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控制范文

时间:2023-11-13 06:55:52

绝对控制

绝对控制篇1

关键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控制权股权安排

一、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背景

2010年7月,农行A+H同步发行上市,至此,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国农业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相继上市。这标志着中国银行业自2003年开始进行的股份制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近年来,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但仍未达到国际上银行业认可的水平,短期内国有商业银行也根本不可能靠积累利润弥补资本缺口,在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率太高而自有资本不足、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贷款、财政无力追加投资,以及我国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大量外资银行涌入的情况下,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势在必行。

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权安排的基本原则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表现为一种金融业为银行业所控制、银行业又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所控制的垄断体制格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实行股份制改革必然涉及到金融体系、金融市场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事关全局、意义深远。鉴于国有银行的性质、地位、规模和发展现状,关于股份制改革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在其中,国有独资银行控制权问题是关键。

(一)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是所有者对银行的控制形式,是一种产权约束制度,表现为决策机构(股东大会)执行机构(以行长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层)和监督机构(监事会)的总和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但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却存在着严重缺陷,与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国有独资产权模式相联系,董事会与监事会的设置以及经营管理层的任命基本上都是由政府决定,董事会监视会形同虚设。这种产权和责任区域无法界定的状况,导致银行产权关系模糊,产权主体虚设,所有者不能行使和转让权利,经营者缺乏利益机制驱动而缺乏发展动力,所有者和经营者难以实行利益的激励兼容,导致银行经营缺乏内在力量。

(二)保证国家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控制权

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对整个国家金融体系具有的重要性,国家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权牢牢把握,是保障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必要手段。这主要是因为以下2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国家必须兼顾国有银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紧迫性和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国有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银行业自身的特殊性更加突出了金融安全的重要性,银行业有着内在的脆弱性,公众的信心对维持这种特殊的获取风险收益行业的经营至关重要。而国家强大的信用支撑是维系公众对国有银行信心进而是金融体系稳定的砝码,这种隐性的信用保障是监管部门的金融监管和政策性银行无法取代的。

第二,增强对外部意外冲击的防御能力,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和动脉,金融体系的稳健、有序、高效和可持续性运行,对一国的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金融安全的真正涵义。

三、保证国家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控制权的股权安排――相对控股

从国际经验来看,商业银行并不属于国家必须垄断的部门,其资本运营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或商业性活动,因此在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中,国家没有必要一定处于垄断性控股地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改革,如果过分强调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控股权而且是绝对控股,这与原有体制下的国有独资银行不会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很有可能再次导致旧体制的复归,政企不分、行政干预银行经营活动的状况将死灰复燃。

显然,能否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不良资产率,而股权多元化才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只有股权多元化才有可能使内外资本融合并以此形成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由此激发出自身的活力,促进高效运作,使防范风险具有坚实的基础。但出于银行对于金融行业安全性的考虑,股权不宜太过分散,要保证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防范风险,可以在相对控股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国家利益。

为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多元化,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多方持股。可以设立集团公司股、机构法人股、公众股和外资股。其基本思路如下:第一,“国家股”,它没有必要占据绝对控股地位。一般30%-50%为宜。第二,“法人股”,允许业绩优秀的大企业集团参股该股份有限公司,以股票为利益纽带,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协调银企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也允许金融企业相互持股。第三,“个人股”,利用个人股权这种终极所有制形式的资本内在增殖机制对整个产权关系所具有边际调节力,使国有独资银行资本与个人资本有机结合。第四,“外资股”,所占比重不大,主要起到促进与补充作用,以便于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各股所占比例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四、结语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核心是实现产权多元化,将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真正的金融企业,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但如果改革一味追求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可能会超越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整体制度安排的现实条件,甚至会造成金融风险,威胁国家金融安全。而如果过分强调国家的控股权,则又可能由于政府“一股独大”导致回归原有体制,重蹈证券市场上许多国家绝对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覆辙,改革的结果也只是“形似”而不能做到“神似”。

但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尚不成熟初期,目前国家绝对控股的股权结构是国家经过充分考虑后必然的安排,但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股权结构也仅仅只是是目前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一种最优制度安排。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应当逐步通过国有股减持的方式逐步向国家相对控股甚至不控股的股权结构转化,从而使公司自身拥有更大的自治权,实现真正的公司治理,另一方面,有利于吸引战略投资者,实现战略投资者,政府和银行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余龙武.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新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年

[2] 范恒森. 金融制度学探索.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

绝对控制篇2

[关键词]电梯;运行速度;优化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V249.1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085-01

对于电梯的使用,人们一方面担心的是电梯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电梯的运行速度问题。所以,我们在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要不断提高电梯的运行速度,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1】。

一、国内电梯运行速度控制的方式

电梯运行的快速性和舒适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梯所采用的运行速度的控制方式,就我国目前来看,进行电梯运行速度控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以时间、绝对距离、相对距离为原则进行的控制方法。

1、以时间为原则的电梯运行速度控制方式

这种方式是以电梯各个位置监测点输入的信号为依据,然后确定点滴各个阶段的运行速度,并对运行阶段之后储存在EEPROM中的理想速度曲线数据进行对照,从而以一种开环的方式运行。这种运行方式运行效率非常低,电梯在滞停阶段所消耗的时间非常久,存在一个低速爬行的阶段,人们在这种运行的状态下也感觉不到舒适。所以,为了找到合适的控制点位置,电梯的调试人员经常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维持电梯的正常运行。

2、以绝对距离为原则的电梯运行速度控制方式

以绝对距离为原则的电梯运行速度控制方式采用的绝对值编码器,能够对轿厢在井道中的绝对位置进行连续、实时性的监测,然后测得的数据反馈给电梯的主控制器。电梯的主控制器通过接收到的绝度距离,然后进行电梯实时速度的计算,通过计算对变频器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梯的运行速度。可以说,这种控制方式是三种方式中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它所采用的绝对值编码器不会受钢丝绳打滑的影响,所以它所测得的数据不会出现误差,就能够为电梯主控制器提供较为准确的轿厢位置,从而实现电梯无爬行的直接停靠。如果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停电的现象,一旦电力恢复,编码器就会立即传输轿厢的准确位置,使电梯的主控制器能够有效控制电梯的运行,即使出现了打滑的现象,也能准确进行数据的输出【2】。

3、以相对距离为原则的电梯运行速度控制方式

在这种运行方式中,电梯速度的理想曲线是按照以时间为原则的电梯运行速度控制方式设计的。因为电梯的位移曲线和电梯的速度曲线是相互对应的,同时出轿厢走过的相对距离也可以通过增量编码器进行很精确的测量,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特点对电梯当前的速度进行测量。这种控制方式虽然在理论上可以使电梯做到无爬行的直接停靠,但是进行测量的增量编码器需要安装在曳引机轴上,才能间接获得轿厢位置,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曳引轮槽和钢丝绳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也就是说电梯的主控制器很容易就失去轿厢当前的准确位置,这种现象造成的后果和电梯的直接爬行相似,也会影响电梯运行的速度。除此之外,电梯中还存在着许多信号干扰,它能够使增量编码器的脉冲丢失,从而使电梯电梯失去自身的正确位置,有的干扰信号强烈还会使电梯运行出现错误,直接造成电梯的安全事故。

二、电梯运行速度优化控制的实现

1、电梯速度优化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电梯速度优化控制系统的核心是电梯速度优化控制的模块,它和电梯的变频器、主控制器相互合作,共同实现电梯速度控制的优化工作。它对电梯速度控制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1)绝对编码器对轿厢在井道中的具置进行测量,采集到它的绝对位置值,然后将它实时传输给电梯的主控制器,通过主控制器将其转化为轿厢到欲平层位置的绝对剩余距离值,然后将这个数据发送给进行电梯速度优化控制的模块【3】。

(2)电梯速度优化控制模块接收到主控制器发送的电梯控制速度信号和绝对剩余距离值之后,对其进行速度优化控制算法的计算,然后将相应的速度控制指令和速度值发送给变频器。在这个过程中,电梯速度优化控制模块同时对变频器中的设置参数进行读取,将变频器的工作状况反馈给电梯的主控制器。其中,电梯速度优化控制模块和变频器之间是通过RS485总线,以9600波特率进行数据通讯的,而电梯速度优化控制模块和电梯的主控制器之间是通过RS485总线,以19200波特率进行数据通讯的。

(3)电梯速度优化控制模块将相关控制指令和速度值发送给变频器,它在接受之后,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曳引机,通过曳引机实现对电梯速度的控制。

2、电梯速度优化控制算法的设计

电梯在静止状态的时候,会存在着较大的惯性和静阻力距,所以,在电梯刚开始运行、加速的时候,电梯可能会停留在原地一小会。再加上电梯在刚启动的时候会存在反向溜车的想象,这些问题都可能会造成电梯绝对剩余距离值出现一些误差,从而对电梯的运行控制造成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电梯速度优化控制模块、变频器、电梯主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同样造成了速度控制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保证电梯运行速度的精确性和实时性,就需要根据滞后的时间对电梯的速度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其实现电梯运行速度的控制【4】。对此,我们可以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输出响应的波形进行在线监控。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能够对被控对象进行实时的监控。当电梯正常运行时,我们可以先计算出它的理论速度V1,然后根据电梯主控制器发出的绝对剩余距离值计算出电梯当前的运行速度V2,e=V1―V2,经过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调节之后得出的e,就是我们电梯运行所需要的速度。

3、电梯运行的可靠性系统设计

电梯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要保证电梯系统的可靠性。除了在硬件设施上,比如屏蔽、隔离等措施上加强安全保证,在电梯系统的软件设计上也要增强其可靠性。比如,我们可以在电梯系统的软件上都设置一些重要的参数,像定时时间值、通讯方式等等,通过加强软件上的安全性保证,才能避免电梯受到干扰或者出现故障的候,能将程序进行强制复位,有限保证电梯的使用安全。

结束语

在保证电梯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电梯爬行停靠的问题,确保各种数据的准确性,才能对电梯进行有效的控制,不断提高电梯的运行速度和电梯的舒适性,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郑尚透. 电梯运行速度优化控制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

[2] 宋涵,郑尚透. 电梯运行速度的优化控制[J]. 电气传动自动化,2008,06:10-14.

[3] 宋涵,郑尚透,李维国. 电梯速度优化控制的研究[J]. 机电工程技术,2008,05:47-48+110+114.

绝对控制篇3

[关键词]场助航灯光用综合防护电缆; 综合防护结构设计;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M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285-01

前言:据统计,每年机场助航灯光回路用埋地电缆的故障率较高,主要是因受到动物啃咬及水树侵害。机场助航灯光回路用埋地电缆用于连接机场跑道助航灯,为飞机全天候起降提供灯光指示。为保证助航灯光电缆在机场特殊环境下安全、可靠运行,本文依据MH/T 6049―2008《机场助航灯光回路用埋地缆》,叙述了机场助航灯光用综合防护电缆的工艺特点和质量要求,供同行参考。

1.机场助航灯光电缆的结构与设计

1.1 电缆的结构与材料

导体采用第2种绞合圆形紧压结构;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采用三层共挤的方法一次挤出;金属屏蔽采用铜带搭盖绕包;护套采用阻燃型、防潮型、耐寒型、环保型和耐环境应力开裂型等优点的聚乙烯。导体屏蔽、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屏蔽采用三层共挤的方法,使导体屏蔽层与绝缘层、绝缘层与绝缘屏蔽层之间达到均匀无间隙包覆的效果,并且采用电子加速器辐照交联,使绝缘的机械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得到大大的改善;并优于目前国内外相关标准。采用三层共挤绝缘的工艺方法使得电缆经过特殊的弯曲试验后又在95℃~100℃20个热循环的条件下,经受3U电压下其放电量只有1.2pC。

1.2 电缆的总体设计

根据这种特殊的苛刻的零缺陷的使用场所,必须保证传输的最优良的电气性能,不仅经过严格拉丝尺寸的控制,还要最佳参数的绞距设计与导体紧压系数的优化,确保了导体外观圆整,在同一个平面示意图上没有任何的凹凸不平现象,使得内屏蔽有效地紧密地包覆,从而避免了场强击穿现象。

1.3 屏蔽于护套

为了保证系统运行时对外界不产生电磁干扰,以及系统运行时会产生故障电流并能安全引入接地系统,采用绕包一层屏蔽抑止系数小的铜带作为屏蔽结构。绕包搭盖率的优化以及操作时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它的优良屏蔽效果和通故障电流作用。护套材料的选型是影响因素之一,在充分考虑电缆这一性能实现的前提下,结合使用环境对电缆特殊性能的复杂性的要求,既要考虑电缆自身使用的功能性也要杜绝外界环境对它造成的不利因素,在设计时经过认真、慎重地筛选,最终选择了阻燃型,防潮型、耐寒型、环保型、耐环境应力开裂型等优点的聚乙烯材料。

2.工艺特点和质量要求

2.1 铜导体绞合紧压

导体由符合GB/T 3956―2008规定的裸退火铜线组成(铜的纯度≥99.95%)。无氧铜杆通过连续退火的进口小拉机拉制单线,导体在绞制时采用7股单丝一次紧压成型,以确保其结构紧密和稳定。按GB/T 3956―2008的规定,6mm2铜导体20℃时直流电阻不大于3.08Ω/km,导体结构设计由7根单丝直径1.04mm的导体同心绞合成圆形,紧压后外径为3.0mm。

2.2 质量控制

内外屏蔽料选用上海万益高分子材料厂的材料,其中外屏蔽采用可剥离的屏蔽料,材料的剥离力为25N。绝缘采用万马高分子材料厂抗水树XLPE,即TRXLPE-10绝缘材料。导体进机头前用铜刷除去毛刺和铜粉,以确保导体表面光滑,保证屏蔽包覆质量。导体屏蔽最薄处厚度控制在不小于0.20mm。绝缘屏蔽最薄处厚度控制在不小于0.40mm。按用户要求,绝缘标称厚度为2.8mm,绝缘厚度平均值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90%。考虑XLPE绝缘材料的热收缩性能,实际绝缘厚度值设定2.8×1.05=2.94mm。按用户要求,绝缘任一断面偏心度不大于10%,因此对模具尺寸要求特别严格,模芯孔径比导体直径放大0.3mm,同时对模具装配的同心度、装配位置等严格规定;对绝缘材料的流动性作了详细分析,保证绝缘偏心度控制在6%以内。XLPE绝缘电缆在交联绝缘三层共挤生产过程中,如加热管中氮气纯度不够,混入了一部分空气,则绝缘会焦化变色,严重时会使绝缘表面硬化甚至龟裂,产生氧化老化。我们采用氮气自制装置,保证其浓度在99.5%以上。生产过程中定时排一次废氮,确保交联副产物定时排放,保证绝缘表面外观质量。正常生产时,氮气压力保持在0.9MPa。硫化管清洁,清除硫化管内壁碳化污垢,提高硫化管温度控制精度,使硫化热源有效地传导到绝缘线芯中,保证绝缘的热延伸性能符合要求。空气净化室内加料。导体屏蔽料、绝缘料、绝缘屏蔽料均采用真空吸入料斗。上料间内空气过滤,将正压力控制在12.5N/m3,我们建立了1000级净化室,确保加料室的清洁度。通过对上下牵引及悬链控制参数的修改,使绝缘线芯在生产时不被拉断。主机温度控制精度,绝缘料的加工温度为85~115℃。考虑到绝缘料在主机内停留及某些不确定的综合因素影响,不让绝缘料在主机内产生先期硫化,对主机温度控制精度仍取为±2℃。NCC计算软件应用,模拟计算出绝缘线芯硫化温度及走线速度工艺参数,经多次修改部分参数,达到最佳生产效率。导电线芯在换盘续接时,采用银焊连接技术。交联线生产速度降低到12.5m/min,在3min内可完成导体连接操作。银焊连接安全可靠,强度满足生产要求,不会在硫化管内拉断。

2.3 金属屏蔽

采用一层厚度0.08mm、宽度25mm的铜带重叠绕包,重叠率为不小于15%带宽。由于绝缘线径小,绕包时铜带易发皱,应调整好绕包角度和绕包张力。另外,为克服缆芯上下左右摆动,在包带前后加置定位模作支撑,模具的孔径比绝缘线芯的外径大1.5~2.0mm。

3.结语

机场助航灯光回路用埋地电缆采用综合防护结构设计及严格的工序质量控制,其电气及机械物理性能符合MH/T6049―2008标准要求,阻水及防动物啃咬也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已获得专利一项,并批量生产,完全满足机场特殊环境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卫建良,胡涛,赵云,陈文新.机场助航灯光用综合防护电缆的研制[J].电线电缆,2016,(02):40-42

[2] 陈井亮.机场助航灯光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绝对控制篇4

关键词:直流系统;接地;微机绝缘监测装置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5-0119-03

1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危害

110V直流系统为我们发电厂的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220V直流系统提供动力、控制、事故照明等电源。尤其是110V直流系统,其接线方式复杂、各盘柜的运行环境各不相同,如存在安装工艺缺陷如接线松动、电缆绝缘损坏或者高温、潮湿的运行环境,再或者是小动物侵入等异常现象时,就可能导致直流正极或者负极接地。当发生单点接地时系统尚能工作,但不能认为是正常现象因为可能会发展为正极或者负极两点接地,此时就会形成装置拒动或者误动的后果了。一般情况下跳闸线圈如出口中间继电器线圈和跳闸线圈等均接电源负极,回路中正极形成两点接地就有可能短接控制节点使继电器线圈带电引起保护或者装置误启动,当形成两点接地则有可能将继电器线圈短路,造成保护或者装置拒动,此时系统发生故障,由于保护或者装置拒动必然导致系统事故扩大如越级跳闸等,同时还可能烧坏继电器等二次元件。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分析一下:

图1中F1为110V直流控制电源小开关、HJ为合闸线圈、TJ为跳闸线圈,为典型的继电器线圈接直流负极的接线方式。如A、B两点接地,则两点之间的合闸按钮、DCS合闸端子输出就被短接,直接导致合闸线圈HJ带电,该泵停运时则就造成误启动;如D、E两点接地则两点之间的分闸按钮、DCS分闸端子输出、跳闸保护出口都被短接,直接导致跳闸线圈带电则该泵运行时就会异常跳闸。如接近负极的B、C或者E、F两点发生接地,则HJ或者TJ线圈被短路,造成该泵拒合闸或者拒跳闸。在比如A、C或者D、F两点接地,则会导致直流控制电源小开关F1跳闸使该泵控制电源失去,那么该泵合闸或者过流跳闸功能就失去了。

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任何情况下两点接地,其结果都是很危险的。对于发变组保护回路乃至500kV GIS内的各保护回路中发生类似上述接地异常时,其结果都是相同的,一般来说正极两点接地可能造成保护误动,负极两点接地可能造成保护或断路器拒动。

2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现象及接地点查找

2.1 直流系统接地现象

接地极对地电压降至零、正常极对地电压为系统电压。有直流绝缘监测装置时会由接地报警,监控画面显示对地绝缘降低或者到零。

2.2 直流接地故障点查找

传统的故障点确认方法为拉路法,按照信号、控制、装置、保护等重要程度为序对负荷支路进行试拉,当拉到故障支路时接地信号消失表明该支路接地。现在普遍采用微机直流绝缘监察装置,我厂采用WZJ-11型微机直流绝缘监测装置,各电源馈线支路及负荷支路开关下口都装设直流CT,系统模拟平衡和非平衡电桥两个状态,依据平衡状态的正负母线对地电压和非平衡状态的正负母线对地电压按照解算二元一次方程组算出母线正负对地电阻;依据平衡与非平衡正负母线对地电压和两个状态下直流CT的漏电流按照解算二元一次方程组算出支路正负对地的电阻值,当绝缘电阻低于接地判断设定的电阻值时则发母线或者支路接地报警。我们厂机组及网控110V直流系统都采用上述绝缘监测装置,当接地电阻测量值大于150kΩ时则显示绝缘值999kΩ,当接地电阻小于150kΩ时则显示实测值,网控110V直流绝缘低于65kΩ则发直流接地报警,机组110V直流绝缘值低于10kΩ则发直流接地报警。网控110V直流系统各参数在NCS画面可以看到,机组110V直流系统各参数在FECS画面可以看到。机组110V直流系统接地时DCS画面会发“6号机组110V直流I(II)段母线故障”综合报警,此时须至就地直流配电室查看,如直流绝缘低报警则在WZJ-11监控屏内可以看到直流正控母或者负控母绝缘为零,翻看“显示菜单”中“告警显示”会报“CTXX 接地”,在“支路显示”中查到“KM 支路XX”的详细信息如漏电流、绝缘值。支路编号“XX”与馈线屏上各直流负荷小开关“Q1XX”或者“Q2XX”相对应即可判断出哪个负荷发生了接地或者绝缘下降了。比如此前发生过的6号机发变组保护G屏直流电源接地时报警内容为“CT09支路接地”,对应110V直流A段馈线屏的Q109为发变组保护G屏直流电源即找到了接地点。如为控制类的直流分电屏回路接地,则按照上述方法确认某一屏接地后,可以对其负荷进行拉路即可找到最终的接地点。

3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处理

查找到接地支路后,处理时则分在线处理和离线处理两种方式,用万用表测量接线端子的对地电压或者用欧姆档测量绝缘电阻等方式即可对故障点准确定位从而消除故障点,采用何种处理方式需要电气二次专业人员到场并详细查看接线图及就地实际接线情况方可确定,一般在线处理需要甩线;离线处理须断开直流电源小开关,确为此支路导致接地则断开电源小开关后接地现象会立即消失,母线绝缘恢复正常。处理正常后再将直流电源小开关送好,无论何种方式都必须在处理前退出或者部分退出装置的功能,此过程中不同的负荷风险不同、预控措施也不同,下面将机组110V直流系统负荷按照分类简单介绍一下接地处理。

3.1 信号类负荷接地故障

机组变送器屏主要有电压、电流、有功、无功、频率等信号,其中有功是最重要的信号,送给DEH控制回路作为调节信号,送给电度表作为电能计量用,该装置直流电源接地或者变送器屏工作电源接地处理前需要退出机组一次调频、解除AGC、将机组控制切至TF方式,必要时需热控人员配合强制功率信号。对于电度表需要记录处理前的电量底码,处理期间保持负荷稳定,如此即可计算当日电量。对于其他用于监视的变送器则处理前做好备用监视手段即可。

3.2 控制类负荷接地故障

第一,各分电屏电源支路发生接地时,如是备用电源则断开两侧开关即可处理,如是工作电源则先判断备用电源绝缘正常并确认该分电屏各负荷开关当前无操作,先断开分电屏有接地故障的工作电源开关,而后立即合上备用电源开关即可进行处理,只是造成控制电源短暂失去即恢复、DCS可能发多个负荷控制电源故障报警,调试期间做过该项试验、不会影响运行设备。

第二,分电屏负荷开关支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如二次人员已经通过万用表测量明确了故障定位而且处理时间很短则采用在线处理即可,不需断开其直流电源开关。如短时处理不完而且在线处理有导致设备误动的风险,则对于旋转辅机则选择先退备或者倒换至备用辅机后,再将该辅机停运进行处理;对于电源开关则选择进行备用电源切换或者串带方式倒负荷,而后再将该开关断开即可处理。

第三,对于给发电机GCB柜提供直流电源的Q117、Q215、Q217负荷直流发生接地时,必须详细查明就地实际接线情况,选择离线处理。其中Q215为隔离刀闸及接地刀闸提供控制电源,正常运行中上述设备无需操作,将其控制电源断开不会有问题。Q117支路发生接地时而将其断开,仍有Q217提供另一路跳闸电源,处理期间遇有发变组保护动作则发电机出口开关仍然能跳开,对于Q217支路接地时也一样。如选择在线处理则风险很大,一旦不慎造成正极两点接地则会误跳出口开关,同样造成负极两点接地则保护启动时出口开关会拒跳。

3.3 保护类负荷接地故障

第一,对于上述发变组保护装置直流电源支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必须立即处理;由于上述保护装置其保护对象都设置了双套冗余配置的保护装置,则处理前先申请退保护即将保护出口压板退出,然后断开直流电源开关进行离线处理,特别注意恢复时先送上装置直流电源、确认装置工作正常,而后测量此前退出压板出口无电压即无动作出口后方可投入保护压板,防止保护误动作。6号机组发生过的发变组保护G屏直流接地就按上述过程处理的。

第二,MFT保护继电器柜布置两套冗余装置,Q105和Q205分别对其进行供电。正常运行时两路电源都送电、两套装置同时投运,紧急停炉时在BTG盘上同时按下两个MFT动作按钮则两套装置同时动作,硬接线使各设备进行相应动作。如Q105和Q205两路电源同时失去,则电源监视继电器动作,使FSSS保护中“锅炉保护电源失去”条件满足,DCS启动MFT保护。通过上述分析则Q105或Q205任一支路发生接地时,断开直流电源开关进行离线处理不会导致MFT保护误动或者拒动。而在线处理则有误动风险。

3.4 自动装置类负荷接地故障

第一,运行中发电机同期装置、故障录波装置、气体在线监测装置直流接地时可以离线处理,没有什么风险,只是装置功能短时失去而已。

第二,对于厂用A、B、C、D快切装置任一装置直流接地时,退出其出口功能压板并将装置置停用位置即可处理,暂时降低了厂用供电可靠性、须确保柴发可靠备用。处理正常后必须测量退出的功能压板无出口后方可投入,防止装置误动。

第三,风险最大的就是励磁系统控制电源Q106或Q206发生直流接地,上述两路直流电源中Q106供灭磁开关合闸及跳闸1电源,Q206供灭磁开关跳闸2电源。上述两路电源分别经电压变换装置变为24V控制电源供两面装置柜,此为24V控制电源还有两路来自辅励磁机交流电源变换而来。上述两个直流电源任一支路接地处理时必须将接地直流支路停电,且之前要将励磁联跳压板取下并将励磁开关置为非自动,否则一旦造成LCP就地屏(励磁系统就地控制屏)断电重启则直接跳机。通过前述分析Q106或Q206任一断开则不影响发变组保护动作时灭磁开关跳闸,相反在线处理时则有灭磁开关误跳使发电机失磁保护动作机组跳闸风险。

4 结论

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直流系统接地时危害很大,部分负荷直流接地时处理起来比较棘手而且有导致机组非停的风险。所以运行中对直流系统绝缘情况监视非常重要,发现直流母线绝缘下降则到就地绝缘监测装置处查看“支路显示”,看到底是哪一路引起的绝缘下降,如上述非常重要的直流电源支路发生绝缘下降则立即联系电气二次专业人员到场检查并采取措施使绝缘恢复正常,如此则好于发生接地时的应急处理,所以盘操须经常到值长台的FECS画面及NCS画面翻看一下机组及网控直流系统绝缘情况,就地巡检至直流配电室时也许特别关注控母绝缘情况,发现绝缘下降必须引起重视,当绝缘低发展至接近接地报警时需联系电气二次人员到场检查,总之防范胜于应急。

参考文献

[1] 现场运行人员继电保护知识实用技术与问答(第2版)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 台山电厂.1000MW机组电气及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运行规程[S].

绝对控制篇5

【关键词】数控机床;参考点;机床坐标系;故障分析

数控机床零件加工是建立在机床坐标系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机床参考点的基础上。数控机床参考点是机床坐标系的零点,它由机床厂家事先确定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改。数控机床参考点是数控机床上一个特殊位置的点,该点可以自由设定,但大部分通常位于机床正向极限位置附近,机床返回了参考点位置,也就确定了该坐标轴的零点位置,机床坐标系也就建立,可以进行正常的加工。返回参考点因涉及的信号,元器件及线路较多,另外每个坐标轴都需返回参考点,因此不能返回参考点故障发生率较高,通过了解数控机床回参考点方式及原理,位置检测装置和相关参数的理解对解决数控机床不能返回参考点故障至关重要。

1 数控机床返回参考点的方式

1.1 开机后不需要返回参考点

数控机床使用绝对式编码器或绝对式直线光栅尺作为位置反馈装置的坐标轴在安装调试时进行一次参考点位置设定,数控机床再开机无需返回参考点,因绝对式编码器或光栅尺带有后备电池,机床断电后用后备电池保存坐标轴位置信息,机床重新上电后数控系统可立即从绝对绝对式编码器或光栅尺获得坐标轴的当前位置值。绝对式编码器有两种形式:格雷码和系列码。格雷码绝对式编码器的编码盘上具有多圈编码的光栅刻轨,绝对位置值来自格雷码编码的排列。系列码绝对式编码器的编码只需两个刻轨就能生成绝对位置值,刻线码盘的绝对信号仅需一个刻轨,系列码的排列方式在每圈中都是唯一的。增量信号刻线在外圈,增量信息刻轨用于细分成位置值,同时也用于生成高质量增量信号。两个刻轨产生的信息在编码器内的信号处理单元中形成高分辨率的绝对位置值。系列码绝对式编码器的性能优于格雷码绝对式编码器,其特点是扫描信号质量高和抗污染性能力强。

1.2 开机后需要返参考点

此种方式回参考点的数控机床一般采用增量式旋转编码器或增量式光栅尺作为位置反馈元件,在机床断电后就失去了对各坐标轴位置的记忆,因为增量式与绝对式编码器或光栅尺内部构成不一样,另外增量式的编码器与光栅尺不带后备电池,因而数控机床开机后需要各坐标轴返回参考点操作,从而建立机床坐标系。

增量式位置检测装置的数控机床返回参考点有三种形式:

(1)回参考点时,轴先以速度V1向参考点快速靠近,当碰到参考点减速开关后,减速到速度V2低速移动,再寻找测量系统零标志信号。当到达测量系统零标志时,速度即制动到零,再以V2速度移动参考点偏移量停止,如果没有偏移量则找到零标志信号应停止。

(2)回参考点时,轴先以速度V1快速向参考点移动,碰到参考点减速开关后速度制动到零,然后反向以速度V2慢速移动,到达测量系统零标志产生栅格信号时,速度制动到零,再移动参考点偏移量而停止。

(3)回参考点时,轴先以速度V1快速向参考点移动,碰到参考点减速开关后速度制动到零,再反向微动直至脱离参考点开关,然后又沿原方向微动撞上参考点开关,并且以速度V2慢速前移,到达测量系统零标志产生栅格信号时,速度制动到零,再移动参考点偏移量而停止。

使用增量式光栅尺作为位置检测装置的全闭环控制数控机床,由于普通光栅尺只有一个参考点零标志,这样机床每次返参时都需找到这个零标志,有时可能需要移动较大的行程,时间较长。为了加快和简化返回参考点操作,光栅尺生产厂家开发出一种带距离编码参考点的增量式光栅尺,两个参考点间相差一定的距离,一般移过两个相邻参考点后。如图5所示,德国海德汉公司生产的LS型光栅尺,机床直线轴移动20mm,数控系统就可以找到参考点位置,显示器上显示当前机械所在位置的机床坐标值。

2 回参考点的故障分析流程

根据数控机床回参考点原理及我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编制了数控机床回参考点的故障分析与诊断流程图:

数控机床发生回参考点故障时应重点检查如下项目:

(1)检查是否采用绝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

(2)检查减速挡块和减速开关的状态;

(3)检查参数设置是否合适,如检查回参考点快速进给速度、接近参考点速度等参数的设置。

3 故障排除实例

3.1 一台配置FANUC 0i TC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X和Z轴位置检测装置配置为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开机后报警300号,报警内容:要求返回参考点。

故障检查与分析:由于该机床采用的是绝对式位置检测装置,开机时不需要各轴返回参考点,出现300号报警的原因是编码器后备电池电压过低或人为修改了数控系统参数1240、1850。

经检查发现编码器后备电池电压过低。

故障处理:更换编码器后备电池后,重新设定机床参考点位置。步骤如下:

(1)JOG方式下,移动X和Z轴到参考点位置;

(2)机床关机重新启动;

(3)修改系统参数1815#4设为1;

(4)机床关机重新启动后故障排除。

3.2 一台数控铣床X轴返回参考点时报警X轴正向硬件超程。X轴返参时以回参考点速度向参考点接近,但找不到参考点,而是一直以这一速度向前移动,直到碰到正向行程限位开关后紧急停止。

故障检查与分析:从故障现象可得知,返参时有快速移动的V1速度,没有寻找参考点零标志的慢速V2,参考点减速开关没发出减速信号,检查发现参考点减速开关失效,触点锈蚀粘连。

故障处理:更换新的参考点减速开关后故障排除。

4 结束语

数控机床不能正确返回参考点是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之一,本文介绍了数控机床返参原理,根据数控机床不能回参考点常见的一些故障,总结并编制了故障分析流程图,并举例说明如何排除故障,对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FANUC 0i TD安装与连接说明书[Z].2008.

[2]FANUC 0i TD功能调试手册[Z].2008.

绝对控制篇6

传统的绝缘杆作业法是作业人员在地面或登杆等安全位置,带好安全带,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再通过端部装上所需的工器具附件利用绝缘杆进行作业。该作业方法完全依赖人力操作,操作难度大,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高,且工作效率低。本文就绝缘操作杆作业法中在绝缘操作杆端部使用电动套筒扳手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带电作业;绝缘操作杆作业法;套筒扳手

一、绝缘操作杆作业法现状

作业人员在地面或通过登杆工具(脚扣等)登杆至适当位置,保持与10kV 电压相适应的安全距离,再应用端部装配有不同工具附件的绝缘操作杆进行作业的一种带电作业方法。采用该作业方法时,一是以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等组成的带电体与地之间的纵向绝缘防护,其中绝缘操作杆起主绝缘作用,绝缘手套起辅助绝缘作用; 二是以绝缘遮蔽罩,绝缘服组成带电体与人之间或不同相带电体之间的横向绝缘防护,避免因人体动作幅度过大造成相间短路或相对地短路。该作业方法主要优势在于不受交通和地形条件的限制,缺点在于完全依赖人力操作,操作难度大,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

二、传统套筒操作杆存在的问题

传统套筒操作杆将套筒安装在绝缘操作杆前端,通过人力旋转操作杆带动前端的套筒扳手,转动螺栓完成如并沟线夹的拆装等作业。由于绝缘操作杆较长,人力转动扳手扭矩不足,操作费力且无法保证螺栓固定紧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在登杆作业时,作业人员的活动空间受限,需进行螺栓紧固或拆除作业的地点可能离作业人员较远。若作业点与作业人员不在同一垂线上,此时使用传统套筒扳手作业,套筒与螺栓成一定角度,难以对准,操作更加困难。

三、改进方法

图1 初始设计方案

图2 最终设计方案 图3 实物照片

(一)智能套筒操作杆的设计与实现。(1)绝缘操作杆与电动套筒扳手的固定。绝缘操作杆与电动套筒扳手的结合,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不影响绝缘工作性能;2) 合理设计模块重量分布,避免操作时晃动过大;3) 合理分配模块设计外形,保证视线良好;4) 具有可拓展性,功能可拓展。最终设计实现:1) 结合部件角度可调,电动套筒扳手可与操作杆成一定角度,适应更多作业环境,工具使用更加灵活;2) 中轴一线设计,保证重心,避免晃动过大;3) 模块小型化设计,合理布局,减少对操作人员视线的遮挡;4) 高性能轻重量的电机和电池选型,控制总重量,便于操作。

(2)电动套筒扳手的控制。1)采用2.4G无线通信遥控,实现对电动套筒扳手的实时遥控;2)高耐压电路设计技术,保障电动套筒扳手的正常工作;3)国家安全无线频段选择及技术应用,保障电动套筒扳手在强电磁场干扰下的正常工作;4)通用电子模块设计,保证通用性;5)嵌入式系统设计,采集显示相关数据和信息;6)友好的界面,操作人员可带绝缘手套进行操作。

图4 控制系统结构图

(二)智能套筒操作杆的技术指标。(1)电动套筒扳手技术指标。最大扭矩:250 Nm;空载转速:0~2200 rpm;冲击次数:0~3200 ipm;夹头:1/2英寸 四方头;电池:18V / 2.0Ah(锂电池)。(2)遥控端技术指标。采用蓝牙通信模块,通信距离可达100米,操作终端反应时间小于0.05秒。提供LCD屏进行UI交互,具有按键可控制功能,并提供语音模块通知用户。具有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必须具有权限才可进行操作。(3)受控端技术指标。采用蓝牙通信模块与遥控终端进行通信,通过协议获取指令。主控芯片直接控制电机,驱动电动工具工作。(4)芯片级技术指标。主控芯片采用STM32F103RBT6,最高72MHZ工作频率,在存储器的0的等待周期访问时可达1.25DMisp。程序加密防破解。自带低功耗管理及数模转换功能。

主控芯片通过串口直接与蓝牙模块HC-05进行数据通信与控制,通过IO接口口直接控制LCD屏的显示。

主控芯片自带电源控制,对系统待机时自动启动低功耗模式。带电时间可达7天以上。

(三)智能套筒操作杆的功能特点。(1) 将电动套筒扳手加入到绝缘操作杆作业法工具中,代替传统工具的人力操作,显著提升作业效率;(2)电动套筒扳手扭矩大,螺栓固定更加紧固,提高线路安全性;(3)通过无线遥控电动工具,解决了电机控制和操作人员的绝缘安全问题;(4)通过可旋转的连接头,电动工具可以与操作杆固定成一定角度,适用各种操作环境,具有更强的操作灵活性;(5)通过使用高性能的电机和电池,在保证电动套筒扳手出力的情况下,将系统总重量保持在了一个合适的范围内;(6)通过结构设计,保证了工器具重心稳定和操作人员视野良好。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使用智能套筒操作杆登杆进行异型并沟线夹的安装和拆卸工作,只需几秒种就能旋紧或松开一根螺栓,相比传统套筒操作杆需要1分钟左右的操作时间,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且降低了作业难度和作业人员的体力负担。此外,用智能套筒操作杆旋紧的螺栓,难以用传统套筒操作杆拆除,螺栓固定更加紧固,提高了线路安全性。

四、结束语

10kV 线路的带电作业还需不断在工器具和作业方式上创新、创造,使该项作业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确保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安全、高效地开展。

智能套筒操作杆的研发与应用,可以有效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线路安全性。其设计思路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其他电动工具上,应用到更广泛的场景中。此外,可以在设备上加装摄像头采集工作近况视频,近距离观察操作点;可在系统中加入带电操作安全标示,如:佩戴作业高度指示器,可自动识别安全高度;加装报警装置,靠近高压线安全距离时自动报警等等。通过设备终端采集操作大数据,根据长期数据可得出带电作业适宜标准,扭力对金具的使用寿命影响等等。

综上所述,带电作业工器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智能套筒操作杆推广与应用,将使智能化的电动工器具在电力带电作业上得到更大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毅.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绝对控制篇7

关键词: 直流叠加; 绝缘; 在线监测技术; GJK

中图分类号: TM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14-02

引言

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的故障大部分是由于绝缘的损坏而引起的。传统的定期检测方法,是在设备停运后,按照相关的规程进行定期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由此来判断设备绝缘是否良好并决定是否可以投入运行。但设备却往往是在运行过程中,因磨损、老化、受潮、机械损伤等原因造成绝缘下降损坏而发生故障,而这些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绝缘下降,定期检验是无法发现的。

世界各地公认衡量电气设备绝缘的好与坏,至今为止唯一的只有用直流摇表(兆欧表)来判定,其他方法如测量其泄露电流等方法,都只能作为判断电气设备绝缘状况的参考。

国外许多电力公司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并推广应用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主要目的就是减少停电预防性试验的时间和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但当时的设备简陋,测试手段简单,水平较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线监测设备产品不断更新完善,在线监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如何能实现运行中能够测量系统的绝缘电阻值,目前国际上采用局放和泄漏电流的方法。局放是根据绝缘局部放电产生的高频脉冲分量来进行分析判断绝缘损坏的程度,而且只能作为参考;泄漏电流值是由设备本身的绝缘电阻产生的阻性泄漏电流和分布电容产生的容性泄漏电流构成的合成矢量的泄漏电流值,而分布电容随着空气中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合成的泄漏电流值反映的绝缘值不能代表电气设备及电缆线的真正绝缘情况。

直流叠加式高压电力系统绝缘水平在线监控是指采用直流叠加法,将高压直流叠加在带电的交流高电压上,从而测量电力系统绝缘层的微弱的直流电流可换算成绝缘电阻。这样就可以使电力系统的绝缘水平一直处于监控中,只要监视运行中设备及电缆的绝缘变化,就能有效的控制安全运行。当发现系统绝缘下降趋势,但未形成事故前,根据线监控设备的显示变化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处理,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直流叠加式绝缘在线监控技术的使用可以杜绝系统发生大的绝缘损坏事故,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采用国际公认的直流叠加法研制出可以在不带电或带高压电(≤35KV交流)的电气设备连续测量的高压电子直流兆欧表简称为GJK,本文对其特点、原理、应用进行阐述和分析。

1 原理

直流叠加式高压电力系统绝缘水平在线监测装置,采用国际公认的直流叠加法为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高压电气设备提供在线绝缘监测。直流叠加法是指在交流高压母线和中性点之间叠加上一个直流 1500V~2500V的电压,并通过测量交流高压母线和中性点之间的直流电流来计算绝缘电阻,实现绝缘电阻的在线监测。根据直流叠加法研制出的高压电子直流兆欧表简称为GJK,下文中用GJK代替此装置全称。具体过程如下。

GJK首先产生1500~2500V高压直流通过高压电阻叠加到高压母线或高压电气设备上。由于是采用按照国家标准设计的具有安全结构的高压电阻,所以不会形成短路。

而且高精度的绝缘电阻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01MΩ。

再通过绝缘告警定值的设定,实现绝缘告警功能。当被测绝缘电阻小于设定定值时,装置面板告警灯将点亮,同时输出一对告警接点。

将测量值以数字的形式在装置的显示面板上显示。提供一路模拟量输出输出,以便DCS等系统采集。提供标准的RS232或RS485接口,直接与监控系统通讯。

GJK型高压电力系统绝缘水平在线监测装置有两个类型,GJK-I型对高压母线及母线上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连续绝缘在线监测。GJK-II型对高压母线上的支路及单台电气设备进行连续绝缘在线监测。原理接线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2 特点

采用直流叠加法研制出的GJK设备实现高压电力系统绝缘状态在线监测后,可以随时了解设备绝缘状态,实现预防预控目的,避免监测信息误报漏报现象,减少经济损失,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高压电气设备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绝缘监测,实时了解设备绝缘状态,能够及早发现设备绝缘缺陷,防止设备损坏。该技术应用在系统中不影响正常的发供电,且在线带电测出的绝缘阻值与停机状态绝缘测量值完全一致;可以提供准确的绝缘状态数据。对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绝缘进行实时监测,监视运行设备的绝缘变化,发现在运行过程中,因磨损、老化、受潮、机械损伤等原因造成绝缘下降。

对备用的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发现绝缘问题及时处理,使备用设备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绝缘状态。

GJK型高压电力系统绝缘水平在线监测装置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电气设备绝缘电阻降低并发出告警,在未发展成接地短路故障时给予及时处理,从而有效的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供电可靠性。

GJK型高压电力系统绝缘水平在线监测装置能实时采集和记录电气设备的绝缘数据,为状态检修提供数据依据,将目前的电气设备定期检修转变为状态检修。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监测技术的实现,为设备的定期检修变成状态检修创造了必要条件。减少员工在绝缘检测时的工作量,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因测量绝缘不当导致误操作形成的经济损失。通过监控仪不间断在线监测设备的绝缘,随时可以观测到设备的绝缘状况以及变化过程。在预知的情况下实现预控,从而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减少经济损失,大大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该技术反映了绝缘检测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技术推广应用后,可以产生显著的安全效益,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3 应用实例

济三电力有限公司2005年建成投产,配电设施较先进,系统采用DCS监控,为绝缘自动化监测提供硬件平台,便于数据和分析,具备绝缘监测装置安装条件。

济三电厂安装在线绝缘监控仪情况为2号机高压变频室配电室室内安装。GJK-Ⅱ监控仪分别安装2号机A一次风机高压变频器切换柜(1)和2号机B一次风机高压变频器切换柜(1)柜的面板上;磁环安装在电机三相电缆的入口段;三个采样电阻接到变频器总输出口闸刀上。

GJK-Ⅱ监控仪的具体安装过程为:

1.开孔:高压变频器高压隔离柜上部左门开150㎜×73㎜的长方孔,安装GJK仪表。

2.放置仪表:将仪表放入柜门已开孔内,并用仪表安装固定在柜门上,检查是否影响开、关柜门及仪表是否碰到柜内其他东西。

3.安装磁环:拆下柜内电机三相电缆头,套入φ130mm的磁环,将其固定,并将三相电缆头按原方位恢复固定,同时引出两根5m导线(1.5mm2二芯线一根)与电阻高压线(1cm2直流高压耐压20000V)绑好,套上护套,穿过柜内,引到柜门GJK监控仪的接线位置。

4.安装电阻支架:在QS2隔离开关下口处选择适当位置,安装电阻支架。

5.安装电阻:根据要求将三个45MΩ高压交流耐压10000V的电阻(已成组件)分别固定在三个电阻支架上。

6.安装220V电源开关排:在柜内合适位置,安装固定,再将220V单相电源开关推入固定条内,两边固定。

7.安装单极开关:安装一单极空气开关,串接入装置1500V直流回路,控制绝缘电阻的测量。

8.连线:根据产品说明书和仪表上接线标示,连接220V交流电源、磁环引出线、高压电阻引线、DCS线(4-20mA)、开关量、真空断路器辅助触点(连接线都为1.5mm2多芯导线)。

按照以上步骤安装完成后,用自制电阻板测试电阻显示,GJK—Ⅱ型产品电阻值15MΩ显示为“0”;切换到不同阻值对照仪表的显示,与DCS对照误差。

GJK—Ⅱ安装线路如图3所示。

图3中E表示接地,R表示接高压电阻45MΩ/10W(20W),ALARM表示无源开关量常开触点输出,C、D接铁心次级两端。端子“1”“8”接真空断路器常闭辅助触点,端子“6”“7”表示漏电流模拟量输出4至20mA,端子“11”“12”表示绝缘电阻模拟量4至20mA,端子“13”“14”接电源AC220V。

该GJK设备投运至今,实际运行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在线测量数据与以往预防性试验记录数据相近,达到了实际运行要求,确保了机组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地保障了供电安全。

总结

直流叠加式高压电力系统绝缘水平在线监控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和检测出设备内部绝缘状态的变化,对设备绝缘故障及时处理,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高压电气设备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绝缘监测,实时了解设备绝缘状态,能够及早发现设备绝缘缺陷,防止设备损坏。该技术应用在系统中不影响正常的发供电,且在线带电测出的绝缘阻值与停机状态绝缘测量值完全一致;可以提供准确的绝缘状态数据。

直流叠加式绝缘在线监控技术的使用可以杜绝系统发生大的绝缘损坏事故,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当大力推广使用绝缘在线监测技术,积累运行经验,积极提倡推行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年鸿昌.GJK—Ⅱ型高压在线绝缘监控仪在发电厂的应用[J].电气时代,2012(7):76~77.

[2] 巩固,殷晓杰等.浅谈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技术[J].煤矿现代化,2012(4):70~72.

[3] 李卫国,屠志健.电气设备绝缘试验与检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 严璋.电气绝缘在线监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5] 周燕莉.浅析电气绝缘在线监测技术[J].甘肃电力技术,2007,7:19-21.

[6] 恒,严璋.高电压绝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7] 成永红.电力设备绝缘检测与诊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8] 罗光伟,向守并,陈晓.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J].黑龙江电力,2004,26(1):27-31.

[9] 刘民,慕世友.浅谈电气设备的在线检测问题[J].山东电力技术,2003,(6):21-23.

[10] 罗光伟.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J].电工技术杂志,2005(3):7~9.

[11] 白维,曾成碧,王涛.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的研究[J].中国测试技术,2006,32(1):64-66.

[12] 贺兴容.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技术浅论[J].四川水力发电,2006,25(5):123-125.

绝对控制篇8

本文总体介绍了CRTS-II型轨道板预制工艺流程图,并对施工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打磨;绝缘热缩管;成品板

中图分类号:S219.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CRTS-II型轨道板预制工艺流程图

2 施工要点

CRTS-II型轨道板从预制工艺角度来说,难点工序有3处,一是预应力张拉作业,二是轨道板绝缘控制,三是轨道板打磨。从影响轨道板质量角度说,这3项都是直接影响轨道板最后整体质量及铺设过程中是否能达到合格验收标准的关键工序。

2.1预应力张拉作业

张拉作业在轨道板作业中起到关键作用,CRTS-II型轨道板全长6.45米,整体浇筑成型,轨道板整体应力都有轨道板内部的66根预应力筋承受,张拉作业前要准确计算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张拉理数值,并且要对张拉设备进行全面标定,尤其是张拉千斤顶的准确度及数显表。钢筋张拉应采用电脑程序自动控制的张拉系统进行钢筋张拉、放张控制。

在张拉前,再次检查模型内钢筋、预埋件数量和位置,符合图纸要求后进行张拉,张拉分两个阶段:初张拉和终张拉。

⑴初张拉:启动自动张拉系统,千斤顶按事先设定好位移量顶出,即将预应力钢筋张拉至约设计值的20%。

⑵终张拉:将预应力钢筋从设计值的20%张拉至设计值,用环形螺母锁紧锚固,自动张拉系统回油、卸载,转移到下一个张拉台座。实际总张拉力、预应力钢筋伸长值与设计额定值偏差不大于5%,实际单根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与设计额定值偏差不大于15%。

重点控制:在张拉过程中,始终保持同端千斤顶活塞伸长值间偏差不大于2mm,异端千斤顶活塞伸长值间偏差不大于4mm,偏差大于允许值,应进行调整补偿伸长值。台座上4个千斤顶的活塞位移量、张拉力值自动在PC控制机上显示,通过计算得出预应力钢筋总张拉力、伸长值与设计额定值偏差,偏差值满足设计要求。

偏差量>5%时,就需要对预先设定张拉参数(摩擦系数和补偿量)进行修正,然后重新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直到满足设计要求;偏差量≤5%时,预应力钢筋张拉工序完成,可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2.2轨道板绝缘控制

客专线路对轨道板的绝缘性能和质量要求非常高,轨道板的绝缘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现场铺设的施工精度和信号传输,钢筋网片作为轨枕板的骨架支撑,及主要控制绝缘部分,质量尤为重要。

钢筋网片的绝缘控制从两方面入手,其一:钢筋安装绝缘热缩管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作业标准及火焰距离钢筋热缩管10公分处进行烘烤,不能在一个位置持续进行烘烤,软管刚刚冒油收缩即可,避免因高温损伤热缩管。其二:绑扎过程中绝缘垫片的安装不能产生漏放的情况。

每个钢筋网片编制完成后按规定进行电气绝缘情况检测。以纵向钢筋为基准,测量每根横向钢筋与相交叉的纵向钢筋间的电阻值,电阻值不小于10千兆欧姆(1010Ω)。

2.3轨道板打磨作业

打磨前准备工作:毛坯板存放、养生,轨道板制做完成后在毛坯板库存放、养生,存放周期1个月后,进入打磨厂房进行承轨台打磨加工。

(1)设备、工具

检查数控磨床及污水处理设备等配套设施、辊式运输线、翻转机、电动平车、切割锯、油脂喷射机、龙门吊等设备工作状态,龙门吊专用吊具、气动扭矩扳手、吸水器等各种工具备齐。

轨道板在翻转机、切割锯、磨床,装配轨道扣件台位及横向运输车等工作面之间的移动全部通过辊式运输线来完成。辊式运输线由托滚架、带侧面导轮的托滚架及摩擦轮驱动装置组成。

(2)轨道板翻转

用龙门吊车将轨道板从毛坯库存放区吊运到翻转机上,翻转机将轨道板旋转180度,正面向上放置在滚轮托线架上,然后通过辊式运输线进入打磨厂房。

(3)打磨:依据各铺设工程进度安排,制定合理的轨道板打磨计划。

首先,毛坯板翻转180度、切除突出侧面的预应力钢筋后,通过辊式运输线运到数控磨床的加工工位,在进入磨床之前应进行人工检查:

①定位

1)将毛坯板运到加工工位。

2)启动磨床上的液压系统,加工工位下部的12个油缸将板顶起调平、侧面的6个油缸顶出将板夹紧固定。

3)在定位固定的过程中,安装在每个油缸上的压力传感器随时向磨床的自控系统反馈信息,依据预先设定值,控制系统自动调节作用在每个油缸上的压力,使板中不产生附加应力。

②毛坯板检测

1)在检验测量前,启动磨床清洗系统,将板清洗干净。

2)利用激光扫描装置,对毛坯板关键控制点进行测量。

3)自控系统比较毛坯板原始测量数据和成品板标准数据(每块板20个承轨台预先给定的参数),确定打磨加工量,并借助于线路控制数据(每个台面的Y,Z-坐标和倾斜角的数据)自动生成每块板打磨加工的数控子程序。

③打磨加工

1)磨床自控系统生成的打磨加工数控子程序,进行承轨台打磨加工。

2)承轨台打磨加工设粗磨和精磨两个阶段:依据打磨加工实际工况,粗磨可分多次进行,精磨通常一次完成。

④ 成品板检测

1)在检验测量前,启动磨床上清洗系统,将板清洗干净

2)利用机械测量或激光扫描装置,对成品板进行测量,保存测量数据,并自动生成成品板检验测量记录。

3)自控系统比较处理成品板的测量数据和预先设定标准数据。若所有测量数据都控制在允许的误差内,打磨工序结束转入下道工序。

2.4 扣件安装

轨道扣件的安装步骤分两步进行:预先安装及最终装配

(1)在轨道扣件装配工作流程

①打磨后轨道板通过辊式运输线运到装配区。

②吸出塑料套管内的水、灰尘和混凝土渣。

③将油脂注入到塑料套管内,用量按设计规定。

④安装轨道扣件。

将已安装扣件的轨道板通过横向运输车运至测量架正下方,将铁轨降至紧贴承轨台,最后将小车断电准备绝缘检测。

(2)轨道板打磨完成后进行绝缘测量

1)将两个“V”测量夹具拆开分别夹在从安装好的测量轨道引出的两个测量端子上。每次夹的位置应保持一致。

2)分别测量R和L值,共测两组数据并记录在表格实测栏中,同时将轨道板号,生产日期也同时记录在表格的相应位置。

3)根据公式算出实际值:

R实际值=14.432×【1+(R-R0)/ R0】

L实际值=12.762×【1+(L-L0)/ L0】

③将算得的实际值与理论值比较,若满足以下要求则轨道板绝缘性能合格:

R实际值≤16.50 mΩ

12.75μH≤L实际值≤13.75μH(标准轨道板绝缘范围)

结束语

通过这几项的重点控制,最终生产出的CRTS-II型轨道板,无论是从外观质量及绝缘性能发面都能达到客运专线所要求的标准。也大大的减少了轨道板废品率,确保了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函[2008]173号

[2]GB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3] 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

[4]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上一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范文 下一篇:控制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