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赏析范文

时间:2023-10-10 11:09:11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1

论文关键词:柳永,《雨霖铃》,阐释,评析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是我国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为宋以后慢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词从士大夫的狭隘中回归到了市井细民的生活中,扩大了词境,转变了词风。柳永的词写得有真情实感,通俗易懂,在当时就风靡全国,“凡有井水饮处即歌柳词”,从皇帝到市民都争唱柳永词,妓女乐工更是以能得到柳词为荣。年轻的柳永在家乡福建崇安学成举业后便往京城应试,因屡试不第,长期留连市井坊曲,与乐工歌妓打成一片,写了大量咏妓词,第一个站在被侮辱被损害的妓女位置上为她们歌唱,为她们呐喊,也与妓女有了一定的感情。《雨霖铃》就是柳永离开京城与妓女离别时所写。词的上片写一幅清秋长亭送别图。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一开头就奠定了全词的基调“凄切”,使整首词都笼罩在凄惨的气氛中。“寒蝉”,蝉之一种,鸣声凄厉冷清。《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这一句交待了离别的季节,在清秋寒蝉凄鸣的时候,当是深秋时节,在这个季节中更有亲人团圆的中秋节,可是词人却在这样的美好季节里与心上人离别,而且是在一个深秋凄清之时告别。“长亭”写离别的地点,古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文学艺术论文,“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意即此处一为别,归期杳杳,写离别之地点,进一步写离别之凄惨。一“晚”字更显出这凄惨之烈,“晚”是万类生灵归巢之时啊,主人公却要在这归巢之时离别,人生之无奈更无以言说。在这特定的凄惨的离别时间离别地点中,闪出了一丁点希望:“骤雨”这雨下得好啊,在这傍晚时分下这么大的雨,可以不走了,至少今晚可以不走了,今晚还可

以和心上人“偎红依翠”。可是“骤雨初歇”,雨停了,希望立即破灭。人生就是这么无奈,有了一点希望,希望常常被无情粉碎,正如李煜所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消失得太快了,快得让我们来不及心痛。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京城郊外。“帐饮”,设帐摆宴饯别。“无绪”,无情绪,没心情,心情黯淡无光。这酒实在不是滋味,实在难以下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雨霖铃》是柳永在京城受到沉重打击之后,苦无出路,不得不远涉江湖,与情人分别时所作。如果不能了解这一点,初读此词,心就像江南淅沥缠绵的秋雨打湿了一般,一种失重的悲伤和凄怨难以自禁地袭上心头的感觉就会没有着落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1]兰舟,木兰树做的船,这里是对船的美称,以美酒兰舟这些美好的事物衬托出离别之凄惨、无奈。“催”交待船家心情之急切,一边是留恋,一边是催发,雨停了,天晚了,船家催发了,一步一步紧逼,留是留不下了,“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之极”。[2]千情万种,千恩万爱,此刻不得不分开,不得不出发。“催发”还暗示着行程之遥远,相见之无期。留恋处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恋恋不舍的主观情感与催促开船的客观形势之间尖锐的冲突,下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恨才因此而更加触目惊心”。[3]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手拉着手啊,泪眼对着泪眼,千言万语哽喉咽。“这两句细腻、真朴、感人,描摹离人的绵绵儿女别情,五内俱焚的复杂心态,酣畅淋漓,妙至毫颠。”[4]“执手相看泪眼”这一细节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一方面柳永与歌妓的真情实感;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歌妓追求普通人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更主要的是柳永与歌妓在大道上执手相看泪眼,已完全不顾及士大夫的含蓄蕴籍,完全沦落为浪荡公子,要知道,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文学艺术论文,男女之间更不得在公众场合拉手泪眼相对。当然封建士大夫也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但那是在暗处,不是在明处,更不是明目张胆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并把它诉诸文字。难怪晏殊要说柳永“公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尘”。是啊,封建社会容不得真实,他们需要的是伪善、权术、阴谋,这些东西“常常表现在假面的告白之中,而绝少作为内心的抒情独白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中华民族的含蓄、自我克制这样一些美德和与此有联带关系的麻木忍受这样一些缺点,也何尝不与沉重的压迫有关”。[5]柳永能够把他的真情实感如实地书写出来,表现得那么细腻,那么坦率,这正是词人柳永的可贵之处,也是柳词之所以感人的地方。柳永“这一离别形象和传统爷娘妻子走相送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没有什么家国之感,没有什么道德之思,也没有什么家庭之责,它有的是纯粹的男女风情之愉悦。设宴饯别的主人上是纯粹的大众愉悦的对象——歌妓……对这一对象,大众的责任只需甜言蜜语,千金酬一笑足矣……它走向下层贫民的审美趣味,追求的是内心的愉悦和实实在在的快感满足,这样的风情离别,有着更令人刻骨铭心的惨痛,这种惨痛更具有现实性、功利性”。[6]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是设想。“想想男女主角的身份和境遇。同是沦落人,君心似我心,写出来唱出来就教人难分彼此了。”[7]“去去”是去了又去,表示行程之遥远,同时也暗示着不愿去也得去,不得不去,为什么不得不去呢?为了蜗角功名,为了区区名利,游宦成羁旅。“千里烟波”写前途之遥远,之渺茫,加之后面之“暮蔼沉沉”更是黯淡一片,更衬托出那离愁如烟波之深广,如暮霭之浓密,离愁层层递增。字字写景,句句含情,景为情设,情随景生。“楚天”指行者要去的南方。船一起航,就只剩下了“泪眼”、“烟波”、“暮霭”,心情之凄然可以想见,前途之渺茫可以预卜。离愁之深,别恨之苦,充溢毫端。

上阙主要写饯别时恋人间难舍难分的长亭离别图,抒发离情别绪,写得缠绵婉致,意旨绵密。

下片写离别后孤独寂寞之种种设想。

“多情自古伤离别”由个人的离别场面转向离别人的普通感受,由个人的感受写出普通哲理。这是词有点有染中的“点”。接下来词人用景来渲染心中之情,这些意象如“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淋漓尽致地渲染离情别绪。江淹曾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离别而已矣”。生离死别本已令人黯然神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何况离别在这凄冷寥落的清秋时节,万物萧条,人何以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千古名句,写尽了凄凉孤寂之情景。“酒醒”呼应上阙“无绪”,尽管无绪,还是喝醉了,喝醉了好啊,离别是就少了一点缠绵,少了一点痛苦。但是今宵酒醒后,面对寂寥的河岸,凄风袭来,冷月挂在杨柳梢头文学艺术论文,不见了心上人,不见了汴京的繁华与烟花酒地,独自一人孤身苦旅向天涯。古人有折柳赠别之习俗,因“柳”与“留”谐音,取其“惜别”之意。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王实甫《别情》:“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更是借助杨柳把离别写得透彻淋漓。柳永将情境置于岸边残月柳树下,组成了一个美丽凄清孤零的境界,这一境界“更加使人悲生寒心,寒增悲意;更觉得凄冷难耐,苦痛难忍。”[8]对“杨柳岸”这一千古名句,也有不以为然者,如明俞彦《爰国词话》:“子瞻词无一语着人间烟火,此自大罗天上一种,不必与少游、易安辈较量体裁也。其豪放亦止‘大江东去’一词。何物袁绹,妄加品骘,后代奉为美谈,似欲以概子瞻生平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不知万顷波涛,来自万里,吞天浴日,古豪杰英爽都在,使屯田此际操觚,果可以‘杨柳外晓风残月’命句否。且柳词亦只此佳句,余皆未称。而亦有本,祖魏承班《渔歌子》‘窗外晓莺残月’,第改二字增一字耳。”[9]清冯金伯《词苑萃编》亦沿此说:“况‘杨柳岸’句,又本魏承班《渔歌子》‘窗外晓莺残月’只改二字增一字,焉能独擅千古。”此不足为训,改前人句而顿生色者,成为千古名句,自古及今,举不胜举,仅李白杜甫就例不可数。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经年”一年又一年,分别之久,相见无期。“应是”是设想,是离别人设想别后之漫长难挨的孤寂日子,“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10],因为离别后纵有良辰美景,也如同虚设,子虚乌有。于是词人万般无奈地感伤地呐喊出“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就是有良辰美景,有千般柔情,万般蜜意,从今以后又对谁去说呢!这样的结束,蕴含着无限的意味,“使感情显得更加强烈,这种离愁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增”。[11]

柳永《雨霖铃》意象鲜明,景景含情。如: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等以凄清的意象抒写离别的愁苦,层层扣进,曲折回环。运用白描手法极佳,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状清秋之景,达伤别之情,又如“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刻画人物神态,生动传种,“几笔勾勒文学艺术论文,传神地道出情人分手时那一刹那丰富的内心世界”[2]点缀渲染,意境深邃,清刘熙载《艺概》:“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反复渲染,相互烘托警句闪烁,意境全出。

词人选用《雨霖铃》曲调,声情婉致。《明皇杂录》、《杨贵妃外传》载:“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柳永选用这一词调声情哀婉的特点来抒写一对恋人的离别情绪,显得声情并茂,柔婉凄恻,如泣如诉。

声韵凝噎,文情交融。《雨霖铃》韵脚字:切、歇、发、噎、阔、别、节、月、设、说为入声字,而多为舌齿音字,且不属一个韵部,读起来气流受阻不畅,有凄噎之感,再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大量使用舌齿音字,如“蝉”、“凄”、“切”、“对”、“长”、“亭”、“骤”、“初”、“歇”等造成一种急促、凄厉、掩抑的“声情”,从而更好地与“文情”相协调,相一致,更好地表达哀怨,悲离的感情。

[参考文献]

[1]李林圃.体验阅读与学生阅读素养的培育——以《雨霖铃》为例[J]. 现代语文,2008,1.

[2]张文光,刘党桦.晓风欺弱柳,残月隐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J]. 现代语文,2006,2.

[3]王兆鹏,姚蓉.柳永词[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刘寒松.奇章秀句精工英雄巧思——柳永《雨霖铃》艺术手法浅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2.

[5]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6]龙杰.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J]. 语文学刊,2010,12.

[7]刘占泉.柳永《雨霖铃》研究[J]. 中学语文教学,2000,10.

[8]陈华.从《雨霖铃》看柳永对宋词的贡献[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9]唐圭璋,词话丛编[C]. 中华书局,1986.

[10]何乔锁,陈采霞.最是黯然销魂的别离情——柳永《雨霖铃》赏析[J].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

[11]张贺龙.柳永《雨霖铃》赏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5.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2

关键词: 职业学校 语文教学 古诗词 朗读指导

在古诗词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蕴,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都是通过对意象的赏析达到的。但因为职校生相对来说文学素养的底子薄,赏析能力相对较弱,对有些意象本身所承载的特定的文化内涵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因此古诗词教学若从意象入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要么是启而不发,要么对意象的特点、画面的描述言浅而词穷,无法真正深入领会作品所展示的特有的情境中,最后赏析就成了老师一个人的精彩,学生成为一个聆听着、旁观者。

基于职业学校学生的这一特点,我认为为古诗词教学的重心应放在诵读上,通过诵读一步步引领学生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感悟诗词所营造的意蕴美,从而带领学生真正体验诗词的情韵,领悟作者的喜怒哀乐,走进作者的内心。下面我就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谈谈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步,初读,把握作品中饱含情感的字眼。

作品要表达的情感是喜还是忧,是激昂还是忧愤,作者在画面的描述或意象的勾勒上往往会通过富有情感倾向的语言加以表现。譬如柳永的《雨霖铃》,描写了与恋人惜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画面将恋人之间的离别勾勒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也将一个仕途失意者内心的苦楚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通过一系列意象层层渲染离情别绪,抒发落寞失意之感。意象众多,而且是离别词别典型的意象,这是本词最大的特点也是鉴赏的难点。如果教学中直接从富有特色的意象入手进行赏析,如:寒蝉、骤雨、长亭、兰舟……这些意象都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学生很难真正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赏析进入作品的深处,无法真正领会一个仕途失意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但如果抓住一些饱含情感的字眼,如作品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中的“寒”“凄切”,通过诵读时声音的低沉、缓慢的语调加以表现,学生就能一下子感受到作品所流露出的凄冷、苦楚的况味,同时也能快速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通过诵读弥补赏析的不足,同时也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第二步,再读,切准情感脉络。

初读,只是感知了作品的基调,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怀和作品的神韵,还是不能准确把握的,因而在诵读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理解不到位、理解不透的情况下,对个别字眼的停顿、缓急、轻重的处理不太正确,从而也影响对作品的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理解不透的地方多加指点,以读促悟。又如对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的诵读,“念”为这一句的领字,诵读时停顿需稍长些,词人由眼前之景的描写转为对离别后场景的描写,由实转虚,失落、难舍的情感和前相比,为更低沉些,读时要语速放缓,低沉有力些;“楚天阔”的“阔”字既展现画面的辽阔,又暗含天各一方,离别后与情人相见更是渺茫的怅然之情,因而读时声音低沉、缓慢。但因为学生对词句中蕴含的情感把握不准,读时会出现偏差,以为“阔”字就代表辽阔雄伟,读时应高昂一些。这时教师通过范读、比较等手法帮助学生感受、理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诵读,反复体会,真正帮助学生把握住作品的情感脉搏。这样学生获得的感知、理解要比老师单纯的分析意象深刻得多,对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情怀帮助也要大得多。

第三步,品读,走入作者的情怀。

在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脉搏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述画面及作者流露的情感,使学生对作品有整体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诵读诗词,品味作品在遣词上的独特和美感。如对《雨霖铃》的诵读,在完成第一和第二步以后,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描述画面不是一个太难的问题,学生的描述也能基本到位,这就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作品所流露的“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凄苦和缠绵。同时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进一步帮助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这些手段,再让学生品读全词,相信学生诵读的效果会更好,达到“人我合一”的效果不会是一种奢望。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3

关键词:诗歌;教学方式;教材

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老师讲明、讲深、讲透课内知识,还需要补充一些和课文知识点有关的课外知识,这一课堂教学环节我们称之为知识拓展或课外延伸。比如,在教授人物散文时,我们就会相应地给学生补充一个课外环节,就是小结讲授人物散文专题;在讲授文化散文时,会补充文化散文的阅读等等。

一、教材和教学问题分析

高中语文学习中,诗歌占据了很大一块,说实话,诗词的讲授很考验一个老师的功底,它需要一个老师有深厚的积累。诗歌学习的主要问题在于:(1)把握不好每首诗歌的讲授重点,本来以为诗歌的讲授无外乎抓住其思想和表现手法,但是后来才知道不同的诗歌讲授的重点其实是不同的,但是在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能很好地意识到这一问题;(2)教授方法的选择,既然每首诗歌的学习重点不同,那么讲授诗歌的方法自然也应该是不同的,关于这一点的认识,我是在讲授柳永的《雨霖铃》之前意识到的。

意识到这些问题之后,我对教授的知识做了一定的修改。所以在讲授后面的诗歌、复习诗歌专题时,我不但注重学生对于课内这首诗歌的理解,还会更加重视让他们通过学习一首诗歌,学习一种学习诗歌的方法。这也是我本文中要讲的诗歌课外知识的穿插艺术。

知识的学习有时候需要全面,但是全面地讲尚且不易,而学生是否能全面地接受那就更不用说了,那么与其教给他们很多但是每一次都只是点到即止,还不如每一次都选择一个点作为重点让他们掌握,效果会更好。以下,我将就必修四第三专题的诗词来具体讲一下诗歌课外知识的穿插艺术。

二、诗歌课外知识的穿插艺术

课外知识的补充穿插不但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二次消化课内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的知识。穿插恰当的话,教学重点会更加突出,学生也就会相对更加明白自己需要掌握什么。诗歌课外知识的穿插艺术有很多种,以下,我将从文本切入来讲。

1.手法角度切入艺术

首先接触到的是李白、杜甫的两首诗歌,李白《蜀道难》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诗人怎样表现蜀道难上,而不是将重点放在研究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本诗运用的手法主要有衬托、夸张、烘托、动静结合。说多不多,但是四个手法说少也不少了,所以在穿插课外知识的时候,我主要还是将每一种手法作为一个切入点,找来其他运用了相同手法的诗歌带着学生一起赏析。

2.诗人诗歌角度切入

杜甫的诗歌《登高》看看只有四联八句,但是学习的内容真得很多,整首诗的主要特点就是由写景和抒情共同组成,所描写的景物中无处不渗透着作者的悲情。这些都是课内知识的教授。那么这种情况下,课外拓展就可以考虑从同一诗人的诗歌切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同时也可以穿插讲一下律诗的特点。

3.具体意象切入

《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作。《雨霖铃》很好地运用了悲景写悲情、乐景写哀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相济的表现手法。但是在选择这首词的课外拓展时,我没有选择这些手法进行巩固,而是选择词中出现的几个意象进行课外拓展分析。

《雨霖铃》中表现愁绪的这些意象,都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本词不过是集中表现了出来,正因为这众多意象的运用,渲染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使《雨霖铃》成为离别诗词的代表作品。所以解读本词,应先领悟这些意象表达的内涵和意义。我选取了其中的寒蝉、长亭、兰舟、暮霭、酒、杨柳和月这些古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进行了扩展,主要是通过这些意象出现的诗句赏析,让学生知道诗人采用这些意象主要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以上诗歌课外知识拓展的方法是本人在讲授诗歌专题时的一些小小体会,其中还有很多不足和不完备的部分,将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补充。综上所述,诗歌课外知识的拓展其实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但是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求切入的角度恰当而有效。

参考文献:

崔宏伟.江令君诗歌校注及创作考论.江西师范大学,2011.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4

关键词:比较法 思想感情 表达技巧

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几首诗词联合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赏读,能让学生沉浸其中,从而使他们的想象力、理解力和感悟力得到多重解放,知识面亦能得到瞬间扩展。长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感悟,无疑是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体验的良方。

笔者在教授苏教版必修四“词别是一家”这一板块四首词时,运用了比较教学法,使此板块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且被学生接受和掌握,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使“教”与“学”有效地统一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授《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和《声声慢》时,为了能把握词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笔者着重抓住思想感情、表达技巧的比较。

一、思想感情的比较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是有同有异的。在进行比较教学前,我精心设计预习内容,并用一课时详细指导学生感悟各首词的情感。

四首词都晃动着孤独的身影,充满了愁思。《虞美人》抒发的是亡国之痛,表现了亡国之君的故国之念。他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的,春水又向故乡流去。《蝶恋花》中写愁,兰花泣,帷幕也感到寒冷,燕子耐不住寒冷远飞去,这些景象撩拨着人的离情别绪,令人无可奈何,从而抒发了失恋之苦。但词里未直抒胸臆的情感还有:人在伤心流泪,是主人公在体验着孤独、寒冷和寂寞的情绪。“燕子双飞”、“独上高楼”、“明月无情”其实又反衬主人公的有情但孤独无依。《雨霖铃》抒发的是离别之伤。词中上片实写依依不舍的分别场景,同时又虚写到楚地所见之景,下片想象别后的羁旅生活,既写出了离别的背景、过程、场面,又写出了离别时和离别后的凄切、怀念、苦闷的情感,词中淋漓尽致地抒发了离别之伤。《声声慢》抒发了嫠妇之悲。这首词是李清照身经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独无告的生活的反映。本词以残秋的景色为衬托,集中抒写了词人晚年极度的孤苦哀愁。层层铺写,呜咽满纸。

如果分析到此为止,那只不过是把四首词的思想情感的共性罗列出来,并未涉及作家本人及作品的深层内涵,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远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我继续引导,从分析四首词都产生“愁绪”这一共性的原因入手。将产生“愁绪”的原因找出来,再比较四首词的思想情感,其实又可以从同中辨析出异来。

联系作家的人生经历,得知这种共性是作家本人所处的时代、所在的民族、所经历的遭遇赋予的。李煜因自己沉于声色犬马的生活不事朝政而被俘虏,从至高无上的帝王沦为阶下囚,他的生活、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完全改变,这种痛彻心肺的人生之苦让他在《虞美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中对往事的回忆引出了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春花秋月与往事对比,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对比,雕阑玉砌与已改的朱颜对比表达的都是物是人非的思国之痛。

靖康之变,彻底改变了李清照的命运。如果这首词抒发的仅仅是个人私情,就有失偏颇了,因为,读诗一定要“知人论世”。靖康之变,国破家亡的巨变和遭遇,给李清照的心灵留下了永远无法治愈的创伤,也铸成了她后期词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伤感离乱、哀婉凄绝的心境和情调。其实,李清照就是那灾难性时代的牺牲品,她的悲剧间接地体现了时代的悲剧,她抒的情,写的恨,虽然只是时代悲剧的余绪,但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基础。所以,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言愁唱恨,也是对乱世的揭露和控诉。

柳永才华满腹,最初胸怀大志,后屡试不第,一生落魄,已近半百才考上进士,可是仕途坎坷并未得到重用,只做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为此在赴任时那种羁旅行役之情,沦落漂泊之感,与情人惜别之痛,仕途失意的压抑交织在一起,写出 《雨霖铃》。晏殊在政治上志得意满,他的词是消遣之作。《蝶恋花》渲染离别之情,诉失恋之苦。

四首词抒发的都是愁,但这些愁又同中有异,学生在充分的比较和反思的基础上找到了形成共性的原因,不仅对主题有了更透彻的理解,而且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本人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学生也从比较中悟出了比较法能让自己更清晰地理解文本。

二、表达技巧的比较

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各有千秋,但作者在选择表达技巧上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再三斟酌。所以笔者在教学时,抓住这一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古典诗词中普遍运用的艺术手法,在这四首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虞美人》中选取了典型的景物如“春花秋月”、“小楼昨夜又东风”、“雕阑玉砌”等以乐景反衬物是人非的亡国之痛。《蝶恋花》中首句景物描写都染上了主人公的主观色彩,“燕子双飞去”、“明月穿朱户”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孑凄清。《雨霖铃》首句中“寒蝉”点出深秋,显出凄清,渲染气氛;“雨”指明天气,暗合下文送别之“泪”;“长亭”是送别之地,从来就是“天下伤心处”。这些景物处处含情,物我双合,情景交融。《声声慢》中,用细雨敲打梧桐的响声来渲染凄凉的气氛。梧桐此时带有一丝秋的凉意和浓浓的相思之情,秋意愁绪。而黄昏冷雨绵绵不断地敲打,更让人觉出愁思难断。词人将满腔愁绪融入梧桐冷雨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让我们很难分辨这点点滴滴的冷雨到底是敲打在梧桐上,还是敲打在词人那破碎的心上。经过比较四首词中所用的意象都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和谐完整的意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文学作品中的白描手法是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虞美人》中李煜不依靠外在的描摹来烘托气氛,而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象事物,使一切都笼罩在他的故国之思中。作者抓住客观景物最富特色之处,如“雕阑玉砌”已经“朱颜改”了,从而营造了特有的艺术氛围。《声声慢》中,作者直抒胸臆,感情直率细腻。开篇即用十四个叠字,设置了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对难挨时刻的心情刻画。这些都是白描手法,秉笔直书,情真意切,如见肺腑。

虚实结合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虚实结合是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丰富诗词的意象,开拓诗词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虞美人》中的“故国”、“雕阑玉砌”等都是具体所指;“春花”、“秋月”、“东风”等属于虚写,并且“春花秋月”、“东风”在词中已经被感情化了,作者把虚实结合起来,使愁跃然纸上。《雨霖铃》一词上片中前半部分写的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下片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赋体铺陈的手法是柳永率先带入词中的。他按时空的自然状态用铺叙的方法,营造氛围,抒写心绪。《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铺叙之法,构建不同层面:水面飘移不定的行舟,岸边随风拂动的柳丝,空中凄寒如水的秋风,天上暗淡无光的残月。营造了一幅凄清淡净的画面,借以传达作者身不由己、飘转四方的羁旅愁思。《声声慢》也以铺陈之法来言伤说愁。词人从感觉、知觉、视觉、听觉上,共写了六层伤愁的情境,忽寒忽暖的天气,浸透凉意的霜风,空中掠过的大雁,满地怒放的黄花,窗外飘飞的细雨,黄昏时分的梧桐,所有这一切,无一不是生愁、助愁、催愁的,外界的客观景物完全为内在的主观情感服务,可谓因情设景,景随情迁,从而成功地营造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有我之境”。

经过比较学生对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结合、铺陈的艺术手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教学目标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这几种手法,它还要求从四首词中继续挖掘和鉴赏其他常见的艺术手法。

《虞美人》可谓比喻含泪,对比生情。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比喻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了出来,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了。“春花秋月”和往事(锦衣玉食、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对比,雕阑玉砌与已改的朱颜对比等,在对比中比出了物是人非,比出了浓郁的思国之痛。

《蝶恋花》中比较突出地运用了反衬烘托及拟人手法。“燕子双飞去”、“明月穿朱户”以乐景写悲情,以燕子双飞、明月无情反衬主人公的孤独及有情。词中首句用拟人手法以悲景写愁绪,将古代文人那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因怀念远人而产生的惆怅灌注进这些已获得生命的景物中。

点染烘托是绘画手法,诗歌中“点”即点明情感的内涵,是总说;“染”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是分说。《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阔的景物来烘托,衬出远别的离情。“多情自古伤离别”先“点”出离别之苦自古如此,紧接着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来渲染自己的离别之苦超越了古今所有人。

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技巧很多,这四首词中也运用了多种手法,我根据教学目标抓住了最常见、最典型的手法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更清晰更系统地理解这些艺术手法。从中,学生也明白了:勤于比较,读书就能读得主动,读得灵活,读出真谛。

运用比较法,使学生更直观、清晰地理解了四首词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也让学生知道了巧用比较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比较教学,就是将“此”和“彼”互为参照,互相作比,从而发现它们的“同 ”或“异”,以及“何同”或“何异”来,进而获得比其他教学方法求取的知识在范围上更宽广、在程度上更深刻的效果。运用比较法教学,既避免了孤立片面地学习语文,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也使语文的“教”与“学”跨越鸿沟成为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语文(必修四)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

2.王湘.比较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长春大学学报.2002(05).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5

【关键词】古诗 情感教育 渗透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108-01

中国的古典诗文非常繁荣,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名家辈出。诗人们借着诗文来抒怀,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这些美妙的古诗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这些千古流芳的著名诗文都是诗人情感与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浓厚的、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学中,我们可把其作为实施情感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 美妙导入,激发学生热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好的导入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意在强调美妙导入的重要性,同样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也可通过美化导语来燃起学生赏读古诗文的兴趣。每堂课的导入语都非常重要,同样创设古诗文情感意境也可用导语,美妙的导入语意味着高效课堂已经成功了一半。在教学古文时,尤其是文言文,由于其晦涩难懂,学生心理上首先就有种抵触情绪,听课自然就会被动,此时教师需善于运用生动优美的导入语引领学生走进课堂,使学生用心感觉整篇课文内容,与古人进行心灵交往,聆听智慧的声音,感悟睿智的光芒,逐步形成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射,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师生配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从而进行高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 大胆质疑,激发学生激情

美妙的导入语已成功了一半,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有效组织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持续下去。此时教师通过有效的疑问诱导激发学生体验古诗文的情感很关键。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言:“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意即质疑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拉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而教学古诗文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质疑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动学生敢于解疑。如教学《雨霖铃》时,我们可这样设置问题:明代著名的词评家贺裳说柳永的《雨霖铃》词中有一“千古俊句”,请同学们先阅读整篇词,然后说说哪一句是贺裳所说的“千古俊句”。结果几乎所有学生的答案都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呢?为激发学生继续思考,我们可将其改为“今宵梦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及情感体验共同揣摩、讨论。学生们普遍认为古代文人几乎都酷爱酒,文人与恋人分别后,最好的消忧解愁之法就是麻醉自己的神经,于是就有了借酒浇愁,终至酣然一醉。“酒醒”即“愁醒”,曾被麻醉的“愁”一经复苏,更是柔肠寸断无以排遣。这就是用“酒醒”二字的美妙之处,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惆怅情怀。若改为“梦醒”,白日尚“执手相看泪眼”,入夜后便恬然进入梦乡,岂不是有点逢场作戏的味道?整篇文章的情感体验大打折扣。通过这样对比体验,学生在揣摩、讨论中既深刻理解了作者柳永这种柔肠寸断无以排遣的愁绪,又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古诗文用词的奇妙之处,有助于增强学生探索古诗文的兴趣。

三 美讲精析,渗透情感

于漪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说道:“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感等方面受到陶冶,首先教师自己得发挥联想,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美讲精析引领学生评价古诗文的情感。古诗文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高度重视情感渗透,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当讲处纵横驰骋、淋漓尽致,使学生心灵得到一番经典之美的洗礼,不当讲时鼓励每个学生各抒己见。在环节设计中,在学生既有情感的基础上,把对学生的关心、期待、鼓励融化在自己的教学语言中,使学生思想上得到启发,情感上得到纯化,产生美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古诗文情感教育的目的。

四 总结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6

关键词:古诗文鉴赏;节奏;时代背景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65-01

古代诗词鉴赏向来是一个难题,往往好多人觉得诗词鉴赏无从入手。学生也向来把这块当作最头疼的事。我呢一直想在这方面摸索着,随着阅读的增加和阅历的增加,我对这方面有了初步的体会和探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教会学生这几方面,他们就会对诗歌鉴赏消除畏惧心理,从而乐学好学古代诗歌了。

1.把握节奏、重读和情感

咱们知道诗歌往往是配乐歌唱,咱们知道诗词尤其是近体诗,格律要求比较严,所以在读时要首先背会,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书悟,在读中品,在读的过程中领会诗词的意蕴和内涵。只有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才爱读,才有兴趣去读。在读时要把握诗歌的重音、节奏和感情基调。那么如何把握诗歌的节奏:

1.1用"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区分: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

1.2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来划分:有些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组成了主谓结构,但有些句子没有主谓结构怎么办?那就再分析,采用第二种"动宾/动宾"的方法进行划分。那长一点的句子怎么划分呢?还是按照"动宾/动宾"的原则划分。

1.3依照"而前则前"的原则来找节奏:除了主谓结构的句子,动宾结构的句子外,还有一些表示意思转折的句子,就可以采用第三种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进行划分。按照"而前则前"原则进行划分的句子,它的内容必须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关系,它的前后两层意思必须同时出现,这样它的节奏划分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否则,这一原则就不是正确的了。

1.4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节奏:还有些句子,以上三种方法都不可划分,那就只好采用凭借语感、根据句意的方法进行划分了。这是我提出的第四种划分方法。例如的《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古代诗歌的鉴赏和现代文有相通之处,就是必须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对于作者的生平了解了我们才能对作品理解得透彻,有助于把握中心和主题,比如宋代词婉约派的代表柳永,他生活在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父亲是前朝的官员,到了当朝,不免被皇帝怀疑,招致别的官员非议,尽管他非常小心,但是还是被抄家,没收家产,所以柳永也受到牵连,他呢很有才华,但是生性放荡不羁,穿梭于花街柳巷,所以他的文章多数是写风花雪月,离情别绪,因此我们要理解他的文章,就要了解他的生平。只有对作者感兴趣了,才会对作者的作品感兴趣,和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鉴赏他的《雨霖铃》,了解时代背景,当时他要赴任屯田员外郎,当时已过半百,才得到了这么一个小官,已经心灰意冷,又要与自己心爱的恋人分别,所以心中很是悲伤,因此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篇章。开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已经烘托了自己的离别愁绪, "都门"以下五句,既写出了饯别欲饮无绪的心态,又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执手相看无语的临别情事,语简情深,极其感人。"念去去"二句,以"念"字领起,设想别后所经过的千里烟波,遥远路程,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下片重笔宕开,概括离情的伤悲。"多情"句,写冷落凄凉的深秋,又不同于寻常,将悲伤推进一层。"今宵"二句,设想别后的境地,是在残月高挂、晓风吹拂的杨柳岸,勾勒出一幅清幽凄冷的自然风景画。末以痴情语挽结,情人不在,良辰美景、无限风情统归枉然,情意何等执着。整首词情景兼融,结构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时间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处。

3.了解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事物)代表的含义

古代诗文中常有一些常用意象,对于初学者如果不了解这些常用意象也无法理解古代诗歌,下面我举出一些古代诗文的常用意象:

杨柳——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酒——别与祝福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月亮——思乡 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红豆——相思 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桃花——美人;鸟——自由。

了解了这些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当你遨游在古诗文欣赏的长河中时,就会像一条快乐的小鱼一样无拘无束,来去自由。

4.诗歌鉴赏的语言

4.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4.2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

词类活用

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

互文见义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

倒装

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7

关键词:意象;多视角解读;体悟;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16

意象是诗歌鉴赏最基本、最重要的审美元素。把握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但是如何指导学生准确解读诗歌“意象”,从而把握诗歌意境呢?众同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主要就笔者平时诗歌教学中的做法――对诗歌意象多视角解读帮助学生体悟诗人情感,提出一些看法和主张,从而为学生提供阅读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诗人创作时,客观物象之所以能够被诗人摄入笔端构成意象,通常情况下是因为客观之“象”在音、色、形、质等方面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之“意”有相似之处。诗人常常撷取一些相似之“象”表现主观之“意”,其中“意”为筋骨,“象”为血肉,二者骨肉契合无间。因此,笔者指а生从客观之“象”的音、色、形、质等方面来多视角解读意象,体悟诗人情感,领略诗歌的意蕴。

一、听音――辨声揣情

学生习惯于把意象等同于那些看得见的视觉形象。殊不知,意象还包括一些听觉(声音)形象,它们在古典诗词中屡屡出现,传达出来的情感往往是比较稳定的。万籁有声,声声关情,辨析这些意象的声音,体悟诗人之情感,在鉴赏诗词时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笔者指导学生解读这些意象时,认真倾听客观之“象”发出的声音,学会听其音来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例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诗人开篇便选取了“寒蝉”这个典型的听觉意象,可谓煞费苦心。寒蝉即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已不再是客观的事物,而是浸染了作者离别之苦的东西。学生听到寒蝉凄凉之音,诗人的悲情就领略到了,诗歌悲的基调也感受到了。又如:郦道元《水经注・三峡》中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鸣声异常凄厉,尤其是深山峡谷中的声声悲啼,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常常令人愁绪满怀,泣下沾襟,引领学生倾听“猿”这一听觉意象的悲啼声,很自然地便体会了诗人内心的悲愁之情。

二、观色――绘色传情

客观物象本是没有情感倾向的,诗人让客观事物“皆着我之色”后便蕴涵了丰富情感。诗人“着我之色”往往更鲜明地体现在对某些景物色彩的描绘上,使景物带有情感倾向。近代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色彩的经验类似情绪的经验,也就是说色彩更能直接激发人的感情。换句话说,色彩这种绚丽的视觉语言必然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因而指导学生“观意象之色彩,体悟作者传达的内心情感”不失为一种直接而有效的解读意象的方法。

意象的色彩是纷繁多样的,不同的意象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折射着诗人的内在情绪,参与制造诗歌的格调、氛围。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塞声不起。”云是黑色的,月光是白色的,盔甲是金色的,雪在夜间泛出紫色,红旗是红色的,一连用了黑、白、金、紫、红五种颜色,画面色彩丰富鲜明,境界阔大。学生从这些色彩浓郁而暗重的言词中,体会悲壮的艺术氛围,获取悲慨的审美感受。

通过观色解读客观之“象”,学生体悟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观之“意”变得容易了许多。

三、辨形――状物言情

意象的色彩引人联想,昭示感情。同样,意象的形貌亦渗透着作者的情思。刘勰论述“窥意象而运斤”,即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可见,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的特点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诗人在传情达意时必须寻找与之情意相通、相似的客观物象。景物形貌是客观物象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真实而客观的,是可以具体感知、触摸的,学生易于通过辨其形来把握情感内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辨析意象的形貌,体悟作者的情思。

例如:柳永《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学生对意象“杨柳”的这种形貌予以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后,就能理解出诗人寄托在“柳”这一物象上的依依惜别之情。又如,郑板桥《竹石》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中通外直,高大挺拔,直指云霄,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诗人寄托其间的不畏逆境、坚忍不拔的高贵品质。

这样,辨析“意象”之形貌,提高了学生体悟诗人情感的效果。

四、察质――品物体情

这里所谓的“察质”,就是指导学生体察客观之“象”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古典诗歌由于历史文化积淀,还有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制约规定,某客观事物因其本身的一些特质而被人们赋予了一定的约定俗成的意义,便成为特殊意象。诗人借助特殊意象可迅速引起读者共鸣,达到造境之目的。学生便可由此探究诗人的情感意图。

例如,梧桐,因落叶飘零而象征凄凉悲伤,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时黄昏点点滴滴。”流水,因连绵不断,恰似愁情挥之不去而喻愁情,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月圆,寓示团圆而常喻怀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鹃哀鸣,寄托乡愁乡思,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易勾起满腔愁情。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凡此种种,见物见象,见象生情。

通过体察意象之特定象征意义这种解读意象的策略,学生有效地体悟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笔者只希望能够通过多视角地解读诗歌意象,带领学生体悟出诗人的情感,真正领略“诗言情”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鉴赏诗歌的热情。

柳永雨霖铃赏析篇8

因某朋友在网上推出“晴丝即蛛丝”说,指名道姓逼我作答,我不得不作《“袅晴丝”说》,着重辨析蛛丝说之欠妥。此文若加副题,当是“‘晴丝’是蛛丝吗?”

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蛛丝,包括“蛛网粘飞絮”、“蛛丝儿挂满雕梁”、“一二根断裂的蜘蛛丝悬挂在空中”,都是令人厌恶、与美无缘的。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是一位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均极为丰富的大家,他为什么要加蛛丝以美名、由蛛丝来唤醒少女杜丽娘对春天的向往、引领杜丽娘及众多欣赏者进入春天和爱情的天地呢?

但是,蛛丝说、虫丝说均有辞书为据。

《辞源》(1979年版):“晴丝:虫类所吐的丝,常飞扬空中,通称游丝,也称晴丝。”“游丝:飘动着的蛛丝。”

《辞海》(1979年版):“游丝:蜘蛛等所吐的丝,因其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汉语大词典》(1986年版):“晴丝:虫类所吐的,在空中飘荡的游丝。”“游丝:飘动着的蛛丝。”

这些辞书为“晴丝”释义,有明显的匆忙痕迹。如“虫类”之“虫”,按《辞海》解释:“1、昆虫类的通称。2、泛指动物。”据统计,地球上的昆虫至少一百万种,约占动物界种数的五分之四;而且“虫”还可泛称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如此,“虫类”所指范围是不是太大了?

“蜘蛛”不属“昆虫纲”,另有“蛛形纲・蜘蛛目”。“虫类”与“蜘蛛”,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是不能互换使用的。“晴丝”与“游丝”,“晴”与“游”既不同,两词间亦不可画等号。

辞书释词,规范化的程序是先释本义,再析引申、假借之余义。段玉裁说:“守其本义,而弃其余义者,其失也固;习其余义,而忘其本义者,其失也蔽。”“晴丝”的本义是什么?“晴”,今人熟知的是“晴天”这一义;而在古代,“晴”义要丰富得多,可以释“明”,可以释“清朗”,但无“虫”义、“蛛”义,亦无“飞扬”、“飘荡”之义。“丝”,本义是“蚕所吐也”,引申义、假借义则遍及自然与社会众多领域,亦不是非“虫”不可。当然,“晴丝”、“游丝”是文学语言,诗人情与境会,引申、假借,有时会有一些颇具个性的用法。有鉴于此,以“某些蛾类幼虫所吐、在空中飘荡的丝状物”作为“晴丝”的一项引申、假借义,或可成立。但这不是本义,也不是引申、假借义的全部。至少,很难据此对《牡丹亭》之“袅晴丝”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晴丝”一词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不是汤显祖的独创。杜甫诗集是古代文人必读之书,《春日江村》又是杜诗名篇,因此,汤显祖笔下的“晴丝”来自杜甫“燕外晴丝卷,鸥边水叶开”是无疑的了。“微风燕子斜”,“燕外”当然是一定的距离之外。《春日江村》共五首,其二有关于写作年份的说明,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其时,诗人视力欠佳,虫丝、蛛丝即使置之眼前,恐亦无缘欣赏,“燕外”就更不用说了。那么杜甫所见“燕外晴丝卷”,究竟是何风景呢?现提供古人佳句作为吟味的参考――欧阳修《浣溪沙》“柳丝摇曳燕飞忙”,周邦彦《虞美人》“柳花吹雪燕飞忙”,周紫芝《鹧鸪天》“杨柳风轻小燕飞”, 范成大《鹧鸪天》“杨柳行间燕子轻”……

《汉语大词典》还以纳兰词作为“虫丝”的例证。纳兰性德《南乡子》:“飞絮晚悠r,斜日波纹映画梁,刺绣女儿楼上立,柔肠,爱看晴丝百尺长。”“晴丝百尺”,当然是夸张;但若是虫丝、蛛丝,如此夸张,诗人在寻求什么效果呢?对于刺绣女儿来说,看到的竟是百尺虫丝,岂不太可怕了!《辞源》还称晏殊《蝶恋花》句“满眼游丝兼落絮”中的“游丝”为“飘动着的蛛丝”。然满眼蛛丝,将是何等令人窒息、令人惊恐的景象!其实,跳出“虫丝”、“蛛丝”误区,将是一个生机蓬勃的春天的世界。“百尺长”者,纳兰性德《雨霖铃》“种柳”之“百尺垂垂”、周邦彦《兰陵王》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柔条过千尺”是也;“满眼”者,刘禹锡《杨柳枝词》之“千条金缕万条丝”、周邦彦《瑞鹤仙》之“暖烟笼细柳,弄万缕千丝”是也。

关于《牡丹亭》,据汤显祖本人说:“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更而衍之。”汤显祖既给男主人公取名柳梦梅,就常常涉笔成趣,借“柳”、“梅”做文章。有时明写,如“生持柳枝上”、“可作诗以赏此柳枝乎”、“一丝丝垂杨线”、“我待要折的那柳枝儿问天”、“不在梅边在柳边”等,不忌重复,说了又说。有时暗写,或暗写近乎明写,《惊梦》“荼外烟丝醉软”,这“烟”正是对柳的形容。柳永《望海潮》“烟柳画桥”,张先《踏莎行》“纷纷烟柳低还起”,“烟”与“柳”是可以连在一起的。纳兰性德《雨霖铃》“种柳”:“横塘如练,日迟帘幕,烟丝斜卷”,《菩萨蛮》“柳烟丝一把”,这“烟丝”不是柳丝又是什么?汤显祖熟读《花间集》,评点《花间集》,常将“花间”词意引入曲文。《花间集》就有“柳烟深”、“柳烟重”、“柳烟轻”等句。汤显祖特别欣赏温庭筠,温有诗《题柳》:“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其《菩萨蛮》之“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则更是千古名句了。有学者认为“醉软”与柳无关,但“嫩于金色软于丝”、“软胜丝”、“似醉烟景凝”,均见于唐人咏柳诗,看来以“醉”、“软”形容春柳,也不是汤显祖杜撰的了。

现在,可以讨论汤显祖“袅睛丝”何意了。我在《“袅晴丝”说》中写道:“U晴丝”开始了杜丽娘春天之旅。“U晴丝”对杜丽娘意味着什么?是春的使者,春天的象征。“何物有此身份?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只有柳丝、柳絮最为接近”。辞书释义,有时须采用相类文句互相比证以考定词义。宋代刘褒《满庭芳》“柳袅金丝,梨铺香雪”,除明明白白说出“柳”字,“袅金丝”与“袅晴丝”太相近了。唐代戴叔伦《赋得长亭柳》之“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以“袅翠丝”作为对柳的描摹,更是此类修辞手法的先驱。唐人顾云《咏柳》之“带露含烟……日映丝”,唐人贾岛之“晴风吹柳絮”,《花间集》之“柳丝无力袅烟空”、“映窗丝柳袅烟青”,宋人晏殊之“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就意境而言,均与汤显祖“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有异曲同工之妙。

汤显祖评点《花间集》,在评温庭筠《杨柳枝》时有一番议论:“《杨柳枝》,唐自刘禹锡、白乐天而下凡数十首,然惟咏史、咏物、比讽、隐含,方能各极其妙。如‘飞入空墙不见人’、‘随风好去入谁家’、‘万树千条各自垂’等什,皆感物写怀,言不尽意,真托咏之名匠也。”所引几句唐诗,是不是可以作为“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曲意的另类注脚呢?

上一篇:简历的写法范文 下一篇: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