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范文

时间:2023-10-19 18:24:17

走进非洲篇1

SMEIF:请问贵行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及目的举办这次研讨会?

刘洪涛:2011年整个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贷款占比是1.5%左右。外资银行在中国要怎么做?这条路要怎么走,大家一直在探讨,同时这也是个机遇,为此我们举办了此次研讨会。并希望能够通过这个研讨会告诉大家,我们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伙伴,因为我们的策略既能够实实在在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也正好符合我们自身的发展方向。在中国,所有外资银行都不大,要突破这个局面,我们要既满足客户的需求,也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互相匹配,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双赢。

我们论坛的主题是国际贸易,贸易融资。在支持贸易融资方面,我们支持最多的恰恰就是中小企业。而在支持贸易结算方面,我们要发挥出自己的特色。我们比较强势的,就是法兴的网络。我们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7000多家机构,在非洲的15个国家拥有将近900家机构。其中,在埃及、摩洛哥、塞内加尔,还有阿尔及利亚等非洲比较大的国家内,我们都是第二大银行。目前在“中国走向非洲”在这个战略背景下,我们更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根据中国商务部最新的统计,截至2011年,整个中非贸易额超过了1600亿美元。近几年,法兴银行在非洲市场的出口单据业务实现飞跃式增长,与2009年相比,2011年业务量增长了466%。可以看出,法兴业务量的增长和中非贸易的增长是成正比的,而且可以确定,2012年的业务量也要比2011年有所增长。虽然现在全球经济放缓,而非洲还是在继续增长,非洲已成为中国在海外发展的一个重要地区。同时,非洲也是法兴银行的业务强势地区,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当仁不让要发展这个地区的业务,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客户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我们所做的产品,包括人民币信用证的开立等,都是给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2011年,我们在香港发行了第一笔人民币债券,这个产品是法兴总行为了支持法兴(中国)专门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所支持的客户正好是中小企业。这个产品是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租赁覆盖面非常大,所以银行提供的都是较为间接的支持。接下来我们还会在欧洲、俄罗斯为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铺路。在俄罗斯,我们是最大私营银行,借助我们强大的网络优势和在贸易融资方面专业的团队,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能够成为他们最紧密的伙伴。希望在未来,在非洲、俄罗斯和欧洲这三个大地区的贸易融资领域,法兴银行能够名列前茅。同时我们衷心希望能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帮助,因为银行是服务业,满足企业的需求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也只有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保证我们法兴银行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顺应客户的需求,顺应市场的需求,做出自己作为外资银行的特色,配合国家大战略,实现多赢。

SMEIF:在一些非洲国家的投资推荐会上,他们都会说明在某些领域,特别是资源方面,有所限制。贵行在非洲的网络强大,根据你们的了解,目前这方面是否已经有所开放?

刘洪涛: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战略性的资源其实每个国家都有保护。这就是中国企业要在当地设厂的原因,这也恰恰符合我们法兴的发展方向,为中国企业在非洲当地设厂服务。例如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一个大项目,不仅需要投标、中标,还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履约,履约后还有质量保质期,非洲国家一般都规定要由当地的银行来出具保函,而中国国内的很多大银行,不管多有实力,当地政府都不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中国企业在当地投标,当地的法兴银行虽然对这个投标的企业不了解,但是对在中国国内的企业是了解的,我们就可以出具一个反担保函给当地,同时很多非洲国家是说法语的,保函也必须是法语的,恰好我们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当然,在哪个国家以及在什么时间设厂,是企业的大策,我们无法参与。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为企业提供增值的服务。比如,企业已经决定要在当地设厂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我们在非洲超过40年的经验,提供外汇管制、管理等方面的帮助,因为我们对当地的政策法规的了解相对多一些,可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建议。

在国际上以及非洲,我们是大银行,我们提供的不只是商业银行服务,也提供个人银行服务、投行服务,体现我们作为一个全能型跨国银行的优势。客户在国外设厂时,通常会面临一些问题,例如给员工发工资、汇率风险等,非洲每个国家的外管政策都不同,所以企业肯定会面临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服务正好是我们的优势。

SMEIF:中国企业在非洲设厂,在文化方面也会面临一定的困难,那么贵行有什么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呢?

刘洪涛:在法兴银行巴黎总部,安排了一个专门的团队来管理这个业务,协调中国和整个非洲网络的衔接,由此可看出我们总行对中国和非洲贸易结算方面的重视。我们基本可以及时对信息进行对接,比如非洲当地的企业想了解在非洲设厂的中国企业的情况,找我们在非洲的法兴银行就可以通过我们内部的信息对接,了解中国企业情况;同时也会告知中国企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法兴总行对中国区的重视,以及对中非贸易的支持,将来我们也会在欧洲和俄罗斯,沿用同样的模式。

SMEIF:法兴银行目前在中国是否会扩大发展,比如多开几家分行?

刘洪涛:法兴银行目前在中国有6家分行,我们平均每年开一个分行,但是我们是循序渐进的,当有需求时候我们才开。一个是自身的业务需求,另一个是监管的需求。因为开分行要通过监管机构的批准,我们要递交申请,通过批准,理论上一年开一家,根据自身业务及客户的需求理性发展。

在法资银行中,我们是第一个在中国开立个人银行的。个人银行的开立需要长期的前期投入,除了资金的投入,还要有当地客户逐渐对我们的认识。法兴银行对中国市场很重视,只有银行自身理性的发展,才能给客户带来理性投资的理念。满足客户需求,符合国家的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长期发展的目标。

就像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本土化,了解当地的风俗,知道当地的习惯,符合监管当地的需求一样,坚持国际性银行本土化,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目前法兴在中国的员工95%都是中国人,在非洲也一样,所以我们对非洲的了解很深入,能够帮助企业尽快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尽快实现整体运营管理的有效性。这方面我们还是走在前面的。

走进非洲篇2

“现在是中国的小工业生产企业走进非洲的最好时机。”李松山作出了这番表述。“现阶段最优势的不是做贸易,而是大量的工厂过去,又卖原材料,又卖技术。不但利润高,当地政府也更容易接受。”

李松山现任坦桑尼亚中非民间商会名誉会长、坦桑尼亚山德隆木业董事长、松山合力矿业(北京)董事长和坦桑尼亚国家马孔德艺术协会会长。他不仅是坦桑尼亚著名的华侨企业家、非洲艺术品收藏家,还是非洲文化学者、斯瓦西里语专家。其人生经历也不同寻常。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李松山和夫人韩蓉开始学习一种在非洲使用范围很广泛的语言――斯瓦西里语。两人曾是中国外事部门“毛选”翻译室的翻译,参与对外宣传工作近30年。

李氏夫妇曾多次被派驻坦桑尼亚,参加经济援外专家组、医疗队和中国驻外文化机构的工作。由于把中国的人力三轮车引进到非洲,李松山还曾经受到坦桑尼亚时任总统姆维尼的嘉奖。

上世纪90年代初,年近50的李松山和夫人韩蓉,决定自费去非洲坦桑尼亚当“个体户”,出去创业。夫妇俩凑了8000美元,买完两人机票以后,仅剩3000美元。

到了非洲,李氏夫妇租住一间简陋民房,连床都没有,最后还是一位黑人老朋友借给了他们一张床垫凑合了好几个月。当年,中国人去非洲创业的还比较少。过去,他们去坦桑尼亚工作是中国政府的官员背景,而现在两人是在远离祖国的非洲的“个体户”,落差是很大的。

凭借勤劳、诚信以及与当地人的友好相处,原本不会做生意的李松山夫妇,边学边做,生意做得很是红火。最好的销售纪录是,一天里卖10几个集装箱的货物。由于建立了相互的信任,李松山从国内订货时根本不用看货样,外方也是货到直接付款。

1994年后,手里已经有了一些积蓄的李松山决定不再做贸易,进军实业。通过收购坦桑尼亚南部最大的一个木材厂,开始做起了木业、渔业。始终是“文化人”的李松山夫妇,更是把生意上的盈余用于文化投资。他们深入接触坦桑尼亚马孔德木雕,以非洲木雕艺术为纽带,开始做起了中非文化艺术交流的事业。

1997年,李松山、韩蓉夫妇私人出资,代表坦桑尼亚政府在中国北京举办了大型的坦桑尼亚艺术展览;2003年向长春市捐赠了一间非洲马孔德艺术博物馆的全部藏品;200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马孔德木雕展,并把157件珍贵非洲木雕捐给了中国美术馆;2006年,配合北京中非高峰论坛,在国家博物馆与文化部共同举办“从非洲走来”大型美术展。

目前,李松山、韩蓉夫妇正在北京宋庄兴建一个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非洲艺术博物馆,用来作为中非文化的交流中心。博物馆以坦桑尼亚文化、艺术为核心,涉及其他非洲文化。旨在让中国下一代的年青人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对非洲文化有一个直观、真实与严肃的认识。

在李松山、韩蓉看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非洲斯瓦西里语语言学者,他们所做的一切是对历史的一个交代,也是对自己人生的答卷。

李松山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非洲对中国来讲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非洲有7亿人口,需要的产品大多是轻工产品。相比,欧美的产品在非洲没有优势。从五金、建材、日用品到小家电、洗衣机、冰箱、电视机,中国的东西又好又便宜。中国不缺技术与人才,中国人又能吃苦。因此完全有能力把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转移到广大的非洲,挣得利润,又给非洲人带来实惠;同时培养了非洲的技术力量,达到双赢。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的企业去非洲投资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是机会。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文化先行”。

中国人去非洲做生意的,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能吃苦,对当地文化缺乏了解。他们长时间与当地人相处建立了友谊,但规范性差。“‘文化先行’不能是空洞的,要有措施,同时要广大华侨和国家一起来做。比如在当地成立教育电视台、培训机构、文化交流中心等,相比之下,一些西方国家在非洲各国建立了若干个文化交流中心,做了很多工作,比我们下了更大的工夫。”

回顾历史,李松山感叹,中国在当年穷困的时期里,对外宣传是做得最好的。由于对外宣传跟得上,那段时期中国在非洲的形象也最好。

“文化先行对企业来说,就是要了解当地情况。不了解可能就要走弯路。一拍脑袋去了,法规、社会环境都不知道,就很麻烦。”李松山说,“再一点就是自己要定位清楚。自己企业的实力到底几斤几两要清楚。还要知道当地的环境,当地缺什么,自己去了能干什么,不能盲目地认为非洲大多是落后国家,我们去了就一定能成功。此外,小企业最好要结成联合体。联合起来是最有利的,虚心向当地华侨请教也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亲身体会,李松山感觉现在是中国的机会。过去几年,欧美在非洲眼睛睁得大大的,中国人前脚去,欧洲人后脚就跟来了。“现在他们已自顾不暇,我们应该有更大的空间。非洲国家多是经济落后又有丰富资源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有色金属、贵金属的储量,在世界上居于前列。那里还有大面积的良田,是潜在的大粮仓。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发展一定会给所在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带来好处。”

走进非洲篇3

遥远的呼唤

因为那张获奖的荷赛作品《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从没去过非洲的人对非洲的印象都是一片干旱,人们正承受缺水煎熬的情景。安老也是这样。然而有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援非朋友带回来的非洲乌干达的照片,立刻惊呆了。照片中那高远的蓝天、令人心醉的白云、极具异国风情的非洲土著居民的服饰把他深深吸引住了,其诱惑力足够让安老产生去非洲乌干达一探究竟的念头。

于是安老想方设法从书本上、网络上了解乌干达的相关情况,随后又制定出详细的出行拍摄计划,准备摄影器材、办签证、寻找同去乌干达的旅伴、打预防针(一种是预防狂热病的,一种是预防疟疾的,一种是预防伤寒的)等。一切必要的手续全办妥了,安老拿着机票,看着鼓囊囊的行装,心里别提有多兴奋。

他从尼康公司借了一台D100数码相机、存储卡、充电器、17〜35mm变焦镜头、80〜200mm变焦镜头,再带上他那个f100传统尼康相机和一支300mm定焦头、百十个反转片、三脚架等设备。为了这次非洲之行,安老还专门买了一台“戴尔”笔记本手提电脑,以备存储数码照片。

一切准备就绪,就在临行前一天,那位原本约好同行的伙伴突然来电,说临时有事走不了了。安老一下子懵了,这可怎么办?不懂外语,没办法跟别人交流⋯⋯但是第二天,安老还是郑重地向朋友们宣布:不懂外语的老安,要背上照相器材,独闯非洲!虽然他知道去非洲就必须面对时时流行的疟疾,还有恐怖的艾滋病、埃博拉病毒⋯⋯这一切对一个68岁的老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不过安老坚定地背起行囊出发了。

迈向乌干达

经过漫长的24小时空中飞行和转机,飞机准时抵达了恩德培机场,安老兴奋地走出机场大楼寻找来接机的人,没想到,最先欢迎他的竟是扑面而来的蚊群。这些“空降兵”的攻击令安老的倦意全消,一下子意识到他已经到了非洲的土地上了。

第二天一早,安老背起摄影器材到乌干达街头漫步,看到好多妇女在做小生意:有的做早点生意;有的卖水果、芭蕉和木炭;有的在电话亭边守电话。据说乌干达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妇女在家庭中没地位,所以很多繁重的活都由女人来干。在乌干达的卡拉莫贾有一种习俗:夫妻离婚时,妻子要趴在地上,丈夫手执装满清水的葫芦,往她身上泼水“净身”,女方的父亲需当众将一头男方送的公牛杀死,并将大肠里的牛粪糊在女儿身上,只有这样女方才能“重新做人”。不过虽然如此,看上去这些非洲妇女非常乐观、开放。

由于乌干达自然条件较好,农牧业产品可以基本实现自给,但是大部分儿童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全国有20%以上的儿童营养不良,并因此导致耳疾和痴呆等症。无论在市镇还是在偏远的乡村,到处都能看到衣不遮体的少年儿童。由于乌干达贫民的食物比较单调,主要是淀粉含量较高的芭蕉,所以好多小孩看上去骨瘦如柴,可肚子奇大。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再怎么样也不会失去儿童的好动天性。他们三五成群地在田野里玩耍,在街市上嬉闹。他们会骑着独特的木制自行车到处跑,也会光着脚在草地上踢足球。他们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孩子一样热爱生活,和其他地方的孩子一样富有创造性。安老在街头和乡间抓拍了很多儿童的照片,给小孩们拍照,不用担心他们上来抢相机,他们很纯朴,自然流露出来的神态非常有感染力。

在乌干达,也有极少数幸福的儿童,那都是富人的孩子。安老就看到一位衣着整洁的漂亮小孩,满头是繁复的小辫子,戴着鲜艳的头绳和发饰。据说单是扎那些小辫就要花5万先令(合人民币200元),这是穷人孩子绝对无法享有的。当安老用镜头对准她时,小姑娘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似乎早已习惯被外人拍照了,看来乌干达的贫富也是两重天啊。

与小矮人零距离接触

安老到了非洲后并不顺利,尤其是寻找小矮人村,更是一件艰苦而又危险的事。生活在非洲中东部的小矮人,大部分在东非大裂谷原始丛林中。20世纪初,被称作欢乐好客的森林侏儒,他们平均身高1.5米,身体矮小,四肢健壮,皮肤细嫩,身材匀称,健壮的小伙子还在脸上用刀刻出条条疤痕,显得很威武精神。近4年来,由于刚果内战,乌干达反政府军以及吃人族,居住在丛林中的大约20万小矮人被追杀,甚至被吃掉。而这种恐怖的事情很有可能发生在探访者自己身上。

经过600多公里的颠簸,安老乘车顺着盘山路沿东非大裂谷向下行驶,一边是山崖峭壁,一边是非洲大裂谷的深沟。他透过车窗低下头看,深沟里有好几辆翻下去的货车和面包车,有的残缺不全长了铁锈,有的挺新,很是触目惊心。从盘山路下来后就到了东非大裂谷西支的边缘。

渐渐的,眼前出现了一片邻近森林的空地。安老隐约听到前方有人喊叫的喧闹声,像是猎人在恫吓野兽。他来了精神,朝着声音的方向寻去,发现空地两旁的两个小茅草屋,就静静地等待着矮人的出现。不一会儿,只听“呼啦”一声,二十几个小矮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了上来,他们用充满敌意的目光望着安老。然而安老的激动已经战胜了恐惧,举起相机狂按。突然,一位个头不高的小伙子走上前来,用手挡住安老的镜头,后面的人群跟着一起喊叫。他们伸着手向安老要钱,尽管个头矮小,但众人的声势着实令安老有几分心惊。最后还是同行大声叫喊把安老给请上了车,车门刚一关上,车子就飞一般冲了出去。随后安老就瞥见远处的山上有几个穿着迷彩服的人背着枪走下山来。后来得知,那些人是准备下来包围并抢夺这辆车的。想想自己曾身处那样的险境,安老不禁一身冷汗。

不过,安老的心愿还是完成了。

安老的非洲之行

在老一代专业摄影工作者中,安老是双枪将,新时代来临,他依然还在发奋,电脑、数码相机用得十分熟练,2003年底他又考取了C本汽车驾驶证。虽说没有学过外语,但凭着社会经验和头脑的灵活,他每次出国采访都能克服语言障碍获得成功。

走进非洲篇4

[关键词]越美集团;走向非洲;战略选择;SWOT;启示

[DOI]10.13939/ki.zgsc.2016.29.202

1 越美集团及其“走向非洲”战略选择

越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美)创办于1992年,是一家集纺织印染、国际贸易、房产开发、境外投资、金融服务、商贸市场等产业并行发展的国际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总部位于中国浙江省诸暨市,注册资本20000万元人民币,下辖企业20多家,总资产突破 35亿元人民币。

成立初期,越美依附贸易中间商,不能独立掌握销售渠道。1992―1999年,越美年销售收入不足2500万元人民币,平均利润率仅为5%,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经营困境。自2000年至今,越美始终坚持“走向非洲”战略,在采取了“间接出口――在非建立销售公司直接出口――在非开设加工贸易公司――在非兴办工业园区――参与非洲大陆资源配置――在非开拓现代服务业新领域”的战略选择后,2014年越美年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人民币,利润率高达25%,获得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50强、中国最具竞争力民营企业等称号。

2 以SWOT分析法论证越美“走向非洲”战略选择的科学性

2.1 从间接出口到建立销售公司的过程分析

优势:纺织品生产经验丰富。

劣势:依附中间商,未能独立掌握销售渠道;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成本高;资金回笼困难。

机会:非洲尼日利亚纺织品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浙江政府出台了涉及外汇管理、进出口经营权等方面的企业境外投资优惠政策。

威胁:中国纺织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

为应对国内纺织品的激烈竞争,缓解自身经营困境,充分发掘尼日利亚的市场潜力,越美于2000年在尼日利亚建立销售公司,继而建立国际营销网络。

2.2 从开设销售公司到兴建加工贸易公司的过程分析

优势:自境外销售公司成立以来,企业经济实力增强。

劣势:未实现加工生产本土化。

机会: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启动,中国政府对企业赴非投资的支持力度加大;非洲与欧美国家关于纺织品进出口签订有相关优惠条约。

威胁:尼日利亚建立纺织品国际贸易壁垒,禁止纺织品进口,越美在尼日利亚贸易公司的合法地位受到威胁。

越美在面对贸易壁垒时,在尼日利亚开办加工贸易公司,改变商品原产地信息,实现了贸易的合法化,并利用了非洲国家与欧美国家纺织品免配额进入的优惠政策,以非洲为跳板更好地进入了欧美市场。

2.3 从兴建加工贸易公司到创办工业园区的过程分析

优势:熟悉非洲市场;在中国享有较好的知名度。

劣势:企业生产成本较高。

机会:中国国内纺织品产能过剩,存在产业转移的需求;中国企业开始重视非洲市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启动,中非双方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

威胁:非洲纺织品产业链的不完善致使越美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非洲市场不确定因素多,投资风险较高;非洲物价水平高,投资压力大。

基于自身对非洲市场的熟悉及完善产业链的切实需求,抓住中国企业开始重视非洲市场的机遇,越美在尼日利亚兴建纺织品工业园区,以完善产业链、节约采购成本,形成组合优势、降低海外经营风险。

2.4 从创办工业园区到参与非洲大陆资源配置的过程分析

优势:有较好的综合实力。

劣势:原材料获取渠道单一。

机会:产棉大国马里在棉花行业进行私有化改革,为私有资本进入棉花行业打开方便之门。

威胁:中国国内棉花价格高涨,纺织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为解决原材料(棉花)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越美收购了马里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收购企业,直接控制了马里每年35万吨的棉花资源,占马里年产量的80%,并以低于中国国内60%的价格将棉花运至生产国组织生产,进一步压缩了生产成本。

2.5 从参与非洲大陆资源配置到开拓现代服务业新领域的过程分析

优势:熟悉非洲市场环境。

劣势:越美在融资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机会: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理念;随着“走出去”规模的扩大,中国民营企业对扩大境外融资渠道存在迫切需求。

威胁:中国纺织业进入新常态。

鉴于自身及中国多数境外投资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问题,越美在境外创办金融机构,以服务中资企业扩大融资渠道;为顺应“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越美提出了“以国际轻纺城为主体,以东非商贸物流园、埃塞俄比亚工业园为支点,建设中非经贸合作互通互联纽带”的发展计划。该计划旨在非洲建立集贸易、商务、金融、物流、休闲等多行业、多功能的商贸综合体,为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搭建多方位互联互通的桥梁。越美在现代服务业新邻域的开拓使自身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3 启 示

作为中国纺织业较早“走向非洲”并且取得巨大成功的开路先锋,越美集团的发展历程与战略选择具有典型性,对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寻求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指导作用。

3.1 重视非洲市场,加快实现本土化

中国国内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切实需求。而非洲经济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原料输出后,也正渴望转型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中非双方现阶段经济转型的需求相互匹配,为双方经贸往来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应加强对非洲市场的重视,抓住发展机遇。而在走向非洲的过程中,企业应加快实现本土化,适应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例如,以生产本土化来规避贸易壁垒,利用投资东道国的优惠政策及其他优势资源;以人力资源本土化来熟悉东道国市场,降低劳动力成本。

3.2 优化战略选择,采取合理举措

越美在“走向非洲”的过程中推行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战略,这套战略循序渐进,使越美不断积累资金,丰富经验,熟悉市场,最终实现了在非洲的成功发展。在“走向非洲”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可学习借鉴越美的战略选择,以直接出口来提高利润率,以产业转移来实现转型升级、以工业园区的创办来完善产业链,实现集群效益、以深化资源配置程度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开拓服务业新领域来实现多元化发展战略与长期可持续发展。

3.3 抱团“走向非洲”,利用组合优势

一方面,由于非洲大陆部分国家政治经济的不稳定,中小型企业在“走向非洲”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维护财产安全、政治风险规避、融资等多重挑战;另一方面,由于非洲基础工业不发达,多数产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企业在非投资的成本较高、难度较大。而“抱团走出去”,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一同进入非洲市场,进行优势互补,形成组合优势,有利于企业解决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并压缩成本,实现产业集群,提高生产效率,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3.4 利用“外交资源”,把握优惠政策

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外使馆商务处、中国大使馆商务处作为有效的外交资源发挥着规避风险、传递信息、解决摩擦的重要作用。企业应要学会充分利用我国的“外交资源”,让外交为经济服务,降低企业“走向非洲”的成本与风险。一方面,在遇到经济争端时可通过外交途径寻求友好协商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可将其作为“走向非洲”过程中关于东道国法律法规、行业信息、投资措施等信息的首选信息平台。除此之外,企业应在对非投资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并利用中、非双方的相关优惠政策,以政策为导向,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策略,以求更好地“走向非洲”。

参考文献:

[1]王瑾,李国胜.民营企业越美集团――实施“走向非洲”规划的风险应对[J].对外经贸实务,2012(8):79-81.

[2]余勇.“走向非洲”的案例――越美集团的远征――一个纺企的国际化之路[J].中国纤检,2010(2):19-21.

[3]骆及钢.“走向非洲”的成功实践[N].国际商报,2009-02-13(7).

[4]柯毅强.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5]钱建民.坚持“走向非洲”规划 构建“浙式”跨国公司――越美集团境外投资发展模式的调查与启示[J].政策t望,2009(1):45-46.

走进非洲篇5

从 这 里 走 向 世 界

--读《智慧课程》和《国际理解--走进非洲和大洋洲》读后感

404班 刘喆锦家长

刚开学没多久,我就从儿子的书包里发现了两本新书--《智慧课程》和《国际理解--走进非洲和大洋洲》。不论是从封面的颜色还是设计来说,这两本书都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它们并不是义务教育的课程读本,而是外小自行编撰、印刷的内部教材。怀着好奇的心态,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两本书,真想快点知道学校会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书籍呢?

读着,读着,我一下子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国际理解--走进非洲和大洋洲》就像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小导游一样,带我在美丽的非洲和大洋洲里畅游了一番。虽然书中的内容没有包罗万象,文字表述也不是很多,但是那些精美、艳丽的图片足以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了。对于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视觉上的感官刺激最容易让他们能很快地被事物所吸引。孩子看见我读的目不转睛,连忙放下手中的笔,要和我一起读呢!

《智慧课程》这本书深入浅出地教会了孩子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们从走进自我、认识自我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去感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无穷宝藏。让孩子们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从而确立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信念。书中的小主人公聪聪是一个聪明、活泼、可爱,又有一点调皮的小男孩,脑子里无时无刻都充满着奇思怪想。这样的他,不正是现在成千上万个独生子女的一个缩影吗?

看完这两本书后,我想了很多。其实这两本书不光是给孩子们的礼物,我更觉得是给我们大人们的一份珍贵礼物。在如今这个到处都充满着浮躁和不安的环境里,我们总是太急了,不愿意给孩子太多等待的时间了;我们总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化成孩子的焦虑,很少能静下心来,多抽点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了。一边是紧张而又忙碌的繁琐工作,一边是家里忙不完的琐碎小事,原本和孩子约定的许多事情都还没有一一兑现,现在想想挺对不起孩子的。看了这两本书后,回想一下在我们眼里孩子曾经犯下的“滔天大罪”,其实正是孩子那幼小而纯真的“理所当然”吧!而我们只知道一味地教育孩子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却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引导他们。诚如书中所言,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两者都离不开智慧。希望孩子能从这两本书中学到智慧、拥有智慧、运用智慧、创造智慧!

非常感谢学校为每一位外小学子所做的每一份努力,这让我忽然想到了外小的校训:从这里走向世界!是的,真心希望每一位外小学子都能从这里了解世界,从这里认识世界,从这里成功地走向世界!

让孩子了解非洲,走近非洲

---《走向非洲,走向大洋洲》读后感

东湖外小404班 赵伟成家长(陈红)

今晚,我沾了儿子的光,怀着好奇的心理读到了外小的国际理解教育课本之《走向非洲,走向大洋洲》。在绚丽的画面和浓浓的书香中,非洲--这片遥远的大洋彼岸的热土,一下子和我们近在咫尺。

黑人、沙漠、黄金和贫穷……如果说这是之前我所了解的浅显甚至浅薄的非洲的话,那么,在这册图文并茂的书中,它告诉了我们更多。

非洲,赤诚的自然之子

且不说广袤的撒哈拉沙漠,纵贯非洲大陆东北部的尼罗河流,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还有地球上最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奇特的自然景观是上帝赋予这片土地最珍贵的财富,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更让我们惊叹和油然而心生敬意的,是非洲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与膜拜,令我们这些自诩文明程度更高的人,汗颜。

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拜从非洲人的诸多习俗便可见一斑:如非洲土著人常将天堂鸟的羽毛插在耳边,象征对天空和鸟类的崇拜;居住在阿朗卡蒂山中的蓝天和白云之间的科玛人则被称为“天民”,科玛女人喜欢在腰间系一根绳子,把采集得来的枝条和树叶别在上面,就成了一件“美丽的裙子”;俾格米人不信宗教,崇尚森林,视森林为“父母亲”,而他们则是森林之子……非洲人早已与自然同声同气,同为一体。

非洲,古老文明的摇篮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建立的古埃及王国,曾创造了以金字塔为象征的灿烂文化。迦太基文化、诺克文化等也都给非洲留下了辉煌的历史。

横跨亚非两大洲的埃及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是其古老文明的代表。埃及共有80多座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它独特的工艺、精湛的建筑技术以及其所代表的法老文化迄今为止仍有诸多解不开的谜团,吸引着世人追逐的目光。另外,埃及艳后的古老传说一直是西方好莱坞百拍不厌的经典题材,而主人公女皇克丽奥佩特拉则成为拥有非凡的智慧、风流和美貌的永久象征。

非洲,和我们并不遥远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目光和足迹从未离开过非洲。七百年前,郑和第七次远航时经由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进行过贸易活动,也许那里还回响着时空的足音;四十年前,台湾女作家三毛在撒哈拉生活过几年,写下的《撒哈拉的故事》曾令无数读者神往;今日,有无数的中国志愿者、建设者远离家乡,奔赴非洲,为非洲人民带去了医疗、铁路、住房等的援助、援建……中非人民早已是永远的朋友!

从地域上来说,也许我们和非洲之间隔着万水千山,但从文化和民族交流上来说,我们都是世界上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这本书,为孩子更好地了解非洲、走近非洲,为培养孩子从小拥有开放、平等的国际视野打开了一扇窗口!这本书,同时也让家长能够更好地站在国际的平台上与孩子进行交流,和学校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孩子从这扇窗口看见更广阔的世界,从而走向世界!

感谢这册精美的课本,感谢外小!

2013年9月16日

读两本书有感

外小东区 404班 杨济庭家长

一直以为教科书是孩子的专利,这一次根据学校的倡议,在儿子的一再要求下,静下心来认真读了国际理解教育小学生读本《走向非洲,走向大洋洲》和《智慧课程-人与自我》两本教科书,不看不知道,一看确实 “吓一跳”。这两本书编写得非常棒,可以看出学校和老师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和汗水,既从孩子的成长需要出发,又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图文并茂、凸显趣味、立意高远、突出主题。先从《走向非洲,走向大洋洲》来说,内容丰富,不论是介绍非洲和大洋洲,从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体育、风景名胜等等,以及中非友谊、非洲面临的现实问题等等,让孩子们了解更加全面的非洲和大洋洲。同时,在此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作为开拓孩子们视野的读本,我认为在内容上应该多多益善,能否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一些内容,将非洲和大洋洲的大部分国家的特点都纳入读本的内容。

从《智慧课程--人与自我》来说,抓住了人类发展最重要的课题--自我,教材从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两个角度,精选了一些经典的故事,培养了孩子们的哲学思考、独立探求的习惯和能力。以我个人的看法,我们的教育缺少一些培养孩子独立个性和独立人格的的教育,标准答案多,独立性思考相对较少,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开了个好头,希望学校能继续坚持下去,鼓励孩子们去体会和认知丰富多彩的世界,并且每个孩子的体会不一定相同,但是每个孩子的体会都是自己的、独特的和值得鼓励的。

读孩子的书,看孩子的事,听孩子的话,懂孩子的心。一本好书能带来启迪,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和良师益友。

走进非洲篇6

然而,西迪克可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相比那已经久远的“第三世界兄弟情谊”的年代,中非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多变化。《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与他交谈时,正站在横跨洪水的中尼合作修建的大桥上,把大家拉到这里的汽车,烧的是中石油和尼日尔按比例入股的合资炼厂炼出的汽油。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非洲正在努力撕下蛮荒落后与饥饿悲情的面纱。全球化的赐福,并没有完全遗忘这个大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近年保持积极发展势头,受内需支撑,该地区多数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2013年增速有望达到5%。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大规模走进非洲的中国企业,也早已脱离早期为政府无偿援助进行配套的阶段,开始越来越深入地接触、理解并融入这个复杂的大陆。

重建:从无到有

2011年11月的一天,尼日尔总统优素福亲手把产自中石油阿加德姆项目的汽油注入了自己的吉普车。中石油尼日尔公司总经理付吉林回忆说:“他很激动,因为那是尼日尔自己的油。”一套完整石油工业体系由此建立。

当然,不只是石油,还有配套的道路、机场、水厂、电力,明显下降的成品油价和数以千计的工作岗位。就在尼日尔的邻国乍得,中石油的另一个项目已经成为雇佣当地人的最大业主。

同样激动的,还有在安哥拉的12000名建设者。2012年8月31日,经过他们和7000多名安哥拉工人近四年奋战,驰名非洲大陆的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南郊的现代化新城——凯兰巴·凯亚西社会住房项目一期工程(简称K·K项目一期工程)完工。

2002年,安哥拉28年内战的最后一缕硝烟终于散去,罗安达等各大城市残垣断壁随处可见。从破败不堪的罗安达老城驱车进入K·K一期工程,立刻变成另一个世界。崭新的楼房鳞次栉比,宽敞的四车道马路四通八达。K·K一期项目包括710栋公寓楼、20002套住房和246个底商单元、24个幼儿园、9所小学、8所中学、2座变电站、13个开闭站、77个变电所、1个日处理4万吨的净水厂、1个日处理能力3.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总建筑面积330万平方米;区内市政配套设施包括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约400公里及市政给水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交通信号系统和园林景观工程。区内还安排布置了包括医院、警察局、消防局、加油站、教堂以及与该住宅区相配套的商业区、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在内的各项公共设施。K·K项目一期工程成为安哥拉战后重建进程的标志性工程。

根据商务部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对非投资累计40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约130亿美元。同时,中国企业在非洲共签订承包合同额218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25亿美元。

能源、矿业、基建、金融、电信、家电、汽车、加工、农业、自贸园区……甚至一只专注对非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中非发展基金”也已经运作近5年时间,并开始关注“纯非洲人”的项目。

合作:梯度递进

在今天的非洲,你能看到各行各业的中企。从过去的商品“走出去”,到后来的工厂“走出去”,再到近年的资本“走出去”,梯度递进已开始显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道,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发展中更凸显出来。

中国国家主席在今年7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说:“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传统友谊薪火相传的结果,符合中非双方根本利益,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

美国亚非问题研究专家布罗迪加姆在其著作《龙的礼物》中这样阐释中非“共赢”:大规模应用信贷,这些信贷又以有竞争力的市场利率为基础,与中国的机械、设备和建筑服务等挂钩,用石油或其他资源来偿还。”

布罗迪加姆没有绕开最敏感的话题——资源。但她在序言中就认为:“中国在非洲,很多人的习惯思维就是为了获取资源,但这至多是一个片面的、误导性的答案。”

数据表明,目前非洲出口的石油中,仅有约13%运输到中国。非洲最大的石油出产国尼日利亚的石油生产95%由5个西方公司所控制:壳牌、埃克森、雪佛龙、道达尔和阿吉普。

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大型中企海外“集群式”或者“全产业链”的扩展,衍生品从配套基建,到技术传授,到劳工就业,给非洲带来的是巨大的“净收益”。而在非投资的中小型企业,解决的是国内过剩的产能,带去的是更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非洲造。

未来:卧虎藏龙

当然,在这种中非关系由“输血”转变为“造血”,由“援助”转变为“共赢”的过程中,风险和挑战也迎面而来。

中石油乍得分公司总经理窦立荣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讲述的2008年乍得突发内战的经历,很有现场感。那一年,他指挥着中石油上下游项目的百余名中方员工,千里跨境大撤离,“一个不能少”的压力让他至今难忘。

在非洲,挑战还有很多,比如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石油在尼日尔项目的一位经理告诉记者:“当初我们进撒哈拉沙漠找油的时候,那是没日没夜地干,很多当地人都觉得太苦了。”对于非洲人的“懒散”,尼日尔前能源部长的一个略带玩笑的解释是“天太热了”。曾有人这样形容:非洲人是“狩猎文化”,一觉睡到天大亮,出去打个小羚羊什么的,一天就有着落了。中国人则是“蚂蚁文化”,忙忙碌碌,未雨绸缪。

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是大势已成。但走在非洲,你会发现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一种红色的商标,广告牌上、墙壁上、车身上。那不是美国的可口可乐,而是来自印度的“AIRTEL”。

据非洲年长的华侨们介绍,相比中国,其实印度的商人和企业在非洲已深耕多年,但他们总体低调,和当地社会的融合程度也更高。有人把在非洲的印度企业称为“卧虎”。也许,就在“龙行非洲”的同时,环顾非洲大地上的其他商业力量,“卧虎”的姿态也许会给“中国龙”带来新的思考。

走进非洲篇7

“我眼中的现代化非洲”

1997年,王文明放弃了官员身份选择下海,在北京搭建了国内第一个连接中国企业家和非洲投资项目的网络。至今为止,中国企业家在整个非洲开办的800家公司,其中近1/4是由他牵线搭桥。

“1990年,当时的外经贸部派遣我任职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商务处外交官,那是我第一次去非洲。” 王文明回忆起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的情景时,神情激动,在3年半的工作当中,西亚非洲司在埃及一直协助中国企业就有关的投资建厂进行调研。

“在非洲一些国家地区,当时可以进口中国的资源有限,但是出口方面的市场却很大。”王文明认为,通过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不仅可以向非洲国家带来技术、管理设备,还可以增加当地的税收,并帮助非洲政府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寻觅非洲最佳拍档

中国企业家在非洲发展时,最需要借助的力量就是当地合作伙伴。因为无论是国家法律,还是行业规则,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都需要一个对此相当熟悉的人作为“向导”。

“以前有一家在上海做空调生意的企业家,后来到贝宁去,一开始和我们接触,但后来还是自己过去,在那边发了2个集装箱的货,但在中途还是遇到了问题,所有的货物都被骗走了。”所以,中国企业家在投资非洲以前,应该先为自己联系到比较放心的国外合作伙伴。“一个货柜清关费上万美元,需要1个月时间。但如果找到适合的合作,就可以用6000-7000美元的价格办成同样的事情,而且时间方面也会有所提前。”王文明介绍说。

非洲部长给中国人“开绿灯”

一直以来,中国的纺织品的出口在美国和欧盟已经被配额限制。但是从非洲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品大门却最大限度地敞开着。于是,如果在莫桑比克建立服装厂,出口到欧洲美国,就可以享受不受配额限制。

“但是,这个服装是中国制造还是当地制造,存在一个当地原产地政策。如果当地的增值达到国家规定的30%,就属于当地制造,可以享受非洲产品的待遇。”王文明清晰地记得当时莫桑比克贸工部长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特别给中国人开绿灯,可以把这个比例降低。只要中国企业在当地建厂,在当地的增值达到20%就可以。”

“在博茨瓦纳还有其他的优惠政策,比如资本补贴,培训补贴,减免税的政策;在南非也有迁厂补贴的优惠政策。比如一个工厂要搬迁到南非去,运费50万美元的话,当地国家就会提供这部分钱作为补贴。虽然这个政策是面对所有外资企业,但是与中国的投资发展存在最紧密的互补性。”

非洲:中国纺织业走出国门第一站

现在国内许多企业都在运用国际化发展的手段提升自身实力,非洲逐渐成为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站,而纺织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二大产业。

非洲许多国家都具有单一经济结构的特点。在非洲很多国家,纺织业被当成仅次于矿业的产业来发展。

“这些国家希望经济多元化发展,不用依赖某一种资源性产品。”王文明认为,虽然非洲市场同样存在贫富两个消费层次,但是从整体来看,非洲的纺织服装是比较落后的。“中国的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生产设备都比较适合非洲的发展需要,而中国产品的价格与非洲的发展正好实现对接,可以说是双赢的局面。”

走进非洲篇8

一个国际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一般包括几方面内容:在企业内部,要为投资人创造利润,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为本国的和国外的员工创造发展空间,保护其合法权益,构造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在企业外部,要诚实守信,遵守本国法律又要遵守东道国法律依法经营,向社会提供符合质量要求和环保标准的合格产品,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消除污染,既维护本国的也维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支持和赞助社会公益事业,既处理好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同当地政府部门的关系。我们都耳闻目睹了外资公司在中国是如何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些大的跨国公司视企业责任是在中国发展和生存的生命线。由于所处的政治、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更为独特,在非洲的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国内社会责任的延伸而且内涵更为深刻。走出国门走入非洲的中国企业会发现,一个很注重社会责任的公司更具竞争力,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可以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将对推动中非经贸合作促进中非友谊做出贡献。

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发展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对非洲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中非友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历史岁月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关键是我们在相互关系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中国企业走入非洲不仅带去中国的技术、商品和劳务,更重要的是肩负传承中非友谊推动中非经贸合作的使命,因此,要以我国政府对非经贸合作关系的指导原则作为一切经营活动的指导准则,一切从中非友谊的大局出发,局部服从全局,个人服从企业,企业服从国家,不做有损于中非友谊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在非洲的经营活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履行好社会责任是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展跨国经营成功的法宝。

我国企业在非洲将面临复杂的国际关系,涉及不同国家的利益相关系,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平衡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及企业与社会间的利益。非洲每年吸收外资达200多亿美元,其中有的来自欧美、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有的来自世行、非行和一些国际组织。这些外资除用于政府的开支外,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文教卫生项目等。在非洲从事这些大项目承包工程的西方公司都是国际化大公司,技术设备先进,管理科学,处于国际行业领先水平,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他们展开竞争,非技术、管理、经验和社会责任并举不可。在非洲虽然不像欧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系列国际公认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但劳工法、环保法等法律法规很健全,为了维护本国劳动者的利益,作为国际大项目的投资招标人,非洲国家政府对投标人的选择标准丝毫不低于欧美国家,有些方面甚至还要高一些。面对非洲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国企业往往竞相削价,以低价取胜,而低价获标则很难保证工程的质量。实践证明,在非洲取得成功的中国企业常常是那些积极支持非洲政府的减贫事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善于平衡好企业和政府关系的公司。

第三,企业社会责任是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的通行证。

非洲虽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从农产品到工业制成品几乎所有的产品都需要进口,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企业就可以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把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到非洲,把假冒伪劣产品卖到非洲去。非洲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国际市场,每年进口1500多亿美元,其中50-60%来自欧洲,日本是非洲的第二大进口市场。2006年我国对非洲出口287.73亿美元,占非洲进口比重20%左右。面对来自各国的激烈竞争,这个市场很有选择性,劣质低档仿冒产品很难长久立足。在非洲的中国企业作为独立的竞争经济实体,同时又是中国产品的形象代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对企业品牌的投资、信誉的投资和社会形象的投资,更是对中国产品在非洲的声誉投资,只有不断提高中国产品在当地政府和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才能获得更多市场机会,并且为自己创造一种更有价值的资源,如果中国企业把这些资源与自身资源整合,便能够在非洲市场形成更强大的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国新老几代领导人对非洲革命和经济发展的支持已在非洲留下了很好的口碑,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我国企业在非洲的经营创造了很好社会环境,但这并不是说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就可以忽略所应履行的社会责任。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小企业走入非洲,其中部分企业把责任缺失的顽疾也延伸到国外,给中国人的形象带来了很坏的影响。中国企业在公司股东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急功近利,违法经营。在非洲一些中国企业急功近利,不是积极地进行市场开拓而是通过非法手段牟取暴利。非洲国家虽然自然资源及其丰富,但一些非洲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保护自己的资源,使得矿藏森林资源并未充分开采。有些企业试图绕过这些法律,非法走私当地资源到国外去,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和制止;有的无视法律法规,滥开滥采当地的资源,最终导致资源枯竭,不仅损害当地人的利益,最终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二是假货横行,自毁形象。有的中国私营企业为牟取不正当的贸易利益把假冒伪劣产品带到非洲,使劣质产品充斥市场,损害了中国产品的信誉,影响了中国人在当地的形象。特别是一些人把在国内早已淘汰的旧产品,改头换面包装修饰一新,当作新产品在非洲高价出售,以牟取暴利,严重损害了当地消费者的利益,违反了商业道德,在当地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三是劳资关系紧张,人际环境恶劣。还有一些企业一味向钱看,不顾及当地雇员和周边人的利益,与当地雇员和周围社区关系紧张对立,例如不顾当地雇员的再三要求,把薪水压得过低而工时过长,工作条件恶劣,直接损害了员工的利益,造成了雇主和雇员的矛盾尖锐;又如不顾周边社区的利益,常常和他们为占地、雇工等问题发生矛盾,导致关系紧张,甚至出现员工罢工闹事等现象,使得项目无法正常进行。

四是削价竞争,工程质量下降。有些大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非洲竞标时在中国企业之间竞相削价,互相残杀,扰乱承包工程市场秩序;企业低价获标后再把工程风险损失转嫁给施工企业,致使后续国内施工企业完全无利润可赚甚至赔钱,不仅严重损害了同业的利益,由此也可能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影响中国企业的信誉。

三、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应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以上一些例子仅仅是存在问题的冰山一角,此类问题已经在非洲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应该引起我国政府和走入非洲企业的足够重视。有关中国政府部门应通过有效的行政手段加强对当地的中国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和制约,制定出符合国际规范的行业社会责任标准,建立良好的经营秩序,把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树立起来。从企业来看,自觉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好市场经营秩序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法制化管理。

作为在非洲的独立法人实体,在非中国企业不仅要遵守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而且在当地也要作守法的公民,自觉遵守当地的法律和法规。不论走到哪个国家都要努力学习和研究当地的法律法规,把自己的经营行为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非洲国家在独立之前大多是英属和法属殖民地,基本拥有像西方国家一样健全的法律机制,虽然由于非洲政府的管理能力问题,会出现一些管理和监督的疏漏;或因政府部门的,可以规避一些执法管理,但并不是说中国企业可以用钱打通一切而置法律于不顾。在非洲,不仅政府对企业守法情况有监督和管理的职能,连普通百姓对国家法律法规的熟悉和运用水平也很高,所有外国企业的经营行为无时无刻不在法律的监督之下。一旦有外国企业与当地雇员或社区发生矛盾纠纷,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毫无疑问是站在当地人一边,一旦有违法经营行为,立刻就有人告发,到时候无论是否有理,外国企业都会败诉并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在非洲的中国企业要和当地的政府部门、执法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认真地遵守当地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不做违反当地政府法制与政策的事,不要为谋一己私利而做有损于当地政府和人民利益的事,不逃税漏税,不造假卖假,不私自滥采当地的资源,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非洲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文明化管理。

文明化管理就是把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尽责尽力。由于过去西方国家对非洲经济的野蛮掠夺,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极其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很低。为了减少同国际社会的差距,非洲国家政府制定了减贫发展战略,通过吸引外资发展农业、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减少贫困人口 。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行为本身就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繁荣市场,为当地人民带来就业机会。为了配合当地政府的减贫目标,为当地人提供理想的就业机会,企业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还要尊重和保障本国和当地雇员各项合法权益,关心和改善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合理的薪水、培训和升职机会,妥善建立好企业主与雇员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主动回馈社会,热心公益事业,支持当地政府减贫事业,为非洲经济和社会发展尽自己一份责任。

(三)科学化管理。

科学化管理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投资和经营行为。非洲经济发展落后,但并不能因此就可以把国内落后的管理经营行为、淘汰的技术和废旧产品拿到非洲以次充好,谋取不正当的贸易利益,这是绝对行不通的。中国企业应该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先进的科学技术、适合的设备、优秀的国际化管理人才、优质的服务和物美价廉的产品带到非洲来,与当地市场的发展水平相结合,找到最适应企业发展的结合点,一方面追求企业的最大利润,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优质高效地完成承包工程项目,一方面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推动非洲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四)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是指企业要用国际规范化的社会责任标准约束自己。具体来说,企业应当接受中国政府部门和中介组织的协调,积极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不恶性竞争、低价竞销、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应站在非洲国家大局立场上,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利用当地资源时努力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并承担起资源再生的义务;承担保护环境和维护自然和谐的责任。随着全球和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环境也日益恶化,特别是大气、水、海洋的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面临危机,森林与矿产过度开采,给非洲的环境带来了很大威胁,为了非洲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在开采非洲的矿产资源或投资生产时要保护好当地的环境,约束自己的行为,绝不能把国内高污染行业转移到非洲,也不能对当地丰富的资源滥开滥采。只有保护好和建设好非洲,中国企业才能在这里持续的发展和壮大。

上一篇:臧克家有的人范文 下一篇:元宵节英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