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范文

时间:2023-10-10 15:27:58

苏轼前赤壁赋篇1

贬谪之地黄州,长江边上一个偏辟荒凉的地方。苏轼在此挂名“团练副使”,诏令“不得签书公事”。苏轼由此成了一名地地道道有名无实的闲官。他该如何放置那满腔的抑郁之情呢?幸好,这儿还有三国时赤壁古战场上的英雄们可供凭吊,还有大自然的不老的山川风光可借以寄情。

于是到了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人生低谷的贬谪路途上,苏轼却用文学创作迎来了他精神上的华丽转身。“文章憎命达”似乎是中国古代许多文人不得不接受的宿命。李白、杜甫如此,柳宗元如此,苏轼亦是如此。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两次泛舟游赤壁,先后写下前后《赤壁赋》和《寒食雨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这些字字珠玑的诗文,让我们看到了一颗痛苦挣扎的灵魂是如何冲破精神的重围、实现自我的超脱,从而摆脱尘世的羁绊的。

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第一次游赤壁。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时此刻,他全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赤壁赋》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沉醉于大自然的天才文人的豪放与旷达。他摆脱了俗世的羁绊,宠辱不惊;他遗世独立,高蹈世外;他的灵魂在月下自由地飞翔。

《赤壁赋》中的贬谪文人苏轼近乎完美,我们几乎看不到贬官黄州给他内心造成创伤的痕迹。但是《后赤壁赋》却让我们感受到苏轼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它更真实地逼近苏轼的内心世界。

三个月后,即这一年十月,初冬时节,苏轼再次泛舟游赤壁。这时的苏轼是否已经完全摆脱了贬谪之痛而快意逍遥了呢?从《赤壁赋》来看,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读过《后赤壁赋》,我们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初冬,霜露给山川抹上了清冷的色调,树木枝条疏朗如写意山水画。明月皎洁,清风吹拂。这幅初冬月夜图,恰如三个月前赤壁上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江上月色一样动人。良辰美景触动了苏轼的心弦,激发了他故地重游的逸兴。

当然,还有客相伴,携带佳肴;更有善解人意的妻子备好珍藏许久的美酒。由此看来,苏轼是满怀欣喜之情走向赤壁,再次泛舟夜游的。

距离上次游览赤壁,不过短短三个月而已。“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本以为永恒不变的天地山川,面目竟然也会变得不可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不能不让曾经在此获得精神上超脱的苏轼感到些许的失落。心有不甘的苏轼转而登上高处,希图寻觅别样的风景:“予乃摄衣而上,履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寻觅的结果却发现“高处不胜寒”。“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摄、履、披、踞、登、攀、俯”,写奋力登往高处,不断寻觅的情形。这一系列的动作,是身处逆境不甘沉沦的苏轼的写照;那声“划然长啸”,正是苏轼被贬黄州内心抑郁不平之情的倾泄。可是这种对现实的抗拒不但无助于摆脱痛苦的处境,反而让他心底升起一种“悲恐”之情。最终,随遇而安的心态、旷达开朗的胸怀让苏轼从困境中找到出口。苏轼选择“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此时的放任自流,无所作为,不妨看作是苏轼在痛苦纠结中的无奈之举。

来到赤壁,苏轼情感由乐转悲,经历了“失落―悲恐―无奈”的挣扎。表面看来是由于季节变换、风景殊异触动了内心的伤感,实质上是被贬黄州的苏轼难遣寂寞痛苦之情的真实流露。

《赤壁赋》中,苏轼纵情于山川景色之中,他认为大自然是永恒的。“流水”“明月”虽不断地“逝去”“盈虚”,但最终没有减少,没有变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正是这种认识消解了他被贬黄州的巨大痛苦,从而让他变得超脱、旷达起来。但是,三个月后,再游赤壁,却发现永恒不变的天地山川也禁不起岁月的流逝,改变了容颜。大自然尚且如此,更何况那渺小脆弱的个体生命呢?情随境迁,此时的山川明月已然不能排遣贬谪之痛,苏轼该如何放置这满腔的愁绪呢?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叟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苦闷的苏轼借孤鹤喻己,借羽化的道士寄托“出世”之感。与其说是一只孤鹤转移了苏轼的痛苦与纠结之情,不如说是道家超尘绝世的思想让苏轼走出了思想苦闷的困境。这种“悟”虽不免虚无,却让他最终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赎。

《赤壁赋》中的苏轼看似从贬谪黄州之痛中走了出来,完全摆脱了精神上的俗世羁绊,走向了超脱与旷达,其实不然。《后赤壁赋》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苏轼。在他身上,这种贬谪之痛仍是如此之深沉、厚重(要知道,苏轼此时被贬官黄州已经三年多了),它蛰伏在苏轼的心底,是如此难以排遣。然而,愈是如此,愈让我们看到这颗灵魂挣扎时的艰难与高贵。

只有把前后《赤壁赋》放在一起解读,我们才能读懂苏轼。在他那豪放、旷达的文字里,我总觉得,他的卓然独立、超尘绝世的身影,是带着些孤独与寂寞的意味的。

苏轼前赤壁赋篇2

关键词:苏轼 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赋》 比较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谪,在他的流放生涯中似乎与赤壁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他的诗词还是赋,他对赤壁总是一往情深。因而,赤壁记载了苏轼的不幸,赤壁也沉淀了苏轼的不屈,赤壁诉说着苏轼的豪迈与不朽,赤壁,只属于苏轼。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评价:“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籍。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这两篇作品同为苏子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之作,二者的相同之处都是缅怀了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如周瑜、曹操等;但两相比较,描写的角度有所变化,表达的心境与思想感情也就有所不同。那么,苏轼在两篇作品中究竟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态度呢?

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与失意文人的作品显然不同。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一泻千里的非凡气势,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概括了进来,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景仰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最景仰的英雄,但这里只是先埋伏一笔,暂不展开写,接着就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巷起千堆雪。”面对如此江山,他想到了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然而江山依旧,英雄已故,多少豪杰已成过去,作者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轻轻结住。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禁不住内心激荡,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词中的豪壮之情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称,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表明了词人对他的敬仰;到下片再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英雄的形象变得鲜明。一开始就提到“小乔初嫁了”,这一笔似乎显得突兀,却有词人的深意在此:一是说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周瑜与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霸之器。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才是主要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闲雅从容、懦将雅态,谈笑之间,一把火大败曹操。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何等令人生敬啊!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

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成分,与上述豪壮情调不合。其实,“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白发”使人生悲,但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豪放中略见苍凉。

同为“赤壁”之作,在《赤壁赋》中,作者又表现了一种超脱、乐观的思想感情。这种“超然”之然是由眼前美景引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段秋江月景的描述,确实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与客人诵诗对饮,尽情欣赏那“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明月,油然而产生了一种“羽化”和“遗世”的情怀。这种情怀,这种主观感受的产生,与作者政治上的遭遇、宦海中的沉浮是密切相关的。苏轼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党争激烈起伏之时,政局动荡不安,他不赞成变法派的激进措施,也不像保守派那样顽固保守,所以政治上始终不得意,屡遭排挤打击。宦海的沉浮和人生现实的悲哀使得苏轼的思想极为复杂:一方面,他是一个想有作为的政治家,他渴望像周瑜、曹操一样建功立业,但在现实中又不容于新旧两党,难以施展政治才能,实现其政治理想;另一方面,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当身处逆境时,常以老庄“超然物外”的思想慰籍自己,随缘自适。今天来看,借纵情山水来忘却烦忧的思想,对现实世界当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于人生而言,苏轼的这种面对挫折而不失乐观豁达的个性又有其积极可取的一面。

苏轼前赤壁赋篇3

我们不同意严老师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客”是“客”,“苏”是“苏”,二者并非同一个人。汉大赋“主客问答”固然有它的传统,但也不能包揽后世所有美文;至于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在苏轼身上更不适用,苏轼从来就是一个乐观的人,他在黄州活得很自在,交了许多文友。如要分析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之旅,那就必须要这个实实在在存在的客人搭台。

史料已考证出这个“客”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四:“东坡《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不著姓字。吴匏庵有诗云:‘西飞一鹤去何祥?有客吹箫杨世昌。当日赋成谁与注?数行石刻旧曾藏。’据此,‘客’乃指杨世昌。苏轼《次孔毅父韵》:‘不知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只两膝。’又云:‘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且清哀。’杨世昌善吹箫可知。匏庵藏信不妄也。按,世昌,绵竹道人,字子京”。

在《赤壁赋》中苏轼有旷达的思想,但客人的“虚无消极论调”不是苏轼的。我们不能因为苏轼被贬官了,就将“虚无消极”强加到他的头上。当然这个“虚无消极”也不是那个客人杨世昌的真情实感,而是误会之下的应景之谈。通俗地讲就是对话对到那个份上了,只能那样议论才合乎谈话的氛围,才不会尴尬。且看笔者具体分析赤壁那一晚主客二人的双重误会与真实心理。

一、一重误会在“箫声”

月白风清,山高月小,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我想夜幕下的赤壁很容易让人产生幻觉,天是那么静,水是那么清,风是那么柔,月是那么朦。苏轼找到了那么一点成仙的感觉,浩浩乎、飘飘乎,羽化而登仙。此时的苏轼心情比较放松。但他终究是凡人,飞不起来。飞不起来就得坠入凡尘回归现实吧!于是二杯酒下肚后,苏轼自然又想起了自己的前途,想起了皇帝。他不好明说,只好“诗言志,歌咏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能与苏轼为友的客是何等精明。一听便明白苏轼的内心世界。客得想办法安慰好友苏子啊。于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音就流淌而来。

苏轼本来心情就惆怅不爽,现在又耳听得如此凄切的箫声,便越发表情不佳了。于是苏轼以不理解的心里去问客的箫声“何为其然也”。麻烦了。客本来是默默地去配合苏轼的“歌咏怀”的,谁知现在却遭到苏轼不明就里的发问。客也不好点破说“我的箫声是为配合你忧郁的心情的呀”,只好环环相扣的编说下去了。于是就有了世人所谓的“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消极感叹。

二、二重误会在“曹操”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这个“客”上来就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样颇具文化气息的诗句来点到曹操。客以曹操为评论对象,那是有目的的。是为了抚慰好友,消除苏轼心理上的不平衡。三国那么多英雄,客为何独评曹操呢?皆因为“孙刘曹”三家,曹操才是全能的、最大的英雄。这样一评,无形中就提升了苏轼的地位。你想,连曹操那样的大英雄而今也灰飞烟灭了,那么好友苏轼你现在被贬黄州这点小挫折又何必闹得不开心呢?况且我们都这么渺小,微不足道,大家最后的归宿都一样,是平等的。笔者以为,“客”的思想工作做得不错,针对苏轼当时那低落的情绪,你只能往开了说,淡化功名利禄。有点小消极吧,才能让苏轼的心里包袱放下来。反之,如果当时,“客”劝慰苏轼要坚强,要有雄心壮志,那么苏轼看未来只会更悲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苏轼是明白他所处的政治大环境的。以他的个性,改革派与保守派都得罪了,能有好前途么?还不如“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尊以相属”呢!只可惜苏轼在曹操评论上第二次误会了客的意图,以为客真的有“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叹。

二重误会产生时,客与苏子的情感在“低落”这个层面上已然共振了。但是人的情感一旦被点燃,就收不住了。人的情感还有点小纠结:“本来自己是难过伤感的,但见别人比自己更难过伤感,自然得先收敛起自己的悲情,反过来劝慰别人。”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不少,譬如,在死者面前,先哭的人大多会劝慰后哭的人。苏轼此时正是这样的心态。于是苏轼用物理学上的“物质不灭”定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来宽慰客的“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之论。于是双赢的局面出现,都笑了起来,于是“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梳理全篇,应该说苏轼先后二次误会了客:一在箫声,一在曹操。应该说苏轼的“成熟与旷达”里有“客”的功劳。应该说“苏子与客”二人是绝对的好朋友,绝对的知音。尤其杨世昌理解苏轼当时当地的政治处境与心理状态,经常伴随左右,助其在赤壁凤凰涅磐,佳作连连。有客还比无客好,好处有三点。1.主客夜游,把我们带进几分迷幻、几分瑰丽的艺术境界。2.谁知真患难,忽遇大光明。在客的点化下,苏轼完成了自我救赎。3.主客问答间,苏轼向政敌作出暗示:我虽然被贬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消沉。

一次赤壁之旅,一次精神宴游,严老师文章的标题,我们是认同的。

苏轼前赤壁赋篇4

关键词:坡 黄州 文化

苏轼,又名坡,宋元丰三年元月初一,因为“乌台诗案”,落魄若丧家之犬,携家眷男女十余人离开京师,前往黄州贬所,仕途上前所未料的大低谷,让这位满腔报国热血的青年才俊政治梦想轰然倒塌,但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和超然脱俗的心境禅悟让自己完成了书法词作方向上的大突围,本文以史料为依托,结合黄州当地学者和街头民众的看法以及历史遗留的文化痕迹评述苏轼黄州州十年在黄州历史发展上的作用。

一、苏轼的诗词歌赋对黄州旅游文化的重要影响

黄州的旅游文化是以“赤壁”这个关键词而辐射衍生的,赤壁风景区,就是由此发展的著名人文景点,当年,苏轼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深深地折磨这这位旷古才人,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才写了千古传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虽然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到的是三国时期的赤壁,后来史料证明赤壁战场并非真正在黄州,而是位于湖北省东南部赤壁市西北38公里处,但正因为苏轼在中文古代诗歌文坛上的耀眼地位,诗人将黄州的赤壁称为“文赤壁”,在赤壁景点处,有专门记载坡赤壁赋的文化墙,由此可见,苏轼的诗词赋予了黄州赤壁旅游业绝对的文化内涵,其次,坡当年被贬黄州的住所,“雪堂”,先已经成了黄州区政府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坐落在著名的奥赛名校:黄冈中学!据查实,黄冈中学的校级文学社的名字就是以“雪堂”命名的,随着坡黄州期间在文坛上的大耀眼,东坡文化早已成了黄州旅游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黄州旅游业向外宣传推广的一张名片!

二、苏轼的人文情怀对黄州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在当地老百姓口中,苏轼是众人推崇的偶像,乐观豁达,菩提禅心。奥赛名校黄冈中学的老校区就将“临皋亭”规划在校区内,供师生敬仰,并组织师生举办有关东坡文化的诗歌朗诵比赛。黄州的公交车上,公交站牌,以及每年有关苏轼的文化节,书法节都在用坡的豁达情怀来启迪后事,当地坡悟道的故事传遍大街小巷,称为语文课堂上老师必将的片段。此外,在城市建设上,当地政府修筑赤壁大道,赤壁公园来专门纪念这位中国古代文坛上耀眼的明星,,黄州纪念坡的祠堂,始建于南宋年间,以后屡建屡毁,大多是历代地方官员主持建造,设东坡雕像或设神主龛、神主牌,每年举行一些祭祀活动,平时老百姓上供品或进香。到过黄州的人,不难发现,黄州的人,黄州的城,黄州的学府,都透着东坡文化的气息,黄州出了个坡,是黄州人为之自豪的精神宣传。

三、苏轼的生活习性对黄州餐饮美食文化的重要影响

黄州的特色美食中,东坡肘子可以说是酒店饭馆最受黄州人民喜爱的一道菜,相传东坡肘子是坡夫人王弗做的,因为坡极其喜爱而闻名。它有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的特质,色、香、味、形都是极品,“东坡肘子”汤水浅白,香甜可口,猪肘肥软适口,原汁原味,香气四溢,配酱油小碟蘸食,风味更佳,因为其富含蛋白胶质,对皮肤有好处,民间称其“美容食品”,外宾赞颂它可列入世界名菜。当然,史料记载东坡肘子并不是苏轼在黄州时候发明创作的,也并非坡的首功,据说坡曾到过江西永修一带,并为当地一个农夫的孩子治好了疾病。农夫为表感谢,特地留他吃饭。乡村美景陶醉了坡,他不禁吟了一句诗:“禾草珍珠透心香”。正在灶间做饭的农夫听了,以为这是坡在教他怎样去煮,“和草整煮透心香”,于是赶紧将猪肉和系肉的稻草一起放进锅里去煮,不料这样煮出来的肉还真是别有一番香味哩。不过因为坡的特殊历史地位和他对这道菜的由衷喜爱,成了归乡游子和外地游客来黄州不得不品尝的特色美食。

其次,东坡肉也是广为流传的一道菜,据说这完全是坡本人创作的。史料记载,东坡肉的最早起源地,是湖北黄州。元丰二年,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肥,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宋代有人名曰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曾有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后来,元丰五年坡从黄州复出,经过常州和登州任上返回当时的都城开封,在朝廷里任职,没过多久,又尽受排挤,元丰十年年要求调往杭州任太守,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作为汉族佳肴,后流行于江浙,不过在黄州的餐饮行业,也是广受追捧的一道菜。

还有当地百吃不厌的东坡饼,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东坡肉、东坡饼和东坡肘子在黄州餐饮行业的发展和受欢迎离不开坡的文化气息和人格魅力,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坡传奇一生中的辉煌十年在黄州度过,诗词歌赋,人文情怀和生活习性对黄州的文化发张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本人支持广大研究坡的学者去黄州本地追寻苏大才子的痕迹,想必受益匪浅。黄州成就了坡,坡同样是黄州的贵人,二者的关系实在是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梁银林,苏轼黄州佛禅“功业”论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十期2005.

[2]王立群,苏轼的游记文,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五期1896.

苏轼前赤壁赋篇5

A老师的导入: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数百年。”我国的文学在不同的时代出现了不同的文体,唐诗、宋词、元曲分别是唐、宋、元时期的代表文体。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词的题目――赤壁怀古。从中,同学们能感受到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同学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归纳:刚才有的同学已经说得很好,就是苏轼来到赤壁这个地方,看到这里的雄奇壮阔的景象,联想到三国时的周瑜在这里建功立业,而自己年纪已大却功业未成。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词。

[至此,用时约8分钟]

B老师的导入:

同学们对流行歌曲都情有独钟,可是老师却喜欢古人的流行歌曲,不知道你们是否也一样喜欢,下面请允许老师为大家演唱。(教师放声高唱《明月几时有》。用时4分钟,唱毕。)教师介绍说: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我们曾经学过苏轼的散文《赤壁赋》,词《水调歌头》等作品。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散文成就很高,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为“唐宋家”,书法、绘画的造诣也很高,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至此,已用时约12分钟]

C老师的导入: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作者本着“七分虚构,三分写实”的原则,给我们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就有周瑜。今天,我们就将一起来共同学习一首与周瑜紧密相关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至此,用时约2分钟]

D老师的导入:

老师很喜欢我国的传统文学作品,尤其是大文豪苏轼的作品,他的千古名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至今还在我的耳旁唱响。同学们知道这是出自苏轼的哪篇名作吗?(学生争相回答:《赤壁赋》。)

对!同学们的记忆非常准确,那么,同学们还记得文中还有哪些名句吗?(学生又争先回答:“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等。)

今天,老师将带领各位同学一起赏析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写赤壁景色,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至此,用时约8分钟]

听完这四堂课后,笔者想,在当今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怎样才能改变以往语文课堂的“少慢差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

林斯坦教授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在符合时代和学生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质和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一定时段的教学后,学生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课堂的导入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认为,这一环节应力争做到高效、激趣、精巧。下面将结合上述四堂课的导入,谈谈自己的理解。

A老师的导入从文学史的角度切入,结合怀古诗词的特点进行解题,给学生以理性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整堂课都紧紧围绕怀古诗词的特点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赏析,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不错的导入。

B老师的导入以高唱《明月几时有》导入,确实达到了激发兴趣的效果,但所选的歌曲是与《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后,教师未能及时转入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而是介绍苏轼的相关常识,这些知识初中早已学过,该教师还用大段的时间来介绍,使学生刚被调动起来的兴趣丧失殆尽。这位老师奉行的仍是前苏联的块状教学模式,课堂的导入仍是“知人论世”式的,似乎不进行作者介绍,这一课就没办法上了。整个导入用时约12分钟,预示着这堂课将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C老师的导入用时仅2分钟,但未能扣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特点,因此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D老师以复习《赤壁赋》导入新课,学生不仅复习了《赤壁赋》中的名言警句,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关赤壁、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等等相关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被激活起来,为学习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这是一个相对高效的导入。

A和D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导入,为师生共同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做好了充分准备,因此,教学竞赛的结果,A和D两位老师胜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时,务必将高效、激趣、精巧作为追求的目标,要让学生感觉到“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为学生深入领会文本做“情感蓄势”。

参考文献:

[1]叶禹卿主编.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评析(中学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2]郑金洲主编.问题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苏轼前赤壁赋篇6

【关键词】《赤壁赋》 情感转换 乐——悲——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6-01

著名的赤壁之战,使得“赤壁”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名,也不是一般的风景名胜,而成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尽管苏轼所游览的并非当年“孟德之困于周郎”的历史遗址,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兴会所至,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吊古思今,借题发挥。苏轼描绘秋江夜月景色,叩问自然的奥秘,探讨人生存在的价值和哲学的意蕴。

在《赤壁赋》中,苏轼是怎样完成一次思想情感的突围和升华的历程的呢?我们将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比较深入的去探讨这一情感转换。文章有五个自然段,按照情感起伏可分为三个部分,用赋中语言表达为:“乐”(“于是饮酒乐甚”)——“愀”(“苏子愀然”,愀,脸色改变,多指悲伤、严肃)——“喜”(“客喜而笑”),即乐(一)——悲(二)——喜(五)。其中第三自然段解释“乐——悲”这种巨大的情感转换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则是苏轼内心自我的调整,怎样由“悲——喜”,文章情感圆润因而显得博大厚实。

第一自然段,“乐”,描绘秋江夜月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清的江风,吹不起涟漪,吹不起心头的纷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从容淡静洒脱跃然于眼前。“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出了白茫茫的雾气弥漫江面,月关波影充溢于天地之间,描绘出秋江月色全景描写,是大写意画,非心胸旷达宁静快乐者不能为也。秋江夜月美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此酒非何以解忧的杜康,非与尔同消万古愁的寂寥,而是举杯邀明月的放松,是白日放歌须纵酒的豪迈,歌诵的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窈窕纠兮,劳心悄兮”, 佼人、窈窕——“美人”。“美人”啊,暗合第二自然段“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秋江月夜畅想,“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笔触与意境同庄子笔下 “翕然往来”的境界何其相似。我们仿佛看到作者衣带飘举、乘风而行、遗世独立、陶醉于自然的形象。

良辰美景赏心事,这种“乐”之下却隐含着一种“悲”,是春花秋月的悲,永恒的明月清风,永恒的仙,苍茫的天幕下,飘荡是无限渺小的主于客。

第二自然段,是由乐转悲的因由,悲的是客的那支箫,“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倚歌而和之”的凄凉的箫声,实际上正是苏轼的心声,故能引起他的共鸣。那么,他在哀怨什么?眷恋什么?为何哭泣?又在倾诉什么呢?悲的是那支曲子,“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桂棹兮兰桨”表明自己志洁行芳; “击空明兮溯流光”表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品行。他 “砥砺名节,正色立朝,不务雷同以固禄位,因此被新旧两党排挤而屡遭打击,但他始终“不改其度”表现了屈原式的执着与节操,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则表明苏轼“尊主泽民”的儒家济世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惆怅。“望美人兮天一方”,实乃领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关键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思念心中的君主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心为君为国却应才华盖世被宵小构陷,于是乎,就悲得一发而不可收拾,渐渐弥漫开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那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悲,那是一种无边苍凉的悲。

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悲哀中,他思考,他发问“何为其然也”,为什么会这样呢?喝酒喝得好好的,唱歌唱得好好的,怎么会这样子呢?

第三自然段则是解释这种巨大的情感转换。客人洋洋洒洒,侃侃而谈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在《短歌行》中抒发了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感叹,充满功业未就的急迫感及求贤若渴的心情,这种情与苏轼此时的心情暗合。苏轼也胸怀大志,但壮志难酬;他也感叹时光易逝,但只能“举匏樽以相属”。然而借酒并不能真的消愁,苏轼希望能遇见求贤若渴的贤君,希望能成就功业,因此,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赞赏、倾慕,然而当年是何等才华横溢,何等义气奋发,何等锐不可当,“固一世之雄也”的曹操“而今安在哉”?在哪呢——死了!由对千古英雄的追思转为对人生苦短的感叹。更何况你我渔樵于江渚,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呢?将朝生暮死的蜉蝣与永恒的天地对比,发出人生苦短的感叹,我们结果也是化为天地间的尘埃,亦即,我们活着的终极意义?在永恒的清风明月,永恒的仙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渺小和短暂——“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对于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梦幻破灭的现实,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惆怅、感叹,苏轼也不例外。我们渴望永恒,渴望不朽千古,而追求“望美人”的道路则是实现这种不朽的途径,如今这条路却“天一方”,所以悲从中来。

他追古思今,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在希冀与现实、理想与挫折的冲撞中,将何去何从?能否释怀?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以宏博开放的胸襟,对儒释道精神兼收并蓄、灵活运用,以乐观洒脱的情怀,圆满地回答了困扰了人们千百年的问题,得到解脱。

第四自然段则是苏轼内心自我的调整,由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所遭遇的“悲”转向道家自我宁静的避世的“喜”。同样是永恒水与月,引发人们对时空及宇宙人生的思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上善若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变”则短暂则“悲”,“不变”则永恒则“喜”。曹操是不在了,但千百年后人们依然记得他的名字和事迹,你我渔樵,多少年后还有人记得你我的存在?从积极的角度看,我们要去追求这种“不变”,去追求“美人”的道路,从消极的角度看,我们渔樵,我们傍山间依明月,天地万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摆脱尘世的喧嚣,追求心中的永恒。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合为一体,形体会变化而精神不灭,能代代相传,那么,又谈什么寿命长短呢?既然“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至此,苏轼解决了人生不能永恒的烦恼,应安时处顺、融入自然、物我两忘。

于是乎,“喜而笑”,豁然开朗。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不知东方之既白。灵台空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儒家的入世思想与道家的超脱思想在文章中融为一体,完成了一次思想上的突围蜕变和升华,求得个人内心世界的解脱,构建起超越而又执著的自由人格。他那顺不骄、逆而安的人生态度与乐观洒脱、超逸旷达的襟怀为后世所景仰,堪为典范。

苏轼前赤壁赋篇7

今天是祖国母亲六十华诞的日子,我恳求妈妈带我去众多将军们的故乡——黄冈去看一看。首先的则是赤壁了。

到了赤壁,一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娱乐项目:海盗船,旋转木马……过了桥后,进了第三道门,前方有一尊高约六米的东坡像,像中苏轼手拿书放在身后,头戴东坡巾,脚穿人头靴,像在吟诗,给人一种豪迈,飘逸的情感。

走了一会,我们来到了坡仙亭,亭中《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醉酒写下的,笔势奇异,公认为珍品 。

上了几步楼梯,我们来到了二赋堂,此堂因苏东坡曾在此写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而得名。

接着,我们又来到博物馆,管里牌子告诉我:苏东坡被贬黄州生活四年又两月,却作诗两百二十余首,词六十六首,赋三篇共计七百四十多,而且他的有名诗词都是在此期间所作。他不仅擅长音乐,数学,医药,美学和烹饪,还在农业水利和金石上有所研究。他是公认的学富五车,多才多艺的旷古奇才。看完后,我感慨万千。在如此境况,苏东坡不但没气馁,颓废,相反为我们这些后代留下如此佳作,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学习呢?

从山上下来后,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的连廊,有元帅林彪,大将王树声,上将王建安,许世友等多名将军。据统计,湖北省共有元帅一名,大将一名,上将八名……看到他们为新中国成立所做的贡献我对他们敬佩不已。太阳落山了,我们依依不舍离开了赤壁。

苏轼前赤壁赋篇8

【关键词】苏轼;政治;思想;人格

我读苏轼的作品,研究他的思想,越来越为苏轼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越发觉得他的一些品质和修养是后人学习的楷模。他的作品之所以传诵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我想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语言艺术,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大都透射极强的人格力量,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分析苏轼的人格魅力,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政治上正直果敢,思想上博大精深,艺术上才华横溢,感情上丰富浓烈。

关于苏轼的文学才华和从他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丰富炽热的感情已是妇孺皆知,这里我就苏轼政治上的表现和思想上的特点作一点论述。

1. 苏轼在政治上有独到的政治主张,正直、果敢,不趋炎附苏轼二十一岁考取进士,开始从政,虽然只做了一些地方官,但却有激进的政治思想。在他二十六岁时《进策》和稍后二年的《思治论》中分析了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各方面危机四伏的形势,提出了革新弊政的要求,而且对于具体措施也作了一些探索,大胆议论“天下之所以不大治者,失在于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初步显示出他的政治才能。

王安石变法时,官场上追求高官厚禄的投机者越来越多地混入变法派,而苏轼却对新法弊端进行不遗余力的批判和谴责,他或在《商鞅论》中借古喻今,含沙射影,或在《拟进士廷试策》中借题发挥,旁敲侧击,而在《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和《再论时政书中》则是全面攻击了。他指出:“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不已则乱亡随之。”熙宁四年从汴京外调做过杭州通判,以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这时他看到新法实际推行过程中的不少流弊,由于对人民的同情加强了他反对新法的决心,他写了《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等文章继续展开攻击。由于他不同于当时一些官僚的阳奉阴违,直言敢谏,元丰二年由于“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经受了残酷的折磨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王安石罢相后,司马光旧党上台,苏轼被招回京都。司马光等人从极端顽固的豪族地主阶层立场出发,把新法一律加以废除。而这时苏轼看到十多年的变法改革裁抑了少数豪族兼并者的利益,对巩固整个地主阶级的却有更多的好处,因而他虽未完全消除对王安石变法的敌意,但又不满于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集团的倒行逆施,政治态度有所转变。如对免役法,他指斥司马光“欲骤罢免役而行差役”的蛮横无理,认为免役法有“万世之利”;当司马光不理时,他气愤地痛骂“司马牛,司马牛!”他后来继续上书,说恢复差役法“天下以为未便”。苏轼的这种表现,使一些人把他看成是第二个王安石,并要求“以安石为戒“。又由于当时朝廷洛蜀二党之间封建地方性排挤和学术论争,他在旧党中无法容身,因此苏轼请求外调。

宋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后,对“元祐党人”进行报复迫害,苏轼又成了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从惠州直到遥远偏僻的儋州(今海南)。

苏轼从主张改革、反对改革到维护某些新法的变化使他得不到新旧两党任何一方面的同情和支持,仕途坎坷和悲剧命运便不可避免。

但他在长期的地方官任上,能按照社会下层的情况和需要认真地为人民作了些好事:救灾、治水、请免赋税、整顿军纪等。差不多每地都有卓著的政绩,得到人民的普遍好感,这在北宋文人中是很突出的。

也许官场上有人认为苏轼政治上不够成熟,不能顺应形势,凭他的才能完全可以仕途通达。当然,苏轼在政治上带有浓重的知识分子色彩,也不免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在北宋那个积弱积贫的朝代他不能象王安石等人那样建功立业,被历史记上浓重的一笔。但他的正直、果敢,有着自己的政治主张,不盲从于新旧两党的政治势力,的确是值得称道的。如果为官者都能象苏轼那样不顾及自己的官场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那么社会一定会风清气正。

2. 苏轼的思想融合佛、道、儒等各家思想之精髓,博大精深他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以外儒内道的形式表现出来。

苏轼一生受儒家“入世”思想影响非常大,他倾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渴望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奋厉有当世志”。“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和子由苦寒见寄》)正是他志向的表露。但险恶的政治环境和坎坷的政治命运使他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打击后,他一度悲观、消沉。这种悲观的情绪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流露。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苏轼借缅怀周瑜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从历史缅怀中回到冷酷现实的一种深沉思绪,他自笑多情,慨叹光阴虚度,便觉人生如梦。在他的散文《赤壁赋》中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歌声和箫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何其悲苦,何其失望。苏轼认为连曹操这样“一世枭雄”“而今安在”?何况“吾与子”不过是“天地间之蜉游、沧海之一粟”!因此更是悲从中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面对悠远的历史,无限的江山,作者向我们倾诉:人生是多么短暂,是多么可悲。

然而另一方面,道家的“出世”思想对他的影响比较大,他酷爱陶潜,追求老庄的隐逸生活,并热衷于道教的养生之术,想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练”。特别是“乌台诗案”以后,佛老思想成为他处世哲学的主导思想,也是他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他没有囿于自己的困境,而是登临山水,寄情于大自然,寻求到精神上的解脱。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创造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样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在这种“江山如画”的雄伟、奇特的艺术境界中,更有豪杰人物周瑜的英姿、风度和才能让人追慕、缅怀。因此这首词虽有悲观情绪,但总体上洋溢着词人的逸气豪情,显示出一泻千里的奔放气势,抒发了自己不重得失的宽阔胸襟和达观的情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宏大气势和广阔境界不知唤起多少仁人志士激情满怀。

在《赤壁赋》中有“清风徐徐,水波不兴”的宁静与闲适,有“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的愉快与舒畅,作者飘然若仙,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飘飘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虽然残酷的现实难免使他涌起“人生须臾”的消极和愁苦,但作者终于通过关于“变”和“不变”的哲学思考获得了“物与我皆无尽”认识,并且用“造物者无尽藏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来让“吾与子之所共适”,从而摆脱了政治上的失意、贬谪中的烦恼,表现出作者少有的乐观和旷达。

上一篇:爱心天使范文 下一篇:立秋的文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