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模式”催生“重庆奇迹”

时间:2022-10-01 10:24:06

“重庆模式”催生“重庆奇迹”

霜重色愈浓。

金融危机的阴霾遮天蔽日,但重庆是中国的亮点。

2008年,重庆GDP比上一年增长14.3%,实际利用外资比上一年增长250%,以远远超过全国平均的亮丽成绩,临寒傲放。

风景这边稍好,得益于“重庆模式”。

一种突破传统观念、传统体制桎梏的模式,在寒冷的“长夜”,推动着这座城市,像山脉隆起。

■ 未雨绸缪

2008年的春天来得迟,4月,江南的桃花方见妖娆。

在这个枝头春意闹的时节,市委书记和市长王鸿举,分别带领党政考察团奔赴长三角、珠三角――不是为赏江南的桃花,而是为了应对“春天后即将炸响的那一声惊雷”。

年初特大冰冻雪灾后,在不少经济专家还在强调防过热时,重庆于一次学术研讨中,获知美国金融业的坏账是上万亿美元。

“这个一触即发的火药桶,恐将在春天后引爆。”重庆做出了将面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判断,于是决定未雨绸缪,开始了“别有深意”的长三角、珠三角考察之旅。

“如果重庆不抢占先机,就会在这场金融风暴中被边缘化,甚至被‘挤’出局。”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说,“转‘危’为‘机’,必须主动出击。”

这次考察,一举将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省市的1100多亿元产业投资收入囊中,为即将袭来的金融风暴,筑好了抗寒根基。

考察归来,为应对“风雨欲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当即决策,推出了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对流动资金贴息贷款等六条“预防针”政策。

“这六条政策,在金融风暴奔袭重庆时,产生了很好的对冲效应。”李勇说。

未雨绸缪,让重庆才得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统筹兼顾

一面是过热的产能,一面是冰冻的内需,中国经济这种增长模式被经济学界喻为“煎焦的冻鱼”。

在出口大旺之时,焦味往往被忽略。但终于,金融风暴不期而至,吹走了出口订单,很多依赖这条“煎焦的冻鱼”的沿海省市,便禁不住“残,满地伤”了。

而此时,重庆,正洋溢着春天的气候。

“建桥”的冬天没有寒冷,只有温暖。在金融风暴肆虐的冬天,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创造了一天工业产值3000万元、一天发生物流交易额3000万元、一天上缴税费200万元的奇迹。梅林今普冻肉销量从每月300吨增加到600吨,长征重工卖出了第一辆火车整车……在这个10平方公里的“袖珍”园区里,春意攀满每个角落。

“园区内74家企业,没有一家是不做内销市场的。”建桥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吴道藩说,“所以没有一家企业因为危机而难以生存。”

建桥的小阳春,正是金融危机下重庆境况的缩影。

“在空间上,重庆与沿海城市相差一两千公里,缺乏外向型经济的地域优势;在时间上,上世纪沿海城市大腾飞时,重庆还在解决温饱问题。”中国区域科学学会会长杨开忠说,“缺乏优势迫使重庆别出心裁思考问题,从而找到了‘统筹兼顾’这把最佳钥匙。”

“重庆在招商引资时,不追求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李勇说,“而是特别注重统筹兼顾,追求一头在内、一头在外。”

“零部件原料在重庆,加工完了,就输出;国外来料,加工完了,就内陆销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重庆强调服务内地,不一味把沿海的加工贸易不顾一切转移过来。”

统筹兼顾战略,促使重庆工业销售值,90%内销,10%外销――前几年,这样的结构有点“斯人独憔悴”,但金融风暴袭来,纯外向型经济遭遇重创,重庆的劣势逆转为“出水芙蓉”。

■ “另类”金融

“从办理申请到公司开业,只用了一个月时间,政府部门的效率快得让人吃惊。”瀚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祥,对公司的诞生速度几乎难以置信。

2008年5月,银监会《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7月,重庆相应管理办法就出台了;9月,瀚华小额贷款公司就出生了。

开业的第一天,张国祥就明白了“快”之深意――100多人组成的“长龙”,将楼道挤得水泄不通。

尽管未雨绸缪,但金融风暴的劲吹,依然让这座城市的中小企业频频“抽筋”。

“占重庆GDP比重达40%的中小企业,银行为他们提供的贷款余额仅占全市的10%。”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说,“很多中小企业都断粮了,再不救急,会死一大片。”

70%的创新由中小企业创造,60%的就业由中小企业担当――输血中小企业,这是一项输不起的城市使命。

“但在银行眼里,中小企业体量小、收益低,缺少有效的抵押物,所以对之嗤之以鼻。”易小光说,“重庆必须寻找另一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途径。”

几经周折,重庆终于找到了“中小企业救援的重庆模式”――打造担保、信托、租赁、小额贷款、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6种中小金融机构。

“这种模式非常成功,比如小额贷款公司,重庆就批准了52家,一年可放贷200-300亿元,去年救活了6000多家中小企业。”易小光说。

如何才能成为西部金融中心,对重庆而言,一直是个待解难题。但这次紧急救援,终于让重庆找到了正确答案――打造6种中小型金融机构集聚的高地。

黄奇帆说:“这类中小金融机构在北京、上海大金融企业的覆盖下,生存需求不大,但在中小企业为主的重庆就有大机遇,未来重庆将成为中国的‘另类金融贸易中心’。”

“另类”金融,就这样成为重庆近17万户中小企业的贴心小棉袄,在风暴笼罩的2008年,孵化出了90名亿万富豪。

■ 妙解“返乡”

冷清的城市突然沸腾起来。

金融风暴刮起的农民工返乡潮,让开县这座有“打工第一县”之称的城市,一下子变得人丁兴旺。

忽如一夜春风来,这座县城的大街小巷充满了创业的活力――从沿海返乡的5万多名农民工,在故土之上,正以自己的方式掀起另一场创业风暴。

“返乡创业的人太多了,我这家小店平均每三天就要制作一个新店开张用的招牌。”去年10月,33岁的张毅从深圳返回家乡,在开县永兴小区创办了慧创广告经营部。

“我在深圳打工时学会了广告制作,失业返乡后,看准了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大量招牌、广告宣传品这个商机,果断创办了广告经营部。”张毅有些得意,“每月纯收入七八千元,比外出打工更有效益。”

2008年,开县新增个体户5066户、私营企业486家――而这仅仅只是重庆化解农民工返乡潮的一个普通样本。

在农民工返乡潮起之初,市委书记就指示:“农民工大量返乡,既带来了就业压力,也集聚了人才,带回了技术和资金,这正是引导农民工创业的好时机。有关部门要制订激励政策,出台支持农民工创业的有效措施。”

随即,一系列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应运而生:返乡农民工在户口所在地从事个体经营的,三年内免征营业税加个人所得税;市农业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为返乡创业贷款提供担保;创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帮返乡农民工圆“创业梦”……

政策结硕果――今年,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总量将达15万人,吸纳75万劳动力就业。

化返乡潮为创业潮,重庆妙解了就业危机。

■ 还富于民

将棒棒拄在地上,抬头仰望解放碑,四周,一幢幢摩天大楼高耸入云,来自秀山县的农民工杨涛惊叹一声:“我终于成为城里人了。”

到重庆做力哥已有10年的杨涛,一直有个梦想:“在主城区买套房,再把老婆孩子接到城里来。”

2008年12月1日,杨涛终于梦想成真:“前几天,政府下文说,农民入城购房可以免交契税,我和老婆一商量,就把这些年的积蓄拿出来,在南坪买了一套住房。”

“杨涛买房”传递着一个重要信号――还富于民。

“当全国多数城市的购房契税是3%―5%时,重庆却一直保持在1%,农民入城购房还免税;中央给西部12个省市一大政策就是允许对企业只征15%的所得税,但目前只有重庆还在使用15%的税率,其他省市仍然征收33%的税率。”易小光说,“这是还富于民的重要表现。”

“中国经济是外向型的,需要依靠别人消费,自己才能发展。不管美国有没有次贷危机,中国的增长模式迟早都会遇到瓶颈,次贷危机只是使这个瓶颈提前出现而已。”易小光说,“要突破这个瓶颈,必须拉动内需。”

还富于民,是加长拉动内需中“最短的那块木板”。

“励民创富、还富于民,是建立内需驱动型经济体的关键。”易小光说,“通过减税来实现还富于民,这是实现扩大内需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正因为还富于民,重庆才得以在危机中“一树梨花压海棠”。

今天的重庆不仅是我们的重庆,更是中国的重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前沿高地,这是重庆责无旁贷的担当和使命。

而重庆,正在以积极的探索和作为,来回应中央的冀望。

为中国抗击金融危机提供一种“重庆模式”,这只是一个开始,重庆正沿着“大开放”这一路标,走向它更为广阔的未来。

上一篇:“设岗树星”破危局 下一篇:给“酿酒”插上“旅游”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