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考试范文

时间:2023-12-04 05:49:39

电大考试

电大考试篇1

[关键词]GONE理论 电大考试违纪 考试管理

加强考试管理,抓好考风建设是电视大学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提高电视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中央电大及各省级电大对考风考纪问题非常重视,出台了完善的考试管理办法、制度和规定加强考试管理。然而,由于目前所处的环境和学生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考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考风考纪形式不容乐观。根据GONE理论,天津电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考风考纪建设的几点措施。

一、GONE理论

GONE理论是关于舞弊与反舞弊著名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由G、O、N、E4个因子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共同决定了舞弊风险的程度,没有哪一个因子比其他因子更重要。GONE由4个英语单词的开头字母组成,其中:G为Greed,指贪婪;O为Opportunity,指机会;N为Need,指需要;E为 Exposure,指暴露。上述4个因子表明了舞弊产生的4个条件,即舞弊者有贪婪之心且又十分需要名利、尊严和财富时,只要有机会,并认为事后不会被发现,他就一定会进行舞弊。

二、对电大考试违纪的分析

对电视大学的考生违纪作弊行为可以用G、O、N、E等4个因子解释如下:

1.“贪婪”因子。这里的“贪婪”超过了本来意义,有更广阔的含义。它表现的是个体价值的判断。对符合自身价值判断的行为就推动其实施,对不符合自身价值判断行为予以否定放弃。考生如果把考试舞弊当作一种正当的符合其价值判断的行为,就不会认为考试舞弊是一种不道德行为,并为这种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提前找好借口。而一但这种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就会不断散播、蔓延、恶化。

2.“机会”因子。一般舞弊的机会指舞弊者在所掌握的权力。电大考试舞弊机会主要来自于命题方式不合理,考试形式单一,脱离成人考核的特点,而产生的夹带、抄袭等行为由于监考教师的控制不力,使考生有机会通过不正当行为获取利益。

3.“需要”因子。也被称为“动机”因子,动机是舞弊行为产生的关键。不正当的考试心理动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产生不正当行为。考试舞弊的心理动机包括虚荣心理、不平衡心理、逆反心理,以及侥幸心理等。电大考生一般为在职学习,在晋升、评优、职称、学位等利益的驱动下,不惜通过舞弊来铤而走险。

4.“暴露”因子。包括舞弊行为被发现或披露的可能性和对舞弊者的惩罚性质及程度。当监考教师对舞弊行为的控制不力,考生发现考试舞弊被抓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即使被抓受到惩戒也无关痛痒,自然会更普遍的采取考试舞弊行为。

通过上述发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电视大学考试舞弊是由于电大考生处于社会大生产和社会分工而带来的利益驱动之下,因考试方式不科学、不合理,考场纪律有机可乘,舞弊又很少被抓且即使被抓而受到的惩罚机会成本较低而采取的错误的违纪行为。

三、加强考风考纪建设的措施

从GONE理论的四因素出发可以看出,避免舞弊的方法是扼制贪婪因子,减少机会因子,引导动机因子,增加暴露因子。从而对电大考风考纪建设有如下措施:

1.加强学生教育,遏制贪婪因子

天津电大考试前都要求教学点认真开展学生考前教育,把考试的要求贯彻到每位考试,具体措施有:

(1)各教学点要成立考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将考风考纪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

(2)各教学点组织导学教师(班主任),在各教学班召开以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为主题的班会(15分钟以上),进一步阐明考试的有关规定、要求和纪律(《考试管理办法》、《考场规则》、《关于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的规定》、《监考人员工作守则》等),开展以诚信教育、自律教育为重点的考前思想教育。

(3)向考生发放《致考生的一封信》,并要求每位考生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一式两份,考生与单位各执一份。

2.深化考试改革,减少机会因子

针对电视大学成人考试的特点,中央电大分布实施了“网上形成性考核”,“一页纸半开卷”等多种考试改革,天津电大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针对省开课程开展了“教、学、管、考”一体化方案,强化“一页纸”半开卷考试方式等考试改革并加大监控力度,减少舞弊的机会因子。

(1)深化“一页纸半开卷”

为使“一页纸”半开卷考试的改革真正实现其设计的初衷,起到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理解概括能力,净化考试秩序的目的。为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将一页纸按顺序和试卷装订在一起,根据考生“一页纸”准备的情况,给与不超过5分的成绩加分。通过一学期的宣传和总结,09年7月的“一页纸”的考试,全市7659考次半开卷考试,仅有159人没有携带或准备“一页纸”,无论从考场秩序和“一纸业”准备情况对比都有了显著提高。

(2)“教、学、管、考”一体化方案

天津电大自2009年春季开始试点实行“教、学、管、考”一体化方案,该方案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和考试改革,实现省开课程教学、学习、管控和评价的一体化设计与智能化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推动网上教学上水平见实效。

3.加强违纪惩处,增加暴露因子

对于触及电大考试纪律的违纪行为,处理的办法不应该是姑息迁就,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处理。

现在国家逐渐重视个人的信誉和诚信记录,如果将来能够建立学生《诚信记录表》,将学生在校期间违反考风考纪的情况计入个人诚信档案,以量化的方法记录学生在思想道德,组织纪律方面的情况,增大考试舞弊者的人生机会成本,最终会使那些企图考试舞弊的人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参考文献:

[1]徐俊霞. 对高校考试作弊现象的若干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04).

[2] 焦恩璋. “一页开卷”考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 2009,(06).

[3] 艾琳梅,蒋燕. 对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的思考及对策[J].文教资料, 2006,(26) .

[4]林云.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J].文教资料.

电大考试篇2

1.初试科目包括:外国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综合课,全部为三小时笔试闭卷。具体考试科目和考试范围请登录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参见《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同等学力考生还需考政治理论。

2.复试采取口试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复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科研能力、表达能力、外语交流能力等。同等学力考生须闭卷、笔试两门所报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3.考试时间(初试、复试):

考试时间

考试内容

2011年12月10日上午8:30~11:30

外国语

2011年12月10日下午2:00~5:00

初试专业综合课

2011年12月11日上午8:30~11:30

初试数学类专业基础课

2011年12月11日~12月12日,具体时间见各学院网站

电大考试篇3

[关键词]电大;考试管理;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0-0025-02

一、考试管理公共性的内涵

考试是一种用以考察、甄别和鉴定人的差异情况的手段或方法。它源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并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其内容、性质和操作方式,同时也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考试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考试活动出现而出现;考试管理是一种社会职业,它的任务和职责是为了提高考试活动的效率、实现考试的预期目标而进行的组织、指挥、监督、控制和协调。而“公共性”界定一般为:以社会性为前提,在某种时空范围内,主体之间因共同实践的对象、或共同所处的环境、或共同需要的结果而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主体之间的共享性、公开性、普适性、为他性和共谋性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不会因为个人而垄断。

结合“考试管理”和“公共性”的内涵界定来看,考试管理是一种公共事务,其具有公共性。公共性在考试管理主体上表现更多的是公共职业精神和公共信念原则,以及考试管理主体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对于考试管理的对象来说,公共性就是指考试活动有秩序的开展,参加考试的成员个体都能享受考试过程中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和考试结果的权威性、可靠性。

二、电大考试管理公共性正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历年扩招和适龄入学的学生总人口下滑,成人高等教育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极大挑战,其考试管理公共性的自利性倾向愈来愈明显,成人高等教育内部出现了人为的考试管理公共性失守的现象。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类型有:网络远程教育、电大教育、自学考试等,本文仅对电大考试管理的公共性进行研究。

考试管理作为一项社会的单独活动形式存在,决定了它必须要有自己的体系。考试管理计划的制定、考试实施的管理、检查监督和总结评估构成了考试管理的框架。本文将从这四个模块各自遵守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过程所采取的方法中,对其各个模块的公共性缺失进行分析。

(一)考试管理计划的公共性缺失

电大的开展一开始就是作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远程教育试点,是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实验,最终目标是为了建立国家的终身教育体系。电大的考试管理是要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考试管理体系的,它的指导思想应该要明确规范电大考试管理的基本宗旨和基本原则。

电大学生上学前就是职业人,有实践的经验,电大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在应用型人才,而是对应用型人才的继续深造,这是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最根本的区别。所以,在设置考试内容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培养目标的根本特征出发,成人教育的在职学员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员比较研究,是我们考试命题设置环节该多进行的工作。在职学员的一般特征是:学习能力不够强、自学性差、记忆力下降、工作压力大和还有些学员有家庭的负担;社会实践经验多、知识运用在实践中的能力强和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水准。而目前,电大的考试内容大多还是存在重点考察知识点的记忆和考试内容仅局限于教材本身的特点,而在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的能力测试比较少。考试形式上,大多科目采用闭卷方式的考核。这样的考试内容不仅使成人学习者丧失了自信、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也无法达到开展考试所要达到的目标。

其次,电大没有自己的考试科研团队,相关的考试理论研究呈现自发性、重复性、肤浅性和零散性。电大的考试管理体系是三级管理模式,考点范围大、数目多,如果在不充分考虑基层考点可供利用资源的现实条件下去盲目制定考试计划,势必会造成计划在实施中超出基层考点的承受范围。譬如,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中,考试系统越来越多而且操作复杂,基层考点技术手段落后、人员配备少,考试方式改革的力度已经超出或者接近基层考点的可承受的临界点。

(二)检查监督管理的公共性缺失

检查监督是调查在考试实施管理过程中考试管理计划执行的情况,对执行不力的行为进行督促,对偏离计划的情况进行纠正,对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始终保证考试实施管理是在考试管理计划规定的道路上前进。

电大系统内部的考试管理行政检查工作在检查方法和检查内容以及检查效果上有所缺失。在检查方法上,一般都采取的是开座谈会或听汇报的方法,极少采取当地民间查访、资料查阅和实地考查等手段。在检查内容上,倾向于从考试安全的角度出发,对考场的远程监控设备、信息屏蔽手段、考试试卷保密库的安全措施和保密人员的配备上进行重点检查,对考试机构人员配备是否完整、分工是否明确、责任是否落实,奖罚是否到位和考试管理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等方面比较轻视。检查效果的不明显,导致上级部门的检查力度和下级部门的配合度都将大打折扣。

检查方法和检查内容以及检查效果上的缺失导致检查丧失了对考试实施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批评和纠正的功能,这是检查功能公共性缺失的表现。考试管理监督缺乏民主性导致了考试实施管理过程的局部失控,这也是考试管理共谋性的缺失表现。同时,电大考试管理缺乏外部的检查监督,是结构公共性的缺失。

三、构建适应电大培养目标的考试管理公共性

(一)重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关爱,提高考试管理的公共参与性和共谋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以及机制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物质追求的欲望无限增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内心变得浮躁,再也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旁人进行沟通和关爱,也没有心思和时间参与到公共事务中。这是社会公共危机的表现之一。

电大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学校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外,还需要关心和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建立出适应开放教育的教学体系。善的教学体系可以给考试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处理成人学生和电大考试管理之间的关系,应该以关爱为主,具体表现就是提高服务意识和为学生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让考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水平和潜力,确保考生利益不受到侵犯,并让考试结果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考生的真实价值。

(二)构建有效的考试管理激励机制和业绩评价机制,增强人性管理

激励机制是管理部门通过相对稳定化和规范化的多种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综合。有效的激励机制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激励机制的运用有助于组织对成员向组织所期望的方向上发展的引导,有助于提高对计划的执行力度,有助于实施管理过程的控制和质量的保障。

电大考试管理的三级管理特性,决定了电大考试管理人员的工作多样性和多元化,这给制定业绩评价体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基层考试管理人员既要受到本单位的管理制约,又要受到市级电大、省级电大甚至中央电大的领导,可以说是多头控制的局面。这对于衡量他们的工作量和工作业绩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电大考试管理体系的业绩评价机制大多是采取下级向上级的推荐机制,上级依据推荐名单,再进行评选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这样的措施,人为因素过重不够客观,且由于奖励名额过少,只能起到示范作用,无法真正调动整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

从治理模式的角度看,电大考试管理的三级协同运作的机制是采取的“共同治理”模式,既有不同层级之间的纵向治理,又有单个部门内的横向治理;既有专项工作专人负责,又有不同层级的人员共同负责一个项目;既有一人同时参与多个项目的运作中,又有多个项目归属一个人领导。所以,应该采取多维度的业绩评价。如:纵向评价,处于相同业务上的上下级互评;横向评价,同一个部门内部的同事之间的评价。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电大考试篇4

门类代码

门类名称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07

理学

≥140

≥35

08

工学

≥140

≥35

11

军事学

≥140

≥35

12

管理学

≥140

≥35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分数线为总分≥130。

各学院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本院的复试分数线。

电大考试篇5

一、单项选择题

1.办公室,顾名思义,是办公的场所。下列诸项中(A)应不属于办公室范畴。

A.医疗室

B.厂长室

C.院长室

D.经理室

2.文员在进行办公室布置时,以下哪些行为是不适宜的(B)。

A.准备一些敞开的文件夹,贴上相应的标识条

B.较大的物品放在稍高于眼光平行的层面上,用标签贴在各种物品的下方

C.办公桌抽屉物品要摆放整齐,不要放得太满且要经常清理

D.下班前要整理好自己的办公桌,把文件、资料收藏好以免丢失和泄密

3.为了能保证质量、有效率地工作,文员应有一定的工作指导思想,应围绕着(C)这样一个滚动的过程。

A.计划——实施——检查

B.计划——检查——实施

C.实施——计划——检查

D.检查——实施——计划

4.为了防止办公室出现“瓶颈现象”,下列做法中,哪项工作应该改进?(A)

A.工作人员工作尽可能专门化、单一化

B.尽可能定量控制办公室工作

C.重复性的工作尽量由机器完成

D.合理设计办公室的工作流程

5.电话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文秘人员在打业务电话时不应该(D)。

A.考虑打电话的时间是否合适

B.核对电话号码,确保一次拨号就能成功通话

C.在尽量少的通话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

D.在工作时间同久未打电话来的朋友闲聊

6.在公务专用信件书写礼仪方面,一般在收函单位或个人称呼后习惯用(D)。

A.“顷悉”、“际此”

B.“谨启”、“钧启”

C.“台鉴”、“惠鉴”

D.“台安”、“钧安”

7.按照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对交往空间距离的划分理论,45CM~120CM,应该是(A)。

A.个人区

B.社交区

C.亲密区

D.公众区

8.文员进行会议的计划和准备时,不应该做的是(C)。

A.什么日期、时间召开会议应要考虑议题的紧急程度

B.文员按照上司的指示,应事先调查时间安排对参加者是否方便

C.会议场所的选择,要根据会议时间长短、花费多少作决定

D.文秘人员必须配合会议议程,详细检查各项工作

9.上司决定参加某个会议时,文员不应该(D)。

A.和上司先充分沟通,避免在会议进行中临时以电话联系的不便

B.除了送来的资料外,也必须收集其他上司有必要的资料

C.如果是第一次前往的公司外的地点,要先了解场地情况和交通所耗费的时间

D.只在便笺上写好会议名称

10.电子文件归档要做到真实、完整,达到档案的功能价值。归档的电子应该按“件”进行管理,下列项目中,以“件”为单位,(A)项是不适宜的。

A.多份电子文件

B.重要法规的历次修改稿

C.正文和附件

D.一套计算机软件或源程序

二、判断题

11.感谢信、祝贺信或吊唁信最好不用传真机发送。(对)

12.大办公室一般隔成3-4平方米的个人工作室,隔板高约1.5米。(对)

13.文员应避免不必要的通信和邮寄,尽可能把频繁的联系集中起来分批进行。(对)

14.请示与报告可以合并使用,如“关于××××问题的请示报告”。(错)

15.受意是领导接纳文员的意见和建议。(错)

16.假如上司不准备参加某个会议,应立即将会议通知废弃,以免干扰其他事情。(错)

17.如果需要与来访者确定会面时间,应先征求来访者方便的时间,查看上司的时间表,如果这一时间有空,就可答应下来。(错)

18.在西方,无论什么时候也不应在街上去吻女性的手表示敬意(对)。

19.文员对支票管理要谨慎,支票簿与印章应该一同锁入抽屉。(错)

20.电子文件归档的做法是,将确定要归档的电子文件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一次操作,然后将其存放在磁、光介质上。(对)

三、筒答题

21.简要说明会议纪要有什么作用?有哪两种形式?

参考答案:

要点:

会议纪要具有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统一认识、指导工作的作用。

可以用于向上级汇报会议情况;也可以分发给平级或下属单位,以传达会议精神和议定事项,或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执行。

有两种形式:

(1)议决性会议纪要。

(2)周知性会议纪要。

22.简要说明文秘人员随上司旅行结束后,要做好哪些工作。

参考答案:

(1)整理好旅行过程中所有的单据、凭证,送上司审阅、签字后向财务部门报销,或者结算预支的出差费用。

(2)回到公司上班后,应将出差过程以及有关事务写出工作汇报。如果是与上司同行的,可根据上司的原始记录整理出报告,送上司过目或批准,然后存档备案。

(3)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继续旅行前未完的工作。

(4)把在出差时结识的有关人士、单位等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将来有用。

(5)对在旅行过程中给予帮助和照顾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分别去函或去电表示感谢。

(每个要点2分)

四、设计题

23.文员面对“有问题”的来访者时,这些来访者一般是怎样的?应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1)固执任性的来访者。死搅蛮缠、出言不逊,文员应毫不妥协(但要注意礼貌)地反复进行解释并提出建议。坚持说你没有权利更改规章制度。可保证:如果对方写信给上司,上司一定会看到这封信。

(2)进行威胁的来访者。悄悄地告诉老板,打电话保安部门,不要与蛮横无理、可能带来危险的来访者直接冲突。

(3)情绪激动的来访者。如果来访者是男性,女文员应该找男的帮忙;如果是女性,女文员可能会使她平静下来;如不行,找一个成熟的女同事来帮忙。

(4)骗人的老手。他们①介绍的产品或服务价格低得离谱;②公司经营时间不长;③个人或公司没有通讯地址,或电话号码有疑问。必须保护公司和上司的利益。

24.某中外合资公司总部德方总经理来访,恰逢生日,上司要求文员小陈购买礼物赠送,小陈应如何办?要考虑哪些因素?

参考答案:

(1)清楚德方总经理的爱好、文化背景、性格习惯等;

(2)征求上司意见或同意,在允许的钱款额度范围内选购礼物;

(3)比较合适的生日礼物是有中国特色的、总经理又比较喜欢的物品;

(4)赠送的礼物应去掉包装上的标价,并应请商店用精美包装纸重新包装一下;

(5)附上贺卡写上中国公司的名称,让上司亲自送给德方总经理。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5.文员小曹向分管营销业务的孙副经理请示了业务处理的意见后,又遇到了负责宣传的张副经理,小曹又向他作了请示,结果两位领导的意见很不一致,小曹无所适从,两位领导也因此矛盾加深。孙认为小曹与张关系亲近些,支持过张,认为小曹有意与他作对;而张认为此业务是他引介的,小曹应先同他通气。

请你分析小曹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面对这种情况小曹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1)小曹犯了多头请示的错误。遵照领导职权分工、单向请示的原则,既然向主管领导请示了,就应按孙的意见办,不应多头请示;

(2)在工作中不应过分亲近或疏远某领导,以至落到尴尬的境地;

(3)两位领导都作了指示,如果张通情达理,小曹应向他说明只能按职权分工办事,求得谅解后,按孙的意见办;

(4)如果不能求得谅解时,小曹应向两位领导分别自我检讨,再建议两位商议一个方法遵照执行;

(5)如果矛盾不能统一,应向总经理请示,遵照总经理的意见办,并请他对孙或张作解释。这是文员执行主要决策人的意见。

26.请将下列文件分别组合成三至四个案卷,并拟制案卷标题:

(1)市教委关于2008年招生工作的通知;

(2)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招生工作校务扩大会议纪要;

(3)北京广播电视大学2008年招生工作计划;

(4)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关于2008年招生工作的请示(呈市教委);

(5)市教委关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2008年招生工作的批复;

(6)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校务会议关于调整系主任的决定;

(7)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调整系主任的通知;

(8)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做好开学工作的通知;

(9)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各系关于开学准备工作的报告;

(10)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各系关于加强学生思想工作的报告;

(11)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各系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

(12)北京广播电视大学2008年度工作总结;

参考答案:

案卷-:

(1)市教委关于2008年招生工作的通知;

(4)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关于2008年招生工作的请示(呈市教委);

(5)市教委关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2008年招生工作的批复;

标题:市教委、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招生工作的通知、请示、批复

案卷二:

(2)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招生工作校务扩大会议纪要;

(6)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校务会议关于调整系主任的决定;

(7)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调整系主任的通知;

(8)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做好开学工作的通知;

标题: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招生工作、系主任调整、开学工作的会议纪要、决定、通知

案卷三:

(3)北京广播电视大学2003年招生工作计划;

(12)北京广播电视大学2003年度工作总结;

标题: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招生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

案卷四

(9)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各系关于开学准备工作的报告;

(10)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各系关于加强学生思想工作的报告;

(11)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各系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

标题: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各系关于开学准备、.加强学生思想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

电大考试篇6

本文应用GIS技术,选取电大系统学生2002和2010年两期的专/本科“实考人次”、“实考率”、“及格人次”、“及格率”等数据,定量对比分析有效学习者(实考人次/率)和学习效果(及格人次/率)规模变化、空间格局演化情况。研究发现:①专/本科的平均实考和及格人次在8年间都呈现显著上升的态势,其中,专科上升幅度高于本科;实考率有小幅下降,及格率上升;②专科实考人次的中水平省份比重增加显著,高水平空间重心由北向南移动;本科实考人次的高、中水平省份的比重增至70%,空间分布出现集中连片的热点区域;③专科及格率水平提高幅度大,空间格局分化明显;本科及格率整体水平有所下降,高水平地区由原来的东部、西部,向中部转移。结果表明,8年当中,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认同度不断提升,电大学生学习热情持续高涨,注册学生的有效学习比例在增加,学习效果日趋向好,省际间差异变化呈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关键词】 GIS;考试成绩;空间分异;演化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3―0037―05

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迈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品质的升级,将教育――特别是成人学历教育、社会人员技能培训等――推向了需求的高点[1][2]。与此同时,仍然需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教育硬件设施及人才队伍都带有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特征,较之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大部分人力物力资源都集中于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专门面向社会群体的教育机构少之又少,且多以短期盈利为目的,很难在数量和质量上与需求相匹配[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办好开放大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继续教育发展方向。基于广播电视大学体系构建国家开放大学,将在缓解、进而扭转上述供求矛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学生成绩是考察教师教学和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之一[4][5]。相对普通高校对在校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的考试成绩有其独特的复杂性。首先是学生规模体量庞大,学生从业行业复杂多样,对课程学习的自主性、领悟能力及应试水平均有显著差距;其次,学生考试成绩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区域性特征明显;再次,学生规模及成绩受所在地区相关政策及同类教育机构业态变化影响,年际间对比性受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门融计算机技术、测绘科学、遥感、应用数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于一体的综合和集成的信息技术,现已运用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用以解决定性和定量的空间问题[6][7]。本研究基于GIS技术,定量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变化,探寻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为深入了解不同区域学生学习情况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同一专业的区域化课程设置、终结性考核难易程度修正等工作提供研究支撑和决策依据。

研究区域选定及数据来源

1. 研究区域选定

本研究选定中国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

鉴于本研究旨在地域层面探讨省际空间数据差异性及演化特征,故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宁波、厦门、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这13所以城市命名的省级电大数据中的“实考人次”、“及格人次”直接合并到所在省份,即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四川、陕西的总数中进行统计(新疆兵团合并到新疆); “实考率”、“及格率”采用加权平均后核算到所在省的总数中进行统计(新疆兵团合并到新疆)。

2. 数据来源

由于电大学生多为在职学习,因此流失率相对普通高校而言较高,本研究选取“实考人次”和“实考率”来表征有效学习者的规模,选取“及格人次”和“及格率”来表征学习效果。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开放教育的学生考试成绩,故此选择了自开放教育办学(1999年)之后的第3年,即2002年,作为初始年份,旨在通过比较得出学生数量和教学质量趋稳后的变化情况。

2001-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考试成绩,以及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考试成绩,来源于2002年12月、2010年11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考试中心的期末考试统计数据。文章中为简明表述,以“2002年考试成绩”、“2010年考试成绩”代表上述两期数据。

实考率计算公式如下:

Ai=si/bi,(i=1,2,…,31)

式中,Ai为实考率,si为实考人次,bi为报考人次,i为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外,包括其余的31个省(市、自治区)。

及格率计算公式如下:

?酌i=ji/si,(i=1,2,…,31)

式中,?酌i为及格率,ji为及格人次,si为实考人次,i为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外,包括其余的31个省(市、自治区)。

全国省级行政区域边界图件来源于1:10000《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

学生考试成绩变化分析

为体现学生考试成绩变化,结合统计数据的可获取性,本研究选取2002年、2010年两期各省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1. 不同年份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2002年专科有实考人次数据的27个省(市、自治区)数据如图1,在40,000人次以上的有4个省,低于10,000人次的有5个省。最高的是辽宁省,为53,874人次,其次为福建省、黑龙江省;最低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为1,591人次。

实考率总体水平较高,大部分省份都在90%以上,其中最高的为河南省,高达100%;仅有陕西等4个省份低于90%。

及格人次在30,000以上的有3个省,低于10,000人次的有9个省。最高的福建省为41,061人次,其次为辽宁省、黑龙江省;最低的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27个省份的及格率都在半数以上,最高的云南省,达83.29%;最低的为北京,仅有54.32%。

2002年本科有实考人次数据的有30个省(市、自治区),在50,000人次以上的有2个省,低于10,000人次的有4个省。最高的辽宁省为60,435人次,其次为广东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低的海南省为1,358人次。

实考率情况较好,海南省和河南省高达100%;仅有江苏省等4个省份低于90%。

及格人次30,000人次以上的有2个省,低于10,000人次的有8个省。最高的辽宁省为50,039人次,其次为广东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低的海南省为1,183人次。30个省份的及格率均超过60%,最高的云南省,高达89.44%;最低的内蒙古自治区为63.08%。

2010年专科有实考人次数据的30个省(市、自治区),如图2,在20,000人次以上的有2个省,低于10,000人次的有3个省。最高的广东省为466,820人次,其次为浙江省和辽宁省;最低的自治区为2,971人次。

实考率除自治区为75.55%外,其余29省均在90%以上,其中最高的河南省高达99.99%。

及格人次在20,000人次以上的有2个省,低于10,000人次的有3个省。最高的仍为广东省,361,828人次,其次为浙江省和辽宁省;最低的自治区679人次。30个省份的及格率除自治区为22.85%外,都在60%以上,最高的青海省高达88.39%。

从2010年本科的实考人次来看,在30,000人次以上的有8个省,低于10,000人次的有6个省。最高的是广东省,为54,806人次,其次为陕西省、浙江省;最低的自治区为1,582人次。

实考率方面,除自治区为65.59%外,其余30省均在80%以上,河南省最高,达99.90%。

及格人次在20,000人次以上的有10个省,低于10,000人次的有7个省。广东省最高,为41,989人次,其次为陕西省、浙江省;最低的自治区为723人次。31个省份的及格率除自治区为51.46%外,都在70%以上,最高的云南省达89.98%。

2. 学生考试成绩变化分析

基于上述数据分析不难得出,2002至2010年的8年间,全国范围内,专/本科的实考、及格情况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本研究选取两个年份的“平均实考人次”、 “平均实考率”、 “平均及格人次”、 “平均及格率”四项指标对比分析变化规律,如图3。

从整体情况来看,专/本科的平均实考和平均及格人次都呈现显著上升的态势,其中专科上升幅度高于本科。

专科2010年平均实考人次和平均及格人次相比2002年增幅都超过3倍;而本科增幅不足20%。实考率专科由2002年的94.39%降至91.91%,本科由94.93%降至92.42%。及格率专科由2002年的71.27%上升至78.67%,本科由79.64%上升至80.75%。

在本研究时段内,实考人次和及格人次的显著增加,充分说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认同度在不断提升;及格率的大幅提高,体现了电大学生学习热情持续高涨,注册学生的有效学习比例在增加,学习效果日趋向好。值得关注的是,实考率在专科和本科学习者当中,有小幅下降(降幅为专科2.48%,本科2.51%),这与此间学习者数量大规模增加密不可分,社会行业工种细分带来的学历标准提升,使得大量学习能力有限、知识结构水平不高的学习者选择了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一些从业人员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之间的时间平衡上遇到困难是司空见惯的,这直接导致了实考率下降。此外,广播电视大学系统1999年开办开放教育以来,在学科和课程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质量不高、基层教学点对学生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办学困境,实考率的下降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类问题。

从省际变化情况对比的角度,如图4,此间专科实考人次增幅超过100,000人次的有广东省、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重庆市、浙江省、江西省、四川省和江苏省等9地,不增反降的仅有云南省。

本科变化的情况较之专科不同,三分之一的省份呈降低、三分之二呈上升的趋势。2002年实考人次“大户”辽宁、黑龙江等省份8年后成为降幅最大的省份,而原本处于中下游水平的江西省、四川省和陕西省增幅最大,成为2010年的高水平地区。

这一变化的成因较为复杂,其驱动力与此间全国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密切相关。2002至2010年正经历着产业结构转型的加速调整阶段,以广东省为代表的珠三角、以江浙两省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逐步由资源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经济增长模式过渡,以专科学历教育为主体的电大教育体系为大规模亟待学历教育的从业人员提供了最适合的学习模式和环境。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适龄青年受本科教育的比例逐步攀升,而多数年龄偏大的在职人员又很难完成要求较高的本科学历教育。四川省、陕西省等中西部地区本科实考人次有着明显的上升,这与该类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资源欠缺有直接关系。

及格人次和及格率变化趋势与实考人次情况一致。

学生考试成绩空间分异演化分析

数量分析的基础上,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具,进一步探讨各省(市、自治区)学生成绩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化规律,为深入了解电大系统不同区域学生学习情况及教育效率,提供了较为直观的评判依据。

运用ARCVIEW3.3中Geoprocessing和Spatial Analysis等空间分析模块,将两个年份中各省(市、自治区)专科和本科的实考人次、及格率数据与空间矢量图数据单元相关联,建立2002年、2010年全国电大学生考试情况空间分布数据库[6][7][8]。进而对全体数据进行数据聚类(Cluster analysis)[9][10]分析,将不同年份的数据指标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类别,得到空间数据统计表,如表1、表2,及空间分布图,如图5、图6,图中空间单元的颜色越深,表征对应指标的数据值越高。

数据聚类适用于本研究当中的静态数据的分析,其计算原理是把相似的对象通过静态分类的方法,分成不同的组别或者更多的子集,使得在同一个子集中的成员对象――即实考人次数――都有相似的一些属性。这里采用结构性聚类当中的曼哈顿距离进行数据聚类。结果当中,高水平代表对应年份当中,专/本科实考人次处于高位的省份,中水平代表对应年份当中,专/本科实考人次处于中间位的省份,低水平代表对应年份当中,专/本科实考人才处于低位的省份。

1. 不同实考人次水平区域空间变化特征

(1)专科实考人次的中水平省份比重增加显著,高水平空间重心由北向南移动。8年当中,高水平省份均为8个,但高水平所对应的实考人次则有很大跃升,由2002年的28,478-53,874,升至2010年的103,831-302,248。中水平省份由10个升至17个,占到全国省份的半数以上,相应的实考人次数值规模也有明显增加。说明此间全国电大系统专科招生、学生参加考试的规模发生了巨大的飞跃。

空间分布特征,由图5a和图5c对比得到,高水平省份2010年对比2002年空间聚集度由分散趋向集中、空间重心出现由北向南移动的变化趋势。

(2)2010年本科实考人次的高、中水平省份的比重高达70%,空间分布出现小片热点区域。本科实考人次在8年间省际分化逐步缩小,高水平和中水平的省份由17个增至22个,到2010年已经覆盖全国70%的省份。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相对于2002年,高、中、低三个水平的实考人次规模均有小幅下降,但本科招生在8年当中,由不完全覆盖转变为所有省份均有招生。

至于空间分布特征,由图5b和图5d对比不难看出,2002年高水平出现在辽宁和广东,均为东部地区,中水平集中在中部及东部沿海地区;到了2010年高水平出现了四川-陕西、浙江-江西-陕西两片小范围的集中热点区域,中水平则覆盖了大部分的中东部省份。由此,初步形成了本科教育全国范围覆盖面广、省际差异缩小的格局。

2. 不同及格率水平区域空间变化特征

同样的,对2002、2010年各省份及格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1)2002至2010年间,专科及格率水平提高幅度大,空间格局分化明显。在8年当中,及格率68%以上的由原来27个省份升至30个省份,占全国近97%。

高水平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由原来的集中于中部及东部沿海,扩展为除新疆、和北京外的所有区域。

(2)本科及格率整体水平有所下降,高水平地区由原来的东部、西部,向中部转移。2010年高水平省份数量减少,由占全国省份比例的61.29%降至38.71%,中水平省份数量增加,由占全国省份比例的32.26%增至58.06%。

空间分布由2002年的东部、西部两条纵向分布带向中部地区集中。

结 语

在广播电视大学体系向国家开放大学转轨的过程中,从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学习效果等诸多方面都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从有效学习者(实考人次/率)和学习效果(及格人次/率)的规模变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来定量探讨电大系统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些特点及变化规律。

在描述学习者数量分布和学习效果时,如果能够结合不同省份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特征,并通过学习者和地方电大调研得到的数据,有可能找到上述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为更好地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和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由于数据获取及个人能力所限,尚未能从学生空间分布重心转移距离、集聚-扩散度测算,以及变化驱动力分析等角度做更深入的研究,这也将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汪秀云女士的帮助,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严冰. 发展社会化公共支持服务,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广播电视大学的功能拓展与探索空间[J]. 中国远程教育,2010,(01).

[2] 徐荣远. 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热点问题透视[J]. 中国成人教育,2010,(04).

[3] 韩松. 远程教育学习风格对学习绩效的影响测评[J]. 远程教育杂志,2010,(02).

[4] 訾新建. 在开放中深化广播电视大学内涵建设[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

[5] 严冰. 从样本意义中透视远程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

[6] 盛业华,郭达志,杜培军,等.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测绘通报,2000,(06).

[7] 李德仁,龚健雅,边馥苓.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 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

[8] 汤国安,赵牡丹. 地理信息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 Han JW, Kamber M. 范明,孟小峰 译. 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32-236.

[10] 郭建生,赵奕,施鹏飞. 一种有效的用于数据挖掘的动态概念聚类算法[J]. 软件学报,2001,12(4):582-591.

收稿日期: 2011-12-15

作者简介:赵婷婷,博士,讲师;徐甸,硕士,副教授;张爱华,

硕士,副教授;李广德,博士,讲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电大考试篇7

形考任务6

题目1

归纳法是通过对一些(

)情况加以观察、分析,进而导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选择一项:

B.

个别的、特殊的

题目2

归纳猜想的思维步骤为:(

)。

选择一项:

B.

特例—归纳—猜想

题目3

所谓不完全归纳法,是根据对某类事物中的(

)的分析,作出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选择一项:

A.

部分对象

题目4

完全归纳法是根据对某类事物中的(

)的情况分析,进而作出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选择一项:

B.

每一对象

题目5

猜想就是根据事物的现象,对其本质属性进行(

),或者是根据一类事物中的个别事物的属性对该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进行(

),这样的思维方法叫做猜想。

选择一项:

B.

推测

推测

题目6

人们运用归纳法,得出对一类现象的某种一般性认识的一种推测性的判断,即猜想,这种思想方法称为(

)。

选择一项:

A.

归纳猜想法

题目7

人们运用类比法,根据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得出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一种推测性的判断,即猜想,这种思想方法称为(

)。

选择一项:

D.

类比猜想

题目8

反例反驳的理论依据是形式逻辑的(

)。

选择一项:

C.

矛盾律

题目9

反驳反例是用(

)否定(

)的一种思维形式。

选择一项:

D.

特殊

一般

题目10

数学猜想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与(

)。

选择一项:

A.

科学性

电大考试篇8

形考任务三

一、多项选择题(共

14

道试题,共

28

分。)

题目1

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孔德

B.

卢梭

C.

那托尔普

D.

杜威

E.

涂尔干

题目2

人本主义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生活本位论

B.

文化本位论

C.

个人本位论

D.

社会本位论

题目3

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内容标准

B.

实施建议

C.

前言

D.

课程目标

E.

术语解释

题目4

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教育目标

B.

教学目标

C.

教育方针

D.

教育目的

E.

培养目标

题目5

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培养目标

B.

时间分配

C.

教学内容

D.

学习年限

E.

课程设置

题目6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研究性学习

B.

社会实践

C.

信息技术教育

D.

社区服务

E.

劳动与技术教育

题目7

1993年,美国政府在()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B.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C.

《普及科学2061计划》

D.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题目8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课程计划

B.

作业

C.

课程标准

D.

考核

E.

教科书

题目9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反思

C.

学会生存

D.

学会做事

E.

学会共同生活

题目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B.

劳动与技术教育

C.

研究性学习

D.

信息技术教育

E.

社团活动

题目11

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教学目标

B.

教育方针

C.

教育目的

D.

培养目标

E.

教育目标

题目12

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内容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职业生涯指导

B.

休闲指导

C.

心理咨询与指导

D.

社会交往指导

E.

学习指导

题目13

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社区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综合实践活动

D.

教学

E.

咨询与指导

题目14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解决问题的能力

B.

人际交往智力

C.

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D.

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

E.

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二、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题目15

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现代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2)群众性;(3)多样性;(4)补偿性;(5)融合性

题目16

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答:(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三、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17

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答: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

(1)量的方面——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

(2)质的方面——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3)度的方向——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

题目18

试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

答:第一,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学生的服务意识。

四、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22

分。)

题目19

一位语文老师走进二年级一班的教室,准备给同学们上新教材《小山羊》这一课。他刚走上讲台,只听教室的窗外传来消防车的警笛声,同学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警笛声吸引,呼啦离开各自的座位,趴在临街的窗户上,好奇地观看消防车,边看还不停地边议论。这位老师没有把小学生制止住,让他们回到各自座位上,认真学《小山羊》这一课。而是把“消防车”作为一种绝好的课程资源来加以利用,因势利导,让小同学们围绕着“消防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听说读写训练课。

请分析,该教师的做法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答:肯定教师的做法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研究性学习这个新的课改方针。1,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生某一学习阶段的行为描述,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的,渴望而不可及的。2.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

上一篇:技师考试范文 下一篇:诚信考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