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舞蹈范文

时间:2023-03-17 07:31:08

土家族舞蹈

土家族舞蹈范文第1篇

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与土家族历史一样悠久,是原生态的原始舞蹈。除了具有一般的艺术功能外,更突出的是实际功用。

娱乐。土家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凡大型活动都有舞蹈的出现。节日喜庆、丰收还愿、迎宾待客、祭祀鬼神、婚嫁丧祭、集会示威,甚至劳动之余都要以舞示意。舞蹈联系着土家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们抒感,表达思想,激发斗志,精神寄托的重要手段。通过歌舞,既抒发了心中的欢悦之情,又带来了新的希望。例如:《摆手舞》表达了土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劳动后的愉快;《八宝铜铃舞》是土家族法师“梯玛”一人的仪式舞蹈,在新中国成立后经民间艺人加工改造,现已发展成群众性的男子自娱集体舞。可以说,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之娱乐功能,是在土家族人民赞美生活,憧憬未来的寻求中产生,又在寻求中发展的。

健身。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种类繁多,无论是宗教祭祀性舞蹈,还是自娱自乐性舞蹈,都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且已被人认识。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的健身功能往往是与自娱自乐、抒怀、交流情感等功能融为一体的,这在现代艺术家们编创的普及性《长阳巴山舞》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长阳巴山舞》起源于素有歌舞之乡的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在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跳丧舞》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一种民族体育舞蹈。这种表现形式灵活、普及性极高的广场集体舞,它的娱乐性和健身性结合紧密,一些中老年人还将其作为健身的一种主要方法。

审美。舞蹈是生活的一种艺术的再现,通过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不仅可以认识土家人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性格,而且可以表达土家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审美的情感。土家族先民对舞蹈的审美功能早有追求,如《茅古斯舞》,被称为“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从其服饰、道具到表演形式、表演内容,茅古斯真实地再现了父系社会至五代时期土家人的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及婚姻习俗状况,保持了土家民族天性劲勇、豪放粗犷的性格及原始的审美意识。舞蹈是美的创造,能给人灵感,舞蹈是美的追求,能给人熏陶。我们通过观赏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不但加深对土家族的了解,而且得到美的享受。

教育。土家族的先民常常是通过宗教祭祀、节日庆典、民风民俗等活动,将各方面的知识用舞蹈的形式传播给青年一代,使之受教育。尤其是土家族宗教职业“梯玛”(即巫师),作为土家族至高无上的宗教传播者,便利用舞蹈方式,以传播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使土家族宗教舞蹈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巨大作用。如在土家族民间祭祀活动中为主要表演形式的《摆手舞》,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演示土家先民的耕作劳动技能,其教育作用明显。

感召。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其他民族舞蹈一样,在同本民族的历史、宗教、习俗、生活、性格相结合中,往往会成为民族的一种象征,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例如: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第一个属马日,土家族为驱邪送瘟举行的图腾崇拜的跳马节,其中的《跳马舞》就是土家族人希望通过激烈的跳马舞蹈形式的图腾崇拜,获得积极奋进的精神力量。又如土家族最富有代表性的民间祭祀性舞蹈《摆手舞》,舞蹈中所表现的是土家族人为了消灾避难,祈求神灵庇护和自卫抗敌(舞蹈中有复杂的军事战内容,还摆出有套路阵法),体现了土家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反映了土家族人对先民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它召唤着土家族人继承祖先业绩,发扬民族精神,奋勇前进,永不停息。

土家族舞蹈范文第2篇

土家族是一个热爱舞蹈的民族。时至今日,湘西地区流行的土家族舞蹈有“摆手舞”、“铜铃舞”、“毛谷斯舞”、“梅嫦舞”、“团鸡舞”、“八幅罗裙舞”、“造旗舞”、“合飞舞”等。最为流行的是“摆手舞”、“铜铃舞”。从汉族吸收过来的“花灯歌舞”、“九子鞭”、“狮舞”、“龙舞”以及傩愿中的舞蹈,广在土家族中流传。特别是逢年过节、民族传统节日,各种舞蹈都以独具的形式和风格,出现在土家族山寨、调年坪、摆手堂。土家族人爱跳舞,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舞蹈。他们祭祀祖先、节日庆典要跳舞;恋爱求偶、婚姻嫁娶要跳舞;迎送亲友、聚会饮宴要跳舞。在社会生活中,土家族人以舞蹈的方式来抒情、叙事、言理、娱乐。舞蹈已成为土家族社会生活中重要的集体行为,成为他们表达内心诉求的形象语言。各种功能的土家族舞蹈也随物候节令和社会生活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深入到每一个土家人的内心,铸造着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民族性格。逢年过节是土家族人风俗习惯集中表现的场合,也是舞蹈表演的主要场合。土家族的节日很多,大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土地节、春社节、清明节、牛王节、端午节、晒龙袍节、月半节、女儿会、中秋节、朔日、立冬节、腊八节、小年、团年等。据统计,湘西土家族的大小节日每年多达30多个[1](P306)。盛大的节日需要热烈喜庆的气氛,舞蹈因此而成为人们的最爱,各种节日活动的高潮和核心就是激动人心的舞蹈场景。

节日之外,土家人也舞姿婆娑,乐此不疲。族群成员的人生大事如出生、成年、生子、生病、死亡等,族群的全体成员也要“缘事而发”尽情歌舞,为生者欢乐,为死者哀悼,以舞传情,以舞会友,用形体动作来表达族群间彼此温暖的关爱。关于土家族舞蹈源流的考察与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民族学界,舞蹈界似乎还未见有深入探索的研究成果问世。由于学科、专业划分和研究者学术背景方向的限定,民族学界过去对土家族舞蹈及其源流的研究,大都将之视为民俗现象来进行考察和讨论,其中知名专论成果如上世纪80年代段绪光的《巴渝舞的源和流》、李万生的《土家舞蹈探源》,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黄兆雪的《摆手舞的社会功能及发展趋势》、卢亚的《毛谷斯之迷初探》、陈廷亮的《土家族舞蹈中的动物仿生学》等。2005年陈廷亮教授的《土家族“毛谷斯”文化本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表,虽然从专业划分和学术背景来说,该论文应该划归为“民族学”或中国民间文化中的舞蹈发展史成果范畴,但作者思路开阔、论述缜密,众多例证材料的具体内容都显示出“毛谷斯”这种土家族古老原生态舞蹈的表演形式及其与土家文化本源关系。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土家族舞蹈的人文历史背景,所以我们把着眼点放在了土家族舞蹈文化的生存状态上。土家族舞蹈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还流传于土家族聚居区内,它们基本保留着原始的舞蹈形态。

土家族人自古以来爱跳舞,《华阳国志•巴志》载:“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2](P170)在清朝,土家族诗人彭施铎写道:“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这首竹枝词生动地描绘了当年湖南永顺土司城土王祠前跳摆手舞的盛景。在土家族地区,原始宗教极为盛行。巫师“梯玛”威望极高,他们利用宗教祭祀活动把大量文化遗产继承下来,为宗教服务,对于舞蹈艺术而言,他们成了土家族舞蹈的传承人,梯玛在解钱、许生、许愿、求子等祭祀仪式中,表演了许多传统舞蹈,如八宝铜铃舞就是由梯玛表演的非常有代表性的仪式舞蹈。土家族舞蹈生存状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在其中也就包括了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宗教仪式、祭祖祈神、节日聚会等各种民俗事象。土家族舞蹈是土家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节日、祭祀、习俗,并以年为周期,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不同的节日、祭祀、习俗形成了程式化、仪式化以及禁忌等约定俗成的风俗。民族风俗为土家族舞蹈提供了广泛的舞台,也增添了民族文化色彩,土家族日常生活习俗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是民间艺术取之不竭的源泉;在土家族舞蹈“摆手舞”、“毛谷斯”、“跳丧”等舞蹈中体现了土家族民俗文化精髓,也是民俗思想的体现。

陈廷亮教授在其《土家族舞蹈中的动物仿生学》一文中指出:“土家族舞蹈大都具有模拟动物形态的舞蹈形式,对这种极具情趣的动物模拟型舞的研究,已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舞蹈动物仿生学。沿着历史的长河逆流而上,我们发现土家族舞蹈中对动物的模拟源于图腾崇拜、狩猎和娱乐。”[3](P27)原始宗教在土家族地区极为盛行,巫师梯玛成了土家族舞蹈的传承人之一。“巫舞”作为一种原始宗教文化的发生,“巫”最初便是以“舞”事“无形”者,而“舞”则是以“巫”籍以事“无形”的唯一手段。土家族舞蹈作为土家先民狩猎、迁徙、生产、生活的艺术反映,伴随着巫文化在土家族地区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土家族舞蹈中,无论是摆手舞、毛谷斯舞还是跳丧舞等,都属巫祭舞蹈,都带有巫风色彩与特色。

土家族人善舞的表现最能体现在摆手舞的技艺上。摆手舞是土家族地区传播最广,名声最响,规模庞大的舞种。摆手舞按跳舞人数规模可分为“大摆手舞”和“小摆手舞”两种形式,“大摆手舞”表演的多数是军功战舞,“小摆手舞”表演的是祈祷年丰农事,“大摆手舞”三年举行一次,“小摆手舞”每年都举行。摆手时,一般都要开展三天三夜,在活动中人们以歌舞为主,中间穿插着古老的土家族舞蹈。摆手,土家语称作“舍巴巴”,意思就是玩摆手,它是土家人祭祖娱神的一种仪式。

据考证,这种称谓相当久远,自有这种习俗以来,摆手就此定型。它成为了土家族人绵延千年的风俗。摆手舞动作节奏轻重分明,以锣鼓伴奏指挥摆手队伍和变换动作与队形,动作以手摆动最多,脚是随着手的摆动踏着节拍,双膝自然闪动,手一般摆得较低,不超过肩,其节奏多为重拍在下,即第一拍始终往下沉,显得稳重粗犷,健美有力。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显示,摆手舞动作可分成四类:一是娱乐性动作,如单摆、双摆、回旋摆;二是旱地生产动作,如砍火砂、挖土、摘包谷等;三是水田耕作动作,如插秧、踩田、割谷、打谷等;四是生活动作的模拟,如打粑粑、打蚊子、梳头、喝豆浆、打草鞋、钓鱼、打猪草等。土家族人善舞表现也体现在铜铃舞的技艺上。铜铃舞又称“八宝铜铃”,它是土老司“解钱”时的仪式舞蹈,是土老司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的一种方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土老司在“解钱”活动时,主人家杀猪宰羊,宾朋来自四面八方,人们纷纷前来观看,久而久之,它就成了土家族人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铜铃舞在表演时,土老司头戴法帽风冠,身穿八幅罗裙,手拿八宝铜铃,边摇铃边舞蹈,他双膝稍曲,顺拐摇铃,颤抖摆扭,粗犷有力。据民间传说,“八宝铜铃”象征土老司的一匹宝马,土老司摇铃舞蹈时,常出现一些喂马、逗马、上马、跨马、奔马和下马的形象动作。土家族人善舞表现在毛谷斯舞的技艺上。

毛谷斯舞是土家人纪念祖先、开拓荒野、刀耕火种、捕鱼狩猎等创世业绩的一种原始舞蹈。[4](P103)毛谷斯舞近似于戏曲的写意,既具有舞蹈的雏形,又带有戏剧的表演性,是土家族祭祀的一种舞蹈。跳毛谷斯舞,土家族人叫“拔步长”或“玩拔步”,就是用茅草、稻草、棕树、桐叶或芭蕉叶织成衣服,一般作成5块,一块扎在腰间,一块围在肋下,两块搭肩系在左右臂上,一块作头套蒙面,要装扮15大个“毛谷斯”,意为祖辈儿孙一家人。他们表演的内容大多为祭祀祖先和教育后代,在土家族传统的摆手活动中穿行。毛谷斯舞表演时曲膝抖身,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唰唰作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它的动作古朴,是土家族先人对狩猎生活及大量动物姿态的模仿。湘西土家族人的毛谷斯舞已有千多年的发展沿革史了,若定要考证出准确的产生年限,谁也说不清。但可以肯定,它和土家族摆手舞是同源同时的,因为毛谷斯舞是穿插在摆手舞活动中的一种原始戏剧表演活动。据《永顺府志》(清乾隆版)载:“土家各寨有摆手堂,又名鬼堂,谓是已故土官阴署,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夜间打锣击鼓,男女聚集跳舞大歌,名曰摆手。”在土家摆手中,它包括了祭祀仪式及毛谷斯舞等多项内容,可见,毛谷斯舞这种戏剧表演形式是宗教原始文化的残存,它是宗教同艺术的接连,从毛谷斯舞的产生条件来看,千百年来,宗教与艺术都是血肉相连的整体。土家人善舞还表现在跳马舞的技艺上。“跳马”是土家族的习俗,旧历正月十五以后,第一个属马曰,土家族举行驱邪、遣送瘟神祭祀活动,跳起一种名为“跳马舞”的舞蹈,属祭祀舞蹈的范畴。

据《土家族风俗志》载:“湘西古丈县热溪向家祖公,远古时从沅陵县清水莲花池搬来,曾家祖公从石马潭迁到热溪来住,这里山高林密,不见天日,阴森森的。每天夜晚,山林里常出现蓝火焰,飘来流去。两家祖公认为是鬼怪作祟,决定竖起山林土地庙,请山林土地赶鬼怪。他们想山林土地赶鬼,要骑马方才能赶得上鬼怪,于是兴起了扎马、敬马、跳马,祭祀山林土地,祈求平安吉利的活动。世代相承,演变成了祈神的祭祀性舞蹈。”[5](P123)人们在正月十五后的第一个“马日”,举行跳马祭祀,三天前就将马扎备好,亲朋好友相继而来,寨里装点打扮马场,宣布祭祀俗规。马日那天,参加跳马的人全部睡觉休息,午时,第一声铁炮响,跳马人起来,第二声铁炮响就开始装马,第三声铁炮响,唢呐、长号锣鼓齐鸣,马队便向马场出发。马队进入马场后,踏着锣鼓点,依次跑圈和变换动作。跳马的人头戴草帽,身穿各色便衣、便裤、草鞋,表演着马跑、马嘶、马踢脚、马打滚、马摇头抖鬃、马甩尾巴等动作。传说瘟疫虫旱灾情是判官放出来的,所以杀判官是跳马的高潮,跳马者将判官杀倒,算是驱走了瘟疫虫旱灾情。接着,马队奔驰跳跃,大家将“马”堆积焚烧,表示将马献给了山林土地,跳马舞也就宣告结束。土家族人善舞也表现在造旗舞的技艺上。造旗舞是土家人每年正月在“调年摆手”之前跳的一种风俗舞蹈。人们首先要选定“调年”地点,然后旗手们踏着鼓手所击出的节奏,耍旗舞动。造旗舞的动作有“细步”、“慢步”、“进退步”、“换位”等,跳时自由、流畅,每个动作都可任意反复,主要是根据击鼓者指挥变化,直到人们围成大圆圈,旗手们才将旗帜靠于或插于“调年”场的四周,众人便跳起“调年摆手舞”。

土家族人用舞蹈祭祀祖先祈愿幸福。土家族崇拜祖先,祖先是他们心目中最亲切最神圣的神祗。在他们看来,冥冥之中祖先的英灵无处不在,主宰着家族的兴旺发达和个人的前程命运。土家人崇拜“八部大王”,一年一祭,形成了土家人特有的节令习俗,因祭祀“八部大王”时必须跳摆手舞,所以祭祀活动也称“摆手”。摆手舞作为祭祀舞蹈,它是用“摆手”这种特殊的形式告知祖先,祈求祖先的保佑,祈求幸福。摆手舞以它淳朴的舞姿和巨幅的画面,展现了土家族历史和生活图景,作为祭祀舞蹈,它与祭祀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与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是分不开的。它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随着本民族的发展,经过不断的丰富、发展而成为今天风格独特的民族舞蹈。土家族舞蹈生存传衍的空间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土家族人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舞蹈来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舞蹈成了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调查时发现,土家族舞蹈始终保持着“实用———审美”的综合价值结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比如,在古代,土家先民还对洪水、瘟疫等自然现象不甚了解,又缺乏征服自然的能力,于是将这种天灾人祸归结为“神灵”的力量。加之统治阶级趁机愚弄人们,利用其作为统治工具,使祭祀逐渐演变为一种世代相传的仪式,并使舞蹈的性质发生了某些程度变化。舞蹈祭祀功能基本上是消极、落后的,尤其是对一些文明程度较为落后的地区影响较大。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加强了土家族人民之间的凝聚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在促进宗族团结和谐与抵御外来侵略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土家族用舞蹈驱邪逐鬼保佑平安。在原始的土家族社会,巫与医是不区分的,人生病了,或家中动物生病了,都被认为是撞上鬼了,要请巫师到家来驱除恶鬼,赶走瘟疫。小病做小的仪式,大病做大的仪式,有舞蹈参与的仪式往往是大的仪式。男巫师,土家族人称“梯玛”;女巫师,称“仙娘”。在土家族人心中,巫师通常被视为神灵的使者,是人间此岸与冥界、天界彼岸的精神媒介,具有一定的超人的神秘性。在土家族舞蹈中,我们常常可见到巫师的身影。例如,农历八月十五到十月十五日内,梯玛要为人们求子、求富、解结、消灾、治病、求雨和迁烟火。在此期间,梯玛要为其作法事。祭祀活动一般从下午太阳下山开始,吹牛角、摇铜铃、舞师刀、唱神歌、作法事。请梯玛,一般要杀牛,要接客吃牛,牛头和牛的四蹄要给梯玛作为酬谢。梯玛在祭祀中必跳粗犷健美的铜铃舞。旧时铜铃舞只是梯玛独舞,现今逐步由一人舞发展到“行堂”与“坐堂”。“行堂”是走着舞,行堂以舞为主,动作丰富,幅度较大,技艺较高;“坐堂”是坐在长凳上舞,坐堂以歌为主,动作零碎,一边摇铃,随着歌声腿和身体不停的颤动,迷信色彩比较浓厚。建国后铜铃舞逐渐形成男子集体舞形式,成为土家族舞蹈代表性舞蹈之一。土家族用舞蹈超度亡灵祭奠死者。土家族舞蹈的丧祭功能十分明显,它是每一个土家族人都最珍视的文化传统。丧葬舞蹈的舞蹈形式最为原始古老,舞蹈中带着隐秘的话语,堪称人类肢体语言的“活化石”。古代土家族人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和需要找到用舞蹈来沟通祖先亡灵的方法,用舞蹈姿态中隐藏的神秘话语连接人与鬼魂的世界,向活着的人解释人生,解释世界。

土家族跳丧舞最能表现人们对“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的生死观念,它也是土家族源远流长的葬丧祭祀歌舞仪式。在鄂西,葬丧舞也叫“撒尔嗬”,它最能体现出土家族葬丧文化中的虎图腾崇拜和巫术。鄂西土家族人跳“撒尔嗬”,他们在悼念死者的灵堂前举行仪式,通过一人击鼓指挥,众人跳舞表演表现出土家族古代生产劳动状况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撒尔嗬”古朴典雅,节奏明快,步伐严谨,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通过这种欢快的跳丧歌舞活动,使民间悲哀的丧事转化为喜事,起了娱人娱神的作用。跳丧舞的动作特征十分明显,其步伐非常严谨,二人动作讲究对称,均衡协调;在整个跳动过程中没有静止造型,而是处于连续不断地“摆动”和“悠颤”动态,俗称“头儿摆两摆,身子歪两歪,屁股甩两甩,脚步踹两踹”,全身配合显得节奏明朗,灵活美观。“撒尔嗬”表现了人类死亡这一永恒现象,它是信仰与理性的产物,是土家族特有的哲学观和价值观。

土家族用舞蹈恋爱求婚。舞蹈是具有诗化、仪式化的一种非常生动的表演形式,在人生盛大节日里,它与土家族人恋爱婚配相结合,相得益彰。湘西土家族人跳小摆手舞,每年正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一结束;适时,四面八方的人们早早赶来,来到专门跳舞的“摆手堂”,参加者、观看者多达数千人。人们所吟唱的旋律平稳,节奏规整,感情抒发细腻;当唱到男女谈情说爱时,音调柔和低微,旋律婉转舒缓,如情人切切私语,即土家族人常说的“一片缠绵摆手歌”。舞蹈为爱情而舞、为恋爱联姻而舞、为生活而舞的目的性,在这种场合最具有说服力。人类学家认为,土家族摆手堂,是姑娘小伙缔结美好姻缘的场合,它关系到族群兴衰大事,牵连到子孙繁衍的千秋大业,因而舞蹈是土家人最隆重节目中的载体,也是他们相对封闭的社会最佳的社交环境,舞蹈成了人们进行社交的基本手段。土家族舞蹈是肢体的语言,土家族人用它来参与社会生活,解释社会生活。无论是原始舞蹈,还是现在的舞台舞蹈艺术,其根本还是要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现实,整个舞蹈就如同空中楼阁,只能昙花一现。土家族现今流传下来的舞蹈,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有着积极乐观向上的特点。

土家族舞蹈范文第3篇

土家族是以农耕生活为主的山地民族,主要生活在湘、渝、鄂、黔边区的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已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其传统文化由地域特征、自然环境、方言、音乐、舞蹈、风俗及等因素影响形成。

土家族传统文化及民间舞蹈一度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老一代舞蹈家贾肇巽(原中央民族歌舞团舞蹈队队长)、张莉茹(原中央民族歌舞团舞蹈主演)夫妇等对湘西土家族民间舞蹈进行调查时,就对土家族文化和民间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便留在了湘西歌舞团和文化局,创作了大量的土家族民间舞蹈,发表了数篇有关于土家族民间舞蹈和传统文化的论文,直到退休后在吉首大学做为客座教授,仍然对土家族传统文化和民间舞蹈进行深入研究。贾肇巽老师于2003年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保护土家族文化遗产的紧迫性与措施》的讲话。千禧年之后,更有人类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民等学者深入到湘西等土家族聚居地深入调研。

土家族民间舞蹈成为研究热点是各学科对于民间舞学术价值不断深化认识的体现,民族学、艺术学、宗教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参与到了土家族民间舞蹈的研究之中,使得土家族民间舞相关的诸多方面,如服装、音乐、仪式、绝技等,以及舞蹈与民间文学、信俗、雕刻、绘画等诸多文化事项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是相对其它方面的成果来说,对土家族传统文化与民间舞蹈风格的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随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展,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再次成为学术热点。赵世瑜在《传承与记忆:民俗学的学科本位――关于“民俗学何以安身立命”问题的对话》一文中,从学科本位的角度,明确将传承视为民族民俗学的研究本体,主张民俗学是一门“传承”之学。

一、土家族民间舞蹈与、祭祀

原始舞蹈是宗教仪式中的一部分。它是原始部落成员的集体行为,共同创造在部落的宗教仪式中,回溯部落历史的起源神话,也往往通过舞蹈等形式来体现。民族民间舞蹈,其产生与发展都带着十分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土家族原始宗教极为兴盛,职业宗教者“梯玛”(即巫师)在古代既掌握神权,又掌握基本政权,在人民中威望极高,他们利用宗教祭祀活动把大量文化遗产继承下来,为宗教服务。对于舞蹈艺术而言,他们成了土家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人。“梯玛”在解钱、许生、许愿、求子等仪式活动中,表演了许多传统舞蹈,如“八宝铜玲舞”就是巫师表演的极具代表性的宗教仪式舞蹈。

在土家族地区最常见、最盛大的摆手舞,是土家族一年一祭活动中必跳的舞蹈,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大摆手舞是为祭祀祖先八部大王而举行的大型祭祀活动中所跳的舞蹈。土家族氏族社会分为八个部落,首领称为“八部大王”,后人将八部大王视为祖先神来敬奉,称之为“八步大神”,祭祀“八部大神”成了土家族人民特有的节令习俗。而小摆手祭祀的主神则是彭公爵主,有的根据姓氏增加陪祭神。小摆手是在唐末五代,江西彭氏入主湘西之后才兴起来的。

跳丧舞则是土家族丧葬活动中跳的舞蹈。早在隋唐明期,南方诸蛮夷的丧葬仪礼中就有击鼓跳丧祭亡灵的习俗,据《夔州图经》记载,土家族先民于隋唐时就跳此舞,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如今跳丧舞盛行的地区曾是古代巴人的活动地区,因此有史家认为跳丧舞的古代巴人的舞蹈遗存。至清道光年间,《长阳县志》卷三载土人先人逝世,“临葬夜,众客群挤丧次,一人擂大鼓,更互相唱,各曰打丧鼓,歌词大都是吊亡灵,慰生者。”不难看出土家族丧葬习俗和跳丧舞具有久远的历史。

二、土家族民间舞蹈与劳动生产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不能用语言或难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人们往往用人体的动作,反而可以简单明了的表达出来,比如一举手、一投足、挤眉弄眼、拍掌、握手等表达出来,在使用恰当时可以胜过语言的效果,还有从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所传下来的动作和姿态,如河水、竹子、农业生产中的动作等,这些比喻的动作可以代替语言,有时可以从这些形象化的动作上获得比语言和文字更多、更好的效果。

土家族人民生活在山区,故其舞蹈亦多以表现山区的生活为主,并在土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加工完善。其中,具有典型代表的舞蹈是茅古斯,茅古斯表现的就是土家族祖先“毛人”的生活。就其动作内容来看,有反映狩猎生活的“理足迹”“察看”“举棒追兽”“追打”“搏斗”“抬野兽”等,有模仿动物的“兔儿跳”等,有表现生活场面的“照太阳”“看月亮”“抖跳蚤”等,有反映原始农耕生活的“烧山”“打火”等,舞蹈动作朴素简单,线条粗犷跳起来有股野劲。因此有人认为茅古斯产生于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它反映了土家先民同自然做斗争的意志和乐观精神。

打连厢,又称金钱棍。据作者到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宣恩县采风民间流传,其起源是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是因为农村荒灾时节,人民生活贫困,乞讨而产生的一种道具舞蹈。后经过发展流传到湖北土家族聚居地,演化成肉连响,是湖北利川土家族群众流行的一种体育和舞蹈相结合的娱乐形式。舞时不分春夏秋冬,一律只穿一条短裤,无需乐器伴奏,仅以双手击打身体各个部位,发出整齐、清脆的辟啪声。

三、土家族民间舞蹈与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就不是单一的民俗事项,在情趣横生、奇妙浪漫、神秘莫测甚至离奇怪诞的背后,隐藏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而舞蹈作为一门肢体语言最丰富、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在民间的传统节日中起着渲染和传承的作用,它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表达了人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其舞蹈主题不同,特色各异。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年节,还有祈禳节是其民间的祭祀节日,它源于土家族人祭祖的传统,祈求祖先保佑、赐福禳灾的习俗,这时人们必跳摆手舞及茅古斯,主要是祭祀先祖、祈求丰收。

四、土家族民间舞蹈与原始生殖崇拜

在原始舞蹈中,生殖崇拜是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土家族着方面的舞蹈最具代表性的有茅古斯。其舞蹈有大量对男性生殖崇拜的动作,如“示雄”“打露水”等,舞蹈时每个“茅古斯”手握“粗鲁棒”,即一根长40厘米的棒子,用稻草或绸缎缠裹,顶端用红布包头,捆扎于腹前腰带上,这是早期人类对生殖崇拜的一种特殊形态。男根崇拜是父系社会战胜母系社会的一种性器官炫耀,因此,人们确定茅古斯产生于父系社会时期。土家族摆手舞和其他民族的一些民间原始遗留下来的舞蹈一样,最终反映的也是民族生存与繁殖这两大主题。但是摆手舞在性的问题上虽然含蓄,却有着为两性所欢迎的现代舞蹈特点,即为男女舞者间的比较亲密的配对和接近。因此,土家族摆手舞显然有激起“性的热情的印象,甚至也有增进两流的意义存在。”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表达了人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

土家族舞蹈是一种相对原始的民间舞蹈,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家族舞蹈由原来的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原始舞蹈到搬上舞台的舞蹈艺术,原始舞蹈在一些基础上有了发展和创新。为了更好的保护土家族舞蹈的传承机制,国家体育局和国家民委为民族传统体制制定十六字方针“积极提倡,加强领导,改革提高,稳步发展”。通过对湘西土家族和恩施土家族地域特征、自然环境、方言、土家族舞蹈的起源、风俗习惯的了解,分析土家族舞蹈的起源、艺术特征、发展和创新;通过研究土家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习俗、宗教祭祀、节日庆典、劳作等方面的关联,总结土家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形成和价值取向。

土家族舞蹈范文第4篇

土家族舞蹈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产生离不开文化的土壤,主要有以下文化背景:

(一)古代战争背景“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据有关史料记载,土家族人每有重大的军事活动都要以歌舞来助阵,以振己方士气,减敌方威风。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例。有说起源于土家族先民巴人,参加武王伐纣所跳的“巴渝舞”;有说在明代嘉靖年间,土家族士兵赴东南沿海平剿倭寇,凯旋而归后演跳剿倭杀寇战况,讴歌狂欢;还有说某土司被朝廷征调广西平寇,攻围某县城时却屡攻不下,遂令士卒着女装连臂扬袂睢舞歌唱,守城官兵观之后动于歌而士气低下,遂被攻克。由此可见,摆手舞的起源与发展都和战争有关,这足以说明了土家族舞蹈艺术的起源与古代战争密切相关。

(二)古代祭祀背景土家族人崇拜祖先,祖先是他们心中最神圣的神祗,祭祀祖先的英灵可以庇护本民族繁荣兴盛,因此土家族人常用舞蹈来表现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在土家族地区最常见、场面最盛大的摆手舞即是土家族一年一度祭祀活动中必跳的舞蹈,相传是为祭祀土家族的祖先八部大王。除祭祖之外,土家族人还以跳丧舞和八宝铜铃舞等舞蹈形式来祭奠故去的老人。可见,古代的土家族人是根据自己的内心体验和生存的需要借用舞蹈来与祖先亡灵或神灵沟通,用舞蹈特殊的语汇连接人与鬼魂的世界,向活着的人解释人生、解释世界。

(三)生产劳动背景古老的土家族人长期生活在森林莽莽偏远的山区,为了觅食,其先民们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捕鱼,后来又从渔猎生活步入了农耕时代,在这些生产劳动中,土家族先民们创作了以原始生活和劳动为题材的各式舞蹈,表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联。如毛古斯舞,就是以土家族先民原始生产生活习俗为题材的舞蹈,就其动作内容来看,有反映渔猎、农耕生活的,有模仿大自然中动物形象的,还有表现生活场面的,再现了土家族先民早期生产生活的民俗风貌。

(四)娱乐生活背景舞蹈是肢体的语言,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土家族人用舞蹈来参与社会生活,解释社会生活。在喜庆的节日里,在闲暇的生活中,他们用舞蹈来表现自己欢乐的情绪,展现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如《跳高脚马舞》《灯舞》《舞土狮子》《板凳龙舞》等均为土家族逢年过节时欢乐热烈的自娱性舞蹈节目。

二、土家族舞蹈艺术的文化内涵

土家族的舞蹈艺术是土家族人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烙印和表现着土家族人深刻的文化思想、,体现着独特的土家族人文个性和精神风貌。

(一)土家族舞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1.“万物有灵”的泛神论思想。土家族长期生活在落后而偏远的山区,他们以山地农业为主,期间或从事捕鱼或狩猎生产。在生产力不太发达的远古时代,自然的力量神秘莫测,面对无法解释的庞大自然力量,土家族人产生了神灵观念和神的意象,形成了具有广泛意义的“泛灵信仰”。在生产和生活中,他们借用舞蹈的形态、意象来表现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和信仰,如山神、树神、花神、日、月、太阳等,从而体现了“万物有灵”的泛神论思想。2.图腾崇拜思想。图腾是一个民族或部落的标志,是体现人类精神的原始体,腾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最原始的一种宗教形式。土家族人结合自身的文化文化传统和精神基因,逐渐形成了别具地域特色的图腾崇拜理念,如白虎崇拜、竹枝崇拜、龙蛇崇拜等,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到了舞蹈表演艺术中,运用舞蹈的动作来表现其思想内涵。3.祖先崇拜思想。土家族人在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崇拜的理念提升到了祖先崇拜的层面上,并表现于舞蹈艺术之中。这一思想在土家族舞蹈的祭祀舞蹈中最为多见,舞蹈活动以祭祀为主题而展开,表现对祖先的膜拜、崇敬、缅怀,并祈求得到祖先的庇护和保佑。4.群体思想。舞蹈是一种群体的艺术,表现的也是一种群体的思想。土家族的舞蹈同样是一种群体性的文化活动,在长期的生活中,土家族人以舞蹈这种特殊的语汇表现着整个民族对丰收的祈求、神灵的膜拜、胜利的庆祝,传达着浓浓的民族集体思想、信仰、情感和观念。

(二)土家族舞蹈传承着古老的宗教文化信仰土家族人长期生活在偏远而落后的山区,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闭塞的居住环境,他们在对大自然、对生命、对死亡以及灵魂等问题的理解上,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上,形成了具有强烈地域民族特色的宗教思想观念,如祖先崇拜、神灵崇拜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们传统的。在这种背景下,舞蹈就成为了土家族人传承的载体,表现着其民族共同的宗教传统。如跳丧舞,就是土家族人协助亡灵为实现阴阳世界顺畅沟通而创造的舞蹈,在表演中舞蹈动作辅以咒语、表情、巫术、跪拜、盘坐及坛场等外显形式,表达了土家族人对生命、死亡、灵魂及亡灵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又如土家族传统的祭祀舞蹈摆手舞,其“砍火畲”的舞蹈动作既蕴含着传统的内容,又表现着土家族人对于“火畲神婆”的怀念。

(三)土家族舞蹈展现着土家族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舞蹈艺术是土家族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凝聚着民族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现着土家族人独特的文化精神风貌。土家族人民勤劳勇敢,在遭遇艰难困苦或面临强敌入侵时,他们无所畏惧,敢于斗争,保持着独立自主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并用自己的双手改造着世界、美化着生活,在与自然相处的斗争中,养成了艰苦创业、积极奋进、乐观向上的良好精神品质,这些品质又体现在他们的舞蹈艺术之中,通过各种舞蹈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农事舞中常常有土家族人播种、栽秧、打谷、畲田、薅草、绩麻纱、织布等生产生活形式,将土家族人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优秀品质和精神用舞蹈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土家族舞蹈艺术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借助舞蹈艺术这一载体,土家族人将其千百年来所积淀的民族文化思想、宗教文化信仰以及民族的精神风貌,生动而立体地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土家族舞蹈这门灿烂的艺术文化必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绚丽多姿的未来。

土家族舞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土家族 傩愿戏 舞蹈形态 表现特征

湘西北、黔东北和鄂西南边境的武陵地区,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白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在长期劳动、生息繁衍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傩文化以其独特的风姿,如同一朵绚丽的奇葩开放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土家族的傩愿戏又名傩戏或土地戏,是一种以还愿为依托,以傩坛为载体,以祭仪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戏曲艺术,也是傩文化中一种特定的形式,最早在土家族中流行,后逐渐被其他民族所接受。

一、傩愿戏的溯源及主要表现形式

傩愿戏,实际上是还傩愿和傩戏的总称,最初是土家族还愿者为求子、除疾、祈寿而许以的傩愿,在还愿时根据还愿的情况与祭神的情况和祭神的需要举行的一种艺术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由巫师着麻衣装香念经、吹牛角、击鼓鸣锣、载歌载舞演出一些宣传宗教迷信的戏曲或表演一些传说故事。经过长期的发展,傩愿逐渐有了角色、说白、唱腔、曲牌等30多种艺术形式,剧目增加到200多个,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地方戏曲。

1、傩愿戏的祭祀仪式

傩愿戏有一套完整的祭仪,俗称二十四戏,又称二十四堂法事,具体名目为:《发功曹》、《催旗》、《操兵》、《迎神》、《修造》、《开山》、《打路》、《扎寨》、《请神》、《窖茶》、《开洞》、《戏猪》、《出土地》、《点唱》、《发猖》、《抱卦》、《收兵》、《扫台》、《邀?》、《祭将》、《立标》、《勾愿》、《撤寨》、《送神》。还有一套简略的祭仪,称正八出,具体名目为:《发功曹》、《迎神》、《扫台》、《扎寨》、《开山》、《出土地》、《祭将》、《勾愿》。其形式多为装扮角色(人、神、鬼、怪)的歌舞、百戏表演,其中的部分祭仪已同于近代戏曲的小戏。建国后,文化部整理发掘了这一剧种,剔除其中的封建糟粕,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至此傩愿戏成为了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流行在武陵山区的傩戏名目繁多,不过在法事名称上,一般都公认正八出、外八出之说。所谓正八出纯属酬神还愿的行傩,外八出则是为满足人们的娱乐要求、更好地完成酬神任务而加进的“正戏”。这种格局,形成了武陵大傩的独特风格,即一种祭祀仪式与戏曲表演中又夹杂着酬神还愿的内容。正八出基本上是属于以傩歌、傩舞为主要形式的酬神活动。在武陵范围内,也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俗语,即在冲傩还愿时所表演的傩戏,招式不尽相同,内容也不是完全一样,甚至傩祭与戏曲混于一堂行祭。

2、傩愿戏的主要表现形式

(1)面具的运用。面具是傩仪、傩舞、傩戏的重要特征与表现形式。表演时,巫师们(全为男性)带着各种“神”的面具(包括神化了的女性)载歌载舞进行表演。面具作为一种神的物化符号,成了人神沟通的桥梁,被认为可以将人的愿望传达给神,再将神的旨意传达给人,从而使巫师成了人神沟通的使者。同时,面具又是傩戏表演时区别人物的重要标志,分生、旦、净、丑四行,其中以净角面具最有特色,其形象狰狞可怕,有双面神、三面神、三眼神、无下巴神等。

(2)音乐和唱腔。傩愿戏中所用的音乐大体包括法师腔、角色唱腔和锣鼓伴奏三部分。角色唱腔有正腔、小调两类。正腔内的多种腔调统称“打锣板”,唱腔多按角色行当赋名,称生角腔、旦角腔、净角腔、丑角腔;小调多做剧中插曲使用,曲段短小、衬字较多,欢快流畅,具有民歌风味。傩愿戏的唱腔,调式色彩比较多样,其中以5、6、2音居多,也有上、下腔句且落音相同。唱腔节奏以记谱为2/4的和者多,多数为1/4拍或散唱,唱段还出现2/4和3/4拍交替的情形。正腔中腔调词格均以七字、十字的对偶句式为主。傩愿戏的演唱悉用当地汉语方言。一种是在语言声调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夸张,一字一音,节奏紧凑的唱,歌腔风格较弱,但调式调性相对独立,类似戏曲中的“数板”。一种是旋律性强,调式调性明确,音阶形式和曲体完整的咏唱。锣鼓是傩愿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唱腔的起落、断句,表演的举手投足,舞台的气氛渲染,皆有锣鼓配合。乐器配置因地区不同分“单钹”和“双钹”两种,锣钹皆为土制,鼓为两面蒙皮的圆形盆鼓,伴奏唱腔时和以人声帮唱,气氛十分热烈。

二、傩愿戏中的舞蹈形态及其表现特征

动作是舞蹈的重要手段,所以从舞蹈形态学角度而言,不同民族或相同民族不同地域舞蹈之间的差异首先体现于动作上。动作反映了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通过分析舞蹈动作,可以把握这个民族或地域的包括生态环境、族群性格、宗教思维等诸多方面的文化。详细分析舞蹈中的动作可以更全面、更深刻理解其舞蹈内容。

1、傩愿戏舞蹈动作的结构特征

(1)静态造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动作姿态。所谓静态造型包括绝对静态和相对静态。绝对静态是指完全静止的造型,而相对静态则是指动作过程中的无数个造型。绝对静态方面的土家族傩愿戏的基本体态为:俯首、屈膝翘臀、叉腰、挺身、双手张开。而相对静态造型,则随着音乐节奏的不同其形态也有所不同,在傩舞中伴随强烈而多变的鼓点,舞者在面具下的舞蹈更是亢奋激烈,他们双手张开,腿部有蹦、跺、踏的动作,而每一个动作的过程都是由无数个相对静态的造型组成。土家族傩愿戏的舞蹈中的绝对静态造型并不多,就傩愿戏舞蹈癫狂激烈的总体特征上来看,主要以动态组成,是“动多于静”的。

(2)动态部位,既做动作时的身体部位。德国舞蹈理论家鲁道夫・冯・拉班认为,人体动作有最基本的八种“动”式样,即“冲击”、“抽打”、“压动”、“扭绞”、“点打”、“轻弹”、“滑动”、“浮动”。傩愿戏的舞蹈形态大多以腿部动作为主动位,而手臂动作则是配合位。比如,双手张开从体旁拿起,屈肘,向头顶的左斜上方伸出、屈肘、双手架住打开至腋下;反之,双手张开从体旁拿起,屈肘,向头顶的右斜上方伸出、屈肘、双手架住打开至腋下。不同动作组合的越多,舞蹈就显得越复杂,反之则简单,傩愿戏的舞蹈动作组合比较单一,有的甚至只有一两个动作。

(3)模仿动作。在一个舞蹈中,如果模仿性的动作多,而且以未经加工的动作为主体的话,就会给人以质朴的感觉。土家族傩舞的舞蹈动作基本上没有加工的痕迹。舞者三步半登台口,即走四步退半步;丑角走矮子步,要求腰、腿、手三不伸;旦角走抽三步,即走四步退一步,且伸手要求呈“喜鹊闹梅”形:伸开食指象征鹊头,其余四指尖靠拢象征鹊身;一至二人登台表演走“箱子环”形;三人上台表演穿“纱耙子”形。在土家族地区,人们将自身的模仿能力充分展现在傩舞表现形式中,通过其人体动作语言直接模仿出大脑意识中所支配的动作或形象特征,从而展现出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2、土家族傩舞的动律特点

土家族傩舞的动律主要通过上身的“顺、拧、圆”动律,胯、肩、步伐与腿部的“膝颤”共同形成的。傩舞中大多人物其身体具有前倾、后仰、拧扭幅度大、重心低、多以屈膝半蹲舞动的形态特点,形成上身动律拧、倾、曲、仰,下身动律跺、踏、颤、顿、蹲、蹦、跑、跳的特点。

(1)腿部的“膝颤”动律。腿部的“膝颤”在土家族的绝大多数舞段中都有所体现,是土家族舞蹈中最为突出而又典型的动态特征。由于人物形象的不同,在不同时间和力的作用下而形成的屈伸动作各有不同。上顿屈伸―这种屈伸要求强拍上直膝,一拍到位,弱拍下屈膝。下顿屈伸―与上顿屈伸相反,这种屈伸要求强拍上屈膝,一拍到位,弱拍下直膝。双颤膝动律―以小腹为依托,在双膝关节微颤体态下,随着动作过程膝步自然颤动。膝颤包括双腿的原地颤动、大二位蹲步基础上双腿左右移重心的颤动、重拍向上的顿挫感的颤动、跳转步伐的颤动等。

(2)上身的“顺、拧、圆”动律。傩愿戏在祭仪中每次迈步基本都是朝向45度角,即自身的二点或八点方向。“顺拧”,是指右脚向二点迈步,左脚虚靠时上体就拧向二点,左脚向八点迈步,右脚虚靠时上体就拧向八点,上体总是与脚尖的方向保持一致。“圆”的动律主要体现在手臂动作上。手臂幅度大、变化多,是舞蹈风格的主要表现,舞蹈的手臂动作具有内旋、对称的特点。手臂动作大多呈现封闭内向的动势,主要表现为肩部内扣、上臂内旋、肘部内翻、手腕内挽的形态,手臂无论是侧平举,交叉或背后都给人以收缩的视觉印象。巫师舞蹈时,或双臂上举,或双手一前一后,就连肘部内屈或翻手腕都是在双手在一拍内同时完成并形成以躯干为中心的对称。这样对称的手臂动作可以被视做原始舞蹈简朴的遗风,同时也是宗教观念支配下人类行为的普遍特征。

3、土家族傩舞的基本步伐

傩愿戏演出时的步法与出场人物的不断变化有关。如桃园唐氏太婆出场走半月边,地盘出场走大团圆,在人物较多的场面则有大穿花、小穿花等。传统的动作还有雪花盖顶、黄龙缠腰、怀中抱月、池鱼戏水、苦竹盘根、太公钓鱼、灵官拜台、擦地爬沙、犀牛望月等。傩舞舞步十分丰富,不同人物角色跳傩时的行走、跳跃、奔跑、旋转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舞步,有禹步、跺跳步、魁星蹲桩步、魁星摇摆步、和合单撩步、傩公步、傩婆步、步、进退步、蹦跳步、十字步等,也有由青蛙崇拜而形成的蛙抬步、蛙跳步等等。这些舞步由于其动力、节奏、姿态的差异而形成不同人物角色的上身动律特点。

土家族傩愿戏是融音乐、舞蹈、戏曲、法事、傩技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舞蹈在傩愿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傩愿戏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如果单纯以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去欣赏它,自然不近人意;更何况它远离时代,又杂有某些不科学的成分,难免使人乏味和误解。然而其蕴藏的极其丰富的历史遗风非常具有科研价值。2008年2月,恩施傩愿戏被确立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意味着傩愿戏这一优秀民间传统文艺将得到有效保护,并将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 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5.

[2] 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鹤峰傩愿戏[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3]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M].民族出版社,2003.

[4] 刘永红:江西南丰傩舞的艺术形态特征[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

[5] 白雪静:“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中的舞蹈形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

土家族舞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土家族 舞蹈教育 传承

在中华民族辽阔土地上孕育着56个民族。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民族民间舞蹈是各个民族在精神生活上的反映。[手舞属于土家族一种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起源于湖南湘西自治州的永顺、龙山等地,是以娱人娱神为目的,来表现庆丰收、求兴旺、祭祖先、祈吉祥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永顺府志・风俗篇》载:“各寨有摆手堂,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七止,男女聚集,唱歌跳舞,名曰摆手,此俗犹存。”可见土家族的摆手舞源远流长,反映着土家人的生产生活。

一、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价值与动作特征

2006年,“土家族摆手舞”由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功申报入选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最盛大的民间文化活动,作为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舞蹈艺术形式,在土家族传统文化中最具典型和代表性,是土家族区别其他民族的明显标志之一。它古朴的舞姿,表现出了土家人淳朴的民族性格,是土家族传统的歌舞艺术及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艺术精华。

摆手舞作为一种起源、发展并普遍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聚居地的古老歌舞,具有其独到的文化价值。它汇聚了土家族人民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土家族各种文化的综合体现,千百年来不仅传承着土家族民间文化,更是土家族人民之间团结的纽带。摆手舞与其它民族舞蹈不同,它突出的动作特点即“摆同边手”,指的是一侧摆手,同脚同边而出,以手的摆动带动脚步,合着脚步节拍,使动作看起来沉稳有力,粗犷而稳重。它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小摆手,土家语叫“舍巴”;大摆手,叫“叶梯黑”。摆手舞的动律元素主要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即顺拐、屈膝、颤动、下沉。钟摆式“一顺边”是土家族摆手舞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摆手舞规模庞大,参与人数众多,最多可达上万人,最少也有百余人。其舞蹈动作相对简单古朴,形式也并不复杂,因此,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一同参与。

二、土家族摆手舞在舞蹈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提出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途径加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在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湖南地域民族传统文化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这既是国家特色发展道路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促进特色教育建设的有效措施。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人们文化意识越来越强,开始有了回归传统文化的迹象,并且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也越发重视对各民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形态各异,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风格也有所不同,例如基本体态、动律特点、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所差异;甚至有的民族虽为同源,但因地域、生活习惯、地域环境等因素也呈现出不一样的民族风情。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

在舞蹈表演教学中,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中。我省拥有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我省高校对于本土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开发可以结合当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打造自身专业特色,丰富专业课程。因此高校在发展本校舞蹈专业的同时,可以同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优势的专业品牌特色。学校是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可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培养其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土家族摆手舞特色鲜明,通过将摆手舞加入高校的民间舞课堂教学中,或将摆手舞进行加工、创新,形成剧目,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传播土家舞蹈文化,提升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对土家摆手舞的保护,以及对湘西土家族传统舞蹈的教育传承。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应当结合地域特色,充分发挥地域性、民族性、专业性、教育性等优势。例如土家族摆手舞教学,不仅能研究湘西土家族舞蹈文化,整理摆手舞的教学内容,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教学中,而且能把舞蹈作品创作与表演实践实训等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创作成果呈现在舞台上。这样既是对优秀传统舞蹈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利于培养综合性的专业特色人才。因此,把本土文化资源纳入高校舞蹈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在将湖南湘西土家族摆手舞融入舞蹈教学方面,笔者做了许多实践探索,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挖掘整理以及教学实践,熟悉了土家族摆手舞的动作特点、表演形式等,掌握了有关摆手舞的第一手素材和资料。研究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将土家族摆手舞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旨在打破目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以汉族、藏族、蒙族、维族、鲜族等五大民族舞蹈为主的教育内容。作为湖南地域的民族舞教学就要凸显本地域的民族特色,这样既有利于湖南湘西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播推广,又有助于湖南湘西地区传统舞蹈的传承保护,为以后其它民族地区舞蹈教学实践的文化融合提供借鉴与参考。

首先,为了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土家族摆手舞,可以开展学术讲座,让学生对湖南湘西土家族的舞蹈历史、文化、地域特点、舞蹈特征、表演风格特点等有个初步印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以及对区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传承的使命感。因此,我们不能光停留在动作传授上,而是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学术研讨会,从摆手舞的起源、发展等方面进行知识性的传达,更形象直观地了解湘西土家族民族文化,再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进行系统的舞蹈训练、动作学习,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感,使其具有一定的民族艺术审美能力。

其次,采取口传身教的方式,将湘西土家族摆手舞融入专业课堂,使学生掌握摆手舞的基本风格,多加研习这些经过提炼、加工、整理的摆手舞素材。在这样的方式中体现地域文化优势,彰显具有特色的人培养模式,这是对湘西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树立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意识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土家族舞蹈范文第7篇

[关键词]舞蹈人类学;摆手舞;土家族;文化基因

流传于湘西龙山、古丈、永顺等地的土家族摆手舞,集舞蹈艺术与体育健身于一体,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被誉为“东方迪斯科”,已经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悠久的历史传承、鲜明的艺术特色,吸引不少学者的目光,并对其动作特点、艺术风格以及起源与传承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伴随着土家族人生存发展的古老舞种,摆手舞的舞蹈组织形式、动作动律特点以及艺术风格,都与这一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态、文化构成以及精神底蕴息息相关。从舞蹈人类学的视角对摆手舞的艺术特点进行形态和文化方面的分析,进一步对土家族人生活方式、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揭示土家族生存发展的社会结构及深层文化意蕴,对于挖掘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舞蹈人类学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学家对于舞蹈的关注与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90年代,人类学家在《美国人类学家》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舞蹈方面相关的文章,这是最早从人类学角度对舞蹈问题的研究。最初,研究者主要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舞蹈形态、文化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描述,偏重于关注印第安人的太阳舞、熊舞、蛇舞、巫术舞等,其内容主要是记跳舞的时间、地点与过程,舞蹈者的服饰、目的及其与宗教、历史的联系等。20世纪初,研究者开始注重对舞蹈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在早期,受历史学派的影响,博厄斯等开始将舞蹈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他认为人类对于秩序与韵律有一种基本的需求,以此来解释艺术中包含的普遍规律。与现代社会舞蹈表演者与观众相互分离的情况不同,在社会原始社会中,舞蹈是直接与群体社会的生活连接在一起的,一些功用主义学者因此将舞蹈理解为“增进共同情感的一种方式”,为释放社会各类不良情绪提供了重要契机。如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艺术的要求,原是一种基本的需要,从这方面看,可以说人类有机体根本有这种需求,而艺术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满足这种需求”。

舞蹈人类学真正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舞蹈人类学之父,美国人类学家Gertrude Kurath在《当代人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富有社会影响的论文《舞蹈民族学概论》,总结了舞蹈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她从学科内容、学科特点、研究范畴、研究方法以及具体的调查方法运用等对舞蹈人类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她指出舞蹈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应当包括七个方面:(1)田野调查法,即对舞蹈形态、内涵等进行的观察、描述等记载;(2)实验研究法,通过展示、对比等辨析舞蹈的形态结构与律动风格;(3)质的分析法,即通过咨询本土人,从其民族文化角度理解舞蹈的寓意风格;(4)图文观察法,通过对舞蹈的图形进行分析;(5)结构分析法,通过分步对舞蹈的基本动作、舞步以及表达主题进行分析;(6)音乐分析法,通过舞蹈表演过程中的歌词与音乐进行综合,以研究舞蹈的文化表达;(7)比较分析法,通过不同民族的舞蹈进行比较,形成相关的理论见解。Gertrude Kura K的研究主要印第安人舞蹈和欧洲舞蹈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其理论与方法均较为严密,从而使舞蹈人类学真正成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因此,从舞蹈人类学视角赏析舞蹈,除了描述舞蹈的动作、音律、舞蹈的律动风格等物质形态特征外,更加注意舞蹈对社会组成、民族特征、风俗习惯等等方面社会文化价值的解读。从舞蹈人类学视角对湘西土家族摆手舞进行分析,也正是在对这一舞种动作特征、体态特征、服饰风格等外在物质形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其起源、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基于文化历史背景的考察,研究摆手舞艺术表征的文化意蕴与社会价值。

二、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色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两千多年前,他们就定居于现在的湘西、鄂西一带,自称“毕兹卡”,即本地人之意。现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比邻地区,以武陵东脉和清江流域为中心,与汉、苗等族杂居,方圆在10万平方公里左右。土家族人普遍能歌善舞,他们在日常劳动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文化,古老的“摆手舞”,即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土家族古老风俗的民间舞蹈。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产生于土家族古老的祭祖仪式,现主要流传于湘西龙山、保靖、永顺等地。据清代八部大王庙残碑与县志的记载,摆手舞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土家人聚居之地,大都有跳摆手舞的专用场地――“廊场”,土家人称其为“摆手堂”。“摆手堂”也称“神堂”,通常有用条石镶嵌而成的大地坪,地面平坦光滑,正中栽有一棵高大的松柏树或桂花树。“摆手堂”原本是供奉祖先神位的地方,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族人就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跳摆手舞就是祭礼活动的主要形式。祭祀活动期间,土家族人吃罢晚饭之后,扶老携幼,高举灯笼火把,手撑五彩锦旗,身披各种花色被面,在鸣铳鞭炮声中相继涌进精心摆设的“摆手堂”。此时,中间的桂树或松柏树上已经悬灯挂彩,树下悬挂一大铜锣,摆放一大鼓,当们开始舞动时,便有专人击鼓敲锣,大家便根据锣鼓的节奏围绕大树纷纷起舞。

摆手舞的组织程式是相对固定的,主要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两大类。小摆手,在土家族语时称之为“Sevbax(舍巴)”或者“Sevbaxbax(舍巴巴)”;大摆手,在土家族语中被称为“Yevtixh-hex(叶梯黑)”。大摆手是多族系人共同参加的活动,通常就在摆手堂前面进行,参与者有时可多达万人,内容、程序也相对固定,祭祀的主神一般为“八部大王”,固有较为明显的“军事”项目。小摆手则以村寨或者宗姓为单位,参与者一般在数十人,多者可达百人,内容主要是生产生活的场景为主,所敬奉的主神一般是土王或本宗族的先祖。由于“小摆手”活动时间和场地不太受限制,舞蹈人数不固定,年龄不受限制,且开放性较强,跳舞过程中可能够自由出入,因而流传相对更普遍。事实上,大多数摆手都属于此类。跳舞过程中,首先要吹大号与唢呐,同时敲打锣、镲、鼓,燃放三眼炮和大鞭炮;之后,众人便围成一个圆圈(通常是男在外圈,女在内圈,偶尔也有纵队、“人”字形队等队形),由一人在前面领舞,众人跟随其节奏开始舞动,美妙的舞蹈随之表演出来,供围观者欣赏。

摆手舞的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单摆、双摆与回旋摆。所谓“单摆”,就是当双脚停止不动时,双手重复摆动一次;所谓“双摆”,就是每走3步,原地转半圈,双手交叉摆动一次;而所谓“回旋摆”,则为先向圆圈队形的一个方向摆,再返回向另一方向摆。土家摆手舞另一个非常独特的动作是“同边摆手”,就是无论在舞姿上如何变化,手脚都是在同边同时出动。膝部的弯曲动作也与众不同,一般在整个舞蹈曲目中,膝盖始终都呈弯曲状,尤其是在每一动作的最后的节拍,膝部弯曲相对会更深。手的摆动幅度则相对较小,通常不会高出肩膀;臂膀与手的动作连接,一般是伸直或呈固定的弯曲弧度,重拍时上摆,弱拍时下摆,同时双手和上身随着节拍颤动一下。概括而言,摆手舞的动律与韵律综合起来表现为四个方面特点:顺拐(甩同边手),重拍下沉,双腿屈膝,全身颤动。这些动作特质,呈现了摆手舞粗犷随性的民族风格,显得质朴而风趣,蕴含了丰厚的民族生活气息。

摆手舞将歌与舞浑然一体,舞动过程配有《摆手歌》,歌词简单质朴,表现出土家族人朴素的生活理想和崇拜英雄的生活态度。其音乐也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质,伴奏主要以打击乐为主,使用的乐器主要包括为大鼓与大锣。演奏开始时,一人或两人率先在摆手堂的中央击鼓鸣锣,用以统领全场;具体曲目一般使用单摆、双摆、磨鹰闪翅以及撒种等曲牌。锣鼓点的节奏强弱相间、平稳厚沉,音色雄浑深醇。舞到热烈处,舞者还会伴随锣鼓声发出“呀嗬嗬”的唱声,进一步营造了雄浑刚健、庄重激昂的舞乐氛围。

三、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基因

从舞蹈人类学的视角而言,作为伴随着民族传承发展的舞蹈,湘西摆手舞的组织形式、动作动律特点以及艺术风格,反映出土家族悠久的民族文化,通过身体语言的艺术沉淀、创造性表达与不断创新,更加呈现其文化价值。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摆手舞已成为土家族人生产生活的缩影,也是其民族发展进步的艺术性的表达。

(一)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栖居环境的文化印记

相比其他民族舞蹈,摆手舞动作动律特点鲜明。其中侧身、顺拐等动作特点,以及屈膝、颤动等独特的动律特征,正是土家族人生活生产环境在摆手舞中的文化呈现。土家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湖南西北部、湖北的西南部、重庆的东南部以及贵州省的东北部。当年,为躲避战乱,土家人历经多次迁徙,但大都栖居于崇山峻岭之间,与此相适应,其生活方式当然不能离开大山这个居所。雍正《永顺县志》中记载土家人“无论男女,崇高峻岭健步如飞”,揭示了土家人山居生活形成的民族烙印。其舞蹈文化当然受到山区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山区生活的文化特征,故其基本的舞姿、动作的律动特征等,也体现了山居的环境特点。事实上,摆手舞的具体动作及其动率特点,大部分是土家人长期山居生活的经验积累逐步融入舞蹈的结果。如摆手舞中的侧身、顺拐、屈膝与重心向下,正是人们在上山爬坡时,基于省力及安全而维持身体平衡而采用的行动姿势;重心后仰,表现的则是下山时为防止下滑的而采用的姿势;每一动作中所伴随的颤动,则是下陡坡时通过身体的颤动与悠荡以化解重力带来的巨大冲击。所以,从舞蹈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摆手舞的大部分舞姿与动作的动律特点,实际上是土家人以体态表演对其栖居环境的艺术书写与身体语言记录。

(二)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族历史的身体语言书写

摆手舞已经传承数千年,不是某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而且历代土家族人繁衍发展的记载,是土家人民族历史不断发展传承的见证。刘刈在《土家族传统艺术微探》一书中指出,土家族摆手舞的源头系“渔猎舞”。“渔猎舞”的舞蹈内容表现的是土家人祖先从事渔猎的劳动过程,如“跳蛤蟆”的动作表现的是模仿捕蛤蟆。“空拳斗虎”、“弄虎”等舞蹈动作,则表现了地家祖先打猎的生活场景。这些古老的动作,有的已经因年代久远而逐渐失传,目前存有流传的有“木鹰闪翅”、“拖野鸡尾巴”等动作。伴随着历史的逐步发展,在土家人进入农耕时期之后,进入了“刀耕火种农业”生活的时代。这一时期,摆手舞的动作则融入这一生活的特色。如土家族人在狩猎活动中观察模拟禽兽的行动姿态时,逐步演化而成的狩猎舞,包括“赶猴子”、“蛤蟆跳”、“犀牛望月”、“拖野鸡”、“磨鹰闪翅”等,有十多个动作之多;渔猎舞则反映了土家族人农耕活动的另一生活场景,主要包括“砍火渣”、“挖土”、“烧灰积肥”、“撒种”等动作。随着农耕生活的进一步丰富,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多彩。相应的,摆手舞反映生产方式变革的动作中便出现了插秧”、“织布”、“种包谷”、“纺棉花”、“挽麻蛇”等,反映日常休闲生活的舞蹈动作有“擦背”、“比脚”、“打蚊子”、“扫地”、“打粑粑”、“抖虼蚤”、“水牛打架”等。从舞蹈人类学的视角可见,摆手舞的各类动作,正是一部完整记录土家族人生产生活方式演变的生活秘史。

在“大摆手”舞蹈的各类动作中,有很多类似于军事活动的展示。在这类舞蹈中,舞者分东西两列,间隔约一丈余。人员结构组成上,五人列为一排,两排组成“一比”,四排即成为“一队”,一“比摆”共计二十人,一“队摆”共计四十人。每个舞者均手执持长矛或齐眉棍等兵器,并用红缨或黄帛作为兵器的装饰物。舞者斜挂兵器,以一摆三跃的舞蹈动作冲向对方,在交会时进行数个回合的交锋,然后跳转至对方原来所在位置。随后,逐次重复原来的动作跳回自己原先所在位置,这样,就完成了一次的“摆动”。此时,音乐也不停伴奏,一般会狂热秦响“十二月”、“龙戏水”等鼓乐,音调雄浑高亢,激越入云。此类摆手舞,实际上是土家族通过舞蹈语言,感性地记录了这个民族经受战争的极端苦难,以及在这种苦难的斗争中顽强抗争的拼搏精神。与文字记载相比,摆手舞以身体语言的形式进行记录,更加动人心,激励人心。从这个角度说,摆手舞也是一部记载土家族人历经苦难、顽强奋斗、善于拼搏的斗争秘史。

(三)摆手舞是土家族人社会组织结构的艺术表达

彭曲在《土家族摆手舞蹈的礼俗精神》一文中敏锐地指出,从另一方面来看,“摆手舞蹈是土家族社群力量的祭祀表演,是土家族人社区结构以及身份认同的仪式性的象征表达”。如摆手舞队列的组成,一般是将各地族人编成五至八排的小队,每排代表的是不同姓氏的土家族人。在行列前是以“梯玛”作为“领摆者”,行列后则以各姓氏的掌堂师或本族享有威望的长者作为“压摆者”。另外,摆手舞队列组成还体现了性别的区分,将摆手堂分为一堂、二堂。起初,男女一起聚集在一堂绕圈而舞,男在外圈女在内圈,伴随音乐节奏向前推进,男的仍留在一堂继续跳舞祈福,女的则转入二堂活动。因此,摆手舞中各类不同的角色扮演,往往反映了扮演者实际生活中的角色身份及其社会地位,从这个角度看,摆手舞本身正是土家族人社会结构形态通过舞蹈的形式进行的全面展示。

(四)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族信仰的舞台展示

一个民族舞蹈的起源,往往与其图腾的崇拜密切关联。土家族最为崇拜的就是他们的祖先,所以,其摆手舞诞生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祭祀其共同的祖先――“八部大王”举行的民族圣典。它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祖先的生存环境、劳动生产、日常生活方式等内容,也以舞蹈的形式记载了他们祖辈在民族迁徙、保卫家园、文化发展等重要事件。因此,摆手舞体现了土家儿女对他们祖先丰功伟绩发自内心的无限敬仰和由衷赞颂,也表达了希望得到祖先庇佑以及进一步传承民族文化的思想。在对“八部大王”纪念的同时,还包含了盛大的祭神仪式,还有存在由“梯玛”主持的祭祀活动。“梯玛”,是从事祭神驱鬼巫术的人常是土老司,“梯玛”主持祭祀活动,表达了敬神驱鬼,祛凶纳吉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土家人朴素的宗教观念。因此,通过舞蹈人类学的视角考察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源流,可以看出摆手舞与民族宗教已经深度融合,各种看似与宗教无关的舞蹈组织形式及舞蹈动作,已经鲜明地反映了土家族的基本世界观和鲜明的宗教意识。

四、结语

土家族舞蹈范文第8篇

关键词:摆手舞;原生态民俗文化;舞蹈教学

作者利用地域优势,选择对摆手舞如何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和思考。在调研过程中走访了酉阳、黔江等摆手舞兴起较为广泛的地区,并在黔江举办的大型摆手舞展演活动中进行了舞蹈表演的参与,亲身体验并感受了摆手舞的魅力,更加坚定了发扬原生态民俗文化的决心。

一、选取精髓,保留原生态

摆手舞,又名“社巴”,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在作者参与的舞蹈排练中,多是以大型歌舞形式完成的摆手舞。其特点是摆同边手,躬腰屈膝,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

在课堂教学中,如要按照演出形式中的全部内容进行有一定难度。首先,动作是原生态,未经过加工提炼,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但由于是群众性参与活动,动作设置上显得较为简单,队形变换不够丰富,整体感不够饱满;其次,动作简单化的舞蹈表演主要依靠人数多产生群体性节目的效果,而课堂学习中只有二、三十个学生,无法体现出“大型”舞蹈的效果,因此要在队形上加以变化,体现课堂教学的摆手舞优势。第三,作者在参与表演摆手舞时,演员大多是本地人,个个能歌善舞,在摆手舞表演中亦是载歌载舞,而非单纯的舞蹈表演,这也对课堂教学加深了难度。通过以上研究,最可行的方案就是提取精髓,舍弃不符合课堂教学的内容,经过舞蹈工作者精心编排、加工后组成一套适合高校舞蹈专业研修的课程体系。

二、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教学大纲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作者通过接触和掌握摆手舞的民俗文化后,经过科研组内成员的进一步调研、研究,对如何设置这门课程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结合应用型人才编排出两套教学方案进行实施,第一套是《摆手舞基本舞姿与动作训练》,即对摆手舞经典动作进行编排后,让学生完成基本舞姿和动作的学习,掌握摆手舞的风格特征;第二套是《成品舞蹈编排与训练》,即在前面对摆手舞的动作掌握后,进行一系列成品舞蹈的编排,让学生既能完成规定动作的学习,又能了解摆手舞的表演形式。教学大纲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制订,学习时间为一年,可作为选修课开展,周学时2节;第一学期学习基本动作,第二学期排练舞蹈。具体内容框架如下:

理论部分:

(一)了解土家族的文化历史

(二)摆手舞的起源、现状及发展

实践部分:

(一)基本舞姿与动作训练

开始:拜火

1.团圆手(四次):团圆手\向右展翅\击掌两次

2.车轮手(二次):车轮两圈\团圆手两次\展翅两次;过门:展翅两次

3.抖格子(四次):抖四拍\团圆手四拍\揣荷包(右-左-蹲);过门:展翅两次

4.拜观音(四次):拜四拍\跳拜\蹲拜\展翅两次(手不收回)\跳拜一次

摆手舞

5.双摆(八次):前12拍不动\左三拍\右三拍\绕三拍\双手前后拉三拍

6.缠腰(三次):上三拍\下三拍\缠三拍\起三拍。其中缠两次后一次走六拍;过门:展翅两次

7.大团圆手(八次):团圆手四拍\上打右手四拍\斗牛手八拍(右-左-右);过门:拍手八次

8.打浪(四次):1、2拍打左手\3、4、5拍绕“∞”\6拍停\7、8拍斗牛手

9.舍巴:团火(结束)

(二)成品舞蹈编排与训练

1.成品舞学习

2.摆手舞编排方法

三、作为全校公共课进行延展

其他专业学生没有舞蹈基础,对摆手舞有一定的胆怯心理,可针这部分学生对教学大纲内容进行提取和修改,学习一些简单的、带有民族特色的动作,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对宣扬民俗文化起到一定作用。据作者了解,所在单位也有一小部分来自土家族和酉阳、黔江等地的学生,相信他们对推进地域民俗文化能起到更好的领头羊作用。

四、成果展示的必要性

摆手舞学习结束时,应以展示成果的方式进行结课和考试。让学生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课堂中学习到的内容,在表演的同时对摆手舞进行大力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舞蹈学专业学生通过借助地域文化,掌握和学习了土家族摆手舞,对今后步入社会也增添了一份技术能力,面临竞争时更具有优势。

五、总结成效,进一步完善课程项目

发展原生态民俗文化本是作者作为舞蹈工作者所担负的重任之一,既要保留它的原汁原味,还要结合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在高校中建立基地,使其得到传承与发扬。通过总结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进一步完善课程,包括定位是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和内容是否得到体现等。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地建立一门属于地方高校也能传承发扬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刘彦,袁革.土家族摆手舞的综合保护与开发.湖南社会科学,2007(6).

[2]王龚雪.土家族摆手舞的动态形象特征及文化内涵.民族艺术研究,2009(6).

土家族舞蹈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湖南省的西北部,地处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土家族就是“毕兹卡”的意思,摆手舞这种民间歌舞是土家族流行分布最广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也是流行在酉水、沅水地区的湘西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如诗云:“福石城中作锦窝,土王祠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原始的祭祀舞蹈。我们可以从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与发展,摆手舞的文化内涵,摆手舞的表演形式等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摆手舞的起源与发展

摆手歌舞是土家族的传统歌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有关史籍记载中研究发现,它是由土家族的古代先民——巴人的军事舞流传下来的。巴人天性勇猛、喜好歌舞,世居在古代巴国和楚国交界地区(今湘鄂川黔四省边境)繁衍生息,每遇战事,喜以歌舞振奋士气,迷惑敌人,屡战屡捷。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时,巴人参与巴师,在商丘牧野的灭纣大战中,巴人前歌后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人称为“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公元前206年汉高祖灭秦时,募巴人为汉前锋陷阵,巴人亦歌舞振己锐气,迷敌心神,而获胜立功。高祖喜之曰:“此乃武王伐纣之歌也。”唐代以后土家族形成,巴人被列入泛称的“武陵蛮”内,在史记中未单记其名了。其军事舞蹈随之演变为土家族首领的厅堂舞。据龙山永顺等《县志》记载和《向侣林墓志铭》中说,五代时统治溪州(今龙山县)的土家族老蛮头吴著冲(土家语为“禾撮冲”)的行宫(俗叫“吴著厅”今龙山县洛塔界上)中常以男女相运歌舞作乐。元代在土家族地区建立土司制度后,歌舞成为群众性的、供土司和各级士官娱乐的一种歌舞。因其舞蹈的动作以摆手为主,故定名为“摆手”世代相沿。

关于摆手舞的起源,由于土家族无文字记载,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源于战争,说是彭仕愁与吴著冲打仗时,彭仕愁为了激励士气,瓦解敌人军心,便创造了摆手舞。二是源于兴趣说,说土司王喜爱娱乐,经常要当地土人为他唱歌跳舞,于是便产生了摆手舞。三说摆手舞产生于宗教祭祀,土家族人民尊敬祖先,热爱“领袖”人物(如八部大神、向老官人、用好汉等)为了不忘怀他们的业绩,大兴摆手舞以表怀念。凡此种种的说法都缺乏科学依据,也不符合艺术源于生活的客观规律。

摆手舞真正起源于劳动。它是土家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在渔猎时代已经产生。土家族先民在长期从事渔猎的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对象和劳动技能逐步熟悉,当人们再想经验一次在狩猎中由于力之行使而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模仿动物的姿态,于是逐渐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狩猎人的舞蹈。这些舞蹈的产生以人们的狩猎劳动为基础,同时也为狩猎服务。土家族人民在狩猎劳动中创造了自己的舞蹈艺术。他们在狩猎劳动中,为了熟悉各种动物的习性,有许多模仿动物姿态的动作至今保留在摆手舞之中。比如为了捕捉蛤蟆就模仿蛤蟆的动作,于是舞蹈中产生了“跳蛤蟆”的动作;为了捕捉野鸡,就产生了“拖野鸡尾巴”的动作;还有“鲤鱼标滩”“岩鹰展翅”等模仿动物的动作,这说明在渔猎时代,土家族先民就有了自己的舞蹈艺术,尽管还是萌芽状态的舞蹈,在当时也不一定是称为摆手舞,但它是摆手舞的雏形和源头。最早的渔猎舞产生后,并没有中断,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土家族地区进入农业社会后,劳动人民为了庆贺农业劳动的成果和掌握劳动技能,当他们想把自己的劳动技能再现一次,又产生了大量的农事舞蹈,比如“照太阳”“种包谷”“洒小米”“结棉花”等等。此后土家族人民经历了各种战争,于是摆手舞中又产生了许多军事舞蹈,如龙山马蹄寨等地表演的“列队”“披甲”“赛跑”“登长竿”“夺长竿”“涉水”“过沟”等等。土家族人民为了纪念祖先的斗争生活,把军事舞蹈也继承下来,但由于战争不是经常出现,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经历过,因此军事舞流传的地方并不广泛。在摆手舞中还有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舞蹈,比如“打蚊子”“斗水牛”等。

综上所述,摆手舞起源于劳动,而且在渔猎社会已经产生,它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若干世纪舞蹈的总汇。它最初是对动物姿态的模仿,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经一代一代地加工提炼,一代一代地丰富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今天内容丰富、健康、风格独特、形式完美的民族舞蹈。

二、摆手舞的流传地域

土家族摆手舞的流传地域十分宽广。《永顺府志》《永顺县志》《龙山县志》等清代志书中,对摆手舞的民俗活动都有详细的记载。从分布的地域看,湘西、鄂西、川东都很流行。据《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一书记载:“在来风县河东地区,就有摆手堂六个(即土地庙),其中舍米湖摆手堂较大,堂前有两块石碑,一块建于道光二年;一块建于同治三年,上面记录了当地摆手实况,每年新春佳节,土家山寨热闹非凡,人们披红戴绿,男女老少齐到摆手堂,场内松树上张灯结彩,群众围绕松树跳舞,鸣锣击鼓通宵达旦。”川东地区也有摆手舞的传播。1993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川东西水土家》一书曾这样描述:“摆手舞是川东西水土家的‘社巴日’,即摆手堂前所跳的自娱性舞蹈。舞者人数不限,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均可。舞蹈由主持的老土司指挥。这一活动在清明时期极为盛行。”这说明,湘鄂渝三省市交界之地的土家族聚居寨,均保留有摆手活动的习俗。

三、摆手舞的艺术内涵

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它使土家族文化艺术主要通过摆手舞加以集中表现出来,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一)摆手舞的主要内容

摆手舞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渔猎舞”“农事舞”“军事舞”“生活舞”四个方面。

1.渔猎舞是渔猎时代土家族劳动生活的缩影。“打猪”“钓鱼”“鲤鱼标滩”“岩鹰展翅”“拖野鸡尾巴”“跳蛤蟆”“空拳斗餐虎”等舞蹈组成带有浓厚的原始生活色彩。反映了土家族先民们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表现了一种朴素自然的以食为天的情感。

2.农事舞是土家族人为了庆祝丰收和掌握各种劳动技能而创造的。主要有“照太阳”“砍火舍”“种包谷”“洒小米”“挽麻团”“结棉花”等舞蹈动作组成。它反映了土家族人们进入农业社会后的劳动生活状况,涉及农业生产、家畜饲养、手工业和纺织活动,展现了土家族人在农业社会里为生存而进行的各种生产劳动,也表现了土家族人们勤劳朴素、团结互助的品德。

3.军事舞传说军事舞最初是为了纪念土家族英雄拨普带领土家族人民打败前来侵犯的客王官兵的故事而创造的。主要由列队、披甲、赛跑、夺长竿、拉弓、射箭、骑马挥刀、庆功宴饮等动作组成,它反映了土家族先民们为了保卫家园,奋勇杀敌的斗争精神。

4.生活舞主要由反映土家族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些舞蹈动作组成。如打蚊子、抖狗蚤、梳头发、喝豆浆、水牛打架、团鸡等这些舞蹈动作都包含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展现了土家族人民开朗、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跳团鸡舞”时,用鸡羽扎成毛子,土家族青年男女围着团鸡(毛子)用脚踢、头顶、肩托肘端,技艺高超,气氛热烈,这是土家族青年男女独特的社交方式。生活舞内容多样,形式活泼,表现了土家族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二)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风格和动律特点

摆手舞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摆手,顾名思义,以手的摆动为主要特征。土家族摆手舞与别的舞蹈不同的特点是“同边摆手”,即在动作上不论舞义的变化,皆为同边手脚同时出动,否则,不称其为摆手舞。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手的摆动一般不会超过肩,动作线条流畅,自如大方。如“侧身”“单摆”“团圆手”等。但也有超过肩的动作,如“梳头”“打浪子”“上摆”等。总的特点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重拍时)”。土家族摆手舞的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动律特点的形成,是与他们长期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土家族长期生活在高山峻岭之中,身背重物行走在悬崖峭壁的羊肠小道上,只能侧身而过,故自然形成了顺拐、屈膝、颤动、下沉的独特风格。

摆手舞的动律和韵律又有它们共同的风格特色,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四句话:顺拐(甩同边手),重拍下沉,双腿屈膝,全身颤动。顺拐,在摆手舞动作上绝大部分是顺摆,摆右手出右脚,甩左手出左脚。如永顺双凤溪的摆手舞走步(共四拍),正步屈膝准备,第一拍,身体向右转体1/4圈,面向右侧,左脚向斜前上一步,左手随脚摆出,右手摆至右斜后,抬起二十五度。第二拍,右脚向斜前上一步,右手随脚摆出,屈于左腹前,左手摆到左后,抬起二十五度,身体方向不变。第三拍,重复第一拍动作。第四拍,原地将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虚点步,向右转体1/4圈,双手自然打开于左右两侧,抬起二十五度,屈膝、颤动。膝盖的上下颤动和屈膝是摆手舞中较显著的特点之一。通常在整个摆手的动作中,膝必须保持屈,特别是在每一个动作的最后一拍,膝屈得更深一些。也有的动作在起步时稍微向下闪曲,使整个动作显得柔和优美。

(三)土家族摆手舞的表演形式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原始的祭祀舞蹈。它的表演形式有完整的程式,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小摆手就是规模比较小,仅以一村一寨或者一族一姓为限,人数几十或上百。而大摆手舞,人数众多,它的组织形式是以一村寨为一排,一般为八排,每排的人数也因各村寨人户不等而不绝对相等,一般为百人左右,至少也要五十人才能组成一排队伍。每排的队伍依次分为八个组。即第一二人为旗手,由身强力壮、熟悉练旗舞的男子,高举一面大龙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另一人举一面大凤旗随后;第二组是祭祀组,由一到二名梯玛或掌堂师带领六七名抬猪头、团馓和五谷杂粮、野兽猎物的人员组成;第三组是朝简组,八人以上男女混合组成,其中二人为摆手锣鼓手,四人为土家族铺子队,二人为吹奏咚咚奎;第四组是神棍组,由八名以上青壮年男子组成,每人身披西兰卡普,肩扛齐眉棍,扎脚卷袖,形似出战;第五组是小旗队,由八名以上男女组成,每人手举一面三尺见方的小龙凤旗;第六、七组是摆手组,由十六名以上男女组成;第八组是炮仗组,由八名男子组成,其中二人拿三眼镜、六人背土火枪,备足火药随时鸣放。跳舞之前,由梯玛率领众摆手队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升龙凤旗,然后点燃摆手堂前的高大火把“火龙”,摆手队围绕锣鼓起舞,行列前有“守摆者”,行列之中有“示摆者”,行列之后有“押摆者”,舞者随着锣鼓节奏的变化相互穿插,变换动作和队形,跳到热烈时,嘴里也发出“也嗬嗬”的呼应声。

结语

综上所述,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原始的祭祀舞蹈。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性。它舞姿优美、节奏鲜明,不仅为土家族人民所酷爱,同时也为苗汉人民所喜爱。发展到近代,摆手舞或多或少地渗进了汉文化内容,促进了与汉文化的交流,但无论汉文化如何影响,摆手舞仍然是土家族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宝库中的一朵璀璨奇葩!这就要求我们年轻一代舞蹈工作者应该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认真地去挖掘、整理土家族摆手舞,把它们搬上舞台,甚至于改编成教材,形成一套完整的民间舞蹈教材体系。

参考文献:

[1]龙山县志.卷十一[M].

[2]彭施铎.竹枝词.永顺县志.风俗志[M].

[3]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M].

土家族舞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音乐艺术;土家族摆手舞;舞蹈艺术;打击乐;锣鼓音乐;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其中最具特色、最富有民俗风情的是土家族摆手舞。土家族摆手舞包含了人类生存、劳动创造等内容,是一部土家族生动的文明史诗,体现了土家族的特有文化。本文将摆手舞的起源、分布流域、基本内容以及打击乐特征加以分析,希望对土家族摆手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摆手舞的起源及分布流域

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因为长期居住在山区,绵延不断的山脉横贯全境。土家族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斗争,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土家族人能歌善舞,歌舞民俗源远流长。而延至今日,最具特色、最富有民俗风情的是土家族摆手舞。

摆手舞在唐宋之时即已产生,它源于土家族先民的巴渝舞,在土司制度时期,主要供土司王娱乐,且广泛盛行于土家族民间。“土民赛故土司神,旧有堂曰摆手堂,供土司某神位,陈牲醴,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被,锦帕首,击鼓鸣钲,跳舞歌唱,竞数夕乃止。其期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歌时男女相携,蹁跹进退,故谓之‘摆手’。”“改土归流”后,成为民间的娱乐活动。[1]

摆手舞是土家族一种传统舞蹈,流传在鄂、湘、渝、黔四省市交界的沅水、酉水流域一带,尤以酉水流域为甚。现在摆手舞的分布,有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县的大部分区域和宣恩、鹤峰两县的小部分区域;有湘西龙山、永顺、沅陵、保靖、古丈、桑植、永定等土家族聚居区;还有重庆市的酉阳、黔江两县的小部分区域,形成了以酉水河为纽带的土家族摆手舞文化圈。

二、摆手舞的基本内容

土家族摆手舞包含了人类生存、劳动创造等内容,是一部土家族生动的文明史诗,体现了土家族的特有文化。

摆手舞,土家语称“社巴日”或“跳金巴”,是在摆手活动中进行的,是土家人祭祀祖先与庆新年、祈丰收的集体活动,摆手舞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别。[1]大摆手联村举行,规模较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土家族大摆手活动非常热闹,在土司时期就被文人形容为:“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遂成为湘、鄂、川、黔边境文化、经济交流的民族盛会。小摆手以自然村寨为单位进行,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由主祭人(梯玛或村里有威望的老人)主持。在整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的活动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大鼓,鼓放在正中间,鼓手是实际的指挥者,人们随着鼓手敲打的“盘冬、盘冬”的锣鼓声,便开始舞之蹈之歌之起来。大摆手舞以打大鼓、大锣为节拍而更换舞姿,放土炮、三眼炮、火号和爆竹。小摆手以打大鼓为节拍而更换舞姿,参加活动的人群随着锣鼓的节拍,翩翩起舞,使整个活动呈现热烈、欢快的场面。摆手舞动作约有120多个,现在失传的甚多,摆手舞与摆手歌的内容丰富,主要是表现土家族先民长期与山打交道,表现渔猎和初期的农事活动,还有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等等。舞蹈动作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走动顺拐,重拍下沉,双腿屈膝,全身颤动。

三、摆手舞打击乐――锣鼓音乐

摆手舞以大锣大鼓伴奏为主,节奏明快、简练,舞者动作的变化听锣鼓“指挥”,敲击鼓边为令,摆手舞的律动,绝大部分是顺摆,即摆右手出右脚,摆左手出左脚。膝部的弯曲,是摆手舞较显著的特点,通常在整个舞蹈中,膝部都是弯的,特别是在每一动作最后一拍,膝部弯曲更深一些。手的动作虽多,但摆动较小,最高不得超过肩膀,摆时臂膀伸直或固定弯曲角度。重拍向上摆,弱拍向下摆,同时双手和上身都要颤动一下。

整场舞蹈通过锣鼓的节奏来控制舞蹈队形和动作的变化。不同的舞蹈内容有不同的节奏。表现战斗动作时,节奏高亢激越;表现追忆祖先动作时,节奏舒缓而庄重;表现生产劳动时,节奏快慢有致;表现生活时,节奏轻松活泼。

声伴随着众人发出有节奏的“嗬也嗬”的和唱声,营造出一种刚劲、稳健、热烈又庄重的氛围。

打击乐作为摆手舞最主要的伴奏音乐,是摆手舞队伍和变换各种动作和队形的指挥者。土家族摆手舞的打击乐最初源于原始社会。远古时期的土家族人居住在古木参天、洞穴遍地、河流纵横的地方,常与野兽为伴,人们为了生存,用敲击石块、木棒来驱赶野兽。随着人类进步,这种敲石块,击木棒进而用敲梆子,敲鼎盖来代替,近代则是敲击大锣、大鼓来驱赶野兽,这种杂乱无章的敲击声为摆手舞的伴奏音乐奠定了旋律基础,也就产生了摆手舞最为原始的伴奏鼓点。

(一)锣鼓在舞蹈伴奏中的作用

人们常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节奏是音乐艺术的主要表现要素”。[2]节奏又是音乐的灵魂。我国民族音乐的节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音高的节奏,另一类是无音高的节奏。前者是指我国音乐中各种旋律形态所构造的节奏,它是各种音乐形式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后者是我国音乐中最具特殊的民族打击乐器演奏出的节奏形态,这些虽没有具体的音高概念,但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的生动性和复杂性,以及通过打击乐器不同组合和音色变化,体现出艺术作品中动与静、强与弱、疏与密、刚与柔的美,构成了人们心理律动的生命意义。可见,节奏在音乐舞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打击乐是一种音响的节奏艺术,其各种乐器虽具有独特的音色,却只有单一的音,通过演奏,用不同的敲击方式和音量控制,才能产生出有差别的音色来,当这些极不一致甚至为躁音的音流在同一节奏中时,就可能产生出变化多端的气氛甚至意境来。

土家族本身是一个与锣鼓非常投缘的民族,有大量的史籍记载和民俗专家都对锣鼓在土家族的用途广泛和渊源作了大量说明,汉代的王逸论土家先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明《一统志》则强调,永顺土家人“铜鼓祀神,刻木为契”,这里的铜即“锣”。像土家族的薅草锣鼓、丧葬鼓、摆手舞等等,锣鼓在土家族各种民俗事象中占居着核心地位。可见锣鼓被大量运用于土家族人信仰、礼仪、生产和生活习俗、节庆、娱乐的民间习俗中。[3]

锣鼓是人类音乐活动中最早的乐器,锣鼓功能体现的文化价值可以记载一个人类音乐生活的普遍现象。锣鼓打击乐是无音阶的歌,它虽无旋律变化,却唱出了人民的心里话,舞出了人民的真挚情。人类学者邓启耀说道:“鼓在各族民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或象征母体,皆本于本它;或形似女阴,备祭之后便可化生万物,或是送葬的指示,亡灵将循看鼓声回归祖地,在他们看来,鼓分阴阳,声联生死,既为祭生,也为葬死,生死灵肉,由鼓而发。”[4]这说明鼓与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锣也如此,这句话也形象地道出了锣鼓最本质的文化意义。

土家族地区有一些技艺精湛、舞艺超群的男女锣鼓手,这些锣鼓手被当地人称为锣王、鼓王,锣艺、鼓艺就是通过这些人一代代相传至今。人们踏着锣鼓点所跳的摆手舞,将叙事性融入舞蹈形象地再现了土家族的历史。[5]比如大、小摆手对祖先的祭祀,体现了土家族人对人类祖先的历史追忆,摆手舞中的踩火山、播种、锄草、收获等一系列动作,将事物的发生、发展、结局完整地融入鼓乐曲的艺术中,鼓舞中表现的刀耕火种,记录了土家族作为一个农耕民族的历史;大小摆手舞的动作是摆同边手,表现出山区人民攀峭壁、爬陡坡、同边手脚同时向上手抓、足蹬的姿态……土家族摆手舞就是在这种伴奏乐器的烘托下,显现出它的艺术魅力。土家族舞手舞打击乐侧重于鼓和锣的运用,这是由摆手舞动作特点决定。由于舞蹈场面大,舞蹈动作重拍下沉要求伴奏节奏鲜明。俗话说,“锣鼓半台戏”,说明锣、鼓在舞蹈音乐中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通过锣鼓节奏,调整整个舞蹈过程中的场次交替、速度快慢、情节变换、情绪高低等。[5]

土家族摆手舞以锣鼓为特征,通过一个个具有逻辑性的舞蹈动作,生动再现了土家族人民的历史、生活等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叙事性的锣鼓乐文化。[5]

(二)锣鼓伴奏音乐的节奏特点

1.规整的2/4拍节奏成为摆手舞伴奏的主要节奏特征

在舞蹈的过程中,2/4拍节奏的强弱有规律的程式化的特点,形成一种渲染气氛、表达情绪的思维定势。节奏的律动与舞蹈的动律十分吻合,使欣赏者产生美的共鸣。

2.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使伴奏音乐产生跳跃感,使舞蹈动作充满活力

前八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节奏的运用,加强了节奏的密度,使内部节奏形态发生了变化,这种松与紧的对比,使音乐节奏的进行获得了动力性和新鲜感,在舞蹈过程起着调节,变换动作和烘托舞蹈气氛的作用。

(三)锣鼓点所表现的基本内容

这里单从生产劳动、生活娱乐方面加以分析。土家族摆手舞的伴奏看似简单,只有锣鼓作为伴奏形式,但它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结合舞蹈动作,大致可分为四类:

1.反映娱乐性

舞蹈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见谱例一,用锣鼓演奏的音响来反映欢快、娱乐场面。

2.反映旱地生产动作

舞蹈动作有:种包谷、挖土等劳动动作。

3.反映水田耕作

舞蹈动作有:插秧、踩田、打谷子等劳动动作。见谱例三,舞蹈动作在锣鼓的伴奏下,再现生产和生活场面,恰似一幅土家人民的山水风情画,又恰似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人入胜。

4.反映生活动作

舞蹈动作有:“打耙粑”、“打猪草”、“打蚊子”、“钓鱼”等劳动动作。见谱例五,就“打粑粑”而言,舞蹈在锣鼓的伴奏下,意境非常生动,反映了勤劳朴实的土家族人民为过一个祥和而愉快的新年,家家户户忙碌着筹备各项年货,“冬冬冬 扁扁冬冬扁”铿锵有力的鼓锣声再现你一捶、我一捶的打粑粑的热闹场景。紧张而积极的节奏音响,真切地反映出土家族人民生活的火热画面。

土家族摆手舞不仅为土家人民所酷爱,同时也被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喜爱。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土家族摆手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有幸观摩了龙山县马蹄寨大摆手盛况,那宏大的摆手阵营和振奋人心的摆手锣鼓至今仍记忆犹新。在摆手舞一系列的舞蹈动作中,有雄健强劲的,有俏丽柔美的。它们都是通过锣、鼓来控制力度,来表现各种人物性格。锣鼓声中透露出一种人与自然的融合,这就是土家族人民对美的追求,他们用自己对美的体验去表现美、创造美。正因为有土家族摆手舞丰富的锣鼓节奏和音色变化,加上多姿多彩的舞蹈表演,达到了一种人与锣鼓节奏和谐美的境界。

摆手舞不仅包含了土家族传统的摆手舞艺术,而且保存了土家族古老的宗教、戏剧、军事、体育等传统文化艺术。

摆手活动是一个庞大的文化活动空间,在跳摆手舞的同时,有的还唱摆手歌、山民情歌,间或有梯玛举行祭祀仪式和土家族原始性舞蹈“茅古斯”表演,有的还表演声势浩大的军事活动。发展到后来,逐步融合了民间文艺、武术、杂耍等,构成了土家族地区一种广泛群众性的文艺盛会,进而演变成土家族特有的民俗节日活动。

摆手舞已成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大汇集,通过其内容与形式,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土家族社会、历史、民俗、民族特征及其文化艺术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罗安源.土家人和土家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美]威廉・M.安德森.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朱祥贵.土家族“撒尔荷”源流内涵及功能探讨[A].黄柏权主编.土家族历史文化论集[C].

[4]邓启耀.鼓灵[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舞蹈服装范文 下一篇:舞蹈大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