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10-29 11:11:16

读书感悟的名言

读书感悟的名言篇1

一、以名激趣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让学生从一提起名著就痛苦万状转变为抱着名著不肯放手呢?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如此看来,一切还得从激发兴趣做起。

1. 以名人名言激趣。我们既可以用名人名言来宣传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也可以借名人名言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我们借卢梭的“每一个成长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它”来宣传《鲁滨逊漂流记》,借司各特的“《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来推介《格列佛游记》,借茅盾的“一片冰心安在,千秋童稚永存”来宣传《繁星・春水》,借“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来激发学生阅读这两部古典名著的兴趣。

2. 以名媒名片激趣。四大名著早已被拍成了电视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赏、评价,吸引学生走近文本。“百家讲坛”等电视、电影及网络媒体,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我们要结合媒体热点,抓住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激趣、拓展,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从导入手

导,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如果说阅读让学生神游驰骋于名著世界,那么导则是教师泼墨挥毫、尽情抒写了。

1. 从课文导入。名著中有相当多的名段妇孺皆知,我们可以以这些名段为诱饵,吸引学生走近名著。比如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真假李逵等;比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又比如小人国官员选拔,飞岛国科学院等。这些片段生动精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感受到快乐。

2. 让学生引导。课程标准建议教师主动积极地去创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及个人特长自主选择。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由学生主持“名著导读推荐会”,让学生畅谈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名著,自己从中汲取了哪些营养。如此现身说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激活他们的情感,而且最有可信度,最契合学生的实际。

3. 以方法引导。先贤陶行知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有关方法的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的利器就是方法。

(1)计划先行一步。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计划应该包括每学年读哪几本名著,每周要做多少读书笔记,要写出自己的感悟与体会,特别要注意捕捉思维的火花。

(2)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正如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所言:“读书既要精,还要博。有的书要细嚼慢咽,有的书要快读,有的书只要尝尝滋味就可以了。”无关紧要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对于重要章节则应该含英咀华。

(3)进行交流总结。要经常开展阅读成果交流和汇报活动,交流的方式应该灵活:可讲述故事情节,可谈作者的创作背景或作者的文风,可评析重点章节,可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或自己对作品的感悟,等等。让学生有话可说,让交流落到实处,以此推动、监控阅读过程。

三、自读感悟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治学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1. 读后悟感。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辟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内容的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讽刺和抨击。感,不仅要心到,也要口到、手到。写下来,组织成文,让这些思想的精髓永远散发芬芳。

2. 读后悟写。2001年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对众多学生影响深远,摹仿者众多。写的方式很多,仿写、改写、续写,对理解、体味文章,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颇有益处。

3. 读后悟演。模仿作品中人物的言谈、神态、行为、动作进行表演,远胜过单纯对作品进行纯文本式的解读。可以通过观看影视、戏剧表演、演讲朗诵等加深体会,让学生获得新的认识。

读书感悟的名言篇2

一、听音感言,领悟其趣

按着《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材中所选古诗文必须是文质兼美的名篇,而编者所选择的这些佳作都是经过岁月的打磨留下的精品。单读其声,就给人一种音乐之美。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听名家的朗读录音(即现行与教材配套的朗读磁带)。因为名家的朗读音质醇美,声情并茂,会把听者带入一个“美”的情境中。趣之所生,由声而至。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听朗读录音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凝神静气,神态自然,有的或在心里默默地跟读,或不由自主的吟诵。此时,美的氛围形成了,学习的兴趣也随之产生了。

二、读文入境,感悟情理

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传统方法,也是许多教育专家大力提倡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诵读是一种美读,是在朗读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读书方法。它是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语气语调、音韵节奏)的同时,实现对作品的感悟、体味,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解之为:“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这也是历代有成就的文学家的经验之谈。如诵读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清新自然,明白如话,像一幅淡雅清纯的中国画。绿草青青,溪水潺潺,溪边一座低小的茅屋内,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操着吴侬软语在闲谈逗趣,其乐融融。大儿勤劳,溪东锄豆;中儿乖顺,编织鸡笼;小儿顽皮,卧剥莲蓬。清新的景致、宁静的心境,犹如那缓缓荡漾的、清静安宁的一弯溪水;人物的心情与自然的景象交织成一片和谐的村居美景。

诵读这首词,可谓既“赏心”,又“悦目”,涵泳其间,如咀橄榄,回味无穷。

悟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边读边悟,由疑到思,由思到悟,悟中有读,读中有悟。“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是前人的甘苦之言。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它的第一要义是自主,是全身心的投入。没有读者的自主,文的精魂,文的语言的生命力,进不了读者的心田,读者享受不到遨游在智慧海洋的乐趣,更不用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就点出了读的个体性,不深入其中,怎知其味。但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在学生悟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与文本真心交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由疑入手,开启感悟之门。如欣赏清代沈复的《闲情记趣》一文,在诵读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物外之趣”是如何产生的?学生读中思,思后读,最后经过讨论,悟出:“悟外之趣”的产生首先是作者细致的观察,“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其次有赖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夏蚊成雷”想象成“群鹤舞空”。第三是玩味。如留蚊于素帐中的怡然称快,观虫斗的兴致,驱虾蟆的天真无邪。

读书感悟的名言篇3

一、中学语文阅读的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组合,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中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窨究竟如何搞好阅读呢? 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谈到阅读,往往会有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只有自由读书才叫阅读,以为只有课外书才叫阅读,其实构成阅读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教材上的作品,也可以是非教材上的内容。课外阅读只是课内阅读的延伸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补充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因此,我们应该既注重对教材的阅读欣赏,同时也应该放开视野,去了解些中外名著及时文,让他们对各种文学样式均有所涉猎,对世界各地的 自然 风貌及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二、选择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是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进行加工的过程,在阅读中如果缺乏系统性指导,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一定要注意阅读的目的性和恰当的阅读方法。 目的性是阅读的前提。在阅读时,我们要寻找一个思维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常在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基本角度。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或从内容(含思想感情)来理解感悟作品,也可以从作品形式(含文学样式、组材方式、语言特色)来理解作品,获取信息。总之阅读的目的性明确,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得,不至于使阅读变成一种散漫无边的行为活动。 方法是阅读牧师的保证。不同作品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文有“六要素”阅读法,散文有“四要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阅读法。小说有“三要素”阅读法,散文有“形神”阅读法。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效果最佳的阅读方法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充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以读带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现代 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欠佳。这一方面表现在词汇的比较贫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语言组织缺乏严密逻辑思路,语言材料显得零乱不堪。

通过阅读,感悟作品主旨,积累语言素材。

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可以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贯主张以读带说,充分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

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还可以结合时事展开辩论、讨论、演讲比赛,使学生在不断的初中运用中,砥砺自己的语言,使之趋向完善。 以读促写,提高写作水平。南宋大诗人陆游有句名言:“工夫在诗外。”强调指出写诗方法、技巧之外的生活积累,对于我们的写作尤为重要,而读书是写作的基础,生活的源泉。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培养创作的灵感。也唯有博览群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而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普遍过重,沉重的 考试 压力使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去不涉猎课外知识。有些中学尽管开设阅读课,也是形同虚设。如此,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僵化,语言干瘪枯燥,索然无味,也是无足为怪的事了。

笔者认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不失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如,在讲授散文时,向学生推荐朱自清、周作人、巴金等人的名篇,并指导学生洞悉其中的美质,在学习诗歌时,除了介绍传统的精典名篇之外,不向学生推荐徐志摩、闻一多、臧克家等人的诗篇,体会诗歌的意象和音韵之美,此外,每年的寒暑假,介绍两到三部世界名著给学生,并提出适当的阅读要求等。通过这些有目的的阅读训练,学生一方面积累了不少语言素材,同时也促使学生努力摹仿,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写作特色,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的阅读,向他人借鉴语言素材,对提高我们的语言感悟能力有很大作用,对于我们田头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至关重要。

读书感悟的名言篇4

摘要:陶渊明的读书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流传甚广,引起了后人多维度广角度的猜测与辨析。笔者站在正面褒赞的基本立场上继续挖掘,从中国文学作品的言说方式、文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试图找到“不求甚解”之读书方式的文化原因。

关键词:不求甚解;陶渊明;诗性言说;感悟思维;平衡生存;

中图分类号:G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4-0000-02

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一语可谓妇孺皆知。或有人误以为陶渊明读书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疏狂不可循”。更多的人为陶氏辨析,“虽然好读书,但不作繁琐之考据之训诂,所喜乃在会通书中旨略也”,“是真持平之论,真得读书之法”。关于“推本溯源”的问题,诚如北大陈平原教授所言,一旦语言与本人脱离,就会被不同程度地误解,被听者分门别类地装进自己的抽屉里。笔者认为,尽管从字面上看陶公未对书中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推敲,但仅是看到紧跟其后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便肃然起敬,陶公如何会“好读书”又“不求甚解”?我想可以从中国文学作品的言说方式、文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三个层面来进行解答,又或许“此中有真意,欲辨以忘言”已是最好的注解。

一、 诗性言说

语言在传情达意中占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载言载眺,以写我忧”,心中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借助文字语言得到抒发和寄托。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每每能确切感受到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局限性。中国文学以抒情为基质,抒情文学的“情”,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要言传,也只能点到为止。用比兴的手法,用生动的语言勉强去描写,得到的依然是模糊隔纱的意象与意蕴。“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就是我们对龙的认知,如果某一天有人用精确的语言将龙的形象刻画出来,反而失去了“意”与“韵”的想象空间,不一定被接受。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说,首先基于文章事物中确有许多不可思议、难以言传之性征。先秦儒道两家都提出了“言不尽意”的问题,道家的立场尤为坚决。《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称自己所言之道实乃“强为之名”,刻意凸显出超越名言的道之玄妙和语言对于言说这样的超绝之道的无能。“言不尽意”是指人无法使用社会共同认可的语言来完满地传达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无法充分表达圣贤的深邃思想。“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在庄子看来,“道”是不可以述说的,只能够用心去品味,因而“言”不可能将“道”完美传达出来。

就陶渊明自己的人生感受而言,他也深切的认识到经验世界中的某些东西往往单凭知识思维是难以把握的,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都说明“真意”只可体味,难以言辩。陶渊明为人为诗,都表现了这种精神。为人,“闲静少言”;为诗,以自然平淡为宗“渊明意趣,真古淡之宗”。而自然之境是深远广大、难以言传者。王弼曰:“自然,无义之言,穷极之辞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陶诗这种“只堪自怡悦,不可持赠君”的自然境界,宋人苏轼评曰:“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而忘情,趣闲而意远。此未可与文字、语句间求之。”

文学作品,由于它的形象性、情感性及其多义性、模糊性等特征,具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索解的特点。善于读书的人当然不会拘于文字的表层含义去寻求“甚解”,而是去领会文字以外的“真意”。陶公的“不求甚解”就是打破知识的硬模式而直达“真意”层面,因此“不求甚解”既有从审美意义上的不必求解的内涵,也有从“真意”与语言相矛盾的角度的不可求解的因素。

二、 感悟思维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以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解构和习惯等因素所构成的思考问题的程式和方法。它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对人类的文化行为起着稳定的支配作用。支撑文学之诗性言说,正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即使是以逻辑见长的文学理论,在中国也有着特殊的审美气象。当西方诗学愈来愈逻辑化、哲学化之时,中国文论却依然保持着诗性的理论形态及言说方式。陆机以赋论文,司空图以四言描述诗歌风格和意境,是对文论言说方式的自觉选择,是深受中国诗性文化熏染的必然结果。对于中国文论诗性传统的形成而言,诗性文化是重要的精神根基和人文素养。

诗性思维具体来说是一种情境化了的思考方式,是一种诗学的、美学的、直觉的、感悟的思考方式,重情境的生成过程,不重结果。譬如姜子牙钓鱼,不在鱼,在钓。泛舟湖海只是寄情山水、体验人生的一种表达方式。有学者把儒家的思维方法称为“比类直觉”、道家称为“意会直觉”禅宗称为“感悟直觉”,三者都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文学思维模式。这种直觉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抽象的用理论概念进行逻辑推演的逻辑思维,有欠严密之嫌,不够周全不够系统,却具有生动活泼的诗性特点,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以俟填补的空白,从而先天地具有了开放性和多元性优势。

面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对象,作为一个读者来说,其阅读过程主要是情感体验、形象感知为主的审美欣赏,即主要是靠感悟,而不是靠知解。于是,“妙悟”“会意”等词应运而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严羽是以禅喻诗,主张心领神会。昔庄子、惠子濠上观鱼,见解各异。惠子以实际经验求“解”,本着一种实证的态度;庄子重体验会意,本着一种审美的精神。一位美国汉学家如此描述《庄子》的表述方式:“大多数看似自相矛盾的段落、不依据前提的推理、看起来转弯抹角的或纯粹幽默的文学参考,包括运用或有目的地误用历史人物以及像孔子这样的哲学上的论敌作为对话者……”庄子为什么要这样说?论者指出:“目的都在于使读者的分析习惯性思维方式沉默,并同时加强读者的直觉的或总体性的心力功能。在削弱和麻痹心灵的分析思考的习惯性思维方式的过程中,《庄子》展示了大量光辉灿烂的语言技艺和文学手法。”让分析性沉默,让诗性苏醒,这是庄子的“怎么说”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所体现的艺术精神。

纵观文论,陶公的“不求甚解”说不仅承袭了庄子的艺术之精神,与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及历代文论家的“感悟”、“妙悟”说都有本质上的贯通之处:反对对文本作繁复的考证和附丽于政教文化的经学诠释,而注重个体自由精神的感悟和神会。在“好读书,不求甚解”之后,接着就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他是以直觉性的“会意”来否定、取代思辨性之“解”的。“解”与“会意”其内涵虽有交会之处,但性质之差异更是显然:“解”以认知分析为特征,是科学型的;“会意”以情感体验为特征,是艺术型的。从《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可以再次印证他这种读书态度:“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泛览”“流观”二语正表现了陶公会意感悟式的审美体验。

三、 平衡生存

决定中国文学诗性走向的金字塔地基是进退惟和的生存方式。中国知识分子基本上是围绕仕与隐、达与穷、入与出的矛盾展开。有的人身居庙堂之上,却心隐山林之中;有的人身寄山林之中,却心在庙堂之上;还有的则因进退而异,进时写美刺之作,退时则以寄意山水、田园以自娱。他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与西方相比,少了些许奋不顾身的癫狂与肆意,多了一份平和的浑融与惬意,这种痕迹在陶渊明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陶渊明以淡泊为名,其诗尚自然,但也深受儒家思想所影响。在“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支配下,陶公仕而归,归而仕,在五次反复中实践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政治信念。他的最终归隐,是屡次受挫后的无奈选择。然可喜可贵的是,在政治失意之后,其个性人格在“山水之间与诗情画意”的融合中获取精神悦愉和意境升华,成就了一个抱朴含真的陶渊明。

道家崇尚自然的宗旨与孔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审美精神的渲染,陶渊明最终选择了“躬耕南山”的生存方式,并注解了其“热爱自然,顺其自然,委运于自然造化”的人性理念。这个“人性赋予诗词”的展示过程,是诗人对其人生经历和世俗情怀的化解融合;而这种意境的提升使陶渊明的人性魅力有别于魏晋以前的文人政客,并随着时间的洗练越发显得自然、清新、脱俗。陶渊明的生活趣味,不断源自这种“生存方式”与“随性人生”的交融与契合,这种来源于自然的愉悦,不断地冲刷着田园生活本身的艰辛。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日常生活中,感受美得律动,获得“即事多所欣”的艺术化情趣。因此,作为陶氏生活内容之一的读书活动,虽不是纯粹的艺术欣赏,却深具审美之内涵,正如《庄子》中无一字论及文艺,却最合艺术之道一样。从这层意义上说,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之说正是他审美人生观与艺术化的读书精神反映。

钱钟书先生在《写在人生边上》一书的序言里所说:“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陶渊明正是钱钟书先生笔下所说的这样一类人,他们“不问德不德,只问趣不趣”,不为什么而读书,只为兴趣而为,而陶翁读这些书的兴趣所在不是义理探讨、学术研究,而仅仅是一番是鉴赏。因此,他不问书中内容之虚实真假,只留意于书中人物形象的事迹和思想情感。他以自己的生活情趣、审美理想去领略古人的精神品格、志向怀抱,从中求得精神上的默契和共鸣。把读书当成业余消遣的这一从容态度,不仅突出的是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高洁情操,而且更是点出了读书人应追求的无功利的至高境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总之,“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式如果仅仅误读为浅尝辄止之意,实在是距离陶公原意太过遥远。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诗中描写了生趣盎然的农耕生活场景,抒发了主人公不为五斗米折腰、躬耕自乐、安时处顺的淡泊情怀。在这种生活态度中,读书也一定是很快乐,自由潇洒,任有天地,充满了情感特征,而不会是穷搜苦研、繁琐考证的那种读法。在人生理想失意后躬耕南山的生活,陶渊明确实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同调和归宿,“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可以说,这不是一般的读书求知,而是他精神和心灵上的自我观照。

参考文献:

[1]逯钦立.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童庆炳,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刘大杰.魏晋思想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王刚,静穆.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论陶渊明的主导人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5)

读书感悟的名言篇5

重视语文积累是对我国语文学习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历史上许多大文豪和以中华文化为底蕴的科学家无一不是在他们儿时在汉语学习上,下过一番积累功夫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和"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强调的就是要多读、多背、多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那么.在小学语文阅渎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呢!

一、激发学生自主积累的兴趣

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内在动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钥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精辟地阐述了兴趣在各项实践中的重要性,语文积累更是如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的兴趣。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多读、多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动力,如果生硬地强迫学生积累,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积累过程中,教师可以巧用各种训练手段,如用儿歌、顺口溜、一字开花扩词,组织手抄报比赛、成语句子接力赛、优美片段欣赏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尝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自主积累的兴趣。

二、创造阅读条件,丰富学生积累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名篇名著,好词好句比比皆是,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智慧与创新的积淀,不论寓理于事的愚言故事,还是意境优美的散文和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燕子》、《春》、《画龙点睛》、《咏柳》等都是学生阅读和积累的名篇佳作。然而,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仅要传递更多的信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要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积累和收集信息。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通过订阅课外读物,网上下载优秀作品,创办图书角,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掌握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指导他们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格言、优美诗词等,把生活学习、电影戏剧、报刊书籍、宣传标语、电视广播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广撷博采课外语言,并在同学中进行传阅交流,互相观摩,不断丰富语文积累。

三、理解感悟,深化语言积累

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单纯知识的机械累加。感悟是指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学生充分理解感悟课文,是提高学生积累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才会读有所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提高学生积累的质量。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仅要求学生划出或摘录好词好句,而且还要写下简要的感受,不求文字多少,多则二、三百,少则五十来字。这样能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并有了情感参与。

既要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内容,又要揣摩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悟出言中之理,言中之意,言中之情,这样才能更高效地深化语言的积累。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一文,作者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傍徨复杂的心情。课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由于时间跨度大,学生阅历浅,不易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思。教学中,在整体通读的基础上,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让学生质疑问难,再互相交流理解感悟到的东西,适时详加点拨,让学生充分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学生理解了作者对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表达出自己的无限感慨;"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些什么呢?……我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学生明白这是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反躬自问,作者不甘心虚度此生,发出感慨。学生理解感悟了文章内容,深化了语言积累。这篇优美的散文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简朴、轻灵,读起来令人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学生越读越爱读,从中体味语言美,懂得了珍惜时间,掌握了语言表达方式,更高效地积累语言。

读书感悟的名言篇6

圣贤把他们深刻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收益。

为师十三年,时常在忙碌中为自己的平庸感慨,平日非常喜欢听名师上课,然而与名师相比就更觉自己卑微、渺小,缺少职业幸福感。无比崇敬地请教一位名师: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功夫是什么?读书!!名师真真切切地告诉我!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畅快和兴奋。的确,“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一种享受,与书结缘,结下最神圣最美丽的缘。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地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读书,能使教师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智慧的言语,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读书,能改变教师的人生,从而使教师思考人生,把教学变成一种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读书,是教师最可贵的生活品质,更是一种诗意美好的人生境界。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用富有哲理的话告诉学生无言,用行动做,就是最具人格魅力的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能做得到吗?当我抱怨工作的繁杂时,当我对待孩子们的错误疾言厉色时,孔圣人的声音便在脑海中萦绕:“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曾经为了让孩子们爱上读书,我可谓费尽心思,但收效甚微。直至一个平常的课间中,闲极无聊的我无意识地在教室里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猛然抬头,我才发觉教室里比平时安静了许多。只见几个孩子也手捧书本,读得煞是认真。这时,孔子的话再一次在我耳边响起:“天何言哉?天何言哉?……”从此,我开始真正地蹲下身与学生们一起读书,努力做孩子们读书的点灯人,让书香弥漫于孩子们生活的气息之中,让读书成为孩子们最美丽的姿态。 渐渐的,渐渐的,班里读书的氛围日渐浓郁了,爱读书的孩子也多了。就这样,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孩子们已经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享受,再也不用我绞尽脑汁地想办法了。身教胜于言传,这是至圣先师两千年前就告诉我们的道理。我想,唯有当天道与师道融合,我们才能将“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句话完全领悟。可见,孔子一言足以品悟一生!

纵然,语文充满劳绩,我依然幸福地栖息在芬芳的大地上。

当我们在自然生活下悟出真谛,在书墨清香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应该会缄默微笑。

相关论语的文章:

学习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读后感

读于丹《论语心得》之心得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读书感悟的名言篇7

关键词: 《香菱学诗》 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现代社会,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生存能力。通过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伟大人格。特别中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是获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中学生应当广泛阅读。

《红楼梦》能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红学大家周汝昌曾说:“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需要的知识,希望大家多读读这本书。”福建省历年高考文学名著书目中都有曹雪芹的《红楼梦》。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课《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主要写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学诗写诗的全过程。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既是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结果,更是林黛玉精心指导、不断激励的结晶。林黛玉高超的教育艺术值得每个语文老师思考和借鉴。

《红楼梦》常常因内容博大精深、人物关系复杂、语言艰涩难懂而被绝大多数中学生拒之于千里之外,细思不难发现:大多数中学生课业负担重、不懂阅读方法、基本没有交流平台等是他们阅读兴趣普遍低下的真正原因。因此,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多读名著,还要通过课堂上对名著文本的解读、阅读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全面提高文学素养。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红楼梦》中香菱未住进大观园前,就对诗歌产生了兴趣,苦于没有机会,只能偷偷找本旧诗集,抽空看两首。住进大观园后,她主动向宝钗求教作诗,遭到拒绝后,转求拜黛玉为师,黛玉欣然收下她这个徒弟,说明香菱对读诗、写诗是源自内心的真正喜欢。得到黛玉高师的指点后,且看她“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各自散后……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从以上句子可以推知香菱学习作诗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过程,可是她却乐此不疲、如痴如醉、废寝忘食,最终成为一个诗人。香菱学诗成功的案例说明源自内心的热爱才是到达成功彼岸的唯一动力。

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位伟人都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增强人们的自信心,鼓舞人们朝着目标方向奋勇前行。因此,如果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能点燃学生的阅读兴奋点,让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积极接收有用信息,达到最佳阅读效果,这样教学、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激发阅读兴趣是中学语文阅读教与学的双赢策略。

二、课外读物的推荐

《香菱学诗》中香菱介绍自己只喜欢陆游的诗句。黛玉纠正:“千万不能喜欢上这么浅近的作品,一旦陷进去,就再也走不出来了。”接着向香菱推荐王维的五言律诗,杜甫的七律律诗,李白的七言绝句;然后推荐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从黛玉推荐的结果来看,不仅要读一二流名家的作品,还要读名家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纵观《红楼梦》全书,黛玉平日里喜欢看的的确是像《西厢记》那样的名家名作。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中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青春躁动时期,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推荐经典作品,尤其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对拓宽文化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完善自身人格,培养语感都很重要。除教育部颁布的两个新教学大纲中,指定中学生(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课外必读的30种名著外,我们应该向学生推荐以下书目――史书:《史记》、《战国策》、《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小说:《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简・爱》、《茶花女》、《少年维特的烦恼》、《汤姆叔叔的小屋》……科普读物:《昆虫记》、《从一到无穷大》、《生命的多样性》……期纸杂志:《百科知识》、《青年文摘》、《幽默大师》、《意林》等。

三、阅读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方法运用。值得注意的有下面三种:

1.朗读。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书声琅琅、充满悦耳动听的乐章是语文课堂独有的风景。曾几何时,再难见学生神采飞扬、声情并茂的朗读,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解,接二连三的提问或讨论,课堂气氛可想而知,语文课堂没有读书声,绝对背离语文教学规律。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深居闺中的黛玉比我们重视朗读的作用,她要求香菱:“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语文要多读,大声朗读,读得字正腔圆,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不能错一字,不能倒一字;语文要多读,大声朗读,才能集中思想,整体感知;读出意境,读出情趣;读懂作者,读懂人生。

读书感悟的名言篇8

执笔:曾海霞

【内容提要】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三层次 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运用,指学生能把积累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②.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相互关系:

感悟语言是基础,是前提;积累语言是准备,是保证;而运用语言才是终极目的。我们只有把语言的感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有机地融和于阅读教学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教育教学公理、《纲要》《课标》的有关论述以及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江苏李尊栋和李郭忠两位老师研究的“四读、四培养”等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要凸显语文本色,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和知识的“积累”——厚实学生的底蕴;强化感悟积累后的“运用”—— 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1.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原为我校8个教学班,即本课题组8位执研教师所在的教学班。中途三位教师调离我校,又有一位教师参入研究,一年后,这位教师也调离我校。2006年课题组横向发展,把研究成果向全校语文教师推广,课题研究普及全校。

2.研究方法的运用

本课题定位在对“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所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

3.变量及其操作定义的具体界定:

(1).自变量

①.在实验教师中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具体方式:每月收集一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言警句,并熟记在心;每月开展课题小组的学习活动;上科研研讨课;参加实验设计等。

②.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精心设计并开展各种的教学活动。具体方式:

鼓励学生进行摘抄、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上用于交流展示的语文实践活动课,进行各种主题的语文竞赛等。

(2).因变量

①.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②.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品词、品句、品读的能力;语言、生活积累;说写结合)

③.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1.参加本课题实验的人员:庾群若(副校长)、曾海霞(副教导主任、语文教研大组长)、彭素香(副教导主任)、江冰(语文教研组长)、黄彩琼(语文教师)。

2.实验程序

①. 研究实施前期阶段(2003年9月——2004年8月)

召开课题开题,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班、观摩学习活动,转变执研教师教学观念;研究具体的研究目标,制定详细务实的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原始资料;进行第一阶段相关内容的研究。

②. 研究实施的中期阶段(2004年9月——2006年12月)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结合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学科教研活动,结合学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讨、展示、竞赛等活动,积累研究事例和资料,根据研究的进展,进行阶段性总结。

a.立足以人为本,构建课题管理机制。

课题组以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按照“教导处——课题组——教师”的运行体系,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b.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和知识。

在调查中发现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内容认识不足,为此,我们印发资料,采用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提升对“感悟、积累、运用”的理论认识,开拓视野,放飞思想,丰富研究的方法与途径,使课题研究深入、有机地展开。帮助教师提升科研理论水平,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性的支持。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c.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能从平时课堂教育中反思,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在课堂中带着研究的眼光,带着全新的理念走进新课程,实现由职业向专业的转变。

③. 研究的总结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8月)

整理各种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工作。

在课题研究中,多次组织教师到拉堡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吸取经验指导课题组开展研究;积极参加每一次总课题组举办的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写学习体会,或者开展“沙龙”研讨等等。

三、研究的成果

(一)、 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课题实验使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在学校举办的各类赛教课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彭素香老师获柳北区青年教师赛教课二等奖,董燕老师获柳州市的赛教课二等奖。同时,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也不断丰富,撰写的十几篇论文、案例、教案分获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四年来,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阅读方法得当,阅读面及阅读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前测中,有50%的学生阅读兴趣不大,阅读是父母逼着读,为了完成作业而读;60%的学生只阅读卡通故事、动画故事、武侠小说、战斗故事等,而且只看情节,不重文采;70%的学生一、二个星期只看一本书,也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90%的学生没有阅读方法。而后测中,100%的学生都喜欢主动阅读,阅读面广泛,几乎涵盖所有体裁的文学作品,阅读量达到每周三本以上课外书籍;而且学生都能有意识地感悟生活、感悟文学作品、感悟名家名篇的表达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说真话、***事、抒真情”系列训练,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验班学生的习作质量高,每学期作文比赛都能获前三名,远远超出对比班的习作水平。2005年参加全国创新杯作文赛有四十多人获奖。

(三)“教研”、“科研”一体化

上一篇:会计实习报告题目范文 下一篇:关于大自然的古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