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董事履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07 22:03:02

农商银董事履职报告

农商银董事履职报告篇1

按照我行章程和《xx农商银行董事会议事规则》等相关条款,xx农商银行董事会对高级管理层2019年度工作进行履职评价,现将具体评价内容报告如下:

2019年xx农商银行围绕改制化险、不良贷款清降、存贷款营销等,坚持党建引领,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9年11月14日xx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历经一年多,圆满完成银行化改革目标任务。

一、经营计划完成情况

(一)存款稳中有增。

截至11月末,xx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xx万元,较年初增加xx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4000万元的167.37%;各项贷款余额241763.79万元,较年初增加69366.5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8000万元的247.73%;不良贷款余额为3264万元,较年初下降424.67万元;实现各项收入xx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9500万元的87.97%;实现经营利润2157.78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000万元的53.94%;资本充足率为5.43%,较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426.28%,较年初上升170.8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1.35%,较年初下降0.79个百分点。

(二)贷款投放趋向合理,信贷质量显著提高

一是成立小微专营中心。对全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其信息资料,推出“公薪贷”、“商户贷”产品,满足小微企业、个体商户信贷需求。二是提高综合考核占比。为提高网点贷款投放积极性,将综合考核贷款投放分由原来的10分提高到16分。三是初步搭建“三级授信”体系,设立五个集中办贷网点,将部分网点贷款移交办贷中心,由办贷中心统一进行经营管理,进一步提高办贷效率和贷后管理水平。四是回顾本源,积极对接辖内优质企业,对接企业纳税评级结果在B及以上的企业、省级重点工程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等,采取不定期组织开展银企座谈会并邀请县领导参于,开展民营小微宣传或评级授信等营销活动。五是积极与当地税务部门、各类担保公司合作,推出“银税”“银担”合作产品,截至11月底银税合作贷款余额2452万元,和担保公司大同财信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担保余额7851万元。

(三)银行卡业务完成较好,电子化建设步伐加快

银行卡及电子银行方面。截至11月末,IC卡绑定率完15.49%,完成目标任务15%的103.25%;卡日均余额32694万元,完成目标任务28800万元的113.52%;晋享E付月活跃商户236户,完成目标任务149户的158.39%;晋享生活注册绑卡用户7374户,完成目标任务6379户的115.6%;晋享生活自拓缴费业务交易量51219笔,完成目标任务6365笔的804.7%。

二、风险控制情况

2019年,xx农商银行完成了改制化险的任务,我行将积极清收不良贷款。一是党员包户清收。采取“党委班子带头清收”“支部之间竞争清收”“党员包户责任清收”等多种方法。以支部为单位形成战区,排队评比。二是开展利剑行动清收。与县法院协调,建立联席工作机制,由法院领导督促执行局对涉诉贷款进行执行,对赖债户、钉子户进行严厉打击。仅7月份县法院出动警车20多台次,警力50多人次。三是开展“培训+实战”集中清收周活动,外聘培训讲师系统授课,提升全员清收技能,随后成立三个战区六个小组在辖内开展为期6天的清收活动,通过建立地毯式宣传架构,制定清收周目标,党委班子挂帅包片督导,全员清收技巧实战应用,导师现场谈判,微信群实时播报,召开出征晨会、总结夕会等,活动开展6天清收不良贷款555万元。

综上所述,董事会认为:2019年度xx农商银行刚刚改制成功。要全面把公司治理落到实处,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努力迈上新台阶,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经营目标,年内未发现高级管理层在履职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及章程规定的行为,全行未发生重大风险案件和违规事件。

xx农商银行董事会

农商银董事履职报告篇2

一、银行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江西银监局成立以来,认真贯彻银监会“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紧紧抓住法人监管核心,围绕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法人银行业机构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目前辖内法人银行业机构已初步建立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基础架构,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以改革促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际运行中,各治理主体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科学决策的公司治理机制仍未真正建立,其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架构不够完善,基础保障作用未发挥。健全的组织架构是公司治理发挥效能的基础和保障。目前江西银监局辖内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尚未完全建立科学的分权制衡公司治理架构。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中实行对省联社和股东大会的双线负责制,弱化了机构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经营理念。

(二)主体运作不够规范,影响制衡有效性。目前辖内银行业机构股权结构多元化带来的制衡作用仍不明显,部分银行业机构在实际运作中各治理主体履职缺位、越位、不到位,职责边界模糊的现象依然存在。如部分银行业机构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形同虚设,该开的会不开,董事履职意愿不足或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难以在董事会或专业委员会上提出建设性意见,影响董事会决策有效性。

(三)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削弱决策科学性。目前辖内银行业机构普遍存在经营目标制定不科学,考核指标未落实合规优先、风险挂钩理念,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制度落实不到位,考核机制未充分体现激励相容原则等问题,使得机构经营发展战略有失审慎,重发展、轻管理,间接导致不规范经营。

(四)内部监督不够到位,制约公司治理质效提升。目前因提名机制、薪酬机制、人员素养等原因,辖内银行业机构监事会、独立董事没有行之有效地发挥监督职能。

二、推进公司治理建设,力促全面转型发展

当前辖内银行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健全治理架构,夯实发展根基。银行业机构要立足战略高度,将公司治理建设作为改革发展中的一项基础工程常抓不懈,对照银监会新颁布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认真评估现有公司治理架构存在的不足,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间,在建立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科学决策的公司治理架构上不断体现进步度,夯实发展基础。城商行要加快推进董事长、行长分设,构建分权制衡的公司治理基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明确法人权利和层级委托关系,逐步推进省联社行政管理职能的淡化,消除公司治理中的体制。

(二)优化股权结构,规范主体运作。要进一步清晰界定并通过制度安排来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职责边界,尤其是董事会和高管层的职责边界,明确董事会负责制定机构发展、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等重大战略并对银行风险管理承担最终责任,高管层负责具体执行战略和日常业务的经营管理,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做到公司治理边界清晰、权责明确、制衡有效。要通过市场化机制和手段来优化股权结构,规范股东权力义务,从而推进各治理主体厘清职责边界。要进一步完善“三会一层”的沟通协调机制。从股东大会到董事会、董事会到高管层的决策传导机制要在实践中逐步理顺,层层建立明确的报告路线,确保决策层及时、准确地获取执行情况的信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以增资扩股为契机,选择性引进当地涉农龙头企业和支持认同“三农”战略的民营企业投资入股,适度提高股权集中度,改善股东结构和质量,弱化内部人控制。

(三)改进考核体系,强化激励约束。要结合市场定位和战略发展目标,建立各治理主体长、中、短期利益相融,多种类、多层次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在适当的条件下推行股权激励。充分发挥绩效考评对转变发展理念、树立合规意识、提升风险意识的“指挥棒”作用,重点解决高管人员薪酬短期化的问题。要根据风险暴露期因素严格设定高管人员绩效薪酬分期支付和重大风险损失扣回制度,将薪酬与风险紧密挂钩,约束高管人员承担其任职期间造成的风险和损失;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弱化利润增长和业务发展速度等考核指标,提高风险、合规类指标占比,逐步建立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和效益约束机制,从而切实转变风险管理和业务增长方式,真正体现绩效考评对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导向作用。

(四)完善内部监督,提升制衡效用。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和《商业银行董事履职评价办法(试行)》有关要求实施对监事、独立董事的履职评价,完善履职评价档案,并将履职评价结果与薪酬紧密挂钩,对于履职不到位的,要予以问责,确保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制衡效用。

农商银董事履职报告篇3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结构 评价指标体系

在实践与发展科学发展观下,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所在。但是“三农”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金融危机下,整体上也面临着经营效益不佳、资产状况持续恶化的困境。要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成为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金融企业,就必须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而法人治理结构则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特征

产权结构是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基础和核心;农村信用社法人内部治理结构主要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农村信用社管理层共同组成。它的运行模式是:设立股东代表大会作为农村信用社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代表大会选举董事组成理事会,董事会是其决策机构,农村信用社行长由董事会提名报上级批准后由董事会聘任,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行使经营管理的职责,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的监事组成,负责监督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和各管理层的行为。农村信用社外部法人治理包括农信社与省联社、银监局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关键在于明确而合理地配置农村信用社股东、董事会、高管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其有效的制衡关系。

二、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构建原则

(1)目的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总是服务于某一特定目的的。我们设计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就是在于对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状况作一个定量的评价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影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要素的分析,提出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2)理论性。任何指标体系的设计都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在设计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以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理论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理论为指导,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设计出好的指标体系。

(3)科学性。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符合已经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

(4)系统性。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使所选用的所有指标形成一个具有层次性和内在联系的指标系统,而不应该有任何游离于系统之外的孤立指标。

2、指标组成

我们根据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框架基本理论,对构成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各个基本要素进行因素分解,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样本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运作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1)股东结构与股东权利。股权结构是确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这是影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水平和治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合理的股权结构是提高法人治理水平的前提。股东权利是体现法人治理水准的主要标志。股东权利包括“自益性”和“公益性”两种。前者是指股东为了自己利益而单独享有的权利,如股东按出资比例可获取相应的股利或股息的权利,农村信用社破产后享有的剩余资产清偿分配权等。衡量股东结构与股东权利的指标有:第一,股权集中率,股权集中率也称股权集中度,是持股比例位居前列的若干位大股东所持有的股权比例之和,反映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在若干大股东的集中情况。第二,内部董事和高管层持股率,内部董事和高管层持股率是反映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在农村信用社内部经营班子的集中情况。第三,股东参与农村信用社经营决策的积极性,股东参与农村信用社经营决策的积极性主要从股东参加股东大会的出席率、关心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程度、提出有关农村信用社经营决策的意见和建议等几个方面考察。第四,股东参与农村信用社经营决策的能力,股东参与农村信用社经营决策的能力主要从股东的学历、知识结构、所从事的职业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2)董事会的运作。董事会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董事会履行职责与运作效率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理的董事会结构。二是董事会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三是勤勉高效的工作效率。评价董事会结构与运作的指标有:第一,独立董事参与经营的能力和效果。独立董事除了担任董事职位,不应与农村信用社有直接和密切的商业利益关系。设立独立董事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至少有三方面好处:独立董事不拥有或拥有很少的农村信用社股份,不代表特定群体的利益,较不受内部董事的影响,公正性比较强,可以确保董事会公正决策,防止合谋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不在农村信用社任职,能够对经营层进行更有效的制衡,并客观评价经营层的业绩;独立董事为财务、金融方面的专家学者,具备决策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有利于提高董事会决策的合理性。第二,外部董事参与经营的能力和效果。外部董事参与经营的能力和效果主要从外部董事的学历、知识结构、从事的职业,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关心程度以及对农村信用社经营决策提出的建议是否可行和产生积极效果等几个方面考察。第三,董事会集体决策的能力。董事会集体决策的能力主要从董事的学历、职称、参与相关金融工作的经验,外部董事和内部董事共同参与农村信用社经营决策的程度,在集体决策的基础上制定农村信用社经营的重大方针和政策,董事会决议合规率等几个方面考察。第四,董事会决策的效率。董事会决策的效率主要从董事会做出的决策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发展规划、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几个方面考察。

(3)监事会的运作。监事会是对董事会、董事和经营班子等管理人员行使监督职能的机构。评价监事会结构与运作的指标有:第一,外部监事进行监督的能力和效果。外部监事进行监督的能力和效果主要从外部监事占监事会成员比重、学历、职称、知识结构、从事的职业,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监督职责的履行情况等几个方面考察。第二,对董事会的考核与监督。对董事会的考核与监督主要从根据市场情况和上级管理规定制定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策略;花费了必需的时间讨论农村信用社的前途、为处理农村信用社突发危机做好准备、提出和实施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措施等几个方面考察。第三,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审计。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审计是从监事会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决策、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及财务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实施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确保股东及股东大会经营目标的实现等几个方面综合考察得到。

(4)财务监督。从法人治理来看,农村信用社财务是分层的,财务管理是各层次都参与的一种管理行为。评价财务监督的指标有:第一,所有者财务监督。股东作为农村信用社的出资者,在财务监督上拥有审查财务账簿和股东决议以及监督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权利;股东大会是农村信用社的最高法定权力机关,享有决议权、听取报告权和审核权,股东可审核董事会所提交的财务会计报告,查核监事会对这些财务会计报告及账簿审核后提出的报告。第二,经营者财务监督。董事会是对内管理农村信用社事务、对外代表农村信用社同第三者进行交易活动的执行机构,它接受股东的委托,负责农村信用社的战略和资产经营,董事及董事会实施财务监督的目标主要是保证计划、投资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等科学公平合理,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合理和制定高效可行的农村信用社基本管理制度等。第三,财务经理监督。农村信用社财务经理由董事会委托,具体负责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其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营管理要求的内部经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经营风险控制系统;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农村信用社财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农村信用社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

三、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配套措施

1、进一步完善股本结构

当前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是以县域为单位的区域性金融机构,资本补充的渠道过于单一,资本补充的空间和潜力不大,因此探索一套可行的资本补充机制是保证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目前股权分散,单个股东持股偏低,部分小股东不关注银行经营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引进战略投资者,如一些外资银行、国内股份制银行和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另外可以适当提高管理人员的股权比例,达到重股权收益、轻薪金收入的效果。

2、发挥董事会的核心作用

要加强董事会的力量,提高董事的议事能力和决策水平。提高董事会应对市场变化进行有效决策的能力。企业法人要对金融有所了解和研究、擅长管理的人员参加会议,以保证在董事会能真正发挥作用,履行职责。董事既要最大限度的体现各方利益,又要高效精干,便于组织协调;既要有多元化背景,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又要有一定专业化背景,有独立的专业判断能力。董事长应进一步转换观念,加大授权力度,使行长能够真正行使正常职权,进行经营管理。现行独立董事由提名制产生,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有控制权的股东或董事可能会提名对自己有利的董事,从而导致独立董事不独立。因此独立董事的产生方式应由提名制改为投票竞选制。建议赋予他们一些特殊权利,并有具体法律作为后盾,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3、建立监事会定期办公制度

我们要赋予监事会更大权力,如对业务、财务的审计权,对管理层的监察权,对理事长、农村信用社主任重大决策的否决权等,使监事会行使职责不受制于理事长和主任。同时,监事会也要广泛听取和收集社员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征询各界关于农村信用社的反映特别是服务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及时向理事会和主任提出改进建议,对股东代表大会和全体股东负责。

【参考文献】

[1] 高伟: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2] 高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现状及路径选择分析[J].经济师,2006(8).

[3] 侯育彬: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缺陷及改革建议[J].浙江金融,2005(9).

[4] 汲长虹、王在伟: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和制度架构的路径选择[J].济南金融,2004(9).

农商银董事履职报告篇4

一、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过程

义乌市农村合作银行是在原义乌市信用联社的基础上于2003年11月开始筹建的,在义乌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和全程指导下,历时近一年时间基本完成了筹建工作。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义乌市信用联社被确定为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单位后,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市长吴蔚荣任组长,副市长王奎明、朱江龙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义乌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导小组。抽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名业务骨干组建改革指导小组,指导、协调义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4月26日,成立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筹建工作,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认真研究,制定方案。市改制领导小组根据(国发〔2003〕1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并结合义乌市实际,制定了《义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于3月12日上报浙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4月6日获得批准。4月27日,义乌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至此,义乌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启动。

(三)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根据《浙江省农村信用社清产核资工作指导意见》,义乌市农村信用社于2004年2月10日开始清产。在信用社自查的基础上,聘请具有评估金融企业资质的金华安泰资产评估公司、金华安泰会计师事务所,对义乌市农村信用联社和下辖农村信用社的全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进行清查。4月底,清产核资工作结束,并形成《义乌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清产核资报告书》和《义乌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净资产确认书》。经义乌市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信用联社和金华安泰会计师事务所三方确认,并通过金华银监分局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的验收。

(四)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具体的筹建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筹建方案。根据《浙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批复书》关于同意组建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的意见,按照《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结合《义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方案》和《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可行性报告》等有关筹建材料。

二是召开原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4月下旬,义乌农村信用联社及所辖农村信用社分别召开原社员代表大会,并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审议通过取消自身法人资格,与联社及其下辖各信用社合并,组建成立义乌农村合作银行,所有债权债务由合并组建后的义乌农村合作银行承继。

(2)审议通过原信用社社员股金清理方案。

(3)授权委托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小组向银监机构提出合并组建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的申请。

三是全面清理原信用社社员股金。对于原信用社社员股金,分四类情况处置:

一、对愿意入股义乌银行的社员,自然人股将股金额增资至1000元、法人股将股金额增资至10000元,作为义乌银行的资格股。

二、对不愿入股义乌银行的社员,股金予以同额清退。

三、对既不愿增资又不愿退股的,将股金统一转入专户集中管理。列专户管理的股金,只享受分红,不享受股东的其他权利。

四是以生产队名义入股的股金,原则上予以清退;不愿清退的转入专户集中管理。列专户管理的股金,只享受分红,不享受股东的其他权利。上述方案经联社及各农村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4月28日,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小组与各农村信用社联合公告,4月28日—5月10日,全面开展农村信用社股金清理工作。据统计,2003年末实际应清理股金24676户、5781.2万元,已清理21310户、5779.3万元,占应清理户数的86.36%、占应清理股金的99.97%,未清理股金3366户、19559.3元。

二、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落实情况

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小组经过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明确目标、认真实施、落实责任,在各方支持和努力下,如期完成各项筹建工作。

(一)拟定了《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章程(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充分酝酿、反复推敲、完善,起草了《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章程(草案)》,内容包括总则、经营宗旨和业务范围、注册资本和股本构成、股东和股东代表大会、董事和董事会、监事会、行长、财务管理、终止与清算及附则等十个方面,对机构性质、股份、法人治理、经营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审议通过后将对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的组织与行为、合作银行与股东、股东与股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二)股份已经募集到位。由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发起人认购全部股份,共募集股本总额为30071.2万元,其中资格股11714户、1282.1万元,占总股本的4.26%,(其中企业法人资格股123户、123万元,社会自然人资格股10737户、1073.7万元,员工资格股854户、85.4万元);投资股28789.1万元,占总股本的95.74%。(其中企业法人股8979万元,占总股本的29.88%;社会自然人股12440.3万元,占总股本的41.36%;银行职工股7369.8万元,占总股本的24.5%)。金华安泰会计师事务所对股东资格进行审查和验资,并出具了《浙江义乌农村合作银行股东资格审查报告》和《浙江义乌农村合作银行验资报告》。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一是建立股东代表大会。按照合作银行有关股东代表组成比例的规定,选举产生农户及农村工商户股东代表22名,企业法人股东代表14名,职工股东代表14名,共计50名股东代表组成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这次股东代表大会代表,是根据《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义乌市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精神,由入股自然人和法人选举产生,其中企业法人和社会其他自然人的股东代表候选人由各信用社推荐,筹建工作小组审核,并征求镇(街)党政领导以及市政府、人大、政协、计生、公安、税务等部门意见后,提出股东代表候选人名单,以镇、街为选区选举产生;职工股东代表设14个选区,由职工股东提名股东候选人,经联社党委审核报筹建工作小组确认,提交各选区选举产生。在确定候选人时,社会自然人包括农户、农村工商户代表;企业法人注重行业分散;职工包含了高级管理层、中层以及各个不同岗位员工,具有较全面的代表性。本次选举产生的50名股东代表,其中党员代表名,占代表总数的%;大专以上学历代表名,占代表总数的%;中级职称以上的名,占代表总数的%;女代表名,占代表总数的%。

二是建立董事会监事会。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第一届一次股东代表大会将选举产生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第一届董事会和第一届监事会,期间将召开的一届一次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将分别选举产生拟任董事长和监事长。根据《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章程(草案)》,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共13名,农户、企业法人、职工和独立董事的比例为4:4:3:2;第一届监事会成员共7名,职工监事2名,企业法人、社会自然人监事5名;独立董事2名,正在考察之中,准备今后在符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章程(草案)》规定条件的前提下,选聘在金融管理方面有较高造诣的教授、专家担任。

三是组建经营班子。义乌农村合作银行一届一次董事会,将聘任拟任行长、副行长和财务、信贷、稽核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组成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经营班子。

(四)拟定机构设置方案和高级管理人员配备方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总部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信贷管理部、风险管理部、市场经营部、计划财务部、会计结算部、稽核保卫部、国际业务部、企业文化部等10个职能部室,分支机构在原有独立核算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结合区块经济的发展规划,拟设营业网点73家,其中1家营业部、38家支行、34家分理处,分别为营业部、宾王支行、长春支行、春江支行、梅湖支行、稠城支行、大桥支行、城中支行、江滨支行、商城支行、城北支行、城站支行、陈塘支行、福田支行、下骆宅支行、尚经支行、荷叶塘支行、江东支行、青口支行、九联支行、稠江支行、杨村支行、江湾支行、后宅支行、城西支行、东河支行、夏演支行、上溪支行、吴店支行、义亭支行、佛堂支行、赤岸支行、苏溪支行、大陈支行、廿三里支行、北苑支行、前洪支行、柳青支行、凯吉支行、香港城分理处、商贸分理处、长江分理处、广南分理处、徐江分理处、东江分理处、绣城分理处、锦都分理处、官塘分理处、鹏城分理处、湖门分理处、塘李分理处、新凉亭分理处、杭畴分理处、王阡分理处、畈田朱分理处、新世纪分理处、合作分理处、田心分理处、王宅分理处、塔山分理处、倍磊分理处、毛陈分理处、东朱分理处、毛店分理处、溪南分理处、巧溪分理处、联合分理处、楂林分理处、东塘分理处、华溪分理处、中新街分理处、群星分理处、城东分理处。

义乌农村合作银行拟配备高级管理人员名,其中董事长1人,监事长1人,行长1人,副行长2人;财务、信贷、审计部门负责人各1名,营业部、支行正、副行长78人。义乌农村合作银行配备从业人员864人,具有从事过1年以上金融工作的人员占98%以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约占14%,大专学历人员约占60%以上,中专学历人员约占17%,中专以下学历人员约占9%。从业人员中,经济类专业从业人员约占23%,法律类专业人约占0.1%,计算机类专业从业人员约占0.6%,财会类专业约占28%,其中专业人员约占53%。

(五)拟定主要管理制度。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银行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的要求,起草了《义乌农村合作银行股东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义乌农村合作银行董事会议事规则》、《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监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董事会薪酬委员会职责》、《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职责》、《义乌农村合作银行行长办公会议制度(草案)》以及《义乌农村合作银行信贷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贷款操作规程(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财务管理办法(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会计基本制度操作规程(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稽核工作管理规定(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安全保卫工作实施办法(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劳动合同制实施细则(草案)》、《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员工聘任聘用管理办法》等主要管理制度,将分别在一届一次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上审议通过。

(六)制定了经营方针及发展规划。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坚持“质量第一、稳健发展”的经营方针,进一步突出信贷支农这一工作重点,力争办成功能齐全、业绩优良、运营安全、服务优质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精品银行。具体目标是,至2006年末,总资产达到亿元,总负债达到亿元,存款规模达到160亿元,贷款规模达到115亿元左右,2004—2006年,分别实现利润1亿元、1.3亿元和1.6亿元,不良贷款分别控制在2.0%、1.8%和1.5%以内,农业贷款分别达到6.5亿元、8亿元和9.45亿元,占各项贷款分别为7.2%、7.8%和8.22%。经营方针符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精神,发展计划切实可行,特别是能够充分保障支农信贷,达到“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改革目的。

三、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主要体会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义乌作为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先行试点,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和关心。银监会、省政府和省联社领导多次到义乌视察和调研,听取有关改革工作的情况汇报,提出了改革工作的时间要求,对改革工作进行细致的部署,并对改革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认真的研究,提出了解决意见。金华银监分局、省联社金华办事处对筹建工作全程予以深入指导、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把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筹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对筹建工作进行细致的部署,人大、政协、纪委也高度重视和支持,确保了筹建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市财政、工商、城建、土管、税务、人劳、审计等部门对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工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在政策把握上给予积极地指导,为筹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二)积极稳妥、严谨规范。为切实把握改革原则和政策,严格按照国务院和银监会的规定筹建义乌农村合作银行,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工作小组及办公室先后召开会议数十次,特别是增资扩股方案、股金募集方案和股东资格认定方案,在充分酝酿、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几易其稿,最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并向人大、政协作了汇报。

(三)加强宣传、营造环境。重点宣传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市政府专门召开了义乌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义乌的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各级各部门支持这次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宣传,各镇、街道,各部门对改革高度重视,广大原信用社社员和客户也对改革予以理解和支持,使信用社的业务经营活动得以正常开展。

四、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是积极做好开业准备。收集、整理、装订开业申报材料,于月日前报送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待银监会批复后,凭新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向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申领营业执照。并立即召开成立大会,正式开业。

二是抓紧完善机构设置。根据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管理职能,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当调整”的原则,对分支机构进行适当重组,达到既确保安全经营、又促进业务发展的目的。

三是尽快完成高管人员和部门负责人聘任工作。按中国银监会审核批准的高级管理人员,由董事会办理高级管理人员和重要部门负责人的聘任手续,到岗履行职责。同时加强人员培训,使合作银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员工尽快适应新环境、新制度。

农商银董事履职报告篇5

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普遍认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有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Archie B. Carroll (1995)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经济、法律、道德以及慈善等四个部分,提出四个企业社会责任模型(见表1)。

以下本文将采用Archie B. Carroll的社会责任模型来分析我国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二、我国金融机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做法

1.金融机构经济责任方面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普遍认为,金融机构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时,应不忘谋求经济责任,追求合理的利润。我国金融机构履行经济责任的做法主要有:(1)提供好的商品给予消费者;(2)建立通畅的申诉制度及渠道;(3)提升营运绩效与社会责任。

2.金融机构法律责任方面

主要包括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自行防治环境公害以及支持环保资源回收等,金融机构已能在业务拓展中顾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已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如浦发银行的《2005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出:该行“以无纸化办公作为践行环保的先锋者”。该行建立了“电子公文流转制度,每年为社会节约纸张总重量约为200吨”;开通了“内部及时消息工具,大大降低了异地之间的通信花费,使全行每年减少占用社会通讯资源300万分钟以上”;启用了“视频会议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差旅开销,而且也减少了对社会资源的占用”;以及改进对账单的寄送方式,“原先通过纸质信函寄送对账单,消耗了大量的纸质资源,现在通过网银提供的各类明细对账服务,大大节约了纸质对账单的使用。

3.金融机构伦理责任方面

主要包括:对员工的培训、支持鼓励员工做个社区好公民、支持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更新等。浦发银行的《2005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记载了该行在履行金融机构伦理责任方面所做的行动:(1)JA志愿者活动;(2)上海分行的社区志愿者活动;(3)加强员工培训,关注员工成长。此外,还组织了多期由国外著名大学教授和资深银行专家来行讲学的高级研讨班,大力推动网络培训。我行在主要专业岗位开始实行岗位资格证书制度,为各岗位设定了清晰的职业成长路径,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和成才欲望。

4.金融机构自发责任方面

金融机构自发责任包括:(1)建立捐赠制度及从事慈善活动;(2)雇用身心障碍者或弱势族群;(3)改善社会问题看法;(4)企业经营理念。多年以来,我国许多金融机构先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扶贫救助活动。2006年3月份,民生银行出资在电视台办节目,为农民免费宜传好项目、好产品。2006年7月,招商银行发起的“天使之翼百万助学行动”在全国范围内举行,捐助涵盖云南、广西、新疆等地的1000余名失学儿童。

三、我国金融机构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来讲,随着我国金融法规和政策的不断调整,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逐步确立,金融机构也正在向商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迈进。但是,我国金融机构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很少有金融机构像外国同行那样建立有明确的社会责任目标和相关年度报告制度。据了解,我国金融机构(除了部分外资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几乎没有一家银行在公司目标管理中有明确的社会责任发展规划并逐年对外公布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目前仅有浦东发展银行了同业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承诺每年对社会更新版本,以承担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这表明我国金融机构在经营战略层面上大都对这一问题没有明确的定位,重视力度不够。

2.一些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盲目,只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忽视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例如:我国一些银行曾经违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合理控制信贷增长,如继续支持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导致一些产业发展过冷或过热;有些银行忽视信贷投放的“乘数效应”及其对整个社会安全可能带来的严重风险后果,盲目投放信贷资金,造成大量不良贷款,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3.一些金融机构缺乏公平竞争意识,特别是一些占有市场统治地位的商业银行,试图继续控制金融市场,继续赚取“垄断”利润,极力排斥市场竞争。有些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试图通过大量融资安排暗中操纵股市,控制市场信息透明度,榨取非正常利润;有些银行采取回扣、请客等非正常方式争揽其它银行客户,破坏公平竞争原则。

4.一些金融机构缺乏健康和诚信经营原则。如在管理方面,一些银行高层管理出现严重的贪污腐化问题,或贷款给亲信开办企业,或行贿受贿发放贷款;在业务经营过程中,一些银行出现乱收费、收费不透明等问题。

5.支持慈善事业力度不够。例如,根据以《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而闻名的英国人胡润所首次在中国大陆推出的“2005年中国慈善企业排行榜”的排名,可以看出,在前十名慈善企业名次中,只有一家为商业银行。而就这一家银行还是汇丰银行这样一个外资银行。如果按照企业资产规模排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总资产最多的企业排名前5位的清一色的都是银行,首位是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总额为52791亿元,资产总额排在第2名至第5名的企业分别是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这些数据说明,商业银行仅就支持慈善事业一个方面的表现,与其自身实力就极不相称,与其它中外企业相比更是远远落在后面。

四、提升我国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借鉴国外金融机构行之有效的经验,努力强化我国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强化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金融机构、政府、司法机关及全社会的内外合力,才能逐步实现预期目标。

1.完善金融机构的外部公司治理结构,为其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

(1)法律制度是确保金融机构承担法定社会责任的根本保障。例如,外国公司立法中大都对公司社会责任给予明确的定义。建议我国也应该修改我国公司立法的宗旨,把社会责任明确写入法律责任内容,强调企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法律保护,明确公司的经营目的是赢利和社会责任并重。同时,在《商业银行法》条款中,明确规定公司的定义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兼顾社会利益的企业法人”,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兼顾雇员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势人群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等。

(2)政府应在构建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环境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为社会责任做出应有的贡献。例如:建立社会稽查制度,监督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利用舆论宣传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为社会多做贡献;运用经济手段激励金融机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义务;建立社会责任指数或可持续发展指数,发挥市场机制调解作用,调动公开上市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等。

(3)发挥行业与非政府组织作用。这里的行业组织主要是指对金融机构等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可以产生制约和影响或提供服务的一些组织,如国内行业工会组织、国际多边社会责任协会、国际劳工组织、人权组织、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宗教团体以及其它民间机构或非政府组织等.要使行业组织真正发挥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作用,就必须真正发挥行业工会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切实加强行业管理机构的督导作用;积极鼓励民间组织或非政府组织(NGO)发挥更大的作用等。

总之,法规、政府和行业组织可以为金融机构构建社会责任观提供一个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也就是从法规机制上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外部的公司治理机构。

2.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为其构建一个重视社会责任的文化价值观。借鉴国外金融机构的例子,结合我国实际,规范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真正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原则,即控股股东不能直接担任管理者,而应由董事会以市场化方式聘任高级管理者。清晰界定金融机构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视会、管理层和党委会的职责范围和相互关系,规范和清晰界定董事长 (党委书记)、行长的职责和授权范围,以建立责权明晰、相互制约、协调畅通的良好公司治理结构。同时,加强教育和培训,不断培育全行认可的社会责任文化价值观。

(1)建立合理的董事会结构。提高董事会的质量,让董事会对更广泛的利益主题负责,授权董事在作出经营决策时适当考虑非股东利害关系人利益,而不是仅仅只对股东们负责。在董事会组成方面,应减少内部董事,适当增加具有较高专业、管理水平的外部独立董事,形成占有多数的独立董事团队,以有效监督商业银行的运行。另外,在董事会内部划分几个外部董事参与的职能委员会,监控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投资行为,确保决策顾及更加广泛的相关利益者的根本利益。

(2)明确社会责任目标。除完善董事会结构外,金融机构还须在董事会公司治理战略目标中将社会责任目标具体化,例如,商业银行董事会的公司治理目标应该包括如下具体内容: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平衡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并建立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各方利益的冲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表现的均衡发展,努力成为一个最佳企业公民等。在董事会公司治理目标中,明确规定这些具体的社会责任目标,一方面可以为银行经营管理指明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评价经营管理业绩提供评价标准。

(3)建立商业银行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该机制必须规定商业银行不仅仅是单纯提高经营者的物质利益,更应该将银行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与银行的长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机制上实现对银行经营者行为的规范,从而降低委托一成本,并促使其自觉关注经济利益以外的社会责任。

(4)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确立监事会检察金融机构业务运转的约束作用,确保监事会监督权的独立性,是确保监督效率、防止权力滥用的根本保证。金融机构必须努力实现监事会成员的职业化和资格合理化,不允许在监事会与董事会共同兼职,以使监事会与董事会和经营者团体在利益上实现完全的相互分离。具体来讲,可以规定监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地位可以在董事会之上),并将监事会的组成规定为由股东代表、债权人代表以及职工代表共同组成的组织,即成立一个相当于公司利害关系人的代表大会,这样有利于保护职工和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5)健全严格的问责机制。金融机构必须健全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经营者选拔机构、董事会、管理层、监管机构等各相关利益者都制定明确的与之相匹配的具体责任。根据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出现违背社会责任等问题,立即进行严厉查处。

(6)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布重大决策信息,每年公布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确保财务和重大决策的透明度,以使银行高层管理者的决策处于严密的公众监督之中,从而有效保护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7)培育社会责任文化价值观。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建立金融结构企业社会责任观起着强化和加固的作用。当代金融机构的企业文化中应该融入公益责任,倡导“企业回馈社会”的经营理念。培育社会责任文化价值观,一是需制定出具体的道德规范或行为标准,让所有员工对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或什么是不正确的行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二是加强培训和教育,灌输企业文化精神或道德行为准则;三是发挥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感染员工,从而在整个组织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四是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如设立“见义勇为奖”或“爱心奉献奖)”,以调动管理层和员工为社会多做贡献的积极性。

农商银董事履职报告篇6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

一、内部审计在新常态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农村金融信贷环境尚未成熟,使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承担和面对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借助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安全和利益保障,实现风险信息的有效识别和风险问题的有效监控和预警。最后,随着我国四大行等互联网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渗透,必然导致银行间的激烈竞争。与其他银行相比,农村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业务范围、人员素质和内控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为了维持竞争日益激烈的农村市场,借助有效的内部审计实现转型升级,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已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迫切需求。

二、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

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内部审计时,审计主体一般由本单位的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组成。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时间较短,操作过程、内容和方法均处于探索阶段,从事内部审计的人员缺乏该领域的工作经验。在审计过程中,遇到困难问题时,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内部审计的对象是经济负责人所属的部门和单位,审计的对象是其所在部门和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在农村商业银行中,由于内部审计的主体和对象属于同一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复杂,因此审计主体往往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就审计工作而言,相对良好的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普遍缺乏完善的审计制度。甚至部分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了审计委员会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但仍存在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不明确、履职不到位甚至不履职的情况。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的内审机构只是管理部门之一,还要执行总务。未能与董事会形成紧密联系,未能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导致内部审计机构边缘化,审计监督评价作用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缺乏科学的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指标评价体系,社会各方对内部审计内容的认识存在差异。因此,各地采用的指标评价体系不统一,评价方法也不一致。选定的评价指标难以对审计对象产生全面的量化评价。审计结论是片面的,多为绩效结果,很少有指标能够解释经济负责人能力的差异。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在选择指标时,注重对经济负责人的考核和奖励,而不是评价本部门和本单位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本部门的国有资产是否和单位已经失去,以及经济负责人的纪律守法、廉洁自律。这些经济责任评价指标重心的偏离将直接影响经济责任人的绩效评价,增加审计风险。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其治理结构、内部审计队伍素质、资源配置、技术水平和制度支持直接相关。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的前提下,并没有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内部审计组织无法发挥作用,这也阻碍了审计工作的发展和创新。此外,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甚至缺乏必要的流程操作,导致审计判断失误严重。

(三)内部审计的目的有失偏颇

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分清经济责任人在任职期间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的责任,作为对有关部门的考核依据。一些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内部审计只是走个形式,不重视这项工作,使内部审计无法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一些领导也对内审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内审调查农村商业银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问题,挖掘人才。这两种对内部审计不切实际的期望将直接影响审计评价结论的准确性。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仍然采用传统的以事后检查为核心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仍然是检查合规性。受部门职能定位、人员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内审部门需要监督检查,同时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或者配合其他业务工作。内部审计成果转化存在较大问题,无法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内部审计主要是通过检查被审计方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对被审计方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在实际应用中,影响一个单位的财政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因素是复杂的。有些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有些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的变化,这可能是人为的主观原因、单位的集体决策或历史遗留的问题。因此,很难通过在一个单独的时期内评估负责人的工作绩效来确定审计责任,而且定性结论在审计报告中占的比例太大。

(四)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仍在建设和改进的过程中,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此外,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在法律制度中存在一些操作困难,如农村商业银行负责人的定义,公司法规定他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法定代表人。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往往被分开,农村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由经营者实施。因此,在确定内部审计负责人时,存在责任定义的问题。另一个例子是,目前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离职审计往往是负责人先离职,然后再进行审计。审计结论对如何追踪负责人没有明确的条款,很难界定内部审计的责任。

(五)缺乏高度信息化的内部审计机构

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项目通常包括组织治理、经营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员工绩效、问题整改等方面。就目前情况来看,与其他国有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农村商业银行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或者内部审计制度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难以在内部审计中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农村商业银行信息化审计水平较低,甚至很多工作还处于手工处理状态,导致审计时间过长,审计效率低下。

三、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升级对策

(一)强化内部审计目标职能的准确定位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改变传统的事后监督的内部审计目标定位,将其转型升级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评价协调联动的内部审计目标定位,以保证审计的充分独立性和权威性,实现风险防控的有效推进,进而将风险隐患控制在初始阶段。其次,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和组织架构的合理合规,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实施内部审计工作,监督内部审计职能的履行,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规划的实现。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各个部门密切相关,也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因此,有必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以保证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首先,要加强内部审计层级管理,将内部审计部门置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之下,充分保障其高级审计权威。其次,各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积极配合审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阻力。此外,审计部门必须配备高水平的专业审计人员,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改变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内部环境,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由对内部审计的被动应对转变为积极配合。被审核方对内部审计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即通过内部审计,不仅可以展示本部门和个人的业绩和廉洁自律,还可以发现日常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差距。有待完善,有利于整个农村商业银行平稳有序发展。农村商业银行要形成自上而下的网络管理体系,董事会负责内部审计的建立、完善和有效实施,组织、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协同工作,部门负责员工积极参与。在内部审计实施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农村商业银行决策层要为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解决问题保驾护航。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具有更特殊的审计环境,审计手段相对有限,风险因素更多。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会影响到相关负责人的绩效评价,甚至可能影响到相关负责人今后的岗位晋升。因此,被审计方一般对审计报告持谨慎态度,以尽量减少对审计结论的不利影响。但是,如果审计人员没有披露发现的问题,就会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增加审计风险。为了预防和避免这些风险,我们必须“有明确的事实、可靠的依据、明确的责任和适当的评估”,并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应对可量化的经济指标尽可能补充详细的数据,定性结论应明确调查方法,形成对各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

(三)不断完善内部审计职能

监督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能,但基于前瞻性审计和风险防范的需要,农村商业银行应不断完善内部审计职能。首先,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使审计工作规范化;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流程并严格执行,提高内部审计的透明度、客观性和权威性;再者,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法律和业务知识和技能,引导和促进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的形成,充分发掘潜在风险,避免损失。

(四)提高内部审计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

要从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员工信息技能等方面入手。比如,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信息化系统,特别是借助审计问题模型,建立规范的审计工作流程,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处理能力。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审计信息化程度较低,关键在于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和员工信息,以达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审计技能培训,要求农村商业银行配备合适的审计信息技术人才,促进内部审计部门人员计算机业务能力的提高。同时,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运作能力,使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更加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要求。

(五)完善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外几乎没有有关内部审计的文献可以直接参考。国外对类似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上。我国政府的“内部审计”始于1985年的“厂长、经理离职后的内部审计”和2008年的《经济审计与审计条例》(曝光草案)。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实施规章制度正在逐步完善。然而,农村商业银行正处于一个复杂的国际转型之中,制度建设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只有不断完善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为审计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审计员能够规范、高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六)提高审计人员创新能力

通过推动审计创新,切实加强审计人才建设,努力培养审计人员的开拓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加强理论研讨,发挥内审协会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科研保障、创新研究形式、拓展交流平台,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组织审计理论学术研究研讨会和交流会,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逐步培养一批能够进行前瞻性、针对性、应用性和学理性研究的审计人才,激发了审计人员的内在动力和研究兴趣,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应当为审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供时间安排、经费保障等支持和保障。培训方式可采用讲授式、互动式、参观式等,提高审计人员在培训中的参与度,增强获得感。除了参加主管机构举办的培训外,内部也积极组织交流分享,鼓励审计人员分享外出培训、工作经验总结、自学等多途径获取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多元化、多形式、全方位、全过程地培训,确保各项学习任务落到实处,提高职业胜任能力。除了专业知识外,加大培训力度,针对新兴大数据软件与平台进行学习,掌握大数据内部审计的流程,提高审计人员的电子数据分析取证业务能力。扎实抓好“传、帮、带”工作,采取以老带新、以审代训等方式,由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带领新进人员共同参与审计项目,让新同志边学边干,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短期内业务技能快速提升的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对银行监管体制机制进行了不断完善,面对这样的发展新常态,银行机构必须进行针对性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经济金融服务的主要力量之一,其经过经营结构的不断完善,实现了经营效益的大幅提升。即便如此,其内部审计工作的效能仍然较为低下,不利于自我监督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对其职能发挥与经济效益的提升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面对发展新常态,农商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实现有效的转型升级,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评价与决策支持作用,推动农商银行实现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游新华.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1):59-60.

[2]田正.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J].财经界,2019(15):140-141.

[3]方温柔.新常态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升级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9(01):78-79.

[4]吴秀峰.新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02):37-37.

[5]张丽云.浅谈审计中审计人员应保持的谨慎性原则[J].东方企业文化,2015(07):290.

[6]李华丽,江飞责.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

农商银董事履职报告篇7

中国人民银行

上世纪90年代,为防范金融风险,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和内容等做出了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的行政规定。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对该指导原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以进一步指导和促进中国商业银行建立更加有效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相继下发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其中,《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信息披露,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评估与监督,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评估应贯穿到每一次现场检查中,成为现场检查的一部分。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区分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规范了股东、董事、监事和行长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同时对公司治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问题作了规定。通过确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明晰权责,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人数、产生、任职资格及其任职期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予以较全面、具体的规定,使得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够拥有具有高度独立性的董事、监事,有效发挥其监督作用,促进银行稳健经营。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在坚持公司治理一般原则的同时,强调以保护存款人利益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宗旨,体现出银行作为特殊的股份制公司的特性。其贯彻与实施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促进商业银行防范风险,有利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则较为完整地借鉴了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确立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与COSO内部的五要素完全相同,即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与措施、信息沟通与反馈、监督与评价。其阐述的内部控制目标和基本原则等内容充分吸收了1998年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银行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的框架》中的核心内容。其重要理念主要包括:无任何人、无任何经营活动能游离于内控体系之外的理念,任何人均应自觉遵循控制制度;内控优先的理念,一切新型业务应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风险在前,收益在后;一切控制均有案可查的理念,保存控制记录,是回顾、检讨控制轨迹,甄别控制责任,传递控制信息,监督纠正控制错误的基础;内部控制监督、评价部门保持独立性的理念,按《控制指引》要求,审计部门应实行全行系统垂直领导,作为内部控制监督、评价部门,拥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证监会

作为证券公司、投资基金公司的监管机构,证监会十分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后,证监会就开始着手认真研究并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期货、证券和基金等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严格要求,出一系列政策。

2001年初,证监会分别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1号――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招股说明书》,规定发行人应披露公司管理层对“三性”的自我评估意见和注册会计师关于发行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结论性意见,注册会计师指出“三性”存在重大缺陷的应披露并说明改进措施。但上述两个规定主要是关于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信息披露,尚不是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要求。

2001年1月,证监会《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证券公司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内部控制,以规范公司经营行为。2001年底,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分别于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修订),提出监事会应发表的独立意见包括“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等,这是监管机构首次普遍规定上市公司披露相关内部控制信息,但从其要求来看,并无强制约束力。

2002年12月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旨在规范基金销售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基金销售机构的控制原则、销售决策流程、销售业务执行流程、会计系统、信息系统、监察稽核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有利于不同销售机构建立统一的规范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保护基金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此外,对一些先前不为机构重视或存在真空的业务环节,如销售机构的决策程序、风险评估、授权控制、分支机构管理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

2006年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必须是有效的,并须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则紧随其后,迅速出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的上述指引,无论在内部控制概念的界定、控制目标的设定,还是内部控制要素的确定上,都全面反映了COSO的ICIF框架内容的精髓。

2006年6月30日,为指导证券公司建立健全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内部控制机制,证监会制定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2007年10月,为加强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促进基金销售机构诚信、合法、有效开展基金销售业务,保障基金投资人权益,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及《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0号)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制定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指导意见》,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银监会

银监会成立后,也制定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规范。2004年2月银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同年,先后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旨在通过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评价,督促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根本上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该办法突出了内部控制体系的概念,强调内部控制是一种系统的制度安排,要求商业银行从零散的、静态的、被动的内部控制规章向建立系统的、动态的、主动的内部控制体系转变,要求商业银行向监管部门、社会、市场提供一套全面和可证实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

使内部控制体系各组成要素间的联系更加清晰有序。

《信托投资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包括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具体涉及信托业务、自营业务、其他业务、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会计系统、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控制,从信托业自律的角度,对信托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提出具体要求。此外,该指引还附有内部控制各方面详细的量化和定性评价方法。

2007年7月,在人民银行的原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基础上,银监会也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与此前央行版《商业银行控制指引》相比,银监会的《商业银行控制指引》更加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运作的特点。并明确,除商业银行外,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机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也需参照执行该指引。

银监会版《商业银行控制指引》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细分为6个方面,包括授信的内部控制、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存款和柜台业务的内部控制、中间业务的内部控制、会计的内部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等。与此前的央行版指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重新划分了金融机构董、监事会、高管层各自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职责。其中,董事会负责保证商业银行建立并实施充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负责审批整体经营战略和重大政策并定期检查、评价执行情况;负责确保商业银行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审慎经营,明确设定可接受的风险程度,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并控制风险;负责审批组织机构;负责保证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负责监督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层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行内部控制职责;负责要求董事、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纠正其损害商业银行利益的行为并监督执行。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内部控制政策,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负责执行董事会决策;负责建立识别、计量、监测并控制风险的程序和措施;负责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机构,保证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责得到有效履行。

此外,该指引根据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的特点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全面、严密的压力测试程序,定期对突发的小概率事件,如市场价格发生剧烈变动,或者发生意外的政治、经济事件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进行模拟和估计,以评估本行在极端不利情况下的亏损承受能力。”并要求,商业银行将压力测试的结果作为制定市场风险应急处理方案的重要依据,定期对应急处理方案进行审查和测试,不断更新和完善应急处理方案。对于最重要的授信管理,该指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严格的授信风险垂直管理体制,对授信实行统一管理。而此前仅要求下级机构服从上级机构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

《商业银行控制指引》还要求,对于集团客户授信应当遵循统一、适度和预警的原则,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防止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和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商业银行应当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集团客户授信集中风险实行有效监控,防止集团客户通过多头开户、多头借款、多头互保等形式套取银行资金。

保监会

保监会在内部控制规范标准建设方面,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1999年8月,为防范经营风险,建立健全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保险事业稳步、健康发展,保监会制定了《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要求保险公司按照合法性、有效性、全面性、系统性、预防性和制衡性原则,建立起包括组织机构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支持保障系统在内的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作为保险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指导原则对于推动保险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公司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2006年1月,保监会制定了《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旨在规范和加强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推动寿险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确保寿险公司稳健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

国资委

2006年,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以《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依据,全面吸收了美国COSO于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框架)和英国风险管理标准等国际最新企业风险控制研究成果和成熟经验。2004年美国COSO的ERM框架是对1994年修订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ICIF框架)的改进和拓展,标志着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从内部控制向风险管理转型。国资委以ERM框架为参照制定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丰富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内容,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行业协会

在各部门和监管机构根据其管理权限范围相关内部控制指引的同时,行业协会也在进行内部控制规范方面的研究、建设和推广工作。1996年1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准则。该准则所称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式。200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对内部控制的审核进行了指导,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就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在特定日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进行审核并发表审核意见的相关要求。

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下发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提出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使之有效运行是组织高级管理层的责任,内部审计人员应实施适当的审查程序,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评价组织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控制活动的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但仅从审计角度而言,并非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规定。

农商银董事履职报告篇8

一、引言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咨询活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市场的细分,商业银行产品线日益丰富,其业务逐步向多功能、立体化方向发展,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的共同课题。因此,内部审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领域,而是广泛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帮助商业银行持续改进内部控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国际管理界和内部审计界已达成共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运行必须有内部审计的广泛参与。早在1999 年,巴塞尔委员会就要求商业银行“要认识内部审计提供的重要的审计功能,并有效加以运用”,2001 年巴塞尔委员会指出:在每家银行都应该设立一个经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批准的内部审计部门,用以强化内部审计功能。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功能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优势

相比于外部审计和外部监管,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其置身于银行内部,能够及时获取关于银行运营情况的信息,有效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审计风险。其次,内部审计可以对商业银行运营中的方方面面进行经常、连续、系统、深入的监控,源源不断地向高级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银行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估与报告,帮助管理层制定恰当的风险战略,识别、评估、应对重大风险,从而将审计关口提前,发挥内部审计事前预警、防范风险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特作用

我国实行分支行制,商业银行具有分支机构众多、经营多元化的特点,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多层次的委托关系,各机构、各部门、各岗位多元利益并存,难免出现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各个局部利益之间的利害冲突。加之个体行为的有限理性,以及委托关系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高级管理层无法亲力亲为,直接获取大量内部管理信息。而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内部审计部门有权获取商业银行的所有经营信息和管理信息,并对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各项业务活动实施全面的监督和评价(银监会,2014)。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开展多种更具增值效应的服务,如评价各行处的经营管理状况;评估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和指导原则的遵循情况;评估各行处经营管理水平;评估资源配置与成本效益、盈利结构及业务发展规模的匹配程度;评估银行正确实施战略决策的能力、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评估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等等。与此同时,内部审计的目的不仅是发现问题,而且是挖掘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发现制度缺陷,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并监督整改落实,进而建立一种持续改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帮助管理层改善经营管理,为实现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提供合理保证。另外,通过内部审计还能显示高级管理层一直致力于实施针对薄弱环节的改进程序,向广大股东传递高管层有效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信息,建立起商业银行高管层的良好信誉。

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有利于内部审计发展的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保证内部审计发挥应有的作用。完整的公司治理体系包括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内部治理机制和以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并购市场、经理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外部治理机制,通常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同样重要。但由于金融业具有高负债率、高风险的特性,商业银行一直受到严格的外部监管,其自身无法突破金融监管政策和法规进行经营和管理创新,因此银行治理结构更加强调其自身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注重由内向外完善治理结构。如前所述,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一方面,通过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系统地评价商业银行的治理、风险管理与控制过程,为高管层提供有价值的经营管理信息,从而帮助银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另一方面,良好的公司治理也能为内部审计提供优良的控制环境和制度基础,只有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我国商业银行既设有类似英美的、以独立董事为主要成员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又设有类似日德模式的监事会制度,这种双重监督模式有利于强化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督。实践中为确保二者发挥协同效应,商业银行应通过规章制度明确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的职责边界,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并真正发挥作用;保证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之间能有效沟通;保证审计委员会能够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直接的组织、领导和监督。

(二)优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报告路径

目前国有银行已初步建立了总行和分行分级管理、向上一级负责并相对独立的、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即由总行成立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各分行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其负责人由总行直接委派,将二级分行及其以下机构的审计权限收归总行和分行所有,减少了管理层次,强化了总行对内部审计的直接管理,增强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审计报告线路方面,五大银行尚有区别,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仅设一条报告线路,即向董事会( 审计委员会) 报告;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设有两条报告线路,一条是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另一条是向监事会和高管层(总行行长)报告。根据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双线报告更有利于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同时也与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倡导的报告路径一致,即业务上向董事会负责;行政上接受首席执行官领导。这种双线报告机制的恰当应用,能够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有畅通的信息反馈和报告渠道,保证商业银行最高决策者和监督者及时掌握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并果断采取纠正措施。

(三)切实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独立性是权威性的基础,二者都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审计独立性包括隶属关系的独立性、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审计业务的独立性、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四个方面。目前国有银行均采取由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主管内部审计机构的模式,内部审计能够代表出资人对银行经营全过程和经营管理层进行审计监督,并加强对二级分行及以下机构的监督管理。商业银行还应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在总行设立总审计师,其聘任和解聘由董事会负责,直接对董事会、监事会和行长报告工作,下级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聘任与解聘由上一级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各级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由审计部门根据董事会核定的年度费用预算统一聘用和管理,其业绩考核也由上一级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以此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在人事关系、薪金福利、预算安排上与所属行处彻底脱钩,有效摆脱“内部人控制”。

商业银行应制定清晰、简明的规章制度,确保审计委员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制度应规定由审计委员会制定内部审计章程,报经董事会批准,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地位、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内部审计的报告方向、内部审计部门与管理层及外部审计的关系等。章程中还应特别指明:内部审计部门有权对包括总行各业务部门在内的全行经营管理情况及各机构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与评估。

(四)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

内部审计职能的不断拓展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战略感知、行业了解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支专业化、高素质、复合型的内部审计队伍又是有效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重中之重。各级内部审计机构应配备足够的、具备相应专业从业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并建立专业培训制度,确保每人每年都有一定的离岗或脱产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应结合商业银行体制、机制变革、金融产品开发、业务流程改造与创新等方面,使审计人员熟悉会计、审计、税法、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熟练掌握国家金融政策和法规的发展变化、银行各项业务产品的操作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商业银行的价值体系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前瞻性思考。

除专业培训外,还可以通过将内部审计人员的业绩考评与工作质量挂钩等手段,鼓励审计人员通过自我学习,培养审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业务实践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成效,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被认可程度,进而彰显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价值。

上一篇:银行副行长履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监事会成员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