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试卷范文

时间:2023-10-13 10:19:05

大学物理试卷

大学物理试卷篇1

关键词: 高考 理科综合试卷 应试策略

在社会竞争压力加大的今天,学历成为职场竞争的重要砝码。“大学不是万能的,但不进入大学是万万不能的”。进入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是每一名高中学子的梦想。而进入大学无一例外都需要考试,而绝大多数都需要通过高考。一个好的高考成绩是所有高三学生希望得到的。如何才能考出好成绩,考出高分呢?在此作如下分析。

一、高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高考成绩是高校选拔学生的最重要的依据,而要想高考考出好的成绩,必须了解高考。

考试机构根据高考大纲(或考试说明)命制高考试题,而现在大部分地方进行自行命题,北京市属于自行命题。

高考大纲是一个小薄本。其中考试的知识点要求和样卷对学生是比较重要的。通过大纲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根据经验我提取以下几点:

1.高考试题有不同难度系数:出题人在出题时,某一题的难度系数已经大致确定,如:此题难度系数0.2,即20%应试者可以答对,或应试者总样本可以得到20%总分。同样试卷的难度系数也是确定的,如:难度系数0.55。这样高考成绩在整个统计表上是呈“正态分布”的:即中间多,两头少。这样的统计有利于高校选拔。

2.高考试题的题型与题样。我们拿到的高考试卷是什么样的题型与结构可以从考试说明中获取。如:北京市理科综合试卷分I卷和II卷:I卷为选择题,4道生物,8道化学,8道物理,合计20道题,120分;II卷为大题,通常有4道物理,4道化学,1道生物,180分。总共的考试时间是150分钟。

二、北京市理科综合试卷应试策略

1.北京市理科综合试卷的特点:三科合一、试题混编、区域独立。

试卷综合了生物、化学、物理三科。试题是独立命制的,每一科都有相应的难度系数,但试卷是按照题型混编的。在题型内部,科目独立:如,选择1―4是生物题,5―13是化学题,14―22是物理题。根据科目的需要考试机构有时会作一些微调,如,选择1―3是生物题,4―12是化学题,13―22是物理题,同时在大题部分增加生物题,减少物理题。

2.学生在理科综合试卷应试时的问题:时间不够用,试卷没答完。

尽管命题人的指导思想中有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但理科综合试卷考试时间不够用,试卷没答完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学生连一些试题都来不及看)。这个问题是北京市理科综合试卷的特点导致的,考生在应试时出现了先做哪科及时间如何分配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时间不够用,试卷答不完。

3.理科综合试卷特点背后的应试问题:科目差异、难度差异、思维跳跃。

尽管物理、化学、生物同属理科,但从科目上讲还是存在差异的:各科对学生特定思维方式要求有偏差,如物理要求分析能力较多;同时学生个体对三门学科的喜好程度不同,学习情况存在差异,有些差异还相当显著。这种差异会使学生常常偏重去做某一学科的试题。

尽管试题在命制的难度系数是大致确定的,但是对于学生个体来讲,科目差异带来了科目间的难度差异,同时由于各科命题是独立的,各学科命题不会照顾学生个体的学科难度差异,如:学生物理学习较差,将化学或生物题出容易点儿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参加过考试的人都知道,通常考试都是分科的,且在试卷上只会出现某一科的题目,从前往后基本上只需要运用一门学科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所面临的只是同一学科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只需要变换解决不同类型试题的技巧,我称之为“题型思维跳跃”。而在理科综合考试中,我们不仅仅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进行“学科思维跳跃”:我们需要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不同的“频道”中切换思维方式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由此可见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由试卷带来的应试问题、由考生自身带来的问题、由应试方法带来的问题。

4.试卷的应然问题:极限分配时间、试卷理想得分。

总分与总耗时的比例我称为“分时比”,理科综合学科的分时比为2∶1,即每分钟平均需要做两分题。按分时比去分配的考试时间,我称之为“极限分配时间”,如:理科综合的各学科“极限分配时间”为物理60分钟,化学54分钟,生物36分钟。

我们要意识到,尽管理科综合试卷的应试时间为150分钟,但其实可以具体化为各学科的“极限分配时间”,即:物理60分钟,化学54分钟,生物36分钟。即表面上是综合卷,但实质是分卷的,只是没有确定先后的顺序及增加收卷的形式罢了。

目前的试卷形式,增加了学生自行调配时间的便利,但一物两面,也增加了调配时间的风险。

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难度系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难度系数与总分的乘积,我称之为“试卷理想得分”,如:理科综合难度系数为0.55,则其“理想得分”为165分。通常来讲,考生获取一个“理想得分”,在选拔性考试中就可以获得一个比“大多数人”高的分数了。

5.考生的应然问题:兴趣分配时间、考生理想得分。

考生在应试过程中,跟据自己对科目兴趣和习惯来对应试时间来分配,各学科由此分配到的时间,我称之为“兴趣分配时间”。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应试情况对自己可能的应试得分,我称之为“考生理想得分”。

6.考生应试方法的应然问题:分配时间差、理想得分差。

考生根据自己对科目兴趣和习惯分配到各科的时间与极限分配时间之间的差异,我称之为“分配时间差”。分配时间差在实际应试过程中会对应试的结果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

试卷理想得分对于考生来讲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缺乏实际价值。对于考生来讲具有实际价值的是考生实际得分与可能的得分之间的差值,我称之为“理想得分差”。如果理想得分差为较大正值,说明考生“超常发挥”;为较低负值,说明“应试失常”;接近零,为“正常发挥”。

7.理科综合试卷的应试目标:避免“应试失常”,确保“正常发挥”,争取“超常发挥”。

对于考生个体来讲,尽管面对的选拔性的考试,但其实际排名在应试过程中对考生的激励作用是负方向的,不会对应试产生积极效果。

应试过程中的良好心态应当是“自我挑战”。这种心态可以使应试目标更易于达成。

8.基于以上观点的理科综合试卷的应试策略:确保“最低分配时间”,合理利用“分配时间差”,争取超常发挥。

考生完成某科目基础题所需要的时间,我称为“最低分配时间”,如:某考生完成生物的基础题所需要时间为30分钟。“最低分配时间”对于不同的学生是不同的。确保“最低分配时间”可以确保考生完成科目的“考生理想得分”计划。

对于考生来讲,各科在“最低分配时间”完成后,会剩余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是应当被合理利用的“分配时间差”。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可以确保优势学科的充分发挥,从而为实现超常发挥打下基础,同时能避免由于时间分配的随意性导致时间不够与试卷难以完成的问题。

9.理科综合试卷的其它问题的应试策略:增强“自我效能感”,关注“思维跳跃”。

作为选拔性考试,无论是哪个科目,不是所有的题都是针对所有考生的,尽管所有的考生都会拿到同样的题:如果我的目标是国际一流大学,我需要努力解决所有的问题;如若我的实际目标只是一所一般的大学,有些“茫然不知其所云”的题目并不是我必须攻克目标。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能够迅速判断出某道题由自己来解决是“易”、“一般”还是“难”。增强“自我效能感”会帮助我们较好地实施“由易到难”的常规应试策略。“由易到难”可以使你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分。

对于一般人来讲,“思维跳跃”会增加应试难度。从心理学上讲,“思维定势”在思维跳跃的情形题的情况下会出现负反馈,不利于试题的解决。

理科综合试卷有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我选择题型一致性,即先做选择题,再做大题,那我将面临试题内容的跳跃,即生物、物理、化学;反之,如若我避免了试题内容的跳跃,那我需要解决的是题型的跳跃和空间的跳跃(需要翻卷)。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试验,再选择适合的应试策略。我个人的想法:题型的跳跃要比题内容的跳跃要好应对。

三、在理科综合试卷应试策略指导下的几点复习建议

1.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理科综合试卷,尽管各科试题相对较少,但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仍然十分必要。首先,高考试卷仍然是注意试题覆盖面的,特别是重点知识仍然涉及较广泛。其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有利于增强对试题把握,提高“自我效能感”。最后,理科综合试卷的“综合”主要是指学科内的知识综合,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有利于试题的分析与解决。

通常来讲,高考的第一轮复习就是打破原有的书本知识顺序,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考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学科的树状目录,并在复习过程中不断地加强主干知识,细化了解具体知识,强化知识体系的建立,并努力提高知识的存取、应用的速率。

2.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考试说明,也就是考试大纲,是出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应考的依据。现今的高考试卷是严格不超纲的。因此考试说明对于考生具有复习的引导性作用,而事实上许多考试的考试说明是被束之高阁的。考试说明不仅指明了考试的主要知识点,而且注明了相应知识点的要求级别。考试说明上的样卷可以帮助考生制定对应的适合自己的应试策略。一轮复习完毕后考生应当加强考试说明的学习,并根据考试说明进一步充实知识体系。

3.多看精练,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做题不在多,在精。考生不应盲地重复做许多相同类型的题,最好是多看题,精做题,不断进行知识漏洞扫描。考生应当根据漏洞扫描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强化练习,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主干知识。每一名考生的知识漏洞是不一样的,因此考生除了跟着教师进行热点题的练习外,还应增加自我漏洞的补习。通常在二轮复习中,考生需要做好适合自身的“专题复习”工作。

4.精读教材。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制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相应学科知识的第一手材料,是命题的出发点。抛弃教材,只留试卷作为复习材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建议考生在参加高考前的不长时间,做好教材的再精读工作。

大学物理试卷篇2

【关键词】试卷讲评 有效 考试成绩 策略方法

一, 试卷的总体总结

总结是我们做好任何事情承前启下的重要步骤。试卷总结就是高三复习具有关键性的过渡阶段。总结总是伴有抽象色彩的,对比能够使总结变得具体化。

(一)试卷整体情况总结

每年高中物理的知识涵盖面都大同小异,试题类型也几乎一样,但是每次考试的总体成绩总有高低起伏的变化。老师应该首先对试卷的各方面进行总结分析,该份试卷的难度是属于哪一级别的,试卷中所考到的知识点包含有哪一些,这份试卷对于高考的出题规律来说切合度有多大,等等。这样让学生心中对试卷有一个整体把握,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成绩进行反思和个人总结,能够让学生的考试思维向高考的出题规律靠拢。

(二)试卷之间的对比总结

学习是一个汲取新的知识的过程,若能通过对比的方法,建立一个参照物来进行学习,这要比毫无依托的自我想象要来得有效得多。学生驾驭知识能力的提高,通常都是因为认知水平的提高,而认知水平的提高,要归因于自我反思。通过试卷之间的对比,能够快速的提高自我反思能力。首先,老师要对近期考过试的试卷,曾经相类似的考题的异同之处进行分析,为什么最近考试成绩的波动比较大?为什么相同的题目出现在不同的试卷,做出来会有不同的成绩?为什么往年没有出现的问题今年却出现了?等等。然后把各种疑问的问题本身和分析结果摆出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得出今年高考的趋势走向和今届学生的复习面貌特点,然后以此为根据安排最有效的复习策略。然后,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反思。只有自己的深刻反思,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老师应当帮助学生,通过试卷对比、试题对比、成绩对比的罗列,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复习盲点,并且通过设计对比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驾驭知识的能力水平。

二、 试卷卷面得分情况的分析

卷面成绩是反映学生复习情况的镜子。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犯的错误也不尽然相同,但是事实表明通常一份试卷中会有几处错误率比较高、得分率比较低的题目,该处就是学生复习的薄弱环节,有可能是该题包含的知识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有可能是老师在课堂上没有讲清楚;也有可能是一种陷阱题,总之攻克薄弱环节是高三物理试卷讲评有效策略方法。

(一)不同题型

高中物理的考试题型中,有选择题(包括定项和不定项)、填空题以及计算题。定项选择题多半是考典型的概念和计算,不定选择题多半是考学生对一些模糊概念的理解的准确性。要是学生集中错误在选择题上,说明对于知识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基础知识不牢固,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是试卷中出现了很多填空题的错误,有可能是因为学生对物理实验操作的掌握比较薄弱,因为物理试卷中的填空题很多都是围绕着物理实验操作来设题的。这需要老师加强实验操作的演示,给与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要是学生的错误集中在计算题上,首先要明确导致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写完试卷,还是写错了。写不完,说明学生对于考试时间的把握尚有欠缺,要指导学生合理的充分的把握考试时间;写错了,还要进一步分析是计算错误还是理解错误,老师也要“对症下药”。在不同题型出现错误,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水平,甚至是对于考试的掌控能力。分析之后,老师应该在错误集中的题型对学生进行多加练习。

(二)不同知识点

高中物理主要包含了四大板块:一,力和运动;二,功和能;三,物质结构;四,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试卷中每一种题型都包含有这四大板块的知识点。个别同学重视这些知识点的划分,并且能够对每一道题目所涵盖了哪些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大多数同学对于知识点的划分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这就需要老师在每一次讲评试卷的时候,都提醒学生将知识点归类,无形之中也是一种理清思路的复习方法。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会不太一样,像力和运动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章节,而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则是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每一次试卷上的测试都会显示学生最近复习的薄弱环节在哪类知识上,也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够不够牢固,对重难点知识的运用有没有进步。老师应该在每一次试卷评讲时候,提醒学生们注意哪一板块的哪一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做错是因为有理解的漏洞还是别的原因。进一步把问题扩大化,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能力,提升学生复习的认知水平。老师还应该针对出错的知识点强化学生作业练习,防止学生做题目时候只套公式,不经过物理思维上的思考,依葫芦画瓢,不断犯同样的错误。

三、结论

有效的高三物理试卷讲评策略方法是高三物理复习的关键。试卷讲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复习效果的好坏。高三物理试卷讲评还包括以其它方法,但无论如何,试卷讲评一定要尽量减少对答案的方式,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有效的试卷讲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大学物理试卷篇3

关键词:STS教育 中考物理 渗透

我国在2003年秋季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全国首批有17个课改试验区进入试点。安徽省2004年秋季部分地区开始进行课改试点,到2006年秋季,课改在全省推开,中考改革也同步实施。三年来安徽省中考物理呈现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并存的局面,这也是对中考改革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当然,与基础教育改革指导思想高度一致的STS教育理念在中考中一定会有所体现。本文拟通过分析安徽省三年来中考物理试卷中STS试题的比重和所考查的内容,探讨STS教育理念下的中考物理改革。

一、 STS教育理念与中考物理改革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STS教育基本思想强调理科各科教学应与本学科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可见STS教育是一个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综合性教育。无独有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1]当然,这是一个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体系。对于过程性评价,教师可在STS教育理念指导下实施于平时教学之中。作为结果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考,更面临着改革的压力,要力求做到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评价的要求与STS教育理念是高度一致的,进一步说,中考改革的方向与STS教育理念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STS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中考命题将有助于我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与考试改革较好地衔接起来。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物理学,在中考命题改革中如何通过STS教育理念的渗透,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彻底打破制约新课程改革推进的“瓶颈”,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这是一个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课改三年来,安徽省中考物理改革也在探索中积极推进。

二、 安徽省近三年中考试题分析

1. 试卷情况

由于安徽省课改在面上是逐步展开的,中考命题作了适当调整。2005年与2006年中考物理,课改试验区实行开卷,非课改试验区实行闭卷;2007年芜湖市实行开卷,全省其它地区实行闭卷。现拟从三年来这两种形式试卷中STS试题的比重和涉及内容上作一回顾。

(1)STS试题比重情况:

由表格1、2和图表1可以看出:纵向看,三年来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试题的题型和STS试题所占的比重都保持相对稳定。在开卷试卷中STS试题的比重都在50%左右,而闭卷也都保持在34%左右。STS试题在各种题型中基本有所体现,只在07年闭卷试题的实验题中没有出现。可见对STS教育的认识也是相对稳定的。再从横向比较可看出,开卷与闭卷在评价理念上有明显不同。虽然STS试题数大致一样,都在10题左右,然而STS试题所占的比重则是有明显差距的。

(2)STS试题涉及的内容:由表格3可看出,总体上,开卷和闭卷中的STS试题都涉及自然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科技对环境的影响,科学方法,技术设计过程和科学思维习惯等方面。两相对照,开卷中STS试题平均涉及11个方面,内容有科学决策能力、技术设计能力、学科间的渗透、人文精神和科技动态等。而闭卷中的STS试题平均涉及6个方面。显然开卷中考查的内容更多,涉及面更广。最后从纵向来看,近三年来开卷考查面的广度相对稳定,只是在内容上稍有变换,各有特色。如05年的人文精神的渗透及科学决策能力,06年的社会责任感及技术设计过程,07年的社会热点与物理学及物理学史,兼顾到了STS内容的方方面面。而闭卷在考查面的广度上呈相对缩减的趋势,主要集中于自然现象及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考查。这是STS最基本的方面,也是教师和学生们较熟悉的内容。

2. 情况分析

STS教育理念在开卷与闭卷试题中渗透程度的不同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开卷试题是面向课改试验区的,根据新课程标准,为了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试题中设置了较充分的体现STS教育理念的试题,可以说基本上是在STS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命题的。随着改革的推进,在命题理念上一直是保持不变的。05和06年的闭卷试题是面向非课改试验区的,在此方面也作了尝试,设置了一定量的STS试题,为向新课程的过渡作准备。2007年中考闭卷虽是面向除芜湖市以外的全省课改实验区,但考虑到全省教学水平的不均衡,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变程度的不一致,并结合前两年课改试验区的试点结果及反馈意见,同时本着降低初中毕业考试的难度,安徽省07年中考物理又恢复为闭卷,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适当降低了STS试题的分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STS教育理念。

三、 几点看法

1. 应在中考改革中加强STS教育理念的渗透。

STS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这要求我们在STS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教学的改革实践;STS教育是一个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综合性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又要求我们应在STS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中考改革,在命题中充分渗透STS教育理念。从课改试验区两年的中考实践可看出,学生已开始主动适应STS试题,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所改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探究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并开始自觉地关注身边的物理知识的应用,关心社会热点和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初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双刃剑”效应,能在行动上开始尝试各种对社会有益的技术小发明、科技小建议、科学调查等活动,并由此产生了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科学素质较以前有所提高。两年来在课改试验区的中考改革是有效的。因此,在今后的中考中应进一步加强STS教育理念的渗透,STS试题所占的比重和涉及面的广度都应有所扩充。

2. 开卷、闭卷只是形式,关键是教师的教学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2]《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也说:“笔试应逐步做到开卷与闭卷相结合。”[3]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开卷和闭卷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开卷考试已推行三年,在理化考场从未出现过像政史考场上学生大包小包进考场,翻书查资料的忙乱景象。试想:一个连密度公式都需要查找的学生,又怎能谈得上密度知识的灵活运用?更不用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中考改革的关键是扭转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这也是新课程评价的又一核心。回顾三年课改历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能很好地接受,在教学中不愿探索,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对开卷考试和STS试题有抵触情绪,认为太难了,无法把考试内容传授给学生。由此可见,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与学生在新课程中共同成长,自觉地在STS教育理念下进行物理教学和教学评价。这才是中考改革的真正目的,也就是在STS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4]

3. 正确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

中考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将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其“指挥棒”作用也将随之存在。中考命题改革对新课程改革无疑起着导向作用。命题者应让广大教师认识到降低考试难度和减少STS试题是两码事,通过加大命题中STS教育理念的渗透,引导教师们自觉地扭转教学理念,从而以STS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实施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三年来,课改试验区的教师们发表了一些STS相关论文,并在实践中也做出了一定成绩。这正是中考导向作用的体现。面对中考改革,我们希望像《安徽省2007年学业考试纲要・物理》中所指出那样:“我们想通过学业考试试题的内容、试题的形式和答题的要求等各个方面,反映出对如何正确、有效地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正导向功能。”[5]

综上,笔者认为,在中考物理改革中,我们应在STS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中考命题,加大STS教育理念的渗透力度,有效发挥中考的正导向功能,指引广大物理教师扭转观念,在STS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诚然,仅仅通过一项考试做到以上要求,并测量出学生真实的学业水平,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探索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地学习和总结。

参考文献:

[1][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10).

[3][4]物理新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9、2).

大学物理试卷篇4

2016年福建省将重新使用全国卷,分析近五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Ⅰ与福建卷必修三选择题部分的共性和不同之处,从“教”的角度,有利于教师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适应高考试题的变革;从“学”的角度,有助于学生了解高考形势,更好地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增强备考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1 两卷必修三选择题部分的共性

1.1 两卷难度均设置为中等偏易

近五年全国生物卷和福建生物卷中关于必修三选择题的考查内容及难度设置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卷和福建卷近五年必修三选择题的题量偏多,难度设置在0.60~0.70的居多,少数题目的难度设置在0.50,考查难度属于中等偏易。

1.2 均关注学科思想、学科方法与学科理念的考查

对比近五年的福建卷和全国卷可以看到:两卷均注重考查学科思想、学科方法与学科理念等方面的内容。学科方法有:实验观察法、比较归纳法、建立模型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问题探究法等;学科思想有:协调统一、稳态平衡等;学科理念有:关注社会、生产应用、生态保护等。

(1) 有关学科方法的考查:

【例1】 (2012・福建卷)“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内容是( )

【例2】 (2013・全国卷)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 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 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 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以上试题均是对实验观察法的考查,通过考查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实验素养的目的。

(2) 有关学科思想的考查。

分析近五年的高考试卷,无论是全国卷还是福建卷,均注重考查协调统一、稳态平衡的学科思想,考查的知识点落在内环境稳态和生态平衡等高频考点上。例如:全国卷2011年第5题,2012年第3题,2013年第5题,2014年第3题,2015年第3题和福建卷2011年第4题,2013年第3题,2014年第2题,2015年第4题,都涉及这些高频考点的考查。

(3) 有关学科理念的考查。

高中生物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核心概念。这种关注社会、生产应用、生态保护的学科理念在生物高考全国卷和福建必修三部分选择题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例如:全国卷2013年第4题,2014年第6题,2015年第2题和3题和福建卷2012年第3题,2013年第4题,2015年第2题和4题,都涉及学科理念的考查。

1.3 考查的知识点均集中在若干高频考点上

对比分析近五年的全国卷和福建卷可以发现,试卷必修三选择题考查的内容大多落在一些知识点,如内环境稳态、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神经调节、动物激素调节、植物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五年来上述高频考点部分选择题考查的分值见表2。

2 两卷必修三选择题部分的差异

2.1 试题呈现形式不同

两份试卷必修三选择题的呈现形式,即采用的情境有很大的不同。

(1) 福建卷通常弱化知识内容的记忆,而强调考查科学方法、学科思维、信息获取能力,所以在呈现方式上,题干部分文字量大,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或者以曲线、表格、图形的形式呈现,如2014年福建卷第2、3题。

(2) 全国卷通常依托教材,注重识记、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掌握情况,在呈现方式上,题干简洁,文字量少,出现的曲线、表格、图形也相对简单,选择题部分难度不大,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2、3、4题。

2.2 试题考查内容与能力要求上的不同

(1) 与福建卷相比,在考查内容上,全国卷更加重视对重要概念的考查。

(2) 全国卷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以理解能力为首, 获取信息、推理、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辅,福建卷则全面考查学生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等(表3)。

2.3 试题素材的来源不同

(1) 全国卷的命题素材有相当一部分源于教材内容原句或有简单加工,试题的情境及测量方式与学生平常学习的材料非常相似,其测量的认知水平基本属于识记水平,考生一般可通过辨认或回忆作答。另一部分试题则重视考查学生理解核心概念的较高层次认知水平。测量高层次认知水平要求的试题情境必须是“新材料”,以保证考生不能以记忆来答题。所谓的新材料是指教学过程中没有使用过的材料。

(2) 福建卷命题素材则来源于大学教材或科技论文等,试题提供适宜且新颖的试题情境,关注考生利用题干提供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整合加工、重组认知结构方面的思维表现,测量其思维能力,确保试题能对学生的发展潜质即创新性学习能力进行测量。试题往往也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3 应对全国卷必修三选择题部分的复习建议

3.1 重视大纲、教材,而不是教辅,真正回归教材

针对高考新课标卷选择题的命题特点,高三复习应做到:

(1) 研读大纲,把握方向,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复习的深度,对《考试大纲》中没有的内容,不能无意义的拓展和延伸。

(2) 真正做到回归教材,分析近几年生物高考必修三选择题特点,很多是教材知识,甚至是教材原文在考卷上的重现。

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紧扣教材,读透教材,注重基础,切不可用教辅替代教材,建议教师整理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督促学生背诵。

3.2 重视重要概念的理解,而不是简单背诵

高考新课标卷中的选择题特别重视概念考查,通常以知识内容,特别是重要概念为平台,着重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复习重要概念时,许多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教材,进行类似语文课堂教学的阅读、简单记忆,这种做法收效甚微,建议让学生全面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举例应用。教师做到亲自动手编制有关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举例应用的习题以及变式训练题,让学生练习,只有这样在遇到形式多变的考题时,学生才能游刃有余,以不变应万变。

3.3 重视知识的归纳总结以及网络的构建

大学物理试卷篇5

【关键词】物理试卷 高效 有效 实效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124-01

如何教会学生在考试中高效地获得高分,是很多物理教师的追求与目标。一般来说,一份试卷往往是许多教师精心打造的一个完美体,它的考试难度、深度、广度都是精心搭配的,是一份完美的“大餐”。教师要把这份“大餐”吃透,吃好,吃得有营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就要抓住课堂的高效性、有效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抓住物理试卷分析课的高效性

1. 分析和总结考试成绩的原因,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分析和总结各个班级的总体情况,并与其他班级进行比较和分析。对于考试成绩优秀的或是进步的班级和个人,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其成就感;对考试成绩退步的或是不理想的班级和学生,教师要及时了解原因,课后可以个别约谈学生,与学生进行真诚沟通,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为学生指出解决的办法,真正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2.分析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错误类型。在物理考试中,学生答题往往会出现以下三种错误:一是知识点的把握上存在薄弱环节,经常会出现定义理解有偏差、公式的选择不恰当、记忆出现偏差等情况,教师要详细讲解常出错的题型或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后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并在复习过程中有所侧重,在课外练习中练习类似的题目进行巩固。二是选择答题的方法不正确,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经常会对着考题无从下手或不能对症下药或张冠李戴。因此,在试卷分析课上,教师要教会学生辨析成因,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触类旁通,在审题时做到剥丝抽茧。三是选择错误,学生经常会对定律、定理、原理等内容的理解较模糊,对器材的选择、作图的规范、有效数字的选取、单位换算等方面把握不准,缺乏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审题,因此,教师在试卷分析课上要引导学生如何审题、找关键点和规范答题。例如,教师在讲解较复杂题型的过程中,应详细地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结合学生的答题特点,分析哪部分题目是易得分点和易失分点;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取舍,学会选择。通过试卷分析教会学生领会出题者用意,了解知识的考察重点和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的复习和学习起到启发作用。

二、抓住物理试卷分析课的有效性

1.展示错误,找准薄弱。在物理试卷分析课中发现,学生的答题错误各不相同,但是教师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的错误,可以通过投影仪把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分析不同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的不同薄弱环节,把握易错易混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2.分析思路,点拨升华。在物理试卷分析课上,教师要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素养。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挖掘学生的思考能力,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断地启发学生从课本知识找到与试题相关的知识点,从解答过的问题中找到类似问题,从研究过的方法中找到解题方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3.明晰方法,总结提高。物理习题最大特点是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教师在试卷分析课中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着眼点去思考问题和提出解决办法。比如,有关力学的问题,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律求解,也可以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教师要让学生找出比较简单的、合适的求解方法,并观察和发现每个问题之间的关联和解题规律。每个问题之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教会学生从问题中找到关联,求证这些答案的准确性。此外,物理习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多变,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一个问题之后能善于追问,能否编制出新的问题,把有联系的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和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情景下展示出来。

4.困惑讨论,辨明真理。在物理试卷分析课讲解后,并非每个学生都能把握所有知识点。对此,教师应首先指出整份试卷的难点,并结合班级和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然后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类,由能把握这些知识点的学生进行讲解;最后,教师加以必要的点评和补充,由学生共同讨论,真正使一份试卷做到难点清、知识明、方法透,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三、抓住物理试卷分析课的实效性

试卷的分析,方法的讲解,最终要落实到实效上来。要抓住物理试卷分析课的实效性,就要注重试卷分析课的后续阶段,教师要抓好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对不同的学生要做好错题的归类,通过分类整理常出错的知识点,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少犯错、不犯错;二是教师要把学生订正完整的试卷收回二次评阅,如果时间允许,还应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错误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从课后资料和考试题中找到类似的习题,并加以巩固;三是要做到每一份试卷中该掌握的知识坚决不留死角,要全面掌握;四是对于试卷的最后一题,难度相对大些就,教师要从实效的角度出发,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把握考试的科学方法,对有机会答对的题目要花时间的绝不吝啬,对完全看不懂的题目就要合理利用时间,真正发挥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和实效性,在学习中获得最实在的回报。

总之,分析一份物理试卷,物理教师要善于把握时间,上课前要做足工夫,才能做到试卷分析时的高效;在课堂分析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能采取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试卷分析结束后,教师要总结这份试卷取得的实效,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

大学物理试卷篇6

6月21日

6月22日

上午

9:00—11:00语 文

9:00—11:00数 学

下午

14:00—16:00理科综合

14:00—16:00外 语

(包括听力测试25分钟)

16:45—18:45文科综合

(4)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院校、中专、中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招生仍使用同一套试卷。

大学物理试卷篇7

关键词: 物理 学业水平考试 内容标准 一致性

1.研究背景和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1]。在借鉴最先的一省一市试点经验后,2017年四川省将正式实行新高考改革方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重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2]。显然学业水平考试将不再只是学生毕业的过关考试,更是学生择校的依据之一。改革后,学生的择校成绩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的高考成绩以外,还包括学生自主选择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成绩计入总成绩。届时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难度、考试内容侧重点等或将有较大变化。

作为评估和考试命题主要依据之一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应与本课程标准的实施配套。”[3]高中课改实施以来,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与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否具有显著一致性呢?是否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两者的一致性水平逐渐提高?在知识内容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上各有何种程度的一致性?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试题命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前已有全国部分地区的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与内容标准的一致性量化研究结论,是平均水平下的总体讨论,四川卷还未被作为样本分析,为了增加样本容量,比较地区间的命题差异,本文细化研究分析最近3年四川卷,更深入地分析其结果的原因,希望能给构建专业化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建立提供更多、更细致的参考。

2.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文采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一致性分析方法SEC分析模式[4],对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进行定量研究。首先建立一个二维矩阵的分析框架,一维为课标中要求考查的二级主题,另一维为课标中要求的四个层次的认知水平。接着分析课标中主题内容的认知要求,有一条要求就在对应的单元格内计入1。然后对二维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对试卷的分析也是一样的,试卷是在单元格内计入对应的分值。最后将课表和试卷中单元格的值代入Porter公式计算一致性系数P。公式如下:

式中k代表二维矩阵中单元格的行数,J代表单元格的列数,a代表归一化后课标矩阵中对应的第J列第K行的单元格的值,b代表某一试卷矩阵对应单元格的值。0≤P≤1P=0表示试卷和课标之间差异最大,P=1表示完全一致。

目前四川省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分文理科,总分都是100分,文科考查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1―1;理科考查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研究文本是最近3年(即2013~2015年)的试卷,并将试卷分文理科分析统计。

研究成员有自四川省成都市一线教师,做统计与评价的研究人员,以及专业从事物理教育的研究者运用内容分析法[5]以课标为基准将认知水平维度划分为了解、认识、理解,应用四个层次,内容主题维度按课标要求二级内容主题划分(详见表1,表2)。三位研究者对分析结果有冲突之处通过讨论达成一致,分析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都达到0.9以上。

临界值计算方法:运用matlab软件将文科77(理科81)个知识点数目随机放到8×4的矩阵中,求比例(每个单元格除77);同样100分数目随机放到8×4的矩阵中,求比例(每个单元格除100),两个矩阵用下面公式计算,重复运算可求得1万个P值。

对上述所得1万个值,计算得出临界值P=0.832(文科),P=0.863(理科)。计算分析出近三年试卷与课标的一致性系数如图所示,文科试卷和课程一致性系数平均值为P=0.453

从柱状图上可以分析,文科、理科的试卷与课标在认知水平上不具备一致性,近三年的试卷都“理解”水平的考查,与课标相比,降低了“了解”水平的考查力度。在“认识”水平上,文科和理科都近三年有所调整,与课标相比出入不大。“应用”水平上,文科试卷考查的比例比课标要求的略少,理科三年试卷考查与课标要求水平相当。

试卷与课标在内容主题比较上不具有一致性,在必修部分,文理科试卷都侧重于“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和“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考查,在“机械能和能源”主题上试卷考查和课标要求相当,“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试卷考查的比例都小于课标要求。在选修部分,文科(考查选修1-1)试题在“电磁现象与规律”上的考查三年平均水平略少于课标要求,“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在2015无考查,2013考查比例少与课标要求,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的考查近三年都为0,课标要求是0.091.理科(考查选修3-1)在“电场”、“电路”、“磁场”内容主题上的考查,试卷比例都少于课标要求比例。

3.研究结论

四川省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与内容标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显著一致性。将四川卷与全国其他学业水平试卷比较,文科在认知程度的考查上都是侧重于“认识”和“理解”,而在“了解”水平的考查上试卷考查比例都少于课标要求。“应用”水平的考查相差不大。文科在“家用电器和日常生活”主题上,四川卷的考查为0,全国部分省份平均水平为0.043[6],在其他内容主题的分析结果与其他省份一致。理科四川卷和全国部分省份的试卷比较,一致性分析结果基本相同,即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与物理课程标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一致性。与课程标准相比,试卷加大了对“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的考查,减少了对“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电场”“电路”“磁场”的考查,对于“机械能和能源”的考查较合适;与课程标准相比,试卷加大了对“认识”和“理解”的考查,减少了对“了解”的考查,对于“应用”的考查较合适[7]。

4.思考

通过分析试卷试题的特点,我们不难分析出造成这一结论的原因,试卷题型包括常见的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并且几年来试题考查的内容比较有规律,基本上就是按照先考查高一的,再考查高二的内容,文理科考查的共同内容基本都是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点。文理科分开考查电与磁方面的内容,当然理科要比文科难得多。分开考查的分值占试卷总分0.2,小于课标要求的考查比例(文科0.39,理科0.42),这部分内容考查比例小。并且试题中大量是不同层次的计算题,所以“了解”所占比例小,“理解”所占比例大。

提出建议:在分值方面合理均衡地分配内容标准要求的知识内容的考查比例的分值;在题型方面再适当重视实验题设计题;在考查认知水平的深度上符合课标要求,可以适当地减小计算题的考查比例,更多地涉及了解层次的内容,比如可以多考查物理学史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7-29.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发[2014]35号,2014-09-03.

[3]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55.

[4]Porter A C.Measuring the Content of Instruction:Use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2,31,(7):3-14.

[5]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6-100.

[6]王焕霞.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与内容标准一致性研究[J].物理教师,2015,(36):11.

大学物理试卷篇8

试卷讲评课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考试的试卷进行认真讲评,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一堂好的讲评课能够达到查漏补缺、开阔思路和提升学生能力的效果,而一堂随心所欲的讲评课只会令学生昏昏欲睡。如何才能使试卷讲评课达到最佳效果?下面谈谈自己对试卷讲评的几点思考。

1.讲课内容的确定

讲课首先有一个为什么讲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讲课的内在意图要清楚,明确目标应当是备课时首先要斟酌的问题,它既是一节课的起点,以是一节课的归宿,它是一节课要努力的方向,是讲好课的前提和保证。讲课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根据物理教学总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试卷上暴露的问题,有的放矢的确定。

确定讲哪些内容,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准备,认真阅卷评分,做好成绩分析、统计好平均分、合格率、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统计好每题的得分率,每题的解答情况(独特的解法,典型的错误)等。要找准学生对错的题是怎么样思考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法方式上存在的缺陷。最好课前将试卷发给学生,了解学生对试卷讲评要求,掌握第一手资料。

讲评必须重点突出,讲课必须讲在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上,要具有导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查发现有些讲评课学生收获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不分轻重,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不到,其实试卷上大多数题目学生可以自行解决,甚至有些问题学生刚考好就已发现并已经解决,你讲评时再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自然会厌烦,觉得浪费,当然,"突出重点"并非只讲重点,而是教师应将上课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重点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释疑、引导探究。

2.精讲精析,引导学生,上好试卷讲评课

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能够达到查漏补缺、开阔思路和提升学生能力的效果,如何才能讲出水平、讲出新意,使试卷讲评课达到最佳效果呢?

2.1 时间的把握。对于有些教师而言,他会选择批阅完试卷后发下试卷立即讲评,这样做对于学生来讲,错题的正确答案会吸引他的注意力,但我不这么看,我觉得试卷发下去要留足时间给学生自我审查,让他们先行思考和领悟错误原因,借此培养学生自我审查的能力。

2.2 情感的需求。很多教师对于试卷讲评课只重视知识的查漏补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情感需求。其实适时地满足学生的这种情感需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成绩优秀的公开表扬,成绩不足的含蓄地指出来,以鼓励为主,切忌呵斥、讽刺、指责甚至辱骂。

2.3 讲评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与引导。一般来说,试卷量化统计中有些送分性质的题可以"点到即止",而错误率较高的题应该是试卷讲评的重点。对于典型错题,教师应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和引导,引导学生阅读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根据题中条件联系相关知识点,对典型问题细致分析、耐心启发,让学生领悟题目考察的意图,即审清题意。讲评的过程中,要突出教学方法,寓方法于具体讲评中,依据题目类型的不同,恰如其分地渗入科学的思维方法。

2.4 讲评的技巧性。对于绝大多数物理试卷讲评课而言,教师与学生是主次分明的,教师主讲,学生主听。其实试卷讲评课完全可以做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把蕴藏于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力挖掘出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曾经常让优秀的学生上讲台说出自己正确的解法,让其体验当"老师"的成就感,这样既能激发"尖子生"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我也曾尝试让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述自己对试卷的反思,并指出自己的知识性缺陷与考试习惯的不足之处。这样的课堂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而不至于让试卷讲评课成为教师一人的独角戏。

3.注意题目的拓展和延伸

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物理情景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物理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可以对物理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可以对物理情景发散──"一题多联",也可以对物理问题发散──"一题多变",如将静态的物理情景变为动态的物理情景,或改变命题条件或将题目中因果关系颠倒等等。由浅入深,步步推进,让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所收获,

4.注意课堂之后的效果

试卷讲评课后,要抽检学生的答案订正情况,并要求学生将试卷保存好。典型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收集在"错题集"中。然后,教师可以再设计几个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作业量要恰当,题目要有启发性,避免使学生陷入题海,穷于应付,这样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上一篇:倾城之恋剧情范文 下一篇:比较伤感的网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