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古语范文

时间:2023-10-11 09:49:11

励志古语

励志古语篇1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注释:意为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观点,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注释: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至今仍意义重大: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注释:选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意为: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人死了以后才能评定他的功过。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注释: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林则徐

注释: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诗中的两句。意为: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林则徐留下的慷慨悲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然而言为心声,每念及林则徐当时的处境,又未尝不扼腕长叹。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注释:出自杜甫的《春望》。意为: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7、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

注释: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说国仇未报;“鬓先秋”,叹此身已老;“泪空流”,诉壮志难伸;三个三字短句“一吟悲一事”,并以对句形式组成一韵,九个字说尽了一生心事。

8、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9、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10、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11、 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12、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 ——傅雷

13、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14、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曾国藩

15、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16、 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17、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麽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 ——傅雷

18、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

19、 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 ——奥斯特洛夫斯基

20、 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 ——杰斐逊

21、 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 ——伯克

22、 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 ——富兰克林

2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24、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25、 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起的。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义和团主张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义和团。因为我也主张把他们赶出我们国家。 ——马克吐温

26、 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 ——塞内加

27、 人类第一个国王乃是一名成功的士兵,国家的功臣无需有荣耀的祖先。 ——伏尔泰

28、 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 ——富兰克林

29、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罗素

30、 这样说无论如何都不过分,那就是,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就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而言,不管在哪个国家中,哪儿没有法律,哪儿就没有自由。自由使我们免于他人的强制和暴力,而这在没有法律的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美】哈耶克()

31、 在我们这样自由制度的国家,任何人只要高兴,只要肯花钱,就能自己毒害自己。 ——马克·吐温

32、 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 ——杰斐逊

33、 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 ——罗曼·罗兰

励志古语篇2

胡红姣(1973-),女,南昌航空大学教务处工程师、思政专业05级研究生。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智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努力学习的结果,而学习需要两类因素做保证:一类称为智力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另一类则是激发、保持和强化学习积极性的各种因素,称为非智力因素,如理想信念、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1]。

中国传统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历代教育家的不断实践、概括和提炼,形成了丰富深刻的教育思想和精辟的治学理念,其中涉及到非智力因素的许多论述和运用,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2]。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举例加以说明。

1 重视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古代圣贤们很早就意识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统一,注重气节与操守,提倡发奋立志,弘扬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气概与宽广胸怀[3]。

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后来更进了一步,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天之乐而乐”为崇高的理想,它激励、引导着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建功立业,对社会的进步和安定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2 重视学生的学习目标、动机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人类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4]

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和“圣贤”。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呢?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后人总结出君子应具备“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仁”就是宽厚、爱人,“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这些有关君子的论述,明确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树立了君子的标准,因而君子成为全社会的楷模,成为做学问的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做“君子”和“圣贤”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这里的“学”主要指的是学习道德修养、内圣外王之道。孔子强调“为政以德”,认为没有德行的人当官,老百姓就要受苦。所以孔子主张学得好,学有所成就去做官,目标非常明确[5]。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就是说脑力劳动者管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管,强调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现在看来,这是对体力劳动者的歧视,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这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信条,对读书人努力学习,追求功名有很强的激励作用[6]。

3 重视对学生意志的培养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现象[7]。我国古代学者非常注重意志的培养,并把立志当做学习的先决条件,认为不立志,不能成功。

孔子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指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引申到学习上,就是要坚持不懈的意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传》)以天体运行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这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志士仁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奋斗终生。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从此,君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成为千古名言,让人们树立坚强的意志以面对前途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做好吃苦的准备。

这些闪耀着古代学者光辉思想的话语,至今仍激励着人们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行。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已经溶入了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中国人的性格特征的一部分。

4 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我国古代学者也意识到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注重对兴趣的培养和引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意思是说,对于所学的东西,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形象地说明了兴趣在人的求学获智中的积极功能。只有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把全部身心沉浸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孔子此句本意是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即使“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可以乐在其中。引申为:无论学习再困难,只要有兴趣,也能在苦中感受到快乐。

孔子称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活脱脱一个爱好学习的老人形象,皆兴趣使然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为第二境。该句既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又深藏着浓厚的兴趣爱好,从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5 重视学生的性格差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8]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禀赋也不一样,所以教学方法也应因人而殊。他们反对用一个模式去束缚学生,主张通过教育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古代学者特别重视启发诱导,以此来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就象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沦语・述而》)

孔子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十分了解。例如,他曾经指出四个学生的缺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意思是: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意思是:仲由做事果断,端木赐通达事理,冉求有才能,寥寥几句,便将学生的性格特点准确地概括出来了。

正因为学生有差异,所以孔子在教学过程中主张因材施教,做到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在教育上获得巨大成功,据说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6 结束语

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关非智力因素在教与学中的认识和运用,旨在传扬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树立我们的自信心,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石,去其糟粕,存其精华,不崇洋,不枉自菲薄,注重与国际先进文化进行交流,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燕国材主编.《非智力因素与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8

[2] 白金贵.《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7],[8] 宗文举、石凤妍、詹启生编著.《现代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5] [6]段联合.《中国传统文化》 西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

励志古语篇3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语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拓展语文教材艺术美感、拓宽语文教学范围,还能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礼仪教育,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目前,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以古文学习为主。但学生学习古文也是以背诵为主,缺少鉴赏学习的过程,教师不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优化教材案例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材中的案例,在有限的课本资源中渗透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人教版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优美的古诗词,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形式美和意境美。例如,《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古诗描绘的是雪后清晨破山寺中后禅院的幽静雅致的景象,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教师在讲解这首诗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教会学生欣赏这首诗,逐渐学会体味诗歌的意蕴美。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诗文和民间故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传统文化,还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到古人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进而提升自己的素质,培养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力。例如,教师给学生讲成语“礼尚往来”时,很多同学将“尚”写作“上”。对此,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讲成语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礼尚往来的意思是在礼节上有来有往,“尚”表达的是“注重”的含义,而非“上下”之义。这样,学生在记忆成语的过程中还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了自己的知识水平。

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讲一些古典故事,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妙处,从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感悟古诗文中的内涵和意蕴,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教学课文《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这条路之所以叫“丝绸之路”,是因为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进行的贸易活动主要以中国的丝绸为代表,还包括铁器、金属制品、甘蔗等,它们途经中亚、西亚,直到罗马。教师讲解具体的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对课堂教学占据绝对领导权,这是错误的做法。教师应尽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比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工具书和互联网的帮助下搜集课文背景资料,尤其涉及传统文化的部分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分享研究成果,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交流,教师最后再进行总结发言。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搜集材料、整合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四、利用民族习俗吸引学生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民族性等特点,教师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甚至延伸到课外活动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朗诵和鉴赏古诗词。在人教版教材《元日》这首诗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提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春节见闻、活动等讨论与春节有关的传统文化,从而在课堂中形成独有的文化氛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节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重视,如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缅怀先人的清明节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解释中秋节的来源及风俗习惯,强化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还可以讲解描写清明节的古诗句,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阐述清明节的文化与内涵。这样做,既帮助学生学习了古诗句,又引导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民俗习惯。另外,在新年欢庆的节日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联欢会,在会上,学生们可以载歌载舞,可以分享小故事,可以开展对对联、猜灯谜等活动,还可以开展手工活动,学生分小组学习编织中国结。这些有意义的活动,都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结束语

励志古语篇4

至圣孔老夫子百年之后的亚圣孟子,继承了至圣的智慧及其仁爱。孟子曾说:“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亚圣在千年前即对千年后的子孙给予了无限的鼓励和信任。并告诫子孙“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理。是然,人生路若一帆风顺无坎坷风浪,亚圣何来此话呢?纵观古今、横亘中外,当代伟人,孙中山;古人韩信、司马迁;著名作家小仲马、南非国父曼德拉等人,莫不验证了此话:大忍大成就,小忍小成就,不忍不成就。吃大苦后不一定成为人才;但若想成才,却不吃苦,亦是枉然。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亚圣在至圣百年之后,只因其所传经典,而自我发愤,终成亚圣,被后世敬仰。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亚圣此话曾激励在狱中的文天祥,坚持其保家卫国的精神气概。相信在千年之中,孔孟之说亦激励过仁人志士,激励其在乱世中力揽狂澜,激励其在盛世中兼济天下。亦坚信在千年之后,立志为往圣继绝世,为万世开太平的芊芊学子,定会以师志为己志,以当日夫子大同之志为己志。学习松柏的坚忍不拔、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父母师长对子女学生的爱是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为人子女应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以父母师长之志为己志而拼搏一生。感恩父母师长的爱陪伴我们一生,给予我们奋斗不懈,愈挫愈勇的信心。带着父母的期盼,背负圣贤的叮咛,朝着成功的方向,鼓起勇气向前闯。

儒家思想横跨古今千年,犹如世界东方明珠之中国,屹立世界东方千年不衰;犹如古莲子,千年不烂,而千年之后的莲花仍洁净芬芳、出淤泥而不染,当日百家学说犹如百花争艳,今日又存几说?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能知足者,天不能贪;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才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古代十八朝,无数天子,有明亦有昏。司马迁曾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乃见富贵乃身外之物,夏桀、商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因其不能明德亲仁,而丧失天下,留下千古恶名。颜渊一单食一瓢饮,与其相比,天上地下,因其明德亲仁而成复圣,名传千古不朽。普观天下,当今社会,重利轻义之人,莫不贪生怕死却害人无数,缘到果熟,岂不悔恨至矣,呜呼哀哉!

水口荡涤世间万物,古人智慧亦可洗涤一切心灵尘埃,助后人回归纯净至善的心田。学习滴水穿石的精神,用于读诵经典之上,日日苦修而不间断,正所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何必优思不入圣道?

远方天水一色,近处礁石遍地。水遇礁石而绕,过礁石而走,向人阐明遇硬事而忍,事望而忘之理。正所谓:“风来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失去而心随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人死生为大,是然耳,人今日思明日,明月悔今日,无不朽人忧天。何不安住当下,落得清静自在?

道在迩,而求诸远;是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励志古语篇5

现在有不少诗词作品,选用古诗词题材,模仿古人口语,套用古代词汇,热衷于古代诗词语句的大搬家。其作品宛如出自唐宋人之口,不象现代人写的诗词,读后令人有隔世之感,这种文字游戏式的诗词作品,毫无现实意义。但是就有那么一些不懂、或懂得不多的人硬是装着专家似的对这一类诗词作品大力吹捧,一看到这一类诗词作品就大发感叹,你们看,这些作者的古文功底多么深厚啊!当他们看到一些具有现实意义、且语言比较通俗的诗词作品时,则又大势批驳,诸如什么写作技术有待于提高;你们还是去多学学古文吧,学好了古文再来卖弄;……等等。

记得1997年的一个春天,我去拜访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西诗词学会会长、《江西诗词》刊物顾问姚公骞时,当时他正在读阅读刚刚出刊的《江西诗词》,看到我进来,马上就说开了,看看我们有些作者,硬是套用古代词汇,这些东西我们当今根本就不存在,根本就没有,那都是古代的一些东西,硬是般进诗词作品里来,这哪里叫写作……这些话当时对我的触动很大,也对我今后的写作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文章自古关时会”,作为反映时代风貌,成为时代生活的彩照。如果我们现在还去写什么张俞的《蚕妇》,或什么杜甫《石壕吏》那样的题材,便是痴人说梦话,因为今天样蚕的人决不会“归来泪满襟”;如今当兵的都是自愿的,也不会“有吏夜捉人”的现象。

《江南诗词•发刊词》有云:“我们要写社会之美景,要叙社会主义之壮事,要抒社会主义之豪情,要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目前,我们可以写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等等,当然,还可以写不正之风,鞭挞歪风邪气和社会丑恶现象,发挥诗词作品的讽刺作用。

诗词作品要给人以勇气、以信心、以力量,激发人们的斗志,鼓舞人们不断前进;我们鞭挞落后,也是为了前进,要反映时代之精神,弘扬主旋律,所以,当前我们的诗词作者在写作时就必须使用一些当代的语言和词汇。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及其时代的语言和词汇。隐晦深涩、诘屈难齿的古语,很难反映时代之精神,所以我们诗词作者在当前写诗词作品时必须更新内容,选择新题材,吸收新思想,扩大新境界,运用新词汇,这样才能使诗词作品具有时代精神,才能发挥诗词作品的“二为”作用。也只有这样的诗词作品,才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激发初学者的兴趣。

综观我国历代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褒贬时代,爱国忧民,抒情言志,托物咏怀,不仅是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激励人们向上。

例如:李清照的《绝句》一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诗严厉地鞭挞了南宋统治集团中投降派的卖国行径,又有力地激励了当时主战派的抗战决心和勇气,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个爱国思想。

励志古语篇6

【关键词】 课外语文教育 原则

语文教育是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工程,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在语文教育这个复杂而完整的大系统中,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是这个大系统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子系统。

但是长期以来,在对待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我们常常重视课内,而忽略了课外语文教育,当今社会进步又带来了对人才素质的各种新的要求,这就呼吁我们语文老师不能再因循守旧,死守课内教育的那块狭窄的阵地,必须重视开展课外语文教育,充分利用课外各种渠道和各种有利因素,让学生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从中锻炼和培养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使课外语文教育收到全效,必须根据课外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以下必要的原则。

一、课外与课内相结合

课外语文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为巩固课内所学的各种作业练习,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只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必须尽可能与课内语文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在确定语文课外教育的内容、分量、难度、形式等问题时,要顾及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目的任务和各年段的教学要求,还要考虑课内已进行过的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不会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才能使他们学得活泼、主动。如在课内语文教育中通过学习古诗词掌握学习方法以后,结合新课标要求的必背古诗词展开古诗词知识竞赛、古诗词诵读、绘画古诗词等系列活动,这样,既将课内所学迁移延伸到课外,又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完成背诵第二学段必背古诗词的任务;既实现了知识向技能的迁移,又让学生在活泼、自主、多样的氛围中拓宽知识面,发挥特长。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普及,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层次较低的课外语文教育活动,例如在一定时间内向全体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提示阅读的方法,并规定其中必读的几本;每个同学每周一练笔;定期举办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课外语文知识讲座等。如在本学年,我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让他们写好读书笔记,轮流进行交流,这就是普及。

提高,指的是组织层次较高的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分别吸收有某种语文专长的学生参加,以发展其专长。本学年,在普及阅读的同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围绕《爱的教育》这本书,成立了摄影小组,用相机拍摄身边的爱的教育;成立了朗诵组,歌颂爱;成立了小记者团,发现身边爱的教育并进行报导,这些就是在普及基础上进行提高。

三、尊重志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

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但两者在施教的方法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带有较多的强制性,也更强调集中、统一;而后者则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和志愿。我们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语文学习的各种实践活动时,不宜过多地干预,更不能包办代替,应尊重学生的兴趣专长,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参加自己所喜爱的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创精神。但是,鼓励自主,尊重志愿,不等于放任其自流,要提出必要的要求,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在引导他们进行与《爱的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课外语文教育活动时,我首先对这本书做了介绍,着重突出书中的主人公是和他们一样的四年级孩子,从年龄上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先规定好每个人都必须进行阅读并写好读书笔记进行交流,再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相关各类课外语文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此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要毫不含糊地要求他们阅读那些思想内容健康的、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书籍,而具体内容和文字风格,则可以让其自主选择。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爱看一些卡通书籍,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应积极加以引导。

四、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学习理论知识要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这是人们要牢固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必须依循的一条原则。课外语文教育更应熟练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实践,让他们在课外语文的实践中,自觉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如教学完古诗词之后,我就古诗词高度精练的语言结合课外古诗词给学生开了一个主题为“言——画——情”的小讲座,让学生从诗歌语言中看到画面,理解情感,并鼓励他们诵诗,画诗,诉情。这样,就以多种方式将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进行能力的训练,达到能力的提高。“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课外语文教育的规律,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把课外语文教育置于语文教育整体中通盘考虑,扩大语文教育阵地,使课内与课外教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更加完美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总任务,使语文学科更充分地发挥教育功能,更好地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四有”的新型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励志古语篇7

一、科学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古诗文不同于现在的白话文,他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功底。那么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常常会因为看不懂、枯燥等情绪导致建立不起学习兴趣。那么,教师要让学生有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和学习古诗文就必不可少。由于初中生年龄尚小,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他们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枯燥的事物之上,而科学的课前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举措。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为了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可以播放《水调歌头》这首歌曲,然后在多媒体屏幕上同步歌词,让学生听着音乐、看着歌词。这种课前导入必然会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教师紧接着对课文进一步深入剖析,让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诗人当时饱受离别之苦和对朝廷政局的深切关怀及对他人表示美好的祝愿之情。

二、反复品读文言名句,强化情感体验

一般古诗文中的内容大多是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真实反馈,也是作者心理情感状态的真实表露。所以,细细反复品读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可以有效地感受作者的励志情怀。例如:《孟子二章》中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细读这些名言警句,感受作者当时对待事物的决心,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美德。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水滴石穿;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古人是要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因事小而不为。一个成功的故事就是从小事做起,从小事的完成逐渐地将成功从量变一步步转化为质变的过程。通过细细品味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可以感受古人的励志情怀,还可以感受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博大精深,对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结合古诗文时代背景,感受传统文化

古诗文一般有咏史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离别诗等等。都是诗人有感而发,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写作。所以,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作者的最真实的感受。例如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不仅要描述桃花源的与世隔离、和谐美好,还要突出介绍作者写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当时作者陶渊明身处东晋乱世,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作者描述的桃花源是以武陵渔人的进出桃园为主要线索,把桃花源描写得曲折离奇。这也是当时人们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一切自由平等社会的向往。作者描述的桃花源的美好正好与当时社会的黑暗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学生通过老师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描述,更加能体会作者的感受,更能珍惜现在社会的美好,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学习资源,更加努力学习。也感受到当时人们不甘于屈服的精神,向往和平的愿望。

四、立足“诗眼”或“题眼”把握精髓

教师在古诗文的讲解过程中,要立足于文章的“诗眼”或“题眼”,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精髓。因为古代名师大家在写诗赋词时,最能表现作者心理感受、社会文化的就是文章中作者的措词、用字。例如:李白的《赠汪伦》中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深”字用就恰到好处,一语双关。突出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之深胜过千尺深的潭水。再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就恰到好处地反应出作者身在他乡的孤独以及思乡之切。更是突出烽烟的强韧,体现作者的坚强。作者通过人物合一的描写方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措词,值得学生细细品味。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措词严谨和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能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珍惜身边的亲人,孝顺父母。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古诗文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有助于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写出的文言诗句,更加真实亲切地表现出当时社会的民俗、文化、美德。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要巧用古诗文、引导学生品味、朗读、积累、感受古代诗人大家的名言警句,为初中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落实做出铺垫。

励志古语篇8

关键词:《三字经》;启蒙读物;传统文化引言:《三字经》是传统蒙学的经典读本,在历史上经久不息,具有巨大的影响。《三字经》相传为南宋大儒王应麟所作。王应麟对经、史、子、集四部都有精深的研究,其《困学纪闻》被视为清代考证之学的先导。他对蒙学极为重视,著有《小学绀珠》、《姓氏急就篇》、《小学讽咏》等。以他的学力来写《三字经》,使此书成为宋代最优秀的蒙书。《三字经》思想醇正,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既是涵养德行的谆谆教导,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导图,更是励志劝学的杰出之作。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浅析一下《三字经》中蕴藏的传统文化。

一、涵养志向,树立人格

“性相近,习相远”,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看到了的这一点。似乎不必去为人生下来是性善还是性恶争论不休,总的来说是一张白纸,在本性上不会有大的差异。但后天的作用不可小视,人会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上个人的经历和努力,形成自己的处世态度和方法,养成自己的性情和爱好。“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邻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其实这个道理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就专门指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认为选择仁爱的邻居才是明智之举。宋代朱熹曾在《四书集注》中注之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就是说,不仅要择邻里而居,而且还要择贤邻与仁邻而居,因为孔子认为:“贤者辟世,其次辟地”。这一思想与孟母三迁这个典故著称于世。

除了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外,还要重视自我的发展。“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将人学习个过程比喻为玉的琢磨过程,人也是如此。人只有经过不断刻苦的磨练,通古达今,明晓事理,才有可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怎样才算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大思想家孔子将人放置于家庭、朋友与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因此他提出了人们要“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爱众,而亲仁”。孔子重视孝悌之道,认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自然的情感,是“仁”的萌芽点。反思现在,不可否认的是孝道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家庭内部矛盾重重,人与人之间情感淡漠,不尊重父母,遗弃老人的事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缺乏孝道意识以至于做出各种出格的事情。强化孝道教育势在必行。一个人只有在内心深处发生了孝悌观念,才会体验到一种最纯真、温煦、亲切的感情,唯有这种非功利的情感才值得加以培育,并推广到社会。也就有了后代的“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等等。这不仅给孩子树立了榜样,同时也让孩子能从小培养理想的人格。

二、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

《三字经》是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的传统中国社会众多儿童读物里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孔子《论语 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说,在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三字经》从“首孝弟,次见闻”到“通古今,若亲目”开始走进一个传统的文化世界。首先是为儿童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常识,“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按照一定的顺序拓展见闻,这一部分包含了自然常识、人伦常识和生活常识,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孩子的生活教育。其次就是儒家经典。从“凡训蒙,须讲究”到“经既明,方读子”,《三字经》全面涵盖了儒家经典的相关信息,从十三经到五子,介绍作者,说明篇目,知识信息非常大,在这些基础上,又以精炼的语言说解经典大义,明确要旨。第三是由经入史,《三字经》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历史知识,把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勾勒出来。这些实际上是对传统“经史之学”的发蒙。

经史之学是国学的正宗,清代大儒钱大昕说:“为学当自经史始。”在儒家经典中,蕴含着中国文化基本的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在中国历史中,古人用生命印证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经验与借鉴。我们翻开《唐才子传》,在《王勃》传里,说:“六岁善辞章。”他六岁已经会些写诗文了。当时的诗,就是古诗、律诗、绝诗,当时的文,即古文、骈文。六岁怎么就会写这样的诗文呢?再看《骆宾王》传,称“七岁能赋诗”;《李百药》传,称“七岁能文”;《刘慎虚》传,“八岁属文上书”,类似的记载还有不少。换言之,在唐朝,七八岁的孩子不仅会读懂古文、骈文、旧体诗,还会写古文、骈文和旧体诗。是不是当时的人特别聪明呢?不是的。我们再看近代人,如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可见古今人的聪明是相似的。不论是唐代人或近人,他们从小就能读懂古文,不仅会读,还会写古文和旧体诗。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在传统文化里汲取了营养。

当代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在他具有自传性质的著作《去日苦多》中写道,他自幼在自家私塾接受传统儒家的发蒙教育。杨先生回忆说:“基本读完了‘四书五经’,只有《易经》没读,后来又读了‘十三经’的一部分,还读了《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古文释义》、《龙文鞭影》等。熟读的还有《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楚辞’”。他还说道:“十岁出头时,我还读了大量的笔记小说和传说故事,还有相当一部分流行的明清传奇、话本等。”在国学的浸润与陶养中,少年杨宪益的颖悟与才思逐渐显露出,诗人气质与情怀亦现出端倪。充分说明通过传统文化给予蒙童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内在价值取向与精神认同。

三、劝学励志,树立理想

在《三字经》的结尾,胪列了大量古人勤苦求学的事迹,从不同的角度勉励人们努力读书治学。且不谈古人,大家知道,民国时代的文人艺人个个满腹经纶,他们的本事从哪里来?从刻苦的阅读,艰难的背诵中来。当年茅盾能背诵《红楼梦》,郑振铎能背诵《左传》,巴金能背诵《古文观止》,范文澜能背诵《文心雕龙》……文人如此,艺人的努力也毫不逊色。余振飞小时学《闻铃》一戏时,每个黄昏都要将台词念唱上五十遍,哪怕会了,也还是要照旧念唱。经过这一番功夫,他的咬字、换气、放音纯纯正正。

如果我们今天肯像民国文人艺人一样去下这样的苦功,我们的知识也一样会更准确,学样也会更深厚。

四、小结

随着时代的不同,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大不相同。《三字经》这部书成于封建社会,所以他的目的也是服务于那个社会,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是他们的最高理想,我们不能说这就是糟粕的东西。时过境迁,事易时移,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我们今天可能做不到古人那样的深度,但我想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多地读一些经典,因为经典经过了历史的考验,经过了时间的淘汰,它能够流传下来毕竟有它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上一篇:春节大扫除范文 下一篇:照顾自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