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夸父逐日范文

时间:2023-11-28 10:54:47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1

近日,笔者听了三位教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他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补充拓展了《山海经》中的一段文字:“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段古文虽只有短短几十个字,却是“夸父追日”这个千古神话的源头。三位教师不约而同地补充这段文字,让一古一今两个文本相互映照、相互印证,这对于丰富学生的思维容量,拓宽学生的语言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都是极有裨益的。

然而,由于三位教师对这段古文采取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行为各不相同,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便大相径庭。

A老师在一开课便出示了这段古文。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请他们说说这段话的大意。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于是,教师只好自己解释,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夸父追日》,就是从这段文字中改编过来的”。

B老师在教学行将结束时才出示这段古文。学生自由朗读并理解大意后,教师总结:“神话传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同学们课后可以找来读一读,享受神话故事散发出的无穷魅力”。

C老师也是在课始出示这段文字,他选择了自己范读,然后问学生:“这段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夸父追日。”随后,教师便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缘题质疑。

然而,C老师对这段文字的教学并未就此结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教师又选取了文中“夸父与日逐走”,“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三句话,学生先朗读,教师随后引导:“‘夸父与日逐走’是事情的起因;‘未至,道渴而死’是事情的经过;‘弃其杖,化为邓林’是事情的结果。”然后请学生结合这三句话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C老师再次出示这段古文,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此时的理解便水到渠成。于是,课堂在学生有滋有味、有韵有律的朗读声中达到了高潮。

综观三位老师的教学,A老师选择在课始呈现拓展材料,其目的是为了将这段古文作为引子,从而引出本课教学的内容。然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读懂这段聱牙诘屈的文字实非易事,教学效果难免大打折扣。

较之于A老师,B老师依然没有将这一拓展材料与课文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学生既要读通其言,又要读懂其意,难度可想而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B老师和A老师一样,都是为拓展而拓展,为补充而补充,没有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与可接受程度,所以这样的文本拓展依然不够“给力”,依然没有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与A、B两位老师不同的是,C老师分别在课始、课中、课尾三次呈现这段小古文。

较之于A老师,C老师选择了自己范读,而后让学生说说这段文字说了一个什么故事。这样的教学显然是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展开的。由此看来,C老师的教学在课始便已高出A老师一筹了。

与B老师一样,C老师也在课尾呈现了这段文字,但是,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所以C老师的教学更易于学生理解与感受,课堂结构也更趋于完整与圆润。

更让人称道的是,C老师在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同样借助了这段小古文,这样的设计将理解古文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融合在了一起。学生因为有了这三句话做铺垫,所以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少了一些羁绊;也因为借了概括主要内容的契机,所以在理解这段古文时多了几分从容。而从整堂课来说,这一设计又起到了上勾下连、承前启后的作用,真可谓一石双鸟、匠心独运。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2

一、 文白对应,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将课外的文言读本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小学生小古文一百课》(以下简称《一百课》)一书中有许多文章可以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找到它的白话文版本。为了拉近小古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笔者决定让四年级的学生对照以前学过的八册人教版教材,来找一找和《一百课》中的文言文相对应的课文,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共找到了19篇。如四年级上册中的《观潮》对应《一百课》上册第十一组的《浙江之潮》,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的《鹏程万里》对应《一百课》下册第四组第67课《北冥有鱼》,四年级下册中的《纪昌学射》对应《一百课》下册《学习这件事》;三年级下册中的《夸父追日》对应《一百课》上册第七组《夸父逐日》,等等。通过这样文白对照的朗读和学习,学生从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首先解决了小古文难读难懂的问题,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从中感受到汉语言的优雅和精妙。在此基础上,学生因为有了自己文白对照后的发现和理解,背诵这几篇小古文就不成问题了。

另外也可将《小学语文知识大全》中的文言寓言小故事,如《画蛇添足》《买椟还珠》《滥竽充数》《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同教材中学到的寓言故事进行对应学习,这样既降低了学生理解文言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通过课外阅读材料和语文教材的对比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对学习文言的兴趣更高了,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去发现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文言材料,不管能否读懂或只是一知半解,他们都会拿到班里来尝试阅读,如《古文观止》《增广贤文》《从古到今》以及文言笑话、教材中的成语故事等。由此可见,学生对待文言的态度不再像以前那样避而远之了,而是带着一种积极探索的热情主动地去接近它,感受它了。

二、边学边玩,点燃学生热爱文言文的热情

好玩、爱动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快乐的情景表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更希望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学习小古文。于是笔者尝试把《守株待兔》的课本剧表演搬上舞台,惟妙惟肖的演出让学生对小古文更增添了几分亲切感。

再看看我校一位教师教学《活见鬼》(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片段。

教师出示关键句:“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启发学生思考:哪位同学愿意扮演这个撑伞者,并表演这一连串动作?

当有学生上前表演动作后教师给予鼓励并随机问道:你能告诉我你当时在想些什么吗?“以足撩之”时你在想――“奋力挤之桥下”时你在想――“趋”时你在想――把这种感受放进去,你来读读这句话。

……

课始的表演充分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通过表演还帮助学生理解了这几句文言的含义,之后教师一连串的三个“你在想……”不但帮助学生解读了这几句文言的意思,还使得短短几句精练的文言短句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生动有趣的情感色彩,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原本害怕小古文的心理烟消云散。

又如在学习《乡村》这篇小古文时,除了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小古文带来的古代乡村美景外,还可让学生用画笔再现古代乡村的美景,在展现画面的同时,要求学生边画边背诵,学生不仅很快记住了这篇小古文,而且在情感与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学习小古文还可以这样好玩。

三、尝试仿写,促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的激情

小学生善于模仿,模仿读,模仿写。“写文言”的成功,对“读文言”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小古文诵读积累后,可尝试让学生进行小古文的仿写。如在教学《猫斗》一课后,笔者让学生观察其他动物的争斗,也照样子改写成文言,字数不限。请看两位学生仿写的文言片段。

白棕二狗,斗于庭院,汪汪大叫,龇牙咧嘴,四目对射,不分上下,久之,白棕二狗遍体鳞伤,两败俱伤。

――张琪曼《狗斗》

黄黑二鸡,斗于院中,喔喔而鸣,耸毛拍翅,四目对视,两不相下。久之,黄鸡稍退缩,黑鸡奋起逐之,黄鸡走入室,不敢复出。

――童羿博《鸡斗》

又如,在学习了《菊》一课后,有学生这样仿写:

滴水观音,翠色欲流。其叶,如毯,如掌。其形或抑,或垂,其色或绿,或碧,或黄。种类独一。性顽强,折枝既可栽,栽后与前一致。春日萌芽,夏日繁茂,秋日生枝,冬日傲霜斗雪,一年四季,唯其不枯。

――李凡《滴水观音》

秋菊盛,清香四溢。其瓣似针。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白如雪,赤似火,黄胜金……其性耐寒,严霜降时,草木皆枯,百花皆凋零,唯菊独盛。远望,如诗如画;近看,美中之美也!

――王乐阳《秋菊》

……

等到小古文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学生有了不同类型篇目的积累,笔者让学生把课外的小作文题材统一为小古文的仿写,类型自己选定,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篇目或自己想写的对象都可以。结果全班同学都作了尝试,写的题材丰富多样,有写水果的,有写景的,有写植物的,等等,尤有特色的如:

古今中外,茶乃上好饮品,茶中,又以西湖龙井为佳。夏饮消暑解渴,冬饮明目而健脾。置少许茶叶入壶,以沸水冲之,候些许时辰,开壶,清香四溢,入口,惊呼美也。

――陈鲁秋月《论茶》

夏日如火,母买一瓜,怕吾贪吃,藏于床下。不料被吾找至,口流馋水,急剖之,立光。母撞见,笑曰:“小馋猫,要撑破肚子耳!”吾羞而走。

――蒋诗雨《夏之瓜》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3

《战国策》里记载了一个让人们至今耳熟能详的故事。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祖之后,把一壶酒赏给自己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只有一壶酒,“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过酒正要喝,却又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可没等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酒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到嘴的一壶酒。

画蛇定律:不突破思维定势,蛇永远变不成龙

楚国这位不知名的门客,因为画蛇添足而成千古笑柄,被人耻笑了两千多年。在古往今来的哄笑声中静心一想,这位门客很冤。

首先,他画蛇的技艺比别的门客高超,否则不会“蛇先成”。其次,他心有余力,才会想到给蛇添足。再次,他不单纯是为一壶酒。他的眼光透过了具象的事物,看到了一些别人没有看见的东西,那个东西或许就是龙。龙不就是以蛇作模特儿,添足、添爪、添须、添尾给添出来的吗?

不突破蛇的思维定势,博采众取,就没有中华龙的腾飞。

这就和新闻体裁的嬗变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新闻体裁是指新闻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就其基本形态而言,一般大家都认为是“老三篇”――消息、通讯和评论,最多外加一种照片。新闻实践丰富多彩,随手翻阅报纸,就发现用“老三篇”或者“四旧”来套取新闻的体裁已经捉襟见肘。譬如现在报纸上常用的图表算什么?经常使用的链接是什么?还有“对话”、“自述”归属哪一类?

新闻报道究竟有多少种形态?对这个问题,世界上总有有心人,浙江日报高级编辑林永年就是一个。1991年的时候,他出版了一本书,叫《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他经过多年搜集整理有关体裁方面的最新动态和资料,提出新闻有55种写作形式。2003年在他年届七旬的时候,此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书的封面印有一句问答:“我国目前新闻报道形式一共有多少种?不少于68种。”因为这种总结,该书被誉为我国第一本有关新闻报道体裁的专著。

事情至此远未终结。网络改变生活,也使新闻报道体裁与世推移。互联网上,新锐文体方兴未艾,流行“语体”层出不穷,各领。人们将排比体、梨花体、蜜糖体、纺纱体、脑残体、琼瑶体、知音体、走近科学体、红楼体、装13体,列为网络写作的十大神器。与新闻体裁最相关的,最火爆的是“微博体”。

微博体,也叫“段子体”、“语录体”,是网民在微博上发表不多于140字的短消息而产生的一种文体,有笑料、有感想、有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它是快速阅读时代下的产物。从锤炼语言的角度看,微博体去掉那些被滥用的形容词、副词,多用动词,文字因此简洁、干净、有力。这一点长处,最值得新闻界借鉴。张发财的《一个都不正经》号称最八卦的正史:“岳母刺字的真实性值得怀疑。第一是他妈不认字,第二就算认字,这得多狠的妈才能对亲生儿子下手啊?那四个字得捅多少针啊?她就不心疼?不过话又说回来,岳母对女婿下手都挺狠。”

哈哈!笑了吧?这就是“画蛇添足”的效果。在门客那里,这样的笑声里满是鄙夷。在互联网上,这样的笑声充满宽容。在新闻界,这样的笑声则意味着稿件被毙了。

亚夫定律

周亚夫是西汉中兴之臣周勃的儿子,将门虎子,代为名将。文帝时,匈奴大入边。亚夫为将军,军细柳。文帝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营,长驱直入,部队前呼后拥相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士披坚执锐,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进入军营,天子按辔徐行。亚夫见天子不拜,群臣皆惊,文帝却对其称善者久之。文且崩时,诫太子曰:“若遇到危急之事,周亚夫可以依靠!”

继任者景帝遭遇吴楚七王之乱,周亚夫是平判主力,不愧文帝所托。周亚夫打仗很勇猛,做人不谨慎,把景帝得罪了。当时,周亚夫的儿子买了500件盔甲盾牌,准备作为父亲去世时的随葬品,结果,被人告发。景帝派人追查此事,将周亚夫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廷尉责问:“君侯欲反何?”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吏曰:“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亚夫受此屈辱,绝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

亚夫定律:正面报道时,过一点不以为意;批评报道时,找各种理由抵制。

过去读王维《观猎》诗,看到“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这一句,总觉得胸中之气层层跌宕,容易生出些豪情侠意。新丰美酒斗十千,细柳营前著豹裘,相当的快意。

然而,很多东西不能深究,历史在细看之下,往往很血腥。一代名将、贵为王侯者如周亚夫,最后竟至饿死。岂止历史,当下的很多东西一样不能深究,譬如新闻。

教科书上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经典定义概括了新闻的共性。就其个性而言,新闻千姿百态。有的新闻有温度,可以折射出人情冷暖;有的新闻带感情,可以体味到人心褒贬。

人都喜欢听好话,这是人性的弱点。闻过则喜,说说而已,最多是一种姿态,当不得真。新闻是社会的镜子,对待新闻的态度,折射出人性内心深处的东西。记者都知道,搞正面报道,一般比较受欢迎。写批评稿,大多吃力不讨好。

在大众的意识里,正面报道就是颂扬或成绩类报道。一般来说,表扬一个人、一个单位或地区,往人脸上贴金,总归不是坏事,至少不会引起反感。所以,在写稿的时候,任意拔高,随意放大的现象很普遍,七分成绩说成九分,有时粉饰加工、移花接木,经常滑入假新闻的泥潭。正面报道中假新闻普遍存在,只不过作为被报道者,出于种种考虑,未必愿吐露实情;而作为媒体,民不举官不究,也就蒙混过关了。就是不小心穿了帮,也会因为动机和效果的无恶意而被免于追究。

至于负面报道,因其具有杀伤力,对当事人或者单位的形象、升迁影响巨大,被批评单位往往找出各种理由来搪塞和抵制,甚至对记者个人进行攻击或者通缉,有的还动用行政干预,监督之难,难于上青天。如此环境之下,媒体只好“明哲保身”,将避祸趋利作为生存手段,媒体多以谄谀取容。如此作派,可能会得到某些单位的满意,但是,难以获得公众的尊重。

无怪乎有人说,我们的媒体习惯和风细雨,国外的媒体习惯枪林弹雨。呜呼哀哉!不知谁要吐血而亡。

夸父定律

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这里住着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夸父。夸父双耳挂着两条黄蛇,手里拿着两条黄蛇,与日逐走。当他追赶到太阳将要落下的地方虞渊时,觉得口干舌燥。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中赞曰: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夸父定律:追求真相,有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太阳嘛,谁没见过。但是,你追过吗?就像真相一直都存在,你能将它大白于天下吗?

记者的天职是追逐真相,这种追逐要付出代价,有时是生命的代价,此理,古今中外皆然。

读新闻史,能感觉阵阵扑面而来的血雨腥风。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被官府杀害的新闻记者是沈荩。

沈荩,湖南善化(今长沙)人。与“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等交往甚密。他在北京应聘担任一家日本报纸的记者。1903年清廷与帝俄勾结,商定出卖东三省及内蒙古一带路政、税收及其他的《中俄密约》七条,沈荩获悉后,发表在报纸上,引发群情汹涌。清廷恼羞成怒,于7月17日将沈荩秘密逮捕。

当时,刑部要求“斩立决”,可是正值清廷操办慈禧太后生辰庆典之际,在慈禧太后的“万寿月”,例不“杀人”,慈禧太后懿旨,改为“立毙杖下”。刑部立即动手,特地制作了一块大木板。但是,衙役对行杖之法,素不谙习。故打至二百余下,犹未至死。沈荩“血肉飞裂”、“骨已如粉”,始终未出一声。刽子手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没有想到他在台阶下发出了声音说:“何以还不死,速用绳绞我”。最后不得已,就用绳索紧系其颈,勒之而死,时年31岁。

我国有两个记者节。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每年的11月8日为记者节,是为新记者节。1933年到1949年,每年的9月1日也是记者节,是为旧记者节。旧记者节和一个记者的名字紧紧相连,他叫刘煜生。

于江苏镇江创办的《江声日报》因敢于针砭时弊、揭露官场丑恶得罪了当地权贵而遭查封,主笔兼经理刘煜生于1932年7月26日锒铛入狱。1月21日,年仅32岁的刘煜生被顾祝同下令枪决,罪名是“共党报纸”、“蓄意煽起阶级斗争,鼓动红色恐怖”等。1934年8月,杭州记者公会向全国新闻界发出通电,倡议定9月1日为记者节。1935年,“9・1”记者节得到了全国响应。这是鲜血换来的记者节。

旧中国百年新闻史就是记者用鲜血写成的,让人感受最强烈的是因言获罪,偶语弃市的悲哀和快刀对秃笔的专横,以及子弹穿过记者身体时的悲凉。其间,1913年最为血腥。袁世凯以武力奄有四海,新闻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蹂躏,这年,被杀害或迫害致死的报人至少有13人。

时至当下,记者仍然是高危职业之一。世界新闻学会在其发表的年度《世界新闻自由发展报告》中指出, 2009年全世界共有110名记者丧生。过去十年,总共有735名记者在世界各地身亡。

“生命的危险”不仅在于身体,也存在于职业生涯上。通过出卖媒体公信力去寻租和被收买,底线失落,寡廉鲜耻,这才是当下记者这个职业的真正危险所在。

夸父逐日,临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功蔽后人。功而强成,名而强立――人们大都是跳起脚摘桃子。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4

文章修辞,传统修辞学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方面:消极修辞包括语音修辞——讲究平上去入、阴阳清浊、音节对应、叠字双声、合辙押韵;语汇修辞——在同义近义词语中,作适合语境的意义选择与搭配选择、作适合感情和语体的色彩谐调选择;语法修辞——在同义表达中,对句式的长短整散、主动被动、肯定否定、常式变式、陈疑祈叹等作最适合语境的恰当选择;篇章修辞——文章的酝酿构思、选材布局、情感事理、风格详略、修改评析等。积极修辞——特指经过长期修辞实践而形成的固定而公认的修辞格。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这两方面都有精当而深刻的论述,尤其对消极修辞的论述,不仅论及文章技巧,而且深入到心理活动和思维规律与语言生成关系的层面,不仅当时直至今天也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汉字以建筑式方形结构为独立个体单位,一个个体单位为一个音节,音节又多具备阴阳上去不同调值,这种特点,为汉语语音修辞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语音修辞方面,刘勰没有沿习名人沈约的“八病说”,而着重提出了“飞沉”问题、“双声叠韵”问题。

在《神思》中,刘勰就提出了“寻声律而定墨”的主张,在《声律》中又说:“凡声有飞沉,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睽;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飏不还。”意思是字调有阴阳清浊平声仄声之分,词之声韵之中有双声叠韵之别。(当时平仄之说,故以飞沉言之。此前借用音乐术语宫商角徵羽指称声调高低。《文镜秘府论》讲到调声三术:指出宫商是平声,徵是上声,羽是去声,角是入声,上去入是仄声。此处飞指阴清,平声;沉指阳浊,仄声)阴阳清浊之字,应平仄穿插交替,若连用仄声,就有声气沉沉欲断之觉,若连用平声,又有声气升飏飘飘不降之感。(如曹植《美女篇》: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潘岳《悼亡诗》: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而双声叠韵之词,必须连用,若两词之间插入他字,或将一词分用于相邻两句,则会造成“吃文”——拗口的毛病。这确为卓见,诸多绕口令不都是故意运用这种穿插而造成“必睽”之“吃文”嘛。一旦产生了这种毛病,则须“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刘勰认为,作韵易而选和难——异音相从谓之和——平仄声调配合得当叫和谐,同声相应谓之韵——相应位置上同韵字遥相呼应叫押韵。足见刘勰不但非常重视而且准确把握了汉字汉语的语音特点,对语音修辞在理论上作出了可贵贡献。如何用韵,《章句》有论:“若乃改韵从调,所以节文辞气,……然两韵辄易,则声韵微躁,百句不迁,则唇吻告劳妙才激扬,虽触思利贞,曷若折之中和,庶保无咎。”折中的主张,是符合声韵运用美学的。

在语汇修辞方面,刘勰提倡慎重遴选词语。

《指瑕》凡举用词四疵,皆碍美文。——陈思之文,群才之俊也,而《武帝诔》云:‘尊灵永蛰’;《明帝颂》云:‘圣体浮轻’,浮轻有似于蝴蝶,永蛰颇疑于昆虫,施之尊极,岂有当乎!——以指称微小虫豸之词而施于尊长,确属搭配对象失误。

潘岳为才,善于哀文,然悲内兄,则云感口泽,伤幼子,则云心如疑。礼文在尊极,而施之下流,辞虽足哀,义斯替矣。——感口泽只能用来唁念辞世的母亲,心如疑只能用来悲悼故去的父亲,——潘岳用其哀挽同辈和小辈,分属词义运用错误、搭配对象错误,又是感彩分配失当。

所举另两种瑕疵,有左思反对孝道的思想错误和崔瑗把虞舜误比不出名的李公,虽属思想和比类之误,然毕竟要通过遣辞用语表现出来,归为语汇修辞亦非不当。

语汇修辞中,还涉及用字,刘勰在《炼字》提出用字“四要则”:……是以缀字属篇,必须拣择:一避诡异,二省联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诡异,生辟险怪之字,如忷呶;联边,相同偏旁之字,如峥嵘;重出,同字相犯即同一个字在句中重复使用;单复,字形肥瘠笔画多寡。——仔细想来,均有道理:读文时遇诡异之字,犹赤足行于怪石每现之途,必耗神费力坏心绪;联边相集,如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迷途远避退还莲迳返逍遥之类,也会呆板乏目;重出之弊,字之音形无不单调乏味;字形肥瘠笔画多寡如若不加调配,则会或失之于纤疏,或失之于垒重。无怪刘勰叹曰: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也。

语法修辞部分,刘勰在《章句》中提出了要按内容安排章句和按情韵安排章句的主张。按内容,要“控引情理,送迎际会”即根据表达的情理,有时枝蔓扶疏旁征博引,有时紧扣题旨不蔓不枝;据情韵,则“若夫章句无常,而字有枚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裕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刘勰主张,句式的选择上,用长用短,或长短穿插,整散结合,完全要符合情韵需要,情韵急,少音节短词句,情韵缓,可用舒曼之长句,情韵起伏跌宕,则可长短并用整散结合,以收荡气回肠之效。

刘勰修辞美学最为璀璨的部分,在篇章修辞。

重涵养,立风格。《体性》之体,文章体貌,《体性》之性,人之性情,《体性》即论文章风格和作者个性的关系。文有“八风之议”即穷列文章八种风格——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又据不同标准分为四组:思想内容——雅与奇反,情理义蕴——奥与显殊,题材表达——繁与约舛,体象气韵——壮与轻乖。凡为文者,均望尽快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刘勰指出文章风格和作者涵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而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性情所烁,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有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由是观之,文如其人,理应不错。作者的内心情理外化为语言文章,作者的才学、气质、性情、习惯所陶染而成的个性,必然盈溢为文章风格。因此,要熔铸自己独特文风,必须注重修养才学,涵性怡情完善个性品质。无怪刘勰在《神思》中提倡“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也只有如是,才有助于文章风格的形成。

文章有风格,更有风骨,才煽情动人,辞采焕然。什么是风骨呢?“《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cho悲愤)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简言之,风就是充盈于作品中的情志和才气,是感化的根本力量。骨则是切中肯綮、言简意赅、恰如其分、流畅和谐的语言。风骨指向了感人才情和生动语言的修辞美学。要使文章含风树骨,则须“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刘勰还进一步指出有无风骨对文章的不同效果:“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徵也。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相如赋仙,(作《大人赋》)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如是观之,白居易“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之论,与刘勰风骨之议,均为至言也!感人的才情和生动的语言固然重要,但一定要为情而造文,而不要为文而造情。要写真情实话,不要假意虚言。“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刘勰之论,对匡正无病、言不由衷、矫柔造作、空假俗媚之流,不啻当头棒喝警钟长鸣。

重熔裁,明隐秀。文章长短、内容详略、语意显隐、精警庸凡,亦为文之必虑。《熔裁》指出:“规范本体谓之熔,剪裁浮辞谓之裁。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畅。”简言之,熔是炼意,提炼中心,裁是炼辞,锤炼语言。因为“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势必轻重。”所以,刘勰提出了“三准论”——“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赊于终,则撮辞以举要。然后舒华布实,献替节文(献:可,替:否。即根据需要调节文字),绳墨以外,美材既斫,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故三准既定,次讨字句。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三准论”提出了写好文章的三步曲、三准则:首先根据情理确定文章体裁;其次分析素材遴选典型题材;再次简言要义提纲挈领。然后加工润色,处理详略,条贯首尾,敲定全文。

语意显隐、精警庸凡,义涉隐秀。《隐秀》云:“夫心之动远矣,文情之变深矣,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chng)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今日言之,隐即弦外余音,秀即篇中警语。文章浅白直露固无余香满口,通篇俗语庸言亦难振聋发聩。文有余音,犹“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润”;篇纳秀语,似月依日而夜明,树沾春而林翠。

文章秀句,或自出锦心,或得益援引。《事类》认为:无论“引古事而莫取旧辞”的化用暗引,也无论“取旧辞万分之一”的择要精引,还无论“颇酌诗书传记”的综采博引,只要是为“以其据事类义,援古证今”,则无可指责。而《指瑕》认为:“若掠人美辞,以为己力”,则“宝玉大弓,终飞其有。全写则揭箧,傍采则探囊。然世远者太轻,同时者为尤矣。”由是观之,刘勰并非反对引用,而是反对抄袭。引用乃明借,旨在助己之文,抄袭是明抄,旨在当己之章。全抄无异开箱抢劫,小抄亦如掏腰绺窃,抄袭前代的贼味稍轻,同代相窃则堪堪致罪了。

透过鉴赏论的有关内容,也可看出刘勰篇章修辞的观点。他在《知音》中指出鉴赏作品要从两大方面六项内容入手,提出了“六观说”——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即体裁情志),二观置辞(即铺饰辞采),三观通变(即通古变今适应时代)四观奇正(即语言态势是雅正通畅还是奇诡怪诞),五观事义(即据事类义,指典型题材)六观宫商(即调声协律,安排语调辞气)。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以上六观,位体、通变、事义属于作品内容,置辞、奇正、宫商属于作品形式。从上论看出,只有从内容到形式作通盘考虑,这六个方面都熨烫妥帖恰到好处,才可以使文章“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

在积极修辞即辞格的运用方面,刘勰也予以了诸多观照。《丽辞》专讲对偶,将对偶分成相容的两组四种——以内容分,言对、事对为一组;以意义分,正对、反对为一组。言对事对各有反正,两组互相包容。在具体运用方面,刘勰指出“碌碌丽辞,则昏睡耳目。必使理圆事密,联璧其章。迭用奇偶,节以杂佩,乃其贵耳。”

刘勰生活在殊重骈俪的时代,本人又对其青眼有加,一部洋洋大观的《文心雕龙》,通体骈俪为文,足证其爱。故所倡之法,可谓独得神髓,深谙三昧——骈散间出,方显错综之美,长短杂用,乃有灵动之活。

《夸饰》专讲夸张。刘勰没有像今天这样从形式上将夸张分为扩大式、缩小式、串前式等加以研究,而是抓住夸张得是否合乎事义情理这一关键,将夸张分为两类并指出其不同效果:“然饰穷其要,则心声蜂起,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如果夸张得合情理得神髓,就会引起强烈共鸣,反之,就会违背事实不合情理。

今天,我们如果面对这样的夸张——“麦秸粗粗像大缸,麦芒尖尖到天上。一片麦壳一片瓦,一粒麦子三天粮。秸当柱,芒当梁,麦壳当瓦盖楼房,楼房顶上写大字,社会主义大天堂。”“玉米稻子密又浓,遮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谁能不深切地感到刘勰所论,切中要害而又至关重要呢!

此外《比兴》讲到比喻,《事类》讲到引用,都有不刊之论。兹不赘述。

刘勰约生于公元465年,年登而立,始著《文心》,他能在距今1500余年之遥,提出这如许之多的至今难超其苑囿的精辟修辞理论(拙文所及,可谓挂一而漏万),实为难能可贵。其修辞之论,既有理性的阐释,又有言证、事证,既涉文章内容形式,又关作者思维、气质、涵养、才情。他能从美才、美德、美情与美辞美文的关系方面,阐释情动而辞发、因内而符外的修辞美学观,他承认“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睹,故辞必巧丽”,尽管当时还没有堂皇的辩证唯物主义之说,然而在今天看来,这完全符合这种观点。在这种观点指导之下,他从内容决定形式的认识出发,建立了系统的剖情析采理论,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唯物主义的认识出发,提出了“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这种选择继承、据时创新的修辞观,这种服务于时代的“时文”修辞观,时至今日,也是必须遵循的一条修辞美学原理。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5

1.细致体会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2.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情节去把握小说的主题。

3.通过分析情节及描写方法去欣赏人物性格。

4.如何认识表现主义小说。

教学重点:情节、人物、主题。

教学难点: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法。

第一课时

【预习与情节梳理】

一、前布置预习课文,阅读语文读本之《〈变形记〉评析》。

二、学导入:

中国小说史——鲁迅小说——外国小说流派——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

三、作者作品介绍: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地洞》《猎人格拉克斯》《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布洛德编辑出版的。(详细介绍见教师用书)

四、背景介绍: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五、成语积累:

①下面短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D)

A.怒气冲冲目不转晴不由自主突如其来

B.疲惫不堪引人注目不可思议一愁莫展

C.仁至义尽气喘吁吁六神无主难以执信

D.小心冀冀精疲力竭精神焕散食不甘味

②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少不更事无济于事全神贯注居高临下

B.不着边际为期不远赫赫业业泛泛之交

C.微不足道心平气和冥玩不化凭水相逢

D.心荒意乱闲言碎语飞短流长无可奈何

六、归纳三部分情节内容。

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家人既惊慌又同情,父亲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写格里高尔的甲虫习性,以及逐渐成为全家的累赘。而父亲、母亲和妹妹也对他逐渐憎恨。

第三部分:写家人为了生存只得打工挣钱,并把格里高尔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又饿又病,绝望死去。

七、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讨论)

作者通过格里高尔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念亲人与亲人无动于衷最终抛弃了他的人情反差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人性扭曲。

表现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无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规律是无情的。

八、布置作业:

课外认真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第二课时

【分析对格里高尔的心理描写】

概述内容:

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变成甲虫,身体越来越差他还为还清父债担忧,还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自己艰难地乖乖爬回卧室。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被亲人抛弃。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一、析对格里高尔的心理描写。

1.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格里高尔的?

提示: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

2.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的重点是什么?作者主要要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

提示: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

3.小说的内在主线是什么?

提示:应该说,《变形记》的内在主线就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一情感流动的过程,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是小说的主体。

4.这篇小说勾画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心理描写的手段有哪些?

提示: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四.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大致是怎样的?

提示:

1.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

他惊慌、忧郁。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的“累人的差使”,为还清父债而苦干、他清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去。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赶他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还不忘顺从父亲。

2.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

格里高尔失业在家,过着甲虫生活,只能爬来爬去、但是,他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还想着给妹妹实现“美梦”。他想着,父亲老了,母亲生病,妹妹还只有17岁。他一听到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羞赧和伤心得浑身燥热”。他“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抑”,“最后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

3.受重伤后,被亲人厌弃而绝望,心态走向平和。

一只苹果砸在背上,身受重伤,格里高尔终于被妹妹厌弃。妹妹一再说“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格里高尔“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格甲高尔异常冷静,他在绝望而又平和的心境中死去。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格里高尔的人格形象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他忠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而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条与平和中追求另外一种超脱—一死亡。

五.这篇小说的心理描写所刻画的格里高尔的心理经历,有何表现意义?

格里高尔同家人应该互相热爱,互相帮助。可是,亲人们认为格里高尔不能再养家,把他看做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去,亲人们也不悲痛,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被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异化,人际关系异化。

六.小说里所表现的异化有几个方面?作者这样安排的深意是什么?

提示: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轻自贱;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正是通过表现人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

七.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联系本课内容,你怎样看?(自由发言)

八.文中除了心理描写外,还有动作描写,请找出来加以分析。

提示:主要是写甲虫的活动,如进门的艰难,爬墙壁等,突出主人公的痛苦与命运的悲惨,也引起读者的同情。

九.布置作业:

仔细阅读小说,并认真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第三课时

【分析艺术特色】

一、本文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

提示: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

二、有人评论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怎样理解“真实”与“荒诞”?

提示:“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框架—一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

三、怎样理解作者对“变形”这一情节的构思意图和巧妙之处?

提示:作者不是让人们去接受人变成虫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去体察和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态和深层心理——情感,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因此,人变成甲虫是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

在日常生活中,一家人平平淡淡,温情脉脉,矛盾、人性都显示不出来。养家人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还成了累赘。这个情节把矛盾激化了,冲突起来,个性、人性都立即显示出来。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像,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和弱肉强食、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四、这篇小说中的“荒诞”无处不在,试具体说明。

提示:格里高尔一夜间由人变成大甲虫,情节是荒诞的。情节发展,他与家人的冲突,更是荒诞的。甚至有的艺术细节也是荒诞的:一只苹果打在格里高尔的甲背上,陷了进去,一个多月,还烂在甲虫背上。

五、荒诞、变形的情节为什么在读者的体验、联想中觉得真实可信呢?

提示:这是因为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的手法。写甲虫的行动,是符合甲虫的习性的;写甲虫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里高尔这个人的言行逻辑的;写亲人的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的。这种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法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得令人震惊和信服。

六、《变形记》中作者的叙述语调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叙述有何妙处?

提示:在作品中,卡夫卡的叙述语调平静得近乎冷漠。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不禁更加令人警醒:当可怕变得平庸时,平庸就成为更加可怕的事实。由此激发读者去思索人的生存现状以及改变这现状的问题。

七.处理课后作业:

略,见教师用书。

八.作业布置:

1完成同步练习。

2课外阅读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

附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6

关键词: 舍伍德・安德森《小镇畸人》乔治・威拉德心灵和谐

舍伍德・安德森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作家。威廉・福克纳将他奉为“我们这一代美国作家之父,开创了即使是我们的后人也必将承袭的美国式的写作传统”(Faulkner29)。他的代表作《小镇畸人》出版于1919年。这部小说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生活在一个封闭小镇上的人们的孤独,隔绝的内心以及其中包含的痛苦和压抑。所谓的“畸人”其实是一群愤懑而孤独的人物,一群囿于传统而又被现实的功利主义所扭曲的人物,一群渴望爱和理解却又疏于沟通的自我隔绝的人们。

《小镇畸人》由引子《畸人志》和24篇独立又紧密相扣的短篇构成。贯穿全书的是乔治・威拉德。乔治・威拉德是这个小镇上唯一的一家报纸《瓦恩斯堡鹰报》的唯一的记者。他涉世未深,身上有着不同于小镇的清新气息,而且乐于倾听,富有同情心。因而,他成了小镇上一群“畸人”们诉说心声、宣泄思想与情感的可信赖的对象。白天这些“畸人”们活动在群体生活的边缘,而到了晚上,当无需惧怕公众嘲笑、轻侮时,他们便鲜活起来,急切而又迟疑地接近他,在恳求中向他诉说他们的痛苦。因为他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未曾被小镇同化的自己,并且希望有一天他能写出他们心中的呐喊,“或许也从他的声音里寻到治病的效力”。每个短篇中的人物都试图向他敞开心扉,或在某个方面对他构成影响。可以说,在与小镇人接触的过程中,乔治・威拉德在对梦想的追求、爱情的相互包容、事业的渴望等方面都有了自己明确的理解,完成了从一个懵懂的男孩向成熟的男人的蜕变,成为一个有追求、有向往、有抱负的年轻人,达到了心灵和谐完满的境界。本文将选取《母亲》、《教师》和《成熟》三个短篇来论述乔治・威拉德心灵成长的过程。

一、《母亲》中伊丽莎白对乔治・威拉德在梦想追求方面的影响

德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母亲是我们的家,我们来自那里;母亲是大自然,是土壤,是海洋。”可以说母爱是一切爱中最纯粹的爱,往往是一个人感情生活史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页,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其一生。而“艺术家与母爱的关系是他衡量自己成熟的一个标志”。正是从母亲伊丽莎白那儿,乔治迈开了通向未来艺术家的第一步。

在《母亲》这个故事里,带着大半生的抱憾、抑郁和孤寂之情伊丽莎白深爱着儿子乔治。儿子也感觉和母亲之间有一种“深刻的,不可言喻的感情上的联系”(16)。但是“当儿子跟他的母亲一起坐在房间里,缄默使他们两人都感到尴尬”(17)。只有当他在小城里急急忙忙东奔西跑采访新闻之际,母亲才会走进他的房间,关上门,跪在一只小写字台旁边。她向苍天作着一种仪式,一半是祷告,一半是要求。她极想见到那快要被遗忘的、曾经是她的生命的一部分的东西,再现在孩子的身上。“即使我死了,我也要想法使你不致失败,”(19)她嚷道,“要是我死了,看见他变成一个像我一样没价值的、乏味的角色,我一定要重新活过来的。”(19)她声明道:“现在我恳求上帝给我这个特权。我要求这个特权。我情愿为这个特权偿付代价,上帝不妨用他的拳头打我。我心甘情愿承受任何可能遭到的打击,只要允许我的孩子为我们两个人有所表现。”(19)“可是也别让他变得精明而发迹啊”,(19)她含含糊糊地补充道。她曾无数次地跟自己说:“他正在摸索,试图发现自己的能力,他不是一个糊涂蛋,口才和头脑都很好。他的内心自有一种秘密的东西正在挣扎着成长起来。这便是我内心的、让人杀害了的东西。”(20)当伊丽莎白发现她丈夫汤姆试图劝说乔治谋求世俗的成功时,她毅然决定要杀了汤姆来帮助儿子实现对梦想的追求。可以说,母亲给了乔治一个母亲所能给的一切。而母亲通过儿子实现了自我的超越。母亲之于乔治正如溪流之于源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将乔治成长为未来艺术家的历程比作一条奔流的小溪,那么,母爱则是它的源头。

二、《教师》中凯特・斯威夫特对乔治・威拉德事业追求目标方面的影响

事实上,在乔治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他以前的老师凯特・斯威夫特开启了他成长历程中的第二个阶段。早在《思索者》里,我们看到乔治幼稚而浅薄地理解作家生活:“这是生活中最容易的。你随便到什么地方,没有人管你。”乔治将写作这一关涉人的灵魂的创造性事业肤浅化、儿戏化了。此时的他远非一名真正的作家,而凯特・斯威夫特改变了这一切。《教师》篇中的凯特・斯威夫特三十岁,平日里给人的印象是冷漠严峻。只有偶尔在课堂上她会显得机智幽默,甚至活泼俏皮,但很快恢复严厉。内心孤寂的她发现乔治・威拉德身上闪烁着“天才的火星”(122)。她生怕它会被世俗淹没,被小镇沉闷压抑的气氛窒息。她迫切地希望乔治・威拉德明白写作的真正意味,从而开启人生之门。她用真诚得颤抖的声音对他说:“假使你想要做一个作家,你得摒弃文字游戏。在你的创作准备未曾成熟的时候,你最好是放弃动笔的念头。现在是去生活的时候。我并不想吓唬你,我只是要你明白你想努力的事业的重要意义。你千万不可以只成为一个文字贩子。你要明白的是人们想什么,不是人们说什么。”(122)凯特・斯威夫特女性的敏感和慧心让乔治初次参悟到了作为作家的要义,并帮助他实现了艺术真谛的启蒙。

三、《成熟》中海伦・怀特对乔治・威拉德在爱情的真谛方面的影响

母亲死后,乔治・威拉德经历了成长带来的痛苦与启示,急需与人分享。当成年之感兜上心头时,乔治・威拉德便想到了温士堡银行家的女儿海伦・怀特。他始终意识到这小姑娘在长大成人,正如他在长大成人一样。

《成熟》里,乔治・威拉德与海伦・怀特一起渡过黄昏,两颗年轻的心经历着从少不更事到人生成熟的嬗变,此时的乔治已经不再夸夸其谈,而且通过与海伦的沟通他开始真正理解并且开始尊重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们。有一次,在他十八岁那年的夏夜,他曾和她在一条乡间道路上散步,他当着她的面,一时冲动,大吹其牛,要想在她的眼里显得成熟与非凡。当他根本不是个成人的时候,他曾经要她把他当做成人看待,而现在他和她在一起,则要设法使她感觉到已经在他身心上发生的变化。在黑暗中,大看台的屋顶下,乔治・威拉德坐在海伦・怀特的旁边,十分清楚地感觉到在芸芸众生的宇宙里自己的渺小。“在他们一起度过的静默的黄昏里,他们俩都已得到了所需要的东西,由于某种原因,他们对此无法说明。男人或男孩,女人或女孩,他们总有一刻工夫,把握住那个使现代世界上男男女女可能过成熟的生活的东西”。(187)是海伦・怀特使乔治・威拉德在情感上更加成熟,不再如以前那样只是以空谈宣泄自己的欲望,与此同时乔治・威拉德真正地走向了成熟。

综上所诉,小镇中“畸人”们对乔治・威拉德的心灵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些“畸人”们的影响下,乔治・威拉德逐渐走向成熟,最后带着“畸人”们的期望走出了小镇。乔治・威拉德的成长同时也是逐渐脱离与温斯堡镇的联系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温斯堡镇旧式文化的逐步瓦解,这成为他离开小镇的更深层次的理由。

全书是以乔治・威拉德离开温斯堡镇,向着茫茫远方出发而结束的。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局。虽然威拉德没能实际地帮助小镇的“畸人”们走出心灵的堡垒,但在与他们的接触中,他自己在成长,在蜕变。在故事的最后,已经经历了从少年到成熟的嬗变的威拉德踏上了通往更广阔天地的路途。虽然前路茫茫,但威拉德出发了,这似乎留给我们一点点希望。

参考文献:

[1]Sherwoood Anderson,Winesburg,Ohio,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4.

[2]吕新花,杜小梅.“生活表象下的真实――评《小镇畸人》中的怪人”.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3).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7

关键词:《娅扁与娅朗》;赶秋节;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156-02

立秋这天,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丰收,人民欢聚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会、展示古老的民间技艺,是为花垣苗族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赶秋节。

一、赶秋节的各种传说

关于赶秋节的来历,西南各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说法。最主要的有三种:一是赶“立秋日”,又叫“秋社节”;二是赶“秋老虎”等不详之物;三是“赶秋千”,即打八人秋,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寻找爱情。

其中又以寻找爱情说流传最为广泛,占笔者所能找到的资料的80%以上。苗寨青年巴贵射岩鹰时,得到一只精美的绣花鞋,为了寻找花鞋主人,仿筒车(或纺车)制作了八人秋千,吸引苗寨青年前来相会,找到花鞋的主人乜朗(苗语音译,或妹芈、娅朗),结为夫妻。

笔者所能查阅到的这些关于花鞋配对的传说中,绝大多数是单一型故事,流行于湘西的赶秋民间文学作品只有三部内容较为完整,故事情节曲折复杂。这三部民间文学作品分别是流传于古丈、保靖的民间叙事诗《试鞋配》,传唱于花垣的苗族古歌《赶秋节》和搜集于花垣的苗族民间故事《娅扁与娅朗》。

《试鞋配》是一部从头到尾都是“七言四句”的民间叙事长诗,言辞颇为优美、押韵,分为七章,近千行,有“歌头”和“尾声”,是一部相当完整又成熟的长篇叙事民歌。但是笔者以为,长诗中人物形象稍显刻板,女主人公貌美、善良、勤劳、心灵手巧,而与之对比的姐姐仰芭不仅相貌丑陋、五体不勤,心地也坏。并且,长诗前后有矛盾之处。仰兰被父母遗弃深山里,是因为长诗第一部分父母考验后认为她懒惰、不孝顺;而长诗第六部分讲述赶秋试鞋时,极力渲染仰芭的丑和仰兰的美,说“仰芭是个懒鬼精,丑名传到冬勒村”,又说“仰兰勤快好名声,人人见她都倾心”。既然姊妹二人名声远播,又为何偏偏只有朝夕相处的父母蒙在鼓里。过分的对比和夸张使这个故事显得不合常理。

苗族古歌《赶秋节》由花垣县麻栗场盲艺人麻文顺讲唱,苗族采录家、研究家石宗仁整理,用苗家白话讲述的赶秋缘起。在这部古歌里,主人公名字和身份有所变化,男主人公叫姜刀(传说中的神射手),由平凡的苗家后生升级为传说中颇有神力的人物;女主人公叫奶贝(意为绣花之母、花师),由普通人家的小苗女变成家世显赫的大家小姐。故事也是因花鞋而制八人秋,男女配对,但在赶秋会后又加了一些“父母之命”、“门当户对”的阻挠,再一次以花鞋为媒,促成美好姻缘。古歌里两次花鞋配对,第一次是男选女,第二次是女选男,虽然参杂了有悖于苗族婚恋自由的封建思想内容,但是也从侧面反应了苗乡男女平等、自由婚战胜包办婚的价值取向。

在此,笔者选取了花垣苗族民间故事《娅扁与娅朗》,作为赶秋节传说释源的蓝本进行文本解读。

二、《娅扁与娅朗》的文本解读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故事缘起于父母用纺纱和竹筒考验两姊妹是否勤劳、孝顺,娅扁第一次陷害,娅朗被父母弃至深山――小水雀第一次出现指点迷津――外婆收留――花鞋被岩鹰叼走一只――巴贵射岩鹰得到花鞋――巴贵苦苦寻找仍然找不到花鞋主人――受到筒车启发,造八人秋千――外婆暗中帮助,使娅扁出尽洋相,娅朗风头无两――赶秋试鞋配对,娅朗、巴贵结为夫妇――娅扁不甘心,第二次陷害,致娅朗于死地――小水雀第二次出现揭发娅扁恶行――巴贵设计把娅扁关进猪笼,三年后变成人人讨厌的五指猪娘――娅朗的尸体已经腐烂,巴贵伤心欲绝――小水雀第三次展现神奇,教巴贵起死回生之术――三年后娅朗复活,与巴贵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听得人惊心动魄、百转千回。这简直是现下流行的女人争斗大戏的模版,小时候就擅长投机取巧的“坏女孩”长大后越发见不得“笨笨的”忠厚女孩样样比自己好,最初的嫉妒渐渐演化成不共戴天的仇恨,也只有童话故事中的种种机缘巧合才使得好人有好报。

人物刻画手法多样并且突出民族审美情趣。该故事主要用来教育女孩子要忠实、勤劳、不昧心害人,在湘西苗族山寨里广泛流传。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活,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刻画了娅扁、娅朗姊妹俩的形象,同时也通过对巴贵、娅朗父母、外婆等人物的描写,侧面反映了民族道德规范和审美情趣。故事运用多角度对比,使得恶毒姐姐娅扁和善良妹妹娅朗的形象跃然纸上。

外貌描写上,故事只在赶秋过程中有所涉及。可见《娅扁与娅朗》故事中突出的是女孩子的内在美,外在美只是一种点缀。尽管如此,故事中还是采取了直接描写与间接烘托的手法进行表现。首先是直接描写,“她(娅朗)捧起白水洗脸,脸色变得比石膏还白,比豆腐还嫩;到了黑水,她捧起黑水洗头,头发变得比青丝还青,比乌云还黑”。然后是侧面烘托,“姑娘们一看到娅朗,个个都惊呆了……她们想:漂亮的娅朗来让巴贵选亲,我们还有那样望头呢?大家赶快让出一条路,等娅朗先去坐秋好了”。此处虽然没有多说娅朗如何貌美,但却有《伊利亚特》中赞美海伦的桥段有异曲同工之妙。

性格刻画上,娅扁自私、懒惰、惟利是图、心肠狠毒,而娅朗则善良质朴、勤劳无私。开篇写父母行亲,两姊妹的表现呈现鲜明的对比。“爹娘一走,(娅扁)变成一匹敞马……”;而娅朗“日夜纺纱,纱蛋蛋堆得高高的。她想念爹娘,开不起笑脸……”。两姊妹在外婆家的表现也南辕北辙,娅朗每次去外婆家,就帮着外婆忙前忙后,乖巧伶俐又勤快。而娅扁去外婆家从来不干活,总是缠着外婆讨要花裙花带。

才艺表现上,娅扁从小投机取巧,没有正经学过纺纱、绣花、唱歌等才艺,在赶秋盛会上,“(娅扁)歌声哑得像鸭公……惹得满场男女都笑得喘不过气来”,可谓出尽洋相。从来不纺纱织布,到头来想冒充娅朗,却坐在织布机上无从下手。而娅朗从小勤劳好学,不仅做得一手漂亮的女红,还唱得一嗓子美妙的苗歌。在八人秋上,“娅朗和众姐妹一排苗歌唱过去,一排苗歌唱过来,唱得白云停止飘动,唱得山笑人笑水欢笑”。

而男主人公巴贵的品质则是苗族人民集体审美的表现。他是务农耕春的能手,相貌英俊、身材威武,能说会道,能工善射,用情专一。只因为一只精美的花鞋,便爱上心灵手巧的花鞋主人,费尽心思去寻找去打听,还把满腔的深情转化为创造力,做成八人秋千,组织赶秋歌会。除此之外,故事还重点刻画了娅朗的父母、外婆等形象,无不透露出花垣苗族人民的道德审美情趣。

神奇幻想瑰丽多姿。神奇动物――故事得以发展的关键角色小水雀。它不仅先知先觉、能说会道、还懂得起死回生之术。幻想故事中,动物总是可以开口说话,语出神奇。小水雀神出鬼没,它出现的时候总是故事发展到瓶颈之时。娅朗被父亲遗弃深山,它第一次出现指点迷津,先指出竹筒漏底,后又要求娅朗给它抓虾子吃,答应给娅朗带路回家。娅朗被娅扁残杀于井下并取而代之,巴贵浑然不觉,娅朗沉冤难雪,小水雀第二次出现,揭发娅扁恶行。巴贵打捞起娅朗的尸体,却发现早已腐烂得只剩下骨架,巴贵伤心欲绝,一筹莫展。小水雀第三次展现神奇,教巴贵起死回生之术。小水雀可谓有情有义,受人丁点恩惠,却终身为报。它对娅朗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旁观乐祸,进而平等“交易”,各取所需,直至为娅朗申冤,甚至于最后的帮助她复活。

神奇河水――白水河、黑水河。故事中所提到的这两条河的名字在花垣县境内确实存在,但是却只有在赶秋传说故事中,两条河才具有了“美容圣水”的神奇力量,用白水河水洗脸,可让皮肤“比石膏还白,比豆腐还嫩”;用黑水河水洗头发,可以让头发乌黑发亮,“比青丝还青”。

神奇的故事情节――亲生父母被大女儿的假模假式蒙蔽了双眼,竟把勤劳孝顺的小女儿抛至深山喂老虎。神奇的小水雀打乱了黑心姐姐的如意算盘,一而再、再而三地救娅朗于生死一线之间。叼走的野麻皮花鞋的岩鹰正好被能工善射的巴贵一箭惊得丢下花鞋,而素未蒙面的花鞋主人竟成为巴贵魂牵梦萦的心上人,从而建造出八人秋千,形成赶秋歌会。娅扁出于嫉妒和占有欲,竟亲手杀害自己的妹妹,还心安理得地取而代之。娅朗最后的起死回生、娅扁最后羞愧异变,种种情节夸张离奇,天马行空,民间传说各种桥段信手拈来,巧妙结合,寓神奇于平常故事中,使故事曲折跌宕,更具审美性。

日常生活场景的展示。故事开篇就是父母行亲,交给姊妹二人纺车和竹筒,以考验她们是否勤劳和孝顺。在传统的苗寨生活中,女性纺纱织布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活儿。纺纱在故事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姊妹俩接受父母考验,第二次是娅朗被害,小水雀揭露娅扁冒充娅朗,根本不会纺纱。娅朗父亲带娅朗去深山老林想遗弃她时,父女俩简短对话间,我们可以窥探苗家女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翻过三重坡,三重岭,阿爹问:“这廊场你来过没?”“跟阿妈打猪草来过”;踩过三道溪,越过三重坳,来到一个两沟三岔的地方,阿爹问:“这地方你来过没?”“跟阿婆剐野麻来过。”而娅朗到外婆家安顿下来之后,“照样天天帮外婆担水煮饭,纺纱补衣;稍有闲空,就上坡砍柴,割猪草。”写到巴贵时,说他“能在悬崖上种小米,也能在陡壁上栽包谷”。为了寻找心仪的姑娘,他仿照苗乡河边车水的竹筒车,制造了一架八人秋千,让千村百寨的姑娘们前来对歌寻情。种种描述,都取材于花垣苗族日常生活片段,对苗乡淳朴的田园生活进行了全景展示,具有浓厚的苗乡风情。

三、小结

赶秋节传说在口头传承中发生复合和变异,由最初的单一型故事《赶秋》逐渐复合成《娅扁与娅朗》,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欢会变成姊妹相争的家庭伦理的调料。简单、快乐的节日传说变得复杂、深沉,承载的价值取向、道德教化更深邃。理性消解了浪漫,故事不再只是闻过则忘的“龙门阵”,而成为对现实生活具有教育、指导意义的文化载体,节日游艺的娱乐功能被民间故事的教化功能所取代。

参考文献:

[1]龙青山、文庭芝整理.湘西民间文学资料・民间叙事诗・古丈县资料.试鞋配,80年代,铅印内资.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篇8

“舌战群儒”是本回的“重头戏”,字数约占全篇的37%。在这次论辩中,诸葛亮先后与东吴的七位儒士文臣进行了舌战。

首先是张昭。这位“孙权手下第一谋士”老谋深算,谈锋甚锐。他避开和、战这个中心问题,而对诸葛亮的个人才干大做文章。一开始,他稍作迂回,明知故问:“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诸葛亮不卑不亢,坦然回答:“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张昭自以为抓住了口实,立即大举进攻。一方面,他极口称赞:“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另一方面,大肆攻击诸葛亮:“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从而讽刺诸葛亮根本无法与管、乐相比。这番话,语言刻薄,用心险恶:既然诸葛亮是累败之将,连刘备都辅佐不好,还有什么资格来说服孙权抗击曹操呢?

面对张昭的贬损,诸葛亮不急不躁,沉着应战。首先,他以病重之人应逐步调治作比喻,指出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正是自己出山以后,才使刘备集团有所发展。接着,他分三个层次驳斥了张昭:第一,尽管刘备在新野时“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曹仁辈心惊胆战: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第二,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并不知情,而又不忍夺同宗之基业,在形势突变的危难关头,刘备仍不忍抛弃百姓,这是大仁大义;第三,尽管刘备遭到当阳之败,但“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有什么可指责的?当年汉高祖不是曾屡败于项羽,最后一战成功吗?这样一来,张昭讽刺诸葛亮无法与管、乐相比的论调就完全站不住脚了。在此基础上,诸葛亮反唇相讥:“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像这样“虚誉欺人”的“夸辩之徒” ,才真要被天下人嘲笑呢!

主降派见通过贬低诸葛亮来堵住他的嘴这一招没能奏效,不得不把论战引到和与战的问题上。这时,虞翻问道:“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 他满以为可以用曹操的汹汹气势吓倒诸葛亮,证明投降的合理性。没想到诸葛亮丝毫不为所动,反而轻蔑地说:“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虞翻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诸葛亮不惧曹操,指责诸葛亮“大言欺人”。诸葛亮则以事实说明刘备集团尽管力量单薄,却并不害怕曹操;随即话锋一转,指出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然而张昭、虞翻之流却“欲使其主屈膝降贼”,岂不可耻?这有力的对比,使虞翻无话可说。

另一位主降派步骘,见诸葛亮议论风发,言词犀利,不由得问道:“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这种避开论战的实质,单就对方的口才做文章的手法,正好暴露了问者自己的无能和虚弱。诸葛亮正好接过话头,指出苏秦、张仪都堪称豪杰,二人“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随之又反戈一击:“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这又刺中了主降派在危难临头时只知保全自己的怯懦心理。对此,步骘除了“默然无语”,还有什么办法?

主降派见强弱之势压不倒诸葛亮,又祭起“名分”“地位”的法宝。于是,薛综吹捧曹操“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指责刘备“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 陆绩声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针对这种论调,诸葛亮来了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以士大夫最看重的“忠孝”观念为依据,痛斥薛综吹捧曹操之论为“无父无君之言”,使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又批评陆绩之论为“小儿之见”,使陆绩也为之“语塞”。

这时,主降派阵脚已乱,但又不甘服输,只好又转移话题。严■询问“孔明治何经典”, 程德枢则指责孔明“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对于这些无关和、战大计的问题,诸葛亮也不轻易放过。他指出伊尹、子牙、张良、陈平等安邦定国的大贤,都并非寻章摘句,舞文弄墨之徒。他把儒者分为“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指出前者是要建功立业、利国利民,“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而后者“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实在毫无价值。这番振聋发聩、雄深雅健的阔论,对那些不明大义、沾沾自喜于一孔之见的“小人之儒”无异于当头棒喝,难怪严■、程德枢都“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经过这几个回合的交锋,主降派的精神武器被一一剥夺,不禁“尽皆失色”,舌战群儒以诸葛亮的全胜而告终。

当然,论战双方都是谋士,论战主要围绕着谋士的志向、见识、才干、如何辅佐其主等方面进行,而对于决定和、战大计的关键问题即曹操究竟可不可怕,主战究竟能否获胜,则未正面展开。这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作者有意留给随后的“智激孙权”。

“智激孙权”,字数约占全文的24%。与“舌战群儒”的37%相比,篇幅虽少,却至关重要:究竟是和是战,毕竟得孙权决断。

在曹、孙、刘三方的角逐中,孙权极想战胜其他两个集团,以保住并扩展江东的地盘。但曹操势力急骤壮大,刘备势力日见其弱,再加之曹操的驰檄拉拢,孙权正处于举棋不定、难以割舍的境地。为了使孙权放弃曹操,坚定地站到刘备的统一战线中来,诸葛亮可谓煞费苦心。

诸葛亮初识孙权,见此人“相貌非常”,就暗暗打定主意“用言激之”。当孙权向诸葛亮打听曹操的兵力时,诸葛亮有意夸大曹操的军事实力,故意怂恿孙权拿定主意,“按兵束甲”,“北面事曹”。孙权自然地问起刘豫州为何不降曹,诸葛亮趁机对正在与曹操争高下的刘豫州大加赞赏,夸刘备是“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又安能屈处人下乎”,这就间接地贬低了孙权,使得好胜心、自尊心极强的孙权大受刺激,从而也调动了他极想奋起超过刘备,与曹操一争高下的强烈欲望。诸葛亮及时抓住孙权的这种心理状态,帮助孙权分析形势,弄清三个集团军事力量对比情况,以及大战中军事力量可能发生的变化:曹操北军远来,犯兵家诸多大忌;加上连年征战,极其疲惫,已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与此同时,向孙权展示了孙刘联盟的胜利前景和三国鼎立的必然发展趋势,终于使孙权看清了“诚能与豫州同心协力,破曹军必矣”。

在说服争取孙权的过程中,诸葛亮紧紧抓住问题的核心:利与害,得与失。趋利避害,保存自己进而发展自己是孙权心理上的症结,在用反话激起孙权奋发向上的强烈欲望之后,诸葛亮又很及时地对孙权晓以利害,发其深思,让孙权看到未来的方向。当孙权转怒为喜,发出“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誓言的时候,诸葛亮东吴之行,争取盟友,建立统一战线的工作已见胜利的曙光。赤壁之战的帷幕由此拉开。

在“舌战群儒”中,诸葛亮的论辩艺术发挥得酣畅淋漓,他面对群儒潮水般涌来的诘难,沉着应战,或引经据典,或转换论题,或厉声责问,或反唇相讥,可谓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对步骘的“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之论弃之不理,而从苏秦、张仪二人豪杰本色入手,转守为攻;对薛综则厉声责问:“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对陆绩,诸葛亮以不温不火的语调反唇相讥,指出其以出身论英雄的荒诞不经,使陆绩语塞。而对严■的“治何经典”,诸葛亮只以三句话回应,首先认为“寻章摘句”者为“世之腐儒”,并不能“兴邦立事”;既而举例,伊尹、姜子牙、张良、陈平、邓禹、耿,“皆有匡扶宇宙之才”,而并未死钻书本;最后总括为“舞文弄墨”只是书生所为。短短数语,有理有据,在一连串的古圣今贤的列举中反衬出书生的无用,从而使以治经典为荣的严■垂头丧气。

整个论辩过程中,诸葛亮语势磅礴,使对方慑服于他的语言威力,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这一点突出在他的反问语气上。如反诘张昭:“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反击步骘:“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对陆绩:“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这些一连串的反问句,语势强烈,咄咄逼人,大有战国策士纵横捭阖,锋颖精密,长短角势,弛张相随之风。

另外,短句、排比、对偶等也使“舌战”如见如闻。短句的使用简洁明快,适于论辩。排比、对偶 “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气势,广文义也”。如此简明,壮气势,广文义(如上引“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曹仁辈心惊胆战: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等),使对手的攻势刹那间变为守势,加之一路穷追猛打,遂成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势。

语势磅礴源于理直气壮,“理直”是因,“气壮”是果。在诸葛亮的意识中,此番东吴之行乃为正义而来,故而正气浩然,处变不惊。对张昭等,诸葛亮可以尽情批驳,使其理屈词穷。对一国之君孙权,当然不能如此咄咄逼人,锋芒毕露。因此,在“智激孙权”中,诸葛亮采用的是旁敲侧击,循循善诱的方法。这种方法迂回曲折,委婉含蓄,欲近故远,从容不迫,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心理战术。

诸葛亮对孙权的心理了如指掌,在刘备集团明显处于劣势情境下,如果直言相求,就是明白示弱,必使孙权以主自居,心生骄慢,即使孙刘得以联盟,也必然影响联盟的公平性和己方的自主性,此其一。其二,孙权是英雄,求之会无动于衷,激之才能引起其注意,然后始能使其求己,说之则易。这是一般常理。而诸葛亮的高明在于,明知道孙权是英雄,偏偏拿他当普通人看,劝孙权说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尽快投降,否则,祸至无日。孙权反问,那刘备为何不降。此话正中诸葛亮下怀,当即答道,刘备是“王室之胄,……又安能屈处人下乎”,这等于是说,孙权你既不是出身高贵,又无英才,凭什么与刘备相提并论。这就激起了孙权的英雄气概,使他决心与曹操决一雌雄,也使随后的建言献策显得顺理成章。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第十八》有言“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以及“说尔飞钳,呼吸沮劝(游说用飞钳的技术把你抓住,在呼吸之间或者阻止你,或者劝诱你,有这样魅力)”。我们也可以说,“舌战群儒”及“智激孙权”,正是达到如此境界的典范之一。

上一篇:信息与计算科学简历范文 下一篇:舞龙舞狮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