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10-03 04:39:59

清明的诗歌

清明的诗歌篇1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清明的诗歌篇2

自明代起,云南诗歌集不断有整理和收集。最早的收集整理,当属明初大理感通寺僧法天(1333―1406)朝觐之应时诗集《朝天集》。《朝天集》收录朱元璋、释法天、李、宋讷(1311―1390)、王时、吴宗伯、张来仪、沈士荣、释弘道、释夷简、释如^、释情F等诗人12家,诗作48首。而后沐昂(1378―1445)编辑《沧海遗珠》四卷,共收21人275首诗歌,此书为明末清初明诗总集《明诗综》《列朝诗集》的取材,既反映了明初云南诗坛的创作情况,也表明沐氏家族及其创作群体的文学气象。

此后直到清朝中期,袁文典、袁文揆辑录《滇南诗略》四十七卷,其中卷二至卷十四为明代诗歌,辑录128位,1427首诗作。道光元年(1821)张履程(乾隆五十七年进士,1792)、赵本根据《滇南诗略》辑录《明滇南诗选》二卷,收录明代云南诗歌188首。光绪二十九年(1903)陈荣昌辑录《滇诗拾遗》六卷,皆为明代滇人诗作,共收明代诗人卷一至卷五8家988首,卷六75家141首,附录方外4家9首。宣统元年(1909),李坤辑录《滇诗拾遗补》四卷,收录明代诗家155家342首;民国间,先后由袁嘉谷、于乃义、方树梅辑录,约定稿于1960年代的《滇诗丛录》一百卷,卷二至卷十为明代,卷十一至卷十三为明遗民,收录300余家共1200余首诗歌。其他如王灿、刘淇、赵镜潜同辑《滇诗粹》、佚名辑《滇贤遗诗》、方树梅辑《历代滇诗选》《历代滇诗选补编》《历代滇游诗钞》皆为未刊稿,收明代诗歌具体情况不明。

二、新中国成立后明代云南诗歌的出版

1993年,张文勋选注的《滇云诗词》,收录明清诗歌60首,其中明代诗歌18首,并作了作者的简介、注释和说明,进行初步分析和赏析。2001年出版的《滇诗丛录(简编)》收录诗歌300首,其中明人诗歌38首,仅及十分之一强,并做了作者的简介和诗词的简单注释。2002年由张文勋主编的《云南历代诗词选》选取明代诗人93人的诗歌,其中兰茂6首、贾惟孝5首、李元阳16首、郭文6首、杨一清18首等。2014年由余嘉华等主编的《云南历代文选・诗词卷》则收录明代人82首诗歌。他们都对明代云南诗歌做了简单的注释和赏析,推进了明代云南诗歌的推广和研究。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古籍逐步印行,尤其是《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禁毁丛书》《四库全书未收丛书》《续修四库全书》《清人诗文集汇编》等丛书的刊行,其中杨一清、张含、木公、王元翰等人的文集得以公布,明代云南诗歌研究的局面得以改变。200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云南丛书》,集部收录释法天、兰茂、贾惟孝、杨一清、王廷表、杨士云、张含、木公、李元阳、王元翰、禄洪、赵炳龙、陆天麟、高应雷、陈佐才、胡璇、孙继鲁、傅宗龙、杨绳武、王锡衮、雷跃龙、释读彻、释担旦、释大错等24人的18部文集或辑录诗集。相关的诗歌集也逐步得到整理,《兰茂诗词注释》《李元阳集》《担旦诗文集》《永昌府文征》《王文毅公集(王锡衮)》等,其他如《李贽全集》《杨升庵丛书》《小草斋集》等都有大量有关滇云诗歌的整理出版。

与此同时,明代云南诗歌集也得到文献学方面的关注。方国瑜先生在《云南史料目录概说》根据《(道光)云南通志・艺文志》所载与《四库提要・集部》所录,举54人宦游云南。而《四库全书・集部》所收232明人文集,约占四分之一。冯良方《云南古代汉文学文献》中对释法天、兰茂、贾惟孝、杨一清、杨士云、张含、王廷表、李元阳、孙继鲁、木公、木增、王元翰、傅宗龙、释读彻、禄洪、赵炳龙、陆天麟、高应雷、陈佐才、释担旦、王锡衮、释释禅、雷跃龙、胡璇、文祖尧、文俊德等人诗歌集进行了解题和诗文概说。2014年出版的《历代文集西南边疆篇目分类索引(初编)》根据四库系列丛书中文集,按照篇目内容分为人物传记、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地理历史、文化教育、纪实诗作等大类条目,制作了篇目索引。其中纪实诗作,成为我们研究明代云南诗歌史的重要参考。

三、明代云南诗歌出版的特征

明代有关云南诗歌集散佚严重,收集难度大。袁嘉谷(1872―1937)曾感叹“吾滇文化渊远,通人志士世代相望,而文字放佚,湮没不宣。盖滇南图籍,一厄于蒙诏徙民;再厄于沐英一烬;三厄于李湖奉诏收书,归之私室;四厄于咸同兵事,劫余无几。”这表明云南诗歌集出版流传有两个特点:

一则有关云南的诗歌集散佚严重。仅以民国《新纂云南通志・艺文考》“滇人著述之书”,集部别集类五卷,著录历代已刊刻未刊刻云南诗歌集980余种,除去汉至元3种外,其余皆为明清两代诗歌集,而其中收录明代滇人著作286部,别集272部,总集9部,诗文评2部,词曲3部,而现存不足20种。明代滇人著作留存比例低于10%。再以经部为例,著录45部,经笔者考证,现存5种,留存率也仅达11%。

二则宦滇作家文集收集难。明人宦游云南者,著有诗歌集人数较多,但因云南地处边地,记述吟咏多关蛮夷之事情,清代文网密布,修撰四库全书时,有关南明及宦游云南作家,事多忌讳,文集散佚严重,收集难度大。《明别集版本志》著录3000余家明人文集,宦游滇南者为数不少,而明代文集遍藏海内外,收集不易。例如:杨慎选汪文盛《汪白泉先生选稿》十二卷,仅博物院存;邓《南中集》六卷,仅存日本尊经文库等。即使能够收集到相关著作,摘录考证出有关云南诗歌,于学者亦是莫大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有关《沧海遗珠》和《沧海遗珠》的分析,看参看吴肇莉:《明代云南诗歌总集研究》,浙江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2]张文勋选注:中国名胜古迹诗词丛书《滇云诗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云南省文史馆选编:《滇诗丛录》(简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4]张文勋主编:《云南历代诗词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5]嵩明县史志办编:《兰茂诗词注释》,出版不详.

[6]施立卓总主编:《李元阳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7]余嘉华主编:《担旦诗文集》,出版不详.

[8]陆文虎等主编:《永昌府文征》,云南教育出版社.

[9]王武科编:《王文毅公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10]朱端强、许新民编:《历代文集西南边疆篇目分类索引(初编)》,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1]钱秉毅:《明代云南汉文典籍地理》,云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清明的诗歌篇3

【关键词】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高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2

根据2013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古代诗歌阅读鉴赏仍为必考内容,主要综合考查对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对所给的诗歌思想内容形象评说,对作品的艺术特点作具体的赏析。

纵观近几年福建省语文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分值设置一直稳定在6分,大多以两个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有明确解说: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一般是指文本的内容不深奥,语言不艰深,其中的名物、典故比较常见,阅读难度不大。然而,从高考评卷的反馈情况看,古代诗歌虽“浅易”,但得分率一直以来都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主旨把握不准导致失分。在对诗歌内容的解读上,考生往往犯一个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对诗歌的主旨把握不准,导致“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第二,题干审读不准导致答题失误。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对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把握不准,导致答非所问,也就是答不到点子上。

第三,答案不规范导致失分。能够正确解读诗歌内容,把握题干考查意图,但拟写答案,或者不通顺,或者没有逻辑性,即答题不规范。

古代诗歌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考中又是属于不可回避的必考题。针对以上失分原因,本文以近年福建省高考中的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为例,浅谈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高分策略。

策略一:了解高考中常见的古代诗歌题材,并熟记相关内容

所谓诗歌题材就是作者运用的某些材料表达特定的主题,诗歌题材其实就是诗歌的内容。诗歌往往借助的不同的材料(我们称之为诗歌形象)来组建不同的诗歌内容,借此表达特定的思想主题。所以,如能把高考中常见的诗歌题材归纳分类,并识记相关内容,那么对于理解诗歌,把握诗歌主题将大有益处。

高考中出现的古代诗歌内容题材形式多样,但笔者认为,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1、山水田园诗;2、写景咏物诗;3、赠友送别诗;4、思乡怀人诗;5、爱情闺怨诗;6、边塞战争诗;7、咏史怀古诗歌;8、生活杂感诗

以“山水田园诗”为例,需要识记的内容主要有:

山水诗起源于南朝的谢灵运,田园诗起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歌常常借助溪水、山石、松林、桑麻、野老、牧童等形象,运用白描、对比、反衬、动静结合等手法,大多描绘祖国的山川美景和乡村田园风光,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营造隽永优美的意境,风格恬静淡雅。主题上或是向往自由自在的闲适生活,或是表达钟情山水,归隐田园,还有一些侧面反应官场的黑暗,表达厌弃官场黑暗,表明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例题说明:﹙2011福建高考试题﹚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首先,从诗歌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是在破晓时分来到西湖边上观看风景。从“人意静”、“寒雾生”等语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幽静,再从“临水”、“稍见初日开”等词句则了解到作者亲近自然之意,所以可以把它定位为山水田园诗,从“安得学野凫”、“逐清景”中可以验证我们的判断,因为作者希望像野鸭一样追逐远方的清影,这就是表达一种向往自由以及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判断该首诗歌的题材,解决命题者设置的题目就显得易如反掌了。

当然,要能准确判断一首诗歌的题材,除了要识记该类题材诗歌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多读文言文,多积累,多练习,这样才能打好阅读古代诗文的基础。

策略二:认真审题,明了考查方向,对症下药

只有准确明了命题者的考查意图,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否则,即使回答得再好,也只是做无用功。

根据2013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考查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诗歌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诗歌的意象(意象构成的意境)和诗歌的事物形象。

2、鉴赏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

诗歌常用表达技巧包括常用的修辞方式、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篇章结构。

3、鉴赏诗歌的语言

涉及到诗歌的语言的考点,一般包括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特色、诗歌的炼字炼句和诗眼。

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题说明:﹙2004福建高考试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试题分析:第一问,“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根据平时复习,可以发现诗歌最体现诗人感情的字就是该诗歌的“诗眼”,所以该问考查的诗歌的语言风格的“诗眼”。第二问“诗人在三四句营造的意境”,意境由意境构成,故该题考查诗歌形象中的意象意境。然后根据诗歌的内容,便可以准确地回答问题:

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是“凉”字。因为“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三、四两句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巧妙运用顶针的手法;通过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几个意象,共同营造出孤寂忧愁(离愁别怨)的意境。

策略三:熟记各类“术语”,做到用词准确

古人为了写好一首诗,常常“捻断数茎须”,也有了“推敲”这类的佳话。所以,我们解答诗歌鉴赏题目时,也应该用词准确。

先以例题为证:﹙2009福建高考试题﹚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案示例:诗歌颔联寓情于景。诗中通过“残”雪、“断”雁、“新”月、潮水等意象,营造了一幅的凄迷愁苦的初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情和强烈的思乡之感。

答案中的词句,如寓情于景,凄迷愁苦,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情,强烈的思想之感,用词准确,能准确描绘意境特点,准确理解并表达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在诗歌鉴赏中用到的类似“术语”有很多,需要我们同学在平时学习中花一定的时间识记并理解运用,因为即便是同一考查方式中,用词往往也是大相径庭的。如,同样是意境类的题目,因为诗歌题材不同,用词是完全相反:山水田园诗中营造的意境往往是清幽质朴、闲适安逸、清新自然等;而在思乡怀远诗中,由于主人公的悲秋伤春思乡怀人,因此其营造的意境往往是;寂寥冷清、悲苦惆怅、孤独寂寞;在边塞战争诗中,由于战争往往在边缘的疆界,意境又不同,一般是雄奇壮美、奇特壮丽、荒凉冷清。

所以,熟记了“术语”是不够的,只有理解其含义,才能做到准确运用。

策略四:拟写答案做到条理清晰,答题规范,书写工整

为了解答题目,在考试前做足了准备工作,但如果忽视考试中的一些答题技巧和细节,也可能导致功亏一篑。因此拟写答案需三思而后行,减少涂改,做到卷面整洁清晰,然后再组织答案是要“言之有序”,即答案不能仅仅是罗列要点,而应该做到有条理,讲次序,理清其间的内在联系。

例题示范:﹙2008福建高考试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 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从题干中明显看出,该题考查的是表现手法。一般来说,我们在平时复习中对诗歌表达技巧类题型答题步骤都会有较为规范的训练,即“三步走”: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或此手法有什么效果和好处。(分析)③借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主旨内容)

答案示例:这首诗景中含情。(点出技巧)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分析如何景中含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久闲之情。(表达情感)

我国的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习研究的对象。而今连连在高考中出现,虽分值不算太高,但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上的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几个策略,是笔者在近年的实际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小经验,如能较好掌握这些策略,从鉴赏第一步就准确定位,到最后一步严格把好答题规范关,我想在高考中,定能拿下高分。

参考文献

[1]福建历年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汇总

[2]王立峰《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清明的诗歌篇4

关键词:李清照;迪金森;诗歌风格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婉约派作家,以“易安体”在我国词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她一生中写过许多名作,擅长于诗词和散文,尤以其卓尔不群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诗人,“美国诗歌的开拓者”和“现代美国诗歌中其他一切传统的先驱”。她以独特的风格写下了1800多首诗歌,这些诗作被誉为“美国文艺复兴的一部分”。从诗歌创作环境、诗歌主体、诗歌艺术形式等方面入手,对二者做一番平行比较,就会发现尽管这两位世界诗坛女杰生活在不同的时空、文化背景下,但是这她们身上存在不少可以互相参照的有趣现象。在这互为参照的体系中,人们不仅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这两位女诗人各自的文化心态和创作特征,同时还将更为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东西方女性诗人在思想感情表露上的某些差异。[1]

一、诗歌创作环境比较

(一)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诗人的创作,并在诗人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虽然处在不同的国家和时代,但李清照和迪金森的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惊人的相似,即都处在一个社会剧烈变动、矛盾尖锐的时期,这些在她们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她们的作品风格都具有转变性,分为不同的时期。

李清照生活在北宋内忧外患时期,朝廷的权力争夺日益激烈,她的父亲受到排挤,使她自小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她过的还算幸福。但后来北方北方金人入侵,讲和派卑躬屈膝,不战而败。1127年靖康耻犹未雪,1129年丈夫又去世,她立刻从一个幸福女人变成了亡国之女、丧夫之妇。从1129这一时间点开始,她的诗歌风格开始转变,从天真烂漫少女的欢快变成亡国遗孀的悲痛,诗歌风格由清新欢快转入成熟哀伤。可以说李清照的前半生少年负才,没遇到什么波折,后期的创作无论风格还是内容上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变。后期李清照被迫“飘零遂与流人伍”,丧国之耻,沦落天涯之痛,让她开始了思考起国家命运和生死荣辱的问题,更深刻地认识了当时的社会,并含愤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与忧虑。郭预衡在《李清照词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一文认为李清照“在北宋亡国之前对国训一民生并不关切”而在北宋亡国之后她的作品则“代表了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阶层的情绪。”[2]

迪金森生活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当时国内各种势力相互倾轧,斗争日益激烈.各种矛盾尖锐,终于导致南北战争爆发。社会的工业化,使得社会对个人的压力剧烈膨胀。在这社会历史背景下,迪金森和李清照一样也开始思考起人生来,但是二者同中有异的地方在于,迪金森年轻时候就开始的隐居生活,导致她生活圈子狭小,她的诗歌不像李清照一样明确反映当时的社会局势,更沉醉专注于自我精神世界的思考。[3]

这一时期,在迪金森的作品《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中: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他殷勤停车接我/车厢里只有我们俩/还有“永生”同座/我们缓缓而行,他知道无需急促/我也抛开劳作和闲暇,以回报他的礼貌/我们经过学校,恰逢课间休息/孩子们正喧闹,在操场上/我们经过注目凝视的稻谷的田地/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也许该说,是他经过我们而去/露水使我颤抖而且发凉/因为我的衣裳,只是薄纱/我的披肩,只是绢网/我们停在一幢屋前,这屋子/仿佛是隆起的地面/屋顶,勉强可见/屋檐,低于地面/从那时算起,已有几个世纪/却似乎短过那一天的光阴/那一天,我初次猜出/马头,朝向永恒[4]

通过对生死和永恒问题的探讨思索,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她怀疑宗教的真实性,不相信人死后会进天堂并永远地生活在那里;另一方面,她相信人死只是脱离了现实这个苦难的环境而开始另一段愉快的生活。经历社会动荡巨变时期,二者诗歌都变得基调严肃而深沉。

(二)个人经历的影响

李清照出身官宦之家,李恪非之女,这样优渥的家庭背景,令她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文化熏陶,笔下的诗歌不同于平庸之辈。后来觅得如意郎君,与赵明诚皆为秦晋之好,吟诗作对,研究金石,在爱情的滋润下,丈夫的支持中,她的诗歌创作自然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因而早期她写出很多优美的爱情诗。即使后期丈夫去世,对亡夫的思念也成为了她创作诗歌的动力之一。

迪金森的祖父是阿默斯特州学院的创始人,父亲是该镇的首席律师,她的家族在当地小有名气,她在阿默斯特附近的一所女子学校读过一年书。青年时代,阿默斯特学校的校长纳德・汉弗莱和她的父亲律师事务所任职的青年律师本明杰・牛顿,对她的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牛顿经常指导她应该读些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启发她认识和谐和完整的自然界蕴含的美。他还经常为她宣讲加尔文派的宗教思想,使她接受了加尔文派的内视思想以及关于天性美和世界冷酷的观念。这些思想成了她生活的信条并后来形象地反映在她的全部诗作里。

除了这些以外,迪金森的诗歌创作个人经历和李清照一样,都离不开家人的宽容与理解。在迪金森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一直与父亲、兄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父亲特别宠爱她,妹妹在生活上照顾她,替她找来了爱默生、梭罗、济慈等人的著作。邻居苏珊给了迪金森许多鼓励,女仆也对艾米莉非常好,佣人马吉帮助她寄信和外界保持稳定的联系。这些都为迪金森诗歌创作提供了一个稳定环境。[5]

在爱情经历中李清照较之迪金森更为幸运一些,她年少时和赵明诚结为伉俪,琴瑟和谐。而迪金森虽然终身未嫁,但从其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她曾与几位男士有过朦胧的浪漫情愫。最权威的狄金森传记作家理查德・斯维尔记录下她一生中比较重要的爱情经历:一是与塞缪尔・鲍尔斯的没有结局的爱情;二是与比她年长18岁的洛德法官的关系。这两段爱恋虽然最后未果,但并不影响她对于爱情的憧憬和对爱情诗歌创作的热情。

虽然在迥异的人文时代背景下,但是真正的诗人是可以超越时空的,她们的诗心永远是相通的,在李清照和迪金森的爱情诗中存在很多的共同之处。如:迪金森笔下的初尝爱情甜蜜的少女形象:“我碎步急走过堂屋――我默默跨出门洞――我张望整个宇宙,一无所有――只见他的面孔。”这种羞怯又青涩的爱情描述竟然和李清照的诗歌如出一辙,“见有人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6]一样是见到心上人的心跳和忐忑,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诗歌主体比较

(一)诗歌意象比较

在诗歌的创作中,二者都很注重意象的选择,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二者选择意象的类型有着明显区别。李清照一位官宦小姐,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虽然诗中也不乏慷慨豪迈的作品,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大气之情跃然纸上,但李清照诗歌还是以婉约为主,奉行中国诗歌一贯温柔敦厚的特色。在她的诗歌中,多以花、草、鸟兽、日常用品为意象,或描摹或设喻。一首首清丽的诗词在绿肥红瘦的海棠里,在人比黄花瘦的哀伤里娓娓道来,说不尽的哀思,道不尽的缠绵。这皆是由于在中国封建文化的背景下,闺房女子写诗不免婉转,意象受到局限。

而迪金森的诗歌意象则相较李清照要更具有丰富性和跳跃性,她的意象可以从太阳到梳子,从小伙到苍蝇,千变万化。如在《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的时候》里,她娴熟地同时运用明喻和暗喻,把死亡时的宁静比作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寂静,把眼睛比作是已经拧干的湿衣服。这样的描写生动形象又出人意料,表达感情直接而充沛。在刘焱的《意象,诗海航行的风帆一狄金森诗艺管窥》中,以狄金森的《井中蕴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为例,探讨了她运用意象创作的特点,即把分散的意象,揉合成环环紧扣的意象链;把静比的意象,激活成奔走的意象流,把单一的意象汇聚成多姿多彩的意象群。[7]

(二)诗歌体裁比较

李清照诗歌创作的体裁与其生活密切相关,在靖康之耻为时间分界线,在此之前她婚姻美满、生活稳定,因而诗歌体裁多为爱情诗、游记诗;在此之后,在国破家亡,身世飘零的处境下,她的诗歌体裁多呈现爱国诗歌和咏史诗。对此,在周秀怡在《李清照诗与词风格同异辨》指出:李清照受“传统的文化教育”的影响,严格遵循“诗庄词媚”、“词言倩”、“诗言志”的观点,因此她的爱国诗直接抒发了恨敌爱国的强烈感情,表现出豪放宏肆的艺术风格。[8]

迪金森,则在爱情无果的压抑情感中创作出了大量爱情体裁诗歌。本杰明对她认识自然的引导,让她在心中种下热爱自然的种子,因而在她细腻的观察下,自然诗在她笔下应运而生。青年时期植根记忆的加尔文宗教熏陶,加上长期足不出户的思考,让她对宗教和死亡有比其他人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她的诗歌呈现出李清照所没有的体裁:宗教诗和死亡诗。

三、诗歌艺术形式比较

(一)诗歌简洁洗练

李清照的诗歌因其简炼的特色,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9]这句诗之所以流传甚广,因为仅用了八个字,就言简义丰地就描摹出了在一大片肥硕碧绿叶子间绽放出一朵瘦弱鲜艳的海棠花的场景,逼真形象。

狄金森诗歌往往寄丰富于简单之中,寓深邃于清澈之里。迪金森诗的诗歌篇幅短小,多数只有两至五节,经常破格,常押所谓“半韵”(half rhyme);放弃传统的标点,多用破折号,名词多用大写(但这个习惯在当时很平常);常省略句子成分,甚至连动词也省掉;句法多倒装,有学者指这是受拉丁文词序的影响。狄金森诗中的意象、省略、凝炼、破折号以及不规则的书写、句法、韵律使其诗歌自成一体,独放异彩,在美国诗坛幻化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表达上的隐晦含蓄、诗歌主题在语言和指称等方而的不断变化,以及她诗歌标题的省略等等,形成了她诗歌的复义性、多样性和神秘性,使读者和研究者回味无穷。[10]

(二)语言质朴清新

李清照在她生活的时代,尽管欧阳修倡导的新诗新运动已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以“花间派”为主的文人骚客们写诗赋文总是注重辞藻雕饰。她则大胆而勇敢地运用平白的语言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获得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殊荣。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1]它用语浅显,清新流畅,入木三分地揭示出主人孤独、寂寞烦躁的心情。

十九世纪西方浪漫主义充满了雕饰铅华之风,而狄金森却用朴实的语言构筑了一个独特的“诗歌世界”。她说,“我的诗是朴素的语言”,“简单的话语”。日常口语、俗语,稍加锤炼,都被狄金森融入诗行,毫无刀痕斧迹。如诗歌:

I’m Nobody,who are you:

I’m nobody, who are you?

Are you Nobody too?

Then, there is a pair of us. [12]

(三)多用设喻和描述

在仔细参考了两位诗人诗歌中的意象中,我们惊奇地发现,两者都地运用了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比喻意象(Metaphorical Image)指作家通过可感可触的物体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如:李清照《武陵春》中的诗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3]诗人把“愁”比做实物,“载不动、许多愁”,奇妙新颖。在看狄金森在诗中用“驶向永恒之路的马车”来表达她对死亡的泰然;用“成天对着泥沼鼓噪的青蛙”来讽喻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这些意象提升了她诗歌的意境,读来使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她选用的事物往往为人们所熟悉的对象,通过诗人的参悟、表述,使这些芸芸物事变得不同寻常,折射出深邃的哲理。

(四)富于童趣画面感

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都善用描写对大自然的热爱,情真意切。如:在自然的描写上,两人的诗歌都有一种清新欢快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描写“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赞歌,其中作者卓尔不群的情趣和天真开朗的个性可见一斑。二者皆是用简单事物,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快乐的场面。相比较而言,迪金森在《篱笆那边》中,写到:“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14]这首诗以草莓来比喻美好事物,笔触是一个孩童天真活泼的视角,充满童趣,令人忍俊不禁。[15]

四、小结

李清照与迪金森都是文坛伟大的女诗人,尽管生活的时代和所处国家社会背景差异很大,但是她们相似的创作艺术风格令我们称奇,她们真挚美丽的情感、清新洗练的语言及精湛独到的诗艺令我们赞叹。这个论题只是一个开始,关于这两位诗人的异同之处仍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地方,对她们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是十分有意义且永远不会过时的。

参考文献:

[1]李嘉娜.迪金森与冰心比较论[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第4期

[2][8]张强.近20年李清照研究述评[J].文学遗产,2004-09-20

[3]懿丝.艾米莉・迪金森初探[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4][12][14]岳凤梅.诗意地栖居――艾米莉・迪金森诗歌研究[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09-01

[5]周建新.艾米莉・迪金森独特的生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9][13](宋)李清照.李清照词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07-01

[7][10]李保安.近五年来国内的迪金森研究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4-10-25

[15] 董洪川《艾米莉・迪金森与李清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重庆)1994年第7期

清明的诗歌篇5

诗歌鉴赏失分的根本原因在于:1.知识不够系统化,对古代文化常识、表达技巧、语言风格、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诗歌分类等知识,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2.学生没有读懂诗歌而急于做题;3.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没有形成,无法从形象、意象、意境、风格、情感等多个维度去把握诗歌;4.学生缺乏起码的应试能力,不会利用好诗歌后面的注释;5.学生根本不审题,不会规范答题。

针对学生的失误和失分的原因,我们怎样提高诗歌鉴赏题分数呢?我要求学生在“读”上下功夫,善“读”才能提高做题的效果。可尝试如下“读”法。

一、读好课本,熟记课本中的典例

历年的高考诗歌阅读鉴赏题都与课本联系密切。如2009年广东高考诗歌鉴赏题杜甫《月》,对诗中“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的理解,如果能够联系课文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寓意,这就能很好地理解杜甫诗中的思想感情。

由此看来,重视课文的阅读,重视与学过的课本知识相结合,是学会诗歌的关键,那种丢开课本学习和复习诗歌的想法和做法,仍是不可取的;而且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回归课本,多读课本,读好课本。

二、读熟诗歌的基本常识

(1)熟读诗、词、曲的体裁常识。如诗、词、曲的发展过程、具体分类、文体特点、文学流派等。

(2)熟读各类诗歌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包括作家所处的时代、生平经历、文学主张、文学风格、主要作品及其特点等。

(3)熟读古诗中常见的形象和塑造形象的方法知识。

(4)了解一点古代诗歌涉及的语法知识(如倒装句、互文句等),

(5)熟记一些诗歌语言风格方面的术语。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平实质朴等;意境氛围方面常用的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等。

(6)熟记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知识。如白描、细描、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常见的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拟人、象征、夸张、双关、用典比兴等)及其作用,诗歌的结构手法(层层渲染、铺垫、抑扬法、问答法、对比法)。

三、读全诗歌信息,领会诗歌内涵

1.读懂诗歌

(1)读诗歌标题

诗歌标题常常是我们鉴赏诗歌切入点,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用意等。

如2005年广东卷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怀归”揭示了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

(2)“读”作者

诗人所处的生平遭遇、思想主张、创作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应当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读诗歌内容

①找意象,析意境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的复合体,是作者的主观心意和客观物象凝聚的表现,是作者精神和外在物质的统一,它是由情和景这两个因素组成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就是意境。我们在阅读诗歌时,首先找出意象,结合具体语言和境界,分析意境,就能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意图。

如2004年广东卷杜甫的《江汉》,阅读时抓住意象“片云”“孤月”,体味出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根据意象“落日”“秋风”,体味出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②寻诗眼,悟手法

诗眼,它可以是一个简练传神的字,也可以诗作体现主旨的精彩诗句。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若能从诗眼入手,可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2012年广东卷白的《余杭四月》,我们阅读时只要抓住诗眼“一晴生意繁”这句,明白它总领全诗,颔联中用“朱、青,绿,白”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③读清注释

在古诗鉴赏考题中,经常会出现简短的注释,这些注释看起来只是对诗歌中的生僻奥涩处加以注解,其实它不仅能帮助你了解作品创作背景,达到更好地理解诗歌,有时还能暗示题目的答案。

2.读明白试题

古代诗歌鉴赏,要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考点在命题中往往有所侧重。因此,我们一定读明白题目问什么,再答什么。

(1)“读”

只有明白题干指向,我们做题时针对性才强,也避免答很多无关的内容,浪费考场上的时间。

(2)读懂答题规范

每道题型都有一定的答题模式步骤,我们读完题目后,头脑中应马上想一想这题型的答题模式及步骤是什么,从而节约答题时间,提高得分率。

例2010年广东卷诗歌鉴赏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我们读完题后立刻应知道这题型的答题模式及步骤是:①联系诗句确认改字及其含义(比喻义或象征意义),②联系整诗展开联想,确定改字在写景或抒情方面所使用的手法,③联系作品主旨点出该字在意境烘托或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

四、细读往年高考试题

我们知道高考试卷是经过专家们精心雕刻,对往年高考试题我们不能简单化,要做到细细品读。我们借助往年高考试题,学习规范作答,比对参考答案,分析评卷细则,找准自己平时答题的缺陷和失分原因,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制定行之有效的抢分策略。

总的说来,读好课本,是诗歌鉴赏的起点;积累好诗歌基础知识,是诗歌鉴赏的基础;读懂诗歌,是诗歌鉴赏的关键;读明试题,是诗歌鉴赏的重要一环;细读往年高考试题,是诗歌鉴赏必不可少的一步。

清明的诗歌篇6

关键词:茶陵诗派;兴起;艺术风格;历史地位

明代的诗坛虽不及盛唐的繁荣,但呈现出流派纷呈、竞相更迭的局面。其中的茶陵诗派作为连接明初台阁体与明中叶复古派的纽带,在明诗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明诗经过茶陵诗派的发展,由富丽雍容、肤廓冗长的台阁体风格转入“诗必盛唐,文必秦汉”的复古风尚。

一、茶陵诗派的源起

明成化、弘治以后,随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加深,官场日益腐朽,社会动荡不安。在严重的内忧外患面前,专以粉饰太平为己任、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台阁体”文风已经无法继续维持,诗坛急需新的诗歌创作理论来指导诗歌的创作与发展。

(一)台阁体诗歌的衰落

明朝诗歌流派众多,各诗派竞相更迭、频繁纷争。在永乐至成化年间,相对于明初高启、杨基、宋濂等人的创作态势而言,诗歌的发展落入了一个低潮期,此时占据诗坛的是“台阁体”诗,因多出自当时主导文坛的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的创作而得名。

台阁体诗歌的主题是“颂圣德,歌太平”,[1]内容比较贫乏,多无创新,主要为应酬、题赠所作,风尚上追求文辞雍容典雅,逸适安闲。以杨荣的《随驾幸南海子》为例:

天开形势庄都城,凤翥龙蟠拱帝京。

万古山河钟王气,九霄日月焕文明。

祥光掩映浮金殿,瑞霭萦回绕翠旌。

圣主经营基业远,千秋万岁颂升平。

诗人在诗中极力描绘出一派盛世祥瑞的气象,歌颂君王的功德洪恩,格调雅丽雍容,体现出台阁体的典型特征。“台阁体”这种粉饰太平的诗歌,让人感受不到社会现实的丰富性与诗人的真情实感,缺少诗歌应具有的生命力,因而容易将诗歌创作引上歧路,很难促进诗歌的蓬勃发展。

社会现实的变迁使得“台阁体”文风走向式微,于是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遂起而振兴诗坛,以图荡涤台阁平正雍容的诗风。他们主性情,注重个人情感的真实抒发;主张创新,反对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在创作中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等写作技巧,试图以崭新的风格代替“台阁体”萎弱冗沓、肤浅工巧的文风,其代表人物李东阳官居相位,并主持文坛,门生众多,其诗论诗风堪称一代之盛。

(二)茶陵诗派的形成

一个文学流派大都是有领袖及一定数量的成员的。茶陵诗派的领袖人物就是李东阳。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八载:“李文正当国时,每日朝罢,则门生群集其家,皆海内名流,其座上常满,殆无虚日,谈文讲艺,绝口不及势利,其文章亦足领袖一时。”众多门生在李东阳家“谈文讲艺”,这就默认了李东阳的领袖地位。

共同的风格趋同意识使众多文人聚集在李东阳身边,以《麓堂诗话》提出的理论主张为指导,形成茶陵诗派。据廖可斌《茶陵诗派与复古派》一文,茶陵诗派的主要成员有两批,一批是与李东阳同年中进士并进入翰林院者,主要有谢铎、张泰、陆、陈音等人;另一批是由李东阳的门生,以及他在翰林院教过的庶吉士,主要有邵宝、石、罗、顾清、鲁铎、何梦春、陆深、钱福等人,其成员主要靠共同的诗歌风格追求、信奉共同的理论主张而聚集起来。

茶陵诗派形成之后,从理论到实践都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从理论上来说,主要有李东阳的《麓堂诗话》、何梦春的《馀冬诗话》等著作,为茶陵诗派诗歌创作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李东阳的《麓堂诗话》为指导,茶陵诗派诗派成员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如罗著有《圭峰文集》18卷,邵宝著有《容春堂前集》20卷。

二、茶陵诗派的艺术风格

台阁体诗文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格调雅丽雍容,这与其“歌盛世,颂太平”的主题内容有较大关系。茶陵诗派诗歌作品中还有一些遗留有台阁体的气息,显示出雍容平易的风格,如李东阳的《庆成宴,次焦少宰韵・其一》:“旌旗簇拥千人队,衮绣分明五色光”。这类风格的诗歌在茶陵诗派的作品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与台阁体不同的是他们的诗歌风格不只限于此,而是注入了更多新的因素。茶陵诗派对个人情感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心,使诗歌呈现出清新淡雅和苍凉沉郁两种风格倾向,又由于受李东阳格调说的影响,格律谨严。

(一)清新淡雅

茶陵诗派不再局限于台阁体诗雍容平雅的风格,他们对当时的险恶的仕途感到力不从心,试图寻找心灵的宁静和灵魂的出路,将目光投向下层农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受“野俗说”的影响,创作开始倾向于山林诗宁静淡雅的风格。在他们的作品中,有不少描写农家生活的诗歌,这些诗歌格调清新自然,意境淡雅,趣味横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

春尽田家郎未归,小池凉雨试衣。

园桑绿罢蚕初熟,野麦青时雉始飞。

――(《茶陵竹枝歌・其七》)

诗人用“小池”“凉雨”“初蚕”“青麦”“野雉”等田园景象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恬淡静雅的晚春图,让人读后顿感神清气爽,心灵得到净化。

(二)苍凉沉郁

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人民生活的关注,是茶陵诗派诗人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在他们的诗歌中,有不少是忧国忧民的作品,因其深深的忧虑、无奈的感慨,形成了苍凉沉郁的风格。

李东阳的《白杨行》描写的是荒年百姓的痛苦生活。“路经白杨河,河水浅且浑。居人蔽川下,出没无完。”衣不蔽体的老百姓聚集在又浅又浑的河边,他们“俯首若有得,昂然共腾欢”,只是因为在河边挖掘到了可以吃的东西而高兴。这是多么心酸的一幕,饥饿竟把人折磨到了这种地步!“吾人未沟壑,生意谅斯存”更显得沉重,“微心不盈寸,引此万虑端。”是作者深深的忧虑。整首诗语调低沉,感情沉重,风格苍凉沉郁。

(三)格律谨严

《麓堂诗话》是茶陵诗派的诗歌纲领,其中居核心地位的格调说势必对茶陵诗人的创作起着指导作用。在茶陵诗派的作品中注重讲究声律的和谐、节奏的抑扬顿挫,显示出格律整饬的音乐美。李东阳的乐府诗具有代表性。例如:《三字狱》(卷二):

朋党谪,天下惜,惜不惜,贬李迪。

三字狱,天下服,服不服,杀武穆。

奸臣败国不畏天,区区物论真无权。

崖州一死差快意,遗恨施郎马前刺。

本诗借助音律节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前两句以六个三字短语作为开起,形式上体现了诗歌的对称美,同时以紧迫急切的声响、抑扬顿挫的语调来传达情感上的义愤填膺,这样既符合声律的要求,又加强了主观情感的抒发。

三、茶陵诗派的历史地位

从《麓堂诗话》和创作实际来看,茶陵诗派从理论到实践都对台阁体进行了反拨,给当时衰微的诗歌注入了新的因素,使诗歌创作朝着正常的轨迹发展。同时在《麓堂诗话》中提出的“宗唐”等主张,对前七子复古思想有铺垫和推动的作用。

(一)茶陵诗派和台阁体的关系

茶陵诗派尚未完全摆脱台阁体的影响,对台阁体派有推崇和因袭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遗留了台阁体的习气。其代表人物李东阳很佩服三杨的功业,同时也对他们的文章表示认可:“永乐以后至于正统,杨文贞公(杨士奇谥文贞)实主文柄。乡群之彦,每以属诸先生。文贞之文,亦所自择,世服其精”。茶陵诗派的成员大多是朝廷重臣,和台阁体成员所处地位相似,这决定了他们的创作中有不少应酬答和的诗句,风格雍容,是对台阁体的继承。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茶陵诗派对台阁体诗风进行了有力的反拨,对扭转当时诗坛的作风有很大贡献。台阁体局限于以歌功颂德,内容空虚贫乏,流于庸俗。茶陵诗派却打破这种格局,使诗歌内容更加广泛,倾向于表现个人真实情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思,从而显示出清新淡雅,苍凉沉郁的风格,这是与台阁体诗的显著不同。特别是《麓堂诗话》中“格调说”、“宗唐”“诗文异体论”等理论主张的提出,对台阁体诗进行了有力的反拨,同时推动了前七子复古思想的形成。

(二)茶陵诗派和复古派的关系

这里说的“复古派”主要指前七子。茶陵诗派的理论主张对前七子的复古思想有重要影响。前七子的代表李梦阳曾经说“我师崛起杨与李,力挽一发回千钧。”这里的“李”即指李东阳,他承认自己受李东阳的影响。前七子“文必秦汉,诗必汉魏盛唐”的主张显然是继承了《麓堂诗话》中“宗唐”的思想,他们的许多理论主张也是直接对李东阳思想的认可,正是茶陵诗派的理论主张冲破了台阁体对诗歌的束缚,把诗人的眼光引回到古代,才使得前七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提出了更完整系统的复古理论。

不可否认,前七子在诗歌理论和实际创作上的成就超出了茶陵诗派,他们的诗歌更加贴近生活,有对与阉宦作斗争的描写,同时对社会黑暗的揭露更为透彻,从而弥补了茶陵诗派的弱点,真正突破了台阁体诗歌的束缚,文学风气为之而变。然而这正体现了前七子对茶陵诗派的继承和超越。两者都在复古的主张下求新、求真的主旨是一致的,前七子在诗歌创作上确实受到李东阳及茶陵诗派的启发。李东阳“绍先启后,标引导也”(《明诗别裁集》卷三),对前七子的复古理论有开启之功。

除了对前七子复古思想的影响外,李东阳强调音律声调和真情实感的理论主张,还对“公安派”和性灵派产生了一定影响。[2]茶陵诗派在明朝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不容忽视,它的诗歌理论――《麓堂诗话》更是对明代后世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

四、结语

随着诗歌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的变迁,“台阁体”文风逐渐退出诗歌舞台,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诗人在批判和继承台阁体文风的基础上,对诗歌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创作了诗歌理论纲领《麓堂诗话》和《馀冬诗话》等,在其理论的指导下,茶陵诗派诗歌创作注重向艺术本体回归,不再像台阁体那样一味歌功颂德,而是更多地表现诗人内心的真情实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思,其艺术风格也逐渐呈现出清新淡雅和苍凉沉郁两种特色,同时受格律说的影响大多韵律谨严。

当时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习气使茶陵诗派不可能完全摆脱台阁体的影响,显示出迥然全新的面貌。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茶陵诗派在历史环境下对诗歌的发展与创新做出的努力,正是茶陵诗派众多诗人的探索、求变、求新,才使得诗歌沿着正常的轨道继续向前发展。茶陵诗派在明代诗歌史中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97

参考文献:

[1]黄卓越.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寅宾.明代的茶陵诗派[M].北京:中华书局,1985

清明的诗歌篇7

关键词:谢灵运;谢朓;山水诗;语言

《文心雕龙》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它简要的解答了魏晋玄风在“自惩”的同时,又在另一种情况下得以“自赎”。其最突出的功绩即催化了山水诗。大谢灵心秀质,化哲理玄思为林泉高致,使诗坛从“淡乎寡味”的玄言诗的统治中解放出来,成为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和山水诗派的鼻祖。但大谢的山水诗还存在不足,继他之后的小谢使山水诗进一步成型,趋于完善。他以其清妙的诗风一扫玄风的阴霾,且更为讲究声律、韵味,尤以他的“新体诗”为唐代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二谢均是中国山水诗史上杰出的领军人物,他们的语言均有清新的一面,但二者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大谢语言——初发芙蓉之自然可爱与富艳精工典丽雅致

大谢的语言具有鲜丽清新的特点。鲍照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①萧纲也认为:“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才高词盛,富艳难踪”从以上二家对灵运的评价可看出,大谢诗的语言兼具两种风格:一为清新,二为富艳。

以大谢《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为例,诗中描写的山水可爱淡雅、清新自然。它讲述了作者从石壁精舍返回住所的经历和感受。从诗人出谷时所见山水的清晖,到入舟时见到的云霞、芰荷和蒲稗再写作者登上岸后趋南径、偃东扉。所描写的景物是清新的,人物行动是自然的。全诗始终紧扣住一个“还”字,以它为线索贯通,处处都体现着它,写得井然有序,行踪娓娓道来。语言也正如它所描绘的山水一样——也具有自然清新,可爱淡雅的特点。

再深入分析,发现它的“自然”不是天然生成的自然,而是人工雕琢,刻意为之。王世贞认为:“谢灵运诗至侬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是天然”②这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大谢诗语言的特点,即诗人精心遣词造句,注重字词的雕刻和琢磨,依靠人为雕琢构成了“人工的天然”。但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涤除雕琢痕迹,做到“工极而臻于自然”。方东树也认为:“谢公造句极巧,而出之不觉……以人巧造天工。”如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中的“变”“含”“敛”“收”的运用就极为讲究,赋予景物人的感情。

大谢写山水有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即如刘勰所说:“极貌以写物”,写山水就要极尽描写之能事,写山就要写尽山之姿,写水就要写尽水之态。不像其他很多诗人写山水或是大致勾勒,或是作托物起兴的寄托。与他大致同时代的陶潜相比,二者之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陶潜写诗重在写意,写景是大致勾勒,不是一一细致的道来,读他的诗要靠悟,常常给人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感。他的诗需要人去品、去悟、去体味。而灵运则完全不同,他的诗与其他很多诗人的诗比较就像是工笔画与写意画的比较。“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他力图在创作中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一一再现出来。要将这么多的东西详细表现出来,就不得不在语言上下很大功夫。故大谢极重视诗歌语言的锤炼。且他写诗多用汉赋的写法,以赋法作诗,重视铺陈,再加上喜用繁复的辞藻,艳丽的词语来表现,故形成了诗歌语言典雅精致、富丽精工的特点。大谢就以自己的精心打磨与雕琢形成了绚烂到极致而后归于自然的语言风格。

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大谢的语言很多时候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他的不少诗因过于追求辞必达意,用了不少的生僻字,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很多时候不知所谓。给人生僻难懂,晦涩平板之感。这不能不说是大谢诗中的遗憾。

二、圆美流转,恰如弹丸——小谢语言大小珠落玉盘

小谢的诗在情感上多表现为哀怨、感伤甚至是有些怯弱,这与他的生平经历有莫大关系,但他的很多诗却写得清新流畅、圆转自如。用“好诗圆美如弹丸”来形容真恰到好处。小谢在诗史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使山水完成了向独立审美对象的转变,并且是“永明体”的创造者之一。人们对他的评价极高。如萧纲就认为他是“齐梁文章之冠冕”,沈约更认为:“二百年来无此诗也”,连狂傲不羁的李白也被小谢折服,“一生低首谢宣城”,写下了“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宣城”这样绝佳的诗句。

小谢的山水诗确有其过人之处,不容小觑。他的山水诗多为他仕途失意,经历坎坷时所写。尤其是他担任宣城太守时,所做的山水诗几乎占了他生平创作山水诗的四分之一。他用极细微灵巧的笔触描绘嘉山丽水,营造清美静谧的意境。陈柞明评价为“清机自引,天怀独流,壮景必幽,吐情能尽”。③小谢的诗与大谢相比,少了晦涩难懂,并从大谢的那种对山水的占有变为与山水为邻、为朋的态度。这样他的诗歌就多了圆润流畅与平易和婉。灵运之诗上承魏晋,语言或多或少带有魏晋的古朴与骨气,而小谢作为下启有唐代诗风的奠基者,语言更多的沾染南朝的清丽与柔和。小谢是“永明体”的创造者之一,十分讲究声律与音调。他的诗歌正是由辞藻,意象等在视觉上构成的色彩之美以及在平仄、对仗等音律方面在听觉上形成的和谐圆融、精美圆转之美共同构成了小谢诗歌流转如弹丸、清丽明朗之美。

小谢的诗歌读之朗朗上口,音律和谐。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优美动听,圆融悦耳。其诗歌读之如品清茶,清新明丽,秀美悠远,让人唇齿留香。正如梁武帝语:“三日不读,即觉口臭”。也说明了小谢诗歌的清丽明朗,悠远静谧,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他的名篇《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为例。它是谢朓于傍晚登临而作,描写了作者的所见,如本诗最精彩的中间六句:“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这短短的六句包含了明媚灿烂的阳光;飞扬高耸的屋脊;艳丽如绮的晚霞;明澈似练的澄江;喧闹嬉戏的飞鸟;生机盎然的绿洲;长满各种鲜花的山坡。小谢将它们精心剪裁,合理安排构成了这幅明丽的傍晚登临图。整首诗既有静景,也有动静,动静结合,静中有动,动中寓静再加上色彩多样斑斓,给人一种清丽之美。

不仅如此,本诗中的对仗也十分为后人所推崇,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霞”对“澄江”,“散成绮”对“静如练”,对仗十分工整,平稳。这两句诗创造的意境之美几乎无法用语言表达。从上可知,玄晖诗歌语言的用字十分讲究,不仅注意字与字的配合、对仗,还考虑音节的搭配。抑扬顿挫,韵味十足。他的诗正是兼具了意象色彩的清丽与音律的圆融和谐才构成了他诗歌的“圆美流转如弹丸”之美。这也正是小谢语言与大谢虽均有清新的一面,但却各有特点的表现。大谢诗歌在语言声律上、诗歌平仄上和对仗上没有小谢成熟。但大谢的气骨是小谢所没有的,二者各领。

三、结语

大谢“尚气”,语言如初发芙蓉般自然可爱而又兼具富艳精工与典丽雅致。而小谢“尚巧”,风格清灵细致,语言圆美流转如弹丸。大谢构建了玄言向山水过渡的桥梁,故语言仍有生涩之处。而小谢则贯通了南朝山水向唐代山水演进的坦途,故语言更为精美。

注解:

①《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

②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

清明的诗歌篇8

论文摘要:费密,明清之际重要的学者和诗人。他的学术思想以儒为宗,诗歌创作理论上也秉承儒家中正平和的诗教观念,在博学众家的同时,追求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费密强调诗歌创作的法度,以为诗歌应“以深厚为本,以和缓为调,以善寄托为妙”。他的诗歌创作分别从诗歌的内容、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方面作出努力,形成独特的美学风格。

费密(1625-1701),字此度,号燕峰,明末清初新繁(今属四川)人,曾组织武装对抗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失败后以遗民身份流寓于扬州、泰州一带,布衣终身。费密在扬、泰期间交游广阔,所交往者多为当时名士,如钱谦益、屈大均、冒辟疆、王士稹、龚贤等,形式大多为以诗会友。所至之处,评价颇高,渐至于名动一方。其青年时期即被称之为“西南三子”之一,后<清国史馆儒林传》评之日“至今谈蜀诗者,推费氏为太宗”。…费密著作颇丰,《燕峰集》有诗二十卷之多,但大多散佚,现存《燕峰诗钞》有诗三百余首,艺术价值极高,在明清易代之际遗民诗人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费密成名于蜀中,大半生生活于扬、泰之间,诗歌创作以宗唐为主,也受到扬、泰地域群体性诗风的影响,但费密诗歌并未拘泥于前人诗作或受时人诗歌风气左右,而是有着自己明确的诗歌认识与追求。费密的思想以儒学为宗,这一点也成为费密诗歌美学的基本出发点。费诗总体上秉承了中正平和的儒家诗教观念,从此出发,费密在诗歌创作上极为看重诗歌的法度,费密子费锡璜在《中文先生家传》中提到:“(费密)教诸门人及不肖诗文法最精严,不轻许可,故凡得闻考余风,诗文有法度”“……于八家则爱昌黎,故所为文浩然如水之无涯,而未尝骋才矜气也;为诗则以深厚为本,以和缓为调,以善寄托为妙,常戒雕巧快新之语,故浅于诗者即不能知考之诗矣。”此两段评价皆是其子品评费密之言,从中可以间接判断出费密对诗歌美学风貌的认识和追求:诗歌应遵循儒家诗教念,讲求法度,分而言之,则应以内容深厚为根本,从容和缓为表征,在此基础上再追求善兴寄之妙境。费密的诗歌创作佐证了这一点,从其诗歌作品角度来阐释其诗学追求,所谓深厚,是指诗歌内容要深重厚实,关注现实,不为虚言;所谓和缓,是指诗歌的气韵要舒展从容,不能急迫局促,大气而不促狭;所谓寄托,是指诗歌需要一定的艺术技巧,切忌浅白直露,而以比兴寄托为佳。作为儒学思想家,费密“不为矫异,不为苟同,广而不滥,博而有要,剿绝浮辞,引归大道,议人从恕,遇事持平。”其修身立命的思想在于保持中正平和的态度,戒绝骄躁之心,不以性情从事,仁和宽恕,不作妄言。这些思想外化到诗歌创作中,便使得费密诗歌有了谨严的法度和深厚、和缓、善兴寄的风格。

1深厚

费密诗歌所追求的“深厚”风格主要是指诗歌的内容而言。费密主张诗歌创作应该有充实的内容,杜绝虚假矫饰的情感与无病的内容。分而言之,也就是在诗歌创作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与社会内容上要“深”,不能只是流于表面形式,泛泛而谈,而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在诗歌创作所反映的情感内容上要“厚”,追求情真意切的效果,不能无病,故作矫情。具体而言,费密诗歌对内容的深厚的追求,反映在以下两点:

首先,任何文章都应是作者所体验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政论和思想方面的著述中,费密感慨时人对明末蜀中张献忠之乱的不了解而妄加揣测,遂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著述《荒书》来为历史正名;同样,在文学创作上,费密也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表达发自内心的思想态度。

费密“常谓锡琮、锡璜日:‘吾著书皆身经历而后笔之,非敢妄言也”’[218著述总是写自己所历、所见、所闻、所思,不作虚妄度测之言。诗歌作为文学艺术允许个人的想象、生发空间的存在,当然不必拘泥于“皆身经历而后笔之”,但也应该来自于自己真实的社会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触。费密在蜀乱期间,饱经沧桑,年少早熟,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如《北征》、《易裙行》等均取材于诗人实际生活,以主观视角去反映蜀乱惨况,现实主义风格强烈,可谓清初蜀乱史诗。费密出川后足迹所至一十四省,结交名士不可胜数,诗歌风格呈多样化发展,代表其主流诗风的感怀诗、田园诗风格也前后不尽统一,但这些诗歌都源自于诗人真实生活体验,毫无矫情之言。费锡璜在评价他父亲的创作时说道:“考与论经术及古文诗词,言必本之人情事实,不徒高谈性命为无用之学也”。这样的评论正印证了费密诗歌的特点,唯有务实,不为虚言,诗歌的主旨方得以深厚。

其次,费密诗歌的内容深厚,表现出费密有意识地追求丰富深厚的学识基础。费密认为,为诗应重学识:一方面应该博闻强记,遍习古书,打下深厚的学问基础;另一方面,要强调诗人丰富的识见,抛弃杂说,宗于儒术。有了深厚的学问与丰富的识见基础,诗歌方能免除轻浮溜滑之弊,自然表现出中正肃穆、味旨深远的特点。当然,深厚丰富的学问与个人识见并非旦夕之力所能够轻易达到,那需要诗人的循序渐进的勤苦学习,日积月累方能有所成就。费密在授徒诗法时形象地描绘了这一过程:“……(张子昭)甫事密焉,乃以文辞来请。数年子昭合户坟册,尽弃所为诗歌,依止于古,清婉秀洁篇章大殊矣。夫诗之为物,若灵花异果,味甘芳远,然时蓄之勤,非旦夕之力,晚节渐于诗律细往毓己。如此,子昭既决志古学,不为杂说所惑也。”费密强调深厚的学识基础,并非是要求在诗歌创作中去刻意显现自己学识的广博,或去卖弄奇字僻典,或故意去翻新出奇,这样只会导致诗歌佶屈聱牙的弊端,导致诗歌内容表达与情感抒发的结果大坏。反观费密的诗歌,大多具有平白晓畅之美,在诗歌中应用典故较少,生僻字更可说全无。费密提倡深厚丰富识见主要是为了避免诗歌轻滑浮躁之病,只要在为学时循序渐进,戒除浮躁,真正的具有深厚的学问与丰富的识见基础,久而久之,诗味自然醇厚。

2和缓

费密诗歌追求的“和缓”风貌主要是针对诗歌内涵的表现形式而言。费密主张诗歌气韵舒展和缓,不急迫局促;诗歌气格庄重典雅,大气而不促狭;语言文字朴素淡雅,戒除雕巧快新的弊端。费密对诗歌风格的和缓追求仍是从中正平和的儒学诗教观出发而产生的,从整体上创作风貌上来看,费密诗歌正表现出他所追求的“和缓”艺术特色。

首先,费诗和缓风貌表现为诗歌的气韵舒展,气脉贯通,流畅而从容不追。从费密的总体诗歌创作来看,他的诗歌风格乃是宗于唐诗的,尤其是初、盛唐诗歌。而盛唐诗歌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重“情”,情感的充沛使得盛唐诗歌往往气韵饱满,气势飞动,诗歌流畅而气脉贯通,从而在整体上显现出气韵饱满、流畅的风貌。费密的诗歌并不追求宋诗的理趣,宋诗好议论的特点必然会影响到诗歌气韵的流畅性,这也是费密诗歌宗唐的原因之一。当然,唐人诗歌情感上的抒发手段多种多样,费密在对唐人诗歌进行批评时,鲜明的表现出自己的倾向性,他对中、晚唐诗人与诗歌大多予以贬低,而对初、盛唐诗人大加推崇。其中,他所推崇的沈宋、王孟、李杜等人的诗歌各有特色,但大多气韵舒展,气脉贯通,气势流畅。他自己的诗歌创作则实践了自己的诗歌主张,尤其是费密的感怀诗,非常重视诗歌的情感特征,丝毫不事议论和说教,情感浓郁强烈,气韵自然流畅。

其次,费诗气格追求庄重典雅,在整体上现出大方之气,免于流俗之弊。费密作为儒学思想家,处世庄重持平,在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上则追求“大气”,要求诗歌达到有气有格的境界。他在与友论诗时说道:“自沈、宋定近体诗,声韵铿锵,文采绚烂,有气有格,亦古亦今,固诗中之杰作,可以垂法后世者也。然繁音促节,错彩镂金,质淡消散,古瑟渐稀。时移风转,至于元白之轻俚、温李之织艳,长吉、卢仝之怪癖,下逮晚唐诸公之小近卑寒,风雅之道于斯变极,愈变愈恶矣”。从此可见,费密认为为诗歌应重气格,元白诗歌过于轻俚导致滑俗,温李的诗歌风过于格艳丽浮华陷于庸俗,李贺、卢仝的诗歌过于追求奇巧而导致怪癖,这些诗风都绝非正途,在气格上陷愈流俗之弊,不够庄重典雅,最终导致“小近卑寒”,诗歌气格卑小而毫无大方之气。费密所认为的“大气”标准并不单纯,在他看来,如“李峤之和平。王勃之精丽,沈宋之典重,王维之舍雅,孟浩然之自然,岑嘉州之疏秀,李白之高华,杜甫之悲壮”姗,这些诗歌气格方是“洵文章之能事也”。在费密诗歌中创作中,他对各种气格可以说都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表现出的最强烈特征便是庄重典雅并时有悲壮。在诸种诗体中,律诗尤其是五言律诗最适合表现费密在诗歌气格方面的追求,因而反映在费密的诗歌创作中,五言律诗的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

再次,与费密对诗歌气格的追求相适应,费密诗歌追求语言的凝练深厚、平白晓畅之美。一方面,费密饱经世乱,身兼爱国志士与儒者双重身份,身世经历与杜甫相类似,诗风受到杜甫影响很大。尤其表现在诗歌语言上,费诗非常重视遣词造句与文字的锤炼,诗歌语言大多精干有力,安排意象时空间、时间感强烈,往往达到峰峦层障、波澜迭起的艺术表现效果,气势雄健奇矫。以其代表作《过朝天峡》为例:

过朝天峡,巴山断入秦。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

暮色偏悲客,风光易感人,明年在何处,妻子共沾巾。

诗歌并未采用新奇的语言,也没有使用典故,但语言凝练、厚重,而且语意连贯,中间没有丝毫停顿,诗语汩汩滔滔而来,一气呵成。诗歌中的“断”、“流”、“接”、“偏”、“易”等字的应用可谓千锤百炼,夺造化之功;另一方面,在对诗歌的功用上,费密遵循了“诗言志”的传统,只是将之作为抒发自己胸怀和情感的载体,而未将之作为载道的工具,诗歌里没有丝毫枯燥的说教。他的诗歌既不追求使用尖新、生僻的词语,也不轻易化用前人的旧作与使用典故,更没有卖弄文采、炫耀学问,诗歌的整体语言风貌显得平白晓畅,极为自然。

总之,费密诗歌的语言既不过于浅白,也不过于富丽繁华,更不奇巧怪癖,而是注重语言的锤炼,,凝练而不事雕琢,流畅而不事尖新,不用生僻词汇,不卖弄文采、炫耀才学,整体效果干净利落,其语峰所指,表意尽兴方止。这种凝练晓畅的语言与费密抑郁不平的感情配合起来,形成了费诗雄深雅健的特色。

3善寄托

费密虽然强调诗人学问的深厚,追求诗歌内容思想的真实与表现形式的和缓、庄重。但费密并不排斥诗歌中艺术性的表情达意的技巧和方法。缺少比兴寄托等手法,诗歌直白式的表达方式只会导致诗歌情感、内容的浅显乏味,在诗歌中表情达意应该“以善寄托为妙”——将诗人自己的情感融于景物、意象、人、事当中去,充分发挥比、兴的创作手法,来增强诗歌艺术效果。

费密诗歌追求“善寄托”的艺术效果在诗作中表现极为明显。费密的感怀诗大都是关于自己身世际遇的情感抒发,这样的情感由于费密的不幸人生际遇而起,自然属于本自于费密内心的真情实感。费密在抒发这样的情感时,并不直白,或移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如“大将流汉水,孤艇接残春。暮色偏悲客,风光易感人”中的景物利用:大江孤艇、残春暮色,这样的景物描绘出的阔大境界与作者的感伤情绪结合在一起,使得人生悲情显得更加辽阔久远,可谓是景情相生,水融。费密诗歌主体情感基调是清冷哀伤,但诗人漂泊多年,历尽沧桑,晚年安居田园生活自然会生出欣喜之情。作者在田园诗中抒发这样的感情时,也并不直白,如“日暮掩书徐出户,水边闲立看鸭飞”(《村中晚吟》),诗句中无片言只字提到诗人的情感,但择取的一个生活典型细节就足以表明作者对闲适乡居生活的惬意之情。

费密追求诗歌的“善寄托”也典型地反映在费诗对意象的运用上。费密作为遗民诗人,入清以后,国破家亡,为生计四处奔波,身世凄凉,多有亡国之恨与身世之悲,内心情感低沉悲怆。他的诗歌在表达这些情感内容时,善于使用兴寄手法,利用一系列的特定意象来表达情思。在费密诗歌意象体系中。“江”、“山”出现频率最高,成为费密诗歌中的核心意象。一方面,费密大半生浪荡江湖之中,无论是四川,还是扬州、泰州地区都紧临大江,所做诗歌与江水相关本是自然不过,但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江水作为意象与费密的心境有着契合之处:江水本身漂浮不定的特征与费密在江湖中乱世漂泊、沉浮不定的身世际遇可以相通;江水绵延不断,与费密王国离家的满腹愁情可以相通;江流浩荡,一望无涯,对应个人之渺小,易使人产生江湖之大,此身何寄之感,也与费密的心境契合。因此费密常借与江水相关的事物比兴,抒发自己亡国之恨与羁旅愁情,这样便以江水意象为核心,将舟船、芦苇、江月、山川、孤客、雾、霜等意象结合于一处形成一个小规模的抒情意象体系。另一方面,费密在出川时饱览蜀中山川,在流寓东南的过程中也遍访名山。

山具有艰险的特征,尤其是蜀山,难于上青天。费密在客旅中常借山川之艰险寄托人生旅途艰难之意,长诗《北征》便是代表。但在费密诗歌中,“山”意象的比兴意义不止于此。中国文人很早就有隐遁山林的传统,乱世隐遁尤其是文人普遍愿意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费密作为儒学思想者,修身齐家的思想让他抵触隐居修道之念,社会现实和繁重的家庭生计也不容许他这样做,但费密的内心世界却隐藏着渴望一份幽清安静的情怀,这种情怀正好和“山”意象富含的象征含义相通。配合大半生不幸的悲凉情绪,费密在诗歌中以“山”意象为基础,兼采云气、山鸟、山月、老树、苔藓、山雾、松风、雪、霜等意象,形成又一个意象体系,来寄托自己心灰意冷,渴望隐逸之意。

4结语

上一篇:体育课说课稿范文 下一篇:对偶的句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