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相马经范文

时间:2023-10-16 13:31:27

伯乐相马经篇1

1、伯乐的得名,看上去似乎是他的善于相马,其实更得益于世间的千里马稀少。

2、伯乐相马模式存在几种较为严重的外部性,存在较大的腐败机会,也不具有现代性,这是其固有的弊端。

3、伯乐是一位著名的相马师,他写了一本叫《相马经》的书来教别人区分马的好坏。

4、韩寒的“站”,是伯乐相马还是商业炒作?

5、伯乐善于辨认千里马,他想把自己的儿子也培养成相马的能手。

6、按图索骥伯乐是一位著名的相马师,他写了一本叫《相马经》的书来教别人区分马的好坏。

7、伯乐到了老的时候,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编写了一本《相马经》。

8、朋友你说,韩寒的“站”,是伯乐相马还是商业炒作?

9、而基于好的规则的规则赛马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伯乐相马模式的弊端,大大改进制度效率。

10、现实中,干部选拔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伯乐相马。()

11、伯乐相马,相而不骑,不如不相!

12、一个领导,要善于发现人才,就好像伯乐相马,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3、组工干部要学伯乐,却又不能仅仅停留在“伯乐相马”上,而要坚持与时俱进,变单一的“伯乐相马”为“考场赛马”、“群众选马”等等,使“千里马”在动态的考察中脱颖而出。

14、伯乐相马背后的哲学便是:人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却需要相当可观的精确性去挖掘它们,而这正是值得培养的。

伯乐相马经篇2

伯乐一顾中的伯乐看的是马。伯乐本名孙阳,善相马,字子良,又称王良。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

伯乐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来源:文章屋网 )

伯乐相马经篇3

[关键词] 《战马》;音乐;表现艺术

电影《战马》在登上银幕之初就获得了广泛好评,其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的阵容上都体现了华丽的特色。在导演方面,《战马》由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倾力执导,在演员上也由强大的演员阵容构成。影片改编自英国同名小说,讲述的主要故事围绕着一个小男孩和一匹马的缘分与生命经历展开,塑造了一段人与马的非凡的友谊和生命的缔结交融,而影片的大背景也宏大、深刻、耐人寻味,影片的背景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结合,更加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和核心。在电影《战马》中,加入的音乐元素可以说是十分丰富的,同时这些丰富的音乐元素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有欢快的、悲壮的、感人的、宁静的,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穿插使得整部影片完整而华丽。更使得影片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上乘之作。通过对电影《战马》中音乐艺术的赏析,我们可以从另外的视角进一步对《战马》做出更加深刻的主旨揭示,体味音乐对电影主题的深化作用。

一、电影《战马》

电影《战马》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了发生的大背景。影片讲述了1914年,在一个名叫德文郡的小镇上,一个名叫艾尔伯特的小男孩,在目睹了小马驹乔伊的诞生后,又看到它频繁被放在集市上叫价但是无人购买后,对父亲泰德发出的信息奏效,父亲泰德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的30基尼买下了这匹名叫乔伊的小马驹。这是一匹额头上有着特殊的白色纹理的小马驹。由于当时一个地主也在竞拍这批小马驹,并且认为它不值那么多基尼,泰德的行为触犯到了这个霸道的地主。小艾尔伯特在父亲泰德买回乔伊后与乔伊欢乐相处。然而没过多久,在马市上与泰德发生冲突的地主就出现在了泰德家中,并威胁泰德一家,如果他们今年因为乔伊不能耕地而耽误了收成,就将乔伊牵走。而残忍的地主为了赢得这场给泰德家分了一块贫瘠的土地,生硬难以耕种。泰德无奈之下只好抵押上了自己的全部家当。小艾尔伯特看在眼里,被逼无奈之下为乔伊套上了耕地的用具,强迫乔伊耕种。起初乔伊反抗,但后来十分具有灵性的乔伊和小艾尔伯特心灵相通,竟将一大片荒芜的土地耕出了模样。为了还债,泰德一家辛苦耕种着自己的土地,辛苦换来了收成却在一场暴雨中毁于一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德国军队袭击了德文郡,泰德无奈之下将马充军,换取了30基尼,小艾尔伯特只能目送乔伊上了凶险的前线。乔伊渐渐长大,在前线上体格强壮并且十分听话,甚至成为头领的坐骑,然而战争的无情使得乔伊在战场上不停辗转漂泊。从普通的英国军官,到平民家的老农和自己的孙女,再到德国军队,遭遇了种种艰辛,甚至几度差点儿在悲惨的境遇中死去。而在乔伊心中,却始终难以忘怀艾尔伯特。艾尔伯特在长大后也参军,并一边寻找自己失散的乔伊,在一次意外的中途小憩中,乔伊凭借着幼年和艾尔伯特的默契最终和艾尔伯特重逢。战争结束,艾尔伯特重新获得了乔伊并和它最终一起回归了老家。

影片最终以喜剧结局收尾,在这个过程中,却通过跟随一匹马的视角,看尽了人间冷暖、战争、平凡的生活及历史的变迁,由此也在主题的深化上达到了成功的效果。

二、音乐元素与《战马》

在影片《战马》中,导演煞费苦心,在不同的情节中,引入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从而在剧情的串联、性格的塑造及其他方面表现出了对影片的独特贡献和重要作用。可以说,音乐艺术的恰当运用,几乎作为一种语言,描述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变迁。

(一)剧情的串联

在影片《战马》中,音乐艺术的恰当运用对串联影片的剧情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的。在影片剧情的串联过程中,起初的音乐是平和的,是凸显了小镇的宁静的生活的。而后,凶恶的地主到小艾尔伯特家中的时候,背景音乐则表现出阴翳的、沉闷的基调。在小艾尔伯特看尽了地主的鬼把戏而不得不把乔伊套上耕地的用具时,音乐也是十分悲壮的。可以说,让当时的小马驹乔伊去耕地,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乔伊奇迹般开始将贫瘠荒芜的土地犁出一道一道可以耕种的沟槽的时候,音乐的风格是轻快的、夹杂着感动的元素的。这种音乐也在悲壮的同时承认了乔伊的工作。

影片中有一处描写乔伊被迁入其他队伍中继而和另一匹马一起拉大炮的情景。此处的音乐是浑厚的、低沉的,也是充满了艰辛的意味的。可以说,乔伊在力不从心地拉大炮的时候它的生命甚至因此受到了威胁,这种沉重的、缓慢的音乐不由得使观众为之一动,为乔伊的命运打上了一个问号。当乔伊与艾尔伯特奇迹般重逢之后,音乐的风格又变为了动人的、震撼人心的,可以说这些音乐的变动在整体上是上下、前后承接的。随着影片情节的变化和发展,这些情节被自然串联在了一起,起到了一种连贯的效果。在影片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情节的串联也是紧凑的,通过音乐的变化使得情节在大体上成为一个整体,具有链条式的解构。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情节的串联也是剧情需要的,通过跌宕起伏的音乐串联出情节的起伏和变化,巧妙表现了影片情节上的递进。

(二)性格的塑造

影片《战马》中,通过音乐体现出来的对性格的塑造也是十分明显的。这个性格的塑造不仅仅是针对人物的,更是针对本片真正的主角――乔伊的。在这匹马的性格塑造中,作者有意放入了不同的音乐,使得每个不同的部分乔伊的性格都得到了相应的历练和变化。在小艾尔伯特看尽了地主的鬼把戏而不得不把乔伊套上耕地的用具时,音乐是十分悲壮的,这种悲壮也是幼小的乔伊第一次得到经历考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乔伊的瘦弱的躯干第一次承担起了一个家庭的重任,这种沉重的风格也使得这样的承担显得尤为动人;乔伊在被迁入军营为前线运输物资的过程中,音乐也是沉闷的、粗缓的、低沉的,这种音乐元素塑造的是乔伊彼时彼刻沉重的生理负担和性格变化,使得乔伊在历练中成为一个负重的角色,同时也使得观众对乔伊性格的把握具备了一点基础的方法。在乔伊和艾尔伯特重逢的一瞬间,音乐是激昂的、愉悦的但同时也是浑厚的,充满了动力的,这样的音乐元素是乔伊重逢艾尔伯特后性格上的“主体化”地位的再现,通过和艾尔伯特的重逢,展现了自身的喜悦。在影片的最后部分,当艾尔伯特牵着乔伊回家的时候,暮色西沉,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恢复了宁静的音乐,是静谧的、平和的,此时,实际上主题的深化达到了顶峰,交代了影片最后的结局。

(三)对心路历程的表现

在《战马》中,通过音乐元素的发展变化还能够突出显示对于心路历程的变化。开始的音乐是宁静的,是乔伊和艾尔伯特的心理共同成长之初的平和和涉世未深;随着影片的发展,音乐元素逐渐丰富化,原先简单的和弦和音乐元素慢慢加入了丰富的元素和构成。暗示着乔伊和艾尔伯特的共同的心路成长历程。在这个历程中,音乐随着剧情不断丰富化、多元化,也暗示着人物和乔伊的心理成长轨迹的多元化、复杂化和坎坷的生命经验。在经历了一系列战争的时候,实际上音乐是复杂的、跳脱的,这一点也使得观众在体会影片本身时候产生一定的思考,这实际上也暗示着主人公和乔伊的心路历程的明显的曲折发展。在影片最后的部分,夕阳西下,宁静的音乐重又伴随着乔伊和艾尔伯特,两个主角的内心世界重新归为了平静,而这种平复并不是简单的平复,而是经过了坎坷的心理成长和生命经验之后的返璞归真,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

(四)对主题的深化

音乐元素的加入对电影的贡献决不仅限于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串联,也不仅在于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塑造,同时,在更深层的方面,音乐艺术的恰当运用,也使得电影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开始平静的音乐是对应主题的开端,塑造的是一种平实的生活和节奏,随着音乐简单的、一元化的柔和变为逐渐多元化的、复杂的元素包括缓慢、低沉、雄浑、浑厚甚至跳动的变化,逐步剥离出来主题的独立性,体现人性在历史变迁中的发展和变化,在战争中的成长和蜕变,同时也对普通的一匹马――乔伊做了深刻的剖析,所谓一匹普通的马,在有灵性的前提下的成长与磨难、历练与重生,对战争抱着从动物的角度去看待的视角,更是突出了一种非同寻常的主题深化。在影片的最后部分,平和的音乐实际上达到了主题的最深探寻。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存在感,同时也是主人公艾尔伯特和乔伊经历了所有人世间重大变故之后的喜悦重逢时体味到的生命经验和艰苦的历练。可以说这样的音乐元素的运用与搭配对于影片本身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深化作用的。

(五)象征意义表达

在影片《战马》中插入的优秀的音乐元素也是一种符号化的表达,是对主题元素的象征和体验。通过音乐元素的恰当运用,战马成功展现了主人公艾尔伯特和乔伊的深厚的感情。开始的时候,跳脱的音乐和音符不相衔接的特点表现了小艾尔伯特不能和乔伊很好沟通的状态,音乐的柔软和舒缓部分则象征着这种状态的缓解,透过这种柔缓,我们也看到饱含着爱的艾尔伯特和温顺的乔伊的相处中的柔情和感人至深的体验。随着音乐的变化,一种激昂的、亢奋的音乐象征出了勇往直前的超越精神,当乔伊成为一匹受人赞美的战马的时候,音乐的激昂和亢奋表现出来了乔伊的一种战斗精神和高昂的斗志,包括对生命的不屈服的象征精神。在乔伊和艾尔伯特重逢的刹那间,音乐是带有很大的成分的,这种成分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同时,略带欢愉的音乐也象征和预示着一种成功的重逢。果然,影片的发展随着音乐的变化符合了观众的全部期待视野,达到了艺术和感情上双重的成功,并且,在音乐与象征意义成功结合的过程中,对主题的表现也实现了进一步的深化。

三、结 语

《战马》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优秀影片,影片中围绕着一个名叫艾尔伯特的主人公展开,艾尔伯特在他从小到大的生命经历中,同一匹马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被迫参军投入到惨烈的战争中,他的马儿乔伊也在历经了一系列苦难后同他重逢。影片中大量运用了丰富的、恰当的音乐成分,这些音乐元素的成功运用无论在影片的剧情的串联上、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对心路历程的表现上、主题的深化上还是在富有象征意义的责任上,都完美诠释了音乐作为一种重要元素对于影片成功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通过对《战马》中音乐艺术运用的分析,能够使我们对该影片做出更多视角的解读并了解影片和配乐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卢金婷.电影《战马》的视听语言分析[J].文艺生活,2012(07).

[2] 王秋兰.试论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J].影视评论,2008(08).

伯乐相马经篇4

我知道世间先有伯乐,而后才有千里马,在二者的关系中伯乐起决定性作用;但我自认为,只要是千里马而不是驽马,无论是否有伯乐,我在任何地方都会显示出卓越的才能。

然而,现在的马匹多,能找到驰骋千里的处所真没那么容易。听说很多马匹都找不到工作单位,只能在家里吃干草。我不甘心,因为我家穷,娘的心血和汗水全浇在我身上了,所以我一定得找个工作干才行。

现在又不是战乱年代,兵不荒马不乱,哪有马儿施展才华的地方呢?经过一年多的探询,我终于找到了一家电视剧制作公司,马伯乐是总经理。可是,他开出的条件很高,要找一匹本科以上学历、外语达到六级的马演一个给“皇帝”拉车的角色。尽管条件那么高,可我实在是想找份工作,于是只好跑到成人学院进修三年,拿到了一张本科文凭,英语水平也达到了六级。然而我没想到的是,狐狸竟然弄到了拉车专业的硕士学位,文凭虽说是假的,但在竞争中自然还是高我一筹,受到了马伯乐的青睐,让狐狸演皇帝,叫我给狐狸“皇帝”拉车。行啊!我能找到这份工作也就心满意足了。

马伯乐对我说,我的工作就是把车拉好、拉稳,工作中不准迟到、早退,不准踢蹬蹦跳,不准东张西望,不准乱说乱讲,不准……反正有许多的“不准”。马伯乐说,拉车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具有相当高的科技含量,是很多良马梦寐以求的好工作;如果拉出了水平,拉出了风格,那么我就成功了,在马群里就是科技精英了,就可以鹤立鸡群了。这番话说得我十分激动,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以实现我的“马”生价值。

开始拍电视剧了,马伯乐用铁钉把我的蹄子穿成洞,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拴上缰绳任由狐狸耀武扬威地坐在车上赶着我。我真不情愿,可又有什么办法呢?马伯乐说,只有他这个伯乐,才能发现我是千里马,他那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我胡思乱想,以便专心工作,服从他的领导。我一想,马伯乐真是个好伯乐,一个世间绝无仅有的好伯乐,因为他是在竭力帮助我尽快成为一匹名马。

于是,我卖力地工作,在狐狸的驱赶下,不停地奔跑,车子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扬起了一路飞尘。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狐狸让我停下来,我朝路旁的公路牌一看,天哪,我今天竟然跑了一千二百里!我确实是一匹千里马!一下子,我有了成就感,然而这成就应完全归功于马伯乐,因为幸亏马伯乐及时发现了我。从那以后,我在工作上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听从马伯乐的调遣了。

过了一段时间,马伯乐被通报批评,理由是虐待下属员工,束缚了千里马的自由,剥夺了千里马的发言权。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听说这娄子是狐狸捅的。至于我,倒没啥想法,只要马伯乐工资照发,我自己的事业有成就,其他的就不在乎了。

马伯乐被通报批评后,开始引进了一种国际上通用的心理学方面的先进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我和狐狸的工作岗位换一换,叫狐狸拉车,让我演皇帝,坐在车上拿着鞭子驱赶狐狸。狐狸一听,辞职不干了。没有狐狸演皇帝了,我也拉不成车了,没活干了。唉!狐狸吃不着肉,可我连青草也吃不着了。

过了一阵子,我又有活干了,因为马伯乐所拍的电视剧,几乎每集里都少不了马拉车。马伯乐为了激励我工作积极上进,在我的脖子上挂了一袋香料。我为了这一袋香料,不停地往前跑,可香料挂在我的脖子上,我是永远吃不到的,哪怕每天跑上两千里,马伯乐也只不过多给我一张洗澡票。这样的待遇,听说在马界是最高的,就为了这样的待遇,我也要拼命跑上一辈子,决不辞职改行。况且人生也是如此,每个人也是在努力地演好各自的角色。

伯乐相马经篇5

本文将从电影的叙事和形式两大方面来分析电影中所蕴含的温情主义元素,谈如何在战争年代的现实环境中成功的讲述一个被所有年龄段的观众所接受的童话故事。

一、关于《战马》故事内容及创作背景

影片《战马》是美国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2011年的力作,改编自英国作家迈克・莫波格1982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作品,该作品曾获得当年惠特布莱德奖(即现在的柯斯达文学奖)亚军,此后,多次改编为舞台剧和广播剧,在英国可谓风靡一时。当斯皮尔伯格在伦敦观看了舞台剧《战马》后备受感动,回去以后立刻着手于电影版《战马》的准备,7个月后电影开拍了。

小说以战马为第_人称来讲述战争以及战争中人与人的关系,虽然电影略有遗憾的没有以马的视角改编,却是以马的命运时间线展开的单线来讲述故事,传递战火里人与人之间温暖的力量。

故事的开端发生在一战爆发之前,牧场家庭的男主人在拍卖会上以高价买回一匹性格敏感暴躁不适合干农活的马,他的儿子阿尔伯特给它取名叫做“乔伊”并训练它奔跑、听主人模仿猫头鹰叫的信号以及耕地,阿尔伯特和乔伊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父亲为了向地主还债不得不将乔伊卖给军人之后,电影正式进入故事发展阶段,乔伊成为了一匹战马,它几经周转更换主人,尼科尔斯上校对它爱护有加,小女孩艾米丽全力护它周全,德国军人想方设法放它生路,在乔伊被困在英德战场的无人区时,英、德两方的士兵为同一匹战马合作将它救了出来。最后被为了寻找乔伊加入军队的阿尔伯特发现,战争结束后,艾米丽的爷爷为怀念孙女买下它之后又还给阿尔伯特,阿尔伯特带着乔伊回到家乡,和父母团聚。

二、用温情主义的糖衣包装一个战火主题

(一)《战马》的叙事特征

1.基于现实且超越现实的故事内容

战争类型影片的终极主题基本是反战,《战马》也不例外。影片《战马》既然将故事背景放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少不了对战争场面的正面涉及。影片中总共有两处集中的战争场面,一处是影片前半部分出现的英国骑兵偷袭德军第11师的情节,另一处是影片后半部分英军对德军发起的最后进攻,其中后者是该片对战争场面最集中、最激烈、最精彩的展示。从篇幅长度上看,两处的战争场面时长加起来不足15分钟,与140分钟的总片长相比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由此可见对于战争场面的展示不是导演想要阐述的重点,没有过多血腥场面来直接表现生灵涂炭,这部影片绝非像《拯救大兵瑞恩》《兵临城下》《南京、南京》这类战争影片主要表现战争的残酷与罪恶。

但是《战马》中也不乏年轻人战死他乡、平民百姓财物家当被扫荡掠夺,女孩子沦为战争的牺牲品这些情节的交代。“战争从每一个人那里夺走了一切。”这句台词贯穿乔伊成为战马的时间段,成为表现残酷客观环境的力证之一。

乔伊和阿尔伯特所处的一战时代的现实真实感极具说服力,即便是当今身处和平时代的观众也不会对此怀疑。部分观众对其现实性提出的质疑,指出乔伊所经历的故事过于传奇,不够合理。笔者认为,这本是一部基调温暖的童话元素故事,以故事发生几率大小来评判这部电影的好坏不仅有失公允,而且忽视了这部电影最出彩的特色一―从绝望中演绎无限希望。

《战马》中超脱于现实的故事情节设置,在百年电影史上并非首创,罗伯托・贝尼尼指导的《美丽人生》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影片中的父亲不仅在恐怖纳粹集中营中给儿子讲了一个游戏故事,也为观众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成年童话。《美丽人生》中的父亲一边对儿子编织善意的谎言一边施展犹太人的智慧在纳粹虎口之下保护儿子,其情节与《战马》中那匹经历无数战火的马不仅活到战争结束,又等回一直在寻找它的主人同样具有相似之处。他们不仅成功的都完成了现实主义者眼中不可能的任务,同时在感情层面也成功用向往和平的温暖力量唤起了观众的反战意识。

2.另辟视角的情节刻画

影片《战马》中紧紧地围绕着马儿更好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展现了在这残酷战争社会中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所在,以及在残酷现实中人性乃至“马性”的力量之伟大。

每一部童话都具有或多或少的超现实成分,《战马》原著以乔伊动物的视角展现情节,完成一部动物童书。由其改编而成的电影即便没有以马为第一视角,但围绕着乔伊的经历出场的人、发生的故事,无不饱含着童话般温暖的情节。蓝天绿草间,乔伊跑过阿尔伯特的父母奔向阿尔伯特时,人和马之间的互动令人不觉莞尔,也让人不觉感叹没有战争的生活多么恬静美好。尼尔克斯上尉为阿尔伯特画乔伊的肖像画,女孩艾米丽把马藏到卧室躲避军队的掠夺,英、德两个军人在无人区为拯救乔伊而短暂的合作并建立一段跨越国家的情谊……即便没有过多刻画战争带来的水深火热场面,却在不刻意间将和平的心愿烙印的观影人的心中。

3.寓人移情于马的人物关系

对阿尔伯特训练这匹马听懂号令、奔跑的连续剪辑场景中,呈现给观众的不是主人驯牲口的画面,更像是父母教孩子走路、说话。乔伊不肯戴马具,阿尔伯特故意往自己的脖子上套一下,接着乔伊接受了阿尔伯特为它戴上马具,阿尔伯特和乔伊这一人一马之间始终保持着平等的关系。当乔伊在田间拒绝耕地时,阿尔伯特充满无奈的挥动鞭子,结果适得其反,惊怒了马,伤害了人。有了之前所提到的场景铺垫,此处会让观者联想到家长用错方法教育孩子。

当阿尔伯特看见乔伊的肖像画时,银幕前的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匹离家的战马,更是千千万万征战沙场的孩子,阿尔伯特和他的爸爸妈妈就是乔伊的家人。而当阿尔伯特发现骑着乔伊的尼科尔斯上尉被处决时,观众已对一匹可能再也回不了家甚至已经死掉的战马的感情投射到人的身上,也就是战死沙场的士兵们,如果观众已经为人父母,也会站在父母的位置联想到孩子。同样,在斯图尔特少校的黑马累死在途中时,它的意义不仅是乔伊的同伴,更是一位战友,一名战士。

阿尔伯特加入军队“千里寻子”,受伤被蒙住双眼的阿尔伯特依然感受得到乔伊的存在,乔伊听见熟悉的猫头鹰叫声向阿尔伯特走来,阿尔伯特也清楚的记得乔伊身上的每一处特征。在这场戏中,乔伊的四蹄被清洗干净时,下令处死它的长官的动作非常令人动容,他亲自取出手巾为这匹被误认为是无名之马的乔伊擦掉头上的泥土,露出阿尔伯特所言的白色的印记。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意识不在烽火狼烟中,却在这简单的动作中传递得十分明显。经历战争的军人知道在战场上活下去和与亲人重逢是何等不易,看见阿尔伯特最终找回他在德文郡养大的马,正是他们最想看到的回到父母和兄弟姐妹身边的场景。

(二)《战马》的形式风格

这部电影的童话特色并不止体现在剧本之中,著名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亲自操刀的配乐和导演斯皮尔伯格、摄影师贾努兹・卡明斯基拍摄的画面也从更直观的视听角度来展现童话色彩。

1.引观众入童话的音乐

威廉姆斯曾经在美国空军服役,军队音乐的熏陶对其后期的电影配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战马》中描写战争的场面,采用了铜管、军号为主的弦乐交响乐的方式展现,通过乐句不断重复和变奏描绘着战争的每个场景和战争中人们的状态,展现了在残酷战争中人性的善良。

电影的开端,伴着悠扬婉转的牧笛声呈现在银幕上的是苏格兰高地上一片绿草地,转接母马产下小马,男主角阿尔伯特在栅栏外偷看的场景时,开始第一次弦乐变奏,之后父亲买马,儿子驯马的场景中,笛声一直配在其中。战争之前的音乐不仅体现了男孩子看到小马心情喜悦与增添情节的趣味性,更饱含着对和平安宁田园生活的赞美。

乔伊成为战马之后,随着“带走所有人的一切”的战争而展开的略显沉重的情节,每次出现的音乐也变得更加庄重且加入了有力的变奏。

最后,当阿尔伯特与乔伊共回故里与父母团聚时,田园风格的悠扬钢琴声引出了圆号的伴奏,此时的音乐与电影开端部分里,乔伊在大家期盼下迈开脚步耕地时的配乐具备同工之妙。逐渐加强的音乐烘托出历经等待与担忧后,情感回归之感动。音乐让这部童话式的电影因令人感动而更加真实。

2.暖色永驻的温情画面

弦乐背景音乐中,蓝天白云和高地绿草自然环境中,镜头里的人们看起来幸福快乐。

即便是躲藏在风车阁楼中也有一束光照进乔伊的身边、被困在无人区也有人持灯寻找,战争是沉重的,而电影中的自然光与人造光,是象征着战争无法抹杀的人性之光。

电影的最后一幕,在漫天的火烧云之下人和物成为剪影,阿尔伯特骑着战马回到父母身边,他拥抱了母亲,将军旗归还给父亲,父亲郑重的与他握手,乔伊战马则见证了所有的分离和相聚。

鲜明的色彩不仅予人以唯美的视觉享受,更引起观众与角色在心情上的共鸣――向往和平、渴望幸福、感动重逢,都在绝妙的声画搭配之中润物无声般的让人刻骨铭心。

结语

“我想这部电影可以告诉人们,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是能够被达成的。只要我们跟随心灵的指引,任何梦想都能够实现。只需鼓起足够的勇气,希望自会指引我们方向。有些时候我们并不拥有足够的勇气去跟随希望指引的方向,在《战马》的故事里,正是勇气让艾伯特最后找到了他的爱马;正是勇气让乔伊在战乱中顽强的活了下来,让人们团聚,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能够追随我们的希望。”这段话是影片导演斯皮尔伯格在电影上映之后的采访中说出的。

伯乐相马经篇6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马说》,我们先谈谈“说”,“说”是古代散文的文体之一,属于议论文,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较要更随便点,如初中文言文中的《捕蛇者说》《爱莲说》《马说》等等都属于“说”一类的文章。“说”古意是陈述和解说,所以对这类文章都可以理解为:解说什么什么的道理。《马说》的表面意思就是:说说关于马的问题。从更深层的含义来讲,应该理解为:说说关于如何发现人才、任用人才的问题。

韩愈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是唐代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非常激烈的时期。很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都有怀才不遇的经历,难以找到出路,往往要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如果不能进入仕途,就会抑郁终生。韩愈在读书人之中是属于文才卓异的天才类之一。他很早就有不平凡的抱负,这跟他的名字有暗示性关系。所谓“愈”,就是逾越,超越的意思。韩愈很早就希望能超越前人,具记载,他七岁开始学习,十三岁能够作文,二十岁参加科举考试。第四次中进士,后来进行吏选考试,都没有中士,最后在长安蹉跎了十年时光。十年中奔走于权贵门厅,曾三次上书给当朝宰相进行自荐,却杳无音信。所以他离开了京师到外地做官。《马说》是韩愈在京师求官时期的作品,他将自己怀才不遇的这种无奈,及对于不识人才的愤慨,在文章中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他将马尽千里之能的渴望寄托到“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中,他认为千里马的有无取决于伯乐的有无。

“伯乐”在今天泛指识英雄,重英雄的人。古代“伯乐”指识马的人。韩愈在《马说》中引用伯乐相马的故事,是为了阐述:千里马和普通马是不同的,千里马的才能在于驰骋疆场,而不在于负重载物,且和一般马的区别是它特别能吃。“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说的就是它的食量很大,所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埋没了它的才能,以此来点出“食马者”不识人才的庸俗。“千里马”指的是像韩愈这样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和一般的庸常的人是不同的,如果用他来管理一些日常事务,待人接物等等,他可能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但他真正的才能是安邦济国、经天纬地的,需要知人善任,慧眼识人的管理者、统治者、上级,被韩愈喻为“伯乐”。而对千里马随随便便饲养、调理、处置、对待的“食马者”是那些不知人善任的管理者的写照,是对人才的一种漠视、一种糟蹋。

《马说》一文有三个自然段,而三个自然段都以也来收尾。这个“也”有什么不同?也在古文中大多用于句末,宝石说话人复杂的语气,用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纵观全文,第一段的末尾“不以千里称也”中“也”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伯乐不常有,是一种无限的痛惜、哀怨之情跃然纸上。第二段末尾“安求其能千里也?”的反诘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谴责。第三段末尾“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及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

伯乐相马经篇7

在位于查令十字路与丹麦街11号交汇的丁字路口那家名为“早期音乐”(EarlyMusic)的小店(专售巴洛克前后的乐器、乐谱、音乐图书)里,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居然是埃里克・西博林(Erlc Siblin)昕著的《大提琴组曲》(The Cello Suites)一书。须知,对于这本颇具传奇色彩的读物,我早就渴求一读,因为这册出自非古典音乐专业人士的“专著”是融小心求证和趣闻轶事于一体的,除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大无”往事外,还补充了过去许多“大无”论述文字的欠缺。7月下旬的两个下午,我都盘桓于这家独具高品位的小店,以期再有什么意外收获,同时为陈列于其中的琉特琴、维奥尔琴、羽管键琴、竖琴以及各种新版的古乐谱而流连忘返。当我在店里拿到“逍遥音乐节”的节目册时,已经是7月21日傍晚,看到上面赫然在列的马友友“大无”演出讯息的一瞬间,心向往之的我不由得暗暗对“巧合”这个词有了新的感悟――这“大无”的如影随形到底意味着什么?明知马友友演出的票会吃紧,我仍抱着兴许“大无”是个例外的想法,迟至次日才上网查询购票信息。网页上显示:坐票早在音乐节开幕之前就已售罄,而站票则需到演出当日按人头排队购买。

与世界上几乎所有音乐厅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让尽可能多的普罗大众进得了严肃音乐的演出场所,阿尔伯特厅的最好位置全部属于持站票的听众。换句话说,该厅把与舞台正面相衔接的一大片圆形区域全都设为站票区,以容纳八百名左右的爱乐人士,且无论什么规格的演出,票价一律五英镑(合人民币五十元不到)。这一举措为那些痴迷古典音乐却又每每手头拮据的人们提供了最切实可行而又最高标准的聆乐方案。

对于排队这码子事,我是光听见都会头大的。在国内,排队往往意味着要面临号贩子、票贩子和夹三儿者等一干污七八糟人的围追堵截。涉事发号者可能会提前预留若干号给自己的各种关系户,排队者中除了有职业排手之外,还可能有一个顶五个者。到头来,真正老实巴交站队者几乎都吃不到什么好果子。那么在伦敦为听严肃音乐会而排队又怎样呢?

我是9月5日早晨八点半赶到阿尔伯特厅排队的,自以为到得不算太晚,孰料排在我前面的已经有十八个人了。队伍最前端的是一位中年男子,问及排队事由,他说他来自都柏林,昨天晚间飞到伦敦,住在酒店里,今天早晨五点半就来排队,岂料只排了个第二。他说排第一的那位去了洗手间,至于那位先生是几点来的,他尚未来得及询问。 马友友

节目册显示,当天下午至晚上,阿尔伯特厅安排了两场演出:17:30-19:45为约翰威尔森管弦乐队推出的伯恩斯坦百老汇舞台与银幕音乐专场;21:00-23:45为马友友的“大无”。这意味着,我必须在阿尔伯特厅门前长长的石阶上苦捱十二个半小时,方能领悟什么叫做真正“大大的无”,而第―二名则要熬够十六小时以上才能觑得“真禅”。佛家所言的“执”未必不深含此意,只是在事后,我方弄明白演出方将马友友的“大无”安排得如此之晚的苦心,此系后话。

上午九点整,音乐厅的工作人员出来发号,每走到一人前必定不厌其烦、言之凿凿地提醒领号者:人手一号,请各位每次离队的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放眼队后,人流已折向皇家音乐学院前的亲王路,不知有多长。一天时间里,所有排队者似乎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互相之间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你去吃饭或我去方便走开就是,大家都为前后暂时不在的人看管着一块诚信的空间,看管着一种发自心底的信任……

晚上八点,音乐厅开始向持号者出售站票,长得一眼望不到尾的队伍在缓缓前行中自然顺成了数字的秩序。依次进得场内,所有人的站位都是由他(她)当日来排队的时间决定的,站在最前排栏杆处的十几个人,离舞台只有两米,他们为自己收获了劳苦后的回报而沾沾自喜。我站在第二排的正中,离台上为马友友准备的那把黑包折叠椅大约四米,没有人遮挡我的视线。记得上次聆听有马友友参与的演出是三年前在广州大剧院,那次他随“丝绸之路”乐团来中国献艺,一把大提琴混杂在一堆各国民族乐器中,除了混响外,没有人认为他听得到大师的琴音,加之我的票位于楼上最后面,眼中的马友友长不盈寸,那叫一个没劲。

马友友的出场堪比英雄出征,在全场听众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抑制不住的啸叫中,阿尔伯特厅的穹顶有被掀翻的趋势,场内气氛之火爆无以言表。带着一如既往的马式微笑,大师向全场频频颔首,甚至不得不将持在左手中的琴和弓也高高举起,以回报乐迷们的厚爱。大概马友友的华裔身份和他那张典型的东亚面庞过于先入为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与判断,从他镜片反射的阿尔伯特厅的人潮汹涌中,我读出的是马氏特有的谦卑一种融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行止有仪和西方绅士言笑有度于一体的谦恭。当然这种主观感受必定不能让我周遭的西方听众认可,因为他们不觉得一位美国大提琴家生就一副中国面孔有什么奇怪,而且说实在的,在美利坚受教育并在那里成名成家的马友友从骨子里都已经绝对西方化,讲不好汉语即为明证。我的思绪被听众高涨的热情拉回到了现实当中。与以往听音乐会的经验相比,我想,听众为一位音乐家持续欢呼时间如此之长的情况恐怕要成孤例。马友友落座,场内的鼎沸如同有一只手在操控,瞬间便鸦雀无声……

一如马友友过去多次演奏的那样,从他拖长第一个G音的时值开始,这场挑战自我的演奏伊始,有“大无”Logo之称的《第一组曲》之“前奏曲”的串串音符就一波接一波地渐次涌来,仿若来自远古的回响,那种混沌初开、洪荒滥觞般的感觉由远及近,阵阵冲击着听者的思绪……总体说来,凡被刻意拖长的十六分音符,其时值都被限定在了马友友自己感觉的尺度内,意在从另一条线上表现巴赫的赋格效果,如果你把它们当作数字低音看待,亦在无可无不可之间。与他1985年在CBS的录音(37867)相比,我总觉得他那天开篇的第一连弓奏得偏弱,当然,这极有可能是我的听觉误差造成的错觉。

从近距离目测,马友友是把琴的尾杆拉到头了,因为以他的身材论,那琴几乎是呈45度角斜倚在他的肩头,一如华勒斯昕言,马友友基本上是斜仰在靠背椅上,这是他近些年演奏时的标准坐姿。以人体工程学的观点看,这样的演奏姿势好看与否姑且勿论,但最省力兴许是真的。当然这只能归结为演奏者的习惯问题,无昕谓对与错,因为同样的坐姿换在另一位演奏者身上未必会舒服。在SONY公司2015年6月推出的《歌声来自生命之穹》的封套上,有马友友相似坐姿的照片,可兹参照。

我很欣赏印在SONY唱片封套上的一段话:人生即是经验的体验,从开始到结束,昕有的音符都在。听着台上马友友冷峻的琴声从“阿勒曼德舞曲”弥漫到“吉格舞曲”,那段话恰如其分地比附出了第一组曲昕折射出的人生之弧。

在我的主观感受中,马友友在阿尔伯特厅的《第一组曲》之“萨拉班德舞曲”具有超强的造型艺术感,与以往听他的录音感觉大相径庭:在近三百年前的月光映照下,科滕小城中的一切都神秘莫测,说影影绰绰也许有些不靠四六,但是隐藏在心灵之后的则是人生的无奈和无奈的人生。听到这里,脑中忆及关于G大调的调性色彩为大红包的文字描述,觉得甚荒唐。

“我们发现了一个仅凭最简单材料创造的情感和思想的世界。”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劳伦斯・莱赛尔教授的这句话恐怕是到目前为止有关“大无”的最精确断语了。

《第二组曲》,马友友的琴声从一开始就把我带人了弗朗西斯科吉拉德导演的《来自巴赫的启示:第二组曲》中去:在蛛网密布、灰尘轻扬、光线浑浊的监狱废墟上,巴赫的音乐触及了人类对自身问题的思考。在我看来,皮拉内西虚拟的古代意大利监狱未必是用来关押囚犯的,而恰似人类用自己所谓文明造就的一个庞大的鸟笼。马友友自然会把有关“人生来即是负罪的”这一理念贯彻到组曲的每一个音符当中去,即便是“小步舞曲”。回到现实中来,台上的马友友孤独吗?我想是的,尽管有五千人的陪伴,但“谁解其中味”倒真是个问题。回望阿尔伯特厅’场内的听众自然都是一脸的沉思状,每个人从马版的“大无”中读出的是各自的千秋,却不知有几人的思路会相交,碰撞出哪怕一丁点儿火花来。

当“小步舞曲”转入D大调的第二部分时,我明显捕捉到了马友友睑部的一些细微的表情变化,那绝对是长时间阴郁后的瞬间舒展,至于那是否同云隙中透进的一抹亮色有关则不得而知了。马友友的台风介于岿然不动和长袖善舞之间,在他的演奏中,露齿和抬腿与否是很关键的“两句”肢体语言,因为那代表着音乐的内在情绪走向。

较之D小调投下的大片阴影而造成的眉头微锁,马友友在《第三组曲》中的表现明显敞亮了许多,尤其是在“库郎特舞曲”中所展示出的闲云野鹤身段令我不禁想起了这是一位已届花甲的尊者对芸芸受众的谆谆教诲,不是吗?一切均在掌握之中的自信是同那些码放有序的八分音符不无关系的,巴赫早已将有关秩序的理念和音乐的信条规整到位,马友友不过是在按规矩行事罢了。在接下来的“萨拉班德舞曲”中,他的琴音全是关于过去时光的,那里充满了不可追的时间记忆,常人能否理解全凭造化。

“布列舞曲”的前半段比过去的录音和录像似乎要慢一些,不知道我们的大师自己有无意识到这一点。音乐会演奏与录制音像制品的最大区别在于,现场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演奏者临时去调控。到C小调的后半段,大约马友友的左手因疲劳而造成的僵硬得到了暂时的缓解,故流云和逐水的畅快又回到了人间……

如前所述,马友友的“大无”几乎是无间隔地演奏的:当听众以热烈的欢呼声送马友友到后台休息后,大多数人都按常规音乐会的惯例,准备出去放松一下,但以阿尔伯特厅的规模之大,大多数起身的人还没来得及走完通道台阶,马友友就已经在又一次的欢呼声中回到了舞台中央。《第四组曲》充斥着上下求索的意味,马友友的振奋也许并不来自片刻的休息,因为他既然为自己设计了这趟艰苦的征程,那么他一定早有心理和体力上的双重准备。

从“布列舞曲”的第二段开始,我的思路突然转向那天马友友所用之琴是哪一把的问题上。从颜色和漆表面的反光程度判断,那琴同杜普雷的那把“斯特拉迪瓦里一达维多夫”极为相像。但转念一想,又觉得疑点多多。不知道是为了刻意营造冷峻的氛围,还是老马不喜欢在较强的光线下演奏“大无”,反正那天阿尔伯特厅的舞台灯光被调得特别黯淡,慢不说要辨清那把大提琴的漆皮密码有些难度,甚至马友友的脸色也好像并不能反映他的日常气包。比起马友友拥有的另一把重器“多梅尼克-潘图尼亚”来,“达维多夫”的靓丽音色不单单是因为它出自斯特拉迪瓦里之手,更重要的是它的琴板上留下了数不清的杜普雷“遗传基因”,这一点对大提琴大师来说尤为重要。

当晚在阿尔伯特厅,马友友解构得最为彻底的当属《C小调第五组曲》。同前四首的起始大有区别之处在于,当马友友将左手从琴颈处垂下并转动手腕以缓解肌肉疲劳时,听众方如梦初醒地意识到,这只手已经几乎不停顿地在琴弦上运作了两个小时。但我的理解还有另一层意思:他要重新蓄积力量,为即将到来的孜孜LL廓清方向。

从身体语言来看,“前奏曲”伊始,马友友就很少再平视场内,他仰视的神情似乎早已穿阿尔伯特的穹顶而过,不知道他要从天际获得怎样的启示。所有马版的“大无”拥趸都不会不知道,《第五组曲》一直是马友友着力剖析的重点,也是他要努力证实大千世界的主宰的确存在的终极所在。重回阿尔伯特厅,如果说从“前奏曲”到“库朗特舞曲”这一“漫长”的演奏时段都属于对神启的领悟的话,那么到了“萨拉班德”,马友友奏出了忏悔的苦痛,这一情绪在被迫投入到“吉格舞曲”后都未能得到真正的缓解。

晚上十一点半,在送走“吉格舞曲”最后那个沉重不堪的大字组C音后,马友友定格在了持弓手微举、脸朝上方纹丝不动的雕塑状态,这个过程持续了有大约十几秒钟,直到部分听众率先鼓掌,这什么都没有的“大无”般的寂静方才被打破。

我揣想,对于这次的喝彩,马友友未必心领,因为刚才的定格不是在Pose什么,而是他所理解的音乐的延伸,是他“痛定思痛”后的一次自我抚慰,他亟需用无声无息的静默来驱散黑灰包的阴影,从而达至坐禅后方能有的身心愉悦。但,他被迫放弃了。

在全场起立的欢呼声中,马友友站了起来,这是这趟“大无”之旅真正的高潮所在。在巨大的声浪中,马友友始终在说着一些没人能听到的话。当他伸出右手的食指示意还有最后一曲时,场内方渐渐回到了安静的状态。

在历经了前五首组曲的混沌初开、原罪重负、高天流云、左冲右突和苦难深重后,马友友的琴弓把阿尔伯特厅的氛围推向了D大调应该昭示的唯一一抹亮包中去。但这来自近古的亮色仍不免带有大角度的“渐弱”,因为它并没有最大限度地让人体味到“‘无’中生有”的可能性,反而加剧了“原本无一物”的生之困惑。台上,深入其境的马友友不知道是否比对了自己过去在车水马龙中的演奏和这被众人静围而观之间的区别,不管“前奏曲”和“阿勒曼德舞曲”的节奏有多么狂躁,终究逃不出被“库朗特舞曲”漫无边际的游走所冲销的命运。及至“萨拉班德舞曲”的再度现身,所言的亮色已经荡然无存……

我终于意识到音乐厅方面安排马友友迟至晚上九点演出的用意了,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几乎所有“大无”的排队者都在下午四点时购买了威尔森乐团的票,进场去聆听了伯恩斯坦的当代音乐。那场音乐会的精彩同样令人难忘。对于坐在外面已将近一天的乐迷们来说,聆听先行的演出可视同为休息,但对音乐厅方面来讲,他们不愿意冒险将两场演出的顺序互换,原因明摆着,绝对情有可原。

马友友是在听众三番五次的顿足狂呼后“安可”的,这绝对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举动,要知道,彼时时针已经指向了23:45分。对着话筒,马友友对逝去巴勃罗・卡萨尔斯和他令人心碎的对自由的呐喊给予了高度赞赏,然后加演了《白鸟之歌》。

伯乐相马经篇8

[关键词] 人才 招聘 选拔 评价 系统

伯乐相马的故事千古流传,大家耳熟能详,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就是那匹千里马,终有一天被伯乐发现,从此改变命运,但却很少有人能够如愿。尤其近几年,人才市场空前繁荣,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甚至出现上百人、上千人竞争同一岗位的现象,因此,人们更加感慨: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在茫茫人海中不停地寻找理想的人才,慨叹人才的匮乏!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将从现代企业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伯乐相马的启示。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提出“相马不如赛马”的管理理念,受到很多管理人员的推崇,一些企业不顾自身情况,开始在赛马上下功夫,却忽略了相马的环节。笔者认为,无论是相马还是赛马,两者都不能被忽视。到底哪个更重要,不能一概而论,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企业高层人才的引进,最好在“相马”上多下功夫,因为高层人才一旦被引进,将会承担重要职责,甚至关乎企业兴亡,稍有不慎,企业要承担巨大风险,所以一定要在引进高层人才时把好入门关。对于一般工作人员,其承担的岗位职责重要性相对弱些,可以对其进行常规性的面试,侧重于其工作中的绩效考核、评价,通过“赛马”来进行优胜劣汰。总之,无论引进何种人才,现代企业都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相马”、“赛马”机制,然后根据不同岗位人员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

一、建立相马机制――科学的人才选拔系统

伯乐相传本是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自然对如何识别千里马了如指掌。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而被人们称为伯乐,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现在。可见,选拔千里马的关键是识马。而识人当然要比识马复杂得多,现代企业不可能靠个人来识别选拔所有人才。因此,建立科学的人才招聘和选拔系统,把好人才入口关是关键。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始于人才的招聘和选拔,招聘和选拔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人才的素质和质量,从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建立科学的人才招聘和选拔系统,确保选拔人才的素质和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是建立科学的人才招聘和选拔系统的基石。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才的结构和数量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就是要对本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规模、结构的需求,制定出总体规划和每一年度人才的招聘计划。

2.科学的岗位分析。科学的岗位分析为建立人才招聘和选拔提供了重要依据,缺乏科学的岗位分析,企业招聘和选拔人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众多企业感慨人才难觅的同时,人才却在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纵观国内企业,人才浪费现象却比比皆是。

伯乐相中的千里马原本被拉盐车所用,累得骨瘦如柴,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由此可见,使人才选拔做到人岗相配、让人才进入企业后能够人尽其才是至关重要的。

3.制定行之有效的招聘策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招聘渠道变得更加广泛,但是也给企业带来了选择的困难:到底哪条渠道更适合?一个花费数万元招聘到的人才也许通过推荐就可以获得,因此,企业要根据人才需求的岗位类型和层次以及招聘预算来制定有效的招聘策略。

4.采用科学的选拔方法。科学的选拔方法是企业所需获得人才的保证。除了笔试、面试以外,各类心理测验工具以及情景模拟方法等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选拔人才中。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人才选拔更加科学,而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全方位地考察和了解招聘对象。

二、建立赛马机制――公平的人才评价系统

楚王得马后,对马的能力起初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考核千里马容易,但是考核人的绩效、评价人的能力却并非易事。绩效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建立公平的人才评价系统:

1.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和衡量标准。科学的目标体系和衡量标准是建立人才评价系统的核心。它能够保证员工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为员工提供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是人才评价的主要依据,这样才能体现赛马的公平性。

2.采用多角度、立体化的评价方式。目标评价更多地是对员工显在能力的评价。对于员工的潜在素质和能力,则需要采用多角度、立体式的评价方法,如采用上级、同级、下级、员工自身的评价结果。由于不同考核对象所站的角度、考核的要素不同,得出的评价结果也不一样,综合不同类型考核对象的考核结果,可以更加全面、真实地对员工进行评价。同时,对于企业的核心人员,还可以采用能力素质分析模型来对人才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当然,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做好“相马”和“赛马”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很快,今天的“良马”可能会成为明天的“驽马”,企业要保持持续的发展动力,还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另外,人的行为由于受到情感、动机等影响而十分复杂,因此,即使企业做好了以上几点,仍未必可得千里马而用之,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每个员工的潜能,这样才能使更多的驽马变成千里马,而千里马则可以为企业驰骋地更远。

参考文献:

[1]武欣编著:《绩效管理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清明诗配画范文 下一篇:元宵节花灯制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