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自然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11-10 09:47:15

关于大自然的古诗

关于大自然的古诗篇1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情感培养

古诗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就收录的一百多首古诗词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它们起着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但是,我们聚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发现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试着对这些现状进行分析并希冀寻求一些策略与方法。

一、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学方法枯燥,课堂缺失美感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多半是采用“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说思想,齐背诵”,整个过程程式化,使原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许多教师翻译成一叠索然无味的小菜,而且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隐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课堂上当然就缺乏美感,缺少“情”的涌动。

2.学诗途径单一,体验缺少灵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但是从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来看,还往往仅局限于课堂。老师也盯着课本,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节外生枝,生怕联系一些课外知识、拓展相关古诗会浪费时间,不敢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引进课堂,不想或者极少推荐积累其他古诗。所以,不仅课堂如一潭死水,缺了课外延伸、课外实践活动这一源头活水,而且校园古诗文化建设更是淡漠,使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缺少古诗词的教化、美化。

3.关注角度偏移,学诗丧失兴趣

自从新课标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词的数量后,教师也比较重视对学生古诗词的积累、背诵,但是在理解上有偏颇,不少教师仅仅关注了学生“量”的积累,只知填鸭灌输,让学生大量地机械地抄写、背诵、默写。学生在枯燥的背诗、抄诗中毫无审美体验而言。慢慢地,便丧失了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受到情感的熏陶了。

二、培养策略探讨

那么,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激发学生学古诗兴趣,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呢?笔者从策略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

1.以情怡情,传递诗情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具有感染性的特点。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后的感情传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因此,教师首先在备课要牢记一个要点:要使自己在教学中把古诗词内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自己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广猎知识,正确把握古诗的情感内涵。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习的古诗词都是历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作品语言简练,韵律优美,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诗贵言志”,他们借助古诗抒发了许多美好的情感。这些情感都需要教师用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情去架起一道帮助学生通往古诗情感的桥梁。由此,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我情感的调控能力,要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初步领悟古诗的语言美、情趣美、情感美。

2.美学古诗,增强诗情

诗重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感情就没有诗。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美学”的理念――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还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有着具大的美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快乐地学,美美地学。

(1)吟诗。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只有有感情地吟诵,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果教师事先准备好与诗的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营造吟诵的氛围,那么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

(2)唱诗。学生喜欢歌唱,有时还喜欢自编自唱。根据这一特点,在古诗文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古诗文。这种变读为唱,学生学得愉快,而且在唱唱、跳跳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诗文的熏陶。

(3)演诗。古诗词语言凝练,要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可在学诗时采用表演的方式。如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在学生想像画面之后,教师请一个同学作诗人贾岛,请另一个同学做童子,演一演当时的情境,在学生角色对话的表演中,不仅把《寻隐者不遇》中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而且也初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

(4)画诗。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我们可以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如于永正老师教学古诗《草》时,让学生画一画草的枯荣,画一画藏在土里的草根,画一画春风一吹,小草又冒出地面的情境。

(5)写诗。“儿童的心灵世界具有丰富的感受性,旺盛的想像力和诚挚的情感,带有天然的艺术化倾向”“儿童新鲜、柔软的心灵,到处是感知生活的触角”。因此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是有道理的。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地引导学生仿诗、改诗、写诗。在这样的创作中,学生享受了学诗的愉悦,发现了自己的灵气,惊叹于诗的神奇,加深了学诗的感情。

3.开发诗园,滋养诗情

古诗如源源流淌的河流,只有尽情地畅游其间,文化底蕴才能厚重起来。因而,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诗歌家园。

(1)拓展阅读。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高鼎的《村居》和孟浩然的《春晓》,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这样进行拓展阅读,就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到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一步地提高,学诗的愿望也就更强烈。

(2)巧用趣用。熟读、理解、积累的诗句,别让它们总关在学生的脑海里,要引它们出来走一走,让学生在 “温故而知新”中感觉古诗用时更觉趣。带学生踏青时,吟一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游西湖时,来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让诗自然地走进生活,让学生感觉生活处处皆是“诗”。如此,在自然地运用中享受到了“诗趣无穷”。

关于大自然的古诗篇2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新诗;古典诗歌;意境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2-0088-05

新诗的诞生起自对中国古典诗学的决裂。这种自绝于传统的变革方式让不少学者为之担忧:鲁迅以为“‘新文学’和‘旧文学’这中间不能有截然的分界”[1]347,“新文化仍然有所传承,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1]373;周作人也“相信传统之力是不可轻侮的”[2]129。对传统的体认,实来自对新诗未来的焦虑。当西方的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文艺思潮蜂拥而至于这个自绝于传统的民族时,反理性、反中心、解构一切、反叛一切成为众多新诗人膜拜的法则;当荒诞、虚无、颓废成为某些新诗与传统对抗的标签时,缺乏功底的书写、节奏凌乱的篇章大量涌现,诗性家园一片荒芜。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们还缺乏对“新诗”内涵和外延的清晰界定,以及创作和评论的相关准则。何者为新诗,何者不是新诗,至今悬而未决。但是只要是“诗”,且是“汉诗”,那么我们必定会把这种诗体放置在中国诗歌古今演变的脉络中去考察,也必将会用国人意识深处的那些相对稳定的审美经验去关照它。新诗亟须和中国古典诗学的伟大传统进行深入的对话。

继鲁迅和周作人之后,有不少诗人和学者对新诗和古典的关系有深入的思考。1937年5月,叶公超在《论新诗》一文中引上官碧的评论说:“新诗要出路,也许还得另外有人找更新的路,也许得回头,稍稍回头”,“把自己一个二千多年的文学传统看作一种背负,看作一副立意要解脱而事实上却似乎难于解脱的镣铐,实在是很不幸的现象。事实果真这样无情,那诚然是‘可悲’了”[2]321。梁实秋直接指出:“新诗之大患在于和传统脱节。”[3]郑敏则从文化复兴的高度,呼唤新诗从古典诗学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从而建立东方式的、中国式的诗学。她认为21世纪的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与进入现代、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本末关系了。[4]这些理论思考无疑是必要的,然而真正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重要成绩的诗人,首推余光中。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余光中在其《古董店与委托行之间》、《莲的联想后记》、《现代诗怎么变》、《谈新诗的三个问题》等一系列诗论中表明观点:有深厚“古典”背景的“现代”,和受过“现代”洗礼的“古典”一样,往往加倍地繁富而且具有弹性。面对传统,余光中态度明确:“反叛传统不如利用传统”[5]148,“志在役古,不在复古”[5]67。以下重点论述余光中新诗对中国古典意境的接受策略,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余光中对古典诗歌意境的接受策略根本表现为对中国古典生命诗学生成机制的体认,而注重新诗意象的具象性和古典化特质是其最显著的特征。西方的现代主义诗歌中也曾出现过标举“意象”的诗派,但其所谓“意象”只是瞬间体验式的、带有超验色彩的、直觉印象式的心智呈现,意象多混杂、晦涩。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诗歌的生成模式往往就是天人合一、物我互参情境中个体生命的体验模式。“意象“是生命诗学中沟通“情”与“境”的关键。就生命诗学中诸多核心要素而言,“情志”是诗性生命体验的根本,“兴感”是诗性生命勃发的契机,“意象”是诗性生命的审美显现,“意境”是诗性生命的精神归宿。陈伯海先生认为,中国诗歌发端于“情志“,成形于“意象”,而完成于“意境”。由“因物兴感”经“立象尽意”再到“境生象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诗歌生命活动的流程。[6]余光中评价自己晚年所创作的诗集《高楼对海》时说:“我在西子湾的诗作不必刻意造境,只须自然写景,因为只要情融于景,就成了境。我读中国的古典诗常震撼于其‘气象’。”[5]548余光中的这段话实际上就是“情志为本”、“因物感兴”、“立象尽意”、“境生象外”理论的现代注解。从情感的兴起到意象的选择,从意象的选择到意境的熔铸,余光中的诗学延续了古典。他在生命融入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诗性的体验,暗合古典生命诗学的基本精神。当有诗情勃发后,意象的择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明晰的意象不仅关系到诗人情感的表达,而且还关系到读者阐释的介入。从诗歌的创作机制而言,意象是诗人情感融入意境的重要介质;从诗人创作的角度而言,传统经典的意象以其较强的情感附着力,承载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诗人“尽意”的前提;从诗歌阐释的角度来讲,深植于中国文化之内的清晰可感的表意之象为诠释者指出了易于感悟诗思、参透诗境的门径。所以追求意象清晰、蕴藉,且符合中国文化心理,也是这种生命诗学的内在要求。志在役古,不在复古同时,余光中对中国古典生命诗学的体认和对清晰明丽意境的择取也是对新诗“现代病”反思的结果。余光中认为现代诗的第一个危机便是虚无,“这种氛围中,一切既有的价值都将否定,一些新诗人以他们所认识的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以超现实主义为其表现手法,随之出现那种面目模糊,语言含混,节奏破碎的‘自我虐待狂’”[5]144,所以意象的抽象、晦涩就成为某些新诗标榜“现代性”且与传统抗衡的手段。余光中早年的诗集《钟乳石》中也表现出对这种现代诗风的追寻,他把写诗当成是自己存在的证明,认为“听惯了神话和童歌的‘听众’,是无法适应现代诗的气候的”[5]250,这些诗歌有抛弃读者、自绝于传统的倾向。如写于20世纪50年代的《夜之第六感》(节选):

醒来,看梦魇的标本浮漾于

夜的酒精缸里。

而远处,按摩者的冷笛

在催眠长街的碧瞳与红瞳。

啊,这盲者,为何他必须吹盲

这大都市的百眼兽的眼睛?[5]247

关于大自然的古诗篇3

关键词:微课;古诗词;融合

古诗词教学面临困境,一方面是由于古诗词年代比较久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距离,部分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由于古诗词自身的特点,“言简义丰”,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上课方式引导学生体味简洁的文字背后的深意,领会其深远的意境。因而,改变传统古诗词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探索新的古诗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积极性,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在这一背景下,加大对微课与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课概述

微课与通常的上课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以视屏的形式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将重点的教学内容以精简的方式呈现出来,一般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大约是十几分钟。只以某一个知识点为讲解中心,所以教学目标极为明确,借助数字化视频的方式将所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采用这一教学途径,学生可以不受r间地点的限制,对于知识视频反复地观看。微课的核心虽然是教学视频,但同时还包括相关的练习、测试。微课的最大教学优点就是进一步将教学课件的继承与发扬,把整体的课堂知识分割碎片化,一个微课内容对应一个教学重点,最大限度的实现知识的有的方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二、在古诗教学中引入微课的优势

1.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教学载体,这就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实现不同层次之间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随时随地展开学习。同时,视频内容可以反复观看,有助于学生重点吸收教学重点知识,暂停操作给学生记录或是思考留下时间,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2.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古诗词虽然精简短小,语言凝练,但是给人留下的语境、意境却是丰富而耐人寻味的,如大漠、边城、塞下、月亮等这些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针对这些特点教学视屏中可以借助各种相关图片、视频音乐等网络资源,多维度多方式多体验的刺激学生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活动体验,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挖掘诗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古诗要表达的真实感情,从而起到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的作用。

3.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博大的中华古诗词中包含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老师需要借助自己的微课带给学生更多心灵的体验与冲击,增强一种“代入感”,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例如在学习王维的名篇古诗《使至塞上》时,其中的经典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对于这句诗表面意思容易理解,但是想要切实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感受,借助微课是频播放实际画面,在配上比较合适的音乐,大漠上孤单的景物,“直”所表达的劲拔坚毅之美,“圆”温暖而又苍茫,把诗人所蕴含的孤寂之清,巧妙的融化到了广阔的自然环境中。有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诗句中深层意思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自然之美。

三、将微课融入古诗词教学,促使现代与传统相融

在利用微课展开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具体诗句的分析理解,整个诗篇内容的欣赏与体验,以及古诗词的朗读与背诵。微课可以针对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展开视频制作,将微课融入古诗词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建立班级统一微课直播平台。教师将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发放到班级群内,方便学生的下载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网络上相关的优秀视频上传到群当中,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这种先进高效的教学手段,方便学生借助智能手机或是电脑结合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反复观看、研究。详细地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整首诗的写作背景,对诗篇的大概意思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可以对其中自己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标注,以留在实际课堂进行解决。

2.体现古诗词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对古诗词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解读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到对学情的合理把控,对诗词内容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在备课过程中,通过大量资料的查阅,对诗词内容有清楚的自我认识;最后,微课视频录制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学生年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更符合他们年龄层接受的语言进行知识讲解、表达,将一些比较晦涩难以理解的内容通俗化。视频制作的时间不宜过长十几分钟即可,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3.制作有助于巩固知识的视频。古诗词的学习效果如何,还需要进行相关知识的练习检测,才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还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展开对录制一些相关知识的联系检测内容,进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如古诗词的填空,读诗词的联想记忆背诵,以及古诗词的鉴赏赏析。还可以针对那些古诗词的名句,以及重点诗人制作单独的视频录制赏析,采用“专题式”的微课制作,实现学生有系统、有重点地复习,并将古诗词阅读由课内引导有效地延伸到课外的自主阅读,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实践证明,微课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借助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由枯燥、单点、晦涩难懂变得简单、丰富、愉悦,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与经典传统的古诗词教学融合,能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大范围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秀萍. 微课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的小策略[J].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7(1):42-42.

[2]吕丽红. 微课在诗词教学中的有效尝试[J]. 教育科学:引文版, 2017(1):00103-00103.

[3]倪树干. 录制微课提高古诗词学习有效性尝试[J]. 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2016(9):65-65.

关于大自然的古诗篇4

【关键词】诗言志 抒情言志 形象 艺术手法

在《毛诗·大 序》中,对于诗歌的写作目的与动机,提出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观点:“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作诗的目的是为言志。然而是他的内心产生激荡,并有所感悟的情感是诗人作诗的动机。因此,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一开始就与抒情言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与西方诗歌相比,中国古典诗歌偏重抒情写意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存录和表述。因而朱自清先生推崇它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对后来的文学理论有着长远的影响。“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性质。“言”,即说,吐露表达;“志”即志意,人们内心的志向、意念,即思想感情。它揭示诗歌不是记事、议论的,而重在内心志意的表现。“诗言志”的观念说明古人对诗作为文艺的本质特征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与西方文学中的诗歌相比,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审美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中西方诗歌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存在着一些差别。欧洲最早的诗歌是史诗。史诗作为叙事诗,它本身便是神话艺术化的产物。马克思曾谈到古希腊神话正是荷马史诗产生的摇篮。荷马史诗一方面以古希腊历史曾经发生过的远征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的战争作为素材,另一方面又大量融进神话的因素,表现战争中的人的英雄主义精神及人面对自然所焕发的巨大的生命力。从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伊尼德》,到中世纪的英雄史诗,从神的英雄到人的英雄,以力量、勇敢、强悍、智慧为特征的英雄成为民族崇拜的对象,从而表现出西方民族的人生理想。而且它还影响到其后欧洲各国的长篇叙事诗创作。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歌德的《浮士德》,从表现巨大的外部冲突的英雄史诗发展为揭示人内心冲突的人的史诗。

二、 抒情写意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的

中国古代文学既然重抒情,不重模仿,就使它对事物的描写一般不采取工笔细描、追求逼真的写实方法,而是多采取简略点染、追求神似的写意方法。当然,抒情写意也不能完全脱离具体形象,但具体形象一旦与感情相结合,就改变了它的本来面貌,成了非写实的写意。

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来开。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诗歌《游园不值》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从形象与抒情言志的关系上来归纳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歌中情意的表达不是通过抽象的说教来实现的。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具体可感的形象与情志的结合才实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言志的特点。

三、 抒情写意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中国古代文学的抒情传统, 加强了作品以情动人的力量和诗情画意之美,它使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自由在作品中得到了自由展现,这正表现了文学的本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思维和有感情。人的思维能力使之认识到自我与环境的区别和对立,并力求改造环境,超越环境的制约,进入一个无限制的自由天地。但人类虽然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出新的物质存在,然而任何新的物质存在都有其不可违抗的自然法则,所以人类始终未能超越环境束缚;新物质的创造只是更多地满足了人的动物性生理需要,却未能使精神获得彻底自由。而只有在文学艺术中,人才能让感情自由驰骋,照主观愿望自由地创造出不受任何限制的新天地。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表明,它正抓住了诗歌的本质。 因此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感为基调,以具体动人的形象为载体,以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成就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言志的辉煌,这与西方诗歌的叙事传统是截然不同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叶嘉莹. 好诗共欣赏. 中华书局,2007.

[3]王国维. 人间词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2.

关于大自然的古诗篇5

【关键词】古诗词 教学 小学

小学生阶段课本中古诗不论是哪个年级段,都有一板块是古诗,可见对古诗多么重视。学生们都要学习古诗,对于小学生又是最难的,小学生知识结构简单,理解能力有限,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诗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那么如何诵读古诗词,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怎样学好古诗我总结了几点:

首先,要了解所学古诗的历史背景,了解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样有助于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其次,要紧扣诗题,了解内容,学习古诗时,要学会理解题目,然后紧紧扣住题目,这样才能想到作者写的内容。最后,要自己反复朗读,自己体会诗词中的诗意,这样在体会到诗词诗意的基础上,朗读出诗句中的感情并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首词,或体会作者写这首诗时的感受。

一、熟读成诵法

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朗读课文。诵读要读出语感、读出情感、读出美感。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积累要选择学生易读易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人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及多读,朗朗出生的诵读,低唱慢吟的诵读,也可“不求甚解”的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想象入境法

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认知优势,把生涩的古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很多小学生背诗很快,也朗朗上口,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相信通过画画,一定会加深他对诗的理解,提高学习古诗的兴趣,画画一方面也培养了他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者如何把古诗转化为画面,对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记忆的激发,兴趣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即将诵读过程作为佳作欣赏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三、联系扩充法

即将所学的某一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让学生读其他有关的“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绝句》:“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文章的写作背景。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就要适时准确地给学生补充作者所写作品时的年代及当时的历史状况,还有诗句所包含的历史典故。当然这些背景资料亦可放手让学生去查资料来解决。不管怎样,只有在准确把握了作品的背景资料时,才能正确地去理解作品的意境、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理解重点词语,明确句子大意

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领会句子含义,把握重点句子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邵清石.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美育探索[D].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03-01.

[2]王晨. 论小学语文中的古诗与审美教育[D]. 华东师范大学,2006-08-01.

[3]朱晓娜. 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J].魅力中国,2009(7).

[4]孙艳莲. 小学低年级古诗文教学之我见[J]. 华章,2012(3).

[5]王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2(5).

[6]胡虹丽. 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0(3).

[7]张连英. 入经典之门 闻古韵之香——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诵读[J]. 中国校外教育,2010(5).

关于大自然的古诗篇6

关键词:现状分析;教学措施;教学效果

古诗词是小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启蒙教材,加强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古诗词教学既可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可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既可以教给学生为人处世之道,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既可以学生艺术方面的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提高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效果呢?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

1.部分教师不重视古诗词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引导学生

一方面,小学教材选录的古诗词简单易懂,致使部分教师不重视古诗词的教学。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得不到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答案,但是,往往遇到学生的回答与理解不符合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就会过多地引导学生,从而得到标准答案。这就导致学生失去了自由理解的权利,只能死记硬背答案,也不能有自身对于古诗词独特的理解,学习兴趣自然难以提高。

2.部分教师自身古文功底欠缺,对诗词作品缺乏理性深入地思考

虽然目前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素质较高,但是,大部分教师的古文功底还是十分欠缺的。因而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大多都是照本宣科,对古诗词的赏析也是浅尝辄止。再加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部分教师过分依赖现代化教学手段,对诗词作品缺乏理性深入地思考,不加分析一味地采用,破坏了古诗词的意境,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有的老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习题的训练以及对古诗词机械记忆的能力,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对诗意的感受。

3.部分教师过分重视知识积累,较为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目前许多教师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仍然普遍重视学生古诗词的诵记,而对于学生在诗词意境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则较为忽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逐字逐句地把古诗词解释成白话文,既破坏了古诗词的意境,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实际上,在小学古诗词的学习中,教师过多的讲解反而会令学生感到意味索然,通过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熟记诗词,有的诗句老师解释起来都有困难,更何况是小学生来理解。因而,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先熟记诗词,再慢慢体会诗词的“言外之意”。

二、改善小学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措施

1.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对古诗词的认识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等等。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古诗词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因而学校相关部门和教师都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对古诗词学校的认识,加强古诗词教学活动。

2.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而教师不仅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专业修养,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诗词内容、掌握诗词意境,然后再用优美的语言把诗意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感悟诗词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使古诗词教学课堂更加形象,使学生更容易身临其境,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意境美。

3.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教学,发掘古诗词内在的底蕴

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展开教学,才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进而充分发掘古诗词的内在底蕴。一方面,倡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表演,并给予表演评奖和奖励。这样的表演与讲解相结合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再如:还可以将古诗词改变成儿歌,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骆宾王的《咏鹅》为例,教师可以将这首诗改成儿歌:大白鹅,大白鹅,弯弯的脖子高高昂,喔―喔喔,喔―喔喔,向着蓝天唱着歌。白白的羽毛,绿绿的水,红红的脚掌划呀划,清清的水儿真漂亮。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由于课时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因而,教师要适当增加课外知识,加深学生的鉴赏能力。如:教师可以在课后增加一些诗词让学生赏析,还可以开设与古诗词学习相关的兴趣班,扩大小学生对古诗词的接触面等。

总之,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文学素养,才能正确把握古诗词蕴含的意境,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才能有效地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当然,想要探寻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模式,还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韩利卿.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0).

关于大自然的古诗篇7

一、把握情感,传递诗情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具有感染性的特点。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后的感情传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因此,教师首先在备课要牢记一个要点:要使自己在教学中把古诗词内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自己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广猎知识,正确把握古诗的情感内涵。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习的古诗词都是历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作品语言简练,韵律优美,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诗言志”,他们借助古诗抒发了许多美好的情感。这些情感都需要教师用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情去架起一道帮助学生通往古诗情感的桥梁。由此,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我情感的调控能力,要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初步领悟古诗的语言美、情趣美、情感美。

二、激发美感,陶冶诗情

诗重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感情就没有诗。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美学”的理念——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还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有着具大的美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快乐地学,美美地学。

1、 吟诗。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只有有感情地吟诵,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果教师事先准备好与诗的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营造吟诵的氛围,那么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

2、唱诗。学生喜欢歌唱,有时还喜欢自编自唱。根据这一特点,在古诗文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古诗文。这种变读为唱,学生学得愉快,而且在唱唱、跳跳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诗文的熏陶。

3、演诗。古诗词语言凝练,要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可在学诗时采用表演的方式。如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在学生想像画面之后,教师请一个同学作诗人贾岛,请另一个同学做童子,演一演当时的情境,在学生角色对话的表演中,不仅把《寻隐者不遇》中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而且也初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

4、画诗。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我们可以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如于永正老师教学古诗《草》时,让学生画一画草的枯荣,画一画藏在土里的草根,画一画春风一吹,小草又冒出地面的情境。

5、写诗。“儿童的心灵世界具有丰富的感受性,旺盛的想像力和诚挚的情感,带有天然的艺术化倾向”“儿童新鲜、柔软的心灵,到处是感知生活的触角”。因此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是有道理的。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地引导学生仿诗、改诗、写诗。在这样的创作中,学生享受了学诗的愉悦,发现了自己的灵气,惊叹于诗的神奇,加深了学诗的感情。

三、开发诗园,滋养诗情

古诗如源源流淌的河流,只有尽情地畅游其间,文化底蕴才能厚重起来。因而,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诗歌家园。

1、拓展阅读。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高鼎的《村居》和孟浩然的《春晓》,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这样进行拓展阅读,就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到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一步地提高,学诗的愿望也就更强烈。

2、巧用趣用。熟读、理解、积累的诗句,别让它们总关在学生的脑海里,要引它们出来走一走,让学生在 “温故而知新”中感觉古诗用时更觉趣。带学生踏青时,吟一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游西湖时,来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让诗自然地走进生活,让学生感觉生活处处皆是“诗”。如此,在自然地运用中享受到了“诗趣无穷”。

关于大自然的古诗篇8

[关键词]蒙古史诗;灾难意识;“刚”性之美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4-0183-06

杨晶(1975-),女,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青少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学、社会学。(北京 100102)

通过史诗来认知民族美学的特质本来是常规研究手法,但对于那些以汉语为母语的研究者来说,民族语文书写的民族史诗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因此这带来了用汉语史诗版本来研究民族美学的合法性问题。同时,也开启了“非本土传统”以外的研究世界如何才能进入研究情境的理论探索。利用蒙古族史诗的汉译版本,以灾难意识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开掘,解析其背后隐藏的美学因素,不但是一种方法论上的探索,更是对蒙古族美学特征的一次集中检视。

一、史诗汉译版本考察的理论缘起

进入汉译本的蒙古史诗并以此为据进行相关的阐释本身是危险而无奈的,因为研究者不得不随时面对数量有限却又难以溯及本源的史诗译本。对于史诗研究而言,“田野与文本”之间的矛盾并非一个新话题,在20世纪50年代及80年代大规模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过程中就已出现,只是在近些年的研究中由于新方法的介入(如人类学)等,将原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阈扩展,史诗研究由过去的“汇编”之路走向“田野之路”且越来越成众家之宠,“田野与文本”之矛盾由是更为彰显。这对于史诗研究来说,一个直观的益处就是反思在文本整理、移译、转换、写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随时保持警惕已成为史诗研究者的本能。如有的学者较早地提出了“民间叙事传统的格式化问题”,认为格式化文本违背口承传统法则,掺杂了参与者大量的移植、改编、删减、拼接、错置等并不妥当的操作手段,致使后来的学术阐释,发生了更深程度的文本误读。而对此的应对措施即是从认识论角度引入“叙事语境一演述场域”,这一实现田野主体性的研究视界,从而期望探索一条正确处理史诗文本及文本背后的史诗传统信息的田野研究之路(换言之,即对史诗动态文本的完整把握,笔者)。应该说这样的理论构想确实有的放矢,是对“文本与田野”问题的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但这一方法论的实现却有一条隐含的原则,那就是研究者必须是以研究对象的民族语言为母语的,且要达到精通并能用于研究的水平。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广大研究者来说,这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尽管通过后天努力有些人能够达到一定水准,但这毕竟是少数,而对“本土传统”以外的广大研究世界,这条路几乎无法通行。那么汉语世界或者说“非本土传统”以外的研究世界如何才能进入研究情境?并且保持这种研究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史诗传统信息表达的研究呢?

或许一条现实的捷径即是寻找理想中的文本,通过对理想文本的阐释尽可能地减少误读,最大限度地迫近史诗的本质,从而有利于民族气韵和灵魂的生动表达。就史诗版本而言,经籍本一般被认为较为全面、真实地保存了史诗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原生面貌,是研究史诗的原始形态、发展流变弥足珍贵的资料。经籍翻译本是指经籍本翻译成的其他文字的版本,是研究者借以了解、研究史诗的重要工具。就蒙古族史诗而言,笔者在仅有的十几种史诗汉译本中选择了经籍翻译本为主要阐释对象。据笔者统计,现有较完整的汉译本蒙古史诗约14种,《江格尔》的译本就有四种。同时,也要看到“史诗的稳定并不在史诗本文的语言层面上,而是在核心主题层面和惯用表达方式上”,因而对蒙古史诗文本的选择过程中,需着重以史诗母题和基本表达方式较为完善的版本为阐释对象,并辅以比较对照。具体而言,中国的蒙古史诗有三大分布中心,即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巴尔虎地区、哲里木盟扎鲁特——科尔沁地区、新疆一带卫拉特地区。而国外学者把中国以外的蒙古英雄史诗的分布分为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卡尔梅克和蒙古国的喀尔喀及西部卫拉特等四个流传中心。这样蒙古史诗共有七个分布中心,而在国内外的研究惯例中又把整个蒙古英雄史诗归纳为三大系统,即布里亚特系统英雄史诗、卫拉特英雄史诗、喀尔喀——巴尔虎系统英雄史诗。虽然蒙古史诗分布广泛,异文较多,但从整体上说却集中于一定的主题,即英雄战胜“蟒古思”(恶魔);也有一定模式,即英雄经历磨难和考验,借助外力最终打败蟒古思的叙事方法。或许由经籍本和核心主题两项限制性条件,能够保证本文论述最大限度地贴近蒙古史诗的原初信息。

蒙古史诗中的“蟒古思”是神话形象,古代镇压蟒古思的神话史诗反映了蒙古先民战胜自然灾害(尽管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蟒古思的形象也注入了新的特征和含义,但其最基本的代表灾害的内涵却沉淀下来)和与其他氏族、部落之间进行的战争。这一论点在为数众多的汉语论文或民族语言论文中早已成为共识,然而,在为数众多的蒙古史诗中,几乎没有对灾难的直接描述。那么蒙古史诗有无对自然灾难的叙写?如有,又以何种方式表现蒙古族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过程和结果?这种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灾难意识?蒙古先民面对自然灾害心灵应对方式又是怎样的?对于这些问题的有效回答将引出对灾难意识背后的美学缘由更为深入的思考。

二、蒙古史诗中的灾难表达及范式

上一篇:读书感悟的名言范文 下一篇:慢慢的才知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