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之黑色

时间:2022-08-14 04:52:53

[摘要] 《一个字头的诞生》作为一部典型的黑,无论其主题内容还是结构形式都弥漫着荒诞不经的后现代气息以及阴暗压抑的黑色氛围。而该片作为银河映像乃至杜琪峰的代表作,其中不乏杜琪峰对作者电影的理解与思考,是研究香港作者电影不可缺少的素材。

[关键词]黑 《一个字头的诞生》 杜琪峰 银河映像 镜头语言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17

导言

杜琪峰接受采访时曾说:“港片不死,只是逐渐凋零。”[1]早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香港电影就已裹足不前,经典港片的辉煌不再令香港电影人唏嘘不已。但是银河映像的电影仍然是香港影坛的金字招牌,特别是杜琪峰、韦家辉等人的作者电影以其凌厉的影像、精巧的叙事俨然已形成了鲜明的风格,这些作品大多属于阴郁悲观、苍凉无力的黑。阴暗狭窄的巷道里总是罪恶滋生,光怪陆离的背景下人性的冷漠,呼风唤雨背后宿命的注定,总是在银河映像以及杜琪峰作品中散落一地。其古怪灰色的后现代表现手法或者意想不到的结构、结局往往揭示着颇具哲理的存在主义主题,沉重的宿命感则成了黑帮片或警匪片里无处不在的情结。

本文探讨的《一个字头的诞生》(1996年)是韦家辉导演的第二部电影,由杜琪峰任监制,被很多影迷看作是银河映像的第一风格之作。杜琪峰自己也说:“银河映像的创业应该是从《一个字头的诞生》开始的,这是完全不同的一条分界线。”[2]P236这部第一风格之作主题基调黑色、荒谬,角色设置一反常态,用独特的镜头语言表现荒诞的群像,颠覆性地演绎了韦家辉、杜琪峰眼中的黑社会现象,强调了难以违抗的宿命论。本文将主要从镜头语言来探讨该片之“黑色”,以期得出银河映像制作的作者电影的特色之所在。

一、黑色在黑色之上――银河映像及杜琪峰制造

黑强调一个宿命而无望的世界,无力摆脱孤寂、死亡,在肮脏的城市街道上无路可走。“黑色”指其风格是低调或暗调、高反差、结构复杂,有强烈的恐惧及偏执狂的气氛。《一个字头的诞生》正是这样一部典型的黑。

《一个字头的诞生》能被称作银河映像第一风格之作必然有其过人之处,除了它突显韦家辉、杜琪峰默契合作下独特的作者风格及宿命论等主题,还有就当属“黑色在黑色之上”[3] P112了。这前一个“黑色”是风格和态度;后一个则是影调和故事。当然,“黑色”并不仅仅这么简单。综观整部电影,杜氏的黑风格在阴暗的巷道里,幽冷的蓝色灯光下显露无疑,而故事里裸的宿命论、人物荒诞不经的举止语言、面对抉择面对回归的彷徨无措以及后现代的无厘头节奏感也跃然银幕。

《一个字头的诞生》片讲述的是江湖混混阿狗(刘青云饰)在32岁的人生路口面临两个抉择,一是继续胡混,二是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由此,电影发展为两种假设:第一部分为刘青云与一群乌合之众前往湛江替黑星帮倒卖奔驰,陡生抢劫押款车的邪念,却手忙脚乱而致客死他乡;第二部分为奔赴台湾,在江湖义气的鼓动下做了杀手,又因义气之勇解救朋友阿猫(吴镇宇饰)等,最终机缘巧合造化弄人,以面目全非为代价成为一代枭雄,独霸一方。

二、回归路口的抉择

香港电影讲究“载道”,电影会和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结合起来,以其社会功能为核心,令人深思电影和时代、电影和社会、电影和人民、电影和政治等一系列的关系。

1996年,“香港电影之死”这样一个醒目的标题出现在了香港的《明报月刊》上。就如同《一个字头的诞生》中的一幕――北上还是东去,这是个问题,这也是香港电影人的问题。香港电影人的徘徊从陈果的97三部曲可见一斑。《一个字头的诞生》于97香港回归之际上映不是巧合。细细品味会发现讲述的就是一个暗含政治深意的抉择故事。《一个字头的诞生》透过社会精神人文面貌,戏谑了渴望成为黑社会的小人物可悲宿命,更是诠释了制度交替期港人的不安。剧情设置中,一再提到32岁是个关口,要么去湛江发展,要么去台中找出路,暗示的正是97年的回归是香港的一个关口,要么回到大陆的怀抱,要么像台湾一样。

回归是既定的事实,港人能选择的只能是如何面对这个转型的社会,也就是本片中“一心”的内在深意。在片中第二个假设部分结尾时:掌权的华先生允许刘青云自立堂口,做洪乐在台中的联络人,即允许堂口的字头可以用“乐”字;而另一个字由刘青云自己命名,他选择了饭店墙上牌匾“一心”中的“一”字。

这个“一”表面上是刘青云随意取的一个字,实际上有多层含义:

1.点题,“一个字头”就这样“诞生”;

2.“一”是刘青云对自己的肯定。从该片的英文名“Too Many Ways to Be No.1”也可得知,刘青云实际上是有野心的,无论是在第一部分还是第二部分,他最后都成了小团体中的老大;

3.“一心”是后文即将给出解释的铺垫。从该片片首就看见一个男人给刘青云看手相算命,可当时剪掉了同期声,反配之以怪异风格的音乐,其实是在设置悬念,意图在片尾给出答案,即让观影者看见了刘青云的两种命运后才给出看相者的预测,以判断预测的准确性,在验证的同时给观影者提供自行分析对照的乐趣。

4.“一心”是杜琪峰等给出的面对香港回归的答案。未知的总是令人感到恐怖,每一个人在大环境下都是渺小而无力的。面对回归,民众是彷徨的。社会的转型,是人们无法左右却又关系密切的。回归“大陆”的不确定性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既是机会,又是威胁。算命先生说:“问题在于你的心。你的气色乱七八糟的,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富贵失败在于你能否找回自己了。”这句话有点睛的作用。刘青云去湛江最后无疾而终,去台湾大难不死反称王。从意识形态来说,杜琪峰当初对香港回归并没有多大信心,但乐观地说,他不认为个人的命运是由回归不回归来掌控的问题,关键在于个人心态。这颗心是一颗勇敢坚定的心还是一颗专一投奔大陆的心并不重要,因为黑色的浪漫才是杜琪峰的追求所在。

三、探索结构与命运掌控

《一个字头的诞生》在香港电影中率先打破线性叙事结构是很有创新精神与研究价值的。本片采用虚拟假设、分段叙事的探索结构:第一部分,刘青云胆小、迷茫,随大流去了湛江,虽然后来有所成长,成了小头目,但是死得不明不白;第二部分,刘青云勇敢够义气,深受各地大哥的赏识,在台湾阴差阳错接了两桩互杀的生意也能化险为夷,最后大难不死成为“一”字头的老大;第三部分,闪回到片首的手相算命环节,将当时沉默的画面恢复声音,照应前两部分的两条路。这样的结构产生了一种美学距离,使观众能体悟到剧情中的事件是假的。可是再好的结构也离不开巧妙的衔接,本片的衔接让帝舵(TUDOR)手表好生露了脸。以帝舵手表的三次出现作为三个部分的开场,将整个故事的叙事交融在一起,浑然天成:

(一)三次手表特写都指明了故事开端的时间:某月1日,星期五,四点左右。

因为前两个部分是截然不同的假设,是刘青云不同的人物性格与选择造就的两个不同的结局,以手表作为一、二、三部分的衔接,有时间校正的感觉,象征一切归零,从头开始叙事。

每次手表特写的出现都伴随着时钟滴答声的响起,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为未知的情节做铺垫。特别是第二次出现时手表向右旋转90度,表面有破损,引人猜想表破损的原因,上一部分刚结束的紧张心情在此刻继续上升,层层悬念让人浮想联翩。

(二)该表在剧情的发展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1. 阿宝(劝说刘青云等人去湛江的人)在拉刘青云入伙时炫耀自己的劳力士金表,而这块帝舵是刘青云的表,属于劳力士的下属产品,价格较为低廉,是劳力士推出的普及版,产生对比的效果;

2. 第二部分众人没钱支付洗浴中心的费用,刘青云拿出自己的这块表(自己唯一值钱的东西)抵账,让老板给个人情,以洪门自称,众人为之动容。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义和勇;

3. 因为刘青云的表抵押了,刘青云女友(李若彤饰)送给刘青云一块精工表,刘青云不愿流露真情,固执扔入垃圾桶将其摔坏,后来又捡起来收好。英雄不为儿女私情所牵绊,想要断了这段短暂的感情;

4. 刘青云抵达台中曾睹表思人。辗转来到李若彤所在地,英雄也难免会思念、感伤;

5. 刘青云与李若彤相遇,李若彤重伤,他托人转告自己已经戴上手表。终于确认了朋友和女人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并勇敢地承认。

四、影像的魅力之镜头语言

杜琪峰的黑常常有浓重的宿命感,这也是黑的风格之一。无论环境如何,无论做何抉择,其实一切早已命定。这里我们重点观照本片的影像魅力,杜琪峰正是用它们一点一滴塑造其电影的“黑色”。其关键词就是“反类型”,反类型的背景、人物、风格、结局,甚至连镜头都是倒转拍摄,令人耳目一新。

该片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安静之后的惶恐与不安,以及边缘人物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情意与财富。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个展现支点,那就是且只能是画面。

刘青云初来台中,茫然无知的脸庞在镜头前极度夸张变形,这产生了将刘青云与环境隔离开来的视觉效果,增强人物处境与性格的对比。一切看似毫无关联,却又在紧接着的镜头里赫然抽出千丝万缕的情愫。

黑帮对峙,摄影机仰拍众人及举起的枪支;情侣分别,镜头对焦于垃圾桶,失焦的只有浓浓的情意;从大哥胳膊下透视的镜头,给足了悬念……这些离奇的摄影角度给观众带来了不同寻常的观影体验:将画面与观众的视线错位,制造隔离感,烘托人物“虚高”的形象,设置环环相扣的悬念等。

在影片开始2分35秒时出现了一个长达1分20秒的长镜头,其中的支配元素就是刘青云的脸部特写。显然这个手持镜头表达的是主观含义,同时造成画面、空间的真实感和一气呵成的整体感。伴随着杜琪峰电影特有的音乐,跳跃的节奏中刘青云的脸随着镜头摇晃,或看见完整的脸部或只有一半,音乐的快节奏与漫长的步行形成反差,表达了刘青云在看相之后焦躁而彷徨的心情。由于这里的情节只有音乐没有对白让人困惑,但是在第三部分的闪回中一切都得到解答。

期待式的镜位通常暗示宿命,刘青云在医院会见黑帮老大,从漫长的走廊彼端缓缓走来。摄影机早早定位于走廊的此端,预期动作的运动形式,记录刘青云从进门到座位的全过程,暗示刘青云的快乐兴奋即将戛然而止。

还有,空间调度的反常规――空间上下的倒置、广角横向的拉伸、空镜头的频繁出现、出乎意料的剪接,以及多种两极镜头(全景和特写)的使用,营造出时间的错乱感和空间的隔离感。本片以自己个性化的视觉语言,制造出风格化的影像,是银河映像风格形成的个人烙印,也为后来者模仿。

影片中,第一部分有人质疑刘青云“你身为黑社会不懂开车?”临死之前又说,“你黑社会不会开车,害死人。”五个人的“英雄”之行到此戛然而止,还没上演就黯然离去,突然的死亡这种叙事模式如同昆汀的电影一般让人意外却又讽刺性的可笑。而第二部分中亦有失足妇女质问其“你做杀手的不懂开车?”这些看似无厘头甚至搞笑的对话颇具解构主义色彩,调侃、讽刺无所不在,是对小人物无知的感慨,也是对生计无奈的自嘲,更是对既有社会现象的颠覆。在第一部分中,乌合之众落水,能够掌控他们命运的竟然是他们起初错救的女子,该女子一反惯例的回报,反而借机威胁众人。这里不仅仅有农夫与蛇故事的戏说演绎,还一反英雄救美改将男人的性命交由女人掌控,打破了男权社会原本的秩序。

香港电影并没有死,无论是本土电影还是合拍片,只要有创新、有思路,敢于在电影中寻梦,再创辉煌是指日可待的。其实,不管故事发生在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每个人物命运的走向是活着还是死亡――时间、空间、命运都已经不再重要,熠熠生辉的黑夜便是本片的写照。

参考文献

[1] 李丽.杜琪峰:港片不死,只是逐渐凋零[N].羊城晚报,2011-2-18.

[2] 张燕.映画:香港制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俐,任颉.黑色在黑色之上――杜琪峰与“银河映像”的十年影像之路[J].当代电影,2007,(4).

[4] [美]詹姆斯•纳雷摩尔.黑:历史、批评与风格[M].徐展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梁明,李力.镜头在说话:电影造型语言分析(插图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6] 林奕华.等待香港:香港制造[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7] 周斌.不一样的景观:港台电影研究[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作者简介

李一默(1986年―),女(土家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09级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传播研究。

上一篇:多模态话语对比研究 下一篇:绚丽多彩大长江