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励志故事是儿女最好的教科书

时间:2022-09-17 03:33:54

家长的励志故事是儿女最好的教科书

刘长秀:1943年生,我国空气动力学界唯一的女喷流科学家,空气动力研究基地首位科技女将军。先后多次参与“飞机风洞试验与飞行相关性研究”等全国联合攻关重大课题,参加过新型歼击机和“神舟”号宇宙飞船等一系列取得重大突破的国防科研相关工作,多次立功受奖。曾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等众多荣誉。

虽然历经坎坷和辛酸,但刘长秀却一步一步,颇有章法地取得了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圆满。从工作岗位退下后,女将军等身的荣誉和成功培养一双博士儿女的事实,让她走到哪里依然光芒四射,哪位哲人说过,一个成功人士的个人奋斗史就是一部精彩的教科书,那么女将军的这本教科书,她会从哪儿落笔,她最想传递的人生经验和最想告诫的教子心得又有哪些,且听她娓娓道来 ――

关键词:偷学 善良的母亲 寻找争取机会 自主选择

我父亲是个码头工人,母亲给大户人家洗过衣服、做过保姆、奶妈,他们赚来的钱仅仅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开支。那样一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结合我家这种贫困的状况,读书的机会只能是哥哥的,女娃要读书,想都别想。

可我还真就是想了。

父母都不识字,吃够了没文化的苦,于是让我哥哥去念私塾,当时的私塾先生教的内容就是百家姓、三字经、大学、中庸这类的古书,我哥哥对读书不感兴趣,总是逃学,家里就给我分派任务,让5岁的我一路监督我哥哥,直到他进了学堂的大门,我认为机会来了,每次尾随行动后,就躲在学校门口偷听,渐渐地,看到老师不赶我走,胆子更大了,索性从家里拿来小板凳,不声不响地坐在我哥旁边,蹭书读,每天回家后,还理直气壮地问哥哥要课本,背诵、复习默写,我以为这样神不知鬼不觉,暗自得意。

旧社会,学生在学堂念了几个月后,老师就会把家长请来,商量如何结算学费,旧时这种做法叫“议米”,也就是按人头、年龄来计算该给老师几斗米,轮到和我母亲议米的时候,老师就跟我母亲说,对我家孩子要加收2斗米,母亲问为什么,老师就让我当堂背诵四书五经,母亲听完,愕然。

那个时代,女子上学是新闻,况且家里的经济状况又那么拮据。母亲知道,丈夫和婆婆是绝对不允许女娃上学的。可看见心爱的女儿能认这么多字了,母亲是愁在脸上,却喜在心里。

这个事,在家里最难过的一关是祖母,祖母典型的老派思想,我刚出生,祖母就说我是个给人家养的赔钱货,想让这个赔钱货去学堂念书,在老人家看来是太阳从西边出来的事。

为了让祖母同意我念书,母亲提出女儿的读书开销她来负责。打那后,母亲包下了镇上有钱人家的衣服,即使是数九寒天,她都要把衣服一捆一捆地抱到福江边去洗。母亲白天洗衣服,晚上纺纱,就是这样,一分一厘地帮我赚学费。直到现在,我还常想起母亲那双长满了冻疮的大手,难以释怀。

解放后,学校收的学费很少,因为赤贫,家里人还是反对上学,我心想,小时候都没有让你们牵着鼻子走,何况我已长大成人。没有人可以代替我来决定我的人生。小时候这样,长大更得这样。于是,我大着胆子找舅舅、找姑姑,所有能借钱的地方我都去了。

几经周折,终于争取到了明亮的教室里属于我的一个座位,那天课堂上,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命题作文 ――《我的理想》,我在文中写道:我很向往蓝天,向往有一天像鸟一样在蓝天上自由飞翔,能够在蓝天上看到我们祖国的大好山河,能够驾驶战机保卫祖国。

老师认为文章写得不错,作为范文朗读了一遍。正是这篇得到师生褒奖的文章,让我从小萌生了飞行情结,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把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作为我的志愿,开始我的科学探寻之路。

偷学的故事,我跟我的孩子们说过,我想让他们从母亲的经历中明白一个道理,成功的人都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一种素质,即遇事要尽全力争取、争取、争取,只有争了才有更大的机会“取得”,凡事不到最后一刻,不能轻言放弃。给孩子讲这个故事,还有希望儿女们珍惜现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叫板”事件 男孩子性 格 干出人样 信念先行

硬到骨子里,不轻易低头,男孩子性格,有信念,敢拼命,这是周围人喜欢评价我的词,我认为大致相当。

大家这样褒奖,可能是联想到1992年发生的一件“叫板事件”。当时,某型号的喷流试验准备拿到国外去做。我认为在国内就可以完成,因为省时又省钱。上级最终同意,只给7天时间,必须拿出满意的数据。“大话”说出去了,得兑现才行,那7天,我几乎吃住在实验场,但试验的结果总和国外的数据不相吻合。经验告诉我,自己的数据结论没错,但要证明我是对的,就必须证明对方是错的。可某国专家的模型不允许中国人轻易触动。最后关头,我豁出去了,白天在风洞里干了十几个小时后,我偷偷留在了风洞里,等人员都撤走后,将风洞试验从20个大气压提高到180个大气压,做了一次完整的中外喷流演示试验,最终找出对方的错误。

进军浩渺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深邃的太空隐藏着无数的危险:气流与漩涡、低温与结冰、速度与音障……如何规避危险,突破神秘天宇所设置的种种障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科学界找到了一条重要捷径,用人工设备模拟天空形态,用试验手段探索天空奥秘,这就是――风洞。

上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大西北的一个实验基地,开始风洞研究。条件可想而知是艰苦的,参与的很多试验也具有极高危险性。有些同事为了在山谷中追踪天空中落下的试验数据,追着追着就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

从喷管里喷出的发动机气流压力高达20个大气压,噪音高达130分贝(超过135分贝人耳就会被震聋),用棉花和耳塞塞住耳朵都不顶用。可为了准确获取数据,不得不经常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10天半个月地调试。

数载寒暑,我在高速风洞里建起了喷流试验基础系统,并完成了《翼尖支撑后体测量喷流实验技术》课题。得益于这些研究成果,如今的科研人员再不用受高噪声之苦。虽然为此落下了耳鸣的毛病,我仍倍感欣慰。

信念真的很重要。我是在中学阶段,数、理、化成绩在班里开始冒尖。那时,喜欢啃硬骨头的精神就已表现出来。碰到难解的数学题,冥思苦想好几天,几乎不吃饭,也不求助于老师、同学,什么时候把难题解决了,才放过肚皮。当然,我后来告诫儿女们,做事尽心尽力,并不一定非争第一,但信念先行,会保证最好的成绩。

关键词:有样学样 以德报怨与人为善

我培养了一对博士儿女,家庭也非常和睦,许多人向我请教育儿方法。我的体会是: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很大。古语说: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妈妈们讲究胎教,我们那个年代比较淡漠一点,巧的是,我怀孕的时候,都赶上了学习的机会,孩子在妈妈肚子里跟着一起上课,第一个孩子快临盆时,我还在参加的英语培训,或许是这误打误撞的胎教使然,孩子们长大后都好学、悟性好。

当然,给予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比给他们多少物质奖励都来得重要。怎么做好呢?老人们常说,有样学样,的确是这样。在我们家,孩子们写作业的时候,我和他们的父亲也看书,家里常常是4个小板凳围着一张桌子,4个人各看各的书,孩子们有不懂的问题,大人随时倾听、现场解决。

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始知此事要躬行”,培养儿女们的爱心和孝心,需要大人们亲力亲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爱心。当年,一来为节约,二来希望孩子们看到妈妈的真心,工作之余我还学会了裁剪衣服,至今女儿还保存着我为她做的塑料布雨衣。

为了让两个孩子具有良好的品格,早年,我给他们订阅《儿童时代》、《儿童连环画》等书刊,经常给他们讲《十万个为什么》里的故事,直到今天儿子还完好地保存着这些书。儿女们保留我送给他们的老物件,没有丢弃,这个举动恰恰说明,他们心里的母爱已经生根发芽。

做人方面,我总是要求孩子们与人为善,宽以待人。早年,我们搬过一次家,刚住过去时,邻居家的孩子很调皮,总在我家门上乱刻乱画,甚至把门弄坏。针对这种情况,我仍鼓励自己的孩子跟邻居的孩子玩,让他们找机会跟对方真诚地聊天,在学业上帮助那家孩子进步。慢慢地,邻居家的孩子对我们友善起来,最终两家成了很好的朋友。看看,以德报怨总会有好结果。

我的祖母虽然有一些封建思想,当年阻止我念书,但是对老人,我却恨不起来。相反,常常在孩子们面前,念起祖母的好。我知道,善良的祖母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祖父和曾伯父30来岁就去世了,祖母一个人把我父亲和我的三个表兄拉扯大,期间吃过不少苦头。祖母的心地非常善良,父亲是码头上的搬运工,祖母对父亲的工友非常好,夏天没事的时候,她就在家烧好一锅开水等着大家回来洗洗脸、或者喝点开水。下雪天,她就烧些做饭时没燃完的木头块装在竹编的风笼里,提着风笼去给那些码头工人烤火、点烟。想起这些,我对祖母就会心生敬重,孩子们也点头。

我一直相信,最高水平的家教,是给与孩子灵魂的教养,其他都是技法,有几次摸爬滚打,孩子就能学会,惟有心灵的成长和教育最为不易,需要家长们用灵魂去教孩子们感知。

刘长秀的家庭和谐观――诚意考量你对家人的爱心

许多人以忙为借口,逃避为家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其实刘长秀更忙,忙起来也没日没夜。半身不遂的父亲在1979年退休后,就同刘长秀一家人住在一起,她每天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先安顿好父亲,再为全家人准备早餐。即使回家再晚,也要给父亲翻身洗澡、按摩,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父亲竟能奇迹般地下床行走。

对丈夫也同样,几十年来,只要能挤出一点时间,她都亲自下厨。丈夫身上的毛衣毛裤,也是她一针一线赶织的。

刘长秀说,只要有诚意,对家人表达关怀的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哪怕是牺牲自我休息的时间,你拿出这份诚意了,即使是为数不多的奉献,在家人心里同样有分量。

上一篇:陈铎\周希珧夫妇 边走边发现 天地无限宽 下一篇:68岁开始远行,8年走过38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