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舞蹈范文

时间:2023-12-01 05:16:21

土家族舞蹈

土家族舞蹈篇1

【关键词】 土家族 傩愿戏 舞蹈形态 表现特征

湘西北、黔东北和鄂西南边境的武陵地区,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白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在长期劳动、生息繁衍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傩文化以其独特的风姿,如同一朵绚丽的奇葩开放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土家族的傩愿戏又名傩戏或土地戏,是一种以还愿为依托,以傩坛为载体,以祭仪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戏曲艺术,也是傩文化中一种特定的形式,最早在土家族中流行,后逐渐被其他民族所接受。

一、傩愿戏的溯源及主要表现形式

傩愿戏,实际上是还傩愿和傩戏的总称,最初是土家族还愿者为求子、除疾、祈寿而许以的傩愿,在还愿时根据还愿的情况与祭神的情况和祭神的需要举行的一种艺术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由巫师着麻衣装香念经、吹牛角、击鼓鸣锣、载歌载舞演出一些宣传宗教迷信的戏曲或表演一些传说故事。经过长期的发展,傩愿逐渐有了角色、说白、唱腔、曲牌等30多种艺术形式,剧目增加到200多个,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地方戏曲。

1、傩愿戏的祭祀仪式

傩愿戏有一套完整的祭仪,俗称二十四戏,又称二十四堂法事,具体名目为:《发功曹》、《催旗》、《操兵》、《迎神》、《修造》、《开山》、《打路》、《扎寨》、《请神》、《窖茶》、《开洞》、《戏猪》、《出土地》、《点唱》、《发猖》、《抱卦》、《收兵》、《扫台》、《邀?》、《祭将》、《立标》、《勾愿》、《撤寨》、《送神》。还有一套简略的祭仪,称正八出,具体名目为:《发功曹》、《迎神》、《扫台》、《扎寨》、《开山》、《出土地》、《祭将》、《勾愿》。其形式多为装扮角色(人、神、鬼、怪)的歌舞、百戏表演,其中的部分祭仪已同于近代戏曲的小戏。建国后,文化部整理发掘了这一剧种,剔除其中的封建糟粕,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至此傩愿戏成为了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流行在武陵山区的傩戏名目繁多,不过在法事名称上,一般都公认正八出、外八出之说。所谓正八出纯属酬神还愿的行傩,外八出则是为满足人们的娱乐要求、更好地完成酬神任务而加进的“正戏”。这种格局,形成了武陵大傩的独特风格,即一种祭祀仪式与戏曲表演中又夹杂着酬神还愿的内容。正八出基本上是属于以傩歌、傩舞为主要形式的酬神活动。在武陵范围内,也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俗语,即在冲傩还愿时所表演的傩戏,招式不尽相同,内容也不是完全一样,甚至傩祭与戏曲混于一堂行祭。

2、傩愿戏的主要表现形式

(1)面具的运用。面具是傩仪、傩舞、傩戏的重要特征与表现形式。表演时,巫师们(全为男性)带着各种“神”的面具(包括神化了的女性)载歌载舞进行表演。面具作为一种神的物化符号,成了人神沟通的桥梁,被认为可以将人的愿望传达给神,再将神的旨意传达给人,从而使巫师成了人神沟通的使者。同时,面具又是傩戏表演时区别人物的重要标志,分生、旦、净、丑四行,其中以净角面具最有特色,其形象狰狞可怕,有双面神、三面神、三眼神、无下巴神等。

(2)音乐和唱腔。傩愿戏中所用的音乐大体包括法师腔、角色唱腔和锣鼓伴奏三部分。角色唱腔有正腔、小调两类。正腔内的多种腔调统称“打锣板”,唱腔多按角色行当赋名,称生角腔、旦角腔、净角腔、丑角腔;小调多做剧中插曲使用,曲段短小、衬字较多,欢快流畅,具有民歌风味。傩愿戏的唱腔,调式色彩比较多样,其中以5、6、2音居多,也有上、下腔句且落音相同。唱腔节奏以记谱为2/4的和者多,多数为1/4拍或散唱,唱段还出现2/4和3/4拍交替的情形。正腔中腔调词格均以七字、十字的对偶句式为主。傩愿戏的演唱悉用当地汉语方言。一种是在语言声调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夸张,一字一音,节奏紧凑的唱,歌腔风格较弱,但调式调性相对独立,类似戏曲中的“数板”。一种是旋律性强,调式调性明确,音阶形式和曲体完整的咏唱。锣鼓是傩愿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唱腔的起落、断句,表演的举手投足,舞台的气氛渲染,皆有锣鼓配合。乐器配置因地区不同分“单钹”和“双钹”两种,锣钹皆为土制,鼓为两面蒙皮的圆形盆鼓,伴奏唱腔时和以人声帮唱,气氛十分热烈。

二、傩愿戏中的舞蹈形态及其表现特征

动作是舞蹈的重要手段,所以从舞蹈形态学角度而言,不同民族或相同民族不同地域舞蹈之间的差异首先体现于动作上。动作反映了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通过分析舞蹈动作,可以把握这个民族或地域的包括生态环境、族群性格、宗教思维等诸多方面的文化。详细分析舞蹈中的动作可以更全面、更深刻理解其舞蹈内容。

1、傩愿戏舞蹈动作的结构特征

(1)静态造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动作姿态。所谓静态造型包括绝对静态和相对静态。绝对静态是指完全静止的造型,而相对静态则是指动作过程中的无数个造型。绝对静态方面的土家族傩愿戏的基本体态为:俯首、屈膝翘臀、叉腰、挺身、双手张开。而相对静态造型,则随着音乐节奏的不同其形态也有所不同,在傩舞中伴随强烈而多变的鼓点,舞者在面具下的舞蹈更是亢奋激烈,他们双手张开,腿部有蹦、跺、踏的动作,而每一个动作的过程都是由无数个相对静态的造型组成。土家族傩愿戏的舞蹈中的绝对静态造型并不多,就傩愿戏舞蹈癫狂激烈的总体特征上来看,主要以动态组成,是“动多于静”的。

(2)动态部位,既做动作时的身体部位。德国舞蹈理论家鲁道夫・冯・拉班认为,人体动作有最基本的八种“动”式样,即“冲击”、“抽打”、“压动”、“扭绞”、“点打”、“轻弹”、“滑动”、“浮动”。傩愿戏的舞蹈形态大多以腿部动作为主动位,而手臂动作则是配合位。比如,双手张开从体旁拿起,屈肘,向头顶的左斜上方伸出、屈肘、双手架住打开至腋下;反之,双手张开从体旁拿起,屈肘,向头顶的右斜上方伸出、屈肘、双手架住打开至腋下。不同动作组合的越多,舞蹈就显得越复杂,反之则简单,傩愿戏的舞蹈动作组合比较单一,有的甚至只有一两个动作。

(3)模仿动作。在一个舞蹈中,如果模仿性的动作多,而且以未经加工的动作为主体的话,就会给人以质朴的感觉。土家族傩舞的舞蹈动作基本上没有加工的痕迹。舞者三步半登台口,即走四步退半步;丑角走矮子步,要求腰、腿、手三不伸;旦角走抽三步,即走四步退一步,且伸手要求呈“喜鹊闹梅”形:伸开食指象征鹊头,其余四指尖靠拢象征鹊身;一至二人登台表演走“箱子环”形;三人上台表演穿“纱耙子”形。在土家族地区,人们将自身的模仿能力充分展现在傩舞表现形式中,通过其人体动作语言直接模仿出大脑意识中所支配的动作或形象特征,从而展现出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2、土家族傩舞的动律特点

土家族傩舞的动律主要通过上身的“顺、拧、圆”动律,胯、肩、步伐与腿部的“膝颤”共同形成的。傩舞中大多人物其身体具有前倾、后仰、拧扭幅度大、重心低、多以屈膝半蹲舞动的形态特点,形成上身动律拧、倾、曲、仰,下身动律跺、踏、颤、顿、蹲、蹦、跑、跳的特点。

(1)腿部的“膝颤”动律。腿部的“膝颤”在土家族的绝大多数舞段中都有所体现,是土家族舞蹈中最为突出而又典型的动态特征。由于人物形象的不同,在不同时间和力的作用下而形成的屈伸动作各有不同。上顿屈伸―这种屈伸要求强拍上直膝,一拍到位,弱拍下屈膝。下顿屈伸―与上顿屈伸相反,这种屈伸要求强拍上屈膝,一拍到位,弱拍下直膝。双颤膝动律―以小腹为依托,在双膝关节微颤体态下,随着动作过程膝步自然颤动。膝颤包括双腿的原地颤动、大二位蹲步基础上双腿左右移重心的颤动、重拍向上的顿挫感的颤动、跳转步伐的颤动等。

(2)上身的“顺、拧、圆”动律。傩愿戏在祭仪中每次迈步基本都是朝向45度角,即自身的二点或八点方向。“顺拧”,是指右脚向二点迈步,左脚虚靠时上体就拧向二点,左脚向八点迈步,右脚虚靠时上体就拧向八点,上体总是与脚尖的方向保持一致。“圆”的动律主要体现在手臂动作上。手臂幅度大、变化多,是舞蹈风格的主要表现,舞蹈的手臂动作具有内旋、对称的特点。手臂动作大多呈现封闭内向的动势,主要表现为肩部内扣、上臂内旋、肘部内翻、手腕内挽的形态,手臂无论是侧平举,交叉或背后都给人以收缩的视觉印象。巫师舞蹈时,或双臂上举,或双手一前一后,就连肘部内屈或翻手腕都是在双手在一拍内同时完成并形成以躯干为中心的对称。这样对称的手臂动作可以被视做原始舞蹈简朴的遗风,同时也是宗教观念支配下人类行为的普遍特征。

3、土家族傩舞的基本步伐

傩愿戏演出时的步法与出场人物的不断变化有关。如桃园唐氏太婆出场走半月边,地盘出场走大团圆,在人物较多的场面则有大穿花、小穿花等。传统的动作还有雪花盖顶、黄龙缠腰、怀中抱月、池鱼戏水、苦竹盘根、太公钓鱼、灵官拜台、擦地爬沙、犀牛望月等。傩舞舞步十分丰富,不同人物角色跳傩时的行走、跳跃、奔跑、旋转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舞步,有禹步、跺跳步、魁星蹲桩步、魁星摇摆步、和合单撩步、傩公步、傩婆步、步、进退步、蹦跳步、十字步等,也有由青蛙崇拜而形成的蛙抬步、蛙跳步等等。这些舞步由于其动力、节奏、姿态的差异而形成不同人物角色的上身动律特点。

土家族傩愿戏是融音乐、舞蹈、戏曲、法事、傩技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舞蹈在傩愿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傩愿戏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如果单纯以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去欣赏它,自然不近人意;更何况它远离时代,又杂有某些不科学的成分,难免使人乏味和误解。然而其蕴藏的极其丰富的历史遗风非常具有科研价值。2008年2月,恩施傩愿戏被确立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意味着傩愿戏这一优秀民间传统文艺将得到有效保护,并将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 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5.

[2] 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鹤峰傩愿戏[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3]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M].民族出版社,2003.

[4] 刘永红:江西南丰傩舞的艺术形态特征[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

[5] 白雪静:“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中的舞蹈形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

土家族舞蹈篇2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 摆手舞 幼儿学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以能歌善舞著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境内居住着土家、苗、汉、回、瑶、侗、白等30个民族,总人口273.93万人,世居主体民族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辖吉首市和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7县,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

幼儿是民族文化血脉的继承者和文化基因的承载体。幼儿获得文化传承的知识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比如土家族、有语言而没有本民族文字,他们的文化靠口耳相传,言传身教,孩子自一出生就开始了文化传承与习得的过程。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汉化,家庭传承模式面临现实生活的冲击。据调查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土家人基本不穿本民族服装,基本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为了让本土家族舞蹈文化更好传承,我们将最具土家特色的舞蹈引入幼儿园,让幼儿初步感受土家族摆手舞蹈的魅力。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留土家族民族风俗、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这种舞蹈形式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土家语称“舍巴日”,是土家族在祭祀祖先、祈祷过年、喜庆佳节等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群众性舞蹈。

一、欣赏摆手舞蹈场景,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

播放视频资料让幼儿间接感知摆手舞场景.

视频一:在野外进行祭祀的大摆手场景。视频二:在摆手堂内进行,人数为数十人、数百人不等的喜庆小摆手场景。视频三:每逢新春佳节,土家人吃罢晚饭就扶老携幼,举着灯笼、火把,撑着五彩锦旗,身上披着各种色彩的花被面涌进“摆手堂”。土家人为了创造热闹后气氛,还要鸣铳放炮,在中间的桂树或松柏树上悬挂红灯,树下悬一面大锣,放一面大鼓,由一人敲锣击鼓,大家按照锣鼓的节奏,围绕大树跳起摆手舞。视频四:场地中央敲锣打鼓,由熟悉表演的人领头,众人围成一圈跳舞。其主要动作是双手随着一个方向甩顺边手、身子左右扭动前行。视频五:土家族大摆手、小摆手、土家族原始戏剧毛古斯、土家族民间吹打乐和以土家织绵、挑花为饰缀的土家服饰等传统文化现象。

土家族摆手舞再现了土家族农耕生活的全过程,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热爱劳动、不畏艰险、热爱生活、顽强生存的乐观主义精神。土家族摆手舞自1957年起,多次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演出,引起轰动。中外舞蹈专家评说:“摆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点的舞蹈”。土家族摆手舞其中的战争场面,体现了土家先民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明史》称“永(顺)、保(靖)诸宣慰,世序富强,每遇征战,辄愿荷戈鞑伐”,“其兵天下莫强焉”。历史上,湘西土兵曾屡将其民间歌舞用于战事,从三千多年前的“武王起兵,前歌后舞”,“巴师锐勇,歌舞以凌”到明嘉靖年间抗倭前线,湘西土兵蹈咏武功,连臂喧唱,使“流荡先坚志”、“遂克城”,荣立“东南抗倭第一功”。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湘西土家族人民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出生入死,起赴后继,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感知摆手舞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乐意参加韵律活动,在生活中积累一些模仿动作,形成一些舞蹈词汇;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用学习土家族摆手舞的方式创造性的表现音乐性质和节奏的能力”。摆手舞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摆手,顾名思义,以手的摆动为主要特征。土家族摆手舞与别的舞蹈不同的特点是“同边摆手”,即在动作上不论舞义的变化,皆为同边手脚同时出动,否则,不称其为摆手舞。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手的摆动一般不会超过肩,动作线条流畅,自如大方。如“侧身”、“单摆”、“团圆手”等。但也有超过肩的动作,如“梳头”、“打浪子”、“上摆”等。总的特点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重拍时)”。土家族摆手舞的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动律特点的形成,是与他们长期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土家族长期生活在高山峻岭之中,身背重物行走在悬崖峭壁的羊肠小道上,只能侧身而过,故自然形成了顺拐、屈膝、颤动、下沉的独特风格。

三、传授粗浅舞蹈知识,学习摆手舞蹈技能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目标,构思具有游戏性和故事性的摆手舞蹈,如:模仿动物习性的动作、农民生产劳动的动作等,摆手舞对于幼儿来说也是一种艺术化的游戏。舞蹈中安排有趣的游戏或故事情节,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孩子在摆手舞蹈中感知快乐,接受美的体验,情与德的熏陶,使孩子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使摆手舞蹈具有了一定的思想性,教师可以根据本园幼儿的特点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选择典型的、富有动感的、有感染力的音乐。使幼儿一听就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土家族摆手舞鼓、锣伴奏节奏鲜明,是其他舞蹈音乐无法媲美的,所以在选择音乐时,必须要有让幼儿明显地感受到土家族民族音乐的特点,形象鲜明以激发孩子内在情感的迸发。如《土家摆手舞》这一个舞蹈在各年龄班需要达到的目标应有区别,首先让小班的孩子只需要初步感受摆手舞蹈轰轰烈烈的场景,认识吊脚楼,体验土家族民族生活习惯,学会敲打简单的摆手舞蹈的音乐节奏,感知鼓锣伴奏乐器音色的美;让中班的幼儿喜欢学习摆手舞动作,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感知摆手动作的粗狂有力,学会站摆手舞队形或围成圆圈或排成行。模仿简单的动作如:撒种、薅草、挖土、筛米等动作。从中体验学习舞蹈动作的快乐;大班的孩子了解了摆手舞音乐节奏,并掌握了一定的动作技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他们(她们)喜欢鲜艳、明快的色彩,教师可以结合土家族舞蹈的特点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道具、服装、头饰,装扮土家人形象。新颖的道具、服装、头饰会使孩子眼前一亮,既体现舞蹈作品的风格,又增强孩子的兴趣。

我们对土家族摆手舞进入幼儿园进行了大胆尝试,其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让本民族舞蹈在幼儿园普及有待于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报道[R],2010,(3).

[2]湘西文化产业网[P].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土家族舞蹈篇3

〔关键词〕土家族摆手舞形态特征审美

艺术是民族文化生活的一个反映,也是记载一个民族历史和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生活在湖南西北部,地处湘鄂川黔四省边界的湘西土家族就是一个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和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民族。摆手舞作为土家族艺术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在湘、鄂、渝交界的酉水流域广泛流传,而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以及湖北恩施自治州的来凤为主要传承地。

一、湖南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湖南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在土家族地区历来众说纷纭,由于土家族无文字记载,一直以来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结合前辈们的研究可以归纳成:一说是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土家人尊敬祖先、热爱自己的领袖人物,为不忘祖先的功绩,便创造了纪念他们的摆手舞。祭祀对象除个别地方祭神外,大部分祭土司王,如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这都是五代至宋朝时期土家族历史有名有姓的人物,二说是源于战争,说是彭仕愁与吴著冲打仗时,彭仕愁为了激励士气,瓦解敌人军心,遂令部下以歌舞诱惑敌人,或以摆手唱歌驱赶思乡之情,便创造了摆手舞。战斗凯旋后,这种摆手舞就流传到了民间。三是源于兴趣说,说土司王喜爱娱乐,经常要当地土人为他唱歌跳舞,于是便产生了摆手舞。但以上说法都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

更有说服力的看法是,摆手舞真正起源于劳动。它是土家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在渔猎时代已经产生。土家族先民在长期从事渔猎的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对象和劳动技能逐步熟悉,当人们再想体验一次狩猎中由于力之行使而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模仿动物的姿态,于是逐渐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狩猎人的舞蹈。这些舞蹈的产生以人们的狩猎劳动为基础,同时也为狩猎服务。土家族人民在狩猎劳动中创造了自己的舞蹈艺术。他们在狩猎劳动中,为了熟悉各种动物的习性,有许多模仿动物姿态的动作至今保留在摆手舞之中。比如为了为了捕捉野鸡,于是舞蹈中就产生了“拖野鸡尾巴”的动作,看到雄鹰展翅就产生了老鹰的动作;还有“鲤鱼标滩”“跳蛤蟆”等模仿动物的动作,这说明在渔猎时代,土家族先民就有了自己的舞蹈,尽管还处于萌芽状态,在当时也不一定是称为摆手舞,但它是摆手舞的雏形和源头。最早的渔猎舞产生后,并没有中断,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土家族地区进入农业社会后,劳动人民为了庆贺农业劳动的成果和掌握劳动技能,当他们想把自己的劳动技能再现一次,又产生了大量的农事舞蹈,比如“播种”“种包谷”“洒小米”“搓麻”等等。此后土家族人民经历了各种战争,于是摆手舞中又产生了许多军事舞蹈,如龙山马蹄寨等地表演的“列队”“披甲”“赛跑”“登长竿”“夺长竿”“涉水”“过沟”等等。土家族人民为了纪念祖先的斗争生活,把军事舞蹈也继承下来,但由于战争不是经常出现,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经历过,因此军事舞流传的地方并不广泛。在摆手舞中还有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舞蹈,比如“打蚊子”“斗水牛”等。由此可见摆手舞起源于劳动,它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若干世纪舞蹈的总汇。它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包括了宗教、祭祀、狩猎、军事、农事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经一代一代地加工提炼,一代一代地丰富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今天内容丰富、健康、风格独特、形式完美的民族民间舞蹈。各地对摆手舞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湖南龙山一带叫做“社巴日”,保靖称之为“调年”,永顺又叫“社巴巴”,其民俗意义都是一致的--祈禳。如今,在有“摆手舞之乡”之称的酉阳县和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DDD湘西自治州,摆手舞活动最为盛行。

二、湖南土家族摆手舞的形态特征

1、湖南土家族摆手舞的舞蹈形式及特征

湖南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原始的祭祀舞蹈。它的表演形式有完整的程式,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大摆手,规模大,参与人数多,它的组织形式是以一村寨为一排,一般为八排,每排的人数也因各村寨人户不等而不绝对相等,一般为百人左右,至少也要五十人才能组成一排队伍。每三年一次,祭祀的主神是“八部大神”主要表现了土家族起源、迁移、抵抗外敌和农事活动;跳舞之前,由梯玛率领众摆手队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升龙凤旗,然后点燃摆手堂前的高大火把“火龙”,摆手队围绕锣鼓起舞,行列前有“守摆者”,行列之中有“示摆者”,行列之后有“押摆者”,舞者随着锣鼓节奏的变化相互穿插,变换动作和队形,跳到热烈时,嘴里也发出“也嗬嗬”的呼应声。

小摆手就是规模比较小,仅以一村一寨或者一族一姓为限,人数几十或上百,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小摆手一年一次,按时间可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四月堂、五月堂、六月堂和腊月堂。小摆手主要以模拟农事劳作动作为主。

湖南土家族摆手舞在土家族中代代相传,他们边歌边舞,由几个或几十个人围成圆圈而舞。集体围圈而舞是湖南土家族“摆手舞”的重要形态特征。“摆手舞”与其它民族的手牵手,围圈而舞的形式不同。湖南土家族“摆手舞”中环圈而舞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领摆人”“压摆人”和“随摆人”。“领摆人”主要由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并成为整个“摆手舞”的主导者,“领摆人”根据表演程序的进程与鼓点节奏进行变化动作,“压摆人”和“随摆人”必须与“领摆人”保持动作一致。

2、湖南土家族摆手舞动作的分类

湖南土家族摆手舞动作丰富,主要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形象性连贯动作,也叫自娱性动作。它不表示任何意思,只是单纯的摆手,一般用来连接、过渡、装饰其它动作,或是引起主要动作的开始和结束。主要有:“单摆手”、“双摆手”和“回旋摆”;第二类表现劳动生产的动作。如“挖土”、“种苞谷”、“插秧”、“割谷”、“挑谷”等;第三类是表现生活动作。这类动作简单易懂,表现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如“梳头”“打粑粑”“打蚊子”“打草鞋”等;第四类模仿动物。如“大鹏展翅”、“跳蛤蟆”、“拖野鸡尾巴”、“螃蟹伸腿”等;第五类祭祀性动作,这类动作较复杂,须成队列式表演,如“朝拜”、“拉弓射箭”、“庆胜利”等。

3、湖南土家族摆手舞的动律特点

摆手,顾名思义,以手的摆动为主要特征。土家族摆手舞与别的舞蹈不同的特点是“同边摆手”,即在动作上不论舞义的变化,皆为同边手脚同时出动,否则,不称其为摆手舞。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手的摆动一般不会超过肩,动作线条流畅,自如大方。如“侧身”“单摆”“团圆手”等。但也有超过肩的动作,如“梳头”“打浪子”“上摆”等。总的特点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重拍时)”。土家族摆手舞的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动律特点的形成,是与他们长期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土家族长期生活在高山峻岭之中,身背重物行走在悬崖峭壁的羊肠小道上,只能侧身而过,故自然形成了顺拐、屈膝、颤动、下沉的独特风格。

摆手舞的动律和韵律又有它们共同的风格特色,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四句话:走动顺拐(甩同边手),重拍下沉,双腿屈膝,全身颤动。顺拐,在摆手舞动作上绝大部分是顺摆,摆右手出右脚,甩左手出左脚。如永顺双凤溪的摆手舞走步(共四拍),正步屈膝准备,第一拍,身体向右转体1/4圈,面向右侧,左脚向斜前上一步,左手随脚摆出,右手摆至右斜后,抬起二十五度。第二拍,右脚向斜前上一步,右手随脚摆出,屈于左腹前,左手摆到左后,抬起二十五度,身体方向不变。第三拍,重复第一拍动作。第四拍,原地将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虚点步,向右转体1/4圈,双手自然打开于左右两侧,抬起二十五度,屈膝、颤动。膝盖的上下颤动和屈膝是摆手舞中较显著的特点之一。通常在整个摆手的动作中,膝必须保持屈,特别是在每一个动作的最后一拍,膝屈得更深一些。也有的动作在起步时稍微向下闪曲,使整个动作显得柔和优美。

4、湖南土家族摆手舞存在的现实意义

湖南土家族摆手舞的衍生并没有摆脱原始宗教对它的影响,相反它逐渐成为继承土家族传统的文化载体。思念祖先,祭祀祖先是我们各族人民一直的思想观念,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及整个活动都充满了浓郁的原始的内容,它始终保持着土家族人民祖先崇拜的祭祖情节,也是土家族宗教文化的展现。其次土家族摆手舞深深扎根于土家人民的生活,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社会生活形态,蕴含着土家人的创造和智慧,展现了人民农耕特有的精神风貌。摆手舞动作中有大量反映农事活动的动作,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劳动生活,艰苦奋斗的精神。“舞蹈的教育功能,是舞蹈的意义所在。通过舞蹈教育,可以获得做人的情操和待人接物的举止风度”。摆手舞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艰苦奋斗的品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土家族民族民间规定,凡游手好闲者、行盗者、为娼者不准加入摆手舞队伍。这一规定显示出了土家人嫉恶如仇、反对不劳而获的价值取向,也起到了教育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作用。

湖南土家族摆手舞历史悠久,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性,通过对湖南土家族摆手舞起源和形态特征的研究,对了解土家族文化历史、战争、宗教、生产、生活、爱情、民俗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也让我们年轻一代舞蹈工作者能更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面对这飞速发展的文化大发展时代,作为一名舞蹈工作者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在不改变土家族“摆手舞”的风格、韵律、特征的原则下,合理地引导传统土家族舞蹈文化,并将土家文化、现代文化与舞蹈素材结合起来,将民族舞蹈的审美性和当代人的审美意识、时代精神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吴晓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M]中国舞蹈出版社1991年版

[2]陈斌善《土家摆手舞》[J]舞蹈舞蹈杂志社1981年第5期

[3]湘西土家族舞蹈的形态及特点[J]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第5期

土家族舞蹈篇4

1.1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增强民族凝聚力舞蹈艺术的发展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本土文化与舞蹈艺术创作相结合,能够帮助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发扬民族精神。例如,在古代,壮族文化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壮族人们的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在壁画上刻有丰富的图案,热烈的舞蹈场面等,这些都反映出这个时期壮族人们比较热爱劳动,对美有一定的追求,生活有滋有味的。通过这些舞蹈作品展现出壮族浓厚的民族风情,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该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传承了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将本土文化元素与舞蹈艺术创作融入一起,让舞蹈作品变得更加有人情味,提高了舞蹈的质量。

1.2继承了本土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地区人们的居住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日常活动等传统文化就是该民族本土文化的体现。舞蹈艺术文化的发展,就是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舞蹈艺术。在进行舞蹈艺术创作时,要将本土文化元素充分地展现出来,突出本土文化的特色,从而继承了本土文化的精髓,在传承传统的优秀文化中,让舞蹈艺术文化得到发展和继承。例如,在广东广场舞中的舞龙,就是将当地传统的民间舞蹈与广场舞结合到一起,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而且也对继承传统的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人们娱乐休闲的同时,对当地的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发扬了民族精神。

2本土文化在舞蹈艺术创作中的表现

在舞蹈艺术创作中,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整理集合到一起,形成多种文化形式,通过将这些文化形式与肢体语言形态进行融合,并采用自身独特的方式进行保存。在民族的发展壮大中,使当地的本土文化通过舞蹈得到继承和发展。在舞蹈艺术作品中充分的展示各个民族的不同的文化特点,为舞蹈作品添加了一层风土人情,给舞蹈作品本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

舞蹈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构想。舞蹈艺术文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该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从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通过准确的舞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精髓。例如,在蒙古舞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当地浓厚的民族气息影响,在创作上表现出草原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展示了草原民族的民族风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土文化在任何一个舞蹈艺术创作中,都有着其独特的影响。只有在舞蹈创作中融入本土文化的艺术本质、精神以及品格等元素,才能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化交流空间,在多元化的艺术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在舞蹈艺术创作中,继承和创新浓厚的本土文化上,发扬民族的本土精神,这样才能在舞蹈艺术创作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从而带动舞蹈艺术走向世界。

3培养在舞蹈艺术创作中本土文化元素培养的有效措施

3.1在继承传统的文化上,进行创新面对舞蹈艺术领域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成为现阶段舞蹈艺术创作比较关注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舞蹈艺术创作中,不仅要继承传统优秀的本土文化,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充分地发挥出本土文化在舞蹈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在发展中进行创新,让现阶段的舞蹈艺术作品更加的富有内涵,拥有一定的风土民情,达到一定的艺术创作境界。

3.2对民族的舞蹈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舞蹈文化遗产,各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不同,所形成的舞蹈艺术形式就不同。在舞蹈艺术创作中,通过对这些民族的舞蹈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上加以发展和继承,从而为之后的舞蹈艺术创作提供更加新颖的想法,提高舞蹈创作作品的质量。

3.3提高学校的舞蹈教学水平在学校舞蹈教学中,要加强本土文化在舞蹈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促进舞蹈艺术文化的快速发展。在舞蹈艺术文化发展的道路上,拥有了很多优秀的舞蹈演员,给舞蹈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地方院校舞蹈教学中,要结合当地自身的优势,来进行本土舞蹈文化的传承。例如,在学生课外活动的时候,可以去田野进行采风调查,深入的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为舞蹈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资料;也可以去请当地的老艺术家,来进行授课,让学生更加直接的学习到老艺术加创作的方法和观念。

4总结

在舞蹈艺术创作中,本文文化的采用,为艺术的创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充分将本土文化的应用到舞蹈艺术创作中,不仅能够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舞蹈艺术创作提供有利的依据,从而达到舞蹈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土家族舞蹈篇5

关键词:土家族 “摆手舞” 成因 特征

一、“摆手舞”的起源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共由56个民族组成。在众多民族中土家族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因此,关于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众说纷纭。据史料记载,“摆手舞”起源于古代军队歌舞。随着时代的变迁,此歌舞在民间广泛流传,逐渐演变成为土家族的“摆手舞”。

“摆手舞”在土家族人中代代相传,并被土家人称之为“舍巴日”。这种舞蹈是由几个人,甚至几十人围成一个圈进行跳动,他们总是边歌边舞,营造热情的氛围。“摆手舞”可分为大摆手与小摆手。整个舞蹈是以土家族的巫师为主导,并负责引领舞蹈,在锣鼓敲击的节奏中,人们手中拿着树枝共舞并合唱,舞蹈姿势丰富多彩。有的模仿劳动中的各种动作,有的模仿演战,有的模仿各种各样的动物姿态。舞蹈动作古朴自然,性情热烈奔放。

二、土家族“摆手舞”的风格成因

在古老的发源时期,语言没有产生,人们仅仅是通过手势、体态进行相互的交流。人类一直保存着这种特别的表达方式,然后演变成为舞蹈。舞蹈就是通过神态、形态等方式进行传情达意的一种艺术表达手法。“摆手舞”作为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它拥有独特的风格特征。根据土家族人们的生产、生活经历分析,形成其风格特征的原因有以下三种因素:

(一)特定的生活地理环境与劳动方式

一种文化的形成是由其固定条件造就,地理环境是不可或缺的生成基础。首先,明确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然后,人类的生产都是取之于大自然。因此,人类的活动与文化都是在大自然环境中进行的。

土家族人们主要居住于我国湘、鄂、渝、黔的交界区域,属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中原和西南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这就增进土家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频繁交流。这里的地理环境多为崇山峻岭,并且河流纵横。这就决定土家族文化既有山地文化特质又有农耕文化特点。

在“摆手舞”中,我们可以观察出其农耕文化特征,例如:种棉花、插秧、割谷、挖土、积肥等动作。这些舞蹈动作与生产劳动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不仅是土家族人民生活动作的总结,而且是一种提炼与升华。

总而言之,在土家族的“摆手舞”中,我们既可以看见平原的农耕,也看到了高山风貌的劳动姿态。

(二)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中原文化与巴文化对土家族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摆手舞”中始终保存着古代“巴渝舞”的歌号、鼓乐等方面的特色。同时也有“大摆”一节,就是用长矛和木棍进行舞蹈。这些传统文化都受“摆手舞”的深远影响。

(三)

当人类在生产水平能力比较欠缺的时期,并对于大自然环境的现象无法进行解释时就产生了宗教。这种宗教信念是出自于自己创造具有超自然、神秘力量的“神”。并将此作为自己的信仰,相信“神”可以左右一切,甚至包含人的生死,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变化。土家族的是随着一代又一代新生命的诞生而诞生,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摆手舞”在整个过程始末都无处不在地显现出来,主要内容有信鬼尚巫、崇拜自然、万物有灵等。

三、“摆手舞”形态特征分析

(一)摆手与颤膝

土家族的“摆手舞”主要特征是由双手手臂摆动和双膝颤动组合而成。摆手的舞姿主要是以肩为轴,由手臂力量带动双手或单手在身体周围摇摆。有部分动作可以以肘为轴,手直接进行摆动。无论是哪种摆动方式,双手都是在一个自由的空间中运动,同时两腿膝部也进行颤动。摆手与颤膝使得整个身体上下起伏,由此产生一种律动美和生机感,让人感受到优美与柔和。

土家族人们在生活劳动中,常常会本能的使用手臂与膝盖结合活动,这就为“摆手舞”创造了基本的舞蹈动律。虽然很多民族舞蹈都会具有其相似特征,但土家族的“摆手舞”的“颤膝”并不是主拍,他们的主拍是出脚与摆手,颤膝只不过是附随摆手,起到转换、修饰的作用。

(二)同边与顺拐

土家族人们世代都居住在大山中,每当身体背负重物行走在山路中时,他们为了减轻重物的压力,只能侧身行走。因此,土家人出现了“同边”与“顺拐”的姿态。这为“摆手舞”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形态。“同边”就是指摆手方向一致,“甩同边手”。“顺拐”就是人们常说的“同手同脚”,即左手出左脚,右手出右脚。脚与手如影相随,同进同出。其动作主要是一个圆圈中进行顺时或逆时针运动,也就是领“摆手舞”的人与压摆手舞的人互换方向,虽然显得有些机械、生硬,但是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停顿感。

(三)直立跳摆

进行表演“摆手舞”时,身体躯干部位必须保持自然直立,不能曲身、含胸、弯腰等系列变化,即使舞蹈需要向前前倾或后仰,身体躯干也要保持直立。这种直立姿态给人们一种自然、松弛的感觉,不含也不“放”,展现出拙朴之美,将人类生命的生存状态自然的显现。这种身体躯干保持单一、无变化的直立形式,深刻反映了土家族人们的朴质内涵与原始风貌。

(四)环圈而舞

在原始社会时期,各民族都会出现人与人围成一个圈,进行载歌载舞的庆祝方式。集体环圈而舞是土家族“摆手舞”的第四种形态特征。

“摆手舞”与其它民族的手牵手,围圈而舞的形式不同。土家族的“摆手舞”中环圈而舞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领摆人”、“压摆人”和“随摆人”。“领摆人”主要是由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并成为整个“摆手舞”的主导者。“领摆人”根据表演程序的进程与鼓点节奏进行变化动作,“压摆人”与“随摆人”必须与“领摆人”的动作保持一致。

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一直潜藏于他们民族的歌舞艺术中,随着每一代的传承与发展,一直生长于当今社会。那些原始的文化因素在当今文明社会中若隐若现,散发出一束束邈远的文化幽光,让人感到神秘而又韵味悠长。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四川省教育厅课题:《秦巴山区舞蹈传承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SB0021)的研究成果,也是西华师范大学“秦巴山区音乐舞蹈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编号:CXTD2012-1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巫瑞书.“摆手歌”与“古老话”比较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07,(01).

[2]刘楠楠.试论土家族摆手舞形态流传与发展[D].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刘彦,袁革.土家族摆手舞的综合保护与开发[J].湖南社会科学,2007,(06).

土家族舞蹈篇6

一、土家族八宝铜铃舞动作特点

(一)舞蹈动作的模拟性

八宝铜铃舞动作的模拟性主要体现在对马的模仿,梯玛在表演八宝铜铃舞时手握雕有马头的铜铃道具,马头颈部系着五色彩带象征马的鬃毛。舞蹈时大都模仿成一匹挂着响铃的烈马,常出现有牵马、喂马、洗马、逗马、上马、跨马、奔马和下马等形象动作。如“牵马”动作,梯玛手举铜铃快速摇动,退步入场做牵马动作。即左脚站立不动右脚向前跨一步,铜铃向前抖两下;右脚收回向后退半步,铜铃往后拌两下;双手握铜铃高举摇抖,双脚急步向前,手抖铜铃急步回原处;再如“喂马”动作,右脚向前跨一步,膝稍弯,左脚斜伸直,右手摇铜铃三次,左手给铜铃喂料一次。如此往返做三次后,右脚收回复原。模拟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可以说,舞蹈动作的模拟性是少数民族舞蹈的共性,当土家先民面对自然界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而产生恐惧时,便迫切希望获得一种超强力量与之抗衡或得到解脱。于是,人们对动植物加以神化而膜顶崇拜,土家族先民正是在凝结于这种物化形式里的情感和观念中,才获得了具有超模拟性的内涵和意义,也就形成了八宝铜铃舞动作的模拟性特征。

(二)舞蹈动作的简朴性

八宝铜铃舞动作的简朴性主要表现为舞蹈的自然性、生活性和真实性,表演时没有过分的夸张动作和修饰,以自然、简单地基本动律——上身的“摆”、肩部的“抖”、臂部的“扭”、膝部的“颤”和基础舞蹈步伐——走十字步、踩三角步、三进一退步等而贯穿舞蹈始终,同时,在此基础上再配以生活气息浓郁的动作,如“摆郎”动作,即摇铃人围成圆圈,有节奏地摇着铜铃,圈中另两人将一件儿童上衣用绳索从两袖中穿过各拿一头扯直,随着铜铃的节拍,将童衣协调地向前后摆动,意为儿童打秋;也有如双铃打肩胯、双铃逗打、抖肩摇铃、跪地摇铃、勒马摇铃等庄重、粗犷、风趣而富于诙谐的动作,这些动作都是土家族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提炼,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以及强烈的生活气息,反映了土家人的生活情趣、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但不管这些动作性质与风格如何,最终体现的是八宝铜铃舞动作的简朴性特征,从而也造就了土家族八宝铜铃舞朴实、沉稳而粗犷的艺术风格。

(三)舞蹈动作的神秘性

八宝铜铃舞动作因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极具神秘感, 如跪地摇铃、叩头、拜菩萨、打神堂、勒马望神、踩八卦摇铃等等。 梯玛在表演八宝铜铃舞时,通常要进入一种纵情忘我、神气贯通的痴迷状态,即神灵附体。此时舞蹈所呈现出的是舒展飘逸,如痴如醉的痴迷舞态,或急或缓、或重或轻、或浮或沉、变幻多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分析此举可得出,在整个梯玛仪式中,梯玛的表演要达到神人同影同行,再现神的英姿,从而传达神的旨意,表达神的感情。神舞(神附体的舞蹈)在八宝铜铃舞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人、神合而为一的体验,是宗教经验中最神秘的部分,属于宗教神秘主义研究范畴。因此,这种最神秘的部分也构成了土家族八宝铜铃舞的神秘特征。当梯玛进入到特殊的意识状态,使自己成为人神沟通的使者,借神之威,为氏族祈福,为氏族成员驱邪、消灾,以此实现沟通人神的使命。透过八宝铜铃舞“歌舞祈神”的神秘氛围背后,折射出的则是土家族远古骑马游牧迁徙的生活画卷。

二、土家族八宝铜铃舞动作动态特点

动态本意是事物发展变化中的状态、状况。舞蹈的动作动态是指舞蹈时动作在空间运动流程中的变化状态、状况,包括动作的运动方式、运动态式及运动幅度等,动态是舞蹈动作具有空间属性的重要元素。八宝铜铃舞动作来源于土家族的生产劳动生活中,经过加工、提炼后,凝聚着土家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在长期的传衍积淀中,八宝铜铃舞形成了颤抖、扭摆、顺拐的基本动态,其基本动态自始至终贯穿于舞蹈表演中,从而造就了八宝铜铃舞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以及独特的审美特征。以下就八宝铜铃舞动作体系中的显著动作、基本节奏型、基本步伐三个方面进行动态分析:

(一)显著动作

舞蹈显著动作是指在整个舞蹈表演过程中最明显、最突出,且运用最多的动作。八宝铜铃舞中的显著动作无疑是摇铃,摇铃动作特点鲜明,自始至终贯穿于八宝铜铃舞表演中,在整个舞蹈动作体系当中表现的亦最为明显、最为突出,且运用的最多。摇铃动作本身就是一个基础的动态动作,与“顺拐”结合就构成了八宝铜铃舞其中最基本的动律之一。

摇铃动作在空间的运行幅度较小,占领空间也不大,这显然是受到了土家族所居住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即使摇铃与其它动作相结合再配以步伐,其运动的空间也相对有限,它就是以小臂的自然曲伸和大臂的自然长度在空间摇铃击打身体的各部位,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如“打八铃”动作:右腿全蹲,左腿勾脚前伸,右手竖直握铃,依次击打左小腿内侧,左大腿、左手小臂内侧,然后右手向外翻腕,经左肩向后绕头击打右肩,同时换左腿全蹲,左手握铃做反面;再如“左右摇铃”动作:双手握竖铃屈肘于胸前,由右向左摇铃三次,同时屈膝上身随手向左摆动,停一拍后做反面。上述动作都没有向空间放射式的扩张和延伸,更多是以身体为原点向里内聚与收缩,这也体现了八宝铜铃舞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点。

(二)基本节奏型

舞蹈节奏型是指舞蹈动中身体各部位之间动静格局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同一规律。 心脏跳动、血液流动和呼吸是形成舞蹈动作节奏的基础,动作在空间运动时产生的强弱、快慢、深浅等的节奏变化,使动作具有“动的 美感”。只有掌握了节奏的特性,才能保持住舞蹈的风格。八宝铜铃舞以铜铃的响声为节奏,铜铃的响声引领着动作在空间运动的各种变化和造型,在铜铃的金属声中,八宝铜铃舞动作显得格外沉稳、粗犷、有力。摇铃并非芜杂紊乱,而是特别的有章法,用现代音乐记谱法原则可以记录到∣强 弱∣和∣强 次强 弱∣两种节奏型,即2/4和3/4拍。因此摇铃节奏重轻分明,同时使得舞蹈动作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八宝铜铃舞动作都是重拍在下,即第一次颤抖往下沉的特别有力,因此,体现在摇铃时的第一拍节奏也是特别的有力度,响声特别的清脆。在舞蹈中为了烘托气氛,有时还会夹杂吹奏牛角声,但是,这丝毫不会改变和打乱铜铃的基本节奏型。

铜铃是八宝铜铃舞的独有伴奏,在梯玛仪式中,梯玛自己摇铃伴打节奏,边唱边舞,打铃伴奏,舞动自然流畅。根据祭祀的内容和程序的变化,可边唱边舞边摇铃,或只舞、摇铃不唱,或只唱、摇铃不舞,但不管如何摇铃伴打节奏不会终止。因此说,铜铃的响声就是八宝铜铃舞的基本节奏,这也是土家族八宝铜铃舞所独有的艺术特色。

(三)基本步伐

蹈步伐是指与节奏同步进行的双脚在地面起落所形成的下肢运动。相对而言,八宝铜铃舞在土家族民间舞蹈中的步伐最为丰富,其基本步伐归纳起来就有:十字步、踩三角、三进一退步、交叉撇步四种之多。但是步伐较为简单,既不像训练有素的圆场步那般流畅,也不像错步的那般复杂,其基本步伐就是双脚自然交替交叉运动,或自然行进与后退,简单的运动流程和较小的运动幅度决定了八宝铜铃舞在空间的舞动幅度。“一步一颤”是八宝铜铃舞基本步伐的最大特点,它不但赋予了八宝铜铃舞独特的节律性动势,而且通过不断重复使用,加深了摆手舞在空间运动流程的力度和印象。如“十字步”, 右手横握铃,屈肘于肩前,左臂自然下垂,左右脚交替走“十字步”,右手摇铃一次,左手随身体自然摆动,依次往返;再如“三进一退步”,双手横握铃自然下垂,右脚—左脚—右脚交替向前迈一步,再退左脚,行进时颤膝,身体抖动同边跟进,目视前方。此步伐仿佛是游走于神的世界。同时,八宝铜铃舞还有常见的“踩八卦、跑马步、八字步、曲膝辗转步、碎步等步伐,这些都是建立在基本步伐基础之上的衍生步伐,通过这些步伐的综合运用,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八宝铜铃舞的舞动态势和舞动空间,增强了八宝铜铃舞在空间舞动的“流动画面”感。

三、土家族八宝铜铃舞艺术形态分析

(一)“人体拟态”的外部表现形式

“人体拟态”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人体动态本身对自然物态和人的某些情态的一种模仿。在远古时期,土家族先民的语言还处于一种低级阶段,缺乏系统的语言交流,同时,其思维能力也是极其有限,根本不具备利用身体动态使其产生引申义、比喻义和象征义等能力。因此,他们只有通过人体拟态的方式进行示意、交流,这种模仿再现式的简单表现方式,无法摆脱人体外观形态的限制,因此也造就了八宝铜铃舞最为直观的“人体拟态”的外部表现形态。在舞蹈表演中,梯玛用具体的舞蹈动作将土家族先民的狩猎生活、劳作情况作直观的拟态反映,直接体现了八宝铜铃舞简朴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征。如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典型动作——“摆郎”,即摇铃人围成圆圈,有节奏地摇着铜铃,圈中另两人将一件儿童上衣用绳索从两袖中穿过各拿一头扯直,随着铜铃的节拍,将童衣协调地向前后摆动,意为儿童打秋;再如“喂马”动作,围圆圈人原地不动,右脚一齐向前跨一步,膝稍弯,左脚斜伸直,右手摇三下铜铃,左手给铜铃喂料一次(做喂饭状)。这样,连续做三次后,右脚收回复原。这些动作都是在生活中加工提炼后的艺术化模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土家人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

同时,八宝铜铃舞在模拟动物生命形态上有更为明显的具体表现。在舞蹈中,土老司手握象征一匹挂着响铃的烈马舞蹈道具——马头铜铃杖,围绕“马”的生命形态做喂马、逗马、上马、跨马、奔马、赛马、下马一系列成套动作。根据舞姿变化,衍生出跑马摇铃、转马摇铃、跳马摇铃、勒马摇铃、跨马勒缰、跃马闯滩、卧马骑射、双铃斗打、转圈摇铃、抖肩摇铃、横步双铃打肩胯等众多难度技巧动作。八宝铜铃舞对“马”生命形态这种细致入微的模仿,其实就是土家人对生活的一种特殊的体验方式,也是一个情感体验过程,这一系列对“马”生命形态的模拟技巧动作就是土家人对生活的一种升华,其直接作用于并体现在表演者的体态上,呈现出了一种含胸、躬腰、双臂架起、屈膝半蹲的外部形态特征,这种体态特征使得八宝铜铃舞动作在空间呈现收缩、内聚、封闭的运动态势,舞蹈动作都不会有向空间放射式的扩张和延伸的视觉效果。在上述体态与运动态势基础之上,在配以步伐、动律就形成了八宝铜铃舞“顺拐扭摆、屈膝颤抖”的形态特征。

“人体拟态”虽是八宝铜铃舞艺术形态的一种外部表现形式,但它反映的却是土家族先民艰辛迁徙与渔猎、残酷战争与劳动生产的内容。在湘西地区,土家人将自身的模仿能力充分展现在八宝铜铃舞意识中,通过“人体拟态”的方式直接模仿出大脑意识中所支配的动作或形象特征,从而展现出了土家人独特的生活情趣、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二)以“舞”叙事的内部结构形式

舞蹈内部结构形式是指舞蹈作品题材内容的组织和构造。使其从散乱、无序的状态下按舞蹈规律成为创作舞蹈艺术形象统一、有序的整体。八宝铜铃舞以祭祀土家祖先为主线,用歌、舞为艺术材料来组织和构造,把土家族曾经经历过的迁徙、战争、渔猎、农耕等历史元素在舞蹈表演时串成有序的、统一的整体,达到讲述和反映土家族现实社会生活情况。八宝铜铃舞正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具有逻辑性的舞蹈动作,在演绎土家族历史、劳动、生活等内容的同时,造就了八宝铜铃舞独特的以“舞”叙事的内部结构形式。

湘西土家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人们为了记录民族史实、表达民族情感,需要一种“长于叙事”的舞蹈作为外显媒介和信息载体。土 家族八宝铜铃舞正是通过生动的舞蹈语言艺术地叙述其民族的生息、发展、战争、迁徙的历史功绩。比如在模拟鸟兽起舞中,时而飞速旋转、时而腾踏跳跃,身体忽前仰忽后合,脚下穿梭如箭,步伐变化多样,生动地诉说着土家先祖曾经攀藤爬山、骑马狩猎和捕捞的生活情景。再如表现农事活动的砍伐树木、清除荆棘、烧草开荒、播种插秧以及收割、庆丰收等一系列的动作表演,形象的讲述和再现了土家民族历史上曾经历经的劳动生产的劳作画面。在舞蹈形态上体现的是同边顺拐、躯干前倾、屈膝颤抖,并以胯为动力原点,用手摆、肩甩、腰扭、脚蹬及转等构成各种不同形态的舞动态势,这也正是土家先民迁徙山区长期生活的最本质反映。梯玛在表演《起根发祖》一堂中就有念道:“一下砍到了这里/滚天滚地的走呀/芭茅垅里尽是露水/摸索前进/到处都是水/打到哪里/通到哪/……一下砍到了这里/一下伐到了这里/常德澧州府到了/湖里海里/北津城里/金柱金殿上到了/两天两夜火大/火大了就浇水/浇不息就泡水/啰!回去哟回头/坐着船从河里转去/骑着马儿回去/辰州府到了/……”舞蹈表演与唱词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动作粗狂有力、舞姿豪迈洒脱,其中一连串的跳火坑、过门坎、双铃斗打、抖肩摇铃、横步双铃打肩胯、扫堂摇铃、跑马摇铃等高难度动作, 真实的讲述了土家族先民战败后几经辗转迁徙西南的艰辛过程。

八宝铜铃舞在祭祀祖先仪式中,通过其内在的叙事结构,在舞蹈中保留着并用舞蹈语言向后人叙述着民族的过往历史,极力地展现出土家人对于情感生活、精神思想以及审美的追求。八宝铜铃舞的内在叙事结构特征,遵循了土家民族的记忆逻辑和普世生存理念,诗化了土家人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得土家族八宝铜铃舞艺术形态延续发展至今。

时至今日,土家族八宝铜铃舞仍就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世人所接受和喜爱。八宝铜铃舞作为土家族“梯玛文化” 的一种表现形态和重要内容,不仅是一种外显媒介和载体,而更要看到这种艺术形态所体现和包涵的内隐文化价值和意义。因此,提升对土家族八宝铜铃舞的认识意义与研究价值,对于滤清依附于八宝铜铃舞形态之中的迷信成份,还原其本体容貌,以及对于挖掘土家族“梯玛文化”的实质内涵,从而为宗教、祭祀、民俗等学科提供珍贵的研究资料,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省保靖县印刷厂,1984年版

焦娜.土家族八宝铜铃舞的形态研究.科技信息,2011,(6).第3页

李菁.试论土家族八宝铜铃舞的艺术特征.怀化学院学报,2006,(3)

谭建斌.论土家族摆手舞形态特征.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4)

龙泽瑞.龙利农.牛角里吹出的古歌——梯玛神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4

杨昌鑫.土家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5

土家族舞蹈篇7

湘西苗族傩愿舞是在举行“还傩愿”仪式时所表演的一种舞蹈, 它是一种内涵“巫傩”信仰而又不乏“审美”表达的民间艺术形式,宗教、民俗以及艺术杂糅一体,属于巫傩文化范畴。苗族人民通过“还傩愿”仪式来达到除灾去邪,庆丰求吉的目的,彰显了湘西苗族傩愿舞所意蕴的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的深层文化内涵。

湘西苗族傩愿舞它从是祭祀傩公傩娘的仪式中发展起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湘西苗族老艺人石昌秀说:“苗族的《傩愿舞》很早以前是从汉巫传入,但在苗族天长日久,已经苗化,为苗族老司所掌握,成了苗族人民所喜好爱看的舞蹈艺术之一。”另从文献康熙二十八年《凤凰厅志》记载“岁时,祈赛不一,其名宰牲,延巫为诸戏舞,名曰还傩愿”与乾隆十年《永顺县志》记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与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鼓,人各纸面”。① 史料记载充分表明了湘西苗族傩愿舞产生的历史久远性。湘西苗族傩愿舞是以许愿还愿为基本形式,集驱鬼、除邪、祈福、娱神、娱人功能为一体,是一种带有明显宗教意识和信仰体系的宗教戏剧表演性的宗教仪式。湘西苗族“还傩愿”仪式主要在秋后进行,还愿时堂屋正中供桌上摆上木刻的傩公与傩母像以及各种供品,主家请来苗老司还愿酬神,仪式中戴着各种不同性格人物的面具且唱且跳,其典型动律为“颤膝”,再配以脚下各种步伐以及上身“顺、拧、摆、圆”的运动方式,形成了傩愿舞原始、古朴、沉稳的艺术风格。傩愿舞主要表演节目有“开山舞”、“土地舞”、“开路郎君舞”、“仙锋舞”、“八郎舞”、“打铁舞”和“绺巾舞”等。舞蹈表演在酬神时气氛显得格外威严而神秘,在娱人时表现的则是一派诙谐、幽默和风趣场景,其生活化的舞蹈动作和淳朴的舞蹈风格使得傩愿舞深受湘西苗族人民喜爱。

在湘西地区“还傩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几乎每家每户都做过,但凡遇瘟疫盛行、人口不安、五谷不丰、六畜不旺、财运不佳、口角纷争,经巫师卜知后,都要举行这种酬傩祭典,通常是以消灾愿、求子愿、太平愿、求福愿为主内容,其基本仪程有剪纸、写字吊、布置神坛、设神案、扎五彩楼。神案设在正屋中央,神案后放置傩公傩母神像,坛前用竹及彩纸扎成五彩门楼,俗称“桃花洞”。左边门外用晒席扎成王庙一座,挂一张总坛图象,点一盏灯,放泥巴一块,烧上香。所有程序完毕后,再由苗老司主持祭祀仪式,其间表演唱傩歌,跳傩愿舞,整场法事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湘西苗族傩愿舞动作归类及其特点

1.湘西苗族傩愿舞动作归类

湘西苗族傩愿舞动作来源于苗族的日常劳动生活中,经过加工、提炼,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具有很高的审美功能和艺术价值。傩愿舞动作形式多样、体量庞大,按其表现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生活型动作:湘西苗族傩愿舞中的生活型动作表现的是湘西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情景,如《扮先锋娘》中表演的洗脸、梳头、擦身、穿衣、围围裙、洗脚和穿鞋子等等一系列轻柔大方、细致入微的生活动作,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女性的日常生活,极富生活情趣。此类动作体现的是对生活细节的模拟,反映了湘西苗族人民的现实生活。生活型动作直观明了,简单易学,在湘西各市县的广场上经常可以看到由这一类型动作组编的广场舞蹈,男女老少乐在其中。生活型动作充分反映了湘西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

(2)劳作型动作:湘西苗族傩愿舞中的劳作型动作表现的是湘西苗族人民的日常劳作情景。如《土地舞》中表演砍火畲、挖土整地、担粪播种、打鸟除虫、种豆种瓜时,动作表演诙谐风趣;在《开路郎君舞》中表演砍路、烧路、打岩、铺路、扫路时,动作表演刚劲有力。此类动作主要是对苗族人民日常劳作情景的再现,这一系列的舞蹈动作,其实就是苗族祖先传授耕种和劳作知识的行为,充分展示了苗族先祖的智慧和其对风调雨顺以及获得好收成的美好期盼,同时体现出了苗族人民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3)祭祀型动作:湘西苗族傩愿舞祭祀型动作主要是在拜神祭祖时表演,其功能是压邪、镇恶、灭害、除灾、谢神、还愿等。表演时苗巫师左手握绺巾,右手握司刀翩翩起舞。其主要动作有:“三拜”、“撒梅花”、“拜五云”、“拜将”、“飞巾”、“扬尘”等,动作庄重有力,柔中有刚。祭祀型动作反映了苗族人民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祖先的缅怀之情。由于历史原因,加上如今民间大型的“还傩愿”活动基本消失,以及随着老艺人们的相继离去,大量有价值的祭祀动作已失传,空有动作名称载入书册。

2.湘西苗族傩愿舞的动作特点

(1)模拟性:湘西苗族傩愿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作品里很大部分的舞蹈动作都是在模拟和再现生活劳作场景,如《开路郎君舞》的表演中,表演者手持大刀做“砍路” 烧路动作、换拿锄头做挖土、打岩、铺路动作,又换握扫把做扫路等动作;再如《土地舞》表演中的砍火畲、挖土整地、担粪播种以及《扮仙锋娘》中表演的播种、收割、打谷等动作,生动模拟了湘西苗族人民日常劳作的情景,同时,舞蹈中还有大量模拟生活情态的动作,如洗脸、梳头、擦身、穿衣、围围裙、洗脚和穿鞋子等,模拟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可以说,舞蹈动作的模拟性是少数民族舞蹈的共性,也是湘西苗族傩愿舞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这种模仿性还体现着强烈的教育性,湘西苗族后辈在生活中欣赏和参与舞蹈表演时,即可从模仿中学习和掌握到众多的有关生产、生活的经验和知识。

(2)简朴性:湘西苗族傩愿舞动作的简朴性主要表现在表演时的自然性、生活性和真实性,表演时没有过分的夸张动作和修饰。湘西苗族傩愿舞它直接来源湘西苗族人民的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其动作表演散发出了浓郁的、古朴的乡土气息。如《开山舞》中的表演者挥舞板斧,边唱边做劈、砍动作,舞蹈动作简单质 朴;再如《开路郎君舞》中表演的砍路、挖土、铺路、扫路等动作,表演者手中拿的都是些大刀、锄头、扫帚等日常生活道具,所有的动作表演都散发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土地舞》中的表演更是充满着诙谐风趣的喜剧之感,表演者在做每一个动作时,到处抓围观的小孩当“牛”来拉犁耕地。这些动作都是基于在苗族日常生活劳动中的一种提炼和加工,没有夸张和华丽的表演,完全是对生活的一种本真还原。其充分反映了苗家人的生活情趣、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最终体现的是湘西苗族傩愿舞动作的简朴性特征。

(3)神秘性:湘西苗族傩愿舞动作因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显得极具神秘感。如《扮仙锋娘》中,表演者手持两面仙旗,飞舞表示腾云驾雾,摆动表示扫五瘟湿气、牛瘟猪瘴。再如《绺巾舞》中的“飞巾”、“扬尘”、“撒梅花”、“拜五方”、“拜将”等系列动作,表演时苗巫师通常先要进入一种纵情忘我、人神合一(即神灵附体)的状态,痴迷舞态的半梦半醒,动作或急或缓、或重或轻、或浮或沉、变幻多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分析此举可得出,在整个“还傩愿”仪式中,苗巫师的表演要达到神人同影同行,从而代神传达旨意。神舞(神附体的舞蹈)在傩愿舞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人神合一的体验,是宗教经验中最神秘的部分,属于宗教神秘主义研究范畴。因此,这些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动作也形成了苗族傩愿舞的神秘特征。当苗巫师进入到特殊的意识状态,使自己成为人神沟通的使者,借神之威,为氏族祈福,为户主驱邪、消灾,酬恩得太平。透过傩愿舞“歌舞祈神”的神秘氛围背后,反映出的则是苗族人民渴望追求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三、湘西苗族傩愿舞艺术形态解析

1.傩愿舞动作的艺术表现形态

动作是舞蹈艺术的本体,它是构成舞蹈表演最为核心的艺术材料,所以说舞蹈也是一种动作艺术。舞蹈动作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通过对情态化的生活、感悟后的事物包括生命,进行艺术化提炼与加工,从而创造出一种艺术美的动态形式。如《扮仙锋娘》中的“迎风旗”动作,挥舞手中的仙旗表示腾云驾雾,摆动则表示扫五瘟湿气、牛瘟猪瘴。前者以肩关节为支点,整个手臂为轴,竖旗飞舞,动作舒展潇洒;后者以双手手腕发力,在胯两旁垂旗摇摆,动作轻柔飘逸。通过对动作外部形态的改变,即对动作在空间的运动幅度、运动方式和方向以及动作力度等方面的处理,使其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再如《绺巾舞》中的“飞巾”动作,动作表演时在空间呈现出“一顺边”的形态特征,即左脚向左上步,右脚也向左上成右“虚点步”, 颤动左膝一次,同时左手划至左侧“抖刀”,右手向左上方“掸巾”扣右腰。②飞舞的绺巾和“一顺边”的舞姿形态,让整个舞蹈表演充满了生机和韵味;而在“扬尘”、“撒梅花”、“拜五方”、“拜将”等系列动作表演中,上身及上臂随着脚下步伐顺边摆动,膝盖、胯和躯干在空间面上更使身体形成了一种“顺边”和“拧摆”的复合表现形态特征,这种身体形态有利于在劳作过程中更好的借力、发力,使劳动生产事半功倍,充分体现了苗族先民的智慧。“顺、“拧、摆”所形成的舞姿加之颤膝动律,给舞蹈造成了一种或浮或沉、忽闪忽现的迷离感;而《土地舞》中的动作都是对苗族先民生活生产、劳动情形的直观模仿再现,通常表演者的肢体在空间呈现收缩、内聚、封闭的运动态势,运用夸张的“拟态化”肢体动作,使整个舞蹈表演充满着诙谐、滑稽、风趣的喜剧之感。

通过傩愿舞各种不同形态动作的艺术表现,彰显了湘西苗族傩愿舞的艺术表演特色,其舞蹈动作一方面体现了原始巫傩舞神秘浪漫的宗教色彩,一方面又充满了世俗舞蹈娱乐化的喜剧效果,从而既满足了以“舞”祭祀的原始功能,又使人们在身心方面获得了劳动之余的轻松和精神上的愉悦。

2.傩服傩具的物质外化表现形态

傩服傩具是指傩愿舞表演中所穿戴的面具、服饰以及法器与道具,它是苗族傩愿舞本体动作以外最具视觉效果的物质外化形态。通常对于傩愿舞的认识都是源自于其表演时所戴的面具,因此,面具是湘西苗族傩愿舞最显著的外形特征。在整个湘西地区,傩舞面具种类众多、色彩斑斓、造型各异且制作精美,苗族傩愿舞表演中正是通过运用各种不同造型的面具来装饰并完成对傩戏中人物性格、形象的塑造和身份的识别。“土地舞”主要内容是表现一位老人手执拐杖去南山开荒种地、精耕细作的场景。因此,“土地公”面具刻画成面目慈善、精神矍铄、气色红润且留有白眉白须的老人形象,表演者戴上这种艺术化的面具,不但强化了“土地公” 朴实的形象和憨厚性格,还体现了“土地舞”古朴、诙谐风趣的表演风格;传说“开山舞”中的人物开山长相丑而力大无穷,所以“开山神”面具制作以赤色为底,刻上犄角、獠牙、火眉、金目、剑鬓、面部狰狞凶悍,显得威风凛凛,戴上此面具就是手握板斧的“开山神”,因此,舞蹈表演中的劈、砍、斩等动作,必须做的刚健、粗犷、有力,以表现“开山神”劈斩精邪及与自然作斗争的雄伟气魄。“半截脸子”是“八郎舞”中屠宰神蛮氏八郎的专有面具,此面具在苗族傩愿舞所有表演节目中表现的最为艺术化,通过截留的艺术制作手法造就了其形态的残缺美。“半截脸子”造型独特,头顶发髻,红脸粗眉,微眯眼、八字胡,而嘴和下巴则空留出来,戴上这种“残缺”的面具表演,不但可以调动和发挥观众的艺术想象力,同时还使表演者真正达到融入“人神合一”的表演境界。③同时 傩愿舞表演时所穿的五彩缤纷的服装、配饰及各样式的法器和道具,进一步渲染了整个表演气氛和增强了傩愿舞表演的观赏性和仪式感。

傩服傩具是假面模拟巫术与傩事驱赶巫术下的一种产物,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发展,已成为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并有着独特表意性质的一种象征符号。傩舞面具更是 成为了美学意识作用下的一种独立艺术形态,它在湘西苗族傩愿舞表演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傩愿舞最具标志性的外部形态特征。

3.舞蹈叙事的内部结构方式

舞蹈内部结构是指舞蹈作品内容的组织和构造。利用某种方式使单一、散乱、无序状态下的动作按照舞蹈艺术规律,使其形成统一有序的,具有逻辑关联性的舞蹈整体。湘西苗族傩愿舞以祭祀傩公傩娘为主线,用歌、舞为艺术材料来组织和构造,把苗族的历史传说与民族生息、发展、迁徙、战争的历史功绩以及渔猎、农耕等内容在舞蹈表演时串成有序的、统一的整体,形成艺术的讲述湘西苗族社会历史生活情况。

湘西苗族傩愿舞历经千年至今还在湘西苗族地区流传,除了因其别具一格的艺术表演形式外,还同其内在的舞蹈叙事性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湘西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人们为了表达情感、传授知识、经验以及记录民族史实,需要一种“长于叙事”的舞蹈作为载体。傩愿舞正是通过以“舞”叙事的结构方式,用舞蹈语言在记录着并向后人叙述着苗族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一些事,比如“土地舞”表演的是一位面戴精神抖擞面具的老人,手执拐杖在南山开荒耕种的场景。通过砍火畲、挖土整地、担粪、播种、打鸟、除虫、种豆、种瓜等大量的原始农耕动作,真实记录了苗族先民刀耕火种的生活历程。再如“打铁舞”中的表演,舞者头包红帕,手持马鞭,腰挂和牛角,舞姿有劈山、架炉、拉风箱、打铁、打虎叉等,动作表演时而飞速旋转、时而腾踏跳跃,身体忽前仰忽后翻,脚下步伐变化多样,舞蹈生动记录了苗族先民早期的冶炼活动,并通过舞蹈向后人传授冶炼技术知识;《八郎舞》、《开山舞》则以其折折扣扣的舞蹈动作,层次分明的舞蹈节奏以及刚健而优美的舞姿,模拟了苗族先民的原始生活,整个舞蹈表演内容翔实的记录了苗族先民迁徙、开发家园以及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艰辛过程。可以说,湘西苗族傩愿舞都是通过提炼创造的舞蹈动作语汇和组织加工后的艺术形象,来记录着并向后人叙述着苗族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一些事,傩愿舞通过其叙事性结构舞蹈,有力展示了苗族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制度和历史面貌特征。

湘西苗族傩愿舞通过其丰富而生动的舞蹈动作、色彩斑斓、形态迥异的傩服傩具以及其舞蹈叙事性的结构方式,极力地展现出了苗族人民的情感生活、精神思想以及审美追求。湘西苗族傩愿舞的艺术形态特征,遵循了其民族的记忆逻辑和普世生存理念,诗化了苗族人民最基础的生活情感和生活经验,从而使得湘西苗族傩愿舞艺术形态延续发展至今。

注释:

①②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M].湖南省保靖县印刷厂,1984.

③陆群 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M].民族出版社,2012.

参考文献:

[1]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M].湖南省保靖县印刷厂,1984.

[2]陆群.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M].民族出版社,2012.

[3]杨选民,杨昌鑫.文化人类学的湘西文本——土家族苗族历史文化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4]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民族出版社,2003.

[5]孙文辉.巫傩之祭——文化人类学的中国文本[M].岳麓书社,2006.

土家族舞蹈篇8

当地的幼儿深受本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我们从弘扬本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入手,着重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萌发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的兴趣,启迪幼儿创造本土文化的意识,并在与幼儿一起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创编了一系列取材于舟曲民间生活,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儿童歌曲、舞蹈以及适合幼儿的节奏乐曲。同时,我们不断探索、建构、优化具有本土文化教育特色的幼儿园校本课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本土民歌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传统艺术是每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最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幼儿在生活中能够亲身感受得到、触摸得到的。因此,我们在唱歌教学中融入了舟曲传统音乐素材,将这些和生活紧密相联的本土音乐与儿童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都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创设音乐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对本土音乐的兴趣

幼儿本土音乐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让幼儿在有趣的民间音乐教学活动中陶冶性情,逐步认识和了解本土民间音乐。我们精心筛选了一些优秀、健康、积极向上的民间歌曲,渗透于幼儿歌唱教学活动中,让其体会民间艺术的魅力。

我们注重通过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因此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去看、去听、去摸、去感知,使他们获取对物体最直观、形象、具体的印象,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愿望。同时我们录制了一些光碟和磁带,在课休时间组织幼儿自由欣赏。因为这些音乐素材都取自幼儿生活,所以大家兴趣特别高,如在欣赏〈〈牛儿,你和我交上了好朋友》这首歌曲时,教室内气氛活跃,有些男孩子当场作秀表演耕地、喊牛等情景,孩子们纷纷讨论自己见过的牛和牛的一些本领。短短的几分钟,有些幼儿已经能够基本哼唱歌曲,一段随意的欣赏超乎了预期的效果。

在音乐活动室四周的墙壁上,我们布置了贴画,如:少数民族的服饰,民族舞蹈示意图和一些有情节的插图等;并设立了本土民族音乐区,摆放了舟曲民族头饰、腰带、口弦等,通过幼儿的欣赏、交流、摆弄等,感受民间音乐的美,逐步萌发了其对本土音乐的兴趣。通过“听”和“看”,潜移默化地使民间音乐在幼儿脑中扎根,调动他们对本土音乐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对本土音乐的学习欲望。

(二)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促使幼儿主动学习

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因此,我们采用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让幼儿在活泼有趣的音乐中,自然地学习民间歌曲。如:以〈〈红红的灯会》这首歌为例。舟曲每逢正月十九,是一个类似过年的盛大节日,各村各寨都把自己所供奉的“婆婆”(菩萨)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在晚上抬着轿子,按“婆婆”排位大小依次游街,广大市民则以挂荷包、挂红袍、钻轿子等形式来祝贺一年的风调雨顺和祈求来年一切如意。到了晚上,舟曲的大街小巷搭满松棚,松棚的顶上和两侧则挂满各式各样的灯笼,五彩缤纷的灯笼交相辉映,使小城亮如白昼,〈〈红红的灯会》正是歌唱了舟曲正月十九传统灯会的情景,当老师拿出一些正月十九晚上拍的图片时,身临其境的感觉早已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在〈〈红红的灯会》这首歌曲的CD碟片的引导下,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走进了音乐的世界。

(三)将本土歌曲和主题活动有机结合,灵活地选择民间歌曲

舟曲本土民间歌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幼儿的唱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每一学期中,我们都要进行各种主题活动,同时又根据各主题选择相应的民间歌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在2007年秋季学期国庆节时,教唱《拉尕山寨》这首歌,使幼儿加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升华到对祖国的热爱。在2008年春季学期第四周举行的“春姑娘来了”主题活动中,学习舟曲民歌〈〈放风箏》,老师通过谈话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象:柳树发芽,花开了,草绿了,小朋友都到操场上放风筝……然后出示舟曲“社火”中的放风筝片段,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优美的曲调,引导幼儿充分体会春到舟曲的美丽景象,培养了他们热爱舟曲、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本土民族舞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渗透

具有藏族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历史悠久且形式多样,是舟曲的风俗习惯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最直率、最真挚的表现,蕴藏着广阔、博大的民族文化内涵,传颂着舟曲人民自爱、自信、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质朴、勤奋、乐观的民族神韵。因此,在幼儿园,我们充分挖掘一些优秀的、适合幼儿学习的本土民族舞蹈素材,以激发幼儿对民间舞蹈艺术的兴趣为切入点,向广大幼儿普及本土民族舞蹈文化,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一)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本土民族舞蹈文化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舟曲的民族舞音乐曲调活泼、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幼儿也十分喜欢这类音乐作品。鲜明的情绪色彩容易感染幼儿,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有强烈节奏特点的旋律则常常会引起孩子们的动作反应,他们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打拍子、晃动身体或做动作。因此,我们经常组织幼儿观看和参加一些舟曲的民间文艺活动,并利用孩子们吃早点前及课余休息的这段时间,播放一些欢快、优美的舟曲民族舞音乐,并讲解音乐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再配上具有典型民族特点的动作,同时告诉孩子这些动作所表达的含义,让幼儿来初步感受自己家乡的本土舞蹈艺术。同时,我们还组织幼儿观看一些舟曲民间传说故事图片和民间舞表演,这些生动的民间传说和独特古朴的舞蹈都产生于舟曲人民生活的土壤中,它用舟曲人自己的美学观点,向幼儿展示了一幅幅舟曲祖辈们生活的生动画面。丰富的本土舞音乐开拓了幼儿的视野,多彩的本土音乐方式吸引了幼儿的视线,持久的音乐熏陶使幼儿对本土民族舞的爱好大大增加,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本土文化的兴趣。

(二)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本土民族舞文化

有了日常生活中初步感受的经验,再加上孩子们自己在社区接触到的一些知识,孩子们学习起本土民族舞就容易得多了。我们深入民间收集本土民族舞蹈音乐素材,筛选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浅显易懂的舞蹈音乐素材,整理汇编,既保留本土民族舞蹈原有的风格,又具有幼儿特点。学习本土民族舞蹈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即先学习民族舞中最具典型特点的动作,如〈〈放风筝〉〉的颤膝、平步、放风箏等动作,《锅庄》中的弹口弦、背水等动作,有了这些动作基础,再将各动作贯穿起来,使得学习成品舞便得心应手。

(三)创作活动中表演本土民族舞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准备,幼儿基本上掌握了舟曲民族舞蹈的动作特点。舟曲民族舞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一旦为孩子所接受,必然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他们的兴趣交相辉映,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编舞蹈动作,充分发掘幼儿的潜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孩子们在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把已熟练掌握的动作编入歌曲,边唱边舞,来抒发内心的感情。如在学会舟曲民间歌曲《拉尕山寨》后,我们要求班上的孩子用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结果孩子们积极举手参与创作表演,最后用采花、捧花、背背篓下山等动作,完整地、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歌曲内容。

(四)在欣赏过程中发现本土民族舞蹈特色

有了感受、学习、表演的实践,孩子们掌握本土民族舞的水平则会更进一步,其复习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欣赏一些优秀的本土民族舞蹈作品,从中寻找舞蹈作品的动作素材和民族特点。一段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都有两个特点:一方面立足于人们生活的原貌,从中提取丰富的动作形象;另一方面则涉取本民族的舞蹈文化,创作出有地方特点、有韵律的动作语言,使作品既有情趣,又有自己的特性。幼儿的心灵是一个博大而又透亮的水晶体,具有无限的可塑性,幼儿学习和欣赏本土民族舞蹈作品,不只是为了拥有自己民族特性或自身光彩,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还是一种“育人”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民族的特色,而且可以培养孩子们热爱民间舞蹈艺术的美好情怀。

三、民间音乐在幼儿打击乐活动中的开展

目前幼儿教学中,我们所开展的音乐活动形式单一,适合幼儿学习的音乐素材很少,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也很有限。于是,我们便将目光转向形式各异、体裁纷呈的舟曲民间音乐,将其融入到幼儿的打击乐活动中,使其弥补这一缺憾,它既容易走进幼儿的心灵,为幼儿所理解接受,同时又便于收集、易于使用。

(一)认识本土特色乐器,培养音乐情趣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节奏性活动是为广大幼儿喜欢的。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一些本土特色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我们在音乐活动室内,布置打击乐器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乐器,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老师们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如学习〈〈什么乐器在歌唱》,准备口弦、三角铁、竹筷、钹、喇叭、小鼓、竹板,让幼儿用这些乐器进行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舟曲特色乐器的音质、音色。通过有节奏的训练,联系这些乐器的特点,培养其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学习兴趣。

(二)熟悉乐曲,提高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舟曲民间音乐取材于民间,反映着幼儿的周边生活,这使得幼儿容易理解音乐内容,易于幼儿倾听音乐和打击乐器。首先,我们引导幼儿了解歌曲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打击乐的兴趣性和表现力。然后,鼓励幼儿仔细听,感受音乐的性质、力度、速度、节奏及段落等,在听音乐的基础上随音乐拍手逐渐熟悉音乐。在学习《舟曲秩歌》时,因为旋律是大家所熟悉的,有些幼儿还会轻声哼唱,经过鼓励,幼儿大胆地拿起钹、锣、小鼓等乐器,开始为音乐打节奏,幼儿的学习兴趣高涨。

(三)随着音乐打击乐器,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舟曲民间音乐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从各方面促进了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民间音乐中大量健康、富有幼儿情趣的歌曲,为幼儿提供了发展良好性格品质的途径。在打击乐活动中,由于注重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使胆小、不善于表现的幼儿增强了自信心,性格孤僻的幼儿变得活泼起来。由于民间音乐来自生活,深深吸引着幼儿,激发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孩子们从学打节奏到创编花样动作,兴趣始终很高,只要一有空,便会拿起乐器敲敲打打,有时还会一边讨论一边打节奏。

上一篇:舞蹈大赛范文 下一篇:舞蹈服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