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言怎么写范文

时间:2023-09-27 11:36:29

读书感言怎么写

读书感言怎么写篇1

一、在阅读中领悟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深刻揭示出了读与写之间的辩证关系。阅读作品,读者首先捕捉到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作者的理解和感受“撞击”时,就会产生分析个人或生活现象、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的强烈愿望,这是潜在的写作激情。读魏巍的《我的教师》,可能与作者共鸣,也可能与作者的理解相反,但都会产生分析自己的某位教师的愿望。读培根的《谈读书》,不少学生会因为心悦诚服而以个人经历或见闻印证作者的理解。作者对生活深刻或独到的理解和感受,尤其能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巴金老人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学生融入了情感,就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他们把阅读的体会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就产生了写作的情感。当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文章,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后,写就成了一种自觉输出,这种输出是经千百篇文章的浸润,在外物的刺激下融合了自己的思想认识、艺术积累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者的理解和感受,把学生潜在的写作激情化为写作实践,鼓励他们酣畅地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写作是一种迫切的需要。让学生的潜能、个性、情感鲜活地体现在他们的笔端,正是读写在思维过程中有机结合的结果。

二、在阅读中学会观察、分析与表达

从写作的思维过程看,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与表达几乎是同时完成的。阅读过程的实质是读者“参与”作者的思考,力图“参与”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与表达,是阅读中思维活动的特征之一,这正是读、写在思维过程中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能动的“参与”,了解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与表达是怎样同时完成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济南的冬天》“小雪后的山”为例,作者观察的景物是:“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落上点儿雪,山坡上的雪薄厚不均,傍晚阳光斜射在山腰上,映出些粉色。”这些,学生阅读时并不难理解。作者分析了景物的特点“秀美”,展开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紧扣“秀美”进行了细致描述。假如教学中孤立研究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做只能把作者观察、分析与表达的过程弄得支离破碎,干扰了学生对作者思维过程的“参与”,对培养读、写能力都是不利的。这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的内部,领会要义,使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深入品读作品精美的语言。因为读是学生感悟艺术形象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载体就是语言文字,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读,去品味语言的魅力,留给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留出空间让他们想象,想象时脑子里的意境就出来了。

引导学生阅读,为学生构建起一个接近或走近作者的平台,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这些引导,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与表达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有利于促进读写的有机结合。

三、在写作中深化书面语言的掌握与运用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真正的写作不可能是“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的。因为人们在思想时用的是“内部言语”,而说与写则用“外部言语”。“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所表现的思维过程的客观内容当然是基本一致的,但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上,却是“内外有别”的,书面语言则是作者把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外化”的载体。

剖析一下学生写作的思维过程不难发现,发生“阻塞”的原因往往是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书面语言。有不少学生能说会道但笔下笨拙,这说明掌握与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行,训练的主要途径是阅读。与口语比较,书面语言的主要特征是讲究语句衔接、组合的逻辑性。语句衔接、组合的逻辑性反映了作者的表达目的,往往不是事物固有的条理关系的反映。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表达目的体会语句衔接、组合的方法和规律。从文本主题中推测作者的意向是怎样由朦胧到明晰,从题材中琢磨如何从纷繁的素材中选择加工,从结构中揣摩谋篇布局的匠心,从语言中猜想遣词造句的多种可能性。

由阅读中体会语句衔接、组合的方法和规律向写作中熟练掌握和运用书面语言迁移,是比较困难的。从写作的思维过程分析,构思时头脑中流动的内部语言是逻辑性较强的书面言语,才能写出逻辑性较强的书面语言。因此,训练掌握与运用书面语言能力的关键是促使学生构思时头脑中形成书面语言的“语流”。要培养学生用书面语言构思的习惯,在写作中注意训练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读书感言怎么写篇2

教学重点:1.理解内容,感情诵读;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生活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直抒胸臆”和“托物寄怀”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花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词句,梳理文言知识点,独立完成课后题。教师从旁个别点拨,共性问题整理出来全班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项脊轩志》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志”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记事的书或文章。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初步感知文本结构特点

1.昨天要求大家按学案预习课文,现在抽查一下你们梳理归有光人生经历的情况(挑两篇投影出来)。

2.请梳理得好的学生板书归有光人生履历表,同时,其他学生找出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明确: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自束发读书轩中;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其后六年;其后二年”等等,这些词句是“志”这种记叙性文体的标志词,也是时间转换的提示语。其中最重要的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板书:喜、悲)

三、探析课文内容、情感和写法

(必要时相机检查字词等文言知识点和简介归有光相关情况)

指学生板书,(幻灯片1):作者18岁时写前四段,15年后33岁时补记第五段。几百年来,人们对第五段的补入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谓其虽非一气呵成,却又浑然一体。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一段跟前四段浑然一体在哪里,以及它们谐调的同时,在表达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手法上又有什么不同?

(一)探究第五段跟第一段谐调处。

齐读第五段和第一段,思考:两段分别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采用什么手法写的?

1.你认为第五段和第一段是怎样显得谐调的呢?明确:①都围绕项脊轩来写,都写到庭院,都写到项脊轩的破败和修葺——所以,这个文本看上去首尾呼应,浑然一体;②都流露了悲和喜的情感;③都采用了对比(或曰衬托或曰反衬)的写法,细节描写的写法。

2.第一段是怎样对比着进行细节描写的呢,我们来细读文本。老师重点示范品读第一段,学生学读。

读古诗文,除了要理解透字面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外,还要善于体会言外之意,言外之情。①“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写项脊轩的小;②“百年老屋”直接点明项脊轩的“旧”;③“尘泥渗漉”,写其“破”;“雨泽下注”写其“漏”;④“日过午已昏”,写其“阴暗”。就是这么一个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书斋作者并没有嫌弃它,反而修葺它。

在修葺后的项脊轩里读书,作者感觉如何?(师有感情地背诵:“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请大家思考:“满架”、“半墙”的“满”和“半”两字可否互换,为什么?“风移影动”,换成“风摇影动”,好否?(静思2分钟,自由回答)满:爱读书,喜悦自豪之情,体现文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半:明月不可能满墙,因为它会被庭院里的花木或建筑物遮挡住;朦胧美,残缺美,中和美——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原则。“摇”用得太过了,显得风很大,“移”则显得比较柔和,轻风徐来,很有文人雅兴的中和之美;“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这是写幽静还是喧嚣?明确:写幽静。这是什么写法?以动写静。

3.请大家把老师背的这几句去读几遍,争取背出来。(个别背,全班背)

小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归有光以这样的笔触描绘项脊轩,是否有刘禹锡写陋室之意呢?按我的理解是有的,归有光以居室来表明自己:志趣高雅,心境恬淡。

(二)探究第五段跟第一段不同处(引导学生用教师品读第一段的方法重点品读第五段)。

1.第一段是修葺前和修葺后对比着写,主要凸显的是作者在轩中读书的怡然自乐之情。刚才大家说第五段也是对比着写,那第五段和第一段的对比有什么不同吗?(第一段以哀景衬乐情,第五段,以乐事衬悲情)

2.在抒情方式上,第五段和第一段有区别吗?生答不出则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一是直白流露,直抒胸臆(珊珊可爱);二是委婉含蓄,托物寄怀(亭亭如盖)。板书:托物寄怀。直抒胸臆,感染力强,引人共鸣;托物寄怀,引人想象,耐人寻味。

3.(幻灯片2)第五段最后一句老师改写为“而今庭院寂寂,妻子言笑犹然在耳,恨人去不复,余自伤悲泣不已。”效果怎样?明确:原文托物咏怀,余味深长。看到亭亭如盖之树,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似乎看到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似乎听到当年妻子的欢声笑语,可现在呢——物在人亡!这怎一个“悲”字了得!“枇杷树亭亭如盖”说明从他妻子死的那年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过了很久,而真正深刻的感情随着时光的变迁会留下更深的印记。时间会美化一个人很珍视的感情!经过母亲死、祖母死、妻子死以及科举屡屡失败的重重打击之后,归有光不再泣和号了,他没有哭的眼泪了,没有号的力气了,他的感情更加内敛,所以借物咏怀。

4.请朗诵好的同学有感情地诵读最后一句。

(三)探究第五段跟第二、三段谐调处。

1.你认为第五段跟第二、三段是怎样显得谐调的呢?昨晚大家去预习,去思考了,现在立刻分小组交流看法。

2.小组推荐同学发言。

谐调理由:1.都是围绕项脊轩来写(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板书:诸父分家、先妣早逝、大母离世、发妻早亡);2.均为怀念亲人;3.均是选取日常琐事来写;4.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传达情感。(传达什么情感?你能用思维的榔头去敲开每一个细节描写,挖掘其言外之意言外之情吗?板书:家道中落、命途多舛、功名难就。指学生板书的归有光履历表,教师小结道:岁月无情啊……)

四、课堂总结

有专家认为,这个文本写了一间小屋,两种情感,三位亲人。你同意此观点吗?请陈述理由。师:我只同意一半。我认为这篇文章还重点写了一个人,一个男人:归有光!联系全文,请用“归有光是个____________的男人”的句式来表达你对课文的理解。

(师问:有没有认为第五段和前四段显得不谐调的呢?有的话课外跟我跟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五、作业(幻灯片3)

母亲关心疼爱孩子,对孩子嘘寒问暖。和阿婆谈起这些,我就流泪。祖母常到轩中来看我,希望我以后能像祖辈一样有大的出息,想起这些事,我禁不住大哭起来。

假如二、三段相关内容这样写,效果怎么样?请用200字以上阐述你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

(教师板书)

项 脊 轩 志

归有光,___________的男人!

(学生板书)

年龄:15岁18岁19岁23岁29岁31岁33岁35岁60岁65岁

读书感言怎么写篇3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们学生写作文也是一样,也是要“有米可炊”啊!

首先,学生要写好作文,最重要的是要积累写作材料,从“读”中吸取营养。要想写出好的文章来,你就先看别人的文章咋写的,好在哪?看人家是怎样谋篇布局的;怎样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的等等,需要学的东西挺多的。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就是多读书,这样能有效地为学生的写作补充丰富的营养,提高学生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言而喻,要让学生写出得意地好作品来,除了有必要的生活体验外,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这样做的好处很多,既能通过阅读获得丰富的书本知识,又能增加生动语言积累的基础。从诗歌到小说;从寓言到童话;从古代到现代;从文学读物到科普读物;从中国作品到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做限制,而且是越广泛越好。这样扩大了学生的读书的视野,当然最好是要求学生读书时做读书笔记,勤写心得。俗语不是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吗?学生读了很多书,再让他来写作文,那可就不一样了。在他的文章里就会有妙语连篇,语出惊人的奇迹发生。这就叫做“教学生读快乐之书”!

其次,我们在教会学生“读快乐之书”之后,再来教会学生“写快乐之文”。是的,我们要让学生喜欢作文,乐于作文,必须从培养和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入手。让他们以说促写,激趣,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写作文。在习作课上,让学生对作文题目可以分小组讨论发言,让学生说出自己想怎样构思谋篇的,可以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直到弄清了“怎么写”“写什么”之后,再启发学生动笔去写。这样学生都兴奋进入写作状态,排除了对写作文的畏惧感,写起作文就没那么难了。

再次,我们要想让学生“乐于写作文”,就要多多鼓励学生多练笔,勤动笔,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我们鼓励学生多练笔,其意义就是为了促使学生运用书面语言,通过练笔积词成句、积段成篇,逐步培养作文能力,要使学生真正喜欢写作文是不容易的,这就要在注重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让学通过多练笔,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不断获得写作成功的情绪体验。可以让学生写写日记,这是很好练笔的一种方式。因为日记里,只要自己想写啥就写啥,把自己心中所思所想都能自然而然地写出来,很多作文写得好学生,大多都爱写日记。当然,我们激励学生乐于写作文的方法很多,在作文讲评时,我们教师可以当堂宣读学生写的作文,让学品味、聆听,并要说说作文好在哪里?还存在哪些不足,还应该怎么写?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可以进行作文比赛,推荐优秀的作文到报刊上发表。以此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激情。让学生不再有“一看见作文题目就头疼”的现象发生,而是愿意去写、找时间去写、争着、抢着、比着去写!

读书感言怎么写篇4

崔峦老师说,要实现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改变语文教学出现的“高耗低效”现象。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美丽的转身,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现象呢?本人从“三个转变”进行了思考。

一、教学目标——实现重内容到重语言的转变

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解决“阅读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从源头找准切入点,才能真正实现从重内容到重语言的转变,如二年级下册《数星星的孩子》一课的教学目标可定为以下几个。

1.会认“撒”“距”“衡”等9个生字,会写“睡”“数”“珍”“珠”等6个生字。

2.补充句子:课文主要写张衡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知课文大意。

3.联系上下文,理解 “一直”“总是”“果然”这几个词语,体会张衡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刻苦钻研的好品质,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4.积累好词“无数的珍珠”“一闪一闪地乱动”“一组一组的”“刻苦钻研”以及打比方的句子:“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个勺子,叫北斗七星。”

以上第三、第四个目标的制定,不仅让学生运用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文中的情感,还在阅读中帮助学生积累了具有典型形式的语言,并尝试着进行运用,做到了得意、得言、得法。

二、教学流程——实现内容解读向语言学习的转变

当前的阅读教学最主要的问题是就内容分析内容,对文章的语言表现形式却没有涉及,语文学科的特点不突出。现在流行的教学流程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品读感悟,体会作者情感——总结拓展,升华情感。这基本上是围绕课文内容来进行的。为此,我们还需在教学流程上,由文本内容解读转向重语言学习运用,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点。如《鱼游到纸上》一课的教学片段。

出示: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读读这段话,青年是怎样“工笔细描”?怎样“挥笔速写”的呢?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师:画横线的句子和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联系?

生1:前面是概括写,后面是具体写。

师:是呀,这样先概括写,后具体写,就能具体地写出那位青年画画的专注和画画技巧的娴熟,使人对青年更为佩服。说话写作时很多情况下我们就是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读读这段话,第一句话和后面几句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2:这一句话是总写,后面一句是具体写。

师:真会读书,一眼就发现了这个秘密,这一段也是先概括写青年画鱼,再具体写怎么画,第一句也是这一段的总起句,还是采取先概括后具体描述的方法表达的。

师:那位青年有时工笔细描,有时挥笔速写,画得如此认真,一个小女孩看到了忍不住夸奖到“鱼游到纸上了”。如果你们是围观的人,会怎样夸奖那位青年呢?请你们试着用刚才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把夸奖的话写下来。

上述的教学流程,教师抓住文中一处关键而精彩的语句,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领悟语言的表达方式,走的是理解内容──学习写法──训练运用的流程,真正在做语文教学当做之事,这样的课堂就会充满魅力。学生对总分的构段方式的认识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最终达到了学会应用的目的。

三、教学策略——实现读写有效衔接和迁移的转变

阅读课让学生品味语言、多读书之后,还应该用心表达,把“写”挤进课堂,从而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关注教学策略的改变。如《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的教学。

师:这一段写了什么?

生1:写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师:五位战士各自的表现是什么?

生2:班长指挥战斗,副班长打一枪就大吼一声,战士宋学义使出浑身的力气扔手榴弹,胡德林和胡福才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师:是的,作者写这段时先总写了五个战士怎样痛击敌人,再重点写了五壮士各自的表现。

师:我们知道,要写好一个场景,最有效的写法就是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既照顾全景,又突出重点。这种写作方法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的。

师:下面我们来练习这种写法,写教室、学校、运动场、超市、广场等。

以上的教学片段,教师先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以帮助学生理清文段的内容,知道“写什么”;然后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们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吗”为立足点提问,将“点”和“面”的关系清晰展现,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学习、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这样的教学策略,完全服务于既定的目标指向并有助于目标的最终达成。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因此,我们要少分析,多揣摩,少讲解,多练笔,在课文中选择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举一反三,将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书感言怎么写篇5

本课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邻里之间的关爱之情,文中没有什么难懂的句子,因此教学宜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采用初读感知—品读真情—再读体会这种方式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高尚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关爱老人的启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唤起生活的感受,体会邻里亲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教育。

4、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1、识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唤起生活感受,体会邻里亲情,学习关爱他人。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歌曲《爱的奉献》、轻柔的音乐、儿歌《我的好妈妈》、课文朗读CD、生字卡片、三颗心或相关课件。

学具:本课生字的偏旁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揭示主题

1、孩子们,老师先请你们欣赏一首儿歌,会唱的小朋友还可以一起唱一唱。(播放儿歌《我的好妈妈》。)你从儿歌中感受到什么?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说一说“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读《三颗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提示读课文的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宁宁一家关心老爷爷的故事。)

3、孩子们可真能干,这么快就读通了课文!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看谁读得最正确。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字词:

(1)“轻轻地”:爸爸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

(2)“凳脚儿”:只有凳脚儿不听话,搬动时,碰着地板,发出“冬冬冬”的响声。

4、检查学生的生字学习情况。(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出示生字词。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学生练读。)

适时指导“响”、“病”是后鼻韵,“楼”是边音。

(1)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

(2)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6、现在,听老师读,注意听朗读时的轻重、停顿,看看谁是最会听的孩子(播放朗读CD)。

7、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读体会

请孩子们边读课文,边思考下面问题(读后请人答):

1、“三颗心”代表的是哪些人?(爸爸、妈妈、宁宁,并贴上写有爸爸、妈妈、宁宁的三颗心图片。)

2、你最喜欢哪颗心?请找出写你最喜欢的那颗心的句子,并勾画下来,读一读,看看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学生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品味真情

1、你喜欢哪颗心?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习。)

2、我喜欢爸爸妈妈这两颗心。

(1)你为什么喜欢爸爸妈妈这两颗心?(爸爸妈妈非常关心老爷爷。)

(2)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他们对老爷爷的关心?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轻轻地”,并指导学生读出轻柔、小心翼翼的感觉。

(3)出示第3段。你能把爸爸妈妈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吗?(自读体会。)请人读。你觉得他(她)读得怎样?请人评议后,再请人读。

(4)老师范读。

(5)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再齐读。

(6)男女生比赛读,看谁更能读出爸爸妈妈对老爷爷的关心。

3、我喜欢宁宁这颗心。

(1)你为什么喜欢宁宁这颗心?(因为他很关心老爷爷,遇到问题还会动脑思考。)

(2)你真棒,能自己读书思考。能告诉其他同学,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吗?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7段(学生回答后请他朗读相关段落,再请小组读。)

(3)指导朗读。

第5段:这段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着急、生气的地方。(老爷爷需要休息,凳脚儿却发出“冬冬冬”的响声,打搅了老爷爷的休息。)(课件出示凳子图片,并配上课文第5段。)那这一段该怎么读?(自己练习朗读,请人读,再齐读。)

第6,7段:怎么办呀?(学生回答后,出示图片。)瞧,宁宁他把凳脚儿一只一只包起来(读慢)。凳脚儿再也不发出响声了,宁宁心里怎么样?(十分高兴。)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这句话

(出示第7段,齐读)。

(4)刚才,在练习中,有的小朋友读得有滋有味。敢不敢和同桌比比,看谁读出了宁宁的着急和高兴?(同桌比赛读。)教师巡视,发现读得有感情的孩子,然后让他示范读。

(5)读得真棒,请喜欢宁宁的学生齐读。

(6)学习第8段。

宁宁真棒,要是你是宁宁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夸他?

爸爸妈妈怎么说的?(学生自己去找。)请人读出。

他们真的在夸凳脚儿吗?(是在夸宁宁懂事。)

咱们一起夸一夸宁宁。(齐读。)

4、引导体会爸爸妈妈的心与宁宁的心的关系。

(1)宁宁这么小就会关心别人,他的这种品质是受了谁的影响?(引导看第3段体会,宁宁是在父母影响下才学会了关心老爷爷。)

(2)看来,宁宁父母这种好的品质影响了宁宁,让宁宁也学会了关心人。同样,我们的爱、我们的言行也会影响身边的每个人。

5、学习第9段。

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宁宁学会了关心老爷爷。看,他们一家会心地笑了。(出示插图,感受一家人的心。)

(四)再读,升华感情

1、在宁宁一家的关心下,老爷爷的病渐渐地好了。要是有一天老爷爷碰到了宁宁会对宁宁说什么?请与同桌演一演。再请人演一演,引导学生评一评宁宁的表现,让学生再一次感受邻里之间的关爱。

2、(揭示主题)看来,老爷爷感受到了宁宁一家对他的关心,感受到了他们每个人心中的“爱”。他们不仅爱自己的亲人,也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这样美好的爱,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爱再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课文,再一次去体会宁宁一家对老爷爷的牵挂,

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宁宁一家的爱。(配乐,师生一起朗读。)

三、拓展延伸

1、面对楼下的这位老爷爷,宁宁和爸爸妈妈还做了些什么?展开想象,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师生总结,升华感情。

四、正确规范地写字

1.让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医、怎。)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1)教师指导书写“怎”字。

①卡片出示带田字格的“怎”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然后说一说。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并书空。

④学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展示学生书写的“怎”字,引导学生欣赏,尤其注意“心”。

(2)教师指导书写“医”字。

①卡片出示带田字格的“医”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然后说一说。教师告诉学生“医”的笔顺:医,学生书空笔顺三遍。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并书空。

④学生独立书写。

⑤同桌互相欣赏并修改。

⑥展示书写优秀的字,共同欣赏。

(3)学生自己练习写剩下的生字,强调写前必须看清每个字的占格,写时注意笔顺和书写姿势。教师巡视指导。

(4)学习小组互评,哪个同学的哪个字写得最好,让他讲讲,并示范写一写。

2、自己完成课后题: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一写。写好后可请好朋友或老师欣赏。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1、学生自己读题,明确题意。

2、学生自己练习说,再集体交流。

六、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为自己身边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爱心。

读书感言怎么写篇6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设计理念: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本课教学设计着力体现“两重”:重诵读品悟,重内化积淀。即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情景描述、对比阅读等策略丰盈诗歌意象,立足“诗言”,理解诗意,体悟诗境,从而触摸诗句背后的内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教学意图:不仅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和已有的知识,更引出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生自由描述)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教学意图]:渲染秋天凄涼的氛围。

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

二.初读知意。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学生反复练读)

[教学意图]:明确读诗要求,引出本堂课的中心问题。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指名朗读)

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生自由回答)

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生观察后回答,师指导书写)

[教学意图]:扫清读诗障碍,识记生字。

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指名朗读)

[教学意图]:结合本堂课的中心问题,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练习读出诗的韵味。

三.入境悟情。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自读自悟再交流)

[教学意图]: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生自由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

Δ见:

·古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诗人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见不到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百花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张籍,面对此情此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Δ意万重:

·孤单、寂寞、悲伤、无奈的张籍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写一封家书捎回家,这是怎样的一份家书呀!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他想表达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这真是(出示前两句诗指导有感情朗读)

Δ恐: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Δ“又开封”

·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诗中还有哪个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复”在这里是“又”的意思?)同样的意思,尽量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指导。)

[教学意图]:在见”与“不见”的对比中,以具体的景来感知内心的情,以有形的物来映衬无形的思。在一遍遍说话、朗读中,将学生带入了古诗的意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把诗人那种千言万语诉之不尽的复杂心情,在反复的阅读中进行揣摩、体会。

四.情感朗读。

1、(播放音乐,课件演示。)秋风瑟瑟,秋意浓浓。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黄。花谢了,草枯了,大雁南飞了,老槐树那茂盛的绿叶,也化作片片蝴蝶,飘飘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叶归根、全家团聚的时间了,可是……诗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啊?故乡的亲人啊,你们一切都可安好?诗人提笔要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板书“思乡情”,师范读古诗。)[教学意图]:理解诗意,体会诗魂,创设情境,引导读诗。

2、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并评析)

4、古诗以它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就让我们记住这精美的语言。合上书,看板书提示齐背这首诗。(生齐背)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与诗人进行情感的对接,从诗句中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呢,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5、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板书:叙事抒情)

[教学意图]:了解写作特点。

五、对比阅读。

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课件出示《天净沙·秋思》)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能体会到什么?我们自己读读。(生自由练读)

2、谁来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结合注释想想这首描写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什么?

3、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说出大概就可以)你能体会到什么?

4、仔细观察这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生回答)

5、异:张籍的秋思是叙事抒情,《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张籍的秋思是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种诗体)

同:都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意图]:迁移延伸课文内容,课内外有机结合,通过对比了解诗歌的不同体裁,感悟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

6、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首动人的诗篇。

六.积累延伸。

1、默写《秋思》。

2、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当作练笔。

读书感言怎么写篇7

【关键词】阅读 写作 群文阅读 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耸堵搿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46-02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体现,二者又互为促进。当阅读达到一定量时,引起质变。这个质变的重要体现形式就是写作。那么怎样迅速提高阅读量,乃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群文阅读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灵丹妙药。

一、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而阅读是最能丰富学生语言的途径,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又是阅读的运用。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二、阅读和写作现状

通过调查,首先大多数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阅读面窄,不能纵贯古今,横贯中西,仅限于极具功利性的书籍;其次阅读时间少。百分之五十的学生没有固定的课外阅读时间,达不到一定的阅读量;另外,学生阅读方法不当:学生没有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写作现状:一、表现为谈文色变。有百分之七十的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就感觉头大,不知写什么,怎么写。也就是说不会审题,不知确定中心,那么就有了不知如何选材;其次才是不知怎么写,怎么组织语言。二、虽然能围绕中心选材,但内容枯燥无味,语言贫乏,表达方法单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涉猎范围小。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说的就是平时要多读书、读好书,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旁征博引,应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此外,学生不知怎样读,怎样写,也就是缺乏阅读和写作的完美结合。教师阅读课只讲阅读知识,作文课只讲写作知识,二者是脱节的,读写不能齐放。

通过对学生阅读和写作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二者之间需要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主题(或内容等)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高阅读力和思考力。如果把这种群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岂不是一种完美结合?于是,我们大胆提出《小学群文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经研究,课题组得出一些实践经验供一线教师参考。

三、群文阅读的作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由此看出,小学生的海量阅读尤其重要,但海量阅读并不是杂乱无章地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因此要使学生有效地阅读,达到读写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教师必须授之于渔,把阅读所得的新知识融合于写作,让读写齐放。

那么怎样才能让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呢?教学实践证明:群文阅读教学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是阅读和写作的联系纽带,是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有力补充。现用的单篇阅读教学方式有它自身的缺点。首先,就阅读来说,由于单篇阅读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教法呆板,导致学生产生阅读倦怠和审美疲劳;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导致阅读兴趣急剧下降,整个课堂如一潭死水,教学目标就成了缘木求鱼。就写作来说,单篇阅读教学远远没有群文阅读让学生受益更大。单篇阅读教学不管是从语言表达、写作方法还是布局谋篇上都局限于让学生模仿,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抹杀了学生写作的个性发展,长此以往造成写作表达方法单一,内容枯燥无味。而群文阅读因文本的多样性,首先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其次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又刺激着学生的思维,在阅读的基础上,不仅使学生的语言得到积累、锤炼,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迸发多彩灵性,汲取更多方面的营养,并发展出自己的观点,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如果此时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一向让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作文就变难为易了。我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这种群文阅读这一极具生命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节课读几个文本,内容的更新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不停地看书、思考,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使学生主动寻找文本读,而且能深入理解文本,收集整合有用的文本信息,包括作者的写作思路,表达技巧等。这时,如果引导学生把阅读心得和感悟融于写作之中,这样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教学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施教学时,我把群文阅读与写作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把《故乡》、《小嘎子与小胖墩儿摔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三篇文章虽然均采用了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但三篇文章的动作描写所起的作用又各有侧重点,表达的写作目的也各有不同。这样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比较、分析,从而有所感悟:学生就能根据文章的表达需要,采取灵活适当的表达方法,突出表达中心。再如:再讲六年级上册的课文《桥》时,我模仿蒋老师的讲法:在学习情节时,把文本与《在柏林》、《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小说中环境描写对故事情节起的特殊作用。这时我因势利导,学以致用,以趁热打铁之势,随即让学生练习写作,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写作成为一种易事、乐事,变难为简,轻松完成教学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和实践检验,群文阅读这一极具突破性的阅读教学方式,不仅能把阅读和写作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且还能把作文变繁为简,变难为易。我力挺“群文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方法被广大语文教师采纳、运用。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读书感言怎么写篇8

《晏子使楚》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1课。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而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本文语言简洁流畅,突出特点是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楚王想侮辱晏子;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最后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文章首尾照应,思路清晰,行文紧凑,结构严谨。学习这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晏子语言中透出的大义凛然和爱国精神;同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了解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让学生充分读书,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法宝。本课教学,紧紧围绕着“从什么地方能够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这一贯彻全文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充分阅读,经历思考、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感受到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规矩、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宴子能言善辩的口才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查找晏子的资料。

2.教师制作本课的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有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和一位说话尖刻的批评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歌德却赶紧让到一边,微笑着说:“我正好相反,我最喜欢给傻子让路。”一时间,批评家哑口无言。说说歌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这样一个人,他就是我国古代的晏子。(板书课题:晏子使楚。齐读。)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谈谈你对晏子的了解。

老师这儿有一份关于晏子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晏子,姓晏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后人敬称他为“晏子”。

3.过渡:那晏子究竟是不是这样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晏子,看看他出使楚国的时候发生的故事。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容易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接下来使用课件出示晏子的资料,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 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认读,师生正音,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将难读的句子读通顺。其余同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能言善辩)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自学生字词,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检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省时高效。随后,在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整体感知,把握全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也为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1.研读第三自然段。

(1)从什么地方能够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呢?我们先来看看他与楚王的第一次交锋,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交流:说说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了晏子的能言善辩?为什么从这个地方能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引导学生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

(出示课件):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①晏子有没有明说楚国就是个狗国?这样说好在哪里?

②你知道晏子为什么不明说楚国是个狗国吗?教师补充介绍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

③这段话中,你还可以从哪个词语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④请大家想象一下晏子会怎么说这番话,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

⑤俗话说得好:“大丈夫要能屈能伸”。那晏子为什么不屈一屈身子去钻这个洞呢?

⑥所以,为了维护个人的尊严,晏子他就得这么做;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晏子他必须这么做。再读这段话,从中你又看出了一个怎样的晏子?(板书:爱国)

(3)面对晏子的能言善辩,楚王怎么样了呢?(只好吩咐大开城门。)从这个“只好”你看出了什么?谁能读出楚王的无奈来?

(4)小结:瞧瞧,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设计意图: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课要上成读书课。在此环节中,教师抓住晏子的语言,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畅谈体会。然后,通过不同层次的导读,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涛,使课堂上情趣盎然,书声琅琅。

2.研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四段,拿笔画出有关句子。

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相机交流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课件出示):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①为什么说从这里能够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②从这个“拱了拱手”你看出了什么?

③你瞧瞧这晏子多么聪明!多么能言善辩!请大家练习读读这段话!

④过渡: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这样去羞辱楚国,你说这晏子他怎么就不害怕呢?

(2)(课件出示):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①我们看,晏子的这句话妙在哪儿?

②什么是装着很为难的样子?你能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读读这句话吗?(指导朗读。)

③正因为如此,所以晏子才会拱了拱手,说:“……”说着他还故意笑了笑,他笑什么?这一笑,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晏子?

④你看,楚王原先是想要取笑晏子的,可结果怎样?(楚王只好陪着笑。)从这个“只好”你看出什么?谁能读出楚王的无奈来?

(3)(课件出示):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①为什么说从这里能够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的?从这里你看出了楚王什么态度?读出楚王的傲慢来!

③楚王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说,“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这两句话中的“人”是一个意思吗?有什么不同?再读晏子的话,感受晏子的机智聪明。

(3)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读这段话,再次感受晏子的能言善辩。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此环节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围绕着“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这一中心问题,学生充分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行探究式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自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随后进行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使课堂上充盈着琅琅的读书声和浓浓的语文味。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同学们,楚王是一心想要侮辱晏子,然而在前两次的交锋中,晏子都凭借着自己的能言善辩击败了楚王,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那么,楚王会就此罢休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由部分再次回归整体,所谓“读进去,再读出来”。跳出文本,以全新的视角,更加全面地去认识晏子。最后,抛出“楚王会就此罢休吗?”这一问题,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求知。

五、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抄写生字词。

上一篇:30年同学聚会感言范文 下一篇:获奖感言怎么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