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作文素材范文

时间:2023-11-02 23:53:42

人与自然作文素材

人与自然作文素材篇1

一、中学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现状分析

1.中学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现状调查

从我校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分析,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大致有如下原因:

第一,缺乏素材积累的习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积累丰富多彩的、鲜活的作文素材,必然要求学生要做一个有心人,养成经常积累的习惯。在平时的生活中,有经常积累素材习惯的人只占被调查人数的5.5%,而大多数的人很少有积累的习惯。

第二,缺少将拥有的资源转换为素材的能力。一般来说,写作素材主要来自个体所接触的生活和对这些生活的体验、阅读积累和基于前两者的虚构想象。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写作素材来源于阅读,接近20%的学生素材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体验。没有把握好丰盈的源头,又怎能将其转换成丰富的写作素材呢?

第三,对自己拥有的素材缺少个性化的体验解读和深层加工。作文素材积累的过程不是一个机械地摄取素材的过程,不是像照相一样简单地定格然后然后就可以冲洗出照片,而是一个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68%的学生认为自己使用素材时生硬,28%则干脆很少或不会使用。

2.中学学生作文素材使用现状分析

(1)贫乏化

学校课程学习已几乎占据了中学生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写作素材相对单调、贫乏。如一次写作训练中,一学生作文的中心为“人生在世,会经历各种痛苦。痛而不言,体现人性的坚强。”全文主要采用例证法,可通篇作文只写了林肯成为一届著名总统前经历的人生的种种惨痛经历一个例子。

(2)老旧化

与素材积累的贫乏化紧密相连的是作文素材的老旧化。作文中,常常重复写着众所周知的、缺乏个性色彩的老旧材料。如对高三年级一次作文材料的归纳,下列素材反复出现。

古:孔子、屈原、司马迁、夸父、诸葛亮、陶渊明、苏轼、李白、文天祥……

今:邓小平、史铁生、钱学森、袁隆平、刘伟、李泽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外国:贝多芬、海伦凯勒、哥伦布、乔布斯、林书豪、马丁路德金、奥斯特洛夫斯基、霍金……

(3)浮浅化

浮浅化就是学生对自己作文当中所用的材料没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只是人云亦云或者在作文中简单地拼凑、堆砌材料,写作流于事情的表面,用这些材料堆积而成的文章不能给阅读者任何感情上的共鸣或思想上的启迪。

如《夏之韵》片段:

夏天天气炎热,不愿外出,待在家里,看看电视,睡睡午觉,虽然无聊,但非常舒服,有空时,玩玩游戏、打打牌,也可以打发时间。炎炎烈日,到了水库,脱下衣服和裤子,跳进水里,那就一个字:爽。洗澡可以洗好几个钟头,天气热,大家都不愿从水里出来,但为了吃饭也没办法。

这段对夏天的描写,只简单罗列了夏天做的几件事,对夏天的感受仅停留在打发时间上。缺乏对夏日风情细致入微的观察,没有对夏日生活独特的体验,也没有由夏日而引发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到思考,整段文字就停留在由夏联想到的若干事件的浮浅、粗线条的概述上。

(4)雷同化

写作素材的雷同化是不容忽视的现象。写作是一种充满个性的活动,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每个人感受到的内容必然有所不同,写作要表现的就是个体感受到的独特的东西。但现实生活中个性飞扬的学生作文中的用材却常常惊人的一致,这也反映在高考作文当中。阅卷老师往往觉得苦不堪言,不断雷同的素材,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不到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阅读体验。

二、作文素材积累的对策

针对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现状,以及其身心特点和现实条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素材积累指导的对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列举在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做法。

(一)生活素材调查法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写作素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注意到这些素材,使之成为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为了积累收集某一方面的素材,可制定某一收集调查的计划,设计调查的内容。

例如:家庭生活类调查(父亲)

①翻翻父亲的相册,了解不同时期的父亲。

②请母亲说说她心目中的父亲形象。

③请爷爷奶奶说说父亲的故事。

……

调查法能让学生对所收集的素材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甚至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事情的过去等这些凭人的感官无法感知的方方面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社会、人生的理解。

(二)构建素材网络法 构建素材网络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平时收集起来的零散素材定期进行归纳整理,把他们变成一个个系统的、互相关联的网络,使零散变得系统、陌生变得熟悉、肤浅变得深刻、单一变得多向。

(1)盘点罗列法

围绕某一主题,针对某一阶段时间内的中心人物或事件对素材进行盘点罗列,这样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素材有一个整体的框架网络,达到强化素材积累的目的。分类时不拘泥于类别的逻辑性,以容易实际操作为准。如我们把要积累的素材分成人物、事件、自然、语言等若干方面,每方面划分小的主题。人物类分十大品质人物、十大魅力人物、十大个性人物等;事件类分十大感动事件、十大哲理事件、十大反思事件、十大动人瞬间等;语言类如美丽十句话、哲理十句话、幽默十句话、最美诗词、最直入人心的句子等。

(2)层层挖掘法

层层挖掘法指的是根据某一中心事件,采用层层分析,深入挖掘其内涵或多重意蕴,以严谨缜密的思维来深入分析材料,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和观点。

如关于德国青年卢安克的素材:卢安克已于2010年年底关闭博客,离开中国。但卢安克在中国的影响已持续了十多年。在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后,他顿时成为舆论的焦点人物,其原本安静有序的生活也被彻底打破!怎样看待这一事例?

从材料中卢安克的选择角度,可以这样看。

挖掘层次1:卢安克特害怕别人崇拜自己,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想到理想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其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可以写“理想与现实”。

挖掘层次2:有很多人不解,被人关注有什么不好?既可以出名,还可以得利。但卢安克名利都不想要,他希望平淡的生活,认为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

挖掘层次3:卢安克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为了博取众人的眼球,他只是在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而已,他只希望做好自己,可以写“做好自己,留住真我”。

(3)发散蔓延法

发散蔓延法指的是围绕着某一素材引申出不同的关键词,再由这些关键词联想到相关的材料,甚至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二次联想,三次联想等等,使那些本来看似无关的材料联系起来。

下面以乔布斯的素材为例:由乔布斯与苹果公司的中心事件可以提炼出梦想、创新、机遇、胆识、坚强、慧眼识珠、珍惜时间等关键词。从这些关键词出发,进行二次联想,如苹果公司的成功源于一次次的创新,由此可以提炼出“创新”这个关键词,由创新这个关键词出发又可以联想白石老人五易画风的故事,还可以联想到现在兴起的“国学热”,社会上各种国学传播的新方式,如《〈论语〉讲义》《隐藏的〈论语〉》《和孩子一起读〈论语〉》《漫画〈论语〉》等的各种创新解读。

(三)激活提升感悟法 感悟的积累是作文素材积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感悟的贫乏无可避免地会导致学生作文的浅层化、平面化。那么,怎样才能激活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呢?

(1)交流碰撞法

在与社会的交往中,许多心理体验活动是人们不曾明确意识到的,如果说人的全部体验是一座冰山的话,那么很大一部分是沉在海底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丰富的资源打捞出来,成为写作的鲜活素材。

交流碰撞法可以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如在写作“成长”这个话题时,我就让学生围绕“我的成长有你相伴”、“成长就是渐渐懂得”、“成长的味道”展开课堂讨论交流。也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激活学生感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去唤醒学生,如在春意盎然的时候,我们曾做过一个“人间四月”的活动,教师用自己对春天的热情去呼唤学生,利用QQ群向学生发出倡议:“人间四月天”,一个诗意盎然的季节。你有多久没有感受过自然的气息,带上你的相机,带上你的纸和笔,带上你的心,让我们和春天来个约会吧……附上教师拍摄的“美在这里”的图片和文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他们上传了许多心灵与自然偶然相遇而感受到的强烈春天之美的风景与文字,这些都成为他们写作的难得的素材。

(2)情景感染法

写作只有调动学生生命中最深切的体验,才能真正走进人的心灵。许多曾经拨动我们心弦的东西渐渐被岁月的风尘淹没,曾经生动丰富的素材沉积在记忆深处,无从打捞。这时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设置一定的情景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动,将它变为写作的可贵素材。

首先,抓住情景,适时积累。生活当中有许多特殊的时刻会激发我们独特而深切的感悟,语文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特殊的情景,在学生感慨万千、心潮澎湃的时刻把这些材料及时地积累下来。如新生入学不久,第一次住校,第一次体验到离家的孤独,第一次体验集体的生活,第一次体会思家的滋味。这时,引导学生积累离家的感受,对父母的理解,成长的滋味。中秋时,引导学生积累节日的诗文,情形和感受等。

其次,创造情景,积极积累。如在收集与“亲情”有关的素材时,教师可事先收集一些体现亲情的真实瞬间,拍摄或收集相关的图片,寻找相关的音乐,可以通过动人的亲情画面勾起学生对亲情的点滴回忆。可在课堂上播放父母接送孩子、为孩子送东西的画面,不同年龄的父母见到孩子的表情和孩子见到父母的表情,比照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父母的照片。网上搜集父母的空间或博客里有关儿女的内容,父母年轻和年老时的照片。虽然亲情的表现各有各的不同,每个人所感受到的亲情都不一样,但这些真实的生活一定可以引发学生对自己亲情的记忆和感悟。

人与自然作文素材篇2

关键词:初中生;作文;作文素材

一、写作原因

对于绝大多数的初中生来讲,要煲出一道美味的作文之汤,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即使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却往往煲出了一份“惨不忍睹”的“杂色杂味”的勉强称之为汤的“作文汤”,其中辛酸苦不堪言,最后只得感叹"赤手空拳难敌虎,家徒四壁羞待客"。究其原因,无非就是缺少“食材”——作文素材。

俗话说“素材是作文的血肉,主题是作文的灵魂”。如何拥有充分、生动、典型、新鲜的食材——写作素材去表现主题,煲出美味“作文浓汤”,是我们中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学组着手探讨、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这一难题,以期对当前中学生作文素材积累教学提供一些借鉴,以期初中生能够煲出属于自己的美味“作文汤”。

二、探究“厨艺”之“煲作文汤”方法——如何积累素材

如何帮学生解决煲作文之汤时"无食材下锅"的困境?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并且一定要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我们初中语文组总结了一些“厨艺”秘诀,以期找到充分、生动、典型、新鲜的食材——写作素材,以供初中生下锅煲汤——煲出美味作文汤。

(一)煲作文汤之秘诀一——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煲“作文汤”时,必须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煲汤的兴趣,搜集“食材”——作文素材的兴趣,从而将身边鲜活的人与事——这些丰富的“食材”都吸收、储藏进他们的头脑中,这样,煲作文汤时就不愁食材匮乏了。那么,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搜集“食材”的兴趣呢?我们初中语文组研究决定采用“小组合作竞赛法”——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小组内部合作搜集“食材”——写作素材,小组间进行竞争,每天检查一次,看哪个小组搜集的“食材”——作文素材又多又好。然后开展“周冠军”比赛,每周进行一次评选,评出搜集“食材”——写作素材最多的小组,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典型、最精美、最新颖的小组,给予这两个小组“周奖励”,奖品为“笔记本”。接着让各个小组冲击月冠军,每个月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多的小组,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典型、最精美、最新颖的小组,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佳合作小组,奖品为“优惠券”——免交作业一星期。最后各小组冲击“年度总冠军”,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多的小组,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典型、最精美、最新颖的小组,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佳合作小组,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佳灵活运用小组,奖品为荣誉证书、“笔记本”、“优惠券”——免交作业一星期和免检背诵课文一次。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了学生搜集“食材”——作文素材的兴趣。

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惊喜不断!我校初中生经过一个星期的搜集,搜集了诸如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杨善洲: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2012传播中华文化年度十大人物之一咏钢琴巨星郎朗致力传播优秀音乐,指尖在黑白间跳跃心灵在东西方穿梭。二咏当代大儒学贯中西美华人杜维明,从上世纪开始在世界百多个国家奔行。把儒家崇尚和谐的处世哲学宣扬推崇,天人合一生存智慧不同国度扎根盛行。……学生搜集了食材——写作素材,煲汤时就不愁没原材料了!

(二)、煲作文汤之秘诀二——耳聪目明,认真观察生活

煲好“作文汤”,立意新颖了,那么“食材”——作文素材就是关键了!怎样选“食材”——作文素材呢?初中生就要做到耳聪目明,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有用的食材——作文素材,因为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这就像蜜蜂酿蜜一样,只有广采粉,才可以酿好蜜!初中生要做生活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关心国际风云、社会生活,留意身边琐事,体验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学会从中捕捉写作材料,并且要善于思考,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深刻的东西来。身边的人,身边发生的事,是最易带有个性色彩,也最容易触动情感的,因此都是非常好的“食材”——写作素材。

在家中:日记是记录生活、积累“食材”——写作素材的好方式。日记可以培养初中生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积累卡片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每当遇到或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语段,或者是自己突然有灵感了,就可以随时写到积累卡片上。积累卡片可以记述初中生某一瞬间的感动,捕捉初中生的灵感。要想写好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平时就要注意观察;要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谈一点感受,抒发一段议论,就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或赞成,或反对,或褒或贬,总得有自己的看法。这样积累了一定的“食材”——写作素材,初中生也就不用谈汤色变了,煲作文汤也就不难了!

王晨曦同学的习作《永恒的慈爱》,就是他平时日记里记述的他与奶奶之间的情感故事。他抓住了一瞬间的感动完成了他的习作,引起了我们的情感共鸣,煲出了一道浓浓的爱之作文汤。他在文中写到:时光匆匆流逝,我知道了更多的知识,懂得了更多的事情,我与奶奶的代沟慢慢的显现出来,我开始觉得奶奶不是天下最慈爱的人,我对奶奶产生了厌烦之感。那时我一回到家,一句话不与奶奶说,一眼都不瞅她,径直走到卧室里写作业,奶奶问我,我也很少回答,也不会和奶奶主动交流了,奶奶了继续寂寞的做着手工活。有时奶奶看电视的时候,因为不识字,问我字怎么读,我也总是不理睬奶奶;奶奶也参加了不少的健身活动,奶奶总告诉我矿上组织的户外活动既能健身又能交到朋友,劝我也去玩玩,我对此嗤之以鼻。有段时间奶奶还去包包子赚钱补贴家用,但我也总是觉得她贪财,所以我对奶奶更加烦感!后来,我与因为小事也有时会吵架,与奶奶的误解变得越来越深,我忘记了奶奶对我的慈爱。

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来,奶奶已去外边参加活动,我忽然发现在沙发上放着一样东西,这是奶奶小时候给我买的风车,我的心里忽然想起奶奶在我小时候那慈爱的样子,带我去户外玩耍时快乐的表情,我的泪流留下来了,我忽然明白了奶奶的良苦用心,奶奶是想多挣点钱,多让我过的好点。奶奶回来了后,额头上沾满汗滴,我看着奶奶已经日渐衰老的面孔,再一次想起了当年我和奶奶看火车的快乐。奶奶坐下来,我看到奶奶的那苍老干裂的双手手,看到了奶奶这几年的辛劳与悲酸,这一刻,我泣不成声,这一刻,我与奶奶所有的矛盾都已经消失,这一刻,留下来的是永恒的慈爱。

(三)煲作文汤之秘诀三——广泛阅览,厚积薄发

初中生要想煲出美味浓汤,就必须多听多看,听时代脉搏,看中外古今,这样才可以搜集、积累最新颖、最典型、最精美的“食材”——写作素材。"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收集材料,提起笔来才能左右逢源。在看、听的同时,初中生还要手勤,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实践证明,搜集素材重要,要把素材化为己用更重要。为了避免初中生阅览时浮光掠影,“雨过地皮湿”的现象,我们初中语文组研究决定,让学生在阅读时把读物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语、谣谚典故和史实等,及时分类摘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并且每节课的课前都会拿出五分钟的时间让其中一个小组的其中一名学生诵读自己积累的“食材”——写作素材,在他与我们分享的同时,让他谈谈搜集这一“食材”——写作素材的目的,根据素材内容与口语表达给予相应的分数,然后把分数折合到小组合作竞赛搜集素材的评选中,以督促初中生搜集到精美的“食材”——写作素材,从而有利于煲出美味作文汤。

荣获2013年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的王佳宁同学在煲《信念的力量——观有感》这道作文汤时,就是对最新“食材”——写作素材的合理运用,让我们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她在文中写到:信念的力量,能有多大?在了解陈家顺的经历后,你就会相信,信念的力量,远比你想象中要大。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他,却为了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即使这样辛苦,陈家顺也从未抱怨,他早已把农民工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看待,为他们做事,让他感到光荣。他的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可,为什么一个那么平凡的副局长会坚持为自己找“麻烦”这么多年呢?这正是因为他的信念——就如他自己说的,“最怕的就是老百姓你们干部骗人”。这信念非常朴实,但又是伟大的。信念是什么?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是那么渺小和微不足道,但对于几乎所有的伟人,包括陈家顺而言,它如夸父奔跑时天边的太阳,雨夜还家时家中为其守候着的那盏忽明忽暗的灯,世界地图仍不完善时探险家地图上那块等待被填充的空白……它值得整个世界的人用一生去追寻。

没有信念的努力,“无异于在茫茫黑暗中远征”。这个比喻用得恰如其分。但有了信念的人,即使他仍要面对黑暗,他也能靠着这份执着的追求撑下去,只要信念不坍塌,他什么苦也能忍受。但是,没有人生来就能预测人生的方向。在找到信念之前,成功对于你也许就像柯罗连科所描绘的火光,可望而不可即。直到某一天,信念有意无意地出现在你面前,也许出自父母的劝告,也许出自兴趣的指导,甚至可能出自一本书、一句话甚至一部韩剧的主人翁,但它总能像天边的北斗星或航船的罗盘一样,指引你一步一步地下赢这盘人生的棋。信仰的主人可以是平凡的,但最后总能获得成功。“平凡滋生伟大。”但现实生活中没有信仰或中途背弃信仰的人仍比比皆是,他们的人生就像一只空杯,外观再美也终究只是空壳罢了。人生的意义是由对社会贡献的多少来决定的。……拥有信念,才能抓住成功。

三、小结

人与自然作文素材篇3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对小学语文教材的习作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后发现:整个小学阶段习作训练范围变动不大,习作要求则呈螺旋式渐次提高。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决定花大力气进行以“小学生习作素材的有效积累与利用”为课题的研究。该研究旨在促成学生逐步养成依照一定的目标指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以实现高效利用平时所积素材直接为习作服务之目的,并借此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选材成文的能力,使“磨刀不误砍柴工”成为现实。

经过一段艰苦的探索,我们摸出了一些门道,这就是:

一、为师把握“一杆秤” 有“的”放矢方有为

我们知道:素材是指以观察、体验和感受等方式,从现实生活中直接搜集到的、尚未加工和提炼的感性的、原始性材料,自身具有朴素性、原始性和客观性。而儿童思想单纯,观察的专注性和广泛性,体验和感受的敏锐性和深刻性都较成人差,吸纳和贮存外部信息的能力尚未形成。要他们在承受繁重的课业负担的同时,从纷繁复杂的天地万象中搜寻习作素材,哪怕教者花再大力气指导,也于事无补。其结果只能让学生因为“满天繁星不知哪一颗属于自己”而放弃习作素材的搜集,走入随意应付习作的怪圈。这种“十个指头按十只跳蚤”的指导方法,只能造成“面面俱到,一面难到”的结局。由此,我们认定:指导学生有效积累习作素材,是习作教学成功的首要一环。

然而,有效积累习作素材,涉及到积累素材的目的、方法和途径。研究表明:写作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收集材料,选材组材,组织语言,修改字句是写作的一般能力。而收集材料则是写作的一般能力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头等工程,也正是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致力之所在。

从大量深入的调查得知:在小学阶段开展“泛积累”的学习活动,不仅不能激发学生主动而有效地搜集习作素材的积极性,反倒会使学生更加厌恶习作。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者对所任学段,尤其是所任年级的整册及各组教材的习作目标和内容不能了然于胸。认识的模糊必然导致指导的盲目。为了纠正这一积弊,我们反复学习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从而明确第一学段主要是让学生“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则强调引导他们“留心周围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要达到的要求才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此基础上,再深入了解自己所任年级整册及其中各组教材的习作要求。这样,教者自己心里有了“一杆秤”,教学行为便能做到有的放矢,“由点连线,由线成面”地对学生如何搜集积累习作素材也就能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蓄材给予“一盏灯” 明标导航善采撷

教师自己熟知教材的习作训练目标和要求之后,必须充分利用好单元导读及“口语交际”和“习作”提示这些助教材料,尤其是导读,它不仅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获取学习方法,同时也为学生调整生活视角,有效搜集习作素材指明了行动方向。如有关“父母的爱”这一主题的导语会有这样的提示:留意父母亲的言行举止,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句不经意的言语,也许是一次表情变化,也许是一个轻柔的动作,都在表达爱,传递爱。六上“走近鲁迅”这组则提示我们“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六下第二组导读却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节日、服饰、饮食、民居,运用以前学到的方法,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这些提示语,有如浩瀚大海中的灯塔,为学生克服“盲目、随意、无序”的高耗低效的搜集习作素材的行为起了极好的导航作用。为此,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领会“导读”内容,明确搜集本组习作素材的指向,并在这一目标驱动下心存观察兴趣,怀揣“选美之心”,从课堂文本到课后阅读,从校内活动到校外生活,扩大阅读、全面观察、处处留心、时时思考、随机记录,从而实现有效积累习作素材之目的。如此而行,学生不仅没有了无所适从的窘迫,采撷习作素材的学习实践活动由于“航道明确”而使压力大大减轻,且在单元习作时有效利用素材也有了清晰的方向,取材、选材的坡度便明显降低。这样,便为激发自主“聚材”、“用材”兴趣,最终实现减负增效的习作目标奠定了心理和行动基础。

三、用材授予“一套术” 联、汇、比、选,用中创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占有一定数量的材料之后,如何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善于识材、选材,善于提取精华,以以一当十的典型材料使习作出彩,是习作指导的关键环节。

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通过回忆教者自己的成功经验,深入了解课文作者的成文背景,归纳出一套易于学生接受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相机授予他们,实验证明运用这套方法,可达到高效利用素材的预期效果。

我们知道:素材通常分为生活素材和文字素材。而运用材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套用原始材料,而是根据写作的需要,将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使原材料变成符合文章需要的有效之材。而根据两种素材的不同特点,我们宜授予不同的提取素材和利用素材的方法。

生活“素材”,重在指导学生根据每次习作需要,有目的地集中、提炼、加工使之成为“题材”。为了实现“素材”到“题材”的有效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引导学生领会本组习作要求后,采用以下四步法有序进行,实践证明,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第一步:联。启发学生敞开记忆闸门,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像过电影似的从过去的岁月里追寻相应素材,之后,再以主体的身份,依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从所搜集到的材料中,去筛选、评判,用心去体验与感悟这些素材,将其内化为自己理解并接受的资料,从而把握素材,收集起符合本组习作要求的“题材”来。

第二步:汇。将自己整理出的符合本组习作要求的“题材”与同学遴选出的“题材”汇集起来,在广泛交流中吸纳相关有益信息,以收到“纳百川而成江海”之效,“胸藏万汇凭吞吐”之功。

第三步:比。这是有效利用习作素材的重要抓手。有道是“有比较才有鉴别”。汇聚相关“题材”之后,教者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习作题目或要求中的关键词语,首先通过自行把占有的材料加以比较分析,筛选出最切题意,且自己最熟悉,别人可能考虑不到的习作素材,再与他人所选素材作细致比较,深化交流、深入辨析,进一步了解自己所摄取的素材。

第四步:选。即通过反复比较之后,教者应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从突显自己与众不同之处出发,选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素材,尤其要选择既符合该次习作要求,自己又容易把握的素材,这样才有望写出“真实与特色相结合”的个性化习作。

文字材料通常有别于日常生活中摄取的素材,尤其是文本,多是学生学习语言,丰富情感,交流表达,培养语感的运用价值极高的素材。阅读课上借助文本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文本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是促成学生独具慧眼,准确、迅速地从已有知识和生活素材的积累中选择那些贴切、典型和新鲜的材料,利用和借鉴文本作者的语言、成文方法,启迪自己的习作思路、点燃创新火花,打造符合单元习作要求之佳作的省时高效的重要途径。

为了高效度利用文本这一习作素材库和学生根据单元习作指向所采撷到的优文佳作,教学中,在让学生明白习作要求后,在习作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遵循“有效引用,适度模仿,力求创新”的原则,使所选生活素材与文字材料致密结合。这样,不仅减缓了成文的坡度,提升了成文的速度,而且使习作在真实的基础上,变得既生动又有文采。其法如下:

1.直用其句。即诱导学生直接把从经典文本里抄录或背下的优词佳句引来为我所用。如以“成功了”为题习作时,教者事先让学生背诵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杨万里的《小池 》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等古诗句,并着意引导他们恰当的运用其中的诗句。于是便有了以下的精彩文句:

张敏的习作在终于在县里获了奖。老师和同学们都夸她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而她自己却说“我就像‘小荷才露尖尖角’,我要继续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

校运动会上,胡昊一举刷新了我校跳远记录,校长高兴地说;“今天,胡昊同学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只要他坚持不懈,不断努力,一定会创造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精彩来!”

2.沿用其格。即借助课文或其他美文的不同句式和构段谋篇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内容。

如让学生沿用“首先……接着……然后……”的句式有序地组织文字;区别“总――分――总”和“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文特点后分别练习写作;用“回忆式”、“强调式”“诗句、歌词直引式”开头、结尾等,都是易于见效的方法。我校一位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后,让学生仿作者用排比句式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写自己的所见。一位学生选择自己看舅舅的鸭场时记下的素材加以整理,便写出了以下佳句:

这里的鸭子真多呀,菜鸭蛋鸭,各色各样,放眼望去,满目皆鸭,像是给宽阔的池塘铺上了随风拂动的多色巨毯;这里的鸭子真乖呀,进棚进食,菜鸭蛋鸭自动分群,像是有谁在无声指挥;这里的鸭子真灵呀,电铃一响,全都争着挤向料槽,伸长脖子觅食。

再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者若能有意让学生从中体会“触景生疑――分述故事――点题释疑”的行文方式和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品质的习作方法,在本组习作时再加以点拨,学生们仿其格,从自己搜集的生活素材中选择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小伙伴的特点,就可以做到有“形”有“骨”,有“血”有“肉”了。

3.活用其情。引导学生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典语言生成的背景和表达的感情与自己习作中的情境和心态相比照,而后依据习作需要将经典语言中的相关词语稍作改动,从而创造出“为我所用”“表我心境”的佳句或佳作来。如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写同学之间的友谊时,可活化为“汀江河水长千里,不及同窗手足情”;在叙述师生情义时,则可脱体为“紫金山巅高千丈,不及恩师待我情”。如此切题化用,不仅是文采增色,而且能极有效地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收到一石数鸟的效果。

4.延用其神。新课标语文教材的入选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文章的优秀篇章,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会遇到不少精彩之文。它们不仅是学生习文之范,更是育人之典。其中点睛之笔可有一花引来百花发之功。如《落花生》中花生“外表不好看,实际很有用”“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两句,形神俱在,可谓妙极!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文末之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此乃文眼龙睛,谓之神也!习作时,教者注意以这些凸显文章中心的句子为核,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便可从生活中积累的素材里抽丝剥茧,选出体现人物品质特点的佳作来。以《落花生》为例,教学完本课后,教者围绕“外表不好看,实际很有用”,着力引导学生进行形似联想,学生便自然会想到并写出赞美诸如苦瓜、黄瓜、土豆、地瓜、山药的好文来;再由此及彼引其进行类似联想,也不难想到并写出赞美诸如扫把、黑板擦、抹桌布、古桥等事物的佳作;这时,如果教者不就此打住,而是抓住“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显“神”之句,引导学生进行由物及人,由表及里的“神似”联想,学生顺理成章地写出诸如赞美脸黑心明的掏粪工、扳道夫、建筑工,身残心善的独臂大叔、驼背婆婆、盲眼姑娘等人物的优文来。

人与自然作文素材篇4

一、积累课本作文素材的重要性

教师都知道积累素材的重要性,但高中时间紧,任务重,生活面窄,无论是从生活中引入源头活水,还是从课外书籍中汲取营养,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我们为何不先开采“自己脚下的金矿――课本中的素材”呢?课本选文大都是名家的名篇,大都思想深刻,感情纯美,文采斐然,人物形象生动,而且课上大都已经深入分析过,师生对内容非常熟悉,稍加梳理和积累,那些极好的素材就在作文中大放异彩。

二、积累课本中哪些作文素材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课本梳理和素材积累的时候,要有很强的目的性。衡量的标准就是对我们的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有没有帮助,能不能直接或者稍加改造就运用到作文中去。课本作文素材的梳理和积累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用作事实论据的名人事迹、重大事件等。

终于,司马迁选择了相信自己,挺起了生命的脊梁,从此匍匐于地的殿臣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结舌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跃。凭借着坚强和博学,他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重重的一笔。

2004年全国卷:“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意见”

课本中的文化名人、作家、人物,他们大都际遇不凡,思想崇高,个性鲜明,可以作为典型的事例用到议论文和散文中去。

2.可以作为理论论据的内容。

①法国思想家帕斯尔说“人只是一支芦苇,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宇宙间任何一件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然而人却成了万物的主宰,这正是因为人有会思想的灵魂,人因为思想而高贵。然而当人的思想被关在一个笼子里而失去了飞翔的自由时,人还是“人”吗?

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可作理论论据的材料,包括深刻的思想、名言警句、先进的观念、灵光闪耀的顿悟之语。大师们底蕴丰厚,高瞻远瞩,视野开阔,往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见解深刻,思他人之未所思,言他人之未能言,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启发性,往往能点燃读者的智慧之火,照亮整个世界。大师们心系社稷,关注民生,悲天悯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这正符合发展等级里的“深刻”、“有创新”等要求。格言警句更是他们智慧的精华,凝练隽永,脍炙人口,运用到文章中,画龙点睛,颇有以一当十的效果。

3.感情浓郁的语句,饱含真情的片段。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是《我与地坛》的最后一节,母亲去世后史铁生深情追忆的文字,这一段文字是无尽的痛悔,也是热烈的讴歌。这样的材料课文中很多,如老舍《想北平》中对故乡的眷恋,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孙犁在《亡人逸事》中对含辛茹苦的妻子的深情悼念,这些文字感人至深,能不断净化我们的灵魂。积累并在作文中化用这些文字,一定可以拨动阅卷教师的心弦,形成强烈的共鸣。

三、动态运用中做好课本素材的积累工作

课本作文素材积累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有两点:一是不熟悉素材,摘抄之没有经常看看、背背、想想,置之脑后,不闻不问,非常生疏,几乎是没有印象了,要在考场上熟练运用无异于痴人说梦;二是没有运用意识,没有通过运用将素材内化存入大脑,达到驾驭自如的地步。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动态运用中做好课本素材的积累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研读材料,提炼论点,明确材料使用方向。

我在一次作文训练课上,讲述了王勃探望父亲路过南昌,在都督阎某的宴会上写下《滕王阁序》技惊四座的事例片段,要求学生们讨论之后说说可以从中提炼出哪些论点,可以用于哪些方向的论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①年轻人要学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

②要有抓住机遇的意识,也要有相应的勇气。

③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没有一定的能力和才华,就不能把握机遇。

在积累素材时,应该深入研究一下,看看材料的内蕴是什么。提炼出论点,明确它可以用于论证什么,学生就设定了材料使用方向,同时也就加深了对材料的认识,形成了深刻的印象。

2.加以联想,辅之以分析议论,写出文采斐然、论证有力的语段来。学会一材多用,在反复运用中熟记素材。

这是动态积累作文的关键和精髓所在。我要求学生认真研读《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提炼出几个论点,写几个议论语段,下面举出一例:

人应有顾全大局,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的胸襟和气度。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非常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一直郁郁不得志,不免发几句牢骚。但他还是以国事为重,毅然夜访敌营,智退秦晋大军。千载之下,其胸襟,其气度,仍让我们敬佩不已。

针对同一素材从不同方位分析,不仅能使素材变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气,还能使我们克服思维的单向性和习惯性,摆脱找不到素材的尴尬局面。对同一素材,我们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就能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为不同立意的作文服务。尤其重要的是,在反复运用中,要将素材内化为自己的财富,做到熟练运用,自如驾驭。

3.要善于将同类素材合并归类,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在梳理课本中素材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同类或相近的素材归入一类,将它们写入一个语段中,这将大大加深学生对素材的印象。例如:

关于“亲情”你能联想到课本中涉及的哪些素材?

亲情:辞官还乡侍奉祖母的李密;念念不忘祖母教诲的归有光;虽生死殊途仍思念亡妻的苏轼;侄儿去世悟得“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韩愈;母亲去世而追悔莫及的史铁生。

人与自然作文素材篇5

潘教授认为:“‘三要素’属于‘形式逻辑’范畴,它不论观点正确与否,只考虑推理形式是否恰当,将它作为认知方法,属于线性思维或平面思维,是不合适的。”还认为:“‘论点’的形式不重要,‘论点’的性质才重要。‘论点’的新颖与逼真,是议论体式写作的先决条件。议论体式写作的目的,便是‘求真’……”然而,他后面又强调:“议论体式写作的目的是追求真理,然而,由于认知是没有尽头的,所以真理往往又是遥不可及的,认知追求的是‘逼真性’。”

我觉得潘教授对中学议论文的教学与写作还是不甚了解。由于受年龄、阅历、知识的限制,中学生的写作活动主要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他们的论点难免有高下优劣之分。如果用成年人的眼光来衡量他们的习作,当然会觉得幼稚一点,或者是不全面、有偏颇。这都是正常现象。提倡论点要准确,要“逼真”,这绝对没错。但是,我们不能脱离实际,苛求学生。我们的议论文教学根本任务还是教会学生能够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能够思考,能够论辩。既然“认知是没有尽头的”,真理“又是遥不可及的”,连成年人都无法事事达到真理的程度,只能尽量追求“逼真度”,又怎能要求那些稚气未脱的中学生写出真理性很高的议论文呢?这不是太难为他们了吗?

至于潘教授对当下中学生议论文观点陈旧、论据雷同的批评,我也持有不同意见。潘教授说:“他们的‘议论文’写作,几乎所有的‘论点’都是陈旧的,‘论据’都是雷同的,例如‘贵在有恒’‘诚信’‘助人为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志者事竟成’‘失败是成功之母’‘知识就是力量’……”确实,这些类型的文章,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多中学生都写过,是很“陈旧”。但是,作为励志性的题目,“有志者事竟成”“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每个时代的学生都是可以写的,也是有必要写的。这有利于他们的性格成长。正如经典作品一样,哪个时代的读者都可以阅读,是不会过时的。还有,只要留意当前全国高考、中考的作文题,我们就可以发现,可供学生论述的“论点”还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潘教授所说的“他们的‘议论文’写作,几乎所有的‘论点’都是陈旧的,‘论据’都是雷同的”,未免太绝对、太武断了。

潘教授在“材料意识缺乏:基础的浅陋”一节中写道:“‘三要素’思维是‘论点’先行的,是以‘论点’为原点的思维,而议论体式写作的原点不是‘论点’,而应是‘材料’,‘论点’是来源于‘材料’的。如此重要的‘材料’工作在‘三要素’思维中却被忽视,因而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也是付之阙如。是先有论点还是先有材料,这涉及‘唯心’与‘唯物’之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知道,学生写作文,有人曾戏称为写“遵命作文”,就是按命题者的要求作文。我们可以还原―下学生的写作顺序:先从老师或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提炼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论点),然后再调配大脑中储备的素材加以叙述和论证。因此,学生写议论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抑或材料作文,实际上都是先有材料,然后再确立论点,最后成文。学生的论点不可能从天而降,他们的写作原点也是材料,根本就不是潘教授所说的论点先行的情形。

潘教授还强调“原始材料”的重要性,认为:“对于议论写作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材料’……古往今来的作者都极为注重‘材料’的完整、全面、真实,注重‘材料’的搜集、甄别、思考。”“在议论体式写作教学之初,就要……让学生围绕着一定的领域、专题、论题搜集、学习、思考相关资料,积累相关学养,养成定向搜集资料的习惯与良好的‘材料’(资料)工作意识。”这些主张我完全赞同。写出好文章确实需要拥有完整、全面、真实的材料。但是,潘教授的这些观点如果是放在大学里,用于要求大学生,恐怕还可以做到,拿来要求中学生,可能就脱离实际了,有点理想化了。学校里繁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严重压缩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该怎么去,去哪里占有大量的“原始材料”?

潘教授还认为,“议论文三要素”忽视了议论性文体中的驳论文,认为驳论文一般不用论证方法,阅读这类议论文本自然就找不到三要素。其实,驳论文作为议论体式文章的一种,一样有论点,只是它的论点往往不像立论文的论点那样明显。它的论点往往是破中有立,边破边立,是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表明自己的观点;它不仅有自己的观点或者论点,而且也有自己的论据和论证方法。以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在批驳有些人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过程中,鲁迅先生陈述了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事实,提醒人们评判“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用事实分析、证明了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在这篇典型的驳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样样齐全。因此,只要是议论体式的文章,不论是立论文,还是驳论文、论辩文,都带有传统三要素的特征,并不是找不到三要素。

笔者以为,传统的“议论文三要素”之说,就像“记叙文四要素”“小说三要素”一样,有自己存在的背景与依据。《义务教育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有这样的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努力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可见,对议论文的了解与写作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目前在全国使用范围最广的人教版、文版等文教材中,大多也是以文体组元为主,强调文体的重要性。文版教科书主编史习江先生曾撰文指出:“文体是文教育中的客观存在,全套教材采用‘文体组元’的编排方式,可以更完美地体现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人与自然作文素材篇6

随着我国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自然、朴素以及自由等特点都被利用到设计中来,很好的促进了包装设计的发展。利用传统文化中的自然材料、造型以及色彩等元素,实现了现代包装的多元化发展,对包装设计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型与现代包装设计的融合

传统文化和艺术中形态各样的造型也与本文由收集整理包装设计有所融合,传统文化中独特的造型艺术给了人们良好的视觉享受,例如,传统的民间立体造型,在陶器以及瓷器等容器设计中的应用,都体现了容器饱满以及厚重的造型风格。朴素中却不失大气,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造型风格,民间造型与现代包装设计的融合,实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在包装艺术中的回归,促进了包装产品良好视觉形态的展现。例如,在酒鬼酒的酒瓶造型设计中,利用了拴麻绳以及土陶瓶设计,带给人一种粗犷和豪迈的感觉,不拘一格的同时却一点也不觉得粗俗。同时,酒瓶造型中的麻袋造型设计,正是对我国传统湘西文化的借鉴和利用。这些别具匠心的造型设计,都很好的利用了传统文化元素,让人们在现代都市社会中,也能找到一丝传统和民间的温暖,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祥和气息,从而满足了现代都市人群的精神需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材料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劳动人民是最富有智慧的群体之一,他们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借助自己的智慧,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元素,开发出了很多天然材料,例如竹、木、草、藤以及茎叶等,还掌握了各种容器类物品的制作工艺,例如筐、盆、壶等。利用这些材料和工艺,表现出了传统文化中关于包装和容器方面的艺术形式,在注重材质的同时,也对物品的审美和功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传统文化中的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实现了劳动人民生活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例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粽子,就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将糯米主食用具有清香气息的芦叶包裹起来,形成三角形的样式,然后用彩线捆绑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个小巧玲珑、样式美观的粽子。粽子的包装就很明显的凸显出了传统文化中自然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粽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直到现代社会,仍然深受群众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的味道,还应为它独特的外形,以及包装材料在粽子蒸煮过程中发挥出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自然材料给包装艺术带来的活力和生命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包装容器例如竹盒、竹筐等,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体现现代气息的塑料、铝铁以及复合材料等逐渐利用的多了起来。但是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现代包装设计时,同样借助了传统文化中的自然材料包装理念。例如在进行一些节日礼品的包装过程中,尽量利用一些自然材料进行包装,或者将现代包装材料的外形打造成比较古朴和传统的形式,让人们在进行物品选购的时候,得到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从精神上得到了传统文化的慰藉。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利用了传统民间包装材料纯朴、自然、人情以及乡土味的特点,实现了现代包装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了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

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包装设计中更加注重节能环保理念。因此,一些传统文化中的自然材料又重新被包装设计者重视起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消费理念的变化,消费者往往会对那些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等产品更具有兴趣,自然包装材料也会带给消费者很亲近很自然的感觉,这些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的融合

传统文化中的色彩元素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利用各种民间传统色彩元素进行包装设计,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我国传统的中国红色彩,体现的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红火热闹的整体氛围,人们对红色也会产生积极的吉祥和喜庆的象征心理。因此,将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红色彩融合于包装设计中,可以让受众人群产生很好的共鸣。例如,在喜盈门酒的包装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红色色彩设计,就是为了营造一个热闹和喜庆的氛围,迎合消费者的需要。不仅是喜宴酒,在很多现代食品包装中,都喜欢运用红色等暖色系包装设计,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些都体现了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色彩元素。

人与自然作文素材篇7

理例结合

“理例结合”,就是将举例和引用原理或名言相结合,使具体事例和科学原理、名人名言相得益彰,发挥更好的综合效用。特别是在议论文写作中,既讲究理论论据,又讲究事实论据,事实可以直观地再现情景,名言可以增强论证的信度,二者结合使论证更加有力。如下面的片段:

布莱克说过:“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司马迁名垂千古,不仅仅是他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更重要的是他写作《离骚》时勇于打破规则的胆识。之前史书大多为王侯将相立传,司马迁打破陈规,只要是“人”,都可以写进历史。他认为,历史也是侠客创造的,于是写了《游侠列传》;小偷对历史发展也有推动作用,于是写了《盗跖列传》;朝廷弄臣虽然只是插科打诨为皇帝解闷,但照样功不可没,于是写了《滑稽列传》。

上例引用名言警句,援引司马迁打破规则写作《史记》的典型素材,重点论证了敢于打破规则,才是成功之道的论断。名言与事例水融,互为补充、印证,论证有例,有理,有力。

素材加工

在写作中,通常都要根据内容或表达需要,将已经掌握的材料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更洗练,更集中,更耐看。对素材的加工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要围绕题目和中心,二是要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也就是说,对选定的素材,要删除与题目无关的部分,并注入自己的感情倾向。素材加工,就是要从语言上对素材进行润色包装,使平淡的素材熠熠生辉。如下面的片段:

(1)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抱负。但当他看到官场的勾心斗角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虽然家境清贫,生活拮据,但他毫不颓废,在悠闲快乐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人生价值。

(2)一簇簇香菊在院子里绽放,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起舞,一道道清泉从门前流过。陶渊明幽居于此,“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任云聚云散。他活得清逸,像蓝天里的白云,像大海中的游鱼。官场的黑暗,“樊笼”的压抑,生活的窘迫,一一向他袭来,只不过他能够坦然面对,笑傲苍穹!

很显然,文段(1)平铺直叙,语言显得贫乏,暴露出作者文学素养积淀不深,表现出不善于驾驭文字这一软肋;文段(2)经过精心打磨,有文采,有诗意,增添了视觉张力,令人过目不忘。

组合排比

素材应用中的“组合排比”不是指一般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运用素材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作“多料合用”。是指将同类材料进行精要地表述,组合在同一语段中,共同证明同一论点。这种组合显得材料充实,滔滔不绝,富有气势,可以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在组合素材时,语言表达要精要整齐,排列顺序要合情合理。如下例:

当辽宁省高考状元刘丁宁放弃香港大学校园,选择复读冲击北大时,她的高度让世人仰望;当林清玄选择不再如父辈般务农,而幻想前往埃及旅行时,他的高度让世人瞻仰;当白宫里点蜡烛的那位男子倡言“也许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我只是不想让这个世界改变我”时,他的高度让世人瞻仰;当苏武北海牧羊19年带着满脸的沧桑,满身的伤痛,须发尽白地归来时,他的高度让世人瞻仰。

这个文段由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4则素材组合而成,成为一个排比式“面例”。文字酣畅淋漓,颇有气势,形成一道强大的“火力网”,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4则人物素材囊括了学生、作家、无名男子、西汉大臣等,兼顾古今中外的不同身份,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避熟求生

高考作文材料老化现象日趋严重,同学们总是不约而同地“重复昨天的故事”,特别喜欢运用历史题材,到古人堆里讨救兵。“李杜文章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时展一日千里,选材也应当与时俱进,关注热点焦点,当用新事物代替陈旧事物,尽量不用或少用大家熟知的万能素材,以便体现文章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带给读者意外的惊喜。如下面的片段:

安民,惠民,本为执政之道。可事实究竟如何呢?安徽省安庆市在极短的时间里强力推行火葬,政府有关部门带着工人和警察,收缴砸毁大量寿材。一些老人为了能赶在6月1日新政之前“睡着棺木死去”,纷纷以喝农药、上吊、投井、割喉等方式自杀。实行火葬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用什么样的安葬方式,固然应考虑国情,但也不能忽视了民意,要体现人文关怀。

作者既没有选用残忍的活熊取胆的材料,也没有“宠幸”忧国忧民的杜甫这一名人;而是机智地选用了最时新的“强力推行火葬迫使老人纷纷自杀”这一新闻热点,表现出作者求新求异的意识,时代感极强,让读者眼前一亮,赢得喝彩。

素材拼接

拼接,是对素材进行组合的一种运用方式,往往通过列举、对举或层举的形式呈现。列举就是并列呈现,提炼与原素材相关的几个同类素材,罗列其要,从同一角度共同表现写作中心;对举分析,就是把性质不同的几个素材拼接在一起,形成对比鲜明的说理片段,在与原素材对比的过程中表现中心。对举分析分为同质对举和异质对举;层举就是进层拼接,把时空、轻重、浓淡有一定跨度的素材,要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排列,进行“层层深入地论述”。如下面的片段:

女人的青春,不是一场流水逐落红般转瞬即逝的游戏,应是李清照未嫁时提鞋疾走的娇憨而腼腆的笑容;是卓文君当垆美酒,半截藕臂轻露的勇气和坚持;是王昭君出塞面对未知的茫茫大漠的无畏与坚毅。

作者列举李清照等3个典型事例,由于这几个素材人们大都比较熟悉,引用时只是简单概括,言简意赅,不加修饰地连缀成串,使语言更加精炼,留给人以思考咀嚼的空间。文字虽短,但容量极大,句式整齐,形成排比,增添了文采和气势。

故事新编

话题作文允许编故事,利用古典名著等进行“故事新编”近年来在高考作文中数见不鲜。“故事新编”是对材料的另类使用。其写法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原有的人物、情节作一番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故事情节,表现一个新的主题。这样的改编,可以使故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旧貌换新颜,增添趣味性,令人耳目一新。如下面的片段:

林冲上得梁山,与众英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好生痛快!这一日,他闲来无事,伫立寨前眺望。只见远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偌大的公园里游人如织,好不热闹,不免想起家中娇妻。哎,都是高俅那贼,害得我有家不能回!罢罢罢,在这山中倒也落个清静。正准备回聚义厅,不料狂风骤起,雾霾漫天,一时间,脸上、嘴里满是沙尘。急忙到水泊边盥洗,清澈的水也变得污浊。抬头看,满山的葱茏不知何时也变成枯黄。哎,看来,这山上也非久留之地了,弟兄们将栖居何处啊!

人与自然作文素材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素材;生活;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22-02

分析高中生作文,在取材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无话可说、胡拼乱凑、凭空捏造等,导致其真实想法被隐藏,字里行间缺乏内涵,文章质量大大降低。由此,我们联想到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其中素材大多源于最平常的生活,却能扣动人心,引发读者共鸣。深究内里,关键在于素材的内在价值,即生活本质中的“情、理、趣”。所以,在积累素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用心感悟,挖掘有价值、有生命的材料,让文章焕发生命活力。

一、巧用日记,点石成金

“回到生活挖掘素材”是我们经常和学生说的话,而写日记有助于学生回到生活,我们可以利用其指导学生写作,充分展示生活的精彩。

(一)感悟生活,挖掘闪光

素材:夏日傍晚,天边的云彩格外迷人,很多人吃过晚饭会来湖边休息,有的跑步、打球,有的下棋、闲聊,还有的摘荷花、钓鱼。其中,有一个中年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湖畔静静垂钓,没一会儿鱼上钩了,好像是一条大鲤鱼,他看了看,笑了笑,又把鱼放回湖里。

这位学生的日记忠实记录了他湖边散步时的情境,简单描述了当时的境况,虽然对其中一位中年人的行为有着重描写,但是没有过多的思考。抓住这一点我就引入素材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让其抓住人物行为揣测深意,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可用的主题。很快,便有学生联想到了“呵护生命”、“适度索取”、“尊重自然”等主题,并能结合素材进行说明。于是,我就顺水推舟,让其进行联想写作,在日记的基础上自由发挥,适当改编,抒发心中所想。下面,便是学生改编的文章片断,以《成全》为题。

片断:我愣住那里,不要鱼的“渔翁”,他在乎的什么,成全的是什么?钓鱼是否只为口腹之欲?太阳已经下山,天边那片云彩慢慢飘走,昏暗渐渐掩映过来。我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过程,体验情怀,或许能成全自己在乎的东西,不要太较真。

(二)联系阅读,深化体会

素材:爸爸鼓励我去游泳,我却因为胆小一直不敢下水,于是爸爸就用残奥会中的游泳选手激励我,用他们的故事教育我。我不想被他看不起,于是学会了游泳,心里十分得意。这时,爸爸又拿他们的成绩给我看,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超越,再没有了得意,心中颇有感触。

日记内容十分平实,但是内涵却值得挖掘,可以借助思想深度的提升给文章增添精彩。如果,结合内容引导,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直面困难”、“挑战自我”、“坚持到底”、“无畏无惧”等角度,难以跳出常规思维,文章会变得很平庸。于是,我换个角度切入,借助阅读巧妙点拨,推荐其阅读鲁迅小说《聪明人,傻子和奴才》,并且联系文本《我与地坛》,然后思考“智慧”、“愚钝”与“残缺”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打开写作思路。随着思考的深入,学生对于素材的思考不再单一,逐渐生发出这样的感悟:自以为是的骄傲,遇到困难时却本能地逃避,有所成绩就故步自封,会阻碍我们的成长。与其这样,不如像身残志坚的人学习,多一份执着,少一份懦弱,多一份智慧,少一份愚钝。这样,学生便能在不断的情感体验中累积认知,意识到生活素材中的精华,深入感悟,发现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尝试着将闪光点融入写作中,给文章增添实实在在的内涵。

(三)深入思考,点拨升华

素材:今天,我像往常一样坐公交车去上学,却在驾驶台上发现多了一盆,开得很好,花蕊朝外,花瓣簇拥,十分有精神。开车的是一位女司机,年纪不大,辫子上扎着一条黄色的绢带,随着她身体的摇摆来回跳动,给这车厢添了几分温馨、和谐,顿时让人愉悦起来。

这是一段细节描写,一般人很难发现的“精彩”,学生仿佛是一位四处采风的摄影师,偶得一个美丽瞬间将其捕捉下来,让我们有幸见识了一位兼具内在美、外在美、岚生活的女司机,让麻木的心又变得温暖起来。由此可看出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情感经验,善于观察,能抓住细处感悟。但是在日记结尾“如果人人都能学习她,在关注外在美的同时,也注重内在美,对生活充满热爱与希望,那世界一定更美好”就显得过于直白,失去了味道。对此,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思考,抓住内涵简化表达,由直抒胸臆变为含蓄抒情,尝试给读者更多的回味空间,以此点亮文章,发挥素材作用。学生明白之后,修改了文章的结尾,有的改为“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有的改为“不孤芳自赏的美才算是真正的美。”等,让文章增添了些许生活的味道。

二、用心体会,写出真实

高中生的作文不缺生动细腻,少的是那一份真情实感,扣动人心的描写。近年来,各地作文评价中都将“写出真情实感”纳入要求中,试图引导学生脚踏实地,灵活运用生活素材表达自我,释放真我,借助文字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于“真实”的理解,高中生存在两大误区,一是主观地将“真”与“善”、“美”联系起来,认为“不善”、“不美”的都不是真实,写作时忽略;二是绝对的真实,不能有半点偏移,表达时完全陈述事实,让思维受限,无法写出精彩。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要结合实际,积极改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拓展学生写作空间,让其能自由表达,写出精彩。

(一)直面生活,还原真实

针对第一个误区的改善,我们先要从认知上强化,在理论上让学生明白:真实等于完美,生活中不可能只有善、美,尽善尽美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不是真实存在。然后可以引用教材引导学生,像《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贝尔曼,虽然“他还是一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在形象上被定义为“酗酒成性”、“失意落魄”、“脾气暴躁”,但“自认为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为人真诚善良、乐观开朗,对艺术无比执着。这就是真实的人物,虽然有外形、性格上的“丑”,但很真实,最终瑕不掩瑜,凸显出人性的光辉。以此引导学生不要忽略真实的“丑”,可以利用不善的一面烘托出善,加强文章内涵。最后,我们要在具体写作中指导,鼓励学生运用真实素材,大胆写“丑”、“不善”,刻画出真实人物、社会,突出文章的主题,将原本平铺直叙的内容写得有趣些,让文章更富感染力。

这样一来,学生在搜集、运用生活素材时就可以不回避,能选择合适的视角还原生活的真实,以诚实的态度审视,不虚美,不隐恶,拓展视野,提高文章深度。

(二)细选整合,提炼真实

生活素材具备很大的写作价值,但要切实发挥其用处,就要做好挑选、整合、提炼工作,用最好的角度去观察,能够发现生活之美,这样学生就能接近更高层次的真实,而不是一味地陈述。鉴于此,在素材使用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嫁接、放大,将细处放大,着重描写,透过文章能体会到生活精彩。

上一篇:初中生作文素材范文 下一篇:环保作文素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