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部护理范文

时间:2023-11-10 23:50:18

新生儿脐部护理

新生儿脐部护理篇1

【关键词】 新生儿;脐部;护理

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生儿脐带残端为一开放伤口,如护理不当可引起感染。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有脐出血、脐炎、脐肉芽肿,严重者可合并全身感染发展为败血症。临床发现出生时正确断脐,加强日常护理及住院时适时修剪,加强产妇的健康宣教,科学严格的质量管理是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1 临床资料

选择新生儿368例,男189例,女179例,顺娩200例,剖宫产168例。孕周在37~42周,无产伤,无窒息,无产前感染。

2 体会

2.1 正确断脐 新生儿在出生清理呼吸道后,各项评分好就会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断脐。我院采用在距离脐根0.5cm处用气门芯结扎,然后在结扎部位上0.5cm剪断脐带,挤除残血,用安尔碘消毒液消毒脐残端,覆盖好无菌纱布,脐带布加压包扎,脐带一般脆性大,在剪脐过程中应当注意根据情况来结扎,切忌过长过短,24h内注意观察脐带有无渗血,有渗血者再次结扎。

2.2 加强日常护理适时修剪 脐带脱落前护理,我院采取出生24h后暴露脐带残端,新生儿出生后每日沐浴1次,沐浴后用干棉签擦干然后用75%酒精2次消毒脐带断端。预防感染并且保持干燥并针对脐带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护理方法。住院时适时修剪可促进创面愈合,出生第48h后根据脐带情况给予修剪,先用安尔碘消毒液消毒脐残端及周围皮肤,在结扎下方用无菌剪刀沿脐根呈浅锥形一点一点剪掉,再用安尔碘消毒液消毒。这样修剪可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减少脐炎发生。

2.3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新生儿脐部恢复情况是产妇及家属最担心和焦虑的问题,因现在脐部护理方法与过去传统观念不同所以做好宣传至关重要,新生儿在出生后告知现脐带情况,耐心解释脐带护理要点,教会产妇观察脐带,告知产妇保持脐带干燥重要性,及时更换尿布以免尿液浸润脐带,通过有效的宣传能解除家长的思想顾虑,也能减少脐带发炎的几率。

2.4 科学严格的质量管理是监督 让每一位护士都掌握正确的脐部护理工作并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定期组织学习,并委派责任心强,操作技术好的护师担任质控员,监督每一项工作及指导,经常总结工作,讨论脐炎发生原因,分析个案。严格把关随时监督,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脐带发炎的几率。

3 小结

新生儿脐部护理篇2

关键词:延迟断脐;新生儿脐部护理;应用效果

新生儿脐部为细菌容易入侵的部位,如果护理不到位,轻者容易发生新生儿脐炎,重者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继发腹膜炎[1]。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顺产分娩的新生儿脐部护理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顺产分娩的新生儿300例,其中男婴165例,女婴135例,胎龄37~41w,平均(38.69±1.19)w,体重2600~4400g,平均体重(3311.40±486.89)g,Apagar评分7~10分,平均(9.65±0.67)分。3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150例,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断脐方法 对照组150例新生儿采用常规断脐法,即在新生儿断脐后1~2min,用5%维酮碘消毒脐根部周围,脐带根部用气门芯结扎,然后距结扎部位上0.5cm处剪断脐带,再用5%碘酊消毒脐带断面,用愈脐带包裹残端。观察组采用延迟断脐法,即新生儿出生后,距脐轮约10cm处钳夹脐带,剪断脐带,气门芯结扎及无菌纱布包扎后30min,再按常规方法断脐。

1.2.2护理方法 两组新生儿每天均接受常规护理,每天沐浴后,用安尔碘消毒脐周皮肤及脐痂,保持脐部干燥和清洁,出院前指导新生儿家属掌握脐部护理方法。出院后由接产新生儿的助产士跟踪随访1~4w。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脐带出血:指脐带残端渗血浸湿包扎纱布或者更多出血。脐炎诊断标准:轻度脐炎指脐轮及周围皮肤轻度红肿,伴有少量的浆液性脓性分泌物;重度脐炎指脐轮及周围皮肤明显红肿发硬,伴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或伴有全身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应用(x±s)表示,P

2 结果

观察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重度脐炎发生,轻度脐炎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脐带脱落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其机制为胎儿娩出剪断脐带,脐带残端停止血供后,逐渐干枯、硬化,自然脱落。大部分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为7d左右,而创面彻底愈合在10~14d左右[2-4]。正常情况下断脐后,脐带残端残存少量血液,脐带华通氏管水份溢出,脐带在坏死脱落过程中,常伴有炎性渗出物分泌,可导致新生儿脐炎。而延迟断脐可以使脐带内血液排空更加充分,脐带华通氏管水份更加减少,脐带残端干燥加快,有助于脐带脱落和减少脐炎的发生[5-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脐带内含有2根脐动脉和1根脐静脉,断脐后由于脐血管本身的收缩作用及重力作用,脐带迅速干瘪[1],而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30min再断脐,此时脐血管中的血液较常规脐血管中的血液排空得更充分,创面基本无血液和渗液,更加不易发生脐带出血,本研究中观察组脐带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样本量,将扩大样本量研究。

综上,延迟断脐可以促进脐带早期脱落,减少脐炎及脐部出血的发生,有利于脐部护理,使围产儿保健工作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可珊,温小玲,吴烈华,等.延迟断脐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3):37-38.

[2]黄露.甲壳胺护脐包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88.

[3]王小飞.新生儿200例的脐部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94-6795.

[4]谭慧霞,熊良恩.不同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10):917.

[5]孙桂君,赵磊,沈爱红.延迟断脐结合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2):53-54.

[6]Wendy Christiaens,Mieke Verhaeghe,Piet Bracke.Pain acceptance and personal control in pain relief in two maternity care models:A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 Belgium and the Netherlands[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0,10(22):268.

新生儿脐部护理篇3

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生儿脐带残端为一开放性伤口,如护理不当易引起脐炎、脐部肉芽肿、脐部蜂窝组织炎,甚至引起败血症,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者占66%-87%,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将危及生命,死亡率达18.06% [1]。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传统多采用75%乙醇棉签消毒脐轮及脐带残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存在不足,新生儿脐炎发生率高。为了探讨新生儿脐部有效的护理方法,2009年5月开始,我科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进行改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9年7-10月入住我科的18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将2009年3-6月收住的169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住院时间为10~12 d,新生儿出生评分均在8分以上,出生体重≥2500g,宫内感染及胎膜早破不能入围。两组新生儿在性别、体重、分娩方式和住院天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良法:新生儿沐浴后先用3%过氧化氢浸湿的棉签擦拭脐窝、脐轮,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接着用消毒棉签蘸0.5%碘伏轻抹脐孔及脐轮周围,最后用无菌方纱覆盖,胶布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的75%乙醇消毒脐部,两组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均注意勿使纸尿裤超越脐部,避免尿粪污染脐部。

1.3 评价指标 由固定责任护士进行脐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情况。新生儿脐炎诊断标准,轻度:脐轮及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有少量的浆液脓性分泌物。重度:脐部及脐周皮肤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增多,常有臭味或伴有全身症状[2]。

1.4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脐部感染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脐部轻度感染2例,感染率为1.11%,对照组脐部轻度感染13例,感染率为8.99%,经检验X2=9.178 , P =0.002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脐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在正常情况下,残留的脐带逐渐干枯僵化,于1周左右脱落,创口在10-14天完全愈合[3]。新生儿抵抗力差,做好脐部消毒,防止感染至关重要。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种类较多,但经细菌培养主要为葡萄球菌,新生儿由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免疫功能不全是葡萄球菌感染的重要因素,75%酒精虽然具有杀菌功效,但容易发挥,常规消毒处理时作用时间不长。3%过氧化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真菌的灭菌率高达90%,可使厌氧菌失去生存条件。另外,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结合而成的不稳定结合物,碘与菌体蛋白质中氨基酸结合使其变性,可在治疗创面形成极薄杀菌膜,缓慢持久地释放有效碘,对各类细菌、芽胎、病毒、真菌、原虫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且性质温和,无毒、无味、无致敏性,对粘膜无刺激性,还有清洁作用。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采用碘伏进行脐部护理,可使创面渗出减少,创面收敛快,愈合快,并且对新生儿皮肤无刺激性、不着色、无不良反应,改良后的脐部护理方法较传统的脐部护理方法脐炎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地预防了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护士在进行脐部护理时,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手常规清洁消毒,正确的洗手可以减少手部99%以上的细菌[4],防止带菌的手污染脐部,护理人员应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临床实践证明,使用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0.5%碘伏消毒脐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新生儿脐带护理质量,对降低围产儿感染率及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值得在新生儿科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秀菊,谢景玫,苏春勤。新生儿脐部消毒前后的细菌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5,15(4):392.

[2]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4-355.

[3] 黄德珉,陈俭红主编:新生儿疾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54-355

新生儿脐部护理篇4

关键词:复合碘消毒液;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

临床研究证明,新生儿脐部的残端由于自身较为特殊的解剖性质和组织特点,为病原微生物入侵最为重要的渠道,如果在护理过程中护理措施不恰当,很容易出现局部感染的现象,甚至可能直接诱发败血症[1]。本文探讨了复合碘消毒液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5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52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0例。所选取的新生儿日龄全部为产后1 d到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之间。观察组260例新生儿中,男性137例,女性123例,新生儿没有宫内感染,Apagar评分均大于8分,新生儿体重2.6 kg~4.6 kg,平均体重为(3.2±0.5)kg。对照组260例新生儿中,男性136例,女性124例,新生儿没有宫内感染,Apagar评分均大于8分,新生儿体重2.7 kg~4.5 kg,平均体重为(3.3±0.6)kg。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在性别、日龄以及体重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260例患儿同时使用复合碘医用棉签对新生儿脐部实施护理,2次/d。观察组的260例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复合碘消毒液对脐部实施护理,每天两次。所选取的新生儿脐部在接受消毒之后全部使用无菌纱布覆盖进行包扎处理。

1.3观察指标 分析同时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脐部是否存在潮红、分泌物异常以及残端脱落、渗血等异常情况。新生儿在出院过程中,医护工作者积极的指导家庭护理的方法,可以发给新生儿脐部相关护理联系卡,实施电话随访,同时叮嘱产后两周进行必要的复查,安排与指导新生儿进行游泳或者相关抚触活动。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脐部炎症状况对比分析 260例观察组新生儿中,脐部潮红的新生儿有6例,分泌物新生物为0例,渗血的新生儿有2例;观察组脐部炎症的出现率仅仅为3.08%;260例对照组新生儿中,脐部潮红的新生儿有20例,分泌物新生物为8例,渗血的新生儿有14例,16.15%。^察组新生儿炎症出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观察组与对照组脐带端脱落时间对比分析 观察组260例新生儿中,脐带脱落3 d~5 d的有96例,6 d~7 d的有164例,8 d~30 d的有0例。对照组260例新生儿中,脐带脱落3d~5 d的有22例,6 d~7 d的有220例,8 d~30 d的有18例。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临床中新生儿脐部疾病非常多,如果消毒措施不严,往往能够直接诱发疾病。所谓的新生儿疾病实际上就是小儿出生后断脐结扎护理不善,或先天性异常而发生的脐部病证[2]。其中脐部湿润不干者称为脐湿;脐部红肿热痛,流出脓水者称为脐疮,血从脐中溢出者称为脐血,脐部突起者称为脐突。脐湿、脐疮西医学泛指新生儿脐炎,脐血西医学称脐带出血,脐突包括西医学所称脐疝、脐膨出[3]。

复合碘消毒液对新生儿脐部实施护理,在最大限度避免脐部出现潮红以及渗血等局部严重方面存在很多优点。不同的消毒液如果碘含量不同,则所能达到的效果往往也有所区别[4]。复合碘医用棉签的主要成分是洗必泰碘,其含有效的碘为0.17%~0.23%,而错酸氯已定位0.10%~0.12%;临床研究发现复合碘消毒液的基本成分是聚乙烯吡咯酮碘,其含有效的碘为0.5%±0.05%[5]。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中,脐带脱落3 d~5 d的有96例,6 d~7 d的有164例,8d~30 d的有0例。对照组260例新生儿中,脐带脱落3 d~5 d的有22例,6 d~7 d的有220例,8 d~30 d的有18例。分析发现,出现如此大差别的主要因素是复合碘消毒液有着较高的碘含量,碘含量如果较高的话,则杀菌力往往也非常强,和皮肤或者粘膜接触之后,能够有效的杀灭细菌和病毒,同时在皮肤粘膜表面形成金黄色的保护膜,可以有效的促进脐带残端的干枯僵化面对脐带残端的脱落和创面的愈合有非常大的帮助。

新生儿因为各方面的生理机能发育不成熟,机体的防御功能不全,缺乏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新生儿胶部残端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通道。如护理不当,较易发生局部感染,延迟脐带残端的脱落时间,易导致败血症。因此加强新生儿脐部护理是促进脐部愈合,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重视指导家庭护理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新生儿出院之后脐带出现感染,部分新生儿的脐带残端为在出院之后的脱落,所以做好新生儿的出院工作。此次研究的最终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碘消毒液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其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唐勤.不同方法新生儿脐部护理临床效果比较[J].医药前沿,2013,30(24):55-56.

[2]罗雪梅,邹卫红,徐凤,等.爱尔碘皮肤消毒液对新生儿脐部消毒临床应用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724.

[3]黎紫玲.两种消毒方式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4):2129-2130.

[4]海燕,耿庆红,郭瑞霞,等.不同消毒方式的新生儿脐部护理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46-647.

新生儿脐部护理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所生产出的新生儿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新生儿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剖宫产17例,自然分娩13例;早产儿10例,足月新生儿20例;体重在2500克以上;Apgar评分超过8分;采用二次断脐脐部护理。对照组30例新生儿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剖宫产12例,自然分娩18例;早产儿6例,足月新生儿24例;体重在2500g以上;Apgar评分超过8分;采用常规模式的脐部护理。所有新生儿都没有宫内感染,两组新生儿的性别、体重等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有可比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对脐部皮肤使用5%聚维酮碘进行消毒,使用脐圈结扎脐带的根部,在离结扎部位大约1cm左右的地方剪断脐带,挤尽残留的血液,对脐带断面使用5%的碘伏进行消毒,再使用无菌纱布覆盖残端。

1.2.1对照组新生儿 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模式的脐部护理。沐浴结束后,对脐部皮肤(脐带残端、脐轮周围、脐根部)使用5%的碘伏进行消毒,24h后,完全暴露脐部。

1.2.2观察组新生儿 观察组新生儿采用二次断脐脐部护理。对新生儿的脐带进行消毒后,将愈脐带附件中的扎脐环套扎在脐带的根部,和脐轮相距大约在0.5cm左右,在离脐环套远端0.5cm的地方剪断脐带,挤尽残留的血液,然后将愈脐带袋芯部位对准脐眼敷好。新生儿每天沐浴结束后要更换愈脐带,同时护理人员要仔细检查新生儿脐部的状况,如果发现袋芯部位或愈脐带外带发生污染或尿湿,要立刻更换。48h后,对新生儿脐带的干枯状况进行观察,实施二次断脐,注意脐带根部受压部位应和气门芯分开,向上提拉牵引线,在同腹壁大约30°角时,沿着顺时针方向,剪断脐带的残端。对新生儿的脐部皮肤进行消毒,贴好脐贴,24h后,完全暴露脐部。新生儿出院前,要对新生儿家属进行指导,愈脐带每隔2d更换1次,直到新生儿脐部干燥脱落[1]。

1.3评价方法 由护理人员和新生儿家属共同评价。新生儿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脐窝、脐带以及脐周皮肤的状况进行评价;新生儿出院后,由新生儿家属根据护理人员指导的检查方法进行评价,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或者来院复诊时,告知护理人员评价结果,护理人员对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然后作出综合评价[2]。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的所以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分析,计量数据用(x±s)表示,计数和计量资料经过χ2和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平均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脐部出血率以及脐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

3讨论

新生儿在断脐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其残端会处于开放性切口,由于脐带内血运丰富,断脐将停止血运,脐带将逐渐变得干硬直至脱落。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大约为7d左右,而脐带残端切口则需要10~15d才能完全愈合。新生儿脐带在脱落过程中,多数伴有一些胶质分泌物,容易发生以厌氧细菌为主的病原微生物滋生,从而造成脐部感染,引发脐炎,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状态,及时清除脐部的分泌物,同时对脐部皮肤进行消毒,尽量避免新生儿发生脐部感染的情况[3]。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需要住院4~6d,因此新生儿的脐带在出院前仍未脱落,因此出院后的对新生儿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产妇及其产妇家属在住院以及陪同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向其讲解关于脐部护理的相关知识,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嘱咐家属加强对新生儿脐部护理的重视程度,勤换尿布并定期消毒。尤其在新生儿沐浴过程中,如果注意到脐部出现红肿现象,或者出现渗出或者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此外,或患儿在15d之内仍未发现脐带脱落情况,则必须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和预防出现脐部感染或者其它严重疾病。

医护人员实施脐带修剪时,必须充分了解修剪的方法以及掌握专业的修剪技巧。脐带修剪的时间也有一定的依据,主要是根据脐带的干枯程度,从而避免了因时间过早或过晚而引发不必要的伤害。在正常情况下,医护人员在患儿出生后48 h内剪除脐带,对于干枯较慢的可以延迟2 d 进行修剪,以免在修剪脐带的过程中引起局部出血。目前,临床修剪的操作方法是将剪刀从任意方向沿着脐根部按照锥形慢慢剪掉脐带。

护理人员在脐带在修剪过后,应当对新生儿脐部加强护理,首先是准确记录修剪脐带的时间,在护理人员交接工作时应当对患儿脐部进行再次密切检查,仔细观察患儿脐部是否有渗血情况发生,如果发生渗血情况则及时使用脐带包进行包扎。

新生儿脐部护理篇6

【关键词】脐带;新生儿;双气门芯;脐带干燥;脐带脱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89-01

新生儿出生后从断脐至脐带脱落前后,脐带断面是一个开放性创面,容易被细菌侵入繁殖造成脐部感染[1],因此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重点.新生儿脐带一般3-7天脱落,怎样结扎脐带能使脐带早日脱落,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这是我们助产人员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保证新生儿健康的必需要求.我科对常规的气门芯双套环法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延长了脐带的结扎长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11至2012-12出生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新生儿产母均无严重产科并发症,年龄22-35岁,平均27岁;胎龄37-41周,平均38+3周;新生儿体重2300克-4350克.两组新生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新生儿的操作均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照组新生儿娩出后,用一把套有两个气门芯的止血钳夹在距脐根部约10厘米处,在止血钳外断脐,牵拉第一个气门芯至脐根部,距脐根部约0.5厘米,再牵拉第二个气门芯至距脐根部1厘米的脐带处,在该气门芯外侧断脐,消毒后包裹脐部护理带,8小时后撤掉护理带,每日对脐带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新生儿同样用套有两个气门芯的止血钳夹住脐带,断脐后牵拉第一个气门芯至脐根部,距脐根部约0.5厘米,再牵拉第二个气门芯至距脐根部约3.0厘米的脐带处,断脐后用脐带护理带包裹,8小时后撤掉,同样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的脐带愈合情况,记录脐带干枯和脐带脱落时间,填入设定好的表格.

2 结果 见表1

两组资料经过统计学计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通过对两组新生儿脐带的观察发现,观察组新生儿在脐带干燥时间和脐带脱落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新生儿残脐是一个开放性创口,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引起感染.新生儿脐带中含有丰富的华通氏胶[3],比较湿润,细菌繁殖机会比较多,容易引起新生儿脐炎的发生.在对照组的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第二个气门芯距脐根部仅1.0厘米,脐带残端的一些渗出物结痂以后,很容易贴紧脐窝,使脐根部脐带无空气流通,不易干燥,容易滋生细菌,而且脐带的一些腐生物[2]也不易干燥,直接影响脐带的脱落.观察组的新生儿在脐带结扎中,第二个气门芯距脐根部3.0厘米,可以将整个脐带暴露与空气中,即使脐带干燥萎缩后也不会紧贴脐窝,使脐窝保持干燥,脐带干燥早,脐带的腐生物也容易干燥消失,这都有利于脐带的脱落,促进脐带的早日愈合,也有利于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护理.通过本研究,呼吁脐带结扎的长度应引起护理同行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聪,程慧,侯明良,刘凤琴 新生儿脐部感染高危因素分析[J] ChineseJoumal of Disuifection,2011:28(1)52

[2] 李阳,黄群,何红燕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A] 护理学报,2008,7,15(7):18

[3]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3

作者简介:

新生儿脐部护理篇7

【关键词】 双重结扎断脐法;临床效果;护理措施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7.160

脐带作为胎儿的附属物, 是胎儿从母亲体内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 并排泄废物的主要通道, 其一端附着于胎盘胎儿面, 一端连着胎儿腹壁脐轮[1]。通常情况下, 新生儿在断脐之后, 残留的脐带会逐渐的硬化、干枯, 进而1周左右脱落。在临床上, 脐带夹断脐法和气门芯套断脐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新生儿断脐法[2, 3]。脐带结扎的方法将直接影响新生儿脐带残端的脱落时间, 若脱落时间延长便增加了新生儿脐部发生感染的几率, 同时也增加了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4]。为此, 本文作者对本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0例新生儿, 采取不同的脐带结扎方法及护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0例新生儿, 其中500例为顺产, 产妇年龄20~38岁, 平均年龄(27.6±4.5)岁, 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9.5±3.7)周, 新生儿的体重均在2500 g以上, 脐带直径0.8~1.9 cm, 平均直径(0.83±0.3)cm;500例为剖宫产, 产妇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27.5±3.5)岁, 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39.6±4.3)周, 新生儿的体重均在2500 g以上, 脐带直径0.7~1.8cm, 平均直径(0.88±0.2)cm。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新生儿脐带结扎时应用双重结扎断脐法:①将直径3 mm的气门芯2个分别套于丝线内作牵引, 放于脐包内用压力蒸汽灭菌消毒, 新生儿出生后由专业的助产士应用双重气门芯结扎脐带, 在新生儿脐带根部及周围用75%酒精消毒, 在距脐轮0.5 cm和1 cm处的脐带用气门芯分别套扎第1道, 第2道, 在距脐轮2 cm处剪断脐带, 挤出残端血液, 用碘伏消毒断面, 并用纱布包扎脐部。②24 h后进行沐浴, 并于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部残端和脐轮处, 脐部暴露不用包扎。③每天检查脐部,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观察脐带脱落时间。对照组新生儿脐带结扎时应用传统的脐夹结扎脐带法, 常规进行消毒新生儿脐周, 使用脐带夹慢慢用力加紧并关闭, 注意距离脐根0.5~1.0 cm处, 将脐带断离, 并使用碘伏消毒脐带的残端, 再使用无菌的纱布将开口处置于脐带夹的下方, 进行覆盖脐带夹的切除口处, 最后使用脐绑带进行包扎, 待24 h后剪掉脐带, 放云南白药止血、包扎。

1. 3 护理干预 ①在新生儿脐带结扎后24 h内检查脐带卷清洁情况, 观察有无渗血的情况。在48 h后将脐带卷取下, 暴露脐部, 有利于干燥。②每日洗澡后, 使用0.5%的碘伏进行脐部消毒, 密切观察脐带残端有无血肿情况和干燥程度。③为新生儿勤换尿布, 注意不可将尿布把脐部覆盖, 避免尿液将其浸湿, 引起感染, 如果被尿液污染, 应立即消毒。如果新生儿脐部根部部分脱落, 有少量的分泌物, 应使用碘伏进行消毒, 由内而外, 将分泌物擦净, 保持其干燥。④观察并记录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红肿情况、渗出和异位情况。⑤未脱落者出院后电话进行回访或复诊。

1.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残端渗血、感染、脱落时间, 结扎0.5 h后由助产士检查新生儿脐部有无渗血情况, 护理人员24 h内每2小时检查1次。每日洗澡时均要检查脐部情况, 并记录。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感染情况 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渗血率0.60%、感染率7.60%, 对照组新生儿脐部渗血率6.00%、感染率43.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感染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脐部渗血 感染

观察组 500 3(0.60)a 38(7.60)a

对照组 500 30(6.00) 215(43.00)

χ2 8.954 43.572

P

注:两组比较, aP

2. 2 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 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5.67±2.35)d较对照组(9.89±3.84)d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新生儿脐部脱落时间比较( x-±s, d)

组别 例数 脱落时间

观察组 500 5.67±2.35a

对照组 500 9.89±3.84

t -6.844

P

注:两组比较, aP

3 讨论

在新生儿出生以后, 结扎脐带对于新生儿循环系统的建立具有较好的作用, 同时也避免脐部出血, 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降低新生儿脐部发生感染的几率[5]。临床上脐带结扎的方法有很多[6], 常用的主要有双重结扎断脐法、脐带夹结扎法、有线结扎法等, 脐带夹结扎法操作不是十分简便、不利于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护理, 且容易脱落导致出血。双重结扎断脐法在新生儿脐带根部及周围用75%酒精消毒, 在距脐轮0.5 cm和1 cm处的脐带用气门芯分别套扎第1道, 第2道, 在距脐轮2 cm处剪断脐带, 挤出残端血液, 用碘伏消毒断面, 并用纱布包扎脐部。其优点为方便掌握, 具有弹性, 且松紧适宜, 不易引起松动, 能够完全将血流阻断, 有利于创面愈合, 不易形成血肿, 使残端紧闭, 避免气门芯的意外滑脱, 显著减少残端渗血和分泌物, 同时又容易使残端脱落坏死, 缩短自然脱落时间。本文通过研究表明, 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渗血率0.60%、感染率7.60%, 对照组新生儿脐部渗血率6.00%、感染率43.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双重结扎断脐法可减少脐部渗血, 缩短脐带脱落时间, 减少脐部感染发生率, 故双重结扎断脐法是一项新的值得推广的助产技术。

参考文献

[1] 蒋莹, 吴美君, 白美姣.双重结扎断脐法在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的应用效果.护理杂志, 2013, 30(7):48-49.

[2] 夏雪荣.两种新生儿脐带结扎法的护理效果观察.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 24(4):2424-2425.

[3] 叶明.脐带夹和气门芯双重结扎并离断新生儿脐带的效果.护理杂志, 2011, 28(5):74-75.

[4] 张文.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用于脐部护理的临床观察.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36):103-104.

[5] 叶芬.四种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7):65-66.

[6] 黄翠琴, 胡三莲, 冯佩华.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 2007, 21(36):3293-3295.

新生儿脐部护理篇8

[关键词] 新生儿;脐部暴露;不同时机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a)-0068-02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ime Effects on Neonatal Umbilical Exposed Neonates

CHEN Xiaoyuan HU Fengling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aiping People's Hospital,Dongguan,Guangdong Province, 5239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t timing analysis of neonatal umbilical exposed for newborn influence. Methods 320 cases of newborn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December to 2013 December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ill all newborns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B, C, D four groups, 80 cases in each group. A group of newborns in omphalotomy immediate exposure of umbilical stump, B group of newborns in omphalotomy after 12h exposure of umbilical stump, C group of newborns in omphalotomy after 24h exposure of umbilical stump, D group of newborns in omphalotomy after 48h exposure of umbilical stump.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f four neonates in 10d in umbilical bleeding and infection rate, and compare the umbilical cord stump off time and healing time of umbilical cord. Results in A group, the newborn umbilical bleeding rate and umbilical infection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B group, C group and D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Neonate; Navel expased; Different time

新生儿在出生后,在脐带的残端没有愈合脱落前是一个开放性的创口,此时如果没有做好妥善措施就会导致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从而导致感染,直接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和安全[1]。因此对于新生儿采取有效脐部护理措施意义重大,而脐部残端暴露是一种有效加速新生儿脐部残端脱落并愈合的有效措施[2-3]。该研究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该科出生的32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最佳脐部暴露时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出生的32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80例。A组男45例,女35例,新生儿体重2 553~3 950 g;B组男46例,女34例,新生儿体重2 548~3 818 g;C组男43例,女37例,新生儿体重2 521~3 718 g;D组男42例,女38例,新生儿体重2 508~3 883 g。4组新生儿在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新生儿在分娩后1~2 min内剪断脐带,挤出残血并且采用0.5%碘伏消毒脐带根部和周围。之后A组暴露不覆盖纱布,B、C、D组新生儿脐带残端采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A组新生儿在断脐即刻暴露脐部残端,B组新生儿在断脐12 h后暴露脐部残端,C组新生儿在断脐24 h后暴露脐部残端,D组新生儿在断脐48 h后暴露脐部残端。在沐浴后给予75%乙醇消毒脐带残端和脐轮周围,1次/d。无菌纱布覆盖包扎,需要保持新生儿局部清洁干燥,如果包扎纱布被尿液浸湿或污染时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在48 h之后去除一次性脐带夹及包扎纱布,脐部残端暴露。采用75%酒精消毒,2次/d,等待残端结痂自然脱落。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4组患者的10 d内脐部出血、感染发生率情况、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脐部愈合时间。由专人负责记录和观察,并且汇报给医生[4-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4组患者在脐部出血和脐部感染情况比较

A组新生儿的没有出现脐部出血现象,而脐部感染率仅为5%(4/80),均明显低于B组、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4组患者在脐部出血和脐部感染情况比较[n(%)]

注:*与B、C、D组相比,P

2.2 4组患者在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脐部愈合时间的比较

A组新生儿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脐部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4组患者在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脐部愈合时间的比较(x±s)

注:*与B、C、D组相比,P

3 讨论

传统的新生儿起步护理是将新生儿脐带残端采用无菌纱布包扎,并且保持脐部干燥,在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沐浴后采用75%的乙醇消毒,并且在48 h之后暴露脐部[6]。这种方法不仅会影响到新生儿的腹式呼吸,而且在脐部被包裹后局部潮湿影响到观察,并且如果包裹的纱布没有及时更换会提高导致脐部感染的概率[7]。在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中更换敷料时通常会发现脐部渗出物与无菌纱布相粘连,甚至会出现残端渗血和红肿的现象,频繁的换敷料在增加护理工作量的同时也浪费了医疗资源。

在蔡秋香等[8]研究中可见断脐即刻为新生儿脐部暴露的最佳时间,能够有效缩短脐部愈合时间和脐部残端脱落时间,降低出血率和感染发生率,其与该研究结果类似。该研究中针对常规脐带护理的缺点进行改进,将所有被调查的320例新生儿分为4组,A组新生儿在断脐即刻暴露脐部残端,B组新生儿在断脐12 h后暴露脐部残端,C组新生儿在断脐24 h后暴露脐部残端,D组新生儿在断脐48 h后暴露脐部残端。A组新生儿的没有出现脐部出血现象,而脐部感染率仅为5%(4/80),均明显低于B组、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新生儿脐部暴露的最佳时间为断脐即刻,能够有效缩短脐部愈合时间和脐部残端脱落时间,降低出血率和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文合群,冼肖媚,朱丽兴,等.暴露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7): 899-902.

[2] 黄柳红,黄雪霞,许雪洁. 新生儿脐带暴露法对脐部感染和脐带残端脱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1): 1419-1420.

[3] 孙涛. 新生儿再次剪脐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10): 1265-1266.

[4] 徐芳萍,胡萍,万凌玲,等.新生儿脐部暴露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5): 54-55.

[5] 赵磊,杨永红,孙桂君. 清洁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1): 1503-1505.

[6] 曹学华,罗宏.新生儿游泳时两种脐带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6): 527-527.

[7] 刘春杏.应用胎毒清行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评价[J].现代医学,2012,40(6): 708-709.

[8] 蔡秋香.新生儿脐带残端早期暴露法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34-1835.

[9] Eric Dewailly,Philippe Rouja, Martin Forde,et al.Evaluation of a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 to lower mercury exposure from fish consumption in Bermuda[J].PloS one,2012,7(10): e47388.

[10] 袁玲.两种脐部护理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效果比较[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8): 292-293.

上一篇:冠心病的护理范文 下一篇:护理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