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范文

时间:2023-11-13 05:57:27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篇1

所以没敢想嫁李白。

近代女子为文而名声最盛者,非冰心莫属,她曾评述最佳男人应“情”“趣”“味”兼备,寻常男子,能具其中之一已是难得,三者兼备者,真是少之又少。冰心认为梁实秋先生就是有“情”有“趣”有“味”的男子,我们对梁先生也非常欣慕,但是,历史上有一位古人,跟他相比,梁先生不过是小情小趣小味,而他,是真正的大情大趣大味。他,就是苏轼。

先说“情”。人若无情,不如草木,一个人之可爱与可敬,全在于其之真情,才高如顾城,却以利斧劈死相濡以沫的妻子,这样的男人,为他心寒都来不及,想说爱他,确实不容易。中国古代的男人,把忠孝节义看得重于一切,与妻子的情谊,看得最淡,如《三国》《水浒》中的英雄好汉,以同性的眼光看去,确实值得钦敬,以异性的眼光看去,未免心中酸涩。所幸,苏轼是有血有肉的人,并非这样有义无情的英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是苏轼在妻子王弗去世后十年写下的悼亡诗。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本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谁料一朝弃我而去,从此幽冥隔世,轩窗凄然一面,醒来却是幽梦一场,隔着近千年的时光,我们仍能感受到词人无尽的悲痛。天不假年,苏轼先后三位王姓妻子,却都弃他而去,没有一人伴他走完生命的旅程。“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更思卿。”据说这是苏轼怀念最后一位妻子兼红颜知己王朝云而作,晚年丧妻,形单影只,潇潇暮雨,多少落寞与孤独,只向琴中倾诉。自古男儿,有几人似苏轼这般深情?

再说苏轼之趣。据传,丞相王安石曾大发宏论:“四马为驷,天虫为蚕,古人造字,定非无义。”苏轼问:“鸠字九鸟,可知有故?”王安石欣然请教,苏轼答:“《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爷带娘,共是九个。”这样妙答,真让人不由大笑。

据说苏轼有一妹,聪明才智不亚其兄。苏轼大胡须,长下颏,妹妹高额头,深眼窝。兄妹互相取笑嘻戏。妹妹笑哥哥:“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哥哥笑妹妹:“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边。”“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兄妹对诗,何其有趣,民间还流传着许多苏轼制的妙谜,撰的趣联,巧答、逸闻。民间流传的东西虽夸张,却最见人的真性情,这些故事不见得件件真实,苏轼之机敏与幽默,由此却可窥一斑。

一个人有情有趣,已是难得,但若无味,日日相守,终嫌其浅薄。我们且看苏轼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么豪迈;“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多么俏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又是多么空清幽。苏轼还是两宋第一位大书法家,其行书笔墨浓郁,不似王羲之行书的空灵优雅,不似颜真卿楷书的端正森严,也不似张旭草书的狂放飞舞。苏轼之书法有筋有骨,厚重洒脱,一如他的词句。苏轼不仅词文书法尽佳,流传至今的东坡肉,东坡肘子,更不知让多少人垂涎欲滴。词句好,是文学品味高;书法好,是艺术品味高;饮食讲究,是生活品味高。这样三味俱高的男人,请问世间有几?

若能嫁于苏轼,花前月下,与他品诗论词,此乐何及!敛袖研墨,看他潇潇洒洒地写字,此乐何及!待他离去,仿他字迹,狗尾续貂,拊掌而笑,此乐何及!闲来无事,与他闲敲棋子,探讨食谱,此乐何及!羡慕朝云,嫉妒朝云,十二岁到苏轼身边,一守二十余年,不知朝云作何想,我却总觉得,她是世间第一幸福的女子。

苏轼是值得一个女子用一生的时光相陪伴的男人,而李白,是值得一个女子用一生的时光去等待的男人。

有个词“高山仰止”,在我心里,李白就是一座“仰止”的“高山”。 李白是一座这样的山,你站在他的脚下极目仰望,只见绝壁千仞,上接云天,飞鸟不可度,猱猿愁攀援,他俯瞰万物,傲视苍生。

李白也狂,狂得天真可爱,不矫情,不造作,不无病,不故作深沉,爱就磊磊落落地爱,恨就不加掩饰地恨。他热情地拥抱自然,拥抱生活。流行到山中隐居,他就到山中隐居,皇帝闻名招他出山,他既不自命清高,作不屑状;也不受宠若惊,连夜写皇恩浩如荡的颂歌。而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他看来,皇帝招他,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必要感激涕零;从此可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他是高兴的,于是他就“仰天大笑”,让周围的人尽被他的快乐所感染。千载之后,每读此诗,都感受到他孩童一般纯真的感情。他曾千金散尽,官至翰林,但在他的诗歌中,对过去的富贵与荣华,却从未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留恋,他今朝有酒今朝醉,尽情地享受生命的欢乐,绝不回顾与彷徨。

他是唐人的骄傲,世间的奇品。嫁给李白的缺点是,你不可能将他留在你身边,哪个女子的魅力再大,也不会大过皇帝的权力,他敢“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尘世间就没有东西可以束缚他、羁绊他。他是鸿鹄,不会因为一只雀而留在哪个树桠的巢里;他是游云,不会因为一株禾苗的招手就停顿下来,“谪仙”这个称谓最适合于他。也许,他本就不是尘世间的人,他是天地精华育成的种子,远古时,某位仙人的脚步从大地上迈过,将他遗失尘世的泥土里,千千万万年过去,遇到合适的阳光与雨露,他在尘世的土里开起花来,但他是仙品,尘世间的人、尘世间的事、尘世间的情,都会感动他,却都留不住他。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篇2

于是听闻“赤壁”在此,即兴前往,到了才发现竟是自己听错了。恰如人生,怀抱热情而来,希冀施展才华,到头来却如梦一场。然而这“赤鼻矶”终究是成全了苏轼的,面对眼前滔滔江水,苏轼犹如醍醐灌顶。世事阴差阳错,宦海动荡浮沉,,一个人的胸怀何以体现?就是当有人谤你,欺你,损你,骂你时,你能忍他,敬他,远他,不去理他,这种风度就是豁达,而这种豁达一直都在苏轼的骨子里。贬我身不可贬我心,将错就错,游于这“赤壁”之下,苏轼有着溢于言表的豪情。苏轼向来是超然脱俗的,名缰利锁,功过是非,都可抛于脑后。仕途上的起起落落虽伤了他的心,却也使他活得更明白了。

江上的孤舟中,同伴吹起洞箫,幽幽声响,凄凉孤寂,引起了他的愁绪。望着江面,想起英雄曹孟德,当年何等叱咤风云,如今不也不在了吗?记得他的又有谁呢?而我不过是茫茫尘世中的一粒沙子,被贬这遥远蛮荒的黄州,不等功成名就,就会被世人遗忘。时间无情,人心无情!可怎甘心如此寂寞一生,满腹才华怎甘心就此沉默?无穷长江,逝者如斯,短暂的人生自当辉煌。此时的苏轼身不由己,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渴望自由,呐喊从心底生起,升起……何畏?谁怕?留得赤壁三篇在,一蓑烟雨任平生!

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是一个最特殊的群体。“文人的声音很小,却刺穿了深沉的阴霾,直逼人们的耳膜”,苏轼就是这样的文人,他也许无力改变现状,却愿意用自己的声音唤醒沉睡的人性与良知。他肩扛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沉重的压力,依然孤独,依然寂寞,但也要发出历史的最强音。

谁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放眼赤壁,苏轼在挣扎,苏轼要突围。立足历史的彼岸,我们看到苏轼化为了一本书,一本厚重神秘的书,它的书页中渗透出道道光芒,刺痛了世俗的双眼。他试图溯源而上,逆流而回,循着古代的蹄印找到未来的骐骥。(指导老师:王宜山)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篇3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特有的一种文体,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文”是由“诗”演化而来的,借“文”学“诗”,诗、文相得益彰。《但愿人长久》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水调歌头》的经过:中秋夜苏轼客居密州,见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因思念弟弟苏辙,思念之情无法排遣,转而埋怨月亮“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但苏轼终究是豁达之人,转念明白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但愿人长久》以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来勾联故事情节。从“心绪不宁”到“埋怨”再到“宽慰”,让我们觉出苏轼是一个豁达大度、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

一、“心绪不宁”念亲情

回到苏轼生活的那个年代,父母、妻子相继去世,就剩下弟弟苏辙这个唯一的亲人。苏轼和苏辙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形影不离,手足情深。长大后各奔东西,分别七年,兄弟两人聚少离多。

中秋月圆之夜,他看到“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别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而自己却是孤身一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思念亲人心切,目睹他人的团聚,联想到自己被贬至密州,形单影只,触景伤情。本想举杯消愁,但酒醒后还是难以释怀,思念弟弟,心绪不宁!

二、万般“埋怨”因无情

苏轼心绪不宁,心生埋怨。“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苏轼认为,花好月圆别人圆,可自己却不圆,自己和弟弟身处异地,天各一方,月亮不该在手足兄弟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不该和诗人过不去。名为“怨月圆”,实是“人自怨”,说“月无情”,实暗指“人有情”。最后的“……”省略了其他埋怨的内容,苏轼在埋怨皇帝,为什么让他到密州做官,以致于让他和弟弟身处两地。苏轼还会埋怨时间过得太快,与弟弟一别,又是七个年头了!苏轼也可能埋怨密州百姓欢聚的气氛过于和谐热闹,以致于引发了他的思亲之情……

这看似无理的埋怨和责问,更强烈地表达了他对弟弟的急切思念,这埋怨来源于他心底对弟弟的思念之苦!

三、转念“宽慰”皆是情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如果没有分离,怎么能体会到相聚的滋味呢?自古以来,很多诗人、词人都已经学会正确地看待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离合,像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苏轼也如此,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用“悲欢离合”概括了人世间所有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苏轼将世上的悲欢离合联系到月儿的阴晴圆缺,都是自然规律,既然事实如此,离别在所难免,那就不必悲伤了,与其暗自神伤,还不如将思念之情埋藏在心底,一同欣赏这天底下共有的“一轮明月”!想到这些,一种美好的感情萦绕在他的心间:“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篇4

林语堂曾说,坡是一个大文豪,他的诗文都是心灵的自然流露,他的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格魅力……

一.豁达乐观是他的外部表现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思想比较复杂,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性格坦率真诚,随缘自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夜晚,常人会是早点休息,一睡解百愁呀!可无情似有情的明月也许是同情这个人生不如意的人,在他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照入门里,词人于是乎欣然起行,找怀民漫步庭院,共同赏月,并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试想如果不是乐观的情怀,一个失意之人对月怎能不会伤感?如果不是豁达之士,心烦意乱之时怎会月下赏景?真是达观自我、超然物外的旷逸气质,热爱生活、诙谐天真的盎然情趣,闲适优雅、从容不迫的风度完美地结合。

二.百折不挠是他的内在品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坡》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之后的第三个春天所作。黄州春天的某个早晨,风和日丽,天高气爽,苏轼约友郊游,玩得尽兴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同行兴致全无,狼狈不堪,奔跑避雨,抱怨连连,唯独苏轼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拄着竹杖,穿着芒鞋,漫步雨中,胜似闲庭信步,悠然如初――“谁怕”,何等豪迈!何等洒脱!同行的人皆笑其“痴”,可谁解其中味啊。

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呀!仕途多磨难,三起三落,跌宕起伏,历尽坎坷,他都能够“也无风雨也无晴”地泰然处之,坦然地面对。他执中持平,守正不阿,虽遭贬而无悔,虽九死而无怨,再大的风雨又奈我何?百折不挠,从容潇洒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报国爱民是他的精神内涵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绵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在1071年,因和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调。朝廷派他去做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1074年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上阕:“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全城的百姓都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爱人者人恒爱之”苏轼的爱民由此可见一斑。

下阕:“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仕途受排挤,事事不如意,一贬再贬,苏轼仍积极出仕,实乃令人扼腕,千百年来谁能企及。苏轼在饱受迫害的情况下仍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他渴望有朝一日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修苏堤,建学校,谤新法,抨旧党,哪一项不是利国惠民,泽被后世?“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是苏轼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

文品“诗赋传千古”;人品“峨眉共比高”。坡诗、词、歌、赋无所不精,他是万人仰慕的一代文宗;医学、饮食、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他是文化史上罕见的“全能冠军”;儒、道、释兼收并蓄,积极进取而又超脱旷达,他是一个屡遭打击不改其志的坚守者;匡时济俗,修身、治国、平天下而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他是一位为民请命不折不扣的好官吏。坡身上,有李白旷逸超凡的神仙气质,有杜甫执著坚守的忠义气概,有白居易穷达融通的从容气度,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气韵。中华文化因他而熠熠生辉!历史星空因他而灿烂夺目!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篇5

前半生,苏东坡对工作全力以赴、处世外圆内方、做事尽职敬业,我们学习他的“超脱”;而他的精彩在后半生,成就了其辉煌一生,生命清雅恬适、生活别有风趣、具有艺术情怀,我们则学习他的生活哲学,可得“清欢”和“趣味”。

关键词:苏东坡;勤政爱民;至性至情;旷世才华

一、浅谈苏轼的政治生涯

1.起起伏伏的为官之路

纵观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一度下狱,三度贬官。苏轼的政治生涯可以用“三起三落”来概括:

一起:步入仕途。l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兄弟二人从此开始了政治生涯。苏东坡步人仕途后,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被提拔重用。

一落:大难临头。l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03天。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结果收到排挤,被贬到黄州。

二起:东山再起。l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l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l089年7月至l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l年零7个月。

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1091年3月回朝,进官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这是他一生中多高的官职。

三落:贬再贬。l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刚一亲政,就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无情打击元祜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现在海南岛经济发达,古代却是极其落后、没有开化的蛮荒之地。贬谪至此,就再无处可贬了。

苏轼一生政途大起大落,被陷害是他遭到贬谪的重要原因,但是对方有机会陷害他的原因,脱离不了他的诗文作品,因为东坡总是固执的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反对。即使如此,他仍然不畏惧、不屈服,不停止为作,绝不趋炎附势,绝不同流合污。

2.为官勤政爱民

2.1杭州政绩

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苏东坡用自己的行动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苏轼为官关心百姓疾苦,坚持着自己对国家和民生无比的关注和关切,如果你是杭州人,对这一点的感受一定尤为深切。苏东坡第二次到杭州时,西湖淤泥、芜菁、杂草已占三分之二,西湖不像西湖了,倒像一个臭水塘。官府的多数官员主张废了西湖。此刻,苏轼坚决主张要保留西湖。他说:西湖,对于杭州来说如人之眉目,弃之难看,他还向朝廷奏章,要求保住并疏浚西湖,并陈述若干理由,请求朝廷拨款。苏轼到西湖实地考察,湖内的泥、芜菁往哪里堆放呢?西湖南北相距30里,绕湖来回需要一天。往湖外运输显然费时费工,苏轼想好了主意。他动员20万民工,大面积清除淤泥,没有汽车运输,全凭人工,东坡就决定把淤泥铸成一条近三公里的长堤,并建了“锁澜桥”、“望山桥”、“跨虹桥”等六座拱桥,拱桥下湖水相通,杭州人就称之为“苏堤”。苏东坡用多余的淤泥建造了一条苏堤,并且在苏堤上造了桥,种了杨树、桃树。每到春天,桃红柳绿,苏堤就像一条细细的绸带,系在西子湖的腰间。

苏东坡1089年任杭州知府,杭州先涝后旱,接着瘟疫流行,米价暴涨。苏东坡请求朝廷供米20万石赈灾,并平粜官米40万石,使当时杭州无一灾民饿死。

苏东坡捐献黄金50两,并广泛筹集捐款,创办了杭州第一家为贫苦百姓治病的“安乐坊”,三年医愈千人。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他精通药理,还主持配制了一种名为“圣散子”的丸药,具有多种疗效,价廉物美,深受百姓欢迎。

苏东坡把杭州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给西湖的山水赋予了那么多的灵性,流传下歌颂西湖山水的千古绝唱。苏轼不但疏浚了西湖,美化了西湖,他更用自己的杰出才能为宣传西湖,提高西湖知名度立下了汗马功劳。【1】

苏堤春晓“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是杭州人民世世代代对苏轼的感谢与思念。望山桥南面的御碑亭里立有康熙爷题写的“苏堤春晓”碑刻,石碑背面有乾隆爷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因此“苏堤春晓”碑是非常珍贵的康熙、乾隆的“爷孙碑”。有人说,康熙爷御笔亲题“苏堤春晓”四字中,“苏”字和“堤”字都是错字!传说苏东坡特别爱吃鱼,每次吃鱼的时候,如果侍者把鱼放在左边,他可以把整盘鱼都吃完,如果放到右边就要生气,因为苏东坡是“左撇子”,所以康熙帝故意把“魚”写在右边,以此纪念苏东坡。而“堤”字则把“土”旁写成“耳”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耳”的字形与苏堤的地形相似,另一个则是取之意境,在苏堤上可以听到六种声音。注:这两个字均为当时正确写法

据颜真卿的《干禄字书》记载,“蘓”为“蘇”的俗体字。在古代,一些汉字的左右上下部件可以互换调用。“蘇”字这种“鱼”、“禾”对调的写法,在书法中即已出现。关于“隄”字,据颜真卿《干禄字书》记载,“隄”为正体,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堤”却为俗体。其实,两字古已有之,在最新《新华字典》中均可查证。【2】

2.2登州政绩

苏东坡在登州,也就是今天的蓬莱,只做了五天的知州,却上了两个奏章,《乞罢登莱榷盐状》结束了登州盐民因食盐官营购价太低、盐民难以糊口而十室九逃荒的历史。苏东坡走后,登州百姓设生祠纪念这位为民请命的好官,至今的蓬莱百姓中,还将“五日登州府,千载苏公祠”的故事,向所有热爱苏东坡的人热情相告。【1】

2.3徐州政绩

任徐州知州时,正赶上黄河的大洪水,徐州城被围,他亲上城墙护守,几十天不回家,劝阻想弃城逃亡的富人:“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终于保住了被围困了五十多天的徐州城。身为徐州市长他十分关心囚犯健康和福利,亲身视察监狱,指定医生给囚犯治病,因为犯人并非别人,也是一般老百姓!有些小事很容易做,只要人想到去做,但只有苏轼肯去做。他看到很多逃兵沦为盗匪,只因法令中说低级军士因公出差不发放差旅费,于是他每年自己省下几百钱,给大家发放差旅费。当他迁任湖州太守时,州城百姓满城空巷夹道相送。以至于千百年来徐州人都亲切地称呼苏东坡为“我们的老市长”。【1】

2.4勤政爱民

苏东坡从政四十年,历任八个州的太守,每到一地,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虽然,历史的长河已经流淌了近千年年,但是,当我们再次展开苏东坡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他的仁政爱民,他的出众才华,依然是那么栩栩如生。

真是一任为官,造福万民,惠及千年。即使仕途屡次不顺,但东坡依然为官清廉,以一己之力为老百姓谋取最大福利,实乃真性情也。

二、浅谈苏轼的性情

1.为人至性至情

苏轼之所以千年以来具有长盛不衰的人气指数,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才华外,还有他的刚柔并济、侠骨柔情。

1.1对兄弟手足情深

在历史上,兄弟齐名的故事很多,但像苏东坡与弟弟苏辙能够患难与共至死不渝的却不多见。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子由寄信赠诗,仅以“子由”为题的 诗词,诸如《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由诗》等,就超过百首。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个中秋节到来的时候,苏轼在密州做知州,因为公务都很繁忙,一直没有机会和弟弟见面,万家团圆的时刻,他想起五年没有见面的弟弟,心中非常地感慨,这个中秋之夜喝了很多酒,写下了一首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无眠的思念,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殷殷关切之祷告,无不流溢着手足深情。

每当人们思乡思亲的愁绪难以排遣时,总能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找到安慰,人们把它谱成曲子久久传唱。

在苏轼因“乌台诗案”遭难之后,苏辙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冒险给远在湖州的哥哥报信,第二件马上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削掉自己所有的官职,用来赎兄长的罪过。苏轼和苏辙,就像两盏明灯,能够永远照亮我们未来的路途,也能够照亮我们每个人的人心。我想,这就是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给予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1.2对亡妻念念深情

苏轼第一任妻子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苏轼在她埋骨的山头亲手栽下了三万株松苗。他是把自己那一缕思念化成了三万株万古常青的松树,经寒历暑,沐雨栉风,岁岁年年,生生世世,守侯在妻子身旁。又是十年后,苏轼为王弗写下了那首令所有读懂了的人摧心扼腕、痛断肝肠的《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苦心实可感天动地。【3】

1.3真挚友情

苏东坡对亲人情真意切,屡次贬谪,无论贬谪之地多么荒凉凄苦,亲人们不离不弃,相依相随,那么他对待朋友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苏东坡对朋友坦率真诚,他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讨吃要饭的,眼见得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

苏东坡真正最好的朋友并非“苏门四学士”和显贵名流,而是名不见经传的陈慥。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被贬黄州。当时陈慥正在歧亭隐居,听说苏东坡到来,于是他在离黄州一百四十多里的歧亭设宴,为苏东坡接风洗尘。此时,陈家家境日贫,陈慥并不是很富有,可他为了朋友,尽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杀鸡宰鹅,盛情款待。苏东坡在陈慥家住了五天,受得了特别热情的接待。其时,苏东坡刚刚出狱,还背着“不忠”的罪名。不要说官场上的人不敢和他来往,就是亲戚朋友也是唯恐避之不及。苏东坡在黄州受到陈慥的如此热情接待,让他十分感动。后来,苏东坡从黄州调往汝州,陈慥一直将苏东坡送到九江。离别时,陈慥反复对苏东坡说,以后一定要小心,要闭门谢客,以免大祸临头。由此可见,陈慥对苏东坡情谊之深。

说起陈慥,大家可能大多不知其名。有一个成语“河东狮吼”让他和他的夫人在历史上声名显赫。这个故事还得从苏东坡说起:有一次,苏东坡到陈慥家作客。两人谈天说地,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谈兴正浓,陈慥想留苏东坡在家住宿。殊不知陈慥惧内,在隔壁的陈慥之妻大吼一声:“这么晚了,还不睡觉!”陈慥一听,顿时吓得从不知所措。苏东坡见此,不觉好笑,马上回家,并且写了一首诗。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地两茫然。”自此之后,陈慥的老婆就名流青史,“河东狮吼”一词也流传开来。【4】

2.坚持真我

在政治上,苏东坡也是个坚持真我的异类,他一生的坎坷大体也源于此,朝云说,苏东坡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我们来看看苏轼因为它的不合时宜吃过什么苦头?

他既不依附权贵,阿谀奉承,作骑墙之态,也不为谋一己私利出卖良知。对他来说,唯一的行事标准就是“不欺天负心”,他一生不曾欺己,不曾欺人,不曾欺民,磊落坦荡。

京城在王安石变法中,苏轼以“求治太急,听言太宽,进人太锐”这样的犀利言辞,毫不留情地指出了“青苗法”等新法存在严重的损民弊端,得罪了雄心勃勃、急于求成的王安石,被逐出京城。

在改革的方式方法上,他反对骤变,主张渐变,反对鲁莽轻率,主张稳健改革,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拟进士对御试策》)。在父亲苏洵病逝京师时他居家守丧时,写下了许多政论文;代表作有:《策略》五篇、《策别》十七篇、《策断》三篇以及《思治论》等。这些文章中,都表现出来他对当时国家形势的判断, 他认为“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 (《策略》第一),主张“补偏救弊”、“宣故纳新”。这一系列对国家时局的认识和判断,就是在今天都是很客观和具有积极进步的。【5】

王安石变法失败,旧党司马光于元丰八年执掌朝政,尽管苏轼与司马光私交甚厚,但当司马光要尽数废除新法时,苏轼却据理力争,极言新法亦有可取之处,不可尽废之,又开罪了十分器重他的司马光而无法在朝廷立足,只好自请外放。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无论是新党执政还是旧党当权,坚持“真我”的苏轼都是一个“异类”,不因新法而苟同,不以旧法而徇私,宦海沉浮,赤子之心始终如一。可惜得不到“当局”的赏识认可和重用,接连被贬,我觉得“坚持真我”是苏轼对他政治生涯最好的总结。 

3.乐观豁达

巴蜀大川以母亲的胸怀哺育了一个苏轼,乐观豁达造就了一代天才,使他独具让所有的人们快乐的魅力,尤其在苏轼处于人生低谷时,他的乐观豁达更加令人敬仰。

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儋州贬所北归途经润州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其实是东坡的自嘲之语,而这句话恰恰道出了东坡成就东坡完美人格和旷世诗文的真正原因,那就是乐观豁达的对待人生的磨难。

3.1黄州

苏轼遭受小人诬陷,就是所谓诬蔑皇帝的“乌台诗案”,被贬湖北黄州,做了地方武装副部长,没有的俸禄,无法养活家人,便在黄州城外的东坡上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自此人们称其苏东坡。他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写道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哪里能看出谪贬的悲哀,分明是一副赏美景、尝美食的好心情。

黄州城东大约十亩田地,成为苏轼的躬耕之处。三间房子在坡顶上,向下看可见茅亭,亭下就是有名的雪堂。前有小桥,小沟常干,一株柳树,水井一口,中有冷泉,低处就是可耕之田,桑林菜圃,果园满枝,茶树低矮,可得香茗。黄州盛产柑桔,苏东坡竟然还尝试着用蜜桔酿酒,当然酒的质量是不过关的,朋友们饮过后纷纷腹泻,成为一时的笑谈。

黄州的磨难将一块璞石打磨成价值连城的美玉,使苏东坡的艺术才情获得升华。苏东坡的许多传世的名作,就诞生在这个期间。【6】

3.2惠州

苏东坡发配当时地处荒蛮之地岭南苏东坡只带着小儿子和夫人王朝云上路了,使即在路上连番又接到皇帝的再次贬官和不允许他乘船只能靠脚力去发配地的命令,年已六旬苏东坡也没有表现出一丝的哀号,一路上的诗作只是表现了艰辛却又透着乐观,苏东坡赋诗曰:“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所以岭南人说:“一自坡公谪南海, 天下不敢小州。”

据惠州地方志记载,自1100年到1910年的810年,东坡祠曾修葺过34次,平均不到25年就有一次。惠州的老人认为孤山到白鹤峰一线是当地人文精神的“命脉”,白鹤峰是惠州人文的眸子。

贬谪惠州,对苏轼本人乃至北宋文坛、政坛而言,是一个大不幸;但对惠州乃至整个岭南而言,苏轼寓惠与两百年前韩愈寓潮类似,直接引发当地文化的飞跃式发展,不啻为一件难得的幸事。

据惠州有关部门统计,苏轼在惠州寓居940天间,作诗词、杂文多达587篇,数量仅次于其在黄州的750多篇。这在苏轼文学生涯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清代诗人江逢辰所言“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寓居惠州期间,跟随苏轼求学的岭南子弟络绎不绝。北宋以前,岭南在政坛上几无存在感,唯张九龄一人而已。宋元以后,岭南名臣辈出,多赖韩愈、苏轼开拓之功。

苏轼不光自己笔耕不辍,弘扬文教,对多元文化也时常着意加以保护。他寓居惠州期间,与当地小寺庙——海会院住持海会禅师交好。海会禅师博学多才,但他栖身的寺庙规模尚小且房屋破败,香火不旺。苏轼在生活十分拮据的前提下,毅然“助三十缗足,令起寝堂”,建起了寺庙大堂海会殿。

但杯水车薪,远不足数。苏轼于是“盯上”了他的表哥程正辅和弟弟苏辙。程正辅当时提刑广东,与苏轼相距不远。苏轼连去书信“化缘”,最终化到了一万五千钱,买下一片陂田,建成放生池,成为惠州西湖之鳄湖的由来。

苏轼到达惠州后,见当地水稻种植方式落后,不但令农人身体痛苦不堪,而且小腿因长期浸泡水下多生“疮烂之疾”。于是他在百姓中推行新式农具“秧马”,不但解决了农人劳苦问题,而且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率。眼见当地军政混乱,官、军时有扰民、害民之举,苏轼建议建营房三百余间,以肃“军政”,使民安居。不仅如此,苏轼不顾自己贬谪之身,多方谋请,朝廷最终同意了他改革当地赋税制度的建议,“纳役奏改钱米各半”,“民受赐多矣”。【7】

3.3儋州

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海南岛,苏轼精神不屈不挠、人生达观明豁的庆幸此地无瘴。在那里挨饿是常有的事,他在杂记中写到“食阳光止饥饿的办法。”他写信给朋友则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为庆幸。”

我想讲一个“破天荒”的故事,儋州原建学堂,但无老师,所以黎家子弟读书较少。天下第一文豪来了,读书人人趋之若鹜。苏老师悉心指导,自编教科书,出了个关门弟子姜君弼。赴考前老师书扇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结果姜君弼真的高中,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破天荒”就处于此处。 【8】

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斥低劣小人”。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倒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

三、浅谈苏轼的旷世才华

1.诗词方面的才华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叶燮(字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四库全书》提要云:“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亲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白居易;至苏轼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故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便豪情激越,气势宏伟。通过对赤壁雄奇瑰丽景色的描绘和对古代豪杰周瑜的缅怀,表达苏轼愿为国家效力建功立业的豪情及其壮志难酬的郁闷;还有《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上片首三句作者自我描绘出猎时的豪迈气概与威武姿态,下片首三句作者自我表白心高胆壮,抒发作者建功立业的爱国豪情,从这首词中可以反映出作者超脱自我慷慨激昂一心驰骋疆场的心理。

苏轼为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其词意境深远,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在词坛上的贡献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2.书画及其他方面的才华

苏东坡是一位诗、文、词、书、画五项全能的文豪,多栖的明星,散文上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比肩;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为豪放派鼻祖,千百年来堪与伯仲的只有辛弃疾;书法是“苏、黄、米、蔡”的“宋四家”之一;绘画以墨竹开南画派文人画之先河;能监修工程——苏堤;能烹饪出“东坡肉”、“东坡汤”等一系列食品;能采药配药、给百姓治病……我甚至找不出作为那个时代的人的苏轼,还有什么是不能的。可以说在其中任何领域能做出这样一个成就的,就堪称大才子,苏轼却钟天地灵秀于一身,揽人间才华于掌股他是上帝塑造在人间的一个绝版! 【1】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人类有公元纪年以来的第二个千年的英雄人物,全世界列出了12人,绝大多数都是皇帝、总统,中国只有一个苏东坡,并用了两个整版的篇幅进行介绍,由此苏东坡也被外国人被誉为了“千年英雄”。

苏轼真是个有才华又热爱生活的达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四、总结

东坡是宋朝建国以来难得一遇的百年第一,他是天才又是全才,东坡不仅是一个得民心的好官,事事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更在工作之余,潇洒自如地展开自己的文学情思,或惹人喜爱,或幽默,或豪放,或洒脱。

痛苦的历练往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我们要做的是用心灵的月光照亮黑夜的路,用乐观豁达的浩然之气点化人生旅途中“千里快哉风”!

他能在困难中卓然特立,能在逆境中奋臂独行,能从悲哀中排遣超脱,能从苦难中品尝人生,这是苏轼人品性格中最富有魅力的所在。

苏东坡就这样带着旷达乐观的潇洒风神,带着永远心系百姓的至纯良善,带着超凡脱俗的旷世才情,从宋代丰神秀逸地走到了今天,又将从今天走向遥远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群言出版社,2010

【2】杨立新.《错别字的尖叫:细数那些被误解的错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3】琴棋书画诗酒花.《史上第一首悼亡词,也是千古第一情词》【4】汪廷讷.《狮吼记》戏曲选段.中华和谐文化网.2014年3月

【5】臧克家等.《苏轼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5【6】康震.《百家讲坛之苏轼》.2018年8月,潇洒东坡,第四集

【7】煮酒泼墨.《北归无望,痛失知己,失意的苏轼在惠州却被百代观法》.2018年8月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篇6

一、相同作者文本拓展

例如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文,上阕主要抒发苏轼对政治的感慨。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是从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同样是点明饮酒赏月。接下去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但也包含了作者对当今朝廷情况不知怎样的含义,反映了苏轼对朝廷的向往和挂念。接下去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表面是说“我本来是神仙境界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这几句也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又怕党争激烈,受小人的诽谤和中伤,虽仍想报效朝廷,但心生恐惧,怕难以容身。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也可以理解为做地方官,只要奋发有为,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以后,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

词的上阕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阕抒发了对兄弟的怀念之情。学生对下阕的理解很容易,但对上阕的解释产生了疑问,为何苏轼简单一句“天上宫阙”、“高处不胜寒”就能理解成是指他的政治遭遇呢?学生初见苏轼的文言文,难以理解古人写诗作词往往寓有深意,含而不露的特点,所以很难理解,这很正常。

先介绍一下《水调歌头》写作的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府。苏轼被贬密州,在政治上不得志,理想和现实发生尖锐矛盾,又加上丧妻别子,兄弟久别,心情压抑。然后可以向学生介绍他同时期、同地点的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来加以拓展,帮助理解。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同样是作者在密州任知州期间所作。词中有一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为朝廷哪天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而避之。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功劳很大。后硪蛭报功文书上所写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后来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不得志,被贬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赦免自己,对自己委以重任,为国效力。到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为国分忧。

二、相同体裁拓展阅读

八年级《马说》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无一字提到人才,而是借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埋没人才的统治者,伯乐喻指善于发现人才的统治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愤懑和不平之情。

这两篇文言文在体裁、写法上都有共同点,虽然所写内容不同,但都用到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教授这两篇文章时要尤其注重讲解这种手法的运用,提示他们在其他的文言文阅读中如果遇到“说”这种文体,那么就要格外注意文中所指的实际意义,而不要光看到表面,结合作者背景和社会背景去感悟更深层次的意义。在教授这两篇文言文的时候可以互相拓展延伸,在比较中体会这类文体的写作特点和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三、相同题材拓展阅读

在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时,教师通常会重点介绍作者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重在写景。其中写到了山的多,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等;夏水的凶险、迅疾,如“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秋天的清冷寂静,如“林寒涧肃”,“高猿长啸”等。最后还通过“猿鸣三声”来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作者在写景时注意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写出了三峡的春夏秋冬,山水草木,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在写景中还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借“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来表达哀伤,悲凉之情。

鲁迅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不同文章的拓展,可以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养成他们探究学习的习惯,能从课内学到课外,使学生形成比较全面、辩证、客观的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篇7

苏轼便是这个审美趋向的典型人物。他身为北宋文坛的泰斗,却从未有过如韩愈那种“好为人师”的不可一世;在艺术上,则用实践反对白居易的“泛政治化”的主张,开创了一种远离忧愤,不似孤峭,也非沉郁的质朴无华,宁静自然的韵味情趣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思想基础,依然是禅宗自然适意的生活主张,“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失道……唯取你真正本如。要眠则眠,要坐即坐,热即取凉,寒即向火。”大千世界不过是心的外化物,重要的不是焚香礼佛、坐禅念经的外在形式,而在于向内心的探索。苏轼将这种理论用之于文学,便出现了“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的说法,说明文章是丰富感情的体现,而这种思想感情如喷泉涌地,随物赋形,而行文也是如同泉流一般,如地形允许,便一直流下去,而一旦收敛停止,即意味着或泉流已竭,或地势受阻。所以,苏轼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宋时已有人指出这点,可以说,是他对自己理论的实践。

这种风格的另一体现,是苏轼将“平淡”解释为是“绚烂之极也”,(见《与二郎侄》),而这种平淡,还应该包含“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丰富内涵。他的两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说明了这种审美趣味,一是写西湖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岂非说明最美的审美对象,正是姿态横生的自然存在。另一首是写李花,“不得梨英软,应惭梅萼红。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在东坡先生的眼中,纯白的李花虽然没有其他花卉的绚丽色彩,却是更强烈、更浓烈地传递出春天的信息。这不正是平淡为绚烂之极的生动写照吗?这种美学观念给后世极大的影响。曹雪芹先生就在《红楼梦》中让他笔下的人物,写出了“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样的绝妙好辞。

苏轼先生在评人论文时,也贯彻了这种美学观点。在黄州,他是一个待罪的不自由的官身,可他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自称“闲人”;在《方山子传》中,他称颂一个任侠居山,弃冠服、绝仕进的异人。在当时的“太平盛世”中,把这样的人当作理想的人格标本,明显地与其作品一样,是一种退避社会,只求内心安宁的生活态度。

所以,在古往今来的诗人中,就只有陶渊明最符合苏轼的美学标准了。他那“心远地自偏”的处世哲学才是苏轼最为加以注目而赞叹的。整个南北朝,陶诗并不被很看重,终唐之世,李白杜甫也未加青目。直到苏轼,才被抬高到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坡全集》里,和陶诗的作品就有120首之多。他发现了陶诗那种“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诗歌真谛,和用极为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的牧歌式的情调,认为是美的极致,艺术的顶峰。之后,陶渊明的地位被确立,陶诗也以苏化面目流传下来。鲁迅曾指出这一点,可是,千年来,人们只关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潇洒,而忽略了“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不正证明了禅宗的影响力么?

【阅读指津】 在学优而仕的封建社会,苏轼既严正又平和,既坚持了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传统人格理想,又保持了诗化人生、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即禅宗思想,并将两者融为一体,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那一类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苏轼不仅为后代文人提供了一种在类似的社会条件下的生存典范,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词中的禅宗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苏轼的审美趣味》一文不难,脉络也是清晰的。文章首先简述了禅宗审美兴起的背景,自然地引出禅宗审美的代表――苏轼。主体部分依次介绍了禅宗思想对苏轼作品风格、文学理念、评人论文方面的影响,最后论述了苏轼这种审美趣味对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定位所起的作用。

本文是论述和评价人物思想的社科文,所以要注意区分文中哪些是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态度,哪些是所介绍的人物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例如,就文章第二段出题“苏轼既反对韩愈的好为人师,又反对白居易的‘泛政治化’”,一眼看过去是对的,但仔细对照原文,我们可以发现,韩愈的好为人师,不过是作者带有戏谑的一种表达,跟苏轼无关。还要注意出题者可能偷换概念,比如,“在《方山子传》中,苏轼称颂一个任侠居山,弃冠服、绝仕进的异人,正如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一样,这是他被贬黄州后一种对社会现实无可奈何的消极情绪的流露”,出题者就是把文中“退避社会,只求内心安宁的生活态度”这一点换成了“对社会现实无可奈何的消极情绪”,退避社会不一定代表着对社会现实的消极,而且,生活态度与情绪,一个稳定,一个偶然,是不能替换的。

刚才讲到的都是细节问题,同学们只要仔细阅读原文,对照原文即可。但本文的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苏轼审美趣味与禅宗有何关系。

这个问题是对全文提问,需要综合来谈。首先要从文中搜索出禅宗的相关信息,提炼出禅宗的观点,然后再来谈禅宗的思想是如何影响苏轼的审美趣味的。禅宗主张“心即是佛”,大千世界不过是心的外化物,内心是一个可以作无穷探索的宇宙。苏轼将这种理论用之于文学,文章诗作皆由心所出,由情所发,源源不绝,无穷无尽,所以,他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禅宗还强调自然安适,所以苏轼认为平淡的自然的东西,并非黯淡无光,而是另一种别样的美丽;他还赞赏那种悠闲自在,任意逍遥山水间的人生态度,因此他特别推崇陶渊明,认为陶用极为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的牧歌式的情调,认为是美的极致,艺术的顶峰,苏轼发现并确立了陶渊明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读文章、做题的方法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为了节约时间和抓住重点,读文章要善于借助“标志语”。除了借助“角度性标志语”,还要借助“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查找信息一定要细心、周全,尽可能不偏移信息区,不漏掉信息点。另外文题比对,筛选判断信息也很重要。读文和查找阶段,对信息的理解、捕获不一定透彻、全面,将题目的题干、选项与原文对应文字仔细比对,是确定做题选项的最后一道“工序”。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篇8

关键词:温州诗歌史 先秦至两宋 内容充实 结构严谨

温州诗歌源远流长,从先秦时期的东瓯国到南北朝时期的永嘉,从歌舞升平的唐朝到充满理趣的宋代,都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在这片山水灵秀的土地上,也曾经生活过许多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诗人,如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永嘉诗人林季仲,温州诗人陈傅良,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和“永嘉四灵”,这些诗人或宦游温州,或为温州土著居民,他们都曾在温州创作了大量的优美诗歌,成为瓯越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之下,温州诞生了一大批优秀诗人,温州诗歌也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然而,在此之前,我们对温州诗歌的研究还仅限于对个别诗人和特定朝代,还没有哪部作品是对温州诗歌作总的梳理和总结。张一平先生的这部作品不但完成了该项任务,而且对温州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也具有深远的意义。该部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充实

首先,从本书收集的诗人作品上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旅居温州的诗人所作的诗。如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永初三年(422年)任永嘉太守,据《宋书》本传载云:“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遨游,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今学界确认谢灵运写有21首永嘉诗[1],其内容主要以摹山范水为主。温州永嘉秀美的山水激发了谢灵运的诗情,谢灵运的山水诗也使永嘉成为了“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到了北宋,大文豪苏轼被贬杭州之时,也曾来温州游历。苏轼初到温州时,地理形势并不熟悉,为此好友周给他寄来“雁荡山图”,苏轼遂作《次韵周寄雁荡山图二首》,表达感激和欣喜之情。有了“雁荡山图”,苏轼顺势来到了温州乐清雁荡山,作有《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表达他达观超然的心境。苏轼至茶山,知生长于茶山上的瓯柑自唐即为朝廷贡品,定要于此尝鲜,作有《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苏轼曾寄寓温州白鹤山,于盛夏在此地成功打井汲水消暑,饶有兴趣地作诗《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在白鹤山,苏轼作有同名诗作《白鹤山》,诗中描写了白鹤山如锦似画的美丽景象,也表达出他成仙的愿望。

第二类是温州土著诗人所作的诗歌。如南宋时期的永嘉诗人林季仲。绍兴八年,宰相秦桧主张对金国合议,林季仲以春秋越王勾践忍辱复国的勇气高调反对秦桧,秦桧理屈词穷。此事被世人广为传颂。后林季仲遭秦桧借机打击,迁知婺州,不久回温州故乡隐居。存诗173首,大致可分为游历山水、咏物、哀悼亲友、寄赠等几种类型。叶适是永嘉事功学派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叶适出生于温州瑞安县城水心街。叶适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有很多是写温州的人文特产和自然景观,如《西山》写温州西山美丽的田园画面。《看柑》《橘枝词三首》写温州之特产瓯柑,《虎长老修双峰》写雁荡山之奇景。《端午思远楼小集》是写他端午时节,登思远楼观赛龙舟时的情景。文学史上著名的“永嘉四灵”是指南宋后期生长于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他们是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他们都曾在温州创作了大量诗歌,如徐照曾作《题江心寺》《赠江心寺钦上人》,来描写温州的江心屿,徐玑曾在雁荡山作《雁山》《登三层楼与王仲言联句》,赵师秀游历雁荡山时也写下《雁荡宝冠寺》和《大龙湫》二诗,翁卷作《题江心寺》,写幽静的江心屿之寺庙如海市蜃楼。

第三类是诗人未到过温州,但因诸多原因,创作了有关温州的诗。如杜甫没有来过温州,但也写了三首与永嘉有关的诗,分别是《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送裴二虬作尉永嘉》。其中最后一首写得最好,诗中提到了温州市鹿城区之江心屿,提到了曾来永嘉的汉代梅福和刘宋时的谢灵运。北宋的苏轼门人毛滂未曾到过温州,但也写过描写永嘉的诗《送僧常妙还永嘉》。

其次,从对单首诗的讲解上来说,该部作品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对诗歌中的典故、重点字词进行考究。如谢灵运诗《七里濑诗》,此书对此诗中引用的两个典故进行了细致地讲解,“严子濑”是用东汉严光隐居典;“任公钓”是用《庄子・外物》中任公子用巨钩钓大鱼典。通过引用二典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之情[2](P32),再如唐代路应所作诗歌《仙岩四瀑布即事寄上秘书包监侍郎七兄吏部李侍郎十七兄婺州赵中丞处州齐谏议明州李九郎十四韵》中,“胥念沧波远”用伍子胥过江被追无路感念沧波远典,“徒怀魏阙期”用战国中山公子心存朝廷忧国典。“征黄应计日”用西汉颍川太守黄霸有政绩被征为京兆尹典,“莫鄙北山移”用周J钟山北隐居被朝廷诏为海盐县令典[3](P70)。书中也有对诗歌中难懂字词的解释,如对郭璞《游仙诗》中的“璇台”“西海”“琼林”“帝乡”“子乔”等重点字词进行了清晰地解释。二是对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内容进行了分析点评。如对南朝诗人颜延之的诗歌《五君咏五首》的评价:“颜延之之诗,句凝练规整,喜好用事,辞藻华丽。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一六评《五君咏》诗说:‘五篇别为新裁,其声坚苍,其旨超越,每于结句凄婉壮激,余音诎然,千秋乃有此体。’……”[4](P22)我们不难发现,以上评论不但有张一平先生本人对该诗的评价,也收集了前人对该诗的经典评价。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该诗的理解。三是写出了重要诗歌和诗人对后世的影响。如自南朝颜延之作了《五君咏五首》之后,后世多有模仿。盛唐诗人张说亦作了《五君咏五首》,分别吟咏魏齐公元忠、苏许公瑰、李赵公峤、郭代公元振和赵耿公彦昭等人。清代曾国藩也曾作《五君咏》。到了宋朝,“五君咏”常被人提及,如胡融的《登石台山与刘次皋李揆五度周仲卿联句》,诗中有“他年五君咏,永勒兹山陲”。陈与义《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昼静赋诗得静字》,诗中有“邂逅一樽酒,他年五君咏”。李流谦、宋祁等诗人在其诗作中也曾提及。读者可以通过对诗歌和诗人对后世影响的了解,来把握诗歌和诗人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再次,该书不但重视对人物生平的介绍,而且还重视对诗人群体活动的介绍。“傅璇琮以为研究唐诗必须考查清楚每一位诗人的生平,还应注意群体的活动。”[5]研究唐诗是这样,研究其他朝代的诗歌也同样应采用这种方法。张一平先生的这部作品就非常重视诗人生平和其群体活动。如在“宋代温州诗歌”这一章,在讲苏轼温州诗之前,先对苏轼的生平事迹简述了一遍,讲到了为什么来温州,来温州时处于什么样的人生时期,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想要通过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来把握诗歌的意义。本书还写了一些在温州与苏轼有交往的人物,如周,苏轼初到温州时,地理形势并不熟悉,为此好友周给他寄来了“雁荡山图”,苏轼还通过诗歌表达了得图后的喜悦之情。苏轼之弟苏辙曾来过温州,他们之间也多有诗歌唱和,书中也有详细的阐述。然后又讲述了苏轼与“苏门四学士”和门人毛滂等的往来,并对他们作的温州诗歌进行了讲解。通过分析诗人与其他人的交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人的思想和经历。

另外,本书把温州诗歌史与历史、中国文学史以及地域文化结合了起来。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类型,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产生,所以,要想深入地研究诗歌,就需要清楚诗歌产生的历史条件、大的文学史背景以及特定的地域特色。本书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如“唐代温州旅居诗人”这一节,本书开篇先介绍了大的历史背景以及温州的形势和发展状况,这样对于后面的诗歌,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而且也整体上概括了唐代诗歌发展情况,然后以中国诗歌史的发展规律来探究温州诗歌的发展状况,一定意义上,又反过来证明了中国诗歌史发展规律的正确性。本书也有对温州文化、名胜古迹和地方特产的介绍,如对永嘉王羲之“墨池”的介绍,对雁荡山以及对瓯柑的介绍,这就有助于我们理解相关诗篇。

综上所述,本书无论是总体上对温州诗歌材料的选择,还是对于单首诗的讲解和人物背景的介绍,所做的工作都是非常充分的,这对于读者全面地把握温州诗歌发展脉络和深入理解单篇诗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结构严谨

从先秦至唐宋是一段很长的历史,要把这段时期的温州诗歌编成一部成系统成体系的著作,就需要把这段时期的许多个体诗人以及相关资料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张一平先生的该部作品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本书结构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本书整体上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在章节编排上,第一章是东瓯国颂诗,讲的是先秦两汉时期的温州历史、诗人及其作品;第二章是江左仕宦游寓永嘉诗,是讲魏晋南北朝时期温州诗歌史,接下来讲的是温州唐韵之歌和宋代温州诗歌,这样,按照朝代顺序依次展开,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在每一章节对单个诗人介绍中,本书把诗人生活时代与来到温州的时间结合了起来,如本书第四章“温州唐韵之歌”,全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旅居温州的诗人,第二部分讲温州的土著诗人。在阐述旅居温州的诗人时,本书以唐朝发展为总体脉络,对于同一历史时期的诗人,按照来到温州的先后顺序依次讲解。讲到温州的土著诗人时,是按照诗人在温州的生活年代顺序。这样一来,全书就显得层次分明,井然有序,读者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从整体上来把握温州诗歌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其次,点线结合,对重要诗人进行单独讲解。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如果只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组织,那么在讲重要诗人时不可避免地需要花大量篇章,那么在各个章节的内容分配上就会非常不均衡,而且不利于读者前后内容的衔接。本书则采取把重要诗人从整体中单独抽出,进行分章或分节单独讲解的办法,把点与线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但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轻重分明,可以帮助读者迅速把握重点。

再次,本书对人物有争议的问题、重要事件,在人物章节之后,以附文的方式作专门详细的讲解分析。本书是一部温州诗歌史,必然以疏通诗歌发展脉络为中心。然而,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作者亦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且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果不在书中讲解,就会影响读者对诗人的了解。面对这一难题,本书采用了章后附文的形式,很有成效地化解了这一矛盾。如第三章“山水诗人谢灵运”之后附《谢灵运乃复辟旧朝之士献疑》,张一平先生通过对大量资料的考究,证明谢灵运对刘宋王朝是忠诚的,而非复辟旧朝之士。谢灵运在永嘉为官不理政事,并非以此消极反抗刘宋王朝,实际上是因为信奉黄老无为而治的结果。这就直接影响了对《游岭门山》《命学士讲书》等诗歌的理解。

张一平先生的这部著作对先秦至唐宋这段时期的温州诗歌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研究。本书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又广泛地收集资料,对前人成果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现在这样一部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的学术著作。这不仅会为今后研究温州文学和历史提供很好的参考资料,而且也必将会极大地促进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注释:

[1]黄世中:《谢灵运在永嘉(温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8页,第223页。

[2][3][4]张一平,张胜南:《温州诗歌史(先秦至两宋时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周勋初:《当代学术研究思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7页。

参考文献:

[1][清]梁章巨.雁荡诗话[M].清刻本.

[2][清]孙诒让.温州经籍志[M].民国10年刻本.

[3][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上一篇:柳永雨霖铃赏析范文 下一篇:祝福老师的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