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1 18:04:03

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范文第1篇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1、作者的传记;2、作者其它作品;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等)。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扬与批评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它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七、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7、读后感:(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4)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

(5)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8、从本书有何收获;

9、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八、读书报告的撰写步骤:

(一)写版本阅读:为了比较准确理解原著精髓,推荐阅读“全本”;

(二)确立论题:每人根据阅读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三)收集资料:1、摘记原文:根据论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2、查书籍杂志到校图书馆,区图书馆或市图书馆,依据目录检索相关书籍。同时也使学生更清楚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

3、上网搜索:

(四)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立观点、论述观点

读书报告范文第2篇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1、作者的传记;2、作者其它作品;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等)。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扬与批评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它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七、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7、读后感:(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4)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 (5)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8、从本书有何收获;

9、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八、读书报告的撰写步骤:

(一)写版本阅读:为了比较准确理解原著精髓,推荐阅读“全本”;

(二)确立论题:每人根据阅读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三)收集资料:1、摘记原文:根据论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2、查书籍杂志到校图书馆,区图书馆或市图书馆,依据目录检索相关书籍。同时也使学生更清楚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

3、上网搜索

(四)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立观点、论述观点

读书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单向度 评判性思维 实证主义 分析哲学

中图分类号:B026 文献标识码:A

Book Report of "Man of Single Dimension"

――Historical Commitment of Philosophy

XIE Shua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Educ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of chapter eight in "Man of Single Dimension" is studied, with Marcuse's social critical thought as a center. The erroneous views of positivism and analytic philosophy are critic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critical thought is emphasized, and positive thinking is restrained.

Key wordsdimension; critical thought; positivism; analytic philosophy

1 对本章的概括理解

马尔库塞认为哲学的功能是对社会的批判,它的思维方式是理性思辨和否定批判。它通过批判和否定现存的一切不合理的事物,目的是为了超越现实,实现自己在思想王国里建构起来的乌托邦世界。通过“哲学的历史承诺”这一章,进一步批判分析哲学的错误观点,来阐述普遍概念的抽象性和普遍概念本身所具备的可能性,揭露实证主义哲学和语言分析哲学的语言转译的骗局,并提出“某些判断不同历史真正价值的标准”(单向度的人P177),企图唤醒人们能充分认识到否定的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并付出历史性的实践,摆脱先存的不自由的状态。

2 对本章段落的划分

第一部分:(P16167页倒数第二段)戳穿分析哲学所谓 “还原转译”的谎言。当代分析哲学希望通过将普遍性概念溶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以此来“驱除诸如心灵、意识、意志、灵魂和自我之类的‘神话’或形而上学‘幽灵’”(单向度的人P161)。“结果却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表明破坏无能为力――幽灵仍在出没”。分析哲学对普遍概念的转译在日常的话语和行为中,营造出肯定性的环境,从而使人们产生错觉,正是“因为他们为‘环境’所迫,而把他们的心灵与思维过程、他们的自我与他们不得不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和功能等同起来”,导致了“哲学希望破除实体的神秘性,它仍然是在同实体的幽灵斗争”(单向度的人P162)。接下来,马尔库塞指出分析哲学对“民族”、“国家”“牛津大学”等普遍概念的转译,来限制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从而把这种经过裁剪转译的,隐蔽了其缺乏否定性的普遍概念,深深de 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

第二部分:(P167页最后一段~171末)分析了抽象与具体、普遍和特殊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露语言转译是如何一步步蒙蔽人们的思想,把人们变成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指出“普遍性是经验的基本要素,他不是作为哲学概念,而是作为人们天天与之打交道的世界的属性”(单向度的人P167)。马尔库塞指出“抽象性的概念把更为具体的性质当作在具体中所经验到的更普遍、更‘卓越’性质的部分实现、显露及具体化来表示” 。正是基于此点,就会得出“具体性质即表示普遍性的否定,又表示普遍性的实现”。换句话说,普遍性和具体性是辩证统一的,然而在单向度社会中,分析哲学对各种普遍性概念以“实体”的外衣,更深一层抹煞了人们的辩证性思维,从而被这种看似合理的单向度的社会控制得更加牢固。

第三部分:(P171末――本章结束)指出当代哲学的虚伪本质,提出在这个单向度的中需要这种替代性选择。这部分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亮点和精华。马尔库塞指出“当代哲学在其目的和功用间的冲突方面很少获得更为真确的表达”(单向度的人P172),当代哲学已丧失了其否定性和批判性思维,只认识到肯定的一面,认为批判和否定是不安定的因素,已不属于哲学所关注的范畴。但是马尔库塞却认为“从逻辑的观点看,令人讨厌的、作为骚乱因素出现的东西,很可能包含着属于不同只需的可爱因素,因而它可以是创立哲学概念的材料的基本部分。”(单向度的人P172)这里的骚乱因素仅是指在纯粹的思想的领域内的,不受社会制度所制约的否定性和批判性思维。

然而,仅只有“哲学谋划”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哲学谋划在多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的,他就多大程度上于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和层次相适应”也就是说,哲学谋划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也可以说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就引出了批判哲学的概念,即“指涉替代这种发展的可能性。”由于不同的哲学谋划的评判标准不同,所以马尔库塞“提出某些判断不同历史策划真正价值的标准”。这些标准“必须指涉历史谋划用以实现既定可能性的方式:当然这里所说的可能性不是形式上的可能性,而是涉及人类存在方式的可能性”。

马尔库塞在这一部分内容中着重分析这种“历史谋划”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接着在本章结尾处马尔库塞又指出“一项历史谋划的真理性并不能在事后通过成功来证明。人们要摆脱这种单向度的状况,势必要进行一定的反抗,这种反抗不一定要去的一定的实际的成果,但是人们必须不能丧失这种反抗的意识,不能丧失这种辩证的思维和批判的精神,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意识到现存社会的不合理之处,从而摆脱这种被控制的不自由的状态。

3 关于本章的读书心得

在当今发达工业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产品,并且政治也日趋民主化和法律不断地健全,赋予了人们更多的保障,人们可以拥有更多的权利和自由,这貌似是一个接近完美的社会。然而人们就是在这样一个安逸的社会里,就如同被温水慢慢煮熟的青蛙一般失去了危机意识,丧失了批判性的思维,依附于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最终沦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奴隶。马尔库塞却能在这样一个处处充斥这技术和理性的社会中,保持其批判性思维,通过对人的思维、语言、政治等反面进行批判,揭示出当今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们的那种不自由的状态,这一点是值得绝对肯定的。

有的学者认为社会批判理论过于偏激,带有浓重的乌托邦的色彩,是不可取的;有的学者指出对于科技整体水平不太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马尔库塞提出的“技术使人的不自由处处得到合理化”这种全盘否定的观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笔者 认为,马尔库塞能在这样一个平和富裕的现代工业社会中,保持其批判性思维,认识到发达工业社会中的问题和不足,即使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但问题的提出比问题的解决更具有历史意义。只有意识到现代工业社会这些缺陷和不足,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警钟长鸣,避免科学技术对人们的异化,正确协调科技与人之间的建设性关系。因此,我们应对马尔库塞现代工业批判理论保持一个客观的态度,充分认识其理论的先进性并加以借鉴。这里所说的借鉴,并不是像“谋划历史的替代性选择”那样,而是对其富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方法加以学习和借鉴,从而学会一种更为抽象的思考方式。

参考文献

[1]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程超.论单向度[J].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0(1)中.

读书报告范文第4篇

《书林清话》的作者是晚晴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号直山,一号E园,祖籍江苏吴县。其家世代书香,是宋代文学家石林先生叶梦得的后裔,世居洞庭东山。叶梦得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从叶德辉祖上成就可以看出,他出身于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

其祖父叶世业在太平天国时为避乱迁居湖南长沙,所以叶德辉以湘潭籍考中进士,但他无心仕宦,只醉心于学术研究,是近代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叶德辉致仕返回长沙后编纂了《观古堂书目丛刻》,撰写了《书林清话》,刻印了《古今夏时表》,校刊了《元朝秘史》,由于他学术成就显著,所以在湖南士林中名声渐高。

上海古籍出版的插图本《书林清话》共十卷,卷前有缪荃孙作的序和叶德辉本人所作叙,卷后有叶德辉侄子叶启所作跋。书后还续有书林余话两卷,卷前卷后也分别有序和跋,并附录书林清话校补和书林别话。

在《书林清话》序中,缪荃孙赞其“所以绍往哲之书,开后学之派别,均在此矣。”其弟子杨树达评其版本目录学,说他“淹通目录,识别版藏。凡雕刻源流,传本真膺,莫不骈列在胸,指数如画。”

《书林清话》在卷一之首总论刻书之益。首先,叶德辉提出了跟司马光“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读”不同的观点,那就是“积德、积书二者当并重”,“积书与积阴德皆兼之,而又与积金无异,则刻书是也”。其次则写了印行书籍之事,由后蜀宰相所创见。在总论刻书之益后,叶德辉对古今藏书家及其所藏书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古人私家藏书,必自撰目录。清代藏书家及其藏书优于前代,有于敏中《天禄琳琅书目》、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等,莫友芝的《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是除《四库全书总目》外对宋元古籍及版本记载最全的书目。藏书家不仅记载了自己所藏书目,还对其版本流传进行了梳理,对我们了解古籍版本、写作时搜集更好版本的史料提供了帮助。

《书林清话》卷一的前两章可以说用刻书、藏书为引,拉开了本书的序幕,此后则分别叙述了书之称为“册”、“卷”、“本”、“叶”、“部”、“函”。并且考证了书之刻板于唐僖宗中和年间已有,并非始于五代冯道,而刻板到了五代时期已经较为盛行。此书中说刀刻原于金石,蔡邕书《九经》,刻石鸿都太学,是为以石刻经之始,石刻既繁,木版亦因之而出。《书林清话》写道:“吾尝言汉儒以后有功经传者三人,一为刘歆,一为蔡邕,一为冯道。”此书的第一卷,向我们系统介绍了书目刻板的来历发展。

卷二、卷三,首先介绍了两种书即钞本与巾箱本,随后介绍了刻书在宋中叶以后开始有圈点以及宋元字体之分,而且刻书翻板之禁也始于宋人。宋代从各级官府到书院、从官刻到私人刻书,再到各地坊刻,各种版本的书籍数不胜数,刻书业之发达可见一斑。

卷四、卷五分别写了金元明时期的刻书业。金代时间较短,只简要写了金人入主中原后,由于战乱,惟平水不当要冲,故书坊荟萃于此,民间亦有私宅刊本。从书中可以看出,金代的刻书业相比于宋代逊色不少。元代刻书业较发达,有元监署各路儒学、书院、医院刻书,私宅家塾刻书等各种版本的书籍,表明元代刻书业之繁盛,且元代刻书质量也较好。明代比较有特色的是藩府刻书,藩府刻书大都不惜工本制作精美,民间私刻坊刻书也非常盛行,如紫阳书院、九洲书屋等。

卷六叙述的仍是宋代刻书。首先介绍了宋监本书许人自印并定价出售。宋时国子监板,允许士人交纳纸墨钱印刷成书,而且凡是官方刻书,亦有定价出售。随后介绍了南宋补修监本书的情况,而且说明宋自淳化以后,历朝皆刻书,版存国子监。从南宋刻书补修监本书,也可以看出南宋文学之盛。

作者在卷六中又有宋刻经注疏分合之别一章。此章节中,叶德辉认为《杨志》所载宋椠《尚书注疏》中“南宋绍熙”应为“南宋绍兴”,经李治忠在《宋版书叙录》中考证,叶德辉的“绍兴”之说是错误的,可见叶德辉的《书林清话》也并不严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这本书里学习版本知识。接下来介绍了宋刻书的一些特点,如宋人于书中刻墨图记及牌记,宋刻本多为手写欧、柳、颜体字,宋刻书纸墨上佳等,这些都是宋板书的珍贵之处。宝贵的宋板书如《两汉书》、《文选》、《杜诗》,均曾为赵孟\珍藏。

但是宋板书也有一些不当之处,如刻书字句与古本有出入,刻错字或者行字疏密有所参差。所以,鉴别宋板书虽有据可依,却并非一成不变。随后作者对宋刻本历朝贵贱作了考证,其价格历代不一,尤其是宋板书日渐稀少,其价格更是蒸蒸日上,收集珍藏宋板书成为士人斗富争奇的表现之一。

卷七分别介绍了元明刻本。元刻书多用赵孟\字体,且刻书多为名手所写。官刻书由下向上级陈请,但呈刻别集较多,且刻书工价高昂。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元代刻书业发达,且一代刻书之费皆由学院钱粮所出,其学粮之富足非唐宋可比。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元刻书自然质量上乘,作者给予较高评价:“宋本以下,元本次之。然元本源出于宋,故有宋刻善本已亡,而幸元本犹存,胜于宋刻者。”

作者对明代刻书显然评价较低,在卷七中列举了明代刻书的陋习,如官方刻书只准翻刻不准另刻、明人好刻书而最不知刻书、刻书改换名目、添改脱误等,明代刻书工价又极廉,从以上可以看出明代刻书不为后世认同。

卷八首先介绍了活字板印书,作者直接提出疑虑,认为活字始于五代,重点介绍了宋以来活字板在历代的发展变化以及日本朝鲜活字板,给予读者关于活字印刷更为具体的认识。作者又分别介绍了颜色套印书、类书、丛书的刻印、绘图书籍以及古书的辑佚等。随后又写宋元明官方书允许士子借读,从这章看来,宋元明的这种借读倒像是现在的图书馆。最使人惊奇的是宋元明印书用公牍纸背及各项旧纸,可以看出古时纸张质地坚韧,可重复使用,亦可体现出古人爱惜物力财力之意。

卷九则写了清代的刻书业及所刻书的优劣,对阮元所刻《十三经注疏》进行评价,并对古今刻书人地变迁、江浙书坊及京城书肆的今昔盛衰详细介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刻书业从古至今的发展轨迹。

卷十,作者介绍了各种宋元刻本的伪书,宋刻本流传越来越少,因其珍贵,近人以收藏宋板书为荣,想来伪造宋板书也有此原因。此卷还穿插了几则刻书逸闻,如宋代元v年间禁苏黄文集刻板,南宋朱熹弹劾唐仲友刻书公案,明代王延纯淌芳且菸拧2坛巍都Υ按曰啊分性魄宕朱彝尊刻书散与众人校勘,能校出一讹字者送百钱,即使这样也终不免讹字。可见刻书免不了出现漏洞,但古人追求确是精益求精,这是对书籍流传和读者的负责。

《书林清话》全书用笔记体裁撰写,为读者提供关于古代雕版书籍的各项专门知识,诸如刻书源流、版本名称、校勘掌故等,甚至还谈到书籍的作伪手法。叶德辉对版本知识进行详细介绍,这对我们学习版本知识、古籍整理来说,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书。但书中资料琐碎常有疏失,如引用字句与原版有所出入,或对本来正确的记载提出了错误的改正等,且章节分布较乱,偶有重复。虽然此书有一些缺点,但其版本知识的详细讲解,对我们的学习还是很有帮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读书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读书报告 现状 理论依据 内容及要求 注意的问题

读书报告就是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自主阅读名著,编写读书报告册。内容包括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内容梗概、精彩语段摘抄、作品分析与评价、自己的读书体验等,目的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地搜集材料、合理运用材料的能力。

一、读书报告在名著阅读中运用的现状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读书报告写作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遗憾的看到,在语文读书报告写作教学的研究方面还很少,而是在我们的实际语文教学中,普遍重视课堂单篇文章教学、应试学习,目标定位上基本处于初级层次。在语文教育中引入读书报告写作教学的研究还没有引起重视,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和无奈。

二、实施读书报告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1.理论依据

1)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运用生成学习策略,学生的理解迁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进一步研究,整合了认知发展、人类学习、人类潜能、信息加工和智能互动等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形成了生成学习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并非被动地接纳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威特罗克还指出“让学生生成自己的理解很重要”,“他可能不理解教师讲解的语句,但他肯定理解自己加工生成的语句。”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的学习。其观点有(1)意义或经验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即让学生学习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有好处的材料;(2)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习,即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3)学生自己引导,即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并自己发动学习活动;(4)情感在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即要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

3)新课标的相关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读书报告的写作内容及要求

1.读书报告的写作内容

读书报告的写作内容有很多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1)本书的概况:作者简介、内容概要;2)本书在表达、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等;3)本书的主要观点、意图;4)本书的精华部分或个人最喜爱的部分;5)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6)本书读后的收获。

2.读书报告的类型

读书报告的类型一般认为有6种。即感发型、论述型、摘要型、比较型等。感发型:顾名思义就发个人感慨,就是直写个人的第一感觉,表明对所读之书的印象和感受;论述型:论述型是指就所读之书的内容、结构、技巧进行分析论证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等;摘要型:即摘引书中的重点句、段,进行赏析评价,述其作用及价值;比较型:即将该书与同类著作做求同、求异或多角度比较,衡量其优劣得失。

3.读书报告的写作要求

1)搜集资料要求。

确定主题,明确写作方向后,要即刻开始搜集资料,不可迁延太久,容易丢失资料。查询资料时要勤作笔记,以免因忘记而后悔。

2)行文要求。

行文要规范,层次条理要清晰。文字叙述要简洁,论述观点要有理有据,批评观点要客观公正,态度要恳切,避免吹毛求疵,激烈无当,引文要注明出处。

四、实施读书报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认真对待,不可流于形式

实施读书报告教学,师生在意识上都必须重视,要认真对待不可流于形式。

2.教师要认真批改,并结集成册。

学生交上来的读书报告,教师要认真批改,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在适时的情况下将学生的读书报告结集出版或打印装订。

3.一定要举办读书报告会

举办读书报告会对激发学生求知欲、表现欲,锻炼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让学生的成果沐浴在阳光下,在探讨、交流中,学生能自找差距,交流感受,碰擦火花,使优秀者更自豪,后进者更自勉。如果方法适当,通过写读书报告,举办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

(本人长期在教学一线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潜心钻研教育教学,积极探索并实践新课改精神,先后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报刊发表。2011年组织17名学生参加由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共青团、西安市文明办等5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我心中的世园会”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书信文化活动西安赛区中全部获奖。还先后被评为区级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市级先进班集体等)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3]林庆彰,刘春银著.读书报告写作指引[M].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1.

[4]有林耀中.读后感读书报告的写法和实例[M].香港人人书局有限公司,2003

读书报告范文第6篇

要点

" 一、怎样写学术论文

" 二、为什么要练习读书报告?

" 三、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

" 四、读书报告的要求

" 五、读书建议

一、怎样写学术论文

" 写学术论文不难,难的是事先明白它的要求、形成按学术规范从事研究的日常习惯

" 学术规范的日常化

" 学术论文应考虑如下九方面要求:

第一,他

" 把他人观点或其他现象作为直接研究对象

" 借对他人观点或其他现象的阐释而间接表现自我

" 考察研究他人观点或其他现象的能力

" 首要的是“他”性而非“我”性,是借助“他”性而呈现“我”性

" 少走冤枉路

第二,材

" 必须援引足够的文献注释或调研材料

" 考察收集和引证文献材料的能力

" 一看论述能否以材料作论据

" 二看材料是否可靠而翔实

" 三看是否按规范作注

" 注释是学术论文的支撑点

" 评委看论文常常就看注释

第三,小

" 学术论文选题不是广博而是窄小,即选取有特定范围、边界或程度并具备材料基础的具体对象去研究

" 可选择人物、概念、流派或形态的历史等,不宜直陈新理论

" 20年多年前导师告诫弟子:写一群作家或一个时代的文艺思潮

第四、新

" 学术论文必须具有创新性

" 创新能力: 利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思维加工和再造, 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

"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涉及: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协作精神,挑战风险的勇气等等

大学生创新素质

" (1)好奇心和兴趣

" (2)直觉和洞察力

" (3)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

" (4)人文素质,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包?±等

第五、厚

" 厚是指厚重、沉厚。

" 小而不单薄

" 新但不浮泛

" 小而新的题目需以厚实的材料和严谨的分析去使其丰厚、沉稳

" 厚是指对问题采取多方面、立体或层层推进的研究,使人产生丰厚的感受

第六、面

" 论文的“点”可以牵涉宽广的平面

" 要使小题目不显小气,就需将其置放到宽广平面去分析

" 研究文学人物或作品需研究其同时代人物或语境

" 既通过面阐释点,又通过点阐释面, 实现点面互释

" 面要求宽广视野、比较眼光、全局胸怀

第七,实

" 处处求实、实证

" 以研究基础、翔实材料和严实论证取胜

" 一是有厚实的学术素养

" 二是对对象有足够了解

" 三是小心论证,不说空话,有可靠材料

第八、透

" 说理透彻、分析透辟

" 不要求深不可测,而要求透彻、透辟

" 与其讲深不如说透

第九、反

" 在写作中随时回头反思,反复思量或追问研究是否匹配,做出调整、先前结论。反有三层:

" 一是返回原初起点去再思,调整研究方案

" 二是反过来从相反方向去质疑,自我反驳

" 三是返回去把自身当作研究对象,返观自我人格投影

" 为学与为人的互动

个案分析

" 2002级吕挺同学介绍毕业论文写作体会

" 论文题目:

– 日记体与女性身体关注

" ——试析格非小说《人面桃花》

" 吕挺:毕业论文写作体会

二、为什么要练习读书报告?

" 传承知识

" 训练理解、概括与语言表达能力

" 体会治学奥秘

" 为创新而积累

" 学术论文及学位论文的必要训练

三、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

" 引言

" 一、内容概述

" 二、理论与方法

" 三、扩展讨论或个案分析

" 四、评价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个案

" 硕士生罗成同学介绍读书报告撰写体会

" 题目:阅读《互文性研究》

" 重点介绍:

" 运用“互文性”观点分析舒婷《致橡树》

四、读书报告的要求

" 1.理解书:认真理解和概括书本内容(书里说了什么)

" 2.抓书主旨:在前后左右比较中抓住其主旨(书的贡献何在)

" 3.激活问题:从中激活个人的问题意识

" 4.联系实际:联系中国实际加深体会

" 5.利用书:看看如何用书

五、读书建议

" 第一,知建树究得失

" 总体上知晓该书学术建树(如学术贡献、特点、地位、影响及意义等),不忘探究治学得失。

" 在充分尊重学术建树,冷静评判具体治学长短

五、读书建议

" 第二,取人长开己窍

" 读他人书,应取其长,促使自己开窍

" 随时随地像海棉吸水那样尽力吸收他人着述之长

" 始终保持警觉 之心也必不可少

五、读书建议

" 第三,他失九不及己得一

" 名家难免有片面性或缺点,决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十全十美

" 学人不能满足于评说别人而不知自己建树

" 指出他人的九处缺点也不及自己亮出一处优点

" 名家得失固需评,自己建树更根本

" 成熟的学人应时时自问:换了我,该怎么做?是否做得比他好?

五、读书建议

" 第四,读人书想己事

" 读人书时想自己事,筹划学问该怎么做

" 读书无止境,人的学术生命有限

" 不要被良辰美景迷惑,而要以有限生命投入到个人学术园地的开拓上

" 在继承中创新

五、读书建议

" 第五,先梳理后立说

" 创新建立在对现有成果的了解与尊重上

" 提出新论点前先应梳理前人已有工作,否则落入雷同、重复陷阱

" 提出新论前应小心求证

五、读书建议

" 第六,广读书小落笔

" 一方面广泛读书;

" 另一方面治学时小处落笔,将广泛的兴趣沉落到细小问题的研究上。

" 广读小落,才会作出真正的学问来。

" 广读广落,听起来很美,但终究颗粒无收。

五、读书建议

" 第七,读西书做中学

" 年轻时难免向往西学,以做西学为乐为荣,但真正的学术园地还在中国,真正站得住脚的学问还是中国学问即中学。

" 一方面必须研读西书;

"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人,更重要的是研究自己的问题,做出中国学者自己的建树。

五、读书建议

" 第八,谈空不如做实

"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通常弊端:空想多而实干少,天马行空地畅想却找不到具体落脚点。

读书报告范文第7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宜人的深秋时节,在这午后的金色阳光下,我们初二年级全体师生迎来了这盛大的节日——读书报告会。

有人说,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因为,书能使人抓住这个世界秘密的核心。你读什么样的书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什么也不读,那么你的头脑就会萎缩,你的理想将因失去活力而动摇。阅读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在一生中的黄金阅读期做好阅读储备,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有专家认为,一个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的黄金阅读期,只能在10 ~14 岁(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之间。

因此,学校和老师倡导组织了这次读书演讲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这次活动得到了各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大力支持精心指导,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的老师!

下面,就让我们热烈欢迎、静心聆听、共同分享同学们的阅读体会,走进优美的读书世界。

读书报告会开场白(二)

各位同门大家好,我是这次读书报告会的主持人贺佳,欢迎大家来参加此次的读书会。下面由请冯润瑛同学为我们呈现法学经典著作,边沁的《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的读书报告的盛宴,欢迎。

读书报告会开场白(三)

本周语文学习要完成最后一个单元了,也要学习《草船借箭》的故事了。于是,我今天在班上就要他们紧锣密鼓开始准备。本周周五班会举行。也安排了班上特别聪明的孪生兄妹两黄来当主持人。两个小家伙兴致勃勃地接受了任务,说他们自己写主持词。回到家里,我上网搜索了下,找了点资料,拟了个开场白和结束语。让他们两个再写好中间班级节目的串台词。

开场白:

A:书是一道厚重的门,垂青着每一位敲门者。

B:那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

A: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图书馆。”

B: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与我们相伴一生。

A:尊敬的老师们

B: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读书报告范文第8篇

初中时,曾读过这本书,其实也只能算是随手翻了翻,因为书中并无太多引人入胜的情节,才读到一半就被其它小说吸引了去,只留下一种印象,知道它在揭露旧社会的丑态。时隔两三年,虽涉世未深,却也有了更深的阅历,重读此书,便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我要说,这部书并不是一部具有时代局限性的作品。

书中方鸿渐是当时众多赴欧洲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中的一份子,应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他又不同于其他人。他代表了那些抱着“游学”心态来到欧洲,只等弄到学位后学成归国,享受留学生的地位和待遇的一部分人。不过,到底他也只是个成不了大事的假知识分子。那些混到学位的人转而对自己的“游学”经历如数家珍,回国后便大加宣扬,闻讯者无不赞扬其学业有成,同时他们又凭空增加了无数的仰慕者,于是春风得意,准备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那些人不同,方鸿渐对自己买到文凭并不以为然,每每有人提到他的文凭和博士学位,他总是感到心虚和惭愧,与前者相比,他还算有一点良心。其实,最初在买文凭之前,他也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直到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此后,他也始终不能摆脱假文凭带来的困扰,这在后来成为了他取得成功的绊脚石。来到三闾大学,方鸿渐害怕被揭穿,同时心中又有那么一点良心发现,不敢拿出文凭,只能勉强当个副教授,还要看校长的脸色、受同事的鄙视;而恰巧,他发现与他同毕业于克莱登大学的“校友”韩学愈却荣任系主任,并且这主任的位置正是凭借着他一直没有发掘到的“母校”的名气。这更让方鸿渐陷入后悔与自责的矛盾之中。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造假事件却也屡见不鲜。继“假奶粉”、“假药”事件后,又闻“文学作品抄袭”、“影视作品抄袭”…,在国际上也有一时闹得沸沸扬扬的“黄禹锡论文造假案”。社会上造假且若无其事地把它发扬光大的韩学愈式的人越来越多,以致社会上公平竞争的气氛被破坏殆尽。我们在街头随处可见的办证的广告始终无法根除,一方面是由于办证人的“执着”,而另一方面这些广告也受着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没有有这方面需求的人,那么那些靠办证为生的人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下去。

毋庸赘言,想要根除社会上的造假之风,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当然,也许有些受到感化的造假者会变得像方鸿渐一样,虽深怀造假技艺,却不再滥用,甚至转而向人们揭露造假内幕。但是,我们的社会既不需要韩学愈式的人,也不需要方鸿渐式的人,我们需要的是高素质、有道德的人一起将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竞争与机遇并存的平等公平的社会。

读书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读书 报告会 思考

普希金说过:“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教育部也早在2003年4月新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就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的全新阅读教学理念。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在高中三年将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是必须努力寻求的。为此,我做过很多尝试,比较成功的是今年5月份开的一堂读书报告会。

学期初,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比较好的课外读物,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后,组织学生进行了读书报告会。会前,我对本学期同学们读的书做了一个统计:全班共读了26本书,有《美的历程》、《周国平散文》、《谈人生——鲁迅》、《巴黎圣母院》、《麦田里的守望者》、《觅渡、觅渡、渡何处》、《长恨歌》、《病隙笔记》、《文化苦旅》、《呼兰河传》、《傲慢与偏见》、《浮生十记》、《千年一叹》、《骆驼祥子》、《名人传》、《围城》、《百年孤独》、《双城记》、《复活》、《贾平凹散文集》、《刘墉作品集》、《林清玄散文集》、《盗墓笔记》、《三重门》、《帝国的惆怅》。这些书籍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有美文、哲理散文、文化散文、经典小说、流行文学等。相对集中是《周国平散文》、《文化苦旅》、《三重门》、《围城》。

老实说,因为大家读的书比较杂,对这次读书报告会我期望值不是太高,也只定位于学生能向大家推荐自己读的并认为可以值得一读的书。但同学们的表现还是让我大吃一惊,他们很积极地用各种形式纷纷表达自己阅读后的体会:有学生将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好书编写成对联介绍给大家;有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贾平凹散文集》的精彩章节;有学生用话剧的形式来表演《骆驼祥子》中经典情节;有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有学生用图画来描绘《盗墓笔记》中的情景;还有学生整理了自己的读书心得,自己制作了一些PPT,比如殷嘉曼同学把《文化苦旅》中余秋雨走过的一处处令人流忘返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古迹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激起了同学们极高的兴致。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鞠亚星、王彬、马骥、姚奕、季节、赵鹏飞等同学对《周国平散文》中孤独这一境界的热议。至今这些智慧的语言还时常在我脑海浮现: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他完成了一种内在的本身的超越性的突破。凭着他思考者的身份,他可以随意逡巡于任何国度的思想界,穿梭古今,吞吐千年,与尼采,与苏格拉底、斯宾诺莎,与柏拉图、帕斯卡尔完成心与心的对晤。

最后,把整节课推上高潮的是80后作家韩寒呼喊出他们心声的《三重门》同学们讨论中国当代的教育制度,品读了韩寒幽默的经典的语录,甚至将《围城》中的经典语录做了比较,还就韩寒和钱钟书进行了辩论。这节课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很多同学下课后恨不得立即把这几本书找来,当时听课的老师也用了叹为观止来给以高度评价。

惊叹之余,面对一群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也引发了更多思考。

一.要不要读

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阅读比课内听讲更重要。事实上,活跃在读书报告会上的同学都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课外读物,总是如饥似渴地读我们介绍的书籍,还喜欢刨根问底地探究文章内容,并有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的乐趣。我们也常常发现有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条件的学生,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正如吕叔湘先生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所以,个人以为,课外阅读不仅要读,还要做到像所说的“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那样。

二.什么时候读

多年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引下,语文学习也带上了功利色彩,甚至有些学校打上语文教学理科化的旗号,特别是到了高三,语文教学就陷入了学生做题,老师批改、评讲,学生再做,老师再改、讲,学生越考不好越要考得怪圈。从而校内课外阅读化为乌有。有些学生在家进行阅读,而家长又认为那是“不务正业”,影响教学成绩,一票否决。长此以往,学生能阅读时间几乎为零。渐渐地,学生也就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完成作业就完成了学业,课本以外的书都是“闲书”。

所以我认为,什么时候读根本不是问题。不是我们真的每天就拿不出一点阅读时间,只不过是完全为了高考服务的一种托词或者是功利语文的理念而已。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转变我们的固有思维,教师、家长要联手保证定时给学生一段开放、自由、宽松的阅读时间。正如郭沫若所言:“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我想,剩下的顶多也就是坚持的问题了。

三.读什么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狄慈根在他的《辩证法的逻辑》中也有这样的言论: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我以为学生读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时正确把握要领、体会内涵、理解意图,进而提高阅读效果,也就是下面要说的怎么读的问题了。

四.怎么读

阅读不同于科学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情感的体验。因此,阅读成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读而有获,他们才能有兴趣读,主动读,课外阅读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怎样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呢?

朱熹在《训学斋规》一文中提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甚至在《朱子语类大全》中有这样精彩的描述: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老先生的精辟言论无不强调着学生阅读时动口与动笔的重要性。动口,就是要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而动手我把它理解为做好读书笔记,要像赵树理“沙里淘金”般在书中圈圈点点,要响应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去对文章内容做一点点评、反思或怀疑,要牢记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古训分门别类地做知识卡片,还要用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感悟写一点读后感。

阅读能增长见识、拓展心智、丰富心灵,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坚定地给学生时间,给学生书籍,给学生方法,他们就一定能从优秀的课外作品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文化大师余秋雨的经典: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读书报告范文第10篇

看完了书,合上书页后,聂赫留朵夫成了一个思考的对象。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他。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家中的女仆卡秋莎产生了爱情,但没有过多的表露。当他做了几年的军官回来后,原本善良的他变成了一头野兽,他玷污了卡秋莎,给了她一笔钱后就抛弃了她。在一次法庭审理案件时,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目睹了审理马斯洛娃(卡秋莎)毒死人命案的经过,当马斯洛娃的眼睛扫过他时,他心里极度恐慌,并产生了自己无法控制的悔恨情绪。随后的几天里经过思想的斗争,决定“救助”马斯洛娃,及其他一些受苦的人并与马斯洛娃一同流放到西伯利亚。

读罢这本《复活》,我的感觉就是聂赫留朵夫能洗心革面,便会他原来的自己实在是非常不容易。早先他只是一个善良的贵族青年,过着属于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生活,与卡秋莎也只是单纯的喜爱。但是周遭的人不但不认可他,反而觉得他很好笑,使他逐渐不信任自己的善良。经过三年的军旅生活,他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并决定做“跟大家一样的人”。这使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利益主义者”,迷恋酒色,享乐成癖。他把女人当作玩乐的工具,于是便在回来后了那个曾经单纯可爱的卡秋莎。但是在法庭上的相遇为他敲响了警钟。他不敢直视马斯洛娃那双斜睨的眼睛。他感觉是自己曾经的举动迫使卡秋莎堕落成现在的马斯洛娃,一个,囚犯。于是经过多日的思想斗争,他找回了自己的本色,他要去“救助”马斯洛娃,并要彻底拯救她,与她结婚。这就是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复活,这让他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它有许多被污染的地方需要清理。然而,我认为聂赫留朵夫能做到这一点的确是很不容易,这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在周遭可以说是十分恶劣的环境中,他堕落了。可他能被与马斯洛娃的重逢所震撼,并决定重新做人,这说明了他的本质还是善良的。他重新开始记日记,“同自己谈话”,“同人人身上都存在的真正的圣洁的自己谈话”,这是他人生的转变。试想,在一个人人都享乐的贵族环境中,一个公爵,只因一个、囚犯的一个眼神就改变了自己,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然而聂赫留朵夫却做到了,而且是在那个、囚犯近乎于玩弄的态度下做到的。这不得不让人好好思考一下自身。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复活不仅“救助”了马斯洛娃,让她明白世上不知是黑暗,还有善良的人,也“救助”了其它受着不公平待遇的人。他帮助被诬陷的囚犯,去找典狱长、副省长,那些它并不想见的人。复活的聂赫留朵夫成为了黑暗社会中的一个亮点。

至于他与马斯洛娃一起流放到西伯利亚,并不顾马斯洛娃已不再需要他,仍旧希望马斯洛娃能宽恕他,并想继续帮助马斯洛娃,这也就是聂赫留朵夫真正的复活了,他已经彻底从一个贵族公爵便回一个善良的人了。

想想聂赫留朵夫,再想想我们自己。他在一个不甚明朗的环境中复活,找回自己

,而我们在一个十分光明的环境中就应该做得更好。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在报纸上曾刊过有个见义勇为的人总是不遗余力对不正确的事做出纠正。有次他看见卡车司机乱吐槟榔汁,好心的劝他,却因而被打了几乎送了半条命!真是讽刺,报上这活生生的案例使的原本热心的人不由得犹豫起来,最后大家看到不公平的事情不再劝阻,变成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这是一个好人的“堕落”。

再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如今有许多学生不好好学习,天天往游戏厅、网吧跑,家长、老师教育了半天,可惜学生不仅“坚决不改”,还“变本加厉”。学生不学习,也可以适当休息。但是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只顾“休息”就是“自甘堕落”了。在一个很好

的环境中不知道珍惜,倒显得不如到差的环境中体会一下再回来的好。可是又有谁会到差的环境中去体会呢?既然没有人想去,那么就是人们不知珍惜了。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范文 下一篇:语文教育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