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漫画家范文

时间:2023-12-05 03:13:21

小小漫画家

小小漫画家篇1

一 日本漫画对香港漫画创作的影响

香港是亚洲少数拥有自己漫画传统的地方,其功夫漫画别树一格,在日本及美国漫画外,创造出独特的风格而深受各地华人青年的爱戴。较鲜为人知的是,香港漫画从战后至今的发展,一直受到日本漫画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首先回顾香港漫画家如何受日本的影响3。战后第一批香港漫画家是在1960年代才正式出现,他们主要受中国大陆漫画的影响。当时本地漫画家接触日本漫画的渠道有限,只有少量翻译日本漫画作参考,因此日本漫画的影响并不明显,而且比较间接。1960年代香港受欢迎漫画中较有日本成份的是许强的《神笔》及李慧珍的《十三点》(1966年始)。《神笔》是科幻侦探作品,超人(Ultraman,俗称「日本咸蛋超人)为书中主要角色,这是因为1960年代末香港兴起超人热。香港电视台播放超人电视剧,一些戏院也定期放影超人电影,超人成为小孩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因此,当时不少本地漫画都加上超人一角以增加销路。另一作品《十三点》可说是最早期的香港少女漫画,其画法多少受日本少女漫画的影响,特别是大眼睛与长腿的运用及时装方面。听说李从小就喜欢玩日本少女娃娃(可换衣服的那种)及看日本少女漫画,不少创作灵感大概由此而来。此外,东方庸的科幻作品有抄袭日本人物的倾向,例如其《科学小飞侠》(1966)及《太空神童》(1966)便明显以手冢治虫的《小飞侠》为蓝本4。

马荣成是继黄玉郎以来最受欢迎及影响力最大的香港漫画家,他所画的《中华英雄》曾创下一期售出二十万册的记录。马荣成很热爱日本漫画,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向日本漫画学习,更在每期《中华英雄》的最后花上一两页介绍他喜欢的日本漫画家的技巧及特色。他最崇拜的是池上辽一。池上画功细致写实,尤擅长画东方人面孔及功夫打斗场面。池上的《泪眼煞星》及《男组》等作品对《中华英雄》的创作有很大启发。马也承认池上对他影响最深,其早期作品在构图及阴影的处理方面都学自池上。马在自传中多处表达对池上的敬慕,他回忆道:「在我早期入漫画行的时候,我曾很崇拜一位日本漫画家池上辽一,我的创作有许多亦是受他的影响。我自小的心愿是希望能与他握一次手,大家来一起畅谈漫画!于是乎我把每一期自己创作的连环图寄到日本送给他。7此外,另一个对他有较深影响的是松森正。松森最擅长画功夫格斗漫画,其打斗场面十分迫真。马荣成在处理徒手搏击及武器格斗时都曾借镜松森的作品(如《拳神》)8。在故事结构及人物性格的描写上,马受日本漫画剧本家小池一夫的影响最深,而小池正是长期为池上辽一及松森正提供故事的剧本家。受日本漫画处理剧本的手法影响,马荣成(及其编剧刘定坚)在绘画《中华英雄》时,早就将整个故事发展及细节想好,而不像其他香港漫画家边画边写故事。在控制故事进度、在武打加上细致感情与丰富人情味及每集结尾制造高潮上,似乎也参考了小池的做法。在本地漫画家里,黄玉郎的功夫漫画对马荣成很有启蒙作用。因此他上承黄的方程式,故事的主线也是讲中国武术师傅与日本帮派的对抗。

黄玉郎与马荣成后来都开创自己的漫画出版公司,成为香港两大漫画阵营,本地大部分漫画家都在黄的「玉皇朝及马的「天下两大公司出版其作品(主要还是功夫漫画)。黄及马近年在漫画创作上已退居二线,而旗下漫画家主要受他们的影响,没有甚么大突破。

利志达是近年最有创意的漫画家,其画风独特,多少受大友克洋、望月峰太郎及丸尾末广的影响。他的题材及表达形式比较多元化,其中有作品竟取材自村上春树的小说11。在故事构思上喜欢打破惯例及常识,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这方面很像望月峰太郎。

二 日本漫画对香港漫画消费文化的影响

日本漫画对香港漫画的消费文化有颇大影响。首先是对香港漫画出版形式的冲击。香港漫画的形式一直较接近于美国,一般用A4纸彩色印刷,薄薄一本约三四十页,以周刊形式出版;而日本漫画的本地中文版却沿用日本单行本的形式,用B5纸黑白印成约二百页的书,平均一两个月才出版一次。近年有些本地漫画采用日本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尤以珍藏版及重刻版为多。这是因为日式漫画体积较少、篇幅较多及易于携带与保存13。

香港漫画出租书店的普及也是由日本漫画热潮带动的。香港出租漫画的历史可追溯至1950年代,但真正的普及是1980年代以后的事。1980年代后期起,随着日本漫画的流行,出租日本漫画为主的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现在市面上有近两百家这类书店,其中一部分是漫画茶馆。光顾者以二三十岁的男性为主。随着漫画上网及网吧的流行,最近一些漫画网吧也在香港出现,以配合e世代的新消费品味。

Cosplay最初出现于1993年的一个文化展览会中。有一个香港同人志团体租用档摊贩卖其团员的漫画,团员则打扮成《银河英雄传说》的人物以引人注意。自1997年香港漫画协会主办「漫人墟后,香港的同人志及cosplay爱好者便每年多了一个活动的机会,参与「漫人墟的人数每年上升。自1999年后cosplay越来越受欢迎及受传媒的注意,开始与同人志分开,呈现独立发展的倾向。香港各大学纷纷举办cosplay的活动,现在每年cosplay的大型活动有四五个之多,而cosplay爱好者则多达数百。香港的cosplay呈现一些本地化现象,除了日本的漫画人物、偶像歌星、电影及电视剧的角色外,本地漫画角色也成为cosplay的对象14。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三 日本漫画对香港娱乐事业的影响

日本漫画对香港的消费文化及娱乐事业都有钜大影响。在消费文化方面,Sanrio(如吉蒂猫)、San-X(如趴地熊)、任天堂(如宠物小精灵)及Bandai(如数码暴龙及超速摇摇)等日本卡通人物商品在香港十分流行,除了日本版外,还有大量本地版及盗版。本地版是指一些香港公司向日本取得版权,可以在产品上使用其卡通人物。以月饼为例,几家本地月饼生产商近年推出吉蒂猫、美少女战士、樱桃小丸子、数码暴龙及宠物小精灵的月饼,使中秋节加添了日本的气氛。日本卡通人物商品的成功,刺激一些香港公司加入卡通人物商品的市场,「可爱天国及"Codebar"为两大本地卡通人物公司,它们的设计及商业手法都十分日本化。以「可爱天国为例,其卡通人物都以日文命名,像Hanako及Nanako等,其中一个造型竟是日本神话的怪物「河童。

日本动漫亦丰富了香港流行音乐。香港艺人喜欢将日本卡通的主题曲配上广东话,好象《叮当》、《IQ博士》、《千年女王》、《飘零燕》、《鬼太郎》、《忍者小灵精》、《面包超人》、《机灵小和尚》、《樱桃小丸子》、《百变小樱Magic咭》、《数码暴龙》及《超速摇摇》的广东话版主题曲都曾流行一时。近年,就连日本的动画片如《叮当》、《宠物小精灵》及《数码暴龙》等在港上映时也请本地著名歌手唱广东话版主题曲。

四 结 语

日本漫画对香港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当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日本漫画丰富了香港漫画及流行文化,但香港漫画家及艺人大多不是盲目抄袭,而是有选择性地加以改造及运用。其实香港的漫画、电影、电视剧及音乐都有其独特之处,也许一些还可以给日本的同行参考。李小龙及成龙的功夫电影及金庸的武侠小说在日本大受欢迎,2002年上半年度日本富士卫星台播放中日合制的金庸《神雕侠侣》的卡通系列(全26集)。香港动画科技公司Menfond Electronic Art曾参与制作Square第八代《太空战士》(Final Fantasy 8)的动画影像。香港漫画也开始引起日本人注意,例如李志清带有中国水彩画风格的漫画(如《射雕英雄传》及《三国志》〔与日本漫画剧作家寺岛优合作〕等)及利志达变化莫测的特殊画风(如《刺秦》〔1993〕及《飞人九》〔1996〕等)便很受日人赏识,他们的作品更获邀在日本出版17。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港日漫画界及流行文化会有更多合作与互相刺激的机会。这不但能够刺激彼此的创作意念及方法,还会制造商机,为近年市场及创意均走下坡的港日漫画界带来更新的动力。

注释 2 有关日本漫画在香港的历史简介,参夏目房之介:《マンが世界战略》(《漫画的世界战略》)(东京:小学馆,2001),第四章,页93-114。此外,也参看赵永佳:〈日本漫画旋风袭港:记60至80年代的发展历程〉,《新晚报》(香港),1988年6月5日。 4 黄少仪、杨维邦编着:《香港漫画图鉴》(香港:乐文书店,1999),页103。

5 有关香港功夫漫画的形成及特色,参John Lent, "Local Comic Books and the Curse of Manga in Hong Kong, South Korea and Taiwan",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第9期1号(新加坡, 1999),页108-14。

6 黄少仪及杨维邦指出望月的《秘密侦探JA》对黄玉郎的人物造型也有影响。参注4书,页21。

7 参马荣成:《马荣成自传:画出彩虹》(香港:友禾制作事务所,1990),页39、95。

8 马荣成早期作品的题材、背景构图及对人物动作的绘画等方面,不少是受松森正的启发。同注7书,页45。

9 谢联达:〈徘徊现实与科幻之间:司徒剑侨自强信念:「尽人事听天命〉,Action,创刊号(香港,2002年4月),页56。 12 有关新加坡与香港在出版日本漫画的比较,参吴伟明:〈新加坡的日本漫画文化〉,《亚洲文化》,第24期 (新加坡: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2000年6月),页108-21。

13 「三大以外,以自由人(已倒闭)为首的中小型漫画出版社发行不少日式单行本及杂志,对本地漫画业带来冲击。参刘定坚:《连环图大决战》(香港:自由人出版集团,1993),页193-95。 15 欧阳傲雪:〈再谈香港电影〉, 《西湖评论》,第67期(1999年12月10日)。 17 李志清最初为金庸小说日文版写插图而为日人注意,被邀在日发行《射雕英雄传》及《三国志》。此外,他也为一些日本漫画画封面。

共2页: 2

小小漫画家篇2

工作人员随即听取了两位村民举报村干部赵某侵吞近5万元高速公路占地补偿款的举报,经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村民举报属实,邱县人民法院对赵某作出有罪判决。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邻村,一位村民看到村墙上《粮食直补款专款专用》的廉政漫画后,到县纪委举报本村干部挪用该村民粮食直补款,纪委查实后依法处理。

邱县反腐漫画引起了中纪委领导的注意。此后,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为河北邱县的廉政漫画开辟了专栏。中纪委同时面向全国征集、推广一批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优秀漫画作品。小城邱县顿时成为全国闻名的典型。

用漫画灭“害虫”

走进邱县,廉政主题的漫画遍布大街小巷,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社区田间,甚至是非公有制企业工厂车间的墙面上也有漫画的身影。各行各业都会用漫画来传达规章制度,普及法纪知识,倡导职业道德。

近几年邱县县委成立了廉政漫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廉政漫画人才库、廉政漫画基地。

“文字版的规章制度大家念几遍也记不住,用漫画这种简单易懂的形式创作出来,老百姓容易理解,廉政的理念就更能深入人心。”邱县纪委副书记柴洪志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另外,村里的白墙上画上了干净、好看的漫画,那些贴小广告的都不好意思往上贴了,街道的整洁就有了保障。”

然而这场全民漫画行动的执行力,还要归功于陈玉理和他的青蛙漫画组。邱县“漫画之乡”的美誉也开始于青蛙漫画组的成立。

陈玉理是邱县的一名普通农民,自幼腿有残疾,经常受别人欺辱,总想变成侠客去教训那些欺负他人的人。陈玉理选择了用漫画作武器。

从未接受过美术教育的陈玉理迷上了漫画。1959年,他的作品《大丰收》以“陈跛子”的笔名发表在《讽刺与幽默》上,自己的作品能登上部级刊物,是陈玉理不敢想象的。

“陈跛子”出了名,当时古城营公社的共青团书记兼妇女主任李青艾也爱画画,慕名上门拜访陈玉理。陈玉理就画了《开箱》送给李青艾作为定情礼物,意思是请她打开他的爱情之箱。

漫画成了两人的红娘,从此以后,他们白天一起下地干活,晚上一起探讨漫画构思,就这样度过了几十年。

上世纪80年代初,邱县县委书记专程看望过陈玉理夫妇,县里也出钱让两人去北京向华君武等大画家学习,县长还拿出自己的500元让陈玉理去长沙学习。从长沙回来后,陈玉理和妻子创办起漫画学习班,村里爱好画画的青年纷纷报名,青蛙漫画组就这样诞生了。

之所以叫青蛙漫画组,陈玉理解释道:“青蛙能吃害虫,漫画也能惩恶扬善,针砭时弊。”他的学员自然就是成长中的小蝌蚪。

青蛙漫画组1983年成立,由最初的14人变成了现在的上千人,目前邱县廉政漫画的创作主力多出自青蛙漫画组。

漫画家成长记

2013年年初,听到关于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讲话,郝增茂来了灵感,拿起笔迅速创作了一幅名为《硬功夫》的廉政漫画。画中一个头戴官帽的人,在苍蝇飞到脑后时,将一只帽翅当做苍蝇拍,把苍蝇击落。寓意当官要有“硬功夫”,不动声色就能拒绝一切腐蚀和污染。

郝增茂就是陈跛子早期的“小蝌蚪”之一。

今年49岁的他从上初中开始就喜欢上了画画,白天在地里干农活,放学回来就和同学交换小人书,学习上面的画,周末在村里给村民画人像速写,找他画速写的人有时候多到还要提前预约。

在教会“蝌蚪”们如何构思漫画的同时,陈玉理经常嘱咐学生:“画漫画一定要以农村为基础,农民最了解的是农村生活,创作漫画也不能离开农村题材。”

有一天郝增茂在院子里画画,看到母亲正要用秤砣称重,小他8岁的弟弟见母亲拎不动秤砣,就用手上去托住秤砣想要帮忙,郝增茂立刻来了灵感,创作了一幅名叫《帮忙》的作品。“小孩子是好心想帮忙,但是他这么一托,秤就不准了,就帮了倒忙。”这样的构思得到了陈老师的表扬,鼓励他去投稿。

《帮忙》刊登在了1984年的《光明日报》上,《儿童漫画》等几家报刊都转载了。这是郝增茂发表的第一幅作品,稿费20元,他交给了母亲,从此走上了漫画人之路。

郝增茂1987年刊发在《农民报》上的《滴价油》是他第一幅获奖作品,奖金300元。那段时期农村柴油稀缺,农民买不到柴油,郝增茂就以此为主题创作了这幅作品。

2002年,《讽刺与幽默》报社评选的6幅年度优秀作品中,郝增茂的《耙子》入选,他是获奖者中唯一的农民。那时《讽刺与幽默》一期刊发约15幅漫画,一年共有700多幅漫画,从这700多幅作品中脱颖而出,郝增茂被《讽刺与幽默》编辑部邀请去长春参加年会。

在长春,郝增茂见到了华君武等著名漫画家,并受到鼓励:要坚持画农民漫画,画出农民特色。

冬天,不干农活的郝增茂有了大量创作时间,和邱县纪委合作,他创作了多幅廉政漫画,县廉政教育基地到处可见他的作品。

郝增茂作品《同是“包养”》获得2007年首届中国桐乡廉政漫画大赛最佳主题奖,画的是两幅对比图,第一幅是官员包养情人,第二幅是官员“包养”贫困山区孩子,两个官员的形象正反立判。

3000多个漫画作者

邱县文化馆副馆长赵洪霞曾经也是普通村民,因为画漫画在1987年“农转非”进了文化馆工作。

跟随“陈跛子”学画时,“白天一边种地,脑袋里就一直搜集素材,晚上画成草图,周末就骑着车到县城让老师点评,一周能创作十来幅作品。”赵洪霞告诉本刊记者。

1984年,邱县宣传部长参观青蛙漫画组,给“蝌蚪”们讲了一个农民自费修建一座桥的好人好事,要求他们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一幅漫画。赵洪霞随即创作了名为《桥》的漫画作品并入选了全国第六届美展。

“我的画都来自农民生活,农民反映什么问题我就画什么问题,身边故事教育身边人。”赵洪霞说。漫画的创作灵感随时随地就会闪现在他的脑海中。去石家庄博物馆参观金缕玉衣,他感觉玉片像麻将牌,就创作了一幅漫画,将玉片画成麻将,寓意沉迷于者“打麻将打死了”。

2003年全国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一幅名为《广告效应》的插图就是赵洪霞的作品,一只小猪,脑袋进了电视就变成了大象,后面还是猪屁股,寓意广告夸大骗人。

在本轮县纪委大力推行漫画创作与廉政主题相结合之前,赵洪霞曾经为邱县反贪局创作发表过廉政漫画,工商、税务、计生部门的行业漫画也大多出自于他之手。“但是画漫画很难坚持,收入不稳定。”赵洪霞由此感叹漫画人才的流失。

这是中国漫画目前面临的普遍困境。邱县目前共有3000多名漫画作者,累计已创作发表了50000多幅漫画,廉政漫画工作领导小组为这些漫画人才建立了档案,分三级管理。美协会员为一级人才,专业人员为二级人才,业余爱好者为三级人才,分别负责县、部门单位和农村基层的漫画创作。谁参加比赛获得了名次,县里还会有相应奖励。

邱县还在积极开发廉政漫画系列产品,推动廉政漫画市场化、产业化,把廉政漫画元素渗透到各类商品中。

小小漫画家篇3

习作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个各类漫画等。

教学时间:约分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展示漫画

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漫画。

(1)指名学生介绍自己的漫画,着重介绍最有特色的地方。

(2)师生评价

(从创意、介绍时的言行、介绍时的情感等角度进行)

(3)同学或小组之间相互介绍,相互评价。

(4)教师小结

三:创作漫画

1.根据前图创作

2.交流自己创作时的感受

四:自由习作

1.谈话讨论习作题材

2.多角度写片段

3.评改(1)选代表性片段进行评析(评析标准是有无将内容写具体,有无表达自己真切的感情)

(2)学生朗读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进行评点

4.小结

五: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4.借助“漫画”这一主题设计习作教学,进行习作练习。

5.进一步

6.进一步领会习作要有具体的内容,要有真切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创作漫画并积极介绍漫画。引导学生“独特的思维,独特的创意。”

习作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个各类漫画等。

教学时间:约分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展示漫画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漫画。

(5)指名学生介绍自己的漫画,着重介绍最有特色的地方。

(6)师生评价

(从创意、介绍时的言行、介绍时的情感等角度进行)

(7)同学或小组之间相互介绍,相互评价。

(8)教师小结

三:创作漫画

3.根据前图创作

4.交流自己创作时的感受

四:自由习作

5.谈话讨论习作题材

6.多角度写片段

7.评改(1)选代表性片段进行评析(评析标准是有无将内容写具体,有无表达自己真切的感情)

(2)学生朗读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进行评点

8.小结

9.五: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

1.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一名很能干的小说家,以前我们用笔描写了充满欢笑的劳动场

面,又抒发了对家乡的一份份热爱。今天,我们再一起聊聊另一个话题。(板书):漫画。

2.20__年,五洲漫画高峰会议在我们中国举行,中国记者就问日本漫画家木村忠夫:“为

什么日本人那么喜欢漫画呢?是不是漫画曾引导了一种时尚吗?”

木村忠夫就说:“是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也正想知道。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小孩不

是越来越喜欢漫画了吗?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记者回答:“就是不明白啊,突然之间发现周围的人都开始看漫画了,从而还引导了一种时尚。”

3.说到这里,我想问在座的同学,你看了漫画以后,感觉怎么样?

(预设:好玩、好看、幽默、很好笑、……)

4.老师今天就把这又……又……的漫画带来了,你看看、想想,漫画的特点是什么?

二:欣赏漫画

1.展示课件——漫画欣赏)

2.提问:漫画的特点是什么呢?

(预设:夸张、变形、幽默、好笑、诙谐有趣、妙趣横生、讥刺性、教育性……)

(1.漫画的读者对象。2.内容生动有趣。3.获得一点启迪。4.漫画中的主人公。

5.通过想象,编出情节。)

3.小结:漫画的特点

三:解说漫画

1.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漫画,上台为大家介绍一下。

浅入:1.漫画画了些什么?主要画的是什么?只要事物有什么突出特点或表现

指导“说”

深入:1.充分发挥联想,说出漫画的画面之意或图中的意蕴。

2.着重引导第一个;评价第二……个。)

四写写漫画

让“图象”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字语言,变无声图画变有声语言。

讨论写什么?

怎么写?

五交流心得

1.小组交流一下,谁写得好?上台交流

六小结

1.向学生推荐我们嘉兴市的漫画家的作品

小小漫画家篇4

6年前,酷爱漫画的周洪滨还经常在他位于天津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名为 “潜艇”的工作室里,与助手们一起赶稿饿了就煮泡面,困了席地而睡,工作室面积仅50平方米,有的人就干脆睡在了阳台。当年造访了这艘“潜艇”后,《知音漫客》主编李靖给出了如下评价:“简陋的宿舍环境,空荡荡地放着几台电脑,桌子上放着原画稿纸,房间的水泥地板上几个四脚矮板凳围着一张像围棋盘大小的矮方桌,上面搁着几个大碗,旁边锅里还有点吃剩的面汤……”

现在,周洪滨凭借着在《漫客》上的长篇连载《偷星九月天》已经成为了中国原创漫画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潜艇”工作室已搬到了河西区一处住宅小区内,室内的休闲厅里摆放着各种游戏机、按摩椅,画画累了可以随时放松,助手们再也不用挤在空间狭窄的工作室地板上睡觉了。

周洪滨1979年出生在天津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亲带他到书店玩时,小家伙挑了本名为《龙珠》的日本漫画,这本小小的漫画彻底打动了周洪滨,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又先后看了《名侦探柯南》、《机器猫》等,成了一个超级漫画迷。当时周洪滨还以为漫画都是在电脑上一按按钮就自动画出来了,因为感觉画面太复杂。直到上初中后才知道这些漫画都是人画的,于是特别崇拜这个行业。但很少有人像他这样痴迷,刚读玩初中就决定以漫画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于是他就考了服装技校,学服装设计,也学一些画画的基本功。

在技校期间,周洪滨遇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漫画爱好者,大家时常一起聊漫画。爱好漫画的他开始频繁给《少年漫画》投稿,间或写一些自己对漫画的感想一并投过去。出人意料的是,他的漫画没有发表,对漫画的感想却作为读者来信发表了。自己写的东西被印成文字,当时特别兴奋。周洪滨决定,继续画漫画,继续投稿,不发表誓不罢休!将近一年后,周洪滨的漫画处女作终于发表了,他感觉棒极了!

技校毕业,周洪滨又上了个大专,继续学了三年漫画。周洪滨说,漫画在天津的生存土壤很好,天津人喜欢幽默,漫画市场比较好,而且离北京也近。他上大专时在漫画专业班跟很多天津老一辈漫画家如段纪夫、朱森林、曹开翔学习传统及幽默漫画的创作, 朱森林 老师讲课也特别有意思,跟演小品似的。周洪滨最初作品的定位就是幽默漫画,老一辈漫画家可以说是他漫画创作的启蒙。

幸遇贵人,联手《知音漫客》

2001年大学毕业后,周洪滨22岁。在学校老师的介绍下,他去一家杂志社实习,工作是画插画。每个月四五百元的实习费,这点钱平时买完早点午餐,就所剩无几。实习期结束后,周洪滨决心靠画漫画养活自己!但那时漫画期刊很不景气。一次,周洪滨无意中发现不少报刊杂志在连载四格漫画。所谓“四格漫画”,就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创意点子的表现形式。小周眼前一亮,“这个可以试试。” 他去报刊亭收集信息,看哪个杂志有四格漫画或插图,然后记录下联系方式和编辑姓名,寄一些自己的作品过去,“对方有兴趣就会联系我,我们再打电话沟通,他需要什么,我就画什么。”画了一个月,发现自己还挺赚钱,比漫画刊物上的漫画家还能淘金。

《漫画派对》创刊后,我开始给这个杂志投稿,边连载边画插图。”周洪滨的女友和他一起画,当两个人都忙不过来了,2003年小伙子又开始找助手帮忙,并成立了自己名为“潜艇”的工作室。取这个名字,周洪滨解释:“意思是潜艇海盗团,喜欢《海贼王》中的海盗精神,潜艇象征低调……”

从此周洪滨小有名气,渐渐也有了一些约稿,于是就盼望对方多连载自己的漫画。发展到后来,还真没让他失望,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同时连载11部作品,不过即便这样收入依然微薄。

2006年,苦苦支撑着的周洪滨,遇到了生命中的伯乐――《知音漫客》创始人李靖,命运从此改变。创刊于2006年1月的《知音漫客》,是一本全彩印刷的漫画生活杂志,其办刊方针是“故事第一、爆笑优先、大众意识、生活原味。”有趣的是,总编李靖早就注意到周洪滨,他带着样刊专门跑到天津拜访这位个性十足的大男孩,两人一见如故,关于漫画的风格、定位等竟聊得十分投机。两个月后,周洪滨的作品《烈火街球》开始在《知音漫客》连载。仿佛如火山爆发一般,一下就激发起了周洪滨的创作热情。

经过一年多对故事漫画的摸索,周洪滨和编辑一起总结了经验,于2007年开始推出《偷星九月天》,讲述默默无闻的少年琉星,遇上身世神秘的女盗贼九月,最后引出传说中的黑月铁骑、堕天使军团等诸多力量,陷入了无数爱恨纠葛,为正义、未来而战斗的成长故事。这部情节如《哈利波特》般精彩的重头作品,连载后很快获得读者追捧,长期占据《知音漫客》人气漫画第一名的宝座,一直到今天。短短5年时间,《偷星九月天》就被打造成为了一台“印钞机”。以至让他成为“千万级”漫画大亨!

而对于自己作品如此畅销,周洪滨坦言跟他对作品的商业定位有关:“漫画其实就是商品,是要有人消费的。我做漫画可能跟郭德纲说相声有点儿像,都是一开始生活窘迫,你得天天赚钱,抓住你的受众。读者就是衣食父母,你要为读者服务。”李靖的评价却是:周洪滨的漫画风格轻松、幽默,深受青少年读者喜爱,在国内动漫界独树一帜!

要做中国的“鸟山明”

身高1.85米的周洪滨,说自己几年前特别瘦,标准的文艺青年,现在胖了几十斤。身边的朋友形容周洪滨性格淳朴、善良、专注、坚韧,他的内心充满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他的选题策划与故事脚本都显示出他对流行时尚的敏锐和强烈创作欲,他在漫画中发现了人生的价值。

几经磨炼,周洪滨以领先于众人的姿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漫画风格,体现在《反斗档案》、《无赖熊猫》、《狼之少年》、《烈火街球》等作品中,最初靠校园搞笑,以短小篇幅讲述学生糗事,篇篇爆笑雷人,搞笑幽默之余他开始寻找突破,在漫画中融入了时尚、向上的精神。直到创造销量奇迹的《偷星九月天》,轻松搞笑的风格下面暗涌故事线,在搞笑和故事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周洪滨现在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编故事,画分镜草图。在草图上他会标出应该画什么,要什么效果。就像拍一部电影,他既是编剧也是导演。“漫画的关键还是在于故事情节。虽然中国漫画会用到彩色画面,3D特效,画面感挺不错的。但对于读者来说,好看的故事才更容易吸引他们。”

周洪滨至今还记得自己编的第一个故事最初还是一个四格漫画,名字叫《秀逗小飞虾》,讲超人后代的故事。超人后胖了,办了个超人学校,里面有蝙蝠侠的孩子、蜘蛛侠的孩子,都是小胖墩,他们在这个学校里发生了很多妙趣横生、听了令人喷饭的事。

周洪滨觉得给小读者看的漫画故事不能太复杂,情节简单的效果会更好,能把人的情感调动起来。“我希望画故事加幽默二合一的漫画,能让人哭,也能让人笑。编故事的时候就是个很享受的过程,故事好,我画的时候就特兴奋,会感动,感情也随着故事的发展起落。这种感动就像当初日本漫画家鸟山明的《龙珠》带给我的感动一样,我觉得这也是漫画故事里最重要的生命力。”

所有的漫画家都希望能让自己的作品出版单行本,如果销量好,靠抽取版税赚到的钱远远超过连载的稿费,几年前,国内漫画家出版单行本还困难重重,而2011年周洪滨1200万元的收入中图书版税收入就高达1084.8万元。当记者为《知音漫客》支付的巨额版税感慨时,该刊总编李靖马上提醒道:“周洪滨为我们赚得也很多啊!《偷星九月天》在我们这的单本起印量是100万本,一年大概出10本,就有1000万本了。”《知音漫客》为杂志上连载的超人气漫画作家都发行了单行本,通过先连载的方式积聚读者群体、进行前期宣传,再让培养起来的死忠粉丝为单行本买账,是《知音漫客》系列丛书独特的出版方式。

前不久,在国内首度出现的“2011年漫画作家富豪榜”中,周洪滨以5年1830万元的版税收入跃居内地漫画家首位,创造了本土单部漫画销量破2000万册的记录,而且还在以每月100万册的急速刷新着这个记录。有意思的是,除读者见面会外,平时他从不参加任何公开活动。且不说很多人对他很陌生,就连众多媒体记者为找到他都急得抓狂!

“《偷星九月天》现在也是和《知音漫客》合作,比如文具、书包、钥匙链等,能想到的都在做。我觉得漫画家还是要踏踏实实自己做内容,有一个现成的合作伙伴这些事就交给他做,因为即便是自己做也不见得多赚多少钱,弄不好还影响创作。基本上我的收入有80%来自发行的单行本图书,剩下的20%是在杂志上连载漫画的收入和周边产品的授权。”

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日本仅漫画与图书的产值就有424亿人民币,漫画图书带动的动画和周边产品消费合计有8280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日本的钢铁行业,2011年,早已发展成熟的日本动漫产业链条创造的总产值已经接近了汽车产业。周洪滨很清楚,动漫产业利润最丰厚的部分是动漫形象的授权与开发。

小小漫画家篇5

世界十大儿童漫画书排名

1.丁丁历险记

丁丁历险记是于1929年开始在比例是报纸上连载的儿童漫画作品,其中的题材新颖覆盖范围广,如登月、外星人、走私贩毒、寻宝、斗争黑社会等,且情节紧密曲折且惊险,尤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与目光。

2.父与子

父与子是当初书店中最受欢迎的漫画作品,这个由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创作的漫画作品,已经发表就备受成功,是有着德国幽默象征美誉,在世界范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亲情漫画,整部漫画的情节都是来自于作家在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3.铁臂阿童木

铁臂阿童木可谓是80后90后一代人的童年回忆,这个一经问世就轰动日本的连环画,是较早引进内地的日本动画作品之一,其中名叫阿童木,被人制造出来的有着个人四位的机器人聪明勇敢又富有正义感,是十分受人欢迎的动漫作品。

4.小老鼠西比琳

小老鼠西比琳是一部由比利时著名漫画家雷蒙·马舍罗创作而成的经典动物漫画,这部有着可爱画风的童趣读物,其中哪怕是反派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不仅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还深受大朋友们的喜爱。

5.高卢英雄历险记

高卢英雄历险记是一部从1959年由双人组合戈西尼和乌德佐操刀连载的法国国宝级漫画,漫画单行本至今已经被翻译成包括拉丁语、欧洲方言在内的110多种语言,在全球销量突破了3.5亿册,法国总统甚至还送了一套给奥巴马的女儿。

6.神探狗狗

神探狗狗是由美国著名漫画家戴夫·皮尔奇进行便会的系列漫画作品,在全球累计销量已经破1300万册,这部漫画的主要内容是神探狗狗在同伴和朋友的协作下守护小镇和平的故事,一经发出就多次霸榜纽约时报的畅销榜单。

7.坏狐狸

坏狐狸是一部采用法式浪漫主义风格进行绘制的儿童漫画,是曾在安股蓝漫画节上获奖,并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入围奥斯卡获奖名单并获得动画安妮奖的儿童漫画,其中温馨的故事情节紧密衔接,幽默生动的语言和画风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

8.卡尔文与霍布斯虎

这部于1985连载之1995年的儿童漫画书,曾揽获众多大朋友和小朋友的放心,并曾在全球2400多种报刊上进行连载,连载了近10年的漫画作品共分为18本单行本进行发售,全球销量破4500万册。

9.花生漫画

花生漫画是一部以众所周知的史努比为主人公的经典漫画,于1950年开始在美国报刊上连载,直到2000年作者去世,共计连载有17897则,漫画单行本也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广泛传播在世界各处,还曾在全球2000多份报纸上进行连载。

10.女巫温妮

女巫温妮是由澳大利亚的国宝级画家瓦莱丽·托马斯创作的妙趣横生的漫画作品,趣味的漫画曾获得了英国儿童图书奖,不仅在连载的时候吸引了众多粉丝,发行单行本时也先后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总发行量破2000万。

小小漫画家篇6

广义的动漫文化除狭义的动漫文化内容外,还应当包括与之相关的研发、制作、营销等对人们的生活、思想产生的影响。本文所讨论的是广义的动漫文化。运用动漫文化来进行城市形象的传播,是将城市与动漫相关联进行协同传播。两者关联方式多种多样,并持续创新中。

1.城市作为动画或漫画的背景空间

(1)动画或漫画中取景城市的某处景观

以日本动画《幸运星》为例:《幸运星》中的鹫宫神社即片中柊姐妹的父亲在其中担任宫司的神社,片中设定是琦玉县最为古老的神社之一,柊姐妹的家就在其附近,柊镜柊司在故事中是鹫宫神社的巫女。而动画版的原型则为日本琦玉县北葛饰郡鹫宫町的鹫宫神社。据统计因为《幸运星》的播出,仅2010年元旦三天去鹫宫神社参拜的人数就高达45万。同样神奈川的箱根町由于动画《EVA》、富山县的南砺市因为《TrueTears》近来正成为新的旅游圣地。

(2)动画或漫画以某城市为故事发生地,并直接标明城市名称

日本动画系列片《蜡笔小新》中设定小新家住春日部市郊区某住宅区,而动画《樱桃小丸子》中小丸子和家人朋友住在清水市,吉卜力的动画电影《龙猫》的摄影场所“龙猫之森”位于琦玉县,漫画《SkipBeat》中最上恭子来自京都……并不是刻意生硬地对某个城市进行宣传,但这些城市的形象却因出现在动画和漫画作品之中而显得更加生动。

2.城市主题动漫

所谓城市主题动漫,即动画或漫画的故事发生地是某个具体城市,故事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为内容,展现该城市独特的文化风俗。日本动漫《樱桃小丸子》,故事发生在日本静冈县清水市,以主人公小学生樱桃丸子一家和她的同学们等清水市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为故事内容,讲述了清水市特有的风土人情,通过动画让人们了解了清水市这个城市的形象。动画电影《名侦探柯南剧场版7迷宫的十字路口》整个故事发生在日本京都,影片中不但出现了京都特有的建筑、美丽的樱花,还附带介绍了京都的油纸伞、茶道、插花、艺妓伶人等有京都特色的内容,电影中最关键的线索是那首地名童谣:“丸竹夷二押御池,姐三六角蛸锦,四绫佛高松万五条,行囊钱声鱼之棚,通过了六条三哲,过了七条就是八九条,直到十条东寺为止。”这正是京都市从北到南的十条大路所包含的地名串起来组成的歌谣。影片中以此歌谣为线索,让人关注这首古老童谣的同时,也了解了京都的地理结构,为城市做了宣传。中国也有相应的例子,国产动画《虹猫蓝兔七侠传》的故事背景便放在了湖南省张家界,随着动画片热播,无形中也提高了张家界的知名度,宣传了城市形象。这些都是城市主题动漫的灵活运用。

3.以发展动漫产业带动城市形象的传播

以发展动漫产业带动城市形象的传播指的是,经营动漫企业,建设动漫基地,进行动漫文化旅游开发等,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丰富城市的文化形象。现阶段,国家对包括动漫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大力扶持,出台了许多相应政策,积极扶持国产动漫产业,并将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目前,上海、长沙、北京、深圳、广州、杭州、苏州等城市的动漫产业在国内相对领先。如杭州市被称为“动漫之都”,拥有众多的动漫企业、产业基地、动画教学研究基地等,而且杭州原创动画产量始终位于全国的前列。杭州市动漫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也使杭州“动漫之都”的形象深入人心。除了通过发展动漫产业进行城市形象的传播外,还可以利用动漫作为内容元素塑造和传播城市个性形象。如山西晋城以本地广为流传的《白马拖缰的故事》为基础,制作的一套三集的动画系列片《白马少年》,通过对主人公驹子这个典型的晋城小伙儿的塑造,展示了晋城温和、圆通、刚强与坚毅相融的城市形象。

4.动漫活动带来聚焦效应

动漫活动不但能够集聚各地的动漫资源与企业,还能够在一段时期内吸引大量媒体报道,引起大众的关注。因此,城市举办或承办一些动漫活动,是宣传城市形象的有效方式。法国昂西就是在昂西动画节的带动下成了一座世界名城。同样还有加拿大渥太华动画节、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德国斯图加特动画节、日本广岛动画节、法国安古兰漫画节等,都为这些城市定期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例如法国安古兰漫画节,几乎每年都能吸引20万左右的观众前来参观。安古兰小城的常住居民只有4万人,所以每年漫画节的时期,小城便显得非常热闹和拥挤。城里以及郊区附近的旅馆差不多要提前一年预订才可能有空房间。与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一起被人们称为世界四大国际动画电影节的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每年参加活动的公司和个人都非常多,仅2007年,参会人数就达11万,参加竞赛和参展的作品来自60多个国家,总数达到1882部。我国的杭州市迄今为止已举办了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每年的动漫节都有大批媒体争相报道,吸引着大众关注这个“动漫之都”。

二、利用动漫文化传播城市形象的优势

动漫作为一种音画视听艺术,因其轻松活泼、生动易懂等优势易于被大众接受,是多媒体时代有效传播的方式之一。因而,借助动漫文化来宣传推广城市形象,具有许多优势。

1.优化形象

所谓形象优化即利用动漫文化传播城市形象,可以优化提取和设计城市形象,以增强公众对城市的好感度。在动画或漫画中出现的城市画面,是场景设计师或漫画作者精心设计绘制而成的,不仅在视觉上具有美感,更以独特视角对城市真实景物进行美的提取,能够给受众以不同的审美感受。例如,提起日本神奈川,浮现在动漫迷们脑海中的或多或少有些漫画《灌篮高手》中对于日本神奈川校园、海边、公园等景物的描绘。而画里的这些景色也都带有一定的美化痕迹。国产动画《虹猫蓝兔七侠传》中也出现了大量湖南省张家界的经过提取和设计的美丽景色。另外,动画和漫画或浪漫或传奇的剧情也会无形中为城市增添一种文化色彩,赋予城市一定的个性,使城市形象更加鲜活,受众对城市形象的认识更深刻,更具有美感。

2.聚焦媒体

动漫产品是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在现今这个“全民娱乐”时代,其本身富有大量能够吸引众多传媒聚焦报道的资源。首先,动漫制片方为了市场利润,在制作过程中就要进行宣传、造势,这样会吸引周多媒体关注某个城市。其次,动漫文化活动的开展,如动漫节、动漫展、动漫比赛等,也都可以吸引媒体进行报道。以法国安古兰漫画节为例,据2004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当年漫画节的盛况总共吸引了630位本国记者以及来自26个不同国家的249位外国记者和137家媒体参与了报道。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Aniwow]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在2007年第二届动画节,来自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1687部作品参与竞赛角逐,吸引了80余家媒体进行了全面报道。动漫文化这种聚焦优势可以增加相关城市的报道数量,对提升城市形象知名度十分有利。

3.累积形象

形象的积累,即动漫文化传播的反复性,能够为城市形象进行一定的关注度的积累。例如一部几十集的动画系列片,持续收看需要几十天或者更长的时间,观众在长时间的观赏中,累积了对相关城市的印象。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也是,人们通过对电影的反复观看,头脑中关于相关城市信息就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加深。动漫作品通过影院、电视、网络、杂志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可以广泛加深各个受众群体的印象。动漫文化活动可以为城市形象积累好感度,也会为城市带来旅游资源。动漫文化传播是一个长期过程,传播时间越长,能够带给城市形象的无形资产价值就越大。2004年1月开始不定期连载于角川书店旗下杂志《Comptiq》上的四格漫画《幸运星》,2006年10月推出了电视动画版,随着动画版《幸运星》的播出,故事的发生地琦玉县幸手市从这部动画中大大受益,当地政府开展的“圣地旅游”以及各种周边的销售和活动,为幸手市带来了数亿日元的经济效益。以蜡笔小新为吉祥物的日本琦玉县春日部市,到处都是小新的周边,甚至比市内其他古迹还要有名气。除了传播时间,一个城市拥有的文化资源愈多,其城市形象就越引人注目,形象品牌也越有价值。日本的琦玉县就是这样。有3部动画作品都以琦玉县为舞台,包括《幸运星》、《蜡笔小新》和《龙猫》,作品中都出现了琦玉县的实景,如柊姐妹任职的“鹫宫神社”、小新一家人居住的春日部市、《龙猫》的摄制场所“龙猫之森”……这些地方都成了动漫迷的旅游圣地,在为琦玉县取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使琦玉县塑造了与众不同的城市品牌形象。

三、利用动漫文化进行城市形象传播的注意事项

1.要主动进行借势宣传

2010年琦玉县幸手市政府发售了《幸运星》故事主人公柊家在幸手市的特别居民证,仅春节期间就有2000多位《幸运星》的爱好者购买了“居住证”。静冈县清水市,把动画《樱桃小丸子》的人物角色和生活环境搬到了现实中,兴建了小丸子乐园,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动漫迷来旅游参观。这样的举措不仅为当地开发了新的旅游资源,也宣传了城市形象。而中国主动借势宣传的意识就比较薄弱。少女漫画家夏达的作品《子不语》在中国和日本的漫画界都很受欢迎,夏达这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神秘梦幻而又美丽的南方老城,故事中虽未明确表明,但在后记中能发现,这座老城其实就是作者的家乡湖南怀化的黔江古城,但由于缺乏借势宣传城市形象的意识,黔城就这样错失了宣传良机。另如,北京其卡通出品的电视动画系列片《快乐东西》,是描写老北京胡同里的生活故事,由于缺乏主动宣传,一个新的旅游资源未能够被开发。提供几种主动进行借势宣传的方式:一,当地政府出台一些政策给与制作以实地为背景的动漫作品的公司或制作者一定的优惠;二,城市本地媒体主动地对当地的动漫文化活动进行报道,应形成一定数量,达到形象传播的效果;三,多主动参与或配合动漫文化的宣传活动,使动漫作品、活动以及城市一起被媒体和大众共同关注。总而言之,只有具有主动借势宣传的意识,更多的动漫与城市形象相结合的传播点才能更好地被发掘。

2.要与城市自身形象的定位相契合

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在充分了解城市发展状况的情况下,结合城市各方面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明确最生动丰满的城市个性特征,找到城市发展的独一无二的优势来进行定位。运用动漫文化来传播城市形象,最重要的是对城市个性特征进行充分的考量,只有动漫文化与城市形象相契合,才能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

小小漫画家篇7

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如何摆脱不利因素?我国动漫人才如何培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

要会用漫画讲故事

《传媒》:您觉得漫画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蔡志忠:在这一点上经常存在一种误区,漫画绘画者常常会弄错角色,认为自己会画漫画就是漫画家,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文字书是通过文字描述的,漫画书是通过漫画描述的。会写字的并不一定是作家,会写字只是成为作家的首要条件,所以说会画漫画只是成为漫画家的第一条件。第二个条件是有很好的内容,要会讲故事。第三个条件要有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这三个条件都要具备。如果你只有第二个条件,你不会画漫画,可以去做大文豪;只有第三个条件,你可以去做“张艺谋”、“鲁卡斯”,他们都有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若是只有第一个条件就只能做别人的助理了。

好的漫画家不是跟着潮流趋势走的,他一定是引领风潮的那种。漫画家要爱看书,畅销画作家一定是很爱看书的读者,这样他才知道什么书是好书,什么书是没有故事性、没有趣味性的。我从小就看所有能接触到的书,任何时候对于我来说都是可以读书的。不仅看故事,还学会讲故事,小时候常常因为妈妈没有认真听我讲故事而生气。我跟很多人不太一样,我1岁多开始念三字经,3岁半开始思考,3岁半的时候大脑里面已经有100到1000个动人故事,里面有50到100个很厉害的人物。应当说我所有的这些都是用大脑记忆。养成一种习惯,用大脑记忆,用大脑思考,用画面记忆,用画面思考。

重要的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内容

《传媒》:动漫作品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动漫作品创作者应该有什么样的境界?

蔡志忠:我曾研究人们第一眼就喜欢某一事物的原因,慢慢我发现越是纯洁、简单的事物,往往越能打动人。比如人们对小鸡、小狗、小孩,常常会忍不住喜欢去摸摸。

重要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内容。我们用产业观点来看,任何东西量产必须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使用者没有偏见,也不会跟任何人结仇故意不买我们的产品,故意不看国人自制的动画漫画。使用者不会跟自己的荷包结仇,去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去买他觉得不好看的东西,所以我们做什么要基于观众的立场思考。我就是要达到这样一种目的,拍出一部动画片,希望观众在放映时或者放映结束后,会觉得这是一部很棒的动画片,一定要很棒。这样他才会回去跟别人介绍。很棒就是一定要比他过去看过的或者近期看过的所有动画片还要棒。任何量产的产品必须让购买者觉得值得付钱,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要能赢得口碑。

《传媒》:您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线条很简洁,颜色也不复杂,构成情节的叙事因素也很简单。请问您对自己的作品是如何要求的?

蔡志忠:我比较唯我,因为我有很多兴趣爱好。我不是坐在这里去想要画些什么,我觉得要画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东西可以拿来画漫画,我会问:什么东西不可以画漫画?我觉得画漫画需要很多学问,加减乘除、代数、几何、解析几何、向量统计、排列组合、微积分等数学方面的思考,漫画中都会有。

我们每个人都有比别人厉害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每个人不但要学习,更要发现自己与众不同之处。我是很厉害,但我也有许多不会的地方,不会弹吉他,不会游泳,我知道我只会做动画,然后画漫画,思考。有时,人真的很奇怪,自己希望与众不同,而自己又生怕跟别人不同,所以需要重新去挖掘自己与众不同的部分。

我一定要给自己一种状态。画一张漫画,拍一部电影或一部动画片,一般人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看,要做到最好,并用毅力去工作。我认为这并不对,一定要倒过来,是你要达到什么目的再去做,心想事成。或许成功后可以拿到奖杯奖状,或许你想要得到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内心。画一张画,不是我要努力认真画,而是要画出一种优雅、安静的感觉,画起来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那就是失败。希望作品能给人一种安静空灵、回归自然的感觉,特别是现代社会人们相对浮躁,诱惑也特别多,希望人们从中可以找到精神家园的感觉。

《传媒》:您的作品行家很爱看,普通读者也喜欢看。您是如何把握自己作品的?

蔡志忠:并不是凭感觉,而是凭对美丑产生共鸣的一致标准。我认为美和丑有一致的共鸣标准。喜欢这种美的东西不是因为我天生拥有审美能力,大家所喜欢的美基本上都一致。美是举世皆然的。再来逆向思考,意见总是让人觉得讨厌,有时候我并不需要你的意见。韩非子早就有《说难》一文,意思是说服别人很难。

从漫画中找到了乐趣

《传媒》:从您的经历可以看出,您没上过大学,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您成功了。是不是画漫画更多靠天赋?

蔡志忠:我初二那年,接到台北一家出版社的聘用通知,只身来到台北,在这家出版社做了5年,期间自学了大学美术系里的所有课程。服兵役退伍后决定到光启社求职,击败了29名应征的大学毕业生,我没有文凭,可是实力超强。我从小就很会赚钱,15岁到台北已经是畅销漫画家了。因为我是一个很好的读者,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画,读者就会喜欢。20岁当兵那年就赚了2000多块,是一般公务员的6倍,我画的速度很快,且创意不同,赚的钱也就不同。

早年画过一部作品,想要传达的意思是我们的老师、父母都让我们努力,认为努力就会有成就,我觉得这是片面的。我看过太多人一开始并没有不努力,努力了也没有什么成就。人生不是走斜坡。走斜坡,你一直走也可以到巅峰。人生像爬阶梯,每一阶都有难点。你永远只在原地跳是不会有长进的。我们走在路上,天上不会掉下来好运气、好创意,所以要成为一名动画导演,就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比如我自己写过20本以上故事书,10多个脚本,都不是为了要拍摄,而是在做自我训练。我读过两万本书,其中当然有8000本以上是漫画书。我3岁半开始思考,4岁半决定画一辈子,因为我从画画中找到了乐趣。

我知道我愿意画,很爱画,可惜那时候没有这个行业。9岁的时候,台湾有一点漫画,我第一次想要当漫画家,但我跟其他漫画家有点不一样,我知道漫画是讲内容、讲故事,所以我在9岁的时候看完很多书,才开始编故事,15岁我就以漫画为职业,15岁到20岁我画了大概200本漫画书并出版。但是当地政府一直打压漫画,社会舆论也说漫画是小人书,上不了大雅书台,所以我们都一直被审查。20世纪60年代所有漫画出版社都出书,所以漫画这个行业对我来说是不能依靠它来养家糊口的。20岁的时候,日本人又到了中国台湾开动画公司,那时我立志要成为动画导演,我自己画的超过我的弟妹,画了几十个故事版。

《传媒》:您在的成长中,遇到过哪些让您难忘的坎坷?

蔡志忠:也有人问我遇到过哪些坎坷,经历过哪些崎岖的道路。我觉得都是顺畅的,所谓崎岖的道路对我来说都是过程。我后来还画在漫画里,“如果我是黄河,河的源头是我的生之时,出海口是我死之刻。我从疏细的小水慢慢汇聚成流,再慢慢形成大河,在我的旅途中时而狭逆,时而宽畅,时而汹涌澎湃,时而平静安详。我在逆境时面对逆境,在顺畅时面对顺畅,直到有一天我慢慢流注入大海,我也是安详地面对我的死亡。在我的一生中,无论过程是弯、直、逆、顺,我都很细心地品尝。我才不希望我的人生旅程,从生到死都是同样的平坦宽畅”。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艰难的日子。

创造力:创意加执行力

《传媒》:从产业的角度看,动漫创意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应该在哪里?

蔡志忠:大陆动漫从开始起步就走了一条特别的路子,很多国家也是这样,好像不会重点考虑市场因素。以前我看过大陆的一些动漫,都挺现代的,第一次看到时也很感动,其技术水平也不差,尤其看到《牧笛》、《三个和尚没水喝》、《小蝌蚪找妈妈》更是钦佩,这些可以拿世界大奖。以前我们看很多国家拍的电影都敬佩得不得了,但它其实没有考虑走市场,拍出来的东西好像是国家预算,也不会考虑要不要收回成本。中国漫画家很多都要靠自己养活自己,拍片也是在可以收回成本的前提下拍的。很多漫画很受欢迎,改编为动画片之后也有市场。先要有市场才会有收视率。要选对平台,了解消费者需求,目光要长远。中国市场足够大,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中国市场,其潜力很大。

搞市场也需要创意。我们可以看很多公司,基本上是突然来了一个搞市场的才壮大。有些部分不是技术专业所能完全把握得了的,尤其需要创造力。创造力就是创意加执行力。

如何培养漫画大师

《传媒》:动漫产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模式有什么特点?

蔡志忠: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通过创意把文化变成产业。然而文化、创意、产业三者不完全是一回事。有文化者没有创意产业观念,有创意者没有文化产业素养,有产业能力者没有文化创意的必备条件,这样都不行。回顾西方动画,它们也属于文化创意。许多案例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化的成功不是用钱去堆砌出来的,类似鲁卡斯、《歌声魅影》创作者、太阳马戏团的创办者等,他们都是绕着一个厉害的角色走的。

通过好的创意,将文化项目按照产业化的路子来发展,还要有很大的气度。就像张艺谋,他的很多作品都成功了。拿我自己来说,书卖了4000万册,有40多个国家出版了我的作品,不是因为我是蔡志忠,而是因为庄子老子道家这些,我用漫画方式表达出来了。为什么不直接用文言文呢?因为那种形式并不适合多数人的心理,人们不是想要去深入钻研,只是想花一个钟头浮光掠影走过一个门槛。我最大的任务就是准确、简洁、明显地把它呈现出来。这其中有两点,第一个是要好看,第二个是要重要。

《传媒》:做大做强动漫产业不仅需要动漫创作大师,而且需要产业运作高手。在动漫人才培养方面您是如何看的?

蔡志忠:如今中国动漫最缺的就是创意人才。要有创意,才可以做出高水平的东西。

从目前看,那些急需的动漫人才,我们不一定从幼儿园小班、大班、小学一年级开始做,可以直接做“博士后”。还是那句话,重点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内容。首先要选对主题,做得好,读者才会去买。以前漫画家最被看不起的就是读书太少。其实他也要读很多书,包括漫画书,漫画书读起来也要有一定的量。漫画家很容易被影响,新一代的漫画家必然是上一代漫画家的读者,他画的是上一代读者着迷的那些主题。看日本少女漫画他就画日本少女漫画,看日本少儿漫画就画日本少儿漫画,就像早期大陆看俄罗斯的漫画,索性就画俄罗斯的漫画。

现在动漫教育都偏重技术。在中国动漫学校,教技术的有几千间教室,但是没有几个教室用来教编导。针对动漫,电影的编导和动漫不太一样,动漫的编导要求想象力更宽广、变化更大,而电影必然受限于现实。这方面,缺乏专门教育体系,没有培养多方面人才。有的学校任何一个教学设计都指派一组,大概5个人左右,分工不同,有人当制片、有人当摄影、有人当导演、有人当编剧。下一次就调换角色。特别是制片需要联络。

《传媒》:您对日本漫画的情况比较了解,日本漫画的发展趋势如何?

蔡志忠:据讲谈社的老总介绍,他们的《少年画报》,作为综合性的少年漫画期刊,许多知名漫画家都在上面发表过漫画作品,如今已办了30多年了。他们的“轨道”就是有趣、有益,就是看起来很好玩,又对读者有益,所以它连载的漫画就是《天才小钓手》这种类型的。另外像集英社(日本最大的出版社之一),他们的《少年跳跃周刊》(《少年JUMP》)曾一个星期卖860万册。集英社的“轨道”就是勇气、友情、胜利,而这类故事形态也正是最受欢迎的,所以他们连载的漫画就是《圣斗士》、《灌篮高手》等,它们的故事情节大概就是主角通过自己的能力、勇气,还有他的朋友,最终打败对手。

小小漫画家篇8

书吧有一个好听的名字“face cartoon”,它保持着酒吧的造型。传统的书墙被调制酒水的吧台取代,靠窗的沙发区也是阅读区,厅中架起十几个高矮不一的弧形书架,围成一个倾斜的椭圆。墙上有巨幅的漫画海报、柔和的灯光,简单典雅的台椅和流水般流淌在耳边的钢琴音乐,一走进门,良好的阅读气息就迎面扑来。《向左走,向右走》、《名侦探柯南》、《多拉a梦》熟悉的作品马上吸引了记者的眼睛。

与一般的租书店不同,face cartoon设有阅览室、聊天室、留言版。正在搬新书上架的一个小伙子告诉记者,书吧目前有各种香港、日本、台湾的正版漫画书籍10000余册,另有各种时尚书籍3000余册。懂行的发烧友看了“face cartoon”的漫画以后,都赞不绝口,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虽然7月份才开张,但很快成了喜欢漫画的年轻人的天堂。尤其到了晚上,书吧里往往是人来人往。

书吧最大的特色是设立有漫画创作室,专供漫画圈的朋友和漫画发烧友进行交流。目前书吧每日有80多人次的人流量,以年轻人为主。

市场分析

在人们传统思想里,漫画一直是小朋友的玩意。但是近年来,受港、台、日等地和国家漫画风的影响,青少年逐渐成为追捧漫画的主力军。

据网上一名漫画发烧友介绍,漫画风已经在中国内地火了整整13年,有相当稳固的群众基础,尤其是那些颇为新潮又不想长大的15到25岁的当代都市青少年,有80%都是喜欢看漫画的。漫画迷能从几岁幼儿延伸到30几岁的年轻人。从事多年市场销售的金先生告诉记者,同其它的实业投资相比,开这样一家店是一件比较容易操作的雅事。

经营条件

根据手头资金选择店面大小。5万元至10万元就能开一间类似于书店或者咖啡屋的小店铺自娱自乐。

营销策略

1.突出文化品位。书吧的定位要高雅,不要和街头出租武侠言情小说的小店相混,杜绝暴力色情的选材,要保证产品与书吧的“品位”,在赢得学生们青睐的同时,也心安理得地赢得家长们的赞赏。

2.大多书年轻人都是伴随着动漫和网络游戏成长起来的,有关动漫和网络游戏的新书和产品都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要及时捕捉市场气息跟上年轻人的节奏常换常新。如蜘蛛侠模型。

3.图书是一种精细产品,在大部分情况下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做好专业,保持特色,是保证客源的最好办法。

4.不断举办一些主题活动,如“facecartoon”举办大型拿着兵器上演的cosplay(动漫角色秀),每月的固定时间将邀请香港、广州的漫画专家进行授课,每月派专人到香港、广州买新书、加盟各大高校的原创活动等等,从而大大提高了人气。

5.采取会员制的发展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管理。

书籍陈列

据拥有多年书店经营的林先生介绍,书籍陈列必须讲究。

首先设计要醒目。如果书吧的面积比较大,可以在书店的入口处配置相应的布局图,让读者一进门马上看到书籍区域的分布。

其次,造型要简洁,体现特色。摆放形式有螺旋型、方型等等。

最后,分区定位。风靡一时的影视剧很多都脱胎于香港的漫画书,这类书籍可以定位为“收藏区”,著名漫画家的作品可以定位于“特色区”。同时适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层的漫画书应该分架陈列。

市场风险

虽然漫画书在内地各大城市都比较有影响力,但并不一定每个城市都适合开漫画书吧。据一位喜欢漫画的白领一族夏女士介绍,她曾有朋友在南京开过一家漫画书吧,销售的也是从香港原装进来的美丽漫画。但是经营一直比较困难,因为所处地段一旁巷子里头的租书铺很多,而当时每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南京白领并不很多,其中喜欢漫画的人更少,所以极少有人会想到把收入花费在泡书吧上。

上一篇:那时候的我们范文 下一篇:云南旱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