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还是读书!

时间:2022-06-20 06:47:38

读书,还是读书!

记者已在今年上半年采访过江苏出版界的部分老总和资深编辑,和他们一起谈了关于读书的问题。有朋友问,江苏的机关和企业的领导干部是怎么看待读书这件事情的呢?为此,记者有针对性地分别采访了既是政府官员、企业老总,同时又是作家的3位具有代表性的读书人。他们分别是亚洲青春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江苏有线网络集团纪委书记丁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江苏省财政厅法规处处长顾岳良,著名诗人、江苏高速公路石油公司总经理成秀虎。丁捷任过媒体总编辑、地州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已出版过十多部文学和艺术专著,获得多项国际国内文艺奖(其文学成就本刊第7期有专文介绍),顾岳良曾任新疆伊犁州财政局副局长,出版过文集《我心顾远》、《半生半惑》、诗歌集《沧海澎湃》,成秀虎曾任江苏省交通厅办公室主任、江苏润扬大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总支书记,出版过诗歌集《心灵在黑夜飞翔》、《浪漫的沧桑》,第三本诗歌集正在出版中。他们对于读书的真知灼见无疑对大家有很好的启发与借鉴。

书是我永远的老师

当记者询问书籍,特别是第一本书籍对自己人生的重要影响时,大家均一致说,书是我永远的老师。

丁捷在谈到读的第一本书和这本书对自己一生的影响时说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说3本书。泰戈尔的《飞鸟集》是我记忆中最早接触的文学书,床头案边,随手翻阅。阅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青春之歌》,第一部外国文学是《茶花女》,读这两本书都在10-12岁之间,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学女性形象,开启了我对异性世界的最初认知。一个人的阅读从哪里开始有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也许就决定了此后的阅读必然取向,甚至人生趋向。

而当问到父辈及老师或长辈读书对自己的影响时,丁捷说,父亲是新中国早期的师范毕业生,他对我的影响很大。他是我阅读和写作的启蒙者。父亲讲述他读过的那些书,那里的人物、故事、情感和哲理,让我入迷,让我开窍,让我迫不及待地成长,识字,阅读,写作,进入人文世界和文学人生。

顾岳良小时候生长在江苏常州的武进农村,他说,因为家里贫穷无书看,只有《选集》1-4卷,因此我就从第一卷读到第四卷,篇篇读过。毛选那种包罗万象,高屋建瓴、哲理深厚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当时还写过读毛选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呢。

成秀虎说,我小时候生活在苏北的海安,那时对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一位名叫敢峰的人写的书印象很深,书名忘了,书中主要讲的是人生和理想。我那时是一位懵懂少年,这本书一直激励着自己刻苦学习,要树立人生理想。

记者问到大家最近在读什么书以及为什么读这本书时,丁捷说,最近在读清史类的书,以及民国老课本。他的理由是“我们必须矫正少儿时代偏颇阅读形成的历史和语文教条”。这倒很有趣。

成秀虎说,最近读书偏重文史类的书籍,重读历史,可以使人变得明智。茅盾文学奖历年长篇集我都买了,有空就读一读。就是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么。

顾岳良说,因为忙,没时间读大部头的书,诗词短小,可以抽空读。我最近在读的诗歌一个是的诗词,另外几个人是李白、李清照、纳兰性德、辛弃疾的诗词。多读一读这些人的诗词,你会感到真是诗魂不朽。

领导干部、企业老总怎样读书

记者问到领导干部、企业老总需不需要读书和怎样读书时,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那还用问吗?不过,怎样读书,每个人还是有每个人的独立见解的。

丁捷:领导干部是一种高要求的职业,除了必读这个职业需要的专业书籍外,我们还是要跟所有人一样,读得多一些,读得广一些。所读的书可以相对集中在人文情怀培养、正视历史和审视天下、科学思维训练等方面。

成秀虎:读书有利于日常管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但要自己读书,还有注意及时提高员工的素质,提倡员工要读书。为此,我为全省近70个加油站每个站都配备一个阅览室,每个阅览室配备图书二三百本,期刊七八种,还搞一些读书活动,以推动员工的读书。

顾岳良:领导干部需要读书,特别要读专业书,不然干不好工作。除此之外,我以为还有几类书必读,一要读历史,因为无论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大人物、小人物,他们的为人处世都是今天我们后人的经验教训。二要读哲学,懂得一些哲学,你做事就会全面考虑问题、讲逻辑不会偏颇。三要读一点心理学,因为我们要与人交往,不懂心理学,就不会感悟到对方的感受,很难与人相安共事。

纸质书会退出历史舞台吗

至于纸质书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大家的回答是肯定不会的。

丁捷认为,这里有一个复杂的阅读感受问题。彩色摄影的诞生,并未淘汰黑白艺术;电视的诞生,并未淘汰报刊;互联网的诞生,并未淘汰电视。人们接触任何事物,都有多样的趣向需求。电子书有电子书的趣味,纸质书有纸质书的趣味。

那么读纸质书有什么好处呢?

丁捷说,纸媒阅读非常重要。年轻人在阅读的问题上,存在一个读物选择的风险问题。放任孩子自己选择阅读,如果选择了色情、血腥、邪恶、堕落内容的读物怎么办?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网络阅读,尽量让孩子阅读纸质书报刊。为什么?因为网络上鱼目混杂,什么东西都有,孩子的自制力差,难免会选择坏内容甚至沉湎其中。而纸媒的出版在多数国家,都有程序复杂的审核,加上纸媒消耗成本偏高,所以纸媒内容大都是围绕经典,选择优秀,题材规划慎之又慎,发行渠道的法制监控也相当严格,坏书刊到达孩子手中就不那么便捷了。所以,在孩子的心智发育成熟之前,原则上不能给其过多的上网自由。

顾岳良:纸质书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的书籍从竹简算起,生存了2000多年,造纸术的发明也有1000多年了,不会因为一些年轻人不喜欢手捧纸质书而消失掉。可以说,纸质书是中国的独特的基因,一万年也不会消失。就像不可能因为发明了摄影而使绘画退出历史舞台,不因为有电脑而使书法退出历史舞台一样。

成秀虎:现在虽然阅读有快餐化倾向,但与阅读纸质书并不矛盾,最起码文化学者要研究纸质书。电子书虽然传播快,但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是纸质书的补充,你再现代化,也要借助纸质书这个平台。所以,我坚信纸质书永远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对年轻一代和海外华侨华人及其后代的寄语

年轻一代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及其子女如何读书?读什么书好?大家的献策也不错。

丁捷认为,再大的树,都不能忽略自己的根。海外华侨华人最好不要丢掉母语和中国文化,这样才能认识自己的血脉,找到自己的灵魂。内心强大必须认同自我,认同自我必须认祖识源。

丁捷在报刊上写过不少劝诫和辅导孩子读书的文章,他说:“我希望每个家长和孩子都要把读书作为人生的规定,始终恪守。我自己的孩子从小热爱读书,在一个充满书香的家庭里,读书对每个家庭成员来说,都会成为一种日常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像吃饭穿衣一样极其自然。我的孩子现在读高中,他的阅读量很大,书种也很杂,所以他眼界很开阔。他也经常发表文章―――不是为当作家,他没有那个志向,但他认同写作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如同驾驶汽车和操作电脑一样。

成秀虎:海外华侨华人及其子女,需要读一读中国的经典名著,你只要下决心读一两部中国的传统经典名著,也许它会影响你一辈子。

顾岳良:希望孩子们读书要有所选择,读一些对人生有启发的书,这样会终身受益。海外华侨华人要想保住自己的根脉就要读国学书籍,国学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儒释道,还要读中国的历史名著。家里有家谱的要读读家谱,因为家谱是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我就为我家的祠堂写了4个字:“传辉踵美”,以教育后人要发扬家族美好的光荣传统。

上一篇:抗日一翘楚,创业亦英雄 下一篇:跨境电子商务炙手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