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诗配画范文

时间:2023-11-11 13:29:41

清明诗配画

清明诗配画篇1

关键词:中国画诗书画印完美艺术

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里独树一帜,自成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国画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观点进行创作绘画而成的。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明暗光线,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

中国画是运用绢和宣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渗性,更加发挥了特有的笔趣和墨彩。在用墨方面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自由挥洒,酣畅淋漓;用笔方面,使用毛笔的尖锥,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无穷变化,奇妙的效果,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末,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意境方面追求自然、含蓄、深沉,朴素淡雅的画面配以中国书法,题诗落款,再押署印章,彰显出中国画的特点,“诗、书、画、印”的结合完美构成。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融多种艺术为一体,相互辉映。其相互结合是中国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文人画家登上画坛后才具有的现象。当绘画还是工匠们的专职时,诗书画印是独立的。东汉至北朝,虽有蔡邑、顾恺之这样的文人画家,但并无诗书画印结合的作品。唐朝、五代的文人画家虽多,也没有诗书画印结合的实例。北宋后期,许多文人画家活跃画坛,如苏轼、文同、王晋卿、米芾等,倡导诗书画印结合,并且身体力行,为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奠定了基础。到元代迅速发展,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为画家们普遍采用,乃至明清两代,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日臻完美。以下笔者谈谈诗书画印如何在国画中的结合。

一、诗画结合

诗画结合包含着两层意义:一是画本身没有题款,但充满诗意,可谓诗画意境结合。二是画上题诗书款,诗画相配,相得益彰。诗画作为两门艺术,各有其长短。“画”表现事物比较直观、具体、真实,便于领略,但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选取瞬间静止状态。而“诗”则不同,它可以写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发展变化,容量比较大。二者的结合,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空间拉长,容量立刻膨胀开来。绘画史称唐代王维是诗画结合的创始人,他说自己是“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苏轼说:“味摩诘(王维字)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词客”和“画师”合为一体的人。在坡的赞赏之下,王维被视作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

诗画的结合,相互生辉,如宋朝马远的《雪图》,画的是雪后大地批上了银装,明月寥廓,万籁寂静,一行征鸿,几声橹响,上下呼应,蕴含着无限的诗情,可谓画中有诗。

画上题诗书款,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幅精美的山水画或花鸟画,让人较难猜透作者的心思或想表达的意境,但通过画上的题诗书款,人们就易领会作者的意图。宋徽宗赵佶的绘画尤其是花鸟画作品,经常有御制诗题、款识、签押、印章。诗词一般题在属于精工富丽一路的画作上,如《芙蓉锦鸡图》轴,左下角秋菊一丛,稍上斜偃芙蓉一株,花鸟锦鸡依枝,回首仰望右上角翩翩戏飞的双蝶,顺着锦鸡的目光,导向右边空白处的诗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翳。”全图开合有序,诗弥补了画未尽之意,画因诗更显圆满。这首诗题,实际上已巧妙地成了画面构图的一部分,从中可以见出赵佶对诗画合一的大胆尝试和显著成就。画上的题字和签名一般都是用他特有的“瘦金体”,秀劲的字体和工丽的画面,相映成趣。从而使北宋末年的绘画走向一个注重画外情韵的表现途径。转有的画中题诗书款,意在阐明画理,帮助读者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如元代画家倪瓒,为张以中画竹,画上题曰: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了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茂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清阁集》)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燮(郑板桥)为竹石画作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题诗书款更强调了画中意境,体现了画家的思想境界。

二、书画的结合

中国画的“书”(指书法)与“画”由于工具相同,操作时又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二者早已结下不解之缘。书画的结合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画家本人兼长书法,作画时常常以书入画;二是以书题诗写款在画面上,与画面构图协调。

书与画在某些方面是有相通之处,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各有不可替代的某些特点。绘画是以塑造完美的造型艺术为主,充实画面内容为首任,书法则以其特有的风格,作为补充画面的不足之处,使一幅国画作品更加完美。

三、印的结合

印最初只是信物,北宋以前的画家作画很少押印,一般只押鉴定人、收藏家的印记,这些印记并非画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至元代时期,水墨画占压倒优势,朱文印章已不仅仅是信物标记,而成为画家们作画时不可缺少的构图需求,并对画面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有的印文本身就有含意。如王冕在画上押署“文王子孙”印章,赵孟頫常在画上押署“赵氏子孙”印章。明清两代制印技术大发展,画家对押署印章部位、大小及印文内容和印章本身的艺术形式都很讲究。画家根据画面内容、风格的需要,押署形状大小不一的印章,使画面构图更加完整,更加提高了观赏价值。如文征明《清秋访友图》,系青绿山水图,画面以石绿、花青染树,以淡墨、花青、赭石晕染山峦,山涧水流清澈,在这古朴雅静的环境中,好友二人在岩石旁青草坪上赋诗闲聊,其中红衣白裳,格外显目,但以画面设色构图看,“万绿丛中一点红”有点孤立。画家在画面右角题款处押署“征明”一方朱印,使画面顿时生辉,与人物的红衣裳相互呼应。

清明诗配画篇2

一是深刻感受,探究诗歌的语言美。诗歌之美首先体现在词藻、语句的优美之上,因此,诗歌教学首要的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外在形式之美。学生自由朗读,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找诗眼(诗歌中哪个字用得最妙)。根据炼字题型,让学生回忆《咬文嚼字》中诗句推敲的感彩。分析总结高考诗歌答题技巧以及如何规范化答题,让学生在不知不学中与高考链接。古诗的语言极其凝练含蓄又生动形象,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信息技术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符号,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二是放飞想象,探究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诗之灵魂。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是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所在。此时,可让学生充分发挥全他们的美术功底,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诗中有画”,之后再让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收集素材作成动画。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了提升,而且也让他们的其他学科也得到了用武之地,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诗的意境。自主学习的独特魅力,在于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特长、个性得到张扬。这样,学习任务一明确,学生群情踊跃,纷纷主动地去探究诗的内涵,去探究人物的内心,去发现言外之意画外之音。因此教学时,采用形象直观的画面,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则能帮助学生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是深情诵读,探究诗歌的音乐美。诗歌的节奏感比较强,诗句表现具有鲜明的律动感,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音乐之美。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节奏明快,格律严整,充满韵律和节奏美。如何让学生感受诗句的律动,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与节奏。先作诵读提示,让学生酝酿自己的感情,然后让每组的同学选代表来朗读,然后评比,给予鼓励。最好配乐播放名人朗读录音,让学生把握朗读节奏,感知作者流露的情怀。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曲曲生情,由曲引情。在教学中因诗而异,借助信息技术为豪放诗配上高昂激越的曲子,为沉郁的诗就配上悲凉凄清的曲子,为清丽的诗就配上清新明快的曲子,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赤壁赋》一诗,要体会作者苏试的豪放与旷达情怀,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中首先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学生一听乐曲,便置身于大浪淘沙,搏击长空的画卷之中,向上的情绪便油然而生。缠绵悱恻,婉丽清雅的李清照,则是另一翻滋味涌上心头。学习她的《一剪梅》,要想让学生立马背诵下来,最好的方法便是让学倾听邓丽君的《月满西楼》,一边听一边吟唱,很快速记。

四是恰当点拨,探究诗歌的思想美。诗歌的思想内涵受读者的思想观点、理解能力、生活阅历等影响,往往不被读者真正把握。而学生由于自身特点影响,对诗歌思想内涵更是把握不准或不全,这需要教师恰当点拨,切忌包办代替。在学习《拟行路难》时,我们讲解了知人论世的方法:看题目、看作者、看背景、看注释、看诗眼。通过这些来培养学生归纳主题的能力。然后展示学生才艺,让学生置身诗境,表演或者改写成记叙文。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使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并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方式。

清明诗配画篇3

【关键词】 吟诗作画 欣赏 品评 诗画联壁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31-01

“现在的美术课难上,学生根本就不想学。”这是美术教师的普遍反映。这与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直接关系,但我想这也不能全怪学生。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注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应该是主要原因。

著名教育学家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趣的情绪。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这个道理教师尽人皆知,但是认真去做的人不是很多。那么,怎么才能“唤醒沉睡的人”呢?我想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精神,打破常规,走出新的路子来。

吟诗作画、欣赏和品评名人诗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对新事物、新知识有一种好奇的心理,只要引导得法,定能引起他们学习美术的情绪,哪有不愿学习诗画的?孩子们在呀呀学语时就学着背唐诗,欣赏各种画册,乐得不忍释手。

基于这种想法,本人在美术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第一课时:选择李白的《静夜思》和现代歌曲《十五的月亮》。

首先,让学生背诵《静夜思》,然后教师提问,逐步把学生引入诗的境界。

问:这首诗有几个画面?教师引导:李白看到月光如霜似的洁白明亮,感到惊奇,自然想抬头看看,今晚月光怎么这么明亮呢?让学生找出原因。

教师启发:一月之中月亮什么时候最亮?月圆之夜什么时间月光最亮?月光这么美好,李白看到应该是高兴的吧?但他却没有高兴起来。李白的感情为什么变化这么快呢?请同学们思考。

教师这里要补充一点常识:我国古代文人常把月圆比喻成全家团圆,月缺(不圆)比喻成家人不全。从“思故乡”三字看来,李白一定是客居外地。

你们知道李白的经历吗?教师补充……明白如话的几句小诗,把学生引入李白月夜赏月思乡的意境之中。学生得到了答案,兴趣盎然。

第一课时的作业:简单勾画出李白望月(服装:大褂,头饰:簪上发髻)。课后欣赏:诗配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并给“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词句)配上画面。

第二课时:通过给诗配画和欣赏诗配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作家老舍先生用自己的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请著名画家白石老人给配画。白石老人欣然命笔,画成之后惊动艺坛,此画成为传世佳作,诗画配也传为佳话。

欣赏画作之前,先让学生思考设计,给老舍的诗句配画。学生的设计大都有山林,山中有泉水,水中伏有青蛙。

然后教师展示白石老人的画作。教师提问:看看画上有没有青蛙?学生找不到青蛙。接着问:为什么不画青蛙?思想敏捷的学生回答:有蝌蚪必有青蛙。接着问:青蛙在哪里呢?有的学生说在树林里,有的说可能藏在潭边的草丛里。教师启发:“蛙声十里出山泉”也就是说在十里之外的山泉中。学生马上想到青蛙一定在小溪的上游十里之外的地方。接着问:青蛙藏在潭边的草丛中行不行?回答:不行,那样就不符合题意的要求了。

教师再引领着进一步探讨,教师问:蛙声从十里之外传来说明了什么?这时引出学生学过的诗句:“蝉鸣山更幽”,加深学生对这一意境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理解以动托静表现手法的妙处。

白石老人理解了老舍先生诗句的意境和内涵,用画面生动地表现出来,诗画相得益彰。白石老人不愧是画坛宗师。所以,我们不论是给诗配画或是欣赏诗画都必须深入下去,去理解诗情画意,读懂或挖掘出诗画的深层涵义,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到诗画之美。

布置赏玩题:

1、观赏画家给同志《清平乐 六盘山》一词配的画。

2、阅读李白的七言绝句《送孟浩然之广陵》,比较诗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三课时:一石激起千层浪,两课时关于诗画联壁的探讨,学生沉睡的兴趣掀起了波澜,产生了向诗画王国进取的热情。这一课安排了古画《深山藏古寺》和贾岛的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学生先背诵诗句,然后要求学生给诗配画。根据学生的设计,教师可在黑板上粗线条的勾勒出画面:画的上面是重叠的山峰,画的中间是云雾缭绕茫茫一片,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山腰。画面是山峦相连古木参天,山间小道曲曲折折在林中湮没。小道上一僧人主张向深山走去。

接下来师生共同找出学生画的画与古画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先研究古画:古画的画题是“深山藏古寺”。怎么能知道深山中一定有寺呢?画家为什么把古寺藏起来呢?这个问题学生不易回答。教师可以从另一角度启发学生去思考。突破难点。

从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出发,我把古诗和画结合起来,带领学生欣赏探讨,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确实有了很大提高,课堂上沉默打瞌睡的现象不见了,学生向我主动请教的多了,连语文课老师都醋意大发的开玩笑,说我“侵占”了他们的领地。

我所探讨的诗画结合,仅限于诗画的思想内涵和意境层面上,至于美术的技法,构思和色彩等专业层面暂不涉猎。

清明诗配画篇4

近年来,市面上将图配中国古典诗词的书多了起来,在这林林总总的出版物中,“尔今谁是出群雄”呢?新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名家绘唐诗画谱三百首》(以下简称《画谱》)集观赏、收藏于一身,熔名诗名画于一炉,确是出手不凡、独树一帜之作。

《画谱》选唐诗288首、画315幅,而这288首诗都是中国古代及现当代名画家自己选的。他们平时对唐诗吟诵不辍,久久涵泳,偶有会心,欣然命笔。画家们挑选最适宜入画的诗句,精心构思布局,精心设色作画,将创意与技术发挥到极致。这是一种发自内心要求油然而生的创作冲动,是得心应手自我陶醉的愉快劳动,迥非仓促应命临时急就者可比。

《画谱》中收录自宋代至清末的53位画家的170多幅作品、现当代的41位画家的130多幅作品。古代画家有赵佶(宋徽宗)、马远、仇英、石涛、任渭长、任颐等大家,现当代画家有齐白石、潘天寿、吴湖帆、徐悲鸿、刘海粟、贺天健、傅抱石、程十发、华三川、刘旦宅、范曾、戴敦邦等名家。他们的画风不同,所作诗意画自然呈流派纷呈、万紫千红之态。仅以现当代画家作品而言,其中有刘凌沧、王叔晖、任率英的工笔人物,所绘仕女秋波流慧,顾盼神飞;有刘旦宅、林凡、胡勃构思设色想落天外的诗意画,令人击节叹赏;范曾绘画的线条勾勒,简洁刚劲而又不乏韵致;齐白石的大写意,匠心独运;戴敦邦所绘《宿建德江》,境界全出;傅益瑶所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清冷萧索;陈之佛所绘杜甫《绝句》,暖意烘人;华三川所绘《望月怀远》,画面上不见月亮,但满纸月色……这里只是随手翻翻,略举数例,远非《画谱》全部精华所在。

细品《画谱》编者的用意,也很有意思,他们特意在同一诗题下排列了多幅不同风格的作品。那些长诗如《长恨歌》之类,姑且不去说它,即使短小如柳宗元五绝《江雪》,也配了三幅图画:一是元人柯九思所画,远山近树,布局匀称;一是明人宋旭所画,雪山千仞,寒气满幅,一江斜出,孤舟独钓;一是今人傅抱石所画,寒江空阔无边,小舟独出江心。三幅画都让人领会到柳宗元的诗心。

书后附有288首诗原文及简明确切的注释与评语。看了精美的图画再读读脍炙人口的诗,读了脍炙人口的诗再看看精美的图画,大有赏心悦目的高致,也可悟古人常用的一个词--“二妙”。

清明诗配画篇5

在绘画艺术中,女性无疑是表现美的最佳素材。瓷画中的仕女大多都身材窈窕,凤眼柳眉,樱桃小嘴,纤纤玉指。但不同时期对女性美的认同标准不一,出现在陶瓷装饰上的仕女形象也不一样:唐代的仕女丰满圆润,华服高髻,仪态雍容;宋元时期的仕女较为清瘦、素雅、含蓄、矜持,人物单纯静美,体现了宋元时期文人绘画讲求“士气”的风尚;明清时期,感伤的气氛、病态的形象是仕女画的重要特点,仕女多见身姿修长,体态纤弱,以削肩、尖脸、柳眉、细腰的“病态美人”为时尚,如弱柳扶风,楚楚可人;民国时期的仕女画,除了传统画法以外,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画法更注重造型的准确度,头脸部分的阴阳面吸收了海上画派的技法,更接近人物画,鹅蛋脸、柳叶眉、樱桃嘴,并有绝妙的“点睛”之笔,构成东方式的古代美女形象。

富贵安逸是人们普遍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名媛淑女优雅安闲的生活情趣成为仕女瓷画的表现主题。在封建礼教的严格熏陶和束缚下,女子要求“平缓柔顺”、“庄重沉静”,笑不露齿,行无大步,表现在仕女图中,便是女子举止拘谨矜持,表情委婉含蓄,“仕女的手和身姿都是极其端正的,腰部略显僵直,坐姿亦极慎重,收肩含胸,温文尔雅。”图1的仕女读书图瓶,用笔精细而拘谨,仕女的手和腰部基本上没什么动势,身躯呈垂直状,神态低眉顺眼。图2的仕女弈棋图瓶,绘玲珑石桌,两旁两位仕女对坐弈棋,棋盘中黑白子零落,一女神情怡然,胸有成竹,一女拈子凝思,举棋不定,旁边一女伸首观棋,似为局中场面焦灼,伸手欲出言指点却被同伴轻轻制止。画中女子体态娇柔,眉目含笑,配以扶疏的花叶,给人以悠闲、散淡的印象。

在古代传统社会生活中,上层社会的妇女家庭都有幽雅的庭院和园林,妇女不能轻易出外抛头露面,只能在家里的花园、庭院中流连,赏花观景、弈棋读书、品笛弄箫。图3是庭园仕女图瓶,通景绘十二位仕女,或赏花,或携琴,或捧书,或吹箫,人物顾盼呼应,容貌清秀,体态婀娜,衣纹素细繁密,配以玲珑的山石、俏丽的鲜花、精致的围栏,采用工笔重彩画法,把仕女的生活情态与环境背景相衬托,情景交融地再现了封建时代上层社会妇女的生活场景。但是,即便是这些带有动态的仕女图纹,也是动作幅度缓和,动势亦很微弱,毫无夸张感和张扬感,处处表现出仕女的温婉柔静。

“庭院深深深几许”,旧时妇女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之中,她们固守闺阁,足不出户,与外界极少接触。长期的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桎梏和束缚使女性内心多苦闷孤寂,神情含蓄而压抑。无法逾越的闺阁生活,无法超越的庭院文化使她们在惜花、伤春、望月、悲秋中消遣那沉寂的青春。这类仕女图纹中的仕女造型多是修颈、削肩,折腰、尖脸,在眉式上,多采用倒八字眉(又名愁眉)和远山眉,清代徐士俊《十眉谣》中有刻画:“春山虽小,能起云头;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这里“眉”本身具备了表情达意的性质。与此一致,仕女在发髻、头饰、服饰等外形皆处力求突出人物的柔若无骨,把女性的柔弱特征充分体现了出来,显现出女性的依赖性和无力感。从发式来看,多采用高髻、蝉髻或堕马髻,以显示角色的惆怅。服饰上则比较随意、雅致,长裙委地,衣带飞扬,以服饰的飘逸性突出仕女的弱不禁风、多愁善感。图4的仕女赏花图瓶,绘烂漫桃花树下,女子手抚花枝,低眉凝思,面部沉静,似满怀忧郁,眉目间尽见寥落,身后侍女挽花篮侍立,配以稀疏围栏。这类画面俗称“桃花美女”,表现思春的主题。画面虽然明丽,却未见欢娱,反而让人产生“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慨叹。

在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中,重伦理轻个性,重婚姻轻爱情,在严酷的封建礼教下,实际上男性并没有比女性得到更多的情爱上的自,他们往往也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现实的压抑和感情的失落使这些掌握着社会话语权的男性文人必然将内心的需求诉诸笔端,表现男欢女爱、才子佳人的作品风行一时,遍及小说、戏曲、绘画等多种文艺领域,《西厢记》《牡丹亭》、文君卖酒、红拂夜奔等故事被大量应用到陶瓷上,表达了人们对勇敢追求自由爱情的行为的赞赏与肯定。图5的民国粉彩西厢记图琮瓶,在瓶身的四面依次绘庙遇(图5-1)、听琴(图5-2)、送别(图5-3)、荣归(图5-4)四个场景,宛如一部全本的连环画。

瓷画配诗、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能够使欣赏者更深切地感受到画面的主旨,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境界,更具有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的能力。诗画配合的形式从唐代长沙窑开始萌芽,但是直到明末清初时,才迅速流行开来,自乾隆时期开始,以仕女图为饰的瓷器上,多配有相应的诗句,称为“仕女诗”,诗情画意相融,使瓷器图案更为动人。清代后期,一部分文人身份的陶瓷美术家进入景德镇瓷画界,诗画配合的形式又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这批文人瓷画家创新了彩绘技法,发明了浅绛彩瓷画,使其在艺术风格上更近于文人画,并在瓷画旁题写与画面意境相配的诗词,使诗画达到完美结合,展现出创作者的个性特征,与之前僵化刻板的形式相比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民国时期,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批绘瓷名家,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他们创作的新粉彩瓷将诗配画艺术发扬到了新的高度。

图6-1的粉彩仕女图瓶,瓶身两面开光,其中一面绘浓浓柳荫下,女子静坐小轩窗内,低眉晗首,满面娇羞。窗外一书生手拿团扇,痴痴仰望。画面左上角题诗一首:“借得坤灵扇,因缘竞玉成。神仙弥恨事,儿女慰痴情。”坤灵扇故事出自清代戏剧,讲述晋陵周生借住在慧莲尼庵中读书,爱慕庵中女尼韵香的姿色才情,却碍于礼法无缘相见,日夜相思。月老感其心诚,借给他坤灵扇,以扇掩面,别人便不见其人。借助坤灵扇,两人得以相会,成就姻缘。题诗点明了男女情爱的主题,而画中浓荫匝地,花团锦簇,女子娇羞,男子深情,两心相悦,情意融融,实为妙哉。另一面(图6-2)开光内绘一女子在庭院中独自徘徊,团扇深掩袖底,几只蜂蝶上下翻飞,枝头梧桐叶茂,地下落英缤纷,题诗为“蜂蝶也似缠头客,乱逐游踪上下狂”,将蜂蝶比做缠绕不休的人,扰得人心烦意乱,暗示了男子一去不归、杳无音讯,女子失落、焦虑却又无法言说的苦闷心情。这两幅画面,在色彩、背景、人物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题诗,实现了欢悦、孤凄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表达。

清明诗配画篇6

关键字:文人画;以诗题画;结构布局;书法

何谓文人画,早在北宋时坡就率先提出了士人画,也就是今天我们所提到的文人画,坡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①意为士人画强调意气,不追求谨细的描绘,是表达画家主观情怀的抒发。陈师曾说:“画面带有文人的性质,含有文人的趣味,不专在画里面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定是画之外有许多的文人的思想。”②是说一幅画除了所描绘的对象外,还要有画外之意,画面要充满趣味和灵性。这样善于舞文弄墨的文人就不自觉地将诗引进了画中,以表达画中所不能表达之意,也与画面形成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苏轼在《赞文与可画竹》中提到:“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③清楚地提出书、画乃同源,更是未尽意的诗的艺术流变,画面可能会意犹未尽,于是借助题诗来弥补画面的不足。苏轼还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④说明王维在创作中已经将诗与画融为了一体,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将诗画融合到一起。画面题诗的风气到了元代才开始盛行,其中赵孟\就提倡并强调诗画的结合,至此以后,题画诗便逐渐变成了寻常的格式。

可见诗在画中的出现及融合有着必然的原因。但是诗本身除了能表达文人的心境外,更有其他的因素才会使得诗画结合如此受到画家的亲睐并传承下来。下面笔者就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一下。

一、诗与画面的相得益彰

在画面上题诗,所提之诗必然要与画面上所表现的内容达成一致,也要让诗与画面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相互配合,是画家本人情感的直接抒发,真性情的流露,更能烘托出画面上的意境。就如元四家之一的吴镇的《洞庭渔隐图》,此图近景画双松挺拔,枯树横斜,曲折的山坡,水边荡桨的舟子,呈现出了江南水乡的景象,而图上方的题词使得画面别具一番宁静典雅的情调,题到:“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搅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花新,只钓鲈鱼不钓石。”诗词与绘画相互映衬,表现了画家不慕荣利与世无争的志趣,效果极佳。又如明代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他以水墨大写意,发挥了文人画家以笔墨抒情写意的传统,且风格疏放,并自题:“半生落魂已成翁,独立书斋萧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抒发了画家的愤世嫉俗,与画中气势豪放的墨葡萄相辉映,表露出他对现实及生平遭遇的不满,同时也为其画锦上添花。可见,文人、画家除用笔墨来抒发感情外,还借助于诗的内容来增加画的氛围,使诗和画达到高度的统一,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诗对画面的补充作用

以诗题画,有时并不是为了与画中之景相映衬的,而是用诗来表达作者的画外之意,有时绘画语言很难表达出作者的心意,所以文人墨客自然要以直抒胸臆的诗文来弥补不足。宋人曹庭栋就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如郑所南画《墨兰图》,用浓墨写叶且构图简洁,其用笔洒脱而功力深厚,独具清幽风致。兰花代表清高的精神早已都知晓,可郑所南还在画上题诗云:“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写出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兰花坚贞不屈、高昂的风骨,而这层新意思是观者不能单纯的从画中所了解到的,所以画家有必要以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画外之音。再如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的《雨余春树图》呈现了一个湖区雨后的清新景致,本来这幅以为是简单的风景的描绘,正因为画上的题诗:“雨余春树绿阴成,最爱西山向晚明,应有人家在山足,隔溪遥见白烟生。”才让人发现这实为一幅送别图,可是图中却没有迹象表明。这景是文徵明以前与友人在此地游赏,临别时文徵明作此图来作为感情的记述。这样看来,诗除补充画外之意外,也对今天我们研究古人作画的用意及心境很有帮助。

三、诗对画面结构布局所起的作用

以诗题画除了上述的作用外,笔者认为诗对于画面的结构布局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文人画家往往喜欢画一石、一花、一竹等等,不禁让人看上去有些单调,觉得画面的构成不完整,这时题画诗的加入无疑就使得画面顿时丰富了起来。亦或是在画家恣意挥洒后,可能发现画面会显得极度不平衡,这时画家就会题款题诗,让画面构图疏密有致或是高低相错而显得均衡。北宋徽宗的《腊梅山禽图》写一株腊梅枝干劲挺向着左侧上伸,图左下方留出了一片的空白,这样导致构图右重左轻,而在这块空白处题上诗后,就会使得画面变得左右均衡,也使得观赏性极强。而倪瓒的《渔庄秋霁图》,会看到图中大片的空白被湖水所占据,画中的诗句则把图中的上下景连接到了一起,而不使画面显得有所脱节,更具意趣,这是倪瓒典型的三段式的构图,也显示了其心境和审美趣味。如此看来,题画诗对于画面上的结构布局起到了均衡和连接等作用,是缺其不可矣。

四、画面上的书法美

既然在画上题诗成为一种必然的格式,为了使画面的意境表现的更好,画面有更好的感官效果,那么题诗之人的书法必然是高超才能配上诗画所营造的氛围,好字配好诗,好诗则要陪相称的画才行。对于文人来说,这正是展示他们才华的好地方,所以欣赏画时,不仅仅是看画家画的如何,也要看诗的内容是否与画面相融及画面上所书如何,使书法和绘画在形式美上可以相呼应配合。将这三种形式很好的融为一体才是最高境界,才能将画面中的意境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元代中后期,文人士大夫更强调地是艺术趣味,重视笔墨性能的发挥,当然以诗题画成为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书法、文学和绘画组成在了一起,成为我国特有的表现形式。元代的赵孟\强调诗画结合,并提出“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借鉴书法用笔以丰富绘画的表现方法,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赵孟\的书法享誉其时,将画面之境与写意、诗意和书法在绘画中得到调和及融洽。

五、画面中的意境美

文人画强调的是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和笔墨情趣,诗情画意的结合能更好地表达画中的意境,意境美是一幅作品吸引并感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正是画家追求这种意境的存在,才导致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绘画不仅赏心悦目,且更动人心腑。无论是画还是诗,当达到一定的高度时,都会变成出神入化,而进入登峰造极之势。加入诗和书法等形式的绘画,将其完全融合到一起,使画面更具情趣和境界,所以题画诗的出现,对画面的意境的产生有很大的帮助。潘天寿讲过:“吾国绘画的题款,在空白上发展后,因此长于文辞书法的画家,常将长篇的诗文题跋,均搬到画面上去,以增画之光彩。”⑤所以中国的诗画结合即“逸”与“意”的结合,当二者的结合达到水融时,是中国诗画艺术的最高境界。

题画诗的出现到最后成为画面中一不可分割的部分,有其必然而深刻的原因。通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创作,可使艺术家打破各种艺术语言间的局限,将其完美的融合到画面中,并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这一形势完全的抒发出来,创造出神妙的境域,进入到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

注释:

①《东坡题跋》下卷《又跋汉杰画山》

②李运亨,张圣洁,闫立军,陈师曾画论[M],北京:中

国书店,2008:161

③《赞文与可画竹》

④《书摩诘蓝天烟雨图》

⑤潘公凯,潘天寿谈艺录[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

社,1997:141

参考文献:

[1]李运亨、张圣洁、闫立军.陈师曾画论[M],北京:中国

书店,2008

[2]刘广道.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8

[3]石守谦,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M],北京:北京大

清明诗配画篇7

音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由于唐诗宋词具有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等多种因素的美。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视听结合,要充分利用插图和音乐这些艺术形式来挖掘唐诗宋词语言文字的内涵,来体悟唐诗宋词意境的美。

1 画意助诗意

和其他语文教材不同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诗意画和词意画,就是根据诗词意境而配的图画;2)人物画像图,即诗人词人的画像或刻像;3)书法篆刻作品,即与作品相关的一些名家的书法刻字等作品。

一般地认为,高中语文教学比较重视文字的品味,而对插图是很少关注的,往往把它作为一种摆设和点缀,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实际上,这种重文字轻插图的思想并不是正确的。众所周知,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它和文字同样重要,不可忽视。首先从学生角度看,图片比文字更有视觉冲击力。学生接触新的诗词作品时,会不自觉地先关注插图。图片美不美,图中的人物形象有没有吸引力,图画能不能使人浮想联翩,诸如此类都将影响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其次从教者的角度看,这些图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教学,如帮助理解作品内涵,如有助于更好地鉴赏人物形象诸如此类。因此在教学中如能有效地抓住插图,就像找到了开启诗词殿堂的钥匙一样。于是笔者在唐诗宋词教学中,尝试利用插图来辅助教学,指导学生将插图与诗词内容联系起来,图文并茂,边看边读,启发想象,再造情境,进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学生自己的阅读第一感受是个体独有的一种获得,这是老师替代不了的。这样,就把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意识根植进了学生的阅读实际中,使学生认识到阅读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解,而是自己感受。[1]也使学生意识到图画的阅读也是诗词阅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忽略,诗情画意能够相得益彰。

如讲授李清照的《醉花阴》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配的彩色词意画,再分析画中的景物和人物,然后再读词本身来思考和理解。课堂实践的结果显示,收获是相当丰硕的。学生由图上的亭台楼阁假山环绕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大家闺秀的院子,图中的人物形象是一名大家闺秀;由图中几株菊花推断出词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词中写到的“暗香盈袖”的“黄花”就是菊花;图中菊花仅有几株并不茂盛,边上的女子显得忧郁憔悴孤独,很匹配词句“人似黄花瘦”;那么女子为何“消得人憔悴”呢?学生又联系到词写的是重阳佳节,琴瑟和谐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又分居两地,答案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还有的学生发现图片中还有大丛大丛茂盛的芭蕉,不禁联想到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句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叶茂盛,红颜消瘦,很贴切;而图中还画有小丛的竹子,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四君子”之一,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却没有被苦难压倒的坚忍不拔很符合竹的精神,学生想到了梁衡称李清照为“乱世中的一位美神”的评价。小小一幅词意画竟让学生有了这么多意外的收获,真是想不到啊。

看来插图对学生把握诗词内容,的确是有贡献的。用插图来辅助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唐诗宋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去再造想象,进而补充和丰满了诗词形象。在插图的帮助下,学生能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感觉与遥远的唐诗宋词的距离拉近了。

有的插图的确是锦上添花,即便不看诗词本身,也能一叶知秋,揣摩出诗词的某一亮点。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意画给人阔大苍茫之感,而《破阵子·春景》的词意画又使人感觉到清新明快。真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如果说意境画是不用文字书写的诗词,那么人物肖像图虽则简单,却也能给人极大的启发。如杜甫的石刻像就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而温庭筠的画像是一位翩翩公子在吹笛,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绮丽柔媚的“花间”风采。

还有一些书法真迹也不容忽视。如岳飞手迹“还我河山”四字让人豪情满怀,学生也就容易感悟出《满江红》中所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深刻含义;而文字图湖南郴州“三绝碑”(秦观词﹑苏轼跋﹑米芾书)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2 音乐造诗境

如果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那么反过来,音乐就是用音符来书写的诗歌。因此,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可以引发学生丰富想象,让学生重塑诗词的情境。学生可以把乐曲作为一个阅读起点,由此对诗词内容不断地联想、补充和创造加工,在大脑中想象构设画面情境,能体验到古诗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如在讲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播放名曲《春江花月夜》,营造品诗氛围。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它的完整的意境之美,若仅仅通过语言的讲解拆解则会大打折扣。而配上乐曲后,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在舒缓的弦乐乐曲声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在月的照耀下,心灵也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一一闪现在眼前。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体现出了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转贴于

教师在选择音乐的时候,有时可根据学生的爱好与欣赏水平选择一些流行音乐,包括一些流行歌曲。众所周知,流行歌曲在中学生中有着广泛的市场,而唐诗宋词也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既然同属流行就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现当代不少音乐创作者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旧瓶装新酒”,重新作曲或者改变诗句部分字词,让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接轨,与时俱进。这些唐诗宋词歌曲进入歌坛后,被广为传唱,焕发出新的魅力,也再次成为大众的焦点。如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就轰动一时。在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一热点,定能有助于学生探究唐诗宋词的兴趣,加深对诗词意境的探究。如讲授李商隐的《无题》时,笔者想到了一首广为传唱的徐小凤的那首《别亦难》,用的就是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尽管无题诗意象群寓意隐约﹑深浅不一,无题诗意旨隐约迷离,但当徐小凤醇厚而深情款款的歌声一响起,学生很快就察觉到诗的深沉感伤的情感,大脑中出现了一个女子悲伤的样子。学生探究诗歌的欲望被撩拨起来后,再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诗意神秘的面纱被揭开了,这样就很容易把握住诗的情感基调。这首诗和歌曲就一起镌刻在学生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这就是籍歌曲的感染力来引导学生较快进入状态,从而收到预定的效果的事例。

著名歌手邓丽君曾经出版过一张个人专辑,其中收录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多首经典,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辛弃疾的《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等,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再加上邓丽君内敛婉约清丽的唱腔,堪称经典;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岳飞的《满江红》,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由罗文演唱)和其他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曾被谱曲并被多名歌手配唱;姜夔的《扬州慢》也有人翻唱过。这些诗词歌曲在课堂上有选择的应用,很能让学生沉浸到诗词的意境中去,不自觉地想像并再造出与诗词相关的画面。譬如在讲解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时,笔者就选择了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作为导入新课的音乐;再比如在教学李白的《送友人》一诗时,笔者则插入了电影《城南旧事》中由李叔同作词的《送别》,来引导学生体味送别时的情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符合学生爱好与欣赏水平的音乐容易打动学生,自然也能促使他们想象,帮助他们重塑作品中的审美意境。

诗词教学中适当地穿插音乐,学生不但能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诗词的优美,而且能创造出另一片天地。因为在二者的融合过程中产生了质的飞跃:诗词突破了文字的束缚,插上想像的翅膀,走入了广阔、灵动和无垠的诗情画境中。

清明诗配画篇8

一、沉浸音乐,诵读吟哦

诗词具有音韵美,和谐的节奏和韵律丰富了诗词的内蕴,使诗词在匀称的句式中充满灵动的气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声琅琅”是诗词教学的传统方式,历经几千年而不衰。这种教学方法对现今的中学生而言,也是学习诗词的起步。尽管学生的阅历使他们对不少诗词不可能完全理解,但通过熟读成诵,积累多了,时间久了,理解也会逐步加深。但仅仅是诵读这单一的模式还是会影响学生对诗词的喜爱。

配乐诵读往往是诗词教学的首选。乐与诗相伴而生,诗词本身具有韵律节奏。同时,作为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音乐对诗词又独具烘托力。这两种具有无限想象力的艺术形式的完美组合,其目的是以适当的音乐为背景,和谐地烘托诗意氛围、酝酿情感、丰富诗词的表现力、提升诗词感染力,帮助学生加强对诗词的领悟。诗词是主体,音乐为辅助。如为格调苍凉沉郁的《天净沙・秋思》选配选低沉舒缓的音乐,为格调清新喜悦的《春夜喜雨》选配清新悠扬的乐曲,在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以铿锵明快昂扬的《将军令》把学生带入作品特有的磅礴雄浑的格调中去。

诵读的形式有单人读、小组读、全班读,在琅琅书声中,与诗人的心灵产生共鸣。除此之外,还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模仿名师用古音吟哦唐诗宋词,在悠扬的古典音乐声中,学生摇头晃脑,吟哦记诵,其乐融融。学生在风格各异的乐声中,既走进了诗的天地,也在诗意的牵引中,乘着音符的翅膀领略了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二、沉浸画意,品味涵泳

诗词的最高美学层次是它的境界,又称意境。诗词的意境是在直觉形象的实境基础上,以具体的物象为依托而产生的美学境界,是情与景、意与象的融注,神与物的浑成,即作者主观内情与客观外物的感应而形成的艺术审美空间。这是诗词教学中的难点,对只有十二三岁而又没多少文化底蕴的学生来说“意境”简直无从谈起。

诗词是用形象来说话的,诗词意境总是以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的。我们常说“诗中有画”,可以把“画”引入教学,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进入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中,随着诗人创造的飞跃来体验、把握诗意,进行美的想象。如唐朝诗人王维在诗词中极为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以反映其恬淡的心境与闲逸的情趣,他的山水画为他的山水诗作了最好的解释。把这些古画图片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当诗与画相融合时,学生会对诗词学习产生极浓的兴趣。从看古画入手,到自己动笔依据诗词的内容用画面来描述,然后分别展示学生的创作,进行评点,还可以把收集到的古画照片展示,进行比较。

“绘画法”对初中生而言是学古诗的一种极好的方法,能让学生对诗境“形象特征的艺术”通过画面有感性认识。如品《渔歌子》时,引导学生品读语言,将诗句内容画成画面,“渔翁垂钓”的画作成了:青山红花,飞鸟肥鱼,潺潺流水,斜风细雨,画面的直观性,学生一下子就能把内容记住。再稍一点拨,对诗人借助渔翁的艺术形象寄托“不须归”的情感来表现的那种境界也就有了体验,这样一来对“诗境的虚化”也有了认识。

当然,诗词鉴赏毕竟不是美术课,更强调的是学生读着诗词脑中幻化出相应的画面,沉浸在画意中,领略诗词的美妙。

三、沉浸联想,领会意境

艺术想象在诗词创作中非常重要,它是创造诗美的生命力。诗人进行创作是以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或物为基础进行联想活动构成诗思的。鉴赏诗词就可从诗人思路入手,了解诗人创作时采用的“相似联想”“对立联想”“连接联想”“组合联想”“由此及彼联想”等等,品读语言,沉浸其中进而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将诗词语言在脑中转化成一幅幅画面,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感受到诗人在诗作中所创设的意境的习惯。如品读《君子于役》,学生脑中出现的是一幅安谧祥和的乡村晚景图:“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妻子翘首盼夫,进而会产生联想――丈夫为何久不归家?又与《出塞》相比,体会《出塞》的意境――戈壁荒滩,关隘城堡,守关将士月下翘首东望盼回家。两幅图画一起展示,可感悟到前者运用对立联想,后者运用相似联想。然后让学生为这两首诗选择背景音乐,学生很快就决定为前者配上舒缓哀怨的旋律,后者选用悲怆激昂的旋律。

笔者在教学中用“沉浸式”课题的理念积极构建学生参与熏陶的教学气氛,提供观赏画面,设计朗读配音等等正是为了让学生读懂诗词。在笔者的诗词鉴赏课上,经常让学生进入特设的氛围中,在“我的画”和“我的鉴赏”的形式中任选自己最拿手的一项,或用画面,或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对所学诗词的理解,在合作小组中交流、欣赏,在全班作展示,在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典音乐声中聆听学生的诵读评点,学生各抒己见。

联想想象法是绘画法在诗词鉴赏中的提升,一句诗幻化出一个甚至多个画面,通过联想想象,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从而激活了学生求异、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沉浸背景,触摸思想

知人论诗、知世论诗的方法,是诗词教学的高层次,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从而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只有“知人论诗、知世论诗”,才能理解得全面透彻,真正地理解诗人情感,才能真“解其中味”。学生了解了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气,就可以理解其“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逍遥;了解了杜甫的大济苍生的理想和安史之乱的战火惨烈,就可以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了解了文天祥的抗元历程,就可以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时代气息的共同作用,造就了一批风格各异的诗人。

理解诗作,就不能离开对诗人的品读、对历史的了解。实际上,学生品读古代诗词,也就是在读中国社会发展史,读中国文化发展史,读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因此,在笔者的日常教学中,有计划地安排一个个专题,与学生一起走进历代诗词名家,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触摸他们的思想,在品赏诗词歌赋中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得以提升。

用“沉浸”法品读诗词的教学实践,开智慧之泉,养浩然之气,立奋发之志,使学生懂得如何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也正是“沉浸”于诗词品读,才激起学生更活跃的的联想和想象力。传统与创新并存,让诗词教学活力四射。

上一篇:网上祭奠先烈范文 下一篇:伯乐相马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