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欣赏范文

时间:2023-11-20 22:22:25

诗词欣赏

诗词欣赏篇1

谷雨是采茶的时节,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以下为小编和大家分享的节气古诗词欣赏素材范本材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参阅。

节气古诗词欣赏素材一

一、《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二、《浣溪沙(樱桃)》

曾觌[北宋]

谷雨郊园喜弄晴。满林璀璨缀繁星。筠篮新采绛珠倾。

樊素扇边歌未发,葛洪炉内药初成。金盘乳酪齿流冰。

三、《巫山一段云》

杜安世[北宋]

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彩云飞下柳楼台。千朵一时开。

惜恐尘埃染,惊疑紫府来。有时香喷入人怀。魂断客徘徊。

四、《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李适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五、《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崔国辅(唐)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

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

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

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

节气古诗词欣赏素材二

一、《水龙吟·牡丹》

宋·曹组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

酴醿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

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

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

凝情处、无穷意。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

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近侍。

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

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

二、《金盏倒垂莲(牡丹)》

曹勋[北宋]

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

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禁御浩荡,天香巧随天步。

群仙倚春似语。遮丽日、更著轻罗深护。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

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三、《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四、《木兰花慢》

谷雨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

某以事夺,北来祁阳道中,偶得此词以寄

元·王恽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节气古诗词欣赏素材三

1.谢中上人寄茶

唐·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赏析:谷雨是采茶的时节,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谷雨时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2.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唐·齐己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赏析: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杜鹃)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杜鹃开始啼春,人们也开始采制春茶。谷雨前采制的新茶叫“雨前茶”。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叫“谷雨茶”,又叫“二春茶”。

谷雨茶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人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

诗中首句“枪旗冉冉绿丛园”就是描写一芽一嫩叶的春茶冲泡开的景象。

3.老圃堂

唐·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赏析:“邵平瓜”即东陵瓜。邵平在秦朝时为东陵侯,秦朝灭亡后,在长安城东青门外种瓜,瓜味甜美,当时人称之为“东陵瓜”。后世就用“邵平瓜”来美称退休官员的瓜田。

谷雨将“谷”和“雨”联系在一起,蕴含着“雨生百谷”的意思。谷雨之后,雨水充足,便于谷物生长。所以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是播种的时候了。

4.谷雨后一日子大

再有诗次其韵

唐·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赏析:诗人在谷雨后到郊外散步,缓缓而行,花香浓郁,矮墙上小花红的白的,簇成一片,看到这迷人春色,感觉自己也充满活力,想到麦浪翻滚的时候,老百姓会喜笑颜开,又想到自己无所事事,整天踏春寻芳,空闲之中更觉的白昼长,时不时醉意陶然,愿意平淡过日子,看别人纵横驰骋。

5.与崔二十一游镜湖,

寄包、贺二公

唐·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赏析: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候春天已经接近尾声。

诗人在谷雨这一天,正赶上天晴,是春游的大好日子,于是与朋友一起游览镜湖,清澈的湖水,能看清水中的游鱼;湖上的水鸟叫声啾啾,像是在和人交流感情;风吹得船帆鼓鼓,一路观看了夏禹穴和越王城等历史遗迹。诗人游历后,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寄送给没去游览的朋友,以与朋友同乐。

诗词欣赏篇2

一、意境欣赏策略的理论视角与课堂价值

(一)对意境欣赏策略的初步界定

什么是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图画,而情境,是以主观思想情感直接构成境界,走进了情境,才能感悟到意境。意境与情境之间,成为了属种关系。所以,意境和情境虽有相同之处,但又因为载体不同,意境比情境更加具有层次性、整合性和创造性。

我所总结出的意境欣赏,特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在把握古诗词普遍具有的特征――意境的基础上,创设一种情境使得学生能充分感悟到诗文的意境,并且让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欣赏诗文的意境,从而较为深入地理解诗文的一种教学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诗文本身蕴涵的意境与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表达实现了沟通和联系,学生的理解因此而加深,文本的价值也因此而凸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因此而打开。

(二)意境欣赏策略的课堂价值

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那是因为诗中有意境,而这抽象画般的意境却充斥于诗的字里行间。学生懂了、理解了,他就定能感悟到这份意境,定能产生与作者一样的共鸣。

意境欣赏策略则把握了教学中古诗词的语言魅力,有利于用多种学习方式探究诗句――高效激趣;有利于多层次、多向度把握诗文――理解深刻;有利于内化学生内心的情感――厚积薄发;更有利于全面地诗文进行建构――整体感知。意境欣赏策略能在培养学生对诗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同时,达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基础训练与能力培养兼顾的目的。

小学生在这短短的40分钟课堂里听其音,观其色,品其味,其趣无穷,其乐无穷。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去感悟诗句,进入意境中去呢?

二、采用意境欣赏策略进行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采用意境欣赏策略去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品味古诗词,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词营养,探索古诗词真谛。总结利用意境欣赏策略进行古诗词教学,主要有下列几种基本思路:

(一)画面而生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古诗词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词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它那陡峭迅疾的气势,叫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泻落下来了啊!在展示图片的同时,学生似乎走进这首气势磅礴的古诗词中,仿佛看见那银白耀眼的光泽,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轰响,由见景而生情,情景交融,深深地激发着学生对庐山风光的向往和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庐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皎洁明亮的银河,在学生眼前闪闪发光,永不消逝。

(二)音律而生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词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词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旋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如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秋夜江边,残月西沉,乌鸦啼叫,清霜满天。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火红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将这样一首充满着愁绪的诗句配上一首宁静、深沉的丝竹之曲,怎能不触发着学生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呢?学生情不自禁地在脸上流露出悲切的思绪,一个个似乎都成了含愁而睡、难以成眠的人。

(三)吟诵而生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正因为诗如鼓琴,易唱动听,又因为“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是传统的教诗方法,所以运用吟诵引入法,在实践中是奏效的。如教师的范读、吟诵,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学生开始就受到感染,激发起浓厚的情趣;或让学生一开始就自己朗读吟诵引入,体味诗中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感情。

如教学于谦的《石灰吟》,作者以石灰自喻,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个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的形象。“千锤万凿”、“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这些如珠妙语,让铿锵有力的诗句,宛如晨钟声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一个个也都慷慨激昂起来。

(四)创作而生

古诗词中有不少精当凝练、充满哲理的佳句,饱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思想容量极大。因而千古传诵,益人心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这些珠玑妙语,阐发其中的“理趣”,探求并欣赏其哲理美。此外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有不少悲壮之作,或慷慨激昂,直抒胸臆;或悲愤满怀,借诗咏志。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吟诗明志,用说或写的创作方式体会诗人的志趣,学习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强国富民之志。

如教学高适的《别董大》,这是一首高适送别著名琴师董庭兰诗,但又与其他悲切的送别诗不同,高适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说说高适究竟对董庭兰说了哪些临别赠言,写写这首诗给你带来的触动。话语之间,学生都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一一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字里行间,学生也都被自己的言语所感动,黄云惨淡、风吹雪飞、鸿雁南归,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五)欣赏而生

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在把以上的四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时,往往它们是在无意识情况下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为了感悟意境,我们选择了创设情境,当学生把这份意境都放在心中的时候,他们也会将其用情境的方式表达出来:当学生走进诗文的画面感慨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秀美时,他一定会表达出来,唱歌、吟诵、说说写写,哪一种他不会选择?当学生陶醉于声声丝竹之音时,他也必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情,画画、诵读、写写说说,哪一种学生不可以?当学生身处于抑扬顿挫的读诗氛围时,他更不会满足于只当一个听众,唱出来、画出来、说出来、写出来,哪一种他不可以去尝试?只有当学生真正领悟到诗文中意境的时候,他们才会恰当地把内心的感受都表达出来,他们都将画得更生动,唱得更动听,读得更动情,说得更准确,写得更感人!

“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 古诗词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教师则更应该将意境的欣赏贯穿教学之中。古诗词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在教学中,意境欣赏策略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诗词欣赏篇3

一.借助题目、作者、注释以及诗作背景

古诗词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是诗词的核心,能揭示诗歌写作的事件、地点、主旨等,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往往可以初步感知诗词大意,帮助我们迅速理解诗歌。如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送别”二字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江亭”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夜”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据题就可知写作事件和全诗感情基调。

中考的诗歌赏析一般选用浅显的诗或词,因而一般不用注释。一旦有注释,里面的信息就相对重要了,一般是交代诗作背景、写作事件,甚至隐含写作主题,考生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没有注释,考生也应牢记鉴赏诗词要因人论诗,因时论诗。读诗要练习诗人本身、创作背景以及创作风格,如果鉴赏苏轼的诗,就要想到他的《水调歌头》,特别要想到诗人虽然仕途不顺,但他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再鉴赏陆游的诗歌就应联想到他是一个一生抱负、壮志难酬但又矢志不渝的爱国诗人。由此或许能找到破解诗词大意甚至主旨的钥匙。

二.抓住关键词句

古代诗歌特别讲究用词用句的准确与凝练,有“推敲”佳话。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化为一个个凝练的词句,古代文人尤其喜欢用系列字词来塑造一定的意境。孔尚任《桃花扇》:“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中便以“残”、“废”、“瘦”、“空”等词营造战后荒凉的气氛。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大”、“孤”、“长”、“落”、“直”、“圆”等词描绘塞外雄奇瑰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诗词中有些词语往往包含者作者的情感,学生在赏析诗词时一定要留意。比如王昌龄的《送魏二》:“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诗中的“凉”就是一个敏感的字,它既写出了秋雨被江风吹进船舱使人产生寒凉之感,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诗人送别友人,内心难免会有几分的悲凉。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结尾写道:“断肠人在天涯。”这断肠人是什么人呢?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明明白白地表露出来了。而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而卓绝千古。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学生答题时就能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现象。

三.找出诗句运用的修辞

古代诗歌在书写对象、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时候,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比喻、象征、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如词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用采莲比喻彩虹,张养浩词句“一轮飞镜水磨?照澈乾坤,印透江河”,用飞镜比喻中秋明月。赏析诗歌时,常要求考生就诗词中的某句话进行分析,这时考生可以先考虑句中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对偶、引用、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格常在诗歌中使用,有时使用其他说法,如对仗、用典、比兴、移情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等便是移情于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等便是对仗。找准修辞,联系作者情感就容易得分。

四.留意诗词的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一连叠用了几个意象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苦闷的情怀。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要善于搜集一些有较为固定的意义意象。梅:清芳高洁、傲雪凌霜。荷、兰:高洁。菊:隐逸傲然。柳絮:离散、飘泊。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露:人生短暂,生命易逝……需要注意的是,相同的意象在不同诗人的笔下有时会再现出不同的情感。同是秋景,中国古代诗歌大多寄寓了悲秋的情怀,而刘禹锡却是“我言秋日胜春朝”,生机勃勃的“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意象,蕴含着乐观豁达的情感。“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景,融入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五.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

诗歌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自然,体味一首诗的深远意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首先要从景物的描写着手,分析诗中写了那些景咏了什么物,进而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比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通过这迷梦的景色,就能感受冷寂的气氛,起到了烘托渲染的作用。解答此类问题学生要扣住情景交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借景抒情等说法。有些诗词虚实相生,如李商隐的《无题》“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诗人的想象,采用了虚实相映的手法。

诗歌是语言与情感堆筑而成的艺术宫殿,愿大家能用情感这把钥匙去打开诗歌这座美丽的殿堂。如何赏析,要根据诗歌材料本身而定,考生复习时要多阅读课外诗词,陶冶情操,美化性灵,提升综合素养。考试时不草率下笔,要认真推敲,定能交上满意的答卷。

诗词欣赏篇4

而这样的“无声”约束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并没有走进诗词,文字成了毫无意义的符号,单调地排列在眼前。这样的“无声”助长了懒惰的气焰,在凝滞的空气中,他们安全地躲在自己的角落里,等老师告诉他们是清新秀丽,还是阴沉凄寒。这样的“无声”泯灭了本性中的诗情,在日复一日的做题训练里,对美的感受日益迟钝,心灵变成了寸草不生的荒漠。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班级男生偏多,女孩屈指可数?是因为诗词有太多感性的内容,不像数理化那样明确清晰?还是说是授课老师的问题,笔者没有创设好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想这些原因可能都有,但我能掌控、改变的只有属于自己这边的状况。还是那三尺讲台,还是那些面庞,但笔者想改变这“无声”的课堂。

一、课前,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在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结合手头边的辅导用书了解作者的经历遭遇、文风特点。苏教版配套的《凤凰新学案》总会围绕课文、作者配上相应的练习,如《虞美人》后有散文《读李煜》,《蝶恋花》后有文言文《晏殊传》,《雨霖铃》后有散文《柳永简论》,《声声慢》后有散文《乱世中的美神》。预习时布置学生阅读,学生可提前了解李煜作为亡国之君的“不幸”,与创作出不朽作品的“幸运”;可以认识具有文韬武略、慧眼识贤的晏殊;可以知晓柳永的狂傲不羁,由失意的考场走向勾栏瓦肆之市井的人生逆境;可以看到李清照不仅是独创一格的词人,还是追求民族气节和超俗人格的知识分子。这样的阅读,一方面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激发解读文本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知人论世,为解读文本做好准备。

二、课上,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课前,多数学生仅是浏览过这些诗词,很少主动深入去理解分析,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就不能期待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下面一片响应的热闹场景。但如果提问后留两三分钟让学生思考,学生会更专注于老师的提问,安静的环境也会促使他们静心思考。必须承认,这样的安静是必需的,学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出老师认真研究后得到的结论。这样的安静与之前所说的“无声”不一样,这样的安静是对他们静心思考的保障,是对个体思想自由的尊重。

充分思考后,学生便有信心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他的回答是否正确,他已凭自己的力量走进文本,品味意境,体会情感。比如学习《雨霖铃》,先示范如何结合诗句体会词人的离愁别绪,然后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揣摩体会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认识。五分钟里,先是沉思,然后动笔,连平常最懒的孩子都在书上写写画画了。发言交流时,他们选择了自己深有感触的诗句评析其中的情感和手法,自然地发现了融情于景、虚写、点染等艺术手法;感受意境时,能抓住事物特点和修饰性词语去想象“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迷蒙辽远、“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冷凄凉。

三、课中,找到巧妙的文本切入点

这样的切入点不宜太难,否则会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也难以开展下去。这个切入点应该能调动学生细读文本的兴趣,是一个引子,为后面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做准备。

在学习《蝶恋花》时,笔者提问学生这首词是从谁的角度来抒写“离别苦”的,在班级里引发了争论,有说是晏殊的“离别苦”,也有说是女子的“离别苦”,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学生显得很积极,找到了“罗幕”“朱户”“彩笺”等凸显女性特征的居住环境和用物,证明了是女子形象,晏殊只是代他人作闺音。接着就分析女子的形象,认识这个内心孤寂落寞、思念远人的思妇;进而再抓住对比反衬等手法体会思妇内心的悲苦、思念之情。学习《雨霖铃》时,笔者提问学生词作是写和谁之间的离别,也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很快,他们就抓住“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个动作、神态描写,判断出应是与情人的离别,为后面接着体会情人间深沉的离愁别绪做好准备。

文本的切入点要小而精,它可能是这首词的词眼,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里的“愁”,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可能是这首词里的某种手法,如《锦瑟》里“庄周梦蝶”“望帝杜鹃”“沧海遗珠”“良玉生烟”这些典故,切中肯綮。找到这样的切入点虽难,却很有价值,它让课堂浑然一体,深浅有致。

四、课后,巧留作业,“素描”词

诗歌的学习需要学生的想象、品味。想象为心灵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有了这双翅膀我们才能自由徜徉于诗词世界,才能感受“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冷寂凄清,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肃杀空阔,感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朦胧哀伤。可是课堂时间有限,这样的想象往往囿于时间限制,难以在课上展现,所以课后让学生尝试以散文的笔调改写诗词,让学生对诗词展开充分的想象,并且把自由想象的内容形诸文字,课上再互相交流。比如学完李清照的《声声慢》后,让他们揣摩李清照的心境,将词作改写成短小的散文。有的学生尤其欣赏开头七组叠词,扩展得很细致:

清晨起来,天气凉薄,我披衣起来,慢慢走到窗前,蓦地好像听到了明诚在唤我。是他么?在哪里?我回头看向身后,却是空荡荡的一片,不在这里,又在哪里?我跌跌撞撞地走到外间,焦急地四处搜寻,所见却清冷得很,寂静的房子,灰暗的帷幕,凉薄的空气,哪里还有良人的影子!一阵凉意袭上心头,我这才明白,良人已逝,再见已是不可能,突然浑身乏力,想起那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岁月,想起那鸿雁传书的时光,想起那共同把玩金石书画的生活,为何一切美好就这样匆匆而逝!人生所剩下的竟只是这一片凄惨!

短短二百余字,把李清照历经丧夫亡国的凄惨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在把握好诗词感情基调的基础上,用自由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努力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描写出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形象,以散文化的形式体现诗词的意境韵味。它往往能落实并强化学生对诗歌的赏悟,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字数上可以不必强求,但是一定要身心沉浸于诗词意境中,写出彰显自身个性的解读来。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互相交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在意在同伴眼里的形象,当众赏读他们的文字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也能激发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回顾我的这些小小改变,真是五味杂陈,因为这个过程成败参半,比如“素描”诗词环节,有的学生很重视文字表达,写出来的文章文字华美,情思深厚;而有的学生宛如枯竭了的井,仅仅是把诗歌“翻译”了一遍,所以理念再好,落实时也会困难重重,好在一点一滴的累积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细微的变化,课堂也有了改变,诗词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字,学生鉴赏诗词意境时亦能说出自己的理解来。

于笔者而言,收获的不仅是课堂上的“有声”,还有教学理念的转变:一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关注课堂的兴奋点,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主人的感觉;二是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多一点人文情怀,多关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的王宁老师说:“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诗词本身极具审美价值,在赏读诗词的过程中多注重涵咏、赏悟、表达,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

守住课堂“阵地”,让“无声”与“有声”和谐交织!

参考文献:

[1]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2).

诗词欣赏篇5

〔唐〕李 白

碧荷生幽泉①,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②,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③。

结根未得所④,愿托华池边⑤。

注释:

①幽泉:地处偏僻的泉水。

②冒:覆,盖。

③“坐看”二句:是说飞霜一来,荷花就凋谢了。

④结根:扎根。 未得所:长得不是地方。

⑤华池:芳华之池。此处暗指朝廷。此句是说,愿托身于华池之所,碧荷的艳色和馨香能为人所赏。

赏析:这是首托物言志之诗,诗人以碧荷自比,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碧荷生于幽泉,比喻贤者不得其位;秀色绝世而馨香不传,言空怀才志,无人援引;坐看霜至而红芳凋零,言徒悲老之将至;愿结根华池,言愿能置身朝堂,为国效力,从而点明全诗主旨。诗歌寓意深刻,寄托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志。

折荷有赠

〔唐〕李 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①。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②,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注释:

①红蕖:红色荷花。

②佳人:指所思念之人。 彩云里:谓极远处。

赏析:这是一首富有浓厚民歌韵味的古诗,诗中以女子的口吻,表现了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歌围绕“攀荷”这一短暂的细节,描写了女主人公由赏秋玩荷过渡到相思苦闷的过程,自然巧妙,流露出了她整个内心的细微变化,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人物内心的相思之苦和惆怅无奈的悲凉情思。整个诗歌意境浑然天成,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风①,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②。

注释:

①萦波:萦,旋绕。萦波是说菱叶因水波流动而摇摆不定。(zhǎn)风:因风而招展。

②搔头:簪的别称。

赏析:白居易作诗通俗晓畅,让一般人都能看得懂。这首诗也不例外,全诗平实顺畅,形象地再现了采莲女劳动时欢快的情景,洋溢着情趣,读来生动传神。首句写景,第二句使荷塘有了纵深感,小船往来于荷花中颇富诗情画意,诗人以荷花和碧波来表现青春的活力,并以此为背景,细腻描绘了采莲女的活泼情态和羞涩心理,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采桑子

〔宋〕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①。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②。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注释:

①幢:古代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多用于仪仗。

②金卮(zhī):金杯,酒杯的美称。

赏析:这首词选自欧阳修当年为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所作的一组十首《采桑子》,本词写夏天荷花开放后西湖的风景之美和作者自己的游赏之乐。上片写西湖荷花给作者带来的审美愉悦,借旌旗和伞盖比喻湖面上的红花绿叶,形象生动,富有动感。下片写作者自己在荷花丛中饮酒的乐趣,荷花深处,烟雨微微,撩人情思,动人遐想,酒香中融入了荷香,于是便在花香、酒香与乐曲声的包围中归去。

荷 花

〔清〕石 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注释:

诗词欣赏篇6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刘禹锡)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词欣赏篇7

一、诵读+想象,体验诗词生活

宋代诗人苏轼曾提出“三分诗,七分读”的见解,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诗是读出来的”。因此古诗词教学中就需要给学生们大量的朗读时间,让他们在读中入情、读中悟情,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感之与外,受之与内”。

例如李煜亡国后幽居在汴京的一座小楼,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他的《相见欢》中描写的是寂寞凄清之景,抒发的是极其沉痛的愁苦之情,诵读时节奏就要缓慢,调子也要低沉,要读出压抑感、悲痛感。再如如曹操《观沧海》,作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激起了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诗歌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昂扬奋发的精神,感情豪迈奔放,一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形象跃然纸上。

同时,要想读懂古诗词,读出味道,古诗词教学还必须积极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再现诗词中的情境,引导他们深刻体验诗人的情怀,引起情感的共鸣。正如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凡是有生命力的古诗词,都是诗人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有感而发之作,那就需要学生唤起大脑中的形象思维,在心中再现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去亲身体验一下诗词中的生活,进入诗人的感情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如辛弃疾的《西江月》这首词使用的意象十分清新,又具体可感,再现的难度比较小。在体会“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好,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辛弃疾:在清风吹拂的深夜,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蝉儿叫个不停,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山前竟然落下几点雨。怎么办呢?行人着急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突然,他惊喜地发现茅店就在他的眼前。”当我们在这一情境中展开想象与联想时,诗的意境便纷呈叠出,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也就显现出来。

二、感悟+继承,唤醒审美情趣

经典古诗词历经岁月淘洗,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因素,让学生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成,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有的学生很喜欢朗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我想,就是因为岳飞那豪情万丈的爱国情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深深打动了孩子,每每听到他们那么尽情的朗读,我的血是沸腾的!有的学生喜欢读“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也许他们在朗读中深深的体会到了张养浩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深切同情,更读出了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所以,他们的朗读格外的动情,格外的有气魄!这些都是因为诗人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才会吸引、陶冶、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生动凝练的古诗词,意境清新深远,学生在含英咀华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和熏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而且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也能进行心灵的洗涤和美化。

三、运用+创作,为写作插上双翼

学生通过对经典古诗词反复地强化诵读,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丰富积淀、增加人文底蕴,还可以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素材,提高写作能力。许多作家、诗人,他们在少年时代就积累了不少古诗词,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中引用《千家诗》中的 “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的诗句,就将我国春夏秋冬四季风光活生生地展现于读者面前。但现阶段学生的作文存在种种弊病,如内容贫乏、语言苍白、缺少真情实感等,该如何使学生写出人生的感悟、爆出真实的火花?其实,古诗词中蕴含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地挖掘和引导。

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都是诗人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用敏锐的眼睛去看,用聪慧的耳朵去听,用细腻的内心去感受,才会千古传诵。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丰富多彩,脱离孩子的生活情景、情感体验的写作教学是枯燥无味的。相反,作文源于生活,为学生提供想象的依据,又高于生活,在创作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应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带领学生去感受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接触生活,触动内心那根敏感的神经,让学生意识到“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情感终于情感”,从而走出无病的泥潭,使学生逐步掌握反映五彩缤纷的生活的本领。

综上所述,古诗词作为我国悠久灿烂文化中的一部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新人的成长。在教学活动中,当务之急除了让学生能大量诵读记忆外,更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情境美,有意识地继承并让它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让这些优秀的古风雅韵,成为他们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⑴ 蔡明华,《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⑵ 曹建国,《加强古诗词教学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⑶ 谢春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

诗词欣赏篇8

“文学欣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和评价活动”,指的就是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获得对文学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从而得到一种审美的享受。要达到审美享受这一目标,不仅要求作品本身有着饱含作家情感态度的生活内容和美的形式,更要求欣赏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欣赏底蕴,否则,再优秀的作品也难以引起读者的美感。

首先,作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应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期待视野。审美趣味受社会和个人的双重影响,但个人又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每个读者由于自身条件、所处环境、兴趣爱好、生活实践、文化教养、人生追求、情感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他对文学作品的内容风格、主题题材、表现形式等有所好恶,也直接影响了他在欣赏作品时所获得的审美享受。例如,钟嵘《诗品》中对汉魏六朝的诗歌和诗人的分类无疑是受作者诗歌创作标准的支配,他在《诗品序》中说“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1],由此可见钟嵘认为能否抒怨情,是真诗人和假诗人的区别,所以以反映现实、直抒胸臆为特点的诗人,如李陵、曹植、王粲、阮籍、左思、刘琨等人便受到钟嵘的青睐,并列其为上品。虽然审美趣味是以个人的主观爱好的形式出现的,但是从根源上说它却是人们隐于审美活动中的倾向性和鉴赏力的表现。每个人的审美趣味都不尽相同,不能强求一律,然而即使如此,却有高下之分,好坏之别,雅俗之鉴。如果没有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我们就很难理解杜甫诗歌那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也就难以享受其沉郁顿挫的美感;同样我们也难以和屈原《离骚》那一腔悲愤和耿耿情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谓我何求”;相反庸俗低级的审美趣味也使得对作品的美感大打折扣,这些欣赏者往往专注于感官满足和生理刺激,这样的欣赏是低级的、肤浅的、表层的。例如南朝时描写宫闱妇女,表现娱乐色情享受的浮艳轻靡的宫体诗就受到众多王孙贵族的追捧,这不正是欣赏者审美趣味低下、生活情趣粗俗的表现吗?所以审美趣味的健康高尚和庸俗低级,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因此欣赏者在对作品进行认知和欣赏之前,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培养高雅、健康、积极、丰富的审美趣味,提升自己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修养,形成自己独特、广泛、明朗的期待视野,进而对作品进行准确理解和美的欣赏。

第二,欣赏者还应具备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直觉。“审美体验是人生意义的瞬间直觉”[2]。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需要有此情感体验,作为欣赏者在阅读和欣赏的过程中也需要积极调动这些由日常体验而积累、升华而成审美直觉和情感体验。文学主情,它以全面表现和丰富人的情感为目的,在文学欣赏活动中,情感反应是文学欣赏的核心,是作者与读者的纽带。没有情感、心灵甚至生命参与的阅读是不能称之为欣赏的。如欣赏杜甫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然读者没有经历这样水深火热、流离失所的生活,但喜忧的情感经历却人人都具备,特定阶段诸事顺意,心境愉快,那么在他看来花儿似乎含笑,鸟儿也似乎唱得格外动听。相反,在某一时期遭遇挫折,忧愁悲伤的人,表现出心灰意冷,百无聊赖,良辰美景也仿佛有一种无可奈何之感,平时爱好的东西,一时也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充分调动这样日常的情感体验,力求与作者同声相应,与意境浑然一体,才能达到物我不分、如醉如痴的欣赏境界。正如朱光潜所论“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3]同样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的读者看来,内涵不同,感受也因人而异。但对于缺乏诗性情感体验的人来说,他们本身感觉生活枯燥,烦闷无聊,丧失了对于人生的审美解悟和流连,又如何领略到文学作品中的奥秘和美妙呢?主客两合,物我同一是审美的最高层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谈的不仅仅是创作中的艺术构思,同样也适用于文学欣赏的过程,“神与物游”,“物我两忘”不仅是对创作者的要求,同时也是欣赏者愉悦性情达于审美的最佳途径。

第三,文学欣赏要求欣赏者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众所周知,艺术审美总是借助于具体可感的符号来进行,文学作品也是借语言、情节、结构等符号来塑造形象、表情达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文学样式有着各自不同的抒情特点、表现手法、叙事方式、行文构思等,所以具备一定的文学语言及文学文本的专业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欣赏作品。例如我们欣赏古诗词,首先要求读者有一定解读诗词字句的能力,了解诗歌大意,把握形象。其次,还要求欣赏者了解和掌握诗歌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其他相关资料,形成对作品思想意蕴的深刻理解,加深感性的审美认识。再次,文学素养也包括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特别是对特殊语境中语词特殊意蕴、情味、旨趣、色彩、意象等的领悟能力,包括对文学语言的音韵、节奏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语言的整齐、抑扬、回环等形式美的感受力。除此之外还包括艺术推想力,即将语言符号转换成为艺术符号,进行想象和联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所补充和发展的能力。文学欣赏实践中艺术推想力的作用,体现于通过再建性想象的发挥,帮助读者填补艺术“空白”,把那些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印象集中起来从而整体把握艺术形象。例如欣赏我国古代诗词就需要充分的想象联想,“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写的是孤舟江水之景,需要联想的是惜别惆怅之情;“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也只是概括叙述,到底木兰跨过了多少关隘,经过了多少征战,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全在于欣赏者的丰富想象。因而通过想象填充文学空白是每一个文学欣赏者都应该具备的思维能力。当然文学的艺术推想力同时还体现于欣赏过程中对作品人物、内涵、主题、意蕴以及艺术构想的发掘,引导读者深入发掘作品意义,并对作品艺术上的成败得失,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例如欣赏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我们应尽可能发散思维,做一些必要的联想,由“大”、“孤”、“直”、“圆”等描述性的词语还可以联想到守边将士的劲拔坚毅和作者此次深入大漠的孤寂情绪等等,这样才能更能深入理解诗歌情景浑然一体,言不尽意的奥妙。

所以,文学欣赏是形象与感情、理解与想象、体验和鉴别相统一的审美享受和认识活动。作为主体的欣赏者,在认识审美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因而其欣赏角度与欣赏者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人生阅历和个人喜好等对于获得美感和精神愉悦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培养审美趣味、丰富知识储备、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学鉴赏力是每一个文学欣赏者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

上一篇:通报批评怎么写范文 下一篇:人际关系与沟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