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范文

时间:2023-10-04 10:16:07

人与环境

人与环境篇1

当前倡导绿色建筑、低碳节能建筑及建筑生态环境的设计受到人们广泛青睐,说明建筑环境是建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又在建筑创作中得到了强化。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提高人类对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认识,建立和谐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行为研究的主题。

现代的居住趋势不仅着眼于居住建筑本身,更着眼于环境的利用与塑造。面对不断增多的世界人口,这一不可忽视的问题,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设计的趋势和方向也在发展变化,希望突破想象的极限,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最终实现在不破坏大自然的情况下为人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城市建筑,尤其是住宅建筑是一生中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从人的心里需求看,建筑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非常重要,也怪不得人们在选择住宅的时候那么谨慎。除了地段、配套、价格之外,还要追求适宜的环境。中国古代环境心理学最注重理想环境的选择,而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其中尤以水为生气之源。在当今气候异常、环境污染严重、缺乏自然情调的今天,人们对山水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建筑设计师在选址的时候往往会优先考虑选择河边山旁,如果现实无法满足这些条件,也会在园林绿化方面想尽办法加强。中国古代环境心理学强调城市建筑的“面南朝阳”,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把它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多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向南的。

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当代社会的发展,以城市建设为中心,但众多的城市没有山峦,或缺少河流,似乎与传统中强调的依山伴水距离甚远。不过,只要略加变通,依然可以找到符合传统的范例。在考察城市的环境状况时,可以将一座座的楼房看作是重重迭迭的山峰峦头;可以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看作是一条条的河流溪水。在遵循传统环境心理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与发挥各个地区、各种先天条件的优越性、细心发现个别地区的先天缺陷,并通过各种努力去改善其整体环境,去完善这个小区的建筑,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低能耗健康建筑能提供人们生活和生产需要的建筑环境,保证人体的卫生和健康,同时具有节能建筑能耗的特点。因此,我们对于人与建筑环境的探索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行……

人与环境篇2

【关键词】:植物 作用 环境 污染 危害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废渣、废气和废水越来越多;现代农业因大量使用农药与化肥等化学物质,引起土壤和水体中有害物质残留量的增加;人类日常生活也在以不同形式产生和随意丢掉各种垃圾,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人类和植物生存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与安全造成的直接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也给植物生长发育带来了很大危害。

一、植物对人类及环境的作用

植物对环境和人类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绿色植物是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的基本源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简单的无机物(H2O和CO2)合成有机物,累积能量,不仅解决了绿色植物本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同时,也维持了非绿色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生命。几千万年前的绿色植物的遗体,有的被贮存在地下成为煤碳,石油或天然气,成为当今人类生存的重要能源。人类的衣、食、住、行、药物及工业原料大部分来源于植物。例如,在农业方面,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果树作物、蔬菜作物等,都属于绿色植物;在工业方面,包括制糖工业、淀粉工业、纤维工业、橡胶工业、油脂工业、油漆工业、食品工业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如植物胶是一种聚糖类,广泛应用于冶金、医药、造纸、纺织、食品、印刷、化妆品和照相材料等工业;在医药工业方面,许多植物含有各种生物碱、有机酸、氨基酸、激素、抗菌素等,是医药的主要成分。近年来,新的药用植物和各种用途的新植物资源又不断被发现。因此,植物是人类维持生活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而O2是植物、动物和人类呼吸,以及燃料燃烧所必须的气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吸收CO2放出O2,从而维持了大气中CO2约占0.033%、O2约占21%的稳定含量;有些植物能吸收、积累一定浓度的SO2、NO2、HF等有害气体(污染物)。这说明植物对净化与改善生物生活的大气环境有极大的作用。自然界的物质总是处在不断地运动中,不仅有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植物生长)的过程,还有从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动、植物残体的腐烂)的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地球上物质与能量的相互平衡。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主要是通过非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分解(即矿化作用)来完成,这就起到了清理地球表面上的有机残体,改善土壤环境的作用。动、植物体内都含有氮、氢、磷、钾、铁、镁、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都依靠绿色植物以各种形式吸收的方式由土壤进入植物体内,同时也净化了水源,再由植物体转入动物体进而返回土壤而循环着。

总之,植物在自然界,通过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也就是合成和分解,使地球上物质按人类的需要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在循环中,绿色植物对环境净化和水土保持都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植物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植物是重要的保护、生产对象,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充分发挥植物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一)环境污染的种类。

环境污染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生物污染,其中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对植物的危害最大。

(二)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植物对大气污染最为敏感。污染物进入植物细胞后,积累的浓度超过了植物敏感阈值时就会产生伤害。伤害的方式一般分为急性、慢性和潜伏三种:急性伤害是指较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在短时间内(几分钟到几小时)的作用下,使植物发生组织坏死的过程。叶组织受害时最初呈灰绿色,接着质膜与细胞壁解体,细胞内溶物进入细胞间隙,转变为暗绿色的油渍或水渍斑,叶片变软,坏组织最终脱水变干,叶片上出现白色或乳黄色到红或暗棕色坏死的斑点,或叶片边缘坏死。慢性伤害是由于长期接触亚致死浓度的污染空气,而逐步破坏了叶绿素的合成,叶片逐渐变黄变白的过程。有的叶片呈现缺绿、变小、畸形或加速衰老;有时在芽、花、果和树梢上也有伤害症状。潜伏伤害是在肉眼可以见到的伤害症状出现之前,生理上已受到损害,如光合作用减弱,生长减慢等。

(三)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水体污染物种类繁多,如各种重金属盐类、洗涤剂、酚类化合物、苯类化合物、硫化物、氰化物、有机酸、无机酸、含氮化合物、油脂、漂白粉和染料等。水体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企业和各实体区域内排放的废水、废液,垃圾腐烂流出的残液,另外,城市下水道含有病菌的污水也会污染植物。

土壤污染物主要来自水体和大气。以污水灌田,有毒物质会沉积于土壤;大气污染物受重力作用随雨、雪落于地表渗入土壤内,都可造成土壤污染;施用某些残留量较高的化学农药,也会污染土壤,如六六六农药在土壤里分解95%需六年半之久。

若利用工业废水灌溉会引起植物不同程度的受害。例如水稻受害时表现为插秧后返青慢,返青后不分蘖或分蘖不良,叶色淡绿,叶片自叶尖沿叶缘出现赤枯或赤褐枯死现象,严重时根系全部腐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期,铁岭昌图县的千余亩水稻全部绝收的原因,就是位于其良田灌溉水源上游的四平市某家农药制剂厂排放的污水造成的。

综上所述,由于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给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危害,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让我们尽量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并进行有效的污染治理,维持洁净的生存环境,爱护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绿色植被及每株绿色植物;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环保行为做起,保护生态平衡,负起我们人类的责任。

作者简介:

人与环境篇3

关键词:环境需要;环境生产;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2-0004-04

基金项目:本项目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

作者简介:崔永和(1942- ),男,河南清丰人,吉首大学伦理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与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伍胜然(1976- ),男,河南南乐人,吉首大学伦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环境伦理学。

一、从“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1]从此,“两种生产理论”一直延续至今。

追溯人类产生、发展和世代延续的历史行程可知,人既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现实的人是一定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的统一。长期以来,人们似乎越来越坚信,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凭借着自身特殊的实践活动,足以把自己从自然界一步一步地提升出来,开始为人所特有的、“高于和优于”自然界的、自己生产自己生活的历史。殊不知,这一牢固的信念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包含了重大的认识论、价值论误区。实际上,人除了生产自己的生活之外,也同时生产自然界――生产人自身的自然,生产或作用于人周围的自然;与此同时,自然界也“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产活动,“生产”人的生活。这里,存在着人与自然相互交融、彼此互动的双重主客体关系和双重价值关系。

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枯竭、气候异常……,各种“全球问题”严重地干扰和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正孕育着一系列根本性转变,促使我们的时代步入反思和超越现代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新时期。生态文明是扬弃和超越现代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的主要特征在于确立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为主干,同时兼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活动成果之间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发端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递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旨在走出一条兼顾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这就要求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2]。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层驱动因素在于人的需要,“需要-生产”从来就是密切相关的社会运行机制,需要决定生产,生产满足需要。早期的人类,因物质生活需要和物质消费对象的极端匮乏,谋求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生产活动方式;随着人类生活需求的多样化拓展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精神生活资料的生产便逐步居于重要地位;而在当今历史条件下,环境质量的恶化和生态灾变的屡屡发生,使得人们的环境安全需求日益凸显,环境消费空前匮乏,从而把环境生产推向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方面,严重缺位的是人的自觉选择,极度滞后的是人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素质。当今世界,环境质量的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此带来了空前的环境消费危机。严峻的现实促使人类在理论上从传统的“两种生产理论”走向突出环境生产的“三种生产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启动和持续发展环境生产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环境生产问题早在原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就有所涉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人们若超出自然界为人类活动所规定的限度,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但是,鉴于时代特点,他们的理论体系重在解决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者被单纯工具化而导致的“人的异化”问题,环境生产在其中尚处于潜在形态。这就要求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时代的发展与实践的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两种生产”理论基础上,拓展、创新“环境生产”理论。

然而,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学术界流行着一个似乎被公认的观点,即将马克思主义作“内核”与“”两个部分的机械二分,主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应该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内核”,调整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方面,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内容的信念不可动摇;另一方面,强调对这一理论的要放宽理解、适当调整”[3]。笔者认为,这显然是一种重在坚持而轻视发展的主张,必将因弱化乃至取消发展而难以达到坚持的目的。根据这样的主张,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和拓展着的人的认识、不断提升着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人本身,都只能原原本本地、丝毫不能走样地虔诚固守着马克思主义的既定“内核”,至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则只能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部分做些修修补补的“放宽理解”和“适当调整”而已。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究竟是启迪人、解放人的思想,还是束缚人、压抑人的思想?是指导实践、反思实践、推进实践发展的理论,还是剪裁实践、限定实践、遏制实践的理论?曾经对此做出过精辟的回答:“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4]按照我们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价值,正在于“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普适性原则,正在于它始终不渝地关心和维护人民大众切身利益的价值论原则。这一原则历来是源于实践又服务实践,尊重实践又超越实践,最大限度地追求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利益和需要的价值目标。究竟是站在人民大众一边还是站在人民大众的对立面,是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还是损害人民大众的利益,这应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

按照上述理解,当前提出“三种生产”理论,把环境生产置于基础的和特别重要的地位,坚持在环境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正是为了把人的活动纳入自然生态大系统之中,更好地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坚持和发展。

二、环境生产的特点

进入新世纪,人们在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越来越期待环境需要的满足。历史上任何一种生产活动方式的提出和选择,都必须根据人的需要,依托人的素质能力的发展状况。一般说来,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程度,大致取决于以下三个主要变量:需要对象的匮乏程度、人对该对象的渴求和价值选择的自觉程度、人们为满足该需要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程度。以上三个变量也是“需要决定生产”的现实依据,是当今历史条件下提出“环境生产”的逻辑起点。就当代人的需要结构而言,环境需要对象的匮乏已经达到了严重威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程度,而人的素质和能力却在背离自然、对抗自然的道路上畸型膨胀:人不再把自身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是把自然界单纯地视为“被利用的工具”,于是,维护环境和热爱环境的意识便处于大幅度滞后甚至严重缺位的状态。

人类从来都是既消耗环境又生产环境的,这就意味着,非原生态环境是需要不断生产的。环境生产具有不同于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的诸多特征。其一,在生产主体上,环境生产具有人类主体和自然主体这样的双重主体。其中,尽管自然主体对于环境的生产是“自在”的、“无目的”的,但其生产的意义和效能却是巨大的。单就植物叶绿素光合作用的“生产”来说,就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极为宝贵的有机物。自然主体不仅“生产”着环境,“生产”着动植物,同时也“生产”着人本身。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其二,在生产内容上,环境生产包括被动生产与主动生产、环境治理与环境建设两大类型。一方面,对已经被严重污染和深受创伤的自然环境进行救助、修复和优化的工作,切断污染源,整顿和监督严重超标的工业企业和生产项目,控制化肥、农药的生产、施用,关闭生产有损环境的产品的生产厂家,加大对烟草生产、销售环节的利税调控力度,重新找回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自然家园;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推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维护清新的空气、优质的土壤、清洁的水源以及阳光、气候、地貌等的良性生态系统。所有这些环境需要的对象,尽管在原初生活习惯的意义上,几乎均无需花费人们的劳作便唾手可得,但对于人类生存和维持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却是无价的、极其可贵的。其三,环境生产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其效果需要在后续的历史过程中间接地得以显现。正是缘于环境生产的上述特点,使它至今难以得到人们的应有重视,许多人仍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继续从事着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负生产”。在这个意义上,当今环境生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远远高于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根据中国农业大国的特殊国情和以“乡土文化”为基点的传统文明特征,经济脱贫中的环境生产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一,环境污染包袱较之发达国家的相对优势,往往令国人在环境问题上产生盲目乐观的侥幸心态,使环境生产的启动、推进面临着特殊的障碍与困难;其二,发展中大国粗放型生产比重过大,技术含量偏低,使生产性污染具有“规模威胁效应”和“污染快速蔓延”的明显特点;其三,人口大国的生活垃圾数量惊人,负面后果特别严重。

面临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历史进步。但是,任何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调整,都必须建立在生产活动方式和生产门类布局调整与完善的基础上。不彻底扭转单纯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生产发展的传统观念,不放弃一味追求眼前GDP高指标的“高污染、高消耗、高成本”的生产活动方式,看不到人与自然界的尖锐矛盾,无视人的环境消费的空前危机和环境生产的特殊重要地位,任何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在今天,要真正把环境生产突出到应有的重要地位,就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无公害经济,把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的自身生产自觉纳入到环境生产之中,在全面满足人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环境生产,有效克服自然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三、发展环境生产的相关措施及其战略意义

为了有效发展环境生产,需要加大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当前,扬弃工业文明所引起的自然的异化和人的异化,关心人的环境需求,重视生态问题,发展环境生产,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实践决策层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主流导向。然而,在这个攸关当今人类生存的问题上,在中国现代化事业继续健康推进的“攻坚阶段”和敏感部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却存在着极度的不协调,这集中表现为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性:实践和现实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理论研究领域却没有能够及时充分地反映它、关注它、研究它,没有把生态问题、人们的环境需要和环境生产问题,明确地从理论上予以必要的探讨与定位,甚至没有意识到环境需要已经上升为当今人类特别重要、特别突出的生存需要,没有意识到环境生产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已经成为今天主要的生产活动方式。工业文明以来的大量负面效应充分证明,无视自然价值,“物的尺度”被单纯工具化,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已经给人类带来并将继续带来无穷的灾难。在中国当今历史条件下,没有必要的环境生产,没有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方略就很难得到具体实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也会因为缺乏客观的物质基础和支撑平台而流于空谈。假如继续无视环境生产,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那么,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不仅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会遭遇“釜底抽薪”式的悲惨结局,令我们陷入灾难的深渊。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采取行动:

一是完善法治,制定和实施与环境生产相匹配的分配制度。生产不仅与人的需要相关联,也与分配密切相关,要把环境生产提上议事日程,就要辅之以相应的分配机制,有效鼓励和奖励环境生产和环境保护活动,严格监督和惩治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对于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事件,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民不告,官不究”的怪现象。我们的许多环保职能部门,对于老百姓深受其害的环境灾难常常采取不管不问、听之任之、不负责任的态度,有的甚至竟然成了环境污染企业的庇护所(“地下分配”的利益交易使然)。已经出台的《环保法》,在执行层面上变成了有名无实的装饰品。克服和消除类似现象,需要建立健全“法治-分配”机制,让一切破坏环境的污染企业和污染行为人以及相关的失职行为人,不但要受到法律的处罚,而且在经济上也要使他们无利可图。

二是切实保证环境生产的基础地位。从环境历史学的角度全面判定人类生产活动的性质和意义,就须把人的生产活动置于自然生态大系统的持续运行过程之中,分析人与自然双向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持续后果。环境历史方法论“运用生态分析作为理解人类历史的一个手段,研究其他物种、自然力量和生物圈等多种因素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非人类生命体和生物圈的影响。环境历史学家认识到,通过这些方法,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影响了人类的历史过程;他们也对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这些过程同时发生且互为条件”[6]。在这个意义上,发展环境生产的意义决不是局限于一国一地的局部利益,而是关系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关系到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长远需要。

三是加强超越行政区划、超越国界的环保协作。人类共有一个地球。环境生产既然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就是一种完全开放的普及性生产,就没有任何严格的界限。它需要不同单位、不同地区、世界各国的人们联手协作,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不能再允许“下游治理,上游污染”、“此处搞环保,别处照污染”的现象存在,不能再允许环境问题上“污染特权”的滋生。

只有彻底转变观念,真正把人类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视为自然界中的普通一员,把自然界视为人类的家园,环境生产才能获得其应有的地位。是亲近自然还是远离自然,是维护生态环境还是破坏生态环境,已成为判定人的活动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准。一切真正启动和认真开展环境生产的人们,不仅能够获取真实的生存利益,而且在全局和未来的时空维度上,正切实为全人类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2]楼培敏.“可持续发展”:从发展观到发展战略[M]//国外社会科学前沿.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248.

[3]童世骏.当代马克思主义:坚守“内核”放宽“”[J].新华文摘,2006(12).

[4].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27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人与环境篇4

[论文摘要]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与环境是辩证统一的。人类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人类与他们周围的地理环境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所有活动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要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又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但它的变化和发展,并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不因人类的主观愿望而改变自身的客观属性,也不因人类的有目的的活动而改变自己的内在规律性,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

(一)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对立,是指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环境,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来从事自身的生产和活动,才能保护好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否则环境问题就会随之产生。

(二)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统一,是指人类社会以环境作为载体,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一切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主体,环境的塑造者;同时人类也是环境的产物。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限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总是随心所欲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承受能力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发展起来的。

在远古时代,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了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人类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自身的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去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去改变环境。

伴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进步,人类开始懂得了改变生存的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特别是进入了原始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田地,加之由于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然而,在人类社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日益突出 。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楼兰文明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这并没有引起人类的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到了后工业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人类的数量空前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现代工业还带来了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派生出来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可见,人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之时,也同样给环境带来消极的副作用,从1934年美国的“黑风暴”到我国年代内蒙古的“人造荒漠”;从6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以至当今世界性的人口的剧增、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无一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这些都是人类与环境对立关系的具体体现。

二、创造人类与环境和谐的举措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始终贯穿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增长,这个关系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要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一方面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实现人与环境的高度的协调。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即人类当前的行为或目标要与整体的长远利益和命运相一致,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有利于生存环境,并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人类的活动要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长久利益,必须把利用环境与养护环境结合起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相互补偿的良性关系,达到协调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互成一体。人类必须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正和资源环境可充分利用的前提下。

(三)通过实施环境经济政策和环保法规,使私人成本接近或等于社会成本,让生产者直接面对社会成本,从而通过经济手段,借助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生产者的消费者破坏环境的行为得到纠正;通过法规强制措施,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保护环境。

(四)在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工程中,人类的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必须健全,全民参与意识必须加强,主体的决策必须正确;人与环境的协调必须是全方位的协调,必须使人类一直处于地球的最大环境容量或承载量之内,必须一直处于最佳的生存环境状态之中,达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构成威胁,从而使我国的发展可以持续下去。

人与环境篇5

人与环境的匹配

今天,谈论身体与环境相匹配的典型例子之一当属夏尔巴人。夏尔巴人生活在高高的喜马拉雅山上,他们适应了这个崎岖的地方并且克服了常人所不能克服的呼吸困难。他们适应高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他们可以搬运重物到高海拔地区。尽管一般人也可以搬运东西到高海拔地区,但最多也不过30千克,而夏尔巴人则可以搬运60千克以上的货物上山。这个重量比他们自身的重量还重很多,同时这样的劳动也可以锻炼出他们强壮的肌肉和很好的心肺功能。

当然,夏尔巴人不仅是在生理上适应了高原,而且是全方位适应了他们所处的环境。例如,经过世代繁衍生息,他们建立了自己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厚重的文化,而这种文化与世界上其他地方,如平原和发达地区的人们的文化是大相径庭的。在喜马拉雅山的一些地区。夏尔巴人实行一妻多夫制,而且妻子的丈夫多为兄弟。这种习俗同样也是适应当地特殊环境的结果。因为,当一名丈夫外出捕猎耗牛时,妻子需要有另一个强壮的丈夫在家。

夏尔巴人是与其生存环境相匹配的,而其他人一旦到了喜马拉雅山就会与环境不匹配。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人的适应能力有多强以及为了适应环境需要付出多大代价。

其实,人是具有比较广泛的适应能力的,能在多种环境下生存,就像某些适应能力很强的动物一样,如老鼠、蟑螂。但是。人的适应能力又并非是无限的。在某些条件和环境下我们可以生存,但在某些环境下却又无法生存。

人的身体与环境不适应的代价就是错位。代价越大,也就意味着错位越大,就越难以生存。例如,夏尔巴人在喜马拉雅山生存的代价是缺碘,因而容易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但是,这种代价对于他们来说还是较小,而且他们能靠吃碘盐来克服,所以能适应高原的生活。如果平原和城市中生活的人到喜马拉雅山生活,则付出的代价会更大,也即错位更大。他们会因为难以呼吸而生存不下去,甚至死亡。

基因的作用

人与环境的匹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来决定的,甚至连人的文化也是由“文化基因”来决定的。但是,基因有基因型和表型之分,它们在决定人与环境相匹配的过程中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

基因型是一个人所有基因的总和,其中包括有不同程度的突变,某一物种中所有个体都有非常相似的基因型。而表型则是指一个生物个体外在表现的形式,如人类,有的人较高,有的人较矮;有的人胖,有的人瘦。所以,人的表型是直接与环境反复相互作用的结果。

例如,即使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双胞胎也会有一些完全不同的表型特征,比如出生时的大小不同。原因在于,小的一位在子宫内吸收营养没有另一位好。而且,由于子宫环境对两人有细微差别,因而影响到双胞胎在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所以有表型的差异。

也因此,人和生物在发育中存在一种发育可塑性,这是生物通过调整形状来适应环境(与环境匹配)的一种重要机制。而发育可塑性通过使用表观遗传手段,使生物体以不同的方式发育,并调整基因表达,以适应生物体在发育环境中感知到的环境。所以,尽管同一物种的基因相同,但个体表型特征却不尽相同。这能让生物的个体更能与环境相适应或匹配。

蜜蜂的发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蜜蜂有着严格的社会结构,蜂群中不同的成员各有不同的任务。同一蜂群的所有成员的基因都是相同的,但是,来自基因型相同的雌蜂却能分化为功能和表型相差较大的工蜂和蜂后。而一个蜜蜂个体是发育成工蜂还是蜂后则取决于它们在幼虫时是如何被哺养大的。

如果把蜂王浆喂给幼蜂,它成熟后就会成为一只蜂后。蜂后能生育,但是其口器发育并不完全,脑袋也较小,但是它有较大的毒液腺体,可以进攻敌人。而如果把高蛋白的虫类食品和某些花蜜或蜂蜜喂给幼虫,它成熟后就会成为一只工蜂。它的后腿有像篮子一样的结构用来采集花蜜,它还有钩形毒针用来抵御捕食者和保卫蜂群。所以,发育可塑性造成了蜜蜂的表型不同,也由此决定了它们对环境的不同适应性。

环境改变与身体适应的错位

按照自然的规律,环境的变化是缓慢的。但是,由于人类的创造性和掌握了科学技术,使得,社会发展迅猛而快捷。首先,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人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从而搜人的寿命迅速增长,即使在100年前也没有多少人能活到老年。而现在60岁以上的人口比率有了显著提高。避孕药的发明让我们的生育环境和方式有了不同于过去的飞跃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全球平均的家庭规模从每位女性生4.9个孩子下降到生2.8个孩子,因而家庭规模减小,生存环境改观。

更为重要的是饮食、生活和工作方式(环境)的改变。20世纪,食品的营养价值不仅丰富了,而且口味更好了。高精糖被添加到食物中,它们的能量净值比传统的碳水化合物要高得多。而传统的碳水化合物消化起来更慢,并且需要消耗能量。更多的动物被饲养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因而让人类消费更多的脂肪,因为饲养的动物比野生动物都要肥得多。原因在于,这些动物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本身消耗的能量就少,而且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养殖者想方设法让动物更肥更重,而肥肉吃起来也更香,更受消费者欢迎。

而生活环境的变化在今天的城市最为显著。例如,与旧石器时代一个大家庭围坐在篝火旁分吃食物和席地而睡相比,今天的家庭在科技的支持下一般是看电视或录相,以及上网等。在出行方面,最大的变化是,过去的人可能会每天徒步行走3至5千米,有时为了采集一些野果不得不行走10千米。两相比较,过去消耗的能量很多,而现在不仅消耗的能量少,而且进食的能量又大大超过过去。工作方式更不用说了,过去的体力活被今天的桃械化所取代,而汗流浃背的工作场所也被空调所营造的舒适凉爽所取代。人们消耗的能量也减少了。

通过技术,我们所做的每一次改进都改变了我们过去不得不费很大力量去适应的环境,我们已经改变了营养环境、疾病环境、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等等。随着环境改变的程度加深和速度加快,人类与环境的错位便大量产生了。

一个非常现实的错位是,今天的女孩在十一二岁就开始了初潮,而她们的祖母们则是在14~16岁才有了月经。这显然造成了现代人身体的成熟超前与社会心理成熟的滞后,也就是身体和思想的错位。而在15万年前,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在青春期同时成熟。而且,未来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在7~10岁进入青春期,并在u~12岁的时候达到生殖能力的成熟。

那么,在现在身体成熟与心理成熟错位的情况下,如何予以应对呢?是对这些生理提前成熟的孩子进行性教育并给予他们避孕和防止性病的药具,还是认为他们心理并不成熟,不需要向他们提供这些帮助?或者说我们必须改变教育孩子和青少年的方法?

人与环境篇6

例1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的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①~⑤的名称依次是()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解析】因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②是血浆、④是组织液、⑤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所以③是淋巴;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所以①是细胞外液,即图中①~⑤的名称依次是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答案】B

【知识链接】体液

1.概念:人和动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2/3,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1/3,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3.体液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回流成血浆。由淋巴、组织液和血浆组成的细胞外液,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的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技巧】淋巴循环是单向的,只存在“组织液淋巴血浆”这一方向,不能逆转,这是判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以及细胞内液相互关系的突破口;或者也可注意组织液是联系细胞内液和血浆的关键,而且都是双向渗透的,该点也可作为解题的切入点。但后者在涉及血细胞或淋巴细胞时,容易出现差错。

【特别提醒】1.血浆和血液、血清一样吗?

血液血浆(包括血清和溶解在血清中

的纤维蛋白原等大分子蛋白质)

血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2.细胞内液与细胞液的比较:

细胞内液一般是指存在于动物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液则专指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二者都溶解有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有一定的物质浓度,都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

3.人和动物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外界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均不属于体液。

例2右图a、b、d分别表示三种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相应通过的具体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肝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b和d

B.图中a为淋巴,b为血浆,d为组织液

C.图中b与d进行水的跨膜运输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D.小肠黏膜(近肠腔一层)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b和d

【解析】依据淋巴只能来源于组织液、流入血浆这一单一方向的流动可知,a是淋巴、b是血浆、d是组织液,B项正确;肝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A项错误;水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项错误;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D项错误。

【答案】B

【知识链接】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不同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细胞名称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特别提醒】“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人体的外界环境提出的,“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体的细胞内液而言的。

二、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成分和生理反应

例3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抗体B.糖原

C.胰岛素D.氨基酸

【解析】内环境是存在于体内且细胞外的液体。所以需要与细胞内的液体(如细胞质基质等)和体外的液体(如尿液,唾液等)加以区分。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是既可存在于细胞内,也可存在于内环境中的一种蛋白质,A项错误;糖原存在于细胞内,必须分解为单糖后才可进入内环境,而体外的糖原被摄入后也必须被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进入内环境,即内环境中无糖原,B项正确;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存在于细胞内和内环境中,C项错误;氨基酸主要通过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D项错误。

【答案】B

【知识链接】1.血浆的成分:水(约90%)、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

2.营养物质:如水、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无机盐、核苷酸等;

3.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等;

4.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5.各种功能性物质:如血浆蛋白、各种激素、淋巴因子、抗体以及神经递质等。

【方法技巧】1.内环境的成分必须是存在于体内,且在细胞外的物质,而存在于体外以及细胞内的成分,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以及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等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内环境的成分是指存在于其中的各种物质,并非结构,如红细胞不是血浆的成分。

例4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部分物质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成分(相对含量)Na+K+Cl-HCO3-蛋白质①142.005.00103.0027.0016.00②147.004.00114.0030.001.00③10.00143.0025.0011.0047.00A.①是血浆,其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

B.②与③的成分差异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C.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可判断是细胞内液

D.①②的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HCO3-含量较多

【解析】K+在细胞内液中的浓度高于细胞外液,而Na+在细胞内液中的浓度低于细胞外液,细胞内蛋白质含量最高,血浆中也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因此③为细胞内液,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或淋巴),B、C两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当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液体渗入组织液而出现组织水肿,A项正确;细胞外液的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HCO3-的含量有关,但不能理解为其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HCO3-含量较多,D项错误。

【答案】D

【知识链接】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

细胞

外液不同点存在部位分布的细胞化学成分相同点血浆毛细血管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织液细胞间隙组织细胞淋巴毛细淋巴管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都属于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三者的基本成分相近例5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某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某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解析】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相对较低,A项错误。

【答案】A

【方法技巧】毛细淋巴管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这是区分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

【特别提醒】1.(1)血浆的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而来;④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⑤血细胞和血管壁上皮细胞的细胞内液渗出而来。

(2)血浆的去路:①经毛细血管壁渗出成为组织液;②渗入血细胞和血管壁上皮细胞;③经肾小球滤过成为原尿。

2.(1)组织液的来源:①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形成;②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渗出形成。

(2)组织液的去路:①组织液回流进入血浆;②渗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③渗入组织细胞。

3.(1)淋巴的来源: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③某些淋巴细胞和淋巴管壁上皮细胞的细胞内液渗出而来。

(2)淋巴的去路:①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②渗入某些淋巴细胞。

例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解析】抗体由浆细胞产生后,分泌到细胞外,在内环境中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A项正确;CO2存在于血浆中,尿素可以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因此CO2、尿素、神经递质等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项正确;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较少,所以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C项正确;内环境的稳态不仅仅包括血浆成分的稳态,还包括组织液、淋巴的稳态以及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态等,因此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D项错误。

【答案】D

【知识链接】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反应

1.调节pH的中和反应;

2.体液免疫中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3.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反应。

【特别提醒】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位于细胞内,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些化学反应也可在内环境中进行。

三、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例7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解析】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K+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项正确;血液中有缓冲对物质,因此血浆的pH保持相对稳定,B项错误;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C项错误;剧烈运动时,血液中CO2含量上升,刺激了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运动加强,D项错误。

【答案】A

【知识链接】(一)渗透压

1.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影响因素: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的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的渗透压越高,反之亦然;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4.正常值:在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5.意义: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二)酸碱度(pH)

1.正常值:7.35~7.45;

2.维持:与血浆中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作用:为酶提供适宜的pH。

(三)温度

1.正常值: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2.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1)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而变化;

(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所差异,一般年轻人高于老年人;

(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有所差异,一般女性高于男性;

(4)健康人的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昼夜变化范围一般不会超过1 ℃);

3.作用:为酶提供适宜的温度。

【方法技巧】1.渗透压的概念是个难点,较难理解,因此可简单地理解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溶液的渗透压就越高;

2.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因此K+外流是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K+内流则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而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因此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Na+外流则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

【特别提醒】1.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而非其他浓度,如质量浓度等;

2.注意质量浓度(单位:g/L)与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之间的换算,质量浓度除以溶质的摩尔质量即为物质的量浓度。

四、内环境的功能

例8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④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C.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D.外界空气中的O2最终进入肝细胞被利用需穿过9层膜

【解析】内环境排出代谢废物主要需要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等的参与,A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项错误;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C项错误;外界空气中的O2最终进入肝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11层膜,即首先要通过肺泡细胞(一进一出2层),其次进入毛细血管,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一进一出2层),由红细胞(一进一出2层)携带运送到肝脏附近,再次穿过管壁细胞(一进一出2层),进入肝细胞(1层)中的线粒体(2层),共穿过11层膜,D项错误。

【答案】A

【知识链接】(一)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不断从内环境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不断排出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以及皮肤等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排出少量水、盐;

2.呼吸系统:吸收O2进入内环境,排出内环境中CO2的唯一途径,也排出少量水;

3.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O2和代谢废物、CO2以及激素、抗体等;

4.泌尿系统:通过排尿将各种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排出水、盐、尿素等的主要途径;

5.皮肤(器官):通过排汗排出多种代谢废物,同时排出少量水、盐、尿素等。

【方法技巧】1.以循环系统为参照,双向进出――呼吸系统;单向进入――消化系统;单向输出――皮肤;输出后又可存在重吸收箭头――泌尿系统。

2.注意审题,找到物质运输的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不同,穿膜层数不同。

3.营养物质吸收进入的内环境不同,除少量甘油和脂肪酸等进入毛细淋巴管外,其余物质都进入毛细血管。

【特别提醒】

物质

类别转移途径相关系统穿膜层数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消化(外环境)吸收(进入内环境)血液循环组织液组织细胞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进出上皮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入组织细胞(1)=7层代谢废物(如尿素)组织细胞组织液(内环境)血液循环泌尿系统体外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出组织细胞(1)+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肾小管壁细胞(2)=7层O2肺泡肺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毛细血管组织液组织细胞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进出肺泡壁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红细胞(2)+进入组织细胞(1)=9层;若被利用+进入线粒体(2)=11层CO2与O2的转移途径相反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CO2的运输与O2相比,不经过红细胞,所以相应减少2层膜,即9层五、内环境的稳态及其意义

例9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①酸碱度平衡②Na+、K+平衡③血糖平衡④产热与散热的平衡⑤水分和蛋白质的平衡⑥CO2-O2平衡

A.②③⑤⑥B.②④⑥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该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及内环境中各种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的相对稳定,其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①可维持内环境pH的稳定;④可维持体温稳定;②③⑤⑥都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其平衡状态都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D

【知识链接】1.稳态的含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稳态的实例:血糖――80~120 mg/dL;pH――7.35~7.45;体温――37 ℃左右;细胞外液浓度――0.9%;渗透压――37 ℃时约为770 Kpa。

【特别提醒】内环境稳态不仅包括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也包括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相对稳定。

例10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对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系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酸碱度、温度和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各种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和协调统一来实现的。

【答案】B

【知识链接】稳态的调节机制

1.直接参与的系统和器官: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2.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特别提醒】1.神经系统参与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参与激素调节,免疫系统参与免疫调节。

2.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只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多种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下共同维持的。

例11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战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解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使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寒冷时出现寒战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生热量来维持体温的恒定,A项错误;出现肺水肿症状说明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组织细胞液含量增多,故说明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B项正确;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进而清除抗原,C项错误;饮水不足,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以维持渗透压平衡,D项错误。

【答案】B

【知识链接】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血糖含量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2)温度、pH相对稳定――维持酶活性正常发挥,保证细胞代谢正常进行;

(3)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几种失调情况: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紊乱,甚至导致疾病。

(1)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2)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等;

(3)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4)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3.特点:

(1)内环境稳态不是绝对的稳定而是动态的相对稳定。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特别提醒】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失衡将引起代谢紊乱,但应避免以下两种误区:

(1)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

(2)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如内环境稳态失调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等)。

2.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涉及三种信息分子,其来源及靶细胞或作用部位不同:

调节方式信息分子来源靶细胞或作用部位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体液调节激素内分泌细胞相应靶细胞免疫调节抗体浆细胞相应抗原淋巴因子T细胞B细胞等六、组织水肿及其成因

例12由于胎儿要从母体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往往会造成孕妇身体水肿。下列水肿与孕妇身体水肿原理不一样的是()

A.过敏反应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的组织水肿

B.长期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C.有蛋白尿的肾炎患者的组织水肿

D.局部代谢旺盛导致的组织水肿

【解析】A、B、C三项都是由于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而引起的组织水肿,与题中的水肿原理相同;而D项是因组织液中代谢废物的积累导致渗透压上升而引起的组织水肿。

【答案】D

【知识链接】(一)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中从而引起水肿的现象。

(二)组织水肿的原因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血浆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

4.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胞内蛋白含量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5.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而流失。

【方法技巧】1.组织水肿的根本原因是组织液增多,因而所有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者血浆渗透压降低的因素都可能导致组织液增多。

2.理解组织水肿的原因主要从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组织液的形成途径入手。

七、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例13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问题: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

(二)实验流程:

步骤A组B组①1号

试管2号

试管3号

试管1号

试管2号

试管3号

试管?等量缓

冲溶液等量

血浆?等量缓

冲溶液等量

血浆②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③记录结果记录结果预测

结果??结论??(1)步骤①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

(2)步骤②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

(3)预测结果:

A组:。

B组:。

(4)由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解析】在实验设计题中,除了自变量要进行对照处理外,无关变量必须保持一致且适宜。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对结果进行的对照分析一定要到位,把现象与结论一起总结出来。

【答案】(1)等量蒸馏水(2)等量的乳酸(3)A组: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上升;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B组: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知识链接】1.实验原理:通过比较蒸馏水、缓冲液、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均不同于蒸馏水,从而说明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

2.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的分析,如下图所示:

(1)对蒸馏水的处理:

结论:滴加盐酸后,蒸馏水pH逐渐减小,如图中③;滴加NaOH溶液后,蒸馏水pH逐渐增大,如图中①。

(2)对缓冲液的处理:

结论:无论是滴加盐酸还是NaOH溶液,缓冲液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如图中②。

(3)对生物材料的处理:

结论:无论是滴加盐酸还是NaOH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如图中②。

实验结论: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蒸馏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对物质,从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生物体内环境对酸碱的缓冲作用是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方法技巧】1.对于实验设计要注意区分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其中在研究酸或碱对生物材料pH的影响时,酸或碱性物质是自变量,生物材料的pH变化是因变量;在研究酸或碱对不同液体pH的影响时,不同液体是自变量,酸或碱性物质是无关变量。

2.表示实验结果的方法是多样的,可用语言描述,可用表格记录,也可用曲线呈现。

【同步训练】

1.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③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

A.②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2.下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①和②

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与②和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5.影星陈宝国做的“水宜生”广告中提到“喝水喝出健康来”,宣称能将水变为弱碱性,长期饮用这种“健康活水”可以改变酸性体质。人在剧烈运动后,积累的酸性物质和调节内环境pH恢复正常的主要物质分别是()

A.乳酸、Na2HPO4/NaH2PO4

B.乳酸、NaHCO3/H2CO3

C.丙酮酸、Na2HPO4/NaH2PO4

D.丙酮酸、NaHCO3/H2CO3

6.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奶牛场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饲喂了大量的某种精饲料后,奶牛瘤胃发酵产酸过多,引起机体血液pH低于正常值,且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产酸过多使pH难以恢复的原因是。pH低于正常值会引起酸中毒,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起作用的物质,以利于奶牛内环境的pH维持在正常水平。机体的内环境是指,主要包括血浆、、。

(2)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惊吓会导致奶牛机体内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使产奶量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的调节方式包括调节。

7.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系统,b表示系统,c表示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还有图中的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调节网络的调节下进行。

(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层生物膜。

8.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系统;甲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和细胞。

(2)乙是由分泌的,调控其分泌的结构是,该结构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架起了“桥梁”。

(3)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

(4)由上图可知,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参考答案】

1.D2.D3.D4.C5.B

6.(1)pH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中和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组织液淋巴(2)神经调节和激素

7.(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降低NaHCO3(4)神经―体液―免疫(5)5

人与环境篇7

关键词:公共艺术;环境设计;人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50-01

近年来,环境艺术中的各个侧重点设计不断的发展,并且衍生出不仅仅是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还包括室内外园林、景观、城市雕塑、城市公共环境等一系列新学科。这其中公共艺术,公共环境艺术的蓬勃发展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念,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精神核心呈现出来。在奥运雕塑的作品展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以多种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表达着他们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同时,也在与其他人相遇中自由交流,在这种交流、欣赏、品味中建构着公共的人文精神。

如何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使创作者与公众能够达成这种意义的生成共识,是值得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反思和探索的问题,这关系到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应该说,公共艺术不仅仅追求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问题,它还关于意识、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对公众的理解和挖掘,以及公众的参与和文化的选择等。

公共环境艺术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艺术具有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三个特征

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伴随着美国对城市的重新规划与治理,一些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公共艺术一词也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则把这种艺术活动推向了高潮。

二、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

城市的片面发展必然引发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人们对艺术化回归的渴望。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三、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

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四、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和象征

在我国,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新概念。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大量出现是在上世纪90年代,城市公共领域的不断增多和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密切关联。可以说,公共艺术理念在我国城市的不断深入和其文化价值的突显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政治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必然结果。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迅速加大。公共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多个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与商业社会的特征相吻合,出现了一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艺术,以充斥于各公共空间的各种广告为标志;另一方面,伴随着公众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消费观念的更新,以消费为特征的艺术――波普艺术悄然兴起,它强调公众的参与和兴趣,提倡具有平民趣味的文化消费,公共艺术呈现出大众参与的态势。在艺术设计上,由于城市设计思想纳入城市规划当中,随着大量欧式建筑在中国大城市的出现,追求艺术风格的个性异彩的公共艺术和个性建筑相呼应,市民广场、沿街立面、草坪美化、滨水景观、商业街公共艺术等的大量出现成为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化景观,公共环境艺术的多元化存在成为构筑城市文化的风景。

所以说,公共环境艺术可以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代表,是城市内在的文化,是城市底蕴的标志。所以要在公共艺术、公共环境艺术上正视问题,认真解决,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人与环境篇8

二、导入新课(4分)

1.同学们请看黑板,注意看老师画了什么?一个人物的动势,我简单的添加几笔,他在做什么?打篮球,你们熟悉的篮球明星有哪些?

2.还是这个人物这个动作,又在做什么?击剑!还是这个人物的动作,还能做什么?乒乓球。知道哪个国家乒乓球最厉害吗?中国。乒乓球是我们国家的国球!

3.你们觉得这个人物的动作还像是在干什么?

4.同样的人物,同样的动作,简单的添加背景,他就在不同的环境中充当不同的运动健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节很有意思的课。

5.课题《人物与环境》先让学生认识基本的人物动势,通过一个固定的人物动势添加简单的环境来开启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12分)

1.刚才几名同学的想法还都束缚在人物的头朝上,脚朝下的姿势。其实,人物的姿势虽然不变,但方向是可以旋转的,这样,你就会得到更多的想法。

2.比如把这个人物逆时针旋转九十度,平放,他就成了这样,同学们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想法?谁说一下?

3.有时候人物的环境也并不局限于体育运动,生活中他这样的动作还能干什么呢?比如,老师这样加上点东西,你看他干什么了?

4.总结:试着将人物动势的方向进行旋转,你会得到更多的想法!

5.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人物,请同学们看屏幕,在屏幕上方出现了一个非常帅气的小男孩,但他没有穿外套,我想问问同学们,人物的服饰大体上分为几部分?上衣、裤子、鞋。

6.这个小男孩的衣服非常多,我们看一下,演示课件,这里还有许多场景,我们看,今天有人邀请他去这里,高贵的西餐厅,不知道穿哪一件衣服好了,有没有同学能帮帮他,给他选一件合适衣服去赴约呢?合适吗?我觉得很合适,这个小男孩也很开心,特别喜欢这件衣服,所以第二天他直接穿着这样的衣服去了这里,海滩,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不合适、不得体,好,我们共同给他选一件合适的衣服,这样就和环境相匹配了。

7.总结:在绘画的时候,人物的服饰要和当前的环境相匹配!

8.刚刚我们看到的是静态的人物,但我们平时看到的人物大多数不是静态的,都是动态的人物,那动态的人物怎样与环境相匹配呢?我们看大屏幕。

9屏幕上方出现了一个人物的剪影,同学们猜猜,你们看他在干什么?老师提示一下,出示衣服,看看穿这样的衣服的人物在干什么呢?揭示答案,他在玩滑板。

10.再看一个,看看她在做什么,揭示答案,在双人滑冰,当你对一个动作没有想法的时候,可以将她旋转一下角度,也可以配合其他的人物,动物,植物等等,让他去在画面中做合理的事情。

1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特殊的人,请看屏幕。他的名字叫做百变小强,小强想把他的一次奇特的冒险表演给大家,同学们想看吗?看的过程中,你们要找出两个问题的答案,他在几个场景中出现,动作有变化吗?好,故事开始!(投影仪播放一个简单人物不停的变换服装和环境的手绘稿)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小强乘坐波音747号飞机在天空翱翔,看着漂亮的云朵像棉花糖一样可爱,他便纵身跳了下去,别担心,他早已经准备好了跳伞服,打开了降落伞,接着,他又听说海洋里有个巨大的宝藏,他便乘坐小强无敌号帆板,换上救生服,乘风破浪,驶向目的地;来到目的地,他便换上潜水服,不顾一切的潜入海底,他看到了漂亮的珊瑚礁,稀奇古怪的水中生物,他找啊找啊,到底最后找到宝藏了吗?请听下回分解!

12.好了,提问,刚刚小强在几个场景中表演节目?3个!他的动作有变化吗?没有!同样的人物,同样的动作,老师却让他在3个不同的场景中完成不同的事情。通过1-4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旋转人物动势的角度,可以帮助他们拓宽思维,从而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5-7的讲解让学生明白静态人物的服装与环境的匹配。

通过8-10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动态人物的服装与环境的匹配。

通过11-12的讲解,让学生观看教师手绘的作品,并通过故事及变换服装和背景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创作欲望。

四、学生作业(18分)

1、现在,老师手里有三个神奇的信封,请同学们按照信封里面的 要求进行创作,谁有胆量尝试?

2、没得到的不要灰心,老师这还有个重量级的人物,看看这是谁?老师自己的一个大头贴,由于摄影技术的问题,服装和背景照没了,谁能帮帮老师?

3、其他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张带有人物动势线描的纸,同学们需要给他添加合适的环境和服饰,使他的动作与环境相匹配。看看谁的作品画面最有创意而且作画速度特别快!

五、同学作业,教师巡视,播放课件

六、展示,总结(3分)

从色彩,造型和创意几个方面进行点评,并总结之前布置的几个特殊的作品。

七、拓展

1、今天同学们表现的不错,老师想跟大家一起做个游戏,想做吗?屏幕出现了一幅画,现在这幅画面就是环境背景,哪个大胆的同学上来充当一下人物,摆个姿势和这个背景融合在一起?

2、你真了不起,你能邀请到法国画家德加的大作《舞台中的舞者》中著名的芭蕾舞演员和你翩翩起舞,你太幸福了。这幅油画中舞台的布景和绿色的地毯衬托着光照下的,背景和人物互相衬托,使她显得虚无缥缈,绚丽变换,成为传世之作。

3、我们再看这幅作品,还是人物与环境,的一副人物画,背景却是我们祖国的名山大川,这样的处理能让画面中伟大领袖更加的雄健和大气,一代伟人指引江山的豪迈情节体现得淋漓尽致,看到这幅作品便想起的那首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们才是今朝,你们是未来的一代天骄!

上一篇:寓言四则范文 下一篇:战争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