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表现范文

时间:2023-11-16 09:04:42

师德表现篇1

一、我在职业道德规范和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在依法执教方面、在爱岗敬业方面,我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但有时候我对待工作还不够尽职尽责,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偶尔有敷衍塞责现象,有时候还存在消极的教育言论、行动等问题。

2、在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等、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要求学生方面,还不够严格。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平等对待学生是新社会教育与旧社会教育的重要区别。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平等的,所以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师生之间爱的能量才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产生教育的奇迹。如何激发爱心、永保爱心,我尚待努力。

3、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方面,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不仅要教好书,育好人,更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长期性,教育教学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平时与学生的分析讲解较多,但与学生的谈心少了。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

4、在如何做好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还需加强。今后要明确自身的职责,要为学生确定新的教学观。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5、在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方面做得还不够。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团结协作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事,就是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还不够理想;我能够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关心集体,积极维护学校荣誉,但对如何更好地共创文明校风,还缺乏智慧上的协作。我应当通过靠集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赢。

6、在家校联系、尊重家长方面还应该做得更好。家校联系、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但由于自己认识的放松,决定与学生家长联系相对减少,在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方面还不够积极。

二、我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现代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学习不够深入,放松了依法治教这个准则。

2、降低了自我要求的标准,缺乏对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的理解。

3、缺乏刻苦耐劳精神和态度,因而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

4、在优秀教师的为师三态:敬业、爱业、精业方面,缺乏对 红与专的修炼,没把教师的红与专交织好以便自己更快成长。

三、我就以上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措施:

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我拟定如下5项整改措施:

1、坚持理想,坚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信念。

思想上清醒、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今后做到:切实加强党教育理论学习,约束自己,认真整改,继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先进而纯洁的现代教育观。

2、转变作风,积极工作。

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价钱,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教育、为人民服务。

3、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同事们团结协作,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一是从实践中学,向同事们学,学习他们先进方法和思想,二是勤于从书上学,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业精于勤,信服于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训学,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4、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帮助学生检测和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使他们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发现自己的潜能。

5、继续加强家校联系,尊重家长。

师德表现篇2

小学语文教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一】

师德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下面就这一年中的师德自我评价如下:

一、依法执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二、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尽职尽责,能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要求严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尤其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更使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因此,我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不断学习优秀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视野,为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而努力。

四、严谨治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我能刻苦钻研新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七、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存在的问题:

师德还不够扎实,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进,有时有任其自然、松懈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缺乏科研探索,往往满足于现状。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的还不够,因此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今后的改进方向:

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师德业务两过硬。

小学语文教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二】

作为一名教师,本人能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本人始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责任感、幸福感。一直来,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注意为人师表,廉洁从表,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时时处处以师德规范的标准要求自己,教书育人,关心集体,团结、尊重同事,恪尽职守,严谨治学。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同学们,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提高全民的素质,才能提升国力,个人才能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现代知识迅速扩张的时候,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不被时代淘汰。积极投身于教科研工作,大胆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改尝试。在每上完一堂课,我都会写下自己的反思,以不断督促自己进步。工作之余,我尽量每天挤一点时间阅读专业类的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得与失中思索,自己一直奉行踏实工作、虚心学习的原则,而这或喜或忧、或得或失的点点滴滴必将成为我生命中的绚丽色彩,点缀着我的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避短,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小学语文教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三】

在这一学年度的工作中,我能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现就本学年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做到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语言文明,待人礼貌,举止端庄,衣着朴实,仪容整洁)使自己在思想、学习、劳动、生活等多方面做学生的表率,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必须言传身教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把师德放在第一位,对学生热心、耐心、贴心,不歧视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发现学生进步之后,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并且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因为我深知身教重于言教,为人师表是多么重要。

二、做到了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从不体罚学生,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成为了学生值得信任的朋友。作为班主任,我结合教育教学的特点,将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旦发现有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及时找他谈心,纠正他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一旦有学生生病了,马上带他去校医室看病,或请家长过来接孩子回去看病。

三、在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的同时,加强教育教学专业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认真参加科组教研活动,和同事一起学习和探讨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的新观念、新思想,并把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

师德表现篇3

师德师风表现自我评价范文【一】

我校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师德ѧϰ,并就当前师德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学习与讨论,受益不浅,感触颇多,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

一、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推进教育教学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有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要全员有意识、人人有责任,人人都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权威。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道德权威来源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

三、心中有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牵挂。

在我们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每位教师要重视感情上的熏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自觉地把培养美好感情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情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杜甫有诗句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其说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不如说是教师的感情特点。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它为学生共同生活的学习提供着爱的示范,对学生行为起着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我希望我们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善于体察和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将爱的雨露洒向每个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摆脱困境,完善自我。叶圣陶先生千教万教,认真求真,千教万教学做真人说的是教师的追求是一个真实。让我们大家一起向这同一方向共同努力,都能成为学校师德标兵。

总之,做为教师,他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它为学生共同生活的学习提供着爱的示范,对学生行为起着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我希望我们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善于体察和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将爱的雨露洒向每个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摆脱困境,完善自我。叶圣陶先生千教万教,认真求真,千教万教学做真人说的是教师的追求是一个真实。

师德师风表现自我评价范文【二】

从毕业进入教师这份工作至今已近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总结一下近一年的得与失,发扬好的地方改进不足的地方,回顾走过的路可以更好的看清前面的路。

道德是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先决条件。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需要有良好的师德。因此这一年来我坚持学习党的各种先进理论,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形成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政治活动,自学过不少社会哲学,这一些都对我很有帮助,我本身也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努力自己能做到。所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没忘政治学习,并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平时一直怀着谦虚诚恳的态度待人做事,能和同事和睦相处。常常不忘帮助别人,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注意方法方式,耐心细心地进行教学工作,深受家长欢迎。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新老师,在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很快的年代,自身的学识相当重要。所以工作以来,我不断学习,丝毫不敢松懈,继续学习成为我工作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参加新教师培训,我还继续自学计算机各方面知识,一有空闲时间,我便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学习教学技术,将所学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虽然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的教学方法还不是很成熟,但我已学到了很多并将继续学习。在这一年里,我担任十个班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充实而不乏挑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在不断反思中积累宝贵的经验。教学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也是注重技巧的工作,于是我常常想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不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预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即使反思并调整教学设计,尽量让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快乐学习并学有所获。我还积极去听各位老教师的课堂,吸取前辈的经验完善自己的不足。在一年的教学中,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学习都很积极,这既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当然,这一些是远远不够的,学海无涯,今后我将花更多的时间在课堂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上。

既然已走上了教师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探索,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定能改善不足,发扬优点,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好,全面而不失风格!

师德师风表现自我评价范文【三】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的师德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尤其教育科研工作者更应率先垂范,按照师德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回顾已走过的路,方方面面都有所提高,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师德师风进行一下自我评价: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一年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学院及部门组织的政治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除了学院组织学习外,我平日里也经常自学。譬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通过学习切实增强了我的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我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为人师表。把师德规范转化为教师的内在理念和自觉行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积极进取,努力工作

一年来,本人能认真贯彻十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求知欲望,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学习新知识来更新自己,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积极支持领导工作,服从领导安排,维护领导声誉。顾大体、识大局、讲奉献、吃苦耐劳,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作风上艰苦朴素、务真求实,认真地完成领导和各级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能够在不断解决种种难题中培养自己,有很强的自制力和耐心,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平时工作起来有忘我的精神,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愿意在教育战线上尤其科研战线上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一生。

三、注重举止,为人师表

师德表现篇4

一、 敬业

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多年来我一直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要么不做, 做

就做好”是我工作的目标,指引着我严格遵守上级的各项要求,力求优秀。言传在学生身上则是;努力了,无怨无悔;拼搏了,没有遗憾。学生在老师理念中,感悟了努力、努力、再努力。领略了上进、上进、再上进。果真,班级的学生成绩大有提高、上进心节节高升,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总之,有一名一流的敬业教师,就一定会奠基一批锐意进取的孩子。愿我们扎根于教育,用满腔热血谱写教育的辉煌。

二、 施爱

多年的教育感悟,使我深知;用爱去对待每一句话、每一节课、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心中就不会堆积烦恼,就一定能累积最祥和的微笑。“背好书包”、“你还会进步”,“你做得真好”……一句句充满爱心的引导、启发,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孩子们向上、使之感受着师爱的平凡与伟大、领会着教师的教育艺术和人格魅力。施爱于生,授爱与师。“老师,您还是教我们吧!但愿。”是教师腮边一滴感动得泪珠;是黄昏挥洒在炊烟里;是永不忘记的美好往事;是无语言地平线上出现的彩霞……总之,因为有爱,事业多彩;施爱于人,生命绚丽。我要把全部的爱,献给每一个学生。

三、 宽容

宽容可以产生道德的震波,也可以改变意念的反正。生活中,完美世界里竟无完人,谁

能无过,但是,一句句宽容的话语、一种无所谓的表现,一次厚重的容纳却显现了神奇的力量。一次,学生的抵触使我的水杯里有了异物,我没有激动地训斥,也没有委婉地批评,只是若无其事。但是,渐渐的两个月以来的施爱关心令“做怪”的学生倾吐了心声,交待了真相,悔恨的泪水顺颊成行。这是宽容在唱歌、这是容纳在作美。生活中,我们要严以律已、宽已待人,要做一个对别人微小缺点宽宏大量的人,善于体谅。相信,宽容是美德的桂冠。勿忘,宽容于生,理解于师;师生和蔼,教育生辉。

四、 真诚

那一天,老师的言辞过重,女孩的泪水隐含眼圈。第二天,十分钟的道歉仪式正在学生面前启动,彼此的难堪同有交替、道歉的语句发自心底、心语的沟通直白不蓄。和学生相处要真诚永驻;真诚,会敞开心扉诉述秘密;真诚,在细节中共见真情,你将生活在宇宙空间中。切记;真诚是师生的平台,是情感的天平。

五、 重细节, 示言行

朝日相处的师生生活中,无处不见学生的种种不雅之处。此时的师,便成了母亲般的

叮嘱者、示范者。课上的一种着急答问;课下的急于出教室;同学间的短点揭发;操场上的你追我赶;乘车时的喋喋不休;家庭中的皇帝生活……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见证者学生的不自律,若不是师之勤的谆谆教诲,学生何以成文明之星、礼仪之模。是的,育人是一种艰巨而漫长的教育行程,需要我们教师本身从细节规范学生的言行,寻其正、觅其雅。更为重要的是师言行是目标,所以,师之言也、要文明高雅,师之行也、要其端正可行。正所谓;较好的素质从细节中表现,高尚的师德从言行中体现。让我们共同关注每个学生的细节和言行。

师德表现篇5

【幼儿园教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范文一】 《纲要》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的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和合作的过程。其中,幼儿的自我评价是教育评价中重要的一部分。

幼儿的自我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自我评价高的幼儿在以后的发展中会表现出更多的自信,遇事不怕困难,积极面对,成就动机也高。而自我评价低的幼儿在以后的发展中会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遇事不求上进,易退缩,缺乏自信。因此,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持和激励作用。

受自身心理发展及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还比较低,幼儿对自己的认知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我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慎用横向比较,看到幼儿自己的成长。

家长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孩子,仔细听听谈论内容:某某家的孩子真聪明,都会做10以外的加减了,我家的孩子就只知道玩。、某某画的小狗真像,看你画的什么!家长们喜欢把孩子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而中国人特有的谦逊让家长口中的孩子缺点无限放大,优点无限变小。

在幼儿心中,家长和老师是权威的象征,他们的表扬和批评往往是他们评价自己的标准。家长们片面的横向评价就让幼儿形成了这样的自我评价:我不够好,我比不上别人形成自卑、阴暗的心理,要想让幼儿积极、肯定地认识自我,成人对幼儿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是关键。

我们要把握好幼儿发展评价的三原则,即: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更多地关注孩子本身取得的发展、进步,而不是总将他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努力,而不是只看到活动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孩子情感、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只是关注智力的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看到孩子自己的成长。

二、发现与众不同,我有我的闪亮。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幼儿也都是富有个性、各不相同的,每位幼儿身上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发现,继而去肯定他们。发现每位幼儿的闪光点也是《纲要》中评价观的体现,幼儿发展评价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位幼儿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感知自己存在的价值。

案例一:今天我最棒

离园前的美工课上,因为雨天,有些家长提前来接孩子,我忙着照顾孩子们离园,在匆忙的收拾之后,还有一些放糨糊的碟子留在桌上,当我准备来收拾时,却发现碟子已经洗好了放在桌上。碟子是谁洗的?是他!孩子们一齐指向轩轩,轩轩则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件小事让我对平时沉默寡言、毫不起眼的轩轩有了新的认识。我把这件事记录在了家长园地的今天我最棒一栏中,与家长共同分享,并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轩轩。

在我们的活动室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布置了一个崭新的栏目闪亮舞台,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我们就给他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并在上面记录下孩子的闪光点。每次入园离园或是家长开放日时,孩子们总是拉着家长去分享他们的喜悦。我们对孩子的悉心观察与深入了解,使得家长们深受感动,也引发了家长参与到我们的寻找闪光点中来,从此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家长赞扬肯定孩子的话,不只是比较和抱怨了,而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大的福音。

三、让孩子体验成功,知道我能行。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是《纲要》中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需要成功体验,幼儿能积极、肯定地评价自己也需要成功的体验。一个赞许的目光,一次鼓励的掌声,对幼儿来说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

每位幼儿都有最近发展区,对他们期望过高或期望过低都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而幼儿总是达不到目标或不需要努力就达到目标,会使幼儿产生自卑或自满的心理,不利于他们积极、正确地评价自己。课上,老师有意识地请幼儿回答力所能及范围内的问题,幼儿会因为回答上问题而高兴一整天;操作活动时,老师准备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分组操作,跳一跳,摘苹果让每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努力获得发展;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营造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只要幼儿大胆地去探索、发现,更多地展现自己,无论成功与失败,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

一句广告词说得好: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我们的教育也希望培养出一个令孩子自己感到骄傲的人,而不是一个父母老师想要的人。希望我们的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路上,遇到困难与挑战,能够骄傲地说:看,我能行!!

【幼儿园教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范文二】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已在幼教岗位上奋斗了五年,从走出学校校门,踏上工作岗位,我在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 在园领导的信任和鼓励下,让我成长、进步、收获了不少。 五年里我与教师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送走又迎来了一批批可爱的孩子。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以下是我的工作总结:

一、师德修养方面 :

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以德治身,培养良好的师德。爱岗敬业,以满腔热情投入幼儿教育,要从德中体会到献身幼儿教育事业的无比快乐和自豪。我从事幼教工作已有五年,回顾自己的经历,对师德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经过各种学习,可以说在师德认识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对爱岗敬业有了具体内容和明确目标,我对自己所担负的幼儿教育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认真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工作中从不迟到和早退,坚持100%出勤,准时参加园长组织的各项会议,认真领会会议精神,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习。培养跨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基础就是从良好的幼儿教育开始,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小学、中学及大学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人们形容育人职业是园丁那是很贴切的,尤其幼儿教育,从事启蒙教育更加显得重要,可以这样说,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育人之本,关键在于师德。

二、教育教学方面 :

我xxxx年毕业于xx幼儿师范学校,三年的师范生活炼就了我扎实的基本功,进入工作岗位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幼教老师,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在教学中积累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与同事们交流、探索研究新方法,新方案;生活中,我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在教学中,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也有满意与不足,但无论怎样,都需要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做人。作为教学经验尚浅的我,经常向其他老师请教,并观摩她们的教学活动来学以致用,取长补短。为做好教学工作,我认真制定教案,做好每次教师汇报课的工作,并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在教法上,不断反思与总结,努力实践。我每一次的汇报课,园长和各位老师的点评和鼓励, 成为我对以后上课的渴望与成功。只有在不断的批评与好评中使我不断进步。

在幼教的工作中,我非常热爱幼教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每一位幼儿,用爱心、耐心让幼儿喜欢我,愿意和我交朋友。五年的幼教工作,使我自身的素质和政治觉悟都提高了。在教学上,我结合《纲要》,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实际行为中。

三、自我完善与发展方面 :

我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阅读有关书籍,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四、反思和总结:

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且学无定法,面对如雪花分飞般的教材以及网络带给我们丰富的信息经验,我们必须把握一点:让孩子们真正做到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得到发展。

做教师的难,做幼儿教师更难,但是我觉得在辛苦中,能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乐趣那就是童年的乐趣。 这一切都很值得,因为我的付出,得到的将是一个美丽的童年。

【幼儿园教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范文三】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我从中领会了许多许多。现将从教近十年来的个人师德师风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专业思想牢固,为人师表。

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四、新时代的师德师风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对教师的要求: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师德表现篇6

关键词 高校 师德 缺失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高校教师素质的高低,而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即师德素质。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好与坏,直接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要搞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模糊、笼统和空洞地提要求、定规则上,而首先应该弄清当代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哪些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措施。下文谈谈高校师德师表师范之缺失和师德师表师范之探索等问题。

一、师德师表师范之缺失的表现

(一)重教书轻育人。

只重教学质量,轻思想道德建设;只重考试成绩,轻全面素质教育。忽视师德师表师范之工作,对此工作认识不足,行动不到位,存在时热时冷的问题。表现为说是一套,做是另一套。对教育教学活动毫无兴趣,敷衍塞责。只管学生的学习,不抓学生的思想;有的教师一味追求个性自由与思想解放,忘记了自己的教师责任,在课堂上或对某些问题的解释上,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随意发泄牢骚和怨气,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发表学术上乃至政治上都不成熟的观点,造成了对学生思想上乃至行为上的误导,致使教育失去最重要的本质功能。造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各环节不衔接,监控过程出现疏漏,甚至出现盲点,导致师德师表师范缺失的苗头有滋生的土壤。

(二)重形式轻内容。

师德师表师范之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评价等没有经常性地公示给学生、家长和社会,学生缺乏对教师行为的有效监督,在高校以科研为第一评价标准,教学为次要标准的制度下,有些教师认为“科研是收益,教学是支出”,为了保证“收支平衡”并最大限度地使“收益”大于“支出”,出现了一些损害大学教育目标、牺牲学生利益的做法,上课敷衍塞责、照本宣科司空见惯,加之由于待遇差、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而不安心从教,把精力转向第二职业。这些都严重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个别教师习以为常,学生也习以为常,从而滋长了极少数师德师表师范之缺失的教师。

(三)重统计轻考核。

表现为教师上课时只管讲课,不问课堂纪律。对学生上课听耳机、说话等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有的教师还擅自减少课时,随意调课;上课迟到早退;随意用参观、看录像等方式代替上课;有的教师考试泄题,对学生考试舞弊等现象不批评、不制止,甚至姑息袒护。对批卷大打印象分、感情分和保质分,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师德评议时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不事实求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评议不一针见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人人满意,个个满分。不深入学生、家长、社会中详细调查,胡编乱造,以假当真。

二、师德师表师范之缺失的原因

(一)道德观点之政治性。

造成此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对传统道德错误批判的原因,也有政治压倒一切、“左”的政治倾向的影响。这种道德政治化的模式,使得人们误认为道德仅仅是政治的工具,使本来只是出于职业责任的行为,蒙上了不必要的政治色彩。从而使职业工作者,不理直气壮地谈论职业道德。例如,一个人做了符合职业道德的事情,可能就有人说他有“想入党”、“想表现”“想当官”等政治意图,由此使职业道德的内容受到严重扭曲,严重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实际运行中,道德问题往往转化为政治问题再用政治手段解决。道德屈从于权力,权力排斥道德。道德与政治有一定的关系,但道德不是政治,政治活动与道德活动所遵循的法则,起作用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职业道德是以社会责任和社会意义为核心,以专业技能为基础,以向社会负责的精神、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以自愿自觉为基础的;而政治则以为某个特定的团体利益服务,以服从为基础,依靠的是强制,二者有根本的不同。

(二)教育公正之缺失性。

教育公正,是教师从教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是教师高尚人格和美好品质的生动体现,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内容。但教师并不都“认识”教育公正。教育公正不是一种天赋观念,教师公正行为的选择,像目前这样全凭教师个人的心地善良、作风正派和“自然愿望”,是远远靠不住的。何况有的教师并不了解和认识教育公正,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压抑和心理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教育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而且并不是所有学校都重视教育公正。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第三者要对教师的偏私与不公正作出准确评判往往有一定难度,教育公正或许也因此而成为人人皆知的“模糊问题”。有的学校从不重视对教师进行公正观念的教育;有的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实际存在的不公行为不加约束,甚至不闻不问,以致在某些学校,教师侮辱、体罚学生,随意罚没学生钱物,或考试送分、试卷泄密、集体作弊等从教不公、从教不廉的严重事件时有发生。而遭遇此类不公的学生,多数不愿张扬,却积怨于心。学生或学生家长对教师的品质缺陷,最不能接受的是教师的不公平、不公正。

(三)师德主体之泛化性。

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与市场经济对人的解放、对人性的解放相联系,与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体的崛起相联系。师德主体化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个人价值肯定的具体表现,然而,目前我们存在严重的师德主体之泛化。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社会文化支持师德主体之个人化力度很弱,个人淹没于重重伦理关系群体意识之中,不见有个人。一谈个人,便以为是个人主义的个人。在现阶段,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合理合法的个人主义在现阶段力量较为弱小,社会文化力量对师德主体个人化发展的正面支持力度弱,而反面的抑制或错误引导力量却比较大。再则,从师德主体之个人来看,许多教育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保存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缺乏独立人格的历史传统,自觉、不自觉地处在大众社会、大众文化之价值的控制支配之下。缺乏对师德主体自身的变化、进化、升华之追求。

(四)教师利益之忽视性。

在人们心目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人们要求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现实的教师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如果当了教师,就应当献身于教育事业,就应当舍己为人、大公无私、以苦为乐,就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教师的真实生活被忽视,教师的个人需要受排斥,从而出现了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的事实。当教师难耐清贫或为生活所迫而另谋生路时,人们便惊呼:教师敬业精神不足,教师道德滑坡了,要大力加强教师的道德教育。确实存在教师敬业精神不足之各种表现,但是我们要看清问题的实质,了解某些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之所以难见成效的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教师的利益没有受到保障,这体现在教师的待遇不合理,教师的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在教师的生存存在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仍然要求教师去奉献、舍己为人,这种教师道德规范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实行的。

三、师德师表师范之探索的思考

(一)师德观之变革。

师德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师德也应发生变化。师德观的变革就是要解放人性,更多地容纳情感、本能和激情。师德的变化要求树立正确的权益观,把教师的责权利统一起来,使教师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义务人”,而是拥有相应权益的主体。这是教师利益得以实现的根本,也是教师道德素质提高的动力。正确的责权利之关系就是义与利的统一,不能把利看做是恶的东西而加以排斥。教师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一种正当行为,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因此,我们要克服教师评价中的“师德主体泛化”倾向。要认识到那种排斥教师利益的道德观本身是不道德的。教师道德应该承认教师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应当允许教师正当地追求自身利益。只有如此,教师的道德行为才能够发生。假如只有那些为了他人和仅仅为了他人的行为才是道德的,那就不会有任何道德行为,也不会有师德之变革。

(二)制度化之完善。

师德观的变革主要是解决人们思想层面的问题。但是教师利益的保障,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上的默认和观念上的认可,而是要落实在教师的生活中。用制度的完善来解决教师的利益,进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热情。制度的完善,首先要保证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制度应该是能够维护教师利益的,能够保障教师职责权的统一、保证教师投入与收益的一致。如果制度设计没有考虑这一点,那么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道德的结果。制度在完善过程中,必须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即制度本身能够禁止、防范违反制度的行为,这样可以提高制度的供给效率。制度的完善不是停留在把制度写在纸上,而应把制度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制度的结构设计要合理,要有对制度实施进行监督的配套措施,要有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惩罚措施。只有这样,教师的权益才能真正得到保护。

(三)主体性之明确。

明确师德主题,培养主体意识,可增强职业活动的主体性和自觉性。职业道德要广泛传播且发挥作用,就应当被师德主体所接受、认识并转化为内在信念和内在自觉性。缺乏主体意识的职业道德不是真正的职业道德,也谈不上职业道德建设。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一种道德说教,道德说教是把教师假设为道德的无知者,认为通过舆论宣传,能够使教师明白什么是道德,进而愿意去进行道德实践。这种假设,把教师排斥在其道德规范之外,认为教师道德规范,应该由一些专家来制定,教师应该无条件地服从,而“顺从常常是怯懦和谋求私利的借口,极而言之,服从也可能是这样”。如此,教师道德就成了外在于教师的教条,成了脱离人、凌驾于人之上、对人进行压制、支配人的力量。教师对这样的规范是抵触的,道德说教因此也是无用的。道德说教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就是树立先进典型让教师去效仿,目的是把少数人所达到的道德境界,在教师群体中推广。这种做法混淆了一般与个别的差异,理想与现实的不同,也是和人本主义的需要理论相悖的。人本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数的,在基本需要没有满足的情况下,高层次的需要很难实现。实践已经证明,“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要求教师效仿少数先进人物,是对人的正常需要的扼杀。

总之,师德,德高为师;师表,学高为师; 师智,技高为师;师范,身正为师。高校教师要不断追求政治高觉悟、思想高素质、业务高水平、工作高效率、目标高层次,做一个师德于心、师表于形、师范于人的人民教师。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湛世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6期.

[2]廖善康,谭促伦.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传承.2011年15期.

师德表现篇7

关键词:高职师范学生;职业认同;职业情感

高职师范生是目前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师德状况将对未来基础教育产生直接影响。了解目前高职师范生师德现状并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很有必要。以新疆职业大学初等教育专业为例,通过对该专业大二、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1份),并对其中6名学生进行访谈,发现该专业学生总体师德意识较强,能够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意义,并表示愿意不断提高自身师德水平。但与此同时,学生的师德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师范生师德认知中存在的问题

1.师德认知不全面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作为教师应恪守的道德规范。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长期性等特点,且对象是具有依赖性的、发展中的个体。因此,师德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内涵也更为广泛。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43%表示不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对于“严谨治学”“终身学习”“团结协作”和“服务意识”四项内容是否属于师德,均有超过四成的学生表示否定;31%的学生表示师德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没什么不同;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师的个人修养应该属于师德的范畴,但对于教师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则超过半数的学生持概念模糊。

2.师德认知与情感失调

知、情一致,利于稳定的道德行为的形成,师德认知、师德情感以及师德行为的高度一致是师德最理想的现状。接受调查的绝大部分学生表示教师要在工作中应忠于自己的职业、热爱学生。当问及自身现实利益与师德相冲突时的选择,93%的学生选择“应该放弃现实利益”。但当问及是否愿意舍弃教师职业时,有68%的学生表示在现实中可能会为了高收入或是轻松的工作而放弃教师行业。访谈过程中有学生表示,师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心里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是实际情况却不一定是这样”,“师德当中有些像是强加给教师的,感觉会很不情愿”,即师德认知与师德情感或是意愿不一致,这种知、情失调的现状会影响师德行为的产生,阻碍师德的形成和发展。

3.教师职业忠诚度不高

经过调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教师职业清贫、苦累;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师身上承担的责任过于沉重;72%的学生认为教师有自由选择是否忠于职业;对“如果当老师太累,我会考虑改行”的表述,只有3%的学生表示不赞同,85%的学生表示不能确定;68%的学生表示在现实中可能会为了高收入或是轻松的工作而放弃教师行业。

此外,自主从业意向也会对未来职业的忠诚度造成影响。当问及选择师范专业的原因时,约60%的学生是出于自己热爱教育行业,22%的学生是由于“工作稳定”,约12%的学生是因为“家长的选择”,还有6%的学生表示不想从事教师行业。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意向,但约三成多学生的从业意向来自外部,属于不稳定因素。

二、高职师范生师德认知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导致师范生师德意识不高、教师职业认同度低、从业意愿低的直接原因,除了学校师德教育不到位以及社会功利化的影响外,还包括以下几点:

1.缺乏积极的职业情感体验

教师职业情感是指对“教师”这一职业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积极的教师职业情感通常表现为从教育职业中体验到较高的满足感,以为人师表而备感欣慰、自豪,认为教师职业可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以教育人为最美好、最高尚的职业。

在师范生师德培养过程中,使其形成积极的职业情感体验,利于其职业认同以及师德的形成与发展,而实际上很多学生并未形成积极的教师职业情感体验。例如,社会上屡屡曝出由于教师管教学生而导致师生、家校纠纷等,为教师职业带来很多负面的情感体验;也有很多教师抱怨工作内容过于繁杂、工作压力过于沉重等,以过来人的经验影响着未步入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导致其对该职业望而生畏。

2.“实用性”导致师德的缺失和职业内在意义的失落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技能的发展,主张学以致用,重实用。但过多强调这些会导致一些异化现象,最为明显的就是过分追求所谓的实用性而致使人们只关注直接的、外在的价值。在高职师范生的培养中亦是如此,教育者有时会将教学技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忽视学生在师德方面的表现如何;对学生来说,更重视的是知识、技能能够换来的收入、地位以及工作的稳定性。如此一来,本应由教学技能和师德共同构成的“两条腿走路”的师范生培养,变成了只重技能的“一边倒”。如果学生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技术操作层面,则很可能无法形成正确的教育观,这种缺乏教育情怀的状态则会使教师职业失去神圣感。

3.尚未形成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认同表现在,对教师职业的感知、评价、态度、信念、归属感和行为卷入等方面,直接影响师德的形成和发展。如前所述,社会因素致使学生过多关注教师职业与外界之间的负面联结,而忽视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与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对于教师职业以及师德的认知层面强调较多,而较少发生情感与行为上的体验,造成情感与行为卷入度低,导致无法形成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师德表现篇8

摘 要:师德建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和动力。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立符合教师专业成长要求的师德规范,师德建设要适应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健全评价机制让师德建设呈现“外在的实力”,加强教师的自主教育等以师德建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举措。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基石;动力

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师德建设是影响其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关爱学生是衡量教师专业成长是否达到一定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关系的探讨,期望对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师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教师职业道德及师德建设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个别学区“嘴巴”上、“文字”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弱视”;少数学校淡化教育主题,操作流于形式;一些教师对师德教育和培训认识缺失,自主意识淡薄,培训参与比较浮躁等等,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内在或外在的阻碍。此外,目前的师德教育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内容片面、方式单一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偏重宣传说教,与教师专业实践相脱离。这种状况不仅造成师德建设的低效,而且也使通过师德建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难以实现。

(一)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选取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市、渭南市、杨凌示范区7所中学的学生和教师作为抽样对象。发放《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与师德建设问卷调查(学生问卷)》660份,回收644份,有效回收率98%;发放《中学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建设现状调查(教师问卷)》150份,回收135份,有效回收率90%。访谈了56名中学教师。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离职倾向的教师占总人数的563%,其中离职可能性较大的比率为20.7%,离职可能性一般的比率为35.6%。把教师职业视为谋生手段的,占42.2%,表明教师专业认同感不够高,职业信念不够坚定。85.9%的教师表示大多数老师能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11.9%的教师选择了“部分教师能”,数据表明仍有部分教师不能依法执教。70.8%的学生认为老师能够按时上下课,但仍有29.2%的学生认为老师会上课迟到早退,其中迟到早退现象较少的占27.0%,普遍的占2.2%,反映部分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尚待提高。17.7%的学生认为老师会漠视或不关心成绩差的学生,其中漠视现象普遍的占2.5%,一般的占15.2%。14.6%的学生认为老师曾经体罚或变相体罚过学生。只有57.7%的教师会主动给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更多的关爱、辅导和帮助,数据表明部分教师在关爱学生规范方面不能认真履行。51.9%的教师对有偿家教的认识有偏差,其中,认为很正常的占16.3%,觉得可以接受的占35.6%,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对有偿家教问题认识不够深刻。41.5%的教师不太阅读非专业书籍,其中偶尔读的占35.6%,很少读的占5.9%,说明部分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强。

(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当前师德培训的效果49.6%的教师不太满意,其中认为一般的占44.4%,不满意的占5.2%。近七成的教师表示接受过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接受过教师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师刚过五成,只有31.9%的教师学习过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库。52.6%的教师认为目前师德培训形式缺乏吸引力,其中50.4%的教师选择“一般”,2.22%的教师选择“较弱”。研究表明目前中学教师师德培训内容与形式仍需改进。

对师德规范履行情况不满意的教师占39.3%,其中选择“一般”的占35.6%,选择“形同虚设”的占3.7%。有94.8%的学校制定了师德规范,但只有60.7%的学校能够认真履行。74.8%的教师明确表示学校对师德高尚的教师是有奖励的,但仍有15.6%的教师选择了“没有”,选择不清楚的占9.6%。只有35.6%的教师明确表示学校惩罚过违反师德的教师,高达37.0%的教师选择了“没有”。精神奖励是教师最希望学校采取的激励形式,包括表彰(44.4%)、提供外出学习机会(27.4%)、职称优先晋级(21.5%)。表明目前中学师德规范履行情况欠佳,只奖励不惩罚,精神性奖励不足。

学校主要由领导(45.2%)、学生(37.0%)及同行(31.9%)对教师进行师德评价,只有3.0%的学校采用的是综合考评,这说明评价主体比较单一。14.8%的教师表示该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师德管理部门,17.8%的教师选择“不清楚”,说明有些学校还没有设立师德管理部门或其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

(一)师德建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教人者教己”。崇尚师德,铸造师魂,是推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的基石。师德建设着重体现教师的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塑造。高尚的德行是教师为人师表的核心,自古以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有很高的要求,强调教师应该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以及对学生的人格感化。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多维、综合发展的趋势,但教师职业的“教育性”决定了教师专业成长永远无法脱离师德的规范,师德在教师专业素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如果缺失教师的道德精神与境界、道德信念与观念、道德规范与习惯、道德能力与素养,就不可能有教师自觉执行教育方针政策、依法履行自己神圣的职责、主动参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以及不断发展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有益的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因此师德建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二)师德修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专业成长包括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更丰富、专业技能更强、职业道德水平更高等方面。职业的地位和待遇以及从业的兴趣可以构成专业成长的动力,但是,专业劳动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通过其活动“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就教师专业来说,这个特点更突出。这就需要教师把教育工作不仅看作是谋生手段,更要看作是一种具有特殊社会价值的公共服务,要有不受营利性动机驱使的奉献精神、热爱专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如果动机仅仅停留在待遇和兴趣层面,则其动力恐怕难以持久。何况就目前来说,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还不是很理想,面对如此现实,如果没有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情感、兴趣、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就不可能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工作,更谈不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为,从心理学上来分析,人的行为动力来自于内心深处的需要和欲望,其表现形态为物欲、兴趣、情感、信念、理想等,它们构成一个人的行为动力系统。

人们关注物质待遇无可厚非,而且对物质的欲望的确可以给人的行为带来强有力的动力,但如果把它看成“惟一”,表现在教师职业中把教学工作仅仅看作是谋生的手段,看作是付出技术、劳动从而得到报酬的交换关系,他就会只关心教学的技术层面而不关心教学的价值层面,计较于付出与报酬间是否平衡,一旦失衡,动力锐减,一旦有更有利可图之处,就会表现出职业动摇,或者做出与教师职业格格不人的事来。因此教师的职业兴趣、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理想是教师专业成长恒久的动力。

三、以师德建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举措

(一)探索建立符合教师专业成长要求的师德规范

1.师德规范对教师专业行为应有明确、具体、可衡量和可操作的规定。比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师德规范不够具体、操作性也不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关注不足,专业特性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师专业道德是一种他律下的自律,没有专业道德规范的约束、指导与激励,教师专业生活与专业发展中的自律是很难养成的。当师德规范仅仅是一种价值上的引导,而对具体的教学行为缺乏规定时,就不能真正发挥师德规范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师德规范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教育学与伦理学的高度对传统的师德规范进行重新审视,以期建立有深厚专业理论基础、能够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特性、具体、明确、可衡量、操作性强的师德规范体系。

2.从教师专业成长看,还需要补充更能体现教师专业成长特征的内容。师德规范是具体也是历史的,它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需要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进。随着教师专业成长的不断完善,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也会不断生长、日益丰富,师德规范也应被注入新的内容,教师专业道德要突出体现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结构中最具有生成性的要素,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它包括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理想、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的精神等。在师德建设中要将这些专业精神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更要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完善,融入新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体化。

(二)师德建设要适应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性特征

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教师面临不同的成长任务,其成长水平、需求、心态、信念也各不相同。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受到教师专业实践与整体专业水平的制约。比如,新入职的教师和学生发生“矛盾与冲突”,很可能是由于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不足引起的。因此,师德建设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确定师德建设的目标,在内容、方法上也要有所侧重。

教师专业成长大体可分为职前教育阶段、入职任用阶段和职后完善阶段。职前教育,要从教师终身发展的理念出发,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专业道德对其今后专业生活以及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教师专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基本规范及其相应的理论基础。师德教育要与职业兴趣、专业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这是使学生喜欢教师职业、选择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专业道德建立与提高的前提。因此,不仅要通过师德修养课灌输专业道德知识,还要把师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尝试专业道德行为并体验专业道德情感。入职任用阶段是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关键期,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并实践最基本的师德规范,在专业实践中感受由良好师德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提高面临道德困境的坚持力,教师入职教育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及专业道德的养成至关重要。职后完善是师德向高水平发展的阶段,要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实现师德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完善发展性的师德要求,增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发展教师创造性的师德品质,提高教师的道德智慧。师德教育中要重视引导教师在师德实践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省和建设性的反思,着重培养和发展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能力,这是师德得以不断提高的根本途径。

事实上,无论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师德建设都存在个别差异性。对所有教师都采取统一的师德规范、师德内容、教育方式,是当今师德建设的一大问题。因此,要实行分层建设,既要注意按阶段分层,也要注意按个别差异分层。

(三)健全评价机制,让师德建设呈现“外在的实力”

任何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好的做法,要想成为师德建设的真正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要抓好落实,就要有一个健全的评价机制。师德不仅是是一种思想、心态和理念,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能力,它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尽最大可能从立体的全方位的角度,督促和帮助教师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学校不仅关注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量、平时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开展状况、教育教学成绩内容,而且关注工作质量的达成度、领导同事学生的满意度等。学生对教师评价的信息反馈,使教师站在了受教育者的视角上,多方位地审视自我,能够强化教师自律,进一步修补和完善自我,能够激励奋进,增强工作的责任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用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师德、师能水平,从而有力地促进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加强教师的自主教育

教师专业成长是建立在教师自主寻求发展基础上的。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越强,其对自身发展的责任感就越强,参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就越高,从而也越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基金项目:陕西省2012―2013年度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招标课题《中学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JSDW13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 朱为群;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1(5)

[3] 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O03

上一篇:转变工作作风范文 下一篇:优秀简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