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22 15:29:08

人与动物作文

人与动物作文篇1

人与动物都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动物,不是吗??要知道动物是??? 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更加要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给动物一个自由自在的家!!!让动物们开心.快乐.和谐的生活,让动物不再濒临灭绝!让我们和动物做一对真正的好朋友吧!~~!

最近,我在电视上看过一部名叫《白色星球》的影片,里面讲述的是在北极中,动物们和谐生活的片段。其中包括了许许多多快要濒临灭绝的动物。也反映出了北极的美!!同时提醒警示人们保护动物.让动物们可以更加美好地生活!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又是怎么爱护和保护动物的呢??我们不仅没有爱护和保护动物,反而变本加厉得去破坏动物门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动物们生存的家园!

确实如此,动物给予我们许多许多:羊,带给我们温暖;鱼,带给了我们食物;狗,带给了我们忠诚;鸽子,带给了我们和平.....但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个人,那就是我们自己!

有时,我会觉得,我们是多么的残忍:把小鸟关进鸟笼;把百兽之王老虎供人参观;把…… 真不知道人们是否想过:小鸟多么的可怜!!它不能在蓝天中自由的飞翔是多么可悲;而老虎呢??它本是百兽之王,现在却被放在这里,让人参观,供人欣赏,它多么渴望自由···

人与动物作文篇2

动物和人们有着不可分开的关系,在人类的世界中,已发生许多动物与人类的感人故事。

老人20多年来一直独自生活,整天陪伴他的是儿女们为了给他解闷抱来的一只狗,刚到家时只有一岁多。从此,这只狗成了老人最亲密的“朋友”,两人不仅每日相伴,而且还同吃同住,有什么好吃的,老人准会分出一半给狗,而这只狗也确实忠实于自己的主人,不管老人去哪,它都一步不离地跟着。一晃近20年过去了,老人已近耄耋,狗也成了老狗,儿女们听父亲嘱咐过,如果自己不在了,一定要善待这只老狗。

不久前,老人因病去世,从他走那天起,这只狗就再也没吃过一口东西,每天趴在主人的床上,一动不动地,任凭面前摆着什么好东西,也坚决一口不吃。老人的儿女决定带狗去墓地看看。于是,在父亲烧纸的时候,家人带着这只狗一起来到了墓地,没想到的是,在围着主人的墓地绕了两圈后,这只狗竟然一头扎进了旁边的河里,再也没出来。

动物也有情感;动物也有真心;动物也像人!狗,到底是被主人赋予了人性?还是本性如此?我看到了忠诚,看到了善良,看到了亲切。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相反,有的人的思想境界还不如一条对人忠心耿耿的狗。人总是以万物之灵长而自居,可是有些动物,(不光是狗)某些事情上的表现真让我们感到汗颜。

人与动物作文篇3

——读《林中的大山猫》有感

付雨寒

读了《林中的大山猫》这篇故事,我的心在不断颤抖。

这篇故事写了一位护林老人的大山猫在捕食时,被猎人捉住,并送进了动物园。护林老人在动物园发现了它,并悄悄地帮它打开了笼门。几天后,护林老人在镇上买食品,偶然发现店里的报纸上写着:“动物园一大山猫逃出,咬死一名管理员。”正在他读报时镇长带着警察,把他带走了。因为他在调查中说道:“我是有罪,大山猫是我放的。”可他在几天后又被带回了家,他已经很老了。他一回到家,大山猫就扑到他怀中,轻轻依偎在他的身旁。几天后,老人躺在了鲜花齐放的草地下,草地上,还放着大山猫送他的一只山鸡。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心在震撼,为大山猫与老人深深的感情而感动。

在姨妈家开火锅店时,我被请去品尝。有位客人点了狗肉,我正好去透气,却看见姨父要杀他养了几年的狗——点点。我有些奇怪,可姨父说自己也是无奈。点点不停地哀叫,姨父却毫不留情,直到点点一命鸣呼。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可有人却这样对待它们,这真令我心痛!

人与动物作文篇4

大写尊严:金晶

【材料传真】

当几名分子试图从她手中抢走火炬,干扰圣火传递时,坐在轮椅上的金晶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住火炬。她被威胁、殴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终没有被抢走。金晶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了奥运精神与国家尊严,触动了所有人的心弦。

【颁奖词】

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使用提示】

金晶以实际行动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张瑞敏深情地说:“金晶勇敢地用残缺的身体保护奥运火炬,这勇敢源自深深的爱国情。”爱国情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战国时代的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汉朝忠臣苏武19年不离手的汉节、宋朝末年宰相文天祥的《正气歌》、南宋名将岳飞的《满江红》……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出对祖国坚贞的爱。而今天的金晶,这位被网友们称为“轮椅上的微笑天使” “最美丽的火炬手”的27岁女孩,在巴黎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用身体奋力保护火炬,表现出无畏的爱国精神。金晶用行动告诉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步伐,这是中华民族的原动力。

【适用文题】

微笑天使最美丽的人中国的骄傲祖国在我心中以柔克刚向这样的女性致敬……

7.点燃生命:吉吉

【材料传真】

第一棒火炬手:吉吉,女,登山队运动员。第二棒火炬手:王勇峰,男,中国登山队队长。第三棒火炬手:尼玛次仁,男,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第四棒火炬手:黄春贵,男,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第五棒火炬手:次仁旺姆,女,自治区登山学校学生。

2008年5月8日上午9时17分,中国登山队19名队员成功登上珠峰之巅并进行了奥运火炬接力,首次实现了奥运圣火在世界之巅的传递。2008北京奥运圣火终于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圣火耀珠峰的盛景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兑现了7年前的诺言,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

珠峰火炬队当天凌晨3点出发。登顶的激情和传递奥运圣火的动力激励着队员们快速前进。队员们的前进速度甚至超过了事前乐观的预估,9点10分,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第一次在珠峰点燃,第一棒火炬手吉吉高举的祥云火炬与圣火在珠峰实现完美融合。经过王勇峰、尼玛次仁、黄春贵3位火炬手的传递之后,站在珠峰顶的次仁旺姆高举火炬,奥运圣火在珠峰跃动!那一刻全世界的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颁奖词】

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

【使用提示】

我们知道,登珠峰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带奥运圣火登珠峰更是难上加难。最大的难题是低压缺氧。一方面火炬燃烧困难,需要采取一些高科技手段;另一方面对队员也是一大考验,因为要将奥运圣火火种带上去,点燃火炬,还要进行直播,必然要带许多设备负重登顶。其次是大风。再次是低温,很多精密仪器设备在低温条件下运行都不太稳定。但是这5个运动员克服了诸多困难,成功地登上了珠峰,实现了所有中国人的梦想。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心中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另一方面也源于他们团结一致的精神。

【适用文题】

困难与梦想众志成城信念和毅力登顶无限风光在险峰雪莲精神赞……

8.华彩惊世:张艺谋奥运团队

【材料传真】

总导演:电影导演张艺谋。副总导演:中国人民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钢,国家歌舞团副团长陈维亚。

开幕式是北京奥运会呈献给世界的“第一印象”,在整个奥运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我们能否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2005年,张艺谋、张继钢、陈维亚等人被任命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负责整个开闭幕式的策划和实施。

为更好地展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口号的深刻内涵,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突出“文明”、“和谐”两大主题,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推掉了有着丰厚报酬的商业合作项目,夜以继日地工作。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奥运开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

【颁奖词】

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使用提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感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张艺谋和他的团队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使奥运开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与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总导演张艺谋说,电影做了20多年,从来没有这种感受。这种机会一生只有一次,当你有幸从事了这样一项伟大的工作,是你一生的财富,值了,值了!这是一群太懂得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人,也是一个知道如何用世界通用的语言介绍中华民族骄傲的团队,金牌授予他们,实至名归。

【适用文题】

人生价值中国文化的魅力付出总有回报团队精神民族的与世界的……

9.太空中的第一步:傲拓天疆“神七”航天员

【材料传真】

去年9月25日晚,搭载着3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执行中国第3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72小时的飞行过程中出色地完成了所有任务。9月27日16时43分24秒,翟志刚出舱,他在太空迈出第一步,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评选的入围者,“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飞天的渴望在中华民族的脉搏里流淌了数千年,如今“神七”发射的圆满成功,再一次实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 3名航天英雄用近乎完美的方式举步量天,将一个古老的人类巡天的愿景变成了现实。“神七”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继北京奥运会后,“神七”在中国民众心中激起了新一波民族自豪感的热潮。

【颁奖词】

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使用提示】

“神七”飞天是2008年中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大快人心的壮举。

回想祖国的建设历程,从“一穷二白”,到发射“两弹一星”,到神七飞天、太空行走,中国在变,变化令人目不暇接。仰望“神七”,透过飞船倩影,我们展望的不仅是祖国整个现代化事业的飞跃,更是中华民族锦绣的未来。

【适用文题】

一小步与一大步美好的未来问天(或天问)梦想与脚印自立自强……

10.普通人的大爱 :韩惠民

【材料传真】

34年前,一场飞来横祸,韩惠民的初恋情人吴月瑛瘫痪了。照顾吴月瑛3年多后,韩惠民认识了徐敏芳,而他答应交友的前提是,对方必须同意与他一起照顾吴月瑛。徐敏芳了解到韩惠民坚持多年不谈恋爱只是为了照顾过去的情人后,被韩惠民的一片痴情所打动。1980年,韩惠民与徐敏芳结为伉俪。从此,守护在吴月瑛身边的人又多了一个。韩惠民和徐敏芳告诉吴月瑛:“我们一定会守护你,照顾你到老!”吴月瑛被深深地感动了,她流下的不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幸福的泪水,坚定地活下去的泪水……

一段相知带来一个汉子34年的照顾,一声承诺变成一对夫妇共同的看护,一段感人的传奇连起两个普通的家庭。

【颁奖词】

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使用提示】

34年,为了相恋时期的一个承诺,他守护瘫痪在床的初恋女友,不离不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妻儿也一同参与这份守护……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守诺和诚信。他们的所作所为,充分表明这些传统美德已经潜移默化于我们的民族精神里了。

【适用文题】

一诺千金(或承诺)真正的爱传统美德爱与责任胸襟平凡与伟大……

11.特别奖授予全体“中国人”

【材料传真】

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

【使用提示】

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事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本色: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奋起捍卫!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拯救!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地震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我们挺起了中华的脊梁!

【适用文题】

人与动物作文篇5

马克思曾深刻的阐述过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挪用至此也同样受用。马克思说“生产的直接是消费,消费的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的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式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题,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①简单的拿一件衣服作比方,生产者生产出一件名叫“衣服”的产品,如果这件产品不被任何人所需要,那么它也就不能真正地被称之为“衣服”,那便只是一个代号,它可以是“抹布”、“床单”等等。正因为人们需要“衣服”这件产品以用于保暖或其他用途,这个名字才被赋予的真正的意义,也正是由于有人消费这件产品,生产者才会继续生产。如此,这种关系才会持续下去。

同理,文学生产是特殊的生产,文学消费是特殊的消费。文学生产与文学接受的关系亦可用此经济学的观点加以阐述。所以可以推证:“文学艺术作品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人欣赏或阅读的;如果没人欣赏,无人阅读,它就还只是潜在的、可能的作品。艺术生产为艺术享受提供了对象和材料,但是,只有当艺术生产是符合社会的审美需要的,艺术作品给人以艺术享受,才从可能的转化为现实的。艺术享受反过来又成为刺激艺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它们互为因果,不断转化,构成了艺术活动这个系统。”②但是,如果遵循这个理论,我们便会遇到一个问题。当一个人写日记,随笔的时候,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供别人欣赏或者阅读,同样,也没有人会因为要给人以艺术享受,审美愉悦而去写一封书信。这些文字产品在未经公布于世的时候,它们便不称之为作品,而书写这些文字的人所进行的也不能称之为文学活动。但是,一旦这些文字被发表,被人们所认知,这些字便成为了作品,写这些字的人便成为了作家,而这项活动则变成了文学活动。诸如梭罗著《瓦尔登湖》,傅雷所写《傅雷家书》。或许他们的本意并不是想要进行文学生产,但是所产生的结果确是进行了文学活动。在这里,文学创作与普通的文字写作似乎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所以上述观点需要加以调整,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应当称之为文字创造,而读者的欣赏与接受才是定义文学活动的标准。

这就把读者升级到了主体的地位。如福柯在《作者是什么》中所说,写作的本质并不涉及与写作行为相关的崇高情感,更不是为了把作者用语言表现出来。写作不过是在制造开局,开局之后,作者便不断从文本中消失。

以曹禺的《雷雨》为例,作者创作《雷雨》的目的本是对命运不可知性的探索,“《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据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③可是经读者的阅读后,《雷雨》便被赋予了多种意义,比如通过发生在周公馆30年内的悲剧故事揭露了封建家庭不合理关系和其伦理道德的虚伪与罪恶,以此来表达反封建的主题。这些本是作者曹禺没有想到的,但是因为作者在创作完作品之后便已“死亡”,所以读者出现并渐渐弥补作者“死亡”的空缺,读者通过阅读作品成为作者,并给这件作品下好文学定义。

如海明威提出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④所以,一部作品之所以被称之为文学作品,是与读者的参与密不可分的,是读者的阅读挖掘出了文学作品隐藏住的部分,使文学作品附有了文学意义。作者的创造活动才被称之为文学活动。

以上我们谈到了文学活动四要素中的三要素:作者、作品和读者。还有一要素,也就是我认为至关重要的――世界。世界,看似并没有作者、作品、读者那样与文学活动关系密切,但是它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的世界主要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万物与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主观世界既包括人的思想情感,也包括意义上的超验世界。但是我认为,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客观世界。从古希腊的艺术模仿论强调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与再现。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神思》篇中,讲“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玉珠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⑤指出,在整个神思过程中,文学家的思维活动始终都是和客观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同时又是和作家情感的波澜起伏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始终对文学活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但是,我认为其作用不仅于此。首先,作者与读者是存在于世界当中的。作者写出的作品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映,客观世界决定了作者的主观思想,影响作者的运思过程从而影响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同时,客观世界也决定着读者的思想方向,但是由于每个读者所处的局部世界各有差异,所以他们所持有的文学观念也会各不相同,因此每个读者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欣赏、理解与反馈也会有所差异。这样就造就了一部文学作品内涵的多样性,促使一部作品附有的文学价值并作用于社会。其次,作品的产生依赖于时代的影响,同时,作品的传播也会受到时代的制约,这样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批读者,而各个时代的读者因受到当时时代的影响而或多或少的会对一部文学作品持有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的观点同样反作用与世界,对世界的发展起着微妙的影响。于是,一部文学作品便在这样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不断发展,获得更深的意义。

阿布拉姆斯最早在《镜与灯》中提出文学的四要素:作品、艺术家、宇宙、观众⑥,并用一个三角形来排列:

阿布拉姆斯认为,所有西方艺术理论都展示出可以辨别出来的一个定向,也就是趋向这四个要素的其中之一。

而后,刘若愚将这四要素的关系排为一个圆圈⑦,以突出主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循环。

但是,我认为文学活动中四要素的关系应为:世界为前提,作者是基础,作品是媒介,读者是主体。简单用途表示一下就是:

从上述的关系当中显而易见,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这里的人并不仅仅是指人的简单活动,而是人类独有的凌驾于物质需求之上的特殊的精神活动。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是一种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他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⑧

这里的有意识说的便是人类的精神活动。赋予人类精神活动特殊地位的便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审美活动。而文学是人类活动中的精神活动,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活动。

所以要弄清楚文学活动,首先要弄清何为审美活动。我的理解是审美活动是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随时会发生的一种让人无意识得心情愉悦的的一种社会现象。比如,杜牧所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甫所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都是作者不经意间被自然景物所打动,内心强烈情感的流露,这便是审美活动。如果换做是生物学家或者是地质学家看这些风景的话,考虑霜叶变红的原理,泰山何以变得威仪,则所做的活动变大相径庭。这里,前者是审美活动,后者是非审美活动。但是,这也仅仅限与人类对自然界的审美。与之相应的还有人对社会的审美,对艺术的审美。而这些审美才是区别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关键所在。探寻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便要集中于人类的本质与动物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给出了答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人的特性及本质做了深刻的阐述。马克思认为,人是有意识和有意志的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他能够进行自由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实践活动,包括制造、使用和保存工具;同时,人的这种本质,又是人类自身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通过实践内化于人自身的结果。

审美活动的本质便表现在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当中。马克思认为,虽然动物也像人一样进行生产活动,但是他们生产只是在物质需要的驱使与支配下进行的,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生产,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后代直接需要的东西,因此动物的产品只直接与它的物质需求有联系。而反观人类,除去为本身的物质需求而生产,人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即人类的生产是全面的,主动地,自由的,而且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人的生产时真正自由自觉的生产,是充分体现着人的本质的生产,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这样的生产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⑨也就是审美活动。

也就是说人类通过智慧创造改变周围的环境,使自己可以自由的进行驾驭,让自然按照自己的意愿经行改变,使之可以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人的活动转化为自由的实践,人类在自由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自然,了解自己,掌握事物规律。在自己强大到足以控制周围的一切时,这自由的实践活动才产生了审美活动。人们从实践中获得自由,从而对周围的客观事物进行审美评价,对自己认为美的事物给予肯定的评价,对自己认为丑的事物给予否定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反过来作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影响人类对世界的改造,调节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发展,统一。

我的想法是,客观事物是固有的,但是判定事物是否为美的却只有人类。也就是说,离开人,自然界本身便不存在美与审美。因为除了人以外,没有其他生物可以对美做出判定。动物自己不会进行审美活动,它们所进行的知识本能驱使的活动。只有人才可以进行审美活动,因为审美是一种高于物质需求的上层建筑。并且,我认为审美不但建立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建立在情感需要得以实现。审美活动是在人类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对自己的本质进行的一种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欣赏从而获得更高愉悦的一种体验。这样,文学中的审美活动便是人类通过文学作品,自身的探寻,对作者的认定,对世界的思考以至获得自身精神层面更高需要的一种精神审美活动。

文学活动离不开审美,审美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并决定了文学活动的发展。也就是说,作者因自己精神需要从而进行创作,创造出的作品因读者的审美需求而被阅读,读者的反馈又通过媒介回到的作者那里,从而完成循环,然而与此同时,作者与读者的审美趋向也密切受着世界的影响。这样便又回到了最初所谈的话题,文学四要素。所以考虑到审美的影响,文学四要素之间的关系该修改为: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8~31页

[2]文艺美学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页

[3]曹禺.雷雨・序[M]

[4]海明威.午后之死[M].1932年

[5]刘勰.文心雕龙・神思[M].见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3页

[6]阿布拉姆斯.镜与灯[M].牛津大学出版社,1953年,第6~7页

[7]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M].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人与动物作文篇6

关键词:莫言;小说;狂欢人物;动物性诉说;《檀香刑》;《蛙》

中图分类号:I207.425 文献标识码:A

莫言的文学创作不只源于生活,还源于其早年丰富的阅读,以及阅读感悟。他像海绵一样,不断汲取着其他文学作家作品中的精髓,并形成独属于自己的宝库,这为其之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莫言的文学作品真实、朴实、自由、张扬、深沉,相反而不矛盾,正是这些强烈的情绪以及浓墨重彩的言语直击人心,直击现实。莫言小说的狂欢化是其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 这些狂欢化的人物往往彰显的是没有任何掩饰的人性深处的动物本性,在该类小说中莫言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檀香刑》以及《蛙》。本文通过对这两本小说的详细探究较为具体地展现出莫言小说中的狂欢人物完整的动物性诉说特征。

一、莫言简介

管谟业是莫言的原名,他是山东高密人,是中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的主要系列作品为乡土作品,莫言的作品不仅仅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对世界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以及启发。莫言的文学被称为寻根文学,是民间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学,朴实、自然、生动。莫言创作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以及影响,这与他的经历以及其所阅览的书籍量有很大关系。莫言小时候经历过对他自己来说都最为困难的三年时间,真实地看过当时的社会现状,这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言早年就极爱看书,书籍阅读量较为丰富,包括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他的文学底蕴以及文学基础较为扎实。莫言的成名之作是《透明的红萝卜》,该作品发表之后,受到各文学大家高度的评价,莫言在文学道路上也越走越远,越走越踏实。

二、《檀香刑》与《蛙》

1.《檀香刑》概述

《檀香刑》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檀香刑》创作的主要背景是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了《胶澳租借条约》。1900年德国人开始在山东地区建造胶济铁路,在该背景下发生了孙文抗德的事件,《檀香刑》即以此为原型创作的文学作品。《檀香刑》故事梗概是:发生在高密东北乡中一个小人物也是女主人公孙眉娘其亲爹、干爹、公爹之间的一场生死较量。其中所描绘的酷刑真实且骇人听闻,令人毛骨悚然;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生动化,富有个性;所描绘的爱情复杂,富有感染力,成为《檀香刑》中残酷而绚烂的一笔;所展示的人物关系大胆创新,富有悬念。整部小说对人物性格的描绘自由不受节制,对于人性中存在的黑暗面不加以遮掩,大胆凸显,使得小说的冲击感更为强烈,使得故事各情节的碰撞以及连贯性更为令人战栗。

2.《蛙》简述

《蛙》是莫言花费心血较多的一部作品,是其作品中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据相关资料显示,莫言在该小说上花费了十多年的精力,构思酝酿了十多年,单写作就花费了四年时间,修改定稿三次,是莫言具有代表性以及对于莫言而言意义重大的长篇小说,并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蛙》讲述的背景是农村生育发展史,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乡村女医生姑姑50多年的人生经历,在小说中也展露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性。该书于莫言的重要意义是将接生自己的姑姑写入小说中,完成了自己多年来未曾完成的感恩心愿。《蛙》是莫言小说中最贴近现实的代表作品,在小说中姑姑是一个继承八路军军医衣钵的医生,成功接生了无数个孩子,在妇女心目中逐渐占有一定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而之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姑姑在此过程中也让无数孩子永远无法出生,其中存在的巨大矛盾以及冲突使得姑姑的内心备受折磨。莫言通过客观理智的描写使得这一情感更为凸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无奈以及计划生育国策进程的艰辛。

三、莫言小说狂欢人物的动物性诉说浅析

狂欢人物形象在莫言小说中占据的比例较大,是莫言小说中升华情感、突出矛盾、反映现实的存在,为莫言小说的价值提升奠定了一定基础。莫言笔下的各种类型狂欢化人物所代表的意义也是截然不同的,会根据所处的环境以及在不同小说中而有明显的差距。狂欢人物突破等级限制,不受环境约束,不存在敬仰,不存在尊重。动物性是动物与人所存在的共同属性,也是人们所遗忘的,并且不断掩饰的本性,莫言通过狂欢人物的描绘将动物性深层次地展露出来。

1.《檀香刑》狂欢人物的动物性诉说分析

动物性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存在的相似性、通性,而社会的一个现状是人不断地将自我与动物区分开来,用各种说法来装点自我,提升自我,以及将自我的存在神圣化、高贵化;将人与动物完全区分开来,不愿正视两者之间存在的统一性,而忘却了人来源于动物这一事实。动物与人之间本身是不可分割的,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及联系。许多作家都在作品中展露出人的这一特征,莫言也是其中一位。在《檀香刑》中,赵小甲是一个狂欢人物形象,赵小甲是一个心智不全,集合傻子以及小丑特性的人物,正是由于这特性,使得赵小甲成为这部小说中看得最明白以及最真实的人物,他能够直接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能够以动物般的直觉说出杀害宋三的真凶。在赵小甲的眼中,他身边的社会是一个动物世界,是不同动物之间的斗争。从赵小甲的角度来看,各种人物身上的动物性暴露无遗。

2.《蛙》狂欢人物的动物诉说分析

《蛙》是用更为直接的方式以及更为冲突的方式展露出动物性,主要是通过一个神经特异者秦河来推动剧情的发展,秦河是《蛙》中典型的狂欢人物,秦河直接诉说出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通过秦河最为直接的行动来保护蛙的行为来引出蛙的含义,以及蛙在小说中所代表的意义:蛙是生育能力强的代表,是人们所崇拜的对象,与现今成为人们的口粮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意味明显。从秦河的角度进行展示,蛙与人类的相似性、蛙与人类之间存在的联系,通过半疯癫的说法,来展现出人类与动物之间联系。而蛙被烤着吃则隐喻着社会对动物性的掩埋以及舍弃,社会对动物性的排斥,展现出这一现状。而最终精神特异者秦河成为泥捏娃娃民间艺术家,则代表动物对人性的最终救赎。作者通过蛙来贯穿全文,同时也是想要表露出人类最为真实的一面,人类动物性的一面。

莫言在小说中对狂欢人物的描绘细致入微,在描写过程中不受约束,狂欢人物的刻画更为深刻,所寄托作者的情感更为凸显。

参考文献:

[1]马知遥.《檀香刑》:狂欢化叙述中的女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6):91-93.

[2]彭正生,方维保.对话・狂欢・多元意识:莫言小说的复调叙事艺术[J].江淮论坛,2015,(2): 162-167.

[3]孙云霏.生命的狂欢――莫言《蛙》中故事层、话语层和象征层的建构与意义[J].大众文艺,2015,(21): 26.

[4]刘云艳.民间小戏里的大狂欢――试从民俗学角度解读《檀香刑》[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1):134-137.

人与动物作文篇7

关键词: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宣教工作;意义探究

博物馆的开设是为了更好的造福于民,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人们不同的精神需求,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的建立,让服务人员更好的了解观众的想法及需求,为参观者提供及时的服务,可以进一步的与观众交流想法。只有了解观众的真实想法和对博物馆的看法,才能对症下药,推动博物馆的宣教工作。

1建立博物馆服务中心的作用

1.1强化了博物馆与观众的有效沟通

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的建立是为了全面及时的了解观众的想法以及对博物馆的要求。它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有助于博物馆的长远发展。通过对观众的服务工作,架起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了解观众需求,让博物馆的发展更加趋于人性化,符合广大观众的精神文明要求。

1.2促使观众更加全面了解博物馆的陈设物品

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的开设,有利于观众更好的参观博物馆的陈设,吸取博物馆文物所传达的文化信息。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并没有是什么实质性的物品,和利益交涉,而是靠优质的服务来占领市场,让广大观众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来参观博物馆文物摆设。另外,服务中心的开设,还可以让观众在陶冶精神世界的同时,对博物馆物品产生新的认知,扩大知识面。

1.3可及时获取观众信息,促进博物馆发展

博物馆服务中心的建立,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快更准确的了解观众的想法需求,对于一些观众错误的认知和看法可以给予讲解,改变观众对博物馆的一些错误看法,加速博物馆的发展,巩固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地位。可以说,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的建立在博物馆发展中发挥中关键性的作用。

1.4促进观众有效学习的作用

博物馆服务中心在博物馆发展过程中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因为博物馆服务中心就是服务于观众,让观众在参观博物馆中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解更为广泛的博物馆信息。通过博物馆观众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观众的有效学习,发挥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

总而言之,建立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为博物馆与观众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良好的交流平台,让观众对博物馆陈设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使博物馆的发展更加符合现代文明建设。

在一定意义上,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的建立可以帮助观众获取参观的有用信息,发掘博物馆陈列的艺术价值。博物馆中陈列的物品都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服务中心的建立,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就可以了解博物馆的文化底蕴。

2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在宣教工作中的意义

以往的宣教工作只是给大家讲解博物馆中物品的陈列和展览的意义。虽然陈列和展览在宣教工作中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光有这两点并不能满足人们活跃的思维动向和博物馆知识需求。所以建立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促进观众与博物馆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的想法交流,有利于宣教工作的顺利开展,让宣教活动更容易被广大观众所认可。

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博物馆观众服务中服务人员始终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服务的依据点,统一服务理念,让观众看到博物馆的文明展现,以此加深观众对博物馆的好感,愿意听取宣教活动中的内容,学习其中的知识,了解其中的蕴涵。

2.1博物馆观众服务为博物馆服务社会创建平台

互联网现在已经被人们广为使用,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中为观众提供数字化服务,让宣教活动在形式上改变陈旧无趣的宣讲,融入高科技的信息资源,让宣教活动更加生动化,有趣化。可以说,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的开设有利于宣教活动中观众接受博物馆文化的讲说。另外,数字化的服务模式让观众觉得新颖,有兴趣进行探讨和深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宣教活动的开展,为博物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创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开拓博物馆发展新天地。

2.2观众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宣教活动的开展

宣教活动要想顺利且有效地开展就要充分了解观众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而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在此中间起着一个桥梁性的作用,为观众与宣教活动的开展建立平台。博物馆服务中心的“三贴近”服务让工作人员更加了解观众的想法和需求,工作人员通过对博物馆的文化阐述提高观众的参观兴趣和学习。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参观博物馆,博物馆人员就要给予正确性的引导,宣教活动的开展让观众更加清楚博物馆的陈列方式与展览物品的历史背景与意义,增长人们的见识,丰富观众的精神文明。总之,宣教活动的开展有赖于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所提供的观众信息及想法。

2.3观众服务中心让宣教活动更具活力

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充分尊重观众的想法,不仅让观众在知识和信息上有一定的收获,而且由于善解人意的服务让观众有一个愉悦的欣赏心态。让博物馆的陈列,浓厚的文化底蕴广为传播,丰富观众的精神文明,为宣教活动注入新活力,使宣讲者用更加生动诙谐的语言激发观众的观赏及学习兴趣,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总的来说,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在宣教活动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意义,促进了宣教活动的开展,让宣教活动被人们所熟知认可。“三贴近”的服务理念,让观众服务中心成为宣教工作的突破点,依据点,令宣教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博物馆的发展,提升博物馆在社会文明建设中的整体地位。

3总结

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为广大参观者创造舒适的参观条件,时刻关注观众参观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和真实想法,从而更好的为观众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对于以往说教时的宣讲活动,没有新意,不能激发观众的求知欲和欣赏的心情,观众服务中心的开展,激发观众学习新动力。

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涵盖了博物馆相关工作的各个方面,做好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的开展工作,让博物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让博物馆的开展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 王学敏.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与观众需求[J].河南博物院,2010,4(10):13-15.

[2] 宋向光,付荣华.谈完善博物馆观众服务工作[J].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2011,10(5):145-147.

[3] 郭靖.浅谈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在宣教工作中的意义和应用[J].南阳市博物馆,2010,5(5):11-12.

[4] 兰国英.从观众的需求浅析博物馆教育服务功能的提升[J].中国科技信息,2012,9(3):167-168.

[5] 李博涵.试论当代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与教育[J].大众文艺,2010,11(6):16-18.

人与动物作文篇8

论文关键词:文学形象;翻译;叙事学;语用学

论文摘 要: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忠实”,即对原来文本意义的准确理解和用新文本作准确再现。然而,文本的意义受作者、文化系统、读者等多方面的制约,具有自身的语义不确定性和理解上的多重含义性。本文以人物形象,包括动作、对话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几方面的具体实例探讨了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叙事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如何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等效。作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必须对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进行分析,确定有关成分的意义。并以不同的视角对意义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准确恰当地译成目标语,达到与原文的动态等效。

一、引言

文学形象的艺术表现,包括外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为(动作)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环境与人物、人物与事件的关系的描写,等等。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既要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要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既注意原作信息的正确传递,又注意原作者美学意图的充分体现。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曾文雄,2005,p.62-67)。在翻译领域,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而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等现象不时出现。本文尝试将叙事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基于对人物刻画的多视角、多方位的考察,着重从微观层次,即人物的动作语言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探讨这两种理论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指导作用,以求拓宽翻译的研究领域。

二、人物动作语言翻译

人物描写方式属于正面描写,人物描写的方式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采用人物描写方式,能以形传神,增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揭示人物心理和性格,表明人物的思想品质。人物的动作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艺术表现方法。武松、林冲、李逵、鲁智深、张飞、诸葛亮等典型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人物的行动描写。一提起武松,妇幼皆知他景阳冈的打虎行动;一说到关羽,人们总忘不了他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系列行动。因为打虎这一行动成了武松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而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系列行动,则充分揭示了关羽勇猛善战的英雄豪气。也就是说,行动是人的精神状态的表露。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及精神面貌,主要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来揭示的。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通过一个人的行动,可以窥见其思想和心理活动。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文学作品《儒林外史》汉译英中,作者吴敬梓对范进岳父胡屠户的描写用了一系列身势符号动词,译作恰如其分地传递了它们所包含的信息。

例(1)语境:作者在“范进中举”一段文字里对其岳父胡屠户的描写:(范进)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原文: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向老爹讨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译文:Butcher Hu gripped the silver tight, but thrustout his clenched fist, saying, "You keep this. I gave youthat money to congratulate you, so can I take it hack?"

“I have some more silver here,” said Fan Jin,“Whenit is spent, I will ask you for more.”

Butcher Hu immediately drew hack his fist, stuffed thesilver into his pocket(杨宪益,戴乃迭译)

在叙事性作品当中,事件和情节得以发生、发展的动力就是人物,但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原文中的“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几处动作语言是伴随言语活动出现的,胡屠户嘴里说着要把银子送给范进,但实际行动是一听范进说不要,他就立刻把刚刚伸出去的紧握着的拳头缩了回来,这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不想让范进把银子拿去。可是真正的意图是掩盖着的。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指出:在构成悲剧的各种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罗念生,2004,p.58-63)。译文中用了pipped the silver tight,thrust out hia clenched fist,drew backhis fist和stuffed the silver into his pocket几个动宾结构,勾勒出胡屠户原本不想把钱送给范进,而又要假装出送给的那个样子及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和他的性格。grip,thrust out,clench,draw back,stuff几个动词用得非常贴切。仅仅运用一些动作语言就把胡屠户的内心活动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了,人物关系也变得非常清晰。译者保留了与原作者的相同叙述手法,不让内心活动在字面上有任何显露,而是留下空白和空缺给译文读者去想象。其方法是依靠附着于人的符号束的帮助与实证,根据原语作者的意图和期待选择词汇:充分体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仔细揣摩原作的语用用意,认真研究原文文本的暗含用意,从原语作者隐含意图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深层含义,再把深层含义传递给译语读者,即译者把自己的理解传达给译语读者,译语读者再结合语境假设来理解译语,力求使译文真实表达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情节、事件通常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同情节相比,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位于第一。人物之所以在叙事作品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是因为社会历史本由人的活动所构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叙事文学中的地位,文学要反映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写人。从文学的本质,即文学的审美性上说,因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文学的审美属性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去反映人,揭示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人类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因为如此,叙事作品的各种题材,均将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中心位置,使事件的叙述和场景的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三、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翻译

人的行动必然伴随着心理活动,铺之以语言。文学作品只有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人物的灵魂,这个人物才能站起来。因为人与社会及自然界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一个人的自身矛盾,都无不在人物的心理上反映出来。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受思想支配,为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等更深一层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在感情变化,如喜、怒、哀、乐、犹豫、惊恐、嫉恨等。因此,心理描写极为重要。通过对话和行动可揭示人物的心理,真实、传神、感染力强,能让读者很直观地看到人物的心理。而作品中微妙心理的刻画使读者看到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所谓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作家们不仅展示人物外在风采,同时也触及人物内心世界。文学作品中人物在特定氛围中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作意图,进而把握原作精神,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展开联想,在自己思想感情中寻找适当的印证。 "

翻译是把原语转换成母语的活动,其语用目的是使译文对读者产生预期的作用和影响。翻译人们交际时的话语不能只拘泥于其字面的意思。发话人(speaker)怎样设法表达其“言外之意”,受话人(receiver)又如何去理解发话人的“弦外之音”?从叙事学角度来看,叙事研究不应只注重形式,还应该注重叙事形式与叙事阐释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叙述者与事件的位置推断、叙述者的可靠性推断、哪些主题在故事中处于优先地位的推断、哪些叙事结构可能引起不同性别的特殊反应,以及读者如何回应叙事技巧再现出的价值观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能依靠规则的描述,而是依靠对作者、叙述者、文本、读者之间的语境关系的分析和判断。这样一来,衔接和连贯均可实现。这种连贯性其实就是读者尽力使文本中的内容连贯的一种文本重构活动,这种重构行为又涉及读者本人的知识、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等。语用学理论同样能说明这一问题。

汉语语用学理论中的“智力干涉(the interventionbintelligence)是指听话人运用最基本的事理逻辑,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与记忆及人际关系,推测出说话人词语里的隐含意义的推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寻找并抓住合适感觉的过程”(钱冠连,2002,p.131-134)。根据智力干涉原理,译者应关注原文所使用的环境、参与交际者的身份、原文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因素等,以把握话语的特殊含意和所蕴含的意图。并设法在译文中再现出来,从而获得语用等值,使译文读者更真实地了解人物性格和人物复杂细腻的内心世界。从下面对李白《静夜思》译文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智力干涉对动态对等翻译的解释力。

例(3)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1)Night Thoughts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 - 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 - and thoughts of my home arise.( Herbert A. Giles译)

译文 2) The Moon Shines Everywhere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 s sweet memories. ( W.J.B.Fletcber译)

译文3)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徐忠杰译,1990,p.86)

诗是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没有雕琢华美的辞藻,然而其意蕴却深长,令人神往。诗的前二句描写了孤身远客在月明如霜的深夜不能熟眠的情景和迷离恍惚的情绪。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语意流畅,不加雕琢,直抒胸臆,借明月寄托了诗人无法排遣的浓浓乡愁,道出了游子望月的万千思绪。它写了月,月总令人思乡思亲;它说到霜,显得凄凉;它写了抬头看月,低头思乡,显然是孤寂的。此情此景最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译文1)保留其隐含义“thoughts of my home”,留给读者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淡淡的离愁或温暖的回忆,表达了天涯孤客在明净的月光下的旅思情怀,也符合英诗的表达习惯,易于接受。

译文2)中,以“Youth's sweet memories”形式出现。将隐含变为明示,结果使诗中意境转淡。

译文3)中,先后用了descry,suspect,watch,yearn四个动词,分别统领每行诗句的含义,语句简洁明了。其中descry是个正式用语,意思是notice something a long way off,watch与descry的相同之处是侧重于动态的描写。这里的意思是keep one's eyes fixed on someone or something,两个动词共同译出诗句中“望”的寓意。Suspect的意思是believeto exist or to bc true,yearn含有have a strong,loving,or saddesire for someone or something的意思。两者都常用于静态描写,这四个词译出了原诗蕴涵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译出了借助月光这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委婉曲折,韵味悠长。译文3)凭借着浅显的文字却清晰地刻画出诗人客居他乡的思乡情怀,译出了常年寓居他乡之人的真切感受,达到了译诗与原诗的近似,再现出原诗的风格,令人读后沉思良久,感慨万千。 例(4)语境: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的著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the d'UrberviUes)中的女主人公苔丝从野外过节的欢乐场面回到自己家。

原文:From the holiday gaieties of the field-the whitegowns, the nosegays, the willow-wands, the whirlingmovements on the green, the flash of gentle sentimen!towards the stranger-to the yellow melancholy of this one-candled snectac]e, what a sten!

(TX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译文:从刚才野外过节那种欢乐的气氛里——白色的长衫,丛丛的花束,柳树的柔条,青草地上翩翩的旋舞,青年过客一时引起的柔情,一来到这蜡烛一只、光线昏黄的惨淡景象中,真是天上人间了!

(张谷若译)

场景就是叙事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活动的场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不是天上来客,他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同时也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因此,任何一部叙事作品在叙述故事时必须有场景,有了场景,人物才有活动的空间,故事才得以向前发展。一部作品若只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无场景,最终将失去深刻的艺术魅力。 "

场景是由情节中的一些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但场景不一定非要表现重大的必然性事件,也可用来描写琐碎的偶然的事件;也不一定非要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所在演示,也可能出现在很不起眼的地方。本例的例子就是如此。当苔丝从野外过节欢乐的场面回到自己家中,家里仅有一支光线暗淡的蜡烛,女主人公觉得一切都变了,但她的心仍牵挂着外面让人愉悦的节日气氛。原文运用了混合式手法,将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景物描写等描写方法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或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原文在描写苔丝的心理活动时,就把景物描写“the nosegays,the willow-wands”等细节描写,如the white gowns和感情活动描写what a step紧紧地结合起来,把苔丝的所见、所闻、所感融为一体。这样,使苔丝所见的景物、人物等都笼罩上了感情色彩,协调一致地反映出她的心理状态。

作家常常就是这样突破语言的常规,在特殊的语境中赋予语词新的涵义。翻译文学作品时,只有经过细致的玩味,才能透过字面发现隐藏在它背后的东西。译者运用智力干涉原理,推测出描写词语里的隐含意义,把握其特殊含意和所蕴含的意图,将“what a step”译成“真是天上人间了”,显得自然、具体。这一夸张手法抓住在特定环境下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进行翻译,真实可信,恰如其分地译出了女主人公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把她的心理活动、内心世界体现在译文中。如果将其译成“真跨出了一大步啊”,既不能渲染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性格,也不能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主题,更无法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因为人物的真情实感未能表达出来,心理活动没得到体现,人物形象也就逊色得多。所以,译者应根据文学语言的特点,借助于语境,灵活地选词择句,寻求最佳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在原文语境所允许的范围内充分显示译者的再创作功力。

四、结束语

上一篇:今天真好作文范文 下一篇:舞蹈比赛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