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喜剧范文

时间:2023-10-13 13:03:47

黑色喜剧

黑色喜剧篇1

所谓“驴得水”,其实是一头驮水的驴,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财”的寓意,所以这个词在片中意指一头带来财富的驴。这头驴又不仅仅是驴,还是小学校诸位老师心照不宣的“同事”――吕得水。胸怀拯救中国农村教育梦想的孙恒海校长,为这头驴建立了以假乱真的教师档案,以便每个月向上多领一份薪水,用于改善教学条件。一个谎言,需要一千个谎言掩饰,影片就从上司点名要听吕得水讲课开始,荒腔走板到无法收拾,既对从鲁迅到柏杨一再批判的国民性进行了艺术拆解,又对人生的“意义与虚无”做了探。在李安导演“父亲三部曲”中担任摄影师的林良忠,也以独特影像风格为《驴得水》营造出“戏剧化”的电影语言模式。

万万没想到开心麻花在令人捧腹的《夏洛特烦恼》之后,会奉上这样一部黑色幽默喜剧。正如预告片里的Slogan: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别哭!《驴得水》主旨奔向“三言二拍”的范式,告诉观众:为了美好目的去做错误的事,终将走上歧途。每个人在错误的路上都不可能不成为另外的人,以致让最初的自己根本不愿相认。

即便只是小学校,其实也是大社会,一样可以看成一座“围城”。当那位声称留学过英国的特派员上场之后,《驴得水》就开始超出小学校为善意目标吃空饷的范畴,向着社会批判的方向发展。影片成功刻画出特派员这个贪得无厌的政客疯狂进行权钱交易的丑陋嘴脸。

孙校长身上堆积了太多悲剧色彩和无奈,从致力于拯救乡村教育事业、怀揣梦想的知识分子,变成特派员的帮凶和刽子手。虽然影片结束时他再次充满梦想,但早已被注定悲剧性结局。正如片尾他同事自杀的那一声枪响,也是为孙校长这份教育梦想敲响的丧钟。

总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耿直Boy周铁男,面对强权最终也不得不弯下膝盖,成为特派员的哈巴狗;并且在官兵要同事张一曼时,缩成“一坨虚无的肉”。这个曾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教师,也失去了知识分子的尊严。

影片最讽刺的,是真正的“驴得水”最终被铜匠假冒的“吕得水”主张杀掉吃了。大字不识的铜匠,经过几位老师突击培育,有了见识,也有了戾气和贪欲,却少了当初那份单纯和善良。这个本来只是偶然出现在小学校的过客,却变身成为影片下半段的终极大魔王,影片的黑色反讽意味由此再次得以突显。

《驴得水》最主要的角色张一曼是放纵不羁爱自由的新时代女性,她将性与爱巧妙分开,导致几个男人都从爱她变成恨她。张一曼为这份自由付出代价――从被扇耳光到被剃头,她从疯癫到自杀,最终死在时代大环境之下。

黑色喜剧篇2

一、喜剧策略

新世纪以来,韩国的喜剧风靡亚洲,成为特定的类型片种,运用了独特的韩式喜剧策略。综合而言,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首先,温柔的暴力成为了营造喜剧化效果的策略之一。自《我的野蛮女友》大获成功以来,“野蛮”成为了韩国喜剧中的关键词。随后的《我的老婆是大佬》系列(2001、2003、2006),《我的野蛮女教师》系列(2003、2007),《我的野蛮初恋》(2003)等电影都延续了银幕上的“野蛮”风格。这种“野蛮”的角色通常为面部表情丰富、肢体语言夸张、对白语速快且音量大、塑造行为粗鲁、言语粗俗的漂亮女性形象。如《我的野蛮女友》中的“她”(全智贤饰)从外表上看是男性主人公牵牛(车太贤饰)倾心的形象,但动作粗鲁、性格乖张。由于明星靓丽的外形使其在形象上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即这样的女孩虽然粗鲁,但漂亮可人,于是她是可以被原谅的;另一方面,每当“她”出手教训男友牵牛的时候,原本男性/女性—权威/温柔被倒置成为男性/女性—温顺/强势,这种差异性倒置和东方文化中男权至上的传统正好相反,同时这种倒置却是无害的(最终女性依然归顺于男性),由此产生了喜剧效果。可以说,“野蛮女友”是新世纪以来韩国喜剧最为独特也最为成功的喜剧策略。正如李孝仁在《追寻快乐:战后韩国电影与社会文化》中所说:“在这样一个阶层鲜明的社会中,‘女友’的野蛮形象即便只在银幕上亮亮相,也能给观众带来无穷的快乐和欣慰。”(1)如果说“野蛮女友”是女性角色的喜剧化变体,那么“搞笑大佬”则是男性角色在韩国喜剧电影中的演变。韩国黑帮喜剧中常见暴力场面,但这些场面却是为了营造喜剧氛围的。(2)例如《家族荣誉2》(2005)中开篇的一场打斗,先以动作电影一贯的模式表现暴力场面,但在这段情节的结尾,观众出乎意料地发现之前的打斗全然是黑社会老大——母亲大人用来考验儿子的玩笑。观众由暴力性的场面突然抽离到喜剧性的结尾,消解了暴力,将暴力演变为喜剧性的元素。

其次,将民族的分裂植入喜剧中,在笑中产生了思索。韩国电影一向关注人性本质和民族创伤,喜剧也不外如是。新世纪以来的韩国喜剧电影常将民族的分裂作为喜剧性元素来展现,通过“笑”表达其分裂的民族创痛。如《朝鲜男人在韩国》(2003)、《南男北女》(2003)、《间谍女孩》(2004)、《大胆家族》(2005)、《欢迎来到东莫村》(2005),《相会的广场》(2007)等电影都有分裂导致民族差异的喜剧桥段。在叙事策略上,韩国喜剧常将主要人物出身分别设置为南北韩,于是地域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差异造成了喜剧效果。《朝鲜男人在韩国》中的朝鲜士兵漂流到了韩国,见到了光怪陆离的世界;《间谍女孩》则在浪漫爱情喜剧中加入民族分裂的元素,最后设置开放性的结局——男女主人公或许能够开花结果的爱情,象征着民族统一的希望;《欢迎来到东莫村》则更加深刻,在民族分裂的主题上更加深对人性的思考,在封闭的时空中,考验同一民族两种意识形态的生存之道。

另外,新世纪以来的韩国电影常使用明星令角色和演员形象形成对应关系。喜剧电影常由固定的明星来打造喜剧品牌,如美国的基顿、卓别林、金凯瑞、本•斯蒂勒等;法国的林戴、路易•德•菲耐斯;日本的寅次郎系列;香港的许氏三兄弟(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周星驰;内地的冯小刚葛优系列喜剧等,都是利用固定的明星或导演打造系列喜剧电影。

韩国电影在新世纪以来广受欢迎,除了因其电影本身质量优秀,电影产业化水平较高,国家电影政策支持外,也受益于韩国明星在亚洲的流行。韩国明星的走红,使亚洲影坛刮起了一阵“韩流”。据《韩国电影史》所述:“‘韩流’是一种现象,是指过去几年间,包括韩剧、流行歌曲、电影在内的韩国大众文化和明星,在东南亚、中国地区、台湾、日本等地广为流传和传播。”(3)这些韩国明星在喜剧电影中塑造固定的角色,使观众产生熟悉感随之产生认同。同时由于明星们重复表演,使他们的气质与饰演的角色融合。例如全智贤自《我的野蛮女友》之后又饰演了《野蛮师姐》,同样延续了“野蛮女友”的表演方式和角色设置,电影在韩国国内的票房虽然不佳,但在亚洲也有盈余。同样在《我的野蛮女友》中饰演“受气”男友的车太贤,也延续其戏路,在《极速绯闻》(2008)中再次饰演被女性主角——之前完全未曾谋面的女儿折磨的男性角色。角色与明星的固定形象设置,使电影的喜剧情节可围绕着明星进一步展开,具备了类型片的范式。

二、类型特征

进入新世纪,韩国电影类型特征明显,喜剧题材多样,从明星、都市、爱情、校园到黑帮、老年、鬼怪、性都可成为韩国喜剧可用的素材。从类型分类上看,除了延续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有发展的传统浪漫喜剧,更延伸出多种类型混合的喜剧。这些作品多采用类型融合的方式,将两种以上不同的类型融合进电影中。浪漫爱情喜剧浪漫爱情喜剧是喜剧电影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叙事模式通常为一对陌生年轻男女相互爱慕,终成情侣。重点描绘爱情产生的过程,而非相爱之后男女相处生活的常态,塑造白日梦般的爱情想象;常运用固定气质的偶像明星。爱情的发展和大团圆结局是此类型电影最重要的特征。这种类型在好莱坞电影中最为常见,多认为是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弗兰克•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和霍华德•霍克斯的《二十世纪快车》(1934)所开创的“神经喜剧”发展而来(4)。近年来,好莱坞此类的喜剧有所发展,与性喜剧相结合,表现男女情感的同时加入了男女两性关系的表现与讨论,一方面使明星饰演的电影更具备商业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西方社会对于两性态度的转变。就亚洲而言,对待性的问题较西方含蓄,而浪漫爱情喜剧,在近年来的韩国、日本、泰国、中国都有各自的作品产生。新世纪以来,韩国浪漫爱情喜剧成为韩国喜剧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类型,既具备韩国本民族的特点,又具备普世性的浪漫感和唯美性。综合而言,韩国的浪漫爱情喜剧又可以分为都市喜剧和青春喜剧两个类型。都市喜剧属于浪漫爱情喜剧的一种亚类型电影,多以都市为背景,表现都市中生活的男女二人在从陌生到相恋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强调时尚感和现代性,针对的受众多为20—35岁的年轻人。

继《我的野蛮女友》之后,韩国类似都市喜剧作品相继涌现,如《淘气少女求爱记》(2003)、《请别相信她》(2004)、《我的B型男友》(2005)、《勾引罗宾》(2006)、《丑女大翻身》(2006)、《八面玲珑的申小姐》(2007)、《最强罗曼史》(2007)、《超感觉情侣》(2008)、《浪漫岛屿》(2008)、《极速绯闻》(2008)、《恋爱操作团》(2010)、《寻找金钟旭》(2010)、《完美广播》(2011)、《宠物情人》(2011)等。这些作品的背景多为韩国现代都市,叙事线索均为一对陌生男女发展出浪漫的爱情,喜剧情节穿插在二人求爱的过程中,重点表现都市男女的爱情故事。与中国都市喜剧流于表面的时尚化相比,韩国喜剧的时尚感与其剧情是密切相关的。如韩国都市喜剧多将故事设定为“后台喜剧片”,即故事表现的是一个“灰姑娘”式的满腹才华的女性/男性,经过娱乐圈内(或传媒圈)落魄的专业人士(男性/女性)的改造和行销,成为大明星。在此过程中,这一对年轻的男女也收获了爱情。电影将原本神秘的娱乐圈后台搬演至银幕前,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望;另一方面,则让观众体验到明星/角色间有趣的置换。

典型的例子是《丑女大翻身》(2006)。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身材肥胖的歌唱女天才,在经过整容的改造后,成为明星并且和原本爱慕的娱乐圈男偶像成为情侣的故事。由于表现的是娱乐圈的故事,因此电影可以不露痕迹地将“整容”。时尚、明星等韩国特色的大众文化植入电影中。另一方面,电影的主题曲《超级玛利亚》经由女性主角(明星/角色)的演唱,变成了风靡亚洲的流行歌曲。与此相比,华语电影的时尚表现则过于生硬,如电影《杜拉拉升职记》讲述的是公司中层的办公室爱情,且不说主人公是否有消费奢侈品的经济能力,在原本严肃正常的写字楼里硬生生地插入各种穿着高跟鞋,露肩低胸着短裙的美女很容易让人产生不真实的感觉。相比之下《非常完美》(2009)中的女性主角设定为漫画家,则角色浮想联翩的幻觉和色彩明丽夸张的衣着就显得合理一些。而2011年的内地票房黑马《失恋33天》则是更为成功的案例,这部作品的背景为北京,同样时尚青春,但表现的方法却不流于奢侈浮华的时尚,更多的是迎合都市喜剧的主流消费人群,即刚进入社会的青年白领的文化诉求,使用本土化的语言,营造贴近年轻人的小资情调,使电影充满青春现代的气息,同时又具备真实感,收到了良好的口碑和商业上的成功。由此可见,不论韩国喜剧抑或华语喜剧,需要具备类型化电影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找到本国特色的都市时尚。韩国浪漫喜剧片中另一个重要的亚类型是青春喜剧片。

这类喜剧的背景通常在校园中,且常常为高中生的爱情故事,类似于欧美的青春片,常改编自流行小说和漫画。对待家庭关系的问题,不同于欧美的青春片中两代人代沟或冲突的主题,韩国青春喜剧片中的家长多具备权威性;在爱情的表达上,韩国的青春喜剧突出了青少年的纯情,规避了欧美青春片中直白的青少年两性关系的讨论。这种类型的电影在新世纪以来层出不穷,如《那小子真帅》(2002)、《我的野蛮女教师》、《珍妮与朱诺》(2005)、《奴隶情人》(2004)、《狼的诱惑》(2004)、《我的小小新娘》(2004)、《高中女生要出嫁》(2004)、《校园卧底》(2005)、《逃学威凤》(2005)、《我的野蛮女教师2》(2007)等。这些作品风格清新明快,受众年龄比都市喜剧的小,多为青少年观众。从人物类型模式看,男女主角的一方通常为校园的风云人物或者较为年长的社会青年,另一方则为善良、迷糊、普通的学生或教师等。相比都市喜剧,青春喜剧更强调“青春”、“校园”,因此更突出青少年单纯的情感发展过程,在人物塑造、叙事以及影像画面上都更趋于漫画式处理。韩国的青春喜剧也常和都市喜剧结合,如《我的野蛮女友》中,将爱情的发生地设定为都市,但重点讨论的却是男女间的纯洁爱情而非两性关系。作者利用男性主人公学生的身份设定将校园生活穿电影中,使电影的风格更趋于轻松明快而非时尚现代。而都市喜剧也常常借用校园喜剧的漫画性表现手法,使得韩国的浪漫爱情喜剧整体的风格趋于清新、明快、时尚。新世纪以来韩国的青春喜剧佳作不断。相比之下,华语电影中的台湾电影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产生。与《失恋33天》一样打破2012年票房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2)就带有浓厚的青春喜剧的色彩。与韩国的青春喜剧相比,台湾青春喜剧的风格更趋于淡然和残酷,结局有时不似韩国喜剧那样圆满。新世纪以来韩国的青春喜剧重点在于青春的男女之情,而台湾的青春喜剧则更多讨论成长的代价。

因此韩国的青春喜剧更具备可看性和商业性,而台湾的青春喜剧则多倾向于作者个人情感的表达。黑帮喜剧除了经典的浪漫爱情喜剧之外,黑帮喜剧也是韩国电影的主流类型片。黑帮喜剧将暴力、爱情、家庭、温情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韩式”风格喜剧。类似的作品有:《家族荣誉》(2002、2005、2006、2011),《我的老婆是大佬》(2001、2003、2006),《大佬传奇》(2004),《大佬斗和尚》(2001、2004《)头师父一体》(2001、2006、2007)等。类型范式通常为男性/女性主角的一方为黑社会的最高领导,另一方则为传统、孱弱的小人物或与黑社会对立的稍弱一方势力。二者的冲突或通过爱情和解《(我的老婆是大佬》、《家族荣誉》等);或从无厘头的对立到相互了解而达成和解《(大佬斗和尚》、《大佬传奇》等)。

通常,由于电影需要满足大众的道德需求,因此黑帮电影中的黑社会人物不是死亡就是失败(如香港电影《古惑仔》系列),但韩国的黑帮喜剧则改变了这一点。在人物设定上,电影中的黑帮主角人物在本质上并非坏人,只是由于身份家族的原因继续黑帮事业;黑社会组织也并非冷血无情,而更像韩国传统的大家庭,从而淡化了黑帮的残酷与罪恶,增强了人物喜剧化的一面,规避了黑帮电影中的道德归属问题。新世纪以来韩国黑帮喜剧常将家庭、情感、性混杂进类型片中,形成类型的融合。如《我的老婆是大佬》系列描写黑社会的女性领导与温顺的男性之间的爱情,既有韩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又加入男女爱情元素,是通俗片与黑帮喜剧的结合;《家族荣誉》系列讲述黑道家族同普通社会男性/女性相遇结合的故事,更多一层性的讨论,将通俗片、性喜剧与黑帮喜剧糅合一体;《头师父一体》系列将黑社会的领导人安排在校园内,使得青春校园喜剧与黑帮喜剧混杂;《大佬传奇》中文弱的作家最终却成为黑社会的领导人,而原本的黑社会领导却成了小说家,电影更多讨论了韩国的社会现实,将黑色喜剧与黑帮喜剧结合,更具讽刺性。另外,在新世纪以来的韩国黑帮喜剧中,常可以看到香港动作喜剧和无厘头喜剧的影子。电影通过剪辑和叙事将动作场面喜剧化,人物情节则多趋于无厘头,以夸张的表演和出乎常理的剧情制造喜剧效果。但香港的动作喜剧在动作设计上优美灵动,妙趣横生,而韩国黑帮喜剧的动作场面往往是较为单一的肉搏打斗或械斗,动作的新意不多。尽管如此,韩国电影善于利用叙事将暴力喜剧化,喜剧性的场面消解了暴力的血腥与悲壮感,以此产生了喜剧效果。如《家族荣誉1》的结尾,男女主人公终于走入婚姻,但此时黑帮的家族与另一家族产生纠葛,械斗和暴力场面与温情浪漫的结婚场面进行着交叉蒙太奇的剪辑。之后婚礼仪式完成,一家人需要维护家族荣誉,重新迎战对手。电影定格于此,并未直接表现出暴力的场面,而是留下了暴力的想象空间。这样的处理和电影喜剧的氛围相吻合,也消解了血腥,留下暴力所带来的想象。

其他喜剧类型除了主流的浪漫爱情喜剧与黑帮喜剧之外,新世纪以来韩国喜剧的类型更加多样化发展。类型片与喜剧结合的方式灵活,片种多样,出现一些具备韩国特点的喜剧类型,如惊悚喜剧、性喜剧、中老年喜剧等。惊悚喜剧作品有:《幽灵鬼屋》(2004)、《惶恐假期》(2009)、《开心家族》(2010)《、我的见鬼女友》(2011)等。这种类型电影是恐怖电影与喜剧的混合,在恐怖气氛的营造上和恐怖电影的手法如出一辙,如骇人的鬼怪造型、音效的渲染、缓慢的镜头运动、唯美化的画面语言等。与传统的韩国恐怖电影不同,惊悚喜剧中的恐怖元素只是喜剧的点缀,电影穿插恐怖性的情节场面,最终是温情的喜剧结局。如2011年的《我的见鬼女友》,讲述的是见鬼女子与魔术师的爱情故事,故事主线是轻快温情的爱情,副线则为女鬼复仇的故事,因此电影采用浪漫温馨的暖黄色和凄厉幽怨的冷蓝色两种色调相结合,暗示两条故事线索的发展,最终女鬼喜剧化地被感化,男女主人公也收获圆满的爱情。恐怖片与喜剧结合的方式,在香港电影中也有呈现,如《我的左眼见到鬼》(2002)中都有女主角“见鬼”的情节设置,但两部电影呈现出的风格却有所不同,首先在恐怖氛围的营造上,韩国恐怖喜剧更加注重环境的渲染,利用音效、表演、灯光、场面调度等视听手法,营造恐怖情节,而香港惊悚喜剧则更强调无厘头的喜剧搞怪,不突出恐怖气氛;其次在叙事主题上,香港惊悚喜剧偏重于搞笑,而韩国惊悚喜剧则更趋向温情;另外在影像风格上,韩国惊悚喜剧比香港惊悚喜剧更趋唯美化。

除了惊悚喜剧以外,韩国的性喜剧也在新世纪有所发展,这类喜剧的类型特点是将性作为喜剧的推动元素,追求粗俗的喜剧性效果。多表现青春期性冲动或者粗俗的两性场面,且常与其他喜剧类型相结合,如与青春喜剧结合的《梦精记》(2002、2005),《色即是空》(2002、2007)、《谁和她睡过》(2006);和恶搞喜剧结合的《诞生记》(2008);和浪漫爱情喜剧结合的《吝啬罗曼史》(2010)。这些喜剧虽然将性作为卖点,但倾向于将露骨的场面喜剧化含蓄的表达,如《吝啬罗曼史》中将露骨直白的性场面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演员的表演则依照浪漫喜剧的纯情偶像套路,使电影呈现出既放纵又温馨的效果。此外,颇具特色的是中老年喜剧,如《全顺粉女士拐骗事件》(2007)、《麻婆岛》(2005、2007)、《奶奶强盗团》(2010)、《我爱你》(2011)等电影。这类喜剧的主角均为中老年女性,演员表演夸张,故事情节戏剧化。这类电影与依靠明星的韩国喜剧不同,演员均为中老年演员,因此面对的观众群为中老年。相比之下,华语电影的观众群集中在青少年,但针对中老年观众的电影不多,在主流电影中几乎为空白,而韩国中老年喜剧的发展也许能给华语电影一些启发。

三、美学风格

从电影的美学风格上来看,新世纪以来的韩国喜剧电影一方面依靠表演的夸张无厘头来获得喜剧效果,另一方面在影像风格上却趋于精致唯美。整体风格呈现出悲喜交加的特征。夸张的喜剧风格首先表现在演员的表演上。明星的表演带有很强的形式感,面部表情多,动作幅度大,对白语速快,声调偏高。这样的表演方式与明星的角色身份形成有趣互文,很容易出现喜剧效果——在银幕上光鲜亮丽的美丽明星,他/她时而是安静的绅士/淑女,时而却转为粗鲁的流氓/悍妇。夸张的表演给韩国喜剧带来了活力,也形成了独特的韩国喜剧风格。与这样的夸张极致相反,韩国喜剧在影像上却呈现出精致唯美、淡然清新的风格。如《我的野蛮女孩》强化女主角外形上的惊艳;《那小子真帅》中为了配合喜剧氛围,在电影画面中插入漫画式的文字或图片;《我的见鬼女友》中温暖的黄色调与阴冷的蓝色调形成的对比;《极速绯闻》中调度精准的过场长镜头。精致的电影语言使韩国喜剧更具备偶像感和时尚感。

韩国喜剧的另一个风格特点是喜剧感和悲剧感混合。在喜剧中渗透出悲剧感,使观众在泪水中感受到欢乐。这种悲剧感多为爱情的挫折、成长的代价、家庭的流散、民族的分裂。如《我的野蛮女友》中,女主角经历了失恋的痛苦;《欢迎来到东莫村》中两国人民经历了战争的苦痛;《家族荣誉》中男性主角必须面对家族的危机和感情的考验等。电影多采用抒情的手法渲染气氛,但大悲过后常常是大喜。如《极速绯闻》中,男主角南贤洙(车太贤饰)的女儿在典礼上声嘶力竭悲痛万分地告诉他外孙丢失的消息,电影采用中近景拍摄男主角面部,不断插入其视点镜头——女儿被保安强行架出会堂,当他看见地上外孙的玩具时,影片的声音戛然而止(代表人物的心理突然安静),随后又突然爆发,南贤洙悔悟,同女儿一起找寻外孙,这样的拍摄手法烘托出人物悲伤无奈的情感。之后在找寻的过程中,男主角发现外孙的生父,与其发生一段肢体冲突,动作喜剧的元素再次出现,此时电影的风格从悲情突然转变为滑稽。由此可见,在悲情中穿喜剧元素是韩国喜剧的另一个特点。

黑色喜剧篇3

一、 黑色幽默的起源及其特点

黑色幽默(The Black Humor)是20世纪60年代风行美国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的繁荣期在60年代,它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动荡以及战争的创伤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恐慌以及对未来的心理恐惧;另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畸形发展所造成的人的个性的丧失。黑色幽默是喜剧中的悲剧,是带有悲剧结局的绝望的喜剧。黑色幽默文学所表现的是个性自由和险恶环境之间的冲突。黑色幽默文学既有对丑恶环境的挖苦,也有对剧中人物的自我嘲弄;既讽刺别人,也嘲笑自己。黑色幽默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在于其突出强调世界的荒谬和社会的疯狂。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米洛的故事,对说明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特征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 电影中黑色幽默的构成

《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二战为背景,嘲讽美国空军的一个飞行大队的种种荒谬和黑暗的内幕:从食堂管理员到指挥官等一系列剧中人物表现自负、可笑又愚不可及,战争和权欲使人们处在疯狂状态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主人公尤索林由于战友阵亡而对战争产生了恐惧,为了保全性命不顾军规,做出疯狂地努力逃避飞行任务,最终逃到了瑞典。他看清了世界的荒谬,却被更荒谬的人认为精神失常。这样的结局深刻揭示了社会的悲剧性,人们处在清醒社会现实却无力摆脱困境而又不愿随波逐流的痛苦中。这部电影称得上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一词,现为美国英语语言中的一个常用短语,被收录进百科全书,其释意是:法律、规则或现实条款中的一个悖论,无论你做什么,你都会成为该条款的牺牲品。“第二十二条军规”寓意人类所遭遇的模糊而无法摆脱的困境或不可逾越的障碍。

(一)语言的黑色幽默

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疯子可以停止飞行,只要自己提出申请即可,但是还有一个附带条件,凡是本人提出申请,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就证明不是疯子,就一定得执行任务。”主人公尤索林发现一些大兵把一些女孩赶出门外,正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在起作用。因为这条军规规定他们有权去做他们想去做的事情,而受害者又无权过问。第二十二条军规任意作弄和摧残人的力量,它总是处在有理方,你总是无理,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如此滑稽。它的本质就是一个圈套。是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的代名词。

电影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将褒贬义相对或相互矛盾的词汇呈现给观众,充分显示了黑色幽默文学的语言特点。如某上校说:“发觉自己仍然无能,而感到十分自豪”;德里德尔将军:“我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丹尼卡医生:“救命可不是我的事”;米洛说:“我这人从不说谎,只是在需要时才说谎”等等。

(二)叙事结构的黑色幽默

相对于传统的叙事结构来讲,叙事结构比较完整,首尾呼应且情节发展符合内在的逻辑关系,而《第二十二条军规》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循的叙事顺序,改用戏剧性新法,通过不同人物,从不同角度对事件的阐述,展示人物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反应。利用人物形象来暗示、烘托、对比和象征,如:切登诺的死是在电影开始之前,但电影中共有四处提及此事,每一次都会带给人们更多的信息,这既引起读者的注意,又为情节增添了悬念。这种结构消解了小说叙事结构的封闭性和确定性,具有“反小说”的特点,以逻辑悖论来结构情节,令人叹服。

(三)人物形象的黑色幽默

主人公尤索林原本是具有正义感和爱国心的战士,看到真相后的失望使他变成了一心想保住性命的胆小鬼,为了活下去他装病装疯、在食物中放肥皂水、做手脚使飞机出故障、投弹时敷衍了事等等。他尽管随俗浮沉,逢场作戏,但毕竟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能从荒谬和丑恶的环境中看到喜剧性的一面,体现了自我存在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幽默和讽刺。像尤索林一丝不挂地站在队中接受勋章,谢丝科普夫半夜以妻子为活模型进行列队训练,随军牧师的被捕与审讯,活生生的丹尼卡变成了死人,以及下级军官在妓院里向高级军官进行诽谤等,十分可笑。有些精神有病的人,却一本正经地谈论某些好笑的问题,这时正常的叙述和不正常的内容便形成反差,产生很好的喜剧效果。

(四)写作手法的黑色幽默

小说运用喜剧的手法描写悲剧内容,将疯狂和理智、荒诞和严肃、混乱和清晰结合起来,在说笑间揭露了深刻的荒诞性,凸显了黑色幽默小说的风格。还有,丹尼卡医生被误传死亡,他极力证明自己没有死,却没有人相信,他活着却像一个幽灵,甚至到最后连他自己也怀疑他是否真的活着。小说用荒诞和绝望取代了悲剧的情感,变严肃为戏谑,变悲惨为狞笑,把悲剧变成了痛苦的幽默。

三、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黑色幽默是一种绝望的喜剧,喜剧中隐含着悲剧性。黑色幽默的笑声是解嘲的无可奈何的自我嘲笑,人们在笑声中流下痛苦的泪水,人们在笑过、哭过之后不得不思索现实问题。黑色幽默文学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一)幽默风格

黑色幽默风格的形成,是欧美文学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就戏剧而言,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分为悲剧和喜剧。喜剧通过丑恶和畸形来揭露和讽刺反面人物,悲剧用痛苦和不幸来表现正面人物。黑色幽默以幽默的形式用喜剧来表现作品的悲剧内涵,用玩笑取代痛苦和不幸,实际上也是一种自嘲。黑色幽默的嘲笑虽然形在幽默,但内涵却是讽刺,含蓄是黑色幽默的特点。观众通过电影中人物的冷隽的幽默表现而开心大笑,但是在笑声中不予评价的态度领悟出某种含蓄的寓意,在寻思和回味中悟出电影的深刻内涵。

(二)反英雄式的人物

孤独感与自我追求并存,是反英雄式的人物的特征。剧中人物怀疑和否定一切传统价值,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与传统价值背道而驰,对曾经所肯定过的事物又持否定态度,不能够坚持正确的观点。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就是一个反英雄的典型。尤索林原本抱定为祖国作战的信念,所以一开始执行任务时,表现得沉  着机智,英勇顽强,简直无愧为一个“孤胆英雄”。后来发现了卡斯卡特之流挂着爱国的招牌,干着极端自私残忍的勾当,他才恍然大悟;他不愿继续替这些人卖命,原本的崇高理想破灭,他为求生的本能所支配,变成了临阵脱逃的胆小鬼。

(三)反传统的叙事结构法

传统的叙事都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叙事首尾呼应,情节发展符合作品内在的逻辑关系。黑色幽默弃用传统的叙事的框架,改用戏剧性的新的手法,利用人物形象来烘托、暗示、对比和象征。

黑色喜剧篇4

关键词:黑色幽默;传统幽默;区别

前言:

黑色幽默,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而现今,不仅仅是欧洲文学著作中对其进行使用,就连不少中国导演和中国的作者也开始运用这种黑色幽默,也产生了不少与众不同的效果,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幽默来说更显得深沉与沉重,不得不让我们对其进行关注,而我们本文就黑色幽默与传统幽默的区别进行研究和浅要的分析,希望从中能够对黑色幽默能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一、从审美效应不同

从审美效应来看,传统幽默带给读者的是乐观,而黑色幽默带给读者的是极端的绝望和悲观。从这点上来看,黑色幽默和传统幽默是在外在的形式上相同,而内在则完全不同。是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黑色幽默的思想基础是悲观主义,传统幽默的思想基础是乐观主义。黑色幽默是一种阴暗病态的幽默。它强调人的变形性,面对痛苦和悲伤,发出饱含怨气无法救赎的苦笑。

二、嘲讽对象不同

传统的幽默嘲讽的对象是丑恶,而黑色幽默嘲讽的对象则是善良,黑色幽默更接近于讽刺,但又不是一般意义的讽刺,确切地说是讥讽,具有贬义色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幽默的褒义色彩。黑色幽默的作家们常常嘲讽善良,嘲讽痛苦,嘲讽受难者,甚至于嘲讽自己。传统幽默中不乏讽刺意味,让人们在一种对于丑恶的嘲笑中对于这种丑恶报以极大的讽刺,而黑色幽默则讽刺意味更加浓厚,作家们常常嘲笑善良,嘲笑痛苦,嘲笑受难者,甚至于嘲笑自己。而正是这种看似荒诞不经的嘲讽,却让人们对于这种看似欢乐,实则深沉的手法报以更多叹息和无可奈何,反而更加容易融入作者的情感当中。

三、审美形态不同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绝望的喜剧”,呈现的审美形态是喜剧形式的悲剧,而传统幽默则是纯粹的喜剧范畴。黑色幽默小说中的主人公,无论遇到多么痛苦的事,往往都用冷漠的语气,抱着一种表面满不在乎、实则无可奈何的态度,一笑置之。这种苦笑或冷笑,其实是绝望的笑。这种绝望就使得黑色幽默更增添了一丝苦涩的味道,也更适于书写世态的炎凉,以及更多的无可奈何,更显示出了一种悲凉的味道,所以说这也是更多导演和作者愿意将黑色幽默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的一个重大的原因。

四、审美属性的不同

传统幽默的本质是美,而黑色幽默的本质是丑。幽默的本质是美,通过美丑的对比表现美压倒丑的优势,便产生了幽默感,这便使传统幽默带有美的本质,而黑色幽默默近乎滑稽,滑稽的本质是丑。当丑的东西装出美的样子,便是滑稽。

总结:

黑色幽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同传统意义上的幽默有很多不同,其外在形式看起来相同,实际上黑色幽默则带有更多对社会中的不满,带有更加深层次的历史意义,它的产生尤其自身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因素,也使得我们对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有了全新的考量,为我们在历史上的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它是一种“病态的幽默”,“畸形的幽默”。美国“黑色幽默派”小说的最大成就就在于用犀利激愤的言辞,毫不留情的尖刻嘲讽,针砭时事,通过对现实事物的荒诞不经的描绘来表现深沉的悲哀,以及对资本主义和人们心理的“荒诞”的深刻揭露,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的强烈关注,表达了自身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早期,人们只是把黑色幽默当成一种乐子,然而在社会发展中,我们逐渐看清了当时创作者的心声,也让我们更加关注黑色幽默。

参考文献:

[1] 袁可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3 册(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621.

[2] 王先霈,王又平.文学批判术语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268-269.

[3]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访谈[M]傅俊.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研究.南京译林出版,2003:431.

[4] 胡荫桐,刘树森.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522.

[5] [胡荫桐,刘树森.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522.

[6] 赵焕茹,孙雪娥.黑色幽默:荒谬的真实与绝望的喜剧[M].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9(3):44.

[7] 蔡仪.古典文艺理论译丛:1 册[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183.

[8] 约瑟夫.第二十二条军规[M].海勒,南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133.

黑色喜剧篇5

【关键词】黑色幽默;“反英雄”;“反小说”;荒谬

黑色幽默是20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在二战后的西方文坛占有重要地位。黑色幽默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小说。代表作家主要有约瑟夫・海勒、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斯、冯尼格等。代表作品是约瑟夫・海勒的成名作《第二十二条军规》。

一、 黑色幽默与传统幽默

与传统幽默不同,黑色幽默虽然保留了传统幽默的智慧、机智和诙谐,但却削去了其中的温和轻松,失去了昔日的温柔典雅、欢快活泼。明快、乐观和朝气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深沉、忧郁和愤懑,也增添了陌生和冷酷。幽默的色调也渐渐由明变暗,由暖变冷,由轻松变沉重。它已经突破喜剧的范畴, 和悲剧融为一体。约瑟夫・海勒说过“我要让人们先开怀大笑, 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笑过的一切。”总之,传统幽默与黑色幽默在表现人类的自由精神方面是一致的,即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幽默化时,即把崇高的精神降格为鄙俗的物时,审美主体内心是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化作了幽默的笑,获得了一种审美的。

二、 黑色幽默文学艺术特征

就表现手法及艺术技巧而言,黑色幽默突出的特点是反传统性,无论在情节结构和语言风格方面都一反传统小说的清楚明晰,合乎逻辑,而代之以颠倒混乱,模糊怪诞等。

1.“反英雄”的主人公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人物众多,形象各异。专横无理的上层官僚代表卡斯卡特,为了自己的仕途,置士兵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他和科恩中校、谢司科普夫中尉、得里德尔将军等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保护伞,他们的任何荒诞的言语和行为都成为具有合理性的真理,从而可以随意捉弄人、压制人和毁灭人。在这样的一群超人组成的官僚体制下,普通士兵沦为唯命是从、失去个人自由意志的非人。在所有悲剧中,只有主人公尤索林清醒地意识到,他们不过是上司升官发财的牺牲品而已,他是这个混乱颠倒世界唯一的觉醒者,为了延长生命逃避飞行,他想尽了各种办法,装病、给飞行员的食物中放泻药等,正直善良的他成了一个倒霉、失望、不守纪律、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疯子,他看透了这个荒诞世界的本质,具有觉醒的自我意识,堪称英雄,但他不是形而上的英雄,即他不是社会真理意义上的英雄。他没有为战争的胜利而主动贡献自己或牺牲自己,相反,他一直在逃避牺牲,他一味地看重生命的意义,并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人物身上,传统程式化英雄概念被背叛甚至被消解,生命的意识上升为主要话语,可以说尤索林是生命守望者的形象。正因有了许多的无奈,约瑟夫・ 海勒才选取了反讽的话语方式,塑造了尤索林这个“反英雄”的主人公形象。

2.“反小说”的叙事框架

《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代表的黑色幽默文学一反传统小说完整、缜密、以时间为序的叙事框架,有意采取外观散乱、打破时序的结构来描写现实社会的混乱和荒诞,通篇没有首尾相接的情节结构,没有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塑造,完全摈弃时间顺序的自然发展,只用叙述、谈话、回忆来组接事件,所有的事件都可以同时展现于人物的意识里,过去、现在和将来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人物则在这三种时间里跳来跳去这样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结构就显得庞杂,零乱。但它能被读者和评论家们接受的原因,正如评论家道格・格克罗杰所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个荒诞而迷茫的世界,只有用荒诞和迷茫的风格来写才最合适。”

3. 以喜写悲,语言夸张荒谬

黑色幽默的典型特征就是以喜写悲,悲剧的内容用喜剧的形式来表达,其中“黑色”就是荒谬、怪诞的现实,而“幽默”则是对它的讽刺,它是一种欲哭无泪的喜,绝望的喜。对军中的那些握有实权的军官们,海勒用喜剧的形式、漫画式的夸张、反讽的技巧逐一进行了刻画。他们依靠第二十二条军规,颇为庄重、严肃地下达互相矛盾的命令,结果造成一片混乱,但他们仍然一本正经地如常办事。那些当权军官们的命令、行为都充满了喜剧色彩,作者采用正常的、看似合情合理的叙述,与不正常的、不合逻辑的悖论产生强烈反差,从而达到强烈的幽默和讽刺效果。但是他们喜剧式的捉弄,使普通士兵个个命运悲惨,读后反而让人感到不可名状的悲哀。正如有人评价:“用荒诞把世界‘空’掉了以后,也就又创造了无穷的可能性,为一个世界的新生创造了可能。”海勒突破了传统小说的艺术准则和边界,超越了固有的精英意识和线性、时序性模式,采用非线性、跨时序的叙述结构,谈笑间对这个荒诞的世界进行了异常深刻的揭露和讽刺,反小说、反英雄是他的主要艺术特征,也是美国后现代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 黑色幽默的影响

黑色幽默作为美国60年代一个重要文学现象的时代已经过去,但黑色幽默这种写作特点和风格仍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作家,黑色幽默已成为一种具有高度表现力的技巧,出现在小说、电影、电视中,并使其获得巨大的感染力。如获得199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美丽人生》就是一部黑色幽默作品。

黑色幽默对中国现代作家也产生很大影响,如马原、刘索拉、张贤亮、王蒙、吴若增等都创作过一些黑色幽默作品,我们可以从《中国黑色幽默小说大观》中读到此类作品。另外,导演冯小刚在其影片《大腕》中采用了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获得巨大成功,使影片成为国内2001年最为卖座的影片之一。重庆方言版的《疯狂的石头》也成为前几年很受欢迎的黑色幽默代表影片。而且当今黑色幽默已经作为一种调侃文化走入中国,尤其是年轻人心中,产生了诸如黑色幽默漫画,黑色幽默笑话等例子。作为一种深具表现力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征,黑色幽默将继续影响着世界各地作家及文化,不断为世界各地的文艺、文化宝库增添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Mathew Winston, “Humor Noir and Black Humor,’in Harry Levin ed., Veins of Humor, Cambridge, MA: Harvard UP, 1972, as cited in Don L. F. Nilsen, Humor Scholarship: A Research Bibliography, London:Greenwood Press, 1993, p. 80.

[2]. 常耀信. 美国文学选读 [M ].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

[3]. 李新元, 朱瑞青.“黑色幽默”文学的“反小说”形式解析[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25-27.

黑色喜剧篇6

    关键词:黑色幽默;荒诞;喜剧;论文下载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文坛,许多作家的创作风格呈现出相似性:单纬性的人物性格,人物与感情被有意地割裂,滑稽、怪诞,对悲剧材料异乎寻常地处理,散乱、分离的叙述结构;对现实不可靠的清醒认识和超脱的观望;不分善恶,无功无利的模仿、嘲笑等等。他们引起了读者和批评家的注意。1965年,弗里德曼出版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十三位作家的作品片段选集,名为《黑色幽默》。这些作家没有集会、结社,也没有共同纲领、宣言,但他们的作品却以相似的面貌出现在当时的美国文坛。由于这种相似性,他们被称为“黑色幽默”派。

    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黑色”代表死亡,是可怕滑稽的现实,“幽默”是有意志的个体对这种现实的嘲讽态度。幽默加上黑色,就成了绝望的幽默。这派作家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艺术手法,将周围的世界和自我的滑稽、丑恶、畸形、阴暗等放大、扭曲,使其更加荒诞不经。

    一、 题材

    黑色幽默的题材选择涉及到它产生的土壤。美国社会在上世纪60年生了激烈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异质。传统小说江河日下,嬉皮士、战争忧郁症、两性混杂、荒谬的社会现实成了热门题材。这都为黑色幽默的产生提供了基础。黑色幽默选择意义不明,摇摆不定,似梦似醒的场景。这种场景为作家提供了否认旧标准,树立新标准的无穷题材。这些题材大都超越表面,形成对人的精神和社会的关注。以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它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支美国空军中队的经历为题材。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小说,海勒并没有真心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试图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下的军人,刻画人类在敌对环境中的内心体验,揭露社会现实的丑陋。其最终目的是阐述人生哲理,而非历史。

    以外,黑色幽默作家还在科技领域里挖掘题材。他们大都是大学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喜欢把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带进文学。如,《五号屠场》里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有超时空的能力,还被飞碟绑架到541号大众星。

    二、人物形象

    传统小说的主角一般都体现小说主旨,并与历史的主流意识保持一致性,具有正面性。而这正是黑色幽默所背离的。黑色幽默作品的人物没有严格的正反面定义。一方面,这些人物荒诞懦弱,企图逃避责任,另一方面,他们又走在潮流的反面,揭示人性的荒诞与丑恶,成为一种另类的英雄形象。这些反英雄形象怀疑一切传统价值,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尤索林是反体制的斗士,也是懦弱的逃兵。这样的人物形象成了黑色幽默独特的风景,是其艺术表现手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叙事结构

    与传统小说不同,黑色幽默小说的情节结构混乱无序。这幅由散乱情节构成的复杂场面就是荒诞无序社会的写照。但它能让读者享受到从无序中建造有序的乐趣。例如,在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中,时间和空间都是随着人的思维变化而变化。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的思绪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层面以及地球和541号大众星之间的空间层面中跳跃。小说的开始,作者就说:“听!毕利·皮尔格里姆摆脱了时间的羁绊。”接着都是在毕利·皮尔格里姆在时间和空间的穿越中进行叙述的,似乎是由一个个简短画面构成。他一会儿在战场上,一会儿在埃廉市,一会儿在541号大众星上,使读者觉得整个结构看起来杂乱无章,时空颠倒。冯内古特认为,小说不需要有开端、中心、结尾,甚至不需要情节。有的作家还主张采用拼贴的方法写作,那作品情节就更为杂乱了。

    虽然黑色幽默小说中穿插着无数的分支情节和人物,叙事顺序混乱,但是作者通过巧妙的组织,利用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将各个情节有机联系,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架构。这种谋篇布局反映出黑色幽默作家不仅通过内容,而且运用形式来揭示世界存在的无序性和荒诞性。

    四、黑色幽默中的幽默

    用语言来界定幽默是很困难的,因为幽默并不存在于语言本身,而是在语言描述的场景中。在大街上见到狗不觉得奇怪,但在会议中闯入一只狗,人们会大笑不止,因为这不是狗该出现的地方。幽默就产生于这不期而遇、超出常规的场景中。

    至于黑色幽默,冯内格特是这样解释的:这是一种Gallow Humor,我们可将其理解为“绞架下的幽默”。有这样一个美国民间笑话:在一个对死囚执行绞刑的日子,绞架旁聚集了大批观众。可是囚犯迟迟未来。监刑人、刽子手和人群已开始不耐烦。终于,狱卒押着囚犯来到刑场。囚犯看到人们焦急贪婪的目光不禁笑了,他得意地说:“没有我,你们什么也干不成。”看到绞架旁的人群,囚犯却是大笑。这就体现了与传统描写的大不同。它是企图把内心无形的恐惧,变成有形的大笑。它使人发笑,但却未能带来愉悦,因为在滑稽背后隐藏着痛苦和不幸,这会让人哀怨和恐惧。可以说,幽默和恐惧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就是黑色幽默的本质。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第八章,克莱文杰因为“专爱闹事,又是有头脑的人”,为沙伊科普夫少尉憎恨,并被推上审判台。海勒用极其戏谑的口吻描写这次审问,但读者却不能笑得舒怀。因为揭开了滑稽的面纱,读者看到的是恐怖:一个无辜的人,随时都会成为黑暗现实的牺牲品;咄咄逼人的军官不仅让克莱文杰,也让读者胆颤心惊。在这场审讯中,幽默和恐惧互相交融,读者感到乐中有惧,惧中有乐。

    可见,黑色幽默是将悲剧内容按照喜剧来进行艺术处理,本应让当事人惆怅悲伤的死亡、战争等成了调侃的对象,读者在欢笑中能感受到背后的悲凉和恐惧,达到“绝望的喜剧”效果。《五号屠场》中,毕利无论描述多模血肉横飞的惨状,都是以一副轻松、戏谑的口吻说:就这么回事。黑色幽默作品正是以营造这种荒诞扭曲的喜剧氛围,形成了特有的流派风格。

    五、结语

    黑色幽默作品在题材、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和幽默特点等方面都自成一派,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它通过对现实的荒诞不经的描绘和独特的结构表现了深沉的悲哀,不仅揭露了社会及其人的心理的荒诞,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的强烈关注。了解这一文学流派的艺术特点和形成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其产生、发展和近年来衰落的深层次原因,也可以对其反映的社会问题及其发展历程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美]约瑟夫·海勒,杨恝等译.《第二十二条军规》[M].江苏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美]库尔特·冯内古特,虞建华译.《五号屠场》[M].江苏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

    宋德发.《黑色幽默的前世今生》[J].《世界文化》,2008年(1)(P48-49).

黑色喜剧篇7

《疯狂的赛车》(以下简称《赛车》)在风格上基本延续了他的《石头》的黑色幽默的喜剧电影风格,并且使这种风格日趋圆熟。仔细观摩、分析其电影作品,特别是“疯狂系列”,就会发现其“宁式喜剧”电影的又突出的基本特征。如:复杂的多线索叙事,这些线索往往相互交叉;人物对白的方言及地方特色;黑色幽默的喜剧电影风格;大胆、新奇的摄影风格;快速、凌厉的迂回交叉剪辑;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细小、核心的物件;黑色电影的元素及暴力元素;善恶又报的“大团圆”结局等等。

“宁氏喜剧”无论是在叙事结构、剪辑风格、摄影、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同时它的内容切近社会生活,同时也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生活,这就使得影片具有一种人文关怀。

(来源:文章屋网 )

黑色喜剧篇8

对韩国喜剧影视特点 精 品 源自中 考备 战

21世纪之初,韩国电影异军突起。在这股电影韩流中, 喜剧电影扮演了十分突出的角色,以《我的野蛮女友》《超速绯闻》等喜剧影片为先锋,迅速地入主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各国。韩国喜剧电影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已经成为韩国新世纪以来商业电影的主流。韩国喜剧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快速发展,除去制作成本低廉、商业推广成熟等原因外,探究其电影本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类型杂糅、风格类型混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业电影类型的多元化和杂糅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世界各国类型电影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附和着这个趋势发展。韩国喜剧电影在其发展的起步时期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发展趋势,在许多的韩国喜剧影片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喜剧类型元素,甚至可以看到动作、爱情等其他各类型电影元素。事实上,韩国喜剧电影呈现出的最大优势便是和不同类型杂交与糅合,喜剧类型电影最能彰显电影的娱乐化要求,和其他电影类型都有结合,形成了青春爱情电影、政治喜剧、历史喜剧、黑帮喜剧、惊悚喜剧、家庭喜剧等电影类型。

在《我的野蛮女友》《我的老婆是大佬》《我的野蛮女教师》等这一系列“野蛮”电影中可以看到多种类型风格的混用。比如《我的野蛮女友》是“爱情片和浪漫喜剧的混合类型”。女友不论是如何的“野蛮”,其行为是如何的打破观众的固定思维方式,很明显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女友的“野蛮”依旧来自于爱情(女友失去前男友之后一直沉浸在痛苦中无法摆脱,为了掩饰这种痛苦她用“野蛮” 来伪装自己),只是这种爱情的表达方式比较个性、独特罢了,所以其归根到底是一部爱情片。

然而从叙事策略上看, 《我的野蛮女友》又并不是一部单一的爱情片,而是在爱情的进展过程中加入了其他的类型元素———浪漫喜剧元素。影片之所以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就是因为在这部喜剧中加入了诸多的浪漫元素,如男女主人公在公园漫步的桥段, “野蛮女友”发起小脾气,突发奇想地让男友和自己换鞋穿,最后又诱惑男友穿着自己的鞋,满场飞奔,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当看着男主人公,穿着“野蛮女友”的高跟鞋,痛苦又幸福地追逐着女友,笑料百出的同时,又让我们羡慕这对情侣的浪漫风情。

二、反传统、反类型的叙事结构和叙事风格

韩国喜剧电影在叙事结构和叙事风格上有反传统、反类型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诞生了多部让人印象深刻的喜剧影片。如黑帮喜剧《加油站被袭案》与传统黑帮片不同,这部影片呈现出拒绝历史深度、消解对道德的深层次批评而更多的利用非逻辑的画面来拼贴,以此展现一种非本质、非思想、非关联的思维方式,注重偶发性的表层叙事,缺少纵深感。

影片的情节荒诞离奇,充满喜剧性。影片的主线虽然很明确(几个小混混抢劫加油站),然而,缺少传统黑帮片中层层递进的叙事模式,只是深度平面化地表现了小混混们在加油站的近似无厘头的破坏、报复的闹剧。因为没有了传统黑帮片严谨的叙事模式,因而整部影片充满了不确定性,使得情节的展开显得荒诞滑稽。因此, 《加油站被袭案》运用了夸张、幽默的暴力描写,很好的颠覆了传统黑帮片的深层叙事模式。《我的野蛮女友》引领了韩国喜剧电影新时期的叙事风格:由喜转悲、悲喜交加。喜剧类型电影的风格无疑是该片的主要基调,但它又不是单一风格的纯粹喜剧。

后半部分风格明显发生转变,不再是一味的搞笑,而是渐渐变得严肃、凝重起来。随着剧情的发展,男女主人公几次无奈的分离、地铁站里几次相遇和擦肩而过,欢快的风格中陡然多了几分悲凉;由于长辈、事业,更重要的是“野蛮女友”面对逝去的与现在的两份真挚感情,无法取舍,最后不得不分开。在山顶分手的那一幕,全剧悲情达到了高峰, 感动得几乎让人流泪。在随后的众多喜剧影片中,如《梦精记》《色即是空》《杀手公司》《家门荣誉》《淘气烘面包》《光复节特赦》《归来的传说》《我的黑道老婆》系列、《我的野蛮女教师》等众多作品,这些同样类型的喜剧影视作品在叙事模式上都表现出了大致相似的特征,即我们前面总结的“悲喜转换”。虽然表现的题材与手法各有千秋,但这些作品无不在其中凝聚了“悲喜交加”的叙事特征,将喜剧类型片的叙事模式的精妙之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对传统观念的戏谑和嘲讽韩国传统文化 该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塑造了一个在以前影片中少有的“野蛮女友”角色,“女人打男人” 也成了该片的最大噱头。“野蛮女友”是剧中绝对的一号主角,她如同一支带刺的野玫瑰,外表虽清丽脱俗,但一出口就是“想死啊”“我会杀了你”“你死定了”之类令人毛骨悚然的粗言恶语。她处处以自己为中心,稍不顺意就动手动脚,甚至想出许许多多古灵精怪的方法诸如在地铁里打赌、在学校换鞋等来“考验”那苦命的牵牛。传统儒家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文化现象被“野蛮女友”撕得粉碎。不论是角色的人物性格设定,还是语言、动作、表情等外部的演绎性解构的阐释,“野蛮女友”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无情的戏谑和嘲讽。在《我的老婆是大佬2》中,一个经典桥段将对传统观念的戏谑和嘲讽推向了高峰。

由申恩庆主演的黑帮老大, 为了完成身患绝症的姐姐希望有个小孩的愿望,不得不主动与假结婚的男主人公(朴俊圭饰)寻求发生性爱关系。在这段经典场景中,黑帮老大既是以一个妻子的身份出现, 然而妻子在夫妻性爱的权利争夺中完全处于上风。她既可以毫无理由地拒绝丈夫合理的性爱要求,但当她希望得到时却近乎强奸了丈夫。当我们在荧幕上看到女主人公对丈夫拳打脚踢,强行剥去丈夫衣裤时,不得不佩服导演颠覆韩国传统文化中男性占据夫妻性爱主导地位的魄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对传统观念的戏谑和嘲讽在韩国喜剧电影中被推向了极致。

四、夸张的肢体表演和独特的语言特征

与世界范围内喜剧电影的发展趋势一致,韩国喜剧电影也尤其注重人物的肢体语言,充分把握了夸张的肢体语言在表现喜剧效果中的重要作用。但是韩国喜剧电影在这一方面依然有其独特的一面。与我国的冯氏喜剧和周星驰喜剧不同,韩国电影人在运用肢体语言方面可以说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完全没有我们国产喜剧电影那么含蓄。韩国电影人在喜剧电影中经常不顾自己的形象,时不时在影片中展现令观众咋舌的肢体动作,令观众捧腹大笑。如早些年的《犯规王》,演员笨拙的动作给影片增添了几分风趣,还有《加油站抢劫案》,通过一连串滑稽的故事情节逐一展现人物性格,它们使原本生硬的动作片成为一种娱乐味道更浓的喜剧片。

五、音乐元素促进情节转换在“反传统、反类型的叙事结构和叙事风格”

一节中提到,《我的野蛮女友》引领了韩国喜剧电影新时期的叙事风格:由喜转悲、悲喜交加。那么促成悲喜转换的元素有哪些呢? 音乐就是促进情节转换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我的野蛮女友》悲喜转换最重要的情节中,逃兵抓住牵牛当做人质,“野蛮女友”对着逃兵真挚地说了一番“什么是爱情”, 背景音乐就是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并且听了之后感人至深、让人动容的I believe。悲伤感人的旋律一时间似乎让人忘却了这是一部喜剧片,这首歌曲很好地完成了促进情节悲喜转换的任务。

也正是从这一片段之后,《我的野蛮女友》开始慢慢地改变影片前半部分喜剧的风格,“野蛮女友”受伤的内心开始袒露在牵牛面前。在另一部非常受到观众喜欢的喜剧电影《美女的烦恼》(又称《丑女大翻身》)中,金雅中扮演的汉娜因为长相丑陋只能在后台为别人假唱。在这部影片中,音乐本身就是故事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整部影片下来,汉娜总共开口唱了四次,每一次都在促进情节转换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第一次,汉娜在唱歌时因为希望能够通过跳舞来展现歌曲的情绪,结果致使舞台破裂,招致了明星歌手的不满,间接促使她进行整容;

上一篇:国产喜剧范文 下一篇:国产喜剧电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