险控制与风险承担的能力,采取不同的一二三志愿组合策略确定填报方案。

冒险填报:A志愿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

保险填报:A志愿为重庆大学或中南大学。

必须指出的是,在平行志愿中,北航、哈工大、同济大学都在该生的考虑范围之内,由于优先考虑专业,所以A志愿考虑上述三所大学是有一定风险的,这个风险指的是录取不了上述好学校的好专业,满足不了该生的行业及职业规划目标。所以该生采取了稳妥的志愿填报方案,优先选择专业,其次考虑学校的名气,该生最终被重庆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录取。这个案例告诉大家:一本以上的考生主要利用分析位次的方法填报平行志愿。

B.二本考生――参考线差

谢川,2013年重庆考生,505分,普通家庭,低于重点线15分,个人和家庭均希望填报一个好的专业,有好的收入。

首先同学们要明白,二本考生主要参考线差作为填报志愿的主要依据,而线差指的是考生比某个批次线高或者低的分数差,比如该案例中的考生成绩高出重庆二本线43分,低于重庆一本线15分。以重庆市二本为例,重庆市的二本是顺序志愿,即非平行志愿,所有考生的第一志愿是学校录取的第一标准。对于顺序志愿,我们要明确几点:①只要是顺序志愿录取规则,任何学校都有可能出现很低的分数,外地院校比本地院校出现低分数的可能|生更大;②第二、三、四志愿和征集志愿录取的剩余名额中,只有少量的优质院校和专业,所以考生尽量不考虑非第一志愿录取或者征集志愿录取;③本地优质二本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往往很高,一般在重点线下15分左右;④本地所有院校的优质专业录取分数一般接近重点线;⑤外地院校的分数几乎都有严重的大小年现象,随机概率很高。

因此,所有二本考生必须重视第一志愿,并且在分数未达到距重点线15分以内的情况下,不建议考生填报本地二本院校。以重庆和四川为例,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这四所院校的好专业几乎都投放到一本,二本不再投放指标,二本投放的指标往往是这些院校不太好的专业、非王牌专业。四川地区的二本院校如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录取分数年年都接近重点线10分左右。

鉴于这个案例中考生的分数情况,该生将眼光锁定在了外地院校,并根据自己的需求把地质类、石油类、土木建筑类专业锁定为自己最适合的专业类群。在进行地域选择及行业取舍后,该生将长春工程学院作为第一志愿,且最终被长春工程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录取。

C.三本考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三本院校最重要的功能是教学,因此三本院校的行业属性相对较弱,来院校招聘的单位行业性也不是太强。所以对考生来说,如果要选择三本院校,在分数没有太多优势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例如理科生可选择三本院校的采矿工程或者石油工程。当然,稀缺专业在整个三本院校的投放指标中是非常少的,所以考生必须对自己的分数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就能较快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三本院校。另外,和公办院校相比,三本院校的科研实力较弱,因此选择任何一个专业,大多数三本院校的实力是差不多的,考生应尽量参考学校的地域对相关专业的需求。

这里还要提醒三本考生关注一些二本院校在三本投放的少量指标,比如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在三本有少量不错的专业投档,这些名额都是非常不错的二本考生备用名额(如果二本填报的学校专业风险比较大,那么一些二本院校的三本专业就是非常好的保底指标了),因为这些院校三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和其二本甚至一本的专业都是一样的。这些公办院校的三本指标除了毕业证上的专业标识有一点不同(一般加“应用技术本科”),学费贵一点(一般在15000元)外,不论就业、培养都和一本、二本考生的情况一样。当然,如果要填报二本院校的三本专业,原则上要求考生的分数高于二本线5分左右,一股低于二本线很难被公办院校的王牌三本专业录取。

D.专科考生――选择王牌专业

首先,专科考生一定要选择专科学校的王牌专业,而不要选择普通专业,因为专科学校是公立院校,开设时间久远,培养实力十分雄厚,并且拥有良好的行业影响力,尤其是专科学校的王牌专业,不论是就业还是收入,很多都高于本科毕业生。

其次,专科考生应重点考虑一些优质本科院校在专科投放的指标,例如重庆交通大学招收工程造价与土木工程专业。这些专业的教学老师和重点批次专业的教学老师几乎是同一批,且培养环境优于普通专科学校,同时也有利于专科学生专升本,为将来考研做准备。除此之外,这些专业的就业也是十分有保障的。

再次,大多数一批次专科学校都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这是专科大学生就业比本科毕业生有优势的核心因素,比如,整个理工科专科学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行业:电力系统、建筑工程、普通机械制造、航空制造、计算机。因此,专科一批次层次的考生在对自己的行业进行准确规划后,根据分数数据库选择填报对象,这样填报志愿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录取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另外,专科二批次属于民办专科,录取几乎没有任何难度和风险,一些分数不太高的考生有可能拿到几十封录取通知书,发通知书的学校就是民办专科学校,这些学校的本质是企业,自然录取没有任何风险。

最后要提醒大家,对于三本线以上、二本线以下的理科考生,应重点考虑填报专科学校而不是三本学校。

理科女生填报志愿的策略

重庆最差的二本篇4

在重庆处于“新的发展起点”的关键时刻,总书记为重庆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这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宝贵机遇,进一步完善思路,真抓实干,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帮助干部群众进一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迎接市第三次党代会和重庆直辖十周年,本报从今日起陆续发表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和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系列理论文章。3月8日,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希望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面对新阶段的新使命,我们必须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科学发展大道上向新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一、领西部全面小康,促全国区域协调

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低,*年我国已整体实现基本小康,但西部仅达到基本小康标准的56%;西部地区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相当滞后,“三农”问题和区域落差十分严峻。因此,加快西部地区全面小康进程,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战略重点。

没有重庆的率先小康,就难以加快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重庆是中西部惟一的直辖市,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诸多典型意义。党中央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重任交给重庆,主要是期望重庆成为“排头兵”、“领头雁”,发挥示范带动与服务辐射作用。

没有库区和农村的小康,就没有重庆的率先小康。重庆的特殊市情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截至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1,大于全国3.3∶1的落差;主城区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而三峡库区部分区县人均GDP尚低于800美元,最低的县仅400多美元;库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滞后,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文化生活单调等问题突出。三峡库区和农村地区既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率先全面小康的难点和关键所在,必须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二、昂立潮头担重任,负重自强勇争先直辖十年发展奠定率先西部小康的坚实基础。人均经济指标较高,2006年重庆人均GDP12437元,居西部第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0元,居西部第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74元,居西部第三;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非农产业增加值占比87.7%,居西部第四,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53%,居西部第一,城镇化率46.7%,居西部第二;社会发展领先,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西部第二,区域创新能力指数西部第一,人均受教育年限8.3年,居西部第一。

重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面临很大压力。西部大开发以来,各地都在加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编者按

在重庆处于“新的发展起点”的关键时刻,总书记为重庆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这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宝贵机遇,进一步完善思路,真抓实干,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帮助干部群众进一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迎接市第三次党代会和重庆直辖十周年,本报从今日起陆续发表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和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系列理论文章。3月8日,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希望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面对新阶段的新使命,我们必须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科学发展大道上向新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一、领西部全面小康,促全国区域协调

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低,*年我国已整体实现基本小康,但西部仅达到基本小康标准的56%;西部地区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相当滞后,“三农”问题和区域落差十分严峻。因此,加快西部地区全面小康进程,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战略重点。

没有重庆的率先小康,就难以加快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重庆是中西部惟一的直辖市,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诸多典型意义。党中央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重任交给重庆,主要是期望重庆成为“排头兵”、“领头雁”,发挥示范带动与服务辐射作用。

没有库区和农村的小康,就没有重庆的率先小康。重庆的特殊市情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截至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1,大于全国3.3∶1的落差;主城区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而三峡库区部分区县人均GDP尚低于800美元,最低的县仅400多美元;库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滞后,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文化生活单调等问题突出。三峡库区和农村地区既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率先全面小康的难点和关键所在,必须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二、昂立潮头担重任,负重自强勇争先直辖十年发展奠定率先西部小康的坚实基础。人均经济指标较高,2006年重庆人均GDP12437元,居西部第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0元,居西部第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74元,居西部第三;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非农产业增加值占比87.7%,居西部第四,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53%,居西部第一,城镇化率46.7%,居西部第二;社会发展领先,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西部第二,区域创新能力指数西部第一,人均受教育年限8.3年,居西部第一。

重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面临很大压力。西部大开发以来,各地都在加快发展,而重庆的资源优势不及四川、内蒙古、云南、陕西等省区,区位优势不及广西、云南等,在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排位不升反降;经济总量暂居重庆之后的新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5%,石油占国内陆上储备的30%,在新一轮发展中有可能凭借资源优势后来居上、赶超重庆。从自身实力看,重庆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水平不够高,城乡统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任务繁重,要率先西部全面小康,辐射带动广大西部地区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面对中央寄予的厚望,面对激烈竞争的态势,必须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快马加鞭,奋勇当先,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三、破发展薄弱环节,成西部率先小康

经过直辖十年的“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重庆已站在“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的新起点,必须着力突破薄弱环节,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率先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

建设新农村,率先实现城乡协调。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知名品牌,建成区域性农产品流通加工中心,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城乡循环农业,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大力培育现代农民,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加强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和致富本领,使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引导农村人口内聚外迁,促进农民变市民;加快建设农村新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通讯干线向农村延伸,促进供排水、能源设施向农村拓展;建立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新机制,提供更高标准的农村合作医疗;加强乡村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构建新库区,率先实现区域协调。促进库区产业发展和移民安稳致富,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库区生活艰苦、生态环境脆弱的形象,建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和谐稳定的新库区。提升生态功能,合理划分功能区,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全国水资源储备基地,使三峡库区的历史使命由工程建设的保障地变成全国性公共产品提供区。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天然气和石油化工基地,培育矿产资源深加工、新型建材和装备制造业;把旅游业发展为库区的支柱产业,带动交通运输、餐饮服务业。打造库区新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通畅的交通网、迅捷的信息网、强大的能源网,确保2010年前各区县高速公路覆盖率达90%,乡镇公路通畅率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100%。强化政策支持,增强1小时经济圈对“两翼”的带动力,提高市级财政对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的转移支付能力,使各地区均具有提供均衡的公共服务的能力。

解好民生题,让广大人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各类人群都享受到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以创业带就业,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业的风尚,营造创业的最佳环境,通过倾斜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大学生、下岗职工、农民自主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吸纳“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不断扩大五大保险参保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其“稳定器”作用;全面推行和逐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强化社会救助,发展社区低保人员公益互助服务社,促进低保人员再就业,提高低保救助效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对城市低保户、农村五保户等弱势群体的补助水平;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资本开办慈善机构。

重庆最差的二本篇5

一、引 言

统筹城乡是指城市和农村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即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 ,统筹城乡经济,平衡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得城乡资源分配、财政分配、社会就业,以 及城乡发展相互联动、相互促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1]目前,重庆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在生 产要素 的 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差距明显;二是城乡收入分配不均,以2007年为例,重庆城市家 庭的人均总年收入约1万元,农村家庭的人均总年收入约0.34万元,城市收入接近农村的3 倍;三是城乡失业问题突出,城市存在大量下岗职工、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农村 存在大量失去土地或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困守乡村的农民;而重庆现有的经济总量还不能吸纳 这么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因此,重庆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需要促进工农 业经济总量的增长,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以工带农、以城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70672012/G0201)、(2007-01 -01-2009-12-31)。 带乡”带动经济发展;统筹城乡 资源配置,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集镇转移,提高城镇化率,实现城乡社会就业同 步发展。

从统计数据来看,重庆的乡镇企业中98%是非公有经济,是农村的经济主体。到2007年底为 止,非公有经济占经济总量的53.1%,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达到75.7%,非公有经 济 就业人数达605万,吸收了70%以上的城镇下岗职工,实现劳动报酬660亿元。①非公有经 济 在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人民的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因此,促进非公有经济的发展,鼓励人们自主创业,创造就业岗位,形成农村经济新的 增长点,实现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同步发展,将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方向。[2]

本文从鼓励人们自主创业、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城乡非公有经济创业促进 统筹城乡发展的原理,实证分析非公有经济创业和统筹城乡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存在的问 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非公有经济创业促进统筹城乡发展

(一)非公有经济创业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原理

关于非公有经济创业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总体还不多见,相关的研究有:刘易斯、[3] 迈克尔•托达罗[4][5]等人认为,城乡统筹遵循着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的规律。当 城市和工 商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时,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农村居民变成城 市 居民,城乡发展差距变小。另外,霍华德(E.Howard)[6]的田园城市理论、赫尔希 曼[7]非均 衡增长理论等等,基本上都是强调以城市为中心、资源要素从城市到乡村的流动来带动乡村 发展。这些理论没有考虑乡村自主创业,形成新的增长极,然后和城市融合的情况。重庆的 乡村经济主体,即乡镇企业在上个世纪末的国有企业改制后,基本都变成了非公有经济或者 是私有经济。这种环境下,依靠城乡居民的自主创业,形成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缩小城乡 的差距将成为可能。因此,下面采用Kanbur[8][9]的私有制下职位选择和收入分 配模型,探讨城乡非公有经济创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原理。

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非公有经济部门的经济主体的职位选择和收入分配 过程:第一步,每个人在做创业者和做职员两者之间选择。当创业的收益效用大于当职 员的工资效用时,人们选择创业;否则选择当职员。第二步,创业者做市场研究确定创业项 目的可行性之后,进行项目产品设计、生产的组织。第三步,被雇佣的职员被分配到创业项 目中生产。第四步,生产完成,分配收入。每个单元产品都消耗一定数量的劳动。生产成功 时,创业者有利润;亏损和生产组织失败时,创业者将破产,并对自己的创业负全部责任。 所以,项目的生产完成后,创业者可能有产出或赢利,也可能没有产出或亏损;赢利或亏损 都由创业者承担。而职员在进入创业项目的生产之前,和创业者签订合同,获得确定性工资 。

创业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原理非公有经济主体在选择职位和收入分配的过程中,经济主体是否创业取决于创业的收益效用 是否大于职员的工资效用。创业风险和创业的利润决定创业效用的大小,利润增加效用增加 ,而风险增加效用减少。确定性工资决定职工的效用大小。重庆非公有经济创业者人数增加 ,导致非公有经济的增长,创业项目雇佣剩余劳动力,乡村和集镇的经济增长,城乡差距缩 小。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时,剩余劳动力消失,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二元 经 济结构逐渐消失。创业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原理如图1所示。该原理可归纳为:非公有经济创 业越多,城乡差距越小;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多,城乡差距越小。

(二)重庆非公有经济创业变化和劳动力转移趋势

根据重庆2007年的数据,②农民经营净收入1541元/人,年总平均收入2809元/人,而 重庆城镇居民工薪收入9266元/人(工资),即农民在家创业的收入远远小于城镇居民工薪 收入,显然,根据以上城乡非公有经济创业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原理,农民将选择进城镇打工 (当职员),农村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人数将减少,说明农村劳动力有转移到城镇的趋势 ,城镇收入和经济发展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从整个重庆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来看,重庆 的非公有制经济每个创业者2006年平均创造的价值为308500元,③简单地按10%的利润估 算, 每个创业者年平均利润为30850元,而重庆非公有制经济职工的年平均报酬为10909元/人。 ④考 虑创业风险,当创业的成功概率小于30%以下时,重庆创业者年平均利润才小于非公有制经 济职工的工资收入。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环境良好,风险逐步降低,创业的成功概率 高,创业获得利润的效用远远高于职工获得工资收入的效用。因此,城镇中非公有经济的创 业人数将增加,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有利于重庆统筹城乡发展。

三、实证模型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根据城乡非公有经济创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原理,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非公有经济的创业、非公有经济就业人口及其吸收乡村劳动力的数量,对城乡收 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2:非公有经济的创业、就业人口、吸收乡村劳动力的数量,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对城 乡经济发展差距具有显著影响。

考虑统筹城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本文采用收入差距和经济总量差距两个指标衡量重庆统 筹城乡发展情况;非公有经济创业的水平采用非公有经济的组织个数来衡量;采用乡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数量来衡量非公有经济吸收乡村劳动力的情况;本文建立重庆非公有经济创业与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联经济模型如下:

为了获得以上数据,作者采用文献调研的办法,对重庆市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农村居 民家庭基本情况和城乡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分布情况进行了调研,有关的数据如表1、表2、 表3所示。由于受数据收集的困难和实际观测值的个数限制,目前只有10组观测值,样本的 个数较少,需对数据进行处理。

模型(3)中,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x3t)显著,非公有经济就业人数(x1t )和非公有经济组 织个数(x2t)不显著,表明影响城镇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 在城镇的非公有经济中的就业越多,收入差距越大。模型(4)中,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 (x3t)与非公有经济就业人数(x1t)显著,与非公有经济组织个数(x1 t )不显著,表明劳动力转移数量和非公有经济就业人数越多,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越大,非 公有经济组织个数对收入差距和经济差距没 有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乡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对收入和经济的贡献接近城市的水 平。正是因为剩余劳动力的收入和经济贡献在城市,导致了模型测算城乡收入和经济发展差 距扩大。但是,如果这部分劳动力的劳动在乡村,其收入和经济贡献在乡村,则会导致城乡 收入和经济发展差距缩小。当城镇化率较高,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遍及乡村和小集镇,城乡的 收入将同步发展。

模型(3) 模型(4) 中都不显著,表明非公有经济组织的个数对城乡收入和经济发展差距影响 不明显,由于我市非公有企业分散经营普遍、普遍规模不大、单个小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 限。而少数非公有企业创造了大部分非公有经济价值,吸纳大部分劳动力。例如2006年,全 市非公有经济产值规模10亿元以上的15户企业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占全市70%多。个体经 营尽管数量多,但是吸纳劳动力有限,创造的非公有经济价值比重较小,导致了非公有经济 组织的个数对城乡收入和经济发展差距影响不明显。

由以上分析,本文发现重庆市目前不满足劳动力转移越多,城乡差距越小;非公有经济创业 越多,城乡差距越小的规律。要发挥重庆非公有经济创业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目前的重 点还应该放在对主要的规模以上的非公企业发展上,注重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城乡布局,平 衡城乡发展。鼓励规模以下的非公企业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上,增加单个企业对城乡收入和 经济发展差距影响能力。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重庆统筹城乡的发展中,第二、第三产业分布集中在城镇,劳动力的转移还会扩大城乡差距 , 农村劳动力有转移到城镇的趋势,城镇非公有经济创业还会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重庆统 筹城乡发展的促进因素,规模以上的非公企业发展和城乡布局,对平衡城乡发展有重要影响 。根据目前重庆经济状况和布局情况,西方经济理论演绎而来的创业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机制 ,还不能很好的描述重庆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律。主要原因是重庆短期的非公企业的城 乡布局不平衡和规模小的企业很多。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当统筹城乡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 重庆的发展进程将呈现创业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原理的规律。

根据重庆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创业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原理,重庆应 采取以下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统筹城乡发展:

1.鼓励和引导非公有经济主体抓住发展机遇,迅速成长。 中央“314”总体部署、重庆的城乡统筹试验、交通环境大大改善,使得重庆正处于非公有 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期,政府应该鼓励非公有经济主体抓住机遇,促使经济总量快速增加,加 速乡镇的城市化进程,为统筹城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继续扶持城镇非公有经济创业,增加就业岗位。 重庆的就业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国有企业体制性冗员大量排出和大学生毕业就业三重 压力,依靠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就业岗位增加,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比较困难。发达国家的经 验证明,非公有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越大,创造的就业岗位就越多。鼓励 和支持重庆农民的自主经营和城镇非公有经济的做大、做强,才能有效减少城乡的差距。

3.注重平衡非公有经济的城乡布局,打破城乡经济布局的分割状态。 重庆的城乡差距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布局城乡分割,要缩小城乡差距, 需 要使得更多的第二、第三产业向乡村和小集镇扩展,加快城镇化的进程。鼓励非公有制经济 到乡村和小集镇创业,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和城镇向乡村扩展,以提高城镇化率来推进统筹城 乡发展。

4.开辟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鼓励非公有经济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 在乡村和小城镇开辟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狠抓城乡关联的非公有经济,通过建设创业基地, 打造连接城乡的非公有经济产业链,引导重庆城镇非公有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围绕“一 小时经济圈”的建设,尽快在经济圈内形成一批市场覆盖面大、竞争力强的产品群和企业群 ,使这些产品群和企业群积聚市场集群效应,引导资金流、技术信息流、人才流和物流向乡 村辐射,达到以大规模非公有企业带动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

5.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 切实做好重庆已有的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新的形势,对已经 颁布实施的文件规定进行修改完善。通过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行业协会等中介 服务机构,为私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社会。

注 释:

①数据来源:根据《重庆统计年鉴》各年度的数据整理。

②数据来源:根据《重庆统计年鉴》各年度的数据整理。

③非公有经济平均创造的价值=非公有经济年增加值/非公有经济组织个数=1851亿/60万。

④非公有制经济城镇职工平均报酬=非公有制经济城镇职工总报酬/非公有制经济吸纳的就业 人数=660亿/605万。

⑤因为重庆的非公有制经济主体集中在城镇,第二、第三产业也主要集中在城镇,而且重庆 市整 体非公有制经济的报酬都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更加接近,考虑数据的可得性,采用第一产业和 第二、第三产业人均GDP的差表示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晓河.统筹城乡发展要 解决五大失衡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4(4).

[2]林毅夫.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3]刘易斯著, 施炜译. 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迈克尔.托达罗. 乡-城人口流动的经济理论[M].北京:朗曼出版公司,1994.

[5]托达罗. 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6]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赫尔希曼. 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8]Kanbur, S.M., 1979a. Of risk taking and the pers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J] 1979 87 (4).

[9]Kanbur, S.M., 1979b. Impatience, information and risk taking in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occupational choice. [J] 1979. Review of Econo mic Studies 46 (4).

[10]欧阳林.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浅析[J]. 重庆经济, 2002(8).

[11]王崇举.迈向21世纪的重庆开放经济[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2).

[12]黄志亮.重庆经济发展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1.

[13]周文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J].重庆行政,2001(5).

[14]周文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J ].经济科学,2002 (1).

Harmonious urban-rual development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enture of non-public economyXu Aidong1 Long Yong2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ncouraging non-public ventu re establishment, creat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transferring surplus lab or in rural are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basic rules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promoted by Chon gqing non-public venture establishment and sets up an empirical model for non-pu blic venture establishment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 he contribution made by Chongqing non-public venture for the urban-rural develop ment lies in absorbing surplus labor and has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the develo pment of Chongqing non-public ventures, layout of urban-rural area and balancing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areas. At last,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dvice is

put forward.Key words: Non-public economy; Venture establishment; Urban-rura l development; Surplus labor[ 收稿日期: 2008.6.9 责任编辑:邓康林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08)08-0117-08

重庆最差的二本篇6

关 键 词:重庆;金融中心;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1-0029-04

一、 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

一个地区能否成为金融中心,关键是要看其是否具备建立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和面对着怎样的限制性因素,即建设金融中心的环境怎样。SWOT分析法是由H・Z・安索夫提出的,常用于竞争分析之中,是一种能够主客观结合、准确分析和研究现状与对策的方法。SWOT四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优势与劣势属于内部因素,机会与威胁反映外部因素。 [3] 由SWOT分析法可以推演出四种战略, 即SO战略――增长型战略(依靠内部优势, 利用外部机会)、WO战略――扭转型战略(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会)、ST战略――多元化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和WT战略――防御型战略(克服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

(一)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优势分析

从金融中心形成所需要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金融发展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来看, 重庆在长江上游地区具有明显优势。

1. 区位优势

区位优劣是一个城市能否成为金融中心甚至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前提。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史来看,世界金融中心从阿姆斯特丹移至伦敦,再到美国纽约,以及近几十年来日本东京、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离岸金融中心的崛起,最后到上海、圣保罗等新兴金融中心的飞速发展,优越的区位是这些城市的共同特征。

重庆虽地处中国西部内陆、长江上游,但却是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之处,是中国西部惟一一个集水陆空三维一体多渠道的交通枢纽,是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具有承东启西、左传右递的区位优势。并且重庆近年来,不断扩大开放,成功获批西永综合保税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协调促成开通“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并实现多国海关“一卡通”,今后部分货物可由重庆始发至欧洲, 同时欧美货物也可经重庆中转发往全国。这促使重庆成为内陆口岸高地、国际贸易枢纽和西部通向欧洲的桥头堡。基于此,重庆不仅已在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突出作用,而且还将成为区域科教、文化、信息、服务业中心,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这将为重庆金融产业的发展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创造相当优越的条件。

2. 经济优势

强有力的经济支持是城市长期保持金融中心地位,并且向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最重要保证。 阿姆斯特丹的兴衰,二战后伦敦交出世界金融中心的宝座,再到东京、香港、新加坡强势崛起,其背后主要原因便是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衰退所致。因此想要最终发展成为金融中心,必须有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基础做支撑。

重庆是西部内陆地区最重要的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之一。一方面,重庆主城区的经济集聚辐射功能日趋明显,区域经济中心雏形正在形成。在长江上游经济区域中,重庆主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领先地位。 在2005年重庆主城区就以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6%和占全市23.1%的人口,实现了全市42.2%的地方生产总值,创造了全市49.8%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形成了全市61.6%的存款,吸收了全市68.6%的贷款。最近几年还有相当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成为直辖市以来,重庆市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见表1),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恶劣影响下,重庆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在长江上游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公布的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报告,重庆的综合城市竞争力 ① 位列第13名,成都市位列第16名,昆明位列第50名,贵阳位列第91名;重庆的城市经济竞争力 ② 位列第15名,成都位列第16名。这说明,重庆在长江上游地区有较高的经济影响力。

重庆是抗战圣地,知名度高,长期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工业经济实力较强。汽车工业、摩托车工业是其支柱产业。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恶劣影响下,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73美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4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1%。三次产业比重为11.3:47.7:41。2008年,重庆成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和直航台湾口岸,争取到了全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落户,新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9家。这一切大大地提高了重庆的产业层次,优化了重庆的经济结构,必将促进重庆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

3. 金融优势

金融体系完整、金融市场发达、金融工具多样、金融制度健全、金融政策优越、金融人才济济,这些对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进驻本地区,促使金融行业繁荣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尽管重庆与沿海城市(如上海、深圳、天津)的金融体系相比差距明显,但相比于西部内陆地区的其他城市,在金融行业有着较大优势。重庆金融业已具备一定规模,金融中心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初现。金融深度持续提高,资金集散功能增强。如表2,在2008~2010年间, 重庆本外币存款余额/GDP从139.84%上升到171.77%,本外币贷款余额/GDP从110.19%上升到138.79%,这两项指标明显高于四川、贵州、云南等长江上游省份。

重庆金融机构的聚集效应正在形成。 从银行机构看,重庆是长江上游四省市中银行业机构门类最为齐全和聚集效应最为明显的地区,尤其是外资银行数量在该地区的比例超过了1/3。2010年,重庆有中外合资、外资银行共8家;内资银行中,省(市)级分行/市联社27个,一级支行/地(区)级联合社524个,二级支行/信用社1410个,分理处(分社)2139个,储蓄所73个。从证券类机构看,重庆证券、信托、期货服务组织体系完备, 尽管证券类机构的聚集效应低于四川省,但远高于云南、贵州。2010年,重庆拥有证券法人机构1家,营业部96个。从保险机构看,近年来全国性和外资保险公司加快了进入重庆保险市场的步伐,目前重庆保险业已经形成国有控股、中外合资、相互保险等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竞争激烈的局面。2010年,重庆有保险公司法人机构3个,中外合资、外资保险公司5个。 近年来重庆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6%以上,成为地方重要的支柱产业。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的贷款规模增速比全国水平快约8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三,不良贷款率约0.76%排在全国第五。这表明,重庆金融业已经发展起了以银行、保险、证券为主体,其他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结构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

另外,重庆金融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金融核心区,即以重庆渝中区解放碑为中心的金融核心区。目前该金融核心区银行、证券、保险机构齐备,各类市场完善。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渝中金融核心区金融业增加值达183.2亿元,占整个重庆的38.1%;金融资产达到13 802.6亿元, 占整个重庆的70%;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012.5亿元和3873.5亿元,分别占整个重庆存、贷款余额的22.4%和35.6%,是重庆金融资源最富集、金融市场最繁荣、金融产品最丰富、金融服务最完善的地区。

(二)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劣势分析

重庆综合经济实力在西部地区虽然有一定优势,但在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层次上与金融中心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体现在:

一是总部经济特征不明显, 不利于金融中心的形成。一方面,重庆分支金融机构多,法人机构少,这使得金融机构在业务审批、信贷权限、产品创新、资金调配、资金运用、服务区域等方面的自受到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外来机构的投资、融资行为往往由公司总部来决定,相关的金融业务也多在总部所在地开展, 加之重庆大型企业集团数量少, 客观上降低了重庆本地的金融业务量。

二是经济金融开放度偏低,尚未达到区域金融中心的要求。首先,经济开放程度低。以2005年为例,重庆进出口总值为42.9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仅为10.9%,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仅为5.2亿美元,远低于东部同类型城市。其次,金融开放层次低。目前重庆金融业中只有银行和保险有外资机构进入,而证券、期货、基金、投资银行等没有外资机构进入。第三,金融开放的规模小。目前进入重庆金融市场的外资金融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业务范围窄、业务规模小,截至2006年6月底,重庆4家外资银行的存款规模只有8148万元,贷款规模接近14亿元, 基本上没有给重庆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带来金融冲击和金融革新。

三是长江上游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重庆金融中心建设缺少金融腹地的强力支撑。一方面,长江上游经济区内的二元经济特征明显,2005年成渝经济圈的城市化率仅为36.8%,而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城市化率均超过70%,城乡发展之间的巨大差异必然造成金融结构失衡。 另一方面,长江上游地区发展遇到了依附于行政区域背后的行政壁垒,没有形成经济区的战略联盟,没有出现行政布局协调、经济能力聚集、产业结构合理的理想范式。

四是金融产业发育程度偏低, 重庆建设金融中心缺乏金融产业的有力支撑。金融中心客观上要求金融业成为支柱产业,一般来说当金融业增加值占GDP10%左右,就可认为金融业成为了支柱产业。但目前,重庆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较低水平徘徊,2005年仅为3.5%,这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三)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外部机会分析

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2007年3月8日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为重庆工作“定向导航”,作出了三大定位(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确定了一大目标(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交办了四大任务(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构成重庆发展“314”总体部署。2009年国务院3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又明确提出,“重庆要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重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可以说,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地处我国西部,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中央政府相当重视和支持重庆的发展。重庆市政府在认真领会中央精神的情况下,果断做出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战略决策,并积极创造条件。这为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

二是东西部产业转移的良机。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伴随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第三产业日渐成熟,尤其是高级服务业将逐渐成为东部地区的主导产业,这将使其传统制造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重庆市凭借其优越的直辖市优势、区位条件以及固有的劳动力优势和制造业基础, 有条件在东西部产业转移过程中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是区际联系便利。中央为重庆勾画了“三大定位、一个目标”的宏伟蓝图,其中一个定位是“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在2006年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重庆将以主城区为核心,打造共有23个区县组成的“1小时经济圈”,使这个城市群成为带动全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了加强重庆市区内部资本的合理流动,协调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同时强化重庆市与各城市之间的区际联系,重庆提出“半小时主城区,4小时通全市,8小时到周边”的口号。区际联系加强将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交通便利,同时为资本的相互流动和补充建立平台。

四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企业都在寻求产业阶梯转移扩张,这给重庆产业崛起提供了机遇。城市区域经济是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区域化在空间上的具体表征,也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路径。城市区域合作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要求。在新的全球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和新的经济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以及城市一体化趋势为重庆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外部威胁分析

一是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香港、北京、上海三大金融中心的发展是重庆的先导。 珠江三角洲凭借其政策优势、香港回归的带动以及经济特区效应拉动占据了先行优势, 香港已具备了国际化的竞争优势, 已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在中西部地区,受到郑州、长沙、成都、武汉等城市的竞争压力,中西部的城市圈均已基本形成,其中有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 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和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圈, 这些都标志着中西部的城市争取建长江中上游金融中心正式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许多行业都要面临与外资企业的正面交锋,重庆将面临更加激烈的来自国内外城市的竞争。

二是经济社会梯度差异不断扩大。 总体上看,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差距显著,人才东部集聚效应将继续拉大区域间竞争水平的差距,知识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将进一步影响地区间产业结构。即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分工中占据着更有利的位置,中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差异,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其发展重点, 外资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投资转移尚不具备条件。

(五)总结

综上分析,可得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矩阵(见表3)。从该矩阵可以看出:(1)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既存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又存在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2)从数量上来看,外部机会和内部优势所决定的条件都优于外部威胁和内部劣势决定的困难;(3) 重庆在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该抓住良好的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实施WO战略――扭转型战略,即利用好外部诸多机遇,克服内部存在的一些劣势。

二、 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

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是金融中心的两大构成要素,特别是金融市场发展对于金融中心的形成甚至比金融机构发展更为重要。本文认为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应该前瞻性地进入一些成长快、前途好、带动大、辐射效应明显的金融市场或者市场空白, 围绕金融市场建设健全机构体系,拓宽金融业务,推动金融创新,加快金融开放和提高监管水平,最终建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

(一)明确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目标

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总目标应该是:建设以重庆为核心,辐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集金融产业中心、金融市场中心和金融创新中心为一体,以融资中心、农业发展融资中心、中小企业融资中心、投融资中心和再融资中心为主体的多层次、相互共生的综合性区域金融服务中心。以金融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使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成为战略支撑、对外窗口和辐射带动的核心城市。

(二)重庆构建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选择

金融中心的构建模式一般可分为自然形成模式和国家(地区)建设模式。

自然形成模式由需求引导,代表城市有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其主要途径是经济增长带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引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实现金融繁荣,最后到金融中心的形成。

政府引导模式由供给引导,代表城市有新加坡、东京、香港。其主要途径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使金融体系先于经济得到发展,并带动经济增长,最后共同繁荣形成金融中心。

尽管重庆在长江上游有着显著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金融优势,但相比于东部沿海城市(如上海、深圳、天津),在经济基础、结构和整个金融体系上有着巨大差距,自然形成模式并不适用重庆。再加上西部大开发、产业转移等大环境的驱动,采用政府引导模式无疑是最优决策,这也符合本文提出的WO战略选择。

(三)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具体措施

1.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在政府引导模式下,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产业西移、经济全球化等背景下,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自由化、宽松化、国际化的金融环境,促使国内外金融机构、金融人才、金融资本的集聚,引导金融业规范、高效、和谐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业优化资金配置的作用。最终建立起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实体经济为金融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形成金融与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态势。

2. 完善金融体系与监管,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工具是建立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重庆的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应着力加强金融体系建设,不仅要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拓展各种金融业务,丰富金融工具,激活金融市场,也要努力培育本地区金融机构的发展,全方位发展各类金融市场,鼓励金融创新,扩大金融业的辐射深度和广度。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金融制度,完善各项法规,做好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秩序的安全、稳定、高效。

3.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夯实金融发展基础。采用政府引导模式绝不意味可以轻视自身经济的发展,相反只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最终支撑起繁荣的金融体系,只有稳定的经济增长才能推动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只有长期的经济发展才能使金融中心兴旺发达。金融集聚的基础在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实力和规模,许多金融中心的兴衰都是源于实体经济的波动。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开始转移的宏观机遇下,重庆应积极引入国外大型集团和跨国公司,同时关注中小企业、农业的发展,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经济的综合实力。

4. 汇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增强经济金融内生动力。无论是经济建设,完善金融体系,还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环境都离不开优秀专业人才的强力支持。随着当今金融业务日益繁多,金融风险逐步增加,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并且近年来人力成本不断攀升,大量的制造产业开始内迁,中国已经开始逐步从劳动力跟着资本、技术流动向资本、技术跟着劳动力流动的转变。此时大量引进专业性人才能够有效吸引外部企业入驻, 促使资本、劳动力、技术的聚集,这无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金融领域都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何尽快制定求贤制度,推出招才政策,落实举贤措施,营造优越的工作环境,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推出完善的保障和福利制度是当务之急。于此同时,政府应联同本地区及附近地区的高校,培养高素质、适应新时代的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曹龙骐. 金融学(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白鹤祥. 区域经济与金融研究[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重庆最差的二本篇7

【关键词】软实力;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意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约瑟夫・奈了第一次提出“软实力”,从此“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重要指标。自从1997年重庆市分离出四川省成为一个独立的直辖市后,成都市和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学者习惯于比较二者的GDP等硬指标,忽略了二者的软实力比较。另外,很多学者也只停留在整体指标体系的构建上(龚娜,罗芳洲,2008)或者只讨论其内涵此外,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法为成渝比较和软实力综合评价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一着重于比较两者软实力差异的具体方面,为成渝政府提高软实力提供对策参考。

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衡量软实力的三级指标体系,具体介绍如下:

三、研究方法与处理结果

1、数据预处理

由于所选取的指标均为正指标,所以只需要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处理,本文采用均值化方法。

2、因子分析

为了具体比较成渝软实力的差距,本文用因子分析得到定量指标体系中各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

①KMO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

首先对各二级指标进行KMO测度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分析,KMO值显示二级指标的变量间具有相关性;教育发展力、城市宜居度的Bartlett值相应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01,表明两个城市的该部分数据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文化号召力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1,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适合做因子分析。

②分析各变量未经旋转的公因子方差,得到累计贡献率

从输出结果中可知成都和重庆的教育发展力、城市宜居度提取的一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70%以上;文化号召力提取的一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不到60%,让进入条件更严格,设置为特征值大于1.5。在SPSS输出的文化号召力的因子载荷矩阵中主成分在“人均图书馆藏旦”、“每万人博物馆数”、“每万人影剧院数”上均有较大的因子载荷,说明此指标的效果比较好。

③各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

教育发展力综合因子、城市宜居度综合因子、文化号召力综合因子的得分情况如下:(只列举了教育发展力综合因子)

4 结论与评价

重庆最差的二本篇8

[关键词]重庆中等职业教育 城乡教育一体化 政策咨询

[作者简介]张晓冬(1976- ),男,甘肃宁县人,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校管理与院校研究。(重庆 404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2年度重大软科学课题“重庆市城乡教育一体化指标体系与重大举措研究”(课题编号:KJTC201201)的子项目“重庆市中职教育一体化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编号:KJTC201201-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14-03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08]94号)等文件精神,以及《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战略合作协议》(2008)、《教育部国务院三峡办、湖北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试验区协议》(2009)、《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2012)等文件精神,同时,根据重庆市中职教育实际发展情况和本研究的前期调研发现,重庆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中职教育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分布格局不符合中职教育统筹发展的要求;二是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的“城乡二元”性,主城区的中职教育生均资源配置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的生均资源配置标准;三是在中职教育发展的社会价值需求定位和办学特色方面主要表现为“城市化”的价值导向和统一化的中职专业和科类设置等问题。以上问题既与中职教育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有关,也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及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等因素有关。以下主要从空间布局、物质形态、社会形态、文化形态四个方面提出统筹重庆中职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以资借鉴。

一、有限期的中职教育发展优先区:“空间”形态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一圈两翼”的重庆开发战略,意在实现以重庆主城区为核心、一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的经济圈,加快建设以万州区为中心、三峡库区为主体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少数民族聚居的渝东南贫困山区为两翼,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和这一发展格局相对应,重庆中等职业教育布局,也基本形成以重庆主城区为核心办学区,万州、永川等为分散聚居办学区的“一体两翼”空间分布格局。2006~2010年,全市累计投入57亿元,建成部级重点中职学校57所、市级重点中职学校32所,实习实训基地348个、县级职教中心建设34个。①同时,重庆市也相应地成立了教育担保公司,进一步拓宽了职业教育融资渠道。大力鼓励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民办中职学校达60所,占到中职学校总数的1/4。2012年,建设10个综合性、开放式、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40个区域性实训基地,100个专业性实训基地。

但是,从实际布局看,全市现有227所中职校(截至2013年5月)中,国家重点46所,占整个中等职业学校的16.0%;市级重点36所,占12.5%;达标校47所,占16.3%;其他类有159所,占55.2%。和全市相比,主城九区共有市级重点中职校15所,占整个市级重点中职校的41.7%。在重庆市43个区县中(包括北部新区与经济开发区),除万州区、永川区、沙坪坝区的中职学校数量相对较多外,秀山县、北部新区、经开区等区县中职校仅1所。这和中职教育高质量低重心的实践诉求不相吻合。

因此,在对现有各类中职学校进行合并优化和质量化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一圈”和“两翼”的经济结构、人口分布特征与结构以及现有中职教育分布格局的问题,确定有限时期的“中职教育发展优先区”。通过“中职教育发展优先区”这一机制,在保持“一圈两翼”的空间格局优势的基础上,重点以“两翼”及其所在区县为主体,以现有的六大示范区为平台进行布局,在优选区评选标准上,紧密结合各地县中职教育人口特征、产业特征与优势、人才需求、收入分配与就业情况等综合指数,确定在一定时期享有中职教育优先发展的区域,在经过有限时期的优先发展后,使原“绝对落后”区县中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在短时期内赶上或者略高于重庆中职教育的区县平均发展规模,以此实现重庆中职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合理空间布局。

二、“积极的差别对待”与“定期流动制”:“物质”形态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2001~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占地面积由628.9万平方米增加到1021.64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由345.6万平方米增至532.97万平方米,增长54.21%。2003年至今,重庆市累计投入57亿元,建成部级重点中职学校46所、市级重点中职学校36所,实习实训基地348个、县级职教中心建设29个,极大地改善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②截至2011年底,全市中等职业学校236所,在校生50.012万人。高职院校31所,在校生19.4万人。中职招生人数18.72万人,毕业生15.27万人,就业率超过96%,教职工2.39万人,专任教师1.86万人。③首批国家示范中职建设项目校8所,通过评审第二批国家示范中职建设项目校12所。

但是从资源配置的地域性而言,“两翼”的资源配置及重点中职教育示范区及学科专业布局等不如“一小时经济圈”好,主要表现在生均投入资金、师生比例及师资配给、实验设备建设等软硬件建设方面。如以“一小时经济圈”和“两翼”中职教育设施总价值都最高的“加工制造类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例作比较。“一小时经济圈”的“加工制造类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交通运输类专业”生均设备值分别为0.396万元、0.296万元、0.448万元;而重庆“两翼”的“加工制造类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交通运输类专业”生均设备值分别为0.231万元、0.218万元、0.244万元。生均设备值配置的最大差额达到1倍以上,整体不及“一小时经济圈”的情况。而办学规模、师生比例、专业建设等方面资源投入方面情况也类似。这种差异性资源配置方式使原本二元化结构的发展差距更大,不符合《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中,关于推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以工带农、以城带乡,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要求。

因此,我们建议在原有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对于“两翼”区县的中职教育,根据其与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性程度,针对以往发展中资源配置的不足之处,实行“积极的差别对待”,实行略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的资源配置标准,保证落后区域中职教育在短时期内赶上和达到重庆市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平均或标准水平。整体上建设成10个以上综合性、开放式、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40个以上区域性实训基地、100个以上专业性实训基地等“日、月、星”均衡统筹发展模式,达到本地中职教育人口就近受教育,降低受教育者的学习成本。在全面实施中职教育免费政策的同时,还应根据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需求,进行积极的“教育成本”补给政策,即不仅要免学费,还应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继续实施奖助学金制度,扩大实施范围。这一政策建议的依据在于,受教育的中职学生生源主要是来自区县农村,且大部分来自低收入家庭。奖助学金制度主要针对少部分学生,不能满足辅助中职学生低成本受教育的全面需求。

在师资配置方面,加快城乡互助、对口支援政策机制。实行教师定期流动制和偏远区县中职教育师资积极的补助政策和培训政策。加快“双师”型中职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实行定向扶持培养机制,保证城乡中职教育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同时,在中职学校与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互联网等信息资源优势,借助网络平台,实现重庆市中职学校资源共享机制,推进一体化建设步伐。这一政策建议的依据既基于战后日本等国家教师流动机制的成功经验,也是基于我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等政策的成功经验。

“二战”后,为了快速恢复和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日本文部省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定期流动的政策制度。如东京教师流动《实施纲要》规定除工龄不满3年、妊娠期或57岁以上的教师外,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不应超过6年。④在具体实施程序上,实行偏远地区教师月津贴上浮4%~25%的积极激励政策和教师自愿选择流动学校等方式,有力的保障了这一机制的绩效。目前,日本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正是这一机制实效的明证。

《教育部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于2001年5月10日开始执行,对口支援建设十年来效果显著。如受援的5所西部高校已成为“211工程”学校,首批13所西部受援高校的一级学科博士点从2001年的5个已增至2009年的4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分别从2001年的65个和488个增至2009年的288个和1493个。⑤以上两种机制对实现重庆中职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多元价值导向的中职人才培养:“社会”形态的城乡一体化政策建议

根据实际调研,从社会形态而言,重庆各区县社会分层现象明显,城乡收入差别明显,人口流动地域性强,经济社会区县发展差异明显。并形成“一小时经济圈”与“两翼”区域、城区与乡村特殊的中职教育人群特点。如农民工中职教育群体、中学生中职教育群体、库区移民中职教育群体、下岗职工再就业中职教育群体,等等。对于这些群体,主城区的中职教育群体主要由中学毕业生群体、下岗职工群体等构成,而边远地县中职教育群体则是以农民工群体、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移民群体等构成,不同构成群体对中职教育的需求导向有所不同。中学毕业生中职学生群体主要以实现“农转非”和社会阶层流动为目的,而农民工、移民及留守妇女等群体则主要以谋生为求学目的。因此,前者更看重所学专业的城市需求热度,后者更看重的则是所学技能的本地就业热度。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受教育群体对分布在“两翼”区县中职教育的硬件设施、实训效果、能力培养期望值更高,而对“一小时经济圈”,尤其主城区中职教育的专业与社会协同性期望值更高。

这就需求政府在保证各区县中职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保障一致的前提下,根据受教育人口特征和区县经济结构与社会发展特征,进行中职教育的资源配置,保证中职校发展、分布和设计的差异化、区域化和特色化。

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具有“城市化”的价值导向,这可以从在学学生专业分布特征说明。以2008年重庆市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数据为例,在各类中职院校开设的13大类专业中,毕业人数、招生人数、学生在校规模居前四位的分别是“医药卫生类,已毕业人数10091人,招生人数8855人,在学规模30698人;加工制造类,毕业人数 5957人,招生人数11098人,在校规模 26462人;信息技术类,毕业学生5459人,招收7628人,在学规模19248人;土木水利工程类,其毕业人数1347人,招生人数1553人,在校学生4828人。”⑥具有明显的“城市化”就业价值导向。而与农村、“三农”及食品安全生产等问题密切的“农林类、资源与环境类”人才培养规模却排在最后两位,其毕业学生、招生人数和在学规模分别为:314、301、874和65、218、325。这与重庆“大农村”的社会结构特征,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不太相吻合。因此,建议加强面向现代高科技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农林、资源环境与能源等专业大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实现农民工就地就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机制,实现多元价值导向的中职人才培养机制。

四、特色发展、优势互补与协同办学:“文化”形态的城乡一体化政策建议

文化形态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主要指在全面贯彻国家及重庆中职教育方针政策,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寻求各区县中职教育的区域优势和办学特色,形成优势互补、差异发展的中职办学机制。具体表现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专业培养优势、人才质量、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重庆市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技工学校)已初具结构性特征。从产业分布与人才需求看,汽车摩托车、高新技术、装备制造、资源加工业等四类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一小时经济圈”内,且对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以上传统产业的高技能人才短缺;而在主城区和其他区县都有的电子信息、通讯、物流等新兴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却不明显,人才当量总体仍然偏小。

因此,结合重庆经济结构布局和地域经济社会文化特色,以特色办学和社会服务质量为评估标准,实施绩效资源配置,鼓励中职院校密切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优势,形成从办学理念、学科专业、人才质量、社会服务等方面明显的地域特色。同时,推进中职教育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进行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以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特色。

总之,科学系统的“城乡中职教育一体化”是指城乡中职教育形成“相互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发展关系,是一个要在保留和张扬各区县中职教育优势的同时,优化中职教育对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互补效应,尤其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实现城乡中职教育的一体化发展目标,为最终解决重庆“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社会现象作出贡献。

[注释]

①参见贵州希望网2008年12月8日的《重庆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文。

②③参见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在中国统计出版社网站上的《重庆统计年鉴(2012)》。

④汪丞. 日本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保障机制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9):35-39.

⑤资料来源于教育部网站的“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成效显著”一文。

上一篇:猪年春节祝福语范文 下一篇:师恩古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