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感人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24 10:33:00

励志感人故事

励志感人故事篇1

中国电视剧类型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一般来说,类型剧可以按照题材划分,也可以按照主题划分。在当前中国流行的电视剧中,按照题材划分的电视剧有:历史正剧题材的电视剧,如《三国演义》、《雍正王朝》、《贞观长歌》等;历史戏说题材的电视剧,如《康熙微服私访记》、《步步惊心》、《宫》等;现代都市爱情题材,如《完美》、《温暖你,靠近我》、《和空姐一起的日子》等;反映平民生活状况的电视剧,如《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天大地大》等。按照主题划分的电视剧有:弘扬主旋律的电视剧,如《长征》、《任长霞》、《人间正道是沧桑》;探讨家庭伦理道德的电视剧,如《中国式离婚》、《牵手》、《非亲父子》等。本文探讨的励志剧也正是按照主题来划分的,比如《大染坊》、《亮剑》、《女人一辈子》、《春暖花开》、《红旗渠的儿女们》、《张小五的春天》等。当然,励志电影也有很多,如《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冲出亚马逊》、《麦兜的故事》、《背着爸爸去上学》、《漂亮妈妈》等。类型化是产业化的结果,观众需要类型剧,类型剧也需要满足观众的要求,类型剧甚至可以反客为主,引发观众对该类型剧特定的审美期待,从而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什么是励志剧

“励志”一词借鉴于西方,它对应的英文是Inspire,有激励(人们奋斗)的意思。励志剧的常见主题有英雄主义、个人奋斗、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等。励志剧首先是一种类型剧。励志剧的叙事,基本上都是探求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重新寻找自我,重新确立自我的故事。由于电视剧的集数较多,因此剧中所表达的理念往往都是多元的,我们看一部电视剧是不是励志剧,关键看“励志”是不是本剧表达的主题,或是几个主题之一,叙事本身是否具有激励作用。例如《亮剑》,电视剧不但描述了李云龙作为军人的“亮剑精神”,同样也描述了李云龙和赵刚等战友的友情,以及他和两任妻子的爱情,同时还穿插着“婚外情”这样的家庭伦理主题。但是,这些友情、爱情和伦理主题并不是主要的,李云龙超凡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的传奇经历才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原因。“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主人公充满勇气和自信的话语彰显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可见《亮剑》中的励志精神才是电视剧所要传达的主题,李云龙的传奇故事也增加了主题的艺术感染力。

因此,励志剧的定义在于影视剧的主题是否具有“励志”意识。励志剧区别于纯娱乐剧,传达的是一种精英文化意识,而传达程度则取决于观众对影视剧的解读。就像爱情剧、伦理剧、情感剧希望观众从剧中看到的是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思考,励志剧也希望观众更关注于主题而不仅仅是剧情。励志的主题是否符合主流的文化、伦理和社会规范,也是励志剧的重要特征。励志剧生来具有的“文以载道”的本质,使其不得不肩负起弘扬主流思想的任务。《少林足球》虽然形式上是一部喜剧,但它的主题正是“自强不息”,符合主流文化的道德要求,而且是讲述小人物历经困难,战胜诱惑,最后取得个人成功的经典励志故事,因此它正是一部笑中有泪,给人以慰藉的励志电影。同样,很多武侠类电影,比如电影《黄飞鸿》系列,其主题就是“男儿当自强”,也是属于武侠题材的励志电影。相对的,有些影视剧并不具备励志的特征,如电影《英雄》所表达的主题是“存天理,灭人欲”,无法产生激励的作用;电影《夜宴》、《十面埋伏》的主题是“阴谋”,显然也不符合主流的伦理道德。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虽然有像“杰王子”这样至孝至忠的人物,但是由于影片的主题不是真正表达“忠孝”精神,而且叙事情绪是悲观的,因而也不能归类为励志电影。

“励志”的特征

社会的意识形态有主流和支流之分,社会主流意识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包括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和哲学观点”。“任何类型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反映,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因此一个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往往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任何国家和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社会稳定的基础在于绝大多数民众对于主流意识的认可,而这种认可有强弱之分。如果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2],大部分社会成员都能认可社会的主流意识,那么整个社会文化就会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励志剧作为“文以载道”的大众传播手段,必然要反映社会主流意识。从励志剧的主题来说,凡是属于人类共同情感的,经过时间检验的那些“励志”思想,客观上都是符合主流意识的。比如正直、善良、勇敢、勤奋、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等。这些优秀品质,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都受到人们的推崇与尊敬。这也是为什么励志剧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原因。相反,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往往不具备“励志”的特征。比如近年来甚嚣尘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虽然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和暂时的心理愉悦,但其滋生了拜金主义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由于它在客观上不符合中国文化中强调勤俭朴素的主流意识,因此也就不能作为励志剧的主题。“励志”的主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其主题大都设定在对待困难的态度是乐观主义,人物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这个特点使得励志剧在叙事风格上倾向于现实主义风格,更多地关注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电影《喜剧之王》是一部半自传式的影片,其中很多情节都是根据主演周星驰本人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剧中主人公尹天仇的口头禅是:“龙套总得有人跑,路人也总得有人当。”即便在他做跑龙套演员多年之后,依然不忘时刻勉励自己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电影本身就是周星驰个人奋斗史的真实写照,也正因为如此,影片才能表达出前所未有的真诚和感染力。

此外,励志剧作为影视艺术这一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客观上具有疏导公众情绪的作用。“励志”主题的积极性能引导观众从正面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从而减少社会摩擦,增加社会稳定性。同样还是在电影《喜剧之王》中,主人公虽然想努力成为明星,但他并未因此丧失自己的原则,甚至能在金钱诱惑面前选择安贫乐道,保持一颗平常心。这种看似阿Q精神的“励志”,其实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加大,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在社会体制不能完全改善低收入者生活的情况下,虽然客观上可以通过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投入来增加低收入者的物质所得,但是幸福感这一重要的生活指标并不是按照个人所能支配的物质资料的绝对数量来衡量的,而是根据个人所处的生活状态带来的心理满足感来决定的。这种满足感往往与其欲求成反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这种“励志”精神的很好概括。

励志剧的“励志”还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它是对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对于人类普遍性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外在体现,人文精神则是由人文知识内化而成的精神成果。人文知识可以呈现在书籍中和言辞里,而人文精神只能在人们的情感上和行动上表现出来。“励志”作为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可以在情感上打动观众,在行动上引导观众。比如电影《麦兜的故事》的主人公麦兜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香港人的缩影,他勤奋而且真诚,虽然面对经济不景气等一系列生活问题,但是依然乐观地面对人生,努力工作。这部电影给刚刚经历了金融风暴的香港观众以极大的心理安慰和精神鼓舞,同时也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励志剧面对的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他们有着共同的情感和困惑,因而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

“励志”的实现

励志剧的“励志”作用是如何实现的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励志剧的成败,更关系到励志主题能否成功地传达给观众,使其理解、消化、吸收并接受。电影和电视剧作为一种结合了声、光、电的现代艺术形式,能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电视剧,它的播出时间较长,往往持续数周、数月甚至一整年,因此这种刺激作用也就更持久。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称为“移情作用”的现象,它能使观众不仅接受励志剧的观点,更能实践这种励志精神。具体地说,“移情是指受者对自己能力无法实现的愿望或不存在的经历,通过对讯息内容的角度置换,达到心理的满足”[3]。

在现实生活中,事事并不能尽如人意,人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当困难无法被克服,目标屡屡不能达成时,就会造成人的心理焦虑,甚至精神的压抑。而通过励志剧的移情作用,观众通过观看励志剧,在电视直观性、现实感的自然属性下,不自觉地将自己融入剧情中,身临其境地和剧中人物一起体验如何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并战胜困难的心理经历。通过将励志剧中的励志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行内容置换,实现了观众的心理愿望,缓解了心理压力。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一张一弛”,励志剧的移情有助于保持人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坚定信心并取得成功。

观众对于“移情作用”的接受前提是观众潜在的审美期待,移情的作用程度也与受众的接受心理密切相关,而“对受众的接受心理进行研究离不开两种重要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支持:一是接受美学的重要观点的支持;二是现在解释学的相关理论”[4]。“电视受众在欣赏影视作品之前,由于电视受众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社会地位,他们原有的各种经验、趣味、审美理想会在欣赏影视作品时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5]好莱坞钟爱的励志电影中,个人的奋斗和个人的成功是经久不衰的主题,它和西方崇拜英雄和热衷英雄史诗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如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由于其根植于西方的基督教背景,其主题中的“救赎”思想就不大为中国观众所理解。电影中的主人公安迪蒙冤入狱,他计划越狱的行为在中国观众看来是具有水浒英雄的反抗精神,恰恰是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种误读。影片的主题已经在片名中点出:“救赎”源于人类的原罪,而安迪的原罪在于,虽然他没有客观上对他的妻子和他妻子的情人进行犯罪,但是他的确有过部分实施犯罪的行为,即在酒后开车前往妻子的住所附近,并且也携带了武器,这些都是他被控有罪的“证据”。可以说安迪的犯罪意识是他被捕入狱的“原罪”,安迪通过在监狱中的生活重新找回了自我,使他最后成功越狱获得身体的自由,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在监狱中所受到的苦难,以及他为其他狱友所做的事,抵消了他的“原罪”,从而使他获得了宗教精神上的“救赎”。对于缺乏相似的心理体验或者生活经历的中国观众,很难通过“移情作用”接受这种“救赎”的主题。

观众对移情作用的接受过程从关注故事本身,到关注故事主题,最后完成主题在观众心中的内化,即接受该主题所传达的思想。观众对励志剧的关注是从关注故事本身开始的。一般来说,励志剧因其设定的曲折的故事情节,使得文本相对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更有张力。比如《亮剑》,电视剧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到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主人公李云龙就处在日军坂田联队优势兵力的包围之中,要正面突围。观众根据生活的经历和对历史的了解,知道八路军在装备和人员数量均不如日军的情况下是很难突围的,想正面突围更是难上加难。这样,李云龙将如何带领战士成功突围就成了电视剧的一个悬念,观众不知不觉地就通过“移情作用”,将自己与剧中的李云龙做了心理置换,体验着角色的心理和思维。在剧中,李云龙大胆地将部队前压50米,并用最后的两发迫击炮摧毁了敌军的指挥部,使日军群龙无首,趁机成功突围。这样的处理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观众的审美期待心理得到了满足。当观众关注励志剧故事情节的发展时,励志的主题常常会以画龙点睛的方式出现在剧中,引起观众的关注。还以《亮剑》为例,李云龙作为一个没有读过书、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偏偏在几次作战中都能取得关键性的胜利。除了对坂田联队的突围之外,李云龙在李家坡战斗中通过采用“土工推进”和“集束手榴弹”轰炸的方法,成功地消灭了占据有利地形的山崎大队。同样,在和新来的政委赵刚研究骑兵训练的方法时,也成功地使赵刚做出了让步,接受了“有限制的体罚”这样“不人道”的方法。此时,观众已经高度关注并“移情”于故事和人物,必然会对李云龙成功的原因产生好奇。此时《亮剑》适时地通过李云龙的口,道出了成功的秘密:“面对强大的敌人,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是死,也要成为一座山、一座岭。”这种“亮剑”精神就是英雄主义的大无畏精神,使人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顽强地与之斗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观众在不断接受励志剧主题的时候,“励志”的思想也随着观众精神体验的不断积累,逐渐内化为观众内心的思想,从而最终引导观众在生活中实践励志剧的主题精神。研究“励志”主题的接受过程,对于提高励志剧的艺术表现力,增加励志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励志感人故事篇2

凡事从模仿开始,学习永无止境。纵观我的人脉支系,有几种类型的励志故事,当然也尤其较为突出的人物代表:

我有一个伍姓的师兄,终于坚持住自己的建筑理想和对这份事业的崇高追求,最后尘埃落定地将要去实现他的American dream了,在这儿祝贺一下他。他的励志故事是归结于他对学术的追求和高端的理解。

我还有一个石姓的神童朋友,他的励志故事似乎没有多么坎坷,在欧洲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当然还有合适的妞儿,生活乐无边,时不时回个国销魂一下,在这儿我得拜一下他。他的励志故事应该就是靠高智商和一点帅气吧。。。

我的另外一个周姓的大学同学,在家乡看似平常的生活,平平的基本工资,但是这一切的得来,我是见证,我们一家人都很佩服这个女孩子的处事能力和乐观的性格。也是因为她的努力,我回国出去聚会能让她在深夜开车送我回家,high了就去她家打个通宵麻将。她的励志故事靠的是性格和奋斗吧。。(我觉得周妈妈的性格也超级好的!!)

我呢,现在日子过的像快餐一样贫乏没营养,偶尔的异域游历算是快餐盘里那点儿烧的生涩的红萝卜了吧。我做饭做两顿就觉得食之无味,还是投入了辛拉面的怀抱;我有本画画日记,翻开觉得捉襟见肘,一是长时间疏于练习的绘画手法,二是匪夷所思不成故事的故事,最终也没能坚持下来;健身房,学跳舞什么的就更讨厌了,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恋爱嘛,虽然不是谈两天就不谈了,这出于我还有点自信的责任感,但是也是不给劲。。。。

励志感人故事篇3

[关键词]韩剧;青春励志剧;生活化,传奇

近年来,韩国的许多电视连续剧在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由此而形成了“韩剧”热。在众多被国人津津乐道的“韩剧”中,就有多部“青春励志剧”,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大长今》《加油!金顺》等。这些优秀的韩国“青春励志剧”受到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赢得了较好的收视份额。本文试图以这些优秀的“青春励志剧”为蓝本,通过对其基本构成要素的解构,深入分析其共有的特点,探究其获得成功的原因,以期为我国的“青春励志剧”的创作提供借鉴。

一、何谓“青春励志剧”

青春励志剧是一种以青少年为表现对象,以学校或职场生活为主要场景,围绕着人生磨炼、创业实践而展开的一场青少年成长、成才、成功的生活故事。

作为“电视青春剧”的一种类型,青春励志剧是一种比较年轻的电视剧类型。其特点是在“青春剧”原有的“友情”“爱情”两大主题的基础上,突出了“励志”特色。所谓“励志”是指激励、鼓励、勉励在学习、生活、职场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克服困难,发愤图强。在总体架构上是围绕青少年成长、成功的传奇历史;叙事上一般是按照“困难一奋斗一成功一新的困难”这种环环相扣、循环往复的叙事顺序,重点表现的是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顽强精神。

作为一种以“励志”为主题的电视剧类型,青春励志剧特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特质,具有很好的社会教化功能。它可以为处在孤独、焦虑中的现代人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慰藉。特别是在当代社会,虽然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个体精神日益空虚,在年轻人中出现了许多影响恶劣的社会问题。因此,青春励志剧有对青少年的精神激励作用,使之不仅有很大的收视群体,而且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二、韩国“青春励志剧”的叙事要素分析

韩国的青春励志剧不仅具备青春励志剧所应具备的一般特点,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讲述生活化的人生传奇。所谓生活化,就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反映生活,使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像生活那样丰富多彩、错综复杂。所谓传奇,指的是情节离奇、超乎寻常的故事。韩国的青春励志剧很好地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在电视屏幕上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充满真实生活气息的人生传奇。

1 讲述小人物的个人传奇

韩国电视剧往往很少进行江山社稷、家族基业等重大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宏大叙事,而专注一些生活中的小人物。通过关注小人物来折射大社会,这是美国影视剧创作的一个法宝,韩国的电视剧编剧很好地把好莱坞的这个法宝拿来为其所用,结合本国的文化特色,创作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人物的故事。韩国的青春励志剧也是如此。

如韩国的青春励志剧《大长今》描写了古代宫廷中的一位名叫“长今”的青年宫女的传奇故事。主人公长今,起初只是一个御膳房的宫女,并在宫廷斗争中被驱逐出宫。但她凭借着顽强,执著的信念潜心学医,终因医术高超重新入宫,成为宫中第一医女,皇帝御赐一个“大”字,从此号称“大长今”。其实,在朝鲜的历史典籍上,有关“大长今”的记载只有寥寥几笔,但《大长今》的编剧却借用了这个历史人物的外壳,描写了一个年轻女性自立、自强的个人奋斗故事。

而在《加油!金顺》中,主人公金顺因未婚先孕而草草结婚,而新婚不久的丈夫因车祸故去。婆家对其百般刁难,但金顺贤惠懂事,不仅对婆家父母百般孝敬,而且通过个人的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一名合格的美容师。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金顺不仅用自己的行为赢得了婆家人的理解与接受,最终也找到了个人的情感归宿。

在这些电视剧中,女主人公均是出身贫寒的普通女孩,她们在各自的生活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各自的人生目标。韩国青春励志剧创作中的这种人物安排,非常符合观众的接受心理特点,同时也强化了励志剧对青少年所具有的教化功能。

2 展现平民化的人生追求

青春励志剧的主人公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这是青春励志剧的一般规律。韩国在展现主人公的人生追求上,避免刻画远大、崇高的理想和追求,而是强调贴近性、平民化,即展现普通人的人生和事业追求。在《大长今》中,长今起初的人生目标是成为最高尚宫。由于从小受到在御膳房当宫女的母亲的教诲,长今很快就成为一名优秀的御膳房厨师。而在经历被驱逐出宫的厄运后,其人生追求变成了成为一名一流的御医。而在《加油!金顺》中,金顺为自立,发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美容师。而厨师、医生、美容师这样的职业都是生活中普通的职业。韩国青春励志剧创作中的这种安排,增强了电视剧的亲和力,使青少年观众能够很容易与剧中人物产生心理的共鸣。

3 经历普通人的坎坷艰辛

磨难是青春励志剧必备的叙事元素。在韩国的青春励志剧中,主人公经历的多是普通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坎坷和艰辛。在《大长令》中,长今是一个自幼父母双亡的孤儿,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孤儿所应经历的种种艰辛。长今经历的最大磨难是因为帮助朋友今英寻找遗失的珍贵金鸡和在路上救助受伤昏迷的闵正浩,不能及时回宫而被贬去了宫外的一个种植草药蔬菜的菜园“多栽轩”。在《加油!金顺》中,金顺的遭遇则更为典型。金顺首先遭遇的是未婚先孕,而后是新婚不久丈夫去世,接着还有婆家的责难和冷眼。到美容院工作后,还经历了领班的排挤。由于金顺有小孩,其与新男友的交往还受到了男友的母亲(美容院老板)的反对。长今和金顺所经历的生活磨难,许多观众都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并与剧中人共同体会人生的悲欢离合。

4 彰显完美的人格品质

要战胜困难,必须要有顽强的精神品质。在韩国的青春励志剧中,为了展现唯美的人物形象,往往把剧中的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具有完美精神品格的“完人”。在《大长今》中,通过描写长今对命运抗争的故事,来张扬长今坚持不懈、奋发上进、英勇顽强,乐善好施的精神品格。可以说,长今是所有事业成功所应具备的精神品质的“集大成者”。而在《加油!金顺》中,金顺也和长今一样,具有贤淑、独立、自强、勤奋等完美的品格。这些剧中人物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格,使观众在观赏电视剧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次精神的洗礼,那些在现实中被丢弃的精神品质在剧中呈现的艺术世界里得到了重建。

5 渲染唯美的时尚元素

作为青春励志剧,除了要重点突出“励志”主题外,还要打好“青春”的基础。在表现“青春”方面,韩国的 青春励志剧除了拥有必备的“爱情线”外,还比较重视展现各种时尚元素,增强对广大青少年观众的吸引力。 《大长今》主要演员李英爱、池振熙、朴恩蕙等都是韩国当红的偶像明星,他们因外表青春靓丽而深受观众的喜爱。剧中人物身穿传统的“韩服”,色彩明亮,制作精美,符合青春励志剧的青春色调。另外,《大长今》介绍了大量的韩国传统饮食,其精美程度堪称艺术品。而在《加油!金顺》中,金顺也是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金顺的扮演者韩惠珍也因此剧成为韩国的当红明星。韩国青春励志剧的这种特意安排,非常符合当代人,尤其是城市青年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也是其非常重视受众分析的表现。

“艺术就像一面魔镜,每个人从中不仅可以看到臆想出来的另一个人,还能在这个虚构的人身上看到真正的自我,看出自己身上的许多非常深刻和重要的自我。”韩国青春励志剧充分重视了人们在观看电视剧时的这种心理投射效应,在注重观赏性的同时,借助具有生活色彩励志故事和青春时尚元素,向观众展现了极具积极意义的传奇故事。这是韩国青春励志剧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三、韩国青春励志剧对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我国的电视荧屏上也出现了一批可以定性为青春励志剧的电视剧。其中有较大影响的如《士兵突击》《恰同学少年》《五星大酒店》等。在这些青春励志电视剧中,除了《士兵突击》外,在社会上都没有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其原因是这些青春励志电视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主要表现在,电视剧的人物和情节有较大的“特殊性”,如《士兵突击》中的主要人物许三多等都是军人,其理想是成为特种部队(老A)的一员。《恰同学少年》中的主要人物是胸怀远大革命理想的、向警予、、蔡畅等老一辈革命家,表现的人生追求就是革命。而《五星大酒店》中的主人公潘玉龙出身贫寒家庭,剧中的人物也都青春时尚。但剧中却掺杂着跨国财团的内部斗争、遗产继承纠纷等一些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些人物的“特殊”经历,使得这些剧中人物与普通观众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很难产生亲近感,从而削弱了其励志效果。因此,我国的青春励志剧的创作亟待改进和加强。总的来说,韩国的青春励志剧在创作上有以下几条经验值得我们汲取。

首先,应重视青春励志剧的创作,注重娱乐性与思想性的结合,集中力量,创作出一批像《大长今》《加油!金顺》那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

其次,要注意寻找生活化、平民化的励志元素。青春励志剧的创作难点在于如何表现“励志”。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韩国青春励志剧的经验,向观众展现小人物在其平凡的生活中的奋斗与成功的传奇经历,即以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务为叙述对象,淡化英雄化、理想化和崇高化,一切都是普通平民世俗生活的实录,这样的故事才能真正地打动观众,并产生思想的共鸣。

再次,要注重塑造时尚、清纯、唯美的人物。韩国电视剧之所以能够打动许多的年轻人,剧中人物的俊男靓女造型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些人物不仅具有俊美、靓丽的容颜,几乎完美的性格,还在日常行为交往中举止得体,与人为善。为此,韩国的电视剧编导在选择演员时非常注意外在形象。这些俊男、美女影视明星不仅具有很强的收视号召力,还能依靠他(她)们在青少年中具有特殊的影响力,提升青春励志剧的教育功能。

励志感人故事篇4

不以时尚为荣

周渝民饰演的周小辉作为本片的绝对男一号,他一贯的忧郁气质并没有在本片中得以改变,这个脸上很难见得到笑容的大男孩只身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打拼,逐渐坐到国内顶尖时尚杂志副主编的位置,并且睡了全公司最漂亮的女人(春晓饰)。故事讲到这里,当然要有转折,小有成就之后难免让人得意忘形,不出意料地,他得罪了一手提拔他的顶头上司,被逐出社,于是他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创办一本新的杂志。

创业之前的故事铺陈挺来劲,导演向观众展示了一种来自时尚圈的上流心态,这种对上流心态的描述很有分寸:客观、公正、真实,没有偏袒任何一端。对不懂穿着、名牌的人嗤之以鼻的周小辉,也并不让人讨厌,因为在中国的时尚圈,要混得好,更多是要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周小辉恰恰是在这方面失利跌马,反而更容易得到观众的亲近和认同。

不以时尚为耻

开始创业之后的故事,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周小辉和前上司Alex(谭咏麟饰)的交锋线,二是周小辉和跟随着他离开的编辑助理英红(徐若饰)的感情线。第一条交锋线的处理很考导演功力,类似于《杀死比尔》中比尔和碧丝的爱恨交织的复仇之路,恨,是因为有爱。第二条感情线,则是导演试图让时尚回归。英红是一个完全不懂时尚的人,她的装束永远都是运动装,恰恰,英红的素颜、纯真让周小辉获得启发,导演似乎要通过英红这个人物阐述自己对时尚的见解:本真的自我,所幸,这个见解并没有过犹不及。

养眼+搞笑show场

一部电影要获得商业的成功,具备爆米花因素并不可少。一向认为自己是传统文艺的尹丽川为了让这部片子具备商业因素妥协了很多。首先是养眼。片中不断闪现的豪车、名包、镁光灯、高级会所,告诉大家这是一部时尚片,周渝民和谭咏麟、春晓穿的每一套衣服,都很养眼,包括他们的说话口味,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时尚味儿。第二是搞笑。把小人物放在大人物的环境中,因落差所带来的笑话会让观众心理产生卓别林式的悲凉。这个杂志的创刊过程,其实就是一场游走在时尚边缘小人物的狂欢,他们在时尚中失落、获得、怀疑信仰又重建信仰,时尚元素+搞笑台词+励志故事+养眼主角,众多元素云集,快节奏的商业片路数着实有效。

南都娱乐X尹丽川:拍不装的时尚片

南都娱乐:作为一个文艺片导演,你觉得你拍这类商业时尚电影的优势是什么?

尹丽川:文学性。因为有文学的基础,所以在人物和故事上我一定会做立得住的人物,人物是先于故事的,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作品。我一直追求的是落地感,会让人感觉这些东西不是虚无缥缈的,不是臆造出来的。

这个电影剧本是我写的,原先这个项目就是有一个概念,即做时尚杂志,然后我们做了这个故事,资方很认可,因此就走下去了。我不知道怎么做时尚杂志,也不想单纯做一个爱情故事,我就很想做一帮不靠谱的人,为了一个梦想,不管梦想是大是小,对别人是否重要,是否代表成功,但他们真心喜欢,就是想要达到这种感觉。

南都娱乐:有意思的是,有不少评论说这是个“反时尚”的电影,但时尚圈的人看完片后似乎又能接受?

尹丽川:其实时尚它也没法去反,这是特别尴尬的事,川久保玲就说,时尚的本质就是朝三暮四,你怎么反对这个呢?我们里面有句台词是,时尚是要令人羡慕的,也是我看到的时尚圈的感觉,它就是一种包装,所以你反对这种包装也没什么意义,因为它不是本质。所以时尚片的陷阱就是你老为时尚纠结,你要避开这个陷阱。没有一个片是真的讲时尚,它只是讲了这个圈里的人性。

南都娱乐:拍时尚片还很容易陷入一种陷阱,即“”,你这部电影却把握了一个度,维持了双方的体面,既没有装时尚的逼,又没有装所谓文青冷眼旁观的逼?

尹丽川:我也一直希望这样,听到你这么说很欣慰。确实很多片子挺装的,尤其跟时尚圈沾边的。因为整个时尚圈也挺装的(笑),它不得不装,它就是一个矫揉造作的职场。其实电影圈也是。有时候不装也不行,不装又很难揭示出它的表现方式跟虚荣的种种表象,我觉得第一种是容易做到的。第二种则是我这两年的积累。我自己也是在变化中。我也曾经非常尖酸刻薄,总是想反对一切的叛逆心态,在很早以前我觉得甚至有一些恶意,但现在我觉得我是怀有善意的人,变得更开阔,就不会那样看待事情。愿意去理解每一个人。在这个时候处理故事、人物、概念,就会有所不同。

南都娱乐:是恶补了一阵还是以前就对这类型的好莱坞片烂熟于心?

尹丽川:是为了这个片子恶补了一阵,现学现做的,这个也算是我的聪明吧,因为我写作也是如此,没有看过很多东西愣写的。我要不看文艺片,要不就是《教父》那种,所以我挑了最合适的看看,比方《穿prada的女魔头》、《假结婚》类似这种风格的,我是看它的故事怎么弄,学习这个技巧,你会发现其实不容易,以前你会觉得这儿好俗,这儿必须要转折了,后来你就发现这就是讲故事的模式,在俗中转折尽量给人一点意外,做到很意外就很牛逼了。所以其实它是很难很难的。

TIPS

看《与时尚同居》的同时,还可以看……

《杜拉拉升职记》

同样是励志片,女人为主角的职场励志戏更显繁琐,尤其是职场潜规则。

《海角七号》 更具文艺情怀的励志故事,剧中每个人都很平凡,但每个人都很有魅力,略显煽情。

《穿prada的女魔头》

“等到你的生活一团糟,你的工作就成功了”,好莱坞式讲故事的方式以及价值观呈现,在时尚励志大片当中这是不可超越的一部。

《时尚先生》

励志感人故事篇5

近年来电视荧屏上倍受关注的电视剧当属以青春题材为主的电视剧,这种类型的电视剧多数讲述的是青年人在北京的奋斗、生活与情感故事,北京成为了青春类型的电视剧中的一个主要的“情境主角”,也因此塑造了现代北京的形象,本文主要论述青春励志偶像剧中的北京形象。

关键词:青春励志偶像剧;平民化;城市;“北京精神”

近年来,国内电视荧屏上讲述80后青年人生活情感故事的电视剧日益增多并获得较高的赞誉,诸如大家所熟知的《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裸婚时代》、《北京爱情故事》等等。这些电视剧除少数几部外,绝大多数讲述的都是关于青年人在北京的故事,或者说近几年京派电视剧中往往着力表现“青春励志”的内容,讲述时下年轻人关于梦想、关于奋斗、关于爱情的故事。其实无论从哪方面都难以绕开“现代北京”与“奋斗励志”相互牵扯、关联的事实。那么,为什么京派电视剧会对“青春励志”的故事内容情有独钟?现代北京又是在何种程度上与“奋斗励志”的故事相互联系的呢?

实际上,随着全球化进程与现代化建设的日益深入,中国城市获得迅猛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将种族、习俗等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又形成不同的阶层和社会差别,城市成为‘文明风暴的中心’,这里给了人们成就梦想的机会,也在途中设置了更多的诱惑与艰难。” [1] 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催生出现实社会中许多急迫的问题:房价、物价不断上涨,就业困难,生活压力巨大……尤其是面对结婚、就业的众多“80后”年轻人,无形的生活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可是依旧要奋斗,要生活,依旧有梦想,有一颗想要成功的心――这种状态成为现实生活中众多年轻人的真实心理写照。

文学往往反映现实、表现现实,当代电视剧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亦是对于现实的反映与表现。这种社会现实,敏感的电视艺术创作者自然会去涉足,因此“青春励志”的故事自然会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并使得无数年轻人产生共鸣。可问题是,为什么唯独北京成为这些青春励志偶像剧中的“常客”?为什么同样是一线城市的上海、广东就很少成为青春励志偶像剧中的“情境主角”?

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特定的地域文化特点密切相关的。“一直以来,北京城有两条并行不悖的文化线,高端的叫皇城文化,低端的叫胡同文化,或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化是一种最实在的生存文化,最大特色就是现实,现实的与一粥一饭,一丝一缕紧密相联。” [2] 这里的“市井文化”即是一种接近普通平民大众的文化。而平民文化的取向是整个京派文学一以贯之的一个特征,现代作家尤其是以老舍为代表的“京味小说家”,“不长于写富商巨贾,熟悉的是较‘小’一类而非同仁堂、瑞蚨祥那种‘资财万贯、日进斗金”主

儿, [3] 这里的“小”的一类就是与普通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是属于普通平民文化的。京派电视剧受北京特殊地域文化的影响,必然也带有这种平民化内容取向的特点,这与海派电视剧善于表现家族、大腕儿的故事不同,也不同于香港电视剧通常是黑帮、警匪的内容,京派电视剧往往展现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讲述的都是一些最能反映现实生活、最接近普通人真实生活感受的故事内容,反映家长里短式的吵吵闹闹、平凡琐碎的故事。

而地域流派电视剧的出现是一种文化历史传承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就成功的实现了在悠久的传统文化与正在发展的现代文化之间的共存与交融,“北京有海一般的伟大,似乎没有空间与时间的划分。它能古今并容、新旧兼收,极冲突、极矛盾的现象在它也是受之泰然,半点不调和也没有。例如说交通吧,在同一个城市洞里,可以出入及时兴的汽车、电车,极轻便的脚踏车,但是落伍的四轮马车、载重的粗笨骡车,或推或挽的人力车也同时出入着,最奇怪的是在这新旧车辆之中还夹杂着红绿轿、驴驼子,甚至于三五辆臭气洋溢的粪车。” [4] 与当时现代化程度很高、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上海相比,北京是颇有点“固执”的,它守着传统平民文化的那一片沃土不肯离去,并且一直“拖家带口”携着依托它的普通平民文化一起走进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

所以,北京文化中的平民化取向使得京派电视剧往往反映现实社会、反映普通百姓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而在当下就体现为反映“80后”年轻人的奋斗生活与情感故事。青春励志偶像剧《蚁族的奋斗》、《北京爱情故事》讲述的是“80后”的“北漂”青年奋斗在北京、打拼在北京的生活与情感故事,着力表现的事青春的奋斗与伤痛;《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讲述的是走出校园并怀揣梦想要在北京奋斗出自己的一片天的有志青年所遭遇的现实挑战与艰难,着重表现的是青春的梦想与蜕变;而《AA指生活》、《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离婚前规则》、《新恋爱时代》则展现了“家长里短”式的小吵小闹,讲述的是普通平民百姓的家庭生活以及两代人之间的不同观念,着力表现的是青春的叛逆与琐碎。

北京是一座充满机遇的梦想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挑战的冷酷之城。作为一个巨大的“聚合异质性要素的容器”,北京以其相对活跃的经济和开放文明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各种人才尤其是那些抱有梦想、想要立足北京的青年人不断的涌入,在这里他们拥有更多的机遇与可能性,但同时也面对较多的艰难与挑战:《蚁族的奋斗》中来自沂蒙山、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赵荣生,和千千万万想要扎根北京的“北漂”一族一样每天疲惫的穿梭于莫大的北京城中,挤公交、挤地铁、住着廉价的合租房,尽管忙忙碌碌却仍旧免不了失业、失恋,而当事业开始步入正轨,辛苦经营的爱情开始有结果的时候,“蚁族”们依旧忙碌与疲惫,依旧奋斗不来车子、房子,命运更是会“变着花样”来捉弄人……《北京爱情故事》中老实肯干的石小猛,梦想着买一套38平米的房子落脚北京,于是每天为省一块钱多走一站地坐公交,加班加点努力工作,现实却仍旧以“白日做梦”的结果回应他……

北京是一座繁华、潮流时尚的城市,也是一座拥挤、平凡琐碎的城市。作为现代化都市,北京能够紧跟着时代的潮流,并且能够反映当下最敏感、最时尚的生活话题:《AA制生活》反映的是新婚姻法出台后的家庭生活问题;《离婚前规则》展现了在现代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年轻人闪婚、闪离的现象;《青春期遇上更年期》讲述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问题;《新恋爱时代》紧跟时下热点、表现电视相亲的时尚潮流;《双城生活》则又是对独生子女、异地恋爱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映与探讨……这些无不反映了北京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现代化城市的特色以及应该有的超前的敏感与时尚性,尽管如此,生活中的北京又逃脱不了平凡琐碎、家长里短,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蚁族的奋斗》中的主人公都是来自农村的普通人;《北京爱情故事》是众多北京年轻人的缩影,尽管有程峰这种“富二代”,但是他的生活并不是奢侈的不可触摸,他的周围是类似穷小子石小猛这样的朋友;《北京青年》讲述的是传统大家庭里的几个堂兄弟的故事;《AA制生活》、《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更是直接展现老北京的四合院等内容,平凡的生活味儿十足!

总之北京是一个充满机遇但也充满眼泪的地方;它既是给人希望的也是无比冷酷的一座城;它既是繁华美丽的也是平凡拥挤的。北京是多面的北京,城外之人想象着它的好,梦想着在北京扎根;城里的人却又抱怨着它,因生活的压力而苦恼着,北京无外乎是现实中的一座“围城”之都:当《蚁族的奋斗》中“北漂”的“蚁族”们辛辛苦苦渴望扎根北京时候,《北京青年》里的一群“北京人”正在“煞费苦心”准备逃离北京,一边是带着梦想准备挤进北京,一边却是面对现实不知梦想在哪并且准备逃离困住他们的这座“围城”之都。从《蚁族的奋斗》、《北京爱情故事》到《AA制生活》、《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再到《北京青年》,演绎得是一条“渴望接近”、“平凡琐碎”到“逃离”的路线,就如同钱钟书《围城》里的那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就是青春励志偶像剧中所演绎的现代化的北京。

[参考文献]

[1]摘引自《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表达》,路春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4页.

[2]摘引自《当代北京时尚史话》,当代北京编辑部编,梁惠 朱汉东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11页.

[3]摘引自《北京:城与人》,赵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6页.

[4]摘引自《北京读本》,陈平原 郑勇编,华东师范出版社,2010年,210页.

励志感人故事篇6

励志故事多读读,可以给自己打气。励志故事读了之后,有什么收获不妨来交流一下。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有关学习的励志故事,希望你喜欢。

有关学习的励志故事1今天读了《宋庆龄的故事》这篇文章,令我感触至深,宋庆龄奶奶那动人心弦的伟大业绩,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这则故事讲述的是:1931年6月,宋庆龄奶奶从欧洲旅行后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时,她看到蒋介石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于不顾,却对革命者和爱国人士进行残酷的镇压和屠杀,气愤急了,立即开展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斗争。当在上海养病的红军将领陈赓等5位爱国志士被国民党非法逮捕时,宋庆龄奶奶联合学术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鲁迅、蔡元培、杨杏佛等人,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进行解救。在解救的过程中,她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地同蒋介石周旋,甚至义正严词地与蒋介石面对面地抗争,最后蒋介石被她责问得哑口无言,宋庆龄奶奶终于如愿以偿地把陈赓等爱国志士解救出来。

宋庆龄奶奶一生中,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私无畏,百折不挠,勇敢地同敌对势力作斗争,把全部的爱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世界和平事业,爱国爱人民的宋奶奶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思绪万千,让我从宋庆龄奶奶身上悟得了一个道理: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我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爱国爱和平是我们的天职。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有关学习的励志故事2人生之事,十之八不尽如愿。坎坷的人生只是成长的经历,心中执着的信念将支撑我们用微笑来迎接美好的明天的到来! ——胡志鹏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最励志大学生”胡志鹏的故事》,里面的人物深深地吸引了我。就像张海迪从小高位瘫痪,但是她身残志坚,刻苦自学,终于掌握了许多知识,为他人做了很多好事。梅兰芳从小就勤练唱戏基本功,每天用放鸽子的方法,来锻炼自己的眼神,终于练就了京剧中的眉目传神,后来成为了一代京剧大师。王献之从小就跟着父亲王羲之学练书法,有一次,他认认真真地写了个“大”字送给父亲,父亲没说什么,只是在“大”字下面加了一个点,变成了“太”。王献之把“太”字送给母亲看,母亲说:“你这个字只有下面这一点是下了功夫的。”母亲的话对他触动很大,从此,他更加刻苦练习书法,把水缸里的水都练干了,后来,终于成了大书法家。

这些故事里包含着贫困痛苦中的坚强抗争,在你无助时给人无穷的力量。高考钟声的敲响,代表一场等待三年的考试的结束,从小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出生娃——胡志鹏,在父母眼中读书便是最直接的出路,录取通知书抵达镇上的一刻,便是他走出农村的机会,当拿着父亲从包得紧紧的棉兜里拿出来的一沓学费钱时,内心仿如千钧之重,便发誓好好读书,不负众望。也就在一切往美好憧憬时,噩耗便来临。尿毒症!他被宣布终需要终生透析,意味所有的信念,所有的理想都将远离。在同学、老师、亲人的鼓励下他准备重新面对一切时,然而命运多桀,噩耗又一次降临,为他劳累一辈子的父亲被宣布肺癌晚期。在这种困难,痛苦,极其让人产生放弃的念头的时刻时,他选择了坚持,选择了去战胜一切实现自己想实现的梦想。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家是什么,当时家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天堂的爸爸,一个劳累的妈妈,一个年迈的奶奶,加一个病痛的我。母亲对他而言,就是自己的一切,从父亲查出肺癌晚期一直到父亲去世之后,家里一切就全由母亲担当。母亲的微笑是志鹏坚强的一切。

游过繁华走遍苍凉,这世间冷暖从来都不是自己所能控制,但是有大家的执手相助,让他相信,他从未被世界遗忘,就算有再多悲伤又怎样,因为大家,他坚信春天花会开。在身处于痛苦不堪的险境时,世间人千姿百态,有善有恶,有冷眼有鼓励,但志鹏选择了相信,选择了鼓励,选择了用坚强乐观励志他人的方式走下去。

我们也是一样,在路上,不一定会一帆风顺,大树获得的不仅仅是温暖的阳光和晶莹的露水,还经常会遇到风雨、干旱、洪水、虫害等等困难。人生中,更是有许多的困难与挫折考验着我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要长成栋梁之才,就像一颗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一样,不知要经历多少的风吹雨打。而我们就是要为之不懈地努力与奋斗,用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这样才会见到最美的“彩虹”。

有关学习的励志故事3《天才书》是我在一本书看到的一则小故事,这则小故事只有500字左右,但就是这么简短的小故事却让我深受启发。

魔幻城的“天才书”在一夜之间离奇失踪,神侦探小小,来到丢失现场查看情况,查看情况后他发现罪犯是有备而来的,他计上心来,第二天他在城里到处都张帖着大海报,说国王要将“天才书”的秘密告知天下。几分钟后偷书贼便浮出水面,因为他知道偷书贼比任何人都想知道“天才书”的秘密,后来,国王将“天才书”的秘密告知天下。

“天才书”单从这三个字来看,我想这本书肯定写的是如何变成天才的秘决,能让你迅速成为一个天才。可读完故事后我才知道了“天才书”秘密,竟然是一句简单的一句话,(只要肯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汗水,白痴就可以变成天才;相反,如果不努力,天才也会变成白痴)真让我大跌眼睛!但仔细想想,这句话何常不是最朴素的真理呢?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我们班的王博文同学,从一至五年级,他一直都是我们班的尖子生,而且获得了很多荣誉:阅读天使、班级博婉、华杯赛奥数竞赛第四名等许多许多。同在一个教室,同是一个老师教,我和他的差别怎么那么大呢?我认为他就是个天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他在刻苦读书时,我在干什么?当他在趴在书桌上写卷子时,我在干什么;当他去上学习班的时候,我又在干什么?他的成绩与他的努力勤奋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的背后,往往付出了超过常人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辛苦和努力。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如了解别人为此付出的辛苦,然后鼓励自己不断努力,用辛勤的汗水铸造出属于自己的成功!

这世上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刻苦学习成为一名天才。

有关学习的励志故事4他短小臃肿,外表解释,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候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的反应出它们的真正思想。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可破核桃。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古怪地不对称。

他,预言了一个民族的复兴——德意志联邦,他,象征着一世纪中人类活动的基调——力!

他,就是在十八世纪这个最混乱最秽浊的时候闪耀着的巨星——贝多芬!

在这里,我们没有资格去评论一个如此伟岸的大师,我们只能匍匐在他脚下,挣扎着希望去触碰他的脚趾。

贝多芬一生苦难不断,痛苦不堪。

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四岁时,他就被整天地钉在洋琴面前,或是一架提琴一起关在家里,几乎被繁重的工作压死。他的童年尽管如是悲惨,他对这个时代和消磨这个时代的地方,永远保持着一种温柔而凄凉的回忆。

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更大的痛苦就已在叩门,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耳朵日夜作响;他内脏也受剧烈的痛苦磨折。听觉越来越衰退。这一切对贝多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折磨。要知道,一个音乐大师,如何能够进入无声的世界!

更可怕的是,他的精神还受到的深深的打击。他两次坠入了爱河,但是最终爱情带给他的不是快乐,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尤其是他的心灵已因疾病变得虚弱的时候,当他热恋的人圭恰迪妮嫁给了加伦贝格伯爵,狂乱的情绪更有把它完全毁灭的危险。他的一生就在这一次,似乎到了颠蹶的关头。

如此多的苦难加负在他一个人的身上,我们怜惜,我们叹息,我们感慨。但是,往往是苦难才能筑就英雄!

莫扎特,除了拥有童年美好的回忆,一生也是贫困潦倒,郁郁而终。米开朗基罗,一生被人嫉妒,常常中了暗箭,并且病魔缠身,令他苦不堪言,还有懒惰恶劣的一家人,像是一个无底洞,把米开朗基罗辛苦赚来的钱花得一分不剩。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难不是阻碍我们前进的重重障碍,是磨练我们品行,我们意志的磨金石;是鞭策我们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马鞭。

我们的生命要的不是一味的风平浪静,我们要的是与风暴搏斗,与礁石较劲的惊心动魄。只有在经历了惊涛骇浪后,我们的生命才能真正绽放,被铭记。

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有关学习的励志故事5提姆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美国中产家庭,但不幸的是,在他13岁时父亲遭遇车祸,提姆上完初中后就进入社会打拼。工作实在难找,于是他在别人的诱惑下,干了一件蠢事——贩卖毒品。

1979年,20多岁的提姆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的余生将在狱中度过。可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未因此而自暴自弃,他竟说:“终于有时间好好学习了。”

在狱中,提姆把所有时间都用在读书、看报和写作上,并通过了大学本科自学考试。他还发挥自己的幽默性格,在狱里组织了多场文艺演出并担任住持。他语言风趣,妙语连珠,时不时地讲上些诙谐的段子,逗得犯人和狱警们捧腹大笑。久而久之,大家都把他当成了狱中的“喜剧明星”,几天不听他讲话,便会浑身不自在。

由于表现积极,提姆获得了多次减刑,最终从无期变成了八年有期徒刑。他出狱那天,是整个监狱“最伤感”的日子,“牢友们”都对他恋恋不舍。

出狱后,提姆白天在广告公司上班,晚上在剧院演出,很快便引起了迪士尼制片公司的注意并受邀出演电影。他因为扮演“圣诞老人”而一举成名。接着,提姆又被电视媒体看中,除了被聘为美国广播公司《家庭进步》栏目的明星主持外,还在多部电视剧中担任主角。之后,他的自传又荣登《纽约时报》年度畅销排行榜首位,而这一切距他离开监狱仅有10年。

“作为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囚犯,你怎么会做到自我上进,并保持乐观?”记者在采访提姆时这样问道。“很简单,因为我想对自己的明天负责,即便在当时看来,我是一个没有明天的人。”提姆停了停,又说:“在那种地方,没人会负责你的明天,如果你不想完蛋,就只能来回‘含笑’的自我救赎。”

励志感人故事篇7

口味挑剔的观众还是在分众化时代尝到些许“雷同”的味道,有网友说:“同类节目太多,是否会产生收视疲劳?”更多观众则呼吁:“ 动不动就五个卫视在播《壹周立波秀》,八个卫视在相亲。各个电视台都应该有自己的创意,让分众化时代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爱看的节目。”这样的情况在梦想类节目中也时常发生,《中国达人秀》作为“达人”系列的流水线产品,注重才艺表演,有浓厚的竞技比赛的味道;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山东卫视的《惊喜惊喜》把“梦想”变成一种秀;江苏卫视的励志情感类节目《梦想成真》主打平民圆梦,以小人物的感人故事为主线,以明星大腕帮衬做绿叶的模式……扎堆的梦想类节目如出一辙,有电视专家也表示出深深的质疑和担忧:“相似的节目很容易会引起同质化竞争,这么多的梦想类节目扎堆,会不会再度引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尴尬?为什么观众的选择多了反而觉得节目大同小异?这是各大卫视都该深度思考的一个问题。”

案例分析

《梦想成真》幕后

近年来,国内荧屏在历经了选秀、K歌、相亲的三波热潮之后,2012年各大卫视节目的主战场落在了“圆梦”主题上。在《中国达人秀》与《中国梦想秀》之后,江苏卫视在每周四晚间22点也推出了一档全新的帮助普通人实现心愿和梦想的励志情感类节目――《梦想成真》。对此,有专家表示:“之所以会出现小人物的梦想秀扎堆,更有一种挤爆荧屏的势头,让那些平时习惯于聚光灯之下的明星们甘做绿叶,根本原因是在于这些节目挖掘出人性的闪光点。观众在疲劳的现实生活之余需要这些闪光点的映射来抚慰和娱乐,所以圆梦节目成了眼下荧屏的主流趋势。”正是因为如此,“各家卫视不再把所有的资源都押宝在娱乐明星的身上,而是另辟蹊径,挖出一条别样的华山小道,普通人所承载的不普通的梦想,更具有张力和可看性”。

《梦想成真》是江苏卫视2012年全力打造的一档帮助普通人实现心愿和梦想的励志情感类节目,由李响、李艾主持,意在绽放梦想,助力心愿。该节目制片人景小骥这样介绍《梦想成真》的节目流程:“每档节目以2到3个故事组成,外拍与演播厅相结合,主持人会全程参与外拍,并且引入明星给当事人制造重重惊喜。”《梦想成真》更是将由江苏卫视大手笔倾力制作,“光是舞美就是国内周播节目中投资最多的,节目投入的人力、物力创江苏卫视之最。所以制作出来的节目当然精致大气,品相出众”。

与其他扎堆荧屏的圆梦节目一样,江苏卫视的励志情感类节目《梦想成真》也面临着同质化竞争所导致的“雷同”质疑,对此景小骥则回应:“我不认为所谓的形式上的类似都是质疑,《梦想成真》是一档复合型的全新栏目,内核是平民圆梦,最重要的还是挖掘嘉宾背后的真实故事,充分发挥原有《人间》团队善于说故事的特长。当然,在嘉宾的愿望就是来舞台上表演独特才艺的时候,舞台自然就要交给他。”景小骥表示,《梦想成真》在呈现上更为灵活。内容也是根据不同嘉宾做相应调整,有纪实外拍、设置惊喜、才艺展示、亲人相见等各个环节,他还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存在所谓的雷同。”

《梦想成真》就是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架设的一道桥梁,平衡和弥补现实生活的焦虑和遗憾,突出小人物大舞台的概念,用绚丽的舞台隆重包装平民的梦想,这对圆梦人和观众来说,都将是一段毕生难忘的经历。

主打励志重写命运

小梦想也能成就公益大事业

江苏卫视总编室副主任刘原介绍:“我们在打造《梦想成真》这一档全新节目的时候,始终坚持要找现实生活中的平民或者所谓的小人物,他们的梦想也许并不是很难实现。但是我们把圆这样的平民梦想当作公益事业在做,这是江苏卫视对《梦想成真》的长期战略规划。《梦想成真》绝对不是作秀,而是实实在在地实现圆梦人的人生转变,打造励志情感类的公益节目。”

景小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接到每一个心愿人的委托之后,节目组都会为当事人精心策划一个充满惊喜的情景剧。每一位当事人事先都会被蒙在鼓里,在经过层层悬念、重重惊喜之后,再让他们登上《梦想成真》的舞台实现梦想。另外,节目侧重的不仅仅是实现一个单一的梦想,而是尽全力帮助当事人改变命运,实现他们的人生梦想。比如在某一领域颇具天赋或特殊才能而没能被发现的人,我们也将会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总之,当事人将会在惊喜之中圆梦,他们的命运也将从此不同。”

景小骥强调“励志”是节目的核心概念:“我们将主打中国第一档励志节目的概念。任何永不言弃的诺言,任何美好的际遇,任何普通人生命中不普通的小事,都是励志。所以《梦想成真》的视角与同类型的圆梦节目完全不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舞台,而是在普通的生活中实现不平凡的理想,展现一种温情与善意。”不仅如此,《梦想成真》将投射更多关注于社会公益,“如果光用节目励志是完全不够的,《梦想成真》的大方向是突出社会公益,用实实在在的帮助来改变当事人的命运”。

励志感人故事篇8

1.1 何谓励志 励,劝勉:励志(勉励意志)。励行。奖励。勉励。励精图治。志,意向: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不管多牛的人都读不懂,学不精,也读不腻,学不腻。励志”一词最早出自南朝谢灵运《述祖德诗》,“励志”意为磨砺心智、激扬志向、志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实现远大的目标。墨子认为“志不强者智不达”,即为学须先立志,只有在心中确立人生奋斗的理想和目标,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一个人要想顺利实现人生目标。必须锤炼意志和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最终达到。

1.2 大学生励志教育本质 “励志教育”,不是某种单纯的教育模式或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调动大学生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培养大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品质,激发大学生潜能的教育。

2 当前大学生励志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2.1 大学生励志目标的缺乏 《高校学生行为准则》第一条中,提出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政治坚定、明确方向;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大学生一般为中学阶段教育的成功者,虽接受了多年的励志教育,但在进入大学之后他们仍会面临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一方面对自己目前的现状较为满足,另一方面,对未来前途迷惘、自信心不够,学习动力不足、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现象。这种精神困扰最深层的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2.2 高校励志教育手段单一 部分高校变相挤压德育的课时,励志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除了主要集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体现之外,几乎是一片空白,高校励志存在励志教育手段单一、教育效果苍白、地位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局面。

2.3 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内容不充实、形式不鲜活 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一方面,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精神状态不佳;学生在课堂上讲小话、打瞌睡。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因缺乏正确的激励或引导不够,缺乏积极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越来越令人担忧。不少学生虽然掌握专业知识,但却没有学会与他人正确相处,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问题、德行问题和品行问题越来越突出。

3 创新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途径

3.1 转变观念 实施励志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转变观念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先学会做人,在此基础上学到知识、学会做事。因此,作为学校,应把励志教育作为学校的一种特色,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高校应通过励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教师,应深入研究当前大学生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把励志教学融入到教学、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懂得做人的基本素质、能够比较自信,积极进取,在完成教学的同时,完成育人的任务。这样从思想上根除目前普遍存在的励志教育只是两课教师和学生工作部门教师的事的错误认识,将励志教育建立一种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操作体系,从多种途径提高励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创新德育实践。

3.2 认真备课,将励志教育内容与所教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帮助学生塑造完整人格,为以后工作打基础,是励志教育融入课堂的目的。在学科教学中,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科自身的结构和体系特点,通过认真备课,研究,看哪些内容与励志教育联系较紧密,寻求一个最佳结合点,使励志教育融入教材,将励志教育与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订出计划,同教学内容一样去完成,这样才能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3 课堂上,采用“三分钟励志教学”法 励志教学为保证有的放矢,应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性格瑕疵,并对症下药,在课堂中采取“三分钟励志”教学法。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这要求励志教育要将市场经济下一切生存法则渗透其中,形成励志教学的材料,如一位企业创业管理老师讲到企业效益时,问学生一个问题:一个企业要提升自己的效益,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企业要提升自己的效益,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员工的工作热情。老师继而又问:员工工作热情的动力来源于哪些?这时老师很巧妙地将励志内容结合其中,他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上帝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上帝把他领进一间房子,这里的人都瘦骨嶙峋,一群人围坐在一口大锅旁,每人拿一把特制的汤勺,可勺柄太长,勺子的头很小,盛出的粥都撒在地上,一点也喝不上,一个个眼睁睁地看着锅里的汤饿肚子。上帝又把他领进另一间屋子,这里的人一个个都长的胖乎乎的,喜笑颜开,他们围着同样的锅,拿着同样的汤勺却吃得津津有味。原来他们是在用长长的汤勺相互喂着吃。上帝说:“刚才那里是地狱,这里是天堂。”

学生听后深受感悟:一个人很多情况下是可以办成许多事,但往往在一些特定场合,你会需要他人的援手,就用那根长长的汤勺的两端筑起你与他人沟通互助的桥梁;同时,也领悟到团结协作精神是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从这个案例中,增强了自己今后做好企业管理工作的自信心。

当然,励志教育方式不同,效果就不同。我们结合学生讨厌灌输式说教的心理,将大道理融入有趣的小故事中。再如:在讲营销学中有关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时,适当穿插励志教育内容,给学生讲“秀才赶考”的故事。

故事的情节为:有位第三次进京赶考的秀才住店,考前做了两个梦,一个梦是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秀才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解析是高墙上种菜为白费劲,戴斗笠打雨伞是多此一举,劝他赶快回家。秀才心灰意冷地收拾包袱。店老板听秀才如此说后乐了,帮他解析说是墙上种菜是“高中”,戴斗笠打伞是说明这次有备无患,劝秀才一定留下来。于是秀才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讲完了故事,我引导学生分析故事说明的道理,大家争相发言,有的从态度决定一切的角度理解。有的从一分为二分析任何事物的角度理解,讨论的热火朝天,在此基础上,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说:态度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想法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和未来,每个人都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一个积极的心态。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儿哪儿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励志教育除了励志内容的多样化,形式也可采取多样化,如下课前三分钟,可以请一名同学扮演老师的角色,采用角色互换的形式,给同学总结本次课的内容,这不仅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更能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从而激发大学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潜质,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自主发展。同时,也能让学习过程由过去简单的吸收、存储、再现转向探索、研究、创造,教与学实现互助并促进双向进步。

上一篇:张思德观后感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人物访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